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共12篇)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1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更是迅速, 对于整体的经济结构影响极大。因此, 对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研究的重要方面, 它能促进西部城市的健康发展及经济的不断进步。
1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指的是以研究生产及消费行为对城市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并且将这些内容利用均衡原理以及数学模型表现出来。
研究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 对整个社会及经济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1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推进了普通经济学发展
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 经济所包含的概念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等等, 虽然目前这些内容仍然被我们使用, 但是已不能达到需求。城市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不能再继续式用广义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了, 城市体系中微观经济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根据城市独有的经济与社会机构创建的, 也是我们传统经济的延伸。
1.2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推动了传统经济学的发展和变革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的发展都归根到劳动时间创造价值, 而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在经济中加入了“空间”的概念, 让经济中的“空间”和“时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概念, 两者缺一不可。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积极推动了传统经济学的发展。
1.3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填补了传统经济学的空白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断的出现了新的经济概念。对于传统经济学来说, 它主要研究的是国民整体的收入、财政等内容, 对于城市中所出现的新经济内容无法涵盖。因此,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就能有效的填补传统经济学中的空白, 从微观经济入手, 为政府对城市的调控提供参考。
1.4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分析推动了城市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
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将城市与其周边地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对社会中的各项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 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也是完善城市及周边地区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2 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作用
新经济地理学最早是由克鲁格曼提出, 以新贸易理论作为基础, 主要是以城市中各个微观经济例如规模经济等角度, 对城市经济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证明中心地理论的城市体系结构形成过程。新经济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将地理学和经济学融合在一起, 通过各地区的实际经济结构进行经济分析, 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 新经济地理学是对过去的经济地理学的完善, 它有效的改进了经济地理学与目前经济需求中的差距, 其最终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也为经济地理学奠定了地位, 让所有学者意识到地理学在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2)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因为以一定的区域作为研究的基础, 所研究的内容与传统经济学更贴近与社会经济, 也能为各企业选择建厂地址提供重要的依据, 有效的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3) 虽然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模型仍然比较抽象, 但是相比于过去的经济模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在新经济地理学中, 加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填补了传统经济模型的一些空白。
3 新经济地理学对城市体系微观经济分析的启示
城市体系微观经济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城市中的经济形成原因和经济结构组件合理的城市结构, 平衡各地区的资源配置, 推动经济发展。目前, 我国的经济市场不断的在发生变化, 而全球经济也在进行一体化的发展, 这也对新经济地理学不断地提出了要求。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解决了原有的微观经济长期以来的报酬递增与竞争性一般均衡不兼容的问题。目前的新经济地理学中, 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对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进行研究, 与之前的新古典经济相比较的话, 更贴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 (2) 虽然目前新经济地理学中的部分模型十分抽象, 但是这些模型仍然推动了城市体系微观经济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中所利用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地解释城市中经济体系的构成, 还能为城市的发展做出重要的参考, 例如我国西部城市的开发中, 我国根据新经济地理学能够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分析,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动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3) 新经济地理学以微观经济作为基础, 证明了城市中的经济体系是确实存在的。与此同时, 它还有效的分析出了推动城市经济体系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经济市场的区位选择以及辐射范围等内容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以陕西的第二产业结构为例, 陕西省的第二产业结构理不断的上升, 但是其中轻工业与之前相比下降了5.1%, 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72.5%, 比值过大。数据表明, 陕西的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需要进行有效地调控。新经济地理学有效的完善了过去城市体系研究中的空白, 为城市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依据。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 只有对城市体系的微观经济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才能对城市中的各经济体系做出正确的认识, 并且根据经济体系找到经济发展的规律, 进行宏观调控, 才能让城市经济得到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安国, 杨开忠.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评析[J].地理科学, 2001 (04) .
[2]姚士谋, 王成新, 朱振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J].经济地理, 2003 (05) .
[3]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2
一是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新型经济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应当以“投入品→产出品→废弃物→再生产→新产出品”的反馈式、循环式的流程组织运行,要求在农业生产链条的输入端,应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在中间环节则应尽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在输出端则应尽量减少生产废弃物的排放。通过这种循环再生的模式,以真正达到农业经济体系的低耗、节能、安全、环保以及可持续性发展。二是循环农业经济体系,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与高效利用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不仅能提高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通过积极开发与创新农业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最大限度释放农业的资源潜力,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化与快速化发展。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体系;创新;分析
隨着全球经济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市场竞争力愈发激烈,加上整个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我国的各个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对企业的要求,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因落后而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要想摆脱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尽快建立新的经济管理体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还要符合企业自身,在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率。
一、现代企业管理经济体系的内容
(1)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审
检验一个企业的经理管理体系是否成功,需要对其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要是不佳,就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调整,这当中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对经济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内容进行全方面的评审,可以使得管理者了解在经济管理系统下取得了哪些成效,这样可以更好对市场和企业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对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2)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对员工进行管理
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的是企业员工,要想完善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就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对员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开发,对员工多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多进行语言上的交流,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这样能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获得更多。企业还应对企业相关的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能力考核和不断深造,使得管理人员能够紧跟社会要求,这样能够为企业的经理管理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3)加强对企业生产的管理和改进
除了改造员工之外,企业还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进行加强管理和改进,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经理管理体系。企业生产离不开对原材料的购买,这时就要求企业要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严格的把关,不仅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还要求原材料保质保量;还要求对原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评估,如信用评价、经营状况等进行严格审核。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加强监督监管力度,要避免因不科学的生产程序出现不合格的产品,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创新意识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
企业每天都会遇到无数问题,面对的客户也是不计其数,所以要求企业每天都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意味着需要创新意识,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好,便离不开创新思想,没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必定不能长远发展。有很多企业对发展创新意识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付诸行动,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匮乏,缺乏自身的特色,管理模式相对较传统,谈不上有什么发展。
(2)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是承载着一定风险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迁、市场需求的瞬变等都使得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要是没有做好一定的防范准备,就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的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没有具备防范风险意识的企业是无法做好风险的应对措施和补救方法的,这也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没有树立成本观念,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当前很多企业都呈现出一种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企业应该树立成本观念,成本控制离不开企业全员的参与,企业应该做到投入较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这样就使得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
(4)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绩效
对企业直接起到影响作用的就是企业的绩效成绩,确定着企业是否能走向成熟。要想在无数企业中占领优势,就必须具备核心的竞争能力。例如:创新、品牌、人才等。这些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就会进一步的上升,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控制好成本和压缩能使得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创新作为企业生存能力的体现,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品牌代表企业的巨额资产,给企业提升了极高的影响力。留住企业人才,能增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势。
三、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对策
(1)以人为本
企业的主要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来提升竞争能力,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提升和创造更好的企业优秀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做到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培养,为了方便员工进行更好的相互交流,应给员工配备比较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要求更好的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培养,这样能全面的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也能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人力资源优势。
(2)增强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更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时,也能增强适应能力。企业要想增加新鲜活力,就需要建设新的经济框架,要想企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创新。
(3)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要想顺利发展,就需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加强管理财务部门掌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还要对市场信息、政府信息、国际信息等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可靠证据。也要对企业的整体风险意识进行强调,给普通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使员工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这样才能使得员工提高为企业拼搏的意识。
(4)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企业的良好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合理建设和发展分不开,所以要想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更好的制定和实现,就应该在人才资源建设方面更加重视和创新,要想保住好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运行,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的大局出发进行考虑,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结束语
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就需要重视企业管理经济体系的创新,企业需要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运用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来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需要对经历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得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启军.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8).
