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家庭教育的失策

2024-08-27

当今家庭教育的失策(精选7篇)

当今家庭教育的失策 篇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见父母对孩子寄寓了多么高的期望。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溺爱过度”等一系列问题已成当今家庭教育的焦点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结果能否实现?我认为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手段。家庭教育既是科学的教育又是艺术的教育。说他是科学的, 因为其必须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说他是艺术的, 是因为其面临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根据多年在学校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 再结合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情况调查总结, 我对当今家庭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见解。

一、做人比成功重要

有个记者发现大街上一个下水道井盖被盗了, 记者既没有及时处置, 也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而是拿着照相机躲在旁边拍是否有人会掉下去。过了一会儿, 果然有一个人不经意掉下去被拍下来了……你对这记者怎么看?是敬业?还是缺德?我认为这个记者很缺德, 因为记者的第一责任是做人, 第二责任才是当记者, 不能眼睁睁地看到人民处在危险时而置之不理。康德说得好,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灿烂?一是满天的星空;二是道德的力量。道德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人与人之间相处, 怎样的人品是好的呢?好的人品就是一个高尚的、理解别人的、尊重别人的人品。

做人比成功重要, 可我们现在有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是成功了, 但却没学会做人。在这个世界上, 人品才是第一位的, 人品好了, 事情才能做得更好。由此可见, 做人比成功更重要。

二、成长比成绩重要

现在很多家长的心态很不端正, 每次考试前都要求子女好好考, 承诺孩子考的好奖什么什么的, 若考不好就要受惩罚。子女在考试时想的多是考不好要被惩罚, 而不是什么奖励, 由于过分紧张必然影响解题的正常发挥, 考试成绩当然受影响了, 结果被家长惩罚了。时间一长, 子女的厌学情绪自然产生了。怎样给自己减压呢?不要老想着结果, 而要重视过程。心态决定成败。我们做事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有利于成功, 考试之前不要老想着要成功, 只要心平气和认真应付每一道题, 就能发挥好自己的成绩。人要心平气和地经历自己的人生, 任何经历都是有好处的, 赢得起输得起才是最后的赢家。

三、经历比分数重要

当今社会中有种现象, 大学生虽然毕业了却很难找到工作, 而有些人虽然未考入大学, 却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且能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考试分数高低与社会实践能力不一定成正比, 而社会实践能力高低关键来自于自身社会实践经历的多少。

人要有一种实践精神, 多经历一些事, 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 没有经验就没有能力。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和关心就是溺爱, 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所以家长尽量教育子女做到以下三点: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不让别人来帮忙; (2) 家里的事情帮着干, 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 (3) 集体的事情抢着干, 不怕吃亏。人只要具有不怕吃亏, 不怕吃苦的理念, 经历的事情多了, 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家长应尽量鼓励子女多做事情, 多经历, 多积累经验, 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四、付出比给予重要

父母保护与关心子女是当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可当今社会家长为孩子付出的太多了, 而子女付出的相当少, 结果子女显得很无情, 因为父母过分的溺爱带来的就是子女的无情。2011年4月1日晚,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厅发生的汪某刺母亲案, 此案震惊全国。汪某父母供他到日本留学, 每年开销三四十万。4月1日晚, 他却为了向母亲要钱而母亲因一时经济困难未答应的事与前去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 并对着母亲顾某连刺9刀, 导致母亲顾某当场倒地昏迷。以如此方式对待自己的母亲, 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事后当记者问及母亲顾某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时, 顾某却说了一句:“他这次伤我伤得太重了, 但他还是我儿子, 我也不想他被判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是也有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母亲根本没有意识到她多年的溺爱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自私和无情的儿子。一个多么可悲可怕的结局呀!

家长的心似一个口袋, 往里装时是满足感;往外拿的是成就感和幸福感。有些家长为了子女学习好而去选择好学校就读, 给子女请家教, 给子女穿名牌, 下班后不辞辛苦地去学校陪读……为子女付出越多就越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可孩子们感觉到的并不是幸福。孩子们为什么感觉不幸福?因为他们只有接受爱的机会, 而没有奉献爱的机会, 所以他们感觉不到幸福。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呢?第一, 当儿子面经常夸儿子是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 什么事都能自己做, 并给儿子多锻炼做事的机会。第二, 对女儿要多欣赏, 对女儿要经常说:“爸妈有你这个女儿真好!”女儿是明天的母亲, 母亲需要爱心, 爱心需要欣赏。家长会爱孩子就应该会用孩子, 让孩子多帮家长做事;会夸孩子, 就要让孩子做了事开心, 而且还想再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要充分地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尽到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更新教育理念, 掌握教育技能持之以恒,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我相信不久的将来, 您的孩子一定能实现您的梦想, 成为您心目中真正的“龙”和“凤”, 成为一个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的真正的优秀人才。

