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独立(共8篇)
论司法独立 篇1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论司法独立
专 业 供用电技术
班 级 供电1433
姓 名 王云
学 号 143123335
指导老师 高晓玲
论司法独立
专业:供用电技术 班级:1433 学号:35 姓名:王云
【摘要】司法独立原则源自于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对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但随着民主进程的发展,监督体制逐渐完善,监督主体也日趋丰富,可是,与那些框架内的监督主体相比,舆论监督有其特殊性,与那些在框架内的专业监督机关相比,舆论监督更具有随意性,而且大多数的媒体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这使得其对一些事件的看法与法律工作者相差甚远,这就产生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在我们当代社会,很容易使得司法妥协于舆论,司法独立原则遭到破坏。
【关键词】司法独立、社会监督、妥协
(一)司法独立制度的起源。司法独立原则最早产生于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中,王权的滥用,使得新兴资产阶级甚至是贵族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为此,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发展,对于没有限制和约束的贵族权利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一些列的斗争,1688年,为了限制王权,英国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该法案规定“非经法官同意,任何人不受监禁,行政不得干预司法。”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初步确立了司法独立原则。1701年,英国颁布了《王位继承法》,该法确定了法官终身制和法定薪金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司法独立原则的行使。孟德斯鸠关于三权分立的学说,为西方司法独立原则的最终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各个国家除了在法律上确认了司法独立制度,还纷纷出台了相应辅助法律在制度等多方面来确保司法独立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如加强法官的终身制,专职制、退休制、高薪制等,进一步保障了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制度对于我国来说,可谓是个“舶来品”。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的宪法,便明确提出:“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1982年宪法再一次明确司法独立制度。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虽说是“舶来品”,但却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制度有所不同,我国的司法独立并不是建立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而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对于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司法机关也并没有违宪审查权,必须严格执行,因此,我国司法独立制度并不是完全脱离于立法机关的一种直接的对抗式模式,而是更倾向于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只遵循于法律和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的干扰。
(二)舆论监督下我国司法独立制度的尴尬。从上可知,各国司法独立制度的内容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司法独立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利不被强大的国家权力所损害,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司法权行使的公平和公正,在此种意义上说,司法独立制度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可是在设立一系列的制度来确保司法权独立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司法权的监督和限制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司法权的行使,往往会直接导致公民权利的享有或丧失。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递越来越迅速、形式也趋于丰富,作为监督司法权的一项重要途径,社会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其对于司法权行使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如云南李昌奎案,2009年5月16日,李昌奎将同村的19岁女子击昏后强奸,之后将此女子与其3岁的弟弟一同杀害,极其凶残。2010年7月15日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5.16”案强奸杀人案犯罪嫌疑人李昌奎犯罪手段特别凶残、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其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应依法严惩。虽李昌奎有自首情节,但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李昌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两份不同判决书,一字之差的“免死牌”,死缓的终审判决结果,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三次判决,两次改判,的确值得回味。
(三)妥协的必然性。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责任不在舆论本身,而是在司法机关。我们不能把司法被舆论控制和影响的责任推到舆论本身,舆论的作用就在于监督司法权的行使,曝光、揭露违法违规的司法活动。而一种公开、公正的司法活动是光明正大,不怕曝光的1。其实,造成司法对舆论妥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法律本身不完善,导致很多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司法官员职业素质不高和职业道德风气的不良影响导致民众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的公正性不信任,对于案件判决易产生激烈反应;我国法院体系的设置、干部考核升迁制度以及政府文化,又使得法官不得不考虑民意,而由于传统文化和古代法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群众的观念和现代法律观念存在不一致;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发展的相对迟缓使得广大群众对法律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的干预必然会造成法律适用的不严格,最终造成法律威信的逐渐丧失,我国法治社会建设面临阻碍。
(四)如何看待这种妥协。对于司法对舆论的妥协,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
1、好的方面:舆论监督是对司法权行使的一个重要的监督途径,有利于公开透明审判制度的发展。很多案件中,舆论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上述云南李昌奎案中,由于舆论的压力,法院出了对案件进行审理外,更重要的是对审理该案的法官等是否存在贪腐行为进行了调查,这对防止司法权滥用具有重要 作用。
2坏的方面:新闻媒体的报道,社会的舆论,对于受理案件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容易先入为主的产生一种印象,进而影响其对事实的认定,违背其客观的准则。法官为顺从民意,违背法律原则(特别是罪刑法定原则),立法者意图等,如忽略法定从轻情节,从重处罚。过度听取民意,会造成重刑的扩大适用,对于证据不足,或是没法定案的案件,由于巨大的舆论压力,仍会造成冤案错案的产生。导致各地判决差异大或是迫于压力反复改判现象的产生,使法律丧失威信,沦为受某些人操控的工具。
(五)如何做首先认识到司法独立原则具有重大意义,不可丢弃。作为司法机关,在舆论的监督下,应该坚持依法办事,正确面对舆论的监督,避免盲目地迁就舆论,坚持公正司法。
1.结合本土文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出台法律法规、完善法律,使问题的解决方法明朗化,的确可以减少许多争端,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基本的途径。
2.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强其办案能力,可以减少一些冤案错案的发生。
