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结题报告

2024-08-23

教科研结题报告(通用7篇)

教科研结题报告 篇1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初探》结题报告

-----总结反思

龙家圈初级中学

课题负责人

张学艳

课题组成员

蒋洪英

王月霞

张华周平云

一、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概要

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本课题研究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尤其是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本课题组成员结合本校学生实际(7-9年级),根据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各方面的表现,从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矫正方法、心灵导航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往往导致冲突和矛盾等表现,力求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努力做好日常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等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社会竞争加剧,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应对,就成为社会各界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国家和民族、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而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健康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21世纪,我国中学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结合龙家圈学生实际,根据初步调查,绝大多数学生为本乡镇,但学生来源参差不齐,三分之一学生家长务农,四分之一学生学生家长自主经营,四分之一学生家长是工人,五分之一左右学生家长几乎常年在外谋生,职业不固定,收入更是不稳定。独生子女占到三分之一多,多数为姊妹或兄妹三人居多,也有姊妹四人的。

由于家长职业的不稳定性,留守孩子较多,导致学生的个性更是多样化、复杂化,给学校教育与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一般家长开春外出,到秋收或年底回家,有的家长甚至常年在外,家长只顾挣钱,尤其多数家长无证上岗,况且文化水平不高,孩子的叛逆心理极为强烈,孩子的管理教育就几乎成了学校的全部责任。事实上,学生的真正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关注。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例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就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而今,我国的农村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有的跟随亲友到县直就读,有的中途辍学,出外谋生,有的及早踏入社会的,有的随着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难于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孙云晓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呼吁“为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应“广泛开展心理卫生科普宣传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小学增加心理卫生课”,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2、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进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3、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导,不良心理与行为得到矫治,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健全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长的幸福。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心理素质是人的最基本素质,具备健康的心理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一个基本要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课题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

自课题立项及参加课题开题报告以来,课题组成员精诚团结,分项合作.1、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树立健康生活意识。

2、认识学生个性差异,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3、了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矫正方法。

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指学校中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学生所出现的心理不健康表现。

一般学生的心理障碍常见有下列四种: 1.学习障碍: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在学习上必然出现某种困难,按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常可分成四种类型:(1、)上升型: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逐步提高。(2)稳定型: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比较稳定。这两种关型反映学生情绪比较稳定,身心健康。(3)下阵型: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日益下降,如果学生并无健康或其他环境因素(如意外事故、家庭不和等)影响,反映学生意志薄弱或其他心理因素。(4)摇摆型: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忽高忽低,‟忽冷忽热,反映学生智力不低,但性格或情绪上存在问题。后两种类型学生,就需进行心理诊治。学习成绩摇摆或下降,„对学生的自我观念极为不利。学习精境往往成为该生挫折的来源。于是逐渐形成对失败的忧惧,对学校作业也会表现出逃避倾向,或出现“学校恐怖症”而不愿上学,学生正常心理也为焦虑或其他不安情绪所困扰而无法正常表现。学会求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真确看待升学、择业、社会适应及自我调试能力。健全人格,全面提升自我。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及理论依据

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应试教育的成品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习上、授人以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更上一层楼;在自我认知方面,深刻剖析自我,及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在人际交往方面,与师长和谐相处,与同学真诚交流,学会赞美和批判,既谦虚谨慎又坚持原则,彼此宽容豁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此达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自我,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心灵家园,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使心理教育有实际的意义。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而心理素质水平就直接取决于心理健康水平。

1、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身心发展规律,有做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坚持面向全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清醒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提升。在学生的心田播撒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心中装着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每个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3、人本教育理论

4、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主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赏识每个学生,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跟踪法

4、问卷调查法

5、文献研究法

这个过程,教师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注意随时保留好过程材料,尤其个案跟踪调查,一定要落实到位,具体到人,细心摸清学生家庭背景,真诚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彻底搞清思想动向,全面了解个性差异,用心研究前后变化,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循循善诱做好思想工作,制定相应措施。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在阳光下奔跑,做阳光少年。

六、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具体实施过程。

㈠切实负责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全面分析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诸多因素。

⒈八年级上学期,我们课题组对我校八年级400多名学生,作了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采集了八年级全体学生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成员、父母年龄、职业、自己的爱好、人生座右铭、未来职业、喜欢的理由、对未来的人生规划、家人关系、家人的影响、跟家长的矛盾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精心设计了情绪测试100道测试题,这些题目包括面广,涉及到学生心理的多个角度。

例如情绪测试、学习方法、应试心理等反面。被测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是”和“否”。在学习指导中,分别从注意力(个性、心理承受能力、创造力、情绪、人缘、自我测定、个人修养、意志力、应对逆境的能力、性格、气质等)、人际关系(处事能力、日常交际、是否有自信心、气量、兴趣、对未来的规划等)。我们以八年班级为单位,本着学生完全自愿的原则进行独立自主地测试。然后根据学生的得分,来分析学生是否存在着心理上的缺陷,并统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在“座右铭”一栏,有的写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可走”、“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一样死”、“听天由命”、“走一步,看一步”。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有的写道“闲着”。⒉我们测试的成绩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8.7%。其中,性别的差异显著,女生问题检出率为23.7%,远远高于男生的15.7%。进一步分析表明,女生的题检出率均高于男生的检出率;年级的效应差异不显著,但初三学生问题检出率相对高一些,因为有升学的压力。调查发现,离异子女或留守学生问题更多些。问题检出率高达31.5%,完整家庭的子女情况相对要好得多,多数性格开朗,各项活动活跃,学习情趣高涨。

