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精选7篇)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 篇1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相关要求
一、题目备选
自己组织一个案例,针对案例公司破产的某一方面收集资料,按时间进行事件陈述和排队,并进行案例分析。例如:三鹿破产案例分析;柯达的破产保护的思考;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破产;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中国沿海小企业破产分析;唯冠清算假设与IPAD3大陆上市;我看瑞典萨博汽车申请破产共7个选题。
二、案例及分析构架:
背景资料→→事件排队→→案例分析→→自己的建议
1、主要环节:
收集案例,小组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发言,全班讨论→总结归纳,内化提升。
2、要求在案例分析中着重培养如下能力:
(1)、自学能力(快速阅读、做扎记、抓要点、列题纲、查资料、演绎与归纳、计算等);
(2)、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与抓住问题、分清轻重主次、原因、拟定针对性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权衡与抉择、总结与评估等);
(3)、人际交往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辩论与听取、小组的组织与管理等)等。
三、时间安排及上交资料要求:
资料收集及讨论时间:第4-6周。上交资料及汇报交流:第7周。
上交案例分析报告:电子版+纸质版(不少于2500字,除案例不能直接抄袭网络文字)+不少于20页的PPT
四、分享汇报要求:
时间要求4分钟内,陈述涉及队员的分工及合作,不要泛泛而谈,一定要有主题。可以从企业的开发历程、鼎盛时期、、扩张历程、破产原因、清算等,这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并按时间顺序进行事件排队。分析时要结合破产案例,结合课本知识展开分析。案例不要太长(800字以内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后,最好有自己的思考,能写出自己的建议。
五、案例分析的考核
要求分析并结合案例提供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析、解释和说明。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充分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根据小组的汇报和提供的书面资料,最终形成考核成绩。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 篇2
一、浙江兴润置业事件概述
2014年3月, 浙江兴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破产。浙江兴润置业前身为奉化市城镇建设开发公司, 1987年成立, 于2005年更名为浙江兴润置业, 并获得国家房地产壹级资质。1998年以来, 该公司相继开发了十多个楼盘, 为当地最大房企, 可以说兴润置业是一个典型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公司。在辉煌时期, 该公司营业收入高达25亿元。近几年, 国内政府大力打压房地产市场, 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较大跌幅, 如兴润置业2010年1月11日拍下桃源府邸项目所在地块, 楼面价是7, 853元/平方米。而世茂集团旗下子公司昆山世茂蝶湖湾开发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1日拍下同地段的地块, 楼面价只有3, 204元/平方米, 跌幅达59.2%。如果按照自身拿地价格销售房屋, 很难吸引消费者;如果紧随市场价格, 又很难收回成本。2014年3月, 浙江兴润置业最终由于资金链断裂, 宣布破产, 负债总额高达35亿元, 其资产总额约为27~30亿元, 负债额约为5~7亿元。其中, 24亿元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 共有19家商业银行涉及此案, 贷款额度最大的是中国建设银行, 约12亿元资金。
二、中小房地产企业危机
浙江兴润置业房地产企业代表着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状况。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预计, 未来3年内至少有30%的内地房企被淘汰, 企业总数将由目前约5万家减至3.5万家。与此同时, 房企的市场集中度逐渐加强。《2013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50》显示, 2013年上半年, 在上榜企业销售金额集中度方面, 全国TOP10企业市场份额为15.21%, 较上年全年增加了2.45个百分点;销售面积集中度方面, TOP10企业市场份额从上年的9.10%上升至9.85%。除此之外, 近些年中国三四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 很多房地产企业预期房价会进一步上升, 宁愿高价拿地建房。但十八大后中国政府调控房地产的政策较为紧密, 由于一二线城市的房屋需求仍然很大, 其房价还在上升, 但是三四线城市房屋需求有限, 国家房地产政策的出台, 抑制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 曾经高价地皮正在建设中, 还没完工就开始遭遇降价贬值的风险, 甚至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40%, 已完工的房屋价格竟低于地皮价格, 成本很难收回。三四线城市房价正在逐步下降, 未来下降预期更为强烈, 众多投机资金快速撤离三四线城市, 引发中国众多鬼城相继出现, 如鄂尔多斯、唐山。
