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024-11-13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用10篇)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1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比 例 尺 的 意 义” 教 学 反 思

林碧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且与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这样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在学生身边挖掘素材,诱导学生发现问题

比如:在引入阶段,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我们熟悉的教室,并且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画法,把教室的8米画成了8厘米,6米画成了6厘米,另一种是8米画成了4厘米,6米画成了3厘米。然后进行了对比,说出了图形的大小变了,但是形状没变,无论怎么画,我们的教室还是原来的样子,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

从上可知,学生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挖掘知识的生活原型和适当创设探究内容的情景,就能激起他们探寻真知的强烈欲望。

二、在自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我考虑到比例尺的概念和怎样求比例尺这一部分知识较简单,况且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自学教材53页和54页上面的内容,自学后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在重点处加以点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知道了怎样求比例尺,认识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通过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比教师直接讲授效果好。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好,因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重点,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说比例尺的意义占用的时间多了,导致相应的习题没有完成,学生的练习时间偏少。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2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眼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眼光, 数学每一个主题的呈现都力求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这些都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条件奠定基础。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全面观察, 发现数学信息。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跳绳》一课时, 情景图中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知道有两名同学摇绳, 六名同学跳绳。

学生2:我知道图上跳绳的小朋友, 有四名男同学和四名女同学。

这时同学们举着的手都陆续地放下了, 现在他们看到的是最基本的图意, 然后我接着问:“还有新的发现吗?”学生用诧异的眼神看看我后, 又低下头去看图, 过了一会, 学生们陆续举起了手。

学生1:我发现有一个同学戴帽子, 七个同学没戴帽子。学生2:我发现有三名同学穿裙子, 五名同学没穿裙子。学生3:我发现有两名同学扎蝴蝶结, 六名同学没扎蝴蝶结。

学生4:我发现有一名同学上衣的颜色是黄色的, 其他七名同学上衣的颜色不是黄色的。

学生5:我发现扎一个小辫子的有两名同学, 其余的同学没有扎小辫子。

学生6:我发现有五名同学穿长裤, 其余三名同学没有穿长裤。

……

课堂上, 有时就因教师的一句引导、鼓励的话语, 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打开学生的观察视野, 发现更多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提问的勇气

学生数学的学习“从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的转变, 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 学生的学习热情迅速升温, 可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课堂上拼命举手, 利用胳膊肘敲击桌子, 就怕老师叫不到自己,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了中高年级课堂, “我要学”的气氛明显减少, 举手的人数减少, 热情不高, 给人一种引而不发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以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 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过于表扬;不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怕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课堂提问没有正确的引导;有时是因为难于驾驭课堂等原因。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具有亲和力, 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甚至敢于挑战教材。

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赞扬, 特别是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表扬, 当学生突破内心的自卑、畏惧的心理站起来大胆发问, 这就是要表扬的亮点, 同时他期待老师的表扬, 因此对于学生做出了努力而获得了成绩时, 不管成绩如何, 都应立即爽快地给予表扬, 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得到满足, 老师对学生的每一句赞扬都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 恰当的评价凸显在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数学来源于生活,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并能激发学生“心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降低学生提出问题的门槛, 不否定学生的提问, 多鼓励学生, 哪怕是我们认为比较幼稚、不着边际的问题, 也要进行评价, 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坚持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正面的评价, 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 这样肯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提问, 所提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有深度。

三培养学生分步筛选, 提升问题价值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为主, 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所以课前预习就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1. 预习中归纳问题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鼓励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 进行质疑到解疑, 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这样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解决, 消除了课堂上学生提问的盲目性, 经过预习, 课堂上学生针对不懂的地方会更加关注, 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提问, 课堂中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在预习中就能归纳出具有较高价值的问题。

2. 培养合作精神, 让研究的问题更有价值

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 课堂中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就不讲, 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组织交流来解决, 学生把预习时产生的疑问进行小组内交流再质疑, 形成小组的共性问题上升到全班讨论, 讨论的内容就有了实质的价值, 很有可能就是课堂教学要突破的重难点, 从而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3

【关键词】问题导学 思维创新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一百年前著名的德国教育家,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认为,让学生通过课前或课上的问题,自主探究本课内容,明白本课的教学内容或提出自己的困惑。在解惑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导学,以问启智,把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核心是问题,关键是导学。我主要从问题设疑 、课堂导学进行探讨 。

一、问题设疑 ,激发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设疑的能力,因为有了疑问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才愿意去思考,通过思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解题思维与应用能力 。

从新旧知的差异引入,设计问题。

当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紧时,可以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为新知埋下伏笔,使学生在“复习”中,学习新知,激起认知冲突。

例如,在学习“幂函数”这一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来讲述幂函数,而是将其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函数知识相结合,提出这样的问题:y=x-1,y=x,y=x2 这几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这个问题学生都可以回答,这几个函数底数相同,而指数不同。在此基础上引出幂函数的定义:如果一个函数,底数是自变量x,指数是常量a,即y=xa ,这样的函数叫幂函数。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便可以化解幂函数抽象难懂的特点,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已知经过引导与思考,完成对新知的构建。这种讲述方法比直接来讲述幂函数的定义更易使学生接受,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身边生活实例引入,设计问题。

抽象的数学源于生活,来自具体,在生活中产生了数学,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要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

