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写作(共10篇)
浅谈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写作 篇1
浅谈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写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学案例分析也越来越关注,案例成为教师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型;使教师回归课堂,回归实践,改变低效的与论文难以发表的论文写作行为,以实现有效劳动为乐。案例分析是一种情境式、教师亲身经历型的、体验式的过程。是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重要内容。
一、撰写教学案例的作用
1、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去。
2、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听、评课教研活动的实效。
4、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有别于其他教育文体。⑴与论文的区别。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围绕同一事件,但可从不同的理论层面来解释。⑵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事先预设好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⑶与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三言二语也可以。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考。案例指向的对象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状况,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可以说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2、教学案例的特性。⑴典型性。案例应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以小见大,反映出某一类事物或教学活动的基本共性,有较强的研讨价值,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教育理论水平。它有教学反思的内容,但又高于教学反思。⑵价值性。案例所研究的问题应是被教师所认同的,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能对教师的后续教学工作有指导、借鉴作用⑶客观性。案例反映的内容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3、教学案例的结构。⑴案例的内在结构。
案例的内在结构是由它的五个要素组成的:主题、背景、结果、细节、评析。每个案例都要有一个主题,有的时候案例的主标题就是案例的主题。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待特定的内容。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崦没有实施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应京变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案例的外在结构: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主要交待事件发生的有关情况。如介绍一节课,可以介绍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师情况以及案例研究方法与主题等,不宜过长。案例描述——把课堂教学的过程或某一片段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可以是描述的,也可以是流程式,还可以是课堂实录式。
案例分析——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把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提升到新的教学理念的高度进行审视。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
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①案例过程——案例反思②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③主题背景——情景描述——问题探讨——诠释与研究。
三、怎样写好教学案例分析。
1、教学案例的形成。⑴前期准备:了解背景,理论准备。⑵收集材料:课堂观察,调查选材。⑶认真分析:联系理论,立意要新。⑷撰写案例:撰写编辑,试用修改。
2、教学案例的撰写。⑴教学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⑵交代教学案例的条件和背景。⑶进行分析。结合理论对揭示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细节进行科学的分析。
3、案例写作应注意的事项。⑴关于确定主题。①主题紧扣案例。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而定。②定题要有新意。确定的主题要新颖,往往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③顺应时代发展。要与时俱进,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⑵关于案例分析。①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进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道理说清,主题揭示出来。②案例分析做到实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实在,要有针对性,把理论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讲求具体实在的小道理,不要空洞无物的大道理。③要有独到的见解。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教师的素质所决定的。要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从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道出他人欲言而所不能言之的道理。
4、一篇好的教学案例的基本要求
主题目标明确;材料选取适当;案例描述真实;情节合情合理;案例构思巧妙 ;文字表达生动。
浅谈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写作 篇2
一、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英语写作的重视度不够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往往只是重视学生的“听、说、读”能力, 组织的活动多半也是与“听、说、读”有关, 忽略了对“写”的相关训练。或者是只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的笔头能力, 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仅仅局限于书面习题的练习, 对书面阅读和写作领域很少涉及。有的学校领导也不重视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他们仅仅是为了敷衍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指标》等白皮书的规定。
2. 意识上存在认识的偏差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认为小学生不需要掌握过多的英语, 只需知道一些常见的英语就足够, 或者是认为小学生只需要口头上会讲基础的英语单词就行, 亦或是认为英语的写作教学和训练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对小学生的英语写作作业批改难度大, 且单方面地觉得英语写作作业极其枯燥乏味, 学生们必定不会感兴趣。这些想法都极大地限制了英语写作的教学。
3. 写作教材的缺乏
虽说国家很重视英语的学习, 但是组织编写的教材往往是“听、说、读、写”四部分被集中在一起, 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不少的教师根本弄不清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要写些什么内容, 且写作的内容、题材与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 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
4. 单一的评价方式
现阶段, 学校使用的评价方式依旧是沿袭传统的“学生写, 教师评”模式, 这种评价模式过于单一化, 会阻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改变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措施
1. 加强小学生的英语单词认读和拼写能力
单词, 是英语写作中的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 在英语的教学中可对英语单词进行形象化的描述。例如, 在26个字母的教学中, “C”可以把它描述为耳朵, “S”可以把它描述为一条在游动的蛇。通过这种生动的表述来吸引学生们学习英语单词, 有利于增加学生们的英语词汇量, 进而有利于学生们的写作, 为学生们的写作提供了最初的基础。
2. 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 提高写作思维的创新力
小学生初次接触英语, 对英语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若是英语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落后和呆板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则有可能会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 不利于英语的学习, 更不用提及英语的写作了。在英语的写作中, 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小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将写作看成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 可以设计一些类似于单词接龙、趣味问答等小游戏来开拓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紧密联系生活, 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
写作需要想象力, 但是不能脱离生活, 想象力来源于生活, 对于英语的写作教学要充分地与生活连成紧密的关系, 注重营造写作氛围和情境。例如, 在进行人体五官单词的学习时, 可以让学生们自带娃娃并用英语对其五官进行描述, 这能够瞬间激发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应该挖掘教材当中的情景或是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拓展情景。
