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共11篇)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1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管理血压达标情况。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均为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社区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加大社区管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经统计示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社区管理,可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居民自我保健理念明显增加,促使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摒除,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文明水平,就文明社区加以建立,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社区管理;高血压病;血压达标情况
高血压疾病的流行具群体特点,需应用群体防治方案,目前,依据国内外累积经验,发挥社区治疗优势,是最有效对高血压控制的方法。所开展的社区防治措施需由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当地政府领导,由预防机构参与管理与评价,而社会卫生服务机构,需对具体的实施负责。因高血压防治属长期工作,社区工作者需做好迎战准备,另外,需掌握高血压诱发因素,正确制定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随机分组,展开常规护理与加大社区管理护理的成效对比,现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0~76岁,平均(57.2±2.4)岁,高血压均与WHO在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符合,其中35例为低危者,50例为中危者,15例为高危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组间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取的病例应用社区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社区管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药物指导
低危者,着重生活干预;中危者,避免应用药物,以生活干预为主,但在控制血压状况不佳时,可取单种药物降压;针对高危患者,需以生活干预为管理基础,辅助行药物治疗,且宜两种以上联用。
1.2.2生活干预指导
每天开展体育锻炼,依据危重选择合适方式,如散步、体操等,注意调整饮食,控制体重,饮酒不可过量,需禁烟,为使患者对上述要求严格执行,需跟踪诊疗。控制食盐量,保持舒畅、稳定情绪,合理饮食。
1.2.3社区教育宣传管理
(1)普查: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工作开展的依托,普查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定期安排体检,就健康档案加以建立。检出的高血压者,需专门设档管理,行针对性指导[2];
(2)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对社区居民开展多样化教育,增强其对健康的关注力度,提高防止高血压的认知,如在社区内开设宣传栏,定期就健康教育开设会议进行讨论等。针对高血压患者,定期集体授课和访视,行专业指导。
1.2.4在社会工作的医生加强与专科医生的配合
为增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需组织社区医生与专科医生展开合作,让专科医生在技术上提供帮助,开展技术培训,使社区医生掌握高血压防治新技术,解决社区居民实际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治疗[3]。
1.2.5随访管理
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和检测出的`血压级别,实施分层管理,并跟踪治疗,轻度者,每3个月安排1次随访,二级可2个月随访1次,严重的三级患者,需每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1)自我检测:当场对患者血压情况检测,了解自我检测是否正确,就有无错误加以记录;(2)掌握生活方式:如针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提供健康生活指导,使其对危险因素消除方法知晓;(3)就药物使用情况加以了解,评价药物效果,鼓励坚持服用有效药物,效果不佳或起相反作用药物,需到医院重新进行诊断,就新的方案加以调整;(4)督促患者到医院做相关检查,若器官有损害,需及时治疗。
1.2.6居民运动指导
体力活动对药物降压作用有巩固效果,依据患者机体状况,社区医生个体化制定运动计划,适当安排体育锻炼,除可增强患者体质外,还可维持正常体重。也可指导患者做有氧运动,如体操、打太极等,循环渐进安排运动强度,长期坚持,并依据运动前后自我感觉和脉搏变化,决定时间。通常而言,心率在运动时于100次/分左右控制为佳[4]。
1.2.7控制肥胖
多项报道指出,若体重减少1kg,平均血压可降1mmHg,降低体重除使药物治疗高血压效果增强外,还可减少服用量。故社区医师需重视患者体重状况,督促对饮食量控制,高热量食物少吃或不吃,可少食多餐,重视全面补充营养,以防缺乏维生素诱导其它疾病发生。
1.2.8综合干预
高血压需终生应用药物,治疗已转为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综合干预模式,社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继续实施医院的专业指导,又可深入社区,更多与患者交流,提供更为实在的、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还可加强督促,使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力度提高。
1.3效果评定
依据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各人群目标血压,就各例血压控制是否达标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实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实验计数资料行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经统计示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有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社区重视高血压管理的开展,需个体化、整体的健康教育为实施基础,向居民提供健康宣教,增强防范意识。社区健康宣传和系列干预手段的实施,可使患者健康理念强化,自我治疗效果提高,促使就运动过量、不运动、喝酒、抽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改变[5]。医护人员需依据重点人群,加大综合治疗,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可为高血压病情控制提供保障。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经统计示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加强社区管理可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居民自我保健理念明显增加,促使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摒除,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文明水平,就文明社区加以建立,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秀瑶,汪流,朱达斌,等.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2):1023~1025.
2赵连友.保护心脑肾是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目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968~969.
3卢国良.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7):74~75.
4邹惠娟,王亚.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影响.中国疗养医学杂志,2008,17:129~130.
