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的追寻

2024-07-10

整体感的追寻(精选7篇)

整体感的追寻 篇1

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迅速, 虽然我国合作社起步较慢, 但合作思想却由来已久。早在辛亥革命时期, 合作经济思想就传入我国, 实践活动也随之展开。民国年间、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农民合作社逐渐蔓延发展。建国后, 党中央对农村合作社非常重视, 把合作社看作是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组织形式。那就让我们追溯历史, 寻求根源, 了解合作社是如何从发展走向成熟的。

小编絮语:

我国合作社随着历史的沉淀, 无论是管理还是运作模式都渐入成熟。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 更是预示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国家也在不断地推出新政策, 来扶持合作社发展, 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 中国农业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不断发展壮大。

追寻1%的灵感 篇2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拥有一技之长以傍身是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最大期许,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之一。在现代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当下, 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提高班充斥在孩子的周围, 且其招生对象越来越低龄化, 而家长总是乐此不疲地带着孩子奔波于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之间, 往往自以为是地替孩子编织着美好的未来。家长总是习惯性地观察孩子在兴趣班上的表现, 不是看孩子快不快乐, 而是把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在这些兴趣班中, 孩子们得到的往往只是技巧与手艺的训练, 而非心灵的沟通。要知道, 莫扎特是个天才, 可他从来没有上过兴趣班;达·芬奇是个大师, 可实际上他从未画过鸡蛋。

爱迪生的“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名言, 激励了无数人, 但谁又曾想过这句话的下文“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 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家长们往往迷信于99%的汗水一定能培养出类拔萃的天才, 因此, 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 崇尚“书山有路勤为径, 书海无涯苦作舟”。

因此, 看时下孩子的生活, 机械、单调、乏味、平庸。他们中的绝大多数, 压抑了自己的个性, 日复一日地练习着相同的内容, 忽视了内心深处的真正需要。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们能有多少时间与莎士比亚、普希金、泰戈尔展开心与心的对话?有多少时间与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展开情与情的交流?有多少时间与康德、尼采、马克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有多少时间与达·芬奇、凡·高、毕加索展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他们看似生活在诗歌、音乐、哲学、绘画的世界中, 但实际上, 他们只是体验了它们的表面生活, 远未涉及它们的内核, 他们的生活在实质上是没有真正的诗歌、音乐、哲学与绘画的, 因为他们日日所练习与追求的, 只不过是那自我安慰的99%的汗水, 远没有触及那1%的灵感。

追寻教师的幸福 篇3

《辞海》上解释:幸福, 指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教师的幸福, 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教师幸福的特点如下:

l.教师幸福的精神性

教师幸福的精神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本身及其报酬的精神性。教师的报酬不只包含在工资和奖金里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品德的成长、学习成绩的提高, 进而对家庭、对他人乃至社会做出的贡献, 都是教师生命意义的确证。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都是别的职业所难以得到的享受。教育主体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精神性质, 才能发现包围自己的人生诗意。

2. 教师幸福的给予性与被给予性

这一特征的表现有二:第一, 教师的使命是给予, 希望倾其所有、无条件地教育学生。第二, 教师的幸福是被给予的。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对象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进而实现精神享用——体验幸福。

3. 教师幸福的无限性

教师幸福的无限性, 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上, 教师的幸福是无限的,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终身性质, 一个教师即使退休了, 丝毫不妨碍其学生对他的永远的尊敬, 也不影响他本人的美好回忆;空间上, 教师的劳动效果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校园之内, 若干个学生身上, 教师的劳动甚至可以对世界的进步做出伟大的贡献。

二、幸福的感觉从何而来

快乐本为感觉, 幸福取决于心情, 教师工作的性质更是如此。教师幸福的感觉从何而来呢?我想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选择。个别教师认为:和其他行业相比, 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是最烦琐的职业。备课、上课、改作业、苦口婆心地解决学生间的矛盾纠纷, 一天到晚疲于奔命, 很多时候为了教育别人家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做教师又苦又累, 工资又低, 恨不得早日不当教师。但大多数老师则认为做教师安稳平静又有意义, 挺幸福的。曾经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 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国宝”的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 年轻时放弃大学教授不当, 放弃教育部官员和全国妇联官员不干, 醉心于小学教师这个岗位长达60多年, 老年的她仍然耳聪目明、精神抖擞, 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还是乐在其中。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问她何以能这样?她说:“看到那么多孩子健康成长起来, 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 而且他们都得到了幸福和快乐, 自己就感到十分幸福和快乐。”这是两种多么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啊!