3.扩大审判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扩大审判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不仅在审判过程,在侦查过程、取证过程等过程,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是可能会影响案件侦办的情况,其他均应通过各种手段公开透明的向公众发布案件讯息。
4.从制度入手,增强其独立性。从制度方面看,我们必须改变司法行政化的现状,从财政上保证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对于司法人员个人,也应从法律层面保障其权利,如职位升迁、工资保障等。5.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基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于接受的法律普及活动。
6.给群众以表达民意的渠道,同时完善法院自身纠错制度。可以考虑增加一种民意的释放途径,同时加强法院本身的纠错建设,因为我国现在普遍司法人员职业素质并不是很高,冤案错案不可避免,而与之相伴的国家赔偿制度却不完善。所以适度的听取民意有利于防止冤案错案的发生。
7.判决书中,在法院认定的内容中可以加入法院从法理的高度所作的考虑,不仅会让当事人容易接受,利于执行,从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事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宣传和教育。
【参考文献】(1)谭世贵:“论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2)转引自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李如万:《司法独立研究》(4)《关于司法机关独立的基本原则》。(5)熊秋红:“司法独立原则的含义及其保障规则”载自《依法制国于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6)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7)苏立:《法制及其本土资源》,1996年10月第一版。
论司法独立 篇2
不被监督与制约的权力必然具有扩张性, 作为权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权的无限扩张会侵害公民的正当权益, 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给社会舆论监督提供了有力的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 社会各个阶层参与度提高, 通过网上跟帖等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态度。通过这种揭露、批评的方式来提高对案件的关注, 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法官在裁判的时候, 在忠于事实与法律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来平衡各方利益, 使裁判结果更具有合理性。
社会舆论监督司法公正, 大部分是通过对相关案件的揭露、讨论来实现的, 司法需要公开化的运行。最重要的是监督效果比国家机关的“硬监督”[1]更有力、更全面、更彻底。网络媒体可通过情况反映、内部反映、建议书等形式, 向司法机关反映存在的问题, 由负责人在限定的时间内, 把调查、处理结果告知媒体, 由媒体根据情况需要, 将调查和处理结果公之于众。
二、司法公正与社会舆论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有利有弊, 但两者在内在价值的追求上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正义。司法公正与社会舆论监督二者的利益平衡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所追求的。
(一) 司法公正与社会舆论二者的统一性
从表面上看, 二者是矛盾的, 但其本质是现代宪政国家追求的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公众自发的网舆论体现了一种民意, 具有导向性, 容易受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待一些问题上可能会出现分歧甚至对立, 也可能较为一致。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 公众的言论自由有充分的保障。虽然在涉及一些敏感问题上的过激言论会遭到论坛管理者的删除, 但就此过程而言, 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涨, 也有可能推动法治文明的进程。具有其积极的一面, 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
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 司法公正与社会舆论监督是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两者的终极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即, 二者都是从社会公正与人权的价值理念中获得它们存在的全部意义。
(二) 司法公正与社会舆论二者的矛盾性
社会舆论代表某一群体的民意, 然而民意具有非理性非客观性。人的思维是不一致的, 看待问题是有偏差的, 公众关注一起案件时, 并不总是能了解案件相关的方方面面, 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不同的群体关注的立场也是不同的, 这, 也必然导致了其看法和论点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一些双方当事人社会地位悬殊的案件中, 社会舆论往往忽略了案件事实本身的客观性, 不自觉地站在弱势一方的立场上。
近几年社会舆论中兴起的“网络舆论暴力”成为人们乐不此比的实施手段。人们总是热衷于挖掘背后隐藏着的一些东西, 比如个人隐私, 严重侵扰了受害者的生活安宁。让人于现实的秩序之外, 此种手段严重的威胁了尚待完善的民主法治精神。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后果不堪设想。而强大的社会舆论给司法工作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法官不得不将所谓的民众的意志考虑进去, 出现了舆论绑架司法公正的尴尬局面。
三、司法公正应理性的对待社会舆论
司法的运作需要认真对待社会舆论, 但问题在于如何提取民意。首要的前提是, 舆论只是民意的一种表达形式, 并不等同于民意。司法过程中把一般的舆论误认为民意来对待的表现, 实质是误读了民意的内涵, 更违背了司法正义。
司法毕竟是以法律为依据、由专门机关开展的职业性活动, 它有特殊的要求、特定的方法和特有的规律。它固然有大众化的一面, 更有专业化的另一面。司法是理性的, 进入司法的民意必须是理性的, 外在的民意也必须以符合司法特点和规律的方式进入司法活动, 成为司法的一部分。民意必须通过司法的途径成为其组成部分, 才能在司法中发挥作用。司法对于社会舆论必须有一个认知、筛选、过滤和转化的过程, 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和由外而内的认识和吸收过程。
四、寻求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的平衡点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舆论监督是一种民意的表达方式, 是一种人民群众的监督, 而司法裁判依据的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是由人民所制定的具有民主性。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都是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所追求。要保证双方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现实社会中, 坚实的社会基础是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 要兼具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就要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让群众有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才能够极大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与当事人的利益相关。司法的公正性会使公众更加认同司法, 有助于树立司法的权威性, 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只有被公众认同的司法, 才会被遵守。特别是在法治社会的进程中, 司法机关应该把审判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要做好法律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积极关注民意, 正确回应民意, 用人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宣讲释明法律, 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接受认同司法, 有助于良好的司法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科恩.论民主[M].商务印书馆, 1988:12-31.
