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2024-08-15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通用8篇)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爱心慰问情暖荔乡

二、活动目的:给xx的孤寡老人、低保困难户及孤儿送去一份节日的慰问,让这些不受关注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

三、活动筹备:

l主办方:xx市义工协会xx义工服务站

l媒体支持:xx日报社、xx市电视台。

四、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x月x日

五、活动地点:

六、活动探访对象:以孤寡老人及孤儿为主。

七、参加人员:xx义工服务站全体义工

八、报名办法:本次公开报名先以x月x日为例,如之后的召集探访再另外补充公告并再发飞信通知。本次(x月x日)探访各小组成员去本小组长处报名,其他未分组队员(包括新队员群队员)请发信息到小蚊处报名。

报名格式:实名+Q名+电话+参加x日春节慰问

九、活动内容:以x月x日的慰问探访活动拉开“201x年爱心慰问情暖荔乡”春节节慰问探访活动的序幕,义工站队员对探访对象进行分阶段、分组慰问探访,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x月x日,对首批对象进行慰问探访。

第二阶段:x月x-x日,对首批探访对象遗留的对象继续进行慰问探访。

第三阶段:x月x日(年初一)早上9:30-11:30,对xx救助站、xx颐养院进行春节慰问探访。(此阶段活动未最后确定,如最后确定举办将另出活动方案)

说明:

1、在活动前,各组组长需提交探访对象资料给筹备组审核及统计探访礼物份数,然后在x月x日安排探访。

2、今次慰问探访活动重点时间安排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将针对第一阶段未探访的对象安排最后探访,当出现所有上报对象慰问探访完毕而捐赠物资有剩余的情况时,再组织队员在第三阶段去救助站及老人院等单位进行慰问探访。

3、今次慰问探访对象以“十帮三”分组对象及民政局提供的帮助对象为主,其次才是敬老院、孤儿院或救助站等单位。

十、活动流程:(以x月x日活动为例)

1、在x月x日前,各组长上报第一阶段慰问探访对象资料给筹备组,筹备组再根据各组上报对象资料确定探访物资(如果首批上报对象过多或太分散等情况可安排部分对象在第二阶段探访)。

2、13:00在义工站集中,进行分组及分派探访对象资料及分配物资。

3、14:00由各社区组组长带队对其负责的服务对象进行探访。

4、16:30探访活动结束后各组回义工站集中,活动总结、归还剩余探访物质等后解散。(如探访对象过多,可延长30-60分钟再结束)

说明:x月x日活动后,由各组组长组织队员进行第二阶段探访,在每次探访前须向筹备组提交一份探访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探访时间、探访地点、探访对象资料、探访队员资料、所需物资申请等,筹备组审核批准后便可按计划进行第二阶段探访,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提交活动总结(活动总结内容包括活动情况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建议、活动心得及活动照片等)给筹备组。

十一、分工:

十二、相关要求:

1、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义工们必须遵守xx义工服务站守则,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不得做损害义工名誉的事情。

2、活动期间必须统一穿着队服、队帽,有义工证的须戴上。

3、讲文明、讲礼貌、维护xx市义工服务站的声誉。

4、活动期间不得单独行动,请假、迟到、早退等须向带队组长及时说明。

5、注意服务对象及个人安全,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擅自处理,应及时向带队组长或筹备组成员反应。

十三、本队声明:

1、参加活动的队员以最终公布名单为准,如已报名但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必须提前一天告知报名负责人。

2、本次活动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个人必须注意自身的安全,活动期间队员如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本组织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一经报名则视为同意本原则!

3、个人一旦报到签到后,即视同自愿参加本次活动并认可本《公告》所列的相关事项,否则,谢绝参加。

4、建议参加活动的队员自愿自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5、活动方案以指定xx义工站博客公告为准。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篇2

1 社区体育活动的内涵和意义

(1)社区体育活动的内涵。社区体育就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是满足社区成员体育活动的需要,促进社区群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社区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是覆盖面最广的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产物,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文化活动。

从目前社区建设来看,社会体育活动是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来看,只有认识到社区体育活动的内涵,积极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才能达到提高社区建设质量,满足社区建设需要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认真了解社区体育活动的内涵,在社区建设中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保证体育活动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活跃社区气氛,构建完整的社区健身体系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我们应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内涵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2)实施社区体育活动的意义。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民群众业务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可以实现全民健康活动普及,可以提升人民身体素质和精神需要。社区体育活动是减少人们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让人们能够追求积极向上的道德要求。社区体育活动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形式。积极开展社区活动,能够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从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的实际开展来看,实施社区体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区体育活动是满足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在社区建设中积极推动体育活动开展,才能保证社区建设取得积极效果, 满足社区建设需要。

其次,社区体育活动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考虑到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只有大力推动社区体育活动,才能形成对社区发展的有效促进。

最后,社区体育活动是保障社区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出于提社区建设质量的需求,我们应认识到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应将其作为保障社区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

2 社区活动组织与体育活动的结合和组织管理

(1)以社区组织管理促进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社区活动组织与体育活动的结合的关键在于社区对体育活动的管理与组织。社区体育活动的群众性决定了社区体育活动不确定性。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大型的体育活动中,人员的纪律性就是对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考验。社区体育活动没有必要的制度支持,没有关键的纪律保障。因此,在社区组织体育活动时,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发挥组织性和协调性,在活动中全面管理、全体参与。要了解人群特点、文化层次、生活水平,对影响体育活动开展的阻碍原因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落后因素。

