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2024-10-25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共8篇)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篇1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当今世界,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子女的减少我们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对此,我们对6班学生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调查问题:1.你父母的月收入是多少?

2.你家有几个孩子,几个人上学?

3.你每月的生活费,零花钱是多少?

4.你能算一下你所花费的钱占家庭收入的多少?

5.你每周的钱花在哪里?

调查地点:xx中学 9(6)班

调查人:奋斗组全体成员

零花钱是青少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主支配的开销,尤其能够体现出他们的消费意愿和倾向。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零花钱开销结构有三个最为显著的方面:一是购买书型这是开销最主要的部分(累计占,排第一位)其中用于购买课外书报的支出大于用于购买学习辅助书籍的支出;二是购买体育娱乐方面的高科技产品,如cd/音乐磁带,电脑软件/电子游戏软件,以及vcd/dvd/影带(累计占52%排第二位);三是购买零食/饮料(占48%,排第三位)。学习;求知和迷恋新奇事物是青少年时期人们的主要特点。因此,用于精神追求或生理需要的支出占据了说要方面,而购买零食/饮料也是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的表现。

当今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独立化,成人化的特征等等,喜欢名牌服装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又是对服装的作用的认识为基础的。“对于人靠衣装”这句话有多大的程度的合理性?调查表明:%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合理”,%的人认为“较为合理”,表示中性的“一般”态度的人数比例为%而有%人认为较不合理,%认为“极不合理”,另有%认为“不清楚”。总体上看,当今的青少年对于人的外在层面的东西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应该说这与对人的内在层面的东西的重视并非对立的,而且在后面我们还将看到,这种对外在方面的强调是自我取向性质的,即主要是为了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感受。

综合以上调查,中学生首先应该树适度消费观,其次,中学生要防止盲目消费;第三,中学生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内容。

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仍要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观,中学生应当从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明白了同学们的花销大约占全家总收入的10%,并且,这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费。现在的学生不但吃的大手大脚,而且追求时尚,例如mp3 mp4 手机等。而且现在每个家庭的独生子女很少,大多都是两个孩子或三个,那家庭怎能承受的了呢?

所以,我们要养成节约勤俭的好习惯,减少父母的负担。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特点、层次结构及影响,现状

0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2015年初, 高校的在校人数多达2547万人, 再加上电大及网络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的人数, 总共有5100万之多。从而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 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确面对这一消费市场, 如何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呢?为此,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 从而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

1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 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 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1消费观念复杂, 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经济独立性差, 消费没有基础, 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 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 稳定的消费观念, 自控能力不强, 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 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 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 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 攀比心理导致的。

1.2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 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 就会坚持使用, 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 最终形成使用习惯, 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 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 质量好, 效果明显, 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1.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 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 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 去歌厅、酒吧消费, 或是购买电脑, 手机、MP3, 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2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 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 13%的同学依靠贷款, 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 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 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 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 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 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 可以这么说, 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 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

因此, 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 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 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 他们衣食无忧, 生活水平居中。同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 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 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3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 平均每年约1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 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 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 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 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 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 特别是农村, 可占到80%~90%。无疑,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特别一些贫困家庭, 在调查中发现, 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 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 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 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 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普及, 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建议

4.1.1对于大学生而言, 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 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 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 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 父母的承受能力, 还要有自制能力, 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

4.1.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 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 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4.1.3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 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 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 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 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4.2结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一方面, 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 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 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 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 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庆, 陈小龙.公共服务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 2011 (25) .

[2]高庆, 盛鹏, 郭玲艳.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的调查结果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1 (04) .

[3]周力.某高校大学生对食堂满意度的调查及对策分析[J].高校后勤研究, 2009 (04) .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调查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对石家庄市10所高校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和学习消费的相关状况进行专题调查。先后抽取了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女子学院、邮电职业学院、法商学院等高等学校的大学生,针对其日常消费状况和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指标体系

本次调查研究使用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进行分析,大学生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一级指标五个,分别为饮食消费、形象消费、休闲娱乐消费、社交消费以及学习消费。其中饮食消费又包括正餐支出和零食支出两个方面,形象消费包括服装支出和美化支出两个方面,休闲娱乐消费包括旅游支出、上网支出以及体育支出三个方面,社交消费包括通讯支出和交际支出两个方面,学习消费主要包括考研支出、考证支出以及辅助学习支出三个方面。

二、调查结果

总体来讲,大学生年均消费为4764元,饮食消费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体消费的60%以上,形象消费和交际消费次之,娱乐消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0%。男女生平均消费存在差异,女生年均消费为4525元,而男生偏高为5150元。各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从大一到大四消费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

各指标调查结果如下:1.正餐支出方面各年级综合消费基本持平,而年均消费男生比女生多500元左右。在零食支出方面,各年级综合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另外女生对零食的要求要远远大于男生。2.各年级学生在服装支出方面相对稳定,就性别而言,女生花费略高于男生。在美化支出上,男生较稳定,而女生比男生花费大且呈逐年级上升趋势。3.各年级在旅游支出上基本持平。上网支出在学生日常消费中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生支出明显多于女生。此外,男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支出明显高出女生,而总体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4.学生在通讯方面的支出逐年级增加。交际聚餐支出逐年级下降,但临近毕业则陡然升高。5.考研支出人均为1100元,总体差异不大。而考证方面支出存在差异,主要为男生逐年级减少,而女生相反。在辅助学习支出方面,男生对辅助学习电子产品的消费高于女生,总体上看电子产品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需求,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出现盲目跟风、消费不合理的现象,具体的问题如下:

(一)大一新生对考证比较热心。考证热的直接原因就是就业压力大,而2009年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已经不堪重负的大学生雪上加霜。因此往往希望通过多拿证书来增加未来求职的竞争力。同时这种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目前针对大学生的考证需求,培训机构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也增大了,进而致使大多数学生误认为在应聘时自己的证书越多越有优势。

(二)大一整体日常消费偏低。大一新生日常消费整体低于其他年级,尤其是在休闲娱乐和形象消费方面。由于高中时期学生的消费一般是由家长控制,在消费理念上多以节俭为主。学生在思想上尚未形成独立生活的意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以前的消费观念,在面对一个独立自主的环境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三)大三、大四学生考研热。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考研,人数明显多于往年,这主要是因为本科教育在我国已日渐普及,在教育层次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大多数学生为了追求更高层次水平的教育,选择了考研。此外,国家政策放宽、就业压力的增加,都推动了大学生的考研。加之各考研辅导机构在校园大力宣传研究生的优势,考研在学校逐渐形成风尚。

