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脉络、教案上

2024-10-16

中国近现代史脉络、教案上(共7篇)

中国近现代史脉络、教案上 篇1

中国近现代史讲义上

(近代史之旧民主主义革命史)

一.中国近代史概念: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二.时间断限: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分期:

⑴.按历史发展划分为两大时期: ①.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②.中国近代后期:(1919~1949年)⑵.按中国革命性质划分为两个时期: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⑶.按政权更替划分:

①.晚清时期:1840~1912年

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底 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4~1949.)

四.中国近代史:

⑴.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大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⑶.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期(18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919~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由资产阶级(或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1.中国近代前期社会总体特征: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分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世纪50、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这一阶段,英法等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相继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场地;随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也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它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集中体现,反映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一阶段中国社会变化具体表现在:

政治上:中国很多主权丧失,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开始走上了半殖民地的道路;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逐步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逐步走上了半封建的道路;

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性质变化:由封建的独立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开始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 思想上:开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对西方有了新的认识;

对外关系上:由闭关锁国转为被迫开放,清政府对外国侵略由抵抗走向妥协,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这一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人民革命,用外交诈骗代替武力侵略;70年代起,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80年代起,相继发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政治舞台、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形态既沉沦又发展,两大社会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中国社会变化主要表现:

①.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帝国主义国家大量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阶级关系发生变化: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19世纪末登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队伍发展起来;

③.政局变化:清政府逐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社会矛盾渐趋汇流;

④.思想文化上:从“中体西用”到学习日本搞君主立宪,再到学习英美搞民主共和,中国的思想界不断解放,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力量的反映:

①.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下,进行政策调整:放弃闭关政策,设立总理衙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相继进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经济上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限制,接受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②.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 ③.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

在这一阶段,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但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接着开始北洋军阀统治,形成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部发生了极大变化。

政治上:两大社会矛盾汇流,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民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代替改良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政治近代化迈进一大步;

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掀起了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给中国革命带来希望的曙光;

经济上:表现为中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发展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时代潮流,为中国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概念:

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实际上政治被列强控制,经济上沦为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一部分;

半封建是指在封建经济依然存在的同时,出现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封建正统思想发生动摇,多种资本主义思想涌入;(简而言之:保存了封建主义,发展了资本主义)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

⑴.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 ⑵.封建主义虽然受到打击,但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相勾结,残酷统治中国人民;

⑶.自然经济的基础遭破坏,但在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优势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⑷.由于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使中国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⑸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⑹.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落后;

△.百年巨变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

2.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3.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它告诉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共产党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民主革命的胜利;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联系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⑴.国内: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⑵.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并向法美扩展,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对外扩张;

⑶.在西方国家对外扩张,中国腐败落后的情况下,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侵略目标,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门户,发动侵略战争,成为历史发展必然;

⑷.1840年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挑起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应注意的一些知识点:

⑴.18世纪中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⑶.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的根本原因:鸦片输入导致中国兵弱银荒,危害清朝统治;)

2.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门户; 历史原因:中国腐败落后;

直接原因: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破坏中国禁烟运动;

3.鸦片战争时间、经过: 时间:1840.6~1842.8 经过:1840年6月,英军封锁广东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英军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战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曾组织抵抗,但抵抗不力,不敢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后妥协屈服求和。中国军民进行抵抗:主要有广东林则徐、厦门邓廷桢击败侵略者;关天培坚守虎门;葛云飞定海抗敌;陈化成坚守吴淞口;镇海守军抗战;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精神;

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⑴.客观上是敌人的强大。英国在17世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上半期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又早有蓄谋,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⑵.主观上是清政府的腐败。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危机四伏,自然经济造成生产力低下,政治腐败,国力衰弱;长期推行闭关政策,对西方国家一无了解,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抵抗不力,虽然有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人民群众自发抗战,但最终失败;

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腐败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军事手段、落后的经济是导致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

5.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⑴.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使中国领土完整遭破坏);赔款2100万银元(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门户被打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主权遭破坏,最能体现英国侵略中国的意图)。⑵.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又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遭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最大)、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⑶.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这个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望厦条约》签订表明美国对华政策是追随英法对中国侵略; ⑷.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6.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⑴.中国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社会;

⑵.社会矛盾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⑶.革命任务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双重革命任务,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⑷.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后,农民负担加重,清王朝腐败面目进一步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⑸.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中,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7.略举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⑴.鸦片战争后,割让香港岛、协定关税、开辟租界、规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⑵.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外国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冲击了中国自然经济,小农经济逐渐破产,中国半封建化开始;

⑶.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8.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⑵.因为:

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③.但是,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

⑶.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至于“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只是客观后果,而且中国是付出惨重代价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⑴.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⑵.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组成联军侵略中国; ⑶.清政府正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给侵略者提供了机会;

2.经过:

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攻占广州,成立占领委员会(这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地方傀儡政权),开始在广州四年的殖民统治。1858年占领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从大沽口撤退。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英法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⑴.《天津条约》:

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于外国列强控制清政府);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只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10口通商,遍布中国南北沿海,并深入长江内地最远至汉口,《天津条约》是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第一次鸦片战争,外国军舰在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口岸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航行,外国势力可以深入内地至汉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⑵.中俄《爱珲条约》:1858年签订。

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近代中国丧失领土面积最大的不平等条约)⑶.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

沙俄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⑷.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签订。主要内容: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第二次鸦片战争共11口通商);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增至800万两白银。⑸.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签订。

沙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9世纪80年代沙俄又通过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走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沙俄通过《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以后的《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从中国共割走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⑴.从外国侵略者发动战争的目的看: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门户,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⑵.从侵略的国家看:鸦片战争中,英国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合出兵,俄美伙同侵略; ⑶.从签约的内容看:

①.割地:鸦片战争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割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俄国;

②.开埠通商:鸦片战争五口通商,限于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11口通商,遍布中国南北沿海,并深入内地; ③.军舰航行权:鸦片战争在五口通商口岸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军舰深入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传教权:鸦片战争在通商口岸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 ⑴.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②.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

③.结果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 ⑵.不同点:

①.发动侵华的国家,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美俄伙同侵略; ②.目的上:前者为打开中国门户,后者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③.发动战争的借口,前者禁烟运动,后者亚罗号和马神甫事件;

④.侵略地区:前者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后者占领广州,进入天津、北京等地; ⑤.影响上:前者半殖民地化开始;后者半殖民地化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向列强开放了10多处通商口岸。针对这种现象,一种观点认为:大量的口岸开放,对中国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主要的,但也有积极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影响。请按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一、消极方面:

⑴.通商口岸的开放,是中国战败的产物,反映列强的侵略要求;

⑵.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鸦片,使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 ⑶.列强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成为列强侵华的据点;

⑷.口岸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据点,中国原料被掠夺出口,大批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破产;

二、积极方面:

⑴.通商口岸是中国与世界发展潮流的结合点,便利西方思想文化科技的进入,从而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 ⑵.外商在通商口岸开办企业、进行早期资本输出等,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也诱发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便利了中国学习外国长处和引进技术; ⑷.对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产生了影响;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1.原因:

①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 清政府腐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③ 西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2.表现: ⑴.政治上:

①.控制总理衙门,进行外交诈骗; ②.借师助剿,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⑵.经济上:

①.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②.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③.贩卖华工;

④.进行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等;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⑴.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人民纷纷起义; ⑵.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⑶.自然灾害严重,民不聊生; ⑷.洪秀全顺应农民革命的潮流,(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会,以宗教进行组织和发动群众斗争;

2.经过:

⑴.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⑵.前期:胜利进军。(1851~1856年)

金田首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北上武昌——沿江东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颁布纲领——北伐、西征、东征——军事全盛; ⑶.后期:(1856~1864年)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重振军政——《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失败;

3.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4.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成因、对晚清政治的影响: ⑴.特点:

①.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②.领导人学习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③.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④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⑵.原因:

①.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鸦片战争期间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③.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纲领,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④.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共同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⑶.影响:

①.清朝中央集权被削弱,实权转到掌握地方军队的总督巡抚手中; ②.满洲官僚势力被削弱,汉族官僚集团权力增长;

③.清朝统治者内部分化,形成洋务派、顽固派,从而推动清王朝结束闭关自守状态,实行洋务运动;

④.为以后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榜样;

5.太平天国的功绩:

⑴.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⑵.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⑶.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

⑷.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⑸.太平天国运动与亚洲革命风暴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⑴.主观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而失败; ⑵.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 ⑶.根本原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

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力量,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8.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因为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农民阶级尚处于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文献:

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⑴.主要内容:

①.在生产资料上: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在产品分配上:实行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③.在社会关系上:人人平等,④.最终目标: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⑵.产生根源:

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深受双重压迫,土地高度集中,人民负担沉重; ②.历史根源:历代农民均贫富的奋斗目标;

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小农意识,追求平等、平均,小农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然经济; ⑶.评价:

①.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具有空想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无法实现,也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③.具有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太平天国对所占领地区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实际影响是使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或减轻了地租,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其原因:客观方面,没有安定的环境;主观方面,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二、《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提出。⑴.主要内容:

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实行“开明君主制”,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经济上主张学西方,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作用; 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 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从内容说明,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⑵.社会根源:

①.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急需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扭转局势;

②.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③.西学东渐,以及洪仁玕个人经历使他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⑶.评价:

①.具有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具有进步性:主张从政治、经济、文教各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③.具有空想性:没有涉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和当时所面临的抵抗外来侵略的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 ④.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根本没有实行)

△ 《资政新篇》当时是否具有实现的社会基础? 不具备。因为:

⑴.当时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条件: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领导者洪秀全是农民阶级,他要建立的制度最终还是封建制度,在洪秀全领导下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当时封建势力强大,决不允许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是要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决不允许中国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⑵.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当时的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自然经济刚刚开始解体,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⑶.不具备阶级基础:当时中国还没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

⑷.虽然社会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但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社会潮流;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内容方面的异同、实践结果、导致各自结果的原因: ⑴.经济内容方面的异同:

①.前者主张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圣库制度,着重点放在土地制度的变革及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上;后者则主张学习西方经济制度,发展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着重点放在工商业的发展上; ②.两者都立足于否定旧的封建剥削制度,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要求; ⑵.实践结果:

前者平分土地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后者得到洪秀全的个人赏识,但最终无法实行; ⑶.原因:

前者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背离农民小生产者的本性,落后于时代潮流,加上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因而无法成功;后者虽然合乎历史发展潮流,有进步意识,但不能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因而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从而也无法实施;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联系与区别: ⑴.联系:

①.后者继承了前者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 ②.两者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的; ⑵.区别:

①.产生背景不同:分别在盛衰两个不同时期;

②.经济主张不同:前者在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空想;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相违背的;后者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③.群众基础不同:前者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后者与农民的要求不相符合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④.作用不同:前者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后者未能付诸实施;

⑤.反映的愿望不同:前者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后者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的主要原因: ⑴.政治上:

①.建立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克服流动作战的不利局面; ②.集中革命力量,形成与清王朝正式对峙的革命政权; ⑵.经济上:

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相对比较富庶的地区,可以获得有力的物质支持; ⑶.地理上:地处长江中下游,扼守长江的门户,溯江而上可控制长江中游地区,沿江而下可控制江浙一带,而且南京位于长江南岸,长江是天然屏障;

⑷.历史上: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在此建都,是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都条件优越;

△.定都天京后的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⑴.目的:

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大本营,必须西征;要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⑵.将领:

北伐:林凤祥、李开芳; 西征:赖汉英、石达开; 东征:秦日纲; ⑶.结果:

北伐失败。但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西征取得重大的胜利。攻占了大片土地,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还与西征军会合,摧毁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新思想的萌发:

1.原因:

⑴.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实行文化专制,中国思想界死气沉沉;

⑵.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为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⑶.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

2.表现:

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外国资料;鸦片战争期间,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设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⑵.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⑶.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教,以组织发动太平天国运

动;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意义: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但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概括归纳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思想特点,并分别分析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答】

⑴.清政府:

面对侵略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另一方面顽固守旧,拒绝进行任何改革; 原因:是由满清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其当时的腐朽性也决定了其态度; ⑵.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开始抛弃夜郎自大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并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 原因:是由鸦片战争使民族矛盾激化所造成的,也是其爱国立场决定的; ⑶.洪秀全、洪仁玕等农民阶级领袖:

洪秀全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会发动革命,并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社会;其思想转变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影响有关,也是由其小农的地位与立场决定的;

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新方案,主张学习并发展资本主义,但对西方认识较浅;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影响的结果,也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有关。⑷.地主阶级洋务派: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原因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看到外国先进技术;

△.19世纪60、70年代,影响中国政局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重大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辛酉政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总理衙门设立、洋务运动兴起、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影响:

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⑵.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开始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

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国政局变化,中外出现暂时和好局面;

⑷.总理衙门设立,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外国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加紧对中国侵略,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⑸.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起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新的经济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政治制度,起了进一步瓦解作用,为19世纪后期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条件;

△.概括归纳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答】

⑴ 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由对抗走向勾结:《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⑵ 清政府调整政策: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

⑶ 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加剧:控制总理衙门、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干涉中国内政,使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⑷ 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产生: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

⑸ 救国救民的探索活动仍在继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⑹.教育发生变化: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组织留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一些改革,中国近代教育开始。

△.19世纪6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加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有哪些因素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有抵制作用?为什么这些因素最终未能抵挡住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⑴ 原因:

①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 清政府腐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③ 西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⑵ 抵制作用的因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洋务运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⑶ 未能抵挡原因:

① 自然经济是落后的经济形态,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面前逐步走向解体;

② 洋务运动不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③ 民族资本主义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的一面; ④ 人民的斗争在当时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能取得胜利。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何种地位?鸦片战争后的30年内,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你怎样评价中国社会的这种剧烈变化? ⑴.地位:

欧美各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工业革命在欧美各国扩展;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从社会制度到生产力发展都处于落后状态; ⑵.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加深。

①.政治上:西方列强不断扩大侵华,中国领土、主权遭破坏;总理衙门设立,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革命;

②.经济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日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新的经济、阶级因素出现;

③.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西学东渐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呈现新旧过渡的特点。⑶.评价: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是中国历史的沉沦;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同时,中国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学东渐,这是中国历史的进步,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不能看成是历史的倒退。

△.洋务运动:

1.概念: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变革生产力而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中国近代化运动。

2.兴起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因循守旧,反对外洋事物,他们之间的斗争,推动了清政府结束闭关自守,实行洋务新政。

3.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4.代表人物: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5.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6.内容:

⑴.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国侵略;

主要的军事工业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局等;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军事企业;(官办,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由封建官僚管理)

⑵.后期: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民用企业。

目的: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主要的民用企业有: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性质是:具有封建性又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产品是商品,雇佣工人生产)

⑶.筹划海防: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

⑷.进行教育改革:创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起步提供的新的东西: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培养了一些近代技术人才;发展了工人队伍,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留学,沟通了中西文化,对封建教育形成冲击;建立了一支近代海军,有利于军事上的近代化;)

7.性质:内忧外患下,地主阶级的改革和自救运动。

8.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⑴.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使洋务企业难以发展; ⑵.顽固派阻挠破坏,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⑶.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总督和巡抚,力量分散和有限,难成大业; ⑷.根本原因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学西方。

9.评价: ⑴.积极作用:

①.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加速了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或多或少增强了国防能力;

②.引进了一些近代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成为中国近代的起步,迈出了师夷长技的一大步;

③.洋务运动打破了重农抑商,轻视工商业的传统,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留学,在改革封建文化制度,教育制度上打开缺口,为西学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⑵.消极作用:

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②.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为解决军事工业困难,不能为社会求富; ③.在很大程度上被外国控制,经营管理腐败;

④.只学习西方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历史条件:

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具备社会基础)

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⑶.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开办,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 ⑷.洋务运动,对近代企业的产生也起了诱导作用;

(可见,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没有中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就没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欧风美雨的说法是片面的)

2.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

3.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4.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①.主要是机器制造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等; ②.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③.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5.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⑴.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华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出现新的经济因素,一方面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另一方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⑵.使中国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 ⑶.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①.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②.学习西方的内容发生变化:19世纪60年代出现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更应当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为以后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6.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成因: ⑴.特点: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⑵.成因:

①.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此,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要求;

②.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又有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但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7.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

⑴.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他们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有较密切的关系,但也有矛盾,他们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又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走改良的道路,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收回利权运动,反映了他们的愿望;

⑵.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的压迫,有较强烈的革命要求,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1.产生:19世纪40、50年代。

2.中国早期无产阶级的组成: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外商企业最多)

3.特点:

⑴.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剥削,最富有革命斗争的精神; ⑵.来源于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⑶.人数不多,但比较集中,便于宣传、组织工人斗争;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又具有这些特点,这就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必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其中有哪几种并存的主要经济形式?试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并存的原因,并概要指出对中国政治所产生的影响。

⑴.特点:封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⑵.并存的经济形式: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⑶.并存原因:

①.列强通过战争,夺取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通过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列强把中国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不触动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②.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加上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产生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⑷.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①.使中国社会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日益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先后兴起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试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的基本时代特点,面对当时的社会危机,各种社会力量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结果如何? ⑴.特点:

①.西方列强侵略日益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由对抗、妥协到“和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面向世界,西学东渐趋势日益明显; ⑵.各派政治力量的实践活动: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抵抗外国侵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但由于清政府腐败遭排斥;

②.地主阶级顽固派盲目排外,无力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由于不触动封建制度,结果失败;

③.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试图以暴力推翻清朝统治,但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④.民族资产阶级虽已产生,但先天不足,还未登上历史舞台,早期维新思想也没有付诸行动; ⑶.结果:

都不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都不能从根本上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内政、外交、经济方面的特点、原因:

⑴.特点:

①.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人民起义; ②.对外关系比较缓和,没有发生重大的中外战争;

③.洋务运动兴起,清朝的工业和军事力量有所增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⑵.原因:

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人民革命运动处于低潮;

②.资产阶级诞生,尚未登上政治舞台,无力发动重大的政治运动; ③.列强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取得大量特权,侵略要求暂时满足;

④.辛酉政变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清政府与列强矛盾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 ⑤.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西学东渐形成;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中国历史特点:

1.列强不断扩大侵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7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80年代起,又相继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还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20世纪初,东北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和完全形成,两大社会矛盾渐趋汇流: 《中法新约》打开中国西南门户;《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完全形成;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革命,两大社会矛盾渐趋汇流;

3.列强侵华方式变化: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上由“实行瓜分”到“以华治华”;

4.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斗争:

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

5.清政府被迫调整政策:

接受列强资本输出,放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保护工商业发展,奖励实业;进行制度调整,(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废除科举)政体改革(预备立宪);

6.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变化:

由学习西方技术转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相继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⑴.原因:

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扩张; ②.清政府统治更加腐败,慈禧太后控制政权,李鸿章参与内政外交,对外妥协投降; ⑵.表现:

俄英侵略新疆;英国侵略西藏;美日侵略台湾;

(①.西北边疆:俄英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勾结和支持阿古柏侵入新疆。1871年,俄国派兵侵占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进军新疆,1878年初清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清政府派曾纪泽促使俄国,交涉归还伊犁问题,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又称《改订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内地同新疆的联系;

②.西南边疆: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藏族军民坚决抵抗,清政府命驻藏帮办大臣向英国求和,规定了西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不久,英国又强迫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从此英国势力侵入西藏;

③.东南边疆:1874年,日本军队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顽强阻击,在英美调停下,日本从中国勒索50万两白银后撤军;)(边疆新危机新在:西北、西南陆上边疆受侵略)

△.中法战争:(1883~1885年)

1.背景:

⑴.19世纪70年代,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北部,企图打通进入中国的通道; ⑵.清政府应邀援越抗法,进驻越南北部;

2.爆发:1883年底,法军向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

3.经过:(以战役为主线)

⑴.中法战争爆发前:刘永福的黑旗军已与法军进行河内战役、纸桥大战,打败法军; ⑵.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失败; ⑶.1884年马尾海战失败后,清政府正式宣战;

⑷.台湾战役刘铭传率军抵抗;招宝山战役,清军抵抗;

⑸.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同时清军、黑旗军在临洮打败法军;

4.结果:清政府不败而败,签订《中法新约》。法国达到了侵略越南的目的,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甲午中日战争:

1.必然性:

⑴.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垄断资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急于开辟海外市场,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积极准备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⑵.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扩张,对日本在朝鲜、中国的侵略采取不干涉政策,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⑶.19世纪末清朝统治更加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⑷.1894年清政府应邀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为了把清政府势力排挤出朝鲜,挑起战争;

2.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战争的战火从朝鲜燃起;

3.经过:以战役为主线

⑴.平壤战役:左宝贵指挥作战,中炮牺牲,叶志超弃城逃跑,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中国本土; ⑵.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⑶.辽东战役:黄海大战后,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聂士成、徐邦道曾率部抵抗,其他清军溃逃; ⑷.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5.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6.《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⑴.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迫使台湾和祖国分离长达半个世纪,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付赔款,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最远到重庆);