三、房企破产的经济效应分析
面对目前的个别三四线房地产企业破产, 我们不难预测随着国家对房价的调控,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房地产企业破产倒闭, 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如下:
1、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中国很长一段时间, 房价快速上升, 房地产企业利润高涨, 整个行业利润率较高, 加上未来房价上涨预期, 房企利润空间持续看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房企成了商业银行最大客户, 和房地产开发有关的贷款占到商业银行所有贷款的大部分。银监会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末, 有20家银行涉及房地产类贷款达20.9万亿元, 约占2013年末银行业贷款余额的33%。2013年9月末, 20家主要银行房地产贷款及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高达37.9%。所以, 社会有种说法是, 商业银行被房地产企业绑架。正是因为商业银行贷款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比重较高, 依赖较强, 一旦房企由于房价下跌破产, 银行会直接遭受牵连, 带来不良资产增加, 资金回收缓慢甚至无法回收。如, 浙江的兴润置业破产后, 涉及19家商业银行的24亿元贷款会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损失, 给商业银行带来经营风险。
2、对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冲击。
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下跌, 压缩了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 甚至触碰了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线, 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或者无价无市导致房企资金无法按期回收, 资金链断裂导致其上下游相关行业的相关款项资金也无法正常收回。同时, 未来开工建设的房产数量减少, 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产品需求下降, 企业利润下滑, 从2014年前两月数据看, 中国房地产增速放缓, 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0.1%和3.7%, 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达27.4%。国家住建部数据显示:房地产业每减少100万平方米建筑量, 就会影响30万人的就业, 减少钢材需求2万吨, 减少门窗需求8万套, 减少卫生洁具需求2万套。再加上正建或已经完工的房地产相关费用不能按期回收, 导致房地产上下游行业也面临资金困境。
3、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的冲击。
随着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下跌, 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预期更为强烈, 越来越多的资金会选择观望等待。在经历了19个月的连续上涨后, 全国重点城市房价涨幅出现大幅回落。2014年1月1日, 据相关数据显示, 去年12月中国城市住房 (一手房) 价格为1, 088.9点, 较上月上升5.6点, 环比上涨0.37%, 涨幅较上月缩小了0.40个百分点。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甚至停滞, 房企资金回笼过慢, 或者最终资金链断裂破产。中小型房产公司的破产倒闭终会牵连到大型房产公司。
4、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及房地产相关行业相互恶性影响。
房地产企业破产倒闭, 促使银行不良贷款和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 谨慎、看紧对房企的贷款, 加剧房企的资金周转, 从而进一步加大其破产风险。同时, 由于房企破产, 影响相关行业业绩, 加剧其生存的空间, 也使得商业银行同样对相关行业惜贷。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资金紧张, 拖累地方经济。2013年, 房地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 占GDP的16%, 固定资产投资的33%, 贷款余额的20%, 新增贷款的26%, 政府收入的39%。如果房地产急剧放缓, 很难找到替代方式支持经济增长。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现今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正在夹缝中生存, 自身筹集资金困难, 资金回笼较慢, 宏观经济形势又不利于其发展, 所以破产风险在2014年急剧上升, 从而引发整个国家经济风险发生概率增大。
参考文献
[1]2013年统计年鉴.