摘要:近些年来,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谈论的热点。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人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才素质的高低, 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做人,成长,经历,付出

当今家庭教育的失策 篇2

1. 绅士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哥伦布通过航海探险发现了新大陆, 资本主义商品迅猛蔓延到全球。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 社会需要的是通晓商业、贸易知识新型的有教养的绅士, 绅士教育应运而生。

资产阶级势力的日益壮大新兴资产阶级与议会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从1640年到1688年两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最终以资产阶级的胜利告终。这就代表着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瓦解, 绅士教育占据主导地位。

2. 绅士教育的主要内容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人之所以有好坏之分, 十之八九是教育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 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是国家的软实力, 普遍惠及到儿童的教育才能让国家真正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洛克在这本书中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

(1) 德育

洛克在书中讲到缺乏德行的人也会是不受人喜爱的, 也是自己无法接受和容忍的。这里的德行是儿童品格精神的健全。这里的德育就是让孩子对规则、尊重、羞耻心有个基本认识, 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多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不是出于一种害怕惩罚的目的而是自觉地形成。另外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孩子会无意识的模仿大人的行为, 老师家长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培养一个知廉耻、懂礼仪的绅士尤为重要。

(2) 智育

在三者之中智育是排最后的。有智慧无德行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在学习方面洛克认为我们不要强迫儿童去学习, 要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游戏寓教于乐。在教学方法上洛克强调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培养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洛克认为课堂的吸引力不在于强制性, 一个好的教师是会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的。此外洛克重点强调对儿童提出的问题我们要采取引导的方式, 先让儿童慢慢理解问题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对他们养成探究精神很有帮助。同时洛克还提出让学生阅读作家的“原著”。阅读原著不在多而在精, 我们要仔细研读慢慢品味其中的深意。在知识巩固方面, 他认为我们只有把学会的知识教给别人才能对知识熟练把握。

二、目前我国德育存在的问题

1. 德育走上高大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都设置了德育的相关课程, 也有一大批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老师, 德育研究理论成果层出不穷, 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低。最近几年大学生犯罪事件屡见不鲜, 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开平女生受辱事件;2008年, 中国政法大学一名教师在课堂被学生砍死……这些都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我们的道德教育只是停留在说教, 强调对他人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2. 智育走上唯书是举

我国教育目前还是以知识掌握为主关注点在学生学习成绩。学校的办学方针还是以掌握知识为主。从小到大我们课堂学习就是老师在黑板上传授知识, 我们机械的抄写课后背诵, 做相关配套题只是形成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对于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层面应付得了考试就算过关。我们慢慢成了会考试的机器人, 而不在真正掌握知识。学习本应该是件快乐的事, 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变成了一项毫无乐趣而又不可逃避的任务,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各领域杰出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毫无创新能力可言。

三、洛克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1. 加强道德教育, 改进道德教育方法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说利己或自利是人之本能, 在正常情况下, 人都是喜欢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不愿从事让自己感到痛苦事。在德育实践中, 我们应该转变我们的德育观念, 注重儿童的品德养成, 让儿童知道没有什么比拥有高尚的人格更重要, 而不是在孩子长大了才教他们要重视道德的作用那么为时已晚。在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弘扬正能量。在儿童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同伴之间的影响作用, 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扬激励的方法约束孩子的品行。在对中学生、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引用法治的观念开展道德情景讨论, 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中学会如何正确的进行道德选择培养他们道德辨析能力。

2. 改进知识教育, 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亲密合作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沟通状态。教育不仅仅是要注重书本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立足于素质教育, 强调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拥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学校教育中要有目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让学生踊跃发言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言论, 多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涉猎范围广, 提高自己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把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让自己所学知识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摘要:洛克是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为英国绅士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教育漫话》这本书中。这本书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德行、智育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洛克绅士后两部分教育的内容, 结合目前我国智育和德育的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当代中国的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洛克,绅士教育,中国教育

参考文献

[1]田欣.洛克的绅士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 1:45.

[2] (英) 约翰·洛克著, 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张鸿佳.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启示[J].教育文化, 2012, 5:219.

