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

2024-07-06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精选5篇)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 篇1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1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因为本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距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要想让孩子读懂诗歌、理解感情仅靠教材是无法做到的,所以需要借助有利的信息技术,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感悟文本。

一、信息技术做基础,拉近距离。

首先通过网络搜索课文朗读视频,通过播放范读视频,既理解了诗歌的内容,也为很好地培养学生语感做好准备。接着交流“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等地方的资料,因为提前让学生查阅了相关的背景,交流的环节时,由于学生手头资料丰富,因此交流得很激烈也很全面,而且加上课件中相关资料的补充,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为理解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为准确理解文本作好铺垫。

二、学习品词析句,升华主题。

看着课件中南泥湾的环境巨变,人们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变,使让学生不得不思考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借助课文延安窑洞、延河的插图等,课件展示,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真正明白作者不是追寻“延安”,而是追寻“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最后通过展示我们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信息,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诗歌内涵,将延安精神内化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为塑造新时代少年奠定良好基础。

三、感悟主题,内化品质。

最后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无形中将“延安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将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为“塑造新时代少年”夯筑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达到了“文本育人”的真正目的。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2

《延安,我把你追寻》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延安精神。诗歌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诗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以及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一、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并思考。

我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突破难点。可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可以通过课件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而将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看图引申到深层次的思考。

二、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诗中有很多形式相同的句式,如“追寻你……”“像……”,学习这些句式时可以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把解答第一个问题“追寻什么”作为“扶”的重点,恰当地运用课件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通过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学生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基本弄清第一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可以采用“放”的方式,然后按照学习前一部分的方法自主学习。

三、不足之处。

教学中对于“南泥湾开荒”的解释过多,没有抓住重点,让学生反而无所适从,失去目标。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3

本文课题清晰地点明了全文内容,透露了全诗的旨意,特别是“追寻”一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教学中我首先破题明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一、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

二、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第一节的写法,自己也做一回诗人来写诗。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小高潮。但是由于课前,我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疑问。

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今后教学中我要重视这一点。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4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教学中我首先破题目明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当时的时代背景。于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作者追寻延安的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在理解每节诗的意思时,我扣住“追寻”二字来理解。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仿照第一节的写法,自己也做一回诗人来写诗。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夕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课堂教学掀起了小高潮。

1、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名词解释来理解。但效果不好。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第五、六小节也是直接结合名词解释让学生来理解。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学中,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三、不足之处

由于课前,我没有重视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有些学生没有去收集资料,教师在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时,有些学生不明白,提出了很多问题。因此,这一环节用去了很多时间,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由于时间不够,就有些仓促。从本课教学中,我感受到,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课前收集资料,对课堂上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简介背景,揭示课题。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接着理解诗句,突破难点。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再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5

教授这篇课文,因考虑到是诗歌体裁,所以从早上晨读时就引导孩子们对诗歌进行多种形式的充分的朗读。当孩子们把握不好语速、语调和语气时,我便组织师生配合诵读。老师一行学生一行,带着他们读,直到熟读成诵为止。

小组合作自主讨论学习时,同学们对文章的结构、重点词语的理解、仿写句子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对问题“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延安的什么”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主要原因有:意识课前资料(关于延安的)搜集不够;二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离现在时间太久,孩子们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三十诗歌的语言本来就是高度凝练的,不好理解。

对这些情况,我尽量引导学生理解,补充相关资料,结合文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几个方面给孩子们诠释延安精神的内涵。当然,孩子们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不能强求,诗歌嘛,总是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我们不必把一些老师的成人化的思想、理念、理解“灌”给同学们。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6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一、教学效果

依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简介背景,激发兴趣。

本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距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可提前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背景,为准确理解文本作好铺垫。上课一开始便设计了交流的环节,由于学生手头资料丰富,因此交流得很激烈也很全面,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为理解文本奠定了情感基础。然后播放录音,为很好地培养学生语感做好准备。最后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初步定准情感基调。

2、自读自悟,感受内容。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一想:作者在诗中多次提到“追寻”,在追寻什么?在旁白处作批注,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快速走近文本,从字里行间去寻找有用的信息,并及时标画作出批注。老师巡视中及时发现思维的动向,准确地给予表扬,竖大拇指。不到位或有错误的及时引导抓住句子再次进行思考写出批注。在充分的自学基础上创设小组交流的氛围,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感受。

3、品词析句,升华主题。

首先出示几组不易理解的词语:“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让学生展开讨论,一定要结合查阅的资料,准确把握背后含着的意思,为准确理解文本作好铺垫。然后在聚焦几组句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借助课文延安窑洞、延河的插图等,同时,通过课件将延安的风貌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出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4、拓展积累,丰富语感。

听着老一辈们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小练笔之后知道背诵诗歌,有感情地吟诵诗歌,进一步丰富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二、成功之处

