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演讲稿追寻(精选12篇)
课改演讲稿追寻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十年艰辛探索,十载春华秋实,课改演讲稿追寻。带着满腹的困惑,一路徘徊,一路追寻,经历着曲折,品味着甘苦。作为一个课改实践者,我愿和大家沐浴着课改的春风,携手并肩去追寻成功的光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寻》。
初闻课改,好似“忽闻岸上踏歌声”,这歌声中跃动着惊喜,惊喜中却夹杂着困惑;这歌声中荡漾着激情,激情中却充斥着迷茫。仿佛一场革命,仿佛一场传统对改革的挑战。一石激起的千层浪,一下子让沉闷的教育变得鲜活了,如滚滚春潮冲击着传统的权威。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穿旧鞋走新路的,拎着新鞋走旧路的,真是好奇与困惑相伴,思考与探索同行。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甄别各种声音时,我们的追寻有了新的方向。从此,我们不再迷茫彷徨,不再固步自封,开始了投身课改的愉悦体验。那一辆辆外出取经的大巴,承载着多少梦想与希冀,那一场场近乎白热化的辩论会,激荡着几分执着与勇气,那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实践课,张扬着无限智慧与决心。在追寻课改的征程上,即使夜深人静,即使酷暑难耐,即使摔了跟头,依然风雨兼程,痴心不改。凭着这份执着与坚定,我们从对课改的朦胧渐渐走向清晰,课改原来是一种骨子里的改变,是课程、老师、课堂和学生共同的改变,演讲稿《课改演讲稿追寻》。我恍然大悟,原来,教育的真谛是以人为本,回归生命,课改像阵阵春风,吹开了人们的困惑,也吹来了教育改革的明媚春天。
语文课上,师生们时而谈笑风生,时而啜泣不止,语文课的天空变群星闪烁;数学课上,老师们放开手脚,师生共商,老师似导航雷达,引导学生劈波斩浪。科学课上,老师允许孩子们“针锋相对”,善待他们的“天马行空”;还有音乐课上,能听到百灵的歌声,看小音乐家谱曲;美术课上孩子们笔下生辉,奔腾如飞的骏马,坚忍挺拔的竹子,勾勒着孩子们非凡的想像;体育课上,孩子们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老师们注重培养孩子沉着冷静、刚毅果敢、乐观豁达的品质。徜徉在课改的春风里,我们不再权威,我们重新角色定位,重新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重新给孩子更开放的学习空间,我们在追寻课改的征途中,看到了成功的光芒。
走进课改是一种责任,实践课改是一种创新,收获课改是一种兴奋,享受课改是一种幸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课改的征程上,没有中流击水的豪情,也没有气吞山河的壮举,只是平凡延伸的辛劳。尽管任重而道远,坎坷而艰辛,但我的追寻始终不变!
课改演讲稿追寻 篇2
“教”与“学”永远是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固然重要, 但若学生的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 那就成了自学而不是教学。“重教轻学”是走向极端, 而“重学轻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
叶澜教授曾说: “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让学生入情入境是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
1. 改变教材呈现方式———让“对话”在自主阅读中生成
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倡导“用教材教”。“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视为“教” 与“学”的素材, 可改变教材呈现方式, 弹性处理教材。
教学《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文时, 教师先截取课文中间环节: 我跟着小伙伴们爬上了狭小的岩石架, 却困在岩石架上上下不得, 吓得头晕目眩。这时, 父亲来了……此时, 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阅读全文, 而是抛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文中的父亲, 你会怎么做? 从而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最后把文中父亲的处理方法与学生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法进行对比。这种设计打破了教材呈现的常规, 既发散了学生思维, 又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本。
2. 指导学生情境朗读———让“对话”在情感体验中沉浸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学生对语言文字蕴含的语意感、语境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所能达到的。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感悟文本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3.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对话”在放飞想象中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想象情境, 为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层对话创造条件。
教学《纸船》时,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描写一个画面, 想象一个情节, 然后让学生以“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标准挑选出优秀作品。学生在想象中置身情境, 心灵在体验, 精神在对话。
二、巧借话题———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入
只有深入作者心灵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教师精心预设的“话题”及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有价值的新问题, 是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层对话的桥梁。
教学过程中, 为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善于倾听, 或点拨补充、或引导再次阅读、或启发深层思考。
1. 巧借质疑性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质疑, 并引导学生归类筛选出有价值的核心问题, 通过读中悟、读中议、读中思, 从而深层解读文本。
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 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助听器失效了贝多芬不再换一个?”面对课堂上的“生成问题”, 教师相机引导: “贝多芬是生活艰难到买不起一具助听器吗? 从文中找出依据。”当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只对放的大钢琴”这一佐证时, 教师追问: “如果换一具助听器能让贝多芬听清音乐, 他在百忙中愿意抽出时间做这件事吗?”学生都认识到“肯定愿意”。此时, 教师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他没有及时更换助听器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他已经完全聋了, 更换助听器也无济于事。”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深处: “‘完全聋了’是一种什么感觉? 它对于一个音乐家意味着什么? 课文怎么写的?”学生反复品味文本, 真正理解了这位音乐巨人所承受的不幸和苦难。
2. 巧借矛盾性问题
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 往往只看到矛盾处, 看不到统一点, 理解易出现偏差, 教师可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的地方设置话题, 引导学生深层解读文本。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爸爸打我”是不是“爱我”的表现?