前者选择了这个职业, 却没有选择幸福;后者选择了这个职业, 却也选择了幸福, 这便是心态选择的结果。所以, 对于每一位在教师这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来说, 幸福就在你面前, 如果你选择伸手去抓住它, 那么幸福便会来到你的身边。我们就会像霍懋征老师那样, 在工作中得到幸福, 而不是烦恼和悲伤, 更不是职业倦怠, 我们就会感到, 工作着是美丽的, 忙碌着是快乐的。

其次, 幸福是一种体验, 一种感觉。每个小小心愿的满足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感觉。那么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我想不仅仅在于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最高尚的职业, 也不仅仅是教师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 它更应该是教师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那份真实的体验与感觉。这种幸福的体验与感觉可以来自学生的成长与信任。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指导下进步了, 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导下改正了, 一个同学把心底最秘密的事情告诉了你, 一个同学把你当作最友善的妈妈或兄长……这些琐碎的故事, 也许缺少起伏的波澜, 也许没有惊天的骇浪, 但就在这一颦一笑中, 盛满了对教育的理解, 盛满了对心灵的关爱, 孩子们因为这样的故事而成长, 而你也在这一切中, 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感受着另一个生命所带给你的幸福。

这种幸福的体验与感觉也可以来自家长的信任与尊重。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当一个个家长很放心地把孩子的手放到你的手上时, 当一个个家长看到孩子健康成长而给你投来赞许的目光时, 当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车里被不知名的家长喊着“老师好”时, 你已经拥有了无限的幸福。

这种幸福的体验与感觉还可以来自你创造性的工作。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要做好工作, 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由于你的点拨, 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 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 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些无不闪耀着你创造性的、智慧的火花, 当你把教育岗位当作一种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而不是一种负担时, 由此带来的成功感便可以使你幸福不已。

三、寻找教师幸福的途径

美学家认为,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 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 缺少的是感受幸福的心。

因此教师一方面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工作, 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生活。有一个老故事:三位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砖, 有人问:你们在做什么?一个说“在砌砖”, 一个说“在赚钱”, 而第三个则自豪地回答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的房子”。后来第三个人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这个故事蕴涵的, 正是世间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刻的道理, 即人活着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 (托尔斯泰语) 。而作为教师, 要把人生之梦与教育的梦想统一起来, 为自己设置一个长期乃至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尽可能地锁定在这个梦想上, 这往往成为幸福与痛苦的最大区别。

另一方面要坚持阅读, 勤于思考。

现在许多教师的感受是太忙了, 根本没有时间来阅读和思考。我认为我们每天还是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放眼当今教坛, 那些做出出色业绩的名师大家们无一不是在阅读与思考中成长起来的。阅读让我们与伟人、名人对话, 使我们浮躁的心灵归于平静;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 锤炼教育的智慧。作家余华说:“没有一位作家的写作史长过他的阅读史。就像没有一种阅历长过人生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读哪些书呢? (1) 经常浏览书报杂志。这样做, 可以了解信息, 捕捉有价值的知识;可以获得灵感, 促进自己的教学;可以得到教益, 给人生充电加油。 (2) 多读教育经典。当我们在教育教学上感觉困惑而心烦气躁的时候, 我们就需要阅读经典, 那些经过了岁月冲刷和历史考验的教育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本百读不厌的、把教育当作生命的智慧之书, 《学记》——让我们清醒并自豪的中国经典, 以及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和袁振国的《教育新理念》等。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 (3) 读一些人文书籍, 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如历史、传记、小说等。还要读一些儿童读物, 以走进学生的心灵, 感受他们的世界。

阅读是学习之本, 是立教之根, 是生存之道, 是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 智力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 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愿望,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阅读应该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事情。

南宋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多读书,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做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不断反思。

反思是对本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 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细节, 及时记下课堂中精彩的小插曲或倏忽而至的灵感。面对纷纭的教育现象, 即使大家已习以为常, 也要问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在这个问题或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等。把这些思考记录下来, 我们才不会淹没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常规中, 才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才能激发出自身的职业热情, 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追寻文字本身的力量 篇4

