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2024-09-25

心理委员会工作总结(共9篇)

心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篇1

心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在团委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心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心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能,仍旧以“依靠心理委员搭建起学院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宗旨,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整体上完成了原定的工作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于2012-2013年的总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通过心理委员加强了对基层班级的建设

1、对基层班级学生近期情况的记录

心理委员会注重培养心理委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十分重视每月的心理工作月报总结。各班心理委员每个月对班级同学的心理情况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报表的形式反馈给学院,加大了学院心理工作的强度和力度。期间对月报内容及格式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将提交总结方式改为邮件发送的形式,为心理委员及时将班级近期情况反映给学院提供了便利。

2、新生心理委员的选举

学期初,随着12级新生的加入,学院积极与新生班级联系,下发了心理委员甄选标准及工作职责并完成了对心理委员的评选工作。心理委员会及时对各个年级班级新上任心理委员完成了统计工作。

3、组织开展新生班级团体辅导

为了打破新生之间的隔阂,增加班级间成员互相之间的了解,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心理委员会邀请了心理系研究生,在9月22日到9月28日对12个新生班级开展了团体辅导活动。部分新生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也参与到其中,为之后的班级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4、组织基层班级开展室外拓展训练

为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将心理委员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心理委员会组织新生班级在9月25日中午在操场上进行了室外拓展训练,锻炼了心理委员的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重视对心理委员的培养以增强内部建设

1、心理委员会迎新

为了使心理委员会更好的运转,我们在学期初进行了纳新活动。招新过程分为两部分,在十月份同各大学生组织一起向全院同学发起招新,之后又在各班选出心理委员后将全体心理委员纳入心理委员会中来。在纳新的过程中各部严格按照内部条例,认真考核、重点选拔,为心理委员会注入了最新鲜的血液。本次工作的圆满结束成为今后工作顺利开展的原动力。

2、定期召开心理委员例会

在每一次的例会中,各心理委员对近期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予以解决。委员会主席或负责人会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进行总结批评和指正,例会的定期开展提高了心理委员的素质和能力,对心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

各部门开展拓展活动

各部门负责人为加强部门内部建设,活跃工作气氛,一起学习、娱乐,对举办的活动进行分析汇总,交流心得,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各种游戏小环节的加入也带动了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校内银杏大道的合影留念记录了大家的欢声笑语,加深了部门间的友谊,很好的促进了内部建设。4、12-13学年优秀心理委员评选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心理委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引导和带领全体同学完成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院从日常工作、现场答辩两个方面对心理委员进行了全面考核,评选出学院优秀班级心理委员6名并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5、心理委员专题培训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学生心理工作重要的依托力量。在2013年全院心理委员专题培训中,心理系研究生重点解释了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心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近年来学校的实际案例讲解了心理事件的应对举措。同时要求班级心理委员广泛、准确的倾听和反映同学们的心声,做好老师与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着重锻炼和加强心理委员发现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与班主任、心理负责老师共同做好班级心理工作。

6、心理委员培训

心理委员会针对大一全体心理委员及心理委员会内部成员在12号楼团体辅导室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并交流了对心理委员及心理委员会的看法和建议。从最后大家的交流分享中我们看到各委员都收获了不少关于团体活动以及人际交往的经验,对团体合作精神,沟通能力,领导意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今后在本班开展工作提供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团体辅导后基层心理委员表示,多次此类活动可以增强心理委员彼此间的沟通和了解,提高心理委员拓展能力以便更好的将拓展活动运用到本班当中。

7、部门风采展

在这学期中,我们着重加强了心理委员会的内部建设,极大增强了内部凝聚力。继去年第一次部门风采展的成功举办,在第15周心理委员会举办了第二届部门风采展,四个部门分别进行了部门工作经验分享与交流,部门的成员在部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各自才艺,表演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在这次活动中各部门成员之间了解更加深入,我们也对各部门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继续在全院范围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1、12-13学年心理委员实践活动的评优

为协助党委学生处心理发展与咨询中心,督促心理委员在班级中传播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在基层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人际支持氛围,使学生了解自我认识与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活的积极推动作用,心理委员会积极组织基层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委员实践活动。在前期向新上任心理委员介绍了此次活动,并邀请到了11-12学年心理实践活动获奖班级的心理委员进行经验交流。最终大一基层班级均成功完成了心理委员实践活动,团委老师并对各个班级进行了评优与表彰。

2、积极开展2013年“首都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

为做好2013年“首都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我院配合学校开展“首都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开展了“心理委员实践活动”、“心理情景剧比赛”、“发现”摄影大赛 三项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收获,并将获奖作品推荐至学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并在今年仿照大型节目“一战到底”,推出了第一届“一战到底从心启航“的特色心理益智竞赛活动,活动群体面向全体学生,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背景,形式新颖,获得广大老师和学生的好评。

3、宣传各项心理知识讲座 为协助校心理委员会,更好地在全院范围内宣传心理知识。心理委员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基层班级心理委员近期心理知识讲座,成长训练营等活动,通过他们将心理知识宣传给全院学生。

四、反思

在2013年的工作中,心理委员会进步很大,得到了师生一定的好评,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1、随着心理委员会规模扩大,心理委员会成员数量的增加。人员的增加,导致出现管理出现混乱,不能很好地做到上传下达,导致心理委员会工作效率的下降,工作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2、由于这个组织还不像其他学生组织那样成熟,没有一套合适明确的工作模式,很多资料准备不全,没能够及时的去完成,而是让秘书长发现来提醒我们去完成。