4. 提高对英语写作的重视度, 积极转变意识
学校和英语教师都要积极转变自身对于英语写作的意识, 加大对英语写作的重视度, 国家教育机构要组编相关的英语写作教材, 不能再将英语的“听、说、读、写”编在一起, 每一个部分最好是分开,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学习, 有利于英语的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写作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写作;方法;策略
新课改降低了作文的写作字数要求,但这并不等于降低了写作教学的质量,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小学写作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写话入手,降低难度
降低写作要求和难度,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写话入手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写话时刚开始可不做具体要求,让学生自由發挥,对于学生的表现多鼓励,借以培养兴趣,发扬个性。要求学生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语言的形式描述出来,并且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去写话,然后让学生连话成段。这样既能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生字词,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二、让学生明白写作目的和意义
我们要教育学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做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写作有时候是写给自己的,有时候是写给别人看的,但是写作绝不是写给老师看的,也不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或提高自己的成绩而写。
三、写作前的四项要求
1.学会观察
要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自然和生活现象。在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积累写作材料,同时要多角度地去观察事物和社会现象。
2.独立思考
在写作前一定要先思考,要想方设法用最简洁和精炼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我们在进行写作时并非一定要用华丽的语言,但是一定要把我们的思维表达到位,让思维和表达完美结合起来,并且互相促进和提高。
3.展开想象
想象要合理、大胆并具有科学依据。有一次,我采摘了一种心形的野菜种子,让每个同学认真观察,观察后写出自己的想象,同学们有写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的,有写像爱心的,还有的把它想象成了UFO。
4.加强阅读
写作素材除了来自自己的亲身观察和感悟外,还可以来源于间接经验,这就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让学生坚持做到每天读一个小时书的习惯,并且及时整理自己的读后感和摘抄文章的精华。
四、倡导个性化、有创意的写作
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写话和习作的个性表达,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扬,鼓励他们在写作中突出自己的个性,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鼓励自我表达,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巩营乡李安小学)
浅谈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写作 篇4
张西堡总校陈义小学:张娴霞
21世纪的小学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机制尚未健全,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创新型教学方面,与城市小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据悉,近年来虽然农村学生见的世面比以前更开阔了,但在学习上却知难而退。小学六年,为数不少的学生竟不会写作文,甚至同一素材从学写作写到小学毕业,写作水平仍是原地踏步。所以农村小学作文要走出水平差的低谷,势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创新作文,从小打下坚实的写作根基。针对小学作文差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变传统型教学为创新型教学呢?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这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针对农村小学语文进行创新写作教学。
一、练习口头作文,培养说话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指导学生“看”,鼓励学生“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大胆的说出来,说他们生活见闻、学习感受。教师要注意倾听,用赞许的语言表扬孩子,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孩子,使他们得到尊重。我认为从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再到作文,是小学生写作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开发是极为重要的。
农村小学的写作训练,应从“看图说话、写话”开始,由看单幅画过渡到多幅,让孩子说出图中有什么人、什么物、在什么时候,图中所表达的什么事等,在把自己看到的、所“说”的写下来。这样的训练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历由“看”到“说”再到“写”的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领,感觉到“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再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就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人类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儿童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通顺,因此,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
其次,农村小学的写作训练,还应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情况,比如有几个人、几只鸡、几头牛等,还应鼓励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并把它们写下来。教师要给学生以及时指导和启发,指导他们合理地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帮助他们纠正语法和思想上的错误,使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进行写作训练。
从“看”到“说”再到“写”的训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只要学生不离开中心意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进行任意想象,切忌用固定统一的框框去限制学生的思维,禁锢学生的想象。要积极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二、要切实重视学生的积累。学生要细心观察,积累独特的、有代表性的素材;教师积极引导,为创新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石。
要使文章有可读性、深刻性和实效性,就要积累资料和信息,做到“物”为我用。一是要重视词语的积累。二是要重视名言警句、古
诗词的积累。三是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四是要重视生活积累。要切实重视学生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积累的素材较少、词语就不够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甚至“无话可说”。
写作教学中生活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社会实践中开辟作文园地,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知道他们从多个角度观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从实践中扩大视野,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二是从劳动体验中开辟作文园地,农村孩子在学习和劳动中成长的,劳动给予了他们课外知识,造成了他们勇敢、朴素、勤快、独立等性格,同时使他们品尝了许多酸甜苦辣,知道学生留心自己的劳动过程,体验劳动中的真实感受。燃起作文兴趣之火;三是从日常生活中开辟作文园地,农村学生经常参与传统节日庆典婚嫁迎娶等活动,目睹新人新事、喜事丧事、丑事恶事,更容易看到人间百态,如果能充分利用不过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分析,歌颂新人新事,揭露丑恶现象,学生的兴趣会浓,作文也会百花齐放。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观察的兴趣再浓,不会观察,作文水平也是难以提高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确定不同得分观察点,寻找一条观察线,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三、老师要写好“下水作文”。要教运动员学会游泳,教练必须先下水示范。教师就是教练,有理论还得亲自实践。教师写“下水作文”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
所谓教师“下水”,就是从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到谋篇布局,教师都要亲自尝试,该详该略要做到心中有数,指导起学生来才能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在写同步“下水作文”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熟悉他们的言谈举止。“下水作文”是写给学生看的,孩子的感受往往和成年人不同,表达的形式和成年人也不尽相同,太高深的见解,学生难懂,太简单平凡的内容,学生无趣,所以,教师在写“下水作文”时要用儿童的眼光,用儿童的语言描绘生活,尽量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老师写的“下水作文”和他们的一样,他们才感到亲切容易接受。