[2]中国行业网.2014年房地产或将拖累经济增长.2014.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 篇3
一、现状及对策
由于监狱企业所承担的特殊职能及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卓越贡献,一直以来,国家都在政策上给予监狱企业特殊的倾斜,这对监狱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备,以及加入WTO,国家相关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也都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在这种大的形势和背景下,一直依靠国家政策倾斜而生存发展的那些监狱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十分严峻的。目前,我国的监狱企业,除少数以开发矿产能源为主和部分特色加工业等优势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发展态势良好外,大多数都面临着资产状况差、亏损严重、技术水平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弱等威胁着企业生存的严重问题。而监狱企业如果还只是一味地期望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来改变这种困境,这已经是极不现实的。这样就客观的要求监狱企业必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另寻出路,该实施破产工作的就要积极推进,不再拖延。
监狱企业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也已得到了国家的极大关注,国家在政策上明确要求对扭亏无望的监狱企业实施破产工作。2001年国家对监狱企业的发展问题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会议明确提出了两点关键意见:其一,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监狱企业,可以实行关闭破产;其二,要抓紧监狱企业的关闭破产试点工作,并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之上,研究提出关于监狱企业关闭破产的实施办法。
对优势监狱企业采取在双轨运行中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开辟监狱内部市场,落实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调整布局和产业结构等多种途径,以使其更好的保持良好的发展优势;对亏损严重且已基本丧失市场竞争能力的那些正在困境中苦苦而无奈挣扎的监狱企业,分批实施关闭破产,由政府出面大力开辟出让它们顺利退出市场的通道,使其真正摆脱困境。这是面对目前监狱企业的发展现状,我们所能够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再者,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部分监狱企业破产关闭工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在现阶段,对严重亏损的监狱企业,统筹布署,分批实施破产关闭及相应的重整、重组,都是确保破产监狱企业及整个社会损失最小化的一种最有效、最合理的途径。
二、实施破产意义重大
对亏损严重的监狱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固然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抉择,但大量的实践证明,它对深化我国监狱企业改革,推动资产重组,实现国有资源优化配置,彻底摆脱监狱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困境,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监狱企业为国家监狱的长期安全稳定和监狱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破产能促使监狱企业扭亏脱困,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通过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监狱企业实施破产,消灭亏损源,淘汰劣势企业,能有效地帮助部分企业走出困境,并从整体上提高监狱经济的质量。由于监狱企业是比较特殊的国有企业,那些长期亏损而没有采取破产处理的企业,经费只能靠国家来补贴。这样,实际上就等于国家承担了企业无限的市场风险和亏损。若不退出市场,更大更多的风险和亏损都将转嫁到国家身上,国家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如果采取破产的方式,国家财产虽然会受到一定的损失,但这种损失是有限的,我们当然应该取其轻者而从之。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发挥原有资产的作用,来弥补这种有限的损失。反之,如果那些该破产关闭的企业,硬是拖着不实施破产,这样既不可能救活这些企业,又毫无意义的浪费了极为有限的财政资金和监狱经费,结果只会拖垮其它的优势企业和整个监狱经济。
破产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优化监狱系统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当前监狱经济的现实情况是,既有很多监狱企业难以继续生存,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累赘,又有不少优势监狱企业急需要国家大力投资,继续发展,以更好地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和最大程度的增值。那些难以继续生存的监狱企业却使大量的国有资产处于闲置状态,这就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尴尬的局面:一些监狱企业有生存并继续发展的能力却没有所需的必要生产资料,另一些扭亏无望的监狱企业却正在白白的浪费着国有资产。面对这种局面,通过破产及相关的重整重组实现国有资产在监狱系统内的合理配置,把有限的国有资源向发展态势良好优势企业、优势产业转移,无疑是一个可替代的最佳方式。
破产是解决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如果把那些难以继续在市场上生存的监狱企业勉强地维持下去,表面上看,工人没有失业,还有一份看似不错的在国企任职的工作,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企业既不能很好地支付工资,又不对职工做出应有的安置,这样,不觉中就使职工丧失了无数再就业的机会,结果只会促使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另外,从整个社会来讲,这样不仅浪费、闲置社会资源,而且会使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不断恶化,造成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和激化。而依法关闭破产监狱企业是解决困难监狱企业债务问题,切实关心企业职工,减少和消除由企业亏损所造成的一系列矛盾,减轻社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的途径。
破产是市场经济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的体现,能有效促进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优胜劣汰是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机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的目的是淘汰落后、鼓励先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生产力更大更快的进步。破产正是市场经济中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选择。通过破产促使那些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劣势监狱企业及时退出市场,让位于那些优势监狱企业,有助于形成和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和竞争环境,有利于监狱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三、推进破产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政府对监狱企业破产工作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对监狱企业实施破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牵涉多方面的利益,需要政府发挥其统筹规划、完善政策和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所属困难监狱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指导,对符合破产重组的监狱企业要把握机遇,加快实施破产。