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核心理念(精选10篇)
标准预防核心理念 篇1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本文主要结合美术新课标的理念在第四段中对“设计·应用”的教学法进行尝试,并结合自己在运用现有的美术教材进行教学实践,论述在新美术课程的理念中对学生学习“设计·应用”的探索过程,提出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几点可行方案以及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也论证了美术课程标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使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这一特点决定了该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同时又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现代设计基础、传统工艺美术两部分组成。其中现代设计基础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视觉传统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传统工艺美术则主要包括:基础图案,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制工艺、纤维工艺、纸工艺、泥塑和陶艺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制作等。
一、“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重要性
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掌握详尽的、准确的技法过程,而在于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大体了解其基本常识,培养学生形成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引领目标
1、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通过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所应达到的目标。设计活动是将设计思想和创意物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行必然需要相关的知识和技法,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不是该领域学习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这是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较之“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更多地要考虑其他人的需要和实际的运用价值,而不是创造者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在这一领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对形形色色的媒材进行操作实践。
3、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这是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美术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美术学习应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应通过美术学习,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以及他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
4、养成事先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这属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培养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对青少年儿童的个性品质培养,除了观察、记忆、形象和逻辑思维、想象、创造能力等智力因素以外,对逆境和困难的适应能力、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对长时间工作的耐受能力,良好的工作心态和有条不紊、耐心细致的行为习惯以及意志、毅力等等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标准预防核心理念 篇2
一、核心素养理念与好教案标准
所谓“核心素养”, 指的是学生具有的健康身心、正确审美情趣、科学进取精神、实践创新品质, 以及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的思辨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数字化处理能力、领导能力等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品格和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需要依据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自我学习的设计者、参与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享有学习权利, 都得到发展;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班级、小组是学生学习、参与实践文化活动的合作体;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各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方法的能力”等理念进行设计教学活动, 编写教案。“好教案”指的是教学设计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能体现新课改理念、教材编者的意图, 能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学习过程愉快, 乐学、会学、学会, 学生积累了知识、学到了方法, 培养了能力, 思维受到启发, 情感受到熏陶, 思想得到了升华。课标就是达到好教案设计要求的准则。有了好教案标准,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时就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学科的好教案标准
“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好教案是教师知识、能力、智慧的结晶, 是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创新, 是上好课的前提。在新形势下, 什么样的教案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好教案的标准是什么?教师编写教案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必须为学生的未来事业奠基, 核心素养决定了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能力。好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科学进取精神、实践创新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人生观、事业观, 健康的身体, 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民族法律意识等。
(二) 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改理念
国家推出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反映科学进步、重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标中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是编写好教案的理论依据, 好的教学设计能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三) 确定的目标正确, 有理有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好教案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课标的要求, 又要考虑教材编者意图和学生学情。好教案的教学目标应有下面几个特点:1.要有层级性、梯次性, 能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认知能力, 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2.要有弹性, 可以因人因课灵活调整目标的难易度;3.要正确, 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4.目标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难易要适度, 以激励学生的挑战欲望。
