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共12篇)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1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等院校新开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搞好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于叙事中寓论断;二是注重多媒体教学;三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四是课堂讨论和演讲;五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教[2005]5号)中规定,在一年级本科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门新课。该课程的开设是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工作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不仅会导致教学工作紊乱,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这种意义上讲,确定教学目的是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社政教[2005]9号)规定,《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纲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
第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进步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使中国社会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不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社会制度,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并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必然性的认识,自觉继承和发扬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
第二,了解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斗争,明确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到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都进行过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争,提出并实施种种救国方案。但无论是和平式的救国方案(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革命式的救国方案(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即使像辛亥革命那样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由此学生懂得:没有一个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没有一套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要想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统治,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不可能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此增强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坚定信念。
第三,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史实,加深学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理的认识。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加深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进而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惟一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进行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为夺取抗战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了彻底解放。
第四,充分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进步性,深刻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通过教学,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及特点,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明确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时,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此增强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一)把握课程特色,于叙事中寓论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课程的开设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系统性大大增强。但《纲要》课程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有所不同,是以古喻今通过鉴史而明理,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其最大的课程特色在于它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下(1840年至当代)、更广阔的历史背景(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世界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期)、更复杂的社会场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讲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复兴和国家近代化、现代化的历程。以历史事实说话,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正确性。《纲要》课程重心在于讲“史”,但它与普通的历史课又有所不同。普通的历史课侧重从史学学科本身或者从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有着鲜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它的开设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认识,掌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而是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在《纲要》课程的教学中,应在加强理论性教育的同时,做到史论结合,于叙事中寓论断,着力培养和强化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语言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不仅使学生产生模糊不清、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制约他们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利用发达的电脑网络资源查找许多历史图片以丰富教学电子幻灯的内容。这些原始资料和图片能给大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和冲击,让他们感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与教学中的风格把握
许媛媛
(菏泽学院音乐系,山东菏泽
摘要: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是钢琴演奏与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其风格把握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只有充分认识到演奏技术、训练手段与风格把握的同等重要性,尽可能地进行细致分析,才能从根本上掌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艺术风格。
关键词:莫扎特奏鸣曲钢琴演奏与教学风格把握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对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钢琴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莫扎特奏鸣曲是钢琴演奏与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学习与演奏,学生可以充分锻炼驾驭大型作品的能力,把思想性与技巧性、哲理性与抒情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风格把握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首当其冲的问题。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钢琴音乐风格以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为主要特征,显示了其非凡的旋律天赋。如钢琴乐曲中慢板主题气息宽广、悠扬婉转,恰似歌剧中的咏叹调。莫扎特的钢琴演奏风格则以典雅、精致、纤巧、细腻而著称。在技法上,莫扎特善于运用装饰音,他既吸取了法国库泊兰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高雅趣味,又极大地改变了装饰音的形式,使装饰音不再仅仅起装饰作用,而且成为旋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新的钢琴语汇的创造,形成了莫扎特奏鸣曲所特有的优雅风格。
一、风格把握是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在演奏一个钢琴作品时,如果不能对其音乐风格特点作出准确的判断,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一个演奏者能否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我们往往会根据他在演奏中对作品的音乐风格把握是否正确来作出判断。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就曾说:“音乐风格把握的错误,在某种程受到历史不再枯燥,而是趣味的、生动的、深刻的。另外,结合专题讲座,适时播放一些资料性强的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和相关纪录片,用图片和影视等手段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程的艰辛、对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的理解。除了幻灯和影视等教辅手段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积极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网页,开展网上自学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
(三)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由于涉及经费、安全、时间等诸多因素,在组织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要使学生不只局限于课堂的讲授,还要注重教学的拓展,即向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拓展。教师应该在鼓励学生在课上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在课下参观学校所在地周围的一些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等,通过历史实物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也可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比较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这样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该课教学还可结合团委、学工处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理论上对活动加以指导。
(四)课堂讨论和演讲。
讨论与演讲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在课前需做认真的准备工作,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的来源与线索,由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题目,搜集材料,最好写成文字,讨论后再补充和完善,形成小论文,从而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独立或集体完成研究的能力。
度上比弹错音还严重。”
从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到现代派,钢琴作品浩如烟海,不仅每个时代、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各个作曲家的作品风格也各有特点。即使是同一个作曲家在创作的不同时期,作品的特征也有差异。要把这些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演绎得既符合时代风格和作曲家的意图,又有演奏家自己的性格特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尚的欣赏趣味。
其次,风格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直接为其作品的风格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也为其风格的变异划定了历史时间段。钢琴音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但随着历史风格的演进和变化,也会使原有体裁产生出新的风格。巴洛克风格就有别于洛可可风格,浪漫派风格也有别于古典派风格。在这种区别的背后,所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音乐审美追求和审美品质。因此,要想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及演变过程,对背景的了解、认识和分析,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莫扎特音乐的精致典雅和富丽华贵,与他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民族的角度来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风格,如德奥的钢琴音乐风格、俄罗斯的钢琴音乐风格等;从个体研究的角度来看,对具有代表性的钢琴音乐作曲家需进行专门性研究,如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创作特征、演奏风格进行研究。
风格问题不单单是纯粹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践问题,必须让教学和演奏密切结合起来。从学生学琴的第一天起,就要在对他们进行严格技术训练的同时,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正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必须对原来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约占总成绩的50%—60%;提高平时成绩(作业、提问、讨论和考勤)的比例,约占40%—50%;对一些回答问题、做作业和试卷思路宽、有自己见解且阐述合理的学生适当给予高分,避免以往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现象。
三、结语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应当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集知识性、理论性、生动性于一体,在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努力开创教学方式方法的新模式,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陶冶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共产党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学导刊,2006年增刊.