例如,在讲“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时,我以学生所熟悉的彩票入手,让学生思考,中一等奖的机率是多少。这样学生自然就要了解一共可以生成多少张彩票,从而得出中奖几率。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能减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更能激起学生学好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以操作活动引入,设计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解,而进行操作演示,这样可以从中引发矛盾,促进思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基础,认知始于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有认识的能力,分析的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动手操作是产生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动手操作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从研究者的思维角度引入,设计问题。

学生的模拟研究活动体现为探究的兴趣与过程,保持和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利用科学研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并进行数学学习,要设法把发现提出问题的角色让给学生,教师不要包办;同时要注意不拘泥于前人经验,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二、课堂导学 ,启发思维

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启迪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要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做到趣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导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应 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悉心捕捉所学知识的各种信息,并加以艺术化,突出核心知识,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导促学——启迪学生思维迁移。

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知识点学生已经知晓 ,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这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内化。

因导求变——启发学生思维创新。

教师的“导”是要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在导学模式下,我们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改变轻过程 、重结论的做法。在课堂上教师应重在引导,而不是满堂灌 ,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因导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创造。教育心理研究表明:思维的动力来源于学生认知结构与学 习内容之间的不协调 。学生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教学 目标、不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导”是不同的,“导”要有时效性和实用性,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学 习,去创新 ,去提升。

总之,课堂提问充满艺术性。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数学问题的价值,将问题形式多样化,利用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宗树;从"问"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6(15)

[2]程春,李继权;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2013(8)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4

开放思维学而会问--数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尝试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或缺的一环,这已成为中学教学教育界的共识.但笔者感到,当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存在一种“误区”.即我们总是试图让学生“分析”、“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而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在习题教学中更是如此.通常,我们编出的习题都是封闭的,因而学生的.“分析”、“解决”的过程,只是一个复制别人设定的解法,遵循逻辑规则去寻求正确答案的过程.这种教学实际上只重视对知识的理解与继承,忽视了突破与创新.

作 者:徐玉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215006刊 名:中学数学月刊英文刊名:ZHONGXUE SHUXUE YUEKAN年,卷(期):2001“”(12)分类号:关键词: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5

一、联系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有机关联。问题往往通过关联物而发现, 因此, 拓展联系通道、顺藤摸瓜, 以联系法教学, 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基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原因与结果

从历史事实出发, 分析原因, 了解结果及影响, 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如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引导学生提问时, 学生问: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紧接着回答: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 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无理拒绝。教师指出这是导火索, 要求找出其它原因。学生又回答:其原因还包括“三座大山”的压迫、资产阶级的利益属性、中国人民的探索和斗争精神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等。在说到资产阶级的利益属性时, 教师特别强调, 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学生随即发现问题:资产阶级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为何不到十年就蜕变了?就上述问题作了探索之后, 再了解五四运动的结果, 显然, 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五四爱国运动,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段内容后思考并提问。

2.延续与变迁

对历史延续与变迁的思考, 是发现历史发展变化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如学习“科举制的创立”时, 让学生从考试科目、内容、形式等方面, 了解隋唐各阶段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并以延续与变迁的角度提问。学生发现自唐朝开始, 一直都有进士科, 且唐玄宗时期进士考试内容以诗赋为主, 便问道:进士科考一直延续到明清, 内容形式有变化吗?如果有, 那发生了哪些变化, 是积极还是消极变化, 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又如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时, 课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这一题目, 要求从延续与变迁角度发现问题。学生据此提出系列问题:中国何时开始管理台湾?台湾问题的变化与祖国各阶段国情有何关系?如今台海问题有何复杂性、该怎样解决?

3.时序与地域

即由此时发生何事, 想到彼时发生何时;由此地发生何事, 想到彼地发生何事;再想到它们之间有何关联。如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六国, 按时序往后联系, 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 年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 年爆发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 年项羽兵败, 刘邦建立西汉。这不但把系列事件串在一起, 而且激起了学生思考:秦始皇一扫天下, 何其强盛, 怎至于十几年后即二世而亡?楚汉之争初, 楚强汉弱, 为何短短四年项军就土崩瓦解?再如, 学到“新航路的开辟”时, 可联系到遥远的东方有无类似壮举?———郑和下西洋, 且大约早一世纪发生。然后, 顺势引导学生就发生航海壮举的条件、成就及影响等方面发现问题。

二、比较法

比较是指辨别事物间的异同或高下。将相同或对立的历史人物、事件、价值等进行比较, 引起认知冲突, 激起疑问。

1.人物比较

指类似的历史人物之间的比较, 就其地位、事迹、作用等进行比较。如组织学生对岳飞和戚继光作比较, 学生给出答案:相同点包括他们都是领兵打仗的英雄;所率军队英勇善战, 痛击了敌人;均为后人所敬仰。不同点是前者为抗金英雄, 后者是民族英雄, 等等。此时, 有学生质疑:为何岳飞不叫民族英雄?另一学生答道:戚继光抗击的是日本倭寇, 而岳飞抗击的金人后来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又一学生反驳:屈原是楚国人, 楚国和灭亡它的秦国后来都属于中国, 为何他能被称为爱国诗人?

2.事件比较

就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特点、性质、结果及意义等进行比较。如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时, 要求学生把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比较。学生答案———相同点:原因相同, 无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方式相同, 即暴力革命;性质、结果和意义相同, 都是无产阶级革命, 都取得最后胜利, 对本国和世界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同点:原因不尽相同, 俄国工业发展程度较高, 工人力量强大, 而中国90%以上是农民。经过不同, 中国革命时间长、曲折多;俄国在中心城市发起工人暴动, 而中国则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主体力量、革命意义不尽相同。之后, 学生质疑:中国革命以苏俄为榜样, 为何要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经历又如此曲折?