⒊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统计,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紧张,占39%;二是学习考试焦虑,占据28%;三是“自我”方面出现的问题,约占29%;其它各类问题占4%。进一步分析得知:

首先,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师生关系、亲子关

系、同伴或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等。其中,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最为突出,32%的同学不能正确认识,出现闭锁、防御、自卑等交往心理障碍。而离异家庭子女竟有38%的同学关系紧张,35%的子女亲子关系紧张。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学习压力、厌学、学习困难、考试焦虑。

再次,“自我”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不准,或过高或过低;自我体验错误,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自制力差,易冲动、耐挫力弱。

⒋我们结合我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当前的社会情况,对这些问题的出现作了深入的分析,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金钱至上”的消极思想,妨碍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助长了他们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应试教育”留下的弊端,不可避免地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家庭的不和谐,导致学生出现种种问题。二是内部因素,初中生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时期,开始了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这时候,学生的生理也迅速成熟,而心理的发展跟不上生理的发展,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与依赖,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因不能正确认识,或不能处理好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在随着国家计划生育二胎政策的开放,给教育教

学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

我们课题研究组认为,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我们认真分析了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形式,较为全面地透析了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原因,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因此,下一步的关键就是结合全国心理健康研究的先进经验,并针对我们龙家圈初级中学的具体情况,着力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们的一致认识是,健康的心理不能像教学那样,而应该从各种活动中让学

生获得健康心理的体验。

㈡八年级下学期,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活动。在诸多的活动中,在让学生能有切身的体验,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锻炼。

⒈创设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健康心理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

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上,创设一种和谐的、让学生感到充满期望的校园氛围,把看似不经意的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教育环境来设计。连续几年对校园进行了改造,校容校貌起了巨大的变化,校内道路平整宽阔,校舍整齐美观,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师生们一走进校园就感到赏心悦目,兴奋愉悦,还能从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心灵也会得到良好的洗涤。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重视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学校的一些随处可见富有人性化的标语。我校立足于教育实践,通过校校园广播、校刊《远航》、手抄报《智慧岛》《心灵港湾》等宣传媒介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校《远航》中开设了《心理导航》、《青春风采》等栏目,并利用周一班会课开展

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主要包括心理学专家的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案例分析、热点追综、心理故事、学生论坛、心理测试等。这些都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

1、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

由于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所以们每个学生会重新面对生活,走进自己的心灵家园,重新反思自己的心路历程。研究过程中,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很多原来不够自信的学生,结合自己对未来的人生规划,自信心逐渐增强,而且学习热情极为高涨。尤其结合学校搞的帮教结活动,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多,相处的更加和谐,比学赶帮的竞争形成意识。2.学生能悦纳自我,宽容他人。

学校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遇到问题向老师咨询。心理教师还经常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每隔一周一课时,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从身心发展规律入手,依据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3.学生思想意识转变,热爱学习。

学校制定了《龙家圈初级中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条》、借助罗恩老师的《55条班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品质。班主任还利用班会课,特殊生会议等对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如班会课上,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总动员》《心灵导航》的心理辅导课;在八年全体女生“青春期知识讲座”专题会议上,李君、王金霞老师的《羞答答的百合,静悄悄地开》,张海燕老师的《让青春的旋律更加美好》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广大女生受益无穷。

4、教科研氛围更加浓厚。广大教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大部分同学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进取意识加强。每个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让每一节课都能向学生施以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

没有重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师,不懂得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德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教师给学生的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性格中的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这对教师提出必须是知识渊博、品行端正,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心理健康”。

教师的衣着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性格人品、精神风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孜孜不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要尊重学生、要保持师生间良好的关系、要接纳每一位学生、要关怀学生、要给学生一些自由。”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我们分专题查阅资料,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阅读的乐趣,我们我们亲自带领学生畅游书海,切实领略阅读的无穷魅力。我们还定期进行班主任教育的交流会,会上大家各抒已见,相互研讨,取众人之长,大胆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目前我校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动性。

学科课程是有机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是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最重要阵地。我们主要是通过举办培训班、举行教师心理专题讲座、创办校内刊物等形式,学习心理科学理论知识、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教师旧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的评价观、教师的角色观、教育教学目标观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爱送给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是否向学生渗透心理品质,是评价这节课是否成败的关键之一。在方法上提倡老师借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智能训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开展讨论,进行探索性的教学;开设学科“学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悟学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耐挫折教育,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对待他人,正确评价自己。在教育艺术上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的快乐;在途径上则鼓励教师充分展现学科教学的特色和各自的教学风格,尽量挖掘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在传

