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2024-10-26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通用8篇)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1

复旦大学1999硕士入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一、基础知识(15分)

1、写出下列简称中作家的全名(7.5分)(1)三张二陆两潘一左(2)前七子

2、写明下列作家生活在公元几世纪及其著作集名(7.5分)(1)贾谊(2)蔡邕(3)江淹

(4)韩愈(5)陈与义(6)元好问(7)钱谦益

二、名词简释(25分)

1、笙诗

2、元和体

3、变文

4、浙西派

5、谴责小说

三、问题论述(60分)

1、试比较“古诗十九首”与阮籍《咏怀》的主题与风格。

2、“子美集开诗世界”,试述其在诗上的创辟之处。

3、试述前后七子与唐宋派文学宗尚的异同。

1999硕士入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1、写出以下各家理论批评著述名(各二种)朱自清、朱光潜、梁宗岱、钱钟书、李健吾。(10分)

2、鲁迅《野草》的文体特征及思想心理内涵(30分)

3、以鲁迅(《故乡》、《社戏》),郁达夫(《沉浮》、《迟桂花》),废名、沈从文、萧红(《呼兰河传》),孙犁,汪曾祺小说为线索,勾勒新文学史上一个别具特色的小说脉系,就其特具的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作出梳理。(30分)

4、90年代中国文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略评其得失。(30分)1999硕士入学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基础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4*5=20分)

1、马氏文通

2、反切

3、四声别义

4、分别文

5、偏义复词

二、简答(5分*4=20分)(一)、在造字表词过程中,形声文字的形符和声符各起什么作用?(二)、中古三十六字母中哪一些属浊声?(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什么特点和主要格式?(四)、什么叫“互文见义”?

三、给下列文章加上标点(10分)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士短褐不完四体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幕锦绣随风飘飘而敝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也

四、分析下列汉字的音节结构(10分)

1、追

2、孤

3、帆

4、远

5、影

五、找出下面词语中的合成词,并归入相应的结构类型中(10分)

作家笔直太太煽动甜头公主伤心可爱改进蜻蜓热爱花朵掩饰性急葫芦罗汉知已吉它新闻壁画月亮淡化司法干净自豪带头反正文艺A、联合式:B、附加式:C、补充式:D、陈述式:E、支配式:F、加缀式:

六、结合实例说明现代汉语中语素、词、汉字三者的含义和关系。(10分)

七、用万分分析法分析A句,用层次分析法分析B句(10分)A、李林同志,我可不可以再要求首长让我到基层连队去锻炼锻炼?B、最近,科学家将把几只老鼠送到一个遥远的星球去。

八、简要说明语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10分)

语言学基础知识

1、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诗中各字的声母(10分)春日起每早,采桑惊啼鸟; 风过扑鼻香,花开落,知多少?

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10分)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1)解释文中红字的词语 A、危籅、陈;C、无所用之(2)将文中斜黑体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3、解释下列名词:(40分)(1)互补(互补分布)(2)聚合关系(3)同义手段(4)“言内意外”

4、“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反映。”这种说法全面吗?为什么?(20分)

5、为什么感情越激动越说不出话来?请用语言学观点去解释。(20分)编辑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2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 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 直至今天, 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 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 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 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 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 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 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 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 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 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 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 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 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 在其发展进程中, 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 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 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 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 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 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 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 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 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 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 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 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 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 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 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 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 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 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 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 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 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 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 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 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 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 纵横比较, 借鉴移植, 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 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 将全身的“穴位”打通, 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 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3

关键词: 古代文学课程 人文素养 国学教育

蔡元培在《现代学生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文中说:“中国社会是一个很老的社会,一切组织形式及风俗习惯大都陈旧不堪,违反现代精神而应当改良。这也是希望学生努力实行的。因为一般年纪大一点的旧人物,有时纵然看得出、想得到,而以濡染太久的缘故,很少能彻底改革。所以关于改良未来的社会一层,青年所负的责任也是很大的。”[1]可见,青年学生是未来改革社会的中坚力量。要使青年学生担负起社会责任,在大学阶段除了知识教育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大学阶段各门课程中,古代文学课程在学生健全人格养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古代文学课程应该教育学生树立以下几种人生理念。

一、教育学生养成强健的身体

大量调查报告显示,今日相当数量之青年学子不喜欢运动,大量时间在电脑上冲浪或者触摸手机屏幕,因此,部分青年学子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青年学子之身体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重要话题。“东亚病夫”是中华民族的一段痛史,国家之希望在于青年学子,所以,今日之大学生无论为自身计,还是为国家计,都应以养成强健之体魄为人生之头等大事。强健的身体就个体而言是其健全之人格、宽广之胸怀形成的基础,也是个体服务社会、贡献民族国家的前提,所以蔡元培认为:“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今之学校中,盖咸知注视体育者,但国人之惰性甚深;致学生仍不得充量以提倡。”[2]从个体角度而言,认为只有身体健康的学生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与思想,否则,个人的思想、理想则无从谈起。蔡元培说:“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这句话无论何人都是承认的;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所以往往有聪慧勤学的学生,只因体力衰弱的缘故,纵使不患肺病、神经衰弱病及其他癌疾而青年夭折,也要受精力不强、活动力减少的影响,不能出其所学贡献于社会,前途希望和幸福就从此断送,这是何等可悲痛的事!”[1]“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这样病夫式或准病夫式的学生焉能担得起异日社会国家的重责!又焉能与外国赳赳武夫的学生争长比短……”[1]从整个社会角度而言,身体健康是个体献于国家社会的前提。个体的健康关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青年学子是民族未来之希望,健康之体质是他们能够担负社会责任之前提。要实现“中国梦”,青年学子的身体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由此可见,今日之大学生若没有健全的身体则个人幸福、个人于国家之贡献无从谈起。