3.价值比较

即对历史事实与假设的相反事实进行比较, 主要回答“该不该”、“好不好”、“有无作用”等价值问题。如学习“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时, 虽然“鸿门宴”不是重点, 但因项羽的悲剧色彩, 学生尤为兴趣。于是, 要求学生就鸿门宴上项羽不杀与杀刘邦的结局进行比较。一方认为杀刘邦改不了根本局势, 理由是:项羽有勇无谋, 不善用人;杀了刘, 更陷自己于不义, 且会出现新对手。另一方认为杀了刘邦, 项羽必称霸天下, 理由是:项羽乃盖世英雄, 刘邦不过是无赖之徒, 杀了他不会陷项于不义;杀了刘, 项没有了对手, 自然能笑到最后。争论很激烈, 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矛盾, 有人问:英雄人物品质和对历史的作用有怎样的关系?也有人问:项羽杀了刘邦, 项可能天下无敌, 是否说明历史也很偶然?

三、综合法

综合是指把某对象的各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或把各个不同种类但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可分别称为同类综合、异类综合。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综合, 不但能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 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1.同类综合

学完世界近代史后, 布置一个题目, 即综述世界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政权确立的原因、方式和意义。学生的答案为:原因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逐步强大, 力图执政;方式含两种, 即暴力革命和改革, 前者如英、法、美, 后者如俄、日;意义极其重要, 即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促进了其它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学生也注意到, 它们存在各自的一些特征, 或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阶段经过妥协的“光荣革命”, 避免了流血, 建立君主立宪制, 这种形式不是很值得赞赏吗?或问:为何一些国家通过改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该如何解释?

2.异类综合

学完中国近代史后, 要求学生综述民国时期的社会概况。学生答案如下:政治上, 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称帝,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 国共合作与斗争, 降日与抗日, 大多时间、大部分地区动荡不安。经济上, 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但较落后;农业、商业乏善可陈。军事上, 国共内战, 国共合作抗日。思想文化科技得到较好发展, 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总之, 这是个政治变幻、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经济落后、民生凋敝的旧社会, 但也是新生力量成长、最后取得胜利的时期。在此过程中, 有学生问:为何共产党能由弱变强, 打败国民党反动派?为何中国的小米加步枪能击败日本侵略者?也有学生问:这时期经济落后, 但为何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可圈可点, 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

摘要:笔者认为, 初中历史教学可通过联系法, 即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时序与地域联系;比较法, 即人物比较、事件比较、价值比较;综合法, 即同类综合、异类综合;等等,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承吉.中学历史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6.

[2]王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思路[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4 (2) :7.

[3]黄清强.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J].福建教学研究, 2013 (7) :31.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6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中学生 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是创造的开端,没有问题便没有创造。科学研究与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思”,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形成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问题教学法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情景性),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社会性),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提出和解决一个或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性、社会性、主动性是它的三个重要特征。

可见,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疑问,是开启知识的源泉,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好媒体。

二、提出问题的要求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

平时常听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不爱动脑,不知要问什么”“老师没有提到的问题,学生就想不到。”其实,出现这种状况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必然关系。有些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喜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经过把物理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很少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内容。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对能体现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没有加以注意或不以为然,这样造成学生循规蹈矩,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前提是教师给自己准确定位;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将知识直接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表露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可供学生产生质疑的问题和思考的时间。而且,教师应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量子力学中的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的脑海中骤然出现的。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提问的动机和能力水平。

接着,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就像有的教师说:教师有时应当故意“稚化”自己,把自己“退化”为一个初学者,像初学者一样在经历错误中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会美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条件

1.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们用经验和实验证明“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对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应让学生对提出问题感兴趣。

2.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

学生不敢问“问题”主要心理障碍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培养方法:当学生问“问题”时不能轻视,不能嘲笑,要满腔热情的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要想尽办法进行“合理”地表扬,凡是“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重在肯定,对不合理成分用积极的态度指出。对“问题”进行指正时要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不能自己“冲锋陷阵”,对“问题”中的错误成分“穷追猛打”。总之,教师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要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3.留给学生有足够的问“问题”的空间

教学中不能对问题的讨论匆匆了场,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间充分地争论。尽量地让学生有讨论问题的体验,使他们在体验中不但修正对问题的看法,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案。实际上,问题解决的讨论过程中,学生间的争论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的基础是了解问题的背景知识和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通过真实而有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和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有助于通过积极探究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现实的创造力。

三、问题教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问题性教学是以问题为纽带,通过问题、通过学生在问题中的思考来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其操作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活动探索、讨论反馈问题、反思深化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

设置情景,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活动探索中,关键是要验证所提出的问题。这时,就要进行设计方案。叫两位同学上台讲讲他们的设计方案。然后要求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看看这些方案是不是最完善。实验时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好等等。这样,经过对问题的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学生既可以进一步明确问题意义,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也能够对原来问题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拓展,使问题更具有发展性。

(二)使学生在讨论反馈问题中获得成功经验

教师可针对在独立探索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问题(如共同的难点、重要的概念、意见分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讨论中僬侥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相互答辩,相互启发。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能从中尝到学习的甜头和亲自发现的喜悦。获得个体成功的经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

(三)反思深化问题、养成提问习惯

问题性教学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可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当是用传授知识而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四、总结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7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探究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目前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

