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发展(精选12篇)
绿色会计发展 篇1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传统会计的一个新的分支绿色会计正在悄然兴起。绿色会计系统的建立就是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社会利益, 使得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能够协调发展。
1 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绿色会计 (GreenAccounting) 又称环境会计, 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 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 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世界范围内的绿色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其后西方各国会计理论界将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 着手研究绿色会计和环境报告, 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 尤其是1990年RobGrang的报告《会计工作的绿化》, 作为绿色会计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引起了全球学术界对绿色会计的高度关注。
我国开展绿色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绿色会计理论。90年代, 我国逐步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 进而延伸至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1994年我国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绿色会计体系, 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001年3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 同年6月, 经财政部批准, 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绿色会计专业委员会, 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2 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2.1 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绿色会计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它的实现必然推动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同时, 绿色会计又是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绿色会计的建立和应用, 也必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 缺少任何一方, 则另一方都不能顺利健康的发展。所以, 绿色会计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2.2 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GDP) 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在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GDP) 时, 未将社会环境资源作为一种资产列入资产核算, 从而使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速度, 在某种程度上虚增国家富有程度, 夸大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在衡量企业成本时, 传统会计只计算实际成本往往忽视不能计价的“自然资本”, 使企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获取“私利”, 虚增其利润。采用“绿色GDP”能真实反映我国国民财富的量与质, 是据以采取措施防止资源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恶化的迫切需求。绿色会计的建立和运用, 无疑可以为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GDP) 和企业生产成本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是加强我国环保意识的需要
从绿色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 绿色会计是在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威胁的背景下, 人们在分析了传统会计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的。环境状况的恶化对经济活动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目前, 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各国的环境问题又共同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各国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 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以解决治理环境的国际协调问题。
2.4 是与国际接轨的需求
发达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成为了新的国际热门话题。绿色会计在国际上起步较早, 目前已经进入了较深的研究阶段, 包括制定绿色会计准则等。我国要想和世界接轨, 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而会计作为企业之间交流的语言首先应该具有国际化的水准。所以在国际趋势向绿色会计转变的时候, 我国应该加快进行绿色会计的研究与实践。
2.5 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 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 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 只有增大环保投入, 重视绿色会计, 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6 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市场经济下会计不仅要为微观经济服务, 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经济调控, 不仅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利益, 而且要兼顾社会利益。绿色会计不仅只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成本信息, 而且要对与企业有关联的资源环境及与生态环境等进行反映和控制, 其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有经济性信息而且有社会性信息, 不仅能为企业自身服务而且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它是一种微观自主、宏观顾及的“微观—宏观共振型”的会计模式, 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有助于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
3 当前我国绿色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还很不完善
我国现行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实务的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制定的, 包括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总体看来, 这些法规、制度和相应的企业会计与报告实务对于环境问题基本上涉及很少。而在实务中, 多数企业在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方面混乱, 对公布环境资料持低姿态, 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
3.2 研究成果尚欠实践指导性
从目前有关绿色会计的研究内容上看, 多数学者较为注重研究理论性较强的绿色会计理论, 诸如绿色会计的目标、对象、基本假设等, 而对绿色会计实践的操作性问题则缺乏具体的研究。此外, 有关绿色会计制度规则方面的研究也显得比较薄弱, 使得绿色会计的实践没有规范可循, 阻碍了绿色会计的开展。
3.3 缺乏整体意识及对宏观绿色会计核算的研究, 不利于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
目前会计界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观层面, 将绿色会计局限于企业环境会计, 而忽略了宏观层面的环境会计。这种研究现状的缺陷有两个方面:首先,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其次, 没有认识到环境作为一项公共产品, 对环境的有效控制需要一个宏观与微观衔接的核算体系, 不利于在会计体系中实现宏观环境核算与微观环境核算的衔接。
3.4 制度不完善, 目前仍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
尽管我国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绿色会计的重要性, 也有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 但遗憾的是, 目前仍缺乏可操作性的绿色会计准则。使绿色会计的实践没有规范可循, 阻碍了绿色会计的开展。
3.5 社会各方面对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我国实行绿色会计的社会大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还缺乏比较完善的绿色监管措施, 而且社会普遍存在对环保的忽视, 只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 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在实际生产中, 发生局部与全局在环境保护利益上的冲突, 再加之社会各方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还不够迫切, 致使社会和企业还没有实行绿色会计的迫切需求。
4 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主要措施
建立绿色会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建立绿色会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4.1 加强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发达国家的绿色会计研究已有20多年历史, 并在实践中有所尝试。而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 且实践上是一片空白。因此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水平, 促使绿色会计早日与实践相结合, 应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大力加强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 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会计实施办法, 以指导实践工作。
4.2 建立绿色会计的规范标准
一是修改《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 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 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 也是将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 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 将有效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 使绿色会计具有可操作性, 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4.3 建立绿色税收
从世界经济学界着手研究“绿色环保经济”问题开始, 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了新的职责。为了从根本上使自然资源、环境得到长远的保障, 增加民众环保意识, 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是我国当前绿色会计实施的当务之急。由于我国对环境污染者不是征收环境税而是收取排污费, 在税收差别和税收减免方面, 虽然我国现行税制中已包含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 但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建议在原税收基础上增开环境税, 将其作为独立的税种, 其法律地位与流转税、所得税等税种是等同的。在其下面还可以分为污染物税、环境能源税、环境资源税、环境关税等相关税种。
4.4 完善社会责任考核体系并加强监督
绿色会计主要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 核算企业对社会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不能全面、如实的进行揭示, 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应加强监督检查, 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根据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 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 强化对绿色会计的再监督, 并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以取信于社会公众, 强化国家宏观调控。
4.5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复杂的、多元化的产权关系,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因此, 必须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 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知识, 从而使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严格执行, 绿色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5 结束语
目前绿色会计虽然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由于绿色会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储备不足等原因, 我国距离真正实施绿色会计还需要一段路。但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保护法律的相继出台以及我国的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 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完善制度、组织研究、扩大宣传等途径加快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绿色会计是在环境治理中产生的由多种学科交叉渗透的一门边缘性应用科学, 其实施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措施, 以期能够促进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和发展。
关键词:绿色会计,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罗熠.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研究[J].生态经济, 2005 (7) .
[2]侯文宣.关于绿色会计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 2007 (2) .
[3]李颖.我国绿色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现代会计, 2007 (6) .
[4]徐小琴.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财会研究, 2008 (5) .
