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2024-09-23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共9篇)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篇1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由于世界性生态环保热潮的发展,诸多国家的财务会计工作者也纷纷投身于绿色革命之中。以下是“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通过深入研究会计工作怎样参与到生态环保事业之中,怎样实现环境和经济间的深度融合,也就直接推动了绿色会计的创建和发展。所谓绿色会计,主要是指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以及环境效益等要素为主要内容的专业会计类别。在企业中落实绿色会计,是当前我国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对其开展全面探究,能够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控制自身成本,准确认识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核算分析

环境资产主要是指特定的个体从已知事项之中得到或者进行控制,能够运用货币计量和预期有可能产生良好经济利益之环境资源、环境资产一定是被企业所有或者加以控制、环境资产均具备稀缺性等特征。政府应运用价格管制以降低非排他性自然资源之过度化应用。政府可使用如下定价模型:P=αC1+βC2,其中C1为环境控制成本,C2为环境故障成本,α和β为系数,取值为(0,1),α+β=1,系数之大小能调整各家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以这一定价模型为基础,产生企业环境上的负债进而入账。如果两家企业的环境成本是一样的,但环境控制成本与环境保障成本并不一致之时,对企业所造成的环境负债自然也不相同。在一样的环境成本状况之下,环境控制的成本愈高的话,社会的效益也就愈好,反之亦然。在一样的环境成本之下,环境的收益愈高,则社会效益愈好,反之亦然。比如,甲、乙两家企业,其环境成本均为10万,其中甲公司C1为8万,C2为2万;乙公司C1为3万,C2为7万,取α等于0.2,β等于0.8,那么甲公司的环境负债值是0.2×8+0.8×2=3.2,乙公司的环境负债值是0.2×3+0.8×7=7.2。因此,运用这一模型,不仅能提升该类型资源之成效,而且还可提升企业环保方面的责任,落实末端治理的新理念。

二、绿色会计计量的主要方法

(一)机会成本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在没有市场价格的状况下,资源所用成本使用所牺牲替代资源之收入来进行估算。比如,严禁砍伐树木之价值,不是直接用保护资源所得到的效益来衡量,而是用于为保护资源而牺牲掉的替代资源之价值加以考量。

(二)影子价格法

就经济学含义而言,影子价格并非通常意义上的价格,而是某一资源投入而且每增加一个单位之后造成的一种追加效益。影子价格事实上是一种资源投入之后所产生的潜在性的边际效益。影子价格体现出产品供求状况以及资源稀缺度。某种资源一旦愈丰富,其影子价格也就变得愈低。

(三)模糊数学法

模糊数学主要是指运用模糊思维创建起来的.数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环境资源所具有的价值体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是自然、经济以及社会等彼此影响和结合而组合起来的系统。一旦系统复杂性有所加大之时,其精确性就会不断地降低。当达到相应程度之后,复杂性就会与精确性彼此进行排斥,这就需要运用模糊概念以求解决绿色会计计量之中的相关问题。

(四)直接市场法

主要是指度量被评价的环境质量所产生的变动,其后再直接应用货币价格对该变动条件或者结果加以测算,其中涵盖了市场价值、生产率法以及重置成本法等。该法所用的属于相关商品与劳务之市场价,而不是消费者情愿支付或者受偿的意愿,这就导致这一方法无法体现难以体现消费者群体的实际情况,因为环境质量容易跟不上标准,故而难以全面体现出环境的实际质量。

(五)替代性市场法

在生活实践之中,部分商品与劳务价格仅仅只是间接地体现出人们对于环境质量不符合环境标准之评价,运用该类商品和劳务价格以判断衡量环境价值等形式,被称之为替代性市场法。该方法所用之信息通常都体现出了各类因素的后果,但是环境因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体现出来的一样仅仅是相关商品与劳务在市场上的价格,而不是消费者所具有的支付意愿或者接收赔偿之意愿,所以也就难以全面展现出环境质量的总体价值。

(六)积分计量法

在核算资产价值对于环境的影响时,可引入积分计量方法,以资产价值实施转移之时间为核心,以资产转移的价值量为其半径,在相应的会计期中,其计算公式为:V(x)=∫aπf2(x)dx。其中,V(x)为资产价值转移对于环境之影响值,f(x)是资产价值的变动函数,π为圆周率。如果某公司在5月购入一套无需安装的机器设备,就成本视角而言,其环境控制的成本是16万元,环境故障的成本是8万元,此时的环境控制系数α为0.5,环境故障系数β则是0.5,顾及这一设备的使用年限是。自从这一设备购入后的一年之中,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值可代入到公式中加以计算:V(x)=∫0π[(aC1+bC2)/n]2dx=∫0π[(0.5×16+0.5×8)×10000÷10]2dx=452160000(元)如果環境自吸收达到99%,那么剩下部分就是人类使用这一设备生产时对周边环境产生的环境负债:452160000×(1-99%)=4521600(元)。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绿色会计计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对绿色会计计量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研究还不够完善,其中牵涉到大量具体的自然与社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有鉴于此,我国实施绿色会计计量,不可完全照抄西方国家的做法,也无法做到一步到位,而是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有选择性地在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以及牵涉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中进行试点,并以此为基础,由点及面地加以推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效。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篇2