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考虑心理教育的内容,使两者得到协调发展。教师充分结合语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单纯的说教,通过正面形象,通过教学艺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思想、意识、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在学生的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每个学生找回了自信,在实验课上,每个人领悟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活动课上,学生各展才艺,大胆展示自我风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逐步形成。青春期困惑的排除,学习过程的优化,人际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对等都在各项活动提升。初一,侧重习惯养成培养,初二,侧重自信心培养及抗挫能力及意志品质提升,初三开设了应考心理辅导等专题讲座,有力地保障了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教育方面的训练,增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每次活动中都能达到真正的心灵勾通。

开放心理咨询室,对心里有症结的学生找到一块疗治心灵创伤的港湾。

学校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环境优美,各项资源配备有待加强。学校图书室配备大量心理资料,一边查阅共享。下

一步要着手建立学生的心理咨询档案。

富有责任心、热情诚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帮助学生找出病因,并帮助学生走心灵的误区。

另外,我校一直开通 “心灵之约”信箱,学校黄校长创建“冰轩沙龙”群,所有的班级创建QQ群、优教通,让学生能有更多的途径来排解心里的困惑与烦恼。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从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切身的情感体验。

1、设计黑板报。能让学生在集体参与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友情。在良好的版面设计及精彩的故事中熏陶感染。

2、办手抄报。学生分工合作,分头查阅,各负其责,互相切磋,一举两得,智慧双赢。

3、总结反思。走进成功人士,站在名人肩上做人。汲取前行的动力,明辨是非,提升自我。

4、走基层,体验生活。

学校团支部组织有关初中生的青春期知识讲座,让学生不要害怕青春期的到来,相反应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等活动,也让学生接受灵魂的洗礼。

5、慎交友。如“如何择友”、“战胜自卑、走向自信”、“诚信需要你我他”等讨论会。

6、健康在于运动。我运动,我快乐。

7、学校家庭密切协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家庭联谊会,学生心理健康实行家长联系制。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除了与学生进行沟通处,还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配积极合,效果良好。走街串巷,亲自家访,掌握关于学生心理的第一手材料,为解决疑难学生的思想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育教学效果良好。附件

健康名言

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环境,正确的疏导和科学的诊治。”

1、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2、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

3、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快乐健康的人

4、敞开心扉,你会拥有美丽人生:

5、打开心灵的门窗,让阳光进来!

6、健康的心理,为你添上飞翔的翅膀!

7、心理健康,爱你等于爱自己!

8、关注自我,让我们从“心”做起!

9、心理健康关注你我他!

10、架起心桥,共赴成功!

11、健康的人需要健康的心!

12、我接纳自己包括优点、缺点、梦想、秘密与过去。

13、超越平凡,欣喜生活!

14、困忧之源,不在问题的本质,而在面对问题的态度!

15、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快乐健康的人!

16、算算你所得到的恩惠——不要去清点你的烦恼!

17、培根的名言:“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将得到两个快乐;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述说,则只剩下半个忧愁。”

八、主要参考文献

《读者》2012.5

孙云晓《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从书《学会健康生活》 《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实践指导》 《中学生心理指导》 《学生的心结要你解》

教科研结题报告 篇2

关键词:教育科研结题报告,写法,步骤

《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重点规划课题, 以下是它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习是大脑接收外部信息, 经过记忆、理解并加以运用的过程。大脑有自己的运动发展规律, 教与学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将现有的、基本定论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就有了基于脑的学习原则。这种应用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 调整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 推动教育教学领域改革, 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立项依据

本课题研究依据脑科学理论、杜威的主体参与思想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将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应用到小学学科课堂教学, 紧密结合教材、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 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脑功能发展的学科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当然涉及教育的理念、目标、制度等, 但主要涉及的是于此相适应的教学组织、过程和方法。我们首先在小学语文、数学、外语学科进行应用研究, 再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学科。

三、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 基于脑的学习原则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2. 基于脑的学习原则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3. 基于脑的学习原则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由教育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选取10所学校, 每学校每年级两个实验班, 其余为对比班。采用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首先, 深入学习和理解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其次, 将之应用于课题实践, 先探索出每个学科的每个年级教学模式, 再总结出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 再用于实践, 丰富、完善和发展。

五、研究过程

2011年10月13日, 《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正式开题。开题会后, 10所实验学校都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每学校每年级选两个实验班 ( 其中平东二小和二马路小学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每年级选择一个实验班) , 其余为对比班, 精心选派了实验教师, 确定各自的研究重点, 依此申报了区级课题, 将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

2011年11月15日, 教科所在二马路小学召开了《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交流会, 交流经验, 解惑答疑, 提出课题今后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推动和深化课题的研究。

2012年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在小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即“自学、探究、反思”教学模式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2012年5 ~ 10月教科所在10所实验小学开展了《脑开发》课题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以听课与评案相结合, 重点考察“自学、探究、反思”教学模式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经过课题组的评选, 共评出一等奖5名, 二等奖5名。使实验教师初步掌握了“自学、探究、反思”教学模式课堂应用方法, 进一步促进了课题的研究。