[5]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2
学时: 36 学分:2
一、课程教学对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集历史性、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政治性、科学性等于一体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高校本科学生必修课程。本课程教学对象为甘肃政法学院所有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甘肃政法学院为本科各专业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而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堂讨论两个环节。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课程的任务:(1)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从而充分地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意识,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包括先进分子和普通大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
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3)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的环境,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4)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开展有关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36)
本课程总计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4学时、期中考试2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如下分配: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学时)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学时)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学时)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学时)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2学时)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学时)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学时)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学时)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4学时)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二、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2学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学时)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发展(2学时)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学时)
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第三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第五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课堂讨论
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所讲章节的主要内容展开课堂讨论,授课教师做总结性的发言并回答学生问题。
五、期中考试
在本课程的期中阶段,根据学校安排进行考试,共2学时。
六、教材及参考书
本课程教材选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编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属于全国统编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参考书如下:
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3、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共 12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6、费正清等:《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7、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爱国主义;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100-03
一 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解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在紧紧围绕“三个选择”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运用相关的内容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1]引导大学生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以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
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看,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只要抓准了一门好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就能在系统性、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纲要”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纲要”课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独立与民主而英勇抗争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鸦片战争历史中林则徐禁烟之举;甲午中日战争历史中向日本吉野号撞击,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历史中孙中山为救国奋斗终身,等等。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教师在课堂上简要分析,抓住关键点向学生提问。二是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做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学生参考;三是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以这些历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写作,特别鼓励学生以各种课外实践方式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或教育活动。在把握好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在互动教学中对学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教师的有效组织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所以“纲要”课的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方,首先要积极采纳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技巧以有效组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所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各种形式的互动,而且大学生理应具备一种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互相交流学习,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用各种历史资料来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观点。而各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讨论、演讲、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都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灵活手段。
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时刻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地反映出来。所以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教材,以史为据,引发当今大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相关话题。如今天的禁毒与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相联系;特别是我国与日本的微妙关系与历史上日本侵华战争相联系等。“纲要”课的教师中尤其要注重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中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纲要”课的教学场所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纲要”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延伸。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合理安排课时让大学生到社会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实际结合中深入理解和领会近现代史内容。一是选择革命遗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二是选择历史人物居住遗址或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等进行历史人物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尽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校园文化是“纲要”课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补充,大力塑造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是当今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如在学校中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故事会、“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近现代史知识抢答竞赛”等等,这些活动既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验证“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又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能使大学生自主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纲要”课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相贯通,贯穿着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它又是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及其科学性的一种阐释和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校的“纲要”课教学,使教学指导思想、内容、培养目标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也是增强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政治意识”,加强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作为主要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一核心精神也应成为“纲要”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为此,“纲要”不重在对个别问题做过于细致的史料挖掘和过于精深的研究,而是要通过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的介绍,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践来源及其基本观点,从而在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更理性地面对现在、展望未来。历史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其现实价值,“对历史的沉思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处境”[2]。“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历史研究更增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通过对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总结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教学任务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据此,“纲要”不应停留在讲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的简单层面,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对人生的正确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纲要”课不单纯是历史课程,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把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门课程应立足于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轨迹的叙述和历史规律的探寻,帮助学生了解一百多年来在中国从衰弱走向振兴的历史过程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程中,一代代中国人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成功、放弃和选择,从而真正懂得中国选择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自觉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重要教学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纲要”课的教学,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懂得科学发展观要求达到的是统筹兼顾的总体发展。在近现代中国谋求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又好又快的整体发展观念正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纲要”课应侧重从历史史实、经验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加深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内容和含义的理解,自觉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等问题。在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他们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时代的大潮中,他们对理想、现实、责任、地位等有自己的态度和选择。“纲要”课应注意通过对典型人物不同人生的深层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对他们成长有益的经验,形成关于自身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观念。
三 将实现“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寻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历史。因而,“纲要”课教学应将十八大报告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
为此,在“纲要”课关于“中国梦”的教学中,应注意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在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的有关论述,即:其一,指明“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其二,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三,结尾部分提出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节节溃败。虎门销烟本应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正常行为,却成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借口。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求富”的旗号,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却以失败而告终,宣告了大清王朝寻求强国梦想的终结。戊戌变法试图效法明治维新,希望通过改良手段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终因力量单薄而付出了血的代价。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然而结果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 “民主和共和”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无法实现。所有这些探索表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
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前人奋斗的经验教训,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人从创办报刊、追寻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迈开了追逐“中国梦”的步伐。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高举民主与科学之旗,点燃了新文化运动的星星之火,为先进的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选择。毛泽东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从宣扬“民众的大联合”到主张“激烈的社会主义”政策,思想上不断成熟,也是不断探寻真理的体现;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远赴海外,勤工俭学,从而走向马克思主义,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表现。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行为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依稀看见他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实践中逐渐推进“中国梦”的。自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起,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扛在肩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动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率先系统地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了广大青年学子;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毛泽东始终扎根于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完成这些历史使命,取得如此伟大的历史成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靠的是“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将继续坚持“实干兴邦”,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回顾先辈们追逐“中国梦”的足迹,能够从中获取有意义的启示和继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主义。其次,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创造辉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再次,要有有志的中坚力量——青年。青年,是未来事业的继承人,也是实现“中国梦”并持续推进“中国梦”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来传承。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
[2]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4
一.把握“一个主题”、“四条主线”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遭遇了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 从此, 救亡图存, 实现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目标。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争取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前提。”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归根到底, 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中, 通过四条基本历史线索得以展开:
(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
对外来侵略, 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及扩大国际参与, 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也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所以, 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 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摆脱封闭状况, 逐步融入世界的开放史。鸦片战争后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 近代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 与世界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当今, 中国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的条件。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是要通过现代化, 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 离开了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以来, 通过现代化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梦想。但是, 新中国成立以前, 中国人民屡遇挫折, 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障碍,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中国真正步入了现代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政治模式, 在中国都曾经讨论过或不同程度地实践过。但是,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方案以前, 没有一种民主政治的方案是符合中国情况, 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 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必然让位于人民民主主义,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形式,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并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四)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
西方寻找真理, 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不断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都没有找到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推动着先进的中国人去思考救国的新路。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并成为中国革命新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是通过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 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二.重点讲授“三个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要重点讲授“三个选择”, 即中国人民在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在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 在政治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 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他们赞成十月革命, 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此前, 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屡遭挫折和失败, 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在思想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在制度上选择了社会主义, 在政治上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这“三个选择”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1921年到1949年, 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政治力量:一是地主和买办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 以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地主和买办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遭到了人民的唾弃, 他们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 也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 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 得到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指出:“就是这样,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 一齐破了产,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总结, 它表明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就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 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选择”密不可分, 它们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 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宋建设.“两课”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为个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
[2]黄修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与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4) .
[3]刘宗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0) .
[4]张雅凌、韩银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 (1) .
[5]张振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析[J].在线聚焦新课程, 2008 (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篇5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易想和
摘要:人口控制思想是指关于控制人口的态度、看法、观点与意见的总和。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许多志士仁人均提出过关于控制人口的观点和思想,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首推马寅初。马寅初坚持真理,基于当时中国客观的人口现实及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忧虑,提出控制人口。这些思想虽非全部正确,但其合理部分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启示作用。研究试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做一梳理与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国人口学术研究、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
人口控制是指由国家和政府实施的调整人口数量、质量及结构的、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原则与规范。人口控制思想是关于人口控制的态度、看法、观点与意见的总和。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释、道、墨、法、兵等诸子百家就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迁移、分布等问题。如孔孟就曾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富国强兵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切合时代需要的人口控制思想。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问题的凸显,以及对人口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①开始关注人口控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首推马寅初。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学界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研究,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学界对马寅初群起而攻之,纷纷批判其人口控制思想的“反动”本质;后期,以张纯元、穆光宗、左学金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始全面而公正地剖析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并揭示了其时代性、合理性、科学性的深刻内涵。本文试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做一梳理与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国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有所助益。
一、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的缘由
20世纪60年代,马寅初针对西方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发表了《新人口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那么,当时的马寅初为 ④
③
②什么要顶着重重压力甚至是被批判的风险提出并坚持自己的主张呢?
