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学生消费观

2024-09-22

当今中学生消费观(精选4篇)

当今中学生消费观 篇1

消费作为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换的重要渠道, 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联结点之一, 也是研究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学生处于特殊的校园环境, 加上所受教育的经历, 使得大学生这个群体成为了一个较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有着与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点, 并在消费行为中得以体现。对大学生的消费进行研究分析, 有利于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在给予大学生合理的指导后, 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作为国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一代青年的消费趋向和我国的消费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大学生尚且不是独立的消费者。据相关调查显示, 有85.4%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家庭的资助, 有6.1%的学生是通过银行贷款, 2.4%的大学生通过助学金来维持开支, 而仅仅只有3.7%的大学生是通过勤工俭学来维持大学的开支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敏感的消费需求, 但是基于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自主, 使得大学生的消费选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大学生的消费观是以传统理性占主导地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借贷消费或超前消费这样的新型消费观正在慢慢被大学生所接受, 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使用过信用卡, 有的大学生还同时拥有好几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随着互联网的普遍, 许多大学生会选择淘宝网、当当网或一些团购网站来进行网上购物。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是因为网络上所售的物品比实体店的便宜, 且能送货上门, 较为方便, 所以网购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虽然每个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不同, 但大部分学生每月消费金额集中在500—2000元左右, 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要低于城市的学生, 大学生主要生活学习来源是家庭资助, 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学习消费主要包含学费、书杂费、考证花费、培训和电脑消费等。由于专业不同、学校类别不同, 大学生的学费也不相同, 大部分学生的学费集中在4500元~12000元之间。书杂费包括大学生自己专业上的教材、参考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目。近年来, 大学校园出现了“考证热”的现象, 许多大学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校外考试, 例如雅思、托福、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为了学习各种实用的技能、增加自己在就业竞争上的筹码, 许多大学生对考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其相应的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等价格都不低, 这无疑加大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消费。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脑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大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的资助下购买到电脑, 有极少部分的大学生是通过省吃俭用、兼职赚钱或是奖学金来购买电脑的。

休闲及娱乐消费包括了大学生的休闲、旅游和娱乐上的消费。大学生在休闲时间会上网、阅读休闲娱乐类或者实用类的杂志、KTV、打台球等等。在寒暑假和国庆等假期, 许多大学生会选择外出旅游来度过。

在人际交往方面, 大学生经常通过手机、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作为自己人际交往的工具。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拥有手机, 手机费用也占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费用的一部分。由于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生活更加的自由, 部分大学生会出于真情流露或消除寂寞而谈恋爱, 且在恋爱方面也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 这些资金主要源自于自己的生活费。有些大学生会通过请客吃饭等方式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第一, 大学生在消费上带有知识性。大学生在消费上带有知识性表现在购买电脑、手机等价格较高的电子产品的时候, 会在购买之前就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 比父母更加了解这些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技能, 最后再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 我国大学生对消费权益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 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大学生会懂得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 大学生在消费时追求时尚性、潮流性。大学生处于青年期, 对于新鲜的事物较为好奇、敏感, 且易于接受。在大学生消费决策的过程中, 常常会表现出对于流行时尚和前卫的追求。大学生已经成为了时尚的主流。对于消费,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挣钱, 而不是省钱,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赞成分期付款和贷款消费这样较为前卫的消费观念。

第三, 大学生购物带有冲动性。大学生的消费是在一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的。大学生处于生长阶段, 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所以在消费时常带有盲目性和冲动性。大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和环境较为舒适, 心理应变能力较差, 往往会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会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些信息而兴奋、冲动起来, 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 产生了冲动性购买的情况。例如现在流行的网上购物, 很多大学生反映自己常因为网店推出的优惠或限时特价等活动而缺乏理智的购买了许多物品。

第四, 大学生消费缺乏计划性。大学生虽然在经济上面还没有完全的独立, 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购买的能力。在购买许多物品时, 大多数学生已经不再征求家长的意见, 在购物时能根据物品的质量、品牌等因素来进行选择、购买。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在消费之前并没有进行理性的计划, 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 而是随着自己的临时决定而购买物品, 很多学生会花钱买了许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更有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计划性的消费而变成了“月光族”, 甚至是负债。