应在完善相关政策和安置监狱企业职工方面,加强协调,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特别是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渠道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2、加强对破产过程的监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破产监狱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一要加大监督力度。在破产监狱企业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依法确保破产清算小组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减少行政干预和暗箱操作,坚决制止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二要突出债权人权利,确保债权人不仅可以对破产申请进行否决,同时可以对破产程序的公正性提出质疑。三要加大对破产过程中中介机构的监督力度,督促其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进行审计、评估等,降低企业债权损失的风险。四要加强执法力度,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严查企业财务报表,使企业账面资产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资产,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3、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实施破产工作的中介组织在监狱企业破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监狱企业破产工作的复杂性和处理协调各方利益所要求的公正性,客观上决定了中介组织介入的必要性。另外,中介组织介入监狱企业破产工作,也是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破产工作与国际接轨,提高破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规范破产行为,维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4、不断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努力解决破产监狱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加大监狱企业破产力度,首先必须努力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充分挖掘各方面潜力,积极创造再就业机会。同时,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再就业文件的精神,落实中央和省上赋予监狱企业下岗职工的各项优惠政策。在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贷款优惠等多方面对监狱企业下岗职工给予积极支持,大力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5、建立、健全监狱企业破产责任追究制度。如果不依法追究破产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必将极大地破坏企业和社会的信用机制,损害国家和债权人的利益。这也正是破产企业职工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企业破产清算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监狱企业破产责任追究制度是决定监狱企业的破产工作能否顺利推进,能否在积极推进破产工作的同时又很好地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破产的监狱企业必须建立更严格的审查制度。在审查破产企业的资格和条件的同时,要注重审查破产企业的相关责任人是否因为人为因素造成企业破产。对因个人或组织严重违法违纪造成企业破产的,以及那些假破产、真逃债的相关责任人要实施有力的打击,严格追究他们的责任,以维护社会公正和相关各方的合法利益。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 篇4
一是速度文化。知识经济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可共享程度。讲究速度和效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速度就是一切”。“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和速度的竞争。美国思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战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迫切要求。培育企业速度文化的目的在于争取最先掌握信息,发现最终消费者,并通过技术研发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培育企业速度文化的关键,不仅要运用数字化工具改造、创新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流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企业员工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主动把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
二是创新文化。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主导性经济活动,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敢于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因此,要大力提倡和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开展创新活动,培育和形成重视创新、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是虚拟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日益虚拟化。所谓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有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的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企业仅保留其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以在竞争中最大效益地利用有限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既增加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活力,又避免工业经济时代常
规运行中的硬设施投入,从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研发设计能力,而不必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耗费在低价值产出和常规的工业生产中,后者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分工体系以订货或合营方式来完成。企业实行虚拟经营必须控制关键性的资源,如培育和控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设计,善于通过战略联盟、共同作业与虚拟生产、虚拟营销等方式。实施虚拟经营要注意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来的冲突。因此,适应虚拟经营,企业要努力培育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合作共享、相容共进、互惠双赢或多赢等文化素质。