学习《沁园春·长沙》, 教师就毛泽东生平伟业娓娓道来, 课中以静态单幅图片肢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等秋天风物;学习《赤壁赋》, 教师用大半节课介绍苏轼怎样才高八斗、样样精通, 剩下半节课说书一样解读苏轼的婚姻生活、政治生涯、牢狱之灾、东坡之典;学习《纪念刘和珍君》, 学生一节课上所读补充材料动辄数种, “三一八惨案”背景, “石评梅《痛哭和珍》”,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相关文章悉数印发。

总而言之, 这样的镜头在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语文阅读课上比比皆是, 泛滥成灾。“大语文”变成了“泛语文”,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扭曲成了“只有生活, 没有语文”。

原因反思

现象反映本质, 冰山一角底部是深藏着的本源。那么, 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名人传记课或景点介绍课的问题背后到底是什么?语文味儿该怎样呈现和回归?下文从课程、课本、课堂三个层面做一点个人的思考:

[课程方面]:

为什么教师教学认识不到自己的偏差?不以为偏, 反以为新, 或反以为趣。其根本原因是对新课程改革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解释与基本要求理解不透, 从而产生了意识上的偏差。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给语文学科定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与此同时, 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也许有些教师认为人文性是更高级的境界, 更能体现语文的精神追求之高远与文化涵养之博大, 讲起来更易发挥, 更显大气, 殊不知, 学生面对这样的天马行空, 只会觉得浩渺迷茫, 无从抓起, 因为学生的价值体系、情感体验、人文积累、读书阅历基本上不及教师深刻、全面, 让他们面对滔滔不绝的占据绝对优势的教师演说, 除了空嗟叹教师的博闻强记之外, 恐怕会让听众心生自卑, 因为这俨然成了教师展示自己的表演, 久而久之, “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这种离开学生实际而空谈人文性的做法, 最终只能让语文不像语文。

当然, 不能只讲人文性, 也不能漠视不讲人文性, 离开了人文性, 最后只剩下机械、僵硬的工具性;反之, 离开工具性, 语文就变得虚无缥缈。

总之, 工具性落地, 人文性飞升;工具性充实, 人文性空灵, 两者结合成为完整的艺术美。正如前人所说, 太实则死, 太虚则玄, 惟不实不虚, 又实又虚, 方为美学的妙境。语文课堂就是二者达到生成之美的平台。

[课本方面]:

现行课本教材多以专题组合形式划分单元, 或以文体为核心进行组合, 比如现代诗单元, 游记散文单元;或以主题为核心将主题相关的不同文章编辑为一类, 比如亲情可贵, 山水文化等。这样编排教材比较系统, 侧重点突出, 可是有些教师对教材的科学编排产生了曲解, 把单元聚焦点变成了教学侧重点, 有的老师往往从单元特点出发, 让学生横向比较这个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之共同点, 一概省略了对文本、文字的理解、赏析与共鸣, 有以点代面、浅尝辄止之嫌。这样泛泛而学, 忽视文本本身, 忽视淡化语文最核心的情感承载因素———语言的作法令人担忧。这样教出来的孩子, 在他们的脑海里, 文本没有了鲜活的感觉, 情感的温度, 文字背后的力量。文本对他们来说只剩下冰冷的表格, 机械的术语。

[课堂方面]:

课堂教学理念已由过去的“一言堂”转变为“以生为本”的崭新理念。于是有些教师又误读了“以生为本”。拼命地体现服务功能, 给学生提供无休无止的拓展延伸, 认为用一些高层次和高境界的信息来包装学生, 包装语文课堂就是在打造学生的“本”;又或者引导学生毫不钻研文本, 只把触角伸到文本之外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自主讨论、研究和文本话题无关的无尽知识, 以为这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其实, 这还是换汤不换药, 还是教师单方面的先入为主, 以自己的理解和侧重来钳制学生。真正的“以生为本”首先是要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情, 根据学生理解程度、心理特征、接受水平来引导和设置可以让学生易于接受又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 如果不这样, 那和“对牛弹琴”又有什么区别呢?

课例反馈

我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时候, 以最贴近文本、文字的方式来讲授, 没有从背景介绍开始, 也没有从第一节沿顺序讲解。我上课之前, 先给学生读了毕淑敏《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一文中关于“但是”一词的阅读效应和心理体验, 以此为前奏, 让学生尝试体验文字本身的魅力和力量。

师:“‘但是’这个连词, 好似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 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 表示转折。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 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 但是----皮肤黑了些。无论在它之前, 堆积了多少褒词, ’但是’一出, 便像洒了盐酸的污垢, 优点就冒着泡沫没了踪影。记住的总是贬意, 好似爬上高坡, 没来得及喘口匀气, “但是”就不由分说把你推下了谷底。’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 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让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 只有振起精神, 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

请大家只看课本, 关上参考资料, 用心去体会文字本身, 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只有在饥饿困顿的时候, 吃进去的营养才能被身体全面吸收, 让我们以最质朴的方式来全面吸收精神食粮的营养, 感悟文字的力量。

师:依题, 刘和珍是谁?