健康体质之养成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古代文学课教学中要以古代文学家之生命遭际为例教育学生,要让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健康体质之重要性。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教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活泼两点,实为根本重要。”[3]认为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梁漱溟说:“知识技能是生活的工具,是死的;只有生命本身才是活的。必待活泼的生命去进术,而后知识技能才得有待活泼的生命去运用,而后其功用乃著。生命消沉无力,则知识技能一切谈不到;而果得生命活泼,亦自然知所进求运用,正自不难著其功。”[4]在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身体方面尤为重要,没有身体健康则一切智力活动无从谈起。其次,古代文学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生命在于运动”的人生观念,让运动成为青年学子生命即日常生活之一部分。蔡元培说:“体力的增进,并非一蹴而成。试观东、西洋学生,自小学以至大学,无一日不在锻炼陶冶之中。所以他们的青年,无不嗜好运动,兴趣盎然。一闻赛球,群起而趋。这种习惯的养成,良非易事。而健全国民的基础,乃以确立。”[1]良好民族性格的养成以国民健康的体质为前提,要让运动成为青年学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成为世界上优秀的民族,我们的国民才能成为有良好素养的国民。顾炎武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学业与运动应该并行不悖。再次,要形成健全的体魄,必须求生活有规律。古代文学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规律生活的理念。钱穆回忆自己二十几岁时的读书情形说:“余体弱,自辛亥年起,几于每秋必病。一日,读日人一小书,论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当努力讲究日常卫生。余时适读陆放翁诗,至其晚年作品,心中大奋发。念不高寿,乃余此生一大耻辱,大惩罚。即痛于日常生活上求规律化,如静坐,如郊野散步等,皆一一规定。”[5]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力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追求日常生活的规律化,这样才能有健全的体魄。

二、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性修养

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主要包括坚韧意志和勇气两方面:

首先,从古代有成就的文学家的经历中我们知道,古今能成大事者,必有过人之意志,士之读书治学亦然。王国维说:“要之,我国人废学之病实原于意志之薄弱。而意志薄弱之结果,于废学外,又生三种之疾病:说运动狂,说嗜欲狂,说自杀狂。”[1]钱穆回忆自己二十几岁时的读书情形说:“然其时余已严定规律,每日必读新书,必求能日知其所无。架上书尚多未读,心中欲读书更无尽。不欲为此一端自限,妨余前进之程,乃终未敢恣情于此,勒成一书。唯此《墨经闇解》与《读墨闇解》之两稿,则常存行箧中,至今未忍抛弃。偶一检阅,当时孤陋幼稚独学无友之艰苦情况,犹涌现心头。既以自惭,亦以自奋。余之终幸得免于孤陋幼稚之境者,纵不足以自满,亦可得以自慰也。”[5]乾嘉学风成为历史绝响,近代以来民族整体学风浮躁,遂造成当代学术大师缺乏的现状,为复兴民族五千年的光辉文化,振兴国学,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只有养成青年学子之坚韧治学意志,振兴民族文化的梦想才有希望。

其次,古代文学教学要教育学生树立坚持真理的勇气。蔡元培说:“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实验科学致丧其性命……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叮于科学中养成之。大抵勇敢性有二:其发明新理之时,排去种种之困难阻碍;其二,既发明之后,敢于持论,不惧世俗之非笑。”[1]任何重大学术成就都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形成的,所以古代文学教学要教育青年学子养成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任何学术观点的坚持都要受到世俗社会的批评,青年学子要有勇于坚持真理、不畏世俗批评的勇气。

三、教育学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章太炎认为:“道德的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恨极也。”[6]梁漱溟认为:“民族精神是我们讲精神陶冶的核心。”[3]上述“道德”和“民族精神”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指传统文化精神而言。今日大学生之自我日常道德修养自不待言,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及其由此形成的整体民族道德风尚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应该成为古代文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古代文学教学要教育学生树立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坚定信仰。梁漱溟说:“中国原来是需要宗教的;但为有了孔子就不需要它。好比太阳底下不用灯,有灯亦不亮一样。”[4]梁漱溟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灯塔。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灵与精神的灯塔,在社会物质文化极为发达的今天,古代文学教学要让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灯塔永远屹立于每位大学生心中。