⑷.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7.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指出两个条约的侵略要求有何不同,分析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⑴.不同:

①.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②.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⑵.原因: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说明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8.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清政府极端腐败。慈禧太后只顾自己60岁生日庆典,置国家民族安危于不顾; ⑵.直接原因: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一些清军将领贪生怕死,不作抵抗;有些枪炮武器不能使用,在战斗中吃亏;)

⑶.客观原因:日本强大,又长期蓄谋战争;

9.甲午战争的影响: ⑴.对中国的影响:

①.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被迫进行政策调整:接受列强资本输出,放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相继进行百日维新、新政和预备立宪;

③.促使中华民族新的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相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 ⑵.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影响: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②.日本在远东地区势力膨胀,吞并朝鲜的进程加快; ③.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争夺加剧;

10.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试用史实加以说明。

⑴.侵华方式发生变化:战前武装侵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狂潮;

⑵.列强关系发生变化:战前列强侵华中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战后列强侵华中争夺日益加剧,给中国带来更多灾难,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瓜分狂潮与门户开放;

⑶.中华民族危机加剧:战前列强侵略中国边疆和邻国;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⑷.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对新式企业垄断削弱,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接受列强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⑸.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变化:战前主要学习西方技术;战后为救亡图存,不但学习西方技术,还进行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变革,相继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

11.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比较:

⑴.从战争的背景和爆发特点看:都发生在帝国主义阶段;都从侵略中国邻国引起;战火都从中国境外燃起;清政府都曾宣战;

⑵.从清政府态度看:都奉行妥协退让方针,致使中国军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⑶.从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看:中国军民都曾进行抵抗,出现一些清军爱国将领; ⑷.从签约内容看:都涉及税收、资本输出问题;

⑸.从性质看: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⑹.从结局看:中法战争清政府以胜求和;甲午战争战败求和,都使中国丧失许多主权和利益,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12.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⑴.《马关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台湾人民表示誓与台湾共存亡;

⑵.徐骧、丘逢甲率领义军和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联合作战,打击敌人,进行台湾保卫战。台湾保卫战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⑶.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13.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提出的原因:

⑴.日本大陆政策:是明治维新后制定的一个旨在灭亡中国、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侵略政策。

实施这一政策分为五个步骤:侵占台湾;征服朝鲜;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征服全中国;侵占亚洲,称霸世界。(具体的政策:

①.明治维新后制定了以侵略朝鲜和中国为中心的所谓“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②.20世纪20年代田中内阁制定《对华政策纲领》(田中奏折),明确表示要将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与中国本土区别看待,即将东北和内蒙古从中国分割出去,由日本占领。③.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通过《国策基准》,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 ④.1940年日本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企图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太地区霸权。)⑵.原因: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贪欲急剧膨胀;

②.日本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窄,力图以对外扩张和掠夺来弥补先天不足; ③.政治经济方面存在浓厚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④.为化解国内阶级矛盾,摆脱社会政治危机,转移国内人民革命斗争视线;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出资本:

1.原因:

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输出成为主要手段; ②.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③.清政府为了偿付赔款,大借外债;

2.方式:

奴役性借款、争夺铁路修筑权、争夺矿山开采权、投资设厂;

3.危害:

⑴.奴役性借款:附加政治条件,以中国的海关和税收作抵押,期限长,以达到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目的。通过借款,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了在中国的政治势力;

⑵.抢夺铁路修筑权:直接控制中国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地方,把他们的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⑶.建立厂矿企业:掠夺中国资源,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4.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与今天引进外资的不同: ⑴.是否享有主权,平等互利;

⑵.前者偿付赔款,后者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5.应注意的知识点:

首先取得贷款权的国家是俄国,贷款数量最多的是英德银行团;

首先取得铁路修筑权的国家是法国,修筑铁路里程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首先取得投资设厂权的国家是日本,设厂数最多的是英国; 首先在中国强占租借地的国家是德国;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原因:

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⑵.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扩张,把矛头指向中国,在中国展开激烈争夺;

2.参与瓜分的国家和瓜分的地区:

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势力范围;

俄国:强租大连、旅顺,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 法国:强租广州湾,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势力范围;

英国:强租新界(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威海卫,把长江流域、云南、广东作为势力范围;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把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3.列强对租借地的统治方式:直接进行殖民统治,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实际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4.美国提出与列强合作侵华的“门户开放”政策: ⑴.背景:

①.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

②.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正忙于进行美西战争,错过了瓜分中国的时机,为了分享侵华权益,需要提出新的对华政策;

③.由于当时美国的军事实力,还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国内人民又掀起反战运动,这样,美国试图凭借经济实力逐步排挤其他列强,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⑵.提出:1899年,美国向西方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主要内容: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内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国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享有均等的机会,达到“利益均沾”。(把已经被瓜分的地区,向美国开放,使美国获得其他列强已获得的同等权利,是帝国主义的

分赃协定。)

⑶.目的:分享侵华权益;

⑷.实质:美国扩大侵华的政策; ⑸.影响:

①.使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②.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⑹.评价(认识):

①.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和已获得的特权下,要求利益均沾,是美国要求分享侵华权益,是美国侵略中国的政策;

②.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要把中国的门户向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开放,以形成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

③.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插足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机会均等中,排斥其他列强,达到独占中国的目的;

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美国在华实力大增,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朝闭关政策、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 ⑴.历史背景不同:

闭关政策是清朝前期实行的对外政策,它是在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背景下,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美国为分享侵华权益而提出的侵华政策;对外开放政策,是作为独立自主的中国,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⑵.内容不同:

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利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对外开放政策,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利用外国资金,扩大对外贸易,以及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⑶.后果不同:

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愚昧;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国家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对外开放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发展了我国经济,使中国更加繁荣; ⑷.性质不同:

闭关政策,是清朝维护封建统治的锁国政策;门户开放是美国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对外开放政策是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侵华特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争斗到19世纪末出现了什么结局?这个结局后来又发生什么变化? ⑴.特点:

①.为了达到侵华目的,既互相争夺又互相勾结;

②.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同时也进行商品输出;

③.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⑵.史实:

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但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法德俄又三国干涉还辽;竞相向中国输出资本,争做中国债主;在划分势力范围中既争夺,又互相妥协; ⑶.结局: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承认,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⑷.变化:

一战期间,日本趁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了帝国主义在华力量对比,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

局面;

△.结合有关史实,比较说明19世纪40~60年代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活动有何异同?简析其原因。⑴.同:

①.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侵略权益,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使其侵略势力不断深入; ③.向中国倾销商品,占领中国市场; ⑵.异:

①.前者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门户,后者增加了政治经济上瓜分中国; ②.前者商品输出为主,后者突出了资本输出;

③.前者列强侵华中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后者既争夺又勾结,以争夺为主,并扶植中国反动势力,使中国面临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 ⑶.原因:

前者西方国家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以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为目的;后者西方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进一步加紧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为目的;

△.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相互关系、原因、影响: 1.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⑴.原因:

①.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是这一时期列强的共同目的;

②.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

⑵.影响:使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2.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⑴.原因:

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②.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列强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 ③.侵华国家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争夺; ⑵.影响:

①.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②.列强各自扶植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局面; ③.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权利;

△.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的10年间,中国社会出现了怎样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引起的?中国社会各政治力量作出了如何应对?结果如何?最先进的派别是什么?并根据史实说明其先进性。⑴.急剧变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急剧向殖民地变化;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⑵.原因:

这种变化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卖国投降造成的。⑶.各派政治力量的应对:

①.光绪帝为维护清朝统治,支持维新变法,但没有实权,昙花一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镇压革命,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同时为应付国内危机,遏制革命,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政治上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

②.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要求抵抗外国侵略,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被顽固势力镇压;

③.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试图以暴力手段,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赶出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④.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行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领导武装起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⑷.资产阶级革命派最先进。因为:

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自己的政党,提出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开始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这顺应了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推进近代化的一次全面偿试)

1.历史条件:

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条件;

⑵.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和阶级条件;

⑶.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提出振兴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⑷.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等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以及与顽固派的论战,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

2.维新思想的基本内容:

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3.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原因: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②.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为减少变法阻力,打出孔子的旗号;③.康有为个人出身、经历以及时代的局限性;)

4.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⑴.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⑵.强学会的成立,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⑶.学堂、学会、刊物的创办,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展开; ⑷.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⑸.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施政纲领;

⑹.1898年救亡团体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在全国各地成立,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⑺.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⑻.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法令,变法失败。

5.百日维新的内容:

⑴.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但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⑵.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发展,奖励创造发明,发展资本主义;(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⑶.军事方面:裁撤绿营(废除封建军事力量),精练陆军,实行征兵制;(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⑷.文教方面:设立新式学堂,改革教育和科举,派人出国留学;(推动了中国科技、思想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历程,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6.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因为:

①.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②.维新派提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③.对旧制度进行不少的改革,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但是,这场运动,脱离了人民群众,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用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7.历史意义:

⑴.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⑵.维新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面前,为救亡图存而掀起,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⑶.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8.维新变法失败原因:

⑴.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脱离人民群众;

⑵.封建顽固势力的抵制、破坏、镇压:变法触犯了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地方官僚大多不实行法令;戊戌政变废除法令,变法失败;

9.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0.用史实分析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其进步意义是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

⑴.爱国性:表现在变法是在“瓜分大祸,迫在眉睫”的形势下,以救亡图存为号召,试图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有的维新志士为变法而勇于牺牲,表现了爱国精神;

⑵.进步性:表现在政治方面,提出官民上书言事,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等,对旧制度进行了不少的改革,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经济上设立机构,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思想文化上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开办新式学堂,改革教育制度,有利于中国科技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军事上裁撤封建军事力量,精练陆军,实行征兵制,添设近代海军,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后半期,中国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试结合中外历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⑴.19世纪后半期的国际形势: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美国内战,解决了南北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德意志、意大利完成了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俄日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⑵.国内形势:

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举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引进了外国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人员,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19世纪60、70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维新思想,19世纪末维新变法与救亡运动相结合,发展为社会运动;

这些表明,19世纪后期,中国确实有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宝贵机遇。但是,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技术,不触动封建

制度,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戊戌变法,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进行变法,在顽固派阻挠破坏下失败,使中国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 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⑵.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棉纺织业发展尤为突出;

3.意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社会的和阶级的条件,也为无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

4.作用:

早期维新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⑴.背景:

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顽固派反对维新变法运动,双方展开大论战; ⑵.主要内容:

围绕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⑶.实质: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⑷.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义和团运动:

1.背景:

⑴.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甲午战争后,英德日势力侵入山东,教会活动更加猖獗,人民群众把反洋教斗争与反帝斗争结合起来;

2.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

⑴.兴起:1898年,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攻打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⑵.发展:1900年,义和团势力发展到津京地区;义和团包围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并发动猛烈进攻;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⑴.1900年6月初,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教堂,维护在华侵略利益,英法美俄日意奥德8个国家组成联军,侵略中国,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⑵.义和团进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⑶.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北京陷落前,慈禧太后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4.义和团运动失败: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5.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的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

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6.性质: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7.失败原因:

⑴.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⑵.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8.说明了:

⑴.中国革命要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旧式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 ⑵.中国革命既要反帝也要反封建,要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9.意义:

⑴.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⑵.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10.维新变法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⑴.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目的有相似之处:都为救亡图存; ③.对清政府的态度:都抱有一定的幻想; ④.结果都失败; ⑵.不同:

①.方式:维新派是通过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进行社会内部的改革,求得富强和独立,但不主张正面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义和团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通过武装斗争,抗击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②.性质:前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后者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②.影响:前者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爱国的进步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后者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盲目排外,不代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潮流和方向;

11.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⑴.两者总体时代背景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但前者处于当时中国门户刚被打开,后者处于民族危机加深,面临瓜分危机;

⑵.两者阶级属性相同,但运动的倾向性不同,前者处于外来侵略初期,更多地表现为反封建,而后者处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更多地表现为反侵略;

⑶.由于矛头所向各异,导致措施、口号、过程的差异。前者由于吸收外来宗教,并作为口号,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外来文化,如男女平等,教徒都是兄弟姐妹,特别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在斗争中,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纲领;后者“扶清灭洋”,对清政府认识不充分,带有笼统的排外,并曾被清政府利用,在斗争没有统一的组织、纲领;

⑷.两者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前者成为亚洲革命风暴的高潮之一,后者是亚洲觉醒的前奏;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比较: ⑴.相同点:

①.都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②.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烧杀抢略; ③.都迫使清政府最高统治者离京出逃,侵略者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

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不平等条约,促进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⑵.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前者发生在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者发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直接目的:前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保护教堂,维护在华利益; ③.影响:后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的签订:

1.1901年,清政府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除八国联军外,还有西班牙、比利时、荷兰)

2.内容及危害:

⑴.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这是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成为中国人民长期的负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 ⑵.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国侵略者控制津京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下;

⑶.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比较《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异同,说明《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⑴.两者都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⑵.两者都有巨额的赔款,但前者赔款2亿两,后者增加到4.5亿两,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⑶.后者虽然没有前者中割地、开埠通商、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条款,但同样严重的是它划定使馆界、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驻兵,极大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条约还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等,这些使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⑷.两者都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标志,前者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后者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李鸿章的主要活动:

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

⑵.洋务运动主要代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近代企业和近代海军; ⑶.在思想上有开明的一面,但政治立场是顽固坚持封建制度;

⑷.中法战争中他的指导方针导致了福建水师的失利;并在中国军队取胜的情况下求和,签订了《中法新约》; ⑸.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代表清政府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⑹.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1.背景: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干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腐朽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相继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两大社会矛盾汇流,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扶植的清朝统治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物质的、阶级的基础具备: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和阶级的基础;

④.反帝反封建成为革命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和必然: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义和团运动遭镇压,表明农民阶级难担救国大任;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清末新政: ⑴.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阻止革命的发展,清政府实施新政。

⑵.目的: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阻止革命形势发展;

⑶.内容:奖励实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预备立宪等; ⑷.结果: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由于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⑸.评价:

①.从主观目的看:具有反动性。遏制革命,消除统治危机;

②.从过程和结果看:新政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对人民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③从活动本质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④.从客观影响看:有利于中国经济、军事、文教的近代化;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⑴.背景: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因此两次运动都有挽救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意图;但前者以救亡图存为主流,后者以应付危机为主要目的;

⑵.领导者:表面上都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和领导的,但前者实际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而后者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

⑶.方式和性质: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前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后者是维护清朝统治,抵制革命运动; ⑷.历史地位:前者提出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是爱国的进步的,也是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后者客观上有进步作用,但企图阻止革命,延缓清王朝统治,是对革命的反动; △.晚清三次新政:

⑴.三次新政:洋务新政(同光新政)、戊戌新政、清末新政。⑵.背景、目的、结果:

①.洋务新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了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推行洋务新政;由于列强的控制,清政府的腐败,洋务新政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戊戌新政: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为维护清朝统治,实行戊戌新政;由于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由于光绪帝没有实权,在顽固派破坏镇压下失败; ③.清末新政:《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革命运动兴起;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阻止革命形势发展,清政

府实行新政;由于新政增加捐税,激化了矛盾,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⑶.涉及领域:

①.经济领域:洋务新政举办新式企业;戊戌新政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清末新政奖励实业;

②.政治领域:洋务新政设立总理衙门;戊戌新政对旧制度进行不少改革;清末新政裁撤军机处,设立内阁; ③.军事领域:洋务新政创办军事工业、近代海军;戊戌新政实行征兵制;清末新政编练新军;

④.文教领域:洋务新政创办新式学堂;戊戌新政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中小学堂;清末新政派遣留学生等; ⑷.三次新政的相同点:

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的;涉及经济、军事、文教、等领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⑸.不同点:

①.发生时代不同:

②.倡导者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清末新政的主持者是地主阶级,未跳出“中体西用”圈子,根本上维护封建统治;戊戌新政的实际倡导者是民族资产阶级,试图通过社会内部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强独立; ③.性质、影响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戊戌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新政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洋务新政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戊戌新政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清末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促使革命形势发展; ⑹.从三次新政看晚清近代化的特点: 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⑺.晚清近代化行动的评价:

①.晚清政府的近代化行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由其在保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决定的; ②.尽管其目的都是为了克服危机,巩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清政府在经济方面作出的调整、分析导致调整的原因、评价调整的结果: ⑴.调整:

①.19世纪60年代举办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举办军事、民用企业;

②.甲午战争后,接受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放宽对民间工业的限制: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大借外债,允许民间设厂等;

③.20世纪初:奖励实业; ⑵.原因:

①.举办洋务,目的是引进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②.接受外国资本、放宽对民族工业限制,是甲午战争失败,为支付赔款,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③.新政是为缓解统治危机,遏制革命形势; ⑶.评价:

清政府的政策调整,是在半殖民地化过程中被迫进行的,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状态,是列强侵略和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

清政府试图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结果相反,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2.孙中山为革命进行准备:

一、组织上: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并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904年,黄兴、宋教仁在留学生和学界建立华兴会、蔡元培建立光复会; ③.1906年,刘静庵在学界和新军建立日知会;

(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⑴.成立条件:

①.经济条件: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的经济基础; ②.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③.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④.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⑵.建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⑶.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⑷.意义: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思想上:

(一)、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⑴.历史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阶级阶层探索摆脱危机的道路;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

③.维新变法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④.20世纪初,不少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⑵.思想武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⑶.传播方式:

①.翻译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作。卢梭的《民约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法意》、《论法的精神》)等; ②.创办刊物。《国民报》、《汉声》、《浙江潮》、《游学译编》等; ⑷.中心:上海、日本东京; ⑸.代表人物、代表作:

①.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提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②.邹容的《革命军》。提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实行议会制度,制定宪法和法律; ③.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指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就必须反对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④.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⑹.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使民主革命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什么没有在19世纪末而是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革命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较之维新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⑴.19世纪末没有成为主流:

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发展突出,他们对封建势力依赖性较强,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强大的革命势力;

②.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民族矛盾尖锐,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欠成熟,还不能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③.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思想尚未解放; ④.早期维新思想成为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⑵.20世纪初成为主流:

①.《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清政府镇压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新政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

③.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④.近代教育发展,大批知识分子接受了革命思想; ⑶.进步性:

①.斗争方式上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②.斗争目标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民主义:

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三民主义。⑵.内容: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中国为独立的中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进行民族革命。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夺取政权,建立政权的问题,是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实行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进行社会革命。但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⑶.三者之间的关系:

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⑷.评价:

三民主义包含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方面的内容,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与保皇派论战,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⑴.背景:同盟会成立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反对革命,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论战;

⑵.内容: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 ⑶.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政体问题的争论。

⑷.作用: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军事上: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打击清朝统治。

⑴.兴中会建立后,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计划泄露,起义还没有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破坏; ⑵.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①.1906年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这是同盟会影响下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②.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这是武昌起义前,一次影响最大的起义; ③.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

3.革命条件的成熟:

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动摇了清朝统治; ⑵.预备立宪骗局,使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境地; ⑶.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预备立宪:

⑴.背景:为了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维护封建统治,在立宪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⑵.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第二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后来,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仍规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大权;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奕匡力为内阁总理大臣)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实际上是一个骗局。⑶.“预备立宪”的影响: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皇族内阁集权,引起汉族官僚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立宪派:既反对清朝统治现状,要求改革,又反对革命,主张君主立宪,称立宪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立宪派是维新派的延续和发展。19世纪末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在当时是爱国的进步的,立宪派主张立宪是为了遏制革命运动,成为历史的反动。但20世纪初立宪派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有力打击了清政府,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加速了清朝灭亡;在“预备立宪骗局大白后,立宪派分化,一些人走上了与清政府对抗的道路; △.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的异同:

⑴.相似之处:

①.阶级属性: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变这种现状; ②.政治目的: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③.思想武器:都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⑵.不同之处:

①.政治思想:维新派、立宪派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实现手段:维新派、立宪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 ③.土地政策:维新派、立宪派反对变更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要求平均地权,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制;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先后出现过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社会政治团体,他们面对不断变革的近代社会,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努力付之社会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三派主张有何共同点?又有何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⑵.他们是如何把自己的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 ⑶.这三种力量的社会实践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答】

⑴.共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态。

差异: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革命派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根源:各派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本质和利益上的根本差别。⑵.社会实践及结果:

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编练海军,举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洋务运动失败。

维新派:组织学会、团体、创办学堂、报刊、与顽固派论战,宣传维新思想,多次上书推动光绪帝变法。结果戊戌政变,维新运动失败。

革命派:建立革命团体、政党,开展论战宣传,发动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果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失败。

⑶.教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和新的科学思想的指导。

△.中国近代君主立宪政治思想及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演进过程。分析君主立宪政治思想兴起和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⑴.演进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西学东渐局面形成,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政治制度起了一定的作用; ②.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他们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③.19世纪末维新派提出变法主张,要求实行君主立宪,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④.20世纪初,维新派坚持君主立宪,反对革命,称立宪派。在“预备立宪”骗局大白后,立宪派分化,退出历史舞台。⑵.兴起原因:

①.西方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的产物;

②.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势力强大,君主立宪政治思想是适应这种国情的产物; ③.资产阶级上层两面性的产物,既要求变革,又因力量弱小而妥协; 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①.实践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为更多人所接受;

③.封建统治阶级顽固保守,不作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立宪派放弃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分化消亡。)

(△.保路运动:由立宪派领导,目的是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铁路修筑权。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首先从湖南掀起,规模最大的是四川。由请愿发展到武装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4.辛亥革命经过:

<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取得成功:

⑴.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领新军工程营士兵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取得成功。

⑵.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取得成功的社会原因:

①.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②.武汉是帝国主义侵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掠夺、封建主义压榨,使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奠定了群众基础; ③.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

(此外还有:同盟会等领导的起义,动摇了清朝统治;四川保路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军革命党人自主精神;)<2>、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是一个由革命派、旧官僚和立宪派联合组成的政权。<3>、各省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十几个省区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在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同时,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4>、中华民国成立: ⑴.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了。

南京临时政府政权的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但也混入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⑵.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这些法令和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方面对社会进行变革,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③.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④.意义:《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②.袁世凯控制北洋军的强大武装;

③.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对革命政权进行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④.革命政权中立宪派、旧官僚从内部向革命派进攻;)

5.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⑵.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使帝国主义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⑶.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翻帝制、颁布法令、采取措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起来;

⑷.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7.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⑴.从领导阶级看: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⑵.从指导革命的纲领看: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⑶.从斗争的实践看:

①.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只依靠新军会党,没有发动群众,脱离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②.武昌起义成功后,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③.南京临时政府政权内,混进了不少立宪派、旧官僚,他们从内部破坏革命;

④.南京临时政府幻想帝国主义支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8.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⑴.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⑵.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变革; ⑶.不能幻想帝国主义支持; ⑷.不能对封建势力妥协;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⑴.时代环境决定的: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勾结,中国人民的斗争,必然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中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失去了机遇和条件,资本主义的方案已难以适合中国国情; ⑵.领导中国革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⑶.实践证明: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的史实证明,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寻找新的阶级力量,寻求新的真理;)

△.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有哪些新发展?试分析导致这些新发展的原因。

1.新发展:

⑴.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⑵.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⑶.革命纲领、目标:从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主义《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原因:

⑴.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成长,中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⑵.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社会矛盾汇流,民族危机加深; 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在性质、结果方面存在哪些一致和差异?试综合分析导致上述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⑴.性质:

一致: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差异:前者重在改良;后者强调民主革命; ⑵.结果:

一致: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思想,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都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差异:前者在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下,很快失败;后者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⑶.导致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属不同的阶层,革命要求和政治主张不同;

②.运动的方式不同:维新变法运动是在封建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革命派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③.维新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仓促形成的,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辛亥革命发生时,全国范围内革命形势成熟,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各自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

⑴.洋务运动:引进先进西方技术,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冲击了旧的观念和传统,对中国人的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还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

⑵.戊戌变法运动:吸取洋务运动的教训,不但学习西方的技术,还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要求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的第一次全面偿试;

⑶.辛亥革命:吸取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训,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为顺应这一趋势,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⑴.趋势:资产阶级革命。⑵.原因: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干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经济上加紧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腐朽反动本质日益暴露:相继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两大社会矛盾汇流;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扶植的清朝统治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民族资本主义比较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和阶级的基础;

④.反帝反封建成为革命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和必然: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改良道路走不通;义和团运动遭镇压,表明农民阶级难担救国大任;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 ⑶.努力: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①.组织革命团体,逐步发展为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广泛传播民主革命思想,逐步发展为三民主义;

③.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最终赢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⑷.结果: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反动势力的破坏,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⑸.认识:

①.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③.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都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

量。

2.北洋军阀统治的演变: ⑴.袁世凯统治时期鼎盛阶段:(1912~1916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对内独裁、复辟帝制。(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削弱革命军;刺杀宋教仁;武力镇压和解散国民党;强迫国会选举他为大总统;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与俄国签订《中俄声明》,丧失外蒙古主权;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⑵.袁世凯死后分裂阶段:(1916~1926年)

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割据。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黎元洪、冯国璋为代表,英美扶植)和皖系(段祺瑞为代表,日本扶植)。此外还有奉系军阀张作霖、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晋系阎锡山、徐州张勋。皖系控制北京政权到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 直系控制北京政权到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 奉系控制北京政权到1928年;(分裂割据的原因:

⑴.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半封建社会分散的封建经济是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

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决定的。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⑶.辛亥革命后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所以袁世凯死后,各派军阀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⑶.衰亡阶段:(1926~1928年底)

1926年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奉系控制的北京政府被推翻,最终张学良东北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3.性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

4.特点:

①.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 ②.有一块自己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立; ③.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④.各派军阀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资产阶级革命派、人民群众与封建军阀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

其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矛盾;

6.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⑴.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⑵.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⑶.独裁统治、连年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

⑷.传统道德解体,客观上为先进思想的传播与革命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7.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重要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

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中国政局混乱,社会动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实行以华治华,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扶植军阀,形成新的划分势力范围;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⑵.中国历史在曲折反复中发展:二次革命、两次复辟、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进行激烈斗争; ⑶.多种社会思潮更迭: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相继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⑷.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经济的阶级的基础;

9.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围绕这一焦点展开了哪些斗争?斗争的实质是什么?斗争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⑴.焦点: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⑵.斗争:

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 ②.革命派颁布《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③.宋教仁组建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获胜,但被袁世凯刺杀;

④.革命派掀起二次革命,结果被袁世凯镇压,随后袁世凯又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和内阁制,在思想文化上尊孔复古,在政治上复辟帝制;

⑤.孙中山倡导护国运动反对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失败;

⑥.张勋乘府院之争再次复辟,革命派发动反复辟斗争,张勋复辟再次失败; ⑦.段祺瑞重掌政权后,拒绝恢复国会和约法,革命派进行护法运动,结果失败; ⑶.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 ⑷.说明: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系列斗争,虽然保住了民国的虚名,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将失败;

10.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认识是怎样逐步清醒的?其斗争方式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

⑴.运用法律手段,限制袁世凯权力: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

⑵.采用政党政治手段,进行议会斗争:1912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参加国会选举;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

⑶.进行武装斗争:为了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决定镇压国民党,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进行武力讨袁;

⑷.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相结合: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复辟帝制的活动,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人民起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掀起护国运动;

⑸.重建政权:1917年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倡导护法运动,南下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借助西南军阀,与北京政权对峙;

⑹.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护法运动失败后,革命派认识到老一套革命办法非改变不可,于是,开始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比较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⑴.相同点:

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都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 ⑵.不同点:

①.领导者:二次革命是黄兴、李烈钧领导的;护国运动是蔡锷、李烈钧领导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 ②.斗争对象: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

③.斗争结果:二次革命被镇压,护国运动取得成功,但也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护法运动因军阀破坏而失败;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并制定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为什么中国还是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军阀割据的?古代军阀割据与近代军阀割据成因有何异同?如何才能根除军阀割据?

1.原因:

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半封建社会分散的封建经济,是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

⑵.孙中山制定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⑶.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

2.古代封建统治者解决军阀割据的方法:

用政治手段分散地方权力,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没有消除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3.成因的异同:

相同之处:分散的封建经济。

不同之处:近代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

4.根除: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根除封建经济基础,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概括指出武昌起义爆发后,到五四运动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特点:

1.策动中国边疆地区的上层分裂势力独立,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攫取新的侵略权益。如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英国策动西藏独立;

2.趁中国政局不稳,加紧侵略中国。如俄国强占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英国制造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日本侵占山东;

3.对中国反动势力威胁利诱,获取新的侵略权益:如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段祺瑞同意日本在山东驻军等;

4.日本利用一战有利时机,打破19世纪末以来形成的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几乎独霸中国。

5.由以华治华到分而治之,形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划分势力范围。如扶植袁世凯;袁世凯死后,扶植各派军阀;

△.中国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因、影响。

1.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⑴.原因: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⑵.影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无产阶级队伍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出现,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⑴.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⑵.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经济基础,又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社会

基础;

3.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和一战期间。

⑴.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思潮的推动;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于新式企业; ⑵.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

1.产生背景:

⑴.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⑵.经济上: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⑶.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5.主要阵地、主要活动基地: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和科学。

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8.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9.十月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积极宣传十月革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10.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1.后期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

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引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斗争。

12.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⑴.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⑵.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⑶.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⑷.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13.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⑴.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和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⑵.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⑶.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西方民主和科学为思想武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展开进攻,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4.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主张有哪些差异?与两者相比,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更进步的思想主张?根据当时的不同历史条件,分别指出三者在反封建方面最明显的不足。⑴.差异:

①.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革命派直接用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但不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③.维新派采用和平改良的方式,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革命派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⑵.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新文化运动后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⑶.不足之处:

维新派缺乏反封建斗争的勇气,脱离人民群众,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偏向;

△.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中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试用史实简要说明,并对向西方学习加以评价。①.特征:

⑴.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为主要特点:

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注意向西方学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师夷长技以自强”; 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学习西方社会制度为主要特点: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宣传西方政治制度和变法主张,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武昌起义后,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仍是革命派为之奋斗的目标;

⑶.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为主要目标: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接受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评价:

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一些先进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这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完全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史学界一般认为,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在中国近代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请回答:

中国近现代史脉络、教案上 篇2

一、不同时期政治家报人的办报思想及评价

早期改良派政治家报人王韬开创了我国报刊政论的先河,在报纸上发表政论文章,反对帝国主义,其文章短小精炼、针砭时弊。王韬是我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位报刊政论家,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家报人的代表。

王韬的政论文章突破了当时的行文规范的局限,放弃了八股文的行文方式,强调文章是承载道理、理论、思想的工具,不要被文章的形式束缚了自己的思想。他的政论文章既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的论说文形式,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记录事件和表达感情、思想,这样就不应该拘泥于文章的形式、文法。他的政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以后报章文体和政论文体的改革和发展。他的改革变法思想对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王韬改良思想的影子。并且在王韬之后,许多仁人志士开始投身于报刊政论,在报纸上发表政论文章,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五四”时期政治家报人的代表邵飘萍,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支持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邵飘萍写的文章深刻地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种种可耻行径,辛辣地批判了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1916年,上海《申报》社长史量才聘请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使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有“特派”称号的记者。1918年邵飘萍创办《京报》,在任《京报》主编期间,他倡导言论自由,发表多篇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大众心声的文章,成为为人民表达意见的传声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作为运动的发动者和宣传者,邵飘萍被迫流亡日本。1年之后,邵飘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重新开办《京报》。这时的《京报》仍然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官员的横征暴敛进行辛辣的讽刺与抨击。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因为在《京报》上发表讽刺张作霖的文章,被张作霖杀害。

二、不同时期政治家报人的比较

(一)思想上的相互承接

政治家报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相互承接的关系,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在他的政论文章中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种种弊端和残暴黑暗,实际上是想革新封建制度,王韬认为“天开泰西诸国之人心,而畀之以聪明智慧,器世技巧摆出不穷,航海东来,聚之于一中国之中,此故古今大变局中的中国,如继续执迷不悟,不思振作,那势必会落得亡国灭种的命运”。[2]并且他主张广开言路,开启民智等等,对康有为、梁启超之产生变法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而邵飘萍成长的时期,戊戌变法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于是邵飘萍很容易地就接受了戊戌变法思想,而作为戊戌变法思想宣传的骨干分子的梁启超,其发表的文章对邵飘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报人,不管属于哪一派别,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且都把救亡图存作为办报的出发点。王韬曾经在英、法、俄等这些率先举起革命大旗的国家游学,所以王韬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亲历了西方国家通过变革走向强盛,反观当时的中国正饱受这些国家的侵略与欺凌,而封建的统治阶级又不思进取,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压迫的社会现实,王韬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邵飘萍更是杭州浙江高等学堂的高材生,专攻西方现代国家传入中国的先进的自然科学。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中国的社会不断产生新的救国思想,邵飘萍不断受到这些新思想和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萌生了“新闻救国”的想法。

(三)近代各时期政治家报人的区别

“五四”时期的政治家报人已经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政治家报人,其他时期的政治家报人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提倡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求进行变法。他们的报纸中充斥着提倡民主权利的思想,但是他们仍然具有封建色彩,办报还是为了服务于封建统治,为了沟通上下。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政治家报人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已经不再专注于宣传西方资本主义,宣传变法,而是抨击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在接下来的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把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使命结合起来,给新文化运动赋予了新的任务,他们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探索,而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从而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三、近代政治家报人的历史地位

早期改良派的王韬可谓开创了中国报刊政论形式,他是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1874年,他创办的《循环日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刊,可以说王韬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邵飘萍则主张“新闻救国”,他把“以新闻记者终其身”作为唯一的嗜好,并且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首创了新闻编译社,促进了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中国近代史上这些政治家报人,他们生活在中国近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不畏统治阶级的强暴镇压,敢作敢为,通过他们自己独特的语言在报纸上发表出来,启迪民众,通过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为自己创造舆论,以报纸的形式参与政治,形成很强的政治力量,他们为中国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要:中国近代时期,由于历史、社会现实等原因,中国近代的报业史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政治家报人。他们在报纸上发表各自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宣传新思想,希望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政治家报人,早起改良派,“五四”时期

参考文献

[1]李乔.近代新闻史上的“政治家型报人”[J].前线,2001(8):59-60.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篇3

关键词:太平天国;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4-01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得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是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领导的,为了巩固其统治,在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献,可以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产物。它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但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注定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864年,太平天国倒在血泊中,救国救民的任务落到了下一个阶级,地主阶级的洋务派。

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当时,清政府已受到西方列强两次鸦片战争的严重打击,又受到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严重威胁,正是在这種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洋务运动应运而生。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从发展过程上说,洋务运动先后提出“自强”和“求富”的口号,此外,还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就其本质看洋务运动是为巩固清王朝政权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双重目的均无法实现。它既不可能使中国“自强”,也不可能使中国“求富”。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既然单单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么既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又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会怎样的呢?1895年,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提出一系列主张,使其维新变法的思想理论发展成为直接的政治运动。但是维新变法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产生过程一直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的夹缝中艰难地挣扎、缓慢地生长,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这使得他拥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经历了103天的维新变法运动如同昙花一现,最后夭折了。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由民族资产积极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必定会失败。的确,他虽然提出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式的政权机构的设想,但又不要求打破旧的封建官僚统治机器,也不触及封建的社会经济基础,只是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实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政权问题上的理想与理论。它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走不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指导了中国革命,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19至1922年间,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马克思主义队伍。他们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具体环境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同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中,实现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确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和“走俄国人的路”的共同结论。

在大革命失败后,在国共两党之间逐渐形成一个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政治集团,即第三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邓演达和谭平山。他们企图在国民党的反革命道路与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之间,为中国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即第三条道路。他们的建国方案以“平民政权”为核心,目的是要“完成孙中山主义革命的使命,使中国民族完全解放,人民直接掌握政权。”[1]第三党的政治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和一般劳动群众的利益和参政愿望,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第三党没有认识到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是不可能有独立的‘路线的”,所以其政治主张也必然是动摇的。列宁指出“小资产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及其生活条件使她不能欺骗自己,并且必然不自觉地时而倾向资产阶级,时而倾向无产阶级。”[2]由此可见,第三党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处开辟“第三条道路”,幻想发动平民群众“自动去召开国民会议”,“以推翻军阀官僚的统治,形成人民自己的政权”,是根本行不通的。

“八七会议”对大革命的失败作了总结,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转入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的发展阶段,使党大进了一步。在总结斗争经验的过程中,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在这些著作中,他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的条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理的提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思想,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他严肃地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道路的提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毛泽东说过“在抗战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3]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阶段,许多正确的战略思想得以形成。毛泽东等领导人针对中国的局势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全国各族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力量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统一战线中最值得人称道的是对资产阶级一分为二的态度,即又联合又斗争的政治路线、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力量之一,也是无产阶级联合的对象,但对他们的动摇性则必须予以适当的说服或批评,当他们离开统一战线时,既要敢于同他们斗争,又要继续争取他们的同情或中立。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各个阶级在不同阶段都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最后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带领人民走向了光明,这不仅仅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全本 篇4

开科学院: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 职 称:

一、本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为依托的一门新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设本课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为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懂得必须推翻“三座大山”,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认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规律及其经验教训;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深入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了解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改革开放和搞好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懂得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通过对具体历史进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教师要在吃透吃准教材的基本精神上下功夫,掌握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以及基本思路,把握各章主要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方面注意避免与中学历史课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要着重弥补学生把握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性、经验教训、准确理解、解释不清等方面的不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史为鉴,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主流和本质,是近代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这个“纲”,掌握反侵略斗争、国家出路探索、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小康等“史要”,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切实达到教学目的,保证课程开课质量。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章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顺 序 授课章节 章节名称

课时分配 4学时

2学时

(一)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二)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三)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学时

(四)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2学时

(五)中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六)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七)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九)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十)下编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

2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1学时

3学时

(八)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十一)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十二)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学时

(十三)第十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学时

四、教学方式

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课件,并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如观看历史文献影片、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爱国主义精神演讲、参观西南联大校史展览、一二一运动纪念馆或参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到企业、农村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推广、公益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作业、考查、考试及成绩评定

1.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外作业,每次作业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为主,一般以两个教学难点的简述题为宜。

2.每学期期中考查,考查以已讲授内容为主,参考题如下: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4.辛亥革命是怎样失败的,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二、论述题

1.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的总的经验和教训?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评价、意见和建议。

3.每学期期末考试。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闭卷考试,填涂机读卡。主观题题型为简述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开卷考试。

4.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学生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作业和期中考查占20%;出勤和课堂纪律占10%);期末考试成绩70%。学生旷课三次取消平时成绩;旷课达总学时1/3及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年——1919年)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年至1919年中国从鸦片战争之前到五四运动前夜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要点。综述的作用是为大家提供指导思想理论原则和历史线索,为同学们学好各章内容奠定基础。

本章教学目的及其基本要求:让学生总体了解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转变;了解认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掌握其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明确国家独立与人民富裕、民族解放、人民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明确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对上编内容有总体把握。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阶级状况; 2.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性质、主要矛盾;

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本章教学时数:4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长时间走在历史前列,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唯一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和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充分肯定古代中华文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上世纪80年代末,曾在我国泛起“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诋毁、丑化中华民族,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当时的政论电视片《河殇》,就是这股思潮的代表作。说黄河文明是失败的文明,渲染黄河文明的落后和保守,甚至把黑眼睛、黄皮肤当作落后的标志。声称只有用蓝色文明,也就是所谓的海洋文明取代黄色文明,中国才有出路。当时不少媒体中也充斥着丑化、诋毁中华文化的文章。有的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个性的国家;民族血管里流淌的都是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民族个性是畏惧斗争,逃避现实;有的说,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糟粕和垃圾,要予以全面否定;还有的公开表示对爱国主义的轻蔑,说无所谓爱国不爱国,你说叛国就叛国,承认自己就是挖祖坟的不肖子孙,还以此为荣。这股思潮完全背离了历史发展的本来和真实。首先,“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江泽民)。其次,这种思潮在现实中只会起到涣散斗志、扰乱人心、动摇和打击民族自信心的消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就会失去生命力。有无高昂的民族精神,能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综合国力,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和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先进文化等软实力的统一。精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促使经济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衰极而亡)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这是纵向历史联系的探讨。即中国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历史联系。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就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不应当割断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不了解古代历史的特点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我们就无法了解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的转折。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优缺点、精华糟粕等无不强烈地影响着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不能透彻地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就不能深刻了解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二千多年。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时,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大厦将倾”,虽有康乾盛世,不过也是回光返照,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罢了。19世纪中叶开始,清王朝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到了衰极而亡之时。

首先,封建皇帝位代表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是地主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地主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农民很少或没有土地,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对农民残酷的压迫剥削,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同时,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因为其基本生产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既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又对新生产方式有较强排斥力和抵抗力,加之封建统治者施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而在社会内部也缺少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缓。

再次,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家天下”而下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其日益增强的保守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总结: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周期率”:各封建王朝王朝前期都汲取前朝历史教训,政治较清明、轻徭薄赋,励精图治而屡有盛世;后期则因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农民战争而没落衰亡。

“嘉道中兴”已到了封建社会末世,可谓到了衰极而亡之时,其表现: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国防虚弱,文化专制,阶级矛盾激化,对外闭关自守。