(一) 林木资产的生物资产属性

《森林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森林资源, 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 包括树木和竹子。”林木是林地上没有被伐倒的活着的立木, 是森林资源的最主要的部分。要将林木纳入会计核算必须将林木认定为资产, 依据资产的定义, 林木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事项中形成的, 其价值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的, 由一定经济实体所拥有和控制的, 其预期经济利益能够流入经济实体的林木资源。由于林木资产是活立木, 属于生物资产, 相应地可将其分为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 因而, 其计量可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相关规定。

(二) 林木资产计量的特殊性

林木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资产, 除了具有资产的一般特性之外, 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林木资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计量的特殊要求。 (1) 林木资产具有生长的长周期性, 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准确反映其价值。林木资产生长一般要经过育苗、造林、抚育、成熟、管护、收获等几个阶段, 因而生长周期比较长, 短则几年, 长则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且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 给其价值的累计和计量带来很大的难度, 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根本无法准确反映其价值。 (2) 林木资产自然作用的时间长, 具有自然增值性,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无法体现价值的相关性。林木资产价值的形成是人力和自然力相互结合的产物, 这其中自然力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断增值的。而这些自然增值信息按照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要到其生产消耗或销售时才予以确认和披露,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无法体现价值的相关性。 (3) 林木资产经营效益呈现多样性, 采用历史成本法是无法衡量其带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林木资产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林副产品等实物产品, 因而创造了巨大的商品价值, 同时, 林木资产还可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群体效应带来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用历史成本法是无法衡量其带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二、林木资产的会计计量

(一) 林木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是有关单位按照林木资产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培育和维护管理成本或者是从外部取得的林木成本登记入账。历史成本有其自身的优越性, 这也是支持历史成本计量的理由。首先, 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这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上, 历史成本是为了取得、培育和经营管理林木资产所消耗的实际支出, 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林木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因为, 这里的“实际支出”是林木交易双方在公平、自愿的条件下形成的。同时, 这些支出的发生都有相应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 相关的会计人员也是根据这些发生的凭证来记账的, 因此, 这些会计信息又是可验证的。其次, 历史成本具有可操作性。这体现在其取得会计依据和后续计量上, 因为历史成本是按营造和外购林木资产实际发生额的原始凭证来记账的, 因此, 历史成本信息的取得相对容易, 且代价较小。同时, 由于林木资产的价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我国还缺乏公开、活跃的市场, 采用历史成本来核算将更为简单易懂。

然而, 由于林木资产自身的特性, 决定了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也会出现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 采用历史成本法林木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会有很大差异。林木资产具有自然增值性, 即使没有人工投入, 其价值也会逐渐增加, 而其账面价值只是其历年林木经营的成本累计, 故二者必然存在差异。其次, 采用历史成本法不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因为林木资产自身的生物特性使其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出现不一致, 而历史成本法又导致这部分自然增值不予确认、计量和披露, 最终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林木资产的价值, 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相关性较差。尽管如此,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依据是一种广泛采用的会计惯例, 而且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 我国生物资产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二) 林木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其在国际会计中的运用较为普遍, 尤其是在美国, 会计准则将相关性放在第一位, 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我国, 2006年才在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会计准则中正式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但公允价值的应用有其极为严格的规定。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 从会计信息相关性角度看, 有其自身的优点。由于林木资产具有生物转化功能和自然增值的特性, 利用历史成本计量林木资产往往不能对其自然增值进行确认, 从而难以客观真实地对林木资产的价值进行反映, 也就无法给相关信息需求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公允价值恰好能够将林木资产的自然增值给予合理的估计, 进而能够真实反映林木资产的价值, 这样也就解决了历史成本在变动价值计量方面的不足, 同时, 采用公允价值能够将不同的林木资产进行比较, 从而能够确定双方的交换价值。

近年来, 虽然公允价值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会计界人士的青睐, 在一些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采用, 但这并不能说明其很完美, 公允价值的运用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首先,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差。由于可供选择的公允价值计量形式多种多样, 而且受会计环境和交易资产的限制, 很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林木资产, 不同的评估者采用这一计量属性, 得出的结果也会不同。其次, 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条件苛刻。公允价值的应用必须有成熟的林木要素和资产的交易市场, 同时要有一支既懂财务又擅长评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目前尚达不到要求。再次,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面临大量的信息收集、处理成本以及今后的审计成本, 不符合成本与效益的原则。

