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精选8篇)
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 篇1
XXX医院
与基层医疗单位双向转诊
协议书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了更好方便患者,服务于群众,更好的促进上下级医院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协助,提高双方社会效益,特制定双方转诊协议如下:
甲方:长治县人民医院
乙方:
一、甲乙双方积极开展双向转诊,甲方帮助乙方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乙方培养卫生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二、对乙方医院介绍来的患者,凭介绍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入院、优先手术。
三、乙方医院转到甲方医院的病人,经会诊手术或适当治疗后,仍需住院治疗者,在乙方医院有条件的情况下,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后,要及时转回乙方医院进行治疗。
四、乙方医院如需邀请甲方医院医生进行讲学会诊、手术以及病员抢救,甲方要积极安排不得推诿拒绝。
五、在相互转诊时,要根据病人情况,派出医护人员护送,配齐抢救药品,防止意外发生。
六、甲方对乙方选送的学习进修人员要优先安排,重点培养。
七、本协议从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甲方:XXX医院乙方:XXX医院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联系人:联系人:
签字日期:年月日
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 篇2
1 双向转诊实施的意义
1.1 医疗费用得到降低
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城镇居民首诊都选择在医院中进行, 但是很多大型医院的医疗级别是很高的, 医疗级别越高, 疾病诊治的费用就会越高。据相关研究学者统计, 在治疗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条件下, 家庭病床、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费用之比为1∶9.7∶14.1[1]。由此可见,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具有非常优越的经济性, 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2 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现在我国很多医疗机构配置都是以部门、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为依据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 在卫生资源配置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配置合不合理的同时存在着资源不足与浪费两种现象并存的现状。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应该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制定出一种双向转诊的医疗制度, 以此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使现有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这样患者就可以得到合理分流, 达到患者就医盲目性有效减少的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有效利用使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大医院过高的诊疗压力, 使大医院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急危重症的诊疗工作中, 同时与临床相结合开展教育与科研工作。
1.3 医疗机构职能更加分明
每所医疗机构中都有可能会缺少某种职能, 在这种情况下, 不能仅仅通过自身使居民全部的卫生需求得到满足, 这也是需要通过转诊来加强医疗写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需要建立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以及医院合理分工的医院服务体系。在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过程中, 各级医疗机构应该签订合作协议, 这是非常必要的, 从而对这种协作方式带来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确定。全科的医生都要参与到患者转院治疗以及出院照顾之中, 同时专科医生应该积极听取全科医生提出的反馈性意见, 与这些意见相结合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正, 使双方的诊疗水平得到提高[2]。
1.4 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得到了体现
为患者提供持续性、协调性的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之一, 一旦双向转诊体系建立之后, 就应该使全科医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确定双向转诊制度, 并将其有效实施, 在社区截留大部分的患者, 在医院中病情明确诊断和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继续的康复性治疗, 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全科医生一定要对各种医疗机构、专家信息、医疗保险等信息和资源进行全面的掌握, 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及时调动这些资源, 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经济、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3]。
2 双向转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发展社区医疗是我国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要想使社区医疗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就一定要有效解决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的相关问题。因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现在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之间装箱转诊通道似乎并不通常。
2.1 出现转诊一边倒的现象
因为在竞争中下级医院处于劣势地位, 不能和上级医院之间进行有效的转诊, 他们不仅没有机会接诊上级医院转下来的患者, 还不能与上级医院进行出院患者信息的共享。管理利益争夺的矛盾一直都存在, 这直接导致了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通道不畅通。相关研究显示,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转诊的比例已经高达60以上, 但是由上而下的转诊比例却低的可怜。对于双向转诊的管理工作需要医疗保险直接为其提供有效的经济手段, 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之中以及医院中进行治疗时, 如果患者参保那么就可以对患者进行引导, 引导其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进行诊治, 通过这种手段加强对患者的约束, 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不了才会将患者转到大医院中, 对大医院的统揽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4]。
