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24-10-05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共8篇)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篇1

当今大学生就业状况和问题

2011年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据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了解2011年高校毕业生预计660万比2010年增加30万增幅为4.76可见当前大学生就业依然十分严峻。根据一位准备毕业的大学生黄某讲述“现在大学毕业工作很多但是工资高的有发展企图的有一定的空间去晋升的很难找到这样的工作。像我们的资历又不够高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又缺乏。工资比较低的工作和比自己学历低的去抢同一个饭碗的又不愿意导致了很多大学生现在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或者有个别的能通过关系找到好的那也仅仅是个别的。我现在大学毕业了找工作真的挺难的找到合适的更加难。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张学历证书就是门槛很多工作单位现在的门槛很高比如学历是第一要点其次是工作经验试想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们从哪里要到经验呢。而这些要点就是为了招聘贤才那些门槛低的工作又无人问津这些就业问题最后导致成为社会的现实问题。” 因此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和面临的困难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验不足对自己不够信心。大学生刚进入社会对其所处在的位置的认识还未完全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在工作上发挥得比较慢。但是都渴望高薪而且想要轻松的工作往往都不被企业看重有的私营企业说宁愿用两个工人也不愿意养一个工作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虽然经验是慢慢积累但是利益就要见效快。

二、人才辈出竞争激烈。一个好的岗位就会有激烈的竞争比如每年的公务员招聘不管国家级的还是地方级的一个职位就有几十上百人参加考试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当前就业十分严峻。

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薪酬差距大。比如广东深圳的最低工资有1400元而南宁的最低工资才800。因此许多大学生都向高薪城市流动形成了一种挤压式状态造成了人多就业难且当前的物价居高不下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也有很多大学生虽然找到工作但都是搞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没有进一步完善的扶持政策。应该要把大学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篇2

政治文化属于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主观意识范畴,是内化于政治共同体内部成员的能力与属性,包括政治信念、政治心理、政治意向、政治参与意识等众多内容。就目前研究政治文化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政治文化的分析往往多从规范和理论层面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或政治态度等因素上进行基础性的阐述与详解,而很少对政治文化在公民生活的现实体现与影响程度展开实证调查,特别是针对社会某一群体的政治亚文化进行实证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是接受过系统科学知识培养和政治课教育、思想活跃的青年群体,因此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处理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自我良性发展,而且关系着他们能否对我国政治、经济及社会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养成高水平政治素质。为此,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明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亚文化状况。

二、有关政治文化的主要理论

政治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提出。1956年,他在《政治学杂志》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以政治文化界定了某一民族和社会对于某一政治系统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1]。作者在书中将个人对政治对象的态度区分为认知、情感和评价因素,并进而提出政治文化可分为体系文化、过程文化与政策文化。同时,他们提出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必然由多元文化圈构成,这种文化结构标志政治态度在全体居民中不同集团之间的多元分布[2],而其中的每“元”即政治文化中的“亚文化”。亚文化是一个国家整体文化的分支性体现,基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民族、宗教、居住环境、年龄结构等因素,都可以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

在本文中,笔者基于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三方面,面对以上大学生内部政治效能感、政治关注以及对国家政治经济建设态度上的较大差异,进一步整合当今大学生政治亚文化,并致力于抑制其在贫富差距与城乡差距影响下的两极化倾向,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建议

(一)大学生应主动提升个人政治素质,在关注社会政治现象中培养政治意识,团体中发展健康个性。

大学生中存在的远离政治、政治效能感低等现象导致他们中存在着大量无政治阶层,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视野空间的拓展与深化,而且导致大学生在行使政治权利时往往缺乏主动和自觉意识,难以发挥他们代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能动作用。因此,在努力完成学业功课之外,大学生应长期坚持培养自身政治敏锐性与政治参与意识,多渠道、全方面地了解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及社会方面信息,并依托社团、班级活动及网络等方式参与政治问题讨论,特别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同学,更应克服自身低政治效能感与低参与期望的主观性因素,提高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

同时,树立自我发展的长远性目标,坚持以“和谐”定位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诚信待人,严己守纪,学会以积极健康心态适应人际环境与社会环境,保持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处于动态联系之中。