三、林木资产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一) 公允价值是林木资产计量的理想选择

从目前的国情和林情来看,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虽然受到林木资源开发体制、政策和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没有形成完全活跃的林木市场, 但我国许多林木产品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活跃的市场。同时,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水平,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尤其是近年来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我国公允价值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融洽的操作氛围。即使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在林木计量方面也并不是完全符合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 但他们的生物资产会计准则是极力提倡公允价值的, 这主要归因于公允价值在提供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更适合现代会计核算的要求, 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林木资产进行计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不能等所有的条件都完全符合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才去应用, 这样只会导致我国林木资产计量方面的落后, 而应该将其在实务应用中不断改善, 从而逐渐确立公允价值在林木资产核算中的地位。

(二)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设想

在资产价值计量方面, 林木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 都存在着初始计量、年期末计量和转让、出售计量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最终是以公允价值来核算的, 但不同环节的具体计量形式不一样, 过程如图1。

(1) 在初始计量阶段, 仍旧以“历史成本”来计量林木资产的价值。具体来说:外购林木资产的价值,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该资产的相关费用。自行营造林木资产的价值, 包括郁闭前 (或达到生产目的前) 发生的调查设计费、良种试验费、营林设施费、造林及抚育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只要参与林木市场交易的双方是在客观、公允的基础上自愿达成的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格。即, 在初始计量阶段支付或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数额 (也就是历史成本或收入) 可视为公允价值。而且这样做也完全符合我国生物资产准则的要求——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法。

(2) 在期末计量方面, 按照评估价值调整林木资产的价值。由于林木资产的特性, 即使不对其进行相关的资金投入, 其价值也处于变化之中, 此时再用历史成本将无法确定其真实价值, 也就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企业可以考虑借助评估机构对林木资产进行估价, 但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 每年期末通过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来计量林木资产的价值, 取得会计信息的成本就会很高, 对于很多林木经营者来说很难实施。因此, 笔者认为, 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根据其掌握的较准确的数据, 建立起适应不同林种的林木资产模糊估价模型 (模型的相关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林木类企业每年期末可按照估价模型对相关林木资产进行估价, 并将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将其差额计入相关的账户中, 同时在其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3) 在转让、出售计量方面, 参考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价, 以实际交易价为公允价值。森林资源评估的目的是为交易双方寻求一个客观、公正的参考价格。近几年, 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森林评估法规, 意在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 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 规范评估行为, 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 因此, 在未来林木资产交易过程中, 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将充分凸显。在评估价的基础上, 基于双方的讨价还价最终会形成一个实际交易价, 此实际交易价即林木转让、出售时的公允价值。当林业企业及其他机构需要处置其所拥有的林木资产时, 可以借助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利用专业评估手段对其将要出售或转让的林木资产进行估计, 这样能够真正反映林木资产的真实价值, 使交易双方能以公正的方式顺利实施交易。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从林木资产会计计量的角度将林木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中去, 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资源利用观, 从价值核算角度支持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确立了历史成本在林木资产计量上的地位, 但从我国林业的长远发展考虑, 选择历史成本是缺乏前瞻性的, 不利于更好推动林业经济发展。而公允价值的使用在提供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将更适合现代会计核算的要求, 以公允价值模式对林木资产进行计量将成为未来核算的趋势。因此,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设想方面, 初始计量环节, 以“历史成本”来计量林木资产的价值;年期末计量环节, 按照评估模型不断调整林木资产的价值;在转让、出售计量方面, 参考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来确定实际交易价, 这将有待实务应用的验证, 从而更好地修改其中的细节, 真正地将公允价值贯彻到林木计量中去。

参考文献

[1]郑淘:《会计准则对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影响分析》, 《财会通讯》 (综合·上) 2007年第3期。

中国绿色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篇3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学 绿色创新 节能减排

1、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1.1、应用领域广泛

一些领域明确结合了空间因素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如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而且在更多的经济学传统领域的各种经验调查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如需求分析研究、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地方财政、农业和环境经济学。在一些涉及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文献中,对如何处理与结合数据的地理属性的模型相适合的备择模型、估计量和检验统计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1.2、理论验证增加

空间经济学应用领域的广泛发展,重新对与经济地理学有关的马歇尔外部性、聚集经济及其他溢出效应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评论。基于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验证的理论不断增加。

1.3、与 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融合

2、绿色创新的测度研究

基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途径实现的,能够推进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创造性活动,都可称之为绿色创新,其结果都将体现为有益于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现阶段,国内学者对绿色创新的度量尚处于起步与尝试期。陈劲等就曾构建过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包括环境绩效指标、创新绩效指标、创新过程指标、创新投入指标,这些审计指标与方法能够对单个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行诊断,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的测度奠定了基础。