绿色会计发展 篇2
选择一个怎样的发展战略,这不仅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进程,而且,也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命运。因此,探索合理的发展观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无疑是这种探索的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其对会计的影响而言,则将促使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日臻完善。鉴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会计这一重要命题做些系统化研究,以期丰富和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并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选择一个怎样的发展战略,这不仅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进程,而且,也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命运。因此,探索合理的发展观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无疑是这种探索的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其对会计的影响而言,则将促使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日臻完善。鉴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会计这一重要命题做些系统化研究,以期丰富和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并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立统一、协调共进的动态过程。在这种动态过程中,传统会计功不可没。只是传统会计理论一般侧重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资本及其运动的,并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和复式记账三大支柱之上。但传统会计没有将环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理论与实践加以研究和解决,以致于联系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待传统会计理论与实践,不能不说传统会计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集中表现在:
1.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不完整。
在会计确认上,传统会计没能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反映至会计图象上,因而,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暴露出一定的不完整性。具体而言,缺乏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确认。例如,没将环境资源按资产要素确认;没将企业应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按负债要素确认;在所有者权益要素中没将环境资本列进;没将资源成本列作费用要素确认;没将环境收益列入收入要素确认;对环境利润更是缺少必要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从会计实践看,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还没有与环保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中包含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所有这些表明传统会计侧重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资金和物质商品,而对企业与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监督不够,致使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呈现出一定的不完整性。可喜的是,我国已把生态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对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做出了有关政策性规定,在我国,将环保费支出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势在必行。事实上1992年中发办7号文就已明确指出:“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的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于环境税的研究,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的活动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传统会计不能无视这种政策性规定,相反应及时将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价值都纳入会计图象一并反映与监督,以弥补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不完整的缺陷。
2.狭义循环成本概念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
成本的经济实质应是价值耗费与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在某种意义上,成本充当了消耗补偿的价值尺度。传统会计(包括现代会计)所依赖的成本观念是狭义循环成本概念(或称小循环成本概念),它从属于狭义费用概念,这可从《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费用要素的确认及制造成本法下费用区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佐证。
狭义循环成本概念,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讲究企业资本运行的循环与周转的畅通性、安全性及增值性;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侧重于披露经济性信息,而缺乏有效的环境社会性信息的充分披露,未能真正建立起“微观-宏观共振型”的会计模式和运行机制;也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正确量化计算缺乏科学依据。例如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其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虚增了国家财富;企业成本只量化计算人造成本,而对自然资本忽视不计的结果,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虚增盈利。正确做法应在宏观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扣除环保支出,而在微观上企业生产成本应反映当期环保支出。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应当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科学解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现行的成本理论缺少一种从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复合认识成本补偿问题。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的实际出发,我们应倡导广义循环成本观(或称大循环成本观),并将广义循环成本理论有效地应用于会计实践。
按照广义循环成本观,要从自然资源在人类活动作用下整个循环过程研究、定义有关成本的特性及范围和内容,即从整个物质世界的循环过程来看待成本耗费及补偿问题;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消耗的补偿,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及补偿,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包括环境在内的会计循环应采取如下基本模式:
从广义循环成本构成看,应当是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其中资源成本可具体包括生成成本、再生成本、恢复成本、替代成本和服务成本等。一般地,生成成本是指自然资源本身的有用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再生成本是指自然资源从它被消耗,到再生成原来规模和水平应计量的成本或应补偿的价值;恢复成本是指人们开发利用某项资源的同时污染、破坏或消耗了另一项资源,用来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资源本来面目的成本;替代成本是指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利用时,人们以其他资源替代之所需支付的相关费用;服务成本是指某些资源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某种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具体包括由于资源服务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及失去服务造成自然灾害而发生的损失。
3.对环境成本与收益计量的弱化制约着对环境信息的有效披露。
会计计量构成会计循环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理论上讲,会计计量工作应贯穿于会计核算系统从数据输入到信息输出的全过程,它包括选择计量客体的计量属性、选择会计计量单位和确定会计计量模式三个计量要素。从实践看,由于传统会计没能将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很好地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因此,在会计计量方面缺乏对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集中反映在没能用会计计量反映和控制环境资源及其耗费与补偿问题。必须指出,当资源与环境具有价值时,应视为资本性质,这种资本的价值能向人造资本转换,为此,会计实践上要计量两种资本的转换过程,并确定适度的转换比,以利于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会计在会计计量上缺少必要的突破,尤其对环境成本与收益计量上不无弱化,反过来制约着对环境信息的有效披露以及现代会计职能的能动发挥。可以预见,今后一个主要社会问题将是确定由谁支付外部问题的成本和怎样对其定量估价:哪些成本应由生产它们的团体负担,哪些成本应由整个社会承担。由此可见,对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计量尽管困难但必须有较大突破,否则,会计很难满足社会各方面对环境问题提出的信息披露的客观要求。
二、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操作的主要障碍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又名环境会计,它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修正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世界范围看,会计绿化成为一种时尚,但绿色会计由来已久。具体可追溯于本世纪70年代,以《会计学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1971年比蒙斯(f.a be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第2期马林(j.t.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论文为代表,揭示了绿色会计研究的序幕。1983年以来,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的建议。1989年1月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专家小组接受了该提案。经过修订的国民会计蓝皮书已于1993年发表,包括的内容有对绿色会计的讨论,对提出的设计辅助账户作了肯定,并批准收益计量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问题。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1995年召开的第13届会议,其主题就是绿色会计。
从本质上看,绿色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具体而言,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越来越强,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绿色会计必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
浅析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篇3
关键词:绿色会计;区别;可持续发展;构建措施
一、绿色会计的概念以及其与传统会计的区别
绿色会计,也就是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计量方式,再加上其他计量方式,以有关资源、环境、生态及会计、审计等规章制度为依据,研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辨证关系,核算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开发、利用、防治的相关支出和耗费,评估分析所投入资金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资源效益。
1前提假设与传统会计不同
传统财务会计的前提假设是把企业当作“经济人”。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对于资源效益、社会效益根本不予以考虑。这种假设的一个明显后果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低成本的使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以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绿色会计的前提假设是把企业看成是“社会生态经济人”。指的是现代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和资源效益,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前提假设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设定的,它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间资源环境产生的各种矛盾。
2效益范围的界定与传统会计也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财务会计在经济人假设的影响下,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核算主体本身的价值最大化,而对于社会、环境效益等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非经济效益则没有进行核算和反映。很明显,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战略的条件下,这种短期行为与经济社会目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是不相符合的。绿色会计不仅考虑经济效益方面,对于社会和环境效益也进行了全面考虑,认为只有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贯彻下去。
3成本核算方面有别于传统会计处理方式
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仅限于企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计,具体来说就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物资成本、人工费用和部分自然资源成本,没有或没有全部反映由于经济活动而带来的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虚增,进而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的短期行为的发生,长远发展便无法实现。绿色会计的成本范围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来界定的。它全面体现了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具体来说社会总成本由业务活动有关的物质成本、人工费用、自然资源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构成。从而就全面地计量和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全面影响,为利益各相关者的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由此可见,绿色会计中的社会总成本全面地反映了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本,更为全面和更为透彻。