2.2 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缺失信任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转诊执行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会对转诊制度的实际运作造成直接的影响。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转诊制度下, 上一级医院的医生要将患者直接送到病房之中, 但是在我国, 现阶段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医护工作人员并不具备非常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不能与综合医疗保健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与此同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不高, 很多居民不愿意从大型医院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直接导致了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水平与技术水平的不信任, 双向转诊制度由此变成了单方面的行为[5]。在社区卫生服务中, 全科医疗是其重要标志, 所以一定要制定出非常健全的配套政策和培训规划,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有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以此吸引更多的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2.3 通过对现有资源的调整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区域卫生规划与设置一定要合理, 通过卫生规划与设置建立起卫生服务系统, 在组织与领导之下对各卫生机构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 实行分级治疗, 同时还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双向诊疗制度, 在制度建立的同时对转诊的规范和各项标准进行确定。例如可以在医院中建立起转诊协调中心, 派专门的人员主要负责转诊的工作, 同时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行使监督管理权。
综上所述, 在未来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双向转诊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它可以对合理有效流动进行有效引导, 对卫生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关的双向转诊制度, 但是健全该制度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双向转诊制度健全与落实的关键在于做好区域卫生机构自检利益的合理分配。该制度一定要与医疗保障制度相吻合, 从政策上对患者的就诊进行合理的引导, 从经济上将不同级别医院的诊疗收费标准拉开, 从技术上对各兵种治疗的标准进行规定, 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的行为进行有效指导, 最终有效保证双向转诊制度的有效落实。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双向转诊实施的意义,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双向转诊方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针对引导患者进行合理流动以及卫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双向转诊,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天红, 葛志斌, 苗榕生.加强医疗资源整合完善双向转诊制度[J].医院管理论坛, 2013, 12 (2) :11-13.
[2]聂梦溪, 李伯阳, 张亮.我国城市社区纵向连续性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 2013, 31 (3) :30-33.
[3]段其义, 尹青, 何晓娟, 等.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3, 23 (1) :31-33.
[4]李东霞, 杜雪平, 李放.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看法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24 (36) :3590-3593.
精神病双向转诊协议书 篇3
为进一步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提高合作医院患者的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体现分级管理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决定,建立双向转诊关系。为了规范各自行为,现签定协议如下:
甲方:罗源县精神病医院 乙方:罗源县白塔卫生院
一、甲方(罗源县精神病医院)责任
1、由防保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科)协调双向转诊工作,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明确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
2、对各医疗服务机构转来的病人要认真进行登记,并安排专人及时将患者送至病区或门诊;
3、对各医疗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实行优先就诊;
4、对各医疗机构上报的疑似精神病患者,罗源县精神病医院要及时派专科医生确诊,需住院的病人,按照《双向转诊管理办法》规定执行。若入院3日后确诊为非精神病,由罗源县精神病医院联系各医疗服务机构将患者送回;
5、对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且符合下转条件的患者应及时联系患者所属乡镇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转回各医疗服务机构进一步康复治疗。下转病人时,由主管医生填写《双向转诊(回转)单》和《出院信息单》,向各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患者治疗情况说明,转回各医疗服务机构的后续治疗、康复方案及诊治医生签名等材料。
二、乙方(罗源县白塔卫生院)责任
1、各级精防人员要熟悉罗源县白塔卫生院的基本情况;
2、遇有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基础上,有义务将患者转诊至罗源县精神病医院,不得索取任何费用;
3、肇事肇祸患者需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联系当地派出所,由派出所工作人员、精防人员及家属一起将患者送至罗源县精神病医院。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转诊时必须谨慎,应第一时间就地处理,转院时需派专人护送,并向接诊医生说明病人病情并提供相关资料;
4、发现疑似精神病人,各医疗服务机构要及时填写《异常行为线索调查表》,并及时报罗源县精神病医院防保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科)。若出现肇事肇祸现象的疑似精神病人,可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联系当地派出所,由家属、派出所、各医疗机构精防人员一起将患者送至罗源县精神病医院;
5、上转病人时各医疗服务机构要及时报罗源县精神病医院防保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科),并填写《双向转诊(转出)单》,详细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等,由转诊医师签字并加盖公章;