(三)世界资本本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这是横向的分析,就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历史进行分析。学习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不了解当时中国所处的世界历史环境,不了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懂得殖民主义的根源和本质,不进行中国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对比。我们就难以了解,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会发生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转折,为什么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会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1.16世纪开始,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反差,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用雇佣劳动者的手工作坊主、控制家庭手工业的包买商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亨利王子、迪维斯、麦哲伦、达伽玛、哥伦布),更为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资本本义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创造了两大条件:即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如英国圈地运动;西方殖民者疯狂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其土地和财富;掠卖非洲黑奴;欧洲国家实行国债制度、税收制度和贸易保护制度等等。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英国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权;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迅速推广到欧洲;凭借自身首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诸多有力条件,先后挫败了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成为“海上霸王”,建立了殖民地横跨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日不落帝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2)法俄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法国是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沙皇俄国成为“欧洲宪兵”;后起之秀是在大英北美殖民地上独立的美国。

2.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在鸦片战争前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方冒险家的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上要是通过海盗式的掠夺土地、财物,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的巨大需求,推动西方列强运用各种手段对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资本主义强国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基地和自由的投资场所。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进人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主义成为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更完整的世界体系。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方面,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僵化没落、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扼杀了人们的创造精神,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没有力量解决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另一方面,中英两国相比较,一个是相对停滞的、蜗牛速度爬行的封建主义古国,一个是迅猛发展、急于向外扩张的资本主义强国。两者于特定的历史时刻(19世纪中叶)碰撞,在中国领土上发生冲突(贸易)和战争(鸦片战争),并由英国扮演第一个殖民侵略者角色,其历史必然性也就在这里。所以,必须明确:第一,近代中国的落后并不是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了。而且正是因为落后,才使得封建中国无力阻止西方列强的横暴相加。第二,西方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两个观点是完整、统一的。前一种观点反映在西方人对待中国的态度变化上。16到18世纪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繁荣富庶,政治清明,拥有古老文化、优雅艺术、先进技术的文明古国。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原来被视为世界样板的中华帝国表示出轻蔑,甚至仇视。尊敬和颂扬被诬蔑和谩骂取代了,中国被视为贫穷野蛮,落后停滞,闭塞傲慢,政治腐败、道德败坏,极度虚弱,制度落后的病国。态度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客观变化。美国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则可证明后一观点。他说: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的条款,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这个衰败的现实和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发生猛烈冲突。中国人认为,在过去,甚至就在不久以前,他们在文化上和政治上都还比蛮横的侵略者们富有和强大得多。事实上,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大滑坡,是在近代的事情。这些事实驳斥了西方流行的看法,说中国是一个停滞而颓废的帝国,而更加生机勃勃、富有进取精神的欧洲人可以随时欺负他们。布尔津斯基在预言共产主义大失败为主旨的书里这样评述中国的落后,可见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加重了中国的落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3.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使人类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深刻认识殖民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马克思);“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列宁)。资本主义把一切民族都卷到所谓的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殖民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而发展,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西方列强的强大是建立在对各大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剥削、掠夺、压迫和奴役之上的。

正确了解殖民主义侵略对被侵略国家造成的后果和产生的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为标志的。但近些年来,怎样看待殖民主义的侵略却存在着对立的观点。有人说我们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对殖民主义宣泄情感、缺乏理性的口诛笔伐层次上。有的主张重新评价殖民主义的侵略。认为批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造成东方国家普遍落后的观点使历史批判的天平倾斜了。是殖民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方历史的进程,提供给了中华民族能够迅速赶上西方文明的最后良机。有的更直接地说,如果没有殖民主义的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各民族所有优秀的才能只能是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的。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结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事实果真如此吗?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通过军事征服、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他们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这种政策必然会给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殖民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大都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武装攻占、海盗式掠夺,血腥奴隶买卖,欺诈性贸易,海外移民等等。资本自由竞争时期,则改为通过自由贸易形式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廉价劳动力和雇佣兵的来源地。帝国主义阶段除继续采取上述手段外,资本输出成为剥削、奴役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主要手段。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本质联系的罪恶孪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主义的侵略、屠杀和抢劫上的,剥削和奴役殖民地人民是殖民主义生存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说,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主义到了非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就不能过活的地步(《新民主主义论》)。西方列强在控制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就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改造殖民地、半殖民地,改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获取自身利益。而在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科学技术等等东西引入殖民地、半殖民地。这在客观上对殖民地区产生过一定积极影响,就如马克思所说,他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于此,我们不必回避。但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影响,而把殖民主义当作传播人类文明的天使,当作引领人类历史进程的圣贤,当作给人们带来普遍幸福的救世主。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者绝非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也绝不允许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以至于让这些自己曾经的附庸变成自己的竞争者,甚至对手。且不说殖民主义在征服过程中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暴行和种族灾难,以及通过赔款、投资以及欺诈等手段攫取的大量财富,仅是其通过各种条约攫取的政治、经济、外交的种种特权,就犹如一根根铁链,扼杀了殖民地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生机。经济学家戚淑棻《经济侵略下的中国〈序言〉》1926年的结论是,‚彼年以来,帝国主义与军阀狼狈为奸,他们加重我内乱,掠夺我金钱,屠戮我国民,已成为不可掩盖的事实。他们的勾结,就是一部部不平等的条约。由此观之,弱我中国者是资本帝国主义,至我国家危亡者,因而产生的不平等条约也;资本帝国主义实在是蚕食我们国家的野兽;不平等条约就是搜刮我的桎梏和陷阱‛。从中国近代史来看,帝国资本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止、破坏中国社会的前进,是由无数事实所证明了铁证。

还有人认为,可惜中国没能像香港那样变成殖民地,说中国要富强,先得被殖民150年不为过。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香港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由多个特殊历史条件构成的。世界上曾经的那么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成了现代化国家了吗?印度并没有因为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而成为现代化国家。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后果:当今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历史上的殖民地国家。他们今天的贫穷与落后,正是当年殖民主义疯狂掠夺和血腥榨取的结果。不仅如此,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今天仍然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的人民,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制约和障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必须推翻殖民主义统治才能发展,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一个规律。

19世纪中叶,经济停滞、科技落后、国力衰微、国防虚弱而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新殖民扩张的对象——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政治、经济上的附庸,这就是西方列强侵略的阴谋目的。直到今日,这个阴谋还在作祟。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殖民扩张,使中国遭遇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文明尽毁,亡国灭种!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前车之鉴。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日不落帝国”的形成,新的目标:中国。19世纪初,英国已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19世纪中叶,这个只占世界人日2%的岛国在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在占领印度,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后,它的新目标:中国。

2.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商品→贸易→鸦片→炮舰的殖民过程

其一,英国商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而英国却需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商品,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

其二,英国以走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对华贸易逆差的手段。英国政府、英印殖民政府、英国工商资产阶级都获得巨额收入。对华鸦片贸易成为英国经济的命脉。

其三,1825年和1837年英国发生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英国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战争,正在寻找战争导火索。

其四,英国意欲侵略征服中国蓄谋已久。从乾隆60年玛戛尔尼开始,很多殖民主义者都曾上书英国政府,要求动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其五,马克思:“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造成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中国人民强烈反对鸦片贸易,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

1839年6月大清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禁烟,加紧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长江江面的英舰“康华丽 号上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3.鸦片战争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10月《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 月3日,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黄埔条约》。

4.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国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变成为领土割裂、主权散失的半殖民地国家。

政治上,19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1949年葡萄牙强占澳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领事裁判权和租界的形成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允许列强兵舰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在各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等等。

经济上,中国从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变成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的、经济上的半封建国家。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国家,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从鸦片战争正确看待反侵略民族战争

前段时间有观点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的系列战争都是在中国实力远远落后于列强的总体态势下进行的,像林则徐这样的抵抗派是不识时务、虚骄误国。因为他们态度强硬才导致战争爆发,他们应该为战争的失败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负责。而像琦善、耆英、李鸿章等主和派则是能够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局势而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者。其理由是,既然落后只能挨打,那么反抗是无用的。因为反抗之后仍是失败,况且失败后还要付出惨重代价。

我们可从四个方面分析。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在屡遭侵略的悲惨境遇中得到的一个惨重教训;但这绝不是停止反抗的理由,也并非是将‚落后就要挨打‛引申为‚落后只能挨打‛。两字之差,天壤之别。前者是一个积极的命题,警醒人们保持忧患意识。一个国家民族只有经过艰苦努力摆脱落后,使自己强盛起来,才能摆脱任人宰割、受尽屈辱的悲惨命运,以平等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后者则是一个消极命题。它宣扬奴隶主义和宿命论,涣散人们的斗志。鼓吹强敌当前要俯首贴耳、逆来顺受,任凭侵略者作威作福,予取予求。第二,这种观点毫无根据。该观点认为,既然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注定失败,反抗就徒劳无益,那就不必反抗,任侵略者所为就是。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弱小一方战胜强大一方的例子屡见不鲜。美国独立战争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落后的海地赶走了法国殖民者等等都是典型实例。如果因为力量对比悬殊就放弃反抗,就不可能有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胜利!近代中国的民族战争中,以弱胜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能够打败经济、军备的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日本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战争胜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战争性质、人心向背、战争动员、战略战术等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剑客,决不会胜券在握时才出手亮剑。评判历史,当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弱小民族身上时,只有那些没有起码人格的人,才会去责备为民族生死存亡拼死抗争的人们。第三,投降的处方。既然反抗是徒劳的,那么在侵略者兵临城下时,该怎么办?他们开出两张处方。一张是暂不抵抗,等整备好军备、充实完武力之后再战。另一张是放弃抵抗,出让利益、甚至民族利益来换取利于侵略者的和约。前一方子根本就是一种搪塞。战争什么时候打,找何借口打,从来都是侵略者谋划的。强盗是决不会等你准备好了才来抢你的。后一张方子清政府则不断使用。如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就是按此方割地赔款的。但侵略者欲壑难填,绝不是你让利就会令其满足的。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侵略者比比皆是,但因人放弃抵抗就停止侵略的侵略者闻所未闻!第四,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是经济技术的落后。不能因此得出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的结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近代史诸多事件都是中国人民走向新的、更高斗争形式必经的阶梯,也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个奠基石。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都从不同角度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甲午战争惨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但是,中华五千年深梦之唤醒,是从甲午战争割让台湾、赔款二亿开始的。创痛尤甚,爱国志士知耻而奋起雪耻,谋保国之策者所在笃有,掀起了新的民族觉醒浪潮,爱国主义得到新的发扬,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是历史的补偿。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最重的《辛丑条约》。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显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英美或日本,都没有脑力或兵力来征服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所以,瓜分之事实属下策。时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它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并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远远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外国人的发号施令有一天必须停止,外国人有一天必须离开中国。而目前发生的这段插曲,就是今天对将来的一种暗示。赫德从他的角度对义和团运动作了符合实际的判断,历史证实了他的预言。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纯粹当作是一种耻辱,要看到同时是一种财富‛。毛泽东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要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就须明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最基本的依据。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曾开展过一场关于中国社会与革命的性质的大讨论,经过激烈争论,多数人认同了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判断。后来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半封建、办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作了系统论述,形成了完整理论。正确判断中国社会性质之所以重要,第一,认识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认识中国国情;要做好中国的事情,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一知半解或一无所知,干事情只凭主观想象,难免处处碰壁。国情包括很多方面,而最根本的就是现实社会的性质。社会性质制约着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近代史的前80年里,不同政治势力在爱国主义推动下,都曾提出过建国方案。这些方案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产生过一定的作用,是中国社会发展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最终都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碰壁,失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社会性质的正确判断和对国情的深刻认识。第二,认清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够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任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认清中国的国情,也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基本的根据。中国共产党就是依据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个判断,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引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革命的实践和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第三,认清社会性质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变化,一个是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统治,使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另一个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促使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由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但列强侵略的目的,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完全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有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阻碍、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中国人民为了争取国家主权,挽救民族危亡,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所以,因为这两个变化而有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即,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使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过程;掌握了这个线索也就获得了了解中国近代史全貌的钥匙。

1.为什么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近代中国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使中国基本丧失了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并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但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而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它们才没有能够实行直接的殖民地统治,而是勾结联合中国封建统治者作为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实际上虽已丧失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地位,但仍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所以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商品倾销逐渐使中国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破坏了自然经济的基础,加速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同时又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某些条件,使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了。然而,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倾销商品,垄断轻重工业,直接压迫中华民族工业。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并没有也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封建土地所有制顽强地存在,封建生产关系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东西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中国已是半封建的社会。

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是密切结合、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教材P11-P1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中,对这个问题作了细致生动的论述。毛泽东从十个方面论述了帝国主义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实施种种手段,使中国社会从完全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

(一)向中国发动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

(二)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侵略特权;

(三)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

(四)在中国经营轻重工业,直接进行经济压迫;

(五)垄断中国的金融财政;

(六)造成一个买办的高利贷的剥削网,培植买办和高利贷阶级;

(七)地主阶级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八)造成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九)实行文化侵略政策;

(十)在一定条件下,把一些地区变成他们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帝国主义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的方面,但是更重要、更本质的一个方面,是帝国主义阻碍被侵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毛泽东对此列出了十条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进行了无可辩驳的阐述,其中任何一条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严重阻碍作用。教材将特征准确概括为六条。第一、二条讲政治问题。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使地主阶级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支柱;第三、四条讲经济。即中国社会中封建经济的状况与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第五条讲列强争夺和封建阶级统治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第六条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的特点,一是极端贫困;二是毫无政治权力。这六条,就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最主要特征。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动:旧阶级的变化与新阶级的产生。

1.旧阶级的变化

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地主、官僚地主、军阀、工商业兼地主、城居地主、资本家。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激化。

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自耕农、贫农、雇农、破产或失地农民(流入城市)。特点: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极端贫困,毫无政治权力。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阶级局限性:小生产者的保守、散漫、狭隘等。单凭自身力量不可能求得解放,更不可能领导并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2.新阶级的产生

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即工人阶级:来源: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构成: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在华企业的口岸码头、出口加工业、船舶修造业等的工人、海员、雇佣工人;19世纪60至70年代后国家大型军民用企业的产业工人和中华民族企业的雇佣工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业工人。

特点:比中国资产阶级早30多年产生;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三重压迫世所罕见;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组织纪律性强、分布集中、坚强团结;与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等。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新产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来源:买办、旧式商人、地主、官僚、华侨等; 构成:来源不同,构成复杂。可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1)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紧密结合的、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紧密联系的、封建的买办的垄断的资产阶级。特点:集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剥削性、寄生性于一身。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2)民族资产阶级: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企业或创办经营新式企业的地主、官僚、买办、旧式商人、工场场主、华侨商人等转化而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华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特点: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而与其有矛盾,也有反对压迫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参加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坚决性,显现出妥协性、软弱性和动摇性。这种两面性使其不可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并对民主革命产生了直接而消极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大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在复杂事物中,会有一个或两个矛盾是主要的矛盾。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绝不能脱离主要矛盾去谈次要矛盾,更不能主次颠倒。譬如,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命题。要救国、要富强,就要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而中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这就产生了西学与中学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次要的,是从属于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但有的人就硬将是否向西方学习当作评判历史人物功过的唯一标准,结果其评判出现了致命偏差。再如,有人夸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用,将袁世凯逼宫当作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决定因素。结果把一个帝制货色,变成了共和元勋。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够科学揭示近代历史的真相。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有两个主要矛盾,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另一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矛盾相互交织,贯穿于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的关系:互相交织。

矛盾关系的构成原因: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当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和支配地位,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中国社会各阶级会暂时团结起来以民族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当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用非战争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统治特别残酷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中国社会被压迫阶级就采取国内战争形式反对压迫者,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封建统治者。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的利益和封建统治时,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而民族矛盾起支配作用。帝国主义就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维持封建统治,保护殖民利益。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两大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的”《十五大报告》。

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提出两大历史任务的原因:其一,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丧失了民族独立的地位;其二,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奴役毫无政治权利的中国人民;其三,近代中国遭受过世界上几乎全部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其四,由于“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这两个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直到抗日战争以前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结束。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要摆脱被压迫奴役的命运,必须彻底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彻底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就是这样被历史地提出来的。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的反动统治。而反动统治是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因此,必须坚持反帝反封建,通过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前一个任务,为完成后一任务扫清制度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开辟发展道路。即,只有以革命手段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才有完成的可能,而实现现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教材P16,第二自然段)

就历史发展方式的作用及其变化而言,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也是革命方式任务与现代化任务的关系。前一任务蕴含革命方式的内容,后一任务则反映了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如果说,两大历史任务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那么,中国近现代史上,革命方式与现代化的关系也是统一的,密切相关的。革命是贯穿近代历史的主旋律,而现代化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魂牵梦绕的不懈的追求。事实上,改良方式行不通。正是通过革命,中国人民才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只能是一种不能实现的良好愿望。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节选)(1997年9月12日)。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4.沙健孙、龚书铎《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龚书铎、金冲及、宋小庆《历史的回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林华国《近代历史纵横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论文:‚方式变化‛意味着什么?

美国多克大学德里克教授有一篇文章,题为《革命后的死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当代危机》(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卷总第10期),陈述了美国汉学界(包括西方)从革命方式到现代化的认识上转变的情况。

在上世纪60、70年代,革命依旧是美国汉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历史解释方式。不仅中国近代史是以革命为中心书写的,那些并非研究革命问题的著作,也是以革命成就为标准,并据此解决、评判其他历史问题。尽管意见有所不同,但对革命的评价都是肯定的。即,革命为中国引进了一种新型的政治,使得比先前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政治,使得过去没有权利谈论政治的人可以发言了。它将人民从过去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使他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奴役。革命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并转变为一个现代主权国家。革命清除了或是由历史形成的、或是由近代帝国主义导致的种种发展的障碍,解决了发展的问题。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看法完全变了。先前被描述为人民解放史诗的革命史,现在变成了失败与衰落的故事,甚至被描写为一种畸变,一种对中国历史正常道路的偏离。有的著作称,革命并不意味着被压迫者对压迫者的胜利,反而使得中国的不良分子得以掌握政治权利。以往所说的‚痞子运动‛的发起者掌握了权力,使得潜藏在中国文化中的恶劣习性和态度泛滥成灾。有人认为,中国虽然搞了一个多世纪的革命,但中国自晚清以来就从来没有进入过现代社会。换言之,革命不但没有使中国现代化,反而强化了其前现代的状态。即,革命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的更进一步强调,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它打乱了清末中国向着现代化的渐进,中断了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如果没有革命,其境况可能更好些。总之,论者们或否定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中心;或在肯定革命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将其理解为是一场失败,是中国发展的障碍。德里克很有眼光地补充道,凡是有关‚方式变化‛问题,都在中国国内研究中有充分反映。上世纪90年代,学界就有人提出‚告别革命论‛,说如要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行反省,那首先的根本性反省,就是‚革命革糟了‛。我们民族犯了一个大错,就是‚革命崇拜症‛。它让人发疯、发狂,失去理性。革命方式有许多弊病,会造成包括对社会的破坏等后遗症。老在革命,整个民族的能量都在革命中耗尽了。所以,革命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太多灾难。照此论调,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一团漆黑。革命的仁人志士就是制造这种黑暗的罪魁祸首。这种论调是否符合实际呢?下面就来做一点回答和分析。

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无论歌颂、赞扬也好,反对、诋毁也罢,革命确确实实就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这个事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革命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运动,既不是少数人鼓吹、制造的结果,也不是多数人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而是一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理性选择。以为依靠少数革命者政变,制造一种革命崇拜就能把无数群众卷到革命洪流中来,这显然是一种过于天真的想法。恩格斯早就说过,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煽动者的恶意的迷信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而腐朽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马恩全集》第8卷P5)。实际上,只有在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会发生。革命者选择或接受革命,往往是被逼上梁山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家主权丧失,民族独立无存,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既然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剥夺人民生存发展的权利,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人民就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中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要集中那么多精英、投入那么多精力、经历那么多艰难险阻、付出那么多惨痛代价去革命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必须作出的历史抉择。诚然,革命必须付出代价,甚至是沉重代价。但是,如果没有革命对旧制度的扫荡,人民将要付出千百倍沉重的代价。至于破坏和建设的关系,一百年前的邹容就有明确回答:‚要想大精神,就必须对旧制度进行大破坏。有大破坏,就必须有大建设,这是千古不易之定论。我们今天所行之革命,是为建设而破坏之革命‛。革命确实有破坏的一面,但这种破坏是必要的。不除旧,何以迎新?孙中山也对胡汉民说过,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果不诚心建设,就不必去破坏,更不必革命。

没有革命就没有工业化

工业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能否实现工业化?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答,‚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就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个不是贫弱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不是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连接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造福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都做过这样的梦,但是一概都幻灭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P1080)。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论者的工业化道路也行不通。只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工业化,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获得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清末时,人们虽还未获知这个规律,但从切肤之痛的经验中体会到,要想实现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梦想,首先必须聚全力推翻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王朝,埋葬封建帝制,求得民族独立,争取政治民主。这就是辛亥革命发生并迅速兴起的原因。