虽然年代感很强,但是通过查阅资料理解得很到位,吟诵得也是有滋有味。

三、不足之处

独立阅读的特点不明显,教师还是引导太多,学生有时放不开。

四、教改措施

如果再教这篇课文,我会把所有的时间放给学生,真正让学生自读自悟。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7

第二单元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第一篇课文是《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我只有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在学生知道后,再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但效果不好。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节。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英才》让学生来理解。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8

这节课在“正本清源”教好诗歌上下了一番功夫,在三个。

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

这节课则了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何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的思想。

二、抓住,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片自学的金钥匙。

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的问题“追寻”“扶”的,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弄清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对个问题“为追寻”,学生学得。

三、着眼于练习,一练到底,把课后的“思考·练习”融于教学之中。

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不理想。

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难度。这节课把“练”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将课后三个思考练习题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巧妙地把讲与练起来,融为一体。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延安的背景资料(文字介绍、图片、音像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

1.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课文,要知道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发扬延安精神。

2.展示资料,了解背景。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师生共同了解有关延安的内容。

3.作者追寻什么,为什么要追寻延安?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自评:学生通过展示课前所搜集的有关延安的资料,达到交流、共享,增加了对延安的感性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也可以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初读全诗。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教师播放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为理解全诗作铺垫。

4.再读全诗,质疑。

5.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学生比较陌生,但这些地方又最能代表延安精神,运用录像帮助了解,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延安的认识。]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

1.师生共同对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答简单的问题,明确共性的或有价值的问题,以便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解决。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记下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重点汇报。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自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同时发挥好指导作用。]

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1)指名读诗的第二小节,体会诗中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组内互读第三小节,讨论:“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

(3)班内朗读比赛读第四小节,讨论:“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

(4)全班齐读全文,指导学生理解整首诗,并说说:作者到底“追寻延安”的什么?

[自评: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全诗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学习,对诗中所写一些具体事物的含义加深理解、突破难点。由此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教师小结,扩展巩固

1.教师小结: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发扬这些精神,革命才能取得胜利。今天,我们继续发扬延安精神,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有正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3.全班感情朗读课文。

作者单位

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的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这是一首新诗,且离学生年代较远,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资料辅助和相关的图片帮助。

教学准备:1.师生收集关于延安的资料图片。

2.南泥湾的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1.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2.学生交流收集的延安的资料。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听录音,范读,指导朗读,读通,读顺。

2..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语言环境理解。

4.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相机出示课前收集的图片。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体会诗人追寻延安精神迫切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出示宝塔山图片。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指导朗读。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

九.板书设计

延安 我把你追寻

延河

追寻

枣园

延安精神

南泥湾

延安,我把你追寻读后感 篇4

读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篇优美的诗歌,令我感触非常深。

这篇优美的诗歌也许不适合我读,因为除了前面学的一些令人激奋的革命故事外,我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我从小就不爱读书,只喜欢听别人读,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周老师分别讲了八个故事。是我对这篇诗歌充满了兴趣。是我分别学了八篇课文,是我朗读起这篇诗歌也津津有味!

仔细阅读了这篇诗歌,我首先知道了当年的革命故事,也知道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在延安的枣园写的。还知道老牛破车拉来的富裕生活和那温热的土坑记载的军民鱼水情……

更令我感触深的是延安的精神,艰苦奋斗,军民团结,官兵一致!延安精神就相当于灵魂!灵魂是什么!不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呀!残疾不要紧,最最重要的是灵魂不能丢啊!没有灵魂,你能想象出是什么下场么?有那么一个成语可以概括,那便是:行!尸!走!肉!多么可怕的成语啊!即使是一点不可怕的话,我相信延安精神也一定不会丢!因为延安这个地方实在记载着太多东西了,不得不让别人的纪念它;因为延安的精神灿烂辉煌,不得不让其他人永久的保存着!

当我仔细阅读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优美而又生动的现代诗之后,令我深有感悟。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在作者的笔下,把对延安的热爱之情表达的淋漓至尽,在这篇课文里充满了对延安精神的赞美和崇敬,也让我知道原来的日子有多么艰苦,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

正因为有了革命先辈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军民团结,才有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为将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来报答革命先辈的流血和牺牲。

这篇诗歌讲的是作者为了追寻延安而写的诗歌,这篇诗歌赞扬了延安的美丽,包含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其中“啊,延安,我把你追寻”和“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表达了作者非常喜欢延安,非常希望延安光明,所以作者才写下了这么一首歌。

读了这篇诗歌,我明白了:延安的山水花草是非常漂亮的,而且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延安,就好象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也更加证明作者不能失去延安,延安也不能变得一片狼藉。作者祁念曾肯定会永远守护延安,永远保护延安的一草一花,让延安充满生机。

我把你弄丢了 篇5

我今年21岁,大学的第四年,也是喜欢你的第四年。我以前尝试过很多种方法,想放下那场18岁的喜欢,但是不能。

所以我多想时间能够倒带,能够再遇见你一次,所以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来到陌生的城市,来看看你生活呼吸的地方。