四是学习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识需求规模和知识价值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学习成为资源开发最基本的手段。知识的积累依靠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厉的挑战。企业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挑战。企业应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现代企业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永续经营。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 篇5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迫切要求企业管理者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形式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改进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问题。具体表现是,理论上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但在实践中还有很大差距。一般是只围绕生产经营的一部分来开展活动,没有做到围绕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在指导思想上实行了“转轨”,但在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变型上仍未及时跟上,以至产生貌合神离的现象。归根结底,没有形成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完整有效的工作系统。而形成这样的工作系统,正是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首先,立足点要实,就易使我们的工作和我们自己真正臵身于国家民族的整个事业和人民群众的苦乐荣辱之中。其次,目标要实,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有自己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人。要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的发展。第三,效果要实,要做到通情达理。通情达理就能够出好效果,就能得人心。
在改革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理负责制得以
1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第一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仅决定着经营的成败,而且对职工思想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企业管理的实践证明,职工的积极性绝不是只靠行政手段、物质刺激就能调动起来的,而是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和激励的。企业行政领导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己分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要认识到位,工作也要到位,与广大政工干部一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不是站在圈外。政工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在班子建设,党的建设中,还是在其它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经营管理活动中,都倾注着政工干部的心血。政工干部理所当然地是企业管理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在思想上一样重视,在工作上一样要求,在待遇上同等对待。同时,在理顺工作职能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政工机构设臵和干部配备的新思路。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加强就无从谈起,其后果是严重的。
此外,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素质。要把提高人的素质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好,就要确立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标准,即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否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起来和发挥出来了,是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开展融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活动,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与生产经营并列的两个系统,它只是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一种手段。因此,它不存在游离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生产经营并列的其它独立任务。它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区别之处是角度、手段、方法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围绕、贴近、靠紧等一般化的认识上,而必须把它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结合不是混合,也不是综合,更不是简单地相加。结合就是把两者紧紧地拧在一起,互相渗透融合。政工干部要有这样的认识,行政管理干部也要增强这种意识。
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己任,在进行经营决策、制定管理办法以及具体实施时,既要立足于有利生产经营,又要体现和发扬企业精神,培育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决策、制度、措施、办法与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统一起来。
同时,在进行生产和改革决策的同时,对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相应的部署,并要求各级行政第一管理者亲自动员,逐级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解决安全生产和改革中的关键问题的同时,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经常抓住影响生产的惯性问题和阻碍改革的模糊认识进行分析,本着下边问题上边找,客观原因主观找的原则,找准主要原因,找出原因背后的原因,确定不同层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和重点任务。在考核生产管理、检查改革落实情况的同时,检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责任同负,就是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负责。虽然从各自角度开展
工作,但风险共担,工作同干,荣誉共享,同奖同罚。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只有融为一体,思想政治工作才有深度,才有实效,才有创造性。当然,从企业实际出发,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与道德教育,仍然是不可少的,但是,也应当尽可能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三、牢牢把握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全力做好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有一支高效的政工干部队伍,要引导他们适应新的历史性变革,转换脑筋,理顺情绪,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使他们成为多能的复合型干部,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同时也必须发动和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和健全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网络体系。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运用好法律和权力等调控手段,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要运筹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各种要素,建立起上下一致、左右协调、前后连贯的最佳运行机制。首先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度。要明确任何单位、部门都要做思想政治工作;任何岗位上的负责人员,都要承担与其岗位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党政工团各级组织,一级负责一级,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明确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由上而下地连成网络。再次,要制定一整套思想政治工作程序和例行工作制度。例行工作程序,一要坚持计划、主体(实施者)、布臵、实施、反馈、检查、总结、激励等工作要素,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使其成龙配套,进入经常、有序的工作状态,并通过这些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内容和任务,落实到各项实际活动中。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 篇6
