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2024-09-29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精选12篇)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1

摘要: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卫生院,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对于我国的乡镇卫生院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但由于各卫生院规模较小, 人员也少, 一般的乡镇卫生院领导更为重视医院的规模建设, 对于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不十分重视, 很多的卫生院领导认为业务对于卫生院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就直接影响着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从而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作为我国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乡镇卫生院, 财政给予一部分差额补助。同时医院还有一部分非税收入。乡镇卫生院要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保证各项开支,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就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目前, 我国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针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1 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只有整个卫生院, 尤其是领导充分重视了财务管理工作, 才能真正的促进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首先, 对于卫生院领导来说, 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将经济效益指标作为任期考核的重要指标。以经济指标来对院长进行考核。任期内有重大经济责任的院长, 严格按照规定处理, 决不纵容姑息。其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财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单位的会计基础、财务分配、成本核算等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并严格奖惩。责任书由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负责, 会计人员具体实施。第三, 加强审计、纪检、财政等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监察力度, 及时的发现问题, 最重要的是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限期纠正。对于改正问题不及时的乡镇卫生院给予相应的惩罚。

2 建立健全各项财务控制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贯穿卫生院经济活动的始终, 必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执行会计法的规定制定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健全授权审批制度, 会计、出纳、收费员不得互相兼任。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定, 建立财务管理亲属回避制度, 用人唯贤;建立财务岗位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明确责任和权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 杜绝利用职务便利谋私利;建立计量验收与财产清查制度, 确定财产物资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责任;建立收支审批和稽核制度, 明确审批和稽核的权限、程序。

建立阳光采购机制, 公开采购环节和渠道。对于重大事项, 建立集体审批制度, 改变重大决策领导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另外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各项收支凭证必须要有合理合法的原始单据;各支出要严格把关, 对不正规单据拒绝接收;对手续不正规、记录不完善的单据拒绝受理;对固定资产、药品或卫生材料等要设专账管理;严格报废处置程序。财务部门要参与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的制订, 在管理办法中明确应检查控制的财务项目, 检查经济合同是否明确规定双方经济利益和义务及违约责任。合同的签订程序和审批权限要规范化。

3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卫生院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如果要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 十分迫切的任务就是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只有确保财务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双项过硬, 才能有效处理财务工作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采用行政手段配备财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配备财务人员。在会计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上, 应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客观公正地选拔对会计业务熟悉、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对于兼职人员, 优先考虑那些既有医技资格又有会计资格的人兼任财务管理工作。实行“定岗、定编”, 切实保障财务管理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二, 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人员素质教育。采用强制性规定, “内外结合、内辅外导”的方式, 对会计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会计后续教育培训。培训的知识包括会计业务、相关财经法律法规政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第三, 采用激励措施。对乡镇卫生院的会计岗位“定经费”。通过工资激励、奖金、福利等来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热情。

4 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

乡镇卫生院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有益的借鉴企业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成本管理组织和成本核算方法体系。成本核算琐碎复杂, 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会计人员的附加工作, 恐怕很难胜任。所以乡镇卫生院领导必须理解成本核算对建设节约型医院的重要性, 划出独立科室、配备专业人员对医院的成本费用进行细致核算。

乡镇卫生院应改变现行的只为分奖金的核算形式, 而是应当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 采用全面成本核算的理念, 达到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乡镇卫生院应将和科室有关的各项费用全部记入科室支出, 如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房屋医疗设备折旧、医护人员工资、水电费、差旅培训费等, 并测定各科室的最高成本费用限额, 作为奖惩的依据。另外乡镇卫生院职能科室办公人员和后勤人员由于都是为医技科室服务的辅助部门, 所以他们的费用应当首先按比例分配计入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 然后再层层分摊计入各医技科室, 以使乡镇卫生院的成本核算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最后, 乡镇卫生院还应当进行单病种的成本费用核算, 以此制定单病种的费用限价, 尽可能的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5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医院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演越烈, 同时, 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缺乏系统控制, 其中成本核算不全面等问题对医院的经营影响巨大, 药品折扣的隐瞒、医疗设备的浪费等问题对患者就诊产生不利影响。这些问题的凸现, 显示出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隐患, 并对医疗体制改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本文定位于我国乡镇卫生院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通过总结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杜喜平.保定市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现状调研[J].卫生经济研究, 2009 (4) .

[2]郑小玉.浅析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会计师, 2011 (3) .

[3]颜素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8) .

[4]陈彦, 蔡一珍.从美国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看如何加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J].现代医院, 2003 (4) .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领域都呈现出了崭新的发展生机。乡镇卫生院作为卫生行政兼医疗预防工作的综合机构,在维护人民健康,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要想取得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对乡镇卫生院财务进行合理控制,以此促进其财务水平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镇卫生院开始逐渐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并将其付诸现实。经笔者研究,目前在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便会导致严重后果,据此,乡镇卫生院必须就其症结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对财务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完善,促进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分别从: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现状、促进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深化,乡镇卫生院打破了“以药养医”的局面,改变了以医疗为主的格局。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使乡镇卫生财财务管理迎来新的课题。目前,乡镇卫生院已开始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然而由于相关部门并不能及时的进行配合,这样的现象会使得卫生院财务会计工作片面,卫生院会计管理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很多单位为调节收支结余,其收入、支出等各项费用未按照会计期间财务规定操作进行核算与账务处理,还有的单位许多设备已经准备到位而且已经投入使用,却因为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因素没有办理正常的入库管理手续,还有一些设备则是在入库后就一直闲置没有投入使用,造成浪费。

二、促进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据此,乡镇卫生院必须对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加强财务内控建设力度,充分健全财务审核体系,提高管理者素质水平等,笔者将就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乡镇卫生院的管理部门必须立足于当前国家的相关法律以及相关规定,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以及财务内部管理特点,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为乡镇卫生院中涉及各个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制定明确的规定,重新梳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流程,将制度渗透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以避免出现财务管理活动混乱的现象,从而实现降低运用风险的目的。其次,乡镇卫生院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兼顾乡镇卫生院的其他管理制度,保证财务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协调性,以便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优化乡镇卫生院整体制度,优化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最后,乡镇卫生院要将财务制度落到实处,为此,乡镇卫生院可以利用定期考核的形式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同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出惩处,提高制度的严肃性。

(二)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在乡镇卫生院管理中,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需要健全考核制度,形成合理的考核指标,及工资分配方案,不断增强单位工作效率。绩效考核首先需要明确考核目标,才能确保考核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当前,要提供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拓展其健康价值,就需要医疗结构制定出一套更有使用价值与利用效果的考核指标,及适合自身发展的工资分配方案与绩效考评方案。在这当中,卫生行政部也要将考核结果与乡镇卫生院的绩效工资、财务补贴等联系起来,依据单位专业技术、科室设置等,实行分类考核,在分配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推进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资金管理

相关部门可以在讨论后统一一个资金审批程序,把资金的流转过程加以缩短,根据各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办理流程,力求确保资金与项目同步,项目能够有充分实施的时间。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规范,统一有关项目的的经费的支出范围。明确项目的工作任务和补助标准,条理清晰,这也是中央下达项目方案的基本要求。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公共卫生的支出分类明核细算,根据相关部门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服务人口的分布状况来制定补助开支的标准和管理的规定,同时还可设立“基本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上级机构随时对专项专款的使用进行核查监督,在专项款项的使用上,事前、事中、事后都进行审核,确保专项资金按照相关规定使用。