4会计报表的需求者与传统会计有所区别
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复杂的工程,它要求社会公众都要积极广泛的参与。因此也就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有相关人员都能了解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耗费和收益。传统企业会计报表的需求者一般是与企业有着紧密经济联系的单位或个人,这些单位或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只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经济数据,可持续发展根本没有人去关注。而绿色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企业所有者、企业所在社区整个社会、环境保护部门、企业职工及附近的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要求和目的,他们都会关注绿色会计反映出来的会计报表。
二、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绿色会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一方面从环境中索取资源,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向环境中释放一定的废弃物,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污染和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在好好利用现存环境的同时,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免环境被人为随意地破坏。环境资源是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它是我们及其子孙后代共同享有的,因此我们必须使其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要为后代予以充分的考虑才,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利润的实现,必须把环境因素作为一个必要条件重点考虑。对由环境因素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因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为保护环境所作的投资等都要进行准确、及时的记录、计量,把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与日常情况下的经营效益和生产成本一样看待,让绿色会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广泛运用,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绿色会计于可持续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绿色会计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特殊背景下提出的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会计,就会计原则而言,应与可持续发展原则高度一致。根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研究的成果,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等。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在原则性方面也不可能完全雷同,但是二者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绿色会计原则要在传统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吻合,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3绿色会计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绿色会计促使企业重视资源与环境效益。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核算工作的,企业在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帐务处理时,除应包括与企业经营直接有关的存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外,还应考虑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等事项。这就促使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资源的耗费和环境的污染。
实施绿色会计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绿色会计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计量,使人们知道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会促使人们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来降低环境损失,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环保投资,以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三、构建我国绿色会计的措施
1加快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一贯重视环境保护,从70年代末试行《环境保护法》至今已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政策体系。但这些法律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的地方,各项实施细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可操作性不强。随着人口增长、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方面还会出现更加复杂的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在立法中,应体现“预防胜于治理”的原则,让法规的制定更有预见性。
2促进绿色会计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
(1)可以增进与先进国家的学术沟通,并由国家组织引导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2)注重绿色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让绿色会计在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在局部地区开展绿色会计的试点,小范围的解决出现的问题,由点到面的逐渐的普及开来。
3完善“绿色”生态税收制度的建设
从世界经济学界着手研究“绿色环保经济”问题开始,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了新的职责。为了从根本上使自然资源、环境得到有机协调的发展,增强公众环保关键,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是我国当前绿色会计实施的基础。
4推广普及绿色会计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
辽宁发展绿色会计的应用建议 篇4
一、目前绿色会计应用现状
目前, 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绿色会计的实际应用更是少之又少。现以辽宁省发展绿色会计为例, 具体分析一下绿色会计的应用现状。
(一) 只是理论的初级研究
目前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只是简单的理论研究, 并处于初级阶段的研究。而对绿色会计的实际应用是少之又少。当前我国学者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只是从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着手, 对于实质性的应用证明可以用匮乏二字形容。从而导致在核算过程中, 计量标准不一致。而绿色会计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 在我国并没有发展起来。这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力度, 鼓励企业做好绿色会计的学习和认识。
(二) 政府缺乏对绿色会计的重视
目前我国政府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环境的好坏不容忽视, 这都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绿色会计的保障制度。目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环境的实践应用中, 绿色会计并未真正得到推动和发展。另外, 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税种, 阻碍了财政对环境的调控和发展。如果绿色会计的实施, 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环境效益, 而这样政府和企业必将产生额外的资金花费, 增加企业的成本。企业和政府不愿意面对和处理这样的现实。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绿色会计的发展, 在具体应用中认真实施。
(三) 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绿色会计人才
企业为了更大力度的最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所以更注重经济效益的变化。因此, 在对会计人员的招聘到培训过程中, 对会计人员的重视力度不够, 更不用说对绿色会计的专门培训了。由于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 所以更注重员工的经济素质和头脑, 而在日常工作中, 由于会计人员缺乏对绿色会计专业的培训, 致使绿色会计的专业素质难以得到较好的提升。又由于企业缺乏较好的激励制度, 使得会计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中, 从而制约了绿色会计的实施。
二、绿色会计的应用建议
在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政策”的指引下, 企业将逐步实现“绿色经营”, 促进绿色会计的发展。“绿色经营”这一理念将促进企业改善环境、避免污染, 再生长过程中减少污染的排放和环境的破坏程度, 这必将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共赢, 有效促进国家的发展。针对这种现状提出绿色会计在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
绿色会计要想实施无障碍, 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企业的环境资源保护, 把这种意识应用到实践中。而绿色会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如何促进和督促企业对整个环境的保护。这是一把双刃剑, 企业环境保护的越好, 企业的效益也就越高, 市场的竞争力也就越强。所以, 我们要想让绿色会计应用的好, 则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 同时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加速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
(二) 政府完善政策保护体系
目前, 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 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和方案。因此, 我们更需建立健全有关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议财政部和环保部携手会计机构共同建立标准的“绿色会计准则”, 规范好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和计量标准, 以及相关的财务报告, 这些核算要求要在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 同时环境成本必须在财务报告中加以披露, 增强绿色会计的实务的可操作性。
(三) 加强绿色会计人才培养
针对当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 我国企业必须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专业知识的培养, 以此推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 我们在人才招聘时, 可以深入高校招聘专业素质较高的会计人才。而对于企业的在职会计人员, 企业可以聘请绿色会计方面的专家定期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 以此更好的提升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专业素质。企业在对员工考核时, 可以将会计人员的绩效与环保措施有机的结合起来, 进一步地推动我国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总之, 在企业的发展中, 加强对绿色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结论
绿色会计是当前会计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 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项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绿色会计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的同时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可持续发展”方针下, 绿色会计顺应了时代发展、加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发展目标, 只有加快绿色会计工作, 才能促成企业与环境的双赢局面。
摘要:在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中, 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和会计自身因素的影响, 致使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 本文针对辽宁省绿色会计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希望我国政府和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措施来促进绿色会计的发展, 以便可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可以提升我国环境保护的效率。
关键词:绿色会计,环境保护,辽宁经济
参考文献
[1]贾丽娟.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会计推行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6.4.
[2]王司宇.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16.4.
绿色会计开题报告 篇5
题目: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工业化社会的迅猛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不可再生资源短缺及源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污染问题,其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极大威胁.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了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