(四)体育消费偏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设备、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对宽松,体育活动组织较少,致使参与率低,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在大学期间几乎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生活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健康观念比较淡薄。

四、完善对策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首先,社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新闻媒介等宣传手段,以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社会的不健康消费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广泛而深刻的,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其次,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开设关于消费理念指导方面的课程。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勤俭节约的健康消费行为,班集体内应该倡导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加强理财知识和消费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

再次,家庭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决策有时起到支配的作用,因此家庭是指导大学生正确、合理的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庭应更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引他们理性消费,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使其进行合理消费。

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篇4

摘要内容:这是关于当代80、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对于已经进入大学校门的“80、90后”的大学生,他们的消费理念及消费状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根据此次调查,我得出了三大点来总结80、90消费观念不同的原因,结论是80后追求时尚,追求“超前消费”但却是实际的物质生活,90后追求富有新意且大胆的消费方式,各有各的特色。

关键词:80、90后消费理念

一.消费水平:当今的大学生,20岁到25岁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恐落后潮流,这是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消费就是手机在大学校园的普及。这使得大学生们的消费中增加了手机的消费。这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高达98%。此外,数码相机,上网卡,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追求,还有就是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追新之风十分严重。这次我们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就比例来看,“是否流行”也成为大学生考虑的一大因素。在我们调查中在每一个高校中,我们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会追求名牌吗?100%的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前提是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我们都会追求名牌的,这也正反映了大学生的一个很突出的消费心理。80后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相当大一部分80后已开始正常的就业生活步入社会,而小部分80后还在大学就读,根据调查相关资料,已经就业的80后与还在读大学的80后消费水平差距并不大,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还是大学生的80后并没有稳定的收入,而消费水平却和已经就业的80后差不多。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许多大学生还处在“啃老”的状态中,但消费水平却和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差不多,调查中发现,许多80后的父母工资普遍在1000~2000中之间,而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月开销平均在1500元左右,没有稳定收入却有这么高的消费水平,这实在令人深思!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物价总体水平也不断升高,这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在我们问卷调查中,第3个问题:买东西是否爱买名牌?大约70%的80后都坦言自己也不是非名牌不可,最主要是看质量,但是现在的物价“节节高升”,要求质量好那就不得不买名牌了!相比之下,90后的消费水平就没有80后这么高了,但从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现在90%的90后都还是学生,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日常生活的开销来源都是来自于父母,但他们的消费水平也不“逊色”于80后。大部分中学生都处在即叛逆又彷徨的年龄段,在消费的时候,约87%的90后都把“个人喜好”放在考虑是否购买的首要位置,不管价钱贵与否,只要自己喜欢就买下,而许多商家就是利用这一点故意把价格抬高,使得许多90后经常购买到一些“价格高于价值”的商品。这种盲目的消费也是90后消费水平不低的原因。调查中还发现,90后比80后还爱买名牌,约45%的90后表示自己的鞋子都是匡威或阿迪达斯或耐克的,而买衣服都是去一些大型商场或知名牌子店,其实这其中都是“攀比心理”在 1

作怪,因为现在90后父母的工资普遍在3000元以上,自己的同学一身都是名牌,为了不输别人,也开始买名牌,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买名牌的习惯。现在的90后一般都是“独苗”,父母总是宠着,所以一般家庭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长就会给孩子比较多的零用钱,而这也是造成90后消费水平不低的原因之一。总体来说,80后的消费水平比90后稍微高些。

二.消费方式:一定的收入决定了一定的消费方式,而个人的价值观也是决定一个人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在调查中,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反映了80后与90后的区别。有约79%的80后就表示自己一个月花钱比较多的地方是在学习和休闲娱乐方面,而约60%的90后则表示自己每月最多的的还是花在购物和休闲娱乐上。大多数人都觉得现在的消费市场80后应该占主流,但随着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90后也渐渐有了各式各样的消费方式。有专家指出:90后的消费力是带有冲击性的,在不久的未来,90后消费能力将远远超过80后和70后。对于我行我素,思想特立独行的90后来说,他们觉得钱包里有大把的钞票才会有安全感,所以90后通常喜欢用直接支付现金的消费方式。他们的零用钱花在休闲娱乐方面远远高于花在其他方面,和朋友出去唱K,吃饭,购物等是他们最主要的消费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一时的开心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他们普遍都是冲动派,他们会花很多钱去买一条破了很多洞的牛仔裤,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当然他们永远不必担心“信用卡透支”因为父母会无限量的提供RMB,但也因为如此,他们的消费方式有局限性。然而,相比之下,80后就显得比较“理智”,许多80后喜欢用信用卡或手机消费,也比较热衷于贷款或分期付款,网上购物的消费方式,对于已经赚钱了的80后,因为自己已经有了经济能力,所以在消费上往往比90后更加自由。但也正是有了经济能力,所以80后有时也是“我行我素”,像信用卡透支等事件时有发生。许多已经进入社会的80后,生活成本普遍很高,许多刚步入职场一两年的80后都成了“有车一族”或“有房一族”,这是一种社会发展下的趋势,一种潮流,所以80后的消费方式将成为广大商家关注的焦点。然而,80后和90后不约而同的共同消费理念就是:我愿意为时尚买单。他们都追求新潮,自由,前卫的风格,他们都有着独特,大胆的消费方式。

三 需要解决的问题

1.消费结构不合理

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80年代至今,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消费的主要集中在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占了很大的比重,调查的物价水平,全国大学生在校每天消费13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400元左右。调查还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一半人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选择廉价的饭菜;而男生中也只有80.00%达到标准。还有就是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有的远大于生活费用,用于话费的大约都在60元,用于上网的消费大约在40元,甚至有的大学生沉于网络,用于上网的费用多达几百元,还有就是用于穿衣的费用,在这次的调查中大约在50元每个月。在衣服这方面的消费,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所以说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自己来说,同一地区的人也显得不合理,对于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来讲,相比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不合理性。

2.观念淡薄

在这次的调查中,在东西部和南北的高校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十分的淡薄,往往很多人都是“入不敷出”。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钱回家,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需要加强。

