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精选9篇)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1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以整体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当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表面上我们是在工作,但认真想一想,工作着我们就在生活着,工作的过程是生命流淌的过程,可以说工作本身就是生活。这种生活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实现自己,实证自己,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所以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工作本身就是生活。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不仅仅是教学生,不仅仅是育人,它是教师自身的一种生存方式和一种生命活动,通过这种生命活动和生存方式,教师获得生活的意义。在理想的课堂上,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愉快,而且学生给予我们的回报也使我们感受着加倍的绵延的快乐;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享受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带给自己的幸福,而且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感受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我们追求有效教学,比如你向学生提出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学生思考没有,有没有学生起来响应你、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学生思考了,或者学生起来应答了,说明你的行为是有效的,如果学生无动于衷,根本没有反应,你的这个教的行为就是无效果的。追求有效教学,不仅追求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收获,教师有变化,而且追求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
课例参考:扩句练习
我拿出一个同学写的作文开头:“山涧中,小鸟在天空飞翔,她在笑;小花
2、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突出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不是教材的被动消费者,在尊重教材,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应自觉地批判性使用教材,积极主动地选用教学内容,树立更加开放的课程资源观。
例如,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班里必须选拔人才。把学生分成小组,有人跳绳,有人计数,有人记录。选拔结束后,数学老师看着一组组跳绳成绩,忽然想到这正是学习统计的好素材。于是就布置学生根据记录制成统计图表;后来又把这些数据运用到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上。因为这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挖掘出学生身边的资源,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进课堂,给教学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
3、教学思路的设计
目标明确了,接下来先考虑教学思路,思路决定方法。①加强与生活联系,用生活来教育。这条思路意味着要尽可能从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激发学生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学习对改进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热爱学习。②课内教师不能太勤快。就是说在课内就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比如当学生说出了解题思路以后,老师不要急着自己去写、去做,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拿出本子来,自己写一写,老师的任务是督促和检查,是鼓励和帮助学生,是为了准备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③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站得高,看得远”是追求有意义的课堂教学,只有注意了这门课程试图达成什么目的,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哪些,从一门学科的整体来思考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才可能有境界。④以板块活动方式设计。这是一种抓大放小的设计,生,而他又是最不幸的老师。初听一听,满是理解和同情,多听几次,不由使人怀疑,因为从他们口里,很少听到对自己的不满,也很少听到自己的改进和努力。其实,在不变的学生背后站着的是不变的老师,但学生没有话语机会,传出来的东西就是学生的种种不行。这显得很失公允。能不能先不抱怨学生,先反省反省自己,改变改变自己。
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我想这很有必要成为教师的共同信念。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想改变,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诲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如果在我们眼中,学生无可救药,我们就很难全心全意去帮助他,谁会真正愿意去对一颗已经认定是毫无是处的顽石下功夫呢?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不能触及学生心灵与情感的教育就不是深刻的教育。”彼此信任,彼此心灵相通对于教育极为重要。我们可以说,当学生认为你尊重和爱他时,你的批语被学生理解成关心和帮助,你的表扬被认可为肯定和鼓励;相反当学生没有接纳你的尊重和爱时,你的批语可能被学生理解成歧视和“挑刺”,而你的表扬则会认为是讨好和利用。想一想,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你怎么可能在教育活动中享受愉快?你怎么可能收获教育的果实,品味教育的甘甜和芬芳?