物理,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之基础,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有着愈加广泛的应用。物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因此,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能动性和认知内驱力,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一、教师应充分创造问题的情境

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活动时,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力的合成》一课时,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让学生自己玩一玩,让同学们自己发现角度改变邻边和对角线变化,提出怎样就会变大,怎样做又变小呢?同学们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就会发现答案的所在。这时老师就需小结一下:合力F随θ的增大而减小,合力F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同学们自己动手,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实践能力,而且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教师引导同学们从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条件,随时引导同学们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物理问题,了解物理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比如在运动力学的教学中,抛弃原有的物块等空洞形象运动模型中,代之以汽车、飞机等实物;从斜拉桥、“雪龙号”的受力分析到过山车、打桩机、“神五”飞船的运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都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此应创设生活情境,用真实、常见、身边的人或事去感染同学们、激励同学们,在轻松熟悉的环境里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再去发现新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活动直至完成学习任务。整节课气氛轻松活跃,同学们情绪高涨,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中要多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同学们的评价往往是很直接的,即肯定与否定。如“恩”“对”“很好”等。而新课程提出自主,探究的合作的学习,要求教师评价语言的多样化,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即能教给同学们知识,又能教会他们求知、合作、竞争。还能培养同学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果我们在评价同学们时要多用“不错”“你的想法很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如果……这样就更好了”“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即使同学们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的想法很特别”“你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想法”,这样在就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挫伤同学们积极性的行为和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看到有些老师故意出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课的同学回答,当同学回答不出来时正好加以批评,以示惩罚。实际上,这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同学们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不要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问题后,我们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相互讨论与交流,在由他们自己分析归纳出答案。这样通过同学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主动的参与“问题解决”,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会大大的激发同学们的探索欲望,提高同学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我们平时那种“自问自答”式的教学对同学们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要尽量避免。因此,当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时,我都会习惯的问其他同学“他说的对吗”,同学们自己来判断对与错,同时也会引导他们,对是对在哪里,错又是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这样虽然是一个人在回答问题,而实际上大家都在思考,不仅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觉得老师很看重他们,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同学们只是根据老师的表情来回答,根本不去认真思考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如果是老师说的话,他们都会认为是对的,更不会加以判断,全盘吸收,时间一长,同学们养成被动学习习惯,根本不愿动脑筋,学习变成一种被动行为,只能是越学越累。

五、不要忽视同学们的提问

听课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同学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是老师根本预料不到的,为了不影响自己的上课,往往视而不见,或者用眼神制止,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同学们中,小学生占13.3%,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专家分析,同学们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同学们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的同学只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教师忽视同学们的提问是导致同学们不提问题的罪魁祸首。

因此,我在我的教学日记中都有记录以住同学们所提的问题。然后我对这些问题进行选择,根据选择的问题再确定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更是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鼓励同学们提问题,还承诺他们,如果在课堂上积极提出相关的问题。除了表扬之外,还有相应的奖励,因为他们如果可以提出问题,那么他们在上这堂课之前会很认真的预习。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和同学们的思想是保持一致的,轻松而又效果显著。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8

一、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 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虽然普遍学习成绩出色, 在数学推理运算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他们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 缺乏创新精神.”究其原因就是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等方式及师道尊严旧观念影响, 一切以升学为目标来进行高强度的题海战术训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问题可问或者不敢提出问题, 未认识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通过介绍数学故事、数学史和现代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的需要, 提高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如意大利的伽利略敢问星球为什么不沿着直线走;小时候被人称“白痴”的爱因斯坦提出什么是时间, 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等“怪”问题, 他们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通过教育,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从没有问题问到想问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建立起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感到自己处于自由和放松的氛围中, 思维才能进入自组织、自调节过程, 才能真正的敢于表现自己, 才有可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如果师生之间冷漠, 教师在课堂对调皮学生偶发的不良现象过多指责, 必然使课堂气氛紧张, 学生的心里感到压抑, 不敢提出问题, 学生的思维不能处于高度活跃, 创造性思维就无法产生.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误, 甚至是很荒诞, 教师都不要批评或取笑, 要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等向学生传递教师的关注、激励和赞许之情,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尊重自己, 是可以信赖的, 这样学生思维的激情才会爆发出来, 否则学生的好奇心和提问精神就会被浇灭.生活中应通过各种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 让师生在友好氛围中交流.如教师加入班级的QQ聊天群, 学生生日时发个祝福短信等.当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时, 老师的认可、同学的喝彩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有问题.“生活是创作之源, 素材是思维之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原有认知水平, 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 把枯燥的数学原理与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创设多元、新颖、刺激且能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思维活动才能达到高度的紧张状态, 学生才易于发现问题, 并提出学生关注且想知道的问题.问题情境可以通过图画、图表、模型、实践活动、故事、随堂实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或由具体的数学问题引起悬念等多种方式进行创设.如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 教师说:“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你们能说出四边形、五边形、二十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很快说出答案, 此时学生感到好奇、惊讶, 心里都在想怎么求多边形内角和呢.问题自然就会产生.遇到学生提不出问题的时候, 教师应作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来观察世界, 同时教师用暗示性语言等引发学生思考, 使其产生质疑猜想, 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四、教师示范引领, 让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敢于提出问题, 但是还没有办法解决根本的问题.由于初中生的知识基础较浅,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比较薄弱, 常用的分析思考方法不多.因此,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分析思考方法, 如分析法、综合法、枚举法、归纳类比法、联想逆向法、否定假设法、数形结合法等, 引导学生用这些方法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数学七年级 (下册) “6.1.1有序数对”时, 针对当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后, 每家的房前都挂上了门牌号的情况, 我在课堂上提问:“你能用数字结合适当文字表述你家的位置吗?”许多学生纷纷说出家在××村 (街) 号.“家长会要到了, 你能告诉家长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吗?千万不要让父母找不到你的位置哦.”问题解决后, 我又提问:“你能提出类似的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问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时, 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 有的提出:怎样用有序数表述老师家在学校的位置?更精彩的是有个学生提出:怎样用有序数表述我国发射到太空中的卫星的位置?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学会了用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来思考和提出问题.此外, 教师可采用故意留下一些破绽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或通过做纠错题、开放题等方法来进行训练.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要得道, 二要经常历练, 历练成了习惯, 才算有这种能力.”这里的“道”便是方法.只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提问技巧进行多角度的指导和训练,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总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创建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努力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 精心指导学生学习思考和提问的方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进一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真正体现新课改理念, 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伟, 王洁.“问题提出”也应以学生为主体[J].数学教育研究, 2001 (1) :8.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9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问题