为了保证社区体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使社区体育活动取得成效,我们应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强化社区活动组织管理,依靠强有了的社区活动组织管理系统实现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保证社区体育活动在管理过程和管理效果上满足实际需求。基于对社区体育活动的了解,我们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探索适合社区体育活动发展的手段,保证社区体育活动能够在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取得成效。由此可见,社区体育活动只有与社区活动组织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2)培养社区居民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在现代社区体育活动具体要求中,有一项就是倡导全民参加。对于群众生活来说, 是否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是否对社去体育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社区组织在这方面要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宣传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优势。从意识层面培养人们对体育活动热爱。社区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橱窗等媒介扩大居民的认知范围,把培养兴趣和爱好当成社区体育活动的思想引导。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必要的引导,让社区体育活动成为顺畅的集体活动,人们就会对其有个美好的印象,从而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从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的实际开展来看,社区居民是社区体育活动的参加主体,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质量如何与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有着直接关系。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培养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把握社区居民的心理动态和兴趣爱好,抓住社区居民的心理特征,有效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为社区体育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从心理意识方面推动社区体育活动取得积极进展。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应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努力培养社区居民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满足社区体育活动开展需要。

(3)加大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和资金的投入。在社区活动组织与体育活动结合的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硬件条件的投入和实施。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具体要求,兼顾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建立这些基础设施的原则就是不仅要为当代人民服务,还要对后代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畅通的通道。社区体育建设要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统一到一个整体进行考量。同时,在基础设施完善上,要加大对社区体育活动资金投入。社区活动组织的经费一直制约社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活动中,我们要积极拓宽经费来源,要从政府投入和市场运行双方筹措。社区组织要依靠政府扶植和自身积极拓宽经费渠道来实现活动的资金保障。改变观念、积极操作,实现体育活动的物质支持。

从社区体育活动的实际开展来看,作为一项基础活动,社区体育活动要想取得积极效果,不但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还要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应立足社区现有硬件设施, 加大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和资金的投入,保证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社区体育活动的实际需要,为社区体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持,保证社区体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为此,我们应对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社区建设实际入手,不断加大社区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保证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使其更好的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

3 结语

社区活动组织与体育活动结合从多方面解决了社区管理中的难题。社区体育活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区体育活动完善了社区基础建设。社区体育活动把生活与体育结合起来,从全方位促进人们自身的个性发展和与社会进步的融合。将社区活动组织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实践需要大力鼓励和推进,让体育活动成为全民健康的发展动力,成为我国建立团结、高效、和谐的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其中一项要求就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推进。社区活动作为基层的群众组织活动,具有最广泛的基础和数量最多的群众参与性。将社区活动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是实现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的重要举措。将体育活动引进社区活动组织将推进全民健康运动。二者的结合是实现群众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研究社区活动与体育活动的结合,就要促进我国群众活动的多样性,为体育运动在民间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本文从社区活动组织与体育活动的优势入手,阐述了将社区活动组织与体育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和途径。

国外政党基层组织的社区活动方式 篇3

[关键词]政党;基层组织;社区活动;方式

[中图分类号] D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9-0060

政党是联系国家与社会的有效载体。然而,无论是竞争性政党体制还是非竞争性政党体制,都要面临一个重要命题,即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而这取决于政党能否赢得社会。为此,国外政党通过建立基层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巩固并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世界各主要政党将城乡社区作为党的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原因有三:一是国外的政治选举是自下而上开展的,社区与选区紧密相连;二是政党的社会工作大多数是通过基层组织来展开的,而基层组织则以社区为依托;三是社区是政党与选民相互沟通的最便利途径,成本最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发挥社区和乡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总结国外政党基层组织社区活动方式的经验,从中得出启示,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效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社区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

许多国外政党都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开展社交活动,通过搭建社交平台,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党员与选民、党员与党员、选民与选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英国,工党和保守党是主要政党,区委员会是政党的基层组织。在英国各个地区,都设有工党和保守党的俱乐部,社区居民可以在俱乐部中阅览书籍、观看影视作品以及开展其他娱乐服务,党务活动就是在这些社交活动中潜移默化得到开展。[1]德国各政党的议员们会在圣诞节时在街头立起圣诞树,旁边摆张小桌子,上面放置一些酒水和宣传资料,与过往的群众进行交谈聊天;或者在节假日到来之前,深入幼儿园等场所,与小朋友们做游戏,进而同其家长进行友好交流和互动,探讨相关话题。[2]美国主要政党的基层组织被称为“投票区委员会”,又称“草根组织”,在比较偏远的社区,美国政党基层组织主要为选民举办各种娱乐消遣活动,选民可以免费参加,甚至安排专车接送,服务可谓细致周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基层支部经常协调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组织开展社交、文化、教育及康乐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提高民众对政党的认同感。[3]一些西方政党面对基层党员流动性大以及对党的事务淡漠等情况,在基层社区建立“主题支部”“主题委员会”和“主题俱乐部”等组织,基层党员和社区居民可以在此举行非正式会晤、联谊聚餐、阅读书报和开研讨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丰富基层党组织的活动。[4]

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非正式社交活动是拉近政党与选民距离的有效方式,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实现民众对政党更深刻的认识,甚至是情感上的认同。

二、密切联系民众,服务民众,

开展社区走访服务活动

政党同民众的关系对于任何一个政党的生存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各个国家的政治生态都或多或少受到世界政局的影响甚至冲击,国外一些政党将视线转向国内,更加注重同民众之间的关系。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连续长期执政,并在后李光耀时代仍然夺取了选举的胜利,与其密切联系民众的努力分不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通过议员接见选民制度和议员访问选民制度来联系民众。议员接见选民制度是议员每周必须抽出一个晚上时间深入社区,接见本社区的选民,民众就平时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议员反映。对于民众反映的与现行法律政策相冲突的共性问题,由议员向政府和国会提出审议申请,对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法律政策进行修改。访问选民制度是议员在每周日晚上走访社区,挨家挨户听民众反映实际问题,有问题的当场记录下来,没问题的递一张名片就离开。[5]德国社民党积极倡导政府普及“社区服务中心”,整合社区内各种社团、志愿者团体和慈善机构,构建一个覆盖社区内所有老人、残障人士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帮助人士的服务网络。越共在1997年发生80%的农民集体请愿事件之后,颁布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规章制度,其中规定党员包括领导人不仅要在工作单位过组织生活,还要在所居住的社区过组织生活,接受双重监督,及时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统一俄罗斯党自2008年起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办“公众接待站”,各地基层组织负责人或议员在这里轮流负责接待群众,及时解决公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将一些普遍性的民众诉求汇总梳理上报给总统普京。南非非国大经常在各地举办“人民论坛”,党的高级领导人亲自参加,与社区党员群众进行促膝长谈,当面倾听党员群众的呼声。同时,南非非国大的“全国工作委员会”每两个月分别到全国各地开会,同社区群众和基层党组织成员进行交谈,听取地方意见和建议。[6]