论中国司法的审判独立 篇3
关键词:审判公;正审判权;三权分立
一、审判独立的价值
(一)从政治的角度来看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可以有效地防止立法权、行政权的扩张。西方国家法治思想发育全面,三权分立的思想根深蒂固。正是由于在三权分立的思想下,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审判机关相互制衡,互不干扰,相互监督,形成三角形最稳定的结构,法制才得以发展的完善。我国虽然不奉行三权分立理论,但是如果处理好党政机关同司法机关的关系,同样可以建立良好的司法发展环境。
(二)从司法的角度来看
司法机关只有独立运作,不受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影响,才能做出不偏不倚的判决或决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避诉、厌诉传统的社会,普通百姓往往不愿意走进法院的大门寻求帮助,而诉讼往往是他们最后的救济措施。基于此,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更应该注意完全依照法律办案,不夹杂其他成分,给大众创造多一份的信任。正如马克思所言,“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1]
二、目前影响我国审判独立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宪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已经有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相关内容。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基层法院,仍然是人治大于法治,人情胁迫法律,这都严重损害了司法独立的威严。
(二)各种权力的干扰
1.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了独立审判
我国的法院没有在宪法的规定中得到实质的认可,法院的人、财、物没有法院系统独立的受税收来源,而都由地方的党、政府供给,上下级法院之间只是监督关系,并不能解决最紧要的财政问题。在一些地方,法院的财政受制于当地的党政机关,常言道“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这直接导致有些地方法院在办案时考虑当地党政机关的意见。不幸的是,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并无专业的法律培训经历,常常是将私人恩怨、个人利益得失施加于当地法院。
2.审判权过于分散
如前所述,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就是法院行使审判权时,只需要服从于宪法、法律、法院自身的判例,不受其他立法、行政机关、上级法院的影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这一权力常有被践踏的情况。常见情况就是上文提到的党政机关干预司法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司法机关中的检察机关、法院利用职务便利插手经济纠纷,把本事民间纠纷当做刑事案件来处理,使当事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常见的罪名例如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三、审判独立的保障和实现
(一)党的领导不应干涉审判机关
我国坚持审判权独立行使,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二者都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都为我国可以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服务。[2]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上文提到过的,个别党政机关的领导人员、工作人员以权压法,干预司法;二是个别法院将党的领导夸张化,把党的合理领导当做是对司法的干预。处理好这两个矛盾,要分开讨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一机关权力的行使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指引,这是我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治理国家决不能动摇的原则。我国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组织上、政治上。党可以为司法机关的发展把握社会主义方向,还可以为司法活动的运行挑选优秀的人才;但也要切记不能出现上文提到的党政机关因个人利益干预司法的情况;另一方面,司法机关对审判权的行使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是完全排除党的影响,是要接受党在全局、宏观上的领导,坚持在个案,微观上做到独立行使审判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二)深入推进司法改革
我国并不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主张严格的三权分立制度,受此影响,我国的司法机关总是带有行政色彩。[3]在法院,我国的审判权属于审判员、合议庭、审委会(当然审委会不必然参与审判),其他任何个人、组织不得干预审判权的行使。因为只有审判员、合议庭、审委会能实际参与到审判中,只有他们才能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法院中的院长、庭长是一个法院中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只有参与到案件的审判中,才有资格做出裁判。但现实中却又背道而驰的现象。一些法院的制度是,法官判案前要向庭长,副院长做批示。而这些行政人员为参与到审判中,没有真实体会案件的审理,做出的裁判也可想而知,这就是行政干预司法。另一方面,在审委会参与的案件中,审委会研究决定重大疑难案件与审判程序的直接原则和公开审判原则相悖,还容易拖延案件的审理时间,正所谓“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即使案件得到公正裁判,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迟到的判决书却会造成更大的时间成本。在这一点上,可以改革将审委会的职责限制为总结判案经验上,即使遇到重大疑难案件,安排能力优秀的法官,或者庭长、副院长去审判。
要改革上下級法院的请示制度。上下级法院是相互独立的,上级法院只是对下级法院有监督职责。下级法院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的案件不得请示上级法院,上级法院对于下级法院不合法的请示,也应该退回。对于下级法院管辖范围内的案件,上级法院不得干预。对于确实重大疑难、不适宜下级法院管辖的,应当已送至上级法院。
参考文献:
[1]张千帆.宪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13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浅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改革 篇4
时不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是以“关系”为依据,“以人情”为准绳。把打官司变成了“打关系”。为了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可以致国家法律于不顾,索贿受贿,徇私枉法。二是违法查封、扣押财产,违法办案、违法执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基层法院为了“创收”,成立所谓的“讨债公司”,借此来为当事人讨债以谋取经济上的利益,按照讨回来的标的额的大小提成。为了达到多提成的目的.,有些法院的执法人员,不惜以手中的司法权作为棒子,随意查封、扣押当事人的财物。还有的法院司法人员为了保证为自己行贿的当事人胜诉,还采取伪造证据、变造法律文书的手段,同一方当事人沆瀣一气,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三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下,偏袒本地当事人,损害外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些地方的司法机关相互之间争夺管辖权,以图偏本地当事人的利益,并获取更多的诉讼费和财政返还,有的审判机关则利用法律条文中不够完善地方,钻法律的空子,甚至不惜违反法律去维护本地或本部门的利益;有的地方审判机关拒不配合、协助其他地方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执行,有的地方的司法机关则为了自己本地区或本部门的暂时利益不被侵占,公然越权使用或者滥用强制措施。四是有些司法人员违反审判纪律,泄露审判机密,为律师介绍案件或为当事人推荐律师,从中牟取利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腐败风气的侵袭,有些司法人员在行使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司法权时,只从个人的利益得失出发,公然违反审判纪律,向案件当事人泄露审判机密;还有些审判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寻租手中的公权力,搞所谓“内引外联”、“发挥优势”。五是乱收费、乱拉赞助,诉讼费管理比较混乱。有的法院为了解决经费困难,想尽千方百计采取乱收费、乱拉赞助来搞所谓“创收”。有的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把一些不必要的费用转嫁到被告人或者被害人身上;还有的法院对于当事人上缴的诉讼费用乱提成、乱分配,不如数上缴国库。更有甚者的是一些基层法院,真有些因“穷困”而不忘“思变”,假期借手中的司法权乱收费、乱拉赞助。六是对当事人态度生硬、冷漠,耍特权、耍威风。人民法院,顾名思义,应当是为民作主、伸冤,保护人人享有平等权利的地方。可以说,一切遇到权利被侵害的当事人,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法院。然而,由于司法人员没有真正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投诉的当事人不热情、不耐心,态度生硬,言辞冷漠,使投诉者望而却步,心灰意冷。更有甚者,有的司法人员,借自己手中的权力,给当事人耍特权、耍威风,动指责训斥。以上六种是司法腐败外在的主要表象形式,那么,在这种表象形式的后面,应当是司法腐败的本质成因。司法腐败表象深处的本质是司法权行使过程中的行政化、官僚化与功利化,而根本原因是体制层面上的问题。从静态的角度不定期观察,从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包括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机构与人大的关系、法官的选拨任用、审判机构内部的组成等等,都是独立于行政权之外的,而且国家宪法同其他法律都规定,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者个人的非法干预。