2013年的主要目标是: 各实验学校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总体教学模式, 对侧重学科 ( 语文或数学、英语) 进一步探索, 以三、四、五年级为主, 形成切合学生实际, 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完成课题结题, 准备课题结题的全部资料。2013年4 ~ 9月, 教科所开展了《脑开发》课题优质课及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在全区10所实验小学进行, 每所学校首先从一至四年级每年级选出一名教师, 然后由选出的4人参加活动, 这40位教师每人准备一节课 ( 含教案) 、一篇教学感悟 ( 2000字左右) 。活动评选采取现场听课与文字材料评选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考察“自学、探究、反思”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中的应用, 以及对此模式的教学感悟。

经过课题评选, 19人获优质课一等奖, 10人获二等奖; 16人获优秀成果一等奖, 10人获二等奖。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研究积极性, 深化了课题的研究, 为课题结题积累了较为详实的材料。

六、研究成果

论文“基于脑的学习原则的小学学科 ( 语文、英语、数学) 教学模式探究。”

论文《科学开发大脑功能有效提高学生智能素质研究》, 发表于2012年《教育观察》期刊, 李春娣。

论文《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发表于2013年《才智》期刊, 全金。

论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使用和评价的研究》, 发表于2012年《现代教育科学》, 张虹。

七、创新点

目前, 教育界普遍认可的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就是美国学者凯恩夫妇提出的12条原则, 它是到目前为止, 对脑的学习本质的最为完整的理解与归纳。国内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结合新课程改革, 已将这12条原则应用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中, 并在普通高中探索出基于脑科学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应用在小学学科教学的研究里面, 尚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和成型的模式。从对大脑的认识来看, 大脑潜在的、可能的学习能力转化真实的、可资应用与支配的现实能力, 除了需要对脑的功能与机制做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还需要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刺激的、顺应脑的学习机理的学习环境, 从而让浸润在其中的大脑能够最佳地激发、延伸自身拥有的各种潜能。而脑科学研究中一个公认的观点是儿童阶段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最大, 这一时期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儿童的大脑开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错过关键期, 就要事倍功半。因此, 将基于脑的学习原则应用于小学学科教学, 探索出基于脑的学习原则的学科教学模式, 并加以应用和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八、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包罗万象的, 在研究过程中, 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并在实践中修改和完善。

1. 这个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探究学习为特点, 但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年级、课型和问题。

2. 这个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更好地分组, 既保证学习效率又保证课堂秩序是这个教学模式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3. 目前的研究中, 觉得小学高年级学生 ( 四、五、六年级) 应用这个模式较好, 尤其是语文学科。

中小学科研课题结题报告写作诊疗 篇3

一、诊断

1.缺乏完整而严谨的结构

(1)结构残缺。中小学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写作者因各种原因而缺乏系统的科研写作训练,加之对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样例的结构缺乏解读,往往不清楚哪些是结题报告必须要呈现的,哪些是结题报告不需要呈现的。在结题报告中,发现有的报告里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却有了。例如,有的结题报告中应该有的“文献综述”“理论依据”等结构部分却没有,而有的结题报告中像“研究的可行性”这样不需要呈现的部分却还存在。一项研究是需要讲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而不研究“那个问题”;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顺利推进,这个问题是在课题研究方案论证即开题的时候就必须要予以解决的问题。既然课题研究都已经进入结题阶段了,当然就不需要再阐述课题研究可行不可行的问题了。

(2)结构混乱。有些写作者为了突出自己的文采和个性,往往忽视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规范性的特征,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安排结构,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报告的结构混乱不堪。例如,有的结题报告采用并列式结构来写:踏上征途(实际上是问题的提出);征途航标(实际上写重新思考课题研究的内容);坚定前行(实际上写具体研究过程);征途回望(实际上写研究经验与收获)。虽然这种写法看似个性十足,内容看似都是围绕课题结题来写,但给人的感觉是不伦不类。“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这一基本框架不是一目了然。作者一厢情愿的报告结构根本不符合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和规范。再如,有的课题研究本来不是验证某种假设(证实或证伪),而是主要阐述如何操作与实施的,但是在结题报告中却还出现了研究假设。这明显与课题研究的意图、实际以及报告的主体框架相冲突,显示出了结题报告结构上的混乱。

2.行文表述不规范

(1)题目表述不准确。教育科研属于科学研究,科研课题结题报告必须要体现出规范性的特点。不仅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要规范,研究结果的表述也要规范。在进行结题报告写作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或其他原因,写作者往往忽视对题目的审视与分析。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知道课题研究的意图、研究的目标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等。在题目表述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准确、严谨,避免语病和歧义、避免含糊不清,否则,容易让读者误解。例如,在“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题目表述中,到底是指高中学生(三年内)的学生生涯规划还是高中学生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表述存在歧义,就容易让人误解,不知道到底指的是哪一个方面。只有通读全文后才知道,原来文题所指的是后者。像这样类似的不规范、不准确的表述在结题报告中是应该避免的。