你明白吗,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喝奶茶,依然喜欢周杰伦和薛之谦,晚上依旧会听蕊希的电台,听你喜欢听的歌。

但是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忘记的事情越来越多,记得的人也越来越少,唯独没有忘记的是这四年里,对你的每一次喜欢。

“宁缺毋滥”一向都是我对感情的态度,因为我明白,人的感情在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一种浪费。

用在对的人身上,你会变得无畏,不计较付出与得到的比例;用在将就的人身上,瞬间就转成了一种想都不敢想的折磨。

哪怕是一丁点的迁就,也都会被放大成不再相爱的理由。爱和不爱只差一个字,但因为这一个字,很多人都在错过。

四月份的时候,我和你因为一场讲座认识。此刻想下,我不明白遇见你是幸运还是不幸。

见你第一面的时候就有一种很个性的感觉,遇见你之前,我的生活能够说是还算挺好吧,我努力地去上每一节课,按时吃每一顿饭,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好友,没有个性大的惊喜也没有意外。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很喜欢唱歌,每一天晚上,我们都会打微信电话,一齐唱歌,我会给你唱我最喜欢的周杰伦的歌,你也会给我唱很多歌。

周末的时候,会一块出来玩,我真的很开心,我相信你也会是同样的感觉吧,你会主动拉我和你一块照相……

当时,我总觉得自己配不上你,我就是个性普通的一个孩子,有的时候单纯的那种喜欢会转成一种敦促,它会让你变得跟从前不一样,变得期望自己更完美起来。

我依稀记得第一次见你那天,你穿着我喜欢的格子衬衫,戴了一个很好看的帽子。我带你去蹭我们班的课,你和我坐在后面,讲我听不懂的c语言。你还记得吗,周末我们一块在校园瞎逛,我走在后面,给走在前面的你拍照,到此刻照片还存在我的手机上。你唱歌很好听,那时候你经常给我分享你唱的歌曲,我以为我们会永久这样下去。

但是,我却把你给丢了。

真心喜欢过的人是没办法做朋友的吧,因为再多看一眼,还是想要拥有。为了能继续留在你的身边,我打心底里逼着自己不把对你的感情往感情上靠近。

那时候我以为,从友情到感情,只要持续安全的距离,就能克制得住。而一旦跨过那条分界线,能再退回原位的,就真的没有几个人了。

遗憾的是,我低估了自己对感情的控制潜力,也低估了我对你越来越深的情感,所以直到之后,身边的朋友问起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你的,我都没有办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我以前我总觉得,有些错误的感情,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就该及时选取放手。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遇到你之后,我都忘了自己以前以为的。

这可能就是感情最可怕的地方,明明明白不会有结果,或者说明明明白那不必须是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却还硬是要往前冲。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你,天冷的时候,下雨的时候。

那以后的一段时光,明明没有交往,却为什么比分手还让人难过,那种感觉,就应有的人会体会到吧。陈奕迅唱过一首歌“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你明白的,忘记一个人往往比爱上一个人要花费更长时间。我一向都想着你,走路的时候看到和你穿一样衣服的男生,我想你;吃饭的时候,吃到以前带你吃的东西,我想你;看书的时候,也会想起你。

看《后来的我们》的时候,听到见清说“你和我见过的所有女孩都不一样”是阿,你和我见过所有的女生也不一样。

嘿,你明白吗,到此刻我还会经常去听你唱的歌。诶,你前两天有唱了一首新歌哦。你还记得那首独特的告白气球吗,那首歌到此刻我还留着,我自己经常也会轻轻哼呢。

我此刻一个人吃饭也不觉得无聊,手机偶尔忘带了也不会着急联系不上谁,我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到处拍照走走停停,我此刻唯一熬夜的原因就是为了追电视剧,我此刻很爱笑就算偶尔有不开心,我没有恋爱没有暧昧不代表我没有追求者。瞧吧,我这不是过得很好吗,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想你。

嗯,那么你此刻呢,写作业的时候还喜欢和别人通电话吗,还会个性想家吗?记得你的格子衬衫,记得你的鸭舌帽,记得你的每一次笑容还有唯一的一次在我面前哭,我以为当我陪了你很多天,陪你喝一杯凉凉的柠檬汁,陪你看一场午夜的电影,陪你一齐走过那些孤独的夜晚,我就能够靠得更近,我就能够走进你心里,可我从未拥有你不是吗。

你在春天走来,又在冬天离开,你带走了我所有的勇敢和深情,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从不后悔,我的喜欢,从18岁到21岁,我唯一后悔的是,没有变得更好一点,如果我能变得更好,变得更勇敢一点,我就能够一向陪着你,我喜欢你,比你想象的更喜欢你。

上一篇: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敬业奉献)与优秀公交驾驶员事迹材料下一篇: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