(四)对乡镇卫生院财务审核体系充分健全

健全财务审核体系,加大监管内控力度,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乡镇卫生院的各个部门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财经法规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使各个工作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便从根源上改变当前财务管理落后的状况,进而使财务管理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第二,乡镇卫生院应该成立一个单独的财务监督机构,加大对财务管理具体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从而将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与此同时,乡镇卫生院还要对乡镇卫生院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进行督促和监察,以便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五)对乡镇卫生院实现管理人员素质进行提升

为较好地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内管理水平,就应向乡镇卫生院管理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对此,乡镇卫生院应不断提升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乡镇卫生院应加强对财务管理者的教育,以便提升财务本管理及核算人员的道德素养,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而确保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绩效工作得到安全、顺利实施;第二,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者的相关培训工作,进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财务分析以及各预算编制,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者及核算人员日常的工作水平及能力,促进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六)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监督力度予以强化

乡镇卫生院应该加强控制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保证财务管理实效性和针对性。首先,应该对物资采购加强控制力度。以此作基础,乡镇卫生院才有可能实现最低的资金投入争取得最好的供应商,在节省自身资金投资的同时,也保证了提供设备的最优化。其次,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利用资源价值。对具体财务管理项目进行整理、编制,统一汇总现有资源,并以此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使用计划内资金过程中,必须保证严密监控,如项目名称、内容、资金配置等都应该作出明确规定,一旦发现违反财政制度的现象,必须严肃处理,以此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有效进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镇卫生院应该认清当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即当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乡镇卫生院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为了改善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质量,首先,乡镇卫生院应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将其制度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财务内控建设,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以便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预算提供有力条件。然后,乡镇卫生院必须健全财务审核体系,加大监管内控力度,为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最后,乡镇卫生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以便满足财务管理工作需求,促进乡镇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封娉.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

[2]苏勤,周雪梅.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

现行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探索与思考 篇3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管理;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服务;管理系统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人民生活相配套的生活保障设施等民生工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乡镇卫生院给城乡居民所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而国家对于农村卫生工作是相当重视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而2009年的三月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提出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促进了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和发展。时至今日,全国县级综合性医院以及相关的保健和预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改造任务也都基本完成了。

不过,四川省作为一个相对地广人稀的省份,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虽然也都开展起来,但是相关的管理和卫生医疗配套的设施都还没有完全跟进。尤其是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很多少数民族同胞所居住的环境也相对比较落后,经济上的条件不足影响到相关的医疗设施的配置和建设,并且部分山区的乡镇卫生院所能提供的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都相对有限。根据调查,平均每个少数民族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覆盖面积约为700平方公里,因为相隔地方较远,出现了常见病或者多发型疾病的农村居民因为没有及时得到诊治而造成病情的恶化。所以笔者根据当前四川省的乡镇卫生院现状,对乡镇卫生院的实际管理做出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1 医改后乡镇卫生院管理与服务现状

笔者根据四川省卫生厅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对四川省的乡镇卫生院基本状况进行简单的总结。

首先,从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结构上看,医疗技术人员的结构层次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一方面不仅仅影响了医疗质量,也影响了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质量。全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员有6000人左右,而属于卫生技术人员的约有5400人,在整个卫生人员结构中占到了九成以上。这些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大多都是以专科为主,约占到整个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的50%,支撑结构基本都是以初级为主,约占到总人数的60%.医疗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比较低,对于医疗科研的研究层次相对于大中城市的医疗机构技术人员的层次较为落后,医疗知识和对医疗机构管理知识的更新速度也相对比较慢。虽然当前四川省内乡镇卫生院都在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招聘,然而部分乡镇的条件比较艰苦,这也影响到医疗人才到乡镇基层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服务的意愿。

其次,从乡镇卫生院所拥有的医疗器械和配置上面看,器械种类短缺的情况还是存在的,主要的原因除了资金管理问题,没有协调好相关的药品购置和器械购置的资金,另一方面也是对相关医疗器械的管理还不到位,没有及时地清点和规划好医疗器械的购置。如甘孜州下辖有17个县,其乡镇的中心卫生院的医疗器械种类是比较少的,据统计约有12类,而绵阳市下辖2县,医疗器械种类约有29类,相对来说,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器械种类较少,虽然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大力扶持下,医疗器械的种类相对于过去五年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不过很多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乡镇卫生院医疗器械的种类还是比较少,不能够较好地满足乡镇卫生院的服务需求。

不过,另一方面上看,四川省各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有了比较大程度的改善。过去乡镇卫生院管理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一般都是重视对医疗服务的提供,没有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状况、医疗器械的管理等进行有序地调整。不过自从新医改方案实施后,省内的乡镇卫生院都落实了财务的审核制度,基本上每个乡镇卫生院也有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有基本的药物目录制度进行管理,保证了乡镇卫生院的药物种类的齐全,能够为乡镇居民提供医疗的便利。

2 对于今后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建议

当前乡镇卫生院还是朝着一个比较稳定的方向发展,很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不过正如上文所归纳的,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这一方面也是需要我们正视的。笔者根据当前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实际,对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提供帮助。

2.1 改善人员结构 这一个是乡镇卫生院管理改革的关键。传统的诊所式运营对于乡镇卫生院显然是不適用的,因为缺乏对医疗机构的现代管理,同样不能够发挥出乡镇医疗机构给乡镇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所以一方面要积极招聘学历层次较高的医疗技术人员,可以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是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人员,由于很多都是医疗技术人员转型而来的,也有一些是兼顾医疗技术和医疗管理两个层面的人员,这些人员要进行及时的知识更新,对于医疗管理的知识要积极钻研探究,总结经验,要把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落实到乡镇卫生院的日常运行当中。

2.2 建立并且完善科学的管理系统 除了在人员的结构上面做层次上的调整,也要注重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当前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制度其实并不少,如医疗质量的控制、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对相关乡村的卫生站的管理制度、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等,但是制度并行,缺乏系统地整合也是不能够让制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笔者认为,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乡镇卫生院管理系统,在技术管理层面,医疗服务管理层面,以及医疗配置层面三个层面建立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要有一个预见性的计划过程、执行过程以及完成后的反馈监督三重管理,尤其要注重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和效能管理,努力提高乡镇卫生院为乡民服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沈骥,郑小华.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4—6.