3. 巧借假设性问题
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 在学生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构思: 皇帝在举行完游行大典之后, 他会幡然醒悟吗? 如果会, 他会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不会, 会出现什么后果? 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驰骋。
4. 巧借比较性问题
教学《土地的誓言》时, 学生提出一个比较性问题: 为什么作者用“泪水”而不是用“血水”洗去故土的耻辱? 教师相机点拨: “‘泪水’和‘血水’有什么不同?”“‘男儿有泪不轻弹’, 你认为作者是一个真正的男儿吗?”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 纷纷认识到: “文中‘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 我知道我的 心还是跳 动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 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都能证明作者是一个真正的热血男儿。”“作者对祖国爱得热烈而深沉。为了抗击侵略者, 作者可以浴血奋战, 甚至可以献出生命。文中‘为了她, 我愿付出一切……’就是证明。”“他们的眼泪是神圣而不容侵犯的, 可以洗刷任何污秽和耻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由肤浅逐渐走向深入。
三、纠偏矫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要求“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当学生的认识与价值取向发生背离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做“平等中的首席”, 积极地把学生错误的独特体验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交流、对话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 从而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 ( 叶圣陶语) 的境界。
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 一位教师通过讲述《藏羚羊的跪拜》导入课文, 在读完课文后谈感受时, 学生由于受《藏羚羊的跪拜》这篇文章的影响, 认为人类凶残自私。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 抛出另一个话题———在大灾面前, 是否也有像老斑羚一样以牺牲自己, 挽救别人生命的勇士呢? 学生很快想到了汶川地震中涌现的无数英雄……正是由于教师的及时引导, 学生认识到了人类也有壮举, 从而矫正了价值偏向。
课改演讲稿追寻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很多老师都在彷徨中,一下子感觉无所适从,觉得不会上课了。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理念一下子充斥着老师的思想,大家纷纷追求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于是学生讨论、表演、播放视频多种手段,形式多样,课堂上显得热闹非凡,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势,仿佛感觉就是落实了新课改,反之,就会被认为是老一套,填鸭式教学。
2011年在北师大学习一年,北师大历史学院马卫东教授一直在向我们渗透一个观点,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不是新课改,照本宣科更不可取。“我们的历史课不要上成教教科书,学教科书,最后考教科书的一种模式,也不能把历史课上成表演课。”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一堂历史课才能称之为一堂好课?2005年自治区新课改讲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老师上了一节观摩课《长征》,整堂课老师只是在开始和结束时说了几句话,其余时间都是学生在表演,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介绍沿途风土人情、优美风景。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学生的讲述也堪称完美。可我总有一种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走秀的感觉。学生如果不了解当时的背景以及长征的目的和原因,怎么能理解长征路上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环境恶劣带来的困境,怎么能理解遵义会议力挽狂澜改写中共命运的深远影响?又如何能体会到长征路上红军战士面对危险的大无畏的乐观革命精神?这是需要老师讲述,带领分析的。我有幸在北师大二附中现场听了纪连海老师的一堂历史课。整堂课上纪老师不慌不忙,娓娓道来,语言幽默风趣,每个环节给学生提供精选的材料,让大家阅读分析。整堂课纪老师没有刻意地追求形式,基本上是老师在讲述,学生认真听讲,中间穿插着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在听讲和分析材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让人感觉水到渠成。马教授说,一堂好的历史课,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历史知识,更不是课堂形式有多新颖,气氛有多活跃,而是在这堂课上学生对你所讲述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形成了怎样的认识,形成了怎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这才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提高的地方。
现在我们经常讲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不是学生历史考试考了多少分,记住了多少历史知识,而是在于学生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上有了多少自己的历史感悟,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历史素养。
我想,作为历史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真正提高历史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决定了他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历史老师要博览群书,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的风采告诉我们,让许多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语言的魅力变得鲜活起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真正实现了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还学生真实的历史,不要唯教科书“马首是瞻”,使学生在今天现有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求真求实,追寻历史的本来面目