[2]谷玉昌.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4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教学环节,综合素质,课程考核体系
一、《经济学》课程性质与考核特点
1.《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属于社会科学课程。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 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目前, 我院的所有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财经类的学生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进而能够认识、探讨和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把握经济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为财经各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课程性质来看,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很难像自然科学课程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导或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低等来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社会科学的“软科学”属性, 既不能通过客观的计算答案或直观的技能标准评判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 也很难通过一次笔试来评定学生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因而大大增加了衡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难度。《经济学》的基础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程考核。
2.《经济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分析。
《经济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理论课程, 对经济问题进行的是整体性、框架性的原理阐述, 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学》寻找研究问题的入门钥匙。因此, 对这门课程的考核, 既需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需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 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始终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思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之相适应, 考核点的确定不仅在于对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 还需要注重三个要点:以人为本, 强化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 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 以突出所教对象的专业特性并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前沿性和研讨性;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 以增强学习的兴趣。
基于上述考虑, 我们认为, 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需要运用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复合考核模式, 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与掌握程度,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才能相对准确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 促进教与学的创新。
二、《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与改革必要性
1. 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 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过去在《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上, 普遍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 缺乏规范性的考核制度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 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 具体做法主要有:旷课、迟到、早退扣若干分;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很低, 教师考前任意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比较普遍, 学生互相复印笔记和所圈重点题的答案, 突击背上一两周就可以过关, 有的学生存在投机心理, 借助于考场“赌一把”———舞弊, 甚至取得好成绩。而那些平时用功学习,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同学, 在考试成绩上与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成绩拉不开距离, 甚至在考试时由于突发因素 (如生病等) 而导致成绩不理想, 在评奖、评优、就业时的优势并不明显;不同教师出的期末考卷在题型、题量、考核知识点及其分布、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差异较大, 容易出现“人情分”, 考试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2. 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要求有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与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突出表现为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 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 大学课堂和教师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优势明显削弱, 学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财经类专业统帅课程的《经济学》, 依靠传统的“一本书、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 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 又不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及其发展动态, 更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因此, 需要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考核方式, 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三、建立“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考核体系的设计
复合式:是指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 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 区别于以往通过一次期末笔试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模式。
全程性:是指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启发式教学方式, 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除期末考试外, 经过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测验、讨论、调研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考评, 既督促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 又能够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学习状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 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 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多元化:是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1. 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
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 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50分, 期末考试成绩60—50分;加分分值包括发表论文 (学院学报开辟学生专栏, 作为学生交流的窗口, 论文的形式多样化, 可以是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等) , 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 (如旷课、迟到早退、抄袭、剽窃等) , 除按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罚外, 扣减5~10分。
2. 考核方法多元化。
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 (1) 平时考评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调查报告等形式;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问答、有组织自由讨论、分组或分班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测验与考试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 努力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2) 期末考试题型和组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题型的多元化是指每套试卷至少要设计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材料分析、计算7种标准化题型, 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 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组卷的多样化是指期末笔试命题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部分:统一命题是指本学期所有开课的班级考试的共同部分, 从教研室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 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必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状况, 分值占卷面分值60%~50%;机动命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相机命题, 考题应能考察不同的教学重点内容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方面的情况, 分值一般占卷面的40%~50%。
3. 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考核内容既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又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 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突出综合性特点, 结合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的考评指标进行考核。一般来说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通过实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设置“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和考核方法, 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使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 促进学生课外的自主性学习;在检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 考察学生对所学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在考核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 追求“以点带面”的效果, 增强学生对相关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从对金融领域问题研究拓展到对经济学其他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在考评学生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讨论发言、分组辩论、社会调查实践等, 有利于开发、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等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晓端.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8)
[2].高向东.高等学校应构建创新考试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5)
[3].何李来, 邵景进.STAD合作学习简介:目标模式、实施及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
[4].黄秋明, 肖珍教.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5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制度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制度非均衡的表现
制度非均衡是导致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内在动机。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这种制度非均衡因素主要有两点。
1.主体行为错位。一般地说,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协调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等几个方面。1973年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国家的货币制度进入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期,但作为布雷顿森林时代标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却依旧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究其来源实际上是二战之后英美两个大国在各自提出的“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之间斗争的结果,代表了资本主义大国利益。由于IMF残存的旧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痼疾,使它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最后贷款人作用,反而因其在金融危机中开出一些不适当的“药方”而备受世人的非议。
IMF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旨在稳定国际汇价、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并通过提供短期信贷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问题的国际机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与世界银行和WTO并列称为世界三大经济“联合国”。50多年来,IMF对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汇率确定和货币政策都产生重大的影响。IMF始终以体现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主线,美国在基金组织中一国所占的份额就达到18%,拥有绝对的否定权。IMF对会员国的贷款规模极其有限,而在资金分配方面又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其贷款按会员国交纳的份额分配,主要发达工业国占有份额的最大比重,但目前贷款资金最需要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另外,IMF提供贷款时附加的限制性条件极其苛刻,这种限制性条件是指IMF会员国在使用它的贷款时必须采取一定经济调整措施,以便在IMF贷款项目结束或即将结束时能够恢复对外收支的平衡。IMF同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在发放贷款时必须考虑贷款资金的回收问题,以保证它拥有的资金能够循环使用,就此而言,IMF发放贷款时附加限制性条件显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从IMF近年来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贷款限制性条件的实际结果看,由于IMF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不够准确和全面,附加贷款条件规定的紧缩和调整措施却给借款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金融危机中,接受IMF的资金援助的东南亚各国都被迫按其所开的“药方”进行调整和改革,而这些“药方”都是:要求危机国采取财政紧缩和货币紧缩政策,提高利率以吸引外资进入并进一步稳定汇率;要求亚洲各国整顿金融机构,加速开放市场并迈向自由化,取消不平等的补贴政策等。IMF的这些限制性条件,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要求加速资本流动自由化,反倒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此外IMF对这些面临汇率风暴冲击的国家采取强制措施,不但无法恢复投资人的信心,反而加剧了资本的外逃;提高利率又迫使私人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提高,从而加速破产的速度,并引发通货膨胀的急剧上升。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责美国借IMF对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贷款之名,实行“经济殖民主义”的掠夺。美国以援助为筹码逼迫东南亚各国开放国内市场,并要求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样更动摇了市场的信心,使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
2.制度缺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彻底瓦解,1976年签订以浮动汇率制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从此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国际金融进入了一个没有体系的时期(注:学术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称其为“没有体系的体系”,也有人将其归纳为牙买体系。它的内容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具有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多样化的汇率安排,多种形式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及各国相对灵活的国内宏观政策选择,这种制度使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不存在“超国家”的制度因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只是各国对外货币政策和法规的简单集合。其特征表现为:各国对外货币政策转向自由放任,取消各种限制性制度,允许货币逐步走向自由流动和货币价格的自由浮动,市场成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包含了一大批附属的制度,并且与社会中其他制度的复合体相互作用。总之,经济不只是市场机制,它还包括那些形成市场、构建市场和通过市场起作用或引导市场起作用的制度”(注:《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第3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后布雷顿森林时代所谓的“没有体系”是当前国际金融制度安排的总体特征,由于这种体系所造成的制度缺位使国际金融体系处于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制度缺位具体表现在:
(1)在金融危机的援救过程中缺乏最后的贷款者。目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的跨国境流动加快,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标准全球统一和国家干预国际化。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天然的缺陷――缺少“世界中央银行”,作为监管世界中央金融市场的“警察”和扮演国际最后贷款者。而这样的职责由IMF来承担是困难的,不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进行国际经济秩序和制度的创新,难以防止货币危机的再次发生。
(2)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平稳的与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相匹配的国际资本市场对接机制。资本的全球化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卷了进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对货币的自由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外汇储备的选择与管理上还不能适应国际资本流动与变化的节奏。这一方面是国际资本运动非核心国与核心国之间在经济制度安排上的不衔接,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的不衔接,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与各国经济制度的不衔接。金融的自由化进程过于迅速,出现了无序、波动过大和恶意投机以致破坏自由市场的趋势。自由化进程已带来三个问题:一是投机性成份超过投资性的程度;二是金融经济的虚拟化发展到超过真实经济太大太多的程度;三是自由化发展到发达国家失控、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程度。
(3)迅速膨胀的国际资本市场缺乏国际监督和防险措施。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背后,有银行业的支持,使资本市场出现了所谓“高杠杆操作问题”;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交易量增长大大加快,而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使习惯于集中管理的监管制度更难实施,金融衍生工具在很大程度上由避险的工具演变成高风险的投资工具,金融危机爆发的突然性,使金融监管相形失色;“信心”这类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传播的高速度,媒介的某种倾向性,使信心越来越难以稳定,越来越容易大幅波动。
(4)对以对冲基金(HedgeFund)为主要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缺乏必要的间接管理。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国际投机炒家运用对冲基金这种高杠杆的金融衔生工具疯狂炒作引起的。10月传出的关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向国际15家大银行融资35亿美元以挽救险些倒闭的颓势,反过来说明,对冲基金是有钱的游戏,它具有高回报,同时银行向其贷款风险也是相当大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要通过监管银行来加强有关对冲基金的管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提出征收资本交易税的设想,也是对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游资对各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的一定限制,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任何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对当时的世界经济现实作出的客观选择,现存的金融体制不是为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所设计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国际金融体制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行货币体系显然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它不能从根本上满足金融市场全球化、全球资金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客观要求,因此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制度非均衡存在必然产生制度需求,这里的制度需求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适应外部环境客观形势的变化进行制度变革,另一方面是为填补制度缺位而进行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变革与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进或创建新的国际金融机构。(1)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IMF在后布雷顿森林时代也曾起到过很大作用,但它在职能安排上已不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一是受美国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的色彩太浓;二是在其贷款的份额、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方面存在极大缺陷。目前需进一步扩大其防范和支持当事国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中长期贷款以协助其克服国际收支的困难。(2)提高世界银行在稳定国际金融体制中的作用,提升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的职能。如让世界银行承担部分化解受害国金融风险的支持功能;发挥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的作用,加强对遭受危机袭击的国家实施资金援助。(3)许多经济学家都主张建立一个最后贷款人,来避免产生金融不稳定的过度道德风险。IMF难以担当最后贷款人的重责,我们倾向于建立一个诸如“世界金融组织”(WFO)的机构,制定新的规则和宗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平等参与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的制定,规范国际金融市场行为。(4)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中心,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国际金融预防风险的能力,为IMF或其它国际金融机构提供基础性材料,向有关成员国发出金融风险的预警信息。
第二,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许多国家由于银行管理不善,引发金融过度风险;或由于银行财务状况信息不透明,延误发现和解决风险的时机;或由于监督机构不独立,使制定的监督制度不能实施,因此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构已成为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初,由七个发达国与十五个新兴国家组成的盟国金融小组商讨制订“财政透明度行为准则”、“公布数据的特殊标准”和“公司管理行为准则”等,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有利于建立一套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并实行金融监管。(2)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管理。对冲基金是有钱人的游戏,集中大笔资金利用汇市、股市和期货期权市场进行“立体投机炒作”,给一国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力。乔治・索罗斯认为:“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一体化带来的庞大资本,超越国际的无原则的移动。”对冲基金以及其它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是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对银行的跨境监督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和协调。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于协调各方关系的。从国别上看,首先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要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如何保护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次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三是加强地区间的.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另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则包括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和协调。需要提及的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高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大国,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设,参加国际经济协调。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为地区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会越来越高,并将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国在新的货币体系建立之前可能作出的选择是:一方面促进IMF的决策机制更加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我们可借鉴欧盟的做法,先在区域内协调,在东亚范围内用同一声音说话,凭借其整体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抗衡,这样就有可能使欧美接受中国为代表提出的某些方案,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造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6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智力支撑体系;研究
一、河南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的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职业教育无论在规模、层次,还是在专业调整及师资结构上都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出发,基本建成了具有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体系框架。河南省的职业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河南省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职业人才智力支撑体系建设
1.面向未来,正确定位
建立职业人才的智力支撑体系,为其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成为重中之重。而建立职业人才智力支撑体系的核心就是建立面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体包含三个方面:
(1)适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实际需求
结合港区发展实际和规划要求,建立面向港区发展的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其发展提供职业人才智力支撑就要紧紧围绕港区对人才的需求为中心,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特别是重点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金融、现代服务业、物流、管理、航空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港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使其广泛参与教学过程,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同时给予参与办学的企业以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优惠,方可进一步激活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也使职业也教育与经济发展更加贴合,培养的人才更加适销对路。
(3)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港区打开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为拓展教学培训、科研合作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习及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更为便捷地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同行注重以梯队层次做人才输送,及时调整办学计划,以及对专业方向、专业结构作适当调整。
2.“一个中心,两个提升”
(1)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郑州的“航空都市区”,具有非常高的战略定位,旨在通过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增强各类产业要素的集聚功能,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吸引高端研发、总部经济、仓储、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中布局,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2)努力实现“两个提升”
①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当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没有技术型人才,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特征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重视提升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②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经济的能力。职业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统筹兼顾,全面建设
(1)三方联动
①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孕育深刻转型,传统的社会发展方式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出:必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②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加快面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职业人才智力支撑体系的建设,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即使全面建设郑州航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以中原经济区建设核心目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有序规范、协调发展的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终身教育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代职教体系。
③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做好面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职业人才智力支撑体系的建设,必须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认识。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把“建设人人有技能的社会”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2)多措并举
①优化结构布局,建立职业人才智力体系支撑郑州航空港发展的制度。充分利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给予河南先行先试的历史机会,吸收借鉴国内外航空港经济发展与创新的经验,发挥中原文化积淀丰厚的优势,探索制定促进内陆地区航空港经济快速、健康、智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度架构。
②统筹规划设计,打造面向航空港建设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管理机制。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河南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为了构建符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特点和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协调运行的领导管理体制。其次,提升职业教育发展重心,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整合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
③加大财政投入。为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职业人才智力支撑体系,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首先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财政保障。二是加强市场引导。把职业教育作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的优先领域,允许以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举办职业教育,允许举办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允许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三是完善职业学校的治理结构。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形成新型的政府—学校—社会关系。
④调动多方力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日益加快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很多新领域大胆创新、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大胆超越。国务院文件批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规划,并赋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支持其加快发展,首开了以国家力量推动中国航空经济大发展的先河,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对中国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均将产生重要影响。
⑤整合优质资源,建立现代职业人才的多元化与立交桥式的培养体系。职业院校通过改革发展,无论从教育理念革新、办学模式改革,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建设成效明显。在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进程中,职业院校在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带领中等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地建设发展。
三、结语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具有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河南职业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历史机遇,认真研讨,主动服务区域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才需求与开发研究[J].当代经济,2014(06).
[2]徐继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3(10).