在问题教学中, 要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而一年级的学生却不能分清哪些是信息?哪个是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列式?例如右图左边的这一小题的正确率, 右边的这一题差很多, 很多孩子列出的算式是4+2=6。这表示孩子不能正确的看懂题目的意思, 不理解题目要求的的“右边有几个?”而是单纯的看到大括号就是上面两个加起来等于下面的6个。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就会发现告诉我们:左边有4个, 一共有6个, 要求的问题是:右边有几个?那么就会发现求出来6不是右边的个数。

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 学生必须先看懂图, 正确收集图中的信息, 在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信息与问题上, 学习困难比较大。

二、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 可以结合其的年龄特点, 从一些生活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学课堂, 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动手操作中学习,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时, 教师给有些小组准备了五角星、有些小组是雪花片或者是五彩小棒。并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活动, 师:“四人小组合作数出35个, 能不能想办法, 使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是35个。”学生对这个问题及材料都非常感兴趣,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 学生都非常认真地讨论。反馈的时候, 有前面数10个的渗透, 基本上的小组都是10个堆一起, 10个排一行, 或者是10根捆一捆, 只有一个小组的雪花片是5个5个放的, 于是老师让学生们比较一下, 这两种方法。有学生就说:“10个10个放, 很清楚3个10就是30, 但是5个5个放, 还要数过, 所以是前面的方法更好。”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 把学生的想法通过直观的材料展示出来, 学生能更好地发现35里面有 () 个十和 () 个一, 并不仅仅是通过记忆, 而是有了更多经验的积累。

三、营造自由氛围, 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 做到“不唯上、不唯书”, 而这正是我国学生所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好习惯。

一年级刚入学, 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是最喜欢提问的时候, 可是年级越高, 却发现提问孩子越少。一年级学生注意稳定性不高, 好动, 有的时候课堂纪律一差, 老师可能就会开始批评几个特别淘气的孩子, 而其他孩子就会特别担心自己也被老师批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的确需要强调课堂纪律, 让全班孩子们能认真听课, 但如果老师能表扬一些特别认真听课的孩子, 或者是听得特别认真的小组, 其他的孩子也都会变得特别认真。同时孩子在老师的赞扬和鼓励中, 会更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算是说错了, 也不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 也就能更加放心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四、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怎样提问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 一直以来都比较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 教师担心孩子不会问, 记得上次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这节课, 给我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这个环节:

学生列式板书:12×8+8×8 (12+8) ×8

12×7+8×7 (12+8) ×7

师:对于上面的算式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的?

他请一位学生提问写出算式的同学, 如第一个算式:

生:12×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12×8是左边总共有96棵树。

生:8×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8×8是右边总共有64棵树。

生:把他们加起来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加起来就是左右两边总共的树。

师: (问全班同学) 通过这位同学的提问, 你们明白12×8+8×8?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了吗?

(学生都表示听懂了)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来问一问另外几个算式的意思的?

(学生都非常踊跃举手)

这个环节的教学不是由老师自己来评价, 而是由写的学生讲出算式的意义, 并且在讲完之后, 还会追问其他学生:“你有什么问题, 请你提出来。”

吴老师的课, 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在那次听完课后, 我也学着让孩子们对其他学生写出的算式提问。虽然一年级的孩子有些地方问得并不好, 而且感觉着比较浪费时间, 但是如果能坚持不懈的这样做, 相信以后的课堂将会更加省力, 学生不仅会问, 而且会更加喜欢自己做主的课堂!

五、学会等待, 给学生更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很多时候, 也许不是我们教师不够耐心, 而是需要赶教学的进度, 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都是与本节课的内容是无关的, 怕浪费时间。例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 (少) 几”的时候?我把例题改成自己班学生的评比, 根据在大屏幕上的图

学生提出了:“何婷比朱颖多得了几面小红旗?”“何婷和朱颖一共得了几面小红旗?”“朱颖比何婷少得了几面小红旗?”自己预设的问题学生都提出来了, 我感觉很高兴, 可以进入下一环节了。可是下面却还举着好几只小手?身体已经半站起来, “嗯嗯……嗯嗯”一副一定要说的样子, 这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可爱之处吧!学生已经把我需要的两个问题给提出来了, 我想再说下去, 学生可能要么重复这几个问题, 浪费课堂时间, 又看看那几只坚定不肯放下的小手, 于是我就再请学生说。

生1:何婷给朱颖几面小红旗, 朱颖就比何婷多了?