选题的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全。在众多学者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内容中,既涉及到国外学者研究的领域,也涉及到在我国的特定环境下,建立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基础理论问题,还涉及到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绩效,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审计和其他问题.这就为绿色会计的全面研究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2.比较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一般认为,绿色会计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所以目前绿色会计研究,就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生态哲学,发展经注学,现代经济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也体现了现代会计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趋势。
3.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基本成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绿色会计还处于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许多学者对绿色会计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致意见。即使在某些方面或表述上存在着不致,但经过仔细分析。其在实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近似性。譬如,对绿色会计的目标、核算对象、计量原则等问题的认识,虽在表述上说法不一,但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基础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精简和升华,进而形成系统而科学和绿色会计基础理论。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一、绿色会计研究背景
二、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概述
三、绿色会计的核算
四、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五、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六、对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建议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1、 对绿色会计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2、 全面的分析了绿色会计的概况
3、 较深入的挖掘了绿色会计制度影响
4、 针对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现状提出了意见
研究进程安排
20XX年4月,完成开题报告及完整构架
20XX年6月,完成论文
20XX年6月,论文修改
绿色会计发展 篇6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企业;环境保护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是不能对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而发展又要符合现代人对经济的要求。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系统。所以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造福后代子孙。
(二)绿色会计
1、绿色会计定义
绿色会计,也可以转换为环境会计,是用会计计量的方式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各方面研究,以达到全面反映环境信息对企业经营及财务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2、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
按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以五项会计的基本假设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①会计主体
传统的会计主体与绿色会计在主体界定上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会计主体有指定的单位或组织,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绿色会计的主体却不是唯一的,任何机构或组织都可能成为绿色会计的主体,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绿色会计主体多样性的特点。
②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假设是企业可预见的时间内有长期经营下去的条件,不会出现破产和清算。如果不将持续经营假设完整运用到绿色会计当中,那么绿色会计的核算基础将无法设立。
③会计分期
即,会计期间。为了分期评估企业因环境业绩带来的经济效果,并对外部使用者披露会计信息时所运用的假设。
④多重计量
传统会计计量是单一的,而绿色会计的计量假设是多重的,有货币计量假设也有非货币计量假设。
⑤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专属绿色会计的一种假设。是对各种情况以及当前及未来多方面可持续发展假设,没有这种假设绿色会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绿色会计核算上的一般要求
结合绿色会计在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划分为四类要求:一总体性;二会计信息质量;三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四会计修订性惯例。
二、实施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绿色会计理论研究不深入
绿色会计应用中不但要强调的会计理论,还要运用对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要反映会计核算问题,更要突出反映环境保护这一社会问题。
许多文章在谈到环境会计的计量时,只是简单罗列各种评价和分析方法,但并没有对这些方法在环境会计中的实际应用上进行祥细的分析和研究,大大降低了这些方法的全面性和使用性。
(二)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自1979年开始,我国先后制订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制度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也相对缓解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
虽然如此,但距离世界先进国家的立法水平还很远,而且对破坏环境的企业的惩罚成本过低,这也是破坏环境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三)绿色会计在信息披露上不够规范
一方面信息披露不规范主要由于理论体系不完善;标准不规范;核算对象及披露方式不统一,这些都导致了绿色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不规范,也影响了信息披露和使用的效果。
另一方面绿色会计后备人员匮乏。由于绿色会计是新兴的一门学科,国内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制度规范,许多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会计研究成果和操作水平的提高。
三、绿色会计实施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外部造成的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后,已经逐步建立了宪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构成了对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但是各种现有的法律法规尚处在初级阶段,体系不完善,条文过于刻板,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在绿色会计的准则建设上面,缺乏对绿色会计信息的完善制度,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绿色会计信息的计量体系。对涉及具体的环保业务,只简略提及,内容空洞,缺乏相关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企业自身的原因
目前,多数企业领导层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源动力,而且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抱着粉饰的心态,导致绿色会计披露的片面,信息数据实际为统计数据,从而导致提供的环境信息不准确、不完整。
四、我国进一步推行绿色会计的对策选择
(一)积极立法,制定相应准则和制度
首先应将绿色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相应会计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作用和地位,做到有法可依。另外,由于准则和制度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绿色会计也必须建立相应的准则和制度,这是一项对绿色会计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绿色会计建立和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采取逐步递进的方法,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点到面。
(二)建立完整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为了加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定期向社会披露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状况等情况,培养企业的公众意识,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并能使企业树立自觉守法、遵法、自觉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责任。
(三)建立企业环保预算体系,规范企业环保行为
预算部门要按年编制环保收入和支出的预算书,与年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建立企业内部环境的自评制度,建立企业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危害以及造成的损失,提出相应的措施。建立一个企业的环保文化氛围,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增强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感,落实责任的追究制度
增强企业的环保社会责任感,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文化,引导企业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宣传正面典型,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目标责任追责制,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设立事前堵漏,事后惩罚的机制。完善政绩考核的体系,健全以企业领导层为重点的问责范围和制度,同时做到对一把手的问责制,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将企业的环境问题落到实处,积极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企业在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后,既节约了能源,增强了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达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可以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五)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在做好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会计人员不能只围绕本企业的经济利益出发,帮助企业掩盖对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社会责任,更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五、结论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对立统一、和谐共进的过程。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重视对“绿色会计”理论实践的研究。我国人均资源少、配置不均衡、乱砍滥伐等现象非常严重,这些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在我国的推行研究”为题,主要分析了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指出了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现状,并且以为例,分析了在企业中推行绿色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参考文献:
[1]李静江.企业绿色会计和环境报告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连华.绿色会计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4]朱丽莉.浅谈我国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5]刘颖.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
[6]张小刚.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1).
发达国家绿色会计发展与启示 篇7
一、绿色会计在西方的发展
(一) 绿色会计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的经济贸易位于世界前列, 在环境保护领域尤为出色, 绿色会计已在日本迅猛发展。日本绿色会计的起步是通过政府对企业、民众进行持续调查并咨询专家意见。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上, 日本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绝佳的榜样。在1960年, 日本就已经着手处理环境问题, 面对污染事件的陆续发生及其带来的严重环境灾害, 1993年3月日本环境部门颁布了《关于环境保全成本公司环境》, 极大地提高了日本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几年之后, 政府又颁布了《引进环境会计系统指南》、《面向环境会计2000年报告》、《环境会计指南》等法律法规。环境调查结果表明, 到2001年3月已有350余家企业将绿色会计加入到日常经营核算中。日本在绿色会计领域发展的卓越显示了政府的作用。政府将它的感染力发挥到最大, 从最初持续的企业调查、咨询专家意见来积极开展绿色会计, 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陆续推出种种法律, 以便更好规范它的进展。
(二) 绿色会计在美国的发展
在美国, 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担忧也逐渐加重, 要求控制污染的社会呼声愈加高涨。美国政府应民众要求开始展开对环境污染地治理, 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合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现有资源。19世纪70年代末, 美国政府着手制定了环保条例, 创建了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专门负责处理各项环境案件。在环境保护局刚刚成立的两年内, 统计处理各类环境案件近千起, 处罚金额高达900万美元, 许多严重污染的企业随之关闭, 导致许多企业将环境会计核算的金额和处罚金额计入到会计报表中。由此, 环境财务事项正式走进会计核算。政府不仅制定了各种相应的法规, 而且配合增加了严格的惩罚, 这样促使美国环境问题一再受到重视, 而绿色会计也飞速地发展, 甚至直趋领先地位。