三、注重同社区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

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社会是发育成熟且独立稳定的一支力量,基于此产生的各类社会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中流砥柱。政党作为影响国家权力的重要政治力量,十分重视同社区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熟悉它们的运作规律,反映它们的利益诉求。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将社会团体视为党联系民间社会的重要纽带。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支部支持、鼓励和配合各种社会团体的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例如支部主席即国会议员通过参加社团的文化活动,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排忧解难,并把政府的社会援助计划同社团服务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政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十分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对社情民意的反映,从而使多数群众一直保持对党的信任和追随。[7]美国民众的自组织水平很高,公民社会十分成熟。在与政府、政党和政治家的对话过程中,单个选民的力量显然不如组织起来的非政府组织。美国的社区一般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经商者有商会组织,教师有教师工会,公务员有公务员工会。这些社会组织有自己的利益取向,通常可以用同一种声音来与政府、政党和政治家对话。这些社会组织与政党的关系是一种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平等关系。因此,美国政党非常重视同社会组织的关系,紧密依靠社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比如,美国民主党规定,基层选区主席要熟悉基层选区的分界线、经济状况以及它们的企业、学校和商业机构,参加家长教师协会和其他公民组织。[8]

国外政党与社会组织的互动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政党对社会组织实行嵌入,鼓励党员加入其中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会协助并支持政党在基层社区开展各类活动。[9]

四、利用互联网在基层社区开展互联网政治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深刻改变着政党政治。国外政党开始在基层社区开展互联网政治,所谓互联网政治,即依托互联网进行的政治宣传、政治竞选和公众参与等活动。

政治宣传方面。自新兴社交平台推特诞生之后,西方各国政党很快认识到这一新兴的传媒技术和工具具有广泛的社会动员作用。随着各类社交平台的推出和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成为各政党生存的意识形态角力场,竭力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来确保政党与政党政治的合法性。美国在政务新媒体应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不仅许多政府机构开设了官方社交媒体账号,而且许多党员和政党领导人也纷纷开设自己个人的账号,以此来传播他们的观点主张。在英国,工党在2011年有122名议员开通了微博,人数最多,其次是保守党和民主党。[10]

政治竞选方面。参加并最终赢得选举是政党的主要政治功能和使命之一。一些政治候选人会设立自己的专门网站,用来与基层社区选民沟通、筹集竞选资金、激励基层社区选民的参与。西方的媒介化政治最早就是由竞选活动发展而来的,并且在一次次竞选活动中,新的传播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11]在美国,新媒体已成为竞选活动中的重要力量,奥巴马的竞选成功离不开竞选团队对各类社交平台的有效运用。在2012年大选期间,奥巴马为寻求连任,竞选团队动用了大量网络社交力量,在美国50个州分别申请了社交平台账号,组建了100多人的团队来专门运营这些账号,与基层社区的选民保持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吸取更多的支持者。[12]荷兰的自由党、工党和社会党也都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在基层社区进行选举动员,联系选民。

公众参与方面。西方将信息技术对民主的促进称为“媒介民主”。“媒介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党与基层民众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使得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途径更加直接。[13]在西方一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宗教、政治利益和党派之争的影响,基层社区民众对于政治的参与性逐渐降低。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不仅激发了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也开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式。在2012年荷兰大选中,1600万荷兰居民中,有700多万民众使用各类社交软件,荷兰大部分政治家、政府机构和政党都设有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基层民众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与政党进行互动。研究发现,在荷兰连续三年政治参与下降之后,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再一次回升。[14]

五、启示

各国的政治体制千差万别,各政党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其中可行的做法,从中得到启示。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重心回归到政党职能上来。在街居制体制下,我国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协调各方、整合各部门资源的职能。因此,应强调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政治上的指导作用、思想上的引导作用以及生活中的表率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权力对于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本质上应当表现为非强制性支配,通过团结凝聚、示范引导和激励感召来实现。一方面,党要管党;另一方面,党要回到党,在党要管党的基础上,真正依据党的性质和宗旨,承担起党的基层组织为巩固党的执政而应该承担的功能,做好基层社会的整合工作。[15]

(二)建立体制机制,实现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日常化。在我国,基层党组织社区活动方式内容相对比较固定,主要是对辖区内鳏寡孤独人群进行走访慰问、宣传贯彻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任务等。但仍需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体制机制,使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常态化。这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教育培训,增强其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对制度进行细化和深化,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完善跟踪考核机制,对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工作进行监督,反向激励其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党群互动的良性局面。

(三)鼓励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加强沟通与合作。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正逐步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功能,将各类人才分配至各个社区社会组织中,充实社会组织的力量,提升社会组织的效能。基层党组织要与社区社会组织进行沟通与合作,将一些社会自治性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来做,这不仅有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也能够减轻基层党组织的负担。

(四)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基层党组织也必须顺应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重塑社区党建模式,拓展社区活动内容,创新社区工作方式。与社会组织合作或者聘用相关人员,搭建社区新媒体平台,整合党务信息,发布社区情况,回应居民诉求,不断增强基层社区的政治参与性和民主性。

参考文献

[1]中组部党建所世界政党研究室.国外政党积极推进党员和基层组织沟通联系民众的经常化和制度化[J].党建研究,2012(2):53.

[2][5]刘昀献.国外政党联系群众的路径研究[J].理论探索,2014(5):123.

[3]肖纯柏.世界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党政论坛,2008(4):29.

[4][6][9]刘晓丽.国外一些主流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经验与启示——访季正矩教授[J].社会主义研究,2014(1):1-10.

[7]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控制方式[J].东南亚研究,2006(4):43.