3、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致使心理委员会的一些常规活动,组织不够严密,疏忽很多细节问题,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面对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委员会如何在日益走向开放的校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我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会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使心委会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前进,逐步走向完善,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无悔的付出,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心理委员会

心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篇2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承受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大。据教育部门统计资料表明, 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相对本科生而言, 高职生存在如下心理特点。

(一) 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自上学以来学习成绩较差, 在班级一直属于后进生, 对自我评价较低, 认为自己就不是读书的“料”, 考上高职院校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很大的成就感, 与本科生相比, 这种自卑心理更严重, 自我效能感降低。同时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 就业与继续升学深造的局限, 更促进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怀疑。[2]这种心理特点致使很多学生与周围同学的人际关系不协调, 造成敏感、多疑, 或对自己的前途迷茫, 凡事不努力, 不积极主动等。

(二) 厌学心理普遍。

部分高职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意志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相对本科生而言, 大多数高职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 上学也只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 甚至有的学生就读高职院校, 就是应付父母, 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概念, 没有动机, 也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在这种心理特点影响下, 很多高职生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 久久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不能进入大学生的角色。

(三) 悲观消极, 情感较脆弱。

据调查, 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甚忧,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成为心理方面的弱势群体。[3]随着高校的扩招, 对高职生来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苦读书, 到最后和农民工竞争岗位, 受到严重打击, 觉得自己白读书, 甚至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这就使一部分学生无法度过此阶段而采取回避的方式, 最终只能使情况更糟糕。

二、心理委员的界定及职责

心理委员又称心理保健员, 隶属班级干部成员, 一般设有男女各一名, 是沟通学生与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桥梁和纽带。主要负责向本班同学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同学们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寻求心理援助;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预计开展的活动告知同学, 鼓励他们踊跃参加、同时要积极关注班级成员的精神面貌, 一经发现异常要将信息及时反馈到辅导员老师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处;积极配合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开展工作, 如新生心理普查及建档工作、危机干预;根据本班实际情况,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 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知识薄弱。

大多数高职院校未开设心理学专业, 从事班级心理委员及院系心理发展部职务的学生大多为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 他们对心理学知识了解甚少。虽然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性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各高校也重视对新生心理委员进行专业培训, 但是由于资金、人员配备等问题, 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存在着次数少、内容泛、面太窄、效果平平等问题。

(二) 选拔程序不规范。

限于实际情况, 部分学生对心理学或心理咨询存在误解, 认为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 在选拔心理委员的过程中, 主动自荐的学生数相对其他班级干部较少, 班级只要有学生自荐, 辅导员就会任命同意, 或者直接让其他班级干部兼职等, 这些未经过考察、考核而直接担任心理委员, 可能会导致心理委员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 人员流动性较大。

虽然心理委员在上岗前都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老师的培训, 但是部分心理委员除了心理知识薄弱外, 对自身心理委员的职责不明确, 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像其他班级干部那样有威信、有成果, 逐渐对自己的职务失去兴趣。有的学生自认为已接受相应培训便可以胜任咨询工作, 遇到棘手的情况便不向辅导员、心理健康老师汇报, 自己解决, 结果使情况更糟糕, 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丧失工作兴趣, 导致班级心理委员流动性较大。

(四) 对心理委员队伍的管理缺乏长效机制。

虽然很多高校都在班级中设立了心理委员职务, 但由于专业教师有限等原因, 心理委员的有效工作机制方面建设的并不完善, 除定期的系统培训外, 又缺乏专业指导及督导等, 导致心理委员队伍的影响力不大, 认可度不高, 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

四、完善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的对策

(一) 严格选拔制度。

心理委员工作具有特殊性, 除了要求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外, 还要求自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性格开朗, 乐于助人, 人际关系和谐, 责任心强, 能够遵守保密原则等。笔者认为在选拔心理委员上要有明确的程序, 不能只凭学生的兴趣, 可以采用班级选举“人缘最好, 朋友最多”的同学担任, 这样为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 为防止心理委员队伍中有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同学出现, 可以参考SCL-90测试分数, 或针对自荐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团体辅导形式遴选出最符合条件的学生, 并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的考察、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可胜任。

(二) 理论实际相结合加强培训力度。

高校针对心理委员都会进行“心理委员的职责义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处理、朋辈辅导的基本技巧、人际交往的技巧”等系列理论培训, 但却缺乏相应的实际训练, 如:现场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谈论等, 达不到预想效果, 因此可依据实际情况, 先让部分心理委员到心理咨询室担任心理接待员, 提高对心理疾病的识别能力。此外, 可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分年级分性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该倾向于不同年级高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如一年级会面临着环境适应、学习等方面问题, 二年级会遇到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问题, 三年级面临就业问题等。对于心理疾病方面, 应侧重于抑郁症, 焦虑症等常见疾病, 提高培训的时效性。

(三) 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完善激励体制。

稳定一支积极向上, 充满活力的心理委员队伍, 调动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十分必要。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可优先评选优秀班级干部, 或在期末综合测评中予以适当加分, 在每年的心理健康月活动中评选出优秀工作者、优秀心理委员等进行表彰并奖励, 以这种比赛、竞争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工作方法, 了解心理学知识, 明了自己的职责, 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建设, 形成完整的监控体系。

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要靠整个团队的力量, 首先要引起分管领导、辅导员的重视, 只有高度重视, 经常与班级心理委员交流, 才能时刻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同时也能对心理委员进行指导与督导。

(五) 加强心理委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团体游戏, 网络交流, 心理委员沙龙, 心灵游园, 心理委员交流会等来分享别人成功的经验, 并将自己遇到的难题与大家一起谈论解决,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团队意识, 而且能使心理委员有成功感与自豪感, 使更多的人乐于成为此队伍的一员, 同时也稳固了心理委员队伍。

参考文献

[1]徐宝朋, 杨爽.朋辈辅导形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心理委员[J].硅谷, 2010 (7.)

