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主题(通用4篇)
追寻主题 篇1
《红字》是著名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 Hawthone, 1804—1864) 的代表作, 它叙述了美国最初移民时期, 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一个关于红字“A”的故事。小说中所显现的“追寻”主题在西方叙事文学中可以说源远流长, 历久不衰。“所谓追寻, 大多表现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或主要人物对理想, 对某一神圣的目的, 或某种价值观的追寻。他们不畏人生征途的艰难险阻, 一心朝着那理想, 那神圣的目的, 那不可取代的价值观苦苦追寻, 奋力夺取”。 (易新农:1990) “追寻”主题在霍桑小说中女主人公海斯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长期以来女性题材备受中外作家的关注, 他们热情讴歌女性追求真爱, 赞美她们追求独立自主的勇气以及对爱情的忠贞。霍桑的《红字》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女主人公海丝特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和追求独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她的抗争是最为彻底的。”﹙黄立, 白冰:2003﹚本文试从海斯特对人性本质, 真爱和独立自主的追寻来分析小说中的“追寻”主题。
一、对人性本质, 真爱的“追寻”
故事发生在17世纪新英格兰地区, 当时的清教徒信奉的加尔文教戕害人的天性, 清教主义注重理智, 排斥感情, 推崇理想, 禁绝欲望的束缚。小说中海斯特是犯了通奸罪, 然而她却是夫权制度下的牺牲品。海斯特年轻貌美, 纯洁善良, 却嫁给了一个年老, 身材畸形, 整天以研究典籍, 医术为乐, 不知爱为何物, 更不懂得呵护女人的老朽。海斯特和她丈夫的结合是出于一种交易, 所以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作为夫妻最基本的感情而言。因此当她遇见英俊, 博学的牧师时出于人性的本能和牧师相爱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对真爱的追求使她与牧师结合, 生了爱的结晶:珠儿。这是人类本能情感的真实流露与释放。“海丝特的身上表现出了超前的女权主义, 也体现出霍桑敏感的触觉和对美国社会的密切的关注。” (张淑玲, 程运华:2000)
二、勇敢面对红字A-追求独立自主
海斯特被宣判犯通奸罪, 胸前佩戴终身耻辱标记“A”。从监狱释放出来后, 她没有离开让她痛苦和备受耻辱的地方, 而是毅然在海边选了间茅草屋勇敢坚强地带着珠儿住了下来。她完全可以离开这个地方, 但她为何要留下来呢?她认为她的爱情在这里, 她应该留下来, 留下来和自己心中的爱人共同承担激情的惩戒。乡邻唾弃她, 就连受她接济的穷人也“还时常忘恩负义地横加侮辱。”对周围的人来说, 那鲜红的A字, 象征着罪恶与耻辱。然而她却用自己的行为对这一“罪恶”作了最完美的诠释。在接下来七年里, 她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蔑视, 靠刺绣缝衣的收入养活珠儿, 并用剩余的钱来接济那些她认为比她更贫穷的人。辛勤的劳作和美好的德行减轻了她的“罪恶”, “净化”了她的灵魂。她胸前佩戴的红子A不再是耻辱的标志, 而转为Able和Ange。
三、从“A”的演变看“追寻”
被宣判有罪后, 红字A永久地佩戴在了海斯特的胸前。但是通过七年的努力, 默默隐忍, 帮助邻里, 乐善好施, 使这个代表通奸罪的标记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是因为在这七年间海斯特靠针线活养活了自己和珠儿, 接济穷人, 扶持弱者, 对邻里友好善良。慢慢地, 红字A已经不再是罪恶的象征, 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演变成了able, angle的代名词。海斯特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周围人对她的看法, 用勇气和行为影响着传统的宗教和社会思想, 她佩戴的红字成了她能干的徽章。海丝特通过七年的斗争, 以女性的勇气、坚韧和行动改变了周围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看法, 从而达到了霍桑心中改良社会的目的。这种改良社会的目的是霍桑“美国梦”的追寻。只是这里把任务赋予了海斯特, 让她孜孜以求地来完成自己的追寻。
四、“追寻”在珠儿身上的继承