(2)逻辑关系不顺畅。完整的结题报告应该是自成一体的,报告题目、各级标题和内容之间在逻辑上是照应、匹配的,能够做到文从字顺。在一些结题报告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逻辑不顺的问题。

首先,内容与题目缺乏照应。结题报告的整个内容都应该是紧密围绕题目来写的。逻辑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都必须由题目来决定。所有的表述都必须要紧紧围绕题目来说清楚。但是,实际来看,有的报告从题目上看倒没什么问题,但是通篇读完之后就发现,很多内容偏离题目,处于一种游离状态。题目中需要回答清楚的几个问题并没有回答清楚,而一些看似相关实则关系不紧密的内容充斥了大量的篇幅,画蛇添足,反而削弱了主题。例如,在对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研究结题报告中,却加入了师德师风、教师团结协作能力明显提高等内容。从整个研究意图来看,这些内容相关性根本不高,完全可以省去。

其次,下一级标题与上一级标题不能照应。上一级标题和下一级标题之间往往是总与分的关系,下一级标题及其内容是为了说明或印证上一级标题,两者之间是说明与被说明、印证与被印证的关系。有的结题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下级标题和上级标题之间不能照应。例如,上一级标题为“拟解决的问题”,下级标题则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很明显,两者之间相去甚远,根本不能构成相应的关联。

最后,文段内容与标题不能匹配。标题应该是文段内容的高度概括或浓缩,文段内容则是对标题的具体展开,要与标题相匹配。在一些结题报告中,文段的内容却与标题不匹配,给人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例如,有的报告在阐述课题研究操作性成果的时候,本来应该主要说明通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课题研究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或效益等,但是在具体的文段中大量介绍的却是如何研究、如何操作的内容,这使得文段的内容与标题不能匹配。

二、治疗

1.了解结题报告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科研课题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强调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是其突出的特点。结题报告写作,必须要了解和注意这些特点。例如,结题报告的规范性,从课题研究的设计、到研究的实施和过程,最后到课题研究结果的表述上都要规范。结题报告的规范性首先表现在格式的规范上。无论是从题目、正文到注释或参考文献,都必须要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规范格式来写,不能为了凸显个性而忽视了报告的规范性。其次表现在语言表达的规范上。科研报告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它主要采用的是论证性或描述性的语言来进行科学论证或客观解释、描述,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语言应具有规范、客观、准确、清楚、简洁等特征。这些都是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其他文体写作的特点。

2.重视报告样例的分析与借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凡善于写作的人,都是经历了借鉴、模仿、独立创作的过程。不管什么样的结题报告,在形式、表述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分析和借鉴别人的结题报告,也是帮助完善结题报告结构、学习规范表述的可行方法。通过对结题报告样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般来说,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报告中要回答清楚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如果是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就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研究的缘起或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主要过程、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等。如果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结构一般会包括:导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问题与讨论、结论等。此外,通过对结题报告样例的分析,还可以了解结题报告语言表述、逻辑顺序等方面的特点。基于对结题报告样例的分析和借鉴,在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避免结构上的残缺或混乱、逻辑上的紊乱、表述上的不规范等问题。

3.重视写作后的通读和修改

结题报告完成后,首先需要进行通读,审视题目、二级标题与题目、三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内容与标题等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完整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通读的时候要注意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报告的整体结构,要关注报告的结构是否完整、主干是否突出、细枝末叶等部分是否完备;二是各部分的逻辑层次,要关注结题报告的内容和结题报告的题目是否照应、各个层级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理顺,具体内容和标题是否匹配,上级标题和下级标题之间是否构成了总分关系、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论证和被论证的关系等;三是语言的通顺,要关注报告语句是否做到文从字顺,是否简洁明了,是否准确表达出了要表达的意思。针对通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结构和内容不完整的,就需要及时补充;结构混乱或逻辑不顺的,就需要立刻调整;语言不规范的,就需要着手改进;堆积材料的,就需要总结、提炼。只有如此,结题报告才能把该讲的讲清楚、该说的说明白。

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篇4

教育科研课题基本完成以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课题报告。课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考察,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结题报告的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结题报告。

二、结题报告的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及作用意义。

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三、结题报告的正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课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A、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B、课题研究的目标;

C、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D、课题研究的方法;

E、课题研究的步骤;

F、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A到F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6个部分,除了F部分外,其余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F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E、F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揭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专家评价——综述专家对本课题的意见,并点明典型评语。实践工作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四、结题报告的结尾

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对本课题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表明课题组需作出的努力。结尾的写作应视情而定。

五、结题报告的附件

教科研结题报告 篇5

课题研究进行到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撰写结题报告(有人称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本人曾多次参加各级别和各种类型的课题结题验收评审会,从评审验收中,深刻感悟到课题结题报告撰写的规范性和研究成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课题是否能顺利通过结题验收以及成果能否有效推广。同时也发现立项课题的结题报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对如何撰写结题报告不够清楚,现就结题报告撰写的一般结构和要求谈一些看法,供从事课题研究的同仁们撰写结题报告时借鉴。