6、对上级医院转回医疗服务机构的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指导,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本协议有效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 甲方:(公章)
甲方负责人签名:
乙方:(公章)
乙方负责人签名:
与乡镇卫生院合作协议 篇4
甲方:桂阳县中医院
乙方:桂阳县团结卫生院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实行医疗业务合作,甲方与乙方建立定点合作关系,就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
一、双方在进行医疗业务服务时,实行双向转诊,乙方因医疗条件限制及疑难复杂患者,转入甲方医院进行诊治,甲方收治乙方当地患者在康复期治疗转至乙方就地治疗。
二、甲方义务对乙方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在乙方条件允许情况下,甲方无偿派遣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援助(包括手术、会诊等),定期选派专家到乙方坐诊。
三、甲方无偿对乙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四、甲乙双方对转诊病人,必须认真对待,在治疗方案上达成一致,避免因告知交流产生不必要的争议纠纷。如遇医疗纠纷双方积极配合解决,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五、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七、本协议自签字之日生效。
甲方:桂阳县中医院乙方:桂阳县团结卫生院
代表:代表:
(盖章)(盖章)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篇5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行为,建立分级管理的双向转诊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双向转诊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知情选择的原则。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有效。
(2)分级管理的原则。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病、危急重症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确诊治疗。
(3)综合权衡的原则。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到医院时应考虑患者病情与医院的专科、专病特色。
(4)资源共享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交流,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
(5)连续医疗服务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
第三条 双向转诊执行标准:
(1)基层医疗机构向医院转诊的指征:
① 临床急危重症,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② 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③ 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④ 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⑤ 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⑥ 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⑦ 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2)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指征:
① 医院门诊或出院后需要进行跟踪、随访、康复、卫生宣教和建立家庭病床的病例,而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
② 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例。③ 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④ 其他应当转诊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的病例。第四条 双向转诊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转往医院:
① 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根据转诊原则及转诊指征将患者转往上级医院。对限于医院的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各医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患者转往有救治条件的医院。
② 拟转诊时,基层医疗机构医生须按首诊负责制执行,按规定书写病历、转诊记录和“双向转诊单”(附件1)。患者或其家属同意或不同意转诊均需在病历上签名。
③ 由患者或家属自行到所转医院“双向转诊服务台”联系,由服务台工作人员负责分诊和安排就诊。
④ 对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立即转诊的,遵循就近转诊的原则,基层医疗机构应立即呼叫120或电话通知医院派救护车接患者到医院救治。
(2)医院患者转往基层医疗机构:
① 门诊医生或住院医生根据转诊原则及转诊指征将患者转往其居住地的基层医疗机构。
② 主管医生在门诊病历或出院小结中告知患者需要回到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后续治疗和康复,并提出比较详细的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填写“双向转诊单”(附件2)并指导患者到“双向转诊服务台”办理转诊事宜。
③ “双向转诊服务台”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基层医疗机构,并做好登记和统计。
第五条 双向转诊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各医院应建立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和制定合理的转诊流程。(2)各医院应在本院门诊大厅明显位置设立“双向转诊服务台”,有专人负责,并公布服务台的位置、联系人、联系电话和接待时间等。服务台负责完成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转诊工作的沟通协调、院内分诊导诊和统计工作。
(3)各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转来的患者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
(4)各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转来的住院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要适当安排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医生参与住院查房和病例讨论。
(5)各医院要将本单位简况、特色和知名专家特长、设备拥有情况及优惠政策编印成册,发至基层医疗机构,增强基层医务人员与医院相关科室主要医疗骨干的联系与沟通,为基层医疗机构定向转诊提供条件。
(6)基层医疗机构要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专家和检查项目,及时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转往相应医院,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和医疗开支。
附件1
双向转诊单
------------------------