[8]高新军.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社会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40.

[10][14]陈文胜.国外政党微博问政的实践与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5(6):1-9.

[11][12][美]W·兰斯·本奈特,罗伯特·M·恩特曼.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M].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

[13]曾文洁.试论信息全球化对参政党的挑战[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13-14.

[15]高汉荣.社区党建与我国基层社会自治组织的重构——从党的执政建设来考虑[J].甘肃社会科学,2003(3):42-46.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生

教导教师:周敬青教授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篇4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整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潍坊市委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部署要求,认真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基层党支部晋位升级,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广泛通过“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和民主评议党组织书记等形式查摆问题,并根据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如何制定实施公平、量化、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村干部管理,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进一步加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整改措施:通过大力推行“1261”(即“一考双评六落实一保障”)工作模式,全面加强村干部管理,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履职尽责,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一考”,即深化实施一套健全完善的科学发展绩效考核办法。立足辖区城乡差别,建立健全村、社区科学发展绩效考核机制,成立专门考核班子,实行一月一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补贴报酬、社区办公经费和评先树优挂钩,实现奖优罚劣。

二、“双评”,即采取上级党委政府组织现场观摩点评、基层党员群众投票民主测评两种途径进行评议。将村级工作细化为“十星”,党委政府和基层党员群众每半年组织一次测评,进行“挂星”管理,以此量化检验村班子履职适岗能力。

三、“六落实”,即落实岗位目标承诺制、日常办公坐班制、工资待遇奖惩制、教育培训全年制、重点工作问责制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党工委成立专门的考核督查小组,对村级班子六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考核,考核结果每月汇总并通报,结果作为科学发展绩效考核的有

效补充,与干部工资相挂钩,推进基层组织加强责任落实,推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四、“一保障”,即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量化积分管理办法,为村党组织书记的进、退、留、转提供保障。党工委根据组织部《村党支部书记积分制考核管理指导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本街道的《村党支部书记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为解决村党支部书记天花板问题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解决支部书记天花板问题。整改措施:为进一步完善落实村干部(含城市社区干部,下同)待遇,激发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上级关于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王府街道实际,就统筹发放村干部补贴报酬,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岗位补贴

1核定职数。经核定,王府街道统发1职的村为2个,统发2职的村为48个,统发3职的村为52个。统发职数为254人,其中党组织书记97人,其他村干部157人。

2、补贴标准。提高村干部的岗位补贴,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补贴总体上按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确定(即平均1100元/月、人),其他纳入统发范围村干部的岗位补贴按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补贴的70%确定(即平均770元/月、人)。

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奖惩

1、每月一考核。对村级工作每月进行一次量化考核,按照奖优罚劣,多劳多得,上不封顶的原则,将村干部岗位补贴与村级工作相挂钩,实行一人一卡,每月一考核,每月一发放。

2、当月工资计算方法:

村党组织书记当月岗位补贴=(当月辖区各村党组织书记应发岗位

补贴总额÷当月辖区各村所得总分)×村当月所得分数。

其他村干部岗位补贴参照当月本村党组织书记所发岗位补贴70%的比例计算得

三、多渠道落实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

1、积极创造条件,配合市委开展从工作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镇(街道、市属各开发区)机关公务员和公开选拔镇(街道、市属各开发区)事业编制人员工作。

2、积极探索建立常态化选拔工作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街道班子副职制度。

3、优先推荐工作优秀的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先模人物人选。

4、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评选表彰奖励优秀村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任职积分制。根据村党组织书记的任职年限和任职期间的考核情况,以及星级化管理评选情况,参照自聘人员离岗待遇,离职后享受一定的经济补贴和社会养老保险补助。

(三)扩覆盖、建组织。

整改方案:针对辖区非公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较大的现状,积极进行摸底走访,对有条件建立有意愿建立党组织的企业,积极帮助其建立党组织,帮助其健全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组织在非公企业更好地发挥作用,共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两个。进一步抓好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建设,使其上档升级。

王府街道党工委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篇5

日期:2012-02-16 10:03:57.0 浏览次数:32 次

2012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进一步改革创新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按照镇委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部署,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力增比进位、率先崛起跨越”总体要求,坚持把服务型社区创建作为工作总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突出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优化区域生活发展环境、服务居民群众”为落脚点,充分借鉴学习实践活动中抓党建、促发展的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弘扬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使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共创和谐社区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目标

以“三个建设年”及“四帮四促”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围绕上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利用有利契机,全面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推进全面履行第一责任,落实维护稳定硬任务,通过“双排查”活动,即:排查软弱涣散的后进社区党支部,排查影响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突出问题和事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以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的班子建设,加强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能力建设,加强以保持党群干群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使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强化服务民生工作

民生是硬指标,民生连着民心。要把民生作为考核和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做到畅通渠道听民声,一家一户访民愿,上下联动办民事。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多办解民忧、增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紧紧围绕“六个着力”,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着力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实现民生工作的新突破。

(二)深化 “五民社区”创建活动

以推动社区“稳定、发展、和谐”为主线,以服务社区群众为落脚点,围绕上级“安民、便民、利民、乐民、康民”为主要内容的“五民社区”创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服务型社区的打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改善社区集镇范围内迎庄小区、集体小区、沙湾小区、九小区等的路灯和环卫设施、拓展沙湾小区至新田小区的环卫清扫范围;第二,努力在2012年完成“一事一议”工程中曾家湾公路的改善,并力争实现雷家坡森林公园一带上山便道的改善;第三,恢复因杭瑞高速公路建设而占用或损坏的灌溉沟渠;第四,丰富社区文娱活动,加大对我社区的老年娱乐健身俱乐部的关心和支持,(三)加强社区党总支建设

社区党总支要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主要负责人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强化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整顿软弱涣散、引导先进跨越,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统一领导。要认真落实社区维护稳定和服务群众两个机制,按照“围绕中心、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基础性作用,提高有人管事、有能力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及早处事、和谐共事的水平。