其次,古代文学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危机感。在我国物质文化极为优越之今日,青年学子要力戒自满、骄傲之心,内心始终具有对民族文化之危机感,只有这样,民族文化的火种才能绵延不绝。蔡元培说:“中国的文化在两千年前,便已发展到与现今中国文化程度距离不远。那里欧洲大陆还是蛮人横行的时代。至美洲尚草莽未辟,更不用说。然而今日又怎样呢?欧洲文化的灿烂,吾人既已瞠乎其后,而美洲则更迅速发展。美利坚合众国至今不过一百五十四年,其政治、经济的一切发展竟有‘后来居上’之势……就中国现时所处的可怜地位和可悲的命运而论,我们几乎可以说:凡是可摆脱这种地位、挽回这种命运的事情和责任,直接或间接都要落在学生的双肩上。”[1]时至今日,我们民族文化已走出了近代以来的窘迫处境,但是,自“五四”以来,西学东渐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民族文化之将来处境如何尚在不确定之中,所以,古代文学教学要教育青年学子心中有对民族文化之危机感,这样或许民族文化的振兴才有希望。

再次,古代文学教学要教育学生尊师。在大学校园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师是青年学子的精神楷模,一个不尊重老师的人,我们希望他尊崇传统文化、报效国家恐怕是空想;相反,一个尊敬老师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才有可能和同事友好相处,才有可能有责任性、善良心。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的良好风尚,“一九二六年,康有为逝世,新会于法源寺设祭坛开吊,率门弟子致祭。自己披麻戴孝,有来会吊者,叩头还礼,有如孝子”[7]。钱穆回忆章太炎北京讲学的情景说:“太炎上讲台,旧门人在各大学任教者五六人随侍,骈立台侧。一人在旁做翻译,一人在后写黑板。太炎语音微,又皆土音,不能操国语。引经据典,以及人名地名书名,遇疑处,不[时]询之太炎,台上两人对语,或询台侧侍立者。有顷,始译始写。而听者肃然,不出杂声。此一场面亦所少见。翻译者似为钱玄同,写黑板者为刘半农。玄同在北方,早已改学今文家言,而对太炎首弟子礼犹谨如此。半农尽力提倡白话文,其居沪时,是否曾及大炎门,则不知。要之,在当时北平新文化运动盛极风行之际,而此诸大师,犹亦拘守旧礼貌。”[5]可见,民国时期的大师无一不尊师,尊师是青年学子良好道德情操的基础,古代文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尊师的良好道德风尚。

四、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风

学风浮躁是影响当代学术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民国时期的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王国维说:“治新学者既若是矣,治旧学者又何如?十年以前,士大夫尚有闭户著书者,今虽不敢谓其绝无,然亦如凤毛麟角矣!夫今日欲求真悦学者,宁于旧学中求之。以研究新学者之真为学问欤?抑以学问为羔雁欤?吾人所不易知,不如深研见弃之旧学者,吾人能断其出于好学之真意故也。然今则何如?”[1]批评了当时浮躁而不求真的功利主义学术风气。王国维说:“然吾人亦非谓今之学者绝不悦学也,即有悦之者,亦无坚忍之志、永久之注意。若是者,其为口耳之学则可矣;若夫绵密之科学,深邃之哲学,伟大之文学,则固非此等学者所能有事也。”[1]批评了厌学而不乐学的学术风气。古代文学课教学要教育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发扬以下几种精神:

创新精神。王国维说:“日之暮也,人之心力已耗,行将就木,此时不适于为学,非与人闲话,则但可读杂记小说耳。人之老也,精力已耗,行将就木,此时亦不适于为学,非枯坐终日,亦但可读杂记小说耳。今奈何一国之学者而无朝气、无注意力也!其将就睡欤?抑将就木欤?”[1]学术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如果做不到学术创新,那么学术研究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古代文学教学应教育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发扬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清代乾嘉学派在古代文学研究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胡适评乾嘉学者曰:“浅学的人只觉得汉学家斤斤的争辩一字两字的校勘,以为‘支离破碎’,毫无趣味。其实汉学家的工夫无论如何琐碎,却有一点不琐碎的元素,就是那一点科学的精神。”[8]周勋初评胡小石先生的学术成就时说:“总的说来,小石师具有深厚的小学根底,继承了清代朴学的成就,而又能用现代各种学问丰富和充实,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整理和提高,不论是日常谈话或办事,都能显示其条理的明晰和见解的深入。而他又具有诗人的气质,一身兼文学与科学之长,因此他的讲学才能这么动人,治学才能这么精深。”[9]由此可见,要想在学术研究中成一家之言就必须发扬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

思辨精神。胡适认为清人治学的弊端在于“太注重功力而忽略理解,故只有经师而无思想家,以致在社会上几乎全不发生影响”。胡适执指出:“两千年来的古学都犯了没有条理系统之病。”[10]当代学术系统完备、条理分明,但是现代学术的成果却不能超越前人,现代学术之弊端在于太有条例太有系统而缺乏思想。因此,古代文学课程要教育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做到逻辑与思想并重,这样才能在专业领域中成为大家。

知行合一的实证精神。梁启超说:“我国幅员广漠,种族复杂。数千年前之初民的社会组织,与现代号称最进步的组织同时并存,试到各省区的穷乡僻壤,更进一步入到苗子番子居住的地方,再拿二十四史里头蛮夷传所记的风俗来参证,我们可以看见现代社会学者许多想象的事项,或者证实,或者要加修正。”[1]任何理论都要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理论才能产生实际价值。因此,古代文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证精神。