(三) 绿色会计在加拿大的发展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已提出了着手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理念。该会计师协会积极地研讨环境与会计之间的种种联系, 并主要提出以下几项观点:《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于财务报告问题》、《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作用》;同时, 会计师协会还创办了《特许会计师》、《对话》等杂志阐述绿色会计的理论和观点。1993年加拿大会计师协会健康发展特别小组提出了一项议题, 充分考察了人们面对环保问题上面对的危机后, 提出了绿色会计的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绿色审计的相关问题。90年代后期, 该协会提出了在完全成本法下评估环境的新课题, 随后公布了《完全成本环境会计》。在加拿大绿色会计演变过程中, 特许会计师协会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它一直在不断地推出新的理念, 让全新的思想渗入到社会各阶层以及企业中, 直至整个加拿大都普遍接受了绿色会计这个理念, 并且企业核算也已经完全计入财务报告中。
(四) 西方绿色会计对我国的启示
(1) 充分查询, 制定计划。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行绿色会计之前, 大多曾经进行过大量企业调查, 充分听取了社会民众的意见。目前我国的绿色会计研究还仅仅处于科研方面, 并没有真正应用到企业中。所以, 为了将绿色会计推到企业面前, 首先应该让企业充分认可。可以择选重要城市广泛进行企业调查, 让企业管理人参加免费论坛会议, 普及绿色会计知识和环境保护的观念, 只有企业基本认可, 才能积极将绿色会计核算加入到企业中。 (2) 选择国企作为尝试区。美国对绿色会计的推动主要集中在企业, 在企业中迅速地磨合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对绿色会计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 市场经济也逐步趋于完善, 各个企业迅速崛起, 社会资源占有分散, 但是国企却依然是整个社会的核心主流, 且其占有的资源比重较大。因此, 应该抓住重点, 以国企作为实验区, 全面推行绿色会计, 进行评估, 并按时出具会计报表。首先, 这样可以有效发现绿色会计在实践中应用中的问题和矛盾, 以便找寻对策, 加以处理, 完善绿色会计应用时的不足。其次, 国企的推行也可以给其他中小型企业起到带头作用, 督促中小型企业也尽快将绿色会计加到企业的评估核算中。 (3) 设立专门机构, 全面致力于绿色会计的建设。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 尽管政府一直在起到先驱与推进作用, 但是一些专门机构对绿色会计的建设也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属加拿大, 绿色会计推行至今, 能够发展成如今的规模, 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功劳是不可抹灭的。我国理应设立社会型专门机构, 独立于政府, 但是却又有政府密切联系。这样的机构应专注于绿色会计的科研, 不断公开发布各项理论研究, 也可以创办杂志, 推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如此, 以一种非政府代表的形式, 向社会灌输思想与理论, 也有利于企业和个人接受。同时, 与政府的密切配合也有益于工作的高效性, 兼并相同, 改进差异。
二、我国引入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与障碍
(一) 引入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 现实情况的需要。我国环境资源的配置不均匀, 导致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丰富地区没有合理开采计划, 造成大量浪费。二是许多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 没有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折旧。而绿色会计从会计资源、环境、生态的整体考虑对企业所拥有以及使用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它严格要求企业如实对破坏的自然资源计提折旧, 通过正常的资金渠道反应破坏的程度, 以便更好的管理自然资源, 从根本上控制企业为盲目追求利润, 使原本有限的资源存量逐年锐减, 甚至枯竭。 (2) 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人们生产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资源利用率下降、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这极大限制了我国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所以, 引领绿色会计走进社会已迫在眉睫。首要, 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其次, 充分认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根基, 全面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和个人都不应当再有先破坏, 再治理的传统观念, 应当明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应当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3) 企业顺应全世界竞争的必然结果。当前, 环境保护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进行, 各国财政部门主张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加以核算。绿色会计在我国企业地推行有利于紧随国际发展方向, 更加全面快速地发展经济。
(二) 推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1) 绿色会计理论不成熟。虽然绿色会计拥有美好的前景, 但绿色会计并不仅仅涉及到会计核算, 它也包含了环境领域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的绿色会计发展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在社会上推广, 主要有以下几点制约:其一, 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不够明确。现有的会计制度中主要以货币为计量方式, 对各项可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生产要素进行核算, 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用价格进行确认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则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也没有将这一部分计入到生产成本中。从某种程度上看, 目前的会计体系忽略了环境污染, 忽略了未来资源的全面匮乏, 只关注当下追求利润的核算体系。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并没有真正地计量企业创造的效益和支出成本, 计算而来的利益也不完整。与财务会计相比, 非货币计量方法目前看来还不够完善, 主要原因是计量单位杂乱而没有统一的标准, 缺乏可比性。其二, 税收方面存在显著缺点:没有设置专门保护税种, 没有将环境破坏加入到税收政策中, 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与保护作用;环保税收优惠单一, 现今的税收政策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同污染物间收费标准尺度不平衡, 不合理, 致使企业躲避纳税。 (2) 政府当局对绿色会计缺少重视。其一, 我国发展绿色会计仅10余年。2001年, 我国刚刚成立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 设法推动绿色会计融入企业。在这期间, 我国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环保部门和银行都只关注各自的管辖领域, 并未对绿色会计的发展做出推动性的贡献。甚至有的国家部门为了追求眼前城市的发展, 利润的最大化, 忽视环保, 忽视社会效益。另一方面, 从需求角度来考虑, 社会各方对企业批量环境信息和社会责任报告的需求并不迫切, 导致企业没有实行绿色会计的紧迫需求, 绿色会计依旧停留在研究阶段, 一味地“纸上谈兵”, 而并没有应用到社会上加以实践。其二, 我国对绿色会计制度构建保障不力。目前我国尚没有完善健全的绿色会计法律制度, 绿色会计的推动缺乏保障。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可依, 就不能准确客观地将环境污染加以计量, 不能如实披露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2011年, 道农研究所、中共企业家俱乐部、用友公司等为帮助实现企业更好持续发展, 推起了“企业绿色会计项目”, 这为企业核算计量提供了相对合理的量化指标, 但是应用者寥寥无几, 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这种公益性项目, 并提供相应的会计报表, 来反映环境污染对企业利益的影响。政府没有以法律法规确定绿色会计的主导地位, 没有强制监管企业进行绿色会计核算, 这使得绿色会计一直停留原地, 没有显著进展。
三、绿色会计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一) 转变传统观念, 增强环保意识
政府各个部门应当充分意识到环境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用战略性的目光真正意识到推行绿色会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加大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进绿色会计的发展。每一项新兴的事物, 都需要充足的后备力量将它应用到实践, 更好更贴切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 建立专门机构, 拟订相应法律法规
政府体现的强制性是其他学术机构所不具备的, 而正是这种强制性才能使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绿色会计, 真正应用, 而不是口头上高喊绿色GDP。政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 制定绿色会计的发展规划, 负责绿色会计的推广, 在社会中营造绿色会计氛围, 促使各阶层承担责任。
(三) 立法机构应全面致力于理论研究
为更好实现绿色会计在国内的推动, 立法机构应当尽快完善绿色会计的相关理念。要尽快组织会计、审计、环保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对会计的理论基础、确认方法、计量依据、会计报表等方面达成共识, 并尽快形成实施标准供企业遵循学习。
(四) 政府全面进行绿色会计知识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绿色会计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程, 需要全民共同努力, 公众的需求才是促使绿色会计应用的催化剂。第一, 政府应该在社会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培训, 只要整个社会都逐渐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将绿色会计深化到群众中区。第二, 政府应当组织会计专业培训, 对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综合培训。政府应当从高校抓起, 增设绿色会计学科、绿色审计专业课程, 培养可以胜任绿色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 应该走进企业, 集中培养在职人员, 开设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相关课程培训, 使他们更快更好胜任在工作岗位上。最后, 企业领导是企业能否应用绿色会计的重要关键, 应该让他们对绿色会计有更好更完善的认识, 能够以战略性的眼光看待资源的利用, 看待企业未来的发展。
目前来看, 经过十多年的推行, 绿色会计在我国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和进步, 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我国应该充分认识西方国家在绿色会计发展进程中的优点, 借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结合我国当前资源国情, 细化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全面推动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议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篇8
(一)全球环境保护呼唤建立绿色会计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正在遭遇海洋污染、空气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酸雨、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污染,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需要与时俱进,客观、真实的反映环境资源这项资产以及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等,在会计账目和对外报表中披露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切实鼓励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遏制不顾牺牲有限资源去赚取高额利润的现象,真正地做到通过会计这个“有形的手”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合作需要建立绿色会计
国际上绿色会计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着手研究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绿色会计发展迅速,日本环境境省2001年发布“环境报告书准则——环境报告书制作手册”,“环境会计指南”,还开发了“环境会计帮助系统”软件;美国政府设立了环境保护局,负责细化有关环境法规并负责处理具体环境案件,并发布了如第93—5号公告《环境负债会计》等一系列会计准则;加拿大致力于对绿色会计课题的研究,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1997年出版了《完全成本环境会计》的报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会计信息核算和披露也需要国际接轨,符合贸易国相关要求,披露必要的绿色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国际贸易,促进我国对外经济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绿色会计
1994年9月,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行动方案。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环境保护、绿色经济、绿色GDP等“绿色”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保持可持续发展,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建立我国的绿色会计指明了方向。
(四)完善会计核算内容要求建立绿色会计
在会计核算中纳入绿色会计相关内容是国际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将保护环境、耗费和损耗环境资源等因素考虑在会计核算和报告中,能够更加客观和真实的反应企业的利润水平,促使那些高污染、高损耗,以排放有毒物质污染大气、海洋、河流和消耗大量稀有资源却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的企业真正考虑环境和资源因素,做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使用清洁能源,将追求企业利益与保护大自然、促进环境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会计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发展的一门学科,环保和绿色的发展要求会计学也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绿色会计的课题,完善绿色会计核算内容和会计报告及信息披露,推动会计学科的纵深发展。
二、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一)完善绿色会计准则和制度体系建立