小说中珠儿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色, 因为我们从珠儿的身上可以看到海斯特的身影。“这个私生的小精灵和她母亲胸前的红字交相辉映, 既是“罪恶”的产物, 又是爱情的结晶。海斯特把红字用金色丝线装饰得十分华美, 小珠儿也给打扮得鲜丽异常。”“小女孩在肆无忌惮的狂野中保持着自然人的纯真。” (P3) 试想作者之所以这样描写珠儿这个角色, 赋予珠儿自由, 表明作者希望珠儿从母亲那继承不受宗教约束和追求自由的品质。从这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海斯特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权主义思想可以延续下去, 会有越来越多的妇女意识到自己的权益, 并且这种意识会代代相传。
“一片墨墨的土地, 一个血红的A字”。显示教会对女性和人的个性压制的残酷。“霍桑期望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女性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权进而改变周围的人群和社会, 使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这也许就是霍桑心中最理想的“美国梦”的实现方式。” (黄立, 白冰:2003) 由于时代和思想的束缚, 霍桑把这一艰难而沉重的任务赋予了女性, 女性的勇气和责任感使她们成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最合适的人选。通过对海丝特的塑造, 霍桑想要解决他所观察到的所有社会问题, 实现他心中的美国梦,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霍桑的作品中总是在女性身上才能看得到生活的希望, 尤其是在《红字》中的海丝特身上, 我们看到了对人性本质, 真爱和独立自主的坚定不懈地“追寻”。
摘要:女性对真爱和独立自主 (女权主义) 的追寻长期以来都是众多作家关注的题材。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塑造的海丝特.白兰是女性追求真爱和独立自主的典范。海丝特在漫长的抗争中, 完成了自身的追求, 而且她的行为也改变了周围人们的看法和社会的观念。这也许就是霍桑在对社会的认识和寻求社会改良出路的过程中找到的最理想的道路。这种认识与改良就是霍桑的“美国梦”, 只是这里把完成梦想的任务任务赋予了海斯特这一独特女性, 让她孜孜以求地来完成自己的追寻。海斯特对人性本质, 真爱, 和独立自主的追寻使她成为美国小说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英雄之一。
关键词:海斯特,真爱,勇敢:独立自主,追寻
参考文献
[1]、霍桑:《红字》, 诺亚主编,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1。 (文中标识页码的引文均出自此书) 。
[2]、黄立, 白冰:“走出阴霾——论《红字》中的海斯特形象”山西师大学报, 2003
[3]、易新农:“西方叙事文学中的追寻主题及其文化内涵”中山大学学报, 1990。
[4]、张淑玲, 程运华:“叛逆的海斯特——试用女权主义思想分析霍桑的《红字》”广州师院学报, 2000。
追寻主题 篇2
《语文主题丛书》已经陪伴我四年了,它像一位提着指路灯的引路人,带领我走向正确的道路;它像哆啦、梦机器猫、小叮当的大口袋,里面的文章应有尽有;他像网上常说的“惊喜”面包,每一篇文章都给读者一次惊喜。寒假刚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的的`读起来语文主题丛书。
哇!我像一条离开大海,倍受煎熬,又重新回归大海的鱼儿,在无边无际的书海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刚失水的鱼儿,缺的自然是水,我情不自禁地游进《五彩池》,啊!掬起的每一滴都是金玉,撩起的每一串都是猪链。游完了美丽的《五彩池》,我归海来看《日出》,看完后不禁赞叹: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日之升的壮志和热情有蓬蓬勃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那么,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在我们的手中实现呢?看完《大海》《日出》,我变成一只小鸟,《飞向拉萨》,啊!《拉萨的天空》真蓝啊!我不禁赞叹!这时,我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飞向远方,等停下来才发现是《男生和女生》在交谈,我仔细一听,原来是男生在向女生还钱。我想:《一诺千金》《诚信》这种美好的品质竟然能流传到现在,真好啊!我满意地飞向了另一个故事,那里友隐藏了怎样的美呢?