[2] 景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11):684—687.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4

一、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乡镇卫生院业务量不断加大的趋势下, 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客观地看待当前的财务管理现状, 对下一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一) 财务管理目标方面。财务管理目标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针对院内实际情况, 结合上一个阶段的财务数据, 确立财务管理目标, 从而为管理者提供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 也使管理工作更加统一化、系统化, 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是财务管理工作是否能够获得成效的第一步, 意义重大。从目前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 在管理目标的确立上存在甚至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 落实医改各项政策方面力度不够, 作为最基层的卫生服务场所, 与基层人们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连,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中, 财务目标主要侧重于如何实现本院的“吃饭”问题, 而在运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保“吃饭”则是核心问题, 但是现阶段医药卫生体制不断改革和发展, 政府对卫生院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吃饭”已不是核心问题, 因此原有的管理运行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和突破, 这样才可以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

(二) 财务管理机制方面。目前从大部分的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情况来看, 真正能够落实财务管理的院所很少, 大部分都是徒有管理的虚名, 一般只是涉及报销、费用审批等相关问题, 缺乏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先进的会计方法以及资产管理制度等等, 财务管理工作组织架构确实, 基本都是体现在财务人员职责, 在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和流程上也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三) 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在大部分的乡镇卫生院中, 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力资源队伍,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 各种计算机系统与软件不断完善和更新, 因此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而乡镇卫生院因为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 在会计工作上难免会出现纰漏, 进而导致会计管理难度增加, 财务报告应付了事, 核算基础薄弱, 缺少账目, 账目不符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 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还有很多乡镇卫生院内部缺乏完善设计监督机制, 会计财务本身特点决定了在这个位置上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性, 秉持遵纪守法的原则, 为了能够确保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性, 院内审计监督机制的确立是不可缺少的,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同时还要确保这些机制可以能够顺利落实下去, 但是现阶段在卫生院内部很多审计人员都是身兼数职, 审计部门独立性差, 审计流于形式, 审计缺乏客观性, 手段单一, 因此为财务管理增加了很多阻碍。

二、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机制

从分析中可以看到, 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效力不够, 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 提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质量依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缩短这段落成, 必要制定更加全面、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具体分析如下。

(一) 建立费用控制体系, 强化资金管理。为了能够实现资金管理的合理性, 要在院内建立聘任制度, 将资金管理作为卫生院领导者的政绩考核内容, 提升管理的强制性, 同时乡镇卫生院内部费用管理控制也要作为科室考核的内容之一, 提升科室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上级部门进行宏观管控的时候, 有意识对卫生院的资金管理施加压力, 增强院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对于费用控制的重视程度, 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 彻底解决费用控制以及资金优化配置的问题。

(二) 加强内、外部监督控制力度。从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卫生所的财务管理情况来看, 监督控制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普遍, 乡镇卫生所领导者应该从内部监督控制与外部监督控制整体入手, 通过改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综合治理, 上级部门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监督管理计划, 定期进行随时抽样检查, 通过这样的方式发现卫生所存在的财务问题, 因此为依据制定更加完善的费用控制制度, 监督管理制度等, 实现卫生所资金结构的优化, 强化县镇卫生所内部工作人员的整体管控意识, 最终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能够激发财务工作者以及财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根据所内实际情况, 制定平等、自由的晋升机制, 并定期进行培训, 定期进行考核评比, 在达到了晋升标准之后, 必须要给予提拔。由于一些卫生所环境受到限制, 因此必须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环境, 制定科学的考核, 必须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式, 使卫生所内财务管理与外部经济环境有效统一。

(四) 加强乡镇卫生院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单位领导的重视, 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关键, 领导从卫生所财务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要确保各种制度必须要落实到位, 除了财务管理培训外, 还可以让责任制院长的制度与财务直接挂钩, 真正将财务管理变为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工作职责, 只有做好财务管控工作, 才能保证乡镇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 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 需要院领导、管理人员、当地医疗部门以及政府的团结协作, 要基于当前的市场形势与医疗需求情况, 合理制定内部管理措施, 在这个背景下, 开展财务管理, 要彻底摒弃传统管理理念中的制约因素, 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技术与思想, 做到与时进, 实事求是。

三、结语

医疗改革不断深入, 人们对于医疗水平要求也逐渐提高,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医疗系统中不可却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的发展时期, 其内部管理的强化与完善也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财务管理现状出发,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强化具体的解决对策, 强化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进而全面提升卫生所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希望可以以此为我国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摘要:在国家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国家对于农村医疗问题更加关注, 强化县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力度, 提升乡镇卫生医疗水平, 已经被提升了日程。本文针对现阶段卫生院财务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 基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嵩.论我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现状及改进对策[J].市场论坛, 2012, 8:89~90, 70

[2]田琼芳.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创新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2:112

[3]卢惠华.浅析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对策[J].经济师, 2011, 11:163~164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5

为建立符合乡镇卫生院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现就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建立有激励、有约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改革目标

从2010年起,力争用3-5年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乡镇卫生院特点的用人制度和政府依法监管、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科学分类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新体制。

三、工作任务

(一)合理核定人员编制

根据《×××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试行)》,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乡镇卫生院编制实行总量控制、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二)科学设置三类岗位

按照《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以编制数为基数,科学合理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总岗位的90%,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岗位应占总岗位的20-40%,其中中心卫生院和独立设置防保站可上浮5%-10%。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等岗位为主体,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辅助专业技术岗位。

鼓励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三)推行人员定岗竞聘

在核定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1、实施竞争上岗。

定岗竞聘分以下步骤实施:(1)报批岗位设置方案。乡镇卫生院依据核定的编制和职责任务,拟制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设岗方案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人事部门核准后,报设区市人事部门备案。

(2)确定竞聘人员。县级卫生、人事、编制等部门对乡镇卫生院上报竞聘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3)组织竞聘上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采取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等方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

2、严格资格准入。

实行资格准入制度,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要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从事专项服务的人员,必须依法参加有关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格。除见习期内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外,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对具有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无相应空缺的岗位,可以高职低聘、转岗聘用。

3、加强合同管理。

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待遇、聘期等内容,合同文本完整规范。县级人事、卫生部门按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完成岗位设置、组织人员定岗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4、实行公开招聘。

乡镇卫生院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时,除聘用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外,必须在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招聘计划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制。

(四)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政府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在定岗竞聘中未聘的人员,采取系统内调剂、自谋职业、离岗培训等方式妥善分流安置。

1、正式职工分流安置办法

正式职工是指组织人事部门认可、有正式的人事和工资关系的人员。

(1)系统内调剂。未聘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视情在辖区卫生系统内统筹调剂,参加竞聘上岗。

(2)三年过渡安置。3年过渡期间,乡镇卫生院如有空缺岗位,符合岗位条件的分流人员可以参加竞聘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分流人员待遇第一年按原基本工资的80%发给;第二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给;第三年,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三年后仍未竞聘上岗的,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人事档案挂当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并按规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3)鼓励自谋职业。鼓励和支持未聘人员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

(4)支持学习深造。对40周岁以下(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分流人员,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并通过国家考试参加大专以上正规学历教育的,除享受第(3)条鼓励自谋职业的政策外,可由单位一次性补助一定比例的学费。学习期满后,不再安排工作。对经学习提高后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如原乡镇卫生院有相应空缺岗位,可优先聘用;如无空缺岗位,也可推荐到专业对口、有空缺岗位的其他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聘用。

2、非正式职工分流安置办法

此类人员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享受以下待遇:

(1)给予经济补偿。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补偿金,月工资为本人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

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2)落实相关保险。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享受失业等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3)视情推荐聘用。对具有相应执业(从业)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乡镇卫生院推荐到村卫生室聘用。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是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关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稳步实施。要明确有关部门的具体责任,人事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与编办、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二)安置好落聘人员