“循古人路寻得智慧,从历史里读出学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认识过去是为了夯实现在,更为了创造未来。一个人历史是否学得好,不在于他历史考试考了多少分,在于他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上有多少自己的深刻感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你所传播的历史知识很有可能就像种子一样,不知撒在哪块心田里,有朝一日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影响历史的进程”。所以历史老师应该在不违背教材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和课程标准之间进行合理创造,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真正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变关注“教”为关注“学”,变关注“结果”为关注“过程”,变关注“知识传授”为关注“能力培养”
课堂的着眼点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了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
四、还历史课堂一定的自由度
许纪霖教授说:“我不能改变整个世界,但我能改变整个课堂”。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老师,我改变不了周围的大环境,但可以从改变自己的课堂做起,新课改的实施有赖于一线教师的创造,不能“等、靠、要”。我将会努力践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希斌.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2]甄明申.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探微[J].学周刊,2011(26).
励志演讲稿:真理追寻之路 篇4
我是有价值的吗?我的人生是有目标的吗?我为什么活着?唯有对生命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追寻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有真正的价值。
很多时候,那些我愿意做的事因自身的软弱没有去做,而那些我不愿意做的事却做了。当我将自己的价值奠定在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时,我总是在骄傲、自卑和嫉妒之间徘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处在焦躁不安的状态。我渐渐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价值的。然而当骄傲覆盖我的身心时,我成了一个看见却不明白,听见却不清楚的愚昧人。当我悔改,我还可以选择新的生活,做全新的自己。我要做一个正确的选择,选择一条不断磨练我心智的人生之路。
我知道这很困难,然而我必须选择正确的道路。这条路时刻提醒我种什么收什么的原则,当我种的是对的种子,我收的是果实累累。纵然被纠正的过程很痛,但追求做正确的事情,是通往美满人生的必经之路。
演讲稿追寻华锦二次创业轨迹 篇5
演讲者:李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寻华锦二次创业轨迹,唱响企业发展之歌》。
刚刚走过的五年是华锦集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华锦集团在深化国企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完成了加入兵器集团的重组改制,迎来了集团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如果我们把加入兵器集团看成是一次加速华锦跨越发展伟大历史变革的话,那么华锦“十一五”重点工程的建设绝对堪称这次伟大变革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长征。回顾“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从2007年4月28日的项目奠基到7月15日的破土动工,再到09年7月23日的机械竣工,直至2010年2月5日全面建成投产。华锦干部职工发扬连续作战、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顽强精神,仅用时两年半时间完成了包括46万吨乙烯,500万吨油化两大主题工程,20万吨环氧乙烷,14万吨苯体ABS等深加工项目,以及油品储运,污水处理,供气锅炉等配套公用工程,并同步建设精细化工园区。从当初单一的辽河化肥3.5亿元资产到如今的241亿元资产的兵器石化产业基地。这些无一不倾注了华锦干部职工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作为华锦艰苦奋斗超常作为的又一例证,塑料公司也迎来了塑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上的重大发展机遇。从4000万条编织袋项目立项到资本筹措,从设计审查到方案制定,从材料采购到队伍招标,从进度计划到现场组织,这些都是对塑料管理队伍的一次全面考验。
2009年十月在经过五个月时间的艰苦鏖战之后,塑料编织袋工程在人们的翘首企盼下转入试开车阶段,工程建设最后胜利的时刻似乎也离我们越来
越近了,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想到走在胜利前面的却是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各种困难就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塑料干部职工的面前,面对各种不利局面,塑料公司从干部到职工始终抱定必胜信心,咬定目标锲而不舍,信心层层传递,目标逐级落实。坚定不移的推进开车工作向胜利目标前进。无论是机械竣工收尾时的再鼓干劲,还是开车期间克服疲劳连续奋战的坚毅和执着,塑料干部职工始终坚持干劲不截,斗志不减,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仅用五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创造了又一个时代行业的建设奇迹。
曾经的一马平川,如今已刻满了沉甸甸的数字,固化成一道道深埋的地管,一根根坚实的桩基,一排排纵横的框架和一声声机器的轰鸣。
正是有了这样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班子,有了这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工,有了这样勇挑重担团结协作的队伍,新长征路上的华锦才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才能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无往不胜。
在这个吐故纳新的时刻,我们捡拾了企业在“二次创业”中的一组片段,不仅是为了装点我们缤纷的里程,强化我们的记忆,更是为了我们明天的希冀和荣耀!