(二)积极发挥高校政治社会化的关键主体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切实关注经济困难生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训和管理机制,提高授课教师的整体理论素质,同时积极努力为大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创新贴近学生心声、学生生活的人本教育形式,如支持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讨论感兴趣的政治问题,组织听取先进人物事迹报告;增强对思想政治的实践教育环节,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学生开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活动,如举办学生时政论坛、学术讲座,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内公共政策的制定,尊重大学生的民主选举权利;不定期对大学生政治意识进行调查,关注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地区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状况,依据调查结果提出可行性解决路径,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减轻大学生就业的思想压力。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发挥优秀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实践中受教育,群众中献服务,交流中促认识”,使大学生自觉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中共党员的责任意识。

另外,学校需高度重视经济困难生的解困工作。从现在情况来看,各高校对特困生资助投入和组织力量仍十分有限,不能满足特困生解困工作的需要,实现特困生解困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高校应及时设立特困生解困工作人员或部门,专门负责经济困难生问题,不仅在物质上给予贫困大学生必要扶持,扩大助学体系的覆盖范围,而且在精神上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疏导等方面的帮扶,培养和塑造他们坚强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品质。

(三)继续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增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凝聚力

大学生在对党政官员评价偏低的同时,普遍保持着对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信任,对今后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乐观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是趋于理性的,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的是,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部分党政官员不作为、权力腐败等现象确实使大学生乃至公众对他们的信任度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就要求中共应在新时期不断推进和完善自身建设,重视党员队伍,尤其是党政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制度防腐与过程防腐力度,广泛发展党内民主,另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在收入分配和地区发展差距、反腐败、弱势群体保护等重要问题上制定有效公共政策,加强内部人员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保障低收入者和农村地区群众的经济利益,这些也在根本上为大学生政治亚文化提供了有机整合的必要基础与持续发展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美]G.A.阿尔蒙德、G.B.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浅谈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3

关键词:当今;大学生;就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积累的大量矛盾也涌现出来,再加上2008年由美国次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遭遇寒冬。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有610万人,因为扩招使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提供的岗位相对不足的矛盾不解决,势必影响国家的稳定。

当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和时间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2009届毕业生离校在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何在呢?

一、从外部因素上分析

(一)城乡二元化结构还没有完全打破,影响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走向大众化模式。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逐渐市场化,而大学生分配制度中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一些政策措施不能完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匹配,于是出现了岗位适合,户口不在;户口合适,专业不行;再加上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全国范围内统一流动以及地方政府的一些地方就业政策,使本来就业就困难的大学生更加茫然无措。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与毕业生竞争就业机制的不协调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经济危机自爆发以来,一些著名的世界性经济机构相继垮台,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从国内来看,一、二月份还没有出现经济有明显复苏的迹象。一些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裁员、减薪成了最优先考虑的应对危机的方法。由于各个单位都在压缩开支,缩减规模,增加用人计划就不可想象,大学生就业就更难了。国家出台的研究生扩招这一政策并不看好,扩招无非只是把现在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将来几年而已。没有从根本上缓冲就业压力,将来还可能会出现研究生就业难。

(三)传统的就业环境影响大学生就业

由于我国传统的复杂人际关系和社会不正之风使得大学生要求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还没有形成,局部的暗箱操作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正,也阻碍了优秀人才的录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录人员时,为了照顾关系、安排知己,人为制造额外条件,结果录用人员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不安心工作,双方都受损失,人为制造就业难。

二、从内部环境上分析

(一)高校培养模式陈旧,不能适应形势需要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发展的,虽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于前几年高校在计划经济的光环下,培养多少分配多少,所以在大学生分配机制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机制,再加上受市场经济多年的影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市场对接方面滞后,不能充分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用人机制和市场专业需求,培养出的毕业生高分低能、实践能力严重欠缺。正是培养和使用上的严重脱节,使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和社会用人单位形成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二)毕业生落后的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就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度计划性,使大学生在“天之骄子”思想的影响下,极易形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和就业机制发生转变的情况下,一些学生思想僵化,还停留在“考上大学,就有份工作”的陈旧观念上,还有一些大学生择业选择局限在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过多讲求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忽视自身的条件、个人特长和未来发展,不能给自己合理定位,从而错失良机,不能顺利就业。

(三)学校教学思路狭窄,就业指导滞后

由于高校在培养学生上思路狭窄,一味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忽视社会经济、政治常识的培养,一些学生在找工作时,思路封闭,与用人单位沟通时极度紧张,不懂得招聘技巧,在面试时就被淘汰。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大部分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三、采取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针对逐年增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和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政府进行了总体的调整,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技术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水平,通过宏观调控,税收优惠,发放贷款,拓宽融资等以此增加企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入伍、考研、出国深造、到边远地区工作、自主创业等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