五、教育学生要有宽广的文化胸怀

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世界各国文化遗产。蔡元培说:“在野蛮时代,仅知爱自己及与已最接近者,如家庭之类。此外稍远者,辄生嫌忌之心,故食人之举,往往有焉。其后人智稍进,爱之范围渐扩,然犹不能举人我之见而悉除之。如今日欧洲大战,无论协约方面或德奥方面,均是己非人,互相仇视,欲求其爱之普及甚难。独至于学术方面则不然:一视同仁,无分畛域;平日虽属敌国,及至论学之时,苟所言中理,无有不降心相从者。可知学术之域内,其爱最溥。”[1]古代文学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在学术研究中不可有偏见,凡是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均须持虔诚之心。

关于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章太炎反对以西方文明为标榜,他说:“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运,所以自甘暴弃。”[11]“只佩服别国的学说,对着本国学说,不论精粗美恶,一概不采,这是一种偏心,用这种偏心去看问题,就会专去依傍他人,看不见自己学说的精思妙语……”[12]章太炎反对在学术研究中崇洋媚外。同时,章太炎主张对外国的学说应该抱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态度,他说:“至于别国所有,中国所无的学说,在教育一边,本来应该取来补助,断不可学格致古微的口吻,说别国的好学说,中国古来都有现成的。要知道凡事不可弃己所长,也不可攘人之善。”[12]取别国学术之长,补本国学术之短,这才是学术研究的正确态度。梁漱溟认为:“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吸收西洋人的长处。”[13]这应该是我们对待中西文化的正确态度,古代文学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待西方文明的正确态度。

总之,国家之希望在于青年学子,今日之大学生无论为自身计,还是为国家计,都应以养成强健之体魄、高尚之情操、良好之心理、求是之学风、全面之知识为人生之头等大事。以上这些方面是当代大学生健全之人格、良好之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贡献民族国家的前提。因此,古代文学课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上述良好品质为切入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九平.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上册[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7,4-5,5,5,32,2-3,5-6,31,31,31,22,3.

[2]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45.

[3]梁漱溟.梁漱溟教育论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46:68,95.

[4]梁漱溟.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教育论著选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5,73.

[5]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台北:联经出版社,1998:88,90,187.

[6]章太炎.章太炎选集注释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95.

[7]周传儒.史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J].社会科学战线,1981(1).

[8]胡适.胡诗文集第二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01.

[9]周勋初.当代学术研究思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8.

[10]国学季刊[J].1923(1):13.

[11]章太炎.演说录[J].民报,1906(6).

[12]章太炎.章太炎民主主义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0,20.

[1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重庆:乡村书店1939:175.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4

一.名词解释(20分):

国语

建安七子

唐宋派

儒林外史

二.简答题(80分):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性

简述南北朝诗歌概貌

简述杜甫诗歌的人民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临川四梦”的内容

三.论述题(50分):

谈谈对《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的认识

下午阅读与写作(与以往不同,以下题目试卷上皆为繁体字,考查考生对于繁体字的认识):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欧阳修《梅圣俞诗序》)

一.加标点(40分)

二.解释(20分)

羁臣荫补郁其所蓄苟说于世

三.联系文学史上的实例,以《诗穷而后工》为题写一篇1500-2000字的议论文(90分)

加标点答案: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5

2.屈原的组诗《九歌》和《九章》的篇数分别是11篇和9篇。

3.东汉时期两位最杰出的辞赋家是班固和张衡。他们的京都赋代表作《两都赋》和《二京赋》结构宏伟,铺陈绚丽。

4.两汉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其中,叙事散文的两部代表作是历史著作《史记》和《汉书》。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前者最著名的是干宝的《搜神记》,后者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6.曹魏正始时期,由于司马氏统治的政治的恐怖和玄学的兴起,出现了以诗人、作家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7.唐代的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传奇”小说的出现,唐代的这种小说源于元朝的志怪小说。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词出自五代词人李煜的名作《虞美人》(春华秋月何时了)。

二、默写题(从下列指定的篇目中任选两篇,默写全诗;

每篇5分,共10分;

每错一字扣1分,每错一句扣2分)9.《诗经·关雎》 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0.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宇)13.什么是“建安风骨”? 答:(1)建安诗人打破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诗坛沉寂的局面,继古诗十九首之后,掀起了第一次文人五言诗的创作高潮;

(2分)(2)他们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

(2分)(3)表现了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

(2分)(4)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2分)(5)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风格雄健、慷慨悲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2分)14.什么是古文?什么是唐代的古文运动? 答:(1)古文作为一种文体的概念是唐代的韩愈首先提出来的,其大体上的含义是指相对于骈文的散文文体形式。其特点是破骈而散,长短不拘,语言通达明畅。这种文体形式与先秦两汉的古代散文形式相同,所以称之为“古文”。(5分)(2)唐代贞元至元和年间,在韩愈、柳宗元的大力倡导和一大批作家的大力支持下,掀起了一次影响广泛的文体革新运动,旨在恢复文以载道的优良散文传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古文运动”。(5分)四、分析论述题(第15小题必选.16、17两题任选一题;

每小题20 分,共40分;

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500字)15.试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陶渊明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