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师:“学生”、“青年”, 先生何以要如此强调和区分?试多读几遍, 加以语气上的调整和揣摩。

生:“学生”是身份的泛指, 而“青年”相比“学生”更有社会担当与热情, 是一种昂扬向上的形象。更何况“青年”前面有一个限定修饰成分“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表明“青年”是鲁迅对刘和珍的敬称。

师:顺势提问“两个‘中国’含义一样吗?哪个要重读?”

生:前者是客观地指国家, 而后者有一层特殊含义, 指真正意义上的秉承了中国优秀传统与品质的民族魂, 有一种崇高而骄傲的感觉。为表示侧重和特殊含义, 后者要重读。

……

师:赏析第四章鲁迅听闻噩耗之后的字里行间的感情。先品读第二自然段。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 是杨德群君的。”这句话若用正常语序来表达则为“她与杨德群君的尸骸证明是事实了。”二者有什么区别?

生:事实在前, 作证在后, 给人以无可辩驳的真实感, 血淋淋、硬生生地摆在眼前, 给人震惊之感, “还有一具”几个字表达了鲁迅压抑的愤怒, 表现了执政府的残忍。

师:“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简直…”一句, “而且”表达什么关系?感情着重体现在什么字眼上?

生:“而且”联系着前后文, 表达递进关系, 不仅是杀害, 而且是虐杀。“不但”“简直”愤怒之情步步加深, 可以感受到鲁迅内心升腾出的悲哀与愤怒。

师:第一段“噩耗传来”, 我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怎么读出感情?

生:第一感受是“怀疑”。“不惮”“不料”“不信”“况且”“更何至于”“无端”“居然”“数百人”这些词一个比一个意想不到, 所以与其说是怀疑, 不如说是震惊与意外, 震惊于执政府的残酷。

……

师:“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的伟绩, …的武功, 不幸…了。”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对刘和珍们的高度赞美。如若抽离出主干, 则表达为“当她们牺牲的时候, 多么伟大呵!伟绩和武功被抹杀了。”仔细揣摩原句的表现力。

生:“从容地转辗”让三个女子大义凛然、毫不畏惧的精神得以体现;“攒射”表现了执政府的凶残与疯狂;“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包含一种可悲与可鄙的讽刺, 本该用于现代文明的科技却被反向利用于杀戮;“伟绩、武功”与“几缕血痕”形成鲜明对比, 邪恶在正义面前, 哪怕再强大, 也不堪一击, 不攻自破。

师:看来, 文字是可以承载和表现感情的, 请大家用这个句式仿写小悦悦事件。

生:当18个路人最终冷漠麻木地从被连续碾压两次的小悦悦身边无情地走过的时候, 中国人自来引以为豪的湟湟道义不幸全在大家冷漠走远的那一刻轰然坍塌。

……

师:第六章鲁迅对牺牲持什么态度?请从原文中找依托与理由。

生:持否定态度。“总觉得”给人一种反复思索、苦苦追寻、痛心疾首的感觉, 可见要挖掘出意义非常艰难痛苦;“实在”“不过是”“更何况是”表达了一种痛惜, 她们太单纯, 对现实估计不足, 仅凭一腔热血就作了无谓的牺牲, 非常惋惜。

师生共同从文字本身出发, 真切体会到了鲁迅刚正的性格, 澎湃的激情, 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篇5