我没想到他会提出这个问题, 吃惊了一会后, 让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师:那是几面呢?

学生想了一会, 有几个学生说是3面。

于是我利用课件上移动, 何婷10面给了朱颖3面后变成7, 朱颖得到3后变成了9。

生2:何婷给马颖几面小红旗, 朱颖就和何婷一样多了?

学生从图中很容易得出是2面。

学生后面提出的两个问题是我预料之外的, 课标说“提出问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有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能看到自己想问的问题, 而学生却能根据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或者是生活积累, 问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 或许我们老师可以减少一些功利, 听听孩子们的问题, 如果真的很有意义但又很复杂, 可以告诉孩子放到课后去解决。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 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从提高学生看图能力、题目理解能力着手, 创设探究交流的方式,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会问问题。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四基”“四能”给课程建设带来的影响——宋乃庆教授访谈录[J].小学教学, 2012.07-08

从简单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一年级孩子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但是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也非常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提问。教师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学习欲望,让他们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问题

在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一年级的学生却不能分清哪些是信息?哪个是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列式?例如右图左边的这一小题的正确率,右边的这一题差很多,很多孩子列出的算式是4+2=6。这表示孩子不能正确的看懂题目的意思,不理解题目要求的的“右边有几个?”而是单纯的看到大括号就是上面两个加起来等于下面的6个。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就会发现告诉我们:左边有4个,一共有6个,要求的问题是:右边有几个?那么就会发现求出来6不是右边的个数。

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学生必须先看懂图,正确收集图中的信息,在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信息与问题上,学习困难比较大。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可以结合其的年龄特点,从一些生活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动手操作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时,教师给有些小组

准备了五角星、有些小组是雪花片或者是五彩小棒。并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师:“四人小组合作数出35个,能不能想办法,使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是35个。”学生对这个问题及材料都非常感兴趣,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都非常认真地讨论。反馈的时候,有前面数10个的渗透,基本上的小组都是10个堆一起,10个排一行,或者是10根捆一捆,只有一个小组的雪花片是5个5个放的,于是老师让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学生就说:“10个10个放,很清楚3个10就是30,但是5个5个放,还要数过,所以是前面的方法更好。”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把学生的想法通过直观的材料展示出来,学生能更好地发现3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并不仅仅是通过记忆,而是有了更多经验的积累。

三、营造自由氛围,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而这正是我国学生所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好习惯。

一年级刚入学,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是最喜欢提问的时候,可是年级越高,却发现提问孩子越少。一年级学生注意稳定性不高,好动,有的时候课堂纪律一差,老师可能就会开始批评几个特别淘气的孩子,而其他孩子就会特别担心自己也被老师批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的确需要强调课堂纪律,让全班孩子们能认真听课,但如果老师能表扬一些特别认真听课的孩子,或者是听得特别认真的小组,其他的孩子也都会变得特别认真。同时孩子在老师的赞扬和鼓励中,会更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算是说错了,也不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也就能更加放心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四、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提问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比较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担心孩子不会问,记得上次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这节课,给我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这个环节:

学生列式板书:12×8+8×8 (12+8)×8

12×7+8×7 (12+8)×7

师:对于上面的算式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的?

他请一位学生提问写出算式的同学,如第一个算式:

生:12×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12×8是左边总共有96棵树。

生:8×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8×8是右边总共有64棵树。

生:把他们加起来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加起来就是左右两边总共的树。

师:(问全班同学)通过这位同学的提问,你们明白12×8+8×8?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了吗?

(学生都表示听懂了)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来问一问另外几个算式的意思的?

(学生都非常踊跃举手)

这个环节的教学不是由老师自己来评价,而是由写的学生讲出算式的意义,并且在讲完之后,还会追问其他学生:“你有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

吴老师的课,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在那次听完课后,我也学着让孩子们对其他学生写出的算式提问。虽然一年级的孩子有些地方问得并不好,而且感觉着比较浪费时间,但是如果能坚持不懈的这样做,相信以后的课堂将会更加省力,学生不仅会问,而且会更加喜欢自己做主的课堂!

五、学会等待,给学生更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很多时候,也许不是我们教师不够耐心,而是需要赶教学的进度,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都是与本节课的内容是无关的,怕浪费时间。例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时候?我把例题改成自己班学生的评比,根据在大屏幕上的图

何婷:

朱颖:

学生提出了:“何婷比朱颖多得了几面小红旗?”“何婷和朱颖一共得了几面小红旗?”“朱颖比何婷少得了几面小红旗?”自己预设的问题学生都提出来了,我感觉很高兴,可以进入下一环节了。可是下面却还举着好几只小手?身体已经半站起来,“嗯嗯……嗯嗯”一副一定要说的样子,这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可爱之处吧!学生已经把我需要的两个问题给提出来了,我想再说下去,学生可能要么重复这几个问题,浪费课堂时间,又看看那几只坚定不肯放下的小手,于是我就再请学生说。

生1:何婷给朱颖几面小红旗,朱颖就比何婷多了?

我没想到他会提出这个问题,吃惊了一会后,让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师:那是几面呢?

学生想了一会,有几个学生说是3面。

于是我利用课件上移动,何婷10面给了朱颖3面后变成7,朱颖得到3后变成了9。

生2:何婷给马颖几面小红旗,朱颖就和何婷一样多了?