(四) 详细掌握学情, 以学定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 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好教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 都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的。掌握学情以学定教编写教案的关键在于:教师编写教案前应准确地了解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情况, 学生在这堂课、这一组元中还应学到哪些知识、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有哪些差异?好教案能深入分析掌握学生实际情况, 对症下药, 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五) 能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本领的教育大家, 善于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好教案中教学活动的开展, 首先要创设民主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受到尊重,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自由、放松地进行沟通;接着是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 自己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 有趣味, 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最后用中肯、鼓励性的语言积极评价学生, 鼓舞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六) 对课堂的动态生成有预设
叶澜说:“教育活动具有动态生成性, 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 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 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好教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能使师生、生生间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 思想发生碰撞, 学生能在教师启发、引导、推动下深入思考问题, 从而生成智慧的火花, 提升思维的品质。为达到这一教学境界, 好教案能预设一些应对学生质疑问难生成问题的方法策略。
(七) 设计的问题有梯度和层次
好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应环环紧扣, 提出的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能用简单的问题分解重点、难点问题, 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解决问题的台阶, 让学生能拾级而上, 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 直至解决主要问题。好教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 还要考虑到怎样能有逻辑性、趣味性。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的目的性、指向性具体明确, 易于学生操作;2.问题具有连续跟进的特点, 多用铺垫性提问、追问式提问, 培养学生探究兴趣;3.提有思考维度、委婉含蓄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或小组交流讨论后才能得到解决,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八) 教师语言生动、幽默、有智慧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 精彩的语言能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好教案中设计的教师语言应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富有启发性、感召力, 能吸引、感染学生。好的课堂语言具有如下特点:1.描述内容准确、简练, 表意清晰, 言简意赅, 一语中的, 不模棱两可;2.连贯得体, 幽默风趣,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3.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逻辑思维严谨, 学生长期受到熏陶、浸染, 就会潜移默化地学习、模仿, 久而久之, 就学会了有逻辑性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九)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好的教案编写也应遵循这一理念。要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参与者, 好教案中设计的教学活动, 应采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应利用“戴尔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参与讨论, 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 给别人讲, 亲身体验, 动手做能够记住90%”的学习方式, 指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十) 教法、学法设计艺术而有效
教与学有法, 教与学无定法, 学而有效就是好方法。教法与学法之间的关系, 即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指的是教教材, “为了不教”指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教”能举一反三, 学到方法后能自己去探索的能力。好教案要体现这一教育理念:教材是例子, 教师通过教例子,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能总结、归纳出学习方法和规律。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实践、体验认识事物的过程, 领悟出学习方法、规律。好教案中的教法、学法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得言、得意、得能、得思、得情、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十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
好教案能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人、事、物与表述它们的文字之间的关系, 通过体验获得用文字描述事物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创设情境的方式通常有四种:1.利用导语创设情境, 导入语精彩,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兴趣;2.运用朗读创设情境, 教师或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 能使学生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中;3.利用提问创造情境, 发人深省、难易适度、富有情趣的问题, 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4.用板书创设情境, 一手或遒劲有力, 或隽秀挺拔的粉笔字, 能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 让学生印象深刻。
(十二) 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
好教案能利用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效性强的特点, 为语文学习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好教案能借助计算机的视听优势, 创设学习情境, 将抽象的概念、道理转变为具体形象的事物, 降低了学习难度, 提高了学习效率。好教案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制作语文课件、微视频, 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认识事物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好教案的标准还有教学环节紧凑, 思路清晰, 训练题的形式、数量适当, 时间安排合理, 书写规范等要素, 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研究好教案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体验者, 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 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培养生存、发展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潘涌.语文教案创新与课堂教学价值转型[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 (1) .