一、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活动质量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 在进行诗意的语文课堂的打造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课堂情境的重要作用。加强诗意的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会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主题意义很充分地显现出来, 使小学生更为深切地理解文字背后的人文情怀。诗意的语文课堂情境的打造, 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作品诗意理解的热情, 促使学生从诗意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与内容进行分析, 并在此过程中保持思维的活跃度。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加强对课堂引入语的重视, 利用引入语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诗意的语文学习情境。利用课前的简短的几句话, 为学生描述一个诗意的学习环境, 使课堂的气氛得到有效的渲染与加工, 使学生对于文学的向往之情被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 教师可以在进行正文的讲解之前, 利用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诗意的情境, 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这样的引导:“蝴蝶翩翩起舞, 树叶随风摇动, 在一片寂静的山谷中, 生活着一群自由自在的美丽蝴蝶。它们在宝岛台湾的哺育之下不断成长与繁衍, 生生不息。你们看到它们了吗?一会儿盘旋于你的头顶, 一会儿小憩于你的肩头……”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境的联想, 将自己置身于蝴蝶谷之中, 想象蝴蝶谷的样子, 更会从诗意的角度去欣赏台湾蝴蝶谷的美丽。另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 在网络平台上搜集相关的教学视频与图片, 利用生动形象的动态图像与静态图片为学生呈现一幅诗意的自然之景。这样, 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的紧密程度, 更好地融入到诗意的语文课堂当中来, 提高自己的文学气质。

二、加强诗意的语文课堂交流

所谓的诗意语文, 不仅是学生可以利用思考能力对文学作品背后的感情进行揣摩, 更要能够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以此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共鸣。而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 学生作为主体, 是心灵交流的重要对象与参与者。打造诗意的语文课堂, 需要学生与教师在语文课堂之上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因此, 在这样的需求之下, 教师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规范与提高, 加强自身文字驾驭能力, 利用诗意的语言将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享受语文课堂。在进行师生交流的时候, 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与其他人进行沟通, 例如在进行诗意的语文教学之时,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与交流, 进行文学观点的碰撞, 使学生感受到自由的语文学习氛围, 更好地进行诗意的思索。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与语言交流时, 要考虑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者的地位, 用更为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文章中得到的人生体会, 利用个人的人生阅历, 为学生传播更为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例如在讲到《卧薪尝胆》的时候, 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播生活的正能量,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旅行, 如果你在旅行中接受与无视一切事物, 那么旅行就是一场旅游。如果你在旅行中敢于进行挑战, 那么旅行可以会成为人生。”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 有着深刻的人生意义。教师这样诗意的表达是鼓励学生建立迎接困难的勇气, 学生在诗意的表达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语言意义。

三、调动诗意的语文课堂行为

在诗意的语文课堂当中,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交流, 更会是一种思想与情感上的交流。因此, 要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情感因素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调动, 使其积极地响应诗意语文课堂的打造。调动诗意的语文课堂的行为有许多种, 比如, 教师可以利用朗读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使其理解文字中的诗意美。在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文时, 教师可以请学生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尽量放慢语速, 找准字句间的抑扬顿挫。这样, 学生可以在听他人朗读之时更好地投入到课文当中去, 与作者和读者一起领悟微笑的魅力与力量, 加强对于积极乐观精神的学习。另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朗读方式, 找不同的学生扮演文章当中的主人公或者是几个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人物, 表现出文章中的情感变化, 以此来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跳动的诗意音符。在儒雅气氛的调动之下, 学生的心底会油然而生对文字的热情, 其心为文字而动, 情怀所感, 文学的感知能力会迅速提高。诗意的语文课堂, 不一定是朦胧的, 而是在于情感的诗意与表达的诗意, 因此, 调动学生的诗意的语文课堂行为十分重要。

追寻灵动的语文课堂 篇6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与学生沟通、互动、交流、合作。借助灵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氛围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变为具有创新精神、个性丰富的人。

那么,该如何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呢?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沟通、互动、交往、合作,这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是完全平等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课堂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应和谐共生,能动发展。在这种质态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教材、各种辅助手段及教学环境等要素和谐共生、相互融合、积极协调、健康发展。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1. 重激趣导入。

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明代文学家谢榛论文章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一堂课的开始,也应如此。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在课堂导入上下足功夫,他们或引着学生猜猜谜语,或依据文本选择流行歌曲,或根据现场情境组织教学对话,或剖析作者性格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雪》时,我以江天的《鲁迅赞·有一个人》这首诗导入:“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借诗人江天对鲁迅性格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雪》中鲁迅形象的思考。

2. 多动手操作。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多动手操作有利于智力发展。不仅如此,由于动手操作是以学生的表象思维为基础,是学生的直观学习,它能把书本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易于为学生学习活动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比如教学《春》这篇课文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有关“春”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1)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对联、成语、谚语、诗歌、文章等,经过取舍加工,编成手抄小报,举办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春天”主题演讲比赛;(2)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绘画,或谱歌,或作文,或吟诗,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春”的体验。动手操作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 塑亲和形象。