要着力推进服务型社区建设,创新活动方式和载体,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大对社区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对社区贫困党员结成一对一帮扶。积极探索以“双晋”(党员晋星、支部晋级)、“双增”(增强党性、增强素质)、“双比”(比工作实绩、比岗位奉献)为主的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四)强化社区帮扶力度,实现社区和谐稳定目标

第一,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统筹抓好硬道理与硬任务,着力抓好社区帮扶、维稳防控和严厉打击工作。以建设服务型社区为抓手,大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社区吸毒人员的管理力度,实行一人一卡,按时“家访”,要密切与派出所的联系,争取实现社区康复人员的再社会化。第二,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加强群防群控体系建设,及时有效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

(五)强化社区项目建设

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深化社区对辖区内项目的管理及协调力度。加大支持社区项目建设,及时解决在项目启动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平衡企业与社区群众二者的利益,并指导企业的党组织建设。目前要重点协助解决的是集镇污水处理厂、鸭溪敬老院、幼儿园及集镇自来水管网几大项目的启动及协调,并继续协调处理好旭辉砖厂、亚溪陶瓷等企业的矛盾纠纷。

三、方法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1月至2月中旬)。社区党总支召开支委会,按照全镇基层党组织工作会议的具体要求,制定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并要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关要求,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县第十二次党代会、镇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对社区的各个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展开调研,要到党员群众家中,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提出工作措施和办法。并于2月19日上报到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

(二)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2月中旬)。2月17日召开社区党员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第四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镇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委要求,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发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2月下旬至11月)。主要围绕社区重点工作任务,结合社区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调度,加强督促检查,有步骤、有计划地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总结考核阶段(2012年12月10日前)。就此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行总结自查,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成功经验和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每位党员干部要总结经验,用心撰写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并上报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由社区党总支统一领导,具体组织实施,成立雷泉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郭超任组长,余国友任副组长,总支委委员任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于社区办公室,宋茉莉负责日常事务。

(二)督促检查。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党员干部、群众在工作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要求及时整改。

(三)宣传工作。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开辟专门的基层建设年活动宣传栏,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简报信息等上报工作,及时宣传社区党总支、各支部在开展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四)考核评比。2012年底,将根据检查考核结果,结合党建工作考核,对各党员干部及群众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情况进行评比,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党员进行表彰,并报请上级政府进行表扬,力争在我社区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为贯彻落实中央2012年 “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无锡市委“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根据市、区文件精神,江苏无锡太二社区党总支根据自身特点,坚持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主线,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做到:抓好“三个重点”、推进“三项创新”、强化“三项保障”,制定“太二社区作风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通过以下三项内容有步骤有实效地安排活动。

一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思想素质。

1、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社区草根宣讲团等学习的平台,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开展争当“四优”(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介优)党员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突出党员道德作风教育。以“三德两观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认真排查问题,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整体素质,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3、建立和完善党员学习制度。按照有计划、分层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要求,制定年度党员学习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二是开展“社区百事乐”工程,发挥社区党组织堡垒作用。

1、以“百”为中心,社区扁平化管理的片长、党员干部进百家户、知百家姓、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2、以“事”为重点,社区党员干部事事关心、事事参与、事事解决、事事见真情。社区成立“党群惠民议事会”,同时成立20支为民服务团队,社区党员干部带头表率,参与每一项服务之中,立足居民需求,用真情回报居民群众。

3、以“乐”为宗旨,社区党员干部以乐在安居、乐在安康、乐在爱心、乐在和谐、(乐在社区)为服务目标。

三是强化党建制度建设,规范社区党建工作。

结合社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认真抓好现行党内制度的贯彻落实,联系实际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社区编制《太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制度汇编》,通过党员会议、党员走访、党员服务等形式发放到每一位社区党员手中。

其中,3月底前为宣传部署阶段,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学习教育、集中进行专题教育等方式使广大党员明确“建设年”活动的目标、方法。4月至10月为全面实施阶段,社区党总支根据各支部作用发挥情况,明确支部委员的责任分工,积极落实,确保实效。党总支成立督查小组,对各支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各项措施落实。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10月至12月是总结提高阶段,党员开展作风建设自查,党支部开展活动工作总结,12月份社区党总支根据实际情况召开总结大会,对建设年活动进行检查验收。

社区党总支成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和作风年活动领导小组定会引导广大党员扎扎实实地开展作风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用实际行动做到“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12字要求,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

为认真贯彻落实《余庆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社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转变作风保稳定,创新创业促和谐”为主题,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全力畅通民意渠道,切实解决一批信访案件,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大力加强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转变作风,注重效能,确保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全面完成。

二、活动步骤及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明确重点

1、召开作风建设实施动员大会。对作风建设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明确加强作风建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增强做好该项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根据县委的总体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查找问题,认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信访工作是本次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点。

3、加强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学习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4、加强社区干部作风教育。开展社区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培训政策法规、信访维稳、民主管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

第二阶段:查找问题、整改提高

1、广泛征询群众意见。社区干部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并认真梳理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2、完善作风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支部党员组织生活会,认真回顾总结近年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情况,查找问题,剖析自身不足,增强干部“谋事干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落实信访维稳工作领导联系制和包案领导负责制。领导分工,联点干部每周定期到所包片小区开展接访活动,主动化解群众信访。

4、提升事服务水平。以开展“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制定和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开展干部业务培训。

5、开展“五好”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制定和完善社区基层“五好”示范党组织创建方案,开展社区“创五好”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评议、巩固深化

1、召开作风建设总结汇报会。汇报“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经验教训,以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

2、组织开展执行力建设评议活动。对一年来社区落实领导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批示交办件办结情况、信访维稳化解情况、民生实事承诺兑现情况、群众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评议。根据综合评议得分,通报评选结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营造工作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篇6

根据区委组织部《濠江区开展社区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部署和汕濠宕委[2010]5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今年在支部中开展以“一比两查三加强”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夯实党支部核心领导基础,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社区集体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目标要求:通过开展“一比两查三加强”活动,即:对比“五个好”党支部的创建标准,进行自查,排查出影响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突出问题和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以创建好班子为重点的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能力建设,加强以保持党群干群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使支部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和发展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为2011年社区居委会班子换届选举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二、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