已有研究一般都是通过问卷调查来测度绿色创新的。比如,童听等重点关注了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元器件等三类企业,通过电话向样本框内的2600个企业发出面访请求,成功访问266个样本,受访率约为10%,此项调查通过企业是否采用了“无铅焊接技术”来度量其绿色创新水平。唐建荣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了全国20个城市,覆盖了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有效样本数为1653份,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所有24个原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目的是找出可以有效描述绿色消费者的若干公因子,并解释各主因子的经济含义。

学界已建立了对微观层面的绿色创新指数的度量方法,但对地区、行业乃至国家层面的绿色创新水平尚缺乏合理、有效的度量。测度“传统创新”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主要集中为3个方面: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指标体系法。俞立平认为:数据包络分析(DEA)能在一定的投入产出下,对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其方法成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随机前沿分析(SFA)需要事先确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函数关系,在复杂经济系统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指标体系法存在着指标权重的赋值问题,存在着人为因素。应用DEA方法并结合Malmquist(后文简称为GM)指数来分析经济系统的创新水平,往往更加成熟可靠、更为学界所认可。

3、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结果

我国各个地区随机效应的LR值均高于固定效应,因此本文选择了随机效应模型。由于绿色创新指数(GM)相当于一阶差分值,因此本研究也将自变量做了相应的差分处理。从空间相关系数可知,我国绿色创新确实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基于此,仅用普通的面板模型估计,确实会造成估计结果有偏,研发存量(RD)的估计参数在全国及西部地区模型中显著为正,这意味着科研投入可以有效增强绿色创新过程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对绿色技术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在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下,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比原有技术更加环保。人力资本(HC)在东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是在中部、西部乃至全国模型中的估计参数却为负数,并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仍比较匮乏,加上配套设施及专利技术的缺失,致使人力资本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绿色创新力。外资依存度(FDI)对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绿色创新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度(TRADE)仅在东部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对绿色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要优于外贸,以FDI为渠道的技术溢出是各地区绿色创新的重要源泉。从环境规制的角度看,排污收费(GCHAR)、排污许可证(GPERM)、污染治理成本(GCOST)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石油禀赋(PRODO)在西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估计参数皆不显著。煤炭禀赋(PRODC)在全国、东部、中部地区,在10%或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西部地区的估计参数不显著。研究发现,各地区并未呈现能源禀赋越紧缺、绿色创新水平越高;或能源禀赋越丰裕、绿色创新水平越低的现象。我国各省市并未鉴于煤炭等能源禀赋的稀缺性,而从事更多的节能型绿色创新活动,他们面对稀缺性问题时,往往更多的依赖于国内或国际市场的贸易流通,而非绿色创新。

4、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省际间绿色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源禀赋(特别是煤炭)与绿色创新之间呈现了良性互动机制,丰裕的资源禀赋往往更有益于形成促使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创新动力。我国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主要源于能源的污染性、而非稀缺性,各地区的绿色创新主要面向减排,而非节能。

4.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亟待优化的。由于煤炭的高污染性,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建设目标的绿色创新应被予以更多重视,长期看来,太阳能、风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采用应是绿色创新的重要攻关方向。

4.2、我国的能源价格改革仍不充分。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绿色创新动力不足的罪魁祸首。在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下,绿色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是失效的,它使节能环保型的绿色创新效益被严重低估。当前,我国有必要加速能源的市场化改革,让能源价格能够反映出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劲.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

对会计计量属性差异的探讨 篇4

摘要:资产和负债必须有相关的计量属性。本文讨论的会计计量属性,即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和公允价值。市场价格是所有计量属性的基本概念,其他计量属性都来自市场价格。

关键词:计量属性市场价格

探讨会计计量属性首先从学习新的会计准则体会,而探讨会计计量准则在不同国家会计计量属性去比较。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1989年7月发布的概念框架中指出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结算价值)和现值四种。但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01条的表达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的规定:有价证券的核算应按照市价计量,可知对会计计量的表达实际还包括了市价,只不过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概念框架中,出价被界定在可变现价值之列,而可变现价值是被分成可变现净值和市价。笔者认为,国际上流行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市价、可变现净值和现值。顺应国际会计准则变化的趋势,中国、日本、韩国建立的本国的会计制度框架。都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框架,从此看出在亚洲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框架的理解表述不一样,中、日、韩三国各有不同,如:韩国2003年会计准则指示企业可选择的会计计量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企业持有价值、帐面净值和可变现净值。其中企业持有价值被分为资产的持有价值和负债的持有价值。资产持有价值又称使用价值,是随