(二)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校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高等学校应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把历史遗留的旧的培养模式改革,把着眼点从校内延展到校外,一方面找准教材的时效,另一方面盯住市场的需求,把不合适宜的教材内容大胆改革,切实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同时引入社会力量,搞好校企联合培养,在培养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把握好社会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有效消除结构性矛盾,进一步解决高校培养模式滞后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校和市场的无缝对接培养。

面对新时期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就业观念,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才能把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好。

参考文献:

1.秦自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篇4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国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二.调查时间

2013年1月—2013年3月

三.调查形式

结合网上翻阅相关资料 四.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总的说来,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录用人才环境。

(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的提高,毕业生数量剧增。现在国家虽然已经限制了扩招,但是这些年的扩招影响依然存在。与此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有限,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同时由于社会录用人才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不正之风阻碍了优秀人才的录用,优秀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岗位。就业形势严峻。

(三)就业指导滞后,毕业生知识转换率低。

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就业期间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探讨。在走向社会之前,大学生很少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不能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另一方面,现实情况也表明,从大学学到的课程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缺乏联系。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应届生到工作岗位来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但实际知识应用率很低,而且大多数的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换不过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用人单位存在误区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也过于苛刻,选人要全才、通才,各科都要优秀。过分关注文凭,看重工作经验,在生源地域、性别方面存在歧视。结果高能低用,造成被录用人员不安心工作,有机会就跳槽,双方都造成损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

(五)大学生就业理念落后,自我认知缺失。

正确的就业理念决定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产生正确的结果。大学生在目标和角色意识上定位模糊,即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而这种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认知的缺失,是导致许多大学生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对市场和社会变化的关心度较低,多数学生不能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结合在一起,严重缺乏对毕业后人生路程的准备,对自己多大的潜能一概不知,到了毕业时就会出现恐慌现象。近几年来政府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多方面的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多数学生则感到创业的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勇于投身创业。

大学生是就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人才来源。他们具备相对全面和完善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就业问题举足轻重。

(一)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①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大学生村官”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③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④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

⑤对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可以指定出台一些帮扶政策。

I.待业求职登记制度。准许待业毕业生进行求职登记,并享受失业人员就业优惠扶持政策。

II.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户籍迁入地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

III.优先安排就业制度。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

IV.免费服务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免费培训、免费推荐、免收服务费用。

V.是就业见习制度。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免费提供3至6个月的见习培训,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二)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三)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应该:

(1)①.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

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

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

④.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2)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

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3)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将其与传统公共必修课等置于同地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学生找到适合个体发展的职业目标,而且通过细化过程分解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

另外,良好的目标意识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资源进行有益的活动,从而可以减少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这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2003年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

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四)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④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⑤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⑥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五)用人单位:科学用人,善于成为伯乐

①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篇5

逛在拥挤的招聘市场中,四处瞻顾,不禁为大学生的未来就业捏了一把汗。全球的经济风暴更是掀起了广大学子心中一波一波的浪涛,经济的低谷让我们看到了现实处处是深渊,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的择地栖息。唯有踏踏实实的站在安稳的大地上,我们才能安心的生存着。仿佛稍不谨慎便会掉进深渊,遍体鳞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因此,本人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比较了文科类、理科类、工科类、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其情况如下:

1.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

调查结果表明:理科类和工科类的大学生对06年就业形势的看法比文科类和师范类大学生更自信、积极,而师范类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表现出了最大的担忧。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今年就业形势的看法: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1.08%15.13%17.59%11.43% 通过努力可找到工作43.23%46.50%46.33%28.5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25.38%31.37%25.17%38.57%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10.32%7.01%10.91%21.43%

2.师范类的大学生对薪酬期望最低

文科及理科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2001-3000元之间,而文科及师范类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最多的集中在1001-2000元之间,师范类的大学生更明显,有55.71%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在1000-2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薪酬的期望选择比较(元/月):

理科文科工科师范类

500-1000元3.66%5.57%1.56%15.71%

1001-2000元30.97%34.08%28.29%55.71%

2001-3000元36.99%29.14%33.41%18.57%

3001-4000元17.85%19.27%21.60%8.57%

4001-5000元5.59%6.69%7.57%1.43%

5001元以上4.95%5.25%7.57%0.00%

3.大学生区域样本就业分析(北京 广州)

本次调查采集了北京、广州两城市(典型代表南北两方)的大学生数据作样本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两地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就业时更自信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生在对待今年就业形势看法上比广州的大学生更自信。北京大学生选择“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的比例明显高于广州大学生的选择比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对今年就业形势看法选择:

北京广州

自信可找到合适的工作23.44%16.6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40.11%46.97%

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 28.02%29.92%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42%6.44%

(2)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广州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外资企业,北京大学生比广州大学生毕业时更青睐选择国企。这可能和被北京广州本地的企业性质比例有关系。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期望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比较:

北京广州

民营企业2.93%7.58%

国营企业27.29%14.39%

外资企业36.26%43.94%

私营企业6.23%1.52%

合资企业6.59%9.09%

政府机关16.30%18.56%

自主创业4.40%4.92%

(3)大学生就业以本地区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流动缓慢 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的差异,是两地大学生所能表现出来的最主要差异,从统计结果看,统计数据支持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就业还是以本地区就业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的流动比较缓慢。大学生更青睐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两城市的大学生中,只有很少的大学生选择去中部或西部就业,长此以往会形成区域性人才浪费及区域性人才紧缺并存的现象。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广州两地大学生毕业后期望选择就业区域的比较:

北京广州

北京56.04%0.76%

上海11.72%5.68%

广东4.21%74.24%

其他沿海发达地区8.42%9.85%

中部地区4.21%0.76%

西部地区2.93%0.00%

暂没有考虑12.45%8.71% 4.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1)大多数企业每年都招聘大学毕业生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招聘大学生作为充实自己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每年都招聘:71.17%偶尔一两年不招聘:12.52%

偶尔一两年招聘:15.71%从来不招聘:0.60%

(2)对招聘的大学生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

调查显示,企业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评级整体趋于保守,满意度一般。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满意:11.93%一般满意:47.91%一般:29.62%

不太满意:9.54%不满意:0.99%

(3)多数企业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

多数企业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50人以下,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301人以上:3.58%201-300人:2.58%101-200人:4.77%

51-100人:12.52%11-50人:40.76%10人以下:35.79%

(4)今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

整体上看,今年企业招聘大学生人数有放大的趋势,但是增幅并不明显。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不确定:11.13%基本不变:25.45%

有所减少:28.03%有所增加:35.39%

接下来就对今年整体的情况再做个统计:

1.毕业生对今年就业形势的看法: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调查显示今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8.09%

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适合的工作信心不足:28.87%

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42.96%

自信可找到合适工作:20.08%2.“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先就业再择业:44.21%先择业再就业:13.95%

信心十足、应对自如:13.39%车到山前必有路:13.11%

期望就业形式好转:6.835茫然失措:4.04%

焦急:3.35%其他:1.12%

3.外企是毕业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调查显示:外企仍然是毕业生心目中最青睐的就业单位,而作为容纳毕业生就业的很重要的民企、私企但来说,受到毕业生的相当冷落,自主创业最受毕业生冷落,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性矛盾冲突。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但却是最多毕业生毕业时的首选;政府机关也成为许多毕业生毕业的首先,结果是近几年越来越火的“公务员热”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现象。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外资企业:29.85%国营企业:25.80%政府机关:15.20%

合资企业:10.32%民营企业:8.23%私营企业:6.42%

自主创业:4.18%4.毕业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3000以下(元/月)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000-2000元及2000-3000元之间,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5001元以上:3.49%4001-5000元:3.91%

3001-4000元:11.30%2001-3000元:37.52%

1001-2000元:40.45%500-1000元:3.35%5.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详细数据统计如下:

北京:24.69%广东:21.67%其他沿海发达地区:16.46%

上海:10.74%中部地区:9.62%西部地区:7.39%

暂没有考虑:9.34%

6.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今届毕业生眼中,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61.23%),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社会经历”(26.93%);而“学校名气”(21.62%)排在第三位。一下依次为:潜力(17.17%)、专业技能(17.57%)、学历(11.16%)、品德(10.32%)、专业成绩(9.34%)、性别(6.83%)、生源(1.39%)。最后得出的结论:a.今届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就业信心相对更不足,表示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b.“先就业后择业” 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流观念,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成为“为别人做嫁衣”,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守。c.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籍贯性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方面也不尽相同。d.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造成,从调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用人单位、高校、政府及大学生本身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个影响。a.大学扩招:合理利用这柄双刃剑高校大学生的急剧扩招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扩大,而原来容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单位并不能如高校一样急剧扩大工作岗位,二者的增长不成比例。如何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这似乎是一个表面现象,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还没有到位。b.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c.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d.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调查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不能畅通、有效的让大学生了解,这其中缺乏沟通。似乎看到这样的现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上自有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该怎么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就业缺乏了解。而建立一种基于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所在。