老师写“下水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使他们被老师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动,把写作文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情来做,而不是当成任务来完成,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教师勤于动笔,就能找到写作和教学的规律,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会有促进作用。
四、显化习作成果。有的学生写作文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用手遮起来,为什么?据调查,学生不愿“公开”自己的习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够自信,认为自己写得不好,二是写出了自己不愿公开的“内心话”。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用得较好也有表扬,对于第二种情况更有加以鼓励与保护。其实,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竞争欲,他们更会珍惜自己第一次发表的机会,为此,可通过“内部发表”和“公开发表”
两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内部发表主要通过口头发表、学习园地、个人专集等形成搭建发表平台,让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发表的机会,让学生对每次习作都有成功的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5
【摘要】:作文是学生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词汇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大家都知道,“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假话、空话充斥了孩子的笔端。原本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成为了令人厌恶、恐惧的苦差事!怎样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积累 训练 创新能力 评价 作文是学生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词汇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大家都知道,“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们。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假话、空话充斥了孩子的笔端。原本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成为了令人厌恶、恐惧的苦差事!怎样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就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学会观察,注重积累。
学会观察对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著名作家莫泊桑从小就喜欢写作。他曾把自己准备写的短篇小说的故事讲给老师福楼拜听,这些故事都是他坐在屋子里编的。福楼拜听了以后,告诫莫泊桑:“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故事,你每天骑马到外面去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莫泊桑是个聪明的人,他立即领悟了福楼拜的意思,那就是要他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练好这个写作的基本功。莫泊桑遵照福楼拜的劝告,天天跑出去观察,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练出了敏锐的观察能力,终于写出了生动的小说《点心》。学会观察,这就是莫泊桑从福楼拜那里学来的一个写作秘诀。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要如何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学生经历的事也不少,可他们却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让丰富多彩的生活现象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认真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做一个时时处处观察生活和自然的有心人。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观察时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皮肤触摸,用嘴尝,以获取完整而深刻的观察印象。在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及时做好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认真地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写作时进一步使用。写观察日记也是观察记录的一种,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文章作好准备,还会使观察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其次,明确观察目的。小学生观察的兴趣十分广泛,对周围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观察时往往漫无目的,忽视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比如学校组织活动,在学生进行观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观察活动是怎样进行的,人们在活动中有哪些行为,活动时场面怎样,结果如何等。这样进行观察后再要求写,学生就不会觉得没内容可写了。
再次,讲究观察技巧,灵活运用各种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效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要全面观察,直接获取对事物的整体印象,客观地认识社会生活。第二,可以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第三,要反复观察,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还可以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
最后,观察训练要有层次。在训练学生观察力的过程中,学生应多选择身边事物进行观察。教师从指导观察静物开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先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具,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等。要求学生运用从里到外或由外到内,从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对物体进行全面细致地、有条理地进行观察。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较复杂的静物观察,如教室、办公室、学校、自己房间的陈设和结构等,要求学生按方位顺序观察,把其间的摆设一件一件地看清楚。
除了要学会观察外,丰厚的积累也是写作的重要基础。“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想写好作文就需要积累许多材料,作文用词要准确,就必须经过词汇的积累;作文感情要真挚,就必须经过感情的积累;作文构思要新颖,就必须经过长期对各种结构、素材及提炼方法的积累。所以只要在大量阅读的积累基础上,才能让文字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班上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都是平常爱看书的学生,他们词汇量大,思维敏捷,语言表达准确,而这些都得益于他们的多读和思考。多读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着作者的思想脉搏,能使人语言表达条理清楚,思维敏捷。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在班上布置了一个读书角,让学生将自己的藏书摆放在上面,供大家阅读。我也会适当推荐一些名著给学生。除此之外,我还会组织一些朗读比赛或演讲比赛,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意识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基础。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事物,不断搜集和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感到无事可写的现象,而且还往往可以触发他们的灵感,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加强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动笔去写了,这时,先可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片段性训练。这就像练习跑步一样,要先练起跑,再练加速跑,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短跑的全过程,而片段作文可使同学们通过写局部、写片段来训练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了。如果学生学会了如何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又学会了如何写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那么,他写一个顺便熟悉的人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因此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小练笔活动,使大小作文配套练习,相得益彰。当然,有了写作知识不等于有了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渡方法之一就是多做仿写练习。学生的模仿性很强,作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范文的分析、引导。对于仿写,可从仿写句子和片断,再过渡到篇,模仿写作技法和谋篇布局。
钱梦龙老师曾说:“创造往往以模仿为先行,而模仿又必须以创造为目标。”我们常说:“文贵有新意。”没有创造哪来的新意呢?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作文教学中应当着重下功夫的所在。那么我们教师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指导呢?