5李玲娣,刘旺,金一飞.非络地平和替米沙坦单用及两药联用对中老年高血压对疗效和对左室肥厚逆转的作用.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6):622~623.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2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和疾病负担重的特点,是脑卒中、心脏病、肾病等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社区管理已被证明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1]。为缓解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低和社区管理水平不高的困境,建立有效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采取社区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病情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4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且未服用降压药物。其中男140例,女102例,年龄45-79岁,平均(56.17±8.73)岁;合并症:高血脂158例,糖尿病84例。将上述2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和门诊随访,观察组实施社区管理模式。具体方法:(1) 组织专家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为依据,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起草《高血压社区防治手册》。(2) 健康体检。全年进行1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免费测量血压,做心电图1次,测血糖1次,计算体重指数1次。(3)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发展后果、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同时教会患者自己测量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适时增减药物和及时去医院就诊。(4)饮食指导。提倡素食为主,降低食盐量、低糖和低脂,多食水果和蔬菜。(5)适当运动。规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如慢跑、游泳、打太极和健美操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6)随访: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分级随访管理,低危患者随访1次/3月,中危患者随访1次/2月,高危、很高危患者随访1次/月。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干预后血压变化情况,计算血压控制达标率。(2)比较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高盐、吸烟、酗酒、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压的危害及高血压并发症。(3)探讨两组患者遵医嘱率(即合理运动、合理用药、定期检查和合理饮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作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作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
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且观察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遵医嘱率比较
观察组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达18.8%,其患者人数约1.6亿人以上,在已知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约有3 000万人没有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未达到控制目标的约占75%[2]。2002年我国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6%、24.7%和6.1%,而2000年美国就已分别达到了70.0%、59.0%和34.0%[3]。因此,防治及控制高血压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关研究证明[4],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 不锻炼及高血压病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缺乏高血压基本知识,故需要通过进行有效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管理,提高居民的高血压防治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5]。陈泽萍[6]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方案控制高血压,即在1年时间内给予饮食、 运动、心理、药物和健康教育等指导,干预后患者的血压降低,服药率和遵医嘱率升高,高血脂和高血糖也明显好转。说明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中,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和规范药物治疗等社区管理措施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86%VS 55.37%,P<0.05);而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由此可见,通过社区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对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知晓率,让其正确认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3
关键词 高血压 自我管理 社区护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多,由于高血压的病程比较长,病情的进展程度也不一,其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及肾脏病等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致残、致死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故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保健意识,是临床上的医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2]。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60例,男96例,女64例,年龄46~64岁,平均53.6岁。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在非药物的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文化程度:大学18例,大专46例,高中36例,中专38例,初中及以下水平22例。随机将160例患者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⑴对照组的干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做常规的出院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档案,记录患者姓名、联系电话、地址、病情状况等。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被动方式的治疗护理,让患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医疗护理干预。所有的对照组均为接受社区护理帮助,有一部分患者进行门诊复诊。
⑵实验组的干预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出院指导以及建立档案外,出院前有責任护士向患者发放自我管理教育卡,其中记录着科室的电话、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自我保健、自我检测血压及复查时间等内容。出院后的第1个月每2周由专业的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或者电话随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要求患者门诊复查1次,其后每个月1次,特殊情况可适当的增加次数。患者也可以随时的电话咨询根据患者的病情完善干预方案。
⑶干预内容:①心理护理: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等因素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3]。有的患者对于高血压的病情不重视,部分患者缺少时间和精力顾及自身的健康,故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其重要。首先,应当帮助患者建立高血压需长期治疗、终身性的疾病的概念。其次,进行个性化护理,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家庭及工作环境,有针对性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和安抚,耐性的向患者解释相关问题,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的疑惑与焦虑,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生活环境。②用药护理:药物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血压的主要措施,不依从服药是当前高血压治疗面临的严重问题[4]。部分患者由于惧怕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而无法坚持,还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服药后血压并未达到正常水平而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或者停药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用药原则和擅自减药、停药不良后果的宣传,强调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及血压水平,通过家庭随访和电话访谈的方式,按时和患者联系,指导家属监督患者服药。叮嘱患者坚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进食、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纤维、清淡的食物,多摄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鱼类及海藻类的食物,如果有必要使用非盐类的调味品以增加食物的美味。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减轻体重,少吃零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对于降低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保持患者血压的平稳有着重要的意义,告诉患者粗细搭配,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饮食有度,适当的增加含钙和优质蛋白的食物。④运动护理: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5]。可选择气功、太极拳、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来决定运动的形式及强度,避免盲目的锻炼,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运动的选择,每天运动30~60分钟,时间不宜太长,因人而异。如果患者出现心律不齐、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⑤自我监测血压护理:患者的家庭应备有血压计和听诊器,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正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叮嘱患者在固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测量血压,做好血压和服药关系的记录,绘制血压值的图形,以判断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从而为患者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指导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观察是否出现眼花、头痛及呼吸困难等状况,如果血压控制的不满意或者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疗效评价指标:患者出院半年后,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是否按时检查、药物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自我监测5个方面的自我管理情况,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通过合理、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试验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自我管理是近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专门针对慢性疾病的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方法,是指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由个人承担一部分的预防性与治疗性的保健、治疗任务,在其自我管理技能的指导下实行自我保健。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其治疗效果好坏,如何有效的控制血压,降低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防
治和促进高血压康复的关键。我院通过对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心理、用药、饮食、运动及血压自我检测等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了发病的危险因素,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其家庭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承文.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链式亲情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4(48):162.