1.解决现实矛盾,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忧虑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生活的稳定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生育率快速上升,全国人口总量迅速增长。1953年我国总人口已超过6亿,并且估计每年新增加人口1200万以上。这引起了马寅初的重视,于是亲自进行实地考察,开展了连续三年的人口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他既为建国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高兴,也为中国客观的人口现实而焦急,更为未来的人口发展而忧虑。他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人口问题,新中国的人口问题在成因、性质、后果等方面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问题不同,是特殊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具体表现为:资金积累困难,影响扩大再生产;影响就业;生产设备改进不易,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等
[1]
⑤
。换言之,马老当时已经认识到了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因此,他主张控制人口,希望人口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他认为:如果不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人口,任由人口继续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就一定会成为生产发展的阻碍,日后问题将会益加严重。正是因为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责任感以及对我国现实人口问题与未来人口发展的忧虑,他坚持真理,不计得失,敢于直言,决不放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坚持学术真理,批判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是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家、牧师,为了转移当时英国激烈的社会矛盾,为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统治辩护,他发表了《人口原理》(全名为《论影响社会改良前途的人口原理,以及对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作家推测的评论》)一书。在此书中,马尔萨斯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关于人口的“两个原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两性间的情欲不仅必然而且几乎保持现状;“两个级数”:生产资料呈算术级数增加,人口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三个结论”:人口必然受制于生产资料,除非受到某种抑制,人口数量一定会随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增加,道德的节制以及罪恶与贫困是保持生产资料与人口数量平衡的关键。针对这些观点,马寅初基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视角,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典型的“人口决定论”,严重违背了历史唯 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对马尔萨斯庸俗人口理论进行批判的同时,马寅初针对当时学界对其的不公正批判,从人口与资金(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角度旗帜鲜明地宣布:由于彼此研究的出发点、理论基础、分析框架、论述动机等截然不同,自己的人口控制思想既不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更不是简单地等同于马尔萨斯主义
[2]
。因此,如果说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为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服务,那么,他的人口理论则是为新中国及无产阶级服务的[3]。显见,马寅初《新人口论》及其包含的人口控制思想,不仅是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严厉驳斥,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及理论的有力辩护与发展。
二、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与观点,散见于他在《大公报》、《新建设》、《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的各类文章中,而《新人口论》则是其人口控制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事实上存在人口问题
建国后由于受前苏联及传统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影响,政府和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其他社会都无法解决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作为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马寅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及亲身的实地调查,明确指出,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也存在人口问题,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人口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了自己崭新的观点:
其一,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整整超过了六亿,而且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高,每年的人口数量增长得很快,建国后,年均绝对增长量都在一千万以上。
其二,我国不仅存在人口数量问题,而且存在人口质量问题,中国所有阶层,包括工农和知识分子在内,都应该提高人口质量。
其三,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多、资金少。由于人口太多,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了一大半并导致了一系列的其他矛盾。
[4]
。为此,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3 其四,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属于“人口压迫生产力”类型,如果说过去的矛盾是阶级矛盾,那么现在的矛盾主要是由人口导致的生产矛盾。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以《新人口论》为代表,马寅初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
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在马寅初看来,人口与生产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只有生产发展了,人口与资金及人口带来的其他矛盾才能得到缓解与消除。
其次,要实行计划生育。马寅初认为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他明确指出:“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非计划生育不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为此,他主张生两个孩子有奖,生三个孩子要罚,“以奖代罚”,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而且可以维持和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平衡。
再次,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
⑥
。马寅初指出我国人口数量与质量严重不相称,因此,必须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他认为只有加强宣传教育,提倡晚婚、晚育,鼓励避孕,并结合行政、法律、技术等措施,才能使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收到良效。
最后,必须加强人口管理。一方面,要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制度;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调控人口,解决人口问题。
三、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评价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与当时的主流观点进行激烈的辩论⑦,无异于一声惊雷,震醒了当时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的广大学人。他这种不畏权威、不迷信教条、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高贵品格,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理论界的学者们学习。正是因为这种高贵的人格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使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具有了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学术前瞻性。他关于人口控制的观点,既立足于当时中国的现实,抓住了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又富于远见,在我国人口问题初露端倪,尚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之时,便以敏悦的学术洞察力,深刻地预见到人口若还不加以控制,必将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阻碍与桎梏。因此,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时代性与超政治性的特征。他在半个世纪之前提出的控制人口的思想,不仅对现代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他人口控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如提高人口质量),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5]。
虽然实践证明批判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是一场错误,但是对于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贡献及作用,学界历来评价不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人认为如不批判马寅初,我国至少少生三亿人口。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战后世界各国由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均经历了一个生育率急剧上升、人口总量增加的阶段,所以“错批一个人,少生三亿人”这一说法不符合人口学基本常识及人口发展规律。此外,还有人认为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也并非全部正确。例如:他反对人工流产,反对“改良人种”,而今天的事实证明,人工流产不仅是对避孕失败的一种有效补救,而且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保障手段。至于人种改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仅可能、可为,而且必要。在此,我们承认其人口理论也有瑕疵,错批马寅初,不一定真会少生三亿人,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时代性、科学性、前瞻性及其当代价值。
1.彰显真理、坚持学术自由,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前期受批判后期受推崇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术应该是自由的,学术就是学术,学术的价值在于阐述事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弘扬真理,学术不应该受到政治与权威的干涉,而学者也应该坚持学术自由及真理,坚守学者的独立人格,这是学者之所以称之为学者的道德底线,是不容侵犯的[6-8]
⑧。马寅初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政治介入学术,权威代替科学,学者不能自由、独立地发表学术见解和观点,导致真理无法得到彰显和宣扬,给我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9-10]