一、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2021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企稳回升、由负转正,省政府经济运行季度考核的*项指标中,*项正增长、*项增幅高于全省,在全省2021年考核中居第*;其中GDP增长*%、比全省高*个百分点,排名第*、同比提升*位;*—*月份,战新产业产值增幅全省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幅全省第*。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一)加大“保”的力度。
一是聚力保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抗疫情、战汛情,在全省率先启动疫情全面防控,在全省较早实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清零且零死亡,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没有出现反弹;面对超历史极值汛情,坚持以暂时机制、暂时纪律,实施“四线作战”,打赢了家园保卫战。二是全力保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多渠道补充基层财力,化解房地产烂尾楼、土地出让规划等历史遗留问题*个。保粮食和能源安全,夏粮总产*万吨、增长*%,受灾农作物补改种率目前达*%;生猪存栏*万头,完成目标的*%。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三是倾力保民生。基本完成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剩余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达到现行脱贫标准。*—*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民生支出*亿元,占财政支出的*%;建成“四好”农村路*公里。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省首位。精心组织主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创建全面推进。(二)夯实“稳”的基础。
一是抓复工稳企业。在全省较早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条”政策,分行业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市;通过政府购买中介服务方式帮助企业申报政策,兑现资金*亿元;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月份,新增减税降费*亿元,新增“四上”企业*户。到*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超*万户、增长*%。公路、铁路货运量实现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省第*。二是抓消费稳市场。出台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条举措,发放消费券*万张、带动直接消费*亿元;实施“电商产业突破年”工程,推进旅游市场回暖升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月份,实现外贸进出口*亿美元,增长*%。三是抓项目稳投资。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和集中攻坚活动,*—*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全省高*个百分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开工率、竣工率分别居全省第*、第*;谋划“两新一重”项目*个,总投资*亿元。以超常规力度狠抓招商引资,*—*月份,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量均居全省第*,特别是签约大项目明显增多。(三)拓展“进”的态势。
一是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推进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清理低效用地*亩、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亩;创新实施“标准地”改革,成功出让*宗;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新*条”;提前*个月完成全年信贷投放目标;启动新一轮向市属开发园区放权工作,郑蒲港新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实施。二是对接融入全面快进。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启动实施,巢马高铁全线可研获批,*城际规划获批,商合杭高铁含山段开通运营,*高速“四改八”获苏皖两省批复,*改建项目开工建设;*—*月份,来自长三角地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占全市的*%。三是转型升级砥砺奋进。*—*月份,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同比提升*个百分点,*家企业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个;*平均浓度下降*%。二、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决心。
与全国全省一样,我市经济虽然稳步恢复、逐月好转,但还没从疫情冲击中完全走出来,洪涝灾害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同时,一些指标增长是触底反弹的恢复性增长,与目标差距较大;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一是市场需求不旺与企业竞争力不强叠加。
消费恢复尚需时日,外贸压力依然较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新兴产业企业优势仍不够明显。二是收入下降与支出增多叠加。财政收入下降,但*、抗疫应急、灾后重建等刚性支出增加,加上政府债务偿本付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加大。三是投资增长不均衡与增速承压叠加。企业投资信心不强,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民间投资同比下降。投资拉动力整体偏弱,房地产投资由正转负,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所回落。四是少数干部能力不强与作风不优叠加。一些干部面对疫情、汛情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破解“两难”“多难”的本领不强,抓内需拉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迟人一拍。个别干部面对复杂问题不敢抓、不敢管,没有严格依法依规履职。在正视困难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我市经济韧性强劲,仍处在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利好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更加”:
一是宏观政策导向更加鲜明。
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实效”,货币政策更加“精准导向”,宏观经济政策形成“集成效应”;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2022年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精准滴灌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二是支撑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宝武、吉利、中联重科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正接连落地;又谋划总投资*亿元的新基建项目,将成为拉动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国家战略机遇更加凸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深入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毗邻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多重政策叠加乘数效应将加速释放。三、紧抓快干、务实苦干,全力以赴争先进位。