2 黄琼,廖军华,胡金香,等.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7):69-70.
3 黄金玲.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320-1321.
4 肖元满.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121-123.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策略分析 篇4
摘要:老年人群体中,高血压是常见病,并表现出起病隐匿、体位性低血压、较大血压波动、较多并发症、主要为收缩压升高等诸多特征。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如饮食、运动、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护理等。心脑血管疾病护理中,并发症的预防以及高血压的控制是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控制病情复发、致残以及致死率的主要措施。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其康复护理工作持续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恢复,并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病;护理;老年患者;进展
作为临床一种“三高”(高发病率、致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疾病,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衰竭、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国内高血压患者约为1.3亿,其中25%~35%为老年患者。高血压疾病不仅以老年患者为好发人群,更是导致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一个首要原因。临床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探索研究,本文基于此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作一综述如下。
1、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
1.1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且较大血压波动。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大的血压波动,尤其是收缩压。这种情况主要是受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功能减退、敏感性降低的影响所致。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其动态血压昼夜节律通常表现为双峰双谷曲线,第一高峰形成于晨时8:00~9:00,然后逐渐在10:00时稳定同时缓慢下降,并于12:00~14:00时降至第一低谷,继而逐渐攀升,至15:00~19:00时形成第二高峰,患者入睡后血压于22:00后降至第二低谷。
1.2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要表现,而高血容量型、单纯舒张压升高类高血压老年患者则相对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的高血压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对患者心脏造成更大损害,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发生率也更高。同时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其舒张压增高幅度明显低于收缩压。
1.3患者血压变化程度以及类型同时也与自身动脉硬化程度存在一定关联性,由于动脉壁硬度表现出增龄性改变,高血压老年患者在血压收缩期的病情也表现出多样化临床特点,明显区别于普通高血压症状。
1.4患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较少,且较多并发症,同时终末期病情进展极快,临床治疗以及患者预后往往较差,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2、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诊断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和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进行血压水平分类。以上分类适用于男、女性,18岁以上任何年龄的成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3、老年高血压护理策略
3.1限制高盐饮食。当人体进食过高的钠盐,势必造成体内小钠潴留,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和肾脏的负担,引起排钠障碍,使血压上升,应指导病人每日理想的摄盐量低于5g以下。如同时有心衰、肾功能不全、心胶痛者,每日食盐应控制在1.2g以下。
3.2肥胖老年人多为向心性肥胖或腹部脂肪堆积,更易发生高血压。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使血容量增加,内分泌失调,是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指导病人坚持运动减肥,练气功、健美操、太极拳、慢跑、快步走等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应增加活动量,如减轻体重,限制过量饮食,指导患者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等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等高维生素、高纤维等食物。
3.3交感神经系统变化。老年人由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身心过劳、精神创作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上升,故应指导患者自己控制情绪,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的激动与兴奋,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学会冷静、科学地处理问题,对能引起不快的人或事可采取回避的应对方法,家属对患者应充分的理解、宽容及安慰。体力劳动后注意休息,脑力劳动后注意精神放松。
3.4戒烟、限制饮酒。尼古丁如大量吸入,可使血压一过性升高,并降低药物的降压作用。如大量饮酒(指每日摄入酒精超过15ml或啤酒30ml或葡萄酒100ml,白酒25ml)都会导致血压上升。美国学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78g的重度饮酒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不饮酒者的2倍。为了预防高血压,最好不饮酒或减少饮酒量,每日不超过50g白酒。
4、护理体会
4.1根据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的特点,在护理中注意按医嘱定时为患者测血压并应做到多测量多记录,还应定测量部位、定患者测量时的体位,定血压计,尽可能定测量者,以便及早发现血压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4.2在用药护理上应遵医嘱给予降压药。观察用药后血压变化,以判断用药效果,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可联合数种药物,以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某些降压药物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应指导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动作应缓慢,当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眩晕时应立即平卧,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部血液供应,避免因脑动脉缺血而导致脑梗塞、脑出血或心脏供血不足、缺血、缺氧诱发胸闷及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
4.3钙拮抗剂的选用。钙拮抗剂(CCB)的共同特点为阻止钙离子L型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从而松驰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缩能力,使血压下降,降压起效快,幅度大,安全有效,不影响血糖和血脂的代谢,具有明显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可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或合并冠心病心胶痛与外周血管疾病者。可首选心痛定,如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或心率较快时可选用异搏定,如血压水平较高时,可首选巯甲丙脯酸,该药较适用于老年人,对一些顽固性高血压,该药合并钙拮抗剂或利尿药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4.4在用药时间上,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值的昼夜节律变化和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率变快及血压偏低等原因,用药应在白天内完成,睡前避免用降压药或降心率等药物,以免出现意外。
5、结语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是长期性的,护理人员对此应做足心理准备,不断强化个人专业素养,丰富护理知识架构与实践经验,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切实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宋莉,吴秋萍,李萍等.循证护理预防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8).