。自马寅初被批判以后,就其个人而言,人身被攻击,著作被禁止甚至焚烧⑨,失去了发表学术观点的权利;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唯实,只唯上的风气四处蔓延,学者们逐渐丧失了独立的人格,整个学界风气日下,人口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几至停顿,整个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这些教训,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人盲目批判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不符合人道主义,不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提出对其进行修改,我想,我们必须慎重,必须以错批马寅初及其人口控制思想为戒,力避虚浮,勿虚务实,坚持科学真理及学术自由,尊重事实,保持学者的独立人格,不人云亦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1-12]。
2.勇于创新,为构建中国本土化人口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马寅初提出人口控制思想的时候,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因此,马寅初的观点和思想无疑是对传统人口理论的一种巨大冲击与创新,他开拓了人口研究的新视域,开创了我国人口研究的新局面。这种顶着巨大压力迎难而上、坚持真理的理论创新精神,对我们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启迪。
综观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它不仅是对西方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人口理论的一种批判性继承,更是对中国现实人口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思基础之上的理论性创新。其人口控制思想,既包含着某些具有普遍价值的、适合世界各国人口现状的“共性”因子,也包含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特殊”要素。正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上下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而产生的对批判马寅初及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反思,才促使了我国人口研究的解禁,中国本土化人口科学体系自此日渐成熟并结出了灿烂之果。此外,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既涉及人口学、哲学、经济学,又涉及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法律等学科,是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藉此而言,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又具有诸学科理论创新融合的价值,具有学科拓展的重大学术价值。
3.对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及人口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马寅初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判断力,不仅发现我国存在人口问题,而且指出不重视人口控制将会带来愈加严重的后果。这种基于现实并着眼未来而提出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的思想,为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科学人口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了参考。不仅有助于为现代计划生育政策的设计、制定、实施及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与理论支持,而且可以为当代社会个体的具体生育行为提供伦理选择与道德评价。可以说,正是因为马寅初与政治权威及学术“墙头草”的激烈论争,我国人口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迫切需要控制人口的观念才广为人知。他单枪匹马的战斗,给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奠定了思想启蒙和舆论基础。他关于人口控制思想的闪光点,在我国人口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依 然任重而道远、不仅人口数量需要继续控制、人口质量也需要继续提高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并没有过时,我们必须汲取其人口控制思想的精华,为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而努力。
注释:
①关注现实的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中国传统社会志士仁人思想的闪光之处。如宋朝的苏轼、宋末元初的马端临、明朝的冯梦龙、清朝的洪亮吉、汪士铎,近现代的孙中山、陈长蘅、毛泽东、邓小平等,均对人口控制提出过卓有远见的观点与看法。
②如马群认为马寅初的人口思想一直针对无产阶极革命事业,直接反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是反动的人口论。(马群.马寅初人口论的反动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05)
③如左学金认为应该缅怀马寅初先生,从而吸取教训,加强人口研究的前瞻性。(左学金.缅怀马寅初先生,加强人口研究和人口政策的前瞻性[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01)
④《新人口论》不仅包括马老于1957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而且包括后来所写的《重申我的请求》、《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等文章。
⑤建国后,虽然邓小平、刘少奇甚至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提出过控制人口、节制生育的主张,但由于:一方面,受到前苏联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不需要实施人口控制;另一方面,毛泽东虽然也主张节制生育,但他主要还是倾向于多生一点,即所谓“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因此,马寅初控制人口的观点明显与主流观点相左,受到了全国上下的批判,但马寅初坚持真理,绝不向错误或“以力服人而非以理服人”者屈服,单枪匹马,接受挑战。
⑥马寅初.我国人口问题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J].原载《大公报》1957年5月9日。
⑦马寅初向来主张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并敢于直言,为此,他曾于1957 7 年4月在《文汇报》刊登了《马寅初谈人口问题》一文,在此文中,马寅初不但深入阐述了其控制人口的思想,而且对毛泽东“人多是好事”这一论述做了系统的驳斥。显然,马寅初的观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截然不同,为此,陈伯达、康生开始点名批判马寅初,导致理论界群起呼应,虽有周恩来力保并建议马寅初认错,但马老拒绝周恩来同志的好意,最终被迫离开北京大学,失去了发表文章的权利。
⑧关于此点,连胡耀邦同志也曾激动地指出“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我们再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参见:贺吉元.新中国一场人口问题的延争[J].档案时空.2005.07)
⑨例如由于受到批判与压制,马寅初先生不得不亲手把耗费了自己巨大心血的《农书》烧毁,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6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43-01
《纲要》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奋斗,建立并发展中华民族的内容,起着教化与灌输,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及接班人的目的。《纲要》课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在施教过程中难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运用一些方法来加以改善。对《纲要》教学改革的设计进行深入探究,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并加以综合运用。
一、《纲要》课程设置的意义
《纲要》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规律,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并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做出的“四个”选择。通过对《纲要》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觉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纲要》课程的分析
《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主要内容为1840年以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们群众为了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过程。《纲要》课与其它普通的历史课不同,它兼具了历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效。体现了历史学的借鉴及服务功能,其思想政治意义在于学生要兼具析解历史事件的能力,促进思想认识的提升并拥有正确的“三观”等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看,需要革新教学的方法,才能不违背教学的初衷,胜任教学任务。
三、《纲要》教学改革的设计内容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大学虽以自学形式为主,但也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更加透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局限于将浅层次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里的知识点及时事政治等内容融会贯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兴趣来选取教学内容。学生们对于一些历史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不再需要解决“是什么”的問题,更重要是要掌握“为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寻找新的历史材料并呈现给学生,或作横向分析、或作纵向对比等方式透析,使学生获得全新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纲要》课的内容生动形象,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一个知识点分析时,可让学生讲述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感想,师生之间公开讨论。这样做,师生的沟通不断加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阅读史学经典、上网查资料以及讨论等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了解,完成总结后再让各组学生就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讨论。
(三)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纲要》课学习的必备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PPT将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呈现给学生,可在其中穿插一些传承历史脉络的视频。纯文字的教学对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集中注意力。视频的播放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乡土人情、历史沿革等调查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感悟历史、尊重人民的素养,养成一种家国情怀。最后,教师还应注重在课堂下运用微博、微信等及时通讯,经常性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与互动,将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至网络空间。
四、结语
总之,《纲要》课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合理正确甚至优秀的方法来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们从《纲要》课中真正习得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达到终身受益、真正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的,多维一体的教学模式,能使《纲要》课的教学更加充满活力,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阳素云. 地方名人历史渗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路径分析——以湖南邵阳地区为例[J]. 才智,2016,20:48-49.
[2]张北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研究性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43-46.