要关心落聘人员生活,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重新就业。各有关部门要和相关乡镇政府加强联系,紧密配合,把落聘人员安置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对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理,将矛盾解决在本地。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6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R-1【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56-01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力量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规模的大小、设备的多少、资金的实力等基础性的硬件设施,而最后的判断标准则是该卫生院所能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型的人才[1]。由于乡镇卫生院在实施技术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无法确定的因素,而以上因素又肯定会造成一定的管理问题。市场竞争最后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乡镇卫生院现有人才队伍状况不够稳定,如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必然会影响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1现状分析

1.1乡镇卫生院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们处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最前沿,所以,它所担负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等任务,其重要作用显而易见,但目前,由于乡镇卫生院定位不明确,投入不足等原因,从而导致卫生院人才缺乏,卫生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很难提高,从而严重制约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由于乡镇卫生院长期得不到资金的投入,出现诊疗环境的严重落后状况,大量人才流转以及现有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对群众的服务要求,形成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严重不足,缺少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医学学科带头人;缺少较强管理能力、具备竞争意识与参与竞争能力的管理人员,导致农村基层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1.2缺乏资金投入支持,是影响乡镇卫生院人才管理的基础。长期以来,资金十分缺乏,投入严重不足,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基层卫生院人才管理的瓶颈所在[2]。多少年来,由于资金得不到保障,医院的设备陈旧、老化、失修,院舍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在工作中,医疗人员经常面临束手无策的困境。

1.3人才引进与培养不到位。目前,几乎所有乡镇卫生院都十分渴望引入人才,迅速提高医疗技术,可是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许多基层卫生院人才引进方面情况很不理想。虽然临时招聘或临时聘用了一些人员,但这些人才却是能起到带头作用的少,医疗水平没有明显提高[3]。另外,在现有人员的培养方面也做得很不够。平时,上级部门分配给基层卫生院许多进修学习的机会,但都因资金紧张,人员不够,最终不得不放弃,这样的情况当然会影响基层医院的民展。

2思考与建议

2.1及时确定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资源管理规划[4]。作为卫生院管理者应当注重技术人才资源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卫生院所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综合地考虑到政策的变动、卫生院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各类因素,了解到职工的真实工作状况与发展期望,从而在卫生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明确技术人才资源发展规划。进行医院发展的规划目标,应当要明确地指出卫生院今后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的发展先行储备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动态调控就是要求卫生院管理者应当始终关注卫生院的经营氛围、技术氛围、人才需求等各重要因素的变化,从而确保取得更为理想的技术人才管理成效。

2.2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优秀团队精神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文化的体现;是医院、以及职工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培育优秀团队精神就是引导职工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医院目标结合在一起,将个人利益融入医院的整体利益,形成共同价值观,以增强医院内部凝聚力。医院人才分布在医疗、护理、后勤管理等岗位,他们就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我们不但要选最大最好的,而且要有自己的“一条线”能够把这一颗颗零散的珍珠串起来,形成精美的项链,这条主线就是优秀的团队精神。

2.3在招聘阶段中,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分析是否准确,招聘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能力和素质,招聘方式是否合理等各类因素都将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招聘工作的最终质量。在留住人才方面,应当以多管齐下为主要原则,主要包括了在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下留人,通过委以重任来留人,采取人性化管理留人及感情留人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相关人才的备份工作,从而防止由于人才的突然流转而造成工作中断,所以,乡镇卫生院一定要建立起相应的人才储备,降低因为人员流转而造成的各类管理问题。

2.4注重中层管理人员的选聘与使用。对中层管理人员的选聘与使用,是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人才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认识到对管理人员的使用是否得当,是影响到卫生院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医院在实施技术人才资源管理之中的首要考虑对象。这样一来,在其带领下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品质与较高技能的职工队伍。

2.5要充分了解人才管理相关信息。为了切实减少信息管理的不对称现象,应当不断建立与完善相应医疗技术人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技术人才资源监督管理以及各种考评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涵盖了卫生院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的信息。内部信息主要包括了在职职工的信息、流转职工的信息、职工的工作动态信息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及时地了解到职工的个人情况,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真正做到有备而无患。在落实职工的激励政策之时,就能根据其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和实施。通过对于人才供需状况的深入了解,乡镇卫生院能够快速而有效地为其职工流转之后的岗位补充所需的人才,这样就能有效降低职工一旦流转之后出现岗位长期空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解满平.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104

[2]杜婉桃,何玉英.加强医院药学人员素质培养的探讨《中国医药卫生》.2007.9.77-78

[3]蒋超瑛,贾万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中国卫生资源》2002,05,6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7

一、机制缺陷使卫生院面临失活与失控的两难选择, “建机制”的使命远未完成

本轮乡镇卫生院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10年年初, 强调的是回归公益性, 但过度的行政管制使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失去活力, 服务积极性受到从未有过的跌落;第二阶段自2011年开始, 各地开始注重调动积极性, 但在投入、监管没有到位的情况下, 这种积极性又很容易导致乡镇卫生院的行为失控, 背离公益, 重新回到追求赢利的误区。怎样才能使乡镇卫生院从失活和失控的轮回中摆脱, 这是“建机制”必需完成, 却一直没有完成的使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7年印发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 曾就机制问题做了这样的表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遵循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 建立宏观调控有力, 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强调的是“新机制”的两个统一: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的统一;“宏观调控有力”与“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统一。遗憾的是, 16年过去了, 当初提出的“新机制”至今仍未能建立, 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仍旧是在两种极端状态之间荡秋千, 或者是只强调“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强调“宏观调控”, 忽略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微观运行富有生机”, 导致机制失活;或者是只强调市场机制, 强调微观活力, 忽略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政府“宏观调控”, 导致行为失控。面对机制的缺陷, 我们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地修补现行机制的诸多缺陷, 而不是乐此不疲地总结成果, 造成乡镇卫生院改革已经大功告成的错觉。

二、不是要不要坚持政府主导, 而是要建立什么格局的政府主导

2009—2012年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直接投入由229亿增至725亿, 增长496亿, 三年增幅217%, 年递增46.84%1。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下降, 农村居民本来可以就近获得的医疗服务现在不得不舍近求远, 劳民伤财。投入与产出的巨大反差, 很自然地产生了对“政府主导”效果的怀疑, 甚至出现政府退出, 把乡镇卫生院推向市场的动议。

政府从农村卫生服务领域里退出现象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发生过, 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终于在本世纪初确立了政府主导的原则, 并明确提出“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13”。前后将近20年的弯路所换取的沉重教训是不应该忘却的。对于卫生事业, 特别是农村卫生事业,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坚定不移的。目前乡镇卫生院效率低下的问题不是出在“政府主导”的战略选择, 而是出在政府主导的具体实现方式, 集中表现在把政府主导等同于取消乡镇卫生院的法人主体地位, 把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全对立起来。结果必然导致运行机制僵化, 窒息了乡镇卫生院的生机和活力。面对这种现象如果转而采取放弃政府主导, 把乡镇卫生院向市场一推了之, 那无异于因噎废食。

值得警觉的是, 这种重滔覆辙的苗头正渐露端倪。有三种趋势值得注意:其一是县级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逐渐增大, 削减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以减轻预算压力的潜意识正在萌生;其二是民间资本亟待寻找增值空间, 医疗领域正在形成跑马圈地之势;其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可能被泛化到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 有可能对此绿灯高照。这三种趋势与当前乡镇卫生院效率低下现象叠加在一起, 便很容易出现“市场化”的选项。上世纪末拍卖乡镇卫生院的风潮也就是在类似背景下出现的。当时的情况是:其一、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企业转制形成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大潮;其二、县乡财政不堪重负, 急于甩包袱;其三、乡镇卫生院尚未从计划经济体制的襁褓中走出, 在经济体制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风雨飘摇, 朝不保夕。三种因素合力酿成了拍卖乡镇卫生院这场历史闹剧。以史为鉴,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改善政府主导的格局, 尽快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 那么惨痛的历史错误将再次等待着我们。能不能把乡镇卫生院办好, 所折射的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失灵领域里的治理能力!