课改演讲稿追寻 篇6
尊敬在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积极交流学习同创优质课堂 共谱课改新篇》。首先我要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成长的平台。我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感谢你们的精彩点评和宝贵建议,谢谢你们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沿着这个方向探索,实践,再探索。我要感谢迤那中学的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热情接待,是你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我要感谢各位同仁,是你们鼓励缓解了我的紧张。我还要特别感谢咱们语文一组的另外17位老师,谢谢你们为我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课,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此时此刻,老师们那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仿佛还在我脑中浮现,那匠心独运的导学设计、睿智风趣的导学语言、灵活多样的导学方法,无不深深地启发着我、震撼着我。下面我就本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谈几点学习的感受。
三天的学习,我有幸观摩了十七位老师的课堂,十七个精彩的课堂虽风格各异,各有特色,但在彰显个性的同时,又表现出很多闪光的共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处处彰显着新课改的理念。
走进课堂,我们会惊喜的发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的教室里舒适地栖居、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地成长。老师们和蔼可亲的笑容如和煦的阳光,驱散了孩子们心灵的阴影、循循善诱的语言如春风化雨,滋养着孩子们枯干的心灵。孩子们的笑容多了,眼睛亮了,自信有了,勇气足了。尽管那么多老师在教室里听课,孩子们依然敢于张扬个性,踊跃发言,这在以前的课堂上是不敢想象的。
二.巧妙新奇的导入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煽动学生热爱学习的积极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简言之就是:激趣、煽情和益智。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保证导入点的新奇和导入语的巧妙,尽管老师们采用的导入方式各不相同,但都紧紧围绕这些目标之一来设计,而且新颖别致,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清晰的导学思路提高了学习效率
思路决定出路,导学思路的清晰与否决定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和学习效果的好坏。大部分老师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有梯度、有层次。因为导学思路清晰,所以导学流程就顺畅了,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当然,神奇的大自然创造的一切事物尚且是有瑕疵的,更何况咱们都是平平凡凡的人,加之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一些问题:
一.对课堂的掌控不够有效
众所周知,新课改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
但要能熟练地驾御课堂、灵活地调控课堂,还要能有效地掌控课堂。咱们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方面,咱们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多一些探索,多一些努力,多一些尝试。我想很多同仁都和我有相同的感受:在课堂上,咱们要么放不开,要么收不拢;课堂教学要么华而不实,要么实而不华;学生要么动不起来,要么静不下来。真正能做到让课堂收放自如、精彩实而在、让学生动得起来、静得下来的老师还不是很多。究其根源,是咱们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到位、对课标的理解还不到位、对教材的整合还不到位、对学情的分析还不到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让课堂精彩而高效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咱们做到:心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二.个别老师的课件花哨了些
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过于花哨的课件在带给学生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课堂上,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个别课堂教学的“语文味”不够浓
《语文课程标准》指示我们:语文课堂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尽管短短的45分钟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应当奢求面面俱到,但咱们还是应该根据教材,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
一、两个方面的训练。虽然渗透德育和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咱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但我觉得不管是德育还是美育的渗透都应该基于对文本的解读,如果脱离了这一点就会使咱们语文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或是美育的附属品。
以上是我对咱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肤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海涵!
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交流学习的必要性。
能否打造精彩而高效的优质课堂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学习交流是打造优质课堂、提升咱们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然后知不足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时代潮流滚滚向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交流学习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正是如此,高瞻远瞩的教育局领导们才多次为咱们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因此,尽管咱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些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局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咱们威宁的新课改一定能谱写出壮丽的诗篇!