首先,题目创新。我在作文教学中,尽量少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多让学生自主命题。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给学生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我在给学生出题目的时候,首先考虑命题能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不能让学生展开联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认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如果学生实在不感兴趣,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自己命题自己写。这样,命题、自命题的作文形式,为每个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成长提供了机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其次,内容创新。创新作文,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要求学生把生活中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想象发挥,充分而准确地提取源于生活的素材。例如在一次改写作文中,我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写出与原作品截然不同的情节来,有的同学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这一情节进行了改编,写武松遇到老虎时,一番搏斗后,武松正要打死老虎时,老虎眼中却流出了眼泪,于是武松心软便放了它,后来武松又一次经过景阳冈时,不料被一帮山贼团团围住,危急时刻,老虎却冲了过来,救了武松。这样的改编赞扬了武松的仁慈和老虎的知恩图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最后,语言新颖。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语言上力求新颖,让学生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等方面下功夫。并且在指导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的借鉴和模仿一些优秀作文,反复修改锤炼。通过训练,在学生的习作中,逐渐显现出许多新颖的语言。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
三、指导修改,恰当评价。
“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无数有成就的作家用实践证明了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使他们养成自己修改的好习惯呢?
首先,完成习作后,要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这样一读,什么地方丢字多字,什么地方不流畅,都听出来了,有的地方读起来觉得拗口的,就先让学生多读几遍,自己试着查找问题,进行修改。
其次,可采用同学互平法。俗话说“当居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学生写的作文,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的情况。正因为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评论一番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而且在这样的互评方式中,对他们彼此的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接着,还有老师讲评法。作文中有时存在的问题学生们可能也无法解决。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改正。再有类似的病句则是让学生在讲评后自查,是否自己的作文还存在着这样的不足。再让他们依照此法自己加以修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记忆也深刻了。
接下来在批改环节中,教师也要采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批改“好作文”老师固然开心,然而不少学生的作文是不尽人意的,有的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么对于这些作文你怎么办呢?是找到学生大声呵斥一顿,埋怨几句,或是叫学生来循循善诱呢?我想应该要多鼓励,少批评。有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那或许是一处新颖的构思,一个优秀句子,又或是一个好词„„教师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的真情实感得到充分表达,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能力。批语则要以鼓励性为主,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不想写作文了。所以,即使给学生指出缺点,也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以委婉、热情期待的方式指出,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 篇6
在《儿童写作心理与小学作文教学》课程中,解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有: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作文。
(二)读与写结合,启发学生从读中悟写与学写。
(三)先放后收、缓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作文并享受成。
小学四年级作文——校园景物
1.谈话激趣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周围的事物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树木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2.带领学生实地观察
利用课间操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3.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4.学生完成习作
5.学生完成初稿后,同桌之间互改,指出对方的错误和优点。
小学写作教学浅谈 篇7
一、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现状
1.重视写作技巧却忽视写作材料的收集。
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开放, 教学模式也逐渐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主导, 开放的学习内容和环境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自身的想象力, 从而写出更加生动形象有活力的作文。然而教师在交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 却忽视了对写作材料的收集, 虽然学生懂得如何将写好一篇作文, 但是由于没有更多生活经验、知识和资料素材的积累, 真正写作起来却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 这成为当下语文写作技巧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生仍然不适应开放式的写作技巧训练。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的教学逐渐趋于开放, 小学生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下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这种开放式的, 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却无形中对小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形成的压力。因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 学生的写作技巧训练模式更加抽象,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无所适从, 就会出现“谈文色变”的情况, 因此很多学生不爱写作, 甚至惧怕写作, 对整个语文水平的提升形成很强的负面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水平的途径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是最好的老师,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 在有限的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之下, 兴趣就成为吸引他们学习和进步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 任何新鲜事物都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应该懂得利用这一点, 通过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事和物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课内课外活动, 让学生对写作技巧教学形成良好的印象, 再通过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 帮助学生自然而然的吸收知识和营养, 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设置问题, 例如, 怎样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整个活动的过程, 按照什么顺序写, 有没有达到各种逻辑的统一等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由表及里的影响作用。
2.重视写作技巧与写作素材的双重积累。
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注重对技巧的传授, 对于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方面的教学却很少, 学生不懂得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和生活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中, 就算懂得再多的写作技巧也是徒劳, 而只有辅助以日常写作素材的积累, 才能促进学生写作技巧的不断进步,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为了帮助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活动中学生行动的细节, 进行重点强调, 引导学生的思维路线向周围环境中的小事物转变。其次, 对活动中细节的描述应与写作技巧联结起来, 例如, 可以让学生复述整个活动中的某个部分, 询问学生复述的逻辑思路, 是按照空间顺序还是时间顺序, 是采用倒叙还是插叙更加合理等, 学生有了兴趣, 懂得观察日常的生活, 才能够积极地学习写作技巧, 才能提高写作质量, 达到两者的相互促进, 和谐统一。