有些人之所以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认为革命妨碍或破坏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根本错误,就是没有弄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落后、低下是不可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文明进步、人民幸福的。所以,必须发展生产力。但不能否定生产关系、社会意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没有一定的、适宜的政治条件和客观环境,生产力发展就举步维艰。当国家政权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之时,推翻这个政权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就成为首先必决的问题。不踏出这一步,就难以继续前行。辛亥革命就为后来的社会进步拓开了道路。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要求下,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不革命,不推翻反动政权,社会经济就阻滞不前,历史就无法进步。这同样也是由中国近代史证明了的。毛泽东曾多次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往往是在革命之后,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之后。从世界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之前,而是在之后才完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革命之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首先是夺取政权,然后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再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规律。

综上,把革命看作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其片面性在于,它根本就没把革命放到历史长河里去考察,而只是看到社会在革命时所付出的代价。从发展而言,革命为社会进步创造了必要条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获得了政权,完成了工业革命,自己成为世界统治者,反过来就说落后、弱小国家民族的革命是破坏生产力,妨碍历史进程,这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言论。此外,现代化包括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很多人讲现代化,只讲经济。谁修了铁路建了工厂,谁就是现代化了。修铁路、办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很重要,都是现代化必要的内容。那么真正的现代化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能实现现代化吗?只有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通过革命!那么人的现代化呢?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改革创新,解放人们的思想,才能使人逐步走向现代化。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辛亥革命也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没有这些思想解放,人的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再有,推动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应该弄清楚。总之,只有正确理解了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够深刻认识近代史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才能够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本章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近代中国1840年到1919年80年间的基本历史情况。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即,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抵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明确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二,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深刻领会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及其意义;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时期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即自由竞争占统治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的时期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正是在这个时期以后,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所以,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尖锐化联系着的”。(列宁)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既包括自由竞争阶段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也包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四个方面。

一、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军事侵略。列强依仗强大实力和坚船利炮,或武力威胁;或发动侵略战争占地索款;或骚扰、蚕食领土、领海;或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或出兵镇压中国革命;甚至企图瓜分中国。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80年间,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侵华战争历时之长,参与国之多,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大,危害之深重,世界罕见。

1.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社会由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法国发动中法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奥匈帝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最大。八国联军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2.多次小规模侵略战争。1871年7月俄军侵占西北重镇伊犁;1874年5月日军在美国支持下入侵台湾;1879年日军侵占琉球;1875年英国从缅甸入侵云南,引发“马嘉理事件”,签订《烟台条约》;法国殖民越南后屡次入侵广西、云南。1883年英军入侵西藏;1903年英军入侵西藏等。20世纪到来时,中国上空笼罩着资本帝国主义瓜分的乌云。

3.奇怪的战争。1904——1906年,沙俄和日本在中国领土上(辽宁旅顺)进行的分割利益之战——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分赃争斗,双方死伤近1万人,中国平民却被无辜地残杀数万,而清政府竟诺诺宣称保持中立。强盗进家争斗,任由强盗屠杀,主人宣称中立,奇怪至极!说到底,这是中国长期积贫积弱的结果,是帝国主义长期在中国横行霸道的结果,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赤裸裸的残暴践踏。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妄图以惨无人道的屠杀摧毁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扑灭反抗侵略的烈火,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震惊人寰的三大惨案:

1.日军旅顺大屠杀:甲午战争中,1894年11月日军攻陷旅顺后,在四天之内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

2.八国联军京城大屠杀: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疯狂屠杀义和团民和居民,据史载,仅在北京詹王府一地,就杀戮团民和居民1700余人。

3.沙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1900年7月15日,沙俄军队在拥有中国居民三万五千人的中国东北江东六十四屯,把所有抓到的中国人驱赶到黑龙江边,“各持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酸鼻。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岸。有随浪力拥过者八十余名,赤身露体,昏迷不能作语”。列宁指出:‚它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黑龙江畔。不分男女老幼惨遭屠戮的尸体,像木筏一样漂浮在黑龙江的浊流之中。滚滚的黑龙江吞噬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人类的最大悲剧。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行!‛‚这些中国人在这个地区的半野蛮的俄国人当中是唯一的文明成分,他们是当地仅有的农民、园丁和工匠,没有他们,几乎就不能生存‛。‚黄童离家长号,白叟恋产叫哭,扶老携幼,逃奔瑷珲对过。长江阻梗,绕越不能,露守江滩,群号惨人‛。溺尸壅塞在轮船和木排周围,冲积在岸边的浅滩上。但沙俄却将这场残忍之极的大屠杀惨案当作‚向西方显示沙皇能够力挽黄祸狂澜‛的证据。真是无耻之尤!灾难来自何方,到底谁祸害谁,白山黑水无言,人心自明,铁案如山!

(二)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 从1840年到1919年,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签订了近500个不平等条约、条款、协定等。

1.与列强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而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相伴随的是一批不平等条约: 第一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

第二批:1860年后,中英俄法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

第三批: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1885年《中法新约》;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第四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等;

第五批:1900年中国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辛丑条约》至1912年前后签订的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7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显现了中国社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过程。

2.割占领土,攫取特权,控制主权,划分势力。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的完整,迫使中国丧失各项主权,攫取了在华的种种特权,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控制。

第一,直接割占领土。通过不平等条约直接割占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澎湖列岛、东北、新疆等大片领土。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44万平方公里领土;《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了新疆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改定伊犁条约》割占新疆伊犁以西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沙俄共侵占中国领土156万平方公里。

第二,设立租界。运用武力或欺诈等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列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845年,英国强租上海外滩837亩土地设立在华第一个租界。至1911年,列强各国先后在京、津、沪、汉、穗、渝、福州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租界享有治外特权:设行政、法院等机构;制定专门法律和警察制度等,行使独立于中国政府的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利;可借口紧急状态调集本国军队,甚至在租界长期驻军。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西方“冒险家的乐园”和侵略中国的据点。

第三,强占租借地。1898年始,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沙俄强租旅顺大连湾,将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香港九龙和新界,划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置粤、桂、滇为势力范围。

1897年在香港的兴中会员谢缵泰为警醒世人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图中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图旁题诗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谢缵泰还创作了粤方言的《题词》:

争什么野气!使什么思疑!时局分明看一下便知。你看俄国好似一只大罴狼到极地,张牙伸爪以恶为题:踏实山、陕、辽东兼及直隶,满洲、蒙古都系他跨下东西;他一心想着吞高丽,又把眼神插住个齐齐哈尔;若然给他来吞噬,遍地将来被他踏低;他见着人就乱屠,村就乱毁,看当地中国人性命贱过沙泥!

再怕有个法人同他合计,你看他伸开臂膀像一只大田鸡:他占据安南作为根据地,还说暹罗那边都任他施为,揽住琼州还说要两粤东西;怕他呖声来一吠,那时川、广、云南就惹问题。

故此英国好似一只大虫同他抵制:蟠藏两广誓不输亏,他就全身枕住个长江位;又见胶州入了德国箍围,故此伸尾搭藏威海卫,预备俄人南下他就发起雄威;宁可左眼暂留时半闭,等他饥鹰侧翅插下个面花旗。

还有东洋一个如唇齿,都说同文同种两两相依;那里想到他又光射却台湾去,还有层层光,射影入迷离。

唉!我好笑好嬲还有个只虾仔,他一身咸气重,八字须仔飞飞,枉费你中原如许大地,总系一角落藏,没有作为!看他大睡长眠,犹是未起。他还张开罗网,等你起脚难飞,为的是‘之乎也者’迷住你,为的是‘弓刀大石’等你越练越更顽皮。当官的提住个金钱来做生意,兜肚阴虚实在难于医治;个的财主人家诸事懒理,酒色昏迷乐此不疲。那知到外便还有好多谋住你,立刻时常会起祸机;况今日事已临头,收手未易;如果中国人再不奋发图强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第四,直接驻军。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得租自中国的旅顺和南满铁路及其他有关权益,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关东军”驻守南满铁路沿线。关东军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急先锋。中国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的领土主权,“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列强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承担其战争费用。列强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实行公开掠夺,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距离。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一共攫取赔款27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各向清政府勒索赔款80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年收入的1/3;甲午战争日本勒索的赔款达2.315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三年的收入。日本用此赔款扩充军备(海陆军扩充等费用占赔款总数的85%),很快挤进近代大国行列。1901年《辛丑条约》勒索的“庚子赔款”更是达到4.5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中央财政4至5年收入的总和,赔款从1901年7月1日起支付,到1932年付完;本息都用黄金支付,依照固定兑换率,逐年清偿,赔款本息总计9.82238150亿两(等于当时中国人均摊近2两5钱白银)。

据统计,1840年至1912年,清政府对外赔款达13亿两白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灾难。同时,列强还强迫清政府贷款赔付,借款以关税和盐税担保,而这两项正是清政府中央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再加上列强各国在中国开设银行,列强就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的财政和金融,并以此进而垄断和经营中国的铁路、航运、轻重工业。

有关列强在侵略战争中抢掠财富和文物的情况,我们将放在“文化渗透部分”介绍。

二、政治控制

为统治中国,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控制中国政府,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为驯服工具或培植为代理人。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1.逐步压服清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依靠主和派贵族大臣琦善、耆英等对最高统治者施加压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迫清政府签约又表示愿意帮助镇压太平天国,最终让清政府基本屈服。恭亲王奕欣受到侵略者赏识。

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近代中国由不平等条约所构成的中外关系中,公使进驻首都,已不是正常外交的形式,而是半殖民地的重要标志之一。外国驻京公使是以征服者、太上皇的身份向清王朝发号施令的。1900年,美国公使强求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同时调遣使馆区驻军干涉中国内政。之后,《辛丑条约》规定列强可以在北京周围的12个地区驻军。1937年‚七七事变‛之所以在北京郊区发生,这是主要的原因。

3.享有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起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并确定外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所谓领事裁判权指领事国居民在所在国犯法,所在国无权过问,而由理事国领事根据本国法律裁决定罪。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4.长期把持中国海关。近代中国海关的职权,除征收进出口关税外,还管理港口,主办有政和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近代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俨然成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各口岸海关税务司也成了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至1908年一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海关官员还干涉中国内政、直接参与中国外交。赫德及下属金登干就在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葡会议草约》,甚至《辛丑条约》签订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例子不胜枚举。如1860年英法动用陆海军联手清军镇压太平天国;1870年天津教案中,公使团强迫清政府判处20名平民死刑,流放地方官吏25人;最典型的是镇压义和团。特别是《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人不得组织或参加任何反对外国的组织。这说明,列强既想驯服清政府,更企图以暴行驯服中国人民。

(三)扶持和收买代理人为彻底控制中国的政治,把中国政府驯服为自己的工具,列强十分注意在清政府中收买、培植代理人。因为,中国毕竟不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西方列强也不可能按照殖民地的方式统治中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及体现出来的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更是使资本帝国主义胆颤心惊。所以,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就在中国寻找代理人。其目的是长期统治这个不可被征服的国家。他们甚至企图把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变成为代理人。慈禧善于权术,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操纵弄权,以满足权利欲望。本来她与列强有矛盾,后来在八国联军的强烈打击下,她提出了‚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使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政府‛。辛亥革命后,列强为扶持袁世凯成为新的代理人,全力支持其篡夺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死后,列强各国在北洋军阀各派系中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导致中国连年军阀混战。

三、经济掠夺

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除巨额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条约赋予的特权,控制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扩大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经济命脉。

(一)控制通商口岸 从《南京条约》开始,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近20个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在不平等条约规定下被迫开放的,是资本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基地,与现在的开放城市有本质区别。在口岸城市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自由居住,开洋行、办工厂、建银行,甚至设租界,控制当地的经济和贸易。甚者走私鸦片,贩卖华工,从中国掠夺了巨额财富。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主权。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被资本帝国主义就剥夺了。《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商品的税率,由中英两国秉公拟定值率,首开“协定关税”恶例。《虎门条约》规定进出口商品税率为‚值百抽五‛,即5%。这个税率平均比战前降低了50%;有的降低了80%。大幅降低进出口商品税率,使海关丧失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功能,而有利于列强的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1854年英、法、美三国攫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1859年两江总督何贵清又将海关税务总管全权委托给了英国人李太国;英国人赫德1863年至1909年一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控制海关,是列强打击、压制中华民族工业,扩张在华势力的重要手段。华商既要缴纳高于关税的厘金和其他苛捐杂税,还要经受官吏的敲诈勒索。关税大幅下降,这就使华商在与外商的竞争中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华商不能订立和提高商品价格,盈利极少,甚至亏损。而如果要提高商品价格,又很难与外商商品竞争。对于本来就与外国资本不在一个竞争层次上的民族工业而言,关税主权的丧失,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以《马关条约》为界,资本帝国主义由商品倾销转而资本输出。这之前,列强在华的主要投资,是商业性资本。即,投于进出口以及为商品倾销服务的运输、保险、银行等的资本,而非工业资本。如在通商口岸开设洋行500余家,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再如,鸦片仍在进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895年以后,各国资本家大量来华投资,开工厂、办银行、开矿山、修铁路(大型厂矿130家),严重压制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列强在华投资的资本主要是用战争赔款从中国直接掠夺的。

列强的资本输出与当代引入外资的根本不同:第一,平等与不平等的不同。列强的资本输出无主权约束;当代的引外资、开市场,主权是第一位的。外商进入中国必须服从中国法律,接受中国政府管理。重大问题贸易双方谈判解决;第二,竞争实力不同。近代民族工业无法与外国资本抗衡,双方实力相比悬殊;当代中华民族工业已有相当的竞争实力;第三,结果不同。列强的商品倾销、资本输出,致使中国经济停滞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穷;当代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促使中国经济增长、国力增强。

(四)操纵、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其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与外国发生经济关系没有独立自主的基础。其二,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具体表现为:外国资本很快垄断了中国的近代工业。如控制了中国新式采煤业的79.6%;控制了中国新式冶金业的100%;41.2%的纱锭和49.6%的布机。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境内铁路绝大部分由外国资本经营。沿海和内河主要航道的航运业也被外国资本控制。同时,外国资本依仗特权低价收购农副产品作为工业生产原料,加速了传统农业的衰败。

列强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还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来偿付赔款。外资银行凭借特权和雄厚实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据统计,近代80年清政府举借外债近230笔,总额约18亿两白银;每年还债付息金额巨大。20世纪初,清政府中央财政每年只有1亿两左右收入。巨大的外债最终导致中国财政的崩溃。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以关税和盐税作担保。这两项税收是清政府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大致在5000万两左右,大部分用于偿付外债,只留下极少的‚关余‛‚盐余‛。列强控制了这两项税收,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经济的咽喉。列强借债的目的是要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清政府举债的目的是用于镇压人民革命,或偿还外债。如袁世凯北洋政府‚善后大借款‛,就是用来镇压革命的。而这些外债都附加着非常苛刻的政治条件,中国人民被沉重的外债压得喘不过气来。

四、文化渗透 目的:宣扬殖民思想,麻痹、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以传教名义下进行侵略和文化渗透活动。部分传教士参与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起草和谈判;德国基督教传教士葛斯利是较典型的例子。19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传教士用欺骗讹诈、强迫捐献、压价购买等手段,霸占土地,建造教堂,剥削佃户,出租房产。有的包揽诉讼,包庇教徒中的不法分子;有的强迫教徒抛弃中国传统;有的公开干涉中国内政。这些传教士的不法活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义愤和反抗,各地‚教案‛不断发生。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利用宣传宗教教义和西学的名义,为侵略制造舆论。他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以反映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基督教在中国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宗教、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思想。该刊主编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就鼓吹英国统治印度的12种好处,主张把英国殖民制度搬到中国来。为制造侵略有理的理论,列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的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说一旦黄种人意识到自己力量的时候,会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黄种人会对西方构成威胁。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扩张遏制了黄祸发生,所以是有理、有功的。

(三)焚毁和掠夺文物 晚清以来,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列强掠夺。如英法联军掠夺和焚毁圆明园;八国联军对清宫廷珠宝的掠夺。这两次浩劫几乎把中国明代以来皇城的文物精华扫荡一空,损失无法统计。二是外国“探险队”的非法盗掘、盗取、骗取、抢夺。这些探险队在对文物集中地区进行的‚研究‛、‚考察‛中,大肆盗毁文物。如对新疆克尔克孜、甘肃敦煌文物的洗劫。敦煌被盗走了十之八九的经卷等文物。三是外国外交官、商人、旅游者甚至学者,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手段骗买、诈取、盗取文物。如大量甲骨文片被日本人骗买。列强焚毁和掠夺中国文物最臭名昭著的事例,就是火烧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圆明园经过1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圆明园、畅春园、万春园三园一体的‚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于10月8日开始对圆明园的抢劫。园中金银珠宝、精美其物被洗劫一空,不能搬运的则毁掉,最后为掩盖盗抢行径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大火持续十余天。据参加抢劫的英军军官陈述,每人至少带走了45磅以上的珠宝。一些精美的文物收藏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至次年《辛丑条约》签订的一年多时间里,八国联军对明清两朝建于1421年的紫禁城集聚的不可胜数的文物、图书、宝藏大肆偷盗、洗劫。1900年底珍贵文物已损失过半。南海、中海和北海皇家御园被盗抢一空。沙俄军队在颐和园内大肆劫掠文物。这些自称是文明传播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出了其践踏、毁灭文明的野蛮行径、贪婪嘴脸。

小结: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的是贫困、落后、灾难、耻辱!

参考论文: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学习中国近代80年历史所必须弄清的问题,是弄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中国近代80年里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程、结果和经验教训,认识社会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毛泽东精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绝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强国,而是要把中国拖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对他们而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是商品倾销的绝好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最佳对象,是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最大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了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成为他们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这就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

第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侵略战争和经济掠夺使广大农民处于破产边缘,导致社会动荡,激化了社会矛盾。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勒索了1600万两白银,加上军费开支。清政府把这个沉重负担转嫁给了广大农民。鸦片战争后几年,农民的税赋翻了几倍。这是使中国农民趋于破产的一个主要原因。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垄断价格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促使农民破产,是另一个主要原因。当时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连接,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农产品通向世界市场的通道,形成了农产品垄断价格。当时在中国制造工业产品的,都是西方列强的企业,产品价格由列强制定,造成工农业产品巨大的剪刀差,加速了农民的破产。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性。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将清政府当作是他们的政治附庸。也使中国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列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使中国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一句话,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专制政权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上的落后和贫困,人民生活的潦倒。如果不推翻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独立、自由、富强的新国家。

但有人认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只是其外因,而不是其内因,不可能起根本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列强的侵略相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更有少数人提出,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文明,侵略给中国带来了福音,要感激帝国主义的侵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这是当代中国版的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调。

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在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侵占殖民地的时代里,殖民主义者把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学说直接搬运到人类社会中来替其侵略暴行辩护,即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他们断言在人类社会中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的区别;并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认为只有强者和适者才能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下来,而弱者则只有灭亡。优等种族应成为劣等种族的天然统治者,劣等种族应被淘汰。他们声称,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的生存和繁荣,殖民地是非常必要的,那里的土著都是脆弱的和低劣的,他们需要优秀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总而言之,在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时代,能生存者是最强大的;他之所以最强大,因为他是胜利者;而最终决定谁胜谁负则取决于武力和战争。正如自命为近代帝国主义诗人的吉卜林(Rud-yard Kipling)所说:‚谁有强权,谁该掠夺;谁能掠夺,谁也就该占有。‛另一个英国作家贝洛克(Hilaire Belloc)也说:‚不管什么情况发生,我们有的是马克沁机关枪,而他们却没有。‛殖民主义者认为,要镇压殖民地土著的反抗,连发来复枪的威力是足够的了。西班牙殖民者20年间使印第安人减少90%,2500万减至不足250万。

当时,殖民主义者还说殖民是传播‚现代文明‛(‚modern civilization‛)。‚对此,英国人的说法是‘白种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法国人的说法是‘他们的文明使命’(their mission civilisatrice),德国人的说法是‘传播文化’(diffusing kultur),美国人的说法则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保护下的幸运’(the blessings of Anglo-Saxonprotection)。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流行的人类学教导人们说,白种人是‘适者’,或者说是具备着比有色人种更多的天赋(moregifted)‛。这样一来,殖民主义者就是传播‚现代文明‛的‚十字军‛,似乎更可以光明正大地去侵略,明目张胆地去屠杀了。实际上,为殖民者野蛮暴行作辩解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其目的说是反动的,就其方法说是反科学的。它把生物学的规律机械地搬到人类社会领域,把自然科学的一般概念作为科学贴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去,其结果就是用‚生物学的词句曲解历史本来‛。事实上,依靠这些概念是不能对社会现象作任何研究,不能对社会科学的方法作任何说明的。如今,这个自欺欺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荒谬性,业已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特别是殖民地、保护国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历史所充分证实。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压迫愈重,反抗愈烈。列强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的神圣使命。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的序幕。当时,英军在三元里一带淫掳施暴,三元里人民在古庙集合,以庙中三星旗为指挥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随后,他们联络周围103乡的群众,商定了诱敌牛栏岗聚歼的战法,30日清晨,千余群众组成的队伍向英军占据的四方炮台挺进,正在早餐的英军倾巢出动直扑而来。队伍且战且退,待英军追至牛栏岗时,早已埋伏好的近万名武装群众一涌而起,包围英军,展开近战肉搏,103乡群众呐喊助威,打得英军狼狈鼠窜,英军损失惨重。这场斗争最终被卖国的官吏和劣绅给破坏了。从此,民间开始流传‚官吏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