资产的使用,资产在企业的立场上被确认价值;负债持有价值是指因义务人将来流出企业的资源价值。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框架相比,韩国会计计量有几个特点:一是将公允价值和企业持有价值安排为会计计量基础,并取代了现行成本和现值计量属性。二是将账面净值安排为一个独立的会计计量基础。从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2004年框架看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市价、现值、预定收款金额(结算或未收入金额),基于被投资企业净资产额的金额,预定付款金额(结算或未支付金额),收款金额基于交换的收益计量基础、基于市场价格变动的收益计量基础、基于合同部分履行的收变基础、基于交换费用计量基础、基于利用事实费用计量基础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框架相比,日本会计属性有几个方面:一是打破了传统会计理论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模式。分别为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提出了计量基础。二是明确指出在不同的情况下市价将分别表现为计量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三是从现金流量是否连续计值以及折现是否修改的角度兑现价值计量分别规范。从我国2006年新版的会计准则提出了五个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框架相比,我国会计计量少了一个市价,多了一个公允价值。

从以上实例看亚洲各国的会计准则有相同点,有不可比喻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有重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公允价值。中国与外国将公允价值定为主要会计计量。

2.对现值。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日本和我国都将现值定为主要会计计量属性,但韩国没有。

3.对现行成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中国都将现行成本定为主要会计计量属性,但韩国与日本没有。

4.对可变现净值。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韩国、中国都将可变现净值定位主要会计计量属性,但日本没有。

5.对市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日本与中国将市价定为主要会计计量属性,但韩国没有。

以上差异并不是本质上的,不会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在亚洲各国流行,会计计量属性之间在不同国家之间是有一定差异。其中最有影响的会计计量差异主要剖析几个方面:

(1)公允价值为主要会计计量属性观念不同。

(2)现值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大多数国家将现值为主要会计计量属性。

(3)现行成本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中国都将现行成本定位会计计量属性。

(4)可变现净值和市价为会计计量属性。

以上这五类的差异不会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但是公允价值将分别表现为历史成本、市价、现行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因此,对会计计量属性的界定与IASB没有本质差别,个别的差异也不会影响会计计量的准确性。

从概论的理性化看:计量属性有目的性计量和事实计量两种方式,目的性计量指计量主体的主观需求出发,不同的计量主体对计量属性很可能有不同的选择,我们认为会计计量属于目的性计量,对会计计量属性来讲,不同时期,针对目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选择。例如:对于一项有若干计量属性的资产,在不同的时间点、计量的目的不同、主题不同,计量主体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来计量,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成本、现行(计量)成本、市价、企业持有价值、可变现净值、预定收款金额、基于投资企业净资产的金额、账面净值、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都不是最恰当的,哪些应定位于分解的会计计量属性尚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会计计量属性的分类几十年来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但是工作中和会计实务操作中,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变化,会计计量属性的侧重点也在发生变化,并逐步从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向混合成本计量模式过渡,亚洲国家一直流行会计法规和历史成本记账。这种方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想转变这种现状,真正开始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合计量,必须有规范的制度框架并且要十分详实和具体,从而达到工作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汪祥耀等著《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一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价格、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2006.9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篇5

历史成本是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以使各期会计信息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也避免了会计人员主观判断、估计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五种计量属性中可靠性最强的一个,但历史成本却是五种计量属性中相关性最差的一个,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往往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支持。

现行成本是指在本期取得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时将支出的购买价格。当资产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或技术进步以及生产成本变动时,资产的现行成本将与历史成本相脱离。电子商务的发展则更加速了这种脱离的速度。由于现行成本的多数资料均可在网上公布的市场价格获得,或通过信息中介所提供的商品价格信息库获得,因此解决了传统会计对于现行成本的获得不可靠的顾虑。对于非销售性资产或库存时间较长的流动资产应采取这一计量属性。

现行市价又称脱手价值(exit value ),指正常清算条件下的销售各项资产时可望获得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现行市价与企业的一些决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用资产是否继续持有;是否出售:企业是否继续经营。由于它反映了现时出售和持有使用的比较,从而可以为评估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提供更好的依据。但现行市价是基于清算基础的,违背了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假设,在清算基础上得到的收益与企业实际经营成果的相关性较差。

可实现(清偿)净值又称为预期脱手价值(expected exit value),可实现净值是指资产在正常业务进程中可望变换为非贴现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应扣除直接费用):它要计量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但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实现净值和现行市价的共同点是,都反映资产的变现价值,不同点在于现行市价属是基于当期的脱手价值,而可实现净值属性属于预期的未来销售或其他未来事项。

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指资产在正常业务进程中可望变换成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或贴现值减去为实现这一流入所需的现金流出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相关的是公允价值,所谓公允价值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自愿双方之间,在现行交易中,不是强迫或清算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

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有时为提供更加详尽的信息,也可对同一项目采用多种计量属性。

参考文献

[1] 姚秀琪.电子商务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冲击[J].集团经济研究,,(9):147-148.

[2] 于红海.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 126-127.

[3] 刘曼路,凌春华.电子商务中的财务与会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9) .