(1)最突出的特点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8分)(2)浑融完整,意境高远是陶诗的又一特点。(6分)(3)陶诗的另一特色是精工而本色的语言。(6分)16.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分析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答:(1)思想内容:《江南》这首民歌通过对莲叶和鱼的动态描写,表现了江南采莲的男女青年欢乐嬉戏的劳动情景。(8分)(2)艺术形式:①诗里洋溢着欢乐与青春的美好之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总写,一开篇就把读者引入江南水乡一片碧绿的湖塘水泽之间。“鱼戏莲叶间”以下五句是分写。表面上是写鱼戏,但实际上是写采莲人的劳动或嬉戏惊动了鱼。可以想象平时沉寂的莲塘今日突然热闹起来,未受过惊吓的鱼在喧闹中惊而四散,但在心情欢快的采莲人看来,鱼是在与自己嬉戏。(4分)②“鱼戏莲叶间”以下五句回还往复,音节轻快流宕,形象鲜明生动。(4分)③全诗把人的欢乐与自然景物的秀丽融为一体,物我交融,情景谐合,构成一幅无比生动,无比形象,无比流畅的《江南采莲图》,而那轻快的音响节奏,流动着的诗的意境更是图画所难以表达净尽的。(4分)17.试鉴赏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

答:(1)思想内容:词通过词人对现实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表现了词人深切沉痛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8分)(2)表现手法:①上阙前二句写梦醒之时,再倒叙人梦中情景;

(4分)②上阙写现实,下阙是对“无限江山”的追忆和由此引起词人内心的无可奈何的追悔;

古代文学试题 篇6

1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2辛弃疾《摸鱼儿》

只有殷勤,画檐蛛纲,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晏殊《蝶恋花》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槛菊愁烟兰泣露①。罗幕轻寒②,燕子双飞去③。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④。昨夜西风凋碧树⑤。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⑥,山长水阔知何处?

4杨万里《晓行望云山》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5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6苏轼《游金山寺》名句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7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8元代散曲留存最多的人:张可久

1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三国志演义》

2水浒传评点本里最流行的版本:金圣叹《第五才子施耐庵水浒传》

3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4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5李清照的词学主张:别是一家

6代表古代白话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是:三言

7江西诗派一祖三宗: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8《西游记》最有名的续书是明人:《续西游记》

1临川四梦:《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2纪晓岚的笔记杂记名《阅微草堂笔记》

3元代被称为“曲状元”的是:马致远

4李渔的创作总称:《笠翁十种曲》

5历史剧最接近历史现实的历史剧是:孔尚任《桃花扇》?

6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小说:《金瓶梅》

7近代南社发起人有:柳亚子、高旭、陈去病

8近代新文体散文的前导是:康有为、谭嗣同是“新文体”散文的前导

阅读:

《西厢记》《长亭送别》《混江龙》 《单刀会》等中的名段

翻译: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翻译 : 世人都称许孟尝君能够赢得士人,士人因为这缘故而归顺他,(孟尝君)最终依赖这些士人的力量,而从虎豹般的秦国脱身。哎!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子罢了,哪里足以说他赢得了士人?如果不是这样,依仗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人,应当能够称霸天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辈出于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士人不到他门下的原因啊!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翻译: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么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苏轼等三人的诗词作品为主

生而眇②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③,以为日也。日之与钟、樾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南方多没人⑥,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简答:

1.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以文为诗

2诚斋体的诗歌特点

3姜夔词的“清空”的意义

姜夔的词内容上大多为记游及咏物之作,所表现的情感也多为身世飘零和情场失意的感叹,虽然在内容上并无特别之处,但艺术上颇为精致。他的词一个突出的特色是音节谐婉。同时,也讲究用字,善于渲染气氛。当然,最能代表姜夔词特色的是前人所说的“清空”。所谓“清空”,指的是在情感上主要抒发高洁的士大夫情怀,艺术表现上避实就虚,侧重于空灵的境界,色彩上偏于素净。

4王实甫的《西厢记》被称为“花间美人”的原因

5关汉卿戏剧中女性形象有哪些

大体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权豪势要阶层迫害下的妇女.代表作如《窦蛾冤》中的窦娥.是受尽拨皮、酷吏折磨的寡妇、《五侯宴》王大嫂.是受尽地主压榨的乳娘;《望江亭》中的学士夫人谭记儿.也在权豪势要的逼迫下无处安身;二类是卖淫制度下的妓女.青楼女子的形象,描画出她们精神灵魂中的隐痛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救风尘》 里的赵盼儿和 《金线池》 里的杜蕊娘《谢天香》;三类是门弟婚姻制度下的妇女代表作如《拜月亭》中的将门小姐王瑞兰也在门弟藩篙的拘囿中失去了婚姻自由。这三类作品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出如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中女性形象,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黑暗面。这些妇女形象.尽管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在关汉卿的笔下.都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被压迫者、无助者。美投卿通过表现她们的不幸遭遇.