作者简介:
构建农户征信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篇7
关键词:农户,征信体系,失信惩戒
一、客观认识当前我国农户征信体系的主要特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在社会发展演进中, 人们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节约更多成本;二是获取更多收益。当制度变迁暂停时, 往往是因为新制度运行的收益与旧制度运行的成本达到了均衡。而一旦这种均衡打破, 又会形成新一轮制度变迁。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度变迁”包含多种类型, 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三种类型, 分别为:自发形成的制度变迁和人为设计的制度变迁、激进式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度变迁以及供给强制型制度变迁和需求诱导型制度变迁。[1]从制度变迁理论来看, 作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户征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我国农户征信体系无论是在制度、机构、系统建设方面还是在征信管理方面, 都具有政府的行为痕迹, 体现出政府的强制性, 因此, 我国的征信体系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施的制度变迁。[2]但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表现为主要反映宏观主体, 如国家和政府的制度需求, 而忽略或较少体现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 宏观主体是制度供给强制实施者, 微观主体只能被动接受。
2.自上而下的激进性制度变迁
我国的征信体系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实施的, 且整个征信体系在从无到有再到快速发展这一历程尚未超过十年时间。因而就变迁的速度而言, 我国的征信体系的建立属于激进式制度变迁。从国际上看,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的发展历程, 显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涵盖服务和监管职能的征信体系。
3.具有路径依赖性的制度变迁
这里所指的路径依赖性, 是指我国的农户征信体系始终依赖并滞后于整个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再到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 都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 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于金融支持需求也越来越大, 相应也就产生了对征信体系的建设需求。而这一制度安排的过程, 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路径, 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需求增大——需要更为完善的征信体系”。[3]因此, 我国包括农户征信体系在内的信用体系具有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性。
二、准确把握农户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
非对称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非对称信息是某些行为人拥有但另一些行为人不拥有的信息。在信息经济学中, 常常将拥有私人信息一方称为代理方, 另一方称为委托方, 即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形成的关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4]鉴于委托人通常无法准确及时观察到代理人的行为, 故代理人一般都会采取符合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行动。若信息非对称性发生在签约前, 称为逆向选择;若发生在签约后, 则属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最常见的问题。具体来说, 逆向选择是指受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当市场价格下降时出现质量较差的商品淘汰质量较好的商品, 最终造成市场上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道德风险是指:一方面, 享有自身行为的收益;另一方面, 将成本转嫁给别人, 造成他人损失。[5]
信用问题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失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隐藏信息,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交易签约之前, 随即产生上文提到的逆向选择;二是隐藏行动,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交易签约之后, 随即形成了道德风险。实际上,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农户因自身掌握较多的个人信息, 无疑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 而金融机构受限于农户个人信息采集的渠道和方式, 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 因而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出现农户信用缺失。
1.农村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
假设农村信贷市场上有两类借款农户, 分别是拥有高风险项目的农户和低风险项目的农户。当市场利率处于均衡利率时, 拥有高风险项目的农户贷款的意愿会增强, 换言之, 借贷市场上会有更多的拥有高风险项目的农户;而当借款市场整体风险升高后, 金融机构会要求更高的利率, 即更多的风险溢价, 而过高的利率会降低拥有低风险项目的农户借款的热情, 最后农村借贷市场可能只剩下拥有高风险项目的借款人, 这就是农村借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2.农村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农户得到贷款后, 由于金融机构无法监督, 农户就擅自改变贷款用途, 把资金用在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上, 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二是农户在项目完成获得收益后, 赖账不还。
无论是逆向选择还是道德风险的出现, 都伴随着农户信用的缺失, 对金融机构而言存在较大潜在风险损失, 而为了防化这两种风险, 金融机构惜贷的现象就产生了。
三、高度重视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于推动农户征信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基于失信惩戒理论分析
作为农户征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失信惩戒机制是一种通过市场手段对农户失信行为进行惩罚, 并对守信行为给予奖励的制度安排, 其在约束社会经济主体信用行为方面作用明显。从实践看, 失信惩戒机制往往是以征信平台为载体, 以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为依据, 以共享黑名单信息为手段, 进而形成互为作用、相互关联的机制。如果缺乏相应的惩戒机制, 银行和农户双方缺乏合作的信息, 信贷活动将受到限制, 信贷成本增加。失信惩戒机制就如一道“防火墙”, 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 农户征信体系在功能上应实现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 发挥惩罚功能、威慑功能和奖励功能。首先, 农户征信体系要起到对农户失信行为进行惩罚的作用, 主要围绕经济性质的处罚进行, 间接地对农户失信行为进行道德谴责。其次, 农户征信体系还应对潜在农户失信行为产生威慑、警示作用, 力求将农户失信的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对失信行为产生事先约束性。第三, 农户征信体系应具备奖励功能, 奖励诚实守信的农户, 从而起到对失信农户及潜在失信农户的示范作用。
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参与者理性决策行为及其结果。[6]为了进一步分析失信惩戒理论在农户征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笔者在此将以银行和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为分析对象, 分析对信用交易双方在缺乏失信惩戒机制和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的不同情况的博弈行为。借贷行为决策的过程是银行与农户进行理性决策和博弈的过程, 故可以利用动态博弈论来分析。
1.模型假设前提
(1) 以信贷关系的银行和农户双方为模型分析对象。本文模型中的贷款人——银行和借款人——农户均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即本文模型中的银行和农户作为决策主体是利己主义者, 在一定约束条件下, 信用决策主体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2) 选用完全又完美动态博弈模型。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7]一般而言, 是由农户先提出贷款申请, 银行再根据农户申请资料和调查情况得出自己的判断, 并最后决定是否放款。
(3) 假定农户有履约和违约两种选择, 银行有放贷和不放贷两种选择。
(4) 用倒推分析方法。从所建立的动态博弈模型最后一个决策结行为开始向前倒推分析, 逐步倒推回到第一个决策结的博弈行为。
(5) 本文模型以三种情况下的银行和农户博弈进行分析:缺乏失信惩戒机制、有失信惩戒机制惩罚作用、有失信惩戒机制奖励作用。
2.模型实证分析
(1) 缺乏失信惩戒机制下的银行和农户博弈分析。
从图1的博弈树可以看出, 在第一个决策结, 如果银行选择不放贷, 则银行和农户借贷双方收益都为零 (0, 0) (银行收益在前, 农户收益在后, 下同) , 博弈过程结束;如果银行选择放贷, 贷款本金为D, 则博弈进入第二个决策结, 农户可以选择履约或违约, 若选择履约, 假设农户运用资金获得的收益为U, 银行则从本次放贷行为中获得收益为V, 即双方收益为 (V, U) , 若农户违约, 则自身收益将达到U+D, 会超过U, 而银行将不仅会收不到收益V, 而且会损失本金D, 其收益将为—D—V, 双方收益为 (—D—V, U+V) 。
为了求出这一动态博弈的逆向归纳解, 我们从第二个决策结开始倒推分析。在第二个决策结农户处于主动地位, 农户将在履约和违约中进行选择, 很明显, 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说, 农户将选择违约从而获取更大收益U+D。回到第一个决策结, 银行将处于主动地位, 贷款人将会比较其放贷和不放贷两种选择下的收益, 不放贷其收益为0, 放贷情况下农户在没有失信惩戒机制下的理性选择为违约, 银行收益将为—D—V, 很明显, 银行将会选择不放贷, 这样虽然不会有放贷带来的利息等收益, 但能保住本金。因此, 不难看出在缺乏失信惩戒机制下,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银行预测农户会违约而不提供贷款, 双方之间是一种没有约束力的博弈, 因此, 该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解为 (0, 0) 。
(2) 有失信惩戒机制惩罚作用下的银行和农户博弈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 博弈树共分为三个决策结, 与前面缺乏失信惩戒机制下的博弈树相比, 主要是多了第三个决策结。第三个决策结是分析在农户选择违约的情况下, 银行在失信惩戒机制下有惩罚和不惩罚农户的选择, 当银行选择惩罚农户时 (如对违约农户提起法律诉讼, 将违约农户信用信息录入征信系统等) , 银行通过惩罚农户获得的收益为V, 而相应给农户带来的损失为P, 因此, 农户收益则为U—P, 双方收益为 (V, U—P) ;当银行选择不惩罚农户时, 其收益将仍为—D—V, 农户收益则为U+D, 即 (—D—V, U+D) 。
为了求出这一博弈过程的逆向归纳解, 从第三个决策结开始倒推。在第三个决策结, 银行处于主动地位, 银行可以选择对借款人进行惩罚和不惩罚, 相应收益为V和—D—V, 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说, 银行将选择惩罚从而获取收益V, 此时农户的收益则为U—V;回到第二个决策结, 农户将处于主动地位, 农户履约和违约两种选择下的收益分别为U和U—V, 因此, 农户将会选择履约, 银行收益则为V;再回到第一个决策结, 在农户选择履约的情况下, 银行也将会选择放贷获取收益V, 而不是选择不放贷的零收益。不难看出, 在失信惩戒机制惩罚作用下,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将会选择诚信履约, 银行也会放贷给借款人, 形成良性的借贷关系, 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 (V, U) 。
(3) 有失信惩戒机制奖励作用下的银行和农户博弈分析。
如图3所示的博弈树, 同样有三个阶段的决策结, 第一个和第二个决策结与前面两个博弈树模型相同, 主要差别是第三个决策结:在这个决策结将由银行选择对诚信农户进行奖励或不奖励 (实际经济行为中, 银行对于农户正常还贷后给予其信用评级提高或扩大对其授信规模等, 都可以算得上是奖励) 。若银行对农户不进行奖励, 其收益将为V, 农户收益为U;若选择对农户进行奖励, 其收益除原本获得的收益V外, 还将获得额外的收益E (实际经济行为中, 由于银行对农户给予奖励后将会有利于促进更紧密的银企关系, 这对银行在拓展存款、扩大授信规模等方面都会带来更大收益) , 同时, 农户也将除了运用贷款资金获得经营收益U外, 还将获得银行对其进行奖励带来的额外收益S (如借款人信用评级提高后贷款利率水平下降) , 双方收益将为 (U+S, V+E) 。
笔者在此利用倒推法来分析此种情况下的借贷双方行为的博弈分析。在第三决策结银行可主动选择奖励和不奖励, 其收益分别为U+S和U, 因此, 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说的银行将选择奖励, 此时农户收益为U+S;再回到第二决策结, 农户若违约, 其收益将为U+V, 若履约, 其收益将为U+S, 因而农户将比较V与S的大小, 也就是其履约获得的奖励和失信获得的收益进行比较。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近些年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呈下降趋势, 这反映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健全, 农户经济主体选择违约成本越来越高, 违约后的短暂收益不及履约后的长期效益。实践证明, 对于大多数农户经济主体来说S>V, 农户经济主体选择履约比违约的概率大, 所以在第二决策结, 农户将更有可能选择履约。最后回到第一个决策结, 在预计农户更大可能选择履约的情况下, 银行同样会选择放贷获取收益V, 而不是选择不放贷的零收益。不难看出, 在有失信惩戒机制奖励作用下,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也将会选择诚信履约, 银行也会放贷给借款人, 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 (U+S, V+E) , 同样也将形成良性的借贷关系。
3.结论
从上述三种银农双方博弈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 如果农户征信体系不能到达失信惩戒机制要求的惩罚功能、威慑功能和奖励功能, 银行不会选择放贷, 这是“理性人”自私的结果, 每个“理性人”都自私, 其结果不是“自利”, 而是只能出现 (O, O) 解, 即双方“两败俱伤”。而在农户征信体系具备失信惩戒机制的惩罚和奖励作用下, 农户会选择履约, 银行也将会放款, 从而推动借贷双方建立起和谐的、紧密的银行和农户关系。