一、结题报告的一般结构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一般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标题:申报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和结题报告常常使用比正文大2-3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较常见)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课题名可以与原申报的相同,也可以根据所需略有调整,但更强调的是特色的反映,字数太多时(超过20字时)也可考虑使用主副标题的形式。

(二)、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执笔人)

一般为“××单位课题组或×××”,注课题组的一般在首页下部或文末加注,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负责人姓名、成员名单、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一页,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而不超过300字为宜。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提醒读者须着意理解所列词语。关键词以2~5个为宜。

(四)、正文

一般的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其正文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课题提出的背景(问题的提出)。要阐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前人研究综述等。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研究成效)。重点描述研究的成果与分析----摆事实,讲道理,找规律。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主要指出课题研究可能因各种主客观原因在研究过程中尚未解决或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注: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五)、参考资料和附录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结题报告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 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

② 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页码等。

二、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

1、要根据课题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

我市立项的科研课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即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在小标题的表述上是有所区别的(这个区别在第一部分已讲过了),要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来表述小标题,做到前后一致。在这次结题验收评审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题组没有分清所研究的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还是实验性研究课题,因而,在结题报告小标题的表述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些部分的小标题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成果”等来表述,其他部分的小标题则以“实验目标”或“实验内容”这样的小标题来表述,小标题的表述互不协调。还有,“假设”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的没有这一“假设”,而在应用性研究

课题的结题报告中有的反而出现“假设”。这样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在修改时应使注意小标题的表述前后一致。

2、要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撰写结题报告。

围绕科研课题题目,尤其是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好一篇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填写好立项课题申报表,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组织好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切实做到紧扣题目,紧扣关键词语,在撰写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3、结题报告的结构要完整。

要按照10个部分(或8个部分)的基本结构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做到结构完整。有些结题报告存在结构性缺失,有的缺失一、二项,有的缺失多项,有的自定结构,自设小标题,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不同于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注意不要仿照论文格式来写,不要在结题报告的前头增设“内容提要”、“关键词”、“引文”等。结题报告也不同于经验总结,不要以经验总结的格式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

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

结题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报告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经验总结式的语言;二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三要简练,文字切忌累赘、重复。

三、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

1、课题提出的背景(问题的提出):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个别的结题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列出一个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来陈述。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能更充分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这部分的陈述要求理论依据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在实验性的课题中,它体现的是“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其实也是实验将要达到的目标。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这个部分的陈述,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例如,有的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这样的研究目标显得过于空泛、原则。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素质和新型主体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务,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是不妥的。

二是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

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陈述的是课题研究的范畴,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对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有的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这也是一种简洁明了的表述办法。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6、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将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

7、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一做什么,二做什么,三做什么,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也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在一起陈述,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陈述所做的几项工作,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9、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一个结题报告的研究成果,应当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不少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研究成果的:我们通过研究,开设了几节公开课、观摩课,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获得那一级奖,在CN刊物和那些汇编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有多少学生参加什么竞赛获得了那些奖项。或者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获得了哪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仅是属于实践成果。一篇结题报告,单单这样陈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陈述,别人无法从你们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到什么,这样的研究成果没有什么借鉴推广价值。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往往体现在理论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没有什么理论成果。其实不然。我们所说的理论成果,就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新观点、新认识、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与我们在“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中所确定了的要达到的成果密切联系。例如,有项研究阅读教学的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是:要通过研究,“建构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效

性、体验性、创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励成功的阅读教学新模式,研究探讨该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操作程序和常用操作程序以及操作该程序的有效展开和运作的基本教学策略”。那么,在“研究成果”中,具体陈述所建构的新模式是什么,以及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教学策略等。这些就是研究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有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出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论文,就是课题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将这些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炼、归纳进去。有的结题报告是这样陈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详见什么什么论文。只是这样的陈述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课题分为几个子课题来研究,在结题报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将这几个子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归纳。在提炼、归纳时,应注意不要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那个子课题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而应融会所有子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出几点。同时也应注意这些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第三,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来陈述。一般说来,一个研究课题在通过结题验收以后,课题组还需要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就要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谈及研究的体会。而在结题报告中,就不要陈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附录.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结题报告(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 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

② 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页码等。

四、结题报告注意事项:

(一)、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

课题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课题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因此,写作课题报告,主要精力应花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不得不承认结果的可靠性。

(二)、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

在课题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是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课题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列出观点。首先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选好事实。除了要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揭示普遍规律。其次是恰当地配置事实,用事实论证,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

(三)、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

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

五、结题的其他注意事项:

1、成果切口小而展开大者为上;

2、成果要实在,多举实证性例子;

3、主报告与附件分开,附件要精选;

4、字数最多不超过15000字;

5、成果要经得起检查与答辩。

6、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开个成果鉴定会,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