3.时尚,名牌,攀比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 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 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4.恋爱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而且在高校也相当的普遍,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多支出150元左右,少的有50元左右。普遍认为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并且这些人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变成了两人AA制原则,两个个人一起吃饭一起上街,都是用自己兜里的钱给自己买东西,恋爱也渐渐地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时尚。在这么多的高校的调查中也显示出了一个共性,那就是恋爱的支出越来越多,有大部分的人用于恋爱的钱已经超出了用于吃饭的钱。其实,这一点上也值得我们当今的人冷冷地思考一番。

四、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的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社会导向更直接、更多地关注高消费和超前消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高消费风气和广告对她们的影响最为巨大。与此同时,包括消费意识、消费理念在内的西方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准则。他们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这种导向上的错误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消费理念。

2.家庭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多数家长都认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然而,事实证明物极必反。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消费需求家长基本上予以满足,就是贫困家庭家长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同学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3.学校因素的影响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也是大学生盲目消费的原因之一。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与人生观、价值观和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在遇到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问题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得力措施,对于他们存在的贪图享受、挥霍浪费现象不能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或者没有教育到点子上,而对自觉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表扬和宣传力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走入消费误区的原因之一。另外,学校后勤保障的建设和制度上还必须不断完善。

4.自身因素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地是自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的关怀和照顾,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她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她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父母的辛苦,又没有理财的意识、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再有,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往往会跟着时尚走,追求享受、追求品位、追求人情消费等等。

五.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理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影响,不超前消费、不炫耀消费、不奢侈消费。根据客观实际,将每一分钱的效用最大化,做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通盘考虑、合理计划。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理财能力,多学习,多读一些理财方面的书籍,参加一些理财方面的培训,其次是多实践。

2.家长应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引导和监督孩子的消费行为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让子女了解获取金钱所要付出的辛苦,体会生活的辛苦,了解“一丝一饭当来之不易,一针一栈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改变“一切为了子女,为了子女一切”的观念,适当控制子女的消费,制定消费计划,建立消费账本,节制和监督消费,培养理财意识。

3.学校应加强对80、90大学生消费的保障,加大引导和教育力度

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一切从有利学生、方便学生出发,充分体现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帮助他们增强经济来源,减轻经济负担,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体味赚钱的辛苦。

加强他们的消费教育和思想管理,将消费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入到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课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和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俭而有度”的消费理念。

4.社会应为80、90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实现和谐消费

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引导他们科学合理消费,全社会都应该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

总之,80、90后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虽然他们的消费心理已经日趋理性,但是仍存在攀比情绪和爱慕虚荣的心理。高校应积极引导,同时也需要个人努力,家庭的监督和社会配合,以帮助她们树立科学和谐的消费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将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姚立,黄甲寅.城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消费差异的统计分析[J].青年研究,1999(11):27-30

[2]宾迎.女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道德问题与消费伦理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4)

[3]刘金勇等:部分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及其引导[J].河北大学学报,2007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篇5

东北财经大学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手机已经不是奢侈品二十必需品,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手机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手机的功能也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手机无疑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当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手机更是一种年轻人争相攀比的一种载体,也是自己品味的一种表现形式。手机的功能也是由最初的只能带电话发展到发短信彩信,飞信,摄像,录音,字典,上网等等,手机通过各种功能完全的俘虏了我们,让我们不敢想象没有手机的日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当我们站在手机广场面对数不胜数的手机种类品牌的时候手机款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款手机在适合我们。在等待着我们。、市场调查活动总结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消费档次、品牌偏好、购买关心要素、选购意向,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2、了解大学生对手机产品的心理需求,获取有关消费者对手机产品的重要信息(看法、建议)。

3、手机产品市场现状与潜力分析,了解手机销售市场竞争的情况,潜在市场的客量(潜在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挖掘市场的空白份额)

(二)调查方法及基本情况

为了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手机消费状况,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从而使我们准确地推出大学生市场的潜力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确定方法和原则如下:

1、调查方式:

(1)观察调研(获取相关的信息)(2)问卷调查(定点访问,拦截访问)(3)焦点小组访谈(收集经验,看法)

2、调查对象:

(1)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60份)(2)手机经销商:访谈提纲(3份)

3、调查日期:2010年6月

4、调查区域: 东财梁园

5、调查实施:(1)小组成员聚集在选定的梁园天桥人流量比较大的几个点,对大学生进行问卷形式的拦截调查。(共60份问卷)

(2)选择适当的时间,去选定的几家手机店对这几家店的经营商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共3份访谈提纲)

(3)对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以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综合处理。

三、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一)手机普及情况及趋势分析

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店堂、车体„„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无处不在,各大手机厂商与广告商们的努力,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手机的拥有率高达100%。从调查中我们还可看出:大多数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500-2000元之间,占55%;手机价格在1000元以下与1500-2000元的各占20%;少数的手机价格在5000元以上,占5%。

(二)各品牌手机占有情况 在众多手机品牌中诺基亚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为40%,而且它的款式比较简单,在市场上能够购买到不同的诺基亚型号的外壳,款式新颖容易购买外在装饰品。位居第二的是索爱,这款手机有直板、翻盖等多种款式,深得大家的喜爱;而其它的品牌如联想、三星、摩托罗拉等共占46、7%。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使用手机的品牌比较复杂,使用诺基亚的人数最多,其他的如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联想、三星等的拥有率也较高。

(三)购买手机的目的

对手机使用目的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也有少部分的人是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

(四)费用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生活费用大部分来自家长。因此,大学生都会通过办理各种套餐来节省话费,67%的被调查者一个月的手机费用大约在50-100元之间;30元以下和100-200元的各占15%;手机费用在200元以上的所占的比率较小,为3%。

(六)手机满意度的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手机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学生消费者的消费活力被激发出来,大大强化了他们对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消费的信心。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51、7%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对现在拥有的手机的满意度为一般,甚至有13、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

四、结论与建议

手机已经在的大学生之间普及开来,玩手机的时间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其中用手机上网的人已经达到手机用户的70%。相对于国产手机人们更喜欢国外好品牌手机,国内的手机在性能和美观质量售后服务上还需要很大的进步。花在手机上的钱占自己总费用的10%一个很高的数字。

五、附件

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商外日语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调查报告的作业特,请为我填写这份报告。如今,手机已经成了大学生手中不可或缺的联系工具。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状况与市场配置,希望您配合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这份问卷。感谢你的合作!

1、你目前拥有手机吗?