另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那么大学生就业究竟面临怎样的难题呢?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就拿计算机行业来说吧。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

1.供与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

2.量与质逆向而驰,量稳质降十分明显。

3.冷与热分布不均,冷热两极反差强烈。

一是不同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平衡,名牌大学、工科院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热,而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为冷。

二是用人单位热,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表现冷。从社会总体需求来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很多单位急需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的单位是高薪引进,有的单位则是降格以求。而现在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不能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认为学计算机专业是高投入,在找工作时应该得到高的回报,习惯于和以前的师兄师姐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攀比,导致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所能提供的报酬相距甚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一般用人单位表现出极为冷淡,有的甚至“宁愿失业,也不要找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三是学校热,用人单位冷。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动跑市场、跑职场,为学生找就业的门路。但由于高校师资队伍老化、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对毕业生表现为冷。

四是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时热,而能力差的同学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在机关、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在掌握一定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企业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就业时非常抢手,而素质一般的学生在就业时就显得十分困难。

总儿言之,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症结何在,经过一个假期的调查和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专业面太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

据了解,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名校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名校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当今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篇6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08级A班姓名:贺水仙学号:08411021

2当今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必要慎重。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毕业的大学生,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决定亲自进入这一市场进行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心理普通存在一个比较矛盾的现象:一时追求高薪,一时又希望能学以致用,一时希望自主创业,一时又希望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心态与择业心理的不稳定性在学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毕业生个人的愿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

以下便是我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企业认为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资低。很多学生着重选择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而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他们认为某些大学生只是抱着学经验的态度,把小公司作为自己进军大公司的跳板,发展不长,对他们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这也是个非常现实的观点,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应当慎重的考虑。

此外,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企业或者外企,认为比较有面子。其实我认为很多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也很有发展潜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谓的外企,给别的国

家的人打工,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强化自己对待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认识。要作好自己才能确保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然而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社会原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2.经济原因: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

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3.自身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社会方面: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

2.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第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方面: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4.结语: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

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篇7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

民办高校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公办高校并存。随着高校扩招, 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余波影响, 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严峻,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亦是如此。学校每年组织的校园招聘会签约率很低, 用人单位来校要人情况很少, 学生就业层次比较低, 专业对口率更低。笔者所带的2011届毕业生有对外汉语、新闻学、汉语言文学 (影视编导) 三个专业, 学生更多的是从事文秘、行政助理、销售等方面的工作。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学生费用相对公办学校较高, 学生的生源更多的是来自普通工薪家庭,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及其健康稳定地发展, 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中国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这一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 2003年提高到17%, 2004年高校在校生超过2000万, 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这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有可能在将来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2012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 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凸显, 在目前就业制度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 学校推荐,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形势下,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2.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需提高, 学科设置未能很好地立足社会的需要、立足民办高校特色设置

1999年教育工作会议以后,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大规模扩招, 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资源没有能够与学生数量的增长同步增长, 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培养的民办学生不是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缺少社会的实践能力。不可否认, 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相对公办院校来说, 需要一些时间的磨练和成长。专职教师更多的是硕士刚毕业不久, 学术上学校难以提供梯队带领, 生活上正处于组建家庭, 为人父母阶段, 精力不是很够。民办高校的另一特殊情况是兼职老师较多, 但是兼职老师给予民办高校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不是很多, 来民办高校授课更多的是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考虑。目前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主要原因是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公办院系一样存在问题, 未能立足于社会的需要, 未能立足于民办院校的师资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素质进行专业设置。例如笔者所带的对外汉语专业53名学生的就业相对较难, 市场需求的是可以用英文直接交外国人中文的学生, 这是民办学校的师资和学生素养难以到达到的, 真正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的屈指可数。

3.学校就业指导认识不到位

民办高校的办学费用是自己筹集用学生的学费办起来的, 没有国家的办学补助, 所以从事就业指导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 基本模式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院系毕业生辅导员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受日常事务性工作所牵绊, 影响了他们对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更谈不去搞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 但能真正落实到位的不多, 更多的是通过QQ传到院系, 院系辅导员QQ或者飞信给毕业生而已, 而非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 并跟踪落实。同时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辅导员专业背景“五花八门”, 并且更多的是年轻人, 实践经验相对较少, 学校没有注重对这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 职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成效就大打折扣, 学校更多的是通过几次讲座专题报告的形式来完成学生几年内的就业指导。

4.民办高校学生缺乏方向感, 不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 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较大、缺少拼搏精神