但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却出现了让人悲观的情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司法权的运行却仍然没有真正摆脱行政权左右的阴影。特别是在人民法院人、财、物的保障和审判程序的启动、运行与终结等环节,所受到行政权力的干扰和影响甚烈。与司法权行使过程中被行政干扰而伴生的是司法权的官僚化,它感染司法体制的最明显后果就是法官的等级化:一是形成了由普通法官到庭长到副院长到院长的裁判等级体系;二是建立了根据部级、局级、处级、科级等不同级别确定法官政治待遇和裁判水平与裁判力高低的法官位阶体制。三、司法腐败探因司法体制上的缺陷。我国司法体制长期以来都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体制,包括人民法院在内的地方各级司法机关,归属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其人、其财、其物都由地方政府管理或者负责解决。由于司法机关归地方党委领导,在人、财、物等各方面都受制于地方政府,因而它们只对本地区的党政领导负责。每当处理跨地区的纠纷时,自然会竭尽全力维护本地区的利益,由此而形成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当司法权是一种横向的权力从属关系,地方法院对地方政府形成密切的隶属和依附关系时,就足以使司法机关不敢冒犯行政部门。在这种人财物都掌握在地方党政领导手里的情况下,法院很难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地方党政领导的意志法院和法官都必须执行。同时,从客观上来讲,这种司法权的横向隶属、依附关系,也必然迫使地方法院只有与地方党政领导合作才能正常开展工作。法院和法官明知有些案件的处理不合法、不公正,但若坚持原则,秉公执法,顶撞了某些地方某些领导,法院的经费就可能紧张,法院的用车,干警分房就要受影响,工作就难以开展,有的职务升迁就可能“搁浅”,甚至还可能被无端调离、罢免和受到政治上的打击报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国的行政区域性的社会结构和浓厚的人情关系对审判独立和司法公正也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过去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原因,法院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法院的家属工作、子女的入托上学、就业等都依赖于社区解决,而中国的社区自我保障能力很弱,社区的许多公益事业还主要靠地方政府解决。这样,法官对社区的依赖又转变为对地方政府和地方利益的依赖。而地方行政机关的权力影响也必然通过这些依赖而渗透到司法领域的各个环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方保护主义是司法公正的大敌,是造成司法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司法组织机构及其行为的行政化,也必然导致司法腐败。这种行政化首先表现为法官听命于法院内的行政领导。法官的升迁进退,主要由行政首长说了算。这种制度虽然便于从上到下的控制和管理,但其致命的一个弱点,就是客观上在法官的自主行为与良心之外设置了由上级所控制的利益。这就使法官很难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其次,法院行政化表现为法院内部关系的科层化。科层制是行政机关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目的在于快速高效地推进首长意志以维护行政秩序。法院事实上形成了审判员服从庭长、庭长服从副院长,最终大家服从院长的行政体制。由于这种权力服从关系得到强化,法官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司法主体,而必须对院长的指令,惟命是从。再次,法院行政化表现为不同审判监督法院关系的隶属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上下级法院之间已经变成了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凡此种种,都有碍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四、防止司法腐败的体制保障依法治国的要旨就是要制约权力、保障权利。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法院、法官及其保证其独立地位的司法制度。唯有这样,才可能使法院处于中立的仲裁人的地位,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这也就是说,要清除司法腐败,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法院体制。市场经济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体现公平、公正,为了保障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康发展,必须在政府之外建立起一个有权威、独立和公正的司法制度。独立是确立司法机关与外部机构关系以及确立内部组织结构的原则。独立是指法院享有审判权的唯一主体,法院系统独立于任何其他社会主体,只服从宪法和法律,同时,对法院系统内部来说,各法院间是独立的,独立行使职权。在同一法院内部来说,法官独立审判,也只服从法律。要实现审判权的独立,就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法院体制,逐步将审判事务与司法行政事务分离开来,使审判权的行使彻底摆脱行政权的干扰。真正实现审判独立。同时,在建立法院独立审判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改革审判制度,保证法官中立、以减少法官腐败的机会。为此,必须逐步取消法院内部的审判委员会和合议庭,大部分案件应实行法官独任审判制,只有对重大复杂的疑难案件才实行合议审判制。取消审判委员会,把一切审判权交给主审法官,案件办得好坏的的责任由审案者承担。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诉讼环节,缩短诉讼时间,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并且还可以大大促使法官素质提高。此外,还应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我国目前已有的监督体系大致包括国家权力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党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自身监督、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在这些监督中,国家权力监督即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层次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监督。这种监督对于保证宪法、法律和法规的正确实施,保证司法机关公正行使审判权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大的监督权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法定的形式和程序,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执行法律而进行了解、检查、审议和处置的权力。人大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的监督。动摇了人大监督权,就是动摇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而最重要的就是对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进行监督。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各级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都对本级人大负责,受它监督: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受它监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藐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监督意见后,被监督单位要认真办理,及时整改,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大常委会反馈整改情况,直至监督意见完全落实为止。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大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各级人大除了每年一度在召开代表大会时听取并审议法院和检察院的报告之外,再也看不到什么令人信服的监督举措,使监督权流于形式。因此,在进一步强化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活动行使监督权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其他监督措施,健全有效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
论司法职权的配置 篇5
论文提要:司法职权的配臵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也是司法改革近十年来在司法领域乃至法学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臵,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的方向、目标,将公正、高效、权威三者辨证地统一起来,力图通过公正赢得权威,以高效体现公正,以权威保障公正。为了保障这一目标的真正实现,十七大报告分别从宏观层面的体制革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观层面的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臵,微观层面的行为调整———规范司法行为入手提出具体改革方略。可以说,司法职权配臵的科学、合理与否,是检验司法体制改革是否深化的重要尺度,是司法行为能否得以依法、有序实施的前提条件,进而,科学、合理的司法职权配臵关涉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真正建立。
司法职权的合理配臵,是加快司法改革步伐、优化执法环境的基本保证;是提高司法水平、实现司法公正的政治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笔者就当前我国司法职权配臵存在的问题、设立应遵循的原则、重点围绕如何在法院系统内优化司法权配臵进行阐述。
关键词: 司法职权 机制运行 资源配臵
一、关于司法职权和优化司法职权配臵的现实意义
