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2024-10-15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通用12篇)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篇1

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那么,怎样达成这个目标,并能得到较好地落实呢?

一、要注重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理解

问题解决,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一方面,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当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学生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数学的用途和价值,为此,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教师要去鼓励学生看懂问题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熟悉的符号表达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所求的问题和情境中的条件,运用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分析数量关系,回忆所学运算及其它内容的数学意义,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向别人解释自己所列模型的实际意义。例如在百分数认识教学中穿插教学千分数,并认识千分号,学生能很快掌握,还能很好地加以应用。

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

问题解决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决,更多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是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

1.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将“隐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显性化”。在问题解决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需要运用哪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使学生注意是否要调整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并组织好学生交流。

2.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会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例如在一段楼梯上铺上地毯,求地毯的长度。

5年6月21日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篇2

一、寻找问题

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安排下面的应用问题:梨有26箱 ,苹果有28箱 (以图的形式呈现 ),小货车一次能装50箱 ,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都运走吗?为什么? 再如给出一周内三种书的售书情况, 然后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预测一个月内三种书的售出情况,不计算看看最受欢迎的书是什么书,估计一下其中一种书每天的售出本数,一个月每种书各售出几本,等等。 新教材在问题的呈现形式上可谓生动活泼,问题的内容与呈现形式是我们研究的首要问题。

1.改 造问题

按前面对问题的界定, 我们可以发现课本练习中的很多题目只能算是训练性的习题。 有时,我们必须对一些习题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问题”。 五年级数学书上有这样一类行程问题: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出发,小红每分行65米,小强每分行70米,4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我们在学校的一次质量调研中把它改编成: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小红每分行65米,小强每分行70米,4分钟后,小红和小强两人相距多少米? (请你从不同的运动方向考虑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规定运动方向的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运动方向去考虑。 第一种是相对而行,算式是800-(70+65)×4。第二种是相背而行,算式是800+(70+65)×4。 第三种是同向而行 ,小强在前 ,800+(70-65)×4。 第四种也是同向而行,小红在前,800-(70-65)×4。 这样的改进比一般性习题更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紧张, 更能使学生整体把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2.引 进问题

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题:前不久在老师住的那幢楼来了三个从外地到吴江工作的人,小徐、小陈和小周,他们三人合租了501室一套房:

姓名住房面积公用面积

小徐1号房17平方米共30平方米(包括客厅、卫生间、厨房)

小陈2号房19平方米

小周3号房24平方米

每月租金540元,他们三人该如何分摊房租? 写出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学生有的按住房面积的比例分配, 算式是540×17∕60=153(元 ),540×19∕60=171(元 ),540×24∕60=216(元 )。有的学生把公用面积平均分配给3人,按27:29:34分配,算式是540×27 ∕ 90=162 ( 元 ),540×29 ∕ 90=174 ( 元 ),540×34 ∕ 90=204(元)。

二、问题解决

1.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思考:什么是已知的? 什么是所要求的? 什么是可以引进的? 以适当的表格或图像对问题中已知的东西进行整理,或是引入适当的符号使对象更易于处理。 在最近进行的一次校内研讨课上,四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内容是用列举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课的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听课后的评议中, 老师们都意识到这种解题策略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能力强的学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用这种列举法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从而搭桥铺路,顺利求解。

2.寻 求解法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问题进行识别、 归类, 提出猜想,对猜想进行改进或验证,对问题的识别和归类最基本的方法是对数学模式的辨认,从所给问题的情境中辨认出模式,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 我们通常指导学生交替使用顺推和逆推的“搜索”策略,两面夹攻逐步逼近目标,辨认出有关模式。 这里的“顺推”和“逆推”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分析法、综合法思路,这是两种基本策略。 五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学生之所以难, 就是因为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把握不好,分析法、综合法两种思路的指导与训练不到位。

3.表 达解法

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计算、测量、统计、作图等,在表达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意外情况,这时需要解决问题者重新寻找新的解题策略,采用更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校五年级考试让我出卷子,我便出了这样一道题:太湖边的一个小渔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 有一年,他们从6月1日起开始打鱼,每人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 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鱼休息1天。 ” 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鱼休息1天。 ”有一位城里的朋友想趁他们都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可以选择哪些日子去呢? 这个月里两位渔夫同时在外打鱼的日子有几天? 考试后,我去组里了解该道题的解答情况,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被认为数学好的班级只有3个人解答对了两个问题,而素来被认为较差的一个班级则有二十多人做对。 这是什么原因? 我分别询问了两个班的老师,前者说:我平时强调应用题的解答一定要有算式,要用算式说明过程。 后者说:平时我经常指导学生用列举法思考问题。 的确,我出这道题正是为了检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看后一个班级学生的解答过程,他们都是在试卷上列出日期,然后圈出符合要求的日期,如:

老渔夫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

小渔夫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

学生不用列出全部的日期,便可以得出只要是4和6的公倍数的日期,便是两人共同在家休息的日子(12日、24日)。同时在外打渔的日子只要在1—30这三十个数中圈出4、6的倍数。

4.回顾反思

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反思自己开始时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突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到哪些知识,反思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与其他知识是否有联系,等等。 这一反思的环节对整个解决问题起着调节与监控的作用。

三、存在困惑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篇3

[关键词]问题 问题意识 问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78

数学教学的本质,并非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单纯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就要将问题当做课堂教学的核心,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锻炼数学生思维。

一、彰显问题所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前,要尽可能地让数学问题彰显出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问题的彰显,才能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产生数学探索的动力。

如教学“简便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我组织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和计算器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算得更快更简便。

第一组习题:14.35-8.2-0.8 5.6÷2.5÷4 4×0.3÷0.3

第二组习题:14.35-8.2+0.8 5.6÷2.5×4 4×0.3÷4×0.3

学生经过计算后很快发现了问题,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计算器还没有口算算得快?为什么第二组的结果和第一组不同?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主动发现了问题,并通过问题探究,最终获得了答案:虽然数字相同,但计算符号不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由此学生获得了计算经验:做计算题时要看清标点符号,尽量使用简便算法,而且要对一些看似相似的题进行辨析。

以上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入手,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下一步顺利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迈出启发学生开始数学探索的第一步。

二、聚焦学生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

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发展。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旦进入交流探究环节,往往会有教师进行过多的课堂预设,并且以这种设置作为重点,让学生围绕特定的答案展开讨论,造成了学生的被动接受。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聚焦学生的问题,然后将这些困惑进行集体呈现,从而带领学生自主思考。

如在教学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教师往往会提前准备好教具和材料,让学生使用方格图来进行拼接,然后预设如何剪、切、拼。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笔者在教学时采用学生探究的方式,将问题集中展示,效果不错。如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什么有关?它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和经验,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认为是底乘邻边,有的认为是底乘高。到底是哪一种呢?笔者将两种方案呈现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一部分学生提出要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来进行验证;另一部分学生提出要用方格图来数方格验证。通过这样的引导设计,学生不再围着教师预设的方向亦步亦趋,保证了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小组合作起来非常顺畅。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索的興趣,也培养了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总结拓展问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拓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能够让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同时展开拓展,不但能够总结思维方法,而且也能够总结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从而丰富自己的数学表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构新的数学知识模型,为下一步的问题解决打好基础。

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学生已经学会了体积的与容积的计算公式,已经具有初步计算体积的能力,但我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开展了一个问题拓展活动:求一个土豆的体积。笔者没有按照预设,要求学生将土豆浸入水中,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想一想,能用你学过的哪种计算体积的方法来计算?你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有学生认为可以将土豆制成豆泥,然后算出体积;有的认为可以将土豆浸在水中然后捞出来,再结合水中的变化算出体积。不管是哪种方法,学生都是根据已有的体积计算的经验展开自主思考,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体积计算的把握。通过反思和总结,一方面学生认识到了体积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最终达成共识,认识到比较简便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土豆浸入水中进行计算。由此拓展了体积计算的思维空间,提升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总之,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要让学生在问题中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顺利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摈弃形式上的花架子,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切实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探 篇4

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要培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选择学生可感可知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规律审题能力策略意识自主探究

引言

解决问题是数学知识的核心,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很多数学老师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此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一、制约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有:

1.学生的思维水平有限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智力水平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逻辑思维较弱。他们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基本上依赖于感性直观材料,判断常带有具体性和片面性[1]。加上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相对较弱,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对题意的正确理解。因此对问题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不能很好地进行组织,很难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积极、主动的整理加工,对信息作出选择和正确应用。

2.学生审题能力相对薄弱

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目的性不明确。如以下案例:在“认识乘法”一课中,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了书上的插图,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学生没有发觉关键的信息,老师急了,忙加以引导,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数一数各有多少?……