根据《街道开展社区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本活动总体上分为:对比基本标准,明确目标要求;排查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支部建设,强化堡垒作用三个阶段,时间从2010年4月6日开始至2010年12月底结束。

(一)对比基本标准,明确目标要求阶段(4月6日至4月底)。

结合开展“创建学习型支部,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在开展社区党员全员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对比“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标准,结合实际开展主题读书、主题党日、主题访谈等方式,深入开展学理论、学党章、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议党建、议村务、议发展、议致富,促进加强支部建设,促进推动农村社会发展,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活动,在学习和对比中进一步明确社区党支部建设的目标要求。

本阶段是整个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要突出“自己比”的重点环节。就是要通过学习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标准,共同为党支部找差距、定目标、明思路。明确努力方向,为社区及群众办好事实事。

(二)排查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阶段(5月至6月上旬)。

1、进一步加强支部班子建设。重点是解决班子思路不清、工作不力问题;搞好两委班子成员之间存在的关系;努力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打牢群众基础。

2、排查影响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突出问题和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是自我排查管理是否民主,村务是否公开,办事是否公道,党群干群关系是否紧张;党员干部是否违纪违法,村务财务管理是否混乱,群众有无上访;群众合理诉求有无得到解决,有影响社区稳定因素的;宗族房界无理干扰社区事务,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

3、排查工作贯彻有多少问题排查多少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找准存在的重点突出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建立工作台帐,实行领导干部包案负责制,确定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明确

整改期限,采取分类实施整改。

本阶段是整个活动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主要在“查问题”环节上下功夫,在“定措施”上见行动。“查问题”就是要按照街道的部署,对照“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标准及《2010年濠江区基层建设有关情况摸查表》的具体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摸查,找准、摸清班子和队伍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排队,为制订整改措施打下坚实基础。“定措施”一是制订整改措施;二是结合开展“五送五帮五有五促进”活动,完善发展思路、强化自身建设、促进和谐稳定,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形成共查找、共促进合力。

(三)加强支部建设,强化堡垒作用阶段(6月中旬至12月)。

1、结合贯彻区委组织部关于《濠江区开展社区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部署和汕濠宕委[2010]5号文件关于开展加强以支部带头人建设为重点的班子建设。一是强化理论学习。积极参加领导班子成员大轮训、参加“千名村官进大学”、党务工作者培训等活动,分期分批组织班子成员进党校培训及到其他院校进修学习,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和“农家书屋”等活动阵地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二是强化社区党支部书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为标准,并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带头人队伍。三是增强班子整体功能。结合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全面分析社区领导班子结构和成员特点,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保持班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四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结合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机制。五是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全面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汕濠组党[2009]17号文)精神,加强后备干部特别是第一把手后备干部调整配备工作。六是建立健全班子自身建设长效机制。结合开展治难转后工作,重点是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培养选拔机制、民主管理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工作责任机制。

2、加强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能力建设。一是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建设社区。二是提升加快发展的能力。按照加快推动农村发展的要求,提升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开拓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共同致富奔小康进程的能力。三是提升民主管理的能力。探索推行党员承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主体地位。按照尊重和维护群众在社区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提升协调社区“两委”关系,推行党务公开、居务公开、民主管理,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能力。四是提升维护稳定的能力。按照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要求,提高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正确处理矛盾,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能力。五是提升倡导文明的能力。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升在规划建设、村庄管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引导群众反对封建迷信,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和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等活动的能力。

3、加强以保持党群干群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一是切实转变班子成员工作作风。摆正关系,以维护群众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做好有利于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事情。结合开展为民服务、帮困扶贫等活动,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二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积极推进组织生活的创新内容、形式和载体。落实党内组织生活登记和检查制度,完善党内组织生活的监督管理。三是规范民主决策程序。明确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一律要交由支委会集体研究及代表会议通过,健全社区“两委”联

席会议制度;逐步推行党员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党内事务听证会等做法,完善支部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四是落实党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工作,坚持做到自觉公开、定期公开、及时公开。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将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后备干部选拔情况作为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以适当的形式向党员、群众公开。五是建立健全责任问责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按制度规定落实的情况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六是抓好廉政勤政建设。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定期对社区财务进行审核,推动规范社区财务监督管理,全面实行“村帐镇理”、离任财务审计等制度,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抓起,树立社区领导班子成员的良好形象。

本阶段是整个活动出成果、见成效的重要阶段。支部将紧紧围绕“强班子、带队伍”、“健机制、促和谐”的目标要求,以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党建“创新争优”活动,鼓励工作创新,推动服务科学发展、加速发展的工作大局。二是要把选好配强班子贯穿始终。结合开展社区班子队伍建设专题座谈,初步提出新的社区班子配备方案,为明年社区班子换届做好准备。同时,要做好后备干部的调查考核、登记造册、完善个人档案等规范管理工作。三是要把规范支部建设贯穿始终。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作为街道党建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加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日常管理和使用。四是要把强化抓党建落实责任贯穿始终。制订工作奖惩办法,强化责任意识,把支部建设成为集体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坚强战斗堡垒。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型党组织

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优秀代表, 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力量。16号文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 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 提高党性教育, 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因此,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创设平台, 真正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 (即一名党员对应一个新生寝室, 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指导活动) 就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它一方面使新生及早与优秀学生为伍, 这对他们全面发展有示范作用;另一方面, 党员在与新生成长过程中, 不断反思, 不断学习, 这进一步锤炼了他们的党性, 促进其更好地成长。