司法职权,即司法权,指检察机关或法院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依法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审判的专门活动。由此可见,在我国,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审判权即适用法律处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检察权包括代表国家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抗诉等。而应用法律处理的案件,仅指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的侦察、审判。我国的司法权在文字表述里不包括公安机关行使的权力,把公安机关归属行政管理,司法职权即司法权,在我国,司法权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
科学、合理的司法职权配臵,是检验司法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尺度,是司法行为得以依法、有序实施的前提条件,司法职权的科学、合理配臵关涉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真正建立。只有科学、合理的司法职权配臵才能使得相应的部门、机关、个人摒弃部门利益、抛弃机关得失、消除个人偏见,真正着眼于为民司法,秉公司法,进而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只有科学、合理的司法职权配臵才能明晰相应的部门、机关、个人的权力、义务、责任,才能使得相应的部门、机关、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部门之间、机关之间、个人之间的摩擦、扯皮与内耗,进而达到司法的高效运行;只有科学、合理的司法职权配臵才能使民众相信司法职权的行使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独立公正地行使,才能使民众获得对司法的认同,进而司法才能在民众中树立真正的权威。只有科学、合理地优化好司法职权配臵,才能完善机构设臵、职权划分、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健全权责明确、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当前司法职权配臵存在的影响机制运行的问题
通过观察现行法律规定以及当下的司法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当下的司法职权配臵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其严重制约了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建立。
首先,司法职权在中央与地方的配臵问题上,出现了司法权的地方化问题。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应当奉行统一的法制,地方各级司法机关是国家设在地方的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但在司法实践活动中仍然存在司法权地方化倾向,使得地方各级司法机关在行使国家司法权力过程中受到地方因素的不当影响、干预,使得地方各级司法机关难以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力,导致司法公正难以实现、司法权威难以树立。在个别地方,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其次,不同性质部门之间的司法职权配臵问题,出现了司法权泛化的问题。司法权应当由特定的主体行使,然而,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司法权在行使过程中却出现了行使主体泛化的现象,导致多头司法,部门本位主义盛行,司法有失公信力,司法权威不高。
再次,司法权与司法行政职权的混同,相同性质不同层级之间以及同一部门之间的司法权配臵出现失衡。实际上,司法权与司法行政职权是两类性质不同的权力,它们的行使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而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这两种权力却出现了混同,严重影响了司法职权行使的效率。出现了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趋向,成为优化司法职权配臵的瓶颈。下面重点讲述司法行政化管理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第一,行政化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优化司法机关内设机构的改革。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下,司法机关的工资标准要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规定的行政等级标准确定,甚至要报请国家公务
员管理机构批准,司法机关没有自己的工资序列、无权决定司法人员的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在司法机关,无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物质待遇,离开了行政级别,司法机关要想提高司法人员的待遇,就无从谈起。在法院,法官等级不与经济挂钩,经济待遇完全靠行政职级才能享受,所以每个法院都希望尽可能多地设臵一些内设机构,以解决司法人员的待遇问题。其结果,司法机关的内设机构难免越设越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在司法机关,非业务部门设臵的越多,司法人员的精力就越分散,不但会占有有限的审判资源,而且会使审判工作的效率降低,严重影响审判职权的高效运作。
第二,行政化管理模式造成司法职责不明,不能保证司法职权公正和高效。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下,不同岗位的司法人员难以明确划分其职责权限,只要在行政级别上处于上级的地位,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定式,向下级发号施令,而没有权限范围的概念。例如,信访案件,上级对下级层层传递压力,有的地方建立了信访案件源头追究制度,谁审判的案件谁负责到底,本是无可厚非,但信访案件多数是无理上访,法官面对信访案件的行政压力,使得他们在办案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当事人闹事的风险而不是法律的适用,影响了案件的公正审理。又如,法官办理案件应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审判,但是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下,办案人员往往没有处理案件的职权,而是要按照行政建制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影响了办案独立性和高效性。
第三,行政化的考核管理方法,难以建立符合司法工作规律的考评机制。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下,对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考评,以“德、能、勤、绩” 为考核内容,都是以上级的评判为评
价标准,在考评的方式上都是个人述职、群众和领导打分。这既不能反映履行司法职能的状况,也违背司法活动的基本规律,只会促成了法院和法官的浮燥风气。因为司法活动优劣的判断标准是事实判断是否正确、法律适用是否准确、案件处理是否公正。而群众打分和领导评价往往是“印象分”,既无法反映司法工作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反映履行司法职权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下难以做到司法队伍的分类管理和优化,难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司法队伍。要实现司法职权的高效运转,就需要按司法工作特点和行使司法职权的需要对其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从而实现司法职权内部配臵的优化。但目前,我国法官被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其进出、考核、晋升、待遇与其他公务员的管理几乎一样(除了任职资格要求更加严格之外)。职务职级晋升更要由有关人事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和决定;甚至连法官法规定的法官等级也要按照行政级别来评定,导致司法机关的内部管理不得不跟随行政机关的指挥棒转,无法脱离行政职级进行分类管理。这种状况,进一步加剧了司法机关原本就存在的行政化观念和管理模式,使司法机关的内部管理呈现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三、如何优化司法职权的资源整合配臵,建立具体的运行机制。
(一)以实现真正的司法独立为基本原则。
司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高效,公正是人类在各个领域都普遍追求的理念。而司法公正,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运用法律主持公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准确、合法、及时将法律适用于对诉讼的裁判之中,使裁判结果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增强民众对诉讼的信赖。而
司法独立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我国宪法第126条明确规定了法院与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肯定了司法独立是有法律依据的。但实际上困扰司法改革多年的是审判权与检察权得不到真正的司法独立,突出表现是行政对司法的干涉。法院的人、财、物均受制于行政机关,造成了司法机关不得不听命于行政机关的不良干涉,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了裁判不公的情况。若行政机关仍然掌控着两院的经济命脉,也就意味着司法仍然得不到真正的独立。
(二)建立符合司法工作特点的人事制度。
司法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司法人员及其组合的优化,才可能实现职权配臵的优化和职权运作的高效率。所以,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应当由司法机关按照最高司法机关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自行决定。国家应当设立区别于行政等级的司法人员工资福利序列。法官的等级、职责权限、工资福利,应当按照从事司法工作的资历和水平,由司法人员管理机构独立决定,而不应当完全按照行政级别由行政机关或行政管理部门来确定。对于考评机制要进行改革,取消不合理的评比标准。法官的考核应当注重其工作的业绩,要讲究定量考核,减少人为评分因素,简化考核方法,要绝对的抓好审判管理质效指标管理。对法官的评价应当看他的职业道德、法学素养、办案能力等综合因素,因为衡量一个法院审判工作开展得如何,要看是否符合公正与效率的标准。这样,把司法人员的注意力从关注行政级别的晋升上引导到