[4] 黄敏学.电子商务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35-39.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篇6

关键词:无形资产; 确认;计量; 研究与开发费用

1 无形资产的概念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探讨 篇7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公允价值

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有效计量,以实现对衍生金融工具所可能引发的风险的监管,帮助企业更好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这成为当今会计研究无法回避的难题。

一、历史成本计量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会计体系中,历史成本是最基本的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对这一传统的计量模式提出了挑战。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它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约相比,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较少。在初始交易时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基础工具的交易尚未发生,此时无历史成本可循,即使存在少量的初始净投资,其金额也相当小,不足以表现该衍生工具的真实价值。但事实上,在交易实体成为衍生工具的合约一方后,双方的风险和报酬就已经开始转移,即使权利和义务尚未实际履行,基础工具的交易尚未实际发生,为了反映衍生工具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报酬,会计上也应该予以确认和计量。因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衍生金融工具面前显现出其不足。

更重要的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从合约签订到对冲或交割,往往要经历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期间,衍生金融工具的标的变量如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会出现波动。衍生工具“衍生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价格会随这些标的变量的波动而波动;同时其“杠杆性”将产生放大效应,使波动幅度更加剧烈,造成的影响更大。事实上,波动性正是衍生工具所蕴涵的机会和风险,但如果坚持历史成本原则,报表项目入账后一般不得随意调整账面价值,这种机会和风险就无从反映。当账面价值极大地偏离衍生工具的真实价值时,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就会受到损害。这样,“公允价值”的概念应运而生。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机会与风险并存,公允价值考虑了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可以反映出市场

对衍生金融工具所做出的风险预测,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有利于企业的动态监督管理。公允价值计量,能始终如一地在各个时点拟合企业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与负债的实际价值,真实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实质。有利于管理当局随时了解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变动及其对潜在利益或损失的影响,以便于实时地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未来价格风险进行监督管理,满足积极性金融风险管理的需要。

(三)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核性。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代表了企业当前对其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最好估计,同一衍生金融工具在不同时点或不同企业的公允价值是一致的,因而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金融技术的进步,使得可靠的计量模型被设计并开发出来,采用这些技术给衍生金融工具定价,得出的结果具有可核性。

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

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在我国现阶段应采用混合计量模式,即要求对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在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理由如下:

(一)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发达

我国发展起来的衍生金融工具有:外汇期货、互换与远期、股票指数期货、国债期货、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这些品种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少的。而且,目前仅存的少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主要从事者是国内的金融机构,只有少数国内的大企业为规避外汇等方面的风险,也在委托银行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套期性的衍生交易。此外,政府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的发展还有诸多限制,除部分金融机构外,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渠道并不畅通。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调整成长的量变过程。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大陆的资本市场规模太小,上市公司的数量较少且规模小,且结构单一。此外,我国金融市场价格人为因素还比较多,价格机制还不完善。在如此不发达、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其交易价值的可靠性当然要受到置疑,从而以此为依据的公允价值很难让人信服。

(二)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困难

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 IASC(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在开发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都确立了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的目标。但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制约,衍生金融工具确实存在缺乏现时市价又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要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在实务中推广则显得过于激进,在现阶段也是不可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推行过程中,会遇到重重的困难。但是,无论是表外披露还是表内确认,公允价值对于衍生金融工具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只有认真分析和总结公允价值在推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才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减少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布和推行过程中的阻力。在总结西方国家己有经验的基础上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在推行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两方面的困难:

1.客观方面的困难。采用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不过分损害其可靠性。其中隐含着一个假设,即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必须是恰当的,符合被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特征。要满足这个假设,客观上会遇到不少技术性的困难。

在活跃市场中存在的公开标价是公允价值最好的依据;如果衍生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的衍生金融工具存在活跃市场,则其公允价值应参照与其类似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并经适当的差异调整后确定。这两种情况都要求取得衍生金融工具在活跃市场中的公开标价。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尚欠发达,多数衍生金融工具都不存在交易市场,即便有公开标价,也不一定活跃和完善,金融工具交易被操纵的情况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交易价格不能代表公允价值。假如企业交易的是境外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如果没有雄厚的科技、通讯设备为后盾,境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实时报价很难获得,也就是说,企业所取得的公开标价可能是滞后的、甚至不相关的。