美日本帝国主义侵犯台湾,各族人民奋起反击。1867年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打退美国海军进犯,击毙马肯基。1874年日本陆军租借美国军舰侵犯台湾,遭到台湾人民迎头痛击。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台湾人民闻讯鸣锣集会表示抗议,台湾绅民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死台,绝不能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决心,并与总兵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一道打击日本侵略者。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舰队的狂攻,毙伤日军3.2万余人,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此后,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下节展开)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一些清军将领面对侵略者,或退缩或脱逃或投降。但广大爱国官兵大义凛然,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

1840年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陈化成等在广州、厦门、定海、宁波率军民抗敌。1859年天津大沽炮台官兵奋起抗击英法联军,击伤、击沉敌舰多艘。1884年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军在基隆、淡水击退法国入侵军舰。1885年初浙江镇海炮台守军击退法国军舰进攻。

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即今广西凭祥友谊关,中越边境战略要地。1885年初,法军大举进攻驻守越南北部的清军。负责谅山防务的清军将领弃城逃至广西境内。法军占领谅山、焚毁镇南关后,退回越南境内。清政府起用威望甚高、70岁的老将冯子材为统帅。冯老将军调集桂、滇各路将士镇守中越边境,自己亲自扼守镇南关前隘口,并在山麓上筑长墙为防御工事。1885年3月法军分三路再犯镇南关。是日,法军已攻到长墙下,有的已经逾墙而入。在此千钧一发的关头,冯子材身先士卒,手持长矛同二个儿子率部跃出长墙反冲锋,夺回关隘前的东岭、西岭,迅速占领高地。法军全线溃退,丢弃大批武器辎重。同时,清军黑旗军也出云南在临洮大败法军,连克10多个州县。冯子材亲率大军乘胜追击,又取得谅山大捷。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扭转了中法战争形势。消息传到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的倒台。在晚清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这是为数不多的取得战役胜利中的一次。

中日甲午海战:黄海海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是世界史上第一次蒸汽机军舰的海战。1894年9月16日中午,北洋舰队主力在旅顺附近的大东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的伏击,双方鏖战厮杀。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绕到北洋舰队的背后,协同主力夹攻北洋舰队,使北洋舰队首尾不能相顾,各小队只能各自为战,队形凌乱,但士气仍旺。下午3时1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舰幅中炮,大火熊熊,多数人员灭火,攻击火力顿减。第一游击队攻击定远舰,除了它是旗舰外,还因为它是当时亚洲的海上巨无霸。第一游击队乘势抵近攻击。镇远舰和致远舰连忙向定远舰靠拢,迎战日舰。致远舰已中弹累累,邓世昌驾舰撞向日吉野舰,3时20分,数颗鱼雷同时命中致远舰,并引发一只发射管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以身殉国。致远舰沉没后,位于北洋舰队左翼外侧的济远、广嘉二舰逃跑。第一游击队便围攻还在顽强战斗的经远舰,经远舰以一抵四,管带林永升中弹身亡,大副、二副也相继中炮身亡,舰上官兵在失去指挥官的情况下依然拼死奋起还击。此时,四艘日舰均已抵近到千米以内,用速射炮抵近射击,终将经远舰击沉。全舰官兵除16人获救外,全部遇难。中华仁人志士在反侵略斗争中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们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瓜分、灭亡中国。

19世纪70至9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列强掀起争夺殖民地的狂潮,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亚洲大部分被瓜分。中国成为未被瓜分的“仅有的富源”。列强开始酝酿瓜分中国的阴谋。

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列强从所侵占的国家蚕食中国的边疆。英国从印度入侵西藏,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从越南入侵广西、云南;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入侵台湾;都想在瓜分中国的争斗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瓜分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达到高潮。1895年4月2日,日本驻德公使青木周藏提出瓜分方案。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台澎和辽东的条款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也激化了列强争夺的矛盾。俄国以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俄国在华利益为借口,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还辽‛。日本只得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罢,但埋下了9年后日俄战争的祸种。l898年俄、德、法三国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由,强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列强各国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瓜分图谋公开。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上奏威廉二世:‚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俄国出兵十几万侵占中国东北。日本驻台湾总督则策划派兵侵占福建。一直标榜‚保全中国‛的美国政府也向海军发出准备占领福建三沙湾的训令。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其一,重要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制约。英国不愿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害怕德国据有山东;各国难以坐视英国垄断长江流域;俄国独占东北,更使英、法、日等国强烈不满;要实现瓜分中国,‚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甚至战争(3年后的日俄战争)。列强反复争吵后决定定,暂缓瓜分,保全清廷作为共同的统治工具,实施“以华治华”的敲骨吸髓政策,获取战争赔款、驻兵特权等更大利益。其二,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包括义和团运动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使列强深刻认识到,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征服中华民族,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瓜分中国。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义和团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爆发的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是在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背景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又一个高潮。

义和团是在义和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设坛练拳为形式,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为口号,最初流行于山东、河南等地。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矛盾的急剧上升和反教会斗争的广泛开展,义和拳逐渐从秘密反清组织发展为公开的、拥有千万群众的反帝团体。1899年竖起‚扶清灭洋‛旗帜,由山东向直隶发展,最后扩展至京津,形成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打教堂,攻使馆,抗击八国联军,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作用:义和团运动以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辱的气概,显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侵略反压迫的决定信念;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不得不采取“以华制华”政策;动摇了列强及其走狗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新政;使中国人民从义和团失败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切革命运动,必须反帝反封建。

强盗闯入家中杀人抢掠,主人就有权反抗。强盗没有资格对人们的反抗方式说三道四!敢于反抗是有人格、有精神、有血性的表现。一个没有人格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没有人格的民族是悲惨的。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显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格。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莫尔指挥联军2千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在廊坊、杨村受到当地义和团和清军的围攻,死伤近300人,不得不仓惶逃回天津。同时,义和团在天津大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租界、北京新交民巷等地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东北民众也有力地抗击了了沙俄十几万军队的入侵。义和团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打击和教训了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不得不承认,“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全民运动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法国一位议员在辩论对华政策的议会上说,中国地图广阔,民气坚韧,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义和团用大刀、肉体与联军肉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籍,但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4.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一,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笼统排外;其二,对封建统治阶级勾结列强欺压人民的本质认识模糊。早期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把反侵略希望寄托于清政府,因而被其欺骗和利用。其三,缺乏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活动中存在迷信现象。其四,严重分散,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强领导核心。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力量的强大,清政府的出卖。

教训:没有科学理论武装的先进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5.中国人民屡次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及其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斗志,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近代中国80年,屡次反侵略战争除取得一些局部胜利之外,大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政治制度腐败。1840年以后,列强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的统治,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制度腐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吏治和军队的腐败。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贪污贿赂成风,营私舞弊通行。民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文官三只手,武将四条腿”,辛辣讽刺了官僚们的本性。政治腐朽,自然军队腐败。清军军备废弛,军纪荡然。军官吃空额扣军饷,敲诈勒索;士兵吸食鸦片,聚赌嫖娼。国防力量极度虚弱,所以才会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一败再败。甲午战争中,拥有新式枪炮的李鸿章淮军叶志超部,因腐败而毫无战斗力,在朝鲜战场一溃千里。在这样腐败的政府领导下,反侵略战争怎么会不失败呢?

其次,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首要和直接原因。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邓廷桢等爱国者被撤职查办、发配充军;琦善等卖国贼则加官进爵;钦差大臣奕山就诬蔑抗英群众是汉奸,提出‚防民甚于防寇‛。中法战争,爱国将领冯子材率边疆各族军民取得镇南关大捷、谅山大捷,打得法国内外交困。但统治者却反而接受法国的条件,签订了《中法新约》,并下令全线撤兵。最终中国大胜而败、法国大败而胜。

又如,甲午战争之初,慈禧忙于准备自己的六十寿诞,军机首辅李鸿章则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既没有详细周密的应战计划,更没有最高作战指挥机构,最高层内部更是为和与战问题相持不下。黄海海战之后,则被日军气势所吓倒,惧战心理十分突出。黄海海战虽然失利,但中国海军仍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但李鸿章一开始就为保存实力而消极应战,海战失利后更是严令北洋水师避战不出。北洋舰队、旅顺和威海卫举大清十余载国力建立,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舰队和军港,最终葬送在李鸿章手中。11月7 日是慈禧六十寿辰,旅顺失陷。她照常升殿庆寿,大宴群臣,还让光绪和群臣陪她看戏祝寿三天,不得过问国事。

再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一度想利用义和团的力量向列强讨价还价,排斥异己。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和亲贵大臣西逃。1900年9月17日,她在逃跑途中发布《上谕》,称‚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非痛加铲除不可。‛并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要‚严行查办,务净根株。‛同时,她派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匡向八国联军递降求和。此后,清军公开与八国联军勾结,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

再次,统治者和指挥者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最高统治者和权贵大都昏庸愚昧,既不了解世界的发展形势,更不不懂得现代战争。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竟不知道英国在哪?开战一年多,还不知道英国是否与俄国接壤,也没能理解英国为什么由女流统治。不少将帅一直认为英国枪炮有邪术,根本不知道现代战争、战略战术,自然应对无策。甲午战争时,统治者根本不了解日本的发展情况,更没有投入最主要的财力、物力建设近代工业、建设中国近代海军。1888年海军衙门和北洋水师成立后,就再也没有购进军舰;1888年光绪皇帝婚礼花费白银500万两;此后为慈禧太后修葺颐和园陆续花费3000万两,其中挪用了不少于800万两的海军军费。而与此同时,日本明治天皇每年从宫廷中拿出30万两,并从所有官吏薪水中抽取10%,用于建造军舰。6年期间新增4000至6000吨级的战舰6艘。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的总体实力已超过中国海军。

(二)经济和技术的落后 当时,西方列强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在动力、能源等领域出现重大创新和技术应用,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财政收入困难,经济落后,武备和技术十分落后。

中国是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国家,但直到鸦片战争,中国战船都是小帆船,吨位小、载炮少、速度慢。英国海军使用的是大帆船,吨位大、载炮多、航速快,还有少数蒸汽机战舰。甲午战争时,北洋水师虽然装备较先进,但由于军队腐败,战争中指挥错误、弹药不足、军心涣散而惨败。装备上看,北洋水师主要战舰的平价功率比日军少1885匹马力,平均舰龄比日军大两倍;平均时速虽比日军只慢1海里,但日军第一游击队4艘快速驱逐舰的时速令北洋水师望尘莫及。日军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北洋水师后镗炮的4至6倍;总之,日本海军速度快捷,火力密集,实力超过北洋水师。技术落后,还表现在将帅对近代军事理论无知上。清军将帅不懂近代战争的规律和特点;对新式武器的了解就更有限。北洋水师督师丁汝昌原为骑兵将领,对海战不甚了解,所以指挥一错再错。但这绝不是说,经济技术落后就不能进行反侵略战争;经济技术落后,反侵略战争就一定会失败。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人,在于掌握武器的人。武器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实行反动、落后、保守和错误的政策,不敢广泛地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侵略战争。

(三)结论: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腐败,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而社会政治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正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失败,“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警醒的作用”(马克思)。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圆明园被焚,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危机感形成,又一批人觉醒,学习西方,维新救国;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汇成浩荡潮流。庚子剧痛,推翻帝制,振兴中华势不可逆。

(一)变革和学习西方的主张 龚自珍的反思:“自古及今,法无不变,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转移”。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主动识认西方,组织翻译《地理大全》而编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技术,首开向西方学习新风;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要求吸纳西方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商战”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二)物质层面的学习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并进行了洋务运动。

(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学习,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能变则全,全变则强”的维新变法主张。严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指出如拒绝改革,将被列强所淘汰。《救亡决论》再呼“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1.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1857年3月)2.列宁《对华战争》(1900年9—10月)3.恩格斯《英国在远东的成功》(《马恩选集》第二卷)

4.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5.肖致治《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节选)(1894年11月24日)7.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第二章 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和亡国灭种的威胁而对国家出路进行的艰辛探索;了解这些探索中所提出的理论主张和救国方案;明确这些探索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从中认识和把握近代中国各阶级之所以不能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历史使命的原因。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

2.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何不可能领导中国完成历史使命。

本章教学时数:2课时

本章教学具体内容:19世纪下半叶中国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三次探索。我们先了解产生这些探索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1.19世纪下半叶后,中国这个长期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空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2.19世纪70到90年代,世界处于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列强掀起了在全球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已基本被瓜分完毕,中国成为“唯一的富源”,列强纷纷前来加入最后的“盛宴”。这个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列强开始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实行商品倾销之上的资本输出,进一步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拽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中国经济濒临破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贫困。

3.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为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基本形成。这个巨变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必须回答并须作出抉择的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生存的出路在哪里?即,必须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一方面是中国如何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亡图存;另一方面,是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求富求强。两者表面上似乎矛盾,又要抵御西方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独立必须要有实力,向西方学习是要寻找富强的道路,而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抵御外国的侵略,争得民族独立。为了寻找国家出路,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探索。即,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的洋务运动;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维新。三次探索虽由不同阶级发起,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都是中国历史进程必要的阶梯,但又都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旧式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

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而且由于它发生在新时代,有其新的特点。如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了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一)爆发原因农民阶级是列强和封建统治阶级最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两个原因:其一,阶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度贫困、没有任何权利的生活。占农村人口仅10%的地主、官僚却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农民绝大多数靠租种地主土地过活,还要把全年收成的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阶级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二,列强入侵激化了阶级矛盾。鸦片战争失败后,一方面,清政府为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军费,同时也为弥补财政亏空,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旧赋新税,再加上官吏的横征暴敛,农民已是重负不堪。另一方面,列强入侵,导致中国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之鸦片的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农民田赋负担成倍增加。残酷的压迫剥削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1842年至1850年间,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和爆发的。

(二)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1851——1864),波及18个省(大致过程如图)。其兴衰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酝酿阶段(1843年至1850年):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从广东进入广西后,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普世平等思想及教规仪式,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起义阶段(1851年1月至12月):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同年12月“永安建制”,建立了自己的制度,封了很多王。转战定都:(1852年4月至1853年3月)1852年4月北出广西,转战湘鄂。1853年1月攻占武昌。随后沿长江而下,势如破竹;同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军事全盛阶段(1853年至1856年6月):北伐、西征和天京破围战,兵临天津逼北京,控制鄂、赣、皖、苏大片地区;危局苦斗阶段(1856年9月至1863年12月):1856年9月发生“天京事变”,成为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之后太平军虽破江南江北大营,取得三和大捷,还在江浙建立了根据地,仍无法挽回颓势。失败(1863年12月至1864年7月):1864年1月安庆失守。“天京保卫战”,同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湘军屠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冬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内容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也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和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一,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按亩产高低分土地为9等,好坏搭配,凡16岁以上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不满16岁的减半。其二,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两”,组织负责管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以实践平等思想;其三,建立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圣库”。“两”分配所余的农、副业产品及银钱“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太平天国领导者希望通过施行这个制度,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发展并超越了以往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将千百年来农民渴望土地的愿望和建立无剥削无压迫社会的理想系统化、纲领化和制度化,既是这次运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农民革命纲领。正因为《天朝田亩制度》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迅速席卷全国。但《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其理想仍是自然经济加上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国度;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便成了无法实现的空想,加之太平天国还在战争中,故而《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方案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

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1859年,洪仁玎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不久,他制定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欲对中国社会上层建筑进行一些改革,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洪秀全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针对封建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同时要求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和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方面,建议破除封建迷信,设立新闻官、馆,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经济方面,主张发展工业、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最重要的是把学习西方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准富者请人雇工”,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严禁鸦片输入。外交方面,主张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外国人“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由于《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又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并未能付诸实施。但它毕竟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为之后中国社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天京事变与太平天国败亡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生产的社会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政权,但它最终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

1853年至1856年上半年,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农民运动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暴露出来。领导集团的思想迅速蜕化,与广大士兵关系逐渐疏离。太平天国建都后不久,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诸王就开始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大兴土木,攀比豪华,“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洪秀全生活奢靡较之封建帝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政治上诸王们则献媚邀宠,争权夺利。“彼此睽隔,猜忌日生”;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最后发展至强迫洪秀全封其为“万岁”。1856年9月,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清君侧”。韦昌辉趁机杀戮杨秀清及部下两万余。天京大乱,局势难以控制。洪秀全急令翼王石达开回师稳定局势。石达开率部诛杀了韦昌辉及部将,稳定了天京局势。洪秀全非但没有安抚劫后军民、奖励平乱将士,反而怀疑石达开有野心,并欲借诸王力量铲除其势力。石达开负气率部下及东王、北王部下十余万之众出走南下,后被湘军围歼于川滇边界之大渡河。这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为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1859年策封洪仁圩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但此时已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洪秀全等决策者未能正确处理政治、组织、军事的路线及权力分配等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从而加剧了矛盾。诸王“各顾自己,不顾大局”。洪秀全本人的迷信也登峰造极。信天不信人,强调以“认实天情”处理军政事务。天京被围,他拒绝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起义动员了百万农民群众,历时14年,建立了农民政权,消灭了上百万清军;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孔庙、碎牌位,设立了由洪秀全亲自主持的“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封建政权、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起义削弱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使地方势力崛起。晚清时,地方势力达到强盛时期,形成军阀割据。同时,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北方的捻军、南方的天地会、小刀会等,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起义;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等;形成了全国性的反清起义高潮,加速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衰亡。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提出了反映农民拥有土地要求的《天朝天亩制度》,公开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均地权”方案表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等人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寻求出路的新努力。洪仁矸在香港与传教士交往颇甚,较深入地了解了西方的一些情况,故而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样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

3.有力打击和教训了外国侵略势力。这也是中国历次农民起义所没有的新的特点。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害人之物当务禁”。当中外发动派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给英法联军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洋枪队”以沉重打击和教训(太平军炮击英国军舰图片),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

4.打击西方殖民势力,推动和支持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太平天国起义是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如印度的民族起义;为日本明治维新创造了良好国际条件。当时也有一些西方正义人士支持太平天国,如英国人呤利帮助太平军买船、买军火,还参加了太平军。他回国后写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客观原因:反动势力异常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清军、湘军、淮军、洋枪队、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清政府“借师助剿”)。主观原因:无法克服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就没有办法克服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政权的封建化和腐败化。农民阶级可以暂时建立劳动者的政权,但最终会演变为封建专制政权,太平天国就如此。太平天国建都后,诸王都追求封建特权和享乐生活。在天京大兴土木,建造各种规格的如“天王府”、“东王府”等豪华宅邸,排场阵势超过封建帝王。王府均拥有大量的王妃宫女,其奢靡比封建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2.政权领导者思想蜕化,相互争权夺利。太平天国政权不能长期保持领导集体的团结,最后由争权夺利发展到自相残杀。“天京事变”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1856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但其领导层权力争夺也激化。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传言,你是天王万岁,东王为什么不是万岁呢?向洪秀全提出封自己当万岁;北王韦昌辉借机除掉了东王;石达开率部回师天京平乱,但仍受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瓦解了领导集体,大批中坚领导和老将士被杀,元气大伤,成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自相残杀破坏了大好局面。

3.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的局限性以及政策的失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土地纲领,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逆历史而动,不准搞商品经济。同时,由于纲领是绝对平均,不管你生产多少都是平均分配,所以就难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推行的。洪仁矸《资政新篇》虽提出了一个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建设方案,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无法实行的。其中恰恰忽略了中国社会发展最关键,也是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政策上还一度要取消商业;另外太平天国男女分营,一个家庭不能在一起生活,王者则可有后妃宫女。

4.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但到后来宗教的消极作用就暴露出来了。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吸收了基督教原始的平等思想,“天下男子都是兄弟,天下女子都是姐妹”,还有许多纪律性的教规。在运动初期产生过积极的号召、鼓动作用,但其毕竟不是科学的理论,而是依靠迷信和天命思想等来动员群众的。如洪秀全的“天兄传言”、杨秀清的“天父传言”,上帝附其身而说话。天京被围,粮食困难,军队减少,洪秀全却说,我的天兵多如水,天主会降甘露给我们吃。迷信不可能调动将士的斗志,反而带来了危害。另外,对外国侵略者一开始也因其信上帝称其为“洋兄洋弟”,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和必要的警惕性。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的阶级,但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清王朝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的双重打击下,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兴起的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挽救其统治的“自救运动”。

(一)发生背景 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下,封建统治摇摇欲坠。太平军北伐打到天津,皇帝被吓得准备开溜。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英法联军攻占天津,打入北京(中国历史上西方人首次打入中国首都),疯狂抢掠并为掩饰其罪行而焚毁了圆明园,“给中国皇帝最深刻的教训”,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咸丰被吓得逃到热河,最后病死在那儿。在此背景下,洋务派官僚兴起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洋务运动。