A、有 B、没有,不过很快会买 C、没有,短期内也不准备买(若选择A,请继续回答;若选择B,请直接跳到第8 题)

2、你的手机是什么品牌的?

A、诺基亚 B、摩托罗拉 C、索尼爱立信(索爱)D、联想 E、波导 F、三星 G、或是其他品牌

3、你目前的手机的价位是多少?

A、1000元以下 B、1000-1500元 C、1500-2000元 D、2000元以上

4、你对目前的手机满意吗?

A、不满意,很想更换 B、一般,凑合着用

C、较满意,适用 D、很满意,我的最爱

5、你多长时间更换一次手机?

A、半年以内 B、半年至一年 C、一年以上 D、从未换过

6、你一个月的手机费用大约是多少?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200元 D、200元以上

7、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A、家长 B、自己通过打工所得 C、其他

8、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A、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工作需要 C、受周围人影响 D、交异性朋友 E、炫耀自己

9、在以下列出的各项功能中,根据您的个人看法按重要性依次进行排序: A、文本短信 B、EMSC C、彩信 D、通话 E、无线上网 F、GPRS G、拍照 H、数码摄像 I、和弦音乐 J、彩屏动画

10、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持久耐用 B、信号灵敏 C、实用省电 D、功能齐全 E、其他

11、请将以下几项,根据您在选购手机时在意的程度,按重要性有高到低排序: A、性能 B、价位 C、品牌 D、服务 E、流行趋势 F、外观 G、质量 H、操作便利性

12、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

A、蓝牙功能 B、即时翻译功能 C、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13、你喜欢下列哪种款式的手机?

A、翻盖 B、直板 C、滑盖 D、旋盖 E、其它

14、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A、摩托罗拉 B、诺基亚 C、西门子 D、索尼爱立信

E、TCL F、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厦新

J、科健 K、松下 L、波导

15、你一般从哪里获得手机资讯?

A、网上 B、电视广告 C、海报传单 D、朋友及同学的谈论

E、街上的一些消费者 F、其它

16、你每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A、600元以下 B、600-1000元、C、1000-1500元 D、1500以上

17、你所了解的话费节约方式

A、不知道 B、话费套餐 C、给对方发短信 D、拨打IP电话 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 专业: 学校:

再次感谢你的合作!

山西财经大学对外交流学院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题目: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名:

年级及班级:

****年**月**日

中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

时间:2010年8月20日至2010年8月25日 地点: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

方式:在父母以及各受访者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县城的中学生进行了较为详细查访、询问和统计。

号: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翠园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

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信需要,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

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

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

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2.易于接受新事物;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7.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

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

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关于中学生手机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

班 级:2011届高二(1)班 组 长:陈太媚

组 员:陈燕萍 潘丽丽 李文雅 王玉 林炽琼 陈泰莹 麦忠 邢增利 指导老师:张福林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手机款式新颖,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包括许多中学生在内,中学生超过半数都有手机。下面是我们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调查报告。

6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有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认为在学校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1)便于联系(2)资金来源于父母(3)短信已经成为目前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综合学生使用的现状,得出以下几点利与弊的结论。(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

1、使用手机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2、使用手机可以用于上网查询资料,帮助学习

3、上学、放学途中遇到突发事情,可以及时与家长联系

4、可以玩智力游戏,开发智力,调节大脑等。

5、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6、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7、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1)部分家长认为,给孩子配手机,方便联系和沟通。比起公用电话,手机就方便卫生多了。有时候父母通过短信和孩子交流,比当面说还管用。冯女士说:“要在„第一时间‟联系孩子,显然还是手机方便。孩子晚自习后要走夜路回家,用手机可及时和学校、家长联系。” 手机比公用电话、IC电话用起来方便、卫生;其次手机代表着时代的进步;碰到危险或坏人可以及时报警。

(2)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帮助。如聋哑孩子,他们用手机短信确实很方便。

(3)手机是跟“绳”,“拴着”孩子放心。对孩子进行遥控管理是家长给孩子配备手机的主要原因。记者通过对三位新生家长的采访了解到,其孩子都在步入高中后新配了手机,给手机的目的一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徒,能及时用电话报警。一位家长说,实际手机是跟“绳”,“拴着”孩子放心。

(4)学生:手机是工具,(,受调查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40%),方便使用(25%)

1、联络家长方便。

2、方便和同学联系,固定电话不容易联系找到对方。向朋友倾诉心声,还可以通过发短信,在节日里为亲朋好友送去祝福。

3、如果路遇歹徒,也会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保障,也许还能帮助警察破案。

(5)现在是个信息社会,时代在发展。(手机,象征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是个信息社会,时代在发展,中学生用手机很正常,是一种时代潮流,再过个8年或10年,肯定绝大多数学生拥有手机。就像我们当时用手表一样,由稀奇到普通。所以我也不认为学生用手机会影响学习,如果认为玩游戏、发短信不利于学习,那么就算禁止学生用手机,学生还是会做其他的事打发时间,比如听随身听,关键是学生的道德自律,懂得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的学习。所以我认为手机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时尚的体现.。

使用手机有弊的方面:

(1)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2)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4)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5)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6)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7)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8)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最后我们对以上采访做了个总结: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互相炫耀等,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学生公众意识淡薄,如果单纯地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关键在于学校,最根本的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

作为家长,一味地满足学生盲目追求时尚的虚荣心理,纵容其配带使用手机,会在学生间造成攀比心理,会以手机档次来区分身份,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失衡,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试问,朗朗的读书声中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正常的课堂秩序能得到保障吗?与宁静的校园学习氛围和谐吗?手机尚属贵重物品,若造成丢失,又由谁来负责呢?更重要的是:学生本应以学习为重,不必要的短信、电话势必会分散其学习上的精力,频于社交应酬,令其无法专心学习,最终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有甚者,不健康的手机短信,还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悖于家长的初衷。

附录:调查题目

1.你是否拥有手机()

A 有 B 无

2.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A 性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A 1000元以下 B 1000―1500元 C 1500―2000元 D 2000―3000 元 E 3000元以上

4.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A 摩托罗拉 B 诺基亚 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阿尔卡特 M松下 N 波导

6.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A 蓝牙功能 B 即时翻译功能 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 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7.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A 家长 B 亲戚 C 其他

8.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A 350元以下 B 35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1200元 E 1200元以上

9.你每个月话费支出多少()

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00元 D 100―200元 E 200元以上 10.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工作需要 C 受周围人影响 D交异性朋友 E 炫耀自己