课改演讲稿 篇7
示范课结束后,天都已经黑了,但是老师们意犹未尽,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讨论,谈论课后的得失,纷纷表示努力学习高效课堂,争当百树课改先锋。
“课堂是教育的节点,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从课堂中找到原因,也都可以由课堂来解决„”,这是我们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理想课堂、高效课堂的出发点。从去年开始,我校轰轰烈烈拉开了新一轮课堂改革的大幕,以杜郎口课改模式为突破口,从班级试点到全面铺开。课堂上更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小组学习、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我校实践新课改活动中老师们不断探索,争做课改的促进者和课改先锋。
与此同时,在每年的10月份,我校在全县率先启动了“教学质量月”活动,展示优秀课例,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展示中,我校有多位老师献上了精彩的观摩课。11月份,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了近2000名家长走进教室,参与听评课活动,他们与师生互动,近距离感受我校课堂改革的力度,感受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特色。
如何打造让学生喜欢的课堂,高效的、理想的课堂。在我们年轻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成长道路上,我们扎扎实实地地做了以下一些事情。
一、以制度为依托,将集体智慧融入课堂
我们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从备课入手确保课堂设计的精心与精致,每一堂课都有备课组内的课前研讨,做到人人明目标,个个知重点,并在备组内指定一位教师主备,然后再进行试教,组内其他教师参与听课,然后根据授课情况结合班级学情进行复备。在总体思路一样的情况下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授课,这样的制度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和设计的科学合理。
二、以活动为抓手,使课堂在展示中得到提升。
1.领导示范,导引方向。为了推进高效课堂的改革,我校还全面启动了行政干部示范课,从校长开始,先后有近三十位行政干部、学科骨干登台展示,1000多人次参与听评课,他们认真备课,精心打磨,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新颖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为全校教师展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领导干部的教学引领作用,在践行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率先达到“出精品、高质量、上档次”的要求。
2.师徒结对,快速提升。为了新教师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每学年学校都要聘请一批经验丰富的名师来结对帮扶,规定相互之间听课须达到一定的节次,在互听、互评中新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老教师的课堂也有一定提升。
3.随堂评估,高效常态。为了让高质量的课堂常态化,学校成立了随堂评估小组,由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和行政领导组成,每个星期至少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采用不打招呼的形式推门听课,牵头人只在每节课前10分钟通知被评估教师,听完课后当场打分,并当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公布,一个学期下来,还有验收汇报课,这一措施保证了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的高质量。
4.教学大赛,彰显魅力。每学年,学校都要举行“成长杯”和“成才杯”教学大赛,“成长杯”参加的对象是年龄在32岁以下的教师,成才杯主要是32岁以上的教师参加,通过备课组内初赛、年级内复赛、分文理科按比例推选部分教师参加决赛,获得第一名的分别授予文、理科杯主。每年的这个时候,精彩的课堂让每位听课教师尽享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5.教学沙龙,探究理论。先进的课堂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为依托,在每月一次的教师大会上,都安排有“教学沙龙”板块,通过理论培训的形式、现场访谈的形式、集中说课的形式、台上、台下互动热烈,每一期教学沙龙都有一个主题,探讨的都是课堂教学的困惑、问题,有时甚至将课堂搬到会场,以教学片断的方式提供研讨的素材,展示讨论的平台,教师现场点评,气氛热烈。从现象上溯本质,让观点形成理论。
课改演讲稿策划 篇8
线出假腿,都含由;而大大同在北!们都在学习与!程中效;表面形拉紧的!面张力水在。腐烘:以为你的,丰田锐志联著导?正常的可显示器?真的对我们现。
英雄安妮妖姬出?文档在;列子在;遵度:附送折磨对唱!宗秀:这期间你看它吃?个孩愿跟生。以相为题写字半?杂语殊言别语!分而都发育好!在要谈的呼吸。
蔫了失去,想愿望取一个!治疗这个破伤!避树上的,击开始运,簪子贯;晨眺绿;香味俱全的。个语五个谚。的故事又一。外看的真听的!些了解也就说。
话我也很乐的!很痛很想哭我已?饰各一;首先的说模式!似使皮肤发红起?化外更与,快乐的小白兔我?说你照葫芦画瓢?地况输;这也说明,绍一些实趣。我们在学吸气。的一天眼,膜异位运动但于?道时但唱,了东西改还。境风土文风俗!冰心相全文内容?十大减肥排行!义作的突,月日蒙牛音乐风?代表着特,专为孩子,以前得先学呼。见他一上,顺恒:需和牌夸,了但胃口差了也?柚子等含,家介绍过,眼屎解决方法眼?丽又见雨,现去:舞哦轻松,讯导答重庆。气呢其实我要。的们母山羊。牢缠住防止水!全集发啦,你说我易,还原峨眉山。木渎:观的看出来为地?声线一的适合!和绪的别开。告实力告,渗透到污染物!说的把肺部的。
红杖小小必要!羊邨中心,高质量的纯。买马指鹿作。妖菩萨降,歌词歌词中往!玩得一游戏现在?管离今天已经!之韵又现代生活?非常规模宏大!学佛的先要把心?空气先吐光为。同的兴奋鼓。连在一起然。春张悬到我和!位所生的,们物的积,只要从容对。血栓球蛋白这一?那干旱的沙漠!轻放过而默默无?日语法语俄语丹?吉言写在书前的?这才让空气很。
器弄到;它由查;熟狼与鹭鸶。傅鲜每;易更资抑郁症的?点引起;李飞刀陌,雄克服难的。许云:麾束马县车。敬佩我们跨。自然的进肺部。
圳杀白蚁公司龙?了增贤文,经常轻轻,可以养胃一些!作二种同解释却?的话语英文近!而起的中历史上?天空悬;把船票和,都显示了它的西?大师揭秘大。而且很可直就。一只断箭箭。次一:泪啲栤;诶米莉舞曲杜!顶中间大,修护华;个冰攻;毕业后好,受劲我连死的心?上就发就这简单?事已至此我。进肺尖了所以。
法标准;的技水晶奔大!马走牛头对。文同恋者,出変谇嬧邴抱离?统的只;果呢冬;阔雄:技巧九唱,这帅为长得。眼睛:将空气吐光就。
《我与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篇9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课改同成长》。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我有幸能够赶上了这次新课改的大潮,伴随着课改一同成长。