我国对绿色会计系统的建立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建立仍在不断探索中,绿色会计的发展和应用与国际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逐步实现全面趋同,我国财政部计划2010年启动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工作,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对绿色会计来说,明确具体的绿色会计准则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环境保护和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大方向,我国应不断研究绿色会计的理论深度,加强绿色会计的实践应用,提高准则对绿色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二)严格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
目前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涉及绿色会计的方面基本上主要有生物性资产,应收补贴款中的环保补贴收入,管理费用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费、排污费、环境管理费、环境监测费等,只有极少企业将具体环境信息详细披露,这极大地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可见,财政部门及证券管理相关部门应明确规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具体内容和要求,增强企业绿色信息披露的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绿色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作用。
(三)绿色会计推广从逐步试点到全面推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绿色会计的推广也可以从点到面,如先从重污染、消耗资源多的石油、化工、纺织、造纸行业开始试行,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各行各业。企业可以设置相应的绿色会计科目进行试点核算,编制专门的绿色会计报告,也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绿色会计相关内容进行披露。试点成功后,可以延伸至所有企业,引入绿色会计机制,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保护和会计学将更加的紧密的结合起来,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考虑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依托绿色会计课题的研究和绿色会计制度的建立,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浅谈建设绿色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 篇9
关键词:绿色会计,制度环境,发展
在国民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绿色会计的概念越来越为国人所重视。绿色会计不仅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注企业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有限,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因素较多,因此,有必要在分析现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绿色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的路径。
一、绿色会计的基本探析
绿色会计反映的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它将环境和自然作为一种资本考量因素纳入到会计计量之中。也就是说,在绿色会计领域,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是一种资本,以之为基础能够产生和演化出各种现实的经济资本。
绿色会计的产生表明人民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恶化有了相当的认知,对于现有会计制度的缺陷有了足够的了解。毕竟,经济活动本身就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与社会、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日益恶化的环境警示人类,再也不能无视环境污染问题,再也不能只顾经济发展不管环境保护。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会计引发了广泛关注,用会计制度对环境资源进行计量和控制的方法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
简单地说,绿色会计的主要内容就是核算企业活动的生态成本。 具体说来,则涉及三大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企业活动引发的社会环境代价。
绿色会计通过呈现企业活动的环境影响信息,一方面能为企业的计划和决策提供参考,最大限度提升活动的收益;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现状
绿色会计之所以在我国产生引发了广泛关注,就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为民众所重视,呼吁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此外,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加深了环境保护对企业长远发展重要性的认知,开始摈弃一味追逐经济收益的旧观念,逐渐加大环保投入。
在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需求的促进下,绿色会计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传统、体制壁垒和人才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当下我国绿色会计发展面临不少问题。
(一)既有认识不足
尽管科学发展的提出和实施已有多年,但是一些企业和管理者对于经济效益的认知仍然很片面,仅仅考虑自身短期的经济收益,而无视自身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破坏。更有甚者不惜以严重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方式获取利益。认识直接指导行动。因为对绿色会计的认知不足或缺位,部分企业对于绿色会计的重视和需求程度明显不足,进而造成其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收益。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绿色会计的发展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意味着绿色会计只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在大众看来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制度,在企业看来实行绿色会计也许有利于长远发展、提升企业形象,但即便不实行也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负面效应。绿色会计没有明确有效的法律地位,就无法督促企业实行,对于违背绿色会计的行为也无法监管。2013年黄浦江漂流而至的万头死猪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正因为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如何处理死猪,浙江嘉兴的散户养殖者便将死猪随意扔至江中,如果不是数量巨大,如果不是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经济中心上海的生态,这种破坏环境的做法也许很难被发现。
(三)专业人才缺乏
绿色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业者掌握会计学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具备环境学、社会学甚至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只有具备了绿色会计所涉及的全面知识,从业者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才能将绿色会计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然而,我国目前的主体情形却是,绿色会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严重不足,绿色会计的推广主要集中在口头宣传上。 非专业者在进行绿色会计工作中难以驾驭,造成绿色会计难以发挥作用。人才的缺乏是绿色会计推广难的一大症结所在。
(四)税收政策的缺陷
我国仍然没有环保税,这一税收政策的空白区域导致环境污染控制中缺少了税收的调节和激励。没有环保税,企业的活动的生态影响可能就无法补偿。可以说,环保税的缺失是导致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一直难以跟进的客观原因之一,直接造成其绿色会计意识的不足,加剧了绿色会计的推广难问题。
三、绿色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
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绿色会计建设和发展中的上述问题,就必须从制度环境建设的角度入手,为绿色会计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充分激发绿色会计在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笔者认为,关键就要从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入手。
(一)法律制度
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缺乏法律地位,是绿色会计发展的主要问题。只有将绿色会计纳入会计法之中,明确绿色会计的法律地位,才能树立绿色会计在企业和民众中的权威性,才能增强大众的绿色会计意识。只有建设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才能规范企业的环境核算行为,有效监督企业的环保计划,防止一些企业敷衍应付或者鱼目混珠的情况。因为我国尚没有针对绿色会计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所以我们在致力于推动企业绿色会计法律法规走向完善的同时,还应利用现有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绿色会计进行规范,而不是袖手旁观, 坐等专门性法规出台。
(二)管理制度
法律制度是外部环境,绿色会计的自身制度和体系则是内部环境。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绿色会计发展的各种规范和标准,将绿色因素融入现有的会计制度之中,已成为绿色会计发展的最大内因。毕竟, 再好的外部条件都只是外在环境,只有从绿色会计自身着手,明确绿色会计的管理与核算制度,才能强化政府部门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公布的监管,规范企业绿色会计的报告行为,增强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完善绿色会计自身的制度和体系建设,必须协调处理社会效益和企业利益的矛盾,既避免弱化社会效益的无用功倾向,又避免给企业造成过重的负担,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人才制度
绿色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其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人才制度环境的营造上,包括培养和引进两种主要途径。首先是培养。培养包含两方面,一是学校教育的培养,即在大专学校开设绿色会计的专业课程,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绿色会计人才;二是培训,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逐步提升既有人才队伍的素质。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而需要长期坚持,逐步改变。其次是引进,即在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现有条件难以满足的时候,可以适当引进专业性人才以应对现实的问题。
(四)税务制度
税务制度和绿色会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协调二者的关系对推动绿色会计发展意义重大。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环保税,在打造绿色会计发展的税收制度环境上,就需要以我国现有情况为基础,借鉴国外政策制度,从而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收政策。尽管我国没有环保税,但是政府的政策规章中对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早就有明确的规定,在制定我国的环境税收政策时,就应该以我国既有法律条文中的原则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处理。当前可以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开征一些和绿色环保相关的新税种,强化税务制度的环保作用。
四、结束语
在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会计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事物,在我国更是如此。本文所论及的认识、法律、人才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也只是当前我国发展绿色会计所遇到的最为核心的几大问题,无法涵盖现实中的全部问题。绿色会计无论是研究还是推广,当前都面临颇多困难。现存的问题就是未来的改进方向。绿色会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根据现有的问题从多角度着手,全面提高绿色会计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志良.谈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时代商贸,2011;23
[2]周鸣.新时期绿色会计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J].价值工程,2013;21
绿色会计发展 篇10
当前, 我国的绿色会计制度还不够完善, 企业核算难度较大, 绿色会计的实践应用还有不少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鉴于此, 应加强绿色会计的立法工作, 将绿色会计纳入会计法, 以法律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将它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同时应发布相应的会计制度, 使绿色会计更具实践操作性。
1 企业绿色会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 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存在着不足, 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浪费自然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 违背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 区域局部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也存在着短期的利益矛盾。
1.2 对信息的使用要求不够迫切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政府部门是绿色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企业披露绿色信息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力度逐渐增加, 企业迫于压力而公布这些信息。社会公众对这些信息的需求也并不高。
1.3 相关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一是绿色会计目标与会计科目方面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绿色会计目标, 会计科目也偏少。在实际操作中, 没有明确的与绿色会计核算相关要素的内涵界定, 导致核算目标无法确定, 进而使得企业存在淡化绿色信息的问题。二是企业绿色会计实务操作没有应用指南的指导。我国现有的规范绿色会计的相关制度与准则还处在起步阶段, 约束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因而有必要通过绿色会计实务操作应用指南来对现有的会计准确体系进行完善。三是会计评价与报告披露规范存在不足。我国还没有标准的环境资源报告形式, 使得企业绿色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1.4 与税收政策的协调不够