《学记》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迪 篇3

一、教育者必须了解教育对象

教育, 是一项公益性的服务事业, 是造福后代, 化育子孙的伟大工程。《学记》开篇便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意思是说, 君子如果要化育人民并形成良好风俗, 一定要从教育着手!“树人立德”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要想把这项长期工程做好, 作为教育者,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学记》又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怎样的人才能当老师呢?既要知道教学之所以成功, 又能知道教学之所以失败的, 才能做学生的老师。

怎样才能做到既知成功又悟失败呢?《学记》曰:“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此处, 《学记》关注到了,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 必须要深入了解教育对象, 要熟谙教育对象的心理个性, 对学习者常见的四种类型的缺点———贪多务得, 孤陋寡闻, 浅尝辄止, 畏难而退的, 根源都在于学生的心理个性不同。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个性, 才能帮助学生矫正缺点。因为,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克服学生的缺点和短处。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 在大班额的教学背景下, 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不同个性, 采用“齐步走、一刀切”的教育教学方式, 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效应。“目中无人”的教育教学, 势必是要找学生嫌的, 化育的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教育者必须努力修炼德才

“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 这些俗语都道出了人们对优秀教育者的期盼。“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学记》认为, 经过教学过程以后, 才知道做教师的困难所在。知道自己的不足, 才能反求诸己, 努力进一步学习;知道有困难, 才能努力进修。

(一) 师德为先。

教师要教好学生, 首先必须要在行为与品行等方面予以学生垂范。《学记》说:“善歌者, 使人继其声;善教者, 使人继其志。”就是说, 善于唱歌的人, 能引人跟着他唱;善于教学的人, 能使学生继承教师的志向前进。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留有地位, 就必须在师德修养上下工夫, 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高雅情趣、热爱学习、富有责任、胸藏爱心、公平公正、身先士卒的“大写的人”, 是一个能包容, 能期待, 能呵护的“有爱的人”。

(二) 师能至上。

教师的资质也是有参差的, 有参差不可怕, 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因此, 一位合格受学生青睐的教师, 必是一位在师能上不断追求发展的教师。“其言也, 约而达, 微而臧,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语言美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 要简明而达意, 不要夸夸其谈而要说得精美, 少用譬喻而又能使学生自契, 这样就可以说是达到继志的目的了。

同时, 教师还要拥有教育教学艺术美的技艺。《学记》有云:“故君子之教, 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而思, 可谓善喻矣。”———君子对学生的教学是启发学生能令其自契, 引导他们, 但不牵着走;勉励学生, 但不抑制他们;启发他们, 但不代替学生作结论。引导他们而不牵着走, 使学生与教师和悦相处;勉励他们而不抑制他们, 则使他们乐学;启发他们而不事事为他们作出结论, 则使他们动脑思考, 和悦、乐学而又能使其能事事思考, 这就是善于启发的教学方法。“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是多么美好的课堂教学情景, 可惜在当下的教学课堂上, 我们还是鲜能看见, 难怪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这样调侃我们的学校教育:“学校教给我们的那些答案, 当我们走出校门, 走上社会时, 才猛然发现, 那些答案在社会上是根本没有这类题目的。”调侃归调侃, 但透过这话语的背后, 我分明看到《学记》所期许的美好的课堂图景并没有在当下的课堂铺展。

启发式教学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经过时间的洗礼, 这一原则, 虽然我们教育者人人都可滚瓜烂熟地诵读, 但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又有多少人呢?说都会说, 怎么践行, 这就需要教育者自身的修炼了。

再则, 教育者还有拥有识才识学的本事。《学记》还有这样的表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 而知其美恶, 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又有了新要求———君子知道至于所学的难易, 又知学生材质的好坏, 然后能因材施教, 对学生进行广博晓喻;能广博晓喻, 才能为师。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育教学的内容、知识, 还要涉及旁类学科、课程的知识, 做到“博闻强识”, 拥有渊博的学识底蕴, 只有这样, 才能深入浅出地触发学生感知知识的“敏感神经”,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内核。同时, 对不同资质与不同起点的学生, 教师要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教育教学策略, 要拥有差异发展的理念与意识, 在每位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能力增量。

(三) 方法为要。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拥有了方法, 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对当今的教育者来说, 大家对这些道理也都是耳熟能详的。难能可贵的是《学记》中早就关注到学习方法的问题了。写到学习方法的共有以下几处:

1.“良冶之子, 必学为裘;