第五, 大学生消费带有攀比、炫耀心理。有些大学生的消费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生活需要, 而是想用较高的消费档次在同学面前进行炫耀、攀比。为了显示自己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 有的大学生购买昂贵的名牌服饰, 进出高级酒店, 抽好烟, 喝好酒, 到处在炫耀自己的富有, 以此来博取同龄人的羡慕,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但是这些炫耀、攀比学生的家庭并非都是十分富裕的, 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的大学生甚至用父母辛苦赚来的学费去购买奢侈品, 对学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第六, 大学生消费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在接触到较多的消费宣传媒介后, 极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 盲目的跟从消费。许多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时候, 往往忽略自己的经济状况, 只是一味的盲目跟从消费。例如频繁的更换最新款的手机;购买服饰的时候讲究名牌;吃饭讲究排场等。大学生盲目的从众消费心理和行为, 无疑给家庭生活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

三对高校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心理和合理消费行为的建议

第一, 做好大学生思想宣传教育工作, 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 形成正确的舆论。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到大学, 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感, 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出现铺张浪费、攀比、讲究名牌等不良现象。所以高校要及时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课、宣传海报、校园广播、校报等方式, 倡导大学生要采取诚实的、节俭的、平民的消费, 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 形成正确的舆论, 在消费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能够灵活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第二, 高校开设关于理财方面的公共选修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大学生进入高校, 刚刚开始进行相对独立的生活, 对于自己手上持有的金钱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使用和管理。高校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指导大学生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促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的规律后, 能够合理安排、使用自己的金钱, 让大学生形成理财意识。

第三, 通过开展勤工助学和校园活动, 在实践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高校可以设立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 让学生体会到赚钱的辛苦和不易, 使大学生在今后消费的时候能减少冲动, 更加有计划性。高校也可以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 举办各种校园活动, 如辩论、知识问答、理财大比拼等形式, 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营造出良好的消费氛围。

第四, 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控能力。大学生消费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有外在原因, 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 使得大学生常常对受到的外界影响失去自控能力, 逐渐接受并形成了不良的消费方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自控能力, 对减少大学生攀比、炫耀、冲动性消费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高校可以针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出台一些限制性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奖、惩、助、贷制度, 严禁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大学生利用奖学金和助学金去请客, 要求大学生理性消费。高校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校可以开辟一些低消费场所, 减少纯营利性的消费场所, 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虽然解决大学生消费中所出现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配合与努力。但我们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这些问题会慢慢的被消灭。

参考文献

[1]杨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

[2]夏海燕.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2) .

[3]常洁.当代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 (1) .

[4]刘艳, 刘永胜.北京市大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分析[J].北京教育 (高教) , 2012 (2) .

[5]赵阿妮.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8) .

[6]朱慧松, 朱伟娟.大学生消费要量力而行[J].教育与职业, 2012 (2) .

[7]林江, 赵靖平.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基于相关研究文献的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 (9) .

当今中学生消费观 篇2

在经过认真思考总结之后,我认为现在的学生之乱,管理之难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去探究。(在分析的同时,我会写出学生的现象,所以我就不把学生现状当做一个独立的部分去写,而是使之贯穿于原因之中)

一:外在因素

在这外在因素中,我觉得又分好多种,所以不防逐条来探讨

1:思想教育不过关

学生,学生,学生其实也可算做是一种职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学生在教室里不仅要学到科学知识,作为他今后求生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而在这方面,学校开设的思想教育课也是这个目的。我们说初衷是好,但实际情况呢?让我们听听其中一个学生的话“我们哪开什么思想教育课了,压根就是花钱买废纸,那好似只挂其名的课。”还有一为学生告诉我“思想道德课,我们是一位老师讲的,谁爱听 那个,讲的又没意思”,可以说,思想课是一种被闲置起来的课,他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甚至是连发挥作用的机会都没有,结果当然是学生没有得到他们应受到的教育,他们的思想没有得到一种正确的导引,应当伴随他的知识文化的增长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就停步不前,这不得不令我们感到伤心