企业的核心理念 篇3
企业的精神: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企业的格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企 业 铭: 开拓创新,精益求精
企业的作风: 迅速反映,务实高校
企业指导思想: 各项工作要务实 企业管理要规范 企业发展要健康 企业经营要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中,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进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相结合。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成为关键环节,而创新与风险相伴而行,这就需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开拓性企业文化,以形成不畏风险、勇猛精进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是内在的约束,制度安排是外在的约束,而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为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有机结合。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全球性的竞争能力,靠的是成熟深厚的企业制度的支撑,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开放的管理
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建立学习组织相结合。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四是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企业间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这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顽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企业成千上万名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企业文化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企业内部形成上下一致的价值观。企业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素质提高,主要的就是注重对人的价值理念的提升,更加关注个人才能的发挥。
宣扬荣辱观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儒家经典《中庸》有语“知耻近乎勇”,它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是儒家对知、仁、勇所谓“三达德”的一种阐释,说明“知耻”的重要性。
在字典中,耻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不道德的动机和行为,二是指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说文》的解释是——耻,辱也。通俗地说,就是可耻的事情或者受到的侮辱。荣是社会对人们道德行为的褒奖和赞许;耻是社
会对人们不道德行为的贬斥和否定。耻辱和光荣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凡人类,大都有趋荣避耻之心。“无耻”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志,作为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在中国的语言中,“无耻”是对人人格的最大否定,是使人无地自容、无颜面世的唾骂之辞。“耻”是衡量是非曲直、忠奸孝逆、善行恶举的一把标尺。
知耻而后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或一个个体往往崛起于他们的耻辱感,越王勾践不忘耻辱,卧薪尝胆、刻苦自励、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千越甲终吞吴;岳飞不忘靖康之耻,激发军士斗志,精忠报国,才让金兵有了 “撼山易撼岳家难”感叹;鲁迅正是为“灵魂中有毒气和鬼气”而感到羞耻,所以才“无情面地解剖自己”,“月月时时自己和自己战”,成为“空前的民族英雄”;无数革命先烈因不忘囤耻,唱着“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把日本人赶回老家:张瑞敏砸冰箱激发了员工的耻辱心,促成了一个国际知名品牌;马云因申请哈佛大学求学遭拒,经营出了排名世界第一的阿里巴巴网站;等等不胜枚举。
无论个人还是群体,知耻与不知耻的结果大不一样。如果拿耻辱当作光荣,就会继续放纵自我,朝着错误的人生方向越滑越远,成为腐蚀性因素,破坏性力量,从而招惹更大的耻辱,以至被抛到垃圾堆,历朝历代也不缺乏其人。相反,主体一旦知道了自身的耻辱所在,就会唤起洗刷耻辱、捍卫尊严的勇气,激发出巨大的力量,从而战胜脆弱、战胜劣性,去努力去奋斗以赢得光荣。这就是“知耻近乎勇”的含义。
无知者无畏,可见关键在于“知”,即要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光荣,什么叫做耻辱,这就需要有一个判断的尺度问题。儒家的尺度是礼义,佛家的尺度是看“功德”,世俗中还有一种尺度是看成败。而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就是要看你的动机和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历史进步方向,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胡锦涛同志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了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原则、尊重科学思想、民族自强精神、诚实守信观念、法制规则意识等,既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又是时代潮流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并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奠定了基础。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个人的修养,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应该做为我们辨别荣辱的科学尺度。
荣辱观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普遍性意义。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要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必须有社会成员广泛认同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价值标准。荣辱观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八荣八耻”辨是非,明荣辱,分善恶,发挥着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锻造我们的文化品性。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就是宽容,诚然,唐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容各种文化,才有蔚为大观的盛唐气象,才成为后世美谈;秦朝正因为视野上的狭隘,才有焚书坑儒的悲剧,才有了千古憾事。我们需要宽容,但宽容决不是善恶不辨地包容,宽容应该是扬善弃恶,褒美贬丑,宽容应该是清醒,是智慧,而决不是麻木,愚昧!宽容的前提也是知耻。
对于一个企业也是一样,文化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支撑一个企业进步的基础。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资源,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也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与企业的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取得精神文化的认同与共识,由此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为实现一个企业的日益繁荣提供精神动力和基础保障。