7、成果报告及附件装帧要美观大方。

教科研结题报告 篇6

当下, 学生作业负担太重, 作业量太大, 完成作业的效率不高, 大多数的作业是简单地重复、机械地操练, 缺乏一定的目标性、科学性、娱乐性。 这些课后作业并没有关注初中学生张扬个性的心理, 也没有把家庭作业作为初中学生进步的平台, 更没有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创新型作业的探索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了。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 提到:“初级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方向是激励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 使初级中学时期的学生形成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形成适合初级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习惯和效果明显的学习方法, 促使初中学生积极有效地掌握重要的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 且使初中学生经历一定的英语实践。 ”

2.新的教学理念认为作业形式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作业作为学生发展的平台, 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 给初中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反思自己的机会, 让英语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发展的状态和进程。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研究法。 用完成书面调研表和开座谈会的方式, 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并结合初中学生英语课后作业完成的真实状况, 制定一对一的研究方案, 并根据学生现状, 有目标、有进度、有手段地实施教学与研究, 并随时总结相应阶段的阶段性成果。

2.微调法。 在研究课题的同时, 及时而有效地反思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不同状况, 并进行原始资料的整理,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与分析, 随时微调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使各个阶段的研究真实有效。

3.案例分析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及时、客观、科学地分析每一次作业案例, 并及时实践、反思、总结, 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 直到达到相应的研究目标。

4.对比实验法。 通过采取宏观对比的研究方法, 以科研课题的实际成效, 反馈学生所获得的真实收获。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让学生的作业活起来, 让学生张扬个性、释放天性, 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2.把课堂从学校延续到校外, 从侧面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

3.让学生有信心学英语, 在教师的赏识中进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1.“目标性作业”的探究。 其特点是简单明确, 重点突出, 易操作。 布置作业时, 可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学习水平, 有目标地布置作业, 从而强化所学英语知识。

2.“生活性作业”的探究。 设置多种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生活能力, 运用学生在课堂和教材中所学英语交际知识和技巧, 实践不同现实的英语情景实践, 真正把所学英语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3.“塔层性作业”的探究。 根据所教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与他们接受英语知识能力的差异, 把学生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 作业的内容有明显不同, 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4.“趣味性作业”的探究。 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语经典课本剧, 进行每日英语天气预报, 录制英文脱口秀, 创办英文手抄报纸, 制作英文明信片等等。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3年2月 —7月。 在准备阶段: 侧重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 最新教学理念的学习, 课题开题, 教学尝试, 学生访谈等。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在课题实施阶段: (1) 筛选、整理收集的各项资料。 (2)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情, 进行研究的专项选题, 并以书面的形式汇报到课题组。 (3) 理论学习, 参加教学科研的研讨, 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 进行课题研究教学的听课和研讨、反思、小结, 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反思课题研究的方案。

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月。在课题总结阶段: (1) 梳理及整合课题研究全部进程中所积累和收集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书面、影像、声音等材料, 在本课题研究的方面更是注重材料的重点积累与整理。 (2) 撰写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 (3) 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4.课题研究最终完成时间:2015年2月。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

1.“目标性作业”的布置。 课堂上, 我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会提不同的问题, 这体现的是分层教学。给初中学生布置英语作业也需要参考这种教学理念。 例如, 我在教词汇记忆时, 给学生留的作业也必定与词汇、构词法有关;而教口语对话时, 我留造句、背课文等作业。作业既可以是书面的, 又可以是口头的。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次作文, 词汇、短语、句型练习每周两次, 学生每周背诵一篇课文, 并在每天的课前五分钟安排两位学生进行背诵, 并参加到作业评价评分体系中。

2.“生活性作业”的布置。 设想各种各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的生活片段, 推动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实践, 从而使学生学到的各种英语知识加以巩固和提高, 也使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 将英语作业的实用性真正得以体现。 例如, 我要求学生自制英汉文对照名片, 翻译家里的药品、电器的说明书等。

3.“塔层性作业”的布置。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也在成长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轨迹。 塔层教学广泛在英语教学领域里运用。 该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了解与认同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在塔层性作业的布置上, 我也充分实施了金字塔分层法。根据所教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与他们接受英语知识能力的差异, 把学生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 作业的内容有明显不同。 英语基础扎实, 能力过硬的学生的作业侧重于综合;中等学生的作业侧重于基本英语技能, 如单独知识块的练习; 基础差的学生的作业侧重于最基础知识, 如单词记忆, 模仿造句等练习。 这样布置作业, 就能有效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广大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和作业方法上受益。

4.“趣味性作业”的布置。 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语经典课本剧, 进行每日英语天气预报, 录制英文脱口秀, 创办英文手抄报纸等。 新英语教学大纲对初中学生的总体目标是:鼓励和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 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建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 形成适合初级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习惯和效果明显的学习方法, 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对英语很厌学的学生, 给他们布置一定的趣味性作业, 有助于让他们对英语重新产生兴趣, 从而, 使他们的英语成绩逐步提高。 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看, 趣味性作业正是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平衡发展。

八、课题研究成绩

自课题进入实验以来,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培养学生有效的作业习惯。 学生勤于作业, 勤于动手, 养成了认真作业, 自觉记忆词汇的好习惯, 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 时间支配能力增强了, 自信心和成就感随之而来, 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了进步 (见下表) 。 在2011年、2012年举办的 “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 这两个实验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有12名学生获奖。