再者,现行的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已不再是以纯文字的叙述,取而代之的是图文并茂,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可是,学生一碰到此类问题情境时,就会出现读不懂题意或审题不全的问题,出现不知道从何着手解决的现象。

3.解决问题策略意识模糊

《新课标》指出: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2]。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还是依赖大量重复性的练习,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们解决问题凭借的是感性经验积累,解决问题策略意识模糊,没有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单调,缺乏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重视提出一套如下的标准样板[3]审题-读题,叙述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或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出发,或教师讲解,或一问一答;教师构造一套规范的“说法”,生模仿着说

列式解答--或教师做示范性板书,或学生板演。总结“套路”--提示这类题的特征,解题规律,注意事项。

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然后学生进行模式化的强化记忆,最后利用这种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学生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套用模式的过程,这种传统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上课缺乏兴趣,不愿意积极思考问题,课堂教学缺乏探究性。学生学的时候看似很明白,练的时候也清楚,用的时候糊涂。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提高。

二、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直观的行动思维、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并与抽象逻辑思维互相促进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他们对完全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的间接经验难以理解,而对直接看到的和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数学教学内容,就觉得容易接受。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加强动手操作,为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供认识上的支持。并且,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积极性[4]。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数小棒,数图片等方式,直观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意义。同时,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数一数班里有多少位同学?某某同学在第几组?“排座位”游戏等这样的现实意义的问题和方式,让学生认识数的基数和序数意义。这样学生不仅学好了知识,还有效地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有些学生在做题时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然而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那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该怎么做呢?我觉得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会读题

这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读题的关键是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认真仔细,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例如有这样一类问题:“判断下列各题错的要改正”。对于这类问题,有的同学只是粗略看一遍就开始做,结果是只完成了判断,而把另一个任务“改正”忘记了。还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看题,也不去理解题意盲目地去做题。如有一道题要求是“求做鱼缸需要多少玻璃?”,只是按照习惯,把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表面积的题来做,结果造成错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

(2)培养学生正确、全面的观察问题习惯

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5]。

(3)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

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

只有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意义也在于: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因此,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定格在让学生获得题目的答案上,不能只满足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公式的推导等过于形式化的方法上,更重要的是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只有掌握了解题策略,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得心应手,迎刃而解。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特征》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探索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先猜想,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试围,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结果有所不同,这样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产生思维冲突,从而提出数学问题“为什么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进一步的探索交流中得出结论:即较短两条边的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这种让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策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数学学习过程不在只是是模仿与记忆,更多的是学生数学建模的过程,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心理学表明,兴趣对认知具有促进作用。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更是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合作交流,表现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6]。因此课堂教学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说话、游戏、讲故事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教学中,从而进行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当具备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如: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我提前给学生上了一节“学校运动会实践活动课”。学生对这个就在自己身边的题材很感兴趣,当教师提出在召开运动会中可能会碰到哪些数学问题时,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谈了自己想到的问题:(1)运动会几时开始,几时结束,一共经过多长时间?(2)共有哪些比赛项目?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参加?男生几人?女生几人?(3)每个比赛项目各奖几名?我们班能有几人获奖?……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师事先考虑的并不完全一致,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于是我充分捕捉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组织同学们一起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学会从复杂的情境中解读数学信息,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邵志芳:《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月,第79-81页

[2]肖川:《数学课程标准》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第65-66页

文章类

[3]郑毓信:《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版第8期

著作类

[4]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版,第56页

[5]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文章类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篇5

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 大学生士兵 张为臻 士兵提干 综合能力 贯彻执行能力 分析解决

贯彻执行能力

“贯彻执行能力”可以分解为三大块:前提是“准确理解”;保证是“依法行政”;归宿是“完成任务”。

第一,准确理解是前提。

准确理解的对象有两个:其一,工作目标;其二,组织意图。工作目标已经由上级领导机关或本级领导机构确定了,组织意图也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彰显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到准确理解。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公务人员来说,“准确理解”意味着要具备足够的领悟能力,而这种领悟能力必须建立在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准确把握,对领悟方法的科学掌握以及个人知识素养的有效发挥上。因此,这种能力要求看似简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考生政治鉴别能力的深层次考查,是对考生调查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直接性探测。因此,对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而言,必须要坚持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最直接最有效最能保证执行力的就是向领导机关的政策部署意图学习。