11.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上网 D玩游戏 E其他

12.你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A 日常交流 B讨论专业知识 C了解社会新闻 D获得前卫信息 E其他

13.你的手机更换频率()

A 半年左右 B 半年至一年 C 一年至两年 D 两年以上 E 从未换过 14.你所了解的话费节约方式()

中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 篇6

通过调查我校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找出错误的消费观念,提出解决的办法并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有消费的自由,但消费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探究。为了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我组作了关于“中学生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

我们对初二年级238位同学进行集体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位计如下:

你购物档次的选择

中高档(名牌)

51%

低档

21%

认定某一名牌

28%

名牌消费是否会影响学习

不会

72.6%

27.4当你向父母要钱买某名牌商品,而你父母不同意时,你将采取何种态度

愤怒

45.88%

撒娇

6.73%

自己积蓄

24.7%

向亲戚借钱

0.42%

就这样算了

18.49%

你认为你家长对名牌消费的态度

支持

21.01%

反对

15.13%

漠不关心

63.86%

若你要购买名牌商品的原因

质量好

67.65%

好看

17.75%

看起来阔气

2.94%

其他的原因

11.76%

你经常购买的名牌商品的类型

服装

31.51%

化妆用品

3.35%

食品

13.45%

文化用品

18.07%

生活用品

11.76%

其他

21.85%

你知道的名牌有多少种

1~3种

25.21%

4~5种

23.11%

6~10种

20.59%

10种以上

31.09%

你拥有名牌商品的总价值

200~500元之间

21.05%

600~1000元之间

55.88%

1000元以上

18.07%

以上是这次集体问卷调查的统计,除外我们还对三个同学进行了个别闲谈式的调查,其中我们认为有代表性意义的一次复述如下:

问:今天我们想到做一个采访,是关于“中学生消费观念”的,能否请你配合一下?

答:没问题。

问:一个月你的零花钱是多少?

答:80~100元左右。

问:对于这些钱你会怎样使用呢?

答:先取部分存起来,剩余部分留着自己平时零花。

问:你所说的零花是指怎样花的?

答:例如买些书、杂志、文具,有时还会买些唱片,又或者同学过生日时,买些礼物。

问:那么,像你这样,到年底会剩下零花钱吗?是多少呢?

答:一般来说会剩下100来元,但有时不会,要看具体情况。

问:对了,过年时你会收到压岁钱,你会怎样处理它们?

答:我会存起来,一般有剩余的钱我都会存到银行去。

问:看来你还是挺懂得支配的嘛!那你可以总结你对健康消费的看法吗?

答:其实中学生消费不要浪费,即使家庭经济较好的,也应该要节约,节约是我国民族的传统的美德。不过于坚持,要懂得放弃。

根据上述几方面调查统计数据,我们对本校学生消费观念行为的现状,原因的对策综述如下:

我们认为总的看来本校学生的消费观念是基本正确和健康的,但少数同学确实也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必须引起重视,简言之总体可喜,部分甚忧。

可喜的方面主要是我们的同学绝大部分能够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表现如下:

第一,脱离家庭和地区经济实际刻意追求高档次名牌享受的同学人数极少,虽然羡慕名牌商品的同学还比较多,但绝大部分能以实际出发以学习为重,只有想法没有行动,不少同学只知道不到10种名牌产品,大家购买的名牌产品平均价位并不高。

第二,在购买名牌商品上对家庭的要求,绝大部分同学是比较客观的,在家庭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除绝少部分同学表现不好,一般都能克制自己着重家长的意见体谅家庭困难。

第三,从购买消费品的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选购的目标在于生活必须品主要是服装、文化用品、书籍用于购买化妆品的价位也不高。

第四,从我们日常观察的情况看同学们穿戴比较朴素,往返学校和家庭之间,很少人花钱坐车,不少同学二三十分钟的路程还是坚持步行。

上述是可喜的一面,其原因我们认为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更主要的原因是永泰山区经济水平较低制约着大家对高消费的追求,另外艰苦朴素是落后地区人民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生活作风的传送和影响也有很大作用。

然该存在问题的一面也是不可忽视的,这表现在:

第一,确实也有少数同学脱离家庭经济实际追求高档次名牌消费,而且其消费行为的目标在于排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个别同学购买的价位也相当地高(当然这是相对于永泰山区落后的经济而言),同时也有当家庭经济不允许或家长认为不必要,不予支持时竟向家长发脾气的情况。

第二,虽然脱离经济实际刻意实施高消费的同学是个别现象,但是在贫穷的情况下羡慕高档消费的倾向相当普遍。在初中部时有一些同学欺瞒家庭贫穷、消费水平特低的同学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二是学校宣传教育不够;三是部分家庭关心不够。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消费作为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社会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反作用,所以消费并不能认为是纯粹意义的个人行为,每个人依法都有自己消费的自由,但绝不能因此认为,家庭和个人消费与社会无关,显然,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因此全社会消费者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就要求:第一,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脱离实际的超前消费;第二,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第四,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对照上述的要求,我校同学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仍有相当差距,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我们建议如下:

(一)加强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政治思想宣传,学校不能只有高考只剩多少天的标语也应有提倡艰苦奋斗的标语。

(二)班主任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也要把节俭奋斗的精神,提到日程上,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搞好学习。

(三)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这一要求,尽力做好放纵子女乱消费的家长的思想工作。

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 篇7

消费是经济社会中所探讨的重要话题, 也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点明了经济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而经济中自然离不开消费。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古老的社会行为。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 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 我国国内需求正在逐年增长, 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十八大后, 国内经济改革全面深化, 服务业为首的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 其较为感性, 思想开放, 生活压力相对较小, 同时长期处于较为安逸的成长环境, 一方面不能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却在各个方面花销颇多, 而且其消费观念、消费特点并未完全形成, 仍需进行思想教育引导。

在当今社会, 影响消费的因素越来越多, 除原先有的因素如家庭状况、性别等先天因素的影响外, 还有一些新兴因素, 如电子商务、明星代言、同学朋友间交往花销等, 这些因素都以不同比重在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额度。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大学生消费方面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 如餐饮购物方面的浪费与虚荣、对名牌的盲目追求和生活上所谓的“不拘小节”等。