3.教师要在写作技巧教学上起主导作用。
新课标虽然倡导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但是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技巧教学上, 一味地放任学生自由发展, 学生自身难以形成整套的逻辑系统思维, 虽然懂但却不会运用写作技巧, 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依然需要教师的主动引导, 需要教师对写作技巧与素材的融合进行指导, 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 给予学生想象力更大的发挥空间, 同时指导学生形成整套的完善的写作技巧, 学生写作技巧体系的完善, 也是教师写作技巧教学水平提高的体现。
三、总结
浅谈小学写作教学 篇8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写作的强大动力。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写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外界的刺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参与写作,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写作、快乐写作。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布置题目然后就让学生开始写作,而是在写作前让学生一起来做一些“热身运动”,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1.美文吸引。在学生写作前,我为学生阅读一些优美的文章,可以从写作文摘中摘选,也可以是往届学生的作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并加以解说,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魅力、语句的精练。然后引导学生。学生同样也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这样在优美文章的吸引下学生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多媒体呈现。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对形象事物更为感兴趣,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图文并茂、声像兼备、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来向学生呈现所要写作的命题。生动的画面、形象的图片、优美的音乐,更能刺激小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实现学生思维与注意力的转移,顺利地进入写作教学。如让学生描写一种小动物,我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系列猫、狗、小兔子这些学生所熟悉、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视频等,将这些小动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从而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与阅历,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没有一定量的素材积累,同样是无法进行的,这也是学生在写作中千文一面的主要原因。只有建立在一定量的素材基础之上,才能写出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来。
1.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在语言与内容上都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例子。我们要让学生展开充分而主动的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优美的语句与精彩的片段,要让学生细细品味,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学生能够将经典语句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2.在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作者的闭门造车,而是作者留心生活,对生活、对情感的真实写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可以说没有生活的写作只能是无病呻吟,无法写出真情实感,那些打动读者的文章无一不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学会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这些都将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三、传授写作技巧
文章不是素材的胡乱堆砌,而是要在作者巧妙的构思下的精心合理安排,这就涉及写作技巧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写作。这需要渗透于每一篇文章的学习中。新课标倡导个性化阅读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读,让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的体验与感悟,而且还要让学生细细品读,用心读,用心悟,要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观察与比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写作技巧。教材在编排上做了很大调整,在学完一单元后,我们可以将这几篇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针对写作技巧、写作风格、结构安排等来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使得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比较与分析中来掌握写作技巧,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比起枯燥的技巧讲解来说更加富有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更能自觉地运用于写作之中。
四、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写作训练模式,要为学生设计灵活多样的写作训练,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往的写作训练只重视写,在当前我们要实现写与说的结合。
1.多样的写。仿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在学习中遇到一些优美语句、经典段落,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在不断的模仿中来达到语言的内化,提高语言驾驭能力。此外还有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多种形式。如此丰富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用笔来尽情地表达,倾吐心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多样的说。与写相对,说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口头作文。在写作前,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命题来展开论述,实现多种语言、思想、思路的交流,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寻找新的写作思路。我们也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即兴发言,在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发表个人见解,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训练的重要方式。
总之,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积累与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将写作教学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让学生爱上写作,用笔来书写自己的生活。
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篇9
【内容摘要】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育的改革中占据着关键环节,写作能力的提升与阅读能力和方式有直接联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决定了写作的能力和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奠基好他们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极大的益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探寻适合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实践与努力不断发展变化得来的,我们可以说,只要在主观的能动性与客观环境的创设方面加以引导激发,两者就能对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施以积极正面的影响力。一般来说,只要主观上积极主动的阅读,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坚持阅读,作为教育研究者的学校、教师或者家长再在客观上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就能使其阅读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个比较大的甚至质的飞越。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前者做好了,后者就肯定能“水涨船高”。所以,如果我们对这两方面加以重视,相信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髙来说,会有极大的益处。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与所在学校教师的实践基础。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情况,参考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成果,并
选择延安小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前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状况并分析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误区,以便探讨改善小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教学概述