就考生备考而言,这一环节其实是“阅读理解能力”的延伸。也就是说考生在对材料的主要内容,各部分关系及其主要的事实和价值要素做出规范化精准化的把握之后,“准确理解”的总体要求也就达到了。但是,这还不够,“准确理解”的对象是确定的,考生在应考时还必须尽快从给定资料中找准“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多谋善断。多谋就是要全面体察,整体把握,有宏观视野;善断就是要抓主干,取精髓,去干扰。对非关键词,一概屏蔽。然后集中心神,对准“目标和意图”。

第二,依法行政是保证。

考试时可能材料对这部分内容不会很直白地表露出来。这就需要考生强化公务员意识,快速转换身份,进入贯彻执行的工作实务中去。体现在卷面中就是既要有法治意识,又要有法制观念,既要有经典套路,又要有具体内容。不能堕入空谈呼号的老调程式中去。同时要注意,地市级公务员的执行过程往往是上传下达,不仅仅是具体落实。这个时候,更需要找准位置,特别是在行文中要措辞得当。因此,一定要把公考复习当成一个踏踏实实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素质提升过程。考生除了阅读专门的法律常识类教材以外,还要特别训练学习从材料中找法,从材料中发掘依法行政实务的意识。这一点,可以结合历年真题解析和联创世华高质量的模拟考题剖析来进行。

第三,完成任务是归宿。

依法行政最终要落实到有效行政上去。也就是今年新大纲里所说的“完成任务”。“有效行政”是对“完成任务”的高度概括,对公务员而言,又可以细化为两个指标:第一,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行政。第二,及时有效行政。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公务基本要诀。一要时效性,二要实效性。这是公务基本要求。所谓完成任务的判断标准表面上看是上级满意,组织放心,目标落实,意图实现。其实最根本的还是群众满不满意,愿不愿意,高不高兴。这个标准的确立,在事实上凸显的是公务员通用能力当中的宗旨观念、服务意识和群众观点。此其一。其二,“实际+时间”的双重要求,就是要公务员把实践第一的观念贯彻到位,把节省行政成本的意识落实到位,把创新工作的思路拓展到位。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来源:张为臻博客。

审题能力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篇6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教学更是寄予厚望,希望学校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更能力的人才。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高;解决;能力;方法;实际问题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上需要具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而数学能力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数学能力的体现是能否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一要求,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交内容,创设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

数学问题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又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8+6×5”与“6×5+8”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

工人老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计算如下:

12×3+4=12×7=84(个)

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矛盾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引进括号的原因和用途,懂得了先算括号里的数的道理。

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教给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

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教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加强操作,培养能力。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水杉树高。水杉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是融会贯通的, 也是严谨的, 条理的, 为了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数学知识体系.将同类或相近知识归类, 再构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既方便通盘记忆, 又能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

二、创设问题情景, 是“问题解决”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能提出一个精彩的数学问题, 应有实际意义, 有趣味, 有挑战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要具有一定启发性和开放性.继而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问题解决”的基础

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学生要使数学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 再去理解其数量关系, 理解了之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意义的活动,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 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解题的基本方法的灵活掌握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学生学习知识不能停留在领会的水平之上, 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进而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基础, 不断提高能力, 在具体教学中基本方法的训练是最好的载体.

五、有目的对题目进行多变,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是“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

教学时,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 组织对题目改变问题, 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 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 “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 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 加强思维训练, 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多变练习.

六、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是“问题解决”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引导学生去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 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 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 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并非仅仅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特别是别人所提出的问题, 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数学的思维.

七、实践操作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缺乏兴趣.在教学中, 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感受并获得正确认知.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 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 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 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 找到规律, 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 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 也学会了学习.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 还要进行抽象, 概括, 从中发展思维.

八、数学语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 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 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 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 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 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 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 结论错对分明, 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 同时必须勤思多想.