[2] 张绮.老年高血压患者医院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5
各行政村、镇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突出高血压重点疾病的防治,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现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和控制率。建立完善的长效运行机制。为加强对此次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朱昌镇高血压患者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张吉琴(政府委员)
副组长:赵温伦(卫生院院长)
成员:吴洪王天荣
杨禄莉顾禹
詹座
社区“世界高血压日”活动总结 篇6
5月17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为提高辖区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达到高血压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双龙源社区积极组织开展“世界高血压日”宣传活动。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广泛宣传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使居民知晓定期到医疗机构测量高血压等核心知识,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开展,使戒烟、限酒、适当锻炼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号召广大群众积极采取行动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共享健康生活,提高了居民学习健康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居民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意识和能力。宣传活动得到了辖区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7月—2010年10月在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及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 (包括复发病例) , 均经CT或MRI确诊, 住院期间血压连续监测3天, 每天3次 (上、下午和晚8时各1次) 均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 (国际统一标准WHO/ISH) 的患者为本次调查对象, 共计412例, 其中男227例, 女185例, 年龄47~85岁, 平均年龄 (58.4±11.14) 岁。
1.2 调查方法
对新入院的脑卒中患者, 采用调查员面访患者, 本调查表包括三部分内容: (1) 病人的家庭概况和个人一般情况调查。 (2) 高血压病程的长短和高血压严重程度的调查。 (3) 高血压认知水平和控制高血压行为的调查。
1.2.1 患者经济条件以人均年收入为界定标准, 参照本地的经济水平界定。
家庭经济条件好:人均年收入大于4.2万元;经济条件中等:人均年收入界于2万~4.2万元之间;经济条件差:人均年收入少于2万元。
1.2.2 患者对高血压脑卒中认知水平的情况。
通过调查者对患者认知水平的评价, 分3个层次, 认知好:知道高血压诊断标准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如嗜盐、吸烟、酗酒和肥胖等) , 了解高血压的并发症及脑卒中的危险信号;认知一般:了解高血压诊断标准以及部分相关危险因素, 不了解高血压的并发症;认知差:根本不了解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并发症。
1.2.3 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情况。
通过调查者追问病史了解患者既往高血压控制的行为, 分3个层次, 控制积极:对待高血压冶疗态度认真, 按时服药, 极少间断, 同时接受相关治疗 (如降血脂、戒烟和戒酒等) ;控制一般:对待高血压治疗态度比较随意, 不能坚持服药, 时有间断, 不舒服或血压高时服药一段时间, 不良习惯戒断也是随意性;控制差:对待高血压治疗态度漠不关心, 不认为高血压是疾病, 不服药或基本不服药, 不接受相关治疗。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分别采用构成比描述, 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表1显示, 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控制高血压行为普遍较差, 分别占47.33%和48.79%。
2.2 影响高血压脑卒中既往血压控制的因素
由表2所见, 经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 患者对高血压认知水平及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和医疗付费方式与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 , 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则无独立相关性 (P>0.05) 。进一步将上述与控制高血压行为相关性较密切的4项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患者高血压认知水平、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和医疗付费方式与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均具有独立相关性, 并且以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家庭经济条件最为显著 (r=0.23, 0.21, P<0.05) , 而高血压控制行为又与高血压病程及严重程度有独立相关性。
*患者对高血压认知水平、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和医疗付费方式与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比较, P<0.05。
3 讨论
3.1 对高血压认知水平与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关系
有资料表明, 尽管治疗高血压对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有有益影响,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未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或根本就不治疗[3]。本调查也发现高血压认知水平与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r=0.23, P<0.05) , 高血压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求医行为及遵医行为。认知水平低下的患者, 不清楚高血压的标准及相关危险因素, 意识不到高血压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因此, 就无法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更不会积极主动求医、坚持服药并监测血压。降压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途径。无论是高血压还是血压正常 (<140/90 mmHg) (1 mmHg=0.133kPa) 的脑卒中高危患者, 降压治疗能降低初发脑卒中和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这种认识目前已获得证据并广为接受。近年有证据表明, 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后能降低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达35%~45%, 同样, 已患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可以降低再发脑卒中的风险达28%。要获得最大的脑卒中预防益处, 必须采取积极降压治疗, 使血压达到目标值<130/80mmHg[4]。因此, 提高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 采取积极主动的控制高血压行为, 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3.2 患者的经济状况与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关系
本调查表明, 患者经济状况与其控制高血压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r=0.21, P<0.05) 。说明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经济负担问题是患者和家属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尚未普及的我国。有文献报道, 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患者更易产生忧伤和不幸[5]。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 对自身健康比较关注, 求医行为积极, 血压控制良好;而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尤其是广大社区老年患者, 失去经济来源, 没有生活保障, 导致对健康不重视, 许多1、2级高血压患者未在早期得到有效的干预, 以致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而不得不来医院, 不但医疗费用提高, 患者可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更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3 患者的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与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关系