中国有一句古话:内用人“德”,外用人“才”。可见做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有时候德比才更重要。知耻是有德的基础,无耻者不可能有德,无德者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这也是我们要加强各级班子建设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要知耻,作为一个企业员工要知耻,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企业、部门、项目领导)更要知耻,不仅要以“耻”为耻,还要以“不荣”为耻:即“以不热爱祖国为耻,以不服务人民为耻,以不崇尚科学为耻,以不辛勤劳动为耻,以不团结互助为耻,以不诚实守信为耻,以不遵纪守法为耻,以不艰苦奋斗为耻”。结合具体的工作,还要以不能让群众满意为耻,以有损企业形象的言行为耻,以没有进取心为耻。
核心价值理念演讲稿 篇4
大家好!我是****局参赛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奋力前进的国税人》。
有这么一句话是形容蜜蜂的的,那就是:不论是高山还是险阻,它们都勇敢前往,采集那百花酿成的蜂蜜,然后源源不断地运回蜂巢,毫无怨言的奉献自己的一生。我认为,蜜蜂的这种勤劳、朴实的品质同样也反映了我们国税人执著追求的精神状态,那就是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勇于为国家的税收事业牺牲自身利益的大无畏精神。所以,每一位国税人都是一只勤劳朴实的蜜蜂,永远保持先进领先的姿态,高昂跨越平凡的头颅,孜孜以求,一往无前。
也许你会说,太平盛世,平凡岗位,哪有那么多为国奉献的时候?我要大声地说:错!人民公仆为国奉献,不只在枪林弹雨中辉煌,也不只在惊涛骇浪前闪光,不只在飞船卫星上凝聚,也不只在紧急危难时高扬,在国税系统那些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处处都有我们税务干部为国家的税收事业默默奉献的身影。我们暂且不谈什么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只说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人生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再说的朴实点,总要有个谋生的依托,既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终身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的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就像禾苗爱
春雨,就像蜜蜂爱鲜花。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这份爱,怎样才能表达这种情呢?那就是:忠诚、敬业、守法、廉洁、创新,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倡的税务精神。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我们的税务精神。当你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不讲任何理由?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当你自觉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
**,******局的一名普通税干,从事着分局税务会计的工作。参加工作的20多年来,她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没有惊世伟业,有的是默默的努力与奉献。家住***的她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然后转三趟车、耗时近两个小时才能从家到达单位,遇到刮风下雨,这段上班路就显得更加难了,但***从未因此拖过工作的后腿,严格遵守单位的考勤制度。税务会计的工作纷繁琐碎、枯燥乏味,但是她坚持将爱与热情倾注到每天平淡的工作学习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同事的肯定,最重要的是她赢得了纳税人的心。
同志们!也许我们做不了什么大的事业,但是,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要做的!虽然我们每个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仅有一点点光亮,但当这所有的光亮聚在一起就是一把燃烧的火炬,当这些星火聚在一起,那必将会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点燃起纳税服务工作的熊熊烈火,成为照亮纳税人心中的盏盏明灯。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保持核心价值理念,跨越平凡,塑造国税干部的崭新形象,要时刻把握税务精神的时代内涵,找准方向,脚踏实地,去实践,去努力,去奋斗!
在此,我想用毛主席的一句诗作为我此次演讲的结束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才中心文化核心理念 篇5
宗旨:民生为本、人才优先
这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主线。人才中心要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核心就是要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立足促进就业大格局、面向人才服务大市场,认真做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
标识
标识整体颜色包含红、黄两种颜色,因为红色和黄色是国旗的颜色,代表着中国。标识图案由“C”和“人”两个基本元素构成,黄色的“C”字寓意:Cai(人才)、China(中国),既指有头脑的人、高素质的人才,也指人才服务中心;同时,这个黄色的“C”字还象征一条跑道,寓意着职场竞争的跑道,人才成长的通道。红色的“人”字寓意:首先代表人才;其次“人”字与大写的字母“A”十分相像,可以代表安徽,符合“中国安徽人才市场”的定位。整个图案生动活泼,寓意深远,展现了人才中心致力于为人才流动、人才配置、人才使用、人才发展提供服务平台,积极投身兴皖
富民大业的精神面貌。
服务口号:真心、热心、耐心、专心
人才服务中心的立足点就是“服务”二字,服务就是要了解人才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努力满足各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用心做好服务工作。经过窗口一线工作人员的总结,大家一致认为“用心”包括“真心服务、热心解困、耐心解答、专心钻研”,总结起来便是“四心”服务。通过服务口号的引领,使同志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为本,服务为先,服务为责,服务为荣的意识,真正做到用心服务。
服务品牌
人才招聘——招才引智
大企业直通车人才服务(专场招聘)——真诚助企 人才猎头——慧眼寻才
人才派遣——外包服务、助企腾飞
档案管理——贴心的一站式服务
人才培训——培训是桥
流动党员管理——流动党员之家
文化理念
用心架起多赢的桥梁
做得普通的是职业,做得出色的是事业 诚信不只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本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在成功的主页里,努力永远置顶
服务理念
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 用心制造感动
心中有爱,服务有情
企业核心价值观创新理念 篇6
一、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企业作为社会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试图树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核心竞争力通常可以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正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般情况下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远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未来将是全球竞争的时代,能成功的公司,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哈佛商学院通过近十年的全球调研发现,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公司的业绩。今天已经没有人怀疑,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最为强劲、持久的核心动力。