(一)小学生阅读的目标与价值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总目标要求是:阅读教学应引导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阅读教学应 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 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幵展各种课外阅读的活动,创设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二)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首先,很多语文教师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语文教
学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并不与之成正比,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仔细分析,主要是因为教师将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割裂,把它们当成完全不相关的两件事情,没有正确认识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吸收。”就好像是我们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而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我们通过用笔写,来传达出内心所思、所想、所悟。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输入足够充分,才能给输出提供源源不断的旺盛源泉。
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活力就越受激发,在起笔的时候就体现出更大的独特性与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准确的判断,生动丰富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精彩、优美而又生动形象的篇章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语言形式与表达,鼓励学生多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做到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优美生动的词句尽可能多的积累到学生的脑海里,给小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借鉴和模仿,及时让小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创造性的运用练习。总之,在阅读的基础上训练写作,才不会导致写作成为无水之源。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其次,写作并不是讲究文字技巧,它实质上更注重文心技巧。一篇文章若是思想内容空洞无物、平庸无奇,或者思想内容偏激狭隙甚至完全错误的话,那么辞藻再华美,也不能称的上是一篇好文章。文字的技巧可以教,但是文心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技巧,则是需要学生亲历亲为,而教师是无法教授的。小学生阅读的价值在于培
养文心技巧。众所周知,整个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文明,犹如浩瀚宇宙中的群星生辉,犹如在黑暗中举起智慧的火炬照亮人类,让愚昧无所遁形。“文心”是一篇文章的核心灵魂。如果学生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从书中汲取人类巨大的精神文明营养成份,使每一个个体都成长为有思想有智慧有灵魂的人。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必定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思考,使文字具有价值。而使自己的文字具有价值,这正是写作最大的意义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无师自通地学会“文心技巧”。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对写作能力的提升。
再次,提高语文素养志在必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只有肥沃的土地才能培育出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贫瘠的土地只配拥有荒凉。同样,学生若胸无点墨,即便心中产生再好的思想与情感,在表达时也会词句枯竭、一筹莫展,写不出生动形象的好文章。作文纸上只会一片“萧瑟”。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根源,不在各种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训练,而在于“肥沃”心中的语文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就是大力推广阅读。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与背诵积累,才能丰富词汇积累,从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潜移默化地习得写作的方法,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最后,笔者想说,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在为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髙而竭尽全力。一部分教师不可谓不用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假如看不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重要联系,只会南辕北辙,本意是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并付出巨大的心血,但是结果却走到了完全
错误的道路上。教师呕尽心血也很难换回自己满意的学生进步的结果。另外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重要联系,认识到了阅读对写作能力的提高的重要意义,但是他们的认识是笼统的概括的,苦于缺乏实际可操作的细则,不知道从何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知道以哪些策略来加强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基于笔者的工作实践,曾与许多语文老师探讨过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多数老师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迷雾”里虚掷了大把宝贵的教学时间、精力,由于收效甚微,既耽误了学生也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所以,积极研究小学生阅读能力以破解其写作能力的困境的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是具有极大极深远的价值的。笔者准备通过本文将自己的实际经验推广,让这些极具操作性与可行性的策略的推出与实践,相信对于语文教师们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而对于小学生的一生来说,能够为其心灵播下一颗颗绿色的种子,让阅读使他们的生命之树蓬勃旺盛,也使他们一生都能够拥有笔下的良好表达能力。
二、当前小学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阅读训练的缺失
1.语文教育的异化。笔者认为,语文教育是个相对特殊的存在,它的累积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的累积!一般的知识累积要求统一规划、按部就班地操作;而语文教育则要求就个体不仅仅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熏陶精神,提升对美的审美修养,滋润心灵,滋养灵魂。作为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家长与学校都应该有“以阅读为本”的理念,顶
住世俗的急功近利思想,抛弃以分数教育代替语文教育,以语言文字的工具化训练代替母语教育的做法,让语文教育走上博釆众长、百家争鸣的轨道。遗憾的是,在以“分数为本位”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变质了,往往学校与家庭联合起来,迫使学生就范这应试教育模式,争取学校最为重视的升学率,如此急功近利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教育的遗憾!
2.阅读的异化。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抢夺时间,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电脑电视、补习班、艺术特长培养班做斗争。笔者针对笔者所在的延安市小学做的调查显示,小学生放学回家完成作业之后,阅读课外书的比例不到一半。尤其在期末临近的一两个月内,有的班级的孩子光完成教师的作业就需要做到晚上九点多,有的班 级的孩子一个晚上能有好几套语文或者数学试卷。现在的孩子的周末时间也被各种应试训练、辅导班占据着,周末短短的两天时间除了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之外,还要用来学钢琴、学英语、学路拳道、学唱歌舞蹈„„虽然有十八般“武艺”在身,孩子们看似强大了,但这是一种孤独的强大。因为在各种“武艺”的学习中,孩子们的心灵并没有被唤醒。儿童具有灵性气质、诗意思维,儿童期是关键的文学期,好的语文教育要懂得与儿童的天性相结合,好的阅读是一种对儿童美好天性的唤醒。眼睛永远没有心灵走得远。眼睛只能盯住那四方的有限的屏幕,但是阅读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就是单纯的视觉享受所无法提供的。
(二)过分注重写作技巧忽视真情实感
作文能力主要依附在那些因素上呢?有教授认为,其一是写作兴趣,其二是写作意志,其三是写作人格,其四是写作技巧。也就是说,写作技巧在作文能力的因素中实际上是排在最末尾的。但是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本末倒置,急于求成,将写作技巧放在第一位,恨不得朝夕之间教会学生掌握全部的“写作技巧”。但是,作文教学如果在一幵始过早注重文字的技巧,其恶果往往是训练掉了文字的梦想和激情。正如过于姻熟的技术对于艺术家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不少 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可是文字去失去了往日的神釆。更多的学生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可是失去了创作的灵性,学生都用同样的技巧作文,题材显得千篇一律。文字的技巧关注的是语言的驾奴能力,而文心的技巧则关注心灵的感受能力和思考能力。思想的独特,决定了文字的独特。我们不应该让文字的技巧禁锢了学生思想、表达的自由与灵动。应该鼓励学生们自由地去写作,创导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地独特!