本调查也表明, 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与控制高血压行为呈显著正相关 (r=0.17, 0.19, P<0.05) , 受过良好的教育, 控制高血压行为积极有效。而文化程度低且无医疗保障的患者, 即便早期发现高血压, 也很少采取积极的控制高血压措施, 并且相当一部分患者不知晓已患高血压, 只在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随着知识层次较低的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 而这一群体往往缺乏完善的生活保障和必要的医疗保障体系, 提示我们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要特别关注这一类患者。
3.4 控制高血压行为与高血压病程、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关系
如果高血压越早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 则高血压能够带来的危险性就会愈小[6]。高血压的治疗与否, 对患者的影响是不同的[7]。本调查结果也显示, 积极的控制高血压行为, 可使高血压患者自觉症状轻微, 生活质量良好。相反, 控制高血压行为差的患者, 较短的高血压病程即可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目前, 对于急性卒中的治疗手段是有限的, 因此, 卒中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则尤为重要[8]。因此, 我们社区医务工作者要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尤其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只要有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有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有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 脑卒中即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血压控制因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和华泾镇41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 数据采用构成比描述, 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对高血压的经济条件、认知水平、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医疗付费方式等因素与患者对控制高血压行为有显著相关性 (r=0.23, 0.17, 0.21, 0.19;P<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受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和医疗付费方式等因素影响, 而患者控制高血压行为的积极与否又直接影响高血压的病程和高血压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脑卒中,高血压,干预因素
参考文献
[1]Carlene M, Derrick A, Valery L, et al.Blood pressure and stroke:an overview of published reviews[J].Stroke, 2004 (35) :1024-1033.
[2]Khaw KT.Epidemiology of stroke[J].Journal of Neurology, 1996 (61) :333-338.
[3]魏艳静, 韦再华, 李淑敏.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5, 8 (1) :82.
[4]李振三, 杨期东, 苏启庚, 等.中国农村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9, 5 (增刊) :7-11.
[5]Christakis NA, Escarece JJ.Survival of medicare patients after enrollment in hospice programs[J].N Engl Med, 1996 (335) :172-178.
[6]Heuschmann PU, Heidrich J, Wellmann J, et al.Strok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ttributable to passive smoking in Germany[J].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 2007 (14) :793-795.
[7]刘玄重.浅谈“自测血压”[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7, 5 (1) :41-42.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8
【关键词】强化教育;高血压;自我管理
随着中国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期望寿命的增长导致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成倍上升,心血管突发事件也呈增长趋势,但心血管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高血压病知识强化教育及自我管理以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降低心血管突发事件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生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血压治疗的基本目标是使患者的血压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从而达到控制血压、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要实现血压达标,就必须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健康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对减轻或避免高血压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高血压知识,强化教育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2月本中心的高血压患者,符合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73岁,50例:女36例,男14例(临床资料见表1)。
1.2 方法 采用分组、问卷、自我管理课程讲解、患者互动上台讲经验、讲感受、讲体会、感染身边的同病人、同龄人。对高血压患者强化教育前、后,历时2年10个月的观察追踪随访,采用面对面随访或电话访问来展开调查,强化教育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发展预后、危害、自我监控及自我管理,实施全程干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发放防治手册、注意事项、利用闲暇时间集中到各团队看视屏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等;(2)完善服务机制,采取患者自我教育、社区支持、家庭督促、共同促进的原则;(3)发放医患联系卡,签订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4)心理指导,由于部分患者担心预后不良,长期治疗给家庭带来负担等而产生恐惧、焦虑、悲观情绪,相关医务人员向患者说明高血压是可控制的,举成功控制案例或患者现身讲授来增强患者之间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指导患者学会适当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养花、听音乐、绘画等简单易行的自我情绪调节方法,同时指导患者家属要对患者多尊重、多关心、多理解,从而起到良好的心理及社会支持作用。(5)服药指导:有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原因是对该病认识不够,怕药物不良反应或稍觉病情好转而中断治疗;抓住这些原因强调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要长期服药控制,告知患者自行停药的后果,对记忆力差、家务繁忙等原因而忘了服药,制定动员家属参与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在高血压患者接受教育前后,由专人负责,用相对统一的指导用语,让患者做出独立的自我管理计划及血压监测。