浅析帕慕克作品中的追寻主题 篇3
一、《白色城堡》中的身份置换
帕慕克自己也声称他是从《白色城堡》这部作品开始关注文化身份。《白色城堡》讲述了两个面貌相似, 却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的故事:年轻的威尼斯学者因为一次倒霉透顶的航行, 被土耳其人俘虏到了伊斯坦布尔, 并沦为奴隶。他的主人名叫霍加, 两人的长相令人惊奇地相似, 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随着两人相处的时间渐久, 他们越来越了解彼此的生活, 认同彼此, 甚至联手消灭了一场席卷帝国的瘟疫。最后, 在层层迷雾下两人调换了身份, 奔向各自选择的新生活。这部小说中帕慕克费心地安排了两个双胞胎兄弟的人物相遇, 他们分别象征着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从最初的相斥到相吸, 到最后的身份置换, 帕慕克似乎在告诉我们, 其实东西方文明不是不可融合, 只是要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拉康根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指出, 婴儿出生时是一个“未分化的”, “非主体”的存在物, 无物无我, 混沌一片。婴儿从他6个月到18个月期间才达到生存史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就是指人的心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分化阶段。主体并不等于自我, 而是自我的形成过程。主体构建的过程当中, 可以把他人想象为自我, 也可以把自我想象为他人。镜像阶段是开启一段人类对于自我探索的生命历程。在《白色城堡》中, 霍加与“我”最后都放弃了对于自我身份的固守, 从而建构了全新的自我主体。帕慕克似乎在告诉我们, 所谓的身份, 如同萨义德理论中的“东方”一样, 其实是想象的产物, 是可以被颠覆的。从而, 身份的权威性在帕慕克先生的戏谑中被质疑。
二、《新人生》中的自我幻想
“某天, 我读了一本书, 我的人生从此改变。即使才展开第一页, 它的强烈冲击仍深深打动了我”……帕慕克在小说开头就描述了文中的“我”读了《新人生》这本书过后迷狂的状态。书中的强大力量摧毁了主人公的旧的自我世界, 然而, 新的人生却尚未寻得, 因此, 主人公困惑并迷茫。书中永远都关乎一场旅程。主人公见到某个目光一路追随着他, 让他想追寻。《黑书》中主人公追寻妻子如梦, 《我的名字叫做红》当中, 黑追寻凶手和心上人的认可, 《纯真博物馆》当中凯末尔一直在追寻自己的表妹。这种追寻, 其实并不是对于他者的追寻, 而是对于自我重新建构主体身份的追寻。在福柯看来, 目光的凝视是带有一定的权利话语的。文中反复出现了人物对于《新人生》这本书的凝视, 阅读和机械的抄写。表面上看来是文中的主人公是在凝视着在《新人生》这本书, 而书中散发出来的光其实是一个强烈的隐喻, 暗示着书中所代表的价值观对于读者的凝视。期间, 主人公在完全折服于那本书描述的世界之后, 在黎明前的微光中, 看见死亡以光芒万丈的天使形象现身并见证了自己的死亡。这段简短的文字其实包含了大量的隐喻。死亡是自我旧的主体意识的死亡, 而死亡的天使形象又和西方的基督教传统相关。基督教理论中天使是上帝的使者, 来救赎尘世的人类。这里暗示了书中的理论其实就是西方的价值观念, 而且是以一种救赎东方的形态出现的。这时, 主人公随着自我的死亡, 诞生了一个陌生的他者, 而这个他者的特性就是主人公要追寻的目标。然而, 随着主人公的丧生, 帕慕克似乎在暗示我们, 一味的抛弃传统或者固守的回归都不是解决的途径。这似乎也是对于土耳其民族身份的寓言。
三、《纯真博物馆》中对于幸福的理想自我的追寻
《纯真博物馆》是帕慕克先生最新的一本书。表面上的故事情节是一个对于旧爱的追寻故事。与上面两部文本不同的是, 《纯真博物馆》当中的“我”在经历了痛苦的追寻过后, 即使没有通过身份的置换, 也达到了幸福的理想自我的状态。这是第一次帕慕克先生的主人公追寻过后没有死亡, 置换身份, 而是已自我的形态生活了下来。这似乎也暗示我们, 帕慕克先生找到了让主人公可以幸福的途径。《纯真博物馆》中的凯末尔迷恋上了自己的贫寒的表妹芙颂。他本想将表妹设定为情人, 过着被土耳其上流西化世界认可的风流生活。然而, 芙颂的消失使凯末尔的理想之镜中的景象发生了破灭。在凯末尔的精神世界当中, 他对于自己的构想也发生了变化。早先, 他受好朋友扎伊姆等花花公子之辈的影响, 认为没有必要执着于一个女人。后来, 他把自己设定为一个只需要芙颂的情圣。然而, 这会不会是他两次错误性的“自我误认”呢?凯末尔在文中认为, 幸福仅仅是靠近自己所爱的人。哪怕是通过物体作为媒介这种形式的靠近都会让他感到有所慰藉。这会不会是他的一个理想自我的镜像?他对于芙颂超凡的爱也构建了不同的自己。凯末尔认为, 幸福, 只是靠近自己所爱的人。这会不会是帕慕克又一个土耳其的民族寓言?幸福, 对于土耳其来说, 不是加入欧盟, 而是找到理想的生存状态。
本文借用西方拉康的镜像理论, 福柯的权力话语, 文化研究和作者研究和新批评中的文本细读来针对《新人生》、《白色城堡》和《纯真博物馆》为文本基础, 分析了帕慕克先生作品中特有的追寻模式和主体的构建过程。帕慕克的作品中一直萦绕着一些共有的主题:身份的探索, 东西文化的碰撞以及主体的消解和重新构建。也许, 帕慕克先生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新的人生的获得过程不是要在危险的车祸横生的全盘西化的公路上行驶, 也不是一味地回归旧的传统, 而是努力通过自我修炼, 达到平等的地位。欲修炼成“凤凰”的东方, 不能一味追寻他者, 而是要追寻最理想的自我状态。