[2]刘波.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调试[J].北方经贸, 2004 (1) .

心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篇3

心理委员工作站的创意与产生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中的基层工作者,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助人自助”的五大职责。

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督促全校心理委员履行其职责呢?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心理委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呢?要完成全校二百多名心理委员的督导与培训、考核与评估、联络与沟通等工作,仅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两三个专职教师的力量显然不够,工作起来力不从心。为此,必须有一个专门负责心理委员工作管理的学生组织,来协助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工作。

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基本上是通过两个学生组织去管理心理委员的工作:一个是校(院)学生会心理工作部,一个是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但是,由这两个学生组织管理心理委员的工作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首先来看校(院)学生会的心理部。由于这是个非独立机构,设置低、人员少,工作人员的职责笼统,缺乏明确、具体、细致的分工,往往使得管理不深入不全面。学生会跟心理咨询中心不是隶属关系,因此,不利于心理咨询中心去直接领导与指导它开展工作,这就从客观上造成学生会心理部难以获得心理学专业老师经常性的业务指导,难免造成工作上的不科学性和不规范性。相对其他班委委员而言,心理委员工作更多,要求更高,责任更重,专业性更强,因此,依靠学生会的心理部去管理他们,困难重重。

其次来看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该组织是由全校爱好心理学的同学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社团,具有“民间性”。而心理委员是班委成员之一,属于学生干部编制,属于“行政职务”。由一个学生社团去管理心理委员这个学生干部队伍,显然不够妥当,缺乏权威性。而且,心理协会主要以开展活动为主,并非担负管理工作的职能组织,其会员具有广泛性和非固定性。

既然以上两个学生组织都不宜担当管理心理委员的重任,那么,能不能组建一个新型组织来担当此任呢?在广泛调查研究与论证的基础上,该校决定筹建一个新型的学生组织,就这样,“大学生心理委员工作站”应运而生。

学校将工作站的性质定位为:在学生工作处的统一管理下,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专门负责全校心理委员工作管理的学生组织。宗旨为:督导心理委员开展工作,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增强助人自助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危机事件,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心理委员工作站的设置与组建

在心理委员工作站的内部设置以下五个职能部门:

办公室:负责工作站的文件起草,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组织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

信息部:负责收集、了解、报告各班心理动态和心理活动信息,并向同学们提供有关心理服务的各种信息;加强与班级心理委员的联系,及时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同学,并及时推介到校心理咨询中心,及早预防心理危机恶性事件的发生。

培训部:负责举办心理委员培训班、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开展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聘请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主讲和指导;定期举行心理委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工作专题研讨会。

测试部: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负责进行各种简易的、应用性的、非诊断性的心理测试;协助心理咨询中心搞好每年一度全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

考评部:负责考查、考核、评估心理委员的工作表现与业绩;协助心理咨询中心搞好全校心理委员的年度评优表彰工作;协助各系(部)辅导员和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每年新生班级心理委员的竞选、考核与聘任工作。

组建心理委员工作站分四步走。第一步,制定“工作站章程”。有了章程,就有了组织建设的蓝图,有了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站章程的条款内容包括:工作站的性质,工作站的宗旨、任务,内部机构设置与职能;工作站干部的任职条件、权利与义务,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等。在章程草案出台后,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反复修订,臻于完善。

第二步,宣传动员。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方式与手段大力宣传心理委员工作站章程,以及成立工作站的重大意义。通过大造舆论和声势,一方面扩大了工作站的影响,提高了工作站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增强了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也为下一步选拔工作站干部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选拔干部。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自愿报名→资格审查→公开竞聘→组织考察→民主测评(公示)→择优试用→正式聘任。在选拔工作站干部的过程中,该校自始至终严格执行本站章程中规定的五个项任职条件不放松。

第四步,召开成立大会。组建工作全部完成后,隆重举行心理委员工作站成立大会。请学校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学工处负责人讲话,安排工作站站长发表就职演说和心理委员代表发言,目的在于增强工作站干部和心理委员的自豪感、荣誉感与使命感。

心理委员工作站的创建成效与体会

萍乡高专心理委员工作站的工作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推进了心理委员制度的组织管理建设,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突出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开创了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机制。

第二,心理委员工作站成为心理咨询中心的得力助手。一年来,该工作站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认真扎实地贯彻落实了心理咨询中心制定的三项重要制度:一是心理健康信息报告制度,包括突发事件即时报告制度和心理健康信息月报告制度,对于及早发现、及时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二是心理委员工作例会制度。坚持以系为单位每两周召开一次心理委员例会,由系(部)心理委员工作分站主持,议程包括工作总结、工作汇报、工作布置、工作研讨等。三是心理委员业务学习制度。全校心理委员参加,每月一次,由校心理委员工作总站主持。

第三,心理委员工作站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心理委员的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与使命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各班心理委员在本系心理委员工作分站的组织下,竞相开展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例如,开展“读心理教育书,帮心理困扰生”和“讲励志故事,写心理感言”活动,举行“心情故事报告会”“心理诗歌朗诵会”“幽默笑话大赛”“心理箴言征集评选”等等活动,犹如山花烂漫,争奇斗艳。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心理委员工作站人员有以下工作体会:

学校党政班子高度重视,为工作站提供经费支持,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不断加强对心理委员工作站的管理,确立其学生干部组织的地位,赋予其应有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认真搞好年终总结评比奖优工作,可以有力地激励其积极性。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使工作站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

加强培训与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站干部的认识,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可以使他们的工作行为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应当在各系(部)建立心理委员工作分站,其内部机构设置与校工作总站相对应。各系工作分站设一名总辅导员为指导老师,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心理委员工作站与心理协会之间的关系,二者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心理委员工作总结 篇4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弹指一算,进入大学已将近一年,远离了父母远离了家,怀着对知识的追求,对外面精彩世界的向往,与电子商务3101班58个青年聚在了一起,成了一个温暖的团队,大家一起出去春游,一起玩耍,一起准备考试,长假回来一起谈心,一起……从互不相识到和谐融洽,我们一起体会到了成长的风雨和乐趣。

而自己也荣幸的担任了班级的心理委员,一开始担任这个工作时,我感觉非常茫然,不知道心理委员该做些什么?经过一学期的工作和学习,我渐渐地开始了解这个工作,也开始接受这份工作,也意识到心理委员在班上的重要性,比如说班上有同学出现了心理问题或是心理压力,这时心理委员就是最好的沟通桥梁,我在这一学年里,也试着努力地与同学们沟通,了解同学们是否存在着心理问题。入学以来,在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和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在适应大学生活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变为研究性的自主学习,但好象一下子失去了航标,比较盲目。、课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许多,成了时间的主人后有时反有空虚的感觉。、个别同学性格稍内向,集体活动中有点胆怯害羞,不愿表现自己。4、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对自己定位比较高,而面对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环境,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接受挑战,以取得更好的进步。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尝试着去做以下事情:

1、通过阅览书籍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和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能够较为正确的解决同学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2、增加自己和同学的相处时间,有针对性的和同学谈心交流,搞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为他们知心信任的朋友。

3、比较密切地和有选择性地与班里一些同学进行沟通了解,及时地了解到班级里一些同学的心理状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4、作为心理委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每次都按时参加学校举行的心理委员培训。及时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措施和政策,并且通过培训活动还与其他班级的心理委员交流与学习。

总体来说,上一学年的工作比较顺利的完成了,但与学校的要求相比,我自身在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提高

1、没有充分和每一个同学进行沟通;

2、同学们很少跟我主动反应他们自己的心理问题,可能是我与同学们的信任建立的还不够;

3、我班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举办的还不够。缺少一些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和活动;

4、我与老师的交流不够,人文关怀还有待提高。自己感觉工作上有时会慌乱,不够有序,说明我的经验还不足,要向其他人请教。介于以上的经验和不足,在下一工作段作出如下打算。

1、统计大家的e-mail地址及手机,qq号码,建立完整的心理小组通讯库。

2、建立信息回馈机制,将自己的具体联系方式告知每一位同学,随时接收同学们的回馈信息,同时也鼓励同学对我的工作提出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3、继续增进和同学的交流,和其他班委合作举行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

以上就是我自担任心理委员以来的工作总结,虽然这一年的心理活动并不多,但当同学们找我谈心的时候发现我对同学确实有所帮助时,我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职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在电子商务3101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大家一起快乐,健康地成长!

汪转晴

心理委员工作总结 篇5

担任心理委员已有一年,从最初有点手忙脚乱,到现在能够顺利完成职责,我不能说我做的很完美,但无论如何,我始终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较好地完成了工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心理委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开学初,参加学校举行的心理委员培训。及时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措施和政策,并且通过培训活动还与其他班级的心理委员交流与学习。

第二,做好自我,做好工作。自担任心理委员后,我就十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为学生树立榜样。我会先从自己做起,不断完善自我,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同时也会增加一些关于心理问题的资料的阅读,更多地关注同学们的意见与想法,并主动及时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第三,了解同学,活跃集体。比较密切地和有选择性地与班里一些同学进行沟通了解,及时地了解到班级里一些同学的心理状况。

第四,每月定期地向顾老师交心理报表。汇报班级里的整个集体的心理状况和个别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五,与班级干部合作,举行了主题为“我是你的支点”的主题班会。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第六,在心理健康月的时候,向同学们宣传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鼓励同学们去听心理方面的讲座。

总体来说,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但我自身在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提高,如下:

第一,由于客观原因(一般同学们如果碰到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会选择独自承担或是向好朋友倾诉,很少有人愿意跟我们谈论自己比较隐私的事),无法做到与每一个同学进行沟通。第二,与老师的交流不够。自己的工作经验还不足。

心理委员工作总结 篇6

刚进大一时,我一直觉得心理委员是个闲差,心想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了,还能有什么心理问题啊。但后来我发现,真的不是这样,在同学们心中,真的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于是我意识到了心理委员的重要性。心理委员真的能成为很好的沟通桥梁,也真的能帮助班里同学缓解压力。

进入大二,我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了如下工作:

(1)了解班里同学来自那些省份,并将其存入手机,以便以后和同学有话可聊,能很快增进与同学之间的感情。

(2)给班级同学群发飞信,询问大家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助,是否有问题需要班委帮助解决。

(3)统计班里同学的生日,每到一个同学生日,我会在他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发短信告诉班里其他同学,并让他们在他生日那天给与最大的祝福,这样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