一、生活上关心是树立大学生党员形象的基础性工作

新生入学初, 面临着全新的大学校园, 必定有诸多不适应。他们的求学生活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学时代的环境。因此, 入学初, 新生在心理上既有新奇感, 也有困惑感。在校园里, 他们有许多问题。如校园中的日常生活问题, 如何处理来自不同地方的同班同学的人际关系等。这一时期, 他们急需学长的帮助。这一特殊阶段既是他们融入大学生活中的第一步, 同时也是新生大学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全面发展的党员学生在这一时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两年来, 我院新生在广大党员的影响下, 高质量完成军训任务, 顺利融入大学生活, 新生的困惑基本消除在寝室内。同时, 党员在与新生的第一次接触中, 增强了责任感, 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也提高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相对于高中生活, 大学是一个比较开放、自由的场所。特别是高校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为新生的兴趣发展提供了展示与提高的舞台。如果新生不能接受及时的引导, 他们会做出一些不合实际的选择。因此, 党员在服务新生适应环境的第一阶段后, 进入了对新生的兴趣引导期。高校社团与各类组织是校园文化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学生特殊能力培养、增强个人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 在大学生活中合理选择适合个人特色的组织是摆在新生面前的第一次选择。此时, 党员可以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 党员对校园内的各种组织比较了解, 能分清其中的优劣;另一方面, 党员清楚寝室内各新生的个性特征, 在信息比较对称的情况下, 他们能引导新生对各类组织做出适当选择。两学年来, 实践证明, 经过正确引导的新生, 在大二时期能成长为各类组织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组织中学会了课堂中学不到的管理能力, 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二、学习上帮助解决了新生的关键性问题

随着军训生活的结束, 新生终于走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讲堂。第一次不需要在固定教室上课, 第一次需要在课堂上记住如此多的知识点……短暂的兴奋过后是长时间的困惑:原以为轻松的大学学习并不轻松, 更难受的是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已不能适用, 我该怎么办?这些困惑的解决程度直接关系到新生能否顺利实现大学的学习目标, 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但面对大学中的各类学习, 刚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新生却困惑重重。如:专业学习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意义, 学习方法的疑问, 大学的考试问题等。在第一学期中后期, 新生的这类困惑最为明显。相对于高中被动式的学习, 大学的学习更开放、更主动。新生在学习中不但要学好课堂知识, 更需要掌握关于学习的方法, 要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 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学习是广义概念上的学习, 新生不但要学习课堂知识, 还要自主地去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 提高科研能力。对新生学习的指导, 是对党员学生的一大挑战。相对于前两个时期, 这一阶段的指导需要党员学生本身具有正确的学习观, 而且党员还要不断反思个人的学习, 提炼其中的规律。作为一名党员学生, 他们在入党过程中, 已接受过学习等方面的考核, 在新生的学习观指导中, 他们有能力发挥作用。作为同一专业的学生, 党员既能在专业知识上答疑解惑, 又能对新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同时, 党员能从学生综合测评高度正确地指出个人的学习与各类评先、奖励、资助等工作的相互关系, 使新生重视学习, 从而去除大学初期对学习的懈怠。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可以通过党组织内部要求, 要求党员帮助每个新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加强对新生的学习指导, 这对新生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思想上引导是学生党员进新生寝室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任务

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树立了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为开展学生党员进寝室的第三阶段工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但要实现思想上的引导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价值趋向日趋多元化的新生,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求以一种单一的价值观去强求他们接受, 一些空泛的说教工作并无实际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无论世事多么变幻, 那些普世的价值观是我们一直都遵从并一直在努力实现的。这也是我们学生党员进寝室第三阶段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运用新生最容易接受的引导方式———同龄人之间的交流, 我们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党员对新生的思想启发是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也最能体现党员的价值。同时也是对党员综合能力的一大考验。如果党员本身党性意识不强, 责任心薄弱, 读书视野狭窄, 沟通能力欠缺, 那么他们将很难对新生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这种现状, 学生党支部要发挥组织优势, 一方面加强党员间的沟通, 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 找出合适的对策;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式, 加强对党员与新生的管理。

党员进新生寝室活动是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的良好平台。在活动过程中, 以上三个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工作特点。环境适应期作用明显, 使新生尽快进入大学生角色;兴趣引导期是新生慢慢走上校园文化舞台的起步, 这对党员指导水平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习指导期是新生对学习问题的正确认识的关键期, 正确学习观的树立是其大学生活成功与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石, 这要求党员本身具有较高的学习品质;思想教育期是党员与新生碰到困难最大的时期, 需要他们不断反思, 不断行动。这一阶段, 一些党性不强的党员达不到活动应有的要求, 一些素质不够的新生也许在大学生涯结束时也过不了这一关。该时期需要党组织、团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撑;共同提高期贯穿于活动始终, 实践证明, 通过该项活动, 新生与党员在共同成长, 对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有促进作用。纵观以上五大阶段, 随着时间推移, 活动对党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新生的收获越来越大。通过该项活动, 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真正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瑞坤.建设服务型党支部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报业, 2011, (2) :102-103.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组织方案 篇8

关键词:社区党组织;社区各类组织;协调

随着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逐步向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人”转变。过去以单位为主开展的大量工作将逐步由社区来承担,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社区党组织如何在社区中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社区内有着纷繁复杂的组织群体,具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社区自治组织,主要是指居民委员会。居民区党支部既是居民民主自治的政治领导核心,又是居民区中联结基层政权、居民委员会与居民群众的结点。第二类是社区服务组织或中介组织,归结为经济效益服型、社会公益服务型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型组织。第三类是社区群众组织,包括社区内各类群众性组织,社区工青妇组织。在社区党组织的定位上,尽管社区党组织定位为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是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社区组织的管理和服务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出现了社区党组织与各类组织的横向关系协调难的问题。