教师的仪态、表情对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上的,而是来自于他自身的学问和修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微笑的神情、愉悦的心情、宽容的气度,用自身独特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尊重、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融入学生的交流讨论,蹲下来看学生,借助富有亲和力的肢体语言拉近师生关系。比如教师提问学生时,不宜用手指学生,而应手掌向上做出请的姿势;与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更多时候保持身体微倾。教师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爱和温情,有爱和温情的课堂,学生思想的火花才会迸发而出,才会有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

二、突出教师评价的生成效果

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付出,而是生命个体的自我活动、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而互动的关键则是老师能否以灵活有效的评价促进课堂新的生成。但是很多课堂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流于庸俗和肤浅,常常以“你真棒”“很好”等干瘪的语言对学生的课堂发言做评价,不仅无法引导课堂生成,而且扼杀了学生身上闪现出来的创造性火花。

1. 能引发生成的评价应是有效的。

老师应借助对个体学生发言的评价,转而对全体学生产生作用,给全体学生一个导向,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评价本身体现出来的导向机制,它如同指挥棒一样,让全体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如教师在评价学生发言时注重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情况,学生就会在这种评价的引导下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学习的实践,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教学《一双手》时,教师问学生,文章是怎样描写一双手的?师生发生下面一段对话:

生:第9段运用细节描写,写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裂纹,关节缠线,表现奉献精神。

师:她说得真好,一个人的精神要让人有感受,就必须要有具体可感的细节。比如,有同学写母爱,常常是大而空的赞美,不能给人留下印象。我有个学生写自己扭头出门,结果衣服给挂着了,扣子掉了,母亲立马拿了针线,单脚跪着缝补,母爱也就在这一细节中体现。

(板书:具体可感的细节)

教师在学生回答出“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并举例进行阐释,借助对一个学生发言的评价进行生发与总结,让所有学生明白了细节描写的作用,这样的评价就产生了效果。

2. 能引发生成的评价要富有启发性。

教师应通过评价,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找到更好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比如对学生的结论性发言进行这样的评价:“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听听你的理由。”“你的想法很独特,谈谈你是怎样想的,好吗?”等等。这样的评价不是静态地对学生的发言做肯定或否定的论断,而是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究原因,分析思路,从而引发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将课堂引向深入。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生1:于勒这个人还不如钱重要,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

师:有道理。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

生2:“金钱至上”,盼是因为有钱,避是因为没钱,在人们的眼中金钱是至高无上的。

生3:“世态炎凉”,开始他们热切盼望于勒,后来发现于勒没钱,就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没有兄弟亲情。

师:同学们思考得非常好,跟老师想的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这个细胞看出社会整个肌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主题是深刻的。

教师借助“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这句话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产生新的思考,由“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这一表层理解上升至对“金钱至上,世态炎凉”这一社会问题的理解。

3. 能引发生成的评价是互为补充的。

借助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的答案在某些方面得到充实,使其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比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生1:这首诗虽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却深深地镂刻在我心中,试问谁没有被生活欺骗过?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谛。

师:生活就是海洋,海洋是不平静的。好,继续来。

生2:读过这首诗后,我就有想法:人生是一条大路,不可能一路畅通,总会出现绊脚石。当绊脚石真的出现在眼前,就要像诗中所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我们要镇定下来,克服它,逾越它。当我们逾越过去回头看时,其实那些绊脚石挺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并且勇敢地面对未来。

师:是啊,真好!生活也像一条河流,它是弯曲的,但一定是奔流向前的。继续来。

生3:生活欺骗了你,是给了你痛苦的回忆,但不要一蹶不振,有痛苦的回忆,才有充实的人生,我们要大步向前走。

师:诗人海涅有这样几句诗:我的心,你不要忧郁,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将会还给你。

教师的每一次点评都是对学生答案的一次丰富与充实,同时又引发了其他学生产生新的感悟,学生的思维与对文章的理解便随着老师的有效补充被逐步引向深入。

三、注重随文选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我想这里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就是要求我们善于依据文本特点对教材内容(单篇课文或某个单元)做综合性的处理,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归并整合,浓缩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至两个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做多角度、多侧面的透视来引发对全篇的理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突破点”。这些突破点从课文中挖掘出来,再让学生带着它发散到文本中去解决问题。一个好的突破点,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能使教者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能使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灵动。