如果被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及与其类似的衍生金融工具在活跃市场上不存在公开标价,则需要使用期权定价模型、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来估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会计人员的水平。定价模型的选择、输入变量的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取舍等等,都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学、金融学、数学的知识。但我国会计人员普遍未达到这种水平,将成为制约公允价值运用的一大瓶颈。第二,交易核算系统的质量。由于衍生产品公允价值的估算过程非常复杂,必须借助计算机协助进行。交易核算系统开发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也会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2.主观方面的困难。银行业的反对,是来自利益集团主观上的主要阻力。从国外的经验考察,由于银行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其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公允价值计量遭到银行界的强烈反对。银行业不同意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因为银行的收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赚取的,并非靠短期波动获利,只有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反映这个盈利的过程,公允价值并不有助于预测银行的现金流量,且不具有相关性。由于公允价值信息非常主观,还可能降低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银行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将反对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这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己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都需要计入当期损益,银行无法控制确认利得和损失的时机,其会计报表中显示的损益也会产生较大的波动,这会影响银行在客户中的形象,加大经营风险。对于我国的银行来说,以上的所有情况都同样存在,因此如果我国颁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全面公允价值计量,也很可能遭到各个银行的反对。

当然,现行混合计量模式是一种过渡性和暂时性的选择。采用混合计量模式,正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仍有一系列重大问题尚待解决,不得已而为之。相信随着计价技术的发展与运用,随着理论界的不断探索,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将日渐完善。全面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是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我国采用混合计量模式的理论支持

近年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迅速发展的市场潜质及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迫切要求尽快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该准则的发布填补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的空白,是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准则制定的重大突破。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指出,衍生金融工具应当划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除外”。而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应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是,“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但是,“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综上所述,该准则对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其余部分以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加以计量,即在分类基础上采用混合计量模式。这与本文对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结果不谋而合,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本文论证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06

[2]孙玉甫.《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常勋. 《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4]谢诗芬.《会计计量的现值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篇8

1.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

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换出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2.如果换出的是固定资产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③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清理费)

④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特定固定资产处置时应匹配的销项税)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⑤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

3.如果换出的是存货

①借: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换出存货的公允价值+增值税+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或固定资产对应的进项税]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②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③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绿色会计计量的论文 篇9

1、试析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2、资本市场下的融资风险防范

3、论企业的或有负债

4、本、量、利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5、经济订货批量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

6、论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与对策

7、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控制

8、浅析企业亏损的内因及治理对策

9、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10、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分析

11、论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12、非货币性交易会计研究

1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14、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途径问题的研究

15、关于标准成本与定额成本的探讨

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比较及分析

17、试论成本决策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

18、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19、浅议公开财务信息与保护商业秘密 20、浅析企业亏损的内因与治理对策

21、股份制企业项目投资效益的可行性分析

22、试论资金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23、浅论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

24、原始凭证失真及解决办法

25、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

26、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业绩评价

27、租赁会计的研究

2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29、浅谈坏账分析应考虑资信因素 30、试论应收账款审计的要点与方法

31、关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32、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研究

33、浅谈差量分析法在企业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34、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途径与措施

35、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36、资金利用效果的分析与考核

37、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8、关于企业价值的研究

39、浅谈资产负债率

40、无形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41、论无形资产投资预测与计划

42、关于企业资金运作的思考

43、论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44、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

45、虚假会计报表的粉饰与识别

46、公司治理的模式探讨及其转化

47、浅谈企业营运能力评价体系

48、企业有效财务机制的构建

49、关于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思考 50、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特征

51、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52、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53、浅析企业的资产报酬率

54、试析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指标

55、论股份制企业税收筹划

56、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

57、民营企业上市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8、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59、中小企业实施ERP策略研究 60、企业绩效评价的探讨

61、浅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体系 62、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讨 63、销售激励系统设计的探讨

64、基于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 65、关于财务敏感性分析 66、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分析 67、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68、论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9、浅谈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与对策 70、关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71、浅议企业并购及其相关的审计风险 72、论杜邦财务分析的缺陷及改进 73、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74、XXX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与评价 75、上市公司会计诚信体系的构建

76、股票期权理论与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 77、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 78、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与预测

79、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80、企业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81、论存货的动态管理

82、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价研究

83、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84、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85、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建 8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87、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88、浅析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89、企业投资项目的敏感性分析与研究 90、论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 91、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92、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93、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 94、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95、成本差异分析的方法探讨 96、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97、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的研究

98、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99、浅谈借款费用资本化

100、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探讨与研究 101、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102、浅析企业亏损的内因及治理对策 103、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会计系财政金融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商业银行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3 论建立贷款风险经营系统 建立与发展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5 农购资金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选择 关于企业破产、兼并与银行资产保全若干问题的思考 8 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问题探索 9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问题探索 11 存款风险与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重构的研究 12 对当前金融业“惜贷”现象的思考 13 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要素条件 1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16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运营分析 17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从《巴塞尔核心原则》看我国银行业的有效监管 19 金融监管层次分析 信贷风险防范与信贷资产分类 关于改进我国信贷资产分类与呆帐准备金制度的探索 22 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3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滞后分析 24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测问题探讨 25 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26 论表外业务的发展与监控 27 过度储蓄与金融风险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思考 29 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 30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 31 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问题探讨