三、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倡导诗歌诵读
1.追溯背景,感受“历史之诗”的情与趣。
很多首古诗的背后都有一段舅永的故事,都表达着某个独特的历史背景下诗人独特的志向、思想、情感。追溯古诗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更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更深地进入诗人所处的时代,体会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帮助古诗展现原本的历史色彩,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学生对于探究
历史的兴趣。
2.品味意境,赏析“写景之诗”的美与雅。中国的古典诗词十分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形象性,很多诗歌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美不胜收。“读诗中想画,画中赏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启发学生充分展幵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中画面,从而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已成为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规律。”在让小学生们背诵写景之诗时,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将这些写景的诗歌大致分成四大板块,每一板块自成一组。在“两个黄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经典诗句中,学生们可以尽情感受春之生机盘然、鸟语花香;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描写夏日胜景的诗句,学生们可以感受夏之绵丽烂漫、多姿多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矿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上这些描写秋思秋景的诗句,能让小学生们感受到秋之清丽高远、淡泊宁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小学生们可以将冬之空矿萧瑟、毫不逊色悉数收于眼底。
3.(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对于文学大师来说,若是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就像是一尾鱼离开了浩瀚的海洋,文笔也只能枯干。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会导致单调乏味的内心世界,让人提笔绞尽脑汁却毫无内容可写。靠拼命逼而逼出来的习作,只会给学生带来痛苦与畏惧。诚然,学生的生活中并不会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生活中若善于关注小事,往往会带来丰盛的情绪体验。“作文教学的目标不能定位于一篇好作文,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个性发展的锤炼。理解了目标定位,教师就应该在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采用多形式的自主习作等几方面多多思考”。比如,一场机智有趣的体育竞技、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一次有惊无险的“掉书”行为、一次精神紧张的考试、一次痛失小乌龟的情感体验„„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足以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学生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写作注意、愉快流畅的写作情绪以及顽强的写作毅力。所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往 往有着丰盛的情绪体验,体验与感悟就仿佛是醇香干燥的茶叶,而作文的那一页页白纸就犹如是煮到刚刚好的沸腾的开水,从而在习作训练中达到“茶香四溢”的效果。这样子的“浸泡”方式也无疑是最自然又最下笔如有神的。写作,何须再苦苦绞尽脑汁?
教师应该不断地告诉学生,只要我们善于生活中的小事,那么我们就能够发现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源源不断。比如经常被忽略的副课——体育课上的快乐,不仅仅能够在笔下延伸,而且往往能够将人物的形象描写得更活灵活现,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小学生都喜欢体
育课,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能够在体育课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绿茵茵的操场上,他们能够快乐地游戏、兴奋地大喊大叫、你追我赶、奔 来跑去„„活动空间的广阔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活动内容精彩,使手脚乃至心灵都能够释放、充分地舒展开来,在活动的尽兴中,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由与开心。每一个游戏的伙伴,都可以成为自己认真观察的对象和写作的对象,他们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认真记录下来。在体育课上的游戏之后,记载下来的这些文字往往是最快乐,最充满童真的。而且由于记录的是平时关系最好、最熟悉亲近的小伙伴们,往往写时总是倍觉亲切。
(三)丰富作文评价形式以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
1.从佳文欣赏到佳句欣赏,关注中等生、学困生。
笔者曾经只在班里范读写作一流的“高手”的文章。为什么不读中等生或者学困生的作文?原因众所周知,他们写的文章因为“不够好”,而不具有“被范读优势”,而且就算读他们的文章,也会因为词句表达的干巴巴或者辞不达意,引起全班同学的嘲笑,结果适得其反。于是笔者在以前,都只读班上的优等生的文章。所以,笔者对于范读进行了改制——专门针对学困生,开设了佳句的范读。既然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一蹴而就,写出通篇辞藻优美,表达流畅,思想情感丰富的文章,但是我们可以在他的文章中,寻找到一些写得比较好的句子,将他的文章中的这些“闪光点”范读给全班同学听。当同学们聆听着这些好句子时,笔者经常故意“毫不吝啬”地对这些句子大加赞誉“看看,这些同学,你们可别小看他们呀,你看这个句子中的好词,你们都未必写得出来!”从同学们羡慕、惊讶、赞叹的目光中,学困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浅谈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写作 篇10
阅读与写作可谓“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无源之水,终将枯竭;离开了写作,阅读就好比没有航标的航船,做毫无意义的航行。如何做好阅读与写作的工作,这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怎样才能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呢?