2,“度”的失误

在大家齐声喊教育体制不合理时,教育界推出了“减负”这张牌。而“减负”这张牌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我不知道大城市怎样,但就农村来说,是弊端太多。高中的学生因要过独木桥而日夜拼搏,“减负”减负对他们来说只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但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原来高中做的很好,老师很少布置作业,而使我们免受题海战术之苦),但是在小学,初中,学生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减负”贯彻的“特别”好,好的过了头,按时放学,星期,放假,作业少少,学生闲的看电视,光顾游戏厅,聚在一块打扑克,麻将,(当然还有认真学习者)因为他们实在无事可干,他们才猛然有那么多时间的情况下不能好好利用,使之浪费,可惜。高中紧张,初中松弛,我们需要“减负 ”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个有度的减负,一个真正能使我们既不紧张又不那么涣散的“减负”。

3,环境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这里我主要想说的是社会环境中人的因素。

学生是一个受教育的群体,也可以说是一个可塑造的群体,那么学生受他人的人影响就很大,说到教育他们的人,我门很容易想到家长和老师,比可否认,现在的家长有点溺爱孩子(这种现象很多)现在的老师有点怕学生(生怕惹祸上身)所以家长不严厉,老师也不严厉。在家长方面是尽量满足孩子的欲望与需求,而忽略他们的思想教育,而在老师方面是认识到教育学生的必要,但又怕说过头或是一不小心打了孩子,家长要找上门,领导也要谈话,干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这样的结局是学生在犯了小错之后,得不到本该受的批评与正确的引导,很有可能以小积大。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但因为其作用比较小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内因方面

外因固然重要,内因也同样不容忽视,外在条件再怎么好,如果学生本身就是认识不到,硬是不接受,那也等于零,学生思想的阶梯是一步步向上积的,其实大部分骂人打架的孩子,也知道那样做不对,那为什么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骂人,打架呢?这里有很重要的一方面:知错不改。假期里,我们临近村的一个初中的学生竟使父亲感到绝望,喝了农药,这个男孩只是拿家里的钱给学校里小混混花,后来偷的数目越来越大,而家长亲戚的说教全是无用之功,打骂他也不顶事,最后他偷走家里存单,并在两天内将之挥霍,父亲也许是太 失望,于是喝药,还好抢救急时,但心灵之痛是难以愈合的。我们就说这个小男孩。其实周围的人都在开导他,他就置之不理,他就不改过,使自己的思想停留在错误,污秽的区域,而不去清除那思想的垃圾,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干,看来,内因实在是很重要的,它才是关键。当学生的思想意识到了错误,并且从内心真正改过的时候,外在因素就做了有用功,他的思想就飞跃到了一个高层次,不断的向更健康的人的方向发展。