北京理工大学是北京市优秀高校之一, 作为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延续, 北京理工大学有着其内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科学素养。本次调研报告是以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的统计调查, 这些样本有着相似的学术背景与生活背景, 我们可以通过探究个人方面的种种因素来有针对性的分析其自身与外界对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概况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调查报告与文献资料相结合, 整体表述与细节概括相结合等方式, 主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消费概况与消费特点, 在统计结果上进行深入分析, 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合理消费的策略。

在研究方法上, 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图表分析法。在数据的处理方面, 主要使用了IBM SPSS 20.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本文采用的大学生消费态度的数据来源于大学生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在课堂上发放、学生在课堂上当场作答、填写完毕立即回收问卷的方式采集数据, 然后及时对问卷进行整理、编号、统计,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真实性。

本次样本调查对象是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每个同学的家庭背景、青少年时期所处的环境, 以及上大学后的专业各不相同, 因此不同专业、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均有涉及。采取全面发放试卷后做完立刻收集的方式, 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保证时间的同时性。样本的选择是主观的, 调查结果虽然不能根据随机原则对全国大学生消费状况进行参数推断, 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本次调研共发放1, 220份问卷, 其中有效收集问卷为1, 22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样本基本情况:填写问卷的同学中, 文科学部占比18.9%, 信息学部占比34.4%, 机械学部23%, 理材料学部23.8%。受调查者女生为240人, 男生为980人。独生子女占比78%, 非独生子女为21.1%。受访者中, 家庭月收入5, 000以下为110人, 5, 000元至1万元为489人, 家庭月收入1万元到2万元为492人, 2万元以上为129人, 1人数据缺失。

三、问卷结构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问卷采取单选与多选并行, 基本情况与个人态度并行, 对不同消费态度又有不同的进一步深挖其更明确的态度的多方面不同维度进行设计, 同时选取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编制本次调查问卷。问卷采取自填式数据搜集方法, 采取不记名方式, 减少被调查者回答敏感问题的压力。问卷的设计共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统计同学们基本情况, 共5题;第二部分则是统计同学们消费态度, 共15题。对于问题是经过反复揣摩推敲, 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所统计的内容, 从而更好地配合调查, 对于问题答案则是以生活为基础抽取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答案, 同时也保证每个同学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答案。

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辅助分析处理, 将每个ABCD等选项使用123等阿拉伯数字替代以方便进行方差等项目统计。对于多选, 则根据每个选项是否选择以0或1为替代, 以探讨每个选项对同学们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分析类型主要为多变量描述统计, SPSS图形生成器的图形生成, 分析报表的OLap立方等功能。

四、数据分析讨论

(一) 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

1、大学生经济来源调查。大学生经济来源是指其在大学期间支付个人生活花销以及学习费用的来源, 本次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家庭给予、校外工作兼职、学校提供兼职、奖学金、其他方式共5个选项, 采取多选形式。其中, 学校奖学金可以对自身经济有一定帮助, 有奖学金的人数为284人, 无奖学金为916人;有校内兼职的同学占比2.5%, 有校外兼职的同学占比5.7%, 校内兼职的学生明显小于校外兼职的学生;家庭给予生活花销的同学占比95.9%, 仅有1.6%的同学家庭未给予生活费, 统计时有21个数据缺失值。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给予。

2、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概况及其相关性

(1) 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概况。大学生可支配费用是指大学生由各个方面渠道所取得的, 用于日常基本生活、娱乐、学习等方面可以使用的费用,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受可支配费用和物价水平的制约。研究大学生可支配费用可以探究大学生日常生活水平与满足感, 从而从侧面来反映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根据大学生可支配费用百分比统计表与描述量统计表, 发现有36.1%和34.4%的大学生月可支配费用在1, 000~1, 500元和1, 500~2, 000元的区间上, 整体占到了70.5%, 同时有13.9%的大学生可支配费用在500~1, 000元之间, 生活较为拮据, 另一方面有15.6%的学生可支配收入达到2, 000元以上。众数分布在1, 000~1, 500元这组数据上, 被调查者每月可支配费用中位数为1, 500元, 平均数为1, 508.5元, 极差大约2, 000元, 标准差为101.6512元, 离散系数为0.06738, 样本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相近, 样本可支配费用的数据近似正态分布。1为500元以下, 2代表500~1, 000元, 3代表1, 500~2, 000元, 4表示2, 000元以上,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 (图1)

(2) 可支配收入与家庭背景相关性。我们通过经济来源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来自家庭, 因此来分析下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与家庭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由表1列联表和表2Pearson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 在置信水平为0.01时家庭月收入与可支配费用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为0.368, 为正相关, 从表中我们得出其两者显著相关的结论, 即家庭月收入越高, 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会越多。大学生的消费基本上是量入为出的, 以适度消费为主, 但也有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存在。 (表1、表2)

3、可支配收入与能否满足需求相关度。大学生可支配收入只能从侧面推测出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 对于不同的同学来说, 重点关注其可支配收入能否满足需求。能否满足需求是指大学生能否满足对日常基本生活、娱乐、学习等方面所需费用, 是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数据整理, 有97.5%的同学处于“勉强满足”及以上, 表明大部分同学满意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有2.5%的同学并不满意目前的状况, 32.5%为勉强满足, 有64.8%的同学表示能且富裕。

大学生可支配收入和能否满足需求的相关性是指是否可支配收入与满意度是否相关, 根据普遍经验我们认为, 可支配收入越多, 生活水平质量也会越高, 从而满意度会越高。 (表3) 但是, 从表3可以看出, 可支配费用与能否满足需求的Pearson’s Coefficient Correlation只有0.138, 表明可支配费用与能否满足需求是正相关的, 但是两者之间相关性并不大, 这表示能否满足需求并不只在于可支配费用多少, 还与个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等其他个人主观方面有很大关系。

(二) 大学生消费态度现状

1、大学生消费重点调查。大学生月消费重点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主要花销方向, 包含基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及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通过调查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目前费用的普遍花销重点。通过数据分析, 大学生学习与饮食支出为大学生消费重点, 并且其离散状况非常集中, 标准差只有0.267和0.130, 另外对于大部分学生的服装支出与交通支出和日常用品也占据很大比例, 而对于奢侈品消费和旅游支出则各不相同, 标准差达到了0.496和0.442相比较为离散。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目前仍旧以学习和饮食等基本需求为主, 少数同学则会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2、大学生消费规划现状。大学生是否记账或预算是指大学生在每一笔花销上是否经过思考和有所记录, 是否记账反映出大学生在消费方面的自主性与规划性, 研究是否记账或预算可以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是否有规划以及对消费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态度。