关于构建新型贷款管理体制的设想 33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34 关于构建新型贷款管理体制的设想 35 当前我国银行卡问题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贷款定价的研究

外资银行业务的渗入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及思考 38 发展我国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对策研究 39 商业银行在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金融运作对策 40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转轨性质及界定标准 4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新思考 42 国有企业发展直接融资的基本途径 43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思考 44 发展我国钱币市场的思考

民营经济未来融资体系建设初探 46 发展国债市场的思考 47 发展我国投资基金的思考

关于我国企业建立完善主办银行制度的研究 49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新构想 50 风险基金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51 关于我国开放资本项目的思考

欧洲货币崛起与国际金融制度演变的战略前瞻 53 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探讨

欠发达国家利率的自由化比较与借鉴 55 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56 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研究 57 人民币汇率能否实现跨世纪的稳定 58 违规资本流动和防范

外资流入对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60 我国外债形成机制与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在当前需求扩张中的有效性分析

间接货币政策效率状况及原因透析 63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64 论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金融增长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对我国金融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过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67 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运用信贷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若干思考 69 东亚模式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需求·结构·增长:金融宏观调控的新导向 71 我国商行中间业务收费探析

中间业务:中国银行业业务发展的重心 73 金融监管有效性分析 74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75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76 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探析

我国货币体系机制的变化、效益与对策研究 79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体制改革 80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探讨 81 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上市对策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化解与防范)研究 84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85 我国信托业发展对策 86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87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研究 88 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选择 89 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 90 国有银行上市研究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92 加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思考

试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 94 浅论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风险及其防范 95 股指期货的运作模式初探 96 我国期货市场规范与发展 97 论证券法制建设 98 论我国证券法制监管

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若干建议 100 论证券公司的营销新趋势

初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从央行再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谈起 103 论佣金制度改革对我国证券界带来的影响 104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强化风险管理 遏制建设银行系统不良资产的增长

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发展趋势潜析 107 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108 证券信用交易的现实意义及模式选择 109 矩阵结构与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创新 110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 111 论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

加强内部控制 防范银行经营风险 113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化解 114 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115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安全与监管

深化改革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117 浅谈税收逃避及其税收法规

试论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119 商业企业如何推行规范化管理 120 关于银行卡收费问题的探讨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122 规范贷款风险分类夯实风险监控基础 123 浅析“增值”概念在会计中的应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25 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126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私人金融业务

关于改革与完善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探讨 129 浅议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表现形式 130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对策 131 试述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调控

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制度分析 133 金融国际化与我国跨国银行的发展 134 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思路的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解决方法 136 证券信用交易的现实意义及模式选择 137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思路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及弥补 139 从中行、建行上市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140 论新形势下我国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41 浅议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结构性关系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及金融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前景及风险防范 144 谈我国失业保险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14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化解及防范 147 浅谈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制度的制约 149 中小型企业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

论现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51 关于中国银企债务化解模式的探讨 152 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 153 论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154 论会计监督系统及其运行

155 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障碍及对策 156 论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及其功能 157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其防范 158 中外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15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160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61 论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与金融宏观调控 162 试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16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创新研究

164 我国现阶段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征收中的问题和对策 165 论我国中央银行对网上银行的监管

166 浅论武汉市商业银行实行现代化发展的战略 167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68 银行贷款不规范的表现及对策

169 金融租赁与银行信用、股票融资的比较分析 170 金融市场的调整与证券市场的发展 171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构想

172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173 对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几点思考 174 对我国国有独资银行改革进程的探讨 175 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探讨 176 中国保险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7 中国银行业化解不良资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178 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及手段 179 利率市场化将凸现货币政策效应

180 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金融风险管理化解及防范 181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182 民营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18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迫切性与对策探析 184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现状及发展问题初探 185 浅谈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的法律思考 186 对证券操纵行为的浅论

187 如何加速发展民间投资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188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189 浅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问题

190 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政策效应与风险防范 191 论金融稳定及金融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协调 192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发展策略

193 试论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意义及战略

194 论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

195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196 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7 金融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金融改革 198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199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200 议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有效营销 201 对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探讨 202 论现阶段我国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3 对招商银行财富帐户产品的研究

204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205 浅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06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及防范的探讨 207 论佣金制度改革对我国证券界带来的影响 208 试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209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分析及对策 210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对策初探 211 论投资理财的观念

212 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管理方法分析 213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

214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问题的探讨 215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6 发展网络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217 略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化解及其防范 218 浅谈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219 发展民间金融推动中国金融改革 220 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的分析研究 221 成本控制及降低成本的途径浅析 222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 223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224 浅析企业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225 企业会计制度中若干涉税事项的研究 226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227 浅谈我国企业中的管理会计

上一篇:干部职工代表大会就职表态发言与干部职工会讲话稿下一篇:错失优美诗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