良弓之子, 必学为箕;始贾马者反之, 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 可以有志于学矣。”具有精良冶炼技术的技工的后一代, 一定要先学缝制裘衣;具有精良制弓技术的技工的后一代, 一定要先学编制柳箕;训练马拉车, 要先把马系在车后头, 让它跟着车走。君子观察这三个事例, 就知道该怎样为学了。这就是在告诉我们, 好的方法, 不是凭一味的传授就可以获取的, 必须要通过实践, 在实践中去品悟, 去掌握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 才是最好的方法。教学应积极地创造一切机会, 让学生动手实践, 在实际操练中, 在实际情境中, 去发现规律, 寻找得当的学习方法。

2.“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业。”大学的教学方法:在恶念未发生前就能预先防止, 这就叫做“豫”;在适于教导时就合时宜地进行教导, 这就叫做“时”;不超越学生程度进行教导, 这就叫做“孙” (顺, 循序) ;同学间相互观摩而得到益处的, 这就叫做“摩”。这四种方法, 是使教学成功的方法。这四种方法, 前两种方法是就学校德育而言, 要讲究德育的陶冶、教化与熏染的作用, 让学生明是非、辨善恶、有廉耻、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明晓“八荣八耻”……后两种方法则是针对教学而言的, 教学要讲究循序渐进,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尊重教育科学, 不随意拔高要求, 强硬地灌输远离学生生活与体验实际的“超人体”的知识。要积极地创造机会, 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 互通有无, 相互借鉴, 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启迪, 各取所需, 共同提高。因此, 教学不能是封闭式的, 应该是开放与包容的, 是允许不同声音共存的。只有这样, 我们才不会禁锢学生的性灵, 才不会折断学生的飞翔羽翼。若我们的教师眼睛只一味地盯在学生现在的“眼前分数”, 一味地追求“高压强制”下的可怜成绩, 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圈囿学生的思维, 那么, 就算学生的成绩再好, 也只是暂时的昙花一现, 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就是在这样“善意的压制”下受阻, 学生的灵气也就消失殆尽。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短视的。

3.“善问者, 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善发问者像砍伐坚硬的木头, 先从容易砍的木头部位着手, 然后砍其结节的坚硬部位, 这样, 木头就容易破开;不善发问者, 情形就会与此相反。善于发问者, 就像敲钟, 轻敲则声小, 重敲则声大, 从容不迫, 钟声就会继续不断一直到停息。不善答问者, 情形就会与此相反。这都是增进学习效果的方法。教学有教法, 学习有学法。《学记》中的这段文字, 专就进学之道进行了阐述———由易入难, 抓住“七寸”, 张弛有度, 急缓有致。学习要学会追问, 循着问题、疑问, 步步深入, 摸藤寻瓜, 追根溯源, 努力直抵学习内容的核心。掌握了这样的学习之道, 学业的提升就有了充实的底气了。

三、教育者必须具备洞察能力

一位教师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视野, 没有即时的教育敏感, 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行动, 没有对周围事物的非凡洞察能力的话, 这位教师绝对难以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学记》中对教师的洞察能力也有专门的述说———“古之学者, 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 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 五色弗得不章。”意思是说, 古代学者, 对事物的观察能用合异同举统类的思考方法。鼓声并不相当于五音, 但五音如果没有鼓声的伴奏, 就不和谐。水和五色并不是同类的东西, 但五色不经水的调匀就不鲜明。“比物丑类”就是比较事物的异同而归成类别。深究其义, 还有从“不同”中得到“同”, 从“同”中得到“不同”的含义。“比物丑类”是对万事万物的合同异、举统类的进步的方法。教者与学者, 只有掌握了这种进步的方法, 教学才能得到成功, 才能真正谓之务本!

可见, 《学记》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比物丑类”的能力, 掌握这样的方法, 形成洞明事事的能力, 用教师的洞察力去培植学生的洞察力, 真正掌握“比物丑类”的进步方法, 为学生一辈子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一位优秀的教师, 他首先是个感性的人, 善于、易于对万事万物产生兴趣;其次, 他还必须是个理性之人, 善于、巧于从万事万物中洞明规律、秘奥, 并能利用合宜的教学, 将这种认识、所得、方法, “移植”给学生, 让他们终身受益。

四、教育者必须学会“留白”