三、构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 是“政府主导”的适宜形式, 也是“建机制”的基本思路

现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影响着“建机制”:其一是供给学派;其二是购买学派。

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是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者, 乡镇卫生院只是政府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工具, 其唯一的任务是完成政府下达的订单。乡镇卫生院不具有法人主体地位, 不具有经营性, 只是政府财政统收统支的附属物。

购买学派认为政府是基本卫生服务的购买者, 政府按照市场交换的原则向乡镇卫生院购买服务, 乡镇卫生院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 与政府只是等价交换的关系, 政府无需过问乡镇卫生院的经营行为。

完全按照供给学派建机制很容易导致失活, 完全按照购买学派建机制很容易导致失控。综合两种思路的合理内核, 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卫生服务内部市场, 以内部市场的思路建机制则有望实现“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15”的原则, 有望体现“两个统一”的特色。

关于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 笔者曾在多篇文章中做了探讨16, 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以模拟市场的方式向自己举办的卫生机构购买卫生服务。内部市场有两个构成要件:其一是内部性, 即卫生机构的产权属于政府, 政府承担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其二是市场性, 即政府通过预付和后付两种方式向卫生机构购买服务, 按照价值规律, 补足卫生服务的社会必要成本。以资产公有保障公益, 借模拟市场保持活力。在供给学派和购买学派两者间择善而从,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便是“内部市场”的基础。

四、把改革成果说过了头, 拉大社会期望值与实际的距离, 反而会引发社会不满

医疗卫生体制注定是带缺陷运行的, 这不仅决定于医疗卫生体制本身的复杂性, 更取决于医疗卫生体制只能是在社会既定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框架内运行, 在既定的人文环境中运行。这些体制的状况无一例外要在医药卫生体制中留下投影, 医药卫生体制中现存的一些弊端, 不是仅仅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能革除的。因此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不要对现行政策效果说过了头, 过犹不及, 如果言过其实, 拉大了社会期望值与实际的距离, 反而会引发社会不满。当前社会对本轮医改存在的一些不满, 并非完全是现行政策的缺陷, 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官员和舆论把效果说冒了头, 言过其实, 结果适得其反。

五、改革应注意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如果以颠覆性的思维推进改革, 就免不了陷入反复折腾

在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之前, 农村医改有两点是应该肯定的:其一是经过了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 乡镇卫生院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内部运行机制。如在人事制度上淡化了身份管理, 在分配制度上推行了浮动工资, 在经营管理上强化了法人治理等。其二是继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印发后, 政府主导的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如明确了乡镇卫生院举办主体是地方政府, 并确立了“县管”体制。政府投入由2002年的51亿增长到2009年的229亿1, 7年增长449%, 是建国后投入增幅最快的时期。尽管在运行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趋利性, 政府主导的体制还比较脆弱, 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尚待强化, 但30多年改革历程中还是有很多值得继承发扬之处的。遗憾的是在设计新一轮医改政策中对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中所蕴含的活力, 以及这种活力与公益性服务形成互补的机制正视不够, 研究不够, 吸纳不够, 刻意于推陈出新, 破旧立新。结果这样的“新”却失去了基础, 以高昂的成本经历了一段曲折。痛定思痛, 现在需要警觉的是面对乡镇卫生院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不能再用颠覆性的思维否定近几年医改的成果, 不然有可能又折腾到当初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2002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

[15]、中发[2009]6号《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16]、《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载《医学与哲学》2005年10期;

《再论农村卫生服务的内部市场》载《健康报》2010年6月14日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8

一、当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 财务管理目标设置不当, 落实医改管理目标转型不够

作为基层卫生服务单位, 同样面临着市场竞争, 解决“吃饭”问题是前一时期乡镇卫生院的主要目标, “保吃饭”成为卫生院运行的重要目标, 形成了以增加可支配收入为中心的运行模式。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政府卫生投入的加大, “吃饭”问题已不再是乡镇卫生院生存的主要矛盾, 原有的管理运行模式亟需加快转型。

(二) 财务管理机制模糊, 制度缺乏

目前,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套真正的财务管理制度, 一些单位虽然有名义上的财务管理制度, 但只涉及一些报销和费用审批及岗位责任制等方面的管理, 缺乏会计方法、资产管理及账户处理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指导意见, 更没有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工作组织架构不完整, 往往仅表现为财务人员的职责, 没有科学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和流程。

(三) 财务人员业务技能不强, 适应会计环境的能力不足

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已经实施, 计算机系统与会计软件也不断更新, 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技能不强, 满足于完成会计记账工作, 应付财务报告的报送, 而核算基础薄弱, 甚至账目不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四) 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 审计人员大多为兼职, 审计专业技能不足, 手段单一。审计流于形式, 往往仅是应付上级检查做资料, 不能起到日常监督、全面监督、客观监督的作用。

二、医疗业务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 资产管理不实

1. 固定资产管理不实, 资产产权不明, 无固定资产日常维修、维护、保养措施, 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较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缺乏科学的论证, 报废手续不完善、转让手续不健全的现象普遍存在, 报废不报批、处置不报批, 账务不能及时处理, 不能执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 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资产不实, 账实不符。

2. 药品等存货采购环节、管理环节存在不足。

(1) 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药品采购、入账、入库等环节不规范的现象, 财务人员仅仅起着账房先生的作用, 直到付款时才通知财务人员, 财务人员不能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药品等采购无制度或虚设, 不能根据使用量及业务的周期性合理测算采购周期、采购量, 出现部分品种存量不足, 部分品种则长期积压, 甚至到期报损。资产周转率低, 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2) 乡镇卫生院药品等存货存放条件不足, 仅能做到防盗窃等, 不能完全满足药品存放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 (3) 忽视部分用量小、金额小、使用频率低的抢救药品、器械的日常管理, 缺少日常维护, 过期、毁损后不能及时补充, 增加了可能风险。 (4) 盘点清查制度执行不严。一是盘点周期长, 不能及时发现存货损溢情况。二是盘点范围不全面, 仅重视在库药品等物资的盘点, 忽视可较长时间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以及采取领用制度的非单独计价的材料物资的盘点。三是因医疗单位业务的特殊性, 盘点时药房药品不能完全禁止流动, 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盘点数据的准确。四是部分存货存在购销差价, 盘点价格设计时不能兼顾, 造成盘点仅能反映一种价格结果, 盘点结果的分析利用受到限制。 (5) 乡镇卫生院存货中的药品、卫生材料等普遍不能分库保管, 分库设账。随着药品零差价制度的实施, 药品差价率已基本不存在, 其出售收入仅是购进成本的补偿, 无增值收益, 而医用材料却存在差价。且医用材料的使用及收费方式多样, 有的不能单独计价收费, 其使用直接构成医疗成本的净增加, 有的却可以单独计价、单独收费, 有对应的收入补偿方式。新会计制度要求药品以购进价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消耗成本, 不同补偿机制、不同差价率的存货不加区分地保管与使用, 不利于成本核算, 也不利于便捷准确地计量存货价值。