6《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

一、多情的才子张生

张生有才,满腹文章,才华出众。一出场就不同凡响 “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这不是失意之态,而是壮志未酬之叹。关于黄河的一段描写“【油葫芦】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可见张生所拥有的远大抱负。

但张生并非只是只会吟风弄月的平凡书生,他的过人胆识在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强占莺莺为压寨夫人。在老夫人许诺之后,张生自告奋勇,“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修书请来自己的好朋友杜确解围相救。这位痴情的书生并不是胆小无能,恰恰是临危不惧的勇士。及至后来上京考试,一举夺得头名状元,更凸现出张生的才学和本领。

张生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听琴》一出,张生以琴代心,以司马相如打动卓文君的《凤求凰》赢得了莺莺的芳心。

张生是多情的又是专一的。自始至终他眼里只有莺莺一人。即便是夺得状元之后,也没有始乱终弃,而是片刻也没有耽搁“自离了小姐,无一日心闲”,快马加鞭地赶回莺莺身边、这与一些戏剧中的背信弃义的男主人公是完全不同的。张生执着追求着自己的爱情。在那个讲求门第和等级森严的时代,张生一介穷书生,与莺莺的社会地位是天壤之别这样的一桩姻缘,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但他不管世俗的眼光,坚决地追求着从未放弃。但张生是个缺乏社会经验和青年书生,在追求莺莺时常常流露出狂热的、不理智的甚至有些庸俗的挑逗性语言和行为,如夜晚跳墙的莽撞举动一个在爱情的冲动下痴迷、冒失的张生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才子竟成了“不酸不醋的疯魔汉”,让人在捧腹之余,更为张生的情不自禁而动容。张生对莺莺的爱是溢于言表、不加掩饰的,他大胆、直白的表露自己的爱情。用自己的琴声、用饱含深情的诗句,传达他的爱。

所以这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世俗的张生,一个可信的张生。

7《西游记》创作主旨

《西游记》作者创造了如此变幻离奇的神魔世界和以孙悟空为代表的无数变幻离奇的神魔形象 ,并且通过淋漓尽致的对“变”的描写 ,展示了无数神魔较量的情景 ,表达了真终将战假 ,善终将战胜恶 ,美终将战胜丑的主旨 ,不仅能给予读者坚持正道、邪不压正的启示 ,激励人们去战胜现实生活中的千魔百怪、千难万险 ,而且以瑰丽神奇的多变性描写 ,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从中得到其味无穷的美学享受。这也许就是《西游记》花样百出地进行“变”的描写之旨趣所在吧。

8《聊斋 》的狐鬼世界的内涵

9《水浒传》 中英雄群像塑造的方式

10《三言 》 的主要内容

11《聊斋 》的艺术特色

12《红楼梦》 的悲剧意识

一、“叹乌衣非王谢” 的家族衰败的悲剧

《红楼梦》悲剧意识的第一层面就是通过贾宝玉和他所在的贾府以及贾府内外的政治、经济、人际关系、展现了一个家族衰败的悲剧,并围绕这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史,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具体、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使

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封建末世的 “记录史”。

二“心事终虚化”的情感夭折的悲剧、《红楼梦》悲剧意识的第二层面是表现了真挚的感情如何被毁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中心线索,曹雪芹通过悲戚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美好的情感如何被封建社会压制、扼杀的悲剧。

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人生苦痛的悲剧《红楼梦》悲剧意识的第三层面是表现了人生理想的破灭,这是具有哲学层面的悲剧意识,曹雪芹融入了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生命的体验,用贾宝玉这一着力最多,寄托最深且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体现对悲剧命运的沉思,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精神苦痛,对儒家传统的否定,自我人生价值的落空、梦醒来后无路可寻的悲痛。

四、“千红一哭 万艳同悲” 的女性命运的悲剧家族没落,情感夭折和人生苦痛,共同构成了由时代、制度、文化折射出的整体悲剧,在这样的大悲剧的震撼下,曹雪芹表达,梦醒后的彻悟,而彻悟的结果就是彻底的毁灭,用一切美的毁灭证明封建制度封建文化对生命的摧毁,这就是《红楼梦》悲剧意,极乐的大观园与悲苦的女性群像相对照。时代悲剧和文化悲剧的双重含义都显示了这一悲剧意识。

论述:4苏轼诗歌的创作特色5《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6《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7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8《金瓶梅》的艺术特色

二、教材上所选的欧阳修等人的文,一定都要掌握。

四、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创作及形成,也是重点。

五、李清照的词论、及前后期词的特点要掌握。

六、陆游、杨万里的诗歌特点要掌握,还有“中兴四大诗人”也要掌握。

八、姜夔词的特点。

九、元代文学重点是关汉卿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特别注意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及艺术特点,还有上课讲的必背曲子,一定要掌握。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7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文献学;朱希真;《鹧鸪天·西都作》版本

朱希真《鹧鸪天·西都作》是其《樵歌》中的名篇,脍炙人口,屡被征引,如三种经典的文学史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下简称“袁本”)、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简称“郭本”)、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下简称“章骆本”),均引述此词,然所引字句颇多出入:第二句袁本作“天教分付与疏狂”,郭本和章骆本作“天教懒慢带疏狂”;第三句袁本作“曾批给雨支云券”,郭本和章骆本作“曾批给露支风敕”;第四句中“累上”二字,郭本和章骆本作“累奏”;换头第二句袁本、郭本皆作“酒千觞”,章骆本作“醉千场”。出现这种情况,当所依版本不同所致,故有必要对这首词所据版本略加考述。