作者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7
一、《纲要》课程的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名称,乍一看,似乎是一门历史课;但实际上“史”只是这门课程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才是其内容。打个比喻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就好像一条船,而思想政治理论则是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显然,这条船只是一个运载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这条船上运载的货物——思想政治理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货物离开了船无法运送;就这门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离开了史也无法传递。再说“纲要”这个词,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对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的简化、浓缩,如果那样的话,这门课程就应该叫做《中国近现代简史》或《中国近现代史简编》。实际上,这里的“纲要”的意思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概括。总之,就课程性质而言,《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它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异大于同,也即在具有“史”的“特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
二、《纲要》课程面临的三大难题
1. 难题之一:
教学内容丰富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中、下三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年-1919年)为上编,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年-1949年)为中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至今)为下编,时间跨度较大。再就内容而言,《纲要》包罗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而在教学计划中,目前《纲要》课程仅安排34个学时,所以虽然教材主线清晰、主题明显,但内容丰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简要的历史事实中感悟、概括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政治理论,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 难题之二:
教学内容重复与课时相对少的难题。《纲要》教材与前置课程中学历史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以及并列课程《概论》有许多重复。首先,通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已耳熟能详。这既为《纲要》的学习提供了基础、作了铺垫,讲授《纲要》课时不需要过多讲述这些基本史实;但同时学生也会认为已经学过近现代史,没必要再学。其次,《纲要》与《概论》有些章节阐述的内容相同,只是阐述角度各异。在《纲要》课程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情况下,授课内容再大量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重复,显然既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又浪费宝贵的课时。
3. 难题之三:
教学形式单一与教学课时少的难题。笔者通过与周边兄弟院校《纲要》课程教师的交流,发现针对《纲要》课程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逐章逐节讲授的教学方法。但是《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这样上课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至于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要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寻找其他途径,合理解决这一难题。
三、《纲要》课程教学难题破解
1. 正确处理好《纲要》与前置课程和并列课程的关系,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
面对《纲要》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任务重的特点,要正确处理解决好授课过程中大面积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把大学通过历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历史教育区分开来,不再用过去对中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历史,而是要从讲“历史发展的过程”转向讲“历史发展的原因与规律”,让学生感受到大学与中学相比确实提高了层次,激起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由于《纲要》和《概论》课程相似度高,尤其是建国之后的部分重复率更高,兄弟院校的一些教师认为《纲要》可以着重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部分,之后的部分可以略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由于二者的特点不同,所以他们的讲法也应有所不同,要从讲法上将两者区分开来,凸显各自特点,而不能厚此薄彼,才能让学生从中均有受益。
2. 以专题讲座形式备课授课,解决课时少、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
针对《纲要》的内容多课时少, 章节授课法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问题, 笔者尝试使用“专题讲座法”讲授。传统的章节讲述法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目录依次讲述即可。而“专题讲座法”, 是在要求教师全面吃透掌握教材前提下, 对教学内容抓大放小、抓重要点放次要点, 归纳出讲授专题, 然后把教学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分别组织进各个专题进行讲授, 从而达到既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又能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尝试把教材三编十章的内容划分为十二个专题, 发现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目的。使用“专题讲座法”进行《纲要》课程教学几年, 笔者还有一些在设想这一教学改革之初所未敢奢望的意外收获,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使用“专题讲座法”, 在备课过程中, 笔者在部分学生中征求意见, 学生提出不少教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 促使笔者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使用“专题讲座法”, 就教师自身而言, 就不得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两个方面合而言之,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纲要》课程,虽然因其自身性质、教学要求高、课时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有种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认清《纲要》课程的本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开创性地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华.略论大学学习开局与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9) :61.
[2]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61-63.
[3]曹美玲.政治学科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 (1) :80-82.
[4]张芳.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 2007, (3) :115-116.
[5]刘玉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99-101.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新开设的全国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就决定该课程必须更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及理论性。它与大学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不同, 作为大学本科生的公共基础课, 它必须注重史学和哲学、政治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结合, 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社会发展变化的教育中提炼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课题。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 即“讲授中国近代史以来抵御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 推翻反动统治, 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使学生通过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 正确认识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世界的本原, 人生的意义, 社会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深刻领会中国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信念, 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 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 教师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五观”教学。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政治观”教学
政治观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以公共权力运行为中心的政治现象和社会发展宏观大局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在我国包括大学生的公民知识、行为、责任意识、国家民族意识、政治思想倾向、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政治心理等政治意识和政治观点。现今, 少部分学生政治意识淡薄, 不关心国家大事, 只做自己的事情, 意识不到国家与国家间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少部分学生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认知上有模糊性, 思想上有摇摆性;还有少部分学生在入党等方面存在功利意识。有的大学生因为社会中的一些事情对我党缺乏信心, 比如说对腐败现象认识不足, 不信任党的反腐败能力, 甚至在思想上对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产生一定程度的动摇。有鉴于此, 可以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给予大学生相应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解决他们的这些思想认识问题。
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将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定义、形成进行分析, 通过中西各国比较, 让他们加强政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凝聚力。通过分析近现代中国与各国之间纵横复杂的合作和斗争让学生明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 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永远是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首要原则和因素, 引导学生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永远以国家的利益为自己做事的第一准则。再比如说, 通过弘扬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舍小家为大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舍身忘我、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的精神来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关心民族命运和发展的热情。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世界观”教学
世界观就是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所回答的是有关世界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普遍的问题。世界观作为一个哲学命题,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古至今, 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 人人都有世界观, 但它却因人而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对精神起着决定作用, 精神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 反过来精神又对物质发生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实践又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世界观是当今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根本问题。当代西方妄图通过自由化思潮、其他政治和文化思潮、宗教及其变相形式、邪教和迷信等所控制的世界观来侵占我国的思想地盘, 甚至毒害我国人民, 以达到他们后殖民主义统治的目的。这种现象正在高校逐步蔓延和扩大。
比如说一些大学生被基督教所吸引, 原因仅仅是他们精神空虚和困惑, 而它通过做礼拜、聚会、讲座、唱赞歌、讲故事等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帮他们充实生活, 增加他们的知识水平, 开阔他们的视野, 从而使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 我们也可以以音乐、诗歌、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载体, 以教师讲授、放幻灯片、视频和学生讨论、辩论、讲故事、情景表演、演讲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教会他们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历史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事物, 增强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增强他们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巩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学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 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 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价值观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决定着人们一生的道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客观物质条件下产生的, 有的价值观在历史的长河中长盛不衰, 有的价值观只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背景下被社会认可和推崇。当今我国公民正确的价值观应该包括科学、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自由、责任、人本、勤劳、诚信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但是在当今多元文化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 大学生不断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健康价值观的冲击, 价值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一方面要强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使他们善恶、好坏分明, 有自己很强的价值判断标准, 不人云亦云, 在生活中随波逐流, 另一方面要运用近现代历史名人的典型案例潜移默化地把当今社会主义中国正确的价值观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如在提到鲁迅、孙中山时, 可以指出近现代中国有很多仁人志士像鲁迅、孙中山一样, 弃医从文和从政抱着救国的志向和决心来选择职业, 以把国人从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唤醒, 振兴中华,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指导他们处理好理想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再比如在讲到“南昌起义”时, 教师要通过“1927年, 在军事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残酷迫害共产党的背景下, 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反而放弃高官厚禄, 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带领7000多士兵冒着被通缉捉拿、关押、杀头的危险, 跟着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 不顾个人安危, 踏上一条生死未卜的革命之路”这一事件指导学生端正对于金钱、地位、名利的正确态度。