3. 货币性资金控制不够。

一是收费处的现金收入常常不能做到按日足额送存银行, 月末核对收入账现象普遍存在, 资金被循环挪用风险大。二是收费处找零备用金设计失当, 收费员之间无统筹使用机制, 有的过少, 不能满足日常需要, 有的过多, 占用资金且安全隐患大。三是银行存款由出纳人员进行对账, 依赖于出纳人员的职业操守。

4. 应收医疗款管理欠缺。

乡镇卫生院应收医疗款主要有两块, 一块是医保机构待结算款, 一块是病人欠费。对于病人欠费往往能有效控制, 但对医保机构结算差额核算与管理有待规范。

(二) 预算编制规范性不足、执行力不够

在乡镇卫生院, 预算的编制是非常随意的, 是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 甚至存在无预算现象。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更不理想, 哪里需要就往那里贴, 资金管理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 所属门诊医疗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不到位

乡镇卫生院所服务的社区人群居住分散性特点决定了其下设门诊医疗服务部、社区卫生服务站, 对这些站点的管理基本上处于财务承包、自负盈亏、定项劳务补助等原始形式, 而其财务收支过程基本上不受乡镇卫生院控制和监督管理。过度医疗行为、收费欠规范行为时有发生。

(四) 信息系统控制设计不足、重视不够、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目前, 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管理, 在乡镇卫生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收效甚好, 但部分卫生院信息系统运行仍存在不足。一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医疗业务财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数量不足, 对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限识别能力弱;二是会计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缺乏将会计系统软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规划, 财务软件与医院内部管理软件, 新农合结算软件、医保结算软件、救助结算软件、离休病人结算软件的系统平台各异, 数据不能共享, 各系统信息成了信息孤岛;三是对各系统的维护、升级困难, 各系统提供商不能提供后续服务, 乡镇卫生院又缺乏相应专业能力, 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新的业务流程、业务环境、信息需求, 甚至数据错误不能得到纠正。部分数据的提取利用仍需手工加工汇总, 给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 减少管理薄弱环节的对策

(一) 明确财务管理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随着医改制度的实施, 乡镇卫生院生存和吃饭问题已从制度上得到保障, 依法组织收入, 合法合规并坚持节约的原则使用资金, 进行准确的核算, 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效果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对此乡镇卫生院应有足够的认识, 领导应将财务管理纳入重要工作视线, 围绕财务管理目标任务强力推进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加强职工管理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保证每个职工均熟悉财务管理意义, 并主动参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明确每一部门、每一岗位的管理职责, 知晓并履行各自岗位的管理义务。全体工作人员应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人人有份、人人有责, 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二) 加强人员管理技能培训, 建立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

1. 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一方面会计制度依赖财务人员正确的执行, 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依赖财务人员正确的把握, 会计信息的提取和有效利用依赖于财务人员正确的处理与加工;同时会计人员还肩负着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责, 应充分掌握财务管理技能, 向领导层建议管理措施, 起草管理方案, 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这些均要求会计人员掌握并及时更新会计知识管理理论。另一方面,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广泛实施要求财务人员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信息化系统中嵌入的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的有效地发挥作用, 需要正确的授权制度和操作人员正确的操作, 财务人员应首先掌握, 为管理信息系统有效使用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2. 加强资产保管使用相关科室技能培训。

对各岗位、各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技能培训, 明确责任。 (1) 药房、药库等存货保管科室除实物安全外还应培训入库、出售、领用、退药、调药、报损、盘点等各个环节注意事项。近效期药品设专架存放, 关注药品的有效期;麻醉药品设专柜保管, 需冷藏药品加强冷藏温度的监控;抢救药品存放位置应保证容易识别、容易取用;零差价药品、单独计价的材料、非单独计价的材料等管理要求不同存货, 应分库保管, 没有条件的应分架存放, 单独设账。存货保管科室应定期盘点, 做到账实相符, 账账相符, 追查存货毁损原因, 落实责任, 因制度设计原因的优化流程, 建立制度的优化机制。 (2) 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加强上岗前培训、使用操作规程培训, 限制非专业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建立维护保养计划、设立账卡, 明确保管使用责任。

3. 加强收费部门的现金收费管理、票据管理、退费管理的培训。

建立缴费制度、对现金收入的缴款制度、找零兑换限额制度, 保证收入及时入账, 资金安全完整。

4. 加强医保结算制度的培训, 对医保结算限额、次均费用、结算办法、结算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医保结算差一方面表现为可以收回但金额待定的考核性结算差, 这部分结算差主要应与医疗服务人员沟通医保考核办法, 规范服务方式, 保证考核结果, 且应单独设置账户、单独核算。另一方面包括能确定不能收回的永久性差, 主要有: (1) 医保次均费用、日均费用超支等款项, 降低医疗费用, 防止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是医改目标之一, 医疗服务单位应依据患者病情需要主动采取措施, 避免药品滥用, 医疗过度, 落实医保政策, 减少这一结算差, 对于实际发生的差额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正确反映财务结果。 (2) 违反医保政策发生的结算差, 应及时追究责任人, 由责任人赔付。

5. 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

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到医院业务开展各个层面的管理控制, 每个岗位、部门不同的操作权限, 实际上是业务流程的控制环节及信息的访问限制, 各权限设置不能交叉, 权限不能转授于不相容职务者。同时要加强学习, 确保信息系统控制有效、信息安全。

(三)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建立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管理制度, 应将成本目标、核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与职工充分沟通, 保证全部职工目标一致、措施得当, 重点确保安全、降低消耗、控制支出、挖掘潜力。对公共卫生服务应将重点放在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产出效果评价上, 在达到预订的目标效果基础上降低支出成本。医疗成本节约、公卫资金使用效果的提高应与个人收入挂钩, 以调动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积极性, 推动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 实行全面预算控制

预算管理, 是国家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全面依法预算的编制是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明确要求, 是乡镇卫生院组织收入、实现支出的年度法定依据。乡镇卫生院应将批准的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 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 形成部门、岗位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同时应考虑业务周期性、时限性因素将年度预算细分为季度、月度预算, 实施分期预算控制。财务部门应加强与预算执行科室的沟通, 运用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 采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向领导层和各预算执行部门报告和反馈预算执行进度、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 促进预算的实现。对预算的执行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考核制度, 切实做到奖惩分明。

(五) 加强对下属站、点的财务管理

对下属站、点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监管, 建立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落实责任制度, 保证财务收支规范, 资产安全。

(六) 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设计评价制度, 执行审计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环境的变化, 新业务的开展, 均应对制度进行优化。同时对制度的执行过程及结果应建立日常的财务管理审计监督机制, 并辅以专项监督, 明确监督程序、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应依性质、严重程度、处理权限及时报告或反馈, 落实改进措施, 对相关责任人依制度进行处理。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9