3、移情换位理解学生。暑假时,部分老师参加了培训,下课时大家都说,要正襟危坐坚持一节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学生真正不好受。这提醒我们: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后,我们将获得对学生的新认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
换位到孩子的位置,就要想一想,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我们都曾经无知,曾经让老师头痛和伤心。想通了这些,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学生的行为,原谅孩子的错误。
然可以。精彩的生成是教师的机智把握和即兴创造,它既需要教师长期实践积累的教学技能,又需要教师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超越,精彩的生成涌动着生命的灵性,闪现着智慧的灵光。如果课前对生成的预设不足和考虑问题的不周全,会导致一节本来成功的课最终以尴尬的局面告终。看下面一个案例:
找规律填数
教师出示小黑板:仔细观察下表,先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再填空。(见下图)
教师引导学生把发现的规律讲给大家听,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并能正确地说出规律和第一、二个括号应填上“14”和“10”。
当最后一组相对应的两个括号应填什么数时,一时无人回答,六七秒后有个学生说可以填好多数,教师叫他举例,他举了好几个,并能说出规律。其他学生也被激活了,意外也出现了。一位学生说“这两个括号可以填上相同的数,那就是0!”老师开始不赞成,后来又点头表扬那位学生会动脑,有创意;可另一位学生又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下面括号中的数除以上面的数等于2,而0除以0不等于2。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老师也面露不解之色,并且显得很慌乱,又改开说两个括号填0不合适。老师一会说对,一会说不对,全班学生都显得很失望,还在争论不休。老师只好宣布课后再讨论,接着就匆匆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此后学生的学习表现出索然无味的神情。
教师怎样为课堂上的生成作准备呢?首先,要精心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其次,要精心地选择学习的材料,创造性地重组教材,使知识的结构更紧密地吻合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能够发现,能够提出问题。第三要精心地设计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确保生成的智慧含量。老师提出的问题本身
任的基本表现。但严格应该有度,这种度就是不要管死了,不必一定要举手投足整齐划一,课堂毕竟不是军营,也不能成为军营。要做到“严而不死”,要求教师在纪律管理时要充满人道关怀,具有人文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就不要强加于人。
其次是充满活力,但不是混乱得不能控制。自由的是思想,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充满活力中的“活”是思想活、思维活。在思想和思维活起来后,是把学生思想的内容、思维的方向引导到教学内容中来。当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和思维都在教学内容上活起来时,课堂上就是热烈,而不是混乱了。相反,如果不是思想和思维的“活”,而是行为上的乱糟糟,那就需要花功夫整顿纪律了。
第三是彼此尊重。思想和思维活起来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都有观点、都有想法、都想表达和发言;热烈固然可喜,但过度以后就导致你不听我的,我不管你的,只有自己参与和表达,缺乏接受和倾听。好的课堂课堂纪律既追求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权利,同时又尊重对方的权利、对方的意见。从这种意义上,课堂秩序管理的路线就是首先强调相互尊重,如果不能相互尊重就需要纪律强制和约束,然后在强制和约束中受到纪律教育,最后学会尊重她人,严格自律。
第四是有序运行。秩序井然、气氛和谐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整体标志。
2、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1>.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
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调控学生焦虑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了解、诊断焦虑的原因,然后诱导学生把造成焦虑的烦恼渲泄出来。二是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例如调整教学要求、进度,调整教学评价的方法或要求等。
课堂中不仅存在着学生的焦虑,教师也会产生焦虑。通常情况下,课堂纪律问题是引起教师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特别是一些新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纪律问题经常忧心忡忡,担心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于是常常采取一些生硬措施控制课堂,频繁指责训斥学生。这样做反而激化了矛盾,扰乱了课堂,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焦虑。实际上,能否维持好课堂课堂纪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全体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如果能真正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要求,讲求工作方法,学生反过来会维护、支持教师的工作,课堂纪律就容易维持,教师的焦虑水平也会大大降低,课堂管理效率会得到相应提高。
<4>、实行行为矫正,开展心理辅导。
行为矫正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行为矫正的方法比较适合于简单的问题行为,例如上课爱讲话、好动等行为。
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纪律水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自我潜能发挥的障碍,以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从这一点看,心理辅导是从内而外地做工作,它不像行为矫正那样完全以改变外部行为表现为目标,因而比较适合于调整较为复杂的问题行为。但心理辅导工作能否奏效,还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真正建立起了信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否展开真诚的思想、情感交流。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素养,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交往,以不断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1起来的。写教后记必须持之以恒,只有养成坚持不懈地写教后记的习惯,才能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良好的催化或促进作用。因此,写教后记最好能做到课课记,天天记,周周记,月月记,年年记,并从所记的大量材料中,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找到经验与教训,摸索出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你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就会越来越灵活,教学能力就会得到大大提高。
三是要记有价值的内容。教后记不是课堂教学的万象包罗,不能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一切情况都记下来,那种“流水账”式的教后记,不仅耗时费力也几乎毫无收获。所记的情况一定要有比较充实的内容和一定的思想深度,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要能对自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业务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记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紧跟教学改革实践发展的形势,与时代合拍,要对课堂教学中的教材内容、你的经验、你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产生的新知识上升到教学价值论的高度去认识。