最后,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的评判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人和事, 抓住主要矛盾, 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以偏概全。通过抨击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奴颜媚骨、崇洋媚外和殖民者一起高唱“侵略有功论”的人, 学生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明白不能为名利不择手段、卖国求荣, 不要国格和人格。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人生观”教学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态度、价值与理想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它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正确的人生观会指导人们追求真理、成就事业、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获得自身幸福;错误的人生观则会使人碌碌无为、游戏人生或者自私自利, 为私利不择手段, 危害他人和社会。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包括共产主义人生理想, 强调利他多于利己, 奉献多于索取, 是积极的人生观。但是, 如今, 有些大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背道而驰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厌世主义等人生观。在这些人生观的影响下, 有的女大学生为了金钱和物质享受抛弃了自尊、自爱、自强的人生准则, 出现了傍大款的行为;有的青年人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甚至出现轻生自杀现象;还有的大学生为了得到爱情、荣誉, 不择手段, 在失败后, 又伺机报复他所认为的“绊脚石”;有的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 只知道消费、享受和向父母伸手, 一旦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 就怨恨父母, 离家出走, 没有丝毫感恩之情;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人生意义、自身价值, “郁闷”一词成为他们的口头禅;甚至一些家境不好的大学生为了跟别人攀比, 没有把国家的助学金花在学习上, 而是花在非正当的物质享受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指导他们将个人幸福、国家民族富强、全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 将个人追求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比如,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清历史伟人、名人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理想、信念、自我抉择、在磨难中的奋斗, 同时也要让学生思考伟人、名人成功、失败的客观条件, 并进行讨论: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看待人生路上的成败得失:“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 (或者社会关系) 、个人努力”在人的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前两者构成对人的客观制约, 后者体现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影响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和社会影响力。每个人所具有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 (或者社会关系) 、个人努力”都不一样, 所以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乐观而进取地生活。再比如在讲到革命烈士、英雄的牺牲时我们要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或重于泰山”。
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历史观”教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出, 人应在承认和尊重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前提下, 肯定存在历史规律。社会历史具有规律性、可预测性、共性、多样性、变异性、个性。历史发展的方向可以预测, 并且具有历史主体性、历史客体性, 受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影响。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表现在既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方向、趋势和目标, 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选择其中之一并通过努力实现它。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路都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有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能仅仅讲一些社会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也不能“两张皮”, 讲完历史事件直接引出历史结果, 即我们今天的“三个选择”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和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要让学生思考历史本身是如何演变的, 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 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 社会历史有没有规律性等, 使他们通过回顾和思考、讨论, 梳理出历史发展的深刻规律, 从而正确认识我们今天“三个选择”结果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并且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认清历史的共性和个性, 从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献计献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的“五观”教学符合中宣部、教育部对于该课程的规定。在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历史事件联系政治历史理论、政治历史理论联系现实、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学生课前演讲与教师课上讲授相结合、辩论法、问题引领式教学、问卷式教学、传统的文字表达与现代多媒体实景展示相结合等, 通过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来达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亚力坤.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张劲松.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 , 2007, (1) .
[3]王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及引导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4]高朋.大学生人生观多元化倾向的流弊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3) .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9
关键词:《纲要》,第一课,态度,语言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6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如何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教学, 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学习本课程, 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项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 总结自己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体会, 笔者觉得能不能搞好《纲要》第一次教学对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
一、为什么必须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 教学也是如此。第一次课上得成功与否, 对以后的教学影响很大。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可能会在思想深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某种抵触情绪, 如果任这种状况蔓延和滋长下去, 今后的教学就难以顺利展开, 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第一课至关重要, 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第一次上课, 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情况, 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这门课。
第二, 这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地位决定的。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教社政[2005]5号) , 高校本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 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一般来说, 全国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此可以说,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体系中, 大学生要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纲要》。因此, 能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讲什么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场白, 《纲要》第一次课不要急于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和介绍, 而应该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强调。
第一, 教师要从总体上介绍《纲要》课程的轮廓。首先要介绍课程的性质。很多大学生在《纲要》的性质问题上存在着不完全正确或者说是不准确的认识, 很多学生把它看作是一门单纯的历史学科。第一次教学必须澄清这个问题, 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 因此, 它既是历史课, 更是政治理论课。其功能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从而进一步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明确地告诉了大学生这一点, 就可以得到他们的理解, 从而减少他们对这门课的抵触和误解。其次要介绍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要让大学生明白, 《纲要》的主要内容就是:一条主线;二个了解;三 (四) 个选择。中国近现代史, 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 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紧紧抓住这一主线, 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前提。两个了解就是要了解国史、国情;四个选择就是理解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纲要》的体系是:三编十个专题 (章) , 每编由综述和若干专题 (章) 组成。综述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等, 综述为“纲”。专题是通过对某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重要历史经验的叙述, 专题为“要”。这样, 就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把握重点和要点。
第二,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纲要》的重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实践证明, 只要大学生觉得有趣的事情, 再苦再难他们也乐在其中。《纲要》第一讲, 教师要重点说明学习的重要性。首先, 教师要介绍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思想家的相关论断, 借这些学生比较崇拜的历史人物之口讲出教师自己的观点。如可以借用唐朝史学家刘知几的看法:“史之为用, 其利实博, 乃生人之急务, 为国家之要道。”也可以借用晚晴思想家龚自珍的说法:“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可见, 小到个人生活, 大到家国, 均可从中得到启示, 然后具体说明学习《纲要》的意义。
一是有资政的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即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伟大的政治家, 一个民族要不断发展, 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历史, 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要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的重要论断。毛泽东说:“我们要看前途, 一定要看历史。”江泽民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 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胡锦涛说:“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净, 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浩瀚而宝贵的历史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 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习近平说: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 是前人的“百科全书”, 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李世民十分重视总结和吸取隋亡教训, 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的治国思想, 并据此调整统治政策, 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二是有警世的作用。长期生活在和平年代, 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开始淡化。首先, 60多年时光, 沧桑巨变, 今天的中国已由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初步实现小康的国家, 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人们有了骄傲和自豪的理由, 也有了小富而安、自满自足的理由。特别是大多数人没有山河破碎、妻离子散的痛苦经历, 也没有终生不忘的历史记忆;其次, 和平年代, 市场经济建设, 人们关注经济发展, 关注物质利益, 自觉与不自觉地淡化了国家忧患、民族忧患意识。在不少人的意识里, 认为无患可忧。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习近平2010年7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就是从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打开缺口的。这是共产党应该永远铭记的历史教训。”《纲要》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大学生了解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经历的灾难和屈辱, 做到“牢记历史, 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三是有释疑、解惑的作用。即可以帮助大学生对社会上出现的涉及到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问题的一些观点和说法进行正确的辨别。如: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近代文明。如何看待这种“侵略有功”论?如何看待《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所提出的:“义和团反人类, 反文明……”这一说法?如何评价中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等等。学习《纲要》就是要帮助学生知道解决这些开火的钥匙。