2 结果 高血压患者强化教育前、后自我管理水平及代谢指标的变化(见表2和表3)。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包括高血压降压药物、自我监测血压、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健康教育5项内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医生医疗水平以及药物效果,更多依赖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水平。本研究表明,高血压病知识教育,初期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认识不足,除了能坚持遵医嘱服药外,其它的包括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调整心理、自我监测血压等知识都了解得不够。目前中国高血压现状与流行趋势是“三高、三低、三不”,即患病率高、危害性高、增长趋势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出现这3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健康教育的滞后,为此,我国政府加大了高血压防治工作力度,使其逐步实现由医疗、科研为主向居民预防为主的方向转化。这是高血压防治“战线”前移,从医院移到社会,从临床移到预防的过程。高血压病知识强化教育使患者对高血压病基本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认知程度差者,对治疗采取无所谓态度,服药不规律,对治疗效果不关注,这类患者多数不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早期对高血压病患者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度,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自觉参与高血压防治。有了控制疾病的良好开端,做到知行合一,受教育一个,见效一个,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注意饮食的控制、体重的控制、血压的控制、注意坚持有效的锻炼;这说明进行高血压病知识强化教育后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经过高血压病知识强化教育、对饮食控制、坚持用药、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对并发症的认识、运用意向导向法、自我监测血压等的比较,显示血压控制明显好于高血压知识教育前,这说明高血压病知识强化教育能帮助高血压病患者控制好血压,从而延缓或阻止了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出现。
研究显示,高血压病知识强化教育能帮助患者对高血压病有清楚的认识,能明显帮助高血压病患者控制好血压。但是,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其知识教育应连续、长期、持久。然而,现实中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思维方式、工作性质等的不同而出现接受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到高血压病患者知识教育的结果。因此,应加大力度宣传高血压病知识强化教育的力度,针对不同人群,拟订教育的方式,通过交流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行为控制及改变情况,可随时的指导和干预,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篇9
【摘 要】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当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康复诊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06-01
心理护理、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创建良好环境,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发病诱因:过饱饮食、便秘、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大喜大悲、焦虑、忧郁、偏执、孤独、情绪消沉等,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患者要保持情绪平衡,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信任度,消除其烦恼、多疑等情绪,对高血压的治疗及并发症的出现、进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调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血压控制不理想,甚至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患者常为此感到悲观失望、恐惧。护理员应以诚相待,需耐心深入地了解患者内心世界,理解患者的痛苦,并给予其关怀、鼓励等情感援助,以消除其较脆弱的情感状态,让其保持平和乐观的健康心理,要消除其信心的不足,能让其积极的配合治疗,提高自控能力以利于最终战胜疾病。健康知识指导
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进行个性化健康知识教育,并且对患者家属进行示范、指导,针对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体系,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主动地建立起科学的生活习惯。鼓励和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学习并掌握自我保健、自我护理和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及眼底状况等。根据病情坚持长期合理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促进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合理膳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病情、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饮食原则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饮食为宜,高维生素为主。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常吃粗粮、淡水鱼、豆制品、禽类、瘦肉、低脂乳,如:多食粗纤维多的芹菜、大白菜、西红柿、黑木耳、香菇、芹菜、山楂、苹果、大米等有保健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食品,适当增加海产品及含钙高的食物。忌暴饮暴食,适量饮水,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运动作息护理
积极适当参加有氧运动,结合血压的变化及自觉症状,选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要量力而行。运动方式可以采用比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放松疗法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应采取适度的运动量,比如:肥胖者可适当加大运动的强度。避免剧烈的运动后,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致使血压剧增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锻炼过程中,除了自身加强安全意识外,最好同人结伴,防止碰伤、跌倒等事故。清晨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血压易于波动,因此患者起床时应缓慢,先清醒会儿,然后再逐步起床,以防止脑供血骤然下降致晕倒而摔伤。首先可以让患者干适度的家务活,鼓励其参社会活动,如根据其情趣培养个人爱好,如书法、种花、养鸟等;指导其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睡眠时间要足,以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药物护理
用药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坚持长期用药,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机体整体的循环调节机能差,加之机体的总体液量减少,治疗时易出现降压过度,要平衡机体内环境。为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剂量应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通过观察其反应逐渐加量,2~3个月后收到满意效果即可。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双峰、双谷的动态变化,其用药时间最好在6:00、14:00、22:00;同时,考虑不同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另外,应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作用,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另外,鼓励患者发挥自身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擅自停药,应及时的与医生取得联系,让其给调整用药及剂量,以防止停药后血压骤然升高,致使病情反复。如果血压突然变化很大,很容易导致心、脑、肾等的靶器官损伤。应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讨论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老年高血压标准:年龄60岁以上人群,在休息状态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常见的代谢失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配合临床治疗来更好地稳定血压,防治恶化,最终达到健康护理的目的。