中学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理财方面全权由父母代管, 导致大学时代学生理财能力不足, 大学时代每月可支配费用较中学相比陡然增加, 易出现盲目性和无计划性消费, 甚至奢侈性消费。

通过数据分析, 有32.8%的同学有着记账或预算的习惯, 证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会对支出和收入有一个合理的预算和统计, 而大部分, 占到总数67.2%的同学则并没有这个习惯, 证明大学生大部分对收入和支出没有一个合理消费的概念, 这反映出大学生生活压力小、理财能力不足。

注:**.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注:*.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而对于是否记账和预算,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会对其有一定影响, 当家庭收入偏低时家长很有可能有着记账和预算的习惯, 这会使孩子很有可能会养成这样的习惯。 (表4)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如表4所示, 我们可以发现, 家庭月收入与是否记账和预算有着正相关性, 同时表中得出其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因此这也反映出月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孩子可能更不会养成记账或预算的习惯。

五、结论及建议

(一) 根据上述讨论分析反映的现状以及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可以得出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目前仍旧以日常基本支出为主, 并没有太多攀比现象,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没有一个合理规划的习惯, 因此学校需要加强舆论引导的作用, 引导同学们建立一个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习惯。学校应成为消费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强化马克思消费理论和中华民族传统消费观教育, 引导学生按照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个人发展的方向进行消费。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音乐、影视作品的欣赏、文学艺术导读课程, 提高大学生欣赏高雅文艺作品的能力;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沙龙活动, 充实大学生的生活;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和专题讲座, 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心理;开设与消费理财方面有关的全校性通识选修课, 通过课堂学习进行思想教育;利用互联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把科学的消费理念、正确的消费行为等通过动画、讨论争鸣、理论探索等形式搬到网上, 让学生在上网的同时, 受到消费观的教育。这些既可以把大学生的闲暇消费引上正轨, 又改进了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提高了消费质量。

(二) 根据上述讨论分析, 大部分希望兼职的同学会选择去校外打工, 一方面这表明学生期望提前进入社会, 提前了解社会, 但是也反映出学校内部兼职机制并不健全, 不能吸引同学在校内打工, 因此学校也应完善兼职机制, 使同学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参加校内兼职, 宣传并提供校内兼职工作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消费思想教育, 又有利于保护学生安全, 减少校外兼职被骗等不良隐患的发生。同时,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父母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让子女了解家庭经济状况, 有利于大学生做出正确的消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父母不应无限制的满足子女要求。

(三) 大学生还要根据自身情况, 合理进行花销, 不盲目消费, 从众消费。弘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理财能力的缺乏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经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积极自学理财基础知识, 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活井然有序, 而且对大学生毕业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摘要: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本科学生为样本, 用统计学相关思想进行问卷数据分析, 探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 从不同角度研究影响大学生消费习惯的不同方面, 通过研究大学生消费状况, 宏观上可以反映和调控大学生消费, 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微观上可以使大学生发现自身问题, 反思改正。同时, 作为学校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 并且通过一定方式进行合理地引导, 对于大学生群体更好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崔材坤.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消费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04.4.8.

[2]贾俊平等.统计学 (第五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9.

[3]宋刚.成都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1.20.

中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桂林市城区中学生体育消费

一、前言

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是我国体育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群体步入社会并拥有一定收入后所迸发出的消费欲望和需求,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现阶段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及水平将决定体育消费行业未来的发展,研究桂林市城区中学生的体育消费对于桂林市体育产业而言具备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抽取桂林市城区8所中学,共1390人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我国体育消费能力的文献,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和课题理论的研究基础。

2.调查问卷法 针对桂林市城区中学生特点设计了体育消费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法,共发放问卷1390份,回收到有效问卷1357份,有效率97.63%,符合统计学要求。

3.逻辑分析法 根据搜集的文献材料和回收的调查问卷提供的数据,运用逻辑学方法对桂林市中学生体育消费进行研究分析。

4.走访调查法 走访桂林市城区部分学校,对部分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访谈。

三、结果分析

(一)桂林市城区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

体育消费能力是人们用于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的能力。体育消费能力可以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生活水平和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近年来桂林市城区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人们通过体育消费来满足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需求。出现了各种体育用品专卖店热卖、大型体育比赛门票一票难求、游泳馆等各种有偿体育场馆爆满等景象,促进了体育消费水平日益增长。

(二) 桂林市城区中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果分析。

在全国大力推广阳光体育和体育自身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体育运动受热爱程度空前的大背景下,中学生这一群体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对整个地区的体育消费都将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学生的体育消费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表1每月总消费金额比例

中学生体育消费的来源是每月的消费总额,从表1中我们看到桂林市城区中学生的每月总消费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300-500、500-650和650-800这3个区间所占的比例最高,高中生的消费水平较初中生而言整体又高出一个区间。对于中学生而言,这样的消费金额已经非常充裕,使中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消费中有充足的消费能力。

表2 不同学生体育消费在消费总额中所占比例

年龄的差异对于体育消费的影响很明显。从表2中可以看到初中生每月体育消费所占总消费金额10%以下的竟然占到了51.8%,超过了总数的一半。初中生年龄小,缺乏自主性,家长对于他们的管教较严,每月的可供支配金额不高。他们更多的是将金钱投入在文具、玩具、动漫等方面,对于体育消费还没有一定的概念。而且他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不具备自主参与有偿体育运动的能力。体育比赛、有偿体育场馆和体育培训等方面一般都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进行,所以通常只能在学校或居住地附近的公益运动场所等地进行体育活动,基本无需场地及其他费用。年龄小的原因直接导致体育消费水平不高,远远低于高中生。

相比初中生,高中生的年龄较长、较成熟,更有自主性,使得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和小区的场地。高中生对体育消费的投入明显较高,表2中选择10%——30%的比例达到了53%,远远高于初中生的29%,这说明年龄高中生体育消费能力比年龄较小的初中学生要高的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体育的热爱和体育运动的参与度较高,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和次数要比初中生多,这自然就增加了体育消费的次数和总量;另外学校和小区体育设施已经无法满足高中生的体育需求。在受访的高中生中多数人表示学校的体育场地较少而且体育课和课余活动的时间无法满足他们体育运动的需求,所以会在周末选择去一些有偿的体育场馆进行体育运动,他们认为在那里可以获得更充足的体育运动时间。