当今中学生消费观 篇3

一、满足基本需求为主的消费观

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成了人们对需求的最基本的方面内容。只有这些基本欲望得到满足,人才能想更高达欲望需求迈进,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有六个层次:1、生物需求,即对饮食、休息、安全的需求;2、归属关系和爱的需求;3、受尊重的需求,即保持人格独立和个人价值获得人同的需求;4、认知需求,即认识和理解事物的需求;5审美需求,即对美与和谐的需求;6、自我实现的需求,即实现自身价值而求发展的需求。需求的层次表明,较低级的需求与人的生存关系密切,是应该优先满足的需求,它成为人的生存必不可少的要求。在消费方面表现为人的最基本的消费,先秦法学家韩非子对人的基本消费很重视。他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部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韩非子•解老》)他又说:“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谁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日无也,皆养生之具也。”(《韩非子•定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韩非子的话肯定了衣与食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性,文中虽然并没有涉及到住与行,这应该跟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相关,但韩非子的论述中已经阐述了人的基本消费欲望的满足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观点。韩非子所处的奴隶制晚期的经济社会条件已经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标准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但人的社会的基本需求仍然存在,这种基本需求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消费愿望为目标的战略模式,尤其是我国这样处在发展中的国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要仍然是国家经济长期的发展战略,因而建立以满足基本需求的消费观念,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吻合,有利于解决和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建立一个与经济相协调的和谐消费环境。作为设计师理应将承担这一使命,了解社会多数人、以及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生存条件,努力为他们提供优秀的设计产品,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崇尚节俭、反对奢靡之风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消费观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倡导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的消费理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大国,同时传统的道德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和倡导一个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消费观。哲学家韩非子也有主张节俭、反对奢侈享乐消费的论述,他提出奢侈“养殃”的消费思想,认为统治者贪图享受就是“养殃”,“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入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台池,重赋敛以饰子狗马,以娱其主而乱其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韩非子•八奸》)把这种“养殃”作为“八奸”之一。他还认为,大搞奢侈消费,会遭“亡国之祸”,“好宫室台榭陂池,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财货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韩非子将奢靡、享乐的消费上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当今的时代,韩非子的有关消费思想,仍对我们有很大的思考:首先崇尚节俭,有利于在社会物资财富不够丰盛的情况下,集中资金,扩大生产,更好地改善民生;其次,若一个国家、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肆意追求高消费,将会造成财富的浪费,经济生产结构的合理性遭到破坏;人的无节制的向大自然汲取也会使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将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最后,高消费高享受的社会生活方式,表面上是人对物质的极大满足,实质上是物对人的征服,消费者在追逐高端商品享受的过程中,逐渐扭曲着自身的消费价值观,沦为金钱的奴隶,彻底成为拜金主义者,丧失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当然我们倡导节俭、去奢的消费观的同时,并非反对人对于欲望的追求、实行禁欲主义政策,应根据国民的收入情况也要积极的鼓励适度和略超前的消费方式,提高生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拉动内需,刺激生产的发展,这就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成为经济生产发展的动力。一味的“壅积”财富,吝啬守财,将会使社会流通停滞,影响社会所需资金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最终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三、构建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层次的消费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相互促进发展的市场经济,因而私营资本的存在,必然造成社会收入的差距,虽然实现共同富裕、消灭贫富差距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理想,但短期内这种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衡将是客观的存在。我们不但要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需求,建立满足此基本需求消费观,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放着实现此目标上来,同时也要看到这类少数收入较大人群的欲望与需求,实现高端、奢侈品的生产,构建一个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层次消费观,主要是满足高消费群体,需要我们理清的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民生生活水平的有利因素:通过建立高端市场消费,有利于国家通过高消费税收,调节因收入差距过大而造成的贫富差别,以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来源。通过赋税已达到均贫富的目的,尽管韩非子学术中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他认为,“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因此,他反对征税于富人以济贫穷,“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韩非子•显学》),这样就会使“无功者得赏”(《韩非子•奸劫弑臣》)。有人认为,韩非子的这些思想是肯定贫富不均的存在是合理的。但一方面韩非子又说:“论其赋税以均贫富。”《韩非子•六反》)肯定赋税对均贫富的调节作用。与《韩非子》学说思想想接近的另一法家《管子》学说,认为“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富有者的奢侈品消费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促进了商品的生产与发展,增加了贫者的就业机会好收入,奢侈品的高端消费,往往是富有者对物质的精益求精的要求,客观上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

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今天,应仍然将改善民生,满足基本需求的消费观放在首位,以保证国民经济结构的良好运行;崇尚节俭,反对奢靡之风的消费思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又要建构一个多层次满足不同人群消费环境和消费观,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生产,增加税收,最终惠及百姓生活。重新研究和探讨《韩非子》这一古老而智慧的思想,著作中阐明的消费观,对于我们构建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摘要:健康的消费意识、消费观是社会经济运行及社会和谐的一剂良方。先秦法学家韩非子在其学说《韩非子》论著中,对有关消费思想进行了不少的阐述,现今社会研究和探讨这一古老文明的智慧,对社会建立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将予以新的启迪。

关键词:消费观,需求,韩非子

参考文献

[1]尹世杰.略论韩非子的消费思想.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 01,43—47.