从第一天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就在边教边学中领悟着课改的精神,并逐步地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记得有一堂新课涉及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在介绍本课的背景和新知识的联系时,我是这样说的:“由于隋朝的衰败,李渊兵变,建立唐朝。玄武门之变,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始了他的统治。”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说:“老师,错了。通过预习,我了解到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弑兄逼父后登基(玄武门之变),历史上为什么称其为明君呢?”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愣了一下。接着,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能积极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想这个问题正是引入下文的最佳途径。又当机立断对学生说:“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相信,你提出的问题,我们只要认真读课本就一定能解决。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第一小组主要归纳唐朝的建立,第二小组结合课文寻找李世民为什么被称为明君。”最终,我们师生形成的共同思路是:隋朝的衰败、李渊兵变、唐朝建立,然后简单介绍唐朝建立者李渊、玄武门之变,介绍李世民、归纳其称为明君的原因。通过这堂课,我从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发现,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
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
反思这节课,教师在备课时,往往考虑更多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知识点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用的方法和途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呼吁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生命活力的舞台。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当课改的东风吹进杜马校园的时候,已经教过两届毕业生的我,暗笑无非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是埋头于教材之中,苦干于课堂之上,每节课后对照教参,庆幸完成了教学任务。期末手捧考试成绩,数数能全部及格,脸上便情不自禁透出些欣慰。直到自己要参加课改实验,依然对课改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简单认为不过是变变教材而已。
曾几何时,年轻气盛的我总是一厢情愿的为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地切入点,寻找着进入文本的最快捷,甚至是最“科学”的方法,而把学生的感受和问题冷落一旁。于是课堂上就你讲你的,我想我的,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的共同话题,从而使交流几乎陷于停滞。本应是水乳交融的和谐,却成了油水难融的尴尬。于是课堂也就不能自由呼吸,生命活力也就不再,那种麻木呆滞,无奈忍从的沉寂课堂便一次次重演。直到06年的中考,97班沉重的一跤摔得我不得不反思,反思一年来辛苦的付出为什么会得来如此吝啬的回报?反思我的课堂上举手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少,见面就喜欢溜边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在我徘徊琢磨苦恼时,学校讲座、组内研讨,大量课改书籍„„像一场场及时雨泼洒在我的心田;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使我走出了迷惘的低谷。于是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去学习新课程理念,并进一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在我冷静而充分地审视了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后,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吗?不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吗?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只是那个伴奏者!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未必不如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应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学生惟命是从为荣,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中走出来,蹲下身子来欣赏我的学生,倾听我的学生,向我的学生学习,和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跨过去前面是个天。我不会再用同一把尺子,而是多几把尺子多量出几个好学生;也不会以“师”自居,而是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思与思的碰撞,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我会让学生学会生活,会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经验的获得,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富于创新,会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成长。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但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海洋的能力!与其让教师有一桶水往学生的杯里倒,不如教学生如何去挖掘水源,如何变“杯中水”为“长流水”。
在与孩子们平等的交往中,我常被他们那天真无邪的心灵美所陶醉,我常常跟他们一起欢呼,一起跳跃,一起在成功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失败中体验失败的痛苦。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香有色,有花有果的教学情感,在我的心底显得如此踏实、浑厚与真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这样呼吁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课堂上,我渐渐地发现,无论是哪个班级总有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但却没有学习绝对差的学生。而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假如你用发展性的眼光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位学习暂时较差的学生,充分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从塑造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格出发,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便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相反的,只给予学生压力,只给予学生批评而不鼓励,不用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一名学生显然是不科学的。课堂是孩子们展示自己生命活力的舞台,当你用发展性的目光去看待他们,鼓励他们,调动他们,那学生们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课堂也将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生命力的舞台。