学生从图中很容易得出是2面。

学生后面提出的两个问题是我预料之外的,课标说“提出问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有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能看到自己想问的问题,而学生却能根据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或者是生活积累,问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或许我们老师可以减少一些功利,听听孩子们的问题,如果真的很有意义但又很复杂,可以告诉孩子放到课后去解决。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四基”“四能”给课程建设带来的影响——宋乃庆教授访谈录[J].小学教学,2012.07-08

[3]戴国仁.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J].数学教学通讯,2003.12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摘 要】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从提高学生看图能力、题目理解能力着手,创设探究交流的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会问问题。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一年级孩子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但是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也非常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提问。教师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学习欲望,让他们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问题

在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一年级的学生却不能分清哪些是信息?哪个是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列式?例如右图左边的这一小题的正确率,右边的这一题差很多,很多孩子列出的算式是4+2=6。这表示孩子不能正确的看懂题目的意思,不理解题目要求的的“右边有几个?”而是单纯的看到大括号就是上面两个加起来等于下面的6个。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就会发现告诉我们:左边有4个,一共有6个,要求的问题是:右边有几个?那么就会发现求出来6不是右边的个数。

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学生必须先看懂图,正确收集图中的信息,在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信息与问题上,学习困难比较大。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可以结合其的年龄特点,从一些生活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动手操作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时,教师给有些小组

准备了五角星、有些小组是雪花片或者是五彩小棒。并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师:“四人小组合作数出35个,能不能想办法,使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是35个。”学生对这个问题及材料都非常感兴趣,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都非常认真地讨论。反馈的时候,有前面数10个的渗透,基本上的小组都是10个堆一起,10个排一行,或者是10根捆一捆,只有一个小组的雪花片是5个5个放的,于是老师让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学生就说:“10个10个放,很清楚3个10就是30,但是5个5个放,还要数过,所以是前面的方法更好。”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把学生的想法通过直观的材料展示出来,学生能更好地发现3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并不仅仅是通过记忆,而是有了更多经验的积累。

三、营造自由氛围,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而这正是我国学生所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好习惯。

一年级刚入学,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是最喜欢提问的时候,可是年级越高,却发现提问孩子越少。一年级学生注意稳定性不高,好动,有的时候课堂纪律一差,老师可能就会开始批评几个特别淘气的孩子,而其他孩子就会特别担心自己也被老师批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的确需要强调课堂纪律,让全班孩子们能认真听课,但如果老师能表扬一些特别认真听课的孩子,或者是听得特别认真的小组,其他的孩子也都会变得特别认真。同时孩子在老师的赞扬和鼓励中,会更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算是说错了,也不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也就能更加放心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四、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提问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比较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担心孩子不会问,记得上次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这节课,给我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这个环节:

学生列式板书:12×8+8×8 (12+8)×8

12×7+8×7 (12+8)×7

师:对于上面的算式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的?

他请一位学生提问写出算式的同学,如第一个算式:

生:12×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12×8是左边总共有96棵树。

生:8×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8×8是右边总共有64棵树。

生:把他们加起来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加起来就是左右两边总共的树。

师:(问全班同学)通过这位同学的提问,你们明白12×8+8×8?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了吗?

(学生都表示听懂了)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来问一问另外几个算式的意思的?

(学生都非常踊跃举手)

这个环节的教学不是由老师自己来评价,而是由写的学生讲出算式的意义,并且在讲完之后,还会追问其他学生:“你有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

吴老师的课,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在那次听完课后,我也学着让孩子们对其他学生写出的算式提问。虽然一年级的孩子有些地方问得并不好,而且感觉着比较浪费时间,但是如果能坚持不懈的这样做,相信以后的课堂将会更加省力,学生不仅会问,而且会更加喜欢自己做主的课堂!

五、学会等待,给学生更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很多时候,也许不是我们教师不够耐心,而是需要赶教学的进度,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都是与本节课的内容是无关的,怕浪费时间。例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时候?我把例题改成自己班学生的评比,根据在大屏幕上的图

何婷:

朱颖:

学生提出了:“何婷比朱颖多得了几面小红旗?”“何婷和朱颖一共得了几面小红旗?”“朱颖比何婷少得了几面小红旗?”自己预设的问题学生都提出来了,我感觉很高兴,可以进入下一环节了。可是下面却还举着好几只小手?身体已经半站起来,“嗯嗯……嗯嗯”一副一定要说的样子,这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可爱之处吧!学生已经把我需要的两个问题给提出来了,我想再说下去,学生可能要么重复这几个问题,浪费课堂时间,又看看那几只坚定不肯放下的小手,于是我就再请学生说。

生1:何婷给朱颖几面小红旗,朱颖就比何婷多了?

我没想到他会提出这个问题,吃惊了一会后,让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师:那是几面呢?

学生想了一会,有几个学生说是3面。

于是我利用课件上移动,何婷10面给了朱颖3面后变成7,朱颖得到3后变成了9。

生2:何婷给马颖几面小红旗,朱颖就和何婷一样多了?