四是要有自己深入的思考。教后记不是教学工作日记,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学观念的重新认识。因此,写教后记不能仅仅记下教学中发生的情况或问题,而要对这些情况或问题进行反思总结,要有感而记,有记必思。要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要思考课堂上你在教与学的生命律动中,是否体现了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使自已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才能有利于自己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是要上升到教学科学理论的高度。在写教后记的过程中,要始终用教学科学理论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要把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感性体会上升到教学科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分析和总结。这样把课堂实践与教学科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帮助你把关于教学活动的零散之珠串成一条完整
314-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职业化
在职业教育中, 学生除了积累专业知识外, 更重要的积累和养成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除了需要教授学生英语知识, 更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英语实际技能, 为此在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方面高职英语教育都应该有一定的偏重, 并更好的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技能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创新理念, 创设职业化教学的结构体系
英语教学的职业化, 不仅要选择专业化的高职英语教材、还要创建职业化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其中, 教学目标的职业化即是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实用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把握“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掌握好市场需求的“水平度”, 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水平的不同要求, 分类设立、准确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选择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英语教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应注意把握能力要求的“度”, 对学生不宜有过高的要求, 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依据实际场景和岗位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 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内容, 以“能用英语在职业中做什么事”为评价依据。
二、做好职业化高职英语的课程衔接
目前教学体系下, 高职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课程难以衔接。现在的中学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没有过渡环节, 同时专业英语与其它专业课程在内容和进度上也不存在衔接, 既有重复, 又有间隔。在当前的体系下, 职业化的英语教学, 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修改, 以公共英语课程为基础, 发展专业英语。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扩充。公共英语学习是为专业英语教学打好基础, 既能广泛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知识的普及, 又能保证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其实专业英语与就业方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职业英语教学中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基础, 所以专业英语学习还要同专业课程学习进行贯穿结合, 应该在主要专业课课程结束后再开设专业英语, 这样就可以运用专业英语来表述有关专业问题。例如商贸系的学生, 在教材中出现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 如offer (报盘) , letter of credit (信用证) 、sales confirmation (销售确认书) 等, 学生已经掌握这些专业的特定词汇,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 让学生认识到日后在自己的职业工作中, 英语知识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使学生自觉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认真学习英语。
三、改革职业化的评价机制
推行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改革, 必须改变现有的考核模式, 取谛单纯以做卷子为方式, 以书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为考试内容的考核现状。教育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的, 积极推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一是评价体系多元化。组织学校、相关企业和行业部门等多方参与, 其中学校主要负责对课程体系职业化的监管, 而相关企业和行业部门对课程体系职业化的评价占主导地位。二是评价内容多样化。既要看考核结果, 更要看考核过程, 不仅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要看学生运用知识来完成考核的能力。三是评价范围综合化。探索将教学与企业岗位应用考核标准统一起来的, 好的监控与评价的方式方法, 达到学生的校园能力与岗位能力要求相互一致;并且要注意监控和评价结果是否全面合理、客观公正。
四、加强职业化高职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保证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高职英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归纳总结职业教育的规律和重点, 同时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并贯彻应用到教学中。学校也要结合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譬如, 组织开展不同系或专业的教研活动, 组织英语教师听其它专业教师的课, 学习其它课程教师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 也简单地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另外, 还可以勉励支持英语专业的教师报考一些跟专业有关联的职业资格证书, 成为“双师型”教师。即一个专业教师获得两张资格证书, 具有两个行业从业资格。“双师型”教师即是教学技术和实践技能在同一个人身上的完美结合, 他能够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能说会做, 指导学生真正掌握所需的理论和技能。此外, “双师型”教师还方便了学校与家长、企业、行业部门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利于招收高质量的生源, 促进学院与企业的合作。
总之, 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改革, 要不断摸索和尝试实现英语教育职业化的方法和途径, 注重岗位需求,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英语运用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红万.论高职英语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11 (02) .
[2]彭瑞娟, 满孝平.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酒店英语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 (11) .
[3]黄娟, 张春梅.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新模式”英语教学改革思路初探[J].成功.2013 (23) .