存 根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档案编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于 年 月 日因病情需要,转入 单位 科室 接诊医生。
转诊医生(签字):
****年**月**日------------------------
双向转诊(转出)单
(机构名称):
现有患者 性别 年龄 因病情需要,需转入贵单位,请予以接诊。
初步印象:
主要现病史(转出原因):
主要既往史:
治疗经过: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双向转诊转出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
(2)初步印象:转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的初步判断。(3)主要现病史:患者转诊时存在的主要临床问题。(4)主要既往史:患者既往存在的主要疾病史。
(5)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附件2
存 根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于 年 月 日因病情需要,转回 单位 接诊医生。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双向转诊(回转)单
(机构名称):
现有患者 因病情需要,现转回贵单位,请予以接诊。
诊断结果 住院病案号 主要检查结果:
治疗经过、下一步治疗方案及康复建议:
转诊医生(签字):
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供居民双向转诊回转时使用,由转诊医生填写。
2.主要检查结果:填写患者接受检查的主要结果。3.治疗经过:经治医生对患者实施的主要诊治措施。
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 篇6
一、转科制度
1、凡诊断明确不属于本科范围的病人,经转入科会诊,由本科主治医师与转入科医师联系同意后,方可转科。确认患者主要疾病属于转入科诊治范围的患者,转入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住院医师应谈话告知病人和家属,并对转入科基本情况及治疗组相关情况做简要介绍。
3、转出科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并开转科医嘱,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账目并与住院处和转入科病房联系妥当后,由住院医生和护士携带全份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并当面与转入科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做好交接工作。
4、转入科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转出科主治医师须进行必要的随访。
6、感染科病员转他科时,应尽量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立即隔离诊治,并请感染科会诊确定后转感染科。
二、转院制度
1、因限于本院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经由科内讨论、科主任同意并填写《转院申请单》,报送医务科审批后可签发转院证明,必要时报请业务院长批准。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主治医师应做好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3、转出科住院医师要在患者转出前写好“出院小结”交于患者,以便随同带入转入医院。
4、转院患者应先办妥出院手续后,方可转出。
5、患者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暂留本院处理,待病情稳定或危险期过后再行转院。若病员家属要求转院,医师应明确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在途中发生的情况并需承担一切后果,家属同意签字后,再行转院。
三、双向转诊制度(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卫妇秘〔2007〕412号文有关规定)
1、双向转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遵循患者自愿、病情需要,分级诊治、对口转诊、资源共享、连续性服务的原则。除纵向转诊外,还要做好
横向转诊的相关工作,使患者能够在中医、传染病防治以及特色专科等方面得到合理、周到的服务,促进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2、双向转诊条件。
上转条件:
(1)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2)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3)有手术指征的危重病人;
(4)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诊断、治疗的病例;
(5)由上级支援医院与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商定的其他转诊病人。
下转条件: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具有出院指征的病例;
(2)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3)诊断明确且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4)老年护理病例;
(5)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6)由上级支援医院与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商定的其他转诊病人。
双向转诊制度
我院医务科负责接待社区上转和联系下转病人,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与对口支援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明确服务流程,确保服务质量,介绍我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和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等;对转来的患者实行优先就诊,遵循“检查单通用”原则,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符合惠民对象条件的按惠民优惠政策给予相关经费减免;指导并配合对口支援医院和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做好下转病人后续治疗、病案管理、恢复期病情监测等工作,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对口支援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要熟悉我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和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等,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患者依据转诊原则转往医院,并负责为上转病人提供联系协调服务。急危重症患者上转时,要指派专人护送,向接诊医生说明病人病情并提供相关的检查、治疗资料;要主动加强与我院的信息沟通,及时追踪上转病人的转诊过程,掌握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做好转诊病人的跟踪服务工作。对转回的病人,要及时上门提供主动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 篇7
开展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卫生系统“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鄂卫发[2012]26号)精神及“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相关要求,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三级医院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策引导、上下联动、注重实效、保证质量、确保安全的原则,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新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三、实施时间