众所周知, 夏天时, 我们为轮胎充气时, 一般只充八分足就够了, 否则就容易爆胎;吃饭只吃七八分饱即可, 否则就容易犯困。同理, 如果教育者一直想“好心好意”地填充学生, 在每一堂课上都塞得满满当当, 似乎是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其实是在“害”学生。因为, 这样的教学, 只是“喂饱”, 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只有教师“一厢情愿”的“给足”, 没有学生的自我消化与吸纳, 这样的“好心好意”也就变成了“居心叵测”了。

《学记》中说:“记问之学, 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 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 虽舍之可也。只知记诵古书来对待学生的提问, 不是学而不厌, 所以所知有限, 不足以为人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发问,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 教师就要善于诱导他们;诱导他们如果还不明白, 就暂时搁置也可以。说得多明白, 教学不是将所有的问号都变成句号;教学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教学中, 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质疑、发问的责任,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还要能让学生带着问号出课堂。先前的疑问解决, 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那么就让学生带着疑惑, 到课外再去继续探究, 让学习散发永恒的魅力。教学也绝不是什么都要解决, 也可以留下一些“悬而未解”的话题, 可以暂时搁置, 待学生日后再去品悟、解决。

当然, 由于历史的原因, 《学记》中的忠君、为官等的功利性色彩还是比较凸显的,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篇经典中可以发掘与借鉴的地方远非笔者上述所列的这些, 笔者只是让“经典照进现实”, 站在当下教育的视角, 来阅读这篇经典, 聊发一些个人的阅读感想, 将经典的当下启迪意义付诸笔端, 与各位同仁分享、学习。旨在在经典的启发下, 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有所帮助。

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论当今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篇4

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于2013年5月做的最新一次关于高等院校学生信仰信息的调查中, 对10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其结果显示有519名学生心里明白什么是信仰, 但从没认真考虑过要不要有信仰, 应该要什么样的信仰, 225名学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信仰, 仅有126名学生可以系统描述出自己的人生信仰。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信仰的理解是模糊的, 更不用说让他们有正确而科学的信仰。

2. 对当今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2.1 信仰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情商, 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 并不是因为智商有问题, 而是情商不高。情商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而这些品质绝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信仰教育是可以帮助情商品质的获得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 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 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 并依靠信仰而生活。”

2.2 负面的社会现象逐年增多, 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敲响警钟。

从“范跑跑”、“楼歪歪”、“大头娃娃”, 到“女神判”, 再到马加爵、复旦博士, 每天打开互联网, 我们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负面新闻, 不同行业, 不同年龄的人一次次地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作为社会的人才输出基地, 学校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已迫在眉睫。

3. 当今的大学生应该信仰什么

3.1 首推八荣八耻为学生的道德信仰。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 到处弥漫着金钱气息的时代, 年轻的学生在象牙塔内战战兢兢, 希望有份高收入的工作养家糊口, 但社会上激烈的竞争让他们不知所措, 迷失方向。“90后”被称为“迷茫的一代”, 在处处是潜规则的社会中该如何谋生, 到底该如何做人, 他们无所适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应该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了什么是大家该做的, 什么是不该做的, 有很强的行为指导作用, 它可以作为大家的行为标准。

3.2 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学生的政治信仰。

提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很多学生觉得这是“老古董”, 早已经过时。从来没有真正认真解读过马列思想, 对马列主义知之甚少, 又何谈把它作为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呢?其实马列主义并没有过时。首先, 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 比如经典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的本质等都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其次, 越是在今天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世界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时代, 越可以体现出马列主义的实践性和它的与时俱进。尽管我们现在面临很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但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就可以把这些新问题一一解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欣欣向荣, 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和谐安宁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3.3 允许大学生有多种宗教信仰, 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信仰平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 多种民族, 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生活环境, 决定了信仰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宗教信仰是一个团体共同的人生观, 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也是这个团体行为的内在规范。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 行为规范更为稳定, 意志更为坚定, 性格上更有主见, 情绪控制能力更强。我认为, 我们可以为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提供广阔的活动平台。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比如讲究仁义道德、诚信、忠厚、孝道等孔孟思想、墨家思想;节制、内敛、谦虚的做人准则等完全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的一种信仰, 加以鼓励发扬, 使他们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

4.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

4.1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远离邪教。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大量的信息涌入我国, 信息量之大传递速度之快, 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来不及分清这些信息是好还是坏时, 就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加上现在网络的普及,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存有好奇心, 都可能导致大学生迷失自我, 找不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这时, 教师及家长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邪教与正常的宗教信仰有着本质的区别, 要帮助他们认识信仰的本质。比如, 通过办宣传报及论文写作和观看宣传片等方式宣传宗教信仰的本质、种类及应采取的态度等。

4.2 树立道德榜样, 使道德信仰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想学生有好的道德信仰, 老师和家长首先要走得直、行得正。身教胜于言传, 树立道德榜样时, 可以从身边的学生中选出榜样, 这样的标兵源自学生的身边, 为大家所熟悉, 因而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很好的一种信仰教育。

5. 结语

信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 所以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紧迫而又重要的。马列主义、八荣八耻、传统文化等都可以作为大学生的信仰源泉。相信通过教师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及道德榜样的树立,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会愈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蒋静文, 胡新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引导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3) .