学生从图中很容易得出是2面。

学生后面提出的两个问题是我预料之外的,课标说“提出问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有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能看到自己想问的问题,而学生却能根据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或者是生活积累,问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或许我们老师可以减少一些功利,听听孩子们的问题,如果真的很有意义但又很复杂,可以告诉孩子放到课后去解决。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四基”“四能”给课程建设带来的影响——宋乃庆教授访谈录[J].小学教学,2012.07-08

[3]戴国仁.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J].数学教学通讯,2003.12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摘 要】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从提高学生看图能力、题目理解能力着手,创设探究交流的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会问问题。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一年级孩子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但是他们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也非常喜欢在课堂上发言提问。教师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学习欲望,让他们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问题

在问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一年级的学生却不能分清哪些是信息?哪个是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样列式?例如右图左边的这一小题的正确率,右边的这一题差很多,很多孩子列出的算式是4+2=6。这表示孩子不能正确的看懂题目的意思,不理解题目要求的的“右边有几个?”而是单纯的看到大括号就是上面两个加起来等于下面的6个。我们如果能让学生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就会发现告诉我们:左边有4个,一共有6个,要求的问题是:右边有几个?那么就会发现求出来6不是右边的个数。

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以图画形式呈现,学生必须先看懂图,正确收集图中的信息,在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信息与问题上,学习困难比较大。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可以结合其的年龄特点,从一些生活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动手操作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时,教师给有些小组

准备了五角星、有些小组是雪花片或者是五彩小棒。并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师:“四人小组合作数出35个,能不能想办法,使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是35个。”学生对这个问题及材料都非常感兴趣,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都非常认真地讨论。反馈的时候,有前面数10个的渗透,基本上的小组都是10个堆一起,10个排一行,或者是10根捆一捆,只有一个小组的雪花片是5个5个放的,于是老师让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学生就说:“10个10个放,很清楚3个10就是30,但是5个5个放,还要数过,所以是前面的方法更好。”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把学生的想法通过直观的材料展示出来,学生能更好地发现3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并不仅仅是通过记忆,而是有了更多经验的积累。

三、营造自由氛围,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做到“不唯上、不唯书”,而这正是我国学生所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好习惯。

一年级刚入学,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是最喜欢提问的时候,可是年级越高,却发现提问孩子越少。一年级学生注意稳定性不高,好动,有的时候课堂纪律一差,老师可能就会开始批评几个特别淘气的孩子,而其他孩子就会特别担心自己也被老师批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的确需要强调课堂纪律,让全班孩子们能认真听课,但如果老师能表扬一些特别认真听课的孩子,或者是听得特别认真的小组,其他的孩子也都会变得特别认真。同时孩子在老师的赞扬和鼓励中,会更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算是说错了,也不担心老师会批评自己,也就能更加放心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四、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提问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比较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担心孩子不会问,记得上次有幸聆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这节课,给我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这个环节:

学生列式板书:12×8+8×8 (12+8)×8

12×7+8×7 (12+8)×7

师:对于上面的算式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的?

他请一位学生提问写出算式的同学,如第一个算式:

生:12×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12×8是左边总共有96棵树。

生:8×8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8×8是右边总共有64棵树。

生:把他们加起来是什么意思?

写出算式的学生:加起来就是左右两边总共的树。

师:(问全班同学)通过这位同学的提问,你们明白12×8+8×8?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了吗?

(学生都表示听懂了)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来问一问另外几个算式的意思的?

(学生都非常踊跃举手)

这个环节的教学不是由老师自己来评价,而是由写的学生讲出算式的意义,并且在讲完之后,还会追问其他学生:“你有什么问题,请你提出来。”

吴老师的课,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在那次听完课后,我也学着让孩子们对其他学生写出的算式提问。虽然一年级的孩子有些地方问得并不好,而且感觉着比较浪费时间,但是如果能坚持不懈的这样做,相信以后的课堂将会更加省力,学生不仅会问,而且会更加喜欢自己做主的课堂!

五、学会等待,给学生更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很多时候,也许不是我们教师不够耐心,而是需要赶教学的进度,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都是与本节课的内容是无关的,怕浪费时间。例如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时候?我把例题改成自己班学生的评比,根据在大屏幕上的图

何婷:

朱颖:

学生提出了:“何婷比朱颖多得了几面小红旗?”“何婷和朱颖一共得了几面小红旗?”“朱颖比何婷少得了几面小红旗?”自己预设的问题学生都提出来了,我感觉很高兴,可以进入下一环节了。可是下面却还举着好几只小手?身体已经半站起来,“嗯嗯……嗯嗯”一副一定要说的样子,这也是一年级孩子的可爱之处吧!学生已经把我需要的两个问题给提出来了,我想再说下去,学生可能要么重复这几个问题,浪费课堂时间,又看看那几只坚定不肯放下的小手,于是我就再请学生说。

生1:何婷给朱颖几面小红旗,朱颖就比何婷多了?

我没想到他会提出这个问题,吃惊了一会后,让全班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师:那是几面呢?

学生想了一会,有几个学生说是3面。

于是我利用课件上移动,何婷10面给了朱颖3面后变成7,朱颖得到3后变成了9。

生2:何婷给马颖几面小红旗,朱颖就和何婷一样多了?

学生从图中很容易得出是2面。

学生后面提出的两个问题是我预料之外的,课标说“提出问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有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能看到自己想问的问题,而学生却能根据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或者是生活积累,问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或许我们老师可以减少一些功利,听听孩子们的问题,如果真的很有意义但又很复杂,可以告诉孩子放到课后去解决。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四基”“四能”给课程建设带来的影响——宋乃庆教授访谈录[J].小学教学,2012.07-08

[3]戴国仁.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J].数学教学通讯,2003.12

上一篇: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文书格式下一篇:2023年2月党员思想汇报:履行党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