(4)由于我是女生,怕一些男生遇到问题不想向我反映,我就叮嘱班长、团支书要多多注意班里男生的心理动态,有什么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还要通知我。

(5)开展以“交流与沟通”等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减轻心理压力。

(6)每月按时上交班级心理排查表,让学院新协的领导放心。

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我也发现了同学们心里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同学课余时间很充足,却不知如何去用,结果让时间荒废,之后心里又后悔;个别同学性格稍内向,集体活动中有点胆怯害羞,不愿表现自己;还有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都是班里的佼佼者,对自己定位比较高,而面对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环境,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接受挑战,以取得更好的进步。

这些问题,很多时候也困扰着我,但作为心理委员,我要想办法解决。所以我会通过阅读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和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这样就能够较为正确的解决同学们从在的心理问题,我也会根据自己和同学的时间,有正针对性的和同学谈心交流,搞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为她们知心信任的朋友。

作为心理委员,我深知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所以每次我都按时参加学校举行的心理委员培训,并及时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措施和政策,并且通过培训活动还与其他班级的心理委员交流与学习。

总体来说,上一学年的工作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但与学校的要求相比,我自身在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我班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举办的还不够。缺少一些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和活动。

(2)有时候不能和每一位同学充分交流,没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

以上就是我对上学期工作的总结,虽然在筹划组织协调的过程中,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投入了自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但能和同学们这么坦诚的交流,能让大家那么信任我,我真的很开心,也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

心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篇7

1 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

1.1 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

在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问题上, 已有研究认为, 心理委员承担着志愿者、同行者、学习者、示范者和宣传者5个角色[1,2]。志愿者是指心理委员要具有高度负责、乐于助人的品质, 有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愿望和热情, 能够自觉自愿地帮助同学解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心理困扰。同行者是指心理委员在帮助身陷困境的同伴认清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同伴共同学习、领悟、体验、分享和反思的过程。学习者是指心理委员通过接受专业培训, 掌握助人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心理自助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示范者是指心理委员往往都是心理健康、乐于助人、责任心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能够在班级中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宣传者是指心理委员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使同学们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提高心理素质, 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心理氛围。有的学者还提出心理委员扮演着4种角色, 即班级同学的知心伙伴、心理观察员、心理活动组织者以及学生与老师的心理信息传递员[3]。

1.2 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已有研究认为, 心理委员所担负的工作职责[1,4]主要包括: (1) 在班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心理氛围; (2) 积极开展朋辈心理咨询, 主动帮助同学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扰; (3)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及院系安排部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 定期排查班级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 及时进行干预, 若有必要应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4)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助人技巧。总结起来就是关注、倾听、宣传、报告4个方面。所谓关注, 是指关注同学们的情绪、行为变化及心理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不稳定的因素;所谓倾听, 主要是指倾听同学们的忧愁和烦恼;所谓宣传, 是指在同学们当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谓报告, 是指要及时将不良状况向辅导员或心理专家反映, 以便于他们为出现心理困惑的同学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另外, 有的学者把心理委员工作职责总的概括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和朋辈辅导员[5]。

2 心理委员在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数心理委员对工作职责认识不清、角色不明确

当前学校普遍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但这些工作职责空泛的内容较多, 定性的、可以考量的内容较少, 导致心理委员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难以把握分寸, 搞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 如多数心理委员简单地认为其主要工作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此外, 心理委员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 如有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是混入学生内部、专向老师打小报告的“奸细”, 是同学们的“心理垃圾桶”等[6]。

2.2 多数心理委员对工作不认可, 职务形同虚设

据调查, 心理委员普遍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满意, 在工作中无法获得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他们认为心理委员的工作大都浮于表面化、形式化, 没有实质性地深入开展工作。与班级其他班委相比, 心理委员的工作比较清闲, 基本没什么事做, 主要承担的工作还是协助学校及学院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另外, 心理委员流动性也较大, 工作不能保持连续性, 很多心理委员工作时间1 a不到。

2.3 心理委员在履行心理排查工作时的问题

调查发现, 心理委员在履行心理排查工作时出现很多问题, 如有些心理委员在进行心理排查工作时保密工作不到位, 工作方式不到位, 甚至有的心理委员直接将心理排查表交给排查对象填写;部分心理委员因担心被自己上报的学生对自己有意见, 因而去征求上报学生的意见, 这些做法对本身就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心理负担, 也使得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更难展开。

2.4 心理委员无法担当心理咨询师角色

研究发现, 学生对心理委员工作普遍不认可, 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大多持否定、怀疑的态度。如果出现心理困扰, 一般不会去寻求心理委员的帮助, 而当心理委员主动关心他们时, 反而引起学生的警惕和戒备。据调查, 大部分心理委员表示自己曾经帮助过的有心理困扰的同学都是自己比较熟悉或关系比较好的同学, 但咨询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原因是缺乏有关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朋辈心理咨询时, 主要还是讲大道理, 不能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来帮助同学。

2.5 心理委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多数心理委员表示曾参加过学校有关心理委员的培训, 但培训次数不多, 感觉培训的效果也不理想。据心理委员反映, 刚开始心理委员对培训兴趣很高, 但培训之后发现培训无法学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 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起来。此外, 学校对心理委员的培训也没有形成系统、每次参加培训的人数太多, 培训次数也少, 因此心理委员对培训的积极性也不高。