[4]吴吉东.我国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统计分析 (2007~2012) [J].职教通讯.2014 (05) .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3
关键词:音乐学科;综合;技能;教学策略
音乐是通过听觉传达信息的一门艺术。将每个音符变成华美的乐章,最终才能够打动人。音乐具有流动性,并不像文字那样拥有华丽的辞藻;音乐也不像绘画,如此的直观,色彩艳丽。因此,音乐教学需要更多的技巧、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音乐教学通过听觉活动感受,理解音乐作品,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想象力、理解力。
一、音乐有效教学的主要内容
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比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可以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促进作用的教学活动。音乐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完成了关于音乐的学习,并获得预期的进步、实现音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实现音乐有效教学的策略
要实现有效音乐教学,并不应该只关注音乐教学课堂的短短40分钟时间,而应该关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将以往“填鸭式”的,强制灌输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技能训练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教学前准备、教学的过程实施和课后的辅导。
1.教学前准备
教师应该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它影响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并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同时制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设备和良好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除此以外,教师应对授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的过程实施
教学的过程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决定一节音乐课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导入方法很多,教师可以依据实际进行方法的选择,并注重导入过程中的艺术性。小学生由于其思维方式的限制,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多为感性,因此,教师要多以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导入,例如,可结合视觉和听觉,艺术化地设立情景进行导入,让小学生主动进入教师设立的情景当中,提高学生了解并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要依托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通过网络途径融入课程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整体。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歌曲欣赏等,在视觉和听觉上,带给学生较为直观的感受。教师精心设置情景,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有效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好的情境教学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浅显易懂、动人心弦的语言能快速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效果。比如,在欣赏一段乐曲之前,先对该乐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或者以游戏的方式,将乐曲表达的一部分内容传达给学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理解世界著名大師的乐曲,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游戏结束后,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对于游戏的看法、心情等。继而在播放课上要学习欣赏的乐曲。或者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游戏,要求学生按照音乐的起伏做出相应的反应。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深刻地理解乐曲所蕴含的感情。每节音乐教学唱歌之前做简单的发声练习,训练小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如:老师根据播放的音乐用歌声向小学生进行提问,小学生也跟随音乐的节拍即兴编写歌词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的教学实践互动,例如,音乐表演、音乐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增强情感表现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情景和活动,继而决定用何种表演形式来进行教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这使他们乐于参与音乐教学互动,因此,音乐实践教学要有趣味并可以启发想象,随时关注学生的音乐体验,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小组竞赛活动,对学生的表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真正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歌曲本身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去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意境和感情,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事情变得富有感情。
3.课后的辅导
好的教学应为一个完整的圆环,环环相扣。从教学前的准备导入过程到教学中的实施教学再到课后的辅导,缺一不可。教师应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法,从学生自身能力需求出发,通过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的方式,让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音乐知识,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建立学校的校园网络,并在校园网络上,以各个科目为单位,上传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料配上学法指导和作品分析,学生通过点击网站链接内容就可以达到自学目的。除此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音乐小知识,在下次课上的时候分享给其他的学生。或者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平台,将自己所学的歌曲在课上展示,以此来增加小学生的参与度和自学能力。再者,还可以在前一次课程结束后,教师筛选一些歌曲或音乐知识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由学习后,在下一次课上播放学过的音乐,让学生抢答。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并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地鼓励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提供资源和监督学习的作用并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课后学习的情况。
有效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力、想象力,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并且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且对音乐有效教学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关于音乐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熟悉各种多媒体,网络的操作,还要有丰富的个人知识储备。其次,要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其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小学生的音乐体验可从探索、模仿来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只有结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入手,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热情,才能令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展开无穷的想象,全面提升审美能力,有效地发挥音乐艺术教学特有的教学功能,逐步完成音乐艺术教学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0(19).
[2]张国俊.小学音乐教学“失位现象”剖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3]李伊凡.对有效唱歌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19).
[4]朱环.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随想[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南苑小学)
如何快速提升传票翻打技能 篇4
传票翻打已被纳入到2018年金融升本考试必考的技能项目之一,同学们练习热情日益高涨,但光有练习热情还不够,苦练还需巧练,才能出成绩得高分。为使所有的考生,在高考技能考试中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特意为您梳理出几点练习技巧,供大家参考。
/1/ 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技能训练一定要有时间做保障,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在学校通过传票翻打训练系统网络版集中训练,教师指导,学生比赛排名,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技能考核氛围。练习过程中,找问题,找差距;回到家里,利用传票翻打训练系统单机版进行补充练习,纠正错误,缩小差距,夯实基功,修炼“武功”,逐步进入传票速翻和数字速录更高境界。
/2/ 先练习好基本功,包括正确指法,熟记键位,训练手、眼、脑协同配合,左手翻开传票时,大脑同步记忆数字,右手速录,确保右手未录完数字时,左手已经翻到下一页,保持动作流畅。通过快速翻页和找页训练翻传票手感,过盲打、速翻这一关。
/3/ 先不求快,只求准。在保证正确的情况下,逐步提高速度。考试时,传票算的记分方式是按照一组二十个数据全部正确方能得分,如果有一个数据录入错误,这一组就不得分,所以正确率很重要。其次,测试开始后,传票整理、翻页、找页时间均计入到完成时间,影响训练成绩,因此所有环节都不能浪费时间。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5
执行力与管理技能提升
目标:
管理者应掌握良好的执行力、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激励员工的技能。本课程关注实用、实操的管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指导日常工作和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管理人员掌握如何采用实用的管理工具以提升执行力,同时掌握应用有效沟通激励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愿望和积极性,达到硬手段和软手段的管理两手抓。课程大纲:
第一讲 结果与任务:企业缺乏执行力的后果
1、结果三要素
2、以结果做商业交换的平台。
3、客户价值是做结果的方向
4、如何做结果
5、执行型人才的三大标准
案例:面对问题,该怎么办?