参考文献
(1) 于丽红, 鞠丽, 兰庆高.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和改革取向[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9) .
(2) 王敬伟.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理论及现实分析[J].征信, 2009, (12) .
(3) 熊学萍.我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效率与帕累托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7.
(4) 乌家培.信息经济学若干问题[J].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06) .
(5) 胡海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定义考[N].上海金融报, 2003-08-05.
(6) 洪玫.我国转型社会“信用困境”的根源——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分析[J].当代财经, 2010, (09) .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8
关键词: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中原经济区
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组成的有机整体[1]。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与地域空间结构是其基本的结构[2]。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城市规模的层次分布,它揭示了一个区域内城镇规模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城市体系从大到小的序列与规模的关系[3,4]。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助于认识该地区城市在不同规模等级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某些特点,从而为城市体系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工作奠定基础。所以,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研究成为城市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
国外城市地理学者很早就在这方面开始了研究,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提出了中心地理论,第一次把区域内的城镇系统化,他对城镇体系做了严谨的论述与数理模拟,提出了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模式[1]。1939年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及1942年齐普夫(zipf)等对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理论和位序———规模法则等理论,这些理论为后人研究城镇体系奠定了基础[2]。之后,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社会、统计等领域的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的实际分布规律,并提出许多模式[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研究逐渐开展,严重敏、宁越敏(1980)和许学强(1982,1993)先后用全国城市的详细人口资料,进行了位序-规模法则的检验[2],周一星等(1986)对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及各省区二、四、十一城市指数进行了计算[6],王放(2000)计算出1984-1995年中国城市体系的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7],随后对于国家级、跨省级等级规模体系结构研究逐渐增多,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国内学者对哈尔滨都市圈[8]、长株潭城市群[9]、中原城市群[10,11]、辽宁中部城市群[12,13]、长三角城市群[14,15]、珠三角城市群[16]、成渝城镇密集区[17,18]和武汉城市圈[5]等进行了等级规模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纵观以上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主要采用了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法则、齐普夫法则、分形理论、变差系数、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等理论和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我国的城市圈和经济区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就研究区域上而言,目前,对于文章中的研究区域,中原经济区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基于此,利用城市首位律、分形理论、城市规模基尼系数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中原经济区城市的规模等级结构,并就该区域城市规模等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优化的对策。
一、中原经济区概况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河南全省、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具体包括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安徽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的菏泽、聊城,河北的邯郸、邢台,以及山西的晋城、长治、运城,共29个省辖市,土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近1.58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83%。全区1.9亿亩耕地,占全国的1/10以上。
二、中原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城市等级分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城市人口规模分级标准(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100—200万人为特大城市,200万人以上为超大城市,据此,可以把中原经济区的29个城市进行分级(表2)。
(二)城市首位律分析
首位城市比是指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城市体系的其余城市人口规模之和的比,可以反映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特征,模型如下:Sn=P1/(P2+P3+…+Pn),其中Sn为城市首位比,n为全体城市数目,P1,P2,…,Pn是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城市人口规模。区域的首位城市比越大,说明城市体系的首位度越大。
马克·杰斐逊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概括,并提出了首位律,研究对象中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就是首位度,即两城市指数。后来,为了改善两城市系数的的简单化,有学者提出了四与十一城市指数的概念。两城市、四城市和十一城市模型如下:
两城市指数:S2=P1/P2;
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11=2P1/(P2+P3+……+P11);
其中P1,P2…P11为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城市人口规模。
一般来说,首位度指数越大,首位度越大。正常的两城市指数应该为2,四城市指数为1。
根据马克·杰斐逊的城市首位律,可计算出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的2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按照奥尔巴赫特位序—规模分布原理,正常的4城市指数应该是1,而2城市指数应该是2。从计算结果可以得出,该区域的实际首位度指数均小于位序—规模分布的标准。从S2看,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中首位度偏小,该地区没有明显的首位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有待提高,郑州作为区域最大的城市,对整个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影响和贡献率有限;从S4看,城市首位度明显偏小,距标准指数还有一定差距,说明中等城市比较发育,数目较多,分布相对均衡,规模结构差别不明显,表现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较多。
(三)分形理论分析
在一个区域尺度内,每一个独立的城市空间均可以看作是一个镶嵌体,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具有自相似性,在一定的无标度域中,空间单元的分布遵循分形规律。一般来说,城市规模分布服从等级规模分布(即城市位序—规模分布)和帕雷托分布模式。等级规模分布的公式为:
式中,r为城市位序,P(r)为第r位城市的人口,Pi理论上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式(1)也称为捷夫(Zipf公式),其中q为捷夫指数。帕雷托分布的公式为:
式中,N(x)为城市人口大于X0(门槛城市人口数量)的累积城市数目,X为城市人口数量,C为待定常数。显然,帕雷托分布为一分形模型,类似于豪斯道夫维数。捷夫模型与帕雷托分布模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且一般认为式(2)中的D与式(1)中的q有如下关系:
式中,R2为判定系数,表示回归曲线的拟合优度。当回归所得方程拟合程度较高时,R2≈1。所以,一般情况下可认为:
式中,D被称为帕雷托指数,或称分形维数。与帕雷托模型相比,捷夫模型计算简便,而且运用公式(3)可根据捷夫指数方便计算帕雷托指数,因此本文采用捷夫模型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分析。
对式(1)两边取对数,可得:lnPr=lnP1-qlnr。对人口规模及其位序做双对数散点图,再进行Y=a-bx形式的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b|=q≈D=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理想状态;
如果|b|=q>1,或是D<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发育,首位度较高;
如果|b|=q<1,或是D>1,说明城市人口比较分散,分布在各级城市里,高首位城市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
根据分形理论,以城市位序(r)为横坐标,各城市城镇人口规模(p)为纵坐标,做双对数散点图,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图1)。运算可得,lnPr=6.1253-0.5681lnr,R2=0.7804,Zipf维数q=0.5681,Hausdorff维数D=1.7602。可见,q<1,D>1,分维测算的结果表明,在中原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中,人口分布较分散,分布在各等级城市中;首位城市不明显,郑州作为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垄断地位不明显,城市辐射力有限,人口集聚作用不突出,首位城市地位亟需提高;区域尚未形成辐射范围广,带动力强的中心城市;中等城市比较发育,各城市差别不很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中等城市。
(四)城市规模基尼系数
城市规模基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G=T/2S(n-1)。式中:n为城市个数;S为整个城市体系的总人口;T是城市体系中每个城市之间人口规模之差的绝对值总和。其中基尼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基尼指数越接近0,表明城市规模越分散,越接近1,表明城市规模越集中。
根据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出,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基尼系数为0.1416。根据前文中,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表示该地区的城市规模趋与分散,所以,可知,中原经济区的城市规模分布相对分散,尚未形成辐射带动力强的首位城市。
三、促进中原经济区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突出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实施核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
(二)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完善发展轴线
优化和完善城市功能,科学编制规划,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心城市优化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功能区为组团的空间格局。加强和拓宽“米”字轴线两侧的城市发展,完善城市结构。
(三)提高以城带乡发展水平,激发节点发展潜力