[2]尹世杰.略论韩非子的消费思想.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 01,43—47.

[3]韩晓玲.中国传统“俭”、“奢”消费思想的当代厘思.湖北社会科学[J].2012,12.

[4]黄娟.“崇奢黜俭”思想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9.

论当今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篇4

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于2013年5月做的最新一次关于高等院校学生信仰信息的调查中, 对10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其结果显示有519名学生心里明白什么是信仰, 但从没认真考虑过要不要有信仰, 应该要什么样的信仰, 225名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信仰, 仅有126名学生可以系统描述出自己的人生信仰。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信仰的理解是模糊的, 更不用说让他们有正确而科学的信仰。

2. 对当今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2.1 信仰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情商, 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 并不是因为智商有问题, 而是情商不高。情商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而这些品质绝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信仰教育是可以帮助情商品质的获得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 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 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 并依靠信仰而生活。”

2.2 负面的社会现象逐年增多, 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敲响警钟。

从“范跑跑”、“楼歪歪”、“大头娃娃”, 到“女神判”, 再到马加爵、复旦博士, 每天打开互联网, 我们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负面新闻, 不同行业, 不同年龄的人一次次地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作为社会的人才输出基地, 学校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已迫在眉睫。

3. 当今的大学生应该信仰什么

3.1 首推八荣八耻为学生的道德信仰。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 到处弥漫着金钱气息的时代, 年轻的学生在象牙塔内战战兢兢, 希望有份高收入的工作养家糊口, 但社会上激烈的竞争让他们不知所措, 迷失方向。“90后”被称为“迷茫的一代”, 在处处是潜规则的社会中该如何谋生, 到底该如何做人, 他们无所适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应该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了什么是大家该做的, 什么是不该做的, 有很强的行为指导作用, 它可以作为大家的行为标准。

3.2 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学生的政治信仰。

提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很多学生觉得这是“老古董”, 早已经过时。从来没有真正认真解读过马列思想, 对马列主义知之甚少, 又何谈把它作为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呢?其实马列主义并没有过时。首先, 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 比如经典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本质等都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其次, 越是在今天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世界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时代, 越可以体现出马列主义的实践性和它的与时俱进。尽管我们现在面临很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但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就可以把这些新问题一一解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欣欣向荣, 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和谐安宁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3.3 允许大学生有多种宗教信仰, 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信仰平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 多种民族, 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生活环境, 决定了信仰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宗教信仰是一个团体共同的人生观, 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也是这个团体行为的内在规范。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 行为规范更为稳定, 意志更为坚定, 性格上更有主见, 情绪控制能力更强。我认为, 我们可以为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提供广阔的活动平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比如讲究仁义道德、诚信、忠厚、孝道等孔孟思想、墨家思想;节制、内敛、谦虚的做人准则等完全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的一种信仰, 加以鼓励发扬, 使他们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

4.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4.1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远离邪教。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大量的信息涌入我国, 信息量之大传递速度之快, 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来不及分清这些信息是好还是坏时, 就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加上现在网络的普及,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存有好奇心, 都可能导致大学生迷失自我, 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时, 教师及家长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邪教与正常的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 要帮助他们认识信仰的本质。比如, 通过办宣传报及论文写作和观看宣传片等方式宣传宗教信仰的本质、种类及应采取的态度等。

4.2 树立道德榜样, 使道德信仰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想学生有好的道德信仰, 老师和家长首先要走得直、行得正。身教胜于言传, 树立道德榜样时, 可以从身边的学生中选出榜样, 这样的标兵源自学生的身边, 为大家所熟悉, 因而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很好的一种信仰教育。

5. 结语

信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 所以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紧迫而又重要的。马列主义、八荣八耻、传统文化等都可以作为大学生的信仰源泉。相信通过教师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及道德榜样的树立,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会愈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蒋静文, 胡新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引导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3) .

[2]王学伟, 方若石.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重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3) .

[3]康恩胜, 庞文娟.现阶段高等院校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研究[J].科技向导, 2013 (5) .

上一篇:十大生物技术公司下一篇:渗透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