2.通过创新型作业的实验, 把课堂从学校延续到校外, 从侧面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成绩。

教科研结题报告 篇7

[关键词]初中 英语作业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39

《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研究》是2010年南宁十七中规划课题立项项目,经过努力,课题项目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项目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现将基本工作予以总结。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校生源75%是农民工子女,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未接受或从未重视过英语课程。现在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对他们来说起点高,不太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除了不容易启发、调动学生们的学英语兴趣之外,还有作业的布置方面也是难题。本改革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本调查旨在了解历时三年的初中英语的作业改革实施情况及成效。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作业的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起点低、教材难度大的学习任务完成途径,解决学生们惧怕学习英语的问题,帮助学生渡过困难期,顺利完成三年的英语学习任务。

三、研究的内容

1.七年级至九年级现用教材中平时布置的学习任务。

2.七年级能初步达到口头和笔头交际能力所学的语言等。

3.八年级能达到进一步地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4.九年级能达到较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能具备有质量的预习能力。如:预习时找出所学的重、难点,并能够轻松和正确地完成书写小短文。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研究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民工子女英语作业的改革;通过对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研究的方法

1.通过口语操练、笔头作业布置、集体或个体指导法等多方面去进行研究。

比如:外研出版社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2 Great books Unit 1的作业布置,我会要求学生尝试用对话中的一些短语造句或编写小短文:as far as , not … any more, be read , be influenced , millions of , be known as , 这样的作业练习,不仅突出了本模块的语法——被动语态及重点短语,而且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每次改作业时,我都会有一些意外或惊喜。同时,我会非常重视作业讲评这一环节:我会点名表扬一些同学,尤其是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在班上选读他们自己编造的精彩句子,让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极大地增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我也会展出一些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让他们更有成就感。(请看后面所附学生们的作品。)

2.采用问卷和数据的方式调查,根据调查目的设计问卷。如:

调查表(1)

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是否对英语这一科目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呢?请大家就下面的调查问题做出回答:

①你现在是否会运用本学期课本上的单词或词组造句子呢?

A. 会 B. 不会

②你会模仿课本上的句子自己造句吗?

A. 会 B. 不会

③你会用口头或笔头自己造句吗?

A. 会 B. 不会

④你已能自己写出五个句子以上的小短文了吗?

A. 能 B. 不能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七年级教学实践初步调查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第二阶段:八年级在教学实际中实施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第三阶段:课题总结,结题鉴定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 课题的研究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一阶段:2009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了84名学生,结果如下:

实验班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和训练,调查中的各项问题已完全解决,合格率达100%,已超出原定的目标。

非实验班结果显示:第一项合格率达55.2%,第二项合格率达40.1%,第三项合格率达37.1%。

第二阶段:2010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了84名学生,结果如下:实验班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调查中的各项问题已完全解决,合格率达100%,已超出原定80%的目标。非实验班结果显示:第一项合格率达53.8 %,第二项合格率达68%,第三项合格率达32.1%,第四项合格率达75.3%,

第三阶段:2011年南宁市中考英语成绩对比结果如下:

实验班——宋词班参加中考共38人,其中A+6人、A16人、B+12人、B4人;

非实验班——元曲班参加中考共41人,其中A+0人、A7人、B+18人、B12人、C+4人。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非实验班。

(二)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在新形势下,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研究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民工子女英语作业的改革,并通过对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对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的课题研究与提升,发挥课题研究在素质教育中的更大作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的研究引领了教学工作的针对性、高效性、创新性不断地升华,必将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出贡献。在开展课题研究期间,我学会了思考,能积极撰写随笔、论文,工作有成效,获得了一些荣誉,如:

2009年发表论文刊登在《广西教育》上;

2011年论文获广西三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8— 2011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荣获国家级二、三等奖、广西区级一、二、三等奖;

2008年获南宁市“十一.五”时期“教学骨干”称号;

获2008年南宁市中考成绩评比校级二等奖;

2010年被聘任为南宁市青秀区中学英语兼职教研员;

荣获校级2011年中考“推优工作一等奖” ;

获青秀区2011年中考“优秀指导教师” 称号等。

(三)建立、完善十七中初中英语资源库

根据教学的需要建立了南宁十七中教学资源库,对初中英语作业改革采用问卷调查;通过口语操练、笔头作业布置、集体或个体指导法等方法,进行改革研究。这些资源都是进行课题研究期间,收集和整理出来的,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今后的教学更有实效性。

八、问题与思考

1.本课题是初中英语作业的改革研究,课题只在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上进行了探索研究。今后可在小学、初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九年一贯制英语教学能螺旋式上升,使学生的英语逻辑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在取得一些经验的同时我也总结了教训,对该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分析缺乏一定深度;今后我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思考,不断地总结经验,我相信自己能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实验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上一篇:有线分公司工作总结下一篇:国土局关于精准扶贫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