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发挥县(市)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强县城发展活力,支持有条件的县城逐步发展为中等城市,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原则,支持基础较好的中心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强化其他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周边对接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作为城市的候补地域,对衔接城市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增强和临边地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城市边界的经济实力,稳定城市的发展地位,挖掘城市边界发展潜力,整体提升城市发展实力,对此应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支持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四、结语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呈现长期、持续的增长趋势,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首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 中国的经济力量增长了近20倍, 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 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上升趋势。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之一, 目前已有多种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制造业出口占据十分重要位置。其次, 中国还是全球的贸易大国之一, 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的贸易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 随着后期经济的不断增长,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的第一、第二大进口国, 出口贸易规模呈现了新的局面。再次中国也是全球的投资大国之一, 近年来, 中国的投资存量不断增加, 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投资国家, 东道国的突出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除此之外, 中国的直接对外投资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实现了新的突破, 中国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最后中国是世界的金融大国之一, 本币的世界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实力的最好证明, 近年来, 我国不断推行本币国际化措施, 人民币的境外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人民币在国际中的支付份额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甚至成为了全球第三大信用证的开证币种。
2. 世界格局下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2.1 提倡“走出去”
“走出去”是我国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结构, 通过将我国以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财经主题转变为“推动规则演化”, 以寻求国际竞争地位的必然要求。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 看待问题不应只局限于国内, 而应放远目光、融入世界, 用全球的眼光解决问题。“走出去”直接带来了我国海外投资的快速增长。调查发现, 近年来中国已有5000多家境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投资总量已居于全球首位。
2.2 增强主权财富的宏观调控作用
主权财富并非新近事物, 但它的建立与发展已充分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 成为了国际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国家不同, 中国的主权财富并不仅作为调节外汇的储存工具, 也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 为此中国应进一步增强主权财富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国主要将主权基金进行国内外的投资行为, 调控并影响着国际宏观经济的运行轨道。未来中国还期望可以通过产业基金模式, 升级、调整中国的经济产业, 以期可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3 将企业并购作为经济常态
未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常态将是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 它主要为了调整整体经济结构, 促进产业的快速升级。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并依此经历了制度与要素增长两个基本阶段, 而后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以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要素的企业并购阶段。它将主要依靠市场经济力量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组合。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外资对国民日常生活的约束力也在逐渐降低, 私有化形式占据了较重地位, 外资并购已成为了直接投资的重要表现形式。
2.4 增强宏观调控的国际视角
内外部均衡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开放的重要依据,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内部调节达到内外部的全面均衡。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对世界的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国家在实行各项经济政策时还应充分考虑国外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 站在国际角度推行国家的经济政策。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对我国的经济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此, 中国在推行任何金融政策前都应充分考虑金融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由国际视角推动经济内部体系的统一发展, 真正做到国内外的均衡同步。
3. 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3.1 对世界价格体系的影响
价格体系是世界经济系统的基础与核心, 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市场上的价格与要素结构, 是中国影响世界经济的直接体现。自二战结束至今, 世界产品价格的结构基本呈现“原材料价格下降, 工业消费品价格上升”的发展趋势, 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 人工合成材料获得了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减少了对原材料的进口数额, 原材料的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随着资本、技术等国外因素聚向中国,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业品主要的出口国家, 加之中国具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使得生产的工业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价格, 中国大量工业产品的投放, 使得世界工业产品的消费价格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工业产业的迅速增长, 对原材料的需求加剧了能源紧张, 从而拉动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
3.2 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
实体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主要依据,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工厂, 建立了众多的产业基地, 并在世界实体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担当着重要角色, 对经济的影响也要远远超过贸易数据的最终结果。调查统计发现, 中国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人员, 是各大产业的主要加工基地, 也是联系各国之间经济的重要纽带, 各合作国之间组成了最为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只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这些经济伙伴也会获得收益;反之, 如果中国经济受到影响, 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同样会遭受损失。由此看来, 中国在世界实体经济中已经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影响着各国之间的世界经济交易中的决策行为。
3.3 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影响世界的实体经济, 对世界金融经济也会产生巨大影响。短期与长期的投资资本是金融资本的两大组成部分, 中国建国初期实行外汇管制政策, 国际资本根本无法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对世界金融的影响程度微乎甚微。但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多, 大量的外资被逐渐引入中国, 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开始流向中国市场, 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 国内产业的竞争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对外贸易持续增加, 人民币汇率也在一直保持升值趋势。国际资本的流入直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调查发现, 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美国国债, 因此这样也进一步巩固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 对国际的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4 对世界产业体系的影响
首先, 中国产业的增多重置了国际产业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导致众多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 甚至发达国家很多原始产业已在本国逐渐消失, 集中聚集于中国。产业的转移为中国带来了世界的大量资本, 为世界产业体系新格局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 中国参与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国际产业链条, 提升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效率。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延长了产业链的密集环节, 降低了世界的生产成本, 提升了整体的经济效益。最后, 中国的发展还拓宽了世界产业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进口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从而提高了世界初级产品的整体需求水平, 为工业消费品提供了巨大市场, 使得众多国际产业获得了宽阔的发展空间。
3.5 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主要由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决定,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 在世界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虽然中国无权决定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 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对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 在对外交易方面, 中国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例如, 很多国家企图改变人民币汇率来限制中国发展, 并以此施加经济压力, 遏制中国崛起。但中国却依然可以按照本国经济规律制定科学的汇率政策, 并加强了同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代表。由此可见, 中国在世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最为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 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获得了很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影响了世界的整体经济格局, 但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影响不同, 为此中国应制定全球性的战略定位, 进一步推进世界经济体系的建设进程。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当下及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 提出了中国的全球经济战略定位, 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我们相信, 未来的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维, 周睿.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 2014 (12)
[2]安文波.国际金融格局调整及中国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3 (03)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分析 篇10
1 关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一致性
当前有两种传统思想观念,不利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1.1 单一木材生产观念
长期以来在单一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林业经营思想、经营理论、经营决策、经营技术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的传统观念。
持此观念者虽不时也论述森林和生态环境的多种功能,但在实施过程中则往往将其放在次要的地位。
1.2 传统的防护林观念
此观念过分强调防护功能或生态功能,其一切理论依据、技术措施、经营方向等,包括林种配置、树种选择、林分结构、林分更新、经济利用、效益评价和与防止灾害的关系等,几乎无一不归结于发挥防护林功能,而对其产生的纯直接经济效益的估量和实施则放在消极或极不重要的地位。