(一)加快扩大内需。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每月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确保计划开工项目应开尽开,新签约、新谋划项目能开早开。加强在建项目集中攻坚,进度滞后的项目要迎头赶上,计划竣工项目要按时建成。围绕“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继续做好项目谋划申报,力争总投资不低于*亿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抓好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鼓励发展“直播带货”“云端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快递进村”,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速文旅消费复苏,办好李白诗歌节,争取采石矶*A级景区年内达到验收标准。(二)持续抗疫救灾。
一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紧紧围绕“*”总体防控策略,压实各方责任,加强对入境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跟踪监测,强化农贸市场、餐饮、冷链物流等环节监管,坚决防止疫情反弹。二要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四启动一建设”各项工作,倒塌房屋重建和损毁房屋修缮要在*月底前全面完成,水毁校舍修复要加快推进、确保秋季如期开学。继续做好退水期防汛工作,提前防范旱涝急转、旱涝交替。三要抓好补短板强弱项。抓紧研究制定我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新一轮“一规四补”,围绕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再谋划申报实施一批项目。(三)深化对外开放。
一要全力推动融合发展。抓好*一体化规划编制,加快宁扬*城际、宁和城际二期前期工作,确保巢马高铁年内全线开工,*城际和*高速“四改八”年前尽快开工;全力打通省际“断头路”。加快博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抓好花山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共建合作园区框架协议落实,统筹推进其它毗邻地区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二要全力招大引强。抓紧落实世界制造业大会“六百”云签约准备工作,突出抓好市领导领衔的*个重大线索项目跟踪落实,加快推进与吉利集团、中联重科、中铁集团等重大合作项目落地,争取年内再引进一批*亿元以上项目。三要全力稳外经外贸。加强对重点外经外贸企业跟踪帮扶,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开拓多元国际市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引导出口转内销、线下转线上,全力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四)产业升级突破。
一要加速新产业集聚。抓紧出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1+3+N”产业集群建设,确保全年战新产业产值增幅居全省前列;突出抓好轨道交通、高端数控机床基地建设,确保在省考核中争先进位;积极对接宝武集团“*+*”产业规划布局,争取相关项目早落地、早建设。二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重点抓好*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推进,确保全年技改投资增幅居全省前列。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大力实施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等“六大工程”。三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与高校院所特别是驻马大单位、大企业、地方高校项目化合作,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马转化和产业化;抓好创新主体培育,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确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前列。(五)保障改善民生。
一要稳住就业基本盘。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重点群体,落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二要稳定农业生产。多措并举抢抓粮食生产灾后恢复,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天邦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等重点项目,抓好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三要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办好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抓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加大棚改推进力度,全力做好征迁工作;统筹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确保实现“五连冠”。(六)服务企业发展。
一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深化“五减”行动,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要抓好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清欠工作,确保*月底前无分歧欠款“清零”。二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新型全市政务“皖事通办”平台,确保*月底前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审批时限比去年平均减少*/*。大力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升级版,持续抓好“新*条”、工业项目“标准地”等重点任务落实。要用好亩均效益评价成果,加大低效用地清理力度,确保全年清理低效用地*亩、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亩。三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继续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既要热情服务,又要守住底线。《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 篇7
依据内部控制的目标, 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破产法相关法律制度和保持社会稳定。如何对破产清算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揭示、界定和分析 (即风险识别) 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评估和控制, 进而促进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风险识别———从内部控制到风险管理
(一) 内部控制视角。
风险识别是一个重复进行的过程, 是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首先, 管理人必须高度关注企业各个层面的风险并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揭示风险、界定风险、分析风险, 这是风险识别的过程;其次,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 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评估和合理控制;再次, 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内外部发展形势和风险变化信息, 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在识别风险和评估风险的前提下,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识别是一个全面的过程, 从各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影响着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所需要识别的风险来自和相关外界之间的所有重大相互影响, 包括潜在和现有的供应商、投资者、债权人、股东、雇员、客户、买方、中介、竞争对手、公共机构和新闻媒体等。
(二) 风险管理视角。
风险管理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与, 应用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和具体经营活动, 用于识别、评估、应对、解决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 (即风险) , 进而提供合理保证的复杂过程。