第二讲 执行力的核心要素
1、构建执行力的四要素
2、心态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3、工具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4、角色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5、流程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案例:如何采用SMART工具提升执行力/ 3 成都企业中高层管理培训——《如何提升执行力与管理技能》
第三讲 如何提升组织执行力
1、执行训练:打造卓越执行者的必然之路
2、目标绩效:确立以目标为先导的绩效管理体系
3、流程优化:执行效率提升的基本动作
4、制度体系:执行高效运行的保障
案例:我们工作中执行力不高的问题分析 第四讲 提升管理者的执行力
1、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2、作为下属的四项职业准则
3、下属职业经理常见的角色错位
4、高执行力管理者必须做的七件事
案例:提升员工执行力的途径与方法
第五讲 高效的人际沟通技能
1、沟通的三大要素和内容
2、缺乏沟通的原因:技能、意愿、氛围…
3、高效沟通的六大步骤
4、实际沟通案例分析
5、沟通的过程及常见障碍
6、不同性格的沟通特点
7、高效倾听的过程与好处
8、如何有效与上级、下级、平级沟通
9、如何进行与客户的沟通
案例:员工问题迟到如何沟通
第六讲 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实用技能
1、第四代时间管理
2、四象限工作分析
3、人工作案例分析
4、时间管理的案例分析
5、时间自然法则与工具
ABC法则
办事的优先次序
4D原则
时间管理的犹他法则
Salami技术
6、个人工作时间管理计划
案例:经理的时间管理案例分析
第七讲 管理者如何应用激励来管人
1、畏惧、价值、机会、危机四大激励法2、10个激励定律和应用
3、危机激励实施方法
4、畏惧激励8大要点
5、人性激励五大法宝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6
一直以来,备课上课是我生活的主旋律,从没有站到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轨迹。这次培训是及时雨,让我在忙碌的同时认识到学习的迫切。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在自己肩上的责任。
通过学习,我认为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1.制订语文教学计划能力
语文教学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切忌随意性。学生在一定的阶段,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学缺少切合学生实际的计划,就会顾此失彼,贻误学生学业。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计划的制订,并提高制订的能力。
学习和深入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把握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及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要求,理清读、写、听、说训练的具体内容,弄清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把要求和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分解到各个年级,既循序渐进,又适当重复,增强训练效果。训练的项目要与课文对应,寻求最佳的载体。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明确的知识点和训练点。
制订语文教学计划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研究学生语文的实际水平,学习语文的主要心态,学习语文的方法与能力,以此来调整教学要求的高低,调整训练项目的难易,调整教学的进度。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六年是一个整体,根据学生语文程度,可采取先慢一点,后快一点的做法,也可匀速发展。不管怎样安排,读、写、听、说,应各自形成系统,有明显的坡度,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学期语文教学计划须认真制定。把握六年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分年级、分学期制定的教学计划应目的明确,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线条清晰,可操作性强。制定的教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在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可作适当的增删,可作部分的调整,目的在有利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2.钻研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师能否正确地掌握语文教材,关系到语文教学大纲能否得到贯彻,语文教学质量能否提高。掌握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切实掌握,须有独立钻研的能力。
(1)从总体上把握。对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体例安排、知识结构,范文特色,梳理得一清二楚,做到心中有全局。通晓全套教材的思路,脑中就会有教文育人的大框架。(2)把握单元组合的规律。在通读全册教材的基础上,弄清楚每一单元的内部组合以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研究单元的内部组合,要正确把握读、写、听、说的知识点和训练点;研究各单元之间的关系,要妥贴地把语文知识和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分别联点成线,做到纵线清晰,横向能有机联系。
3.设计教学的能力
吃透教材是教学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教学须有的放矢,有很强的针对性;只从教材出发,忽视学生实际,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教学生学好,因此,设计教学必须对教学对象作认真的了解与研究。当代学生与过去的比,在年龄、生理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在思想、心理、习惯、追求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区别。要了解和研究当代学生的特点,他们的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特征,他们的语文基础、学习方法,他们的可塑性等等,在课内外做有心人,眼看,耳听,心想,让一个个活泼泼的学生形象印在脑子里,既能抓住他们的共同点,又了解他们各自的个性特征。
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确定教学目的 不管是单元教学目的还是课文教学目的,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的教学目的,都应体现语文的性质,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教学目的不能“泛”,要紧扣课文或单元的特点;不能面面俱到,要集中又单一;不能任意拔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准星”定得准,教学就不会偏离。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不管是知识点还是训练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教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难点的确定一是视教材本身,如某篇课文的某个段落、某些词句难以理解,二是视学生实际水平,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难点可能就是重点,但也不一定就是重点。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剖析难点,化难为易。
(3)选择教学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桥梁,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受教学目的的制约。讲述法、讲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等,各有优点,也各有局限性。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加以选择。教学方法不宜单一,应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加以优化组合。不管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有一点应特别注意,就是: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而又必须切实解决的,是如何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进行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问题”是学生通往阅读课文、深究课文的铺路石子,设计得精彩,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求知欲旺盛,举一而反三。(4)设计作业 语文作业的设计不能只理解为新课结束以后的作业和课外的作业。语文作业的主旋律是语文能力的训练,因此,在教学全过程中应该在适当的教学环节里安排训练的作业。设计语文作业应着眼于突出重点,落实教学目的;应有启发性,避免机械操练,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应着眼于素质教育,力克进入应试误区;应形式多样,开发学生智力;应分量适当,避免学生过重负担;应具有弹性,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均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4.驾驭课堂的能力