1 难点

1.1 专业思想不牢固, 护理队伍不稳定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 各卫生院护理人员中聘用制护士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待遇相对较低, 流动性大, 加上一些卫生院重医轻护, 因而造成了护理人员的心理不平衡, 不能安心工作, 随时都有辞职的可能。

1.2 护理水平难以提高, 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

长期工作在乡镇卫生院的护士, 大部分安于现状, 缺乏进取意识, 不愿自学, 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 护理知识永远得不到更新, 护理水平难以提高, 致使危、急、重患者不能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对其救治存在一定的隐患。

1.3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 护理质量难以保证

无学历、低学历、无职称、低职称的护理人员占较大的比例 (见表1) , 且医护比例倒置 (见表2) 。医护比例与卫生部规定编配的要求相比 (医护比1∶2;床护比1∶0.4) 远远不足。护理人员的数量始终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1]。由于护理人员长期紧缺, 无学历、低学历、无职称、低职称护理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 且无高学历的护理人员, 因此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无从谈起。

1.4 护士长的职能偏移, 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护士长是整个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其职能本来是以管理为主, 但由于护理人员长期紧缺, 护士长与其他护理人员一样参与排班, 还要参与院委成员分工, 管理卫生院公卫、防疫、后勤等护理业务以外的工作, 用于护理管理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 严重影响护理质量管理, 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

2 对策

2.1 提高思想认识, 稳定护理队伍

一是加强领导重视, 提高思想认识, 祖国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 这七分养实质上就是护理。正确的护理有助于症状减轻、疾病恢复, 以致痊愈;而不当的护理则可使病情加重, 使治疗前功尽弃, 甚至病上加病, 充分体现了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二是通过集中教育、自我教育、正反面教育, 不断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于群众健康的意识, 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情操, 养成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三是加强对聘用制护士的管理, 实行同工同酬, 参加社会保险, 使他们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 以稳定护理队伍。

2.2 加强学习教育, 提高护理水平

卫生院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护理岗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学习计划,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经过正规系统教育的护士除在院内接受再教育外, 到上级医院进修、参观、学习等。对无学历、低学历、无职称、低职称护士, 鼓励参加自学考试和护理高等院校远程教育等护理专业学历教育。对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护士, 进行重点培养, 安排到高等医学院校脱产学习, 或参加各种知识更新提高班学习, 不断更新护理知识, 培养带教工作能力, 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逐步提高乡镇卫生院整体护理水平。

2.3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按规定编配的要求 (医护比1∶2;床护比1∶0.4) ,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公开招聘医学院校优秀护理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逐年增加护理人员, 不断充实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队伍, 有计划地解决护理人才紧缺问题, 以尽快满足临床需要。二是建立灵活多样的进人机制, 采取与高校签约的方式引进优秀专科以上高学历毕业生。三是在县内外引进工作经验丰富、实际工作能力突出的护理骨干, 使乡镇卫生院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2.4 提高护士长管理能力, 规范护理管理

护士长是单位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人员, 担负着护理业务管理、组织管理, 护理教学及护理科研等工作, 其管理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为此, 一是加强护士长护理管理知识的学习, 更新管理观念, 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形成一个良好的护理管理模式。二是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集中精力钻研业务知识, 不断提高基础医学、护理学、管理知识水平。三是加强对其他护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对危、急、重患者的病情观察能力及处理能力, 做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 让各项护理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10

1 存在的问题

1.1 领导不重视:

随着医疗卫生的改革, 乡镇卫生院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 但大部分医院领导存在重医疗、轻预防思想, 普遍认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只投资不产生效益, 对检查想方设求各乡镇卫生院主管院长必须高度认识, 认真对待, 扎实限期整改。

2.2 加强培训。

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最简单、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现场进行正确的洗手方法培训, 并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特别对无菌技术操作培训, 要求环境清洁, 操作前后衣帽整齐, 必要时穿戴无菌衣及戴手套,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分别处理。要人人理解标准预防的涵义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防止医院交叉感染, 特别是对供应室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2.3 建立管理组织。

规定各地段医院的院长为第一责任人,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为各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提供学习及培训场所并提供有关资料。

2.4 加强一次性用物及消毒液管理。

各乡镇卫生院必须统一使用由采供中心采购一次性医疗用品, 不得私自利用其他途径采购, 同时要进行质量验收, 严禁过期、失效用品出现, 对消毒液必须具备三证齐全, 并且要监测使用浓度, 以保证消毒物品有效。

3 讨论

3.1 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医院感染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工作, 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 也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此各乡镇卫生院管理者和医务工作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工作。医院感染工作虽然看不到产出, 但是做好医院感染工作产出是无限的, 规范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及职责是当务之急。

3.2 加强消毒供应质量管理。

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是医院感染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消毒前清洗是决定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议各乡镇卫生院充分发挥供应室作用, 按照供应室有关质量标准严格把关, 确保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建议可在消毒供应中心代消毒。

3.3 加大对乡镇医院的扶持力度。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11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现状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和文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近几年随着国家相应的医改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更多的患者从医疗政策中切实的感受到了实惠。在政策的扶持下乡镇医疗机构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据调研资料显示,在多数的乡镇卫生院中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得到忽视,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本文就从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的现状入手,探讨目前乡镇卫生院内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一、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重要性

卫生院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卫生院的人事档案管理、药品的使用的档案、疾病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文件管理、行政后勤的管理、医院内部的科研文件管理、教学活动的历史记录等,涵盖着医院历年发展的历程,许多珍贵的医案文案资料。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更好了解医院各个职工履历和发展,对于职工职位的变动调整进行登记和更换,便于医院的认识管理;典型的医案资料和病历资料能使医生在致病救人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医疗知识、如疾病类型、典型的形状、治疗的方法等,帮助其开拓眼界,提升专业技能;对于科研文案的管理能够使其科研成果得以传承和发展,教学活动的记录能帮助部门或者科室之间进行相关培训进行参考。由此来看医院的档案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医院都设有专门的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并且配备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但是其主要的缺点是没有和医院发展的步调保持一致,造成管理缺乏平衡性和持久性。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点:

1、档案制度不够完善

经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的乡镇卫生院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均会对医疗、疾病预防和保健、药品的使用、行政后勤等方面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对于档案管理方面却没有详实且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的目标也是模糊不清,同样也缺乏档案管理的考核制度。从基本的日常管理制度规范缺乏,到管理目标以及管理工作的考评等或薄弱和缺失,造成档案管理无法适应医院的发展

脚步。

2、领导无法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很多基层的卫生院内,医院的领导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如何让提高其经济效益方面,和职工的待遇等方面,没有切实的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很少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资金投入,这就造成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欠缺,许多乡镇的卫生院的档案管理室设置在闲置没用的储藏室内,由于缺乏专人的整理、登记等操作,导致档案丢失和损坏。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甚至没有使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多的档案还是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

3、档案管理室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是退休的医生或者是护士,甚至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利用率采用轮流管理。或者外聘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来完成档案的整理、归档和记录等事宜,这些“管理员”大多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有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在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管理的操作,其档案的整理和归档等处理会出现混乱无序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后期的档案的查找和使用。