一、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内各类组织缺乏有效衔接

(一)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

目前,很多城市社区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由一人担任,“两委”(社区党委、总支、支部和社区居委会)高度交叉任职。提倡把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按照法定程序推选为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居委会成员,居委会成员中的党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这样的模式虽然有利于社区的管理,却未能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也不利于社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目前,全国居民自治的制度设计与推广和目前的现实治理出现了矛盾,“一肩挑”模式的社区党支部委员和社区居委会干部交叉任职,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二者合一既可以为居民办理实事,又可以在具体事务中贯穿党的方针、政策。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在传统的居民自治体制下,居民委员会几乎承担了所有“非自治性”任务,政府管理重心下沉导致居委会成为事实上行政管理的末梢,政府的需求而不是居民的需求成了居委会的主要推动力,这就导致了“一肩挑”的支部书记过多地纠缠于具体事务,对于自身的决策身份、领导身份概念模糊,党支部委员对自己的工作定位、身份定位不准确,事实上作为党的理论先导者,理论传播者,理论的实践者身份没有充分发挥,皆由居委会代行。另外,“一肩挑”也会形成权力过于集中,社区建设、管理好坏,直接取决于党支部书记个人素质的好坏,有时会造成个人滥用职权,或者个人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就有可能出现个别人被敌对利用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最后,由于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形成了纵向、微观、具体、直接的管理习惯,以致将社区居委会也当成下属单位,只管建机构、挂牌子、造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让社区居委会不堪重负,缩小了社区居民自治的范围,从而影响了基层民主的实施。这样一来,居民的民主监督作用也无法发挥作用,腐败现象也会应运而生。

(二)社区党组织与单位党组织

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的是否顺利、社区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社区单位党组织是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但是距离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参与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由于受传统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影响,多年来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一直是按照隶属关系进行管理、开展工作的,彼此间没有什么交叉,自成体系。像机关党建、企业党建、学校党建、街道党建等,各自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工作。而社区党建与其它类型党建形成的这种彼此间广泛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无疑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其次是社区党组织的管理体制出现了问题,导致社区党建工作配合比较困难。管理体制不顺,往往形成了“小庙”难以管“大神”的局面。社区党总支作为一级基层组织,对社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属于条条管理的单位党组织对于社区党总支的组织、协调、配合支持少,甚至置之不理。因而社区和社区单位党组织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

(三)社区党组织与服务组织、群众组织

社区组织结构多维性,增加了社区党组织的调控难度,阻滞了组织协调机制功效的发挥。这些服务组织在社区党组织的主导下,开展为民活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然而很多自发的服务组织,在提供有偿和无偿服务中,希望拥有自主权,实行自我管理,如物业管理公司、协会等;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在社区中发挥的作用很小,工会一般是企事业单位单独设立,在社区主要是企业离退休人员,有的参加单位离退休处活动,有的参加自发的服务组织活动;共青团员理应作为社区党的后备军,然而大部分的团员在单位、学校管理,社区党组织又处于管不到边的位置,这样的横向协调就出现了矛盾。因此,基层党组织如何对横向关系的组织机构进行领导,以及如何与自治组织、服务组织、工青妇群众组织和谐发展,成了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个难题。

二、构建社区组织体系,突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作为社区党组织来讲,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中明确其领导核心地位,最重要的是应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转变成为大家的共识。

(一)理顺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

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是居民自治,通俗地说就是有关居民利益的事务由居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空间和利益关系的重心日益从传统的单位组织向社区转移,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行“一肩挑”模式,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是行得通的,要保持和发挥“一肩挑”的作用,短期内促进和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从全国社区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小政府、大社会”的局面逐渐成熟,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还是要逐步的实现居委会成员和党支委成员分开设置,把“一肩挑”作为一种短期的过渡,实现党政分开。最终使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和调控从直接转向间接、从无限转为有限。当然,真正实现居民自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是明确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民主自治中的功能定位。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文明在社区的具体体现,加强社区居民自治,扩大和推进基层民主,离不开党的统一领导。其理论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国家协调与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二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但是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民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固然重要,并不意味着社区党组织可以凌驾于社区民主自治建设之上,其领导作用只能表现为引导、扶持、前期启动以及建章立制。

二是以完善参与机制,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民主素养和自治能力。社区党组织有必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参与机制,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以充分培育基层群众自治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既是社区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因此,完善参与机制,要以上述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街道、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听证会、恳谈会和入户走访等形式,倾听群众的呼声,群众的意见,以改进工作,提高群众满意程度。此外,社区居委会坚持在社区公示栏公布财务支出、人员分工变动、工作进展等情况,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识,提高自治能力。

(二)建构社区组织载体,扩大组织资源优势

社区中除了有社区居委会以外,还有数量不一的驻区行政企事业单位组织,社区党组织要领导好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这些组织资源优势。

社区党组织要处理好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关系,尽可能调动这些单位的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制定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共建帮扶制度,全面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和城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完善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真正实现社区党建共促、社区环境共管、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精神文明联创。驻区单位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资源共享是处理社区与辖区单位关系的关键性问题,资源共享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使用原则,对经营性的资源,应在考虑其自身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社区居民开放的设施、时间、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非经营性的资源,凡富余和闲置的,其主管部门应支持社区创造条件,实行对社区居民开放,街道、社区党组织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合理使用。二是参与原则,开展资源共享是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尽的责任,各单位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开展资源共享;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设计主管部门应强化资源共享意识,关心和支持所属单位开展的资源共享。三是互惠互利原则,充分考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切身利益,维护其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管理秩序。这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社区资源优势的一个有效载体。

(三)整合社区服务组织、群众组织资源

要实现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还必须发挥社区其它组织中的成员作用,特别要注重发挥三类成员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作用。目前,仅靠六、七名社区干部,要抓好社区的文化建设、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体育健身等工作,是很难做好的。这就需要动员社区内各种社会人力资源,来为社区全体居民服务。二是各种自发组织的群众团队的作用。在社区工青妇群众性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隶属于社区党组织领导。也可鼓励、支持这些党组织的领导竞选本社区的居委会成员,加强对这类群体的组织、管理、引导,凝聚这些力量为社区建设服务。三是社区非党员身份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统战对象等特殊人才的作用。对辖区有一定威望的社区知名人士登记造册,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两委”班子正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知名人士联系人数,并定期走访和召开知名人士联系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知名人士在联络群众、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龙斯钊,韩应军.城市社区党支部建设[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马西恒等.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3]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区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马慧吉.城市社区党建:经验、难题及其破解[J].理论探索,2008,(3).

上一篇:工作心态学习汇报材料下一篇: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