(1)组织能力 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面对班里几十个学生,如何把他们组织到教学过程之中,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脑力劳动过程,教师的脑力劳动应当跟学生的脑力劳动相结合,而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因此,教师和全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合理的关系。这种合理关系就是:教师的“教”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积极性极大的调动,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窗交流;课堂里形成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传递信息的渠道通畅;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不仅可切磋琢磨,而且能充分发展个性与才能,能者为师。这种合理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这种辐射式的教学网络,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优化学习情境。驾驭课堂的组织能力不能误解为只是课起始阶段的集中学生注意力,只是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它应该贯串一节课的始终,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2)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组合体,在教学进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教师与教材的矛盾,学生与教材的矛盾,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等等时有发生,语文教师要善于调控,妥善处理多种矛盾,使教学秩序井然,教学目的实现。其中尤以教与学的矛盾为多,教师须具有教育机智,善于应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思想高度集中,会对教材的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提出种种疑难,会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看法持不同意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是课堂教学中闪光的所在,应把握时机,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把学生组织到讨论的热潮之中,促使学习深入,促使课的质量提高。应变能力强不强,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对教材熟悉的程度,理解的程度;二是反应的灵敏度,能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及时综合来自众多学生的正确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能及时调整或修正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信服;三是有相当的知识储存,并能信手拈来为我教学所用。摆脱照本宣科的死板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取决于教师应变能力发挥得如何。
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的基本功,课堂教学能否闪发光彩,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就在于此。这种能力的培养靠精心的探索研究,靠长期的持之以恒的磨砺。5.处理作业的能力
学生的语文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检验教与学的质量,它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正因为如此,处理学生作业不能停留在只判断正误,只打分数,要做到:
(1)明确学生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反馈,不过方式是学生独立操作,独立训练,以巩固或加深理解课内所学的内容。处理时要加强目的性,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重视反馈教学质量的信息。
(2)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如口头的、书面的,单项的、综合的等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分别处理,可集体讨论,可互批互改。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落到实处,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7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 计算机运用能力差别较大
中职学校的许多学生来自农村, 依我们学校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 跟随家长来这边打工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在上职业学校前在家很少接触计算机, 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甚少, 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而来自城镇的学生相对来说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多, 其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水平相对较高, 这就造成班级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差别较大。另外, 由于宁波市取消了中考计算机这一块内容, 导致初中学校对计算机教学重视不够, 甚至有些学校已完全取消了计算机课程。这样一来, 升到我们学校后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差甚远。当然,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学生个人对计算机的喜爱程度不同也是造成学生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 教学内容与人才需求不符。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和社会对计算机知识能力的要求不断升级, 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材相对比较落后, 所以中职计算机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计算机教学内容繁杂, 涉及软件、硬件、网络、程序设计等内容, 但由于教学定位不准确, 导致学生虽有系统全面的计算机基本知识, 但没有过硬精通的专业操作技术。
(三) 计算机实践教学课时较少
许多中职学校比较重视计算机的理论教学, 而上机实践训练的课时安排较少, 动手实践的内容也比较简单, 这与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不相符合, 使中职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对策
(一)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突出操作实践重要性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别较大, 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实际情况, 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不同阶段, 采用不同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要领。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从“要学”到“学会”再到“会学”,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认知规律, 并应用于计算机学习实践中。
2. 以实践操作为学习主轴。
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 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因此, 计算机教学不宜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方法, 要以实践运用教学为主。计算机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教学应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 可以广泛采用网络教学、视频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增强实践动手操作教学的时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 并把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应用。本人一般在课堂上对于时间的处理是讲解不超过10分钟, 给予学生半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操作, 最后花5分钟时间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 指出他们上交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通过采用这种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方法, 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 丰富教学模式, 拓展教学途径, 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1.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 计算机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和手段, 以提高教学效率。特别要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或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差的实际情况,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运用多媒体、互联网手段进行教学, 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 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知识。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 教学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加强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吸收最新信息技术成果, 并把它应用于课堂教学, 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 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 采用多种教学途径, 增加学习技能机会。
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光靠课堂练习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本人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 给特别喜欢计算机操作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每个星期安排两个中午, 让这些报名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 参加PS、PR、OFFICE、VB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在兴趣小组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 再推荐到校集训队。我们利用中午、傍晚、夜自修, 甚至假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最终根据参赛名额推荐最优秀的学生参加县、市或者更高级别的技能大赛。经过这几年的努力, 我所指导的学生在市、省, 甚至全国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奖项。很多学生走到工作岗位上后成了技术骨干、社会精英。
(三) 作业形式多样化, 提升技能操作有效性