我院为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从2012年9月21日开始启动该方案。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 加强领导 2 我院成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组
长:田 勇
副
组 长:胡文江 钱大智 廖洪明 蒋芙花 胡传利 常务副组长:胡文江
成员: 刘 孜
刘昌杰
黄怀吉
王红艳
朱 峰
郝淑华
黄桂华
李 俊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医务科合署办公,由医务科主任刘孜兼任办公室主任,医务科副主任黄怀吉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完善制度 加强控管
1、完善首诊制度、首接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将新农合资金支付与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挂钩。
2、确立分级诊疗标准: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已经确诊的非传染性慢性病的诊疗服务,我院主要负责疑难杂症的专科诊治,并根据乡镇卫生院的要求进行适时会诊,对条件允许的特别重大、疑难重症、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转三级医院救治。
3、完善双向转诊流程:规范我院转诊程序,明确转出、转入标准。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级医院分别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对乡镇卫生院转入我院的病人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转入患者及时获得诊疗服务;同时协助和指导转出的病人选择合适的三级医院,并提供相关诊疗资料,方便转入医院获得可靠信息,减少重复检查。
(三)提高能力 拓展服务
1、加强专科人才培养、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医院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每 3 年选派5-8名医生到三级医院进行专科进修,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
2、对乡镇医院开展纵向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及人员培养多种方式,提高乡镇医院技术服务水平。继托管长梁卫生院后再托管业州镇卫生院,同时逐步拓展托管范围,与乡镇医院组建医疗联合体,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合理流动,提高乡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在全县形成基础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防治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
3、充分利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我院实行二级医院辅检结果互认,完善卫生部病理远程和湖北远程医疗建设,对疑难、重症病人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及远程教育。
五、保障措施
1、医院将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进行考核。
2、将托管的乡镇医院纳入我院一起管理,对托管医院每周组织2次专家查房,每周组织1次管理人员督查,定期与托管医院召开联席会议,对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中大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定期将双向转诊情况向县卫生局报告。
3、对转入三级医院的病人实行追踪随访,病情允许情况下再转回我院治疗。
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 篇8
与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有利于加强我院与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双向转诊网络,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我院早在2004年就制订了《卫生资源共享运作实施细则》,探索与“双向转诊制度”相似的就医模式,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促进区域卫生事业的平衡发展,在接到《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公立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件后,我院总结了工作经验,稳定推进双向转诊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及组织机构:
(一)制定了《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成立了双向转诊领导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主任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成员。
二、陆续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书》,建立工作联系,按照协议稳定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三、转诊情况:?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了50人次,?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了7人次,?医院转诊了55人次,?医院转诊了44人次,?医院转诊了99人次,?医院转诊了21人次,?医院转诊了52人次,?医院转诊了45人次。
四、存在问题:
1、受开放病床数所限,床位极度紧张,在没有事先沟通与准备的情况下,转诊来的病人很难及时落实好床位,对保证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顺畅有一定困难。
2、我院还没有成立双向转诊办公室或客服部,转诊工作暂由医务科兼管,转诊来的病人需到急诊科先登记、然后办理入院等相关手续,对于保证双向转诊的服务水平有一定影响。
3、我院医务人员人力紧张,本院医疗工作的开展已经出现人力不足的状况,对于派出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或指导诊疗工作,存在较大困难。
4、目前医疗风险高,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学检验检查水平达不到三级医院要求的情况下,对检查结果实行同城互认,会增加误诊漏诊风险,不利于为病人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与乡镇卫生院双向转诊协议】推荐阅读:
乡镇卫生院的基本现状与改革方向09-06
基层乡镇卫生院07-11
中心乡镇卫生院05-31
全国乡镇卫生院10-14
乡镇卫生局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工作总结09-05
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06-14
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07-02
乡镇卫生院学习计划10-06
乡镇卫生院卫生工作汇报08-27
乡镇卫生院 工作总结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