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临床经验,还要充当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以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另外,要在合理服药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以遗传倾向;另外,指导患者做好日常保健,以达到最佳的疗效。医学的发展已证明了高血压病除了生物学的遗传因素外,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我国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因此,护理工作要从患者的生理、社会与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进膳食结构,防止肥胖,提倡戒酒、戒烟、并从儿童时期开始预防高血压。控制高血压,应当进行观念更新和战略转变,树立以预防为主,加强心理护理的观念,把工作重心前移,从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加强心理护理为重点,普遍提高人群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泉源;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10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113-02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对于高血压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主要集中于现状调查,而对于社会支持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探讨甚少。
1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方法研究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206例高血压患者,从健康教育、疾病防范意识、运动、膳食、药物控制等方面进行,为期1年(2015年01月-2016年01月)的社区集中规范化干预与管理;主要管理方法如下:每月开展一次高血压知识讲座,请卫生所高血压病治疗医师、高血压诊治专家及实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基本知识及个人调解经验的讲解与分享,增加患者高血压疾病常识、增加防范意识;共开12期。
制定“健康日程表”,制定包含每周运动锻炼计划及平时饮食规律的时间表,控制患者烟酒、辛辣事物、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监督患者的锻炼程度,并统计执行情况进行每周信息反馈。患者家属配合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给患者心理和生活上照顾。全天免费血压测量,以便于患者随时关注血压变化情况。根据高血压患者潜在危险的大小将患者分类,进行有效管理和定期随访,并适时调整随访管理方案a.患者血压得以有效控制,干预期间并无各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或者加重,预约下一次的调查随访。b.若患者首次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血压控制情况不满意,结合患者临床用药的依从性给予指导,必要情况下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与病情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或者更换类型不同的降压药物,并于2周内进行随访。c.若患者连续2次或者2次以上出现不良反应与新发并发症,而且血压情况持续控制不良,甚至难以控制,建议直接转院,并于2周内对患者进行主动随访。d.若患者无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发生,血压情况控制满意,于3个月后开始下一次的干预随访。
统计患者“服药依从性”,每周统计患者按照医嘱的药物服用情况。
2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的效果
通过1年的集中规范健康管理,患者高血压疾病的常识掌握情况就升高到94.2%,治疗率升高到92%,血压控制率由规范管理前的18%上升到规范管理后的78%,说明通过社区课堂的方式,居民对于高血压常识的掌握情况更加稳固,也提高了大家对高血压疾病的风险防范意识,进而更加积极的参与治疗、配合治疗;说明通过集中有效的社区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对于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极其有效的。
3高血压患者社区防治中健康管理的运用
3.1针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以往健康教育一般都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和宣教,虽然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社区内医护人员数量有限,对社区内部进行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较小,因此这种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只适合于高危人群。由于面对面教育生动直观,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广播和电视等一些列现代化的传媒方式对在社区内展开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手段。通过制作音频、视频等文件的方式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知识、自信心以及增强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同时通过现代化交流工具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和宣教既可以更加方便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还能减轻社区内医护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对社区内进行高血压患者防治中推广使用。
3.2在社区内定期组织查体,遏止危险因素的传播
由于以往在社区内人们都是在身体感觉不适时才会进入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对高血压病情的发现相对较晚,严重缺乏“高血压意识”,从而对高血压病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就需要在社区内定期组织查体,以便能够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往的方法主要是对社区内部人员进行血压筛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的检查出高血压患者,同时还能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当检查出高血压病人时,社区医院应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来确定相当有效的治疗计划,同时根据治疗效果做好详细的治疗记录,一方面可以时刻掌握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今后高血压病情的治疗提供依据,提高社区内医护人员治疗高血压的经验。
3.3社区内人员进行高血压的防治培训
社区内进行人员培训的对象既可以是社区内的医护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志愿人员、患者家属等非专业的人员,通过对社区内人员进行高血压的防治培训既能够减轻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培养出一批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力量。对于专业人员的培训,由于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是培训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技能,通过了解对高血压病情的最新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防治和治疗计划。分析社区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高血压病情危险因素以及严重情况,通过分析高血压人群的资料来对社区进行诊断危险因素的多少,并根据调查资料进行重点干预治疗。对社区内非专业人员进行高血压的防治培训时主要讲述防治高血压的标准方法,以及高血压防治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能够对高血压病情及其防治方法会有一个更加仔细的了解,从而在高血压患者犯病或治疗中可以起到“半个医生”的作用,不至于在高血压防治计划中手足无措。
4结论