2.高中生对体育明星的崇拜以及他们自身体育运动的需求使得他们喜欢经常购买体育明星代言的体育用品,虽然价格昂贵也乐于投入,所以大大的提升了体育消费。在走访中大部分男生对NBA痴迷并且崇拜某些球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代言的衣服和球鞋也是这些学生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表示自己会购买此类产品,所以体育消费的比例就会大幅提高。

3.初中生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被家长和学校支持参与高激烈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供他们选择的运动项目较少,同样就造成了他们无需购买相关的体育产品和体育设施及培训的消费。而高中生可以选择游泳、健身、体育舞蹈等项目,在参与的同时势必要增加体育消费的总额。

(三)性别差异对于体育消费的影响。

表3 学生群体不同性别体育消费结构比例表

因为性别的差异,男女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好和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男生喜欢激烈刺激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健身等;而女生参与较多的是无对抗类的运动项目,如羽毛球、气排球、游泳、瑜伽等。运动项目的不同就导致在选择体育消费时的不同,也就使得体育消费的类型有所差别。

1.因为较少参加较为激烈的运动项目,所以女生对于体育服饰的消耗就比男生低很多,她们不会因为运动较多导致衣服鞋子过度磨损而频繁的够买此类产品。而大部分男生日常生活中也喜好穿着运动服饰,所以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体育消费这一环节中体育服饰的消费男生比女生高11%之多。

2.运动器材、体育赛事门票以及体育书刊音像制品的消费,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男生选择运动器材时主要以大球类为主;女生对于运动器材的消费主要是小球类及艺体类,如羽毛球、乒乓球和瑜伽垫等。虽然消费方向不同,但是总的消费金额差别相差不大。由于桂林较少承办大型的体育赛事,使得在桂林市举行的体育比赛对于中学生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所以购买门票观看体育比赛的中学生很少。体育书刊和音像类制品的消费同样如此,虽然男生较女生而言更加关注体育的各种动态,但是随着网络的发达,体育报道的广泛性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电脑甚至手机随时随地全方位了解体育动态和新闻,所以体育书刊和音像制品的消费量不大,在性别比例上没有体现出太大差距。

3.在体育场馆的有偿使用方面女生比男生的消费比例高5%。男生的主要运动项目是大球類,而学校和小区里较多的篮球场和足球场地足以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完全无需使用有偿的体育场馆;另外一小部分选择小球类的男生多数也可以在学校里的场地进行体育运动,比如乒乓球。只有在选择羽毛球和游泳这样对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时才需要使用有偿场馆,但是这样的男生比例远远低于喜爱小球类和游泳等项目的女生比例。女生的总运动人数较男生少,但是在使用有偿体育场馆的人数上远远多于男生,所以体育场馆的有偿使用方面比男生高。

4.同样是体育项目的影响,使得男生参加体育培训的人数较少,少于女生的比例。越来越多的女生参加健美操培训班、瑜伽培训班等使得在体育培训消费方面男女生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达到了8%的差距,相信日后这个差距还会增加。

(四)体育消费结构对于消费的影响。

体育消费用途主要包括:体育服饰;体育器械;体育赛事门票;体育书刊;体育场馆的有偿使用;体育培训等。其中体育消费的用途对于体育消费的够成和总额的影响较大。

1.体育服饰作为体育消费中最重要的开销部分,所占比例之高说明中学生们对于这种体育运动必需品的需求较高,说明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这也侧面反映了中学生对于体育消费缺乏足够多的认识,体育服饰占据了接近一半的体育消费总额,这样其他五个体育消费结构只能在剩下的体育消费总额一半中分一份羹,使得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相比运动服饰而言非常之低。

2.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器材的总体消费比例只有不到20%,低于正常水平,这说明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选择较狭隘,运动类型不够全面。作为体育运动参与的主要群体,大多数的男生选择的都是不需要太多体育器材的集体性运动,这与他们的爱好及体育消费观念尚不成熟有关。体育器材的消费偏低使体育消费总额降低。

(四)价格对于体育消费的影响。

价格对于体育消费承受力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如果一个中学生购买一件300元的运动服装需要花费2个月的体育消费总金额,那么在这2个月中他将无法进行其他的体育消费,他的体育消费次数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这件衣服打折,打完折后只需要花费他一个月的体育消费总额,那么他下个月马上就可以进行其他体育消费,体育消费的次数就增加了。桂林市游泳馆每次消费的费用为10元钱,一个爱好游泳的中学生每周去一次,一个月就是40元的消费投入。如果价格降为每次8元钱,那么40元的投入他可以获得5次游泳的机会,或者他每个月还是去4次,省下8元钱用来购买一本体育杂志或者进行其他的体育消费,这样他的体育消费的次数就会增加,而且价格降低后会有更多的人能够来进行消费,体育消费的人数也就增加了,当然消费总额就是提高。

四、桂林市城区中学生体育消费的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桂林市城区中学生体育消费所占消费总额的比例整体较高,但是还具备提升的潜力。

2.年龄的差异使得初中生缺乏足够的自主消费能力和体育参与度,对体育消费没有足够的认识,尤其是有偿体育场馆的使用和体育培训接触机会不多,所以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具有更强的体育消费能力。

3.性别的差异对于体育消费的影响较大,男生的体育消费较集中在运动服饰方面;而女生体育消费比男生低,体育消费的比例分布较平均。

(二)建议。

1开发适合低年龄的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比赛,通过举办比赛等吸引更多的初中生参与到运动中来,增加体育消费,提高总体的体育消费能力。

2.适合中学生的体育器材消费的消费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吸引、鼓励更多的中学生参加诸如羽毛球、乒乓器、网球等器材需求量大的体育运动,来促进消费。在参与此类运动的同时体育器材的消费能够得到大幅提高,这样体育消费将大大提高。

3.体育赛事门票的开发还有待提高,建议桂林市多举办或承办大型的体育比赛赛事,并做好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中学生能够了解比赛的详情从而购买门票观看体育赛事。

参考文献:

[1]许可,戴超平,庞元宁.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体育消费现状与经营策略研究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5).11-14.

[2]汪明旗,饶爱蓉.现阶段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02):11-13.

[3]郭景斌.影響和制约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J].理论观察,2001,(03):37-38.

[4]杨升平.浅谈体育消费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2):48-49.

上一篇:《首席执行官》电影案例分享下一篇:项羽人物性格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