1. 挖掘思维发散点。

“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呼唤、鼓励。”(第斯多惠语)其实,倾听、对话、启发、表扬等,都是构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氛围的必备成分。教学氛围创设好了,便为学生搭建了思维驰骋的平台;创设不好,只会把原本联想力丰富的学生变成知识的“被灌输者”。语文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寻找教材中的思维发散点,以训练学生的多角度的认识问题的能力便至关重要。比如,对蒲松龄《狼》一文的阅读教学,常见的教法是理清情节,分析狼的形象,最后由人战胜狼悟出了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的道理。这是一种纯线性思维的程式化教学思路,学生思维得不到好的训练。在教学设计时,我把“依据文本,探究屠夫能够战胜两狼的原因”这个问题作为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突破点,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1)找出描写屠夫动作的句子。(2)依据这些动作描写分析屠夫的心理变化。文本阅读和分组讨论后明确:“屠惧投以骨”——害怕畏惧,抱有侥幸;“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抓住时机,果断勇敢;“转视积薪后,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机敏警觉,除恶务尽。(3)多角度概括屠夫战胜两狼的原因。讨论后明确:A.在于他的临危不惧,在“两狼并驱如故”的情况下,选择有利防守的地形;B.在于他的果断勇敢,趁“一狼假寐”时,暴起杀之;C.在于他的高度的警觉性,“转视积薪后,自后断其股,亦毙之”。(4)从屠夫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讨论后明确:遇到困难,不能心存畏惧,要勇于斗争;遇事要善于抓住机会,果断解决;遇到危险不能乱了方寸,要镇静思考应付的对策;不能让胜利冲昏头脑,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抓住屠夫胜狼这一思维发散点,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屠夫形象,也让学生获得了人生的启示。

2. 聚焦单元整合点。

现行的中学语文课本多是文选型的,一本书多为五六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下有五至六篇文章。这些文章多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或属于同一种文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王荣生老师在《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中认为,“选文的系统性”,是“秩序感”的虚像:“系统性”存在于事先预定的“话题”里,选文是相应匹配在“话题”的“例”,它与“话题”发生关系;而相邻的课文,似乎紧挨在前后而有秩序地排列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走单元整合之路,找到每个单元的整合点,这样既能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也使得课堂教学显得灵动有致。

要聚焦单元整合点,就应抓住“单元目标”进行,因此,定准目标是聚焦单元整合点的重中之重。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加以阐释:本单元所选课文为《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古诗四首》《晏子使楚》,以“爱国情怀”为话题,有散文、小说、诗歌几种体裁。以话题为中心组合而成的单元,宜从主题的角度出发,整合单元教学点,让学生理解不同作者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认识,用多种观点的碰撞,启发和激发学生,学生也许就对此话题产生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思维能力。围绕“爱国情怀”这一话题,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一个五篇课文都适用的问题,作为单元教学的整合点:(1)学习:课文表现的是谁的爱国情怀?是怎样表现的?(2)讨论:你如何理解“爱国情怀”?

通过聚焦单元整合点,精简了教学目标,使泛化的目标变得更具体,更明晰。

3. 紧扣提挈全篇点。

汉·郑玄《诗谱序》云:“此诗之大纲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即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的都不止一处,教师必须紧扣课文重点和难点,寻找那些能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精读这个点的基础上,快速地整体把握课文。这样,既能避免毫无实用价值的“满堂问”,避免“急”“浅”“碎”的教学弊端,又能使学生快速有序地学习课文,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

比如,我在教读《范进中举》一文时,带领学生精读作品的高潮部分,即“范进中举发疯”一段。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首先将范进发疯分为“昏厥——发疯——跌进泥塘——疯走上集”四个层次,我再让学生分析本段描写人物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烘托。在此基础上,突出描写范进的两处语言描写的句子:“噫,好了,我中了!”“噫,好,我中了!”我再进行提问:“对范进的两处语言描写中,最能体现范进发疯的原因的词是什么?”学生在引导下可以答出“好了”,此时我再追问“好了”一词的内涵,同时要求学生找出范进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所发生的变化。学生要寻找出这些变化,必然要对全篇的内容进行梳理,在对比中完成对全篇的学习。学习这篇课文,我只是以范进中举发疯后所喊出的一个“好”字作为提挈全篇的点,以此勾连全文,轻松地引导学生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