[2]王学伟, 方若石.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重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3) .

[3]康恩胜, 庞文娟.现阶段高等院校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研究[J].科技向导, 2013 (5) .

从“跑”中看当今责任教育的缺失 篇5

出了事,第一反应是“跑”,这样的新闻已经太多了。想想也是,交通肇事逃逸,哪一天能少得了?每天占据新闻头条的贪官们东窗事发,也要揣本假护照到机场口岸去碰碰运气,至于说抵赖、开脱、倒打一耙这些个手段,人虽没跑,与跑也无异,都要逃避开去。

这“跑”放到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中,原因自然也是各不相同的,最常见的当然是“脑子一片空白”,强调生物学的本能,还有就是担心受害者亲属报复先避一避,这个常见于交通肇事逃逸;更多的跑则很难说清楚到底为什么,反正就是跑了,真像一种集体无意识。当某种行为在人群中反复出现,这似乎就有了社会学的意义,不过咱们不是社会学家,仅仅来探讨一下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跑好了。

毫无疑问,是侥幸心理。可是,当侥幸心理成为普遍的心理时,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自然是侥幸能带来好处了。而侥幸能带来好处,背后无非是法治环境的不如人意。几乎大家都认同,当今的中国到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用领导人的话来说,就是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样一个时期,法治本应成为最大的平衡力量。可是,无法否认,咱们的法治力量不足以应付成群成堆的问题,再加上法治力量本身的不如人意,人们宁可不跟它打交道,受损的一方更愿意找领导、找上级部门,施损的一方则更倾向于躲,能跑就跑,最好不了了之。对责任,是一种逃避的态度。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失责任担当的教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从学校里拿回来的成绩单不再是百分制的了,全都成了ABCD的等级分,当然,也不再排名;这种方法,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不足。主要是使一些学习不用功的学生失去了一道压力,你98分,等级是A,我只有75分,等级是B,一个是A,一个是B,听起来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直观的百分制,换成这种暧昧的等级分,再加上不排名,自己骗自己,客观上护短,学生不会在学习上被激发出迎头赶上的勇气。作为学生,第一个,也是天经地义的“本职”责任感———努力学习,就这样失去了。此外,各地都出台了看似挺严格的严禁体罚的规定,无疑这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很大的进步。问题是,现在情况似乎在向相反的方向演变,许多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根本就碰不得,甚至连说都说不得了;曾有学生因为被老师批评,想不开自杀了,家长不依不饶,学校最后赔偿达三十几万之多。再加上某些媒体专门喜欢报道教育丑闻、部分家长权利意识过分的膨胀及个别主管部门息事宁人的态度,使得老师们面对学生的错误,普遍选择不痛不痒的口头教育,这样,学生又失去了第二个责任感———有错就改。学生如果越来越过分,捣乱课堂,影响别的同学,教师是断不能再让学生到门外去的,要是这段时间里学生出点什么安全事故,教师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大不了下课后让学生到办公室来再不痒不痛地说道一番。这样,学生群体也就慢慢产生这样的认识:犯了错误是不用负责任的。随着不断有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后教师承担不利后果的报导见诸报端,教师学会了明哲保身,我们的学生也就完全不知道责任为何物,无所顾忌了,等到投身社会,自然是无知无畏,遇事就跑了。

诚然,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学校教育仅仅是其中一部分的作用,但这部分的作用原本可以更大更积极些的,所谓“教书育人”嘛———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有专门学习过教育学理论的教师,又有那么多同龄人在一起,学生完全有可能在学校学到知识以后,再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可是,现在的老师们更多的是在意自己的言行,担心一不小心碰上了哪根高压线,在这种工作氛围之下,“教书”他们仍在教,“育人”呢?好多人悄悄地放弃了!