在我国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海尔集团创造的奇迹。海尔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一跃成为品牌价值数百亿元的世界知名企业,被美国《家电》杂志列入全球家电十强之一,凭的是什么,就是文化力,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企业不断创新的结果。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正如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们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企业同样是这个道理,只有明确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个企业的发展才有了方向,有了指明灯。
三、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通泰集团现在已是我市知名的大企业之一,但是企业想发展成海尔、联想、蒙牛、诺基亚、通用电器、松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必须构建我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发掘企业文化,在集团内弘扬企业的“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精神;艰苦朴素、迎难而上的作风;竞争进取、拼搏奋斗的品质;不断创新、质量兴企的理念”。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为达到经营成功而产生的,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共同遵守,反映企业意志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反映,是融化了民族与时代特色的企业特殊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各个方面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核心价值观体系,成为企业的“核动力”源。综观世界知名大企业的发展历程,尽管它们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不尽相同,但无不闪现出这四项核心内容的光芒;而某些企业的陨落,主要原因也在于没有能坚守这些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并且在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动力”,其能量渗透到企业的目标、战略、政策、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动中,反映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每个产品上,也辐射到企业的外部。企业核心价值观能焕发全体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由表及里地约束、引导和激励着全体员工的行为乃至整个企业的行为,形成企业文化的力量。
四、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遵循的原则
当今时代,几乎所有的企业高层领导大都强调企业文化的影响力,都希望在本企业建立一个明确的企业文化和一致的价值观,作为企业管理和员工的重要依据。但是要构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体共识的原则
核心价值观培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共识程度。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全体达成共识,每个参与决策者更有决心贯彻执行决策,以及采取统一行动。这就要注意全员的参与性。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自始自终都需要全员参与,整体互动,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亲身参与了,才会有责任感。“事不关己”就会“高高挂起”。在参与的过程中让员工体会到成就感、挫折感、温暖感、危机感等不同感受,通过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大家首肯的价值准则。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孙子在《地形篇》写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就是说:如果将帅把士兵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士兵就会对将帅忠心耿耿,同生死共患难。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象就是员工,因此要做到以人为本:
①情感管理。所谓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深层次的内在精神动力。
②满足需求。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满意或不满意的需要,另一类是要求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对象,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③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需要机制保证,应该建立人才成长的途径,围绕如何尊重人、如何使用人、如何培养人、如何关心人,分别设立不同的追求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海尔是典范,他们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每个月搞一次“大选”,人力资源中心把空岗情况公布于众,每个人都可
以上台打擂,这是一种激励,更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3)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原则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学习是在个人、团体、组织或组织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产生。学习是持续性的并可以战略性的加以运用的过程,而且可以同时运用到工作中或者跟工作同时进展。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六要素:
1、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重在形成终身学习的步骤;
2、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重在开创多种学习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引进知识;
3、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重在组织文化;
4、具有实现共同远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重在共同远景时学时新;
5、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化生命意义,重在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生价值;
6、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重在提升应变能力.(4)协调与无界限的原则
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的组合正是人类的微妙之处,如果是机器,一加一绝对等于二,但人的组合如果得当的话,一加一往往会大于二,反之可能变成零甚至得到负效果。现代企业强调无界限合作,这无界限就需要文化来融合,靠核心价值观来串连。
①求同存异。企业的各部分都必须集结在企业大目标下,只有与企业基本价值准则保持一致,才能相互支持与协调。