关于阅读教学:
【1】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遨游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束缚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摆脱这些枷锁的束缚阅读将会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亮丽的风景。这些束缚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避免阅读教学中大量目标积累。在教学中为了考试很多老要求学生积累作家作品、唐诗宋词、名言警句、名著常识等目标,不是从学生自身阅读的需要来积累,而是教师去“喂”学生,这种做法收效甚微。
二、教师学生投入精力多而学生阅读能力没有多大提高的现象。其表现为:
1、在阅读教学中,目标制定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2、目标制定偏离新课程标准。
3、目标制定面面俱到,不得要领。
三、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制定思想局限性大。忽视了阅读主体--学生的存在。在教学中经常出现问题提问式的阅读教学课堂,未能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
四、注重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心理、情感活动。在阅读中教师只注重了学生的感知、记忆、联想、想象;而忽视了学生阅读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五、阅读目标制定时对学段把握不准。在制定目标时有的教师对初中生的要求还是建立在小学生的水准上,这样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六、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代替读书的过程。
七、教师在评析课文时,以同学间探讨、议论代替读书过程。
八、机械的阅读即读书时泛泛的读、表层的读、无思考的读。
九、对不同的文体没有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而是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缺乏教师明确的指导。针对不同的文体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应灵活多样,如大声朗读(诗歌)、默读、速读(篇幅较长的文体)等。
十、教师在教学中淡化读书。要想学生在阅读上有提高有突破,教师乐读是第一位的。教师的阅读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考试而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考试而教学是语文老师的悲哀,是教育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
在阅读教学中,应抛弃为考试而阅读的思想,我们要明确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从书中读出来的!让学生在阅读中遨游,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2】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方法
著作特别是名著是历经千锤百炼,时间已经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的著作。如何做好学生阅读方面的工作,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我认为以下方法可以借鉴:
一、做好明确阅读对象的工作。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篇目及其版本。
二、做好编写阅读纲要的工作,发给学生。
三、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工作。根据纲要针对不同情节、内容可分别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不求甚解、但当涉猎只观往事”式的方法,或“字斟句酌”式的阅读法等。)
四、做好重点人物、优美词、句、段落,精彩片段的教师讲解工作。
五、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的摘抄记录的工作。
六、做好阅读时间的安排工作。(利用阅读课、课余时间、假期进行规定字数要求的阅读)
七、做好阅读后记的工作。(通过阅读某篇或某部名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有什么心得、感慨,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示?等问题的设计来对学生阅读提出要求。)
八、做好举办、组织各种形式的“走进阅读”活动。(如演讲比赛、感想畅谈、辩论赛、知识竞赛等)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关于写作教学:
在于度的基础上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训练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写作的关键在于文章的谋篇布局与修改。
【1】作文成功的关键- -谋篇布局
作品是作者感情流淌于笔端的产物。它是作者思想的浓缩精华,可见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好与否关键取决于谋篇布局。那么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这已经构成作文教学的“围城”,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如何引领学生冲出作文谋篇布局训练的“围城”呢?在以下几方面共讨:
一、切题要准确。
当前考试对作文的要求一般为命题作文(包括直接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材料拟题、话题)、这两类。学生应当认真看材料,仔细读要求。看是属于那一种情况。做到审题无误,入题准确。
二、立意要新颖深刻。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的好与否立意起了绝对的作用。怎样的立意才算好呢--新颖、深刻。
三、材料选取“新”。
在写作时如果选取的材料是别人写过的,或者说是年代久远的,那么写出来的内容就是老生常谈不会有吸人眼球的作用了。 所以说一篇好作文,一定有新材料,因为材料出新,才能看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观。
四、文章语言要“美”。
这里的美并非仅指辞藻的华丽,而是指语言的运用形象、生动、准确、简练。
五、文章结构要“巧”。
一篇文章的好坏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其结构的设计是否巧妙。其表现为:文章的体式要新如标题式、书信式、问答式、日记式、辩论式;又如总体结构要明显如:开篇点题、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等。这样就是使文章的结构五彩斑斓,夺人眼球。
六、“写的可以不好,但看起来一定要好”。
也就是卷面一定要整洁,因此,在写作训练时一定做好学生书写的要求,让学生写出一手整洁美观的方块字来。
七、写作文前认真编写“文章梗概”提纲。
这样可以保证作文不出大的问题。 “列提纲”就是把写作的要点落实到位。做到这一点,文章的格局就大体上定下来了,写起来就不会乱。
八、彰显文章的亮点。
亮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醒目的标题、精彩的开头、文采飞扬句段、诗词名句的引用等这样就会让读者特别是阅卷者发现文章的闪光点,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
【2】修改--作文的成功的保障
“一篇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形象的写出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当前,学生的写作,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注重对文章的修改,这也是制约作文写作教学、语文教学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做好学生作文的修改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语文作文教学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点:划分语文作文学习小组。人数四人较宜。小组划分的标准,按照语文水平差不多的为原则组合。
第二点:明确修改要求。
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在该字下面画出横线并在评语栏处作上相应的符号以便同学订正。
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并加以改正。
3、看同学作文标点的运用是否有问题,用笔划出,并改正。
4、看同学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新颖。
5、还可以对该文章较突出的写作特色如:修辞方面、引经据典方面、语言方面、文章的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6、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
7、看同学的卷面是否整洁美观。
8、把你对这篇作文的评语先写在自己笔记本上,并客观地打上表示等级的A、B、C、D.
9、按照如上要求,把小组内其他三篇作文在进行阅读修改,并做好评语和打等级的工作。
10、小组内都评阅完毕后,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内讨论,归纳。
11、由一名同学执笔,给同学的作文加上小组共同的评语,并划上等级。
第三点:各小组推荐1-2篇优秀作文,并选派组员对该作文内容、评语及等级进行朗读,全班同学进行赏析。
第四点:各小组推荐一篇写的问题比较多的文章,并展示对其的修改。
第五点:师生互改。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教师选取典型文章与学生再共同研讨,修改。
第六点:评选出本次写作的优秀作品,并作为范文张贴在班级宣传栏内。
第七点:教师作总结点评工作,并对下一步写作教学提出要求。
第八点:学生完成后记的书写工作。
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阅读与写作的工作做好了,那么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将会大幅提高!
【浅谈小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写作】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生足球训练与教学06-04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09-26
浅谈小学生阅读与写作10-24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10-04
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策略11-14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写作08-28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06-02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整合08-24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素质教育、文档10-03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