作业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 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学生内化知识、外化素质的重要方式。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所以作业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它要求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寻求创新, 并设计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作业,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1. 感受欢乐的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 促进思维的活跃, 保持学习的持久。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 感兴趣的事物,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 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 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作业,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参与者。
2. 延伸思维的开放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是在新课标下相对于原来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问题而言的。主张主体的参与、空间的开放、形式的多样、层次的多元, 做到因人而异与因材施作业的有机结合。它注重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开放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潜能, 从而获得生动、立体、全面的发展。开放性作业情节生动活泼、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 更能激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我们通过作业可以把学生引向课外, 拓宽知识来源, 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 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之外, 还增加了获取知识的其他渠道。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 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 充分体现计算机服务于实际生活的理念。
3. 学以致用的生活性作业。
陶行知说, “生活即教育”。生活有多宽, 教育就有多广。教育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生活性作业是联系计算机教学与生活直接有效的途径。因而, 我在布置计算机作业的时候, 结合生活, 面向学生,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留意生活的内容。作业设计时尽量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作业成为计算机教学与日常生活的枢纽, 学生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途径, 体验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四) 提倡多元化评价体系
要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就要改革教学考试评价办法, 计算机教学的考试评价需要多元化, 不能以传统的期末考试决定一个学生的最终成绩。我们应多注重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查,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考核学生的成绩, 详见下表。在考查考试中可以增加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自己单独通过动手设计作品来进行考核评价, 以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考查他们实际掌握技术的水准。
根据计算机教学目标与要求, 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发展需要, 可以和学校协商要求开设一些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内容的教学考查, 如计算机程序设计 (VB、C语言等) 、Office办公软件、Auto CAD、Photo Shop平面设计、Flash、工具软件、Dreamweaver CS6、Premiere、网络技术、硬件维修等课程的考查考试。
总之, 计算机课程不是传统的文化课, 与其相关联的知识可以说日新月异。因此中职学校在开设计算机教学时, 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 紧贴中职教学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中职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洁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J].信息与电脑, 2015 (18) .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8
【关键词】初中阶段 语文教学 写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43
语文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且代代传承下来的一门语言文化学科,在中国的灿烂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作文作为语文考试中必考的内容,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为了更好地契合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已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尝试,这其中有失败的教训,也存在成功的尝试。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将主要与大家一同探析关于新课改下如何助力学生提升作文写作技能的相关问题。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实践活动要以利于学生的学习为基准点开展,这是新课改下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要遵循的一条“法则”。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针对作文教师,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学校可能会采取不一样的措施。在此,笔者仅立足于自身对于新课改的相关解读,及其本人对于作文教学的一些个人理解和经验总结,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期待能够对大家接下来的语文作文教学有所启发。
第一,注重“积累”是提升初中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地基牢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自信而大胆地建造摩天大楼,才能保障所建构的高层建造不出现质量问题,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初中学生的语文作文学习。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作文素材和作文习作语言的基础设施,学生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使其能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感到更加轻松,才能写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作品。如果说,学生仅仅依靠在课堂上听取教师讲述的知识点,而不在课余时间或者说在具体地读书过程中不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和记忆,那么,学生们想要写出字词优美、结构匀称的优秀作文也只能算是“一厢情愿”。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加强针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的良好习惯。
当然,除了要提点学生自己要有自我积累的意识和习惯之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及其考试大纲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具体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定量的词汇和名篇,以供其参考和识记,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笔者在此所说的“积累好词佳句”的目的并非让学生们照搬照抄,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在充分地掌握这些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且很好地进行仿写和创新,才是我们强化字词积累的目的所在。
第二,教师的教学引导和评价也是能够影响到学生作文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初中阶段,学生在理性判断和分析能力上虽然有所成长,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学生已然名副其实地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而我们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一定要充分地尽己所能,助力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不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好词佳句的积累及其对于名篇名著的有效阅读,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作文写作技巧的教授。
虽然说,当前是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但是就总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而言,我们考试选拔的大方向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谁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谁就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先录取权。那么,助力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佳绩仍然是教师们应当遵循和贯彻的一个基本的核心法则,只不过,为了更好地顺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局势,我们要在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前提下,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助力学生自发地加强对写作的练习和写作技能的提升。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写作技能的讲解时,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积极地理解和吸收我们所传授的写作技巧,而非是单向性的灌输方式。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情境模拟法、举例法、仿写等各种方式,通过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掌握写作中的一些小技巧,以便于学生们能够在写作练习中逐渐找到“诀窍”所在。