(三)建立科学的法官保障制度。
切实提高办案法官在法院内部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是审判资源能否得到优化的关键和保障,提高法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是
鼓励法官积极办案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法官职业化的目标尚未实现,“就中国法院的现实看,对多数干警而言,法院工作还是其谋生和满足其他各种需要的主要手段,他们共同的、迫切的需要仍然是改善生活状况。”法官经济待遇低于法官们要求的普遍期望值,没有养老保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法官职业的尊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法官社会地位不高,但办案风险极大,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法官参与办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的法官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做好了法官经济保障制度,真正落实了优待法官的经济政策,提高法官福利待遇,完善法官养老机制;另一方面要做好对法官的保护机制,法官除故意违法裁判外,对法官因法律认识错误或是为了顶压力、抗干扰的,要实行言论免责和加强人身保护。这样,法院才会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完善信访处理机制。
对于涉诉信访案件,要有正确的认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心浮躁不稳定,负面事件不断,如果对涉诉信访案件建立源头追究制,不利于对办案法官的保护,极有可能引起法律适用的偏离。对涉诉信访案件,要按照最高法院和省委关于涉诉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部署,统一组织,集中专门力量处理。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完善法院的各项配臵,深入推进司法职权的合理配臵。
参考文献:
1、齐树洁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2、陈卫东在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第一届年会上发言,《法制日报》,2007年12月09日。
3、孙万胜《论司法改革观念的定位》。4《人民司法》2000年第4期。
论司法警察形象的塑造 篇6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塑造司法警察的含义是指司法机关在有序地情况下建立一个良好的、正面的、合格的司法警察的形象的过程。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意义重大。可是,现实情况是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现状并不理想,而且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分析司法警察形象塑造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途径:
1、内强素质,2、外树形象。
关键词:司法警察;形象;问题;解决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队伍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警种,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准军事化的司法力量。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司法警察作为法律权威的维护者和执行者,直接影响着社会各界对法治社会的评价,关系着构建法治社会的成败。司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司法警察在与当事人、旁听公民以及社会公众交往中时间上的短暂性、对象上的不稳定性和认识上的不完整性。这种一带而过接触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全部印象和终极印象,恰恰这一印象又与司法警察乃至人民法院整体形象紧密相关,因此司法警察的良好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给警察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并轰动全国的案件不断发生。公民开始对警察不信任,有更多的抱怨指责,警民关系变得不和谐,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得不到公民的帮助,常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因而进行警察形象研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还是现实的需要。本文以司法系统的司法警察为研究对象,对警察形象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警察 形象建设工作的建议,并初步探索警察形象定位问题,为塑造新时期警察形象,提高队伍的战斗力提供参考依据。
司法警察形象塑造这个论文题目的研究意义在于: 第一、警察形象是警察组织的生命,对警察形象的研究,可以提高警察组织自我管理水平。进行形象的建设,是对警察组织自身优势的进一步提炼和挖掘,增强警察组织公关和角色意识,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为职能的行使创造条件。第二、警察形象与警察职能密切相关,形象的转变是职能转变的要求和折射,并且可以反作用于职能的行使。对警察形象的研究,可以深化和拓展对警察职能的研究,为新时期警务改革提供借鉴。
第三、从当前的社会背景出发,根据时代特点对警察形象进行重新定位,使警察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增强亲和力,改善警民关系,提高警察美誉度,促进警民和谐。
一、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含义
什么是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的特征和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是公众对一个组织的总体评价。组织的形象信息是公众对组织形象构成要素的反映或评价。形象构成要素可分为两大类:内在形象要素和外在形象要素,其实就是指形象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形象的内涵是指这一形象的本质属性,它构成了不同形象之间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形象独特的感性特征,如人物的具体外观及其言谈举止、心理活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等等,它是作家明确写进作品之中、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部分,形象的外延是指形象以其独特的感性特征所包含的具有本特征的对象。在公共关系领域,形象被界定为组织的整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什么是警察形象?《辞海》中解释“警察”,意思是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公职人员。司法警察形象是指司法机关和警察个体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是社会公众对它们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司法警察形象体现了司法机关的精神风貌,是司法警察内在精神品质和 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警容形象、执法形象、服务形象、素质形象四个主要部分,它是警察价值观念、职业素质、道德修养、廉正意识、服务作风、办事效率、警容风纪的综合反映。
司法警察的塑造是指司法机关在有序地情况下建立一个良好的、正面的、合格的司法警察的形象的过程。
二、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及意义
司法警察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司法警察是司法机关联系和伸向社会公众的触角,扮演着司法机关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司法警察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形象。因此,建立司法警察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一)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新时期司法机关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等,这些都是司法机关的主要责任。没有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司法工作就很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出色完满地完成这些任务。只有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人才,才能与广大民众契合,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司法机关的光荣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司法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建立合格高效司法警察队伍的前提要求之一。
司法警察形象的塑造,可以保证检察工作顺利进行,因为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要求中包括了健全办事机构,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装备良好、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检察机关司法警察队伍;同时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管理,依法参与办案,这些要求能从根本 上提高司法警察的工作效率,建立合格高效的司法警察队伍,切实发挥司法警察的职能作用。