九、让学生在反思中总结是“问题解决”的经验

通过反思, 从新的角度、多方位地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的再认识, 它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 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 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十、小结

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

一、引导学生动脑思考,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小明有10张画片,比小红多3张,小红有多少张画片?”可抓住“比小红多3张”,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谁的比小红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让他们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粮、副食、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加以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如:你家一周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个月的结余是多少……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家庭这一特殊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极开展智力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比如:两位老师带46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公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设计几种合理、实惠的方案,并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会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又增加了智慧和才干。

四、培养发散性思维

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在教学中,可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1.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是以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用分数解决问题”后,课件出示:一本故事书有150页,小刚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10, ?“根据屏幕上的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接着让学生边思考边回答,并在本子上填空,列式计算,然后指名学生板演。

生1: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摇2/5+3/10=7/10。

生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几分之几??摇2/5-3/10=1/10。

生3: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几页??摇150×(2/5-3/10)=15(页)。

……

通过上述练习与口述,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一题多变

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而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篇9

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应用意识,我设计了“制作年历”这一活动。活动前,我先让学生调查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年历,它们有什么特点,为制作年历提供线索。制作年历前,先让学生说说制作哪年的年历,然后在讨论一下要制作一个年历,有哪些步骤,需要注意什么?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制作一个年历,应先确定一个格式,再确定制作每月的1日是星期几,每月有多少天。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做好后,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作一些点缀。最后,把同学们做好的年历展示,让大家共同观赏,并交流一下制作的体会和经验。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是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论文 篇10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张 兰

【摘 要】听障儿童,是指受听力限制而出现语言障碍的特殊人群,他们只能以目代耳,依靠眼睛完成对事物的感知。由于接触方法受限,他们会习惯性地依赖老师,喜欢对周围人进行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思维的顺利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方面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创新精神,应灵活运用游戏体验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与理解力;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渐学会处理实际问题,较为全面地提高学习能力;以多角度、多方面的思维模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疑问;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教材内容,形成语言习惯,以提高语言的严密性。

【关键词】听障儿童;数学;应对措施

听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是几乎封闭的环境,只能利用有限的信息渠道来获取有限的资源,因而在对手语的理解上,会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采用手语的方式也不能让他们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对课堂练习的计划安排也不能加以正确领悟。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掌握知识不牢固、课堂学习效果不佳等状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低年级听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尝试性地运用一些更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游戏体验法,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从课程的专业特点来看,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想性,因此,学生上课跑神的现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时有发生,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游戏教学法,它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将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巧妙地引入到富有魅力的活动中去,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方向,实现完成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双重目标,从而提高对知识的记忆效率和理解程度,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在针对低年级学生时,要全面结合这一年龄段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显着特点,将游戏与教学糅合在一起,对学习一些抽象的符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六中,有一个区别单数和双数的问题,教材中没有单独安排这一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就可采用游戏体验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大体分为四个步骤:①巩固新知,教师和学生站在一排,从一至十开始报数,规定单数跨出一步,双数后退一步;②把数字卡片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上,让学生把每一张卡片逐一放入对应的`单、双数的盒子里,再请几名学生当小裁判,进行一一检查、核实;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其他教室前后门上方挂的班级牌号,随机选择一些学生判断出是单数还是双数;④将知识延伸,随机提供出一些数,让学生将单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就逐渐理解了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在体验中加深了对单双数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由易入难接触实际问题,稳步提升学习能力

听障儿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或全部听力丧失、语言发展严重滞后等现实问题,给聋校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测的困境和难题。有一部分学生在早期由于家庭的重视,接受过一些康复训练,但语言的概念和技能的运用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只能依靠本能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来理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借助图文并茂、浅显生动的自主阅读材料,向听障学生传播学习数学知识,并依据实际情况由易入难逐步实现独立自主地应对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一至十的认识教学中,也可分为四个步骤:①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他们数物体的个数,初步体验“数能表示物体的数量”的概念;②规定用算珠的数量表示物体的个数,体味形成“数”这一概念的第一次抽象概括;③换一种方式,规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体验形成“数”这一概念的第二次抽象概括;④指导每位学生参与写数训练,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三、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很多听障儿童由于自身的言语障缺陷形成心理压力,害怕读题,再加上本身对汉字的掌握数量不多、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即使碰上一些很简单的文字解析图题,也难以实现完全理解,甚至有些学生在看到“一共”“还剩”等字眼时,根本不会去仔细思考其中存在的思维逻辑关系,而直接盲目地选择其他错误的计算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设置一个将教材文字、内容联系到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小环节,让他们带着问题在活动参与中去看、去想,大胆地在已有的思维认知下去演、去说、去问,从而启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数学教材中,常有“你还能提什么问题”这一问答形式,内容设置的目标方向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以凸显每个学生的思维特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听障学生由于存在生理缺陷问题,教材中设定的练习式问题大多是模仿类题型,所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大责任。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适当“逼迫”听障儿童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及时指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更有自信、有毅力地积极参与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种简单的活动方式中,从而逐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如听障儿童一般都喜欢“什么和什么一共多少个”“什么比什么多多少或少多少”这类顺向思维的简单问题。因此,如有学生提出“买三把玩具手枪和一把冲锋枪需要多少钱”这种比较有创意的问题时,教师就应该立即加以鼓励和赞扬,刺激学生多角度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慢慢领悟到生活中存在数学这一概念。