四是有育人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 他们应该也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要让大学生明白: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只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昨天”和“前天”的斗争历史和思想理念有深刻的了解, 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 才能担当起“明天”的重任。如果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和理论, 就会妨碍人们对当前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把握。我国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 不闻古今, 不见事类, 不知然否, 犹目盲、耳聋、鼻痈也。毛泽东也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这都是在阐明一个道理:不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的人, 是不成熟的、不健康的人;只有真正懂得自己民族和国家历史及理论的人, 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合格的有用之才。也就是说, 学习历史和理论, 能使人耳聪目明、高瞻远瞩, 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因此,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学习《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 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就是一幅生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几近一个半多世纪的风云变幻, 有过多少潮起潮落, 悲欢成败!通过悉心学习, 我们从中可以洞悉人类生存的奥秘, 面对纷扰的人世生活时, 不因外物的递迁而烦忧, 更多几分淡定从容与积极应对。
第三, 要简要介绍学习《纲要》的基本方法。不少学生把学习《纲要》课程视为畏途:枯燥繁多。的确, 风云变幻的一个半多世纪, 事件多, 头绪杂, 要学好谈何容易!然而, 只要培养兴趣, 找出规律, 掌握起来并不像想像中困难。要明确告诉大学生, 学习和掌握《纲要》的基本方法就是联系。
一是联系本课程, 做到前后相互印证, 融会贯通。仔细阅读会发现, 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 不仅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 即革命, 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而且各个历史事件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简单地说就是, 前者为因后者为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未能为多灾多难的中国寻到出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运而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 从而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还有, 对许多历史人物考查, 还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如很多有名的人物的一生几乎都充满曲折和变化, 甚至前后判若两人, 像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汪精卫、毛泽东, 等等。
二是联系相关课程,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中国近现代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应用和诠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关联更多, 一个侧重理论, 一个侧重历史。
三是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要求。英国的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也曾说:“只有借助于现在, 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 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在。”又说:“根据过去来了解现在, 就意味着也要根据现在了解过去。历史的任务就在于, 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促进对过去以及对于现在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 还要要求学生珍惜课堂每一分钟, 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质疑, 不但学懂学会, 还要掌握学习方法, 逐步做到会学。
三、怎么搞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次教学
第一, 要以良好心态和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开学第一课, 老师见到的是新学生, 学生遇到的是陌生的老师, 对老师有后天的一种敬畏, 新生和教师的心里距离就更远了。因此, 老师应尽量避免在开学第一课就给学生一个冷面孔, 甚至怕以后课堂纪律不好, 而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学生都期待老师对自己是和蔼可亲、友好、平等地。动之以情, 把好开学第一课学生进门第一关尤为重要。否则和学生把距离拉远一次, 就得数十次友好的表示才能使学生重新和你友好相处。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 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本是教师职业的共性, 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更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在以理服人的同时, 必须做到以情动人。所以, 《纲要》课教师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耐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对学生平等相待, 民主行事;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其心理活动, 积极寻求师生心理的共振源;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疾苦, 并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助, 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可以进行真诚沟通和交流的人, 而不是给学生留下一副凶神恶煞的形象。只有如此, 教学才能感染学生, 使之在情感上与老师产生共鸣, 从而“爱屋及乌”, “亲其师而信其道”。笔者认为主讲教师应当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工作。有了这样的责任感, 我们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优美, 富于趣味性和幽默感, 不要把原本生动鲜活的历史讲得枯燥乏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高超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 教师必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用得好, 学生就喜欢听, 教师的教学自然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里要注意, 讲课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并不是离开学科内容而一味追求形式的油腔滑调, 而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还有就是,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不断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和学生, 跟上时代。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新的语言和词汇在不断产生。因此, 教师的语言跟上时代的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其所好”。例如, 第一次上课给学生打招呼, 老师说:同学们, 大家好!就很一般, 引不起学生很高的兴致, 但如果换成是:亲, 你们好!效果就不一样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课堂气氛、效果均有可能成倍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
[2]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二》.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10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PBL,教学法
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担负着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该课程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解读,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角度, 论证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科学性, 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纲要的思想政治功能, 是通过对“三个选择”的论证,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讲, 该门课程担负着培养造就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思想水平、充满爱国热情、责任感、使命感的优秀大学生的重大使命。
随着大学的扩招, 教师短缺现象比较严重, 思想政治课堂往往是一、两百人一起上课, 为完成教学任务, 老师除了在上面声嘶力竭地讲, 几乎没有精力管理课堂。另外, 纲要课程中的很多知识学生在高中已学过, 再被“填鸭”一次, 实在是毫无兴趣可言。所以, 目前大学纲要课授课者的现实是:看专业书籍、做其他课程作业、读小说、玩手机、睡觉、缺课者比比皆是。老师抱怨教书无趣, 学生直呼上课受罪。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史学、政治和人文素养,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此, 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辨的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其中,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中采用PBL教学法较受学生欢迎。
一专题教学模式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纲要课程实施专题教学模式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该模式采用“四位一体”共同协调完成。课程主持人带领课程全体教师集体确定专题数量和课程体系, 主讲教师根据要求选择专题、精心备课, 然后到不同的课堂进行讲授。负责某具体课堂的主管教师 (也是主讲教师之一) 除负责本课堂的几个专题教学任务外, 必须讲授本课堂的第一专题和最后一个专题, 以便进行本课堂的日常教学管理、学生成绩的判定等。部分研究生担任学生助教, 协助主管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老师备课量少了, 可以潜心研究自己负责的专题, 教学内容向深度挖掘并使之科研化;可以潜心研究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质量;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层次的心灵洗涤。
二专题教学体系的构建
纲要课程一般设置为36课时, 除了参观、调研、公益活动等实践教学, 一般理论教学不到30课时, 为调适课堂课时的有限性与课程内容庞杂之间的矛盾, 教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 开展了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史实、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思潮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学, 多维度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提出数量不等的专题设置方法。
王盛开将“以历史人物为体系进行专题教学”作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时发现, 以重大人物构建的专题教学模式较容易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可。学生们希望了解前人的人生成败、得失, 希望对这些历史人物进行深层次剖析, 以探求将来的职业规划与时代背景及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关系, 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借鉴、参照。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比如,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不仅要讲孙中山个人的成长——如何转变为一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还要讲武昌起义前的国内国际形势, 更要讲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以及对后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与胜利所产生的影响, 并对孙中山进行客观评价, 明确孙中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精神和人生遗产。由此引导学生思考重大历史活动中的个体作用与群体作用的关系, 既让学生从孙中山的成长历程中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借鉴, 同时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人的历史选择性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关系的理解。
三专题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因材施教是亘古不变的教学要求。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该校既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理工科学生一般具备较少的史学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宜采用信息传播量大的多媒体进行介绍性、趣味性、总结性教学, 兼顾案例教学、启发提问、项目驱动等多种方式。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 使课程浅显易懂、学生易接受。文科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 已初步掌握了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 并有较强的学科思维潜力和多元科学史观, 与理工科学生相比, 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 这部分学生需要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 在课堂外完成对课本的学习, 将课堂变成答疑解惑、互相学习和展示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力的地方, 这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比较适合于具备一定史学基础的学生。
四PBL教学法示例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 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创立的一种自主学习模式。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较少讲述法的教学。
下面以“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专题为例, 讲述如何采用PBL教学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地实际问题, 要让学生高质量地走过生命之旅, 就必须成为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胜利者。
课堂中“问题”的质量高低, 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效益。高质量的问题, 往往具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启发学生进入深入的思考, 并能够引发出学生更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教师不一定全部解决, 但能够激发学生课后继续研究。