明清官场称西方人为“夷人”或“番人”,跟外国人打交道称“夷务”。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时,英法官员抗议说,你们称我们为夷人有贬义,是对我们的歧视。以后只能按你们福建、浙江百姓那样称我们“洋人”。此后,西方人称“西洋人”,日本人称“东洋人”,外国人笼统称“洋人”,而一切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事务都称“洋务”了。

洋务运动: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统治集团中的王公权贵,如奕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备和科技,从事外交交涉;购买枪炮舰船,雇佣外国军官训练近代军队;聘请技师顾问,开矿筑路设厂造船,兴办航运、邮政、电报,建设近代工业;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的探索活动。

(二)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镇压农民起义,同时借此加强国防,发展统治集团军事实力。恭亲王奕歆等人的奏折说得最为清楚,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具体讲,“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李鸿章“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围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洋务运动起始时间:1861年清王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开始标志,表明清政府不得不重视“夷务”并升格为“洋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尽管当时有人把35年的洋务运动恭称为“同治中兴”(1862——1874),或“同光新政”(1875——1909)。当代港台论文也称其为“自强运动”。但35年的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强起来、富起来。

(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主体,以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中体支配西用。冯桂棻《校邠庐抗议》最早完整表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四)洋务运动的内容 “求强”为目的,主要是创办军事工业,编练新式军队。

1.创办军事工业。24个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金陵机械局(1865年,李);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近代大型军工企业;后来还造船,“江南造船厂”的前身);福州船政局(1866年,左,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企业);天津机器局(1866年,满族贵族崇厚,后来归李);湖北枪炮厂(1890年,张,“汉阳造”)等。

军工企业是官办企业,大机器生产,雇佣工人,产品为政府军队服务。其特点:第一,浓厚的封建性:生产经费来自政府税收;工人多雇佣于清军士兵;企业管理沿用衙门制度;生产产品不计成本,直接由政府调拨给军队。第二,浓厚的买办性:技术、设备甚至原料都依赖列强各国。第三,一定的集团性:企业所有权名义上归清政府,实际上从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而始的一切权利均牢牢掌握在创办人及其官僚集团手中。

2.设立民用企业。20多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近代第一个航运企业,1872年,李,);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近代第一个棉纺企业,1879年,李);兰州制呢局(中国第一个毛纺企业,1878年,左);开平矿务局(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采矿企业,1877年,李);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李);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1881年,李,主要是为开平矿务局运煤);汉阳铁厂(1890年,张)等。

兴建民用企业的目的:筹措经费,积累资金,稍分洋利而求富。1870年之后,洋务派又提出“求富”口号,在兴办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大力举办民用工业并以此筹措军费。在兴办军工企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燃料供应不足和交通运输困难等问题,认识到须发展民用工业以积累资金,建立必要的工业经济基础。同时,也能通过民用企业求富,产品能够到市场上参与竞争,“稍分洋商之利”。

洋务民用企业的特点:其一,大部分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少数是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基本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其二,生产经营具有封建的垄断性,压抑了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其三,经营管理浓厚的封建性,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吸收了一些商人的资本入股,但企业盈亏由官方把持,商家无权过问。其四,产品部分投放市场,有了一些品牌,也有了一定利润,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间资本和官方资本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投资,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建立新式的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津、沪、穗、福州等地建立洋枪队,聘用外国教官。后来就用近代武器装备淮军、湘军。

1874年,日本租借美国军舰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为统一海军指挥权,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

洋务运动中花钱最多的就是建海军。1875年李鸿章开始筹办北洋水师,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拥有25艘军舰,其中有2艘大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德国造),7335吨,是当时亚洲第一大的军舰,(访问日本时引起了日本朝野的震动,日本急忙扩军备战);拥有旅顺和威海卫2个优良海港;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语、军事和技术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1879年天津电报学堂。

5.派遣留美欧的留学生。1872——1875年派出4批共120人。发起人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由美国传教士带到美国,1854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向曾国藩、李鸿章建议派幼童到欧美学习,培养人才。这些幼童(詹天佑等)到美国后学习十分刻苦。但遭朝廷顽固派谗言所误,1881年半途被朝廷强令召回。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主要学习造船、驾驶等工科技术。

6.翻译西方科技、法律等类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然科学为主,到19世纪末翻译了160多种外国自然科学书籍。翻译方法特殊,中西结合,口译笔述,依翻译者认识而成书;京师同文馆,法律等社会哲学科学著作,最有名的是美国传教士丁伟良翻译的《万国公法》,这本书影响很大。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评价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通过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探索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但由于其性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因此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故而最终未能求得中国的“强”,更未能求得中国的“富”。具体分析如下:

1.对列强侵略有所抵制。建立新式海陆军,加强了国防,民用企业也“稍分洋商之利”等。但更多的是妥协和勾结,从太平天国起对内外镇压,对外则避战求和,就是全军覆没也消极避战、卖国求和;没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所促进。使中国有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给民族资本也提供了一些发展机会,提供了管理经验、技术和人才;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导致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但更多的是阻碍作用,如实行垄断,他们搞了的企业就不许民间再办这些企业;还常常贪污民间商人的股份;管理非常腐败,企业衙门化管理;大小官吏不懂管理更不懂技术,却拿很高的薪水,贪污腐败;许多企业最后都破产倒闭,使得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3.开辟了学习西方的途径,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开了近代教育、留学等新风气,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根本上束缚了这种学习,使向西方学习局限于物质层面,不敢涉及社会体制的,更拒绝改革封建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科举制度等。

(二)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一次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自救运动。洋务派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阶级属性和运动性质决定他们只能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他们希望学习西方以自强,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双重的迫切需要以及自身阶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向西方学习只能限于“师夷长技”的物质技术层面,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是难以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中充分地发展起来的。“牛体马用”的荒唐,导致洋务派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列强不愿意中国真正富强,更不愿意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如果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就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他们从资金、技术、原料、工艺等方面控制洋务企业,用攫取的特权阻挠洋务企业参加竞争。而洋务派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都仰赖列强,并企图依赖“好一点的强盗发点善心”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具有腐朽性。洋务派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件质,但其生产、经营的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军工企业全由官方控制,生产和经营不讲效益,产品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家没有发言权并须承担企业亏损。企业内部充斥着徇私舞弊、贪污浪费等官场恶习。

4.朝廷顽固派的反对、阻挠、破坏。顽固派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反对学习西方、更反对改革。同文馆设天文算学馆拟在儒生中招生,顽固派说此为师事夷人,使中华夷化。结果无人敢报名;修铁路,顽固派说此举夺民生计,占地是小惊了龙脉是大。胥各庄铁路修通时用骡马拉火车,最后才用火车头拉;留学幼童有孩子剪了辫子、穿上西装。顽固派到慈禧那儿告状,说这些孩子不拜孔子、上教堂、读洋书、打棒球,将来回来全都是假洋鬼子。慈禧就下旨召回了留学幼童。当时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写信给李鸿章,说召回幼童之事,是很遗憾的、令人惋惜之事,这些学生学习实在优秀。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启示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只有革命,只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建设现代化;改革必须有制度和政权的有力保证才能成功。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和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就如沉睡的雄狮,在豺狼撕扯的阵痛中苏醒。此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欲在中国开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西学东渐和日本学习西方的成功,促使一些代表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学习西方推进到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新层面。他们提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日本就是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富国强兵的。他们的主张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思潮,从而引发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维新派领袖,为维新变法提出理论、思想、纲领和要求。梁启超,维新派最活跃的宣传家、思想启蒙家,主持《实务报》。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实干家,军机处章京,光绪许多新政措施都是他参与制定的。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家、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著作。

(三)维新派的活动主要是宣传变法思想和维新主张,目的是争得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员的支持,并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施行变法主张。第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七次向光绪皇帝上书。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为今考》、《孔子改制考》等。对传统儒家思想提出挑战。孔子曾经改革过,我们也可以改革。托孔改革。梁启超《变法通义》,很仔细地讲述了变法的各个方面。谭嗣同《仁学》也是一本重要的著作,从哲学层面批判了封建的“三纲五常”,向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等挑战。第三,翻译西方政治学说。严复《天演论》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指出,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生存;否则就要遭淘汰。介绍国外变法的经验,主要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康有为《俄彼得变更记》,用彼得大帝改革的决心和成就鼓励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日本变更考》供皇帝学习明治天皇的维新经验和措施来进行变法,其中还提出了许多变革的主张。这本书后来成为光绪皇帝变法的指南,很多变法措施都是从这本书上来的。第四,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湖南“南学会”等。第五,办学堂,培养人才和变法骨干。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梁启超等人就在草堂学习变法;梁启超在湖南办“实务学堂”,也培养了一批变法人才。第六,办报刊。梁启超《实务报》,严复《国文报》,湖南《湘报》等影响颇大。

(四)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在思想领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当时,封建守旧派和洋务派,将维新变法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视为“士林败类”。维新派挺身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与守旧派展开激烈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只有变法,革除积弊,才能力挽中国之危亡,求存而自强。守旧派:祖宗之法不可变。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谭嗣同:“君,未也;民,本也。”严复,国家本为“民之公产”,王侯将相“国之公仆隶”,帝王只是以专制“窃国者耳”。立宪国家之君主,是由民共举的。民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举废者,民权也。而“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给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政治权力和地位,由他们组成议院,实现君主立宪。这成为维新派政治制度变革的理论依据。守旧派:“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维新派,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是“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中体西用”犹如“牛体马用”之荒谬。守旧派则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洋务派欲学西方之军事和技术,却死守封建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是三纲五常。

这场论战进一步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五)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至9月21日慈禧“戊戌政变”,共计103天,史称“戊戌维新”,又称“百日维新”。光绪年轻有为、希望国家强大、但没有实权,帝党势弱。维新触动了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

维新内容:1.政治方面,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提倡廉政,澄清吏治;准许百姓上书言事;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的特权,准许他们自谋生计。

2.经济方面,国家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没商务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开办实业,奖励发明;注重农业,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办邮政,修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3.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兵,训练新军,采用西方兵制、装备和训练等;

4.文教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当时全国教育管理的最高机构,北京大学的前身),改各省书院为高等学堂,并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沦,开经济特科;设立泽书局;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办报,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上述各项政令均是接纳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一定程度开放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在光绪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关键的开国会、制宪法等政治改革措施,没有变法内容,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因此,戊戌维新只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维新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虽是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但也遭到了中央和地方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大多数措施都没能付诸实施。随着新旧两派矛盾的激化,以后党为主的顽固派经过密谋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以“训政”为名重新“垂帘听政”,软禁光绪于中南海瀛台,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史称“戊戌政变”。康梁被迫流亡海外,9月28日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1898年“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仅仅103天就被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扼杀在襁褓中。光绪皇帝所有的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外,大都被废除。维新人士和参与、同情维新的官员,被闲禁、被革职、遭放逐。维新不变法的改良失败了。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有人将戊戌维新简单等同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而对戊戌维新加以否定。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实际上戊戌维新是集救亡、改革、启蒙为一体的、进步的政治思想运动。

第一,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在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疾呼要救国就要维新,图存就要变法。他们的思想理论、宣传鼓动和政治实践,因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光绪之所以赞同维新变法,正是在列强侵逼的巨大压力下,深感不变法自强,统治就难以为继,中国就没有出路。

第二,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提出的很多主张和光绪皇帝的很多新政措施基本上反映了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和主张,尤其是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兴民权、设议院的主张,提出用君主立宪制度替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戊戌维新虽未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若干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也未能生效,但一定程度上仍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第三,一场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自论战到维新,维新派人士翻译传播了一批西方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纲常伦理,打破了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壁垒,起到了刺激民族觉醒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随继而起,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兴办新式学堂,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维新派还提出许多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主张,做了大量工作。如革除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和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1.客观原因:新旧势力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严复说:千与一之比,力量非常弱小。顽固派掌握了几乎所有权力,集合在慈禧周围形成强大的后党,拼命维护既得利益,尤其是统治阶级核心集团、大官僚阶层的利益。改革总是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改革官制,有些衙门和官吏就要被裁撤。这些官吏就极力反对。绿营要裁掉,其官兵也就极力反对。废八股,断了人家的仕途,儒士就极力反对,要杀康梁,以谢天下。旗人本由国家供养,绝少生财之道,要让他自谋生计,就等于断其生路,当然要群起攻之。光绪撤了6个礼部尚书侍郎,帝后矛盾激化。再者,变法缺乏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其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维新派核心和帝党官员,都是些御使、翰林,没有实权。而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唯一可依靠的也是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既无军队,也无财政,既无严密的组织,更不去发动群众,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主观原因: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经济力量软弱,社会基础狭小,主要以维新人士为其政治代言人,反映其主张和要求。而维新人士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主张通过温和、改良的手段和渐变、缓变的步骤,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经济上,他们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不敢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的农民参与变法。思想文化上,他们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抬出封建思想权威孔子,借古代圣贤之名。为改革制造舆论,托孔改革,“托古改制”,并无勇气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

第二,对列强抱有幻想,依赖列强的‚支持‛。他们虽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能够得到列强对中国变法维新的“支持”。他们尖锐揭露沙俄侵华的恶行,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御沙俄。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来华担任维新顾问。落入虎口还引狼入室。列强表面上同情,实质上都想乘机扩大在华势力,寻找代理人。日本是为了报沙俄“还辽”之仇。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全都落空。豺狼总惦记着虎口里的羔羊。

第三,害怕人民群众。维新派很多人仍属于封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更害怕人民革命。康有为多次上书,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强调“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如不变法,就有可能再现“金田之役”,使统治者们“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既害怕人民,更害怕革命。既没有人民力量为后盾,又没有实权实力,特别是没有军队,所以打算依靠手握重兵的袁世凯,末了反被出卖。谭嗣同就义前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而这“回天之力”正存在于他们所害怕的民众之中。

第四,急于求成和策略上失误。康有为曾对光绪皇帝说,西方变法经历了三百年,日本明治维新经历了三十年,中国有你这样英明的君主三年就能成功。一方面夸大皇权力量而估计变法过于乐观,另一方面急于求成而不顾国情实际。策略上又不去争取同盟军,孤军奋战。最后,戊戌六君子的鲜血唤醒一部分志士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章太炎、吴玉章回忆时都谈到这一点。

(三)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只是昙花一现,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争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必须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从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到1898年戊戌维新,近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的出路,步步前行,尽管历次探索都失败了,但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提供了历史启示。历史证明,农民阶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领导革命胜利。洋务派官僚仅靠学习西方军事、科技,而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也行不通。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和帝国主义的统治,然后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学习思考(见教材)阅读文献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6月)2.严复《天演论·自序》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4.洪仁矸《资政新篇》(1859年)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 895年5月)8.梁启超《变法通议》(节选)(1896年)9.严复《原强》(1895年3月)10.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弄清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性和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并能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谋求新的出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教学时数:2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较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什么是革命呢?所谓革命,就是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代之而起以新的社会制度。辛亥革命,就是在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在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指导下,以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地方发生革命振动,总是有一个社会要求为背景的。”辛亥革命也有着其爆发的深刻历史背景。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

(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进一步加深。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列强掠夺的重要目标。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乘日、俄相斗之机,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其势力从胶州湾延伸到原属于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

(二)人民群众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等,十余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在晚清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次追加,种种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

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沉重压迫下,20世纪初,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1905年农民反抗斗争103次;1906年199次;1907年188次;1908年112次;1909年149次;1910年266次。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同时,还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三)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辛亥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时。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颁布新的学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终于在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正如出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所说的,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而这正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不断借改革之名强化皇权。1911年5月,在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满汉、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极度尖锐。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道:“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四)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世纪头10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发展:第一,设立厂矿数目和投资数额的增加。资本额超过万元的厂矿有800家,资本额超过1.6亿元;第二,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最为显著;第三,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广东三个地区设厂。三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总数1/3以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明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冲破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的网罗,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的政治利益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维护者,从而构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济基础。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活动大多数集中在湖广地区,是与这些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有着密切联系的。

(五)资产阶级革命派骨干力量的形成 资产阶级骨干是指一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他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而形成一股潮流(留日学生最多时上万人,腾冲一县就有上百人)。他们学习和了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对国际发展大势和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不少人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革命,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残酷统治逼迫的结果。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都曾尝试用和平手段推进社会变革,孙中山的思想也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变化。l894年,孙中山就写过《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治国力略,并北上天津,希望能面呈李鸿章,但被拒绝。这对他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后来谈到,自己原本赞成“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的,但经过现实教育,方知“和平方法,无可复施”,“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小得小稍易以强迫”。同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1904年,他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武装起义的方式。这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扬和传播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保皇观点,痛斥光绪皇帝“载淮小丑,未辨菽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出版了《革命军》,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党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次第成立。从1904年之后,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较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但这些革命团体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一省,孤立活动;而且都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说同盟会是资产阶级的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呢?理由有四:第一,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二,有自上而下统一的领导机构;第三,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第四,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清王朝。但是,同盟会自成立始,就有先天缺陷:第一,成员成分复杂;第二,成员对待革命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对待革命纲领分歧也较大;第三,组织松懈,缺乏必要的组织纪律和约束等。这些缺陷隐伏着日后分裂的因素。尽管如此,同盟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加强了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推动了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如上事实表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均已经成熟,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一)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深刻认识到,正义的、进步的革命事业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此认识基础上,孙中山通过对西方国家民主思想较深入的研究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其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应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于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也就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但民族主义并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当时的孙中山及革命派多数人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的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军政府宣言》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共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强调,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民族革命是扣除“现在恶劣政治”,而政治革命则是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从而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集国内民族压迫与封建专制统治于一身的清政府。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寻找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现象,避免社会危机。为此,才希望“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但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农民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初步勾勒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较完整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民主义尽管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而有很多不足,但它是孙文主义的核心和结晶,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方案,也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以民为中心,“是为民而设的”(孙中山),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它充分体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把握了时代的思想脉搏,努力追赶世界民主思想的潮流,也符合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交出的一份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这一历史性课题的答卷——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这一学说一出,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后来列宁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中说到:“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族主义,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族主义”。当时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有赞同者,有怀疑者,也有反对者。1905年到1907年在中国掀起的关于改良和革命的辩论实际上是围绕着三民主义而展开的。

四、关于革命和改良的大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坚决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以《民报》、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为时两年多的大论战。其范围从日本东京到海内外,双方唇枪舌战,十分剧烈。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围绕民族主义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称,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招致外国的干涉和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末由”。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革命派驳斥了改良派因革命要“杀人流血”、“破坏一切”而不可革命的说法。他们指出:

第一,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有可能免除痛苦和牺牲吗?相反,不革命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 ”“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戒毋施刀圭”?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第二,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两翼也。”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这是双方围绕民权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丰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三)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 这是双方围绕民生主义辩论的主要问题。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问题不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不存在社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会导致大**,平均地权是煽动乞丐流氓,土地国有是危害国本,并表示在此问题上“宁死不让”。

革命派强凋,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而“救治之法,惟有实行土地国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四)辩论基本澄清的基本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辩论,基本澄清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问题。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流血牺牲,但这种流血牺牲更多的是带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第二,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只有兴民权、改制度,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第三,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改革的同时实现社会改革,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通过这场大辩论,一些改良派人士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革命切实有必要。

当然,在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和帝国主义的干涉。再者,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1.武装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但提出了具有号召力的革命纲领和指导革命的理论,而且积极地进行了实际的革命实践。尽管革命派内部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尚不统一,但武装推翻清政府这一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同盟会成立以后,先后在东南沿海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是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革命党没有广泛发动和依赖农民群众,过分依靠会党;其次是没有扎扎实实打下革命的基础,仅靠单纯的军事冒险活动。所以,这些起义失败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也开始感到利用会党是靠不住的,开始把战略重点从南部边疆地区转移到长江一带,全力经营湖南、湖北地区,逐渐把争取对象转向湘鄂川新军。

参考资料:会党: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鸦片战争后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会党具有反对满清专制统治、反对列强侵略的性质。之前,天地会、哥老会等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首领联络后,始称‚会党‛。会党除有反清复明的口号外,有组织上实行家长式领导。一切唯大首领之命是从;组织成员以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游民无产者为主体;有很强的地方性;采取秘密方式进行活动等特征。兴中会成立后积极联络会党,以扩大势力和影响。孙中山曾说:‚余持革命主义,能相喻者,不过亲友数人而已。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之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虽时代湮远,几于数典忘祖,然苟与之言,犹较缙绅为易入,故余先从联络会党入手。‛(《总理全集》第一集,P920)兴中会发动的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会党。