依据笔者在民办高校工作近10年的了解, 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的方向感不强, 学习盲目性较大, 当初填写高考志愿更多的是只要高考分能被差不多的学校录取就行, 专业也是填写服从, 更多是第二、第三志愿录取。相对公办高校学生文化底子较弱, 学习兴趣不是很浓, 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自学能力较差, 导致学校的学风不是很浓。学生更多地是盲目地按照课表上下课, 无事先事后的学习, 课外的学习甚少。盲目考证, 盲目考研, 把大学几年的时间盲目地度过, 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另外,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 独生子女居多, 加之民办高校的学生相对公办学校来说家庭经济情况较好, 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是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 就业就是靠家长人脉关系的, 不太重视知识的积累, 缺少拼搏意识, 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差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5.社会用人单位观念滞后

民办高校入学门槛相对同层次的公办高校较低, 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有待提高。社会用人单位选聘员工偏向公办高校, 冷淡民办高校, 对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社会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综合知识素养不高, 专业理论和动手能力较差, 使得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歧视, 有的在招聘信息上直接提出招聘本一、本二的毕业生。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对策

1.明确办学目标, 提高教育质量, 调整学科设置

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并非为研究性大学, 而是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和实践性人才, 让学生能做到“强能力、重创新、有理论、会实践”, 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立足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和学生生源的现实状态, 多鼓励专职教师进修学习, 尽量聘请一些学术带头人到院系, 构建科研梯队。对于科研和学生专业实践指导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政策和经费鼓励, 从科研和教学两方面给专职老师下任务、压担子。同时结合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相对年轻, 科研和生活双重压力相对较大的情况, 给予适当的政策关怀, 使得专职老师对学校有感情, 有归属感, 用政策和感情留人, 留住得力人才。对于民办学校聘请的兼职老师要有所筛选, 不但看重老师的学术水平, 更要看重教师的人品和人格魅力, 使兼职老师给民办院校输入的是一股正力量, 可以适量地带领专职老师前行, 教给学生更高质量的知识。

对于学科的设置, 民办高校不但要考虑学科发展、市场的导向, 同时还要考虑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的生源基础, 做到开设的专业不但市场需要, 而且民办高校完全有能力深入培养, 学生有条件接受培养, 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坚实的技能基础。

2.转变民办高校就业指导的观念, 使其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民办高校要转变就业指导的观念, 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不能浮于表面, 要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了, 不但给学生建立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就业观念和思路, 同时也是学校就业工作得以很好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要对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院系辅导员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培训, 进行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等等。同时要让这些就业指导第一线的老师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与择业技巧等就业指导课程, 充分利用他们的所学, 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 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3.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

我国最早开展的创业教育在1997年, 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承办了第一、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虽然差一点, 但是思想活跃, 形象思维、动手能力较强, 乐于交际, 善结人缘, 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民办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通过举办创业大赛、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给学生开设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和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目前已经有了相应的政策鼓励, 民办高校也可以对于创业的学生给予经济和政策方面的鼓励, 让学生想创业, 能创业, 并有勇气付诸于行动。

4.立足民办高校阵地, 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民办高校要以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和实践性人才为目标, 尤其目前民营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大军中的主要招聘单位, 对于大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需求更加明显。学校要整合社会资源,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络, 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机会, 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例如, 笔者所在院系的新闻学20位学生与南京现代快报实行合作教学, 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得到很好的结合, 这批学生实习期间得到合作单位的帮助和肯定, 大三下学期部分同学就受到社会企业内刊的欢迎, 就业相对轻松。鉴此, 笔者目前所带的2011级新闻学 (现代快报强化班) 学生大一大二在学校上课, 大三和大四第一学期在现代快报为期一年半的实习, 学生的报名很是火热,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很高, 充分说明了校企合作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不但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5.政府加强对民办高校宏观把控与相关政策的支持

政府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宏观把控, 对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目的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中一些已经不具备办学条件的院系给予取缔, 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以提升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度。

在政策方面,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情况, 例如,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从八个方面对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这些政策对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同样是受益的, 但是如果政府对于民办学校办学经费能够给予一定的补助, 对于民办高校办学给予更多的政策的帮助, 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会起到更好促进的作用。

6.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增强职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作为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更是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达到社会的需求, 这才是确保顺利就业的关键。首先借助民办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辅导员的力量,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方向, 树立学习的信心。大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辅导员跟踪辅导至学生毕业。通过讲座和专业介绍的等方式改变民办高校部门学生的求职依赖心理,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规划好大学生生活, 增强拼搏意识,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 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应聘技巧、制作简历和推荐信的技巧、解读招聘信息等职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求职心态调整的能力。邀请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专家,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补充性的实践性职业知识辅导, 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7.加强大众媒体对民办高校办学的正向宣传, 改变社会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的偏见