3 讨论

3.1 心理委员的工作定位应是面向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当前, 过分关注心理委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而忽视心理委员的主要角色是学生这个问题。心理委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也需要完成学业, 他们时间不多, 精力有限, 能力不足, 知识匮乏, 能做的主要是一些基本的帮助。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不是帮助一切应该帮助的人, 而是帮助那些可以帮助的人[7]。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是普及性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8], 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只占一小部分。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 大多数学生咨询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性问题, 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9]。因此, 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重点不是直接解决心理问题, 而是发现和反映问题或协助解决问题。从大部分心理委员反映开展主题班会效果较好的情况来看, 也证实了这一点。

3.2 心理委员不是朋辈辅导员, 无法承担心理咨询职责 心理服务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多数心理委员经过简短培训后让其开展工作难度较大。因此, 他们无法承担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心理委员的职责与定位不应是“小小心理咨询师”或“朋辈辅导员”, 他们的工作重点并不在于个别的心理咨询或辅导, 而在于推动班级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且以发展性的心理需求为主, 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则通常以个别的心理咨询或辅导为工作重点, 通常要帮助大学生同龄人解决一些轻度障碍性的心理咨询问题, 因而面临更大的工作风险, 需要有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担当。与朋辈咨询相比, 心理委员相对淡化心理咨询功能, 而突出针对团体心理的知识宣讲和普及、氛围营造、信息获取等功能, 可以降低其犯专业过失的风险[10]。

3.3 应慎重考虑让心理委员承担心理排查工作 多数心理委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学习, 他们的心理知识和能力有限, 在进行心理排查工作时, 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心理排查的标准。在心理排查工作的保密性原则上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有的心理委员在心理排查工作中没有做好保密工作, 结果让排查对象知道, 而同学们对心理问题大多比较敏感, 尤其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来讲, 更加忌讳别人说自己心理有问题。因此心理委员在进行心理排查工作时, 如果工作方式不到位, 保密工作不到位, 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反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建议高校最好不要安排心理委员负责心理排查工作, 而应由相应的教师来担当。

3.4 心理委员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工作需进一步深入 当前, 有关心理委员的工作体制还不健全, 相关的管理考核、培训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该制定明确合理、切实可行的心理委员工作职责, 这些工作职责应该是定性的、可以考量的, 而不是空泛的、定性的。目前, 大部分普通高校没有开设心理学专业, 缺乏心理学的师资, 开展培训工作的多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员, 由于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与定位不准确, 而过多地将咨询工作下移至心理委员的工作中[10]。在培训方面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内容应注重实践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 让心理委员切实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 使心理委员的工作深入下去。

在强调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时, 同时也应看到心理委员的主要角色是学生这个问题。既然他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就不可能承担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对于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完全否定, 合理定位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和工作职责, 是充分发挥心理委员作用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徐浩.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5 (5) :11-12.

[2]李笑燃.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8 (2) :32-35.

[3]杜芬娥.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教育与职业, 2009, 535 (4) :36-38.

[4]周璠.浅谈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现状及其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30 (6) :43-44.

[5]薛艺, 刘霞, 李寅.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北京教育:德育, 2008, 1 (2) :52-53.

[6]朱美燕.浅谈危机干预中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教育探索, 2010, 228 (6) :137-138.

[7]葛健, 覃爱苗, 刘来君.关于班级心理委员的思考.今日南国, 2010, 154 (4) :181-183.

[8]思彤, 宋德威.发挥班级心理委员作用,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吉林教育, 2008, 34 (12) :54.

[9]李莉.某理工科院校280例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8) :950-951.

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 篇8

从心理委员第一次出现在大学的班级中起,到现在已有4年之久,那么,心理委员起到预期的作用了吗?学生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认可吗?心理委员工作是否得心应手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与《教育与职业》记者一起,在七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7个专业的学生——普通学生和心理委员,调查结果喜忧参半,令人深思!

> 大学生的期望

身边有个心理“老师”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转型,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调查发现他们的主要压力源于学习、就业、感情、人际关系等等,重压之下的大学生期望能够找到可以分担和分享生活中点滴的人,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用。首先,他们来自学生,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他们与学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历,更容易与学生交流并产生共鸣;再次,他们是班委的一员,与教师有着更多的接触,能够及时反映同学的问题。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干预过程中,心理委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班级中有必要设置“心理委员”一职。同学们认为班里的心理委员是自己的同学,是同龄人,与教师相比,没有距离感,能够了解彼此的想法,因此更愿意找心理委员倾诉一些问题。

“无论怎样,心里委员是我的同龄人。”“可以在聊天的同时得到一些心理上的指导。”“心理委员就在我的身边,有了苦闷的事情,随时能找到倾诉对象,心里就好受了很多。”……同学们的这些想法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对在班级里设置心理委员的欢迎和肯定。

可见,心理委员的存在是必要的,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由教师负责向师生共同完成的过渡。同时,半数以上学生对该职位的存在抱有积极态度,也昭示着学生对更多的心理辅导和教育的渴望。

>心理委员的尴尬

在其位难谋其政

92%的心理委员都是通过竞选当上的,他们选择该职位的动机大多集中在对心理学感兴趣、喜欢交朋友、希望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锻炼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交流等,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竞选之前多少了解一些心理委员的职责,并期望能做得很好。但是,76%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预想的不一样。