前几年河北大学校园里发生的醉驾肇事案让人痛心疾首,肇事者的恶劣事迹让人愤怒。值得注意的是,此人年方22,他求学的十几年,正是中国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完成强弱转换的十几年。只是不知道,他闯下这个弥天大祸,与责任教育的缺失有多大的关系。

摘要:当今社会正在重建信仰,再造道德,理应大力发挥教育移风易俗的作用,使我们即便面对艰难的生活,也能保持一份善良之心,扶持弱小,担当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相关部门立法之时要避免被舆论裹挟,而根据我们的实际,制定有助于真正实现我们长远目标的制度;向外国学习的时候要有所取舍,真正系统地研究人家的整套制度,千万不可无原则地偏向学生并认为这就是保护个性,否则学生从小就失去了敬畏之心,还谈何责任心?

当今家庭教育的失策 篇6

1 杜威的生活时代

要探究杜威的思想, 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杜威生活的社会背景, 当时的美国, 个人矛盾与社会矛盾发展到极点, 尤其是少数大资本家与广大工人之间的冲突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这个时期的美国社会到了如果不对个人行为进行控制就无法维持社会整体的地步。正是如此, 此时的美国的精神文化的脚步是落后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的, 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但没有促进精神文化的增长, 甚至还导致了精神文明的衰落, 物质文明没有成为改善社会的杠杆, 这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失调的状态。

杜威的理论就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 基于丰富的文化成果以及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切, 通过《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最集中、系统表述他的教育理论。当时的社会, 学校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是被动地获得知识, 学校教育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本性, “成人往往容易把他们自己的习惯和愿望作为标准, 而把儿童冲动的一切偏差, 视为必须革除的弊端。”[1]在当时, 学生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 教育要么就是只考虑成年人的喜好, 忽视受教育者的目的;要么就是提出千篇一律的目的, 忽视个人的特殊能力和需要。这些在杜威看来, 都是忽视了儿童的个性, 牺牲了儿童差异性的、千篇一律的、机械的、无生命力的教育。他认为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 必须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 (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 。[2]就是这个原因杜威才提出他著名的教育无目的论以此抨击当时的教育现状。

杜威所处的时代与当今中国社会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 当然我国的社会矛盾并没有那么尖锐, 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提高, 市场经济使得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的人类似的问题, 人们的精神文化急需提高, 在教育中, 教师中心依旧是时代的主题。如何让正式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 如何改变当前我国教育被动的局面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 教育中的民主

“对一个社会来说, 划分成许多阶级将是致命的。一个社会必须给全体成员以平等和宽厚的条件求得知识的机会, 一个划分成阶级的社会, 只须特别注意统治者的教育。”[3]在这里, 杜威批判了柏拉图的道德王, 在他看来把人分为三个阶级, 每个阶级只能做相对应的事的理想国是不民主的。千百年来, 教育作为一种特权存在于人类社会, 在西方只有奴隶贵族、统治阶级才有获得教育的权利;同样的, 在中国, 官学占统治地位, 私学也是直到宋朝才有了比较好的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 一些都是不公平的。但是, 在当今世界, 阶级是不可能消除的, 执政党代表了阶级性质, 被统治阶级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似乎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 但是中国的国体似乎有为此找到了一个出路。中国现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虽然也有阶级的存在, 但是由于是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 所以社会环境还是民主的。按说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 但是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还是为平等的目标而努力。

我们都知道择校问题已经是当前中国非常严重的, 为了抢夺优质教育资源, 人们纷纷向名校看齐;此外还有司空见惯的城乡差距、中西部差别等等社会现象, 都凸显了我国当前教育连公平也谈不上。在大多数眼中, 教育扮演了缩小社会差距的角色, 但在当今中国, 教育的这个功能似乎没有并没有发挥作用。人们似乎开始抨击反而加大了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差距———农村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远远低于城镇家庭的学生, 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自于农村的比例是相对小一些的。这些无无疑使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加大。所以如何在教育中获得民主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但是杜威认为人类社会不应该有不同阶级这种看法我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

3 以儿童为中心

在前面提到, 杜威以儿童为中心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 对于当今中国来说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人们的自然冲动的社体活动时, 上学便是一件乐事, 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这句话显示了主动在教育中的地位, 杜威认为, 在学校、课堂上, 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然发展, 认为符合儿童天性的东西才能够办好教育, 所以在他的教育理想中, 儿童似乎有一种被放养式教育的特点。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 允许学生的不同, 让儿童自由发展。