随着民办高校在中国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有所改善, 但依然存在, 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聘用。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利用正向的对外宣传, 借助大众媒体塑造自身的形象, 打造自己的品牌。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宣传部门的作用, 进行对外的有利宣传, 完善校园网这一对外网络窗口, 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成果进行宣传, 及时进行正面新闻的更新。建立和外在大众媒体加强交流和有好合作的意识, 对于学校的大事好事, 要求社会大众媒体走进校园, 进行正面报道, 从而逐渐改变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 给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 民办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得以解决的, 需要民办高校、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 从而确保民办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周大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来了吗[J].瞭望新闻周刊, 2004, (7) .

[2]戴伶俐.高校国有民办生的就业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8) .

[3]秦倩倩.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现在及其改革方案[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 .

[4]李源.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马发生.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 (11) .

[6]喻怡.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 .

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设置 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学科专业设置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如何发挥作用问题

高校自主设置专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使各类高校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发展,百花齐放,自主设置专业,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专业设置“一窝蜂”的现象,所谓的“热门专业”会同时在各高校登场。为尽可能避免“一窝蜂”现象的发生,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高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引导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

2. 学科专业培养内涵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问题

专业教育内容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之需。通过调查发现,市场需求正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按现有学科专业教育内容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多样化市场需求。2005年《上海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录》显示,本地急需具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的文化、金融、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港航等六大领域的人才。在电子信息领域,人才需求的重点在集成电路产业、通讯制造产业、光电子产业、信息家电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成为首选。在国际航运领域,上海港航人才资源总量偏少、分布不均、拔尖人才和复合人才奇缺、知识陈旧,缺乏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和金融等方面知识并能从事行业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及具体运输管理工作的综合性管理人才。

课程数量有待增加,课程内容需改革创新。通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对大学生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看法较为一致,其中79.70%的用人单位和75.33%的历届毕业生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太少,专业课程中不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60.80%的用人单位和51.70%的历届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内容老化,没有随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在一些高校中,不少学科专业的构成仍旧以传统课程为主,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很低。此外有39.90%的用人单位以及39.3%的历届毕业生认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课程总量有限的情况下,更为突出的问题是课程内容改革力度不大以及课堂教学与实践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

3. 大学生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完善问题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实践经历与能力水平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的关注。在问及“为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时,有高达64%的历届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将能力培养等同于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历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知识本位论”思想在学校管理者、教学者以及学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相形之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工作仍然没有真正进入教学、管理的主流领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高校提及培养学生能力,就会将其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技能训练,认为过多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于丢弃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精神,走向职业教育的行列。事实上,高等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并不是完全等同于职业技能训练,从理念和目标上讲,它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种更为“宽阔的学习经验”,即在培养一定的专业性能力(包括操作性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拓展性的专业迁移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是一种源于专业知识又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过程。

大学生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在高校现有的考核评估中,非常缺少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考核。如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仅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却没有结合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来考评。正是因为缺乏一系列的考核评估机制,各高校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处于自发、随机、分散、小规模的状态,主要是依托一些特定的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

4. 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地位有待提高。在大部分高校里,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教育没有太大关联。高校一般仅在学生三、四年级时开展几次就业指导活动,其中指导内容虽然适用于全校学生,但针对性不强,效果也不明显。调研显示,有58.1%的应届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中,在大学四年学习阶段全程展开,尤其要对刚入学的新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指导,使其明确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增强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5. 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协调机制问题

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协调机制问题包括五方面内容,即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供求的预警机制;专业评估、认证、更新与退出机制;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区域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协调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和调整高校专业结构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二、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对策

1. 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构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为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信息服务与指导

构建学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是治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举措。政府应该通过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检验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并预测市场的需求,及时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在对未来几年专业需求的趋势判断上,政府应该明确高校应该新增什么专业,招生规模是多少,缩减哪些专业的招生规模,缩减多少。

在正确预测的基础上,政府还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避免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高校应也在充分认识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化内部改革,克服内外种种阻力,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

2. 高校在设置学科专业时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在考虑各种需求方面,我国许多高校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学生越来越希望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得到更多方面的发展,如希望学习更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开阔眼界,希望掌握外语、计算机、管理、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希望有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这都需要我们的学科专业设置能够更加灵活,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发展综合化、实践性课程,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学科专业及课程体系。endprint