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实际上是一种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摒弃资源环境发展生产的模式,其结果必然导致森林环境被破坏,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受束缚,林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能发挥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后者片面强调生态效益,过分强调某一林种经营目的单一性,其结果往往是仅有防护林之名而无防护林之实,或事倍功半,同样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二者的共同点是将林业经营建立在单一需求的理论上,在指导思想和实施过程中,片面的理解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认识不够。实际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说,二者是相互为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都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体现。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是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均衡水平的反映,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措施,合理调节人类社会经济需求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关系,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同步发展,是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核心问题。
2 调整整体布局是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前提
永丰县现有防护林还存在不少问题:1)永丰县现有防护林面积数量在全县森林资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极低,与防护环境要求不相适应。2)防护林质量低下,树种单纯,人工防护林比例小,多为从现有林中划出。3)防护林分布不合理,缺乏针对性,整体功能不强。4)防护林内涵组成单一,尚未形成要求的全面防护林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永丰防护林建设迫切需要按照防护林体系的全面要求,根据全县森林资源所应发挥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护农田、防御自然灾害(如雪灾、洪涝灾)等多种防护作用根据区域生态平衡和国土保护的总要求,将全县范围内的荒山造林、平原绿化、农田防护林营造和“四旁”绿化等全面绿化工作捆绑在一起将各林种的林木群体有机的纳入防护林体系整体之中,通过新造和调整森林资源群体结构,通过带、片、网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林、农、牧相结合;造、封、补、改相结合等多种类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模式,运用自然小流域为单位,或按分片重点治理的原则,进行和完善区域深层次规划设计,发展、充实和深化防护林建设的内涵,从而才能在实施过程中,逐渐真正形成林种、树种结构优化,地域配置合理,多种效益互补,整体功能协调的防护林体系,这是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前提。
3 关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系统设计
加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应在进行植被建设的同时,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实行植被建设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培育、保护、发展资源与合理综合利用相结合。这就要求将整个防护林体系看作一个系统,以生态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根据生物种群共生和物质循环生产原理,在调整好整体布局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区域内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系统设计工作。
3.1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系统设计的原理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系统设计原理与生态林业、生态农业有其相通之处。根据生态学原理,永丰县设计一个按照生态环境类型,利用生态位势,全面安排林、农、牧、副、渔等各业生产的能量与物质良好循环的模式或优化的系统模型。
应用生态位原理,引入适宜而有经济价值的物种,以填补空白生态位,避免因单一功能和单一经营目标所造成的生态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形成多物种、多层次的立体复合群体结构,使单位面积垂直利用层厚度增加,提高净生产力和产品多样性。
3.2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系统结构类型模式
永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境内地形地貌以丘陵、平地为主。整个地势由东南倾向西北,地带性土壤以红壤以主。根据实情,为有效防御各种自然灾害,永丰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系统结构类型模式可设计为以下4种类型。
1)林农结合型:在幼龄林林木未郁闭前混种农作物,提高光能利用率,既可得到短期效益,又有利于幼林存活和生林豆、林菜间作等。可在低邱、平坦之地实施,如鹿岗、沿陂、潭城、坑田、佐龙、恩江、八江、七都、古县、藤田、瑶田等乡镇发展。
2)林副结合型:可同时充分发挥林内不同空间、地面和地下的生产力,增加利用层次,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能力,实现多目标的开发利用。例如林下种植药材、苗木、茶叶、栽培食用菌、养殖蜜蜂,即所谓林药、林苗、林茶、林菌、林蜂等模式。可在中、高丘气候湿润的中村、上溪、水浆、潭头、龙冈等乡镇发展。
3)种养结合型:是在我国传统的桑基渔塘、果基渔塘、蔗基渔塘等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把林业、农业、牧业和养殖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可在比较平坦的地域发展,如恩江、佐龙、坑田、七都、古县等县城附近较好。利用滩地挖池垛田,垛田种植池杉,在沟池内养渔、放鸭,林冠下放牧,林地则按不同季节安排相应作物,可以同时获得林木、粮油、蔬菜、水产等多种产品。
4)庭园经济型:是指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净化为目标,通过集约经营手段,将包括山区农户四旁隙地在内的庭院环境,纳入防护林体系而形成的,由多种乔木、果木、花卉、竹类、作物、药用植物和家畜家禽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庭园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由于其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收获,可广泛推行,全县各村各户均适用。
摘要:通过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一致性的论述,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前提、系统结构、类型和模式。
关键词:生态经济,防护林体系,建设,分析
参考文献
[1]姜学民.生态经济学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2]王文学.生态农业原理及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张建国.森林生态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低碳经济体系研究 篇11
摘要: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关键词:低碳经济体系;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3-0034-04
一、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来代替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为基础,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关系。
伴随着人们对低碳认知的不断深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日益蓬勃,对低碳经济体系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低碳经济体系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碳交易为手段,低碳城市建设为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为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保障的全新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经济概念,它伴随着低碳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二、低碳经济体系的构成
(一)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基础
所谓低碳技术创新,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创新模式,在宏观层面是以低碳发展为创新方向,在中观层面以节能减排为创新方式,在微观层面体现在能源、交通、建筑等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当前很多领域的碳排放量都要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气候变化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的总和。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不断促进各个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单一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低碳技术创新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节能减排、社会生态和谐等为基本目标,以降低大气中CO(h2)含量为最终目的的。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频频出现,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记录不断刷新,低碳发展已经被各个国家提上议程,谁能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谁将占领未来低碳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未来发展低碳技术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和前途,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基础。
(二)碳交易是低碳经济体系的手段
所谓碳交易是世界各国为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减少全球C0(h2)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名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C0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h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需要指出,碳交易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但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人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碳排放量就是通过碳交易这一经济手段实现其金融价值,使得其能够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进行流通。
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低碳经济的正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是一种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人,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而市场机制的引入,会形成强大的激励和惩罚效应,国家和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其环境影响,CO(h2)的排放量必将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这就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因此,碳交易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低碳经济体系的核心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都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像丹麦、英国等低碳概念普及较早的国家已经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实践,并且根据自身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来说,城市作为国家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市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消费总量的60%多,城市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左右。而且我国还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人口涌人城市,能源消费行为和结构发生了改变,人均用能迅速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将引起交通用能增加,这必将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因此,城市的节能减排空间和压力巨大,必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城市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
城市作为世界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中心,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低碳城市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阵地,低碳城市的建设也将成为低碳经济体系的核心。低碳城市的探索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的道路和前途。
(四)全民意识的提高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发展的动力
降低CO(h2)排放量,减少对气候的破坏,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层面看,需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促成《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全球碳减排框架的达成;从企业层面来看,需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减排义务,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个人层面来看,气候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开始,选择能耗相对较低的消费方式,降低CO(h2)排放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使低碳意识深入每个公民的内心,落实到每个公民的日常行为,争取早日在全社会形成低碳发展的氛围。因此,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对于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是低碳经济体系发展的长足动力。