四、规范表述语言,提高语言的严密性

在日常生活中,听障儿童在与教师、同学进行简单交流时,只会采用单个词语或颠三倒四的短句来表述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准确、完整的语言给学生示范,并逐渐让这种教学方式成为一种制度化,让学生从教育教学初就清楚地明白怎么说才是正确的。同时,基于听障儿童具有较强模仿力的显着特点,可以采用手语和口语相结合的系统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完整表述。如碰到图文类题型时,首先,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述模式,“左边有( )支铅笔,右边有( )支毛笔,一共有( )支笔。”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一模式逐一进行模仿训练,在保证学生都能表述完整句子的前提下,找一些口语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说一说,在不断地练习表述中,学生就能慢慢体会到数学语言具备的严密性与规范性。

听障儿童在感知外界环境的能力上有一定劣势,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有针对、有目的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接受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龚慧娟。指导・启发・帮助・激励――提升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力的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

[2]王燕。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3]王桂玲。浅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1)。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

数学与现实世界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在学习了乘法计算之后,设计一个情境:在一个文具用品商店,有铅笔钢笔等各种标明价格的文具。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2支铅笔多少钱?有10元钱买了3支钢笔,还剩多少元?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来自于生活,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考,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长经历、生活环境,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他们有不同的认识方式来解决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合作交流,尝试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大家合作做一个事情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同学对同一个问题寻找的不同看法。

四、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而且指导要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学生只有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尝试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五、注重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习惯

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结果的及时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教学中,不难发现: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做了多次后还是会出错。因此要经常性的引导学生反思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对解题策略的理解和渗透,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数学源于生活,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思考 篇12

学习过程中,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运用自身的知识架构或者借助别人的帮助, 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行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能力:1.目标关注能力。目标关注能力是学生针对目标问题进行注意和感知的确定行为, 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基础。2.观察分析能力。良好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 寻找到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3.抽象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推理、预见的感知过程, 对于解决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功能。4.简单运算能力。简单运算能力是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结构,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初步有效地运算处理, 形成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5.分类识别能力。分类识别能力是指学习过程中, 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甄别归纳的事实行为, 它是学生落实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因素。6.系统思考的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整体考虑, 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有效解决问题。7.深度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现代教育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强调互动交流, 学习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身与外界的沟通融合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

1. 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探究意识,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形成过程, 启发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培养实践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获得解决问题丰富经验的同时, 逐步形成探索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学会互动交流, 探究性学习, 提升学习效果。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系不是孤立的, 而是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交流感知, 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

4.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探索创新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素质及反思能力。

学习反思是学习活动的继续与延伸, 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反思是针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思考和总结, 它是优化思维训练、促进知识同化与迁移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1.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针对学习内容,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科学高效地探究性学习。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自身思维想象、分析概括、感知理解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学习情境的创设策略

学习情境是为实现课堂教学服务的富有情感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新形势下, 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营造生动真实的学习氛围, 以此来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3. 学习探究的调整策略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目标指导下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 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灵活地控制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主动发展。

4. 学习评价的激励策略

现代教学实践证明,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过程、行为给予适度评价与激励,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 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措施的实践与落实

1.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 形成相关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在认识活动中, 针对难以解决或存在疑惑的实际问题, 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石。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

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探索问题

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不是目的,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在观察实验、争辩验证、互动交流等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3.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 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认知是有关问题思维的思考过程, 它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问题解决是由处理问题时所涉及的种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构成的, 需要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命题和理论, 并作出相应的应对行为, 从而达到问题处理目的。

4.注重创新能力的发掘, 综合分析相关问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提出问题开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建学生探究学习的氛围环境, 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5.实践应用与拓展落实, 实现学生问题解决

学生探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教学资源, 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上一篇:地产广告发布方案下一篇:中学英语口语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