第三,加强作文习作练习,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作习惯。作文能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也离不开学生自身不断地练习。所谓熟能生巧,纵使掌握了再多的技巧,但是不进行具体的实践和尝试,想要取得质的飞跃,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们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写作切入点的考查和了解,保证学生的写作大方向不出问题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
比如说,针对某一段文字,让学生在读后,自找切入点进行写作,那么,教师可以在让学生阅读之后,听一下学生们各自的想法和写作思路,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笔写作。对于其中存在问题的学生要进行专门的辅导,以便于使得学生们的写作思路和方式不出现偏差,不至于下无用功。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平时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看似无意间的一个举动,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却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動性作用。
第四,定期开展作文写作比赛,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助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措施。作文比赛是给学生提供竞争和角逐机会的平台,也是学生进行自测和相互学习机会的平台。通过作文比赛的形式,学生们可以对自身的习作水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使得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当然,作为教师而言,我们也可以对学生的作文习作真实水平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便于接下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是双赢之举。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篇9
黄从兴
(陕西省山阳县漫川中学)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备课成为思品教师追求的一个主要环节。在备课的环节、备课的艺术等方面阐述观点,期望有助于思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备课;环节;艺术;教学效果;优化
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一种弊端,即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缺乏信任感,尤其是网络大量负面因素的冲击,使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政治课相关理论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讲述的内容过多地呈现假、大、空现象。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学生学习思品课没有情绪,教师也没有信心,教学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作为政治教师,不但为人要正直,讲课的内容、举的例子、提供的教学资料都应该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师要想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何做到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做好备课这个准备环节,提升备课艺术水平,能极大地提升思品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一、强化备课环节的准备
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称为备课。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上好课,课前必须备好课。有人把教师备课过程,比喻为工程师的`设计工作,教案如同施工的设计图纸。工程设计图是精心细致的,教师备课也要精雕细琢。
1.详细掌握学生情况
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情况如何,如何根据教学对象制订出好的教学方案,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教师,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必须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而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影响教师教学效果。
掌握学生实际情况,首先要了解学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需求。学生知识体系是否扎实,决定了学生在作业或课堂提问中,对问题分析的能力。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组织好教学程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第三,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做事情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深入钻研教材体系
虽然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可现行的是新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要求等方面做了局部完善,有些知识更新的比较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认真阅读课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的中心思想、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解决好重点和难点问题、精心筛选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使教师所讲授的课堂脉络清晰、重难点突出、概念明确、知识结构合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前,要认真学习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这不仅规范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了对教学目标和程度的具体要求,还规范了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只有认真研读,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把握学生,不仅体现对知识的基本要求,而且体现了对觉悟、能力、心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明确了教材重难点问题的探究。
二、追求备课艺术的探究
备课时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上课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教师在设计准备工作中,不仅要备具体的知识目标体系,明确教学重难点问题,同时还得把握几大备课原则,从而使自己的备课发挥极大功效,全面提升自身教学效率。
1.把握系统性,局部和整体、主导和主体、教法和学法统一
在备课环节中,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局部和整体统一、教学对象的局部和整体统一、教学方案的局部和整体统一,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统一。备课时一方面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结构完整,体现结构完整和各环节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注重教师与学生协调,教法与学法同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2.明确目标性,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内容与形式统一
思想品德课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统一的任务,在备课环节中,教师必须立足于传授知识,理清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评价、表达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能力。
作为人民教师,在新课改下,能做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感受、去体验。在此提出我个人的几点浅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组织教学有所帮助,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5.
[2]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丛书之思想品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9.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4]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06-01.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技能】推荐阅读:
如何提升岗位技能水平07-15
如何提升小学课堂教学07-03
如何提升美术教学魅力12-24
如何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07-08
浅谈如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10-20
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如何提升论文10-26
谈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05-23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01-19
如何提升12-01
新形势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