调查结果表明,有60%以上的普通同学认为心理委员是一“闲职”,没有具体职责,相对于其他班委,心理委员的工作量偏小,并且有76%的同学认为他们班的心理委员不能及时发现班内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合适的帮助。这一情况与对心理委员本人的调查结果一致,心理委员本人中的多数人也感觉自己这个职位没什么事情可干,很清闲,而且现在所从事的多是班里的一些日常性工作,与心理相差甚远。92%的心理委员反映自己开始很喜欢这个职位,很想在这个职位上好好干,但是不知道这个职位应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心理委员逐渐地形同虚设,甚至无法名正言顺地真正成为班委会的一员。鉴于现实情况,进入大三的班级很多已经不再设心理委员一职。

中国计量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黄乔蓉老师曾对215名担任了一年心理委员的同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的心理委员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近20%的人认为做这个工作吃力不讨好,容易遭人误解;32%的人认为心理委员是隐形的,现实工作不好开展;还有21%的人认为心理委员的工作看不见,相比其他班委,他们觉得不太公平。这与本次调查结果是相似的。为此,黄乔蓉建议说,心理委员应该是班委会成员,有意成为心理委员的同学要参加班委会成员的竞选,其工作要纳入班委会工作计划。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使其工作规范化。

那么导致心理委员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显示,班容量过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被调查的17个专业中,班级人数超过50名的占65%,多数班容量在80人以上,甚至达到100人。近百人的班集体,同学之间的熟识程度可想而知,一年过去了,很多同学还是形同陌路,这也难怪参与调查的心理委员中90%以上只认识或了解班里部分、甚至个别同学。“班里人太多,很难组织集体活动,所以同学之间的了解非常有限,作为心理委员,我尽力地去认识班里的同学,但只能是认识而已。”一个心理委员这样说,其无奈溢于言表。

影响心理委员难以开展工作的原因还有很多,诸如同学的信任、老师的支持、专业知识的缺乏等等。“在其位难谋其政”正是当前心理委员的真实处境吧!

> 普通学生的苦恼

我的心事向谁说

尽管学生认为心理委员是同龄人,相对容易交流,但多数学生不会选择向心理委员倾诉心理的苦闷和烦恼。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只有8%的同学曾经找过班里的心理委员反映心理问题,即使这寥寥无几的几个人,有些也仅仅因为正好与心理委员是好朋友。可见,好朋友是同学们倾诉心事的主要对象。

从调查结果分析,造成同学们向心理委员求助少之又少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与心理委员不熟悉。而造成不熟悉这一现实的原因则在于班容量大。第二,心理委员没有能力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合格的心理委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心理学知识、心理咨询的技能技巧等等,但是绝大多数心理委员不具备这些能力。第三,心理委员的个性有待完善。作为心理委员,除了应具备心理和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技能以外,个人良好、完善的人格也是必备的。第四,心理委员本身不成熟,同是大学生的心理委员们,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生活体验都过于欠缺,这种欠缺直接导致他们的不成熟和看问题的片面性。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大多是由于其不成熟造成的,同样是不成熟的心理委员又如何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关注,设置心理委员一职可以说是各高校做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尽管各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很多时候,面临重大压力的高校学子依然感到彷徨和无主。“跟同学闹矛盾了,感觉大学的人际关系很复杂,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今后的就业之路太迷茫了,想着心里都发慌。”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并没有因为心理委员的出现而减少,他们依然在期望着、等待着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的人出现,带他们远离彷徨,走向成熟!

>学校面临新任务

明确职责与培训并重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学校就应明确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职责,由全国18所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编写,2007年出版的《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对心理委员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负责全班同学的心理问题工作,敏锐观察及时记录本班学生心理变化动态,对观察到的本班同学的心理问题及应急问题按程序进行汇报,对自己所接触的同学隐私必须严格保密……

按照这些描述,心理委员的选拔应该有一定标准。中国政法大学就曾专门下发文件规定了心理委员的选拔条件,包括有良好心理品质和较强心理调适能力,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热心为同学服务,符合学生干部的其他要求。但是实践中,选拔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刘希庆了解到,学校大部分班级仅仅按照学生干部的标准来选择,而忽略了其他标准,这使心理委员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新颜老师认为,心理委员是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重要一环,千万不能成为一种摆设。心理委员扮演着四种角色:一是班级同学的知心伙伴,二是班级学生的心理观察员,三是班组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四是学生与老师的心理信息传递员。

心理委员是高校里新出现的一个职位,学校需要为担任心理委员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辅导的培训,但是现在很多大学为心理委员提供的培训少之又少,可谓杯水车薪。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给心理委员的培训有一些,但是仍需加强,8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培训很少,甚至基本没有。刚刚升入大学的学生作为心理委员,自身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相当缺乏,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因此很多心理委员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工作。调查问卷显示,58%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工作,25%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72%的心理委员认为自己不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普通学生也深感即使向心理委员反映一些问题,也无法得到帮助。

对于一些学校提供的培训,有的学生认为内容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心理委员胜任工作的需求,有的学生认为培训内容太浅,几乎是浅尝辄止,甚至流于形式。

心理委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对此问题的回答,除了必要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71%的学生选择了“良好的人格特征”,心理委员的个性特征是影响其工作效果及同学信任的重要因素。入学不久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不够,心理委员亦是此群体的一员。这同样给学校提出了要求,除了培训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养心理委员良好的人格也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

调查表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同样必不可少。在回答“你认为最需要的支持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心理委员很集中地选择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老师、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是心理委员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尤其是同学的支持,对心理委员更是难能可贵。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老师、辅导员和普通学生之间的桥梁,要通过各种形式向老师反映同学们的心理状态。而有些同学相对敏感,自己的问题不愿意被老师知道,心理委员因此经常背负老师的“奸细”之类的骂名,这是一些心理委员的委屈之处。