因此, 教师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课前和课中要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如: (1) 孙中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史学专家对他的评价有几种? (2) 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3)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关系。 (5) 60年来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如何?问题设置好后, 提前一周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问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 在课程教学中, 要求学生将预习、整理好的知识点与老师共享, 老师若认为答案存在分歧, 可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由其他小组同学讨论、解答, 整个过程中, 老师及时进行引导、指导、纠错, 并鼓励学生提出深层次的新问题。对学生没有发现的关键问题, 老师实行反提问, 促其思考。老师提出的高质量问题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讨论过程中, 学生的设问质疑不仅可以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丰富老师的教学内容, 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更新, 教学相长, 也有利于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王久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与研究, 2010 (6) :94~96
[2]张嘉友.宁夏师范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 2009 (31) :190~191
[3]贾友军、李咏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基本路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8) :49~51
[4]阎治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9) :74~76
[5]杨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导刊, 2009 (31) :48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11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转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创设和谐、互动的氛围。增强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历史情结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逐渐增加。
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地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三、增强“大历史”意识,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只作为选修,必会削弱本身的地位,因此如何在两难局面上照顾学生对历史在古今中外内容的学习,是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初中阶段这些内容高一学生都已学过,但初高中要求的深度、广度不同,中国古代史学生相对还熟悉点,世界史内容是在初三学的,由于初三的升学压力大,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好世界史的内容。所以,若在高中阶段学生不接受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脱节,我们在这一点上决不能囿于大纲,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对高一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在给学生讲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时就不能单纯从中国国内历史的演变去考虑,而应将其置于世界历史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之中进行分析。新教材已注重到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认识,“引言”就很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用好这些内容,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教材,找出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和结合点。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 篇12
一、《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指导思想
1.明确课程定位。《纲要》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本中明确阐明了教学目的: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就课程内容而言,《纲要》课毫无疑问是一门历史课,但其教学目的中又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课为载体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因而具有较为特殊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在专题教学中做到两者兼顾:首先,《纲要》课是一门历史课。因此,每个专题的设置与讲授都要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教学内容必须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遵循历史课的教学规范,尊重历史的客观性、整体性、必然性原则,避免为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断章取义、片面解读历史。其次,《纲要》课是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包括文科类、理工类、医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等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鉴于课程性质的不同以及教学对象的多样性,《纲要》课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都应有所区别。在教学内容上,《纲要》课的专题内容应概括而精炼,更加侧重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及社会发展状况,而非全面深入的学术性探讨;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史论结合,使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历史的基本经验。总之,在专题教学中应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合理、 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纲要》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2.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处理好《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因此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应有所取舍。中学阶段历史教学总体来说是“知其然”,学生所学的是基础性历史知识。那么,《纲要》课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上。这需要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转换教学思路,变换认识的角度,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解读。所以,每个专题的重点要更加突出,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深入分析,并进行理论升华,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其次,处理好《纲要》课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关系。《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尽管两门课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部分历史内容上有重叠的情况,但《概论》课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展开的,倾向于理论性总结。《纲要》课则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性阐述,并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角度加以分析的,侧重于诠释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纲要》课专题的内容应注重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每个专题讲授一个主要问题,并力求纵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内容既要紧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线,同时又要结合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成员,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中国的科技、军事等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华民族展示了更加恢弘灿烂的发展蓝图。 因此,在每个专题的设计上,除了要求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脉略清晰,还要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专题的最终落脚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实现《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纲要》专题教学的内容设置
在把握上述指导思想、原则的基础上,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新构建了《纲要》课专题教学体系框架,分别从政治、经济、国防军事、外交、历史人物等角度设置了五个专题。每个专题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深入阐析历史发展规律。
专题一:政党政治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1) 效法西方——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国民党专制——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3)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本专题以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为线索,阐述中国人民探寻适合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艰难历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效仿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但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很快归于失败;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坚持一党专制,打击、 迫害民主进步力量,违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和人民意愿,最终难逃被历史抛弃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在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结: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外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专题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1)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艰难起步;(2)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专题以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线,深入分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启的。由洋务运动拉开序幕,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屡受挫折。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民主与富强;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难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总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状态下,中国试图实现现代化的努力难以获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专题三:从鸦片战争到出兵亚丁湾
(1)鸦片战争——有国无防;(2)抗日战争——落后就要挨打;(3)出兵亚丁湾——大国崛起。本专题分三个阶段阐述中国近现代国防军事的发展历程:清王朝长期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力衰微、国防孱弱,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只能被动挨打,开启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华民族虽经八年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的国防力量更是令世界瞩目。出兵亚丁湾正是中国大国崛起的一个强有力的体现。总结: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同时,强大的国防力量也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
专题四:从“闭关锁国”到“大国外交”
(1)“闭关锁国”——“结与国之欢心”;(2)艰难的抗争——弱国无外交;(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大国外交”。本专题主要阐述近现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后,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均遭到严重破坏。弱国无外交。由于国家实力不济,无论是清王朝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外交都难以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 在全面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结: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中国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专题五:历史人物评述
(1)李鸿章——大清“裱糊匠”;(2)孙中山——革命先行者;(3) 毛泽东——新中国缔造者;4.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本专题主要介绍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四位历史人物: 首先,简要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其次,分析历史人物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第三,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对历史人物要依据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根据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总结: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才能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设以来,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探索与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专题教学模式。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推荐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作业08-21
中国近现代06-18
考研中国近现代史总结10-03
中国医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10-27
近现代中国法制06-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重点07-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09-03
中国近现代史脉络、教案上10-16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1-07
中国近现代艺术之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