风险识别是决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一方面, 企业要关注公司层、管理层、操作层等多个层面风险, 并对影响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包括规避、接受、降低和分配风险, 以降低可能带来的损失或威胁。另一方面, 在识别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事件或活动的基础上, 需要建立一个适当的机制, 以此来分析相关的机会或风险, 考虑机会可以利用或风险能够控制的程度。
二、破产清算内部控制风险识别
(一) 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概述。
当前, 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有效的破产清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我国破产清算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控制主体不明晰、治理结构不完善, 信息沟通不顺畅、风险评估无制度、内部监督不到位等。
笔者认为, 破产清算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管理人、破产人、债权人, 他们在内部控制中的位置、职责和作用不同, 并且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人民法院、债权人直接介入破产清算宣告、实施、终结和追加四个阶段, 破产人由管理人控制, 债权人依法定程序监督管理人。根据内部控制的控制要素和破产清算相关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及经济关系, 构建破产清算企业治理结构, 设计内部机构及其职责分配, 识别和评估破产清算的相关风险, 制定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 建立相关信息沟通制度及监督制度, 建立完善有效的破产清算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和风险预警机制。
(二) 破产清算风险揭示、界定与分析。
破产清算内部控制的建立必须以控制要素为基础, 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去分析破产清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重要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 最终目的是消除已经发生和避免即将发生的风险。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过程和对象, 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有效保障, 二者的最高目标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控制点的确定是建立破产清算内部控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要求明确控制点, 尤其是关键控制点, 而控制点的确定又是以风险点为基础, 识别风险才能确定控制范围, 进而采取控制措施。对破产清算风险进行梳理、揭示、界定与分析, 以此来明晰控制重点, 这是建立破产清算内部控制的基础, 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
对破产清算企业实施风险识别主要是根据破产清算的四个阶段进行, 整个过程始于管理人接管破产清算企业, 止于收回破产人财产并进行分配。每个阶段都存在着各种风险, 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揭示、界定和分析。
第一, 破产清算宣告阶段。
债务人事实上的破产状态并不是法律上的破产, 只有当破产申请被法院受理后, 法院进行审理认为符合破产条件, 并进行破产宣告后, 才是真正的破产。法院对债务人进行破产宣告是破产企业真正开始进入清算的标志。债务人必须具备进入破产程序的资格, 如果出现不正当谋得破产, 如破产欺诈, 就会存在极大的风险。同时, 要满足《破产法》关于破产原因的规定, 即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破产宣告前, 如果存在破产障碍 (即存在破产原因或者已经达到破产界限, 可是不进行破产宣告的法律限制和事实限制) , 则不能进入破产程序。破产宣告后, 对债务人和债权人都产生法律效力。对债务人来说, 债务人已经成为破产人, 债务人财产成为破产财产。破产企业, 包括其高级管理人员有义务遵循法院和管理人的要求, 如实说明情况, 不得擅自离开住所地或回避询问、停止所有没有必要继续经营的活动等。对债权人来说, 在破产财产清偿分配中, 应当按照法定清偿程序, 集体讨论确定分配方案, 而不能轻视法定程序。
第二, 破产清算实施阶段。
(1) 破产财产变价。对破产财产进行变价, 目的是将实物资产变成货币来清偿债务。财产变价的过程应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 财产变价方案由管理人制订, 提交债权人会议决议并通过, 债权人会议未通过的变价方案再由人民法院裁定, 最终生效并执行。拍卖和变卖是破产财产变价的两种方式。财产变价过程中存在评估、交接程序等一系列问题, 可能会出现相关的风险, 如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资格的选定和限定、评估或拍卖的质量、破产财产转移、流失或瓜分等。因此, 为了财产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要严格规范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选任资格的准入机制, 建立相应的破产财产变价内外部监督制度。
(2) 破产财产分配。破产财产的分配是以清理变价后的破产财产为基础, 涉及到两个方面, 即财产分配程序和财产清偿顺序。破产财产分配程序实质上是管理人和债权人两者参与的过程, 管理人提出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由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后, 人民法院裁定认可之后, 最后由管理人执行。破产分配方案应当具备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保证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 降低破产成本, 有效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和管理人在分配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 一定要依照法定破产分配程序, 不得随意分配。如管理人应当提存债权人未受理的破产财产, 债权人自分配公告之日起满二个月仍不领取的, 视为放弃分配权利, 提存的分配额应当由管理人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我国《破产法》规定, 优先清偿的是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其后的清偿顺序应该是:劳动债权、其他保险费和税款、普通破产债权。破产管理人必须依据法定清偿顺序, 逐一清偿, 只有当前一顺序清偿完毕后并且有剩余财产, 后一顺序的财产才能获得清偿, 不足以清偿同一顺位的, 按比例进行分配。
第三, 破产清算终结阶段。
破产程序终结是指破产清算后顺利实施破产分配或者实行法定终止的情形。出现破产终结有很多原因, 如重整和解成功, 清偿或提供足额担保, 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或者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等。破产程序终结后, 对各方参与人都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管理人的要求, 一是自终结之日起10日内办理注销登记, 二是注销完毕的次日终止执行职务。对破产企业来说, 法人主体资格消灭, 债务免除。对债权人来说, 债权消灭, 不得继续追偿 (有保证人或连带债务人的债权除外) 。
第四, 破产清算追加阶段。
债务人隐瞒财产或者某些财产没有被发现 (一般来说, 这些财产通常是恶意逃债而流失的财产) , 可以经法院许可进行追加分配, 但必须自终结之日起二年内。如果财产不足以支付分配费用, 则不进行追加分配, 直接由法院上交国库。一方面, 破产管理人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为债权人考虑, 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和渠道, 追回流失的财产,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 债权人应当自觉在两年之内发现并提出申请, 符合追加分配法定程序。
三、结束语
【《经济法》企业破产法案例分析要求】推荐阅读:
经济法合伙企业法案例06-09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09-12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分析10-03
企业经济管理措施分析01-22
企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1-07
咨询企业经营经济分析01-13
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分析01-23
企业经济刚柔并济管理作用分析论文11-16
经济要求12-22
市场经济要求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