那么,同学的信任从哪里来?恰当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同学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他们才可能参与甚至投身到该工作中来。因此,做好心理教育的宣传工作是学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前,“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各高校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及扩大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大学心理委员工作总结 篇9

10广告童金玉

心理委员工作总 结

2011.6

工作感言

时间真的是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大一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做了一年的心理委员,汗水、辛酸和欢笑陪我一路走来。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同学们的友谊,心委们的互相支持,学长老师们的细心指导,还有对心理委员这个工作的体会。

记得刚开学时,一个人来到南方,有一些迷茫。在当心委的这段期间,与学院众多乐观积极地心理委员在一起交流讨论,接受专业的心理培训,逐渐摆脱了自己的心理困扰。通过自己的这件事情,我认识到同学们由高中步入大学校门,学习生活方式的骤然改变,心理不适应是普遍的现象,所以心委这个工作很重要。保持良好心态,放下心里负担,怀有一颗乐观阳光的心是帮助同学走出阴影的最基本的要求。我很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努力打造一个具有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在工作中,我深刻了解到倾听的作用,很多同学遇到困难,心情复杂时,能有人倾听,即便帮不上忙,也算是对他的帮助,我学会了默默倾听。有时心情不好,我们需要发泄一下;有时感到无聊时,我们需要找个人交流一下;我们会在交流中理解对方的困难,作为心理委员,我们有时能做到的就是静静地倾听,却可以解开同学内心的心结。做心理委员的工作,我学会了用乐观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了赞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有时不经意的赞赏,往往会给别人以强大的动力,不吝惜自己的掌声,不吝惜赞美声,我们心与心的距离就会贴近。

工作历程

 心理委员培训

原以为做一个心理委员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后来接受这个工作后才发现,一个合格的心理委员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开学不久,学校就组织专业的心理老师为我们做培训,内容形式多样:有室内精彩的讲座,有室外精彩的活动,还有老师与委员的互动,委员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学期最后,我顺利的通过了心理委员考核,拿到了毕业证,成了一名真正的心理委员,心里非常激动。

通过培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给你一个灿烂的笑容,所以要时刻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

2.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我不能改变历史,却能创造历史。我们要把握好当前,珍惜眼前幸福的一切。

3.学会感恩,一颗感恩的心能使人变得年轻,对生活充满激情与信心。

4.为小事而高兴。生活中难免有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压力大的时候要向雪松一样,学会弯曲,发现生活的美好。

在工作中,挫折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够我们终生享用,把问题当成锻炼成长的机会,我们会成长的更快。 心理班会的举行

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策划过类似心理班会的经验,所以当时不知道从何入手,我和我的搭档向学长请教,与班上的同学讨论,慢慢有了眉目,从写心理主题班会策划书,向同学们征集建议,到心理主题班会的顺利召开,都是我们点点滴滴探索出来的,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班会上,同学们没有平日里的拘束,以真心相待。精彩的节目让大家释放心中的喜悦;有意思的职业小测试,使大家在游戏中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充满的挑战的游戏,让大家乐此不彼。举行半会确实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加深同学感情交流的有效法宝,所以每个学期我们班都会举行一次心理主题班会,活跃气氛。

 制作班级板报

制作班级办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班级板报上。为求更好,我和李可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重新设计。我们分工明确,李可收集全体同学的心灵便签,剪纸,画画,我负责做全家福照片。虽然辛苦,但我们了在其中,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板报顺利完成。当同学们围着板报看时,听到他们的赞美声,我们也很高兴,那是同学们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与支持,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记忆犹新。但是由于我们后期维护工作没有做好,板报有所脱落,没有保存好,这是值得努力的地方。 排练心理情景剧

心理情景剧是下学期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每个学院都要参加,是一个全校性的大活动,具体操作程序有

 征集创意。在班上向全体同学宣讲这次活动的重要性,一个还剧本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同学们都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 去参加培训。由于没有演过剧本,所以有老师教给我们讲写剧本的方法技巧及在排演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的各方面的问题。

 创作剧本。根据同学们给出的创意,我和李可很快的完成了据本的创作,并请教学长做了多次的修改,最终吧剧本定了下来。

 招募演员。演员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剧本主题的表达,所以在找演员上,我们花了好多心思。

 排练。经过无数次排练,我们终于可以很流畅的把剧本演下来了,在据本地排练过程中,我们打成一片,意识到了团队的力量。

虽然我们最后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是我们在排练过程中是朝着第一名去的,两个月的精心准备,五十二个人的大力支持,我们尽力百分百的努力,我们没有留下遗憾,结果应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赢得了过程,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的小团队依然会站在舞台上。工作中的教训与不足

上一学年的心委工作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各项活动的开展也比较成功。但与学校的要求相比,我自身在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提高,如下:

 没有充分主动的和每一个同学进行沟通,与班干部,班主任做好工作上的交流,自己感觉工作上有时会慌乱,不够有序

 同学们跟我反映的问题,有一些没有得到实质性地解决。以后要加强解决事情的能力,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 通过与其他班级的心理委员的交流,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举办的还不够。以后要把工作重心放到为同学做心理服务上。

 参加部门例会经常迟到,也没有按要求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培训,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这时以后要改进的地方。

小结

在当心理委员这段日子,我确实收获很多。我的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感谢我能与这样的一个机会做一个心灵的联络员。但是我的工作还是有很多不足,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不仅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更是因为我们10广告52个人对我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上一篇:机动车驾驶人考试题库下一篇:1职业生涯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