通过社区集中管理的方式,发动居民自身管理力量,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高血压疾病得到更好的预防,同时使患者的的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有所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极大分散了社会的诊治压力,有效的节约了我国医疗资源,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蕊.基于社区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 篇11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选取纳入规范健康管理高血压病患者713例, 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男352例, 年龄39~75岁, 平均年龄 (41.64±3.96) 岁;女361例, 年龄37~78岁, 平均年龄 (44.37±3.82) 岁。文化程度:高中198例, 初中 (中专) 367例, 小学114例, 文盲34例。患者年龄与文化程度方面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管理方法: (1) 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高血压病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4次血压。随访评估:对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 提供免费测量血压和每年3次的随访。a.给予患者血压测量, 并正确评估有无危急情况存在, 如收缩压>180mm Hg或者舒张压>110mm Hg;或有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眼痛、头痛头晕、视力模糊、心悸胸闷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危险情况, 及时给予患者对症处理之后进行紧急转诊。若患者紧急转诊, 2周内工作人员需主动随访。b.若患者不需要进行紧急转诊, 工作人员需仔细询问上次到此次随访期间的临床症状。c.对患者心率与体重进行测量, 并计算体质, 判断是否超重或者肥胖。d.询问患者的疾病情况, 并了解其生活方式, 以充分了解服药情况。e.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综合患者需求, 与其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改进目标, 同时向患者讲明高血压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 叮嘱患者一旦有异常发生注意及时就诊[1]。 (2) 分类干预:a.患者血压得以有效控制, 干预期间并无各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或者加重, 预约下一次的调查随访。b.若患者首次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血压控制情况不满意, 结合患者临床用药的依从性给予指导, 必要情况下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与病情适当增加药物剂量, 或者更换类型不同的降压药物, 并于2周内进行随访。c.若患者连续2次或者2次以上出现不良反应与新发并发症, 而且血压情况持续控制不良, 甚至难以控制, 建议直接转院, 并于2周内对患者进行主动随访。d.若患者无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发生, 血压情况控制满意, 于3个月后开始下一次的干预随访。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估: (1) 患者的管理率=年内已接受管理的人数/辖区内总患病人数×100%, 省考核达标要求20%, 其中辖区内高血压病患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35岁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22.6%。 (2) 高血压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省考核达标要求≥30%。 (3) 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 此项指标省考核无要求。
统计学方法: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般观察指标: (1) 根据本辖区近期高血压病患病率估算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总人数约4 395例, 现已有836例纳入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率19% (836/4 395) , 低于省考核要求20%。 (2) 我辖区纳入管理的836例高血压病患者中, 713例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 规范健康管理率达85% (713/836) , 已经超出省考核要求的30%。 (3)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达670例, 血压控制率达80% (670/836) 。
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后患者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管理后患者血压明显低于管理前, 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如没有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 极有可能对大脑造成损伤, 引发中风, 导致痴呆或者半身不遂;还会直接损伤心脏, 产生心肌梗死、心衰或者心绞痛;损伤眼睛, 致使视网膜发生病变, 严重者则有可能出现失明;同时也会损伤到肾, 造成肾功能异常。所以, 高血压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自身健康, 同时也为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中心高血压规范健康管理率达85%, 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达80%, 说明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对病情发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利于社会发展。
我社区针对患者不同文化程度与职业背景, 与患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地指导教学, 准确并且耐心地解答患者所提问题, 积极纠正患者的错误思想。通过播放相关录像、板报以及物体实例的方式, 深入浅出地向患者详细阐述高血压的发生机制、病情进展、危害、临床治疗、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与不良反应等, 让患者树立高度重视高血压的意识, 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帮助患者了解降压药物基本知识, 进一步增加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 提高依从性。同时, 给予患者家属成员一定干预, 发挥家庭系统的支持作用, 充分利用患者的家庭资源, 全面服务于患者。鼓励家属多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心与生活上的照顾, 为患者贴心考虑。由于我区患者贫困人口较多, 多数患者家中没有电子血压计, 而且缺乏相关意识, 因而难以到院定期复查。针对这一点, 我社区每周定期到所辖区开展义诊, 并定点到患者家中免费进行测血压, 给予健康咨询。同时, 请临床中治疗良好的高血压患者现身说法, 介绍自己的相关经验, 调动其他患者的积极性与依从性, 增强治疗信心, 主动配合临床治疗[2]。
综上所述, 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 进一步保障居民的健康。
摘要:目的:总结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的成效。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上城辖区开展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1年间的患者管理资料, 总结本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规范健康管理率、血压控制率以及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率19% (省考核要求20%) ;规范健康管理率85% (省考核要求30%) ;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80%;管理后患者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管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开展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有利于对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早期干预。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成效分析
参考文献
[1] 吴兆苏.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如何开展高血压社区防治[J].心肺血管杂志, 2010, 18 (3) :176-177.
【社区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高血压的社区医学防治论文05-13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08-28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11-30
社区老年高血压11-05
高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05-26
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06-29
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治疗07-29
社区高血压老年人08-05
社区防治高血压的体会09-26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研究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