3. 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从管理体制上充分考虑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扩大高校自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建议设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应包括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代表、企业代表、中介机构代表、学生代表等。主要职责包括新专业的审定、学科专业的评估以及确定学科专业建设专项拨款。新学科专业的形成应自下而上,由高校首先开设课程,在课程组合的基础上形成专业。建议借鉴美国高校“以知识为主导的专业模式”,即以知识包为核心,由各类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组成主干课程,形成专业,每个专业都呈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不断更新专业教学内容。

4. 学科专业培养内涵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同步变革

一是专业教育内容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体系改革,涵盖理论课和实验课、实践课等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课自身的改革,理论课和实验、实践课的比例、学时分配、课程的层级关系、时间安排等等;三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索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四是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五是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

5. 搭建大学生能力培养平台

制定大学生能力培养规划。大学生能力培养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要有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能力培养要通过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等途径加以实现。

建立大学生能力培养工程,包括大学生能力培养规划和方案、负责大学生能力培养管理机构、大学生能力培养基地以及建立相应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检查考核评估机制。制订相应法规,要求社会企业、事业单位都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能力的义务和责任。拓宽大学生能力培养渠道,企业、社区等都应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6. 建立学科专业教育管理和教学人员与就业指导工作管理人员互动机制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成为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应成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改革、专业教育内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级领导之下、各职能部门之上建立高校专业教育改革办公室,下属机构包括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部和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整合高校教育改革和就业管理工作的力量,搭建专业教育改革管理人员和教师与就业指导工作管理人员的互动平台,激发专业教师从事专业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专业教育内涵不断改革深化的良好氛围。

7. 健全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发展教育状况包括工作规划、指导思想、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都应列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同时,建议构建以评估结果尤其是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为导向的拨款体制,通过拨款体制改革达到推动高校专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目的。

将实践能力建设工作融入到教学、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高等学校既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性能力(包括操作性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拓展性的专业迁移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构建一种源于专业知识又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过程。

8. 形成开放的学科专业目录,营建新兴与交叉学科发展的有利环境

当前,学科级别已日益成为左右今日中国学术命运的指挥棒,直接决定该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学科是项目申报、科研经费申请、课题申报、人才培养、成果鉴定、职称评定的法定依据,没有学科位置,就意味着处于虚无化、边缘化的不利地位。而学科专业目录设置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保持学科专业领域的开放性与发展性。

9. 建立柔性化的课程组织形式,实现同一学科专业内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首先,从观念上改变对专业的传统认识。应视专业为一种柔性的课程组织形式。将专业作为学校内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是导致固定模式、单—僵硬的主要原因,而将专业仅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动态化,多层次。其次,提倡同一专业下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差异化,以适应社会及学生的不同需求。专业起始于个人需求,对应于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多种多样,社会需求也是千变万化。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应更多关注传授普通大众生产生活技能,满足个性兴趣发展的需要。因此,当今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仅要考虑学科划分,而且要通过一种柔性化的课程组织,使专业设置更好地满足个人兴趣的发展以及社会实践的需求。

10. 设置综合性专业,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的矛盾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总量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从而使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综合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趋势之一。国外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为此,国外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呈现了综合化的趋势。如,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合作的健康科学与技术学部,将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组织在一起,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重大的医学问题和健康问题。在学部的基础上,后来又成立了健康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包括人类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医学、保健政策及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密歇根大学开设了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大气与海洋学系,环境科学工程学科等。此外,新兴学科专业表现出来的综合化趋势更为突出,这不仅表现在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上,也表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上。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 专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针对上海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的调研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7 (7):31-32.

[2] 鲍嵘. 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的特点及其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4 (4):3-4.

[3] 饶燕婷.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10):49-50.

[4] 程研. 刍议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分类中的交叉学科设置[J]. 高教探索,2008 (4):23-24.

[5] 刘仲林. 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 科学学研究,2003 (6):561-562.

[6] 阳荣威.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6:115-116.

[7] 曹洪军. 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 辽宁教育研究,2008 (9):120-121.

[8] 贾万刚. 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理工高教研究,2005 (4)85-86.

[9] 赵婷婷,吴蕾蕾,樊文强.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 2005 (1):103.

[10] 吴越.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政策转型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0 (9):38-39.

[11] 周亚夫.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11):363-364.

[12] 包镕.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 中国高教研究,2008 (1):54-55.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资助课题“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研究”(2012ZZ019)]

上一篇:教师节感恩老师演讲稿初中下一篇:自办夏令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