4、病理资料的管理不够规范

近几年国家医疗政策向乡镇倾斜,使农村的人们看病更加方便、便宜,这也促使了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由此看病的人数也会逐渐增多,乡镇医院子啊突然面对这种情况时,对于病人的病例档案的建立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比如书写不够规范和严谨、内容不够完整,档案的信息缺失等,在建档时没有将相应的疾病类型、编号等书写清晰,造成归档时排列混乱,这对后期的档案检查、病案查阅以及统计分析等均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的措施

1、提升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治病救人,而其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否是其整体实力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卫生院的日常运营中,不仅要将致病救人当成的要务,还要将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病人的档案管理同样如此。卫生院的领导应该将档案管理工作和医院业务建设放在同样的位置进行规划,继而大力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卫生院职工对于其的认识,必要时可以学习国家的的有关于档案管理的法律,提升法律意识。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的培训

要想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提升全院的重视程度,还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培养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素质的人才,主要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培训、上级部门的委派等方式来完成,在培训后和入职前一定要对其的档案管理的知识水平进行考核,合格之后方可证实入职。同时对于那些进行培训的护士或者医生,对其培训的结果和年终或者相关的考评结果以及晋升挂钩,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员能够珍惜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其专业档案管理知识的掌握,全面了解档案的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操作

规范。

3、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的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档案的建立、档案的整理、档案的保存和移交、同时还要满足医生分析研究医案时借阅、归还,与此同时对于过期的档案应该进行销毁处理等工作。因此作为医院要建立一整套档案管理的制度,保证每一步骤都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安排2名管理员,并将具体的管理内容责任到人,让档案管理和卫生院的发展趋于同步。

4、提升卫生院的硬件建设

在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之后则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室的建立,档案室应该设置在降为宽敞的房间内,同时主要保持档案室的空气的洁净、要具备除湿机和空调等电器,定期进行清理和检查,避免出现潮、滋生虫类或者其他物质的侵蚀等。与此同时要对管理工作配备专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建立电子档案更好的进行立卷、编排、检索、借阅等统计工作,全面实施信息化,是档案的信息更加完善,资料更加健全,管理更加高效。

5、加强病历的管理

患者的病历是体现医生的治疗措施,用药种类、治疗效果等多方面的信息载体,根据病历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疾病治疗的水平、医疗服务的质量等。因此在进行医院的档案管理中要加强对病历的管理力度,从书写规范等严格要求,制定病历书写规范制度,通过宣传和重申的方式让医生明确病历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医院的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病历书写规范之后在进行档案管理时能更加快速的分类和统计分析。

四、结束语

医院的档案管理包括的内容比较繁多,这对于正处于政策改革的乡镇卫生院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全面的医疗服务机构,卫生院应该积极的相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努力的完善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的力度,全面实现卫生院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其米格.刍议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06).

[2]罗志勇.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才智.2012 (09).

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篇12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防病和治病的主要机构, 乡镇卫生组织虽然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发展,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依旧比较薄弱, 造成了资金管理混乱和浪费。这极大阻碍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进步, 需要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和关注, 完善财务内部控制, 从而更大限度发挥乡镇卫生院有限资金的利用效率, 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乡镇卫生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与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医疗机构相比, 乡镇卫生院的规模较小, 其内部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他们普遍认为即使小型机构中没有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可以对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一些乡镇卫生院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仅仅根据院长的指导来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工作。在传统的乡镇卫生院管理运行中, 院长负责制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发展, 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它使得权力过度集中在院长的手中, 也就是所谓的集权, 从而使得乡镇卫生院的章程形同虚设, 不能发挥作用。另外, 还有一些乡镇卫生院虽然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并没有得到实际执行而流于形式。而且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规定的内容并不完善和健全。例如, 在一些乡镇卫生院中, 原始凭证的审批手续不健全, 没有相关的经手人签字或者缺少财务人员审核签字;医院的防疫收支脱离了内部财务管理的范围以及医药品的核算没有得到落实, 材料领用的审批手续不全等。这些状况的发生都源于不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因此, 需要加强对相关方面的重视, 完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2) 岗位分工不明确, 业务素质低下。规模小是乡镇卫生院普遍的特征, 这就使得他们不可能像大的卫生机构那样拥有较为清晰的岗位分工, 大多存在着一人多职的现象。例如, 单位的出纳兼具药房保管, 会计兼具档案的保管, 以及药房兼具收费的功能等。再者, 卫生技术人员兼职财务岗位, 但兼职人员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工作, 由他们经手的业务经常出现错误而导致资金混乱的问题。乡镇卫生院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的问题成为困扰单位发展的难题。现在, 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一般会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医疗机构, 并且对于地域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乡镇卫生院是国家基层单位, 医疗设施不够先进, 发展机会较为有限, 所以专业会计人才很少选择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和学习。另外, 乡镇卫生院本身对于财务人员重视不足, 当新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求发生变化时, 他们也没有组织相关的专业培训, 导致财务人员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使得乡镇卫生院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不高。

(3) 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结果如何, 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要求较为严格,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实, 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对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是必须的, 同样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从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到记账凭证调制的监督再到相关的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等一系列的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乱象。另外,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受到一定限制, 不能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对相关财务工作的监督职能, 使得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不能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

(1) 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为卫生院的财务工作提供可靠的行为准则, 指导内部财务工作。对于至今还没有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乡镇卫生院来说, 不应当随波逐流。在此之前, 应当对本单位内部的运行机制进行调查, 使得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符合单位财务运行的基本要求, 这样才能够为单位内部的财务运行提供指导。如果乡镇卫生院的相关负责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不了解, 他们可以聘请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相关专家, 让他们为本单位制定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在单位内部已经存在相关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应当对其缺陷进行查找, 查看财务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哪个环节存在问题, 并加以补充和完善。由此可见, 无论从哪个角度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 该制度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的运行标准, 而不能千篇一律, 不然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明确岗位分工, 提高业务素质。无论是在大型的医疗机构还是乡镇卫生院, 要想提升财务内部控制水平都应当明确内部岗位的分工, 这样才能实现各司其职的目标。明确岗位分工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内部岗位分工标准, 之后的人员配备应当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设置, 各司其职, 这样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和更正, 还能够实现不同的岗位专业的细化和分工, 提升单位内部的管理效率, 实现管理目标。就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 乡镇卫生院应当对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工作, 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后续教育管理, 也可以在有条件的单位内部建立专门的培训部门。除此之外单位还应该对自觉提升财务专业素质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这样能够激发财务会计人员自觉学习的兴趣。从财务会计人员自身来说, 应当对其专业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 与时俱进。

(3)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的发挥需要赋予监督机构一定的权利, 保持其开展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比如说, 乡镇卫生院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独立于单位的负责人, 使其能够自主发挥其监督职能, 并且将发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上报, 使有关部门能够对财务内部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查,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更正和补救。监督应当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查, 排除资金风险。

四、结论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国家实施医疗改革的要求之一, 同时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资金管理和运用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现阶段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乡镇卫生院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从而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摘要:本文通过对乡镇卫生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乡镇卫生院,问题和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春梅.浅谈乡镇卫生院内部财务控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 (03) .

上一篇:税法与多媒体的结合下一篇:真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