②合理评估。各部门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否则就会造成部门之间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③要相互沟通沟通是现代企业的必备要素,领导与领导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应该建立沟通机制,沟通越融洽,凝聚力就越大。④团队精神一个企业中所有的模范任务的集合体构成企业的团队,卓越的团队必须是完整的企业精神的化身,是企业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企业模范群体的行为,是企业模范个体典型行为的提升,因此,在各个方面都应当成为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
(5)激励与约束的原则
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就是有效激励员工围绕企业最高目标而努力。据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发现,在缺乏激励和约束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为负;但在适应的激励与约束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因此,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①细分激励。注重人力资本开发,以正面激励为主,细分激励有利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励主要细分为:物质激励、舆论激励、升降激励、民主激励、许诺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及时激励、批评激励等。相对于其他激励来说,批评激励属于负激励一种,批评激励也叫挫折激励,它是指出人们的过失或利用人们的挫折心理,激励人们勇于改正,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奋争的一种激励法,但这种激励不能成为主导。
②正确处理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两者手段不同,目的是一样的,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激励的积极效果,必须使约束力度大于获利力度。因此,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加大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执行力,旗帜鲜明的表达倡导与反对的态度。
(6)扬弃的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有一条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中的20%所形成的。”即“二八”原则,一个企业也是如此。留住对企业有用的20%的群体,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环节。
①分类原则根据企业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把员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认同公司企业文化,又叫强能力和良好业绩的人,这是公司必须留住的人才;第二类是认同企业文化,但缺乏能力的人,给他提供第二或第三个机会,换个岗位或送去培训,安排适合他的工作;第三类是不认同企业文化,但有能力的人,加强对他的教育,使他认同企业文化,转变为第一种人,否则,就叫他离开企业;第四类是不认同企业文化,又没有能力和业绩的人,通过有效的淘汰机制,尽快让其离开企业。
②绩效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体现价值观所倡导的行为。在现实中,没有人会总是对自己的薪酬感到满意的,而个人财富过大可能产生副作用,激励过度可能让人不思进取,因此,通过认清我们价值观所能容许的底线显得尤为重要。
③从贤不从众按照“二八原则”真理不一定都掌握在多数人手里,要造成一种环境,让不同意见存在和发表,一经形成决议,就要实行权威管理。
标准预防核心理念 篇7
赵立新
进修校师训部组织的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通识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反反复复播放几位老师的视频讲座,认真做好笔记,生怕落下哪个经典的思想语句。尤其是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的讲解更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让老师们懂得了教学的目的意义。史宁中教授从实例引出核心素养,再对核心素养的含义、核心素养的价值、与“基本思想”和“思想方法”的关系、《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体现这4部分的分析,他用了大量的案例,详细全面地剖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史教授关于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解读为三句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世界。更是贴切之至。
通过参加核心素养理念的通识培训,使我对核心素养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就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谈一谈培训感悟,以及未来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去运用核心素养理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自主发展意识、社会参与能力及文化修养。学会学习、自我管控、解决问题、创新发展属于个人自主发展应具备的能力。而在个人发展过程中,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人文素养、技术素养更是不可或缺的。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必须要充满浓厚的数学味。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形成技能;不仅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更要锤炼数学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数学素养。精心设计常态课堂,让核心素养在学生心中自然生成。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一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无论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模式,应更加关注自已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更合理,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时,不忘思维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思想是数学学科教学设计的灵魂,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体现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思考的过程;正确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整体性与个别性的关系。
数学学科是一个联系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抓住思维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核心这一要点。教学设计中要体现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思考的过程并处理好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循序渐进,及时过渡。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挖掘数学思想课程资源并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把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外显出来。并且在教学的最后我们要逐步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知识点完成后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已达到知识的巩固与理解。
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 篇8