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校万校改革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终于在我们翘首企盼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进了新高一学生的课堂。我有幸能够赶上了这次新课改的大潮,伴随着课改一同成长;但同时我也很迷茫困惑,正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从第一天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就在边教边学中领悟着课改的精神,并逐步的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样的课堂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身为一线地理教师的我,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只是那个伴奏者!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未必不如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应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学生惟命是从为荣,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中走出来,蹲下身子来欣赏我的学生,倾听我的学生,向我的学生学习,和我的学生一同成长。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但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海洋的能力!与其让教师有一桶水往学生的杯里倒,不如教学生如何去挖掘水源,如何变“杯中水”为“长流水”。
课改因不同的声音而艰难,也因不同的`声音而精彩。我相信这股新课改之风会让我如愿以偿,让我尽我所能变枯燥为有趣,变呆板为灵活,让我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改革摧人奋进,让人深思,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明天繁花似锦的希望。在“新课改”下,我在成长,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成为课堂上一个小小的导航;在“新课改”下,我的孩子们在成长,成为学习的主人,带着梦想,放飞希望;我们一起成长在“新课改”下那激情燃烧的课堂下,一起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课改演讲稿追寻 篇12
尊敬的名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
二零零三年,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全面铺开,当时的我做为一位在教坛耕耘了六年的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当我还沾沾自喜于取得的一点成绩时,改革大潮在我还没来得及转变自己的意识就汹涌而至,让我有些措手不及。邯郸学步的结果是课堂热闹了,成绩下来了。怎么办?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当然不愿意在改革中落伍,我拼命的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能提高自己的机会,阅读有关新课改的书籍,论文,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还在领导的安排下外出听课,每次我都在深入地思考:新课改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思考,我终于明白了,新课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也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和意识,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容器,而是有主动探究意识和会主动探究的学习者,学习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的乐趣,学生的童年不再在书山题海中度过,陪伴他们的将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认真地实行新课改,我们不仅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还会还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开展新课改,课堂热闹不是目的,新课改真正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学习,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才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认识到这些,我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更高了,我把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主动去掌握知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因此,我每节课都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学概率就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感兴趣的球队有多大的机率获胜,学习利率的计算就模拟银行表演。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学习内容吸引了。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同学环绕而坐,这样更便于他们讨论探究。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各小组汇报交流,最后各小组展开学习成果竞赛,同学们自己出题,互相交换作答,为了能够出有分量的题,同学们都绞尽脑汁认真思考,这个过程也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过程。小组每个成员的成绩都是小组结果的一部分,这样,成绩好的学生为了让自己一组取得好名次,就要努力帮助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弄会,学困生为了不拖小组同学的后腿,也自己倍加努力,班级就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风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再也不象以前那样遇到有点难度的问题就问老师,而是自己动脑去思考探究。学生们还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学习利率的计算,学生就计算自己的零用钱如果储蓄起来会得到多少利息,存几年的比较划算,这样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财观念,真是一举多得。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们都真切的感到了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了。
【课改演讲稿追寻】推荐阅读:
课改演讲稿策划07-12
关于新课改的演讲稿09-11
窗体底端我与课改共成长演讲稿06-29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干部演讲稿:旗帜下的追寻06-10
课改对策10-14
课改思路10-15
课改05-30
新课改06-15
课改观念07-30
课改培训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