当然考虑到实际情况, 杜威的完全以儿童为中心也是不合理的, 所以如何在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我认为教师的备课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同样的教材, 如何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在于教师如何引导?首先教师要非常了解全班各个孩子的特点, 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在不同环节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提问, 尽可能照顾每种特点的孩子, 鼓励孩子们尝试。所以只要老师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尽可能的将学生的特点考虑进教学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得到充足的互动交流, 教师学生求共赢也不是不可能的。

4 做中学

在杜威看来, “教育即生活, 即生长, 即经验改造”这便是做中学。所以他认为应该让儿童在游戏中、在社会中获得教育、接受知识。他认为只有在实践中, 儿童才能主动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文明的继承上他认为物质本身不是文明, 将物质进行运用之后才能算得上文明。

“学校的任务就是设置一个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 游戏盒工作的进行, 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成长。”[4]可见, 游戏和工作在杜威心中的地位, 当然这是由一定合理性的, 这种教育方法能够避免儿童被动地接受知识, 接受填鸭式的教育, 让儿童参与到实践中去, 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依附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当然这种观点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我们承认儿童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应该主动的构建知识, 但是主动构建知识并不是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有些概念性的东西就只能通过灌输才能获得, 在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学习的分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意义学习也可以是接受性学习, 机械学习也可以是自主发现的过程, 所以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以适合儿童才是上策。而且杜威的实践也是有误的, 我认为避免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不是非得实践才能进行的, 正如有些知识的教授一样, 实践也不一定能够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 我认为在课堂上让儿童联想他们的实际生活、熟悉的事物可能更有必要。

最后引用一句屈原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西方历史上教育业曾经出现过很多问题, 直到现在我们公认为比较先进的“教育”也是有很多问题的, 所以只有有信心, 坚持下去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3][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J].

当今高校美术教育的选择与走向 篇7

一、立足本土文化,建构民族美术教育的精神品质

中国的民族教育在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逐渐发展,形成了学术深厚、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中国教育面貌,并在世界教育之林中独具特色。中国文人历来博学求精,勇于吸收外来艺术的长处,逐渐丰富、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美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宗教美术、宫廷美术、民间美术等,在世界美术中也是独树一帜。中国美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面貌和艺术精神,中国美术家也是通过特定的材料语言——笔墨,进行艺术表达,将大自然同内心情感有机结合,追求内在心灵与外在精神的共鸣与和谐的艺术思想,达到借物寄情,心物交融,表现“气”和“韵”的独特生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境界。

“写意”和“意象”构建了中国美术家独特的艺术表现品质和特有的艺术审美情趣,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精神与灵魂。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亲和性的文化,“天人合一”与“中和”之美是中国画家追求的最高的艺术境界,也是当代美术追寻的艺术目标。这些艺术思想与精神品质是民族文化艺术永恒的主体与核心,是当今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灵魂。它符合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给予国人一种文化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对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心理危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也是构建民族文化血脉的关键。面对当今美术教育领域中思想观念模糊、无序的问题,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的研究,梳理、吸收中外传统美术教育中有价值的因素,构建起民族美术教育的形态与精神。具体途径是学习优秀的民族教育思想与方法,确立自身的教育与文化身份和历史地位;从当前社会的结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艺术传统来决定美术教育的审美观与艺术特点,建立起高校美术教师的学术思想品质和民族教育教学的理念;在美术形式与内容的教学中,注重对民族传统图像和艺术语言的研究,以及对民族审美教育框架的构建,避免简单的模仿与照搬的教育方式。形成既要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又要有优秀的民族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营造中国美术教育的语境,体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的诉求

中国美术教育在走向世界的今天,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教育的影响。就美术教育的规律而言,吸取外来精华是丰富自己,完全照搬则会失去民族美术教育的主体与核心。中国美术教育应传承民族教育的优秀品质,把握民族美术的发展方向,营造属于自己的民族语言和审美方式,形成适合中国美术教育的民族化语境。20世纪80年代,我们对民族乡土题材和现实主义绘画的认知与把握比较突出,在艺术的形态和方法上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创新,做到了凸显中国文化的永恒精神,用神圣而厚重的绘画形式与内容阐释当下生活的理想与追求。表达出鲜明的艺术特征和永恒的文化命题,民族美术的审美心理得到真切、感人的构建。当时的美术作品反映了民族生活与思想信念,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典范之一。那时我们有一套比较明确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方法,教学的目的与方向清楚,审美的取向与价值很明确,美术教育的语境也十分清晰,因而培养出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

上一篇:I/O模块下一篇:叙述视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