全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可以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摒弃长久以来形成的“便利消费”和“奢侈消费”习惯,将低碳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同时,全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各项低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有助于各项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普及,有助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能够增强全民主人翁意识,做到自我监督、互相监督、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能自觉地履行低碳减排义务。
但是,低碳发展在全球范围来看,还属于新兴事物,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到CO(h2)排放量过大所造成的巨大的环境压力以及碳基能源枯竭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因此,提高全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是一项艰巨但迫切的历史任务,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每个公民的身体力行。
(五)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低碳经济体系的保障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低碳经济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武器,是低碳技术创新能够顺利推广和普及的有力保障,是碳交易能够正常有序开展的坚强后盾,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全民低碳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政府不仅已经认识到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将是世界大势所趋,而且正在为实现国家的低碳经济战略调整做出努力,出台了诸多政策,并结合国际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希望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但是也应认识到我国有关低碳的各项政策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税收制度还未能完全与国际接轨,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我国在未来的政治经济生活中面临很大的困境,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亟需开展低碳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坚强的后盾和有力的支持,也为我国能在国际碳市场中争夺主动权提供保障。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被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之一。碳税是一个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会有不同的税负,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因此,碳税对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积极发展有明显的作用。目前,国际市场已经尝试对相关产品开征碳税,我国的很多行业已经受到一定的威胁,长此以往,我国在国际交易中会受制于人,非常被动。而我国在碳税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实质性地展开,有关部门应密切协作,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应我国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同时建议把资源环境有偿消费纳入市场经济体制,引入能源税、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建立相关能源法规,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三、现状及展望
以上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低碳经济体系,五个方面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着低碳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从不同侧面促进着低碳社会的建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见图1。
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技术创新国家主要致力于能源,交通,建筑等方面,能源方面宗旨是高效利用现有能源,积极发展新能源;交通方面提倡低碳出行,发展低碳交通,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出行方式,鼓励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建筑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等。碳交易主要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这两大领域。低碳城市方面,我国也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积极的尝试,目前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是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探索。全民低碳意识的提高仍然是低碳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需要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社会组织的广泛宣传以及居民的积极响应。世界范围内的大力宣传,使人们对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知,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使人们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政策体系方面我国也正根据自身国情进行积极的尝试,力争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体系保障,经济政策保障以及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
但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补充,争取早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科学的、健全的、合理的低碳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冯之浚,金涌,牛文元,等,关于推进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社科新视野,2009(6):37-38.
[2]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46-50.
[3]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邱敏芳,周璐,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之一:低碳城市[J],现代商业,2010(8):255-257.
[5]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力,2009(10):5-10.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 篇1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和理论推向实践,与现实的区域社会经济和发展相结合,实现目标细化、任务具体化、责任明确化,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恰当的可持续发展指针体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水平和能力进行衡量和评价,同时对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含义如下:
(1)强调经济发展是核心,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更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关注资源的代际配置、福利的代际公平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强调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3)强调社会公平,包括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和人权的美好生活环境,注重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今天的经济增长和繁荣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不能以牺牲未来几代人或明天的福利为代价。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实现协调和统一。生态(环境资源)发展是其前提条件或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其核心内容,社会发展是其根本目的,人口发展是其主体,科技教育是其动力。
三、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指针体系构建
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同时它又与区域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就是根据当地众多要素的指标值,寻求一个综合的,有代表性的数值,简单明确地表达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状况,从整体上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关系是否处于和谐状态,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为了能够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操作性和简明性原则初步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针体系(见表1)。
经济子系统指针主要从经济总量发展、经济发展效率、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外向度、经济发展推动力等五个方面反映区域经济实力、实际产出能力及发展的现状,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子系统指针主要从社会生活环境、人民生活水平、人口素质、政府投入能力等4个方面反映区域主要制约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素;资源环境子系统指针则主要从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两个方面反映区域环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贵州省科学发展的实证研究
由于指标数量较多,各指标又具有相关性,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的因子分析,根据《贵州统计年鉴》(1996-2006年)提供的原始数据(数据量大,在此省略),对贵州省十年来科学发展进行实证分析。
由于各指标具有不可比拟性,本文采用z-score方法进行指标标准化,对于逆指标,将其指标标准化乘以-1变成证指标。按照方差最大旋转的方法,得到33个指标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见表2)和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由表2可知,按照特征根在全部特征根中累计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5%选取4个因子。由此得到贵州省从1996年到2005年的总和评分(见表4)。
从表4和各因子得分可以看出,1996年和1997年G D P增长速度虽然高于1998年到2000年,但综合评分较低,可见片面追求G D P增长并不代表地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从因子得分分析,我省科技投入力度欠缺,科技人员比率较低,经济外向度较差,城乡贫富差距加剧,对不可再生资源依赖程度较大。从综合评分上看,贵州省科学发展总体水平逐年提高,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素质的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深入,环保投入的加强,区域总体发展逐步向科学化、和谐化不断前进深化。
五、结语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仍然有所欠缺,比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发展、土地沙漠化等因素没有考虑,而这些对于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评价方法的选取上,考虑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采用了多成分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同样也能解决指标相关性问题,但计算较为复杂。本文实例选择以贵州省为对象进行综合评分,该指标体系和方法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多省(市)的横向综合比较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魏建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5):140-143.
[3]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00-303.
【经济法体系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公路经济评价体系论文07-30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构论文09-26
保险经济分析论文05-18
经济分析法学论文09-10
日本宏观经济分析论文08-03
amuxkvi关于_农业经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10-23
政经论文—我国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分析06-02
西方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分析论文10-15
循环经济体系06-18
经济体系优化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