摘要:2006年10月12日,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称他的作品“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 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象征。”本文作者试图通过解读《新人生》、《白色城堡》和《纯真博物馆》浅析帕慕克先生在创作中的追寻主题, 分析帕慕克自身的身份对于其作为东西方文学桥梁作用的影响, 并试图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东方知识分子的去从。
关键词:文化身份,镜像理论,主体构建,文化冲突,文化交往
参考文献
[1]奥尔罕·帕慕克.新人生[M].蔡鹃如,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奥尔罕·帕慕克.纯真博物馆[M].陈竹冰,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3]奥尔罕·帕慕克.白色城堡[M].沈志兴,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4]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做红[M].沈志兴,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5]帕慕克, 陈众议, 等.帕慕克在十字路口[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
[6]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M].何佩桦,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7]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 2007.
[8]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追寻主题 篇4
高中三年,对大学是满满的憧憬。回看求学之路,途中有无数荆棘,但我从未胆怯,生活依旧充实,为了追寻梦想,我始终在坚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孩子,从小就看到父母不停忙碌的身影。作为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我知道上大学读书多么的不容易,因为父母没有固定的工作,他们再苦再累的活都干过,所以我很慎重的去选择是否要来这所已被录取的大学,心中仿佛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压着我,我很无奈,却不敢向父母开口。后来,我在录取通知书上看到学校有个贫困助学的政策,我很欣慰就抱着试试的态度按照上面所写的标准好所需要的材料,在家人的鼓励下我来到了这个陌生而又让我满怀希望的城市,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学。
大学的生活起初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美好,或许是刚开始吧,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同时又要承担各种费用,就在我感觉最无助的时候,学校开展贫困生的评选活动,经过一番演讲之后,老师和同学们将我评选为贫困生,后来我拿到了国家助学金,让我觉得大学的生活轻松了好多,似乎没有那么多沉重的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家人的负担。获得资助后,我就安心投入到了大学的生活,作为一名贫困学生,我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像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决心努力学习,大学毕业之后找一份好的工作,来回报社会,帮助家境贫寒的孩子圆他们的大学梦。
在大一上学期,我没有得到奖学金,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坚定在下学期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每天早睡早起,尽量让自己忙碌起来,终于在大一下学期我取得了不朽的成绩,班级学分绩点和综合测评都是第一名,这是我不仅努力学习还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成果,我很欣慰,但我并没有骄傲,因为我知道班级优秀的人还很多,我要时刻有一种紧张感,争取保持住这个成绩,好好学习,回报国家和社会给予我的那份关爱。
我的大学生活从此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了支点,有了梦想,有了强烈回报社会的“大爱精神”,我不再迷茫,不再为家境贫寒而担心忧虑,我坚信,对于每一位受过国家助学金帮助的学生,他们都会满怀一份爱心,永远铭记国家的帮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你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的途中,必然会有一些艰难险阻,阻挠你的前进,不要因此而气馁,你要始终坚信:“心中有爱,心中有梦,在你前进的路上已有无数人在关注着你,为你喝彩,为你加油,让你不再迷茫,勇敢的为梦想前进。”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国家的“爱心资助车”是永不停歇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我们要心怀感恩,发扬“大爱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接受到国家助学金的我,我倡议并时刻牢记,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