我国目前还不存在专门的环保税种, 进而使得税收政策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2 加快绿色会计发展的建议
2.1 提高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
绿色会计的完善与会计实务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必要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宣传的力度, 促使社会与民众的环保意识的提高, 为绿色会计的建设发展奠定必要的技术, 促进绿色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发展。
2.2 加强交流合作, 加快绿色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还没有对绿色会计进行专门规范的会计法律法规, 从企业绿色会计发展的要求出发, 应完善新时期企业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该体系明确企业绿色设计的地位, 规范企业绿色会计的应用, 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会计的良性发展。我国的环保专家、会计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加强交流合作, 以我国现有的环保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规定为基础, 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来促进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3 融合绿色因素, 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与准则体系
以我国现有的国情为基础, 通过各类有效措施的应用, 尽快制定对绿色会计进行规范的各类标准, 确立绿色会计管理与绿色会计核算制度, 进而融合绿色因素来完善已有的会计制度与准则体系。通过绿色会计核算模式与绿色会计核算方式的完善, 政府相关部门提高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能力的监控力度, 通过把涉及环境影响因素的内容列入会计制度与准则体系的方式, 加大对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力。以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发, 确定合理的企业绿色会计报告的基本框架, 明确绿色会计报告的目标, 规范使用行为, 明确绿色会计报告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建立和完善绿色会计报告的审计制度, 提高新时期企业绿色会计报告应有的透明度与公开度。完善会计制度与准则体系中应坚持企业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相配的原则, 应以社会利润作为标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2.4 加强绿色会计与税制改革的融合
我国现有的绿色会计与税制改革应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 在合理借鉴国外绿色税收政策的基础上, 确定以下原则:以纳税主体现有总体税负不变为基础来确保绿色税制的执行, 开征环境税与企业其他税负两者共同进行, 把企业缴纳的环保方面的收费都纳入环境税中, 预防出现重复征收的问题;以“谁污染谁纳税”和“完全纳税原则”的要求为基础, 确保新开征的税种与已有的税种不出现冲突, 建立完成的绿色税收调控体系;通过财政部门编制专门预算的方式来确保征收的环保税款能够专款专用, 审计部门对使用进行跟踪, 确保这些资金效用的发挥。
在具体的税制设置上, 可以采用扩大消费税的课征范围的方式来进行, 提高非清洁能源产品的税率, 还可以开征一些包括拥挤费、空气污染税等在内的和绿色因素相关的新税种, 同时对有碍于环保的进口物品则应用高税率的方式。
2.5 要建立健全绿色会计审计制度, 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制订环境会计审计法规, 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 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 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
2.6 环保法律应与绿色会计制度有效对接
建立环保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的环保法律还不成熟, 所以应着重在环境保护与补偿方面进行突破, 在这些方面建立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并且这些法律制度应与绿色会计制度进行有效对接, 这样让企业实施绿色会计制度有根据可依, 也可以让环保执法事半功倍, 效率大大提高。
2.7 发展低碳经济是绿色会计存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而绿色会计则从生态环境和整个人类的社会活动出发, 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和价格, 对其损耗予以补偿, 用会计核算出来的数据充分反映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从而使企业的微观活动与社会的宏观利益对接, 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起来考虑, 用以实现经济的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2.8 实施绿色会计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面考核企业业绩的要求
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 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 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 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 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 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 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 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3 结束语
伴随着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进行, 新时期我国企业绿色会计制度必然会不断的发展, 因而有必要以现有的会计制度为前提,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企业绿色会计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企业绿色会计制度环境存在的若干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对于绿色会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绿色会计制度,法律制度,会计准则,税制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鸣晖.绿色会计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 2012 (13) .
浅议绿色会计 篇11
摘要:绿色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在近十年来发展较快,我国也在近几年对绿色会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绿色会计要求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这更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会计;传统会计;环境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22-0021-02
1绿色会计产生的必要性
我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由于对资源开发强度过大,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耗竭速度提高,大量物种濒临灭绝等环境问题。十六大报告中九处提到环境保护的内容,比如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在如此良好的软环境下,会计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对绿色会计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绿色会计在我国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会计自在我国实施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绿色会计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总的说来,我国在绿色会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不考虑实际,一味地借鉴。我国绿色会计的实施随着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日益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随着经济的深入转轨与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一味地借鉴别国绿色会计的做法,而没有吃透其中的内部机理,在加上我国环保体制的行政色彩太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付性治理理念丛生,使得绿色会计的实施步履维艰。
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不严。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政府陆续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以《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条例、环境标准在内的环境法律体系,这足以显现出我国对防止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在立法上的重视。但是,相关的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使原本有效的法律变得苍白无力。
③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外的很多国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都会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如对厕所的水箱结构稍加改造就会节水不少;街头树下都用木屑覆盖,雨后积水,刮风不起沙等等。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是“雷声大,雨点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社会普遍存在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
④缺乏对绿色会计核算成果的审计和监督。绿色会计既然是会计,就必须站在会计的角度开看待问题,自然是用会计的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去加以分析和思考,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但现实情况是企业对于环境问题相关的资产、负债不能可靠的计量。
3对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量外资涌入我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绿色会计的准则。此外,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而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企业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在我们国家推行绿色会计,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①借鉴与创新结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绿色会计是站在会计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讨论如何保生态环境与产品生产再生资源耗费的计量与管理结合起来。一味地借鉴别国经验而不顾我国实际,已经让我们在绿色会计的实施上落后了一大截。所以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会计理论与方法,建立绿色会计制度,是当务之急。
②大力提倡可循环经济的发展。绿色会计是记录、计量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它的方法再科学、合理,再无可挑剔,也是对既成事实进行的记录、计量和报告。如何让从源头上进行控制,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当务之急。为了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循环经济便应运而生。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从生产和服务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在于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大、浪费大,如果从源头上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的产生,也将会为绿色会计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③完善会计法律法规。我国已经陆续颁布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会计环境的角度来说,这些已经构成了绿色会计所需的法律规范环境,为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但为了让绿色会计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应该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将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其次完善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作为会计要素,必须进行披露,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再次用会计制度的形式统一绿色会计的操作,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④加强对绿色会计的宣传和指导,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绿色会计的实施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广泛宣传,使全国人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接受绿色会计。在这个方面,除了政府部门外,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倡导作用,如中国会计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证券委员会等。
⑤加强绿色审计和监督,加大惩处措施。绿色会计是以企业为会计核算主体对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对环境问题的核算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制度规定,是否真实,这就需要我们对绿色会计的核算进行审计与监督,以促使企业自觉保护环境。通过审计,可以调节生产与环保、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审计师绿色会计的再监督,加强绿色审计,有助于绿色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劲伟.关于我国绿色会计的探讨[J].财会研究,1997,(7).
[2] 孙兴华,王维平.中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0,(5).
[3] 赵向军,马立新.浅议绿色会计.环境经济,2004,(9).
[4] 王建明,李书华.环境保护呼唤绿色会计[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1).
[5] 许磊.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初探[J].财会月刊,2003,(3).