考阮元补辑四库未收书目,知朱希真有三卷本《樵歌》,阮氏谓“依毛晋汲古阁旧钞传录”。又考朱孝臧《彊村丛书》,其跋语谓从范锴藏的钞本校订付刊。孝臧为晚清人氏,或已不见《樵歌》原本,可知《樵歌》原刊本已难觅得。龙元亮先生校《樵歌》,其注《鹧鸪天》词所据版本不一,可谓莫衷一是。唐圭璋先生《全宋词》录朱氏《樵歌》,以《彊村丛书》为底本,故二本相同。然《彊村丛书》所依乃传抄本,已非原本,故不能以之为尊。再考邓子勉先生校注《樵歌》,其《鹧鸪天·西都作》词后校记案云:“考周必大诗文中多提及朱氏及与朱氏交游者,且见过朱氏集,故此基本上依《二老堂诗话》校。”今查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其中有“朱希真出处”一则:“或作诗云:‘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着眼看。’”又云:“盖希真旧尝有<鹧鸪天>云:‘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醉千场。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最脍炙人口,故以此讥之。”周必大与朱希真有交游,亦知此词写作背景为“秦丞相晚用其子某为删定官,欲令希真教秦伯阳作诗,遂落致仕,除鴻胪寺少卿,盖久废之官也。”周氏所录朱词或较可信。

章骆本所录朱词与周必大同,故在三套文学史教材中,其所据版本稍胜。其录词曰: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醉千场。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郭本惟以“醉千场”作“酒千觞”,“场”与“觞”、“醉”与“酒”,或形近而讹。袁本与周氏所录异处较多,或是所据版本完全不同之故。袁本所依版本乃《彊村丛书》本,郭本和章骆本所依当为王鹏运《四印斋》刻本(下简称“王本”),亦即邓校本所用底本,这是导致袁本所录朱词与郭本、章骆本所录朱词有诸多差异的根本原因。另,“懒慢带疏狂”较“分付与疏狂”似更佳,因“懒慢”与“疏狂”为近义词,两词相合更能凸显词人清傲本色。“敕”字亦较“券”字为佳,“敕”字与皇权联系,即皇帝下的命令。而“券”字含义则相对宽泛,其意义不如“敕”字集中。“上”字与“奏”字相较,亦以“奏”字为上,与“章”字结合乃为“奏章”,与前句之“批敕”云云恰成对仗。又按,周必大之所录以及王本之所刻朱词,换头次句均作“醉千场”,就作法而言,多有不妥:一“醉”字与末句之“醉”字犯复;二“场”字与声调未合,其为仄声,与本篇之押平声韵龃龉。因之,“酒千觞”,或即本篇在刊刻流传过程中后人改易所致。

文学史的编写,理应重视文献版本的选择,用最合适的版本以示学子。在编写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几点:一是要有文献学意识,不可随意选择文献底本。二是尽可能用较好的版本,如果有最初的版本,则最好参看最初的版本。但也不是说最初的版本完全没有问题,必要时还要参照同时代的交游人物著作中的文献,相互参照,找出最佳的版本。如本问题中,对于朱希真的《鹧鸪天·西都作》词莫衷一是,则可参看与朱希真交游密切且有与《鹧鸪天·西都作》词文献传世的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三是可以参考较好注本的意见,毕竟学术的进程不是一日而就的,前人点校的本子均可作参考。如果注本后有校记,则应该重点参看。总之,编写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件大工程,其中纰漏与不足是难免的。但是在人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好基本文学史的文献工作,是恩泽后代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邓子勉.樵歌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周必大.二老堂诗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7]王兆鹏.词学史料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大学古代文学史试题 篇8

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 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蔡邕的五言诗

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 七发 汉乐府民歌 古诗十九首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 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1. 《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2. 《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

1、礼乐

2、《吕氏春秋》 《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 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 《翠鸟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 和周部族始祖 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 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 和 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洪水神话 赋比兴 《淮南子》 汉乐府民歌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

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

1、契 后稷

2、《虞书》

3、阴阳 名

4、编年史

5、《九辩》

6、纪行赋 述志赋

“悲秋”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夏商文化以 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到周代,在周公和孔子的努力下,文化成了主流。

2、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 最具有神话价值。

3、《春秋》以一字寓,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4、触蛮相争的寓言出自,“缘木求鱼”出自。

5、《招魂》的主题是“外,内。”

6、《史记》中司马迁想通过叙事写人来达到 的宗旨。

7、赵壹的代表性赋作是。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创世神话 《七发》 互见法 述志赋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离骚》的主题是什么?

2、汉乐府诗歌表现了那些社会内容?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举例论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答案:

1、巫文化 礼乐

2、《山海经》

3、褒贬

4、《庄子》 《孟子》

5、陈四方之恶 崇楚国之美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7、《刺世嫉邪赋》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四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夏商时代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不是士人,而是。

2、被认为是周民族史诗的作品有、、《绵》、《皇矣》、《大明》。

3、“狐假虎威”出自,“儒以诗礼发冢”出自。《橘颂》出自屈原的。

4、宋玉的《九辩》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 主题,而枚乘的《七发》中以 的描写最为精彩。

5、东汉的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 的《吴赵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和王符 为代表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神话 风雅颂

纪行赋

左传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是什么? 2、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请以《逍遥游》为例,试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2、试述《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

答案:1巫觋

2、《生民》 《公刘》

3、《战国策》 《庄子》

4、“悲秋” 观潮

5、赵晔 《潜夫论》

《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五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夏商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2、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3、《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4、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 》、《 》。5、司 马 迁 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史的宗旨 是:

6、东汉末年,赵壹创作了述志赋作 《 》。

7、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8、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洪水神话

吕氏春秋

纪行赋

风雅颂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九歌》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2、《史记》的人物刻划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艺术成就。

2、“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有哪些?试举例分析。

答案:

1、巫觋

2、甲骨文

3、语录体 对话式论辩文

4、《吊屈原赋》 《鵩鸟赋》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6、《刺世嫉邪赋》

7、秦嘉

8、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六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周代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衰落,文化成了主流。2、是经过孔子修定的 的编年史。3、《涉江》、《哀郢》是屈原 中的作品。4、枚乘的 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5、东汉的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 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的《论衡》、王符 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6、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是 的《咏史》,其内容是西汉缇萦救父一事。7、张衡的《同志歌》是一首 言诗,《四愁诗》是一首 言诗。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创世神话

《子虚》《上林》

互见法

述志赋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诗经》的怨刺诗有什么特点? 2、《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四、论述(40分,每题20分)

1、试以《逍遥游》为例,论述《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2、《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哪些特点?其对后代文人有什么影响?

答案:

1、礼乐

2、《春秋》 鲁国

3、《九章》

4、《七发》

5、赵晔 《潜夫论》

6、班固

7、五 七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七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 最有神话学价值。2、《战国策》突出表现了 思想,反映了 的人生观。3、《离骚》的含义,司马迁认为是 的意思。

4、刘向的、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诫说教之意。

5、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组成。

6、张衡不仅创作了 那样表现出传统特色的京都大赋,同时,他还写了《思玄赋》、等抒情之作,也写过 言诗《同声歌》。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洪水神话

汉乐府民歌

述志赋

《淮南子》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是什么?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左传》的艺术成就有哪些?试举例具体分析。2、《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试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

1、《山海经》

2、纵横家 纵横家

3、遭受忧患

4、《说苑》 《新序》

5、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书

6、《二京赋》 《归田赋》 五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八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中国社会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2、诗经中,风即,雅指,颂是。

3、是宋玉的代表作,其中最动人的是对 的描写。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 主题,实由此发端。

4、汉初,为了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陆贾写过,贾谊写过。5、《洞箫赋》的作者。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洪水神话

汉乐府民歌

《七发》

《论衡》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2、《离骚》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魅力有哪些?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试具体分析。2、《史记》的传记文学的人物刻画特点有哪些?试举例分析。

答案:

1、巫觋

2、各地区的乐调 朝廷正乐 宗庙祭祀之乐

3、《九辩》 秋景 悲秋

4、《新语》 《新书》

5、王褒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九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诗经》中的 主要是一些怨刺诗。2、西汉初,“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名、法、之家”。3、《离骚》的含义,司马迁认为是 的意思。

4、贾谊疏牍文的代表作是《 》,主旨建议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晁错承之而作《 》,进一步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

5、班固的《 》开创京都赋的范例,其后张衡的《 》 以规模宏大被称为汉代京都赋之极轨。

6、汉末文人五言诗中,郦炎的作品今存《 》二首,蔡邕的五言 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创世神话

风雅颂

《春秋》

古诗十九首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诗经》展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生活? 2、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以《逍遥游》为例,试论述《庄子》散文艺术成就。2、《史记》的风格特征有哪些?试举例论述。

答案:

1、“变风”“变雅”

2、阴阳 道德

3、遭遇忧患

4、《论积贮疏》《两都赋》 《二京赋》

6、《见志诗》 《翠鸟诗》

诗《 论贵粟疏》》、《 5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十

一、填空(20分,每空2分)

1、甲骨卜辞和 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

2、《战国策》突出表现了 家思想。

3、汉初,为了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陆贾写过,贾谊写过《新书》。

4、《淮南子》原名,是淮南王 招致门客编成。

5、《洞箫赋》的作者是,《归田赋》的作者是。

6、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其内容是 一事。

7、《史记》全书体例由十二、十表、八书、三十,七十列传组成。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创世神话

赋比兴

汉乐府民歌

纪行赋

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左传》的人物语言描写成就有哪些? 2、“古诗十九首”展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

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具体分析《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2、班固的《汉书》和《史记》在叙事艺术上有哪些不同?试举例分析。

答案:

1、殷商铜器铭文

2、纵横

3、《新语》

4、《淮南鸿烈》 刘安

5、王褒 张衡

6、西汉缇萦救父

7、本纪 世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西昆派以杨亿编《 》一书而得名。

2、与晏殊同时的词人张先,曾以“ ”被传为“桃杏嫁春风郎中”。

3、《嘉祐集》的作者是。

4、为了纪念在南郑这段有意义的生活,陆游后来把自己的诗集题名为《 》。

5、辛派词人有陈亮、、刘克庄和刘辰翁等。

6、,歌尽桃花扇底风。

7、元代水浒戏剧目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是 和高文秀。

8、元散曲包括 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9、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家。

10、自胡马窥江去后,犹厌言兵。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宋初诗坛三派 易安体

正话 元代四大悲剧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2、陆游《钗头凤》一词因何而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特点

上一篇:如何在复习中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下一篇: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