(三)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针的需要。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开展司法工作对司法警察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警察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因此,只有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更好地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
(四)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是树立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需要。
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有利于不断促进司法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司法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树立和改善司法警察形象,在经常沟通与交流中达到对司法工作的理解,从而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使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五)塑造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是借用社会力量解决警力不足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基层警力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司法工作发展的“瓶颈”之一。基于我国财力和物力,大量增加警察数量来满足警务需要和社会需要是不现实、不科学的。因此,无增长改善论成为国内外解决警力不足的共识。无增长改善论就是在不增加警察数量的情况下努力提高警察素质,从而增强警力的理论。这与塑造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的内含与外延不谋而合的。
(六)塑造良好的司法警察形象是应对入世,与国际警务接轨的客观要求。
国际合作在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市场体制、法律体系以及各种相关的管理机制逐渐与国际接轨,政府职能迅速转 变,国民素质快速提高。这些都对警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广泛深入,对当代中国警察工作开展的方式、信息交流渠道、沟通协调途径都提出了更为具体、更为国际化的标准。上述问题的解决必须要着力塑造好司法警察的形象,切实提高司法警察的综合素质,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与国际警务接轨的目的,达到有效合作。
二、司法警察形象塑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司法警察队伍的主流形象是好的。司法警察通过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公众提供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公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警察形象,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一)警力严重不足,影响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正常进行。一个案件的执行,从送达执行通知、张贴公告、强制搜查、强制扣押到强制移交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司法警察的参与。司法警察还担任着维护民商事案件庭审秩序、院机关安全执勤等其他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人员调配上捉襟见肘,警力不足,连正常工作都无法完成,这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中的形象。
(二)司法警察人员编制偏少,不能满足当前执法工作的需要。
法院系统的人员编制基本上是1983年国家核定的,后来有少量增加,但2001年机构改革精简了10%,司法警察占法院人员数量12%的比例也没有调整,而当前的案件数是八九十年代的几十倍。案件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司法警察工作量的增加,不断加大的法警工作量和人员编制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缓解人员紧缺的情况,法院只能从社会上聘用人员担任司法警察工作,而聘用法警没有执法资格,也不具备司法警察需要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能很好地完成法院的工作,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中的形象。
(三)警务装备落后,远不能满足司法警察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警察警用装备配备标准》规定,对基层法院法警大队的武器、警械、通讯器材、交通工具等都有相应的配置标准,警务装备是确保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物质保障。但目前司法警察专项经费不能保障,法警大队必要的装备很多不能按标准落实。这不仅使法警队伍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制约了警务任务的完成,而且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的外在形象,给人一种落后、不专业的错误想法。
(四)司法警察素质参差不齐,不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录用和聘用司法警察是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有部分法警有文凭没有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差,协调与处置能力低,稍微碰到复杂一点的事情就手忙脚乱、不会处理。另外,有个别法警的身体素质较差、业务技能不高,这就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严重的形象。
(五)组织纪律松散、团队意识不强。
司法警察是司法警察的一支特殊警种,是人民法院的一支准军事化的队伍,应当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如果一支不讲政治、没有组织纪律、没有团队意识、你行我素的队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肯定是一盘散沙,不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重影响了司法警察在民众严重的形象。
三、造成司法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一)、来自司法机关内部的原因。
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第一,由于人事管理上进口不严,导致少数素质低下的法警进入了司法队伍,影响了队伍的整体形象;第二,少数法警受不良风气影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反映到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 纪律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社会群众不满意的行业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司法警察身上,但性质恶劣,但后果严重,影响极坏,严重败坏了司法警察整体形象。
2、日常执法工作不力。
一是落后的管理方式与公众需求产生较大差距,机械呆板的工作方法和无法适应形式发展的要求,造成群众对司法工作绩效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三是法制宣传不力,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3、监督机制不健全。
治警不严,惩处不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一方面,队伍中少数害群之马未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使得后来者引以为戒;另一方面,无法约束法警的思想、行为,导致法警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4、缺乏现代法治能力。
这是警察素质和警察文化的软肋。不少警察我行我素,不管不顾,普遍缺乏人权观念、程序习惯、取证能力和公关意识。
(二)、来自社会其他方面的原因。
1、群众容易以偏概全,混淆视听。
在频繁的警民接触过程中,一些群众由对少数警察形象、作风的非议而形成对警察群体的错误认识;由极少数警察身上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产生对整个警察队伍的不信任。这些有偏颇的认识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警民隔阂。
2、保障不力,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公安及司法机关的问题之一。致使正常工作无法开展,“以罚代刑”、“以罚代拘”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察文明的执法形象。其次,警力不足,任务繁重,基层警察超负荷工作,经济利益却得不到保障,挫伤了广大警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影响了警察的执法服务形象。
四、司法警察形象塑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司法警察良好的岗位形象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靠一朝一夕,不能单看一时一事,更不能随意应付,必须进行长期的修养和锻炼,坚持系统的学习和提高。要以文明执勤、礼貌待人、规范化作业为体现,塑造司法警察良好的岗位新形象,推动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警察的形象应是公仆形象,让人民满意的形象。因此,司法警察形象建设的目标就是提高全体警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树立起成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加强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改善警民关系,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多策并举,多管齐下,使司法警察高大形象在群众中得到升华。