使命------向顾客提供优质、可靠、环保和色彩缤纷的绿色产品,装饰美化人类居所,促进行业发展,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顾客的满意与成功是度量我们工作成绩最重要的标尺。
人本------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富,员工素质及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就是公司财富的增长,我们为员工提供主动参与,发挥、拓展知识和潜能的舞台,创建健康、安全和优美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的职业能力、薪酬福利与公司同步发展。
创新------创新无限精彩,我们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创新理念,推进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产品、服务和过程带来富有意义的变革。不断创新的产品将是公司发展的轨迹
质量------“追求卓越,创造经典”使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培育和实践全面质量的理念,全面抓好产品和服务质量、过程和工作质量、经营管理质量,建立协调一致、融为一体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以一流的产品、合理的价位和优质服务,赢得顾客满意和忠诚,成就我们的事业。诚信------“诚信”乃兴业之道,立身之本。我们不贪婪而违法,不损人以利己,不沽名以钓誉,信守承诺和法规,珍惜荣誉,坚持以信誉求发展的理念。
环保------我们热爱环境,珍惜资源,我们将持之以恒向顾客提供绿色产品,在从设计、采购、生产到使用、废弃的全周期,努力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威胁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的风险。
标准预防核心理念 篇9
发布会上,项俊波首先致辞并启动《中国农业银行文化宣言》发布仪式。他指出,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是在充分吸收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成果,经过广泛调研访谈、深入梳理历史传承、深刻剖析文化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农业银行45万员工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全体员工共同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纲领,对于全行形成统一的目标激励、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促进“3510”发展战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项俊波强调,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确立,只是农行文化建设的第一步,文化深植和文化推广,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大力加强宣传和学习,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在广大员工心中扎根,化作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要把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各项要求,贯穿于业务经营的全过程,化作推动农行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脚踏实地践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农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张云,监事长车迎新,副行长杨琨、朱洪波先后宣读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内容。各一级分行行长、培训学院院长及海外机构代表也分别在《中国农业银行文化宣言》上签字,对宣言进行庄严的承诺。
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农业银行将践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传承“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的企业愿景,坚守“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全行将秉持“五大理念”,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的管理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 的人才理念。
标准预防核心理念 篇10
一、对核心素养的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学科内的纵向融通,学科间的横向融通;在用中催生素养需求,在用中获得素养,在用中体现和评价素养;内化为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举止修养,内化为胜任力。
通过学习,我对“全面发展的人”核心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涵更加丰富形象,不言而喻,核心素养是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离开人,就无所谓有核心素养;离开人,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存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一句话,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在“人”,教育的任何转向,无论教育体质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紧紧围绕“人”而为。
二、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我们要学会改变。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明晰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四根支柱”的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新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第五根支柱,即学会改变。社会在改变,时代在改变,国家也在改变,改变即创新,创新引领改变,改变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学会改变,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并且促进社会的进步,说到底,学会改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十多年了,而事实上,有些学校,有些教学,仍沿袭传统不放,注重形式,偏重“成绩”,忽略人、忽略学生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到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程度,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有的地方和学校,重课程重教材,轻素质轻学生,口头上喊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育人,而实际做的仍然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
【标准预防核心理念】推荐阅读:
血液透析与标准预防10-19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程序09-30
预防核心11-07
《共同核心课程标准》08-02
新课程标准理念09-10
标准化管理理念09-23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09-20
本节阅读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10-21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理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的认识09-02
系统预防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