2.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由于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武昌首义获得成功的原因:第一,武汉三镇被称为九省通衢,是清政府在华中的统治中心和帝国主义侵华的重要据点,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反清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较为普及,在原来的科学补习所汉口支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学社和后来建立的共进会长期在湖北新军和学界内活动,影响广泛,群众基础厚实。第二,新军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参加了革命党,革命思想和民族主义迅速增长,新军士兵普遍同情革命党人,从而成为首义的主力军。第三,四川保路运动的兴起,湘鄂清军大部分西调入川,致使华中清军力量空虚,为首义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机会。

武昌首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一时间,革命烈火燃遍大江南北。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以及很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在武昌首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少革命党人对自己掌握政权的能力缺乏坚定的信心。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但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夺取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就认为非得找一个有声望的人持政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勾结把持了湖北军政府大权。又如湖南革命党人起义夺取政权后,最初由革命派焦达峰、陈作新任正、副都督。后来立宪派与旧军官发动政变,杀害焦、陈,推立宪派首领谭延闿为都督。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这就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这也就为袁世凯东山再起提供了机会。

参考资料:辛亥革命前后的袁世凯。1909年,袁世凯被清摄政王载沣罢职驱逐出京,回到河南的章则(安阳)。袁世凯虽被罢职,但其势力并没有受到影响。他表面上悠然自得每日垂钓,实际上对清庭内外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等待时机准备东山再起。武昌首义对清王朝统治构成极大威胁之时,清皇族约定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又派人劝其早日出山。袁世凯称头疾未愈,与清庭讨价还价。当清庭先后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和内阁大臣,他控制了清廷的军政大权时,他终于出山到北京就任。袁世凯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耍弄权术,对南方革命军采取战和并用,左右开弓的手段。他一面派人和湖北军政府谈判议和,一面又命令部下冯国璋对革命军发动猛攻,以武力威胁革命党人交出政权。最后请由帝国主义操纵举行南北议和,迫使革命党作出袁世凯能够逼迫清帝退位就推举其为大总统的承诺。在袁世凯咄咄逼人、软硬兼施的攻略下,革命党内部一些人也发生了动摇,有的跪倒在名利下,有的公开诋毁三民主义学说。而有握有一定政治实力的立宪派一致拥护袁世凯组阁。帝国主义也认为他是最合适的新代理人而公开支持袁世凯任总统。这一切都预示着革命形势发生逆转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17个“独立”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成果。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第二,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例如:扫除种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日、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重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约法》规定,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委员的权利。

《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临时约法》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第一,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确认;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第三,从颁布的背景来看,是为了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例如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从鸦片战争开始,封建制的腐败已为朝野有志之士所共见,但完成变革却延续了70年,到辛亥革命才有了总体解决。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成果就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第一次把西方议会制度引入中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原来的立宪派中,经过改良与革命的大辩论,也有不少人转向共和。袁世凯骨子里仇视革命,反对共和,但在大潮之下,也不得不在表面上表示忠于共和。这些都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自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就再也没能在中国建立起较稳定的政权。北洋军阀虽几度破坏议会使其名存实亡,但议会形式还是保留了下来。袁世凯复辟称帝只有83天,张勋复辟只有12天,都在人们的声讨声中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第二,辛亥革命猛烈的冲击着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第三,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极为振奋,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办实业成为当时的一种荣耀。就连一些军阀、旧官僚都给自己带上董事、经理之类的帽子。当时,民国政府力行保护之策,公布商业注册条例、公司注册条例。凡注册的公司、商店、工厂均妥为保护,没过几年大公司、大企业接踵而起。辛亥革命后新式企业逐渐增加,银行建设十分迅速。华侨回国办事业也十分活跃。这也从一个层面表明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工业发展的作用。当然,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也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变革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一,辛亥革命否定清朝教育制度,实施了新的教育制度和方针。全国新式学校教育得到恢复并逐年增长。新建学校数量逐年增加,大学、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妇女学校均有创办,在校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些都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础。其二,在开放言论形势下,中国新闻事业迅猛发展。据统计,1912年全国的报纸约达500多家。一些中等城市也有多种报纸,这在中国新闻史上也是空前的。其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原则建立近代化的社会生活。提倡除旧务新,改革恶习,改良社会,社会面貌呈现出崭新的迹象。主要有保障人权;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时不再行跪拜礼;男子以“先生”、“君”取代“老爷”等称谓;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禁止买卖人口、禁止鸦片、禁止赌博、禁止搞封建迷信等等。这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其四,南京临时政府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提倡奉公廉洁和民主作风。

参考资料:公仆孙中山故事二则。其一,民国建立后的一天,孙中山及随员到雨花台巡查,归途中到中华门被群众发现并围观,群众鼓掌并高呼大总统万岁,孙中山不时向群众招手示意,这时警察局派人来维持秩序,准备驱散群众。一个巡官高举指挥刀挥舞,孙中山看到后立即制止说:对老百姓不能这样。其二,一位80多岁的老翁专程从扬州到南京总统府,求见孙中山,被门卫阻拦。孙中山得知后立即召见。老翁见到孙中山后,欲行三跪九叩之礼。孙中山急忙将老翁扶起来说道: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翁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中山回答到:总统若是离职就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和老百姓一样。之后,孙中山派车把老者送回扬州。老者逢人就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列宁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他胜利的地方,也有他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了,这不是胜利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从这点上来说,辛亥革命既胜利了,也失败了。因为代之而取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袁世凯战和开弓,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同时请列强调动军舰游弋长江,为自己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内外压力之下,也为尽快停止内战,孙中山被迫表示只要袁世凯能让清帝逊位并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得到许诺后,随即加紧“逼宫”。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意图以此制约袁世凯。但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并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中国进入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时代。

袁世凯之所以能窃取革命果实,有五个原因:第一,帝国主义大力扶持和帮助;第二,国内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支持;第三,立宪派的大力支持;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第五,袁世凯拥有相当的军事政治势力。

(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政府。

政治上,实施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他们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废除《临时约法》,制定《中华民国约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以暗杀、战争等方式破坏民主,最后直至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复辟帝制。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官僚本身就是大地主,他们还在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袁世凯在河南彰德等县占有的土地就有4万多亩,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许多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陷入破产和丧失土地的境地,变成佃农和雇农。北洋政府还通过“清丈地亩”、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

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如以梁士诒为首的交通系集团,控制了铁路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具有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的特权,为北洋政府经理外债、内债和税收,还直接控制了一些工矿企业。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并规复文庙,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保守分子纷纷组织孔教会、孔道会、尊孔会等尊孔复古团体,发行《不忍》杂志、《孔教会杂志》等尊孔刊物。他们攻击民主共和,宣传封建伦常,甚至要求将孔教定为“国教”。一些帝国主义分子也鼓吹孔教是“中国独一无二之根本”,只有尊孔才能避免“人人之心皆为革命所颠倒”。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入深渊。孙中山沉痛地说,此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

(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也发生了分化。不少革命党人以为,推翻封建帝制、建成共和政体,革命大功告成,从而丧失了革命意志。他们中有的人热衷于追逐个人的官禄,甚至投靠军阀,迅速蜕化为新的官僚、政客。有的人转为经商,为自身牟取经济利益。有的人热心于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甚至要劝袁世凯加入国民党。还有的人则隐遁山林,或移居海外,逃避政治斗争。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巩固共和、反对专制、反对复辟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竭尽全力使用思想政治武器和武装斗争,但几乎都失败了,仍然找不到一条拯救中国的出路。

1.1913年的“二次革命”孙中山曾一度受袁世凯欺骗,表示“十年不预政治”,以修铁路、发展实业为己任。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在北京的广东会馆组成了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宋教仁希望由此组织以他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3年7月,李烈钧和黄兴组织讨袁军,举起讨袁大旗,上海、广东及安徽等地纷纷起兵,兴师讨袁。但由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地行动不一;加上军事上的劣势,结果持续2个多月后讨袁军被北洋军各个击破,孙中山被迫再次流亡日本。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继续反袁武装斗争。由于中华革命党提不出能够动员群众的革命纲领,入党者又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孙中山,带有强烈的宗派性,严重脱离群众,因而参加的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不大。

2.护国运动1913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他撕下“拥护共和”的面具,攻击国会是“暴民专制”,妨碍国家统一,于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国会证书、徽章,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而无法开会。1914年1月,他又停止参、众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5月,袁世凯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不久,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这样,袁世凯不仅能终身独揽政权,而且还可以将其传子传孙。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

袁世凯独裁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他未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继续用盐税作抵押,使列强再次实现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的愿望。1915年5月,他复辟帝制为获得支持,竟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第二天,在中南海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31日,他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极大典。帝制复辟活动遭到举国反对,连章太炎、梁启超都公开发表文章痛斥袁世凯。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就连日本也公开反袁,其他西方国家则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袁世凯从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这一次复辟的时间更短,仅12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破产了。

3.护法运动袁世凯死后,仍然是北洋军阀执政,中国出现了直、奉、皖、桂和滇等各系军阀割据的局面。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他们投靠日本,向日本借款扩充势力,准备以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前后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这些借款以东北金矿、森林,东北、山东铁路、国家烟酒专卖税利等为担保,使日本得以进一步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和其他原料。在此局势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旗帜。由于孙中山既没有足够实力,也不掌握军队,“护法”口号在群众中缺少号召力,遂不得不依靠与皖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则企图用孙中山的声望对抗北洋军阀,扩大自己的势力。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陆荣廷、唐继尧担任元帅,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护法运动坚持了10个月最后归于失败。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想依靠军阀来反对军阀,根本行不通。

(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护法运动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起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使自已失去这个占世界人口l/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主观方面是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中国近现代史脉络、教案上 篇5

导 论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验证明,智育搞不好就出次品,德育搞不好就出废品。

毛泽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1、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 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要通过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盛唐时期的历史学家刘知几说:“史之为用,其利实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 晚清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

2、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党的领导人曾反复地对治史的重要性作出过深刻的论述。

毛泽东认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1938年10月,他提出,“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邓小平认为,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青年人不了解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他明确地提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他强调,“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他指导起草的党的第二个历史问题决议,正是以全面的科学的观点评价人物和历史的一个范例。1990年4月,他在同外国客人谈话时还讲到: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江泽民认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1990年7月,他在参观中国革命博物馆时指出: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过去饱经忧患的历史,争取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有些年纪大的人也渐渐淡忘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任务,必须向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加强国情教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他指出,我们“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胡锦涛认为,“历史是—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教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导论(燕山大学)》。”“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他指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是为了加深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久以前,他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必须了解中国,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正因为如此,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大学阶段为什么还要学呢?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他们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历史发展的脉胳,还不能完整地把握;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对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情况,也还缺少深入的了解,并存在着若干困惑。试点高校的大学生经过学习这门课程,普遍反映是有收获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为,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本课程不是一般的讲历史,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而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认识“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体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它强调的是要用事实来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帮助大学生提高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怎样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课?

1、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自学为辅。(2)以老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讨论为辅。(3)以专题讲授为主,以系统学习为辅。

2、上课具体要求(1)思想上要重视(2)课前预习教材(3)认真听课记笔记(4)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3、考试方式与成绩计算

(1)考试方式:开卷、闭卷或写论文(2)成绩计算:平时学习+ 期末考试

4、主要参考书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版2002年27次印刷。(2)蒋士第等编:《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第11次印刷。(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篇6

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近代史这门课对我来说是很神奇的一门课。因为我从小讨厌历史,初中高中历史成绩稳坐班级最后,对历史一点兴趣也没有。可上完近代史的第一课,不自觉的,我开始喜欢近代史这门课。不知道是教材的不同还是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同,这是一门我没有逃课欲望,觉得精彩,事实被中华精神感动的一门课

这一门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历史的再认识,“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的历史,或花枝招展,或楚楚动人,亦或是细腻如牙雕,此为初见却往往不是历史的本我素颜。

就这门课程,中国近代史纲要,我们需要“再认识”的历史太多太多。当然,再认识并不是直接否定现在的认识,以武断去终结武断似乎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客观吧。多角度的去解读,克服片面,还原真实,站在意识形态之上,我们才有可能接近客观。这也是我个人所理解的“历史的再认识”

再认识之一,历史背景的再考证。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一个基础部分,早在我们学习历史之前,老师们就已经教我们在讲故事时要讲清楚起因。高中从文,背景分析更是学习历史事件的必须,背景考查的分值也占据很大比重。了解事件,不能不讲起因,了解历史事件,不能不谈背景。再认识之二,历史意义的重解读。

很多时候,我不太喜欢意义一词,其原因可能很多文科战友都深有体会。意义,谁说的准,还是乖乖的背吧,不就课本及参考书上那些不痒不痛的句子嘛。个人认为,意义的解读却真真切切的是历史的责任所系,正是因此,往往对历史意义的解读,是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主观意愿的主要控制对象之一。没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不能称之为历史,意义的使用可能有些泛了,但是解读历史不能少它,所以再解读,不仅是历史事件价值的挖掘,处于不同角度的对于历史的同一尊重。

再认识之三——历史人物的再认知。

没有无“人物”的历史,历史人物即是历史中不能分割的部分,鲜活了历史的形象,历史人物本身就是一本本浓缩的社会和历史。每一个“上书”的人物一面是自己,另一面是社会。在“人”这个奇特的历史因素的认识上,很难能有一个真实客观的共识,就算排除“统治者”强加的帽子,还是有作为人所无法摆脱的主观因数。所以,历史人物注定不再是单纯的自己。历史的再认识,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史学态度,一种对真理的责任态度,一种对真善美和对人纯粹的尊重。方法可以是角度的多维转化,思维的不同认知,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理性之所存让我相信——历史同样有这种共同的理性价值,而这是这种价值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再认识,去追求真的意义。

历史正如一片叶子,有人因一叶而障目,有人因一叶而知秋。学历历史还要记住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浅析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脉络 篇7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诞生于美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目前已产生出一些具有极高收视率和知名度的金牌节目, 如《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今夜秀》、《拉里·金直播》等。随着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逐渐成熟, 这一节目类型很快被引进中国, 并迅速在各台推出不同的衍生版。1992年, 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东方直播室》的节目, 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 邀请嘉宾和观众在演播室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正式登录中国荧屏。但电视谈话节目真正引起观众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 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形成一股浪潮, 则是从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热播开始。2002年, 东方卫视王牌栏目《东方夜谭》开播, 旨在趣说时事和热点话题, 将娱乐作为一种看待事物的态度, 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档最幽默的夜间休闲节目, 并号称是国内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脱口秀”节目。随即, 《鲁豫有约》、《艺术人生》、《锵锵三人行》、《越策越开心》等一系列电视谈话节目应运而生, 并在各个频道均产生了比较好的收视效果。

遗憾的是, 各电视台规模复制式的生产与播出, 造成节目形式雷同后的观众审美疲劳, 再加上主持人对谈话技巧分寸把握的僵化, 电视谈话节目出现剑走偏锋的态势。或是固守内容的“精英”彰显所谓的文化品质, 或是无限度曝光个人隐私以博取观众的眼球, 完全抛弃了节目形态本身对临场发挥、脱口而出的现场感的要求。好在国内电视人从未放弃对此类型节目的探索, 在努力掌握电视谈话技巧的同时, 也谋求形式上的创新。

《实话实说》:伪真实中的话题互动

1996年播出的《实话实说》完全由室内谈话组成, 注重结合道德教育、社会公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关注普通人真实话语的表达, 嘉宾和观众可以通过参与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 并影响全社会对讨论话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中央电视台的强势播出平台以及平民化姿态的转型为《实话实说》的轰动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崔永元平易近人的外貌与主持风格对节目的影响更是推动了《实话实说》的大众化接受。尽管《实话实说》无法达到奥普拉秀、拉里·金直播中节目风格与主持人形象形成完全统一的状态, 但崔永元本身具备了与该节目要求相符的种种标准:风趣、真实、大胆、博学、反应机敏等。这使得崔永元逐渐成为节目中的核心元素, 观众由信任主持人到信任节目, 这也成为《实话实说》在崔永元离开后逐渐走向低谷的重要原因。

然而, 在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界具有标杆意义的《实话实说》, 实际上在用制造的真实建构平等对话的假象。表面真实但主要以表演的成分为支撑, 让人真假难辨, 这可以说是早期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通病。事实上, 《实话实说》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肯定,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更适应这种即兴谈话的新型节目形态。自然不做作的风格附着关注民生的内容, 再加上观众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强化, 使得观众感到获得了形式上的话语权。但当观众的新鲜感逐渐衰退并熟悉幕后规则, 而节目制作人员又无法实现对节目的整改和革新时, 盛极而衰成为必然。

可以说, 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早期中国电视谈话节目, 更多的依靠复制外国节目形式带来的样式新鲜感吸引观众, 并没有真正把握此类节目“即兴发挥”的精髓。为了保证节目制作的流畅与完整, 制作者往往围绕既定主题, 做好细致周密的文案。通过确定讨论问题的核心、流程, 甚至将嘉宾、现场观众所持观点分门别类的方式, 控制整个节目的播出过程。这种人工制作方式无疑大大挤压了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即兴”表达, 确保了节目的完整却丧失了节目的根本魅力。

《超级访问》:娱乐化的时尚对白

学界专家的理论分析和主持“先驱”的经验之谈无疑为后来者提供了难得的指导。对于电视谈话节目而言, “即兴”不是让节目失控, 而是要让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谈话”的魅力, 而不是刻意营造“节目”本身制作的完整性。正如苗棣教授所言, “恰恰是在难以掌握的情况下充分表现出创作主体的控制能力, 节目才更有价值。”这无疑对幕后的制作者和台前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1年, 北京电视台推出《超级访问》, 定位为一档以主持人为主访问明星的大型电视娱乐脱口秀栏目。主持人李静和戴军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各具特色的配合, 使得观众的注意力开始被“谈话”吸引, 看似无脚本的即兴发挥和无规则的访谈程序, 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最具原创风格的娱乐电视谈话节目。

与《实话实说》不同的是, 《超级访问》的节目嘉宾主要是明星、知名人士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 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嘉宾个人的私人生活、绯闻以及周边新闻等全方位的访问, 并采用外景采访与室内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大胆地将娱乐与谈话巧妙融合。可见, 这类节目的侧重点虽然仍是谈话, 但内容则偏重娱乐, 主持人并不再负担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而只是着力挖掘嘉宾本身的一切有效信息, 并以此吸引观众观看, 而观众收看该节目也单纯是为了娱乐和放松, 同时满足人们的偷窥心理。

可以说, 在克服早期电视谈话节目粗制滥造、简单模仿的弊病后, 大规模投入资金制作的《超级访问》逐渐成为新时代华语娱乐节目的典范。但节目完全以挖掘明星隐私为内容的风格难免流于庸俗。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在由“节目”转向“谈话”, 解决好制作的两难境地之后, 又面临着“谈话魅力”与“文化品位”的平衡难题,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从简单的沟通表达者, 上升为文化承载者。因此, 如何在保持谈话魅力的基础上, 兼顾娱乐气息与文化品位, 成为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方向。

《天天向上》:趣味性的文化表达

2008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天天向上》, 定位为以礼仪公德为主题的娱乐性脱口秀。如何让国民在娱乐嬉笑之余, 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 是节目定位之深度体现。一个娱乐节目, 可以有如此的深远立意, 不但需要有对节目老到的把握和丰富的经验, 同时也需要有把握时代脉搏和观众需求的敏锐度。值得肯定的是, 该节目带给了观众全新的体验, 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节目特征。

第一, 主持人将不再是单一或成对搭档, 而是以团伙的形式共同主持, 每个主持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每个人在台上的地位也不同, 使得整个脱口秀的过程彰显出不同的个性气质, 也满足了观众不同的喜好。

第二, 节目的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谈话或才艺展示, 而是对两者进行充分融合。主持人的脱口秀和嘉宾表演占到了同等比重, 在给予嘉宾充分展示的时间和自由空间的同时, 主持人的功能不再只是起到沟通嘉宾和观众的桥梁作用, 而是作为表演的一个元素充分参与到演出中, 使得节目气氛更加自由、轻松, 互动性更强。

第三, 节目的内容与嘉宾身份不再固定。节目的内容可以是舞蹈、唱歌、真人秀或是电影宣传。各种艺术形式、社会民俗、民族风情、热门人物都被介绍到演播室, 嘉宾也不再拘泥于只是明星或社会具有影响的人物, 任何职业、任何身份的人物、团体都可以在节目中被挖掘出精彩的看点和独特性, 然后被介绍给电视观众。

第四, 节目还设有自己的特色板块——《中华礼仪之美》, 在普及知识的同时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板块采用幽默情景剧的形式, 通过娱乐通俗、深入浅出的手法将严肃的主题表现出来。用故事传递传统文化, 用影像阐释功德礼仪, 将知识和娱乐融为一体, 让观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礼仪、接受熏陶。

可以说, 《天天向上》成功地将谈话、娱乐和礼仪公德三者和谐地糅合在一起, 达到了谈话、娱乐、教育三位一体的良好效果。也体现了脱口秀类节目在回归本质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舫州、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

[2].牛鸿英、高震:《人文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中国电视》, 2007 (12) 。

上一篇:2022大学校园创意文化艺术节策划书下一篇:朋友结婚创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