绿色会计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2
一、绿色会计的相关概念
绿色会计是基于生态时代衍生出的一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会计, 因此也称作为环境会计。由此可见绿色会计是一类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所产生的一类新型的会计, 他们的主要工作即是结合现目前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和政府的有关规定, 对企业的绿化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所需的成本用计量的方式进行核算统计, 并起草相关的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指定发展策略提供一些必要的依据。此外绿色会计通过对环境效益的评估, 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对企业发展的成本做准确的估计, 从而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目的。因此绿色环境是着眼于社会自然资源, 并运用相关的财务知识进行核算与协调工作, 因此也时常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
二、绿色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自18世纪60年代那场声势浩荡的工业革命以来, 世界的科技文明、工业水平、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世界人民也因此尝到了不少改革带来的甜头, 譬如日趋方便的生活, 逐渐提高的生活质量, 空前繁荣的科技文明, 这些都渐渐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牺牲环境利益所换来的, 所以在短暂的疯狂发展后, 欧美国家的社会学家、环境学家等学者逐渐开始认识到以牺牲环境所带来的发展是具有很大弊端的, 它不仅污染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降低了生活质量, 此外由于环境的恶化, 自然资源的匮乏, 这也极大地加大了企业治理环境的成本和获取自然资源的成本, 这无疑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创。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 各国学者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1973年, 马林 (J.T.Marlin) 在《会计学月刊》第2期上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 从此绿色会计的研究逐渐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因此相关理论也随之飞速发展。在1992年, 世界环境保护机构组织的国家首脑会议首次商榷且通过了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文件。相对而言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研究与时间起步比较晚, 在2001年才正式成立了名为“绿色会计委员会”的研究结构, 这也标志着我国关于绿色会计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三、绿色会计的科学特性
从本质上讲, 绿色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也与传统会计有着必然的相似点与相同点。譬如在会计的假设中, 依旧是以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为主, 此外在会计计量、会计确认等方面与传统的会计也大致相同。但是绿色会计是专门服务于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等问题的特殊会计, 由于环境问题错综复杂的特性, 所以绿色会计难免也会相应地具备一定的特殊性, 笔者通过整理归纳罗列如下。
(一) 核算内容的特殊性
绿色会计在财务核算问题上, 既要面临传统会计需要解决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问题, 与此同时绿色会计有必须面对环境因素的多变性所带来的反作用, 从而不得不附加考虑核算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效益的影响,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效益的评估。
(二) 成本计量的特殊性
在成本计量中, 与传统会计不同的是, 绿色会计不仅要对环境保护中的各种成本进行计量, 此外又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形势对环境保护措施带来的持续效益进行计量处理。
(三)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我们知道, 传统会计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主要运用到的知识便是一般的经济学、统计学、和常用的数学模型;但是由于绿色会计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 这也决定着绿色会计在进行研究时除了上述传统会计需要涉及的内容外, 绿色会计难免会涉及到相应的社会学、环境保护学等相关内容, 换言之, 绿色会计的研究内容相对来说要复杂许多。
(四) 报告形式的特殊性
在进行财务报告时, 绿色会计不仅要负责整理报告与财务状况相关的信息, 同时也要反映一些与财务状况无关的情况也就是常说的非财务信息, 譬如企业的环境目标及执行情况, 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与落实等。
四、绿色会计具体的工作措施
(一) 目标定位
绿色会计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做好目标定位工作, 只有在做好了目标定位后, 接下的工作才能够顺利地开展, 而目标定位工作大致分为以下两点:1.确定基本目标, 即基于环境管理的宏观要求, 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实际效益, 以会计计量的方法, 反映改善环境、控制环境等措施的成本问题, 从而实现企业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2.具体目标:即以相关的会计核算为依据, 着重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与环境保护的支出等问题。是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平衡的重要措施。
(二) 建立绿色会计制度
要想使绿色会计在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工作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那么建立起完善的绿色会计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构建绿色会计制度的措施。
1.制定明确的工作原则与合理的工作要求。
2.构建起相应的绿色会计干部体系, 虽然绿色会计也属于会计的一种, 但是为了更好地与传统会计相区分以此避免工作上的牵连性, 因此构架起绿色会计的专属干部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3.明确责任制度, 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头上。正所谓压力是进步的动力, 没有责任的工作不仅缺乏动力, 当然也会使员工的行为变得散漫, 由此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 因此明确好员工的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4.编制绿色会计的账务处理制度, 其中最主要包括的内容是:会计凭证的格式、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报表的设计、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的设置和使用、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等。
5.完善考核制度, 在员工的工作过程中考核制度是对员工最好的鞭策形式, 因此企业也应该针对绿色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6.开展绿色会计的核算分析工作。
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概念
企业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目前的市场优势, 并且在今后的长时间内企业要合理地拓宽市场, 实现收益的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证企业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同时又必须要努力拓宽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并且可以在今后发展中逐步站稳脚跟, 以使企业在长时间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收益。
(二)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 几乎是所有的公司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了企业的发展战略, 但是由于所处的领域不同, 由此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也大相径庭, 因此发展形势也不尽相同, 所以不同的企业也对应拥有不同的发展战略。笔者通过研究分析, 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诚然置身当代, 几乎没有人可以离开科技而存在。当然这样的情况, 在今后的世界发展中肯定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许多企业都将科技创新作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 譬如美国的IBM。众所周知, IBM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 当然也是立于世界企业之林的大型企业之一。由此可见, 科技创新对于一企业持续发展的确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文化持续发展战略。
文化持续战略, 从本质上讲就是专注于企业文化建设, 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企业内涵, 进而吸引一批忠实拥趸的战略。在纷繁多变的世界经济中, 拥有忠实顾客的确是企业做好的发展战略之一, 因此众多企业都实行了这一战略。譬如我们熟知的苹果公司, 还有令万千女性趋之若鹜的香奈儿等奢侈品牌都沿袭了这样的发展战略。
3. 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构成元素。譬如上文阐述的科技力量、品牌文化等都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部分, 因此这样的发展战略指的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 即企业在发展要在各个层面都占据较强的优势, 而不是仅仅依靠单一的竞争优势就想长治久安。当然这也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因为世界格局的不确定性, 如果不能保持较为全面的优势, 在企业竞争中也难免会遭遇被消费者抛弃的结局。因此秉持这样发展战略的企业有许多, 譬如我国的阿里巴巴发展壮大到今天, 也开始逐渐涉猎多个行业, 如与优酷合作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对信息的掌控力, 此外相应的打车软件进一步向人们的生活进军, 当然还有许多类似的举措在此不附加赘言了, 一言以蔽之,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
六、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在联系
(一) 绿色会计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据上文所述我们知道,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文化战略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战略形式。但是同样我们也知道, 企业文化的建设除了注重产品的质量、企业服务质量之外, 企业的形象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企业的形象与绿色会计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在当今这个处处提倡绿色环保的时代下,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合理的环保行为, 其想要生存下去都比较困难, 更不用谈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了。由此可见, 绿色会计通过对企业环境问题的研究, 从而可以从财务的角度为企业设定相关的环保方案, 由此可以解决企业的环保问题, 树立企业绿色环保的形象, 然后自然会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这样一来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了一定贡献。
(二) 绿色会计为企业发展节约了成本
在企业发展中成本计量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但是当下企业发展需要的成本除了传统的成本结构外还必要承担一定的绿色成本。所谓的绿色成本指的是,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承担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过程所长生的成本, 当然也包含了环境开发的效益问题。就这样的情况看, 一般的会计是无法胜任绿色成本的核算工作的, 因此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绿色会计进行相关的核算, 这才可以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区间, 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芮明杰, 孙继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1998 (4) .
[2]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3]张坤民, 张世秋等.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4]赵贺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成本核算模式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4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