追寻有效的网络德育 篇7

●转变德育观念, 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

1. 更新观念, 让网络为我所用

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指出:“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 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 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 也没有必要去阻隔。面对网络给青少年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简单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 而是要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 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的确, 网络的信息量极大, 图、声、像等内容的结合能给人以多种感官的刺激, 再加上它的开放性与互动功能等, 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然而, 我们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上都还不成熟, 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若不加以引导则会沉沦其中。

当然, 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了学生选择的权利, 一意孤行地将他们封闭在“安全”的现实世界里。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看到网络时代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转变保守的观念, 正视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与力量, 将其作为新时代德育内容的重要研究课题, 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普及网络道德知识,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辨析能力和网络道德观, 真正发挥网络育人的功效。

2.主动构建, 让网络健康运用

据调查报告显示, 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在家里 (58%) , 其次是在网吧 (20.45%) 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 (15%) 里。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一连串的数据彰显着一个事实, 学生有极高的上网热情, 节假日到社会网吧泡吧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那么, 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首先, 学校要“变堵为疏”, 主动创造学生上网的条件,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 建设校园绿色网吧, 在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 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和空间。这样, 不仅可以将学生隔离于不适宜的网络环境, 又能在学校的有效监控下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 让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网络空间里获取知识, 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其次, 学校有义务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网站, 并主动构建和开发优秀的新闻网站和教育网站, 占领学生网络教育阵地, 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需求。第三, 在网站上开设他们感兴趣的栏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才能改变他们上网只是聊天和玩游戏的习惯, 真正让网络为我所用, 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好助手。最后, 建立超文本的检索方式, 改变德育陈旧古板的模式, 使德育信息变得生动活泼, 更易于受教育者接受。

●创新德育实践, 开辟多元的网络天地

1.让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捷发展, 网上书店、网上图书馆、网上学校相继出现, 网络已悄然成为了学生通向浩如烟海的知识、艺术和文化殿堂的入口, 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能让学生时时学、处处学。据统计, 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的网校有200多所, 其中大多数网校的主要功能是补习辅导, 设有教师教案、备课笔记、教学重点、难点、例题分析、试题、疑难介绍等内容, 其中有一些网校更是在栏目的设置上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和创新, 开设了学习方法指导、难题攻擂、在线答疑、智力开发训练等普遍受欢迎的栏目。闲暇课余, 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做题和看题, 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与老师、同学等进行多向交流沟通, 突破了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 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建设, 也为学生的广泛、快捷阅读提供了方便。只要我们能正确利用网络, 学生便可提高学习效率, 丰富各项知识, 在知识海洋的遨游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2. 让网络成为学生倾诉心声的港湾

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 也是人生最为脆弱和叛逆的危险期。纵观现实, 许多青少年学生都有生理成熟较早或是心理成熟滞后的现状。青少年学生难以自主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控能力, 于是, 常会为寻求压力的解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世界, 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且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不容小觑。

为此, 我们有必要思考合理的引导与疏导方式, 除了面谈教育之外, 网络无疑也是较好的渠道。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 以班级为单位, 以班主任老师为主导, 鼓励学生通过“心理话”的形式, 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站专门设置的“心理日记”或“心理话电子信箱”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利用校信通加强家校的沟通和联系, 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使老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 把握问题的关键,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这种借助网络特设的心理疏导空间给了学生宣泄情绪的机会, 并能得到及时合理地引导, 避免了不健康发展的可能。同时, 网络“心灵港湾”的设置也使学校德育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 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 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

3. 让网络成为学生创造研究的舞台

有关数据表明, 美国中小学利用互联网最主要的目的是做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当前,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推广, 成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而网上的学习资源可谓浩如烟海, 大量的学习网站、网上图书馆和数据库成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这些知识库都是按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超媒体结构组织起来的, 特别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及探究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 师生可通过网络创设学习情境, 产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研究问题, 学生互相协作共享网络资源、研究成果。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工具软件的作用表现为:学生可以用网络搜索工具进行资料、信息、数据等的收集;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资料、信息、数据等的分析、整理、加工;用电子邮件工具进行沟通、交流;用电子简报软件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等。孩子们在探索实践中既习得了知识, 也学会了研究方法, 更拥有了运用网络提供的全新手段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从而能更好地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此外,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比如学生电脑网页制作的比赛, LOGO语言创作竞赛, 少儿NIT等级考试等, 丰富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既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又能挖掘学生潜能, 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上一篇:医学检验仪器下一篇:完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