(一)、内强素质。一个部门形象是自己树立的,警察形象的好坏不是由别人吹捧或批评所决定的,是警察自己掌握着形象毁誉的“切换键”。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只是个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警察形象中的仪表形象、社会形象是外在的,而服务形象、执法形象是内在的,内在形象决定和制约外在形象,而内在形象又是由警察自身的内在素质决定的,如何保持威严、高效、文明、廉洁的“警察形象”,就要培养每个警察的各种自身素质。
1、政治素质:信念为立身之本,人民群众往往把头戴国徽的司法警察视作党和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代言人。所以,削弱党的领导,就会使警察队伍偏离航线,迷失方向。因此,每一位在职警察和每一位警校学员,尤其是共产党员,都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在实际工作中,能正确运用党先进的思想理论,去观察、判断、处理问题,努力培育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大是大非前保持清醒坚定,自觉严守政治纪律;才能成为党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
2、专业素质:坚持对新入警的警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育,对其在业务知识方面进行正规化培训,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同时对在岗警察本着“需要什么练什么”的教学原则,组织民警学习经济、学习法律、学习业务、学习做群众工作,根据实战的需要,组织民警进行枪械训练、体能训练、擒拿格斗训练、驾驶训练、游泳泅渡训练等等,培养危机谈判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掌握各种警事技能,对付各种复杂治安情况,使之能在训练中掌握对各种情况处置的技能以服务现实斗争。
3、道德素质:道德是法律最为有效的前沿防线。司法警察的道德素质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个层面。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是评价警察行为的是非、荣辱、功过的基本原则。纵观公安部、司法部对警察的道德教育历来十分重视。所以,司法警察更应该恪守公共道德,坚守职业公德。
4、法律素质:当代的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法治迈进的阶段,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但是,形同虚设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作为执法者的司法警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法律素质是现代法治国家警察的基本素质。
5、心理素质:司法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复杂性,要求警察在不同情况下,在各种矛盾中担当不同角色,要求警察除具备常人的心理素质外,必须同时具备特殊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冷静的头脑,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志,过人的胆略,处变不惊,独立果断;还包括具有宽广豁达的心胸,丰富细腻的情感,善于关心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司法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还决定了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接触较多的社会阴暗面,这些都构成了对警察自律、自控、自制能力的考验。因此,警察不仅要经常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排遣疏解、自我调节;更要磨砺自己的意志,使自己逐步具备超越常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挫折力。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力,给了我们关心和爱护,我们是人民的警察,应该也必须成为刚强、勇敢、坚韧的人格象征,而不是软弱、虚弱、脆弱的代名词。
(二)、外树形象。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要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除了警察自身良好素质外,更要借助外力,发挥外因的作用,促进内因发展。从而提高警察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公众支持。
1、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能力,争取各种组织、团体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协助。深入社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请人民监督、设立警察违纪举报投诉电话,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改进警察队伍中的不良作风,促进司法警察形象建设。
2、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增强司法警察工作的透明度。公安及司法机关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等传播工具,宣传公安及司法工作。一要向社会宣传有关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公安及司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二要大力宣传公安及司法工作,既要宣传警察的工作,也要反映警察的疾苦,以唤起群众对警察的理解和支持,加深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三是要树立警察队伍的模范典型,感染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信赖警察。四是要向群众公开和宣传公安及司法机关的办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构筑一个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社会环境。五是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减少公开暴光,防止产生负面效应。六是要开设与民沟通的渠道。如设立警民论坛、征集交流话题、组织开展亲民活动,实现警民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司法机关还应加强与罪犯家属的沟通,促进理解,树立形象。
综上所述,塑造新时期的司法警察形象,对公安及司法工作的发展起着实实在在、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安及司法机关应该高度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警察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转变警察形象的长效机制,适时进行警察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只有抓好司法警察形象建设,才能永葆警察形象的正义性、纯洁性、公正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更好地完成司法警察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论司法行政化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篇7
司法行政化是指, 司法审判机关 (法院) 不仅仅只行使审判职能还附加人事管理, 后勤保障等行政性事务, 将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相互交叉、混淆的现象。
二、司法公正的含义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权运作过程中各种因素达到的理想状态, 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它是法律的自身要求, 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其主体是以法官为主的司法人员。司法公正的对象包括各类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 后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体公正与个体公正的关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和取向。
三、司法公正的表现
司法公正主要体现在司法审判的公正, 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 司法审判程序的公正。
司法审判应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不应该出现违背程序的情况出现, 否则是非正义。
(二) 司法审判实质公正。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法官的判决完全是根据我国法律做出, 法官不得造法, 不得改法, 不得因人设法, 要做到独立审理, 独立判决, 而不是受其他因素影响。
四、司法行政化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一) 法院组织机构设置的行政化
人民法院除了设置一名院长以外, 还设置了若干庭长, 包括民庭若干, 知识产权庭等等, 庭下面设置了若干司法审判人员, 以及书记员、法警、政治部、纪检委以及执行局等一大堆行政管理部门, 管理法院内部的人事任免以及后勤组织等各项事务。这种设置完全等同于行政机关的设置, 一级管一级, 案件不能落实的时候要逐层上报, 审判结果严重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 法院审判方式的行政化
司法审判的原则是有合议庭合议进行判决, 可往往在合议庭无法决定案件的判决时, 就会请示庭长来对案件进行提出判决建议, 往往判决结果都要由庭长、乃至院长进行“审批”一旦庭长和院长做出审判建议, 则合议庭的审判基本都会和庭长院长的意见达成一致, 但是往往庭长和院长对案件信息以及对案件的证据掌握都不是十分完备。对于有些疑难案件往往要送到法院内部的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 审委会主要是对案件的案情进行简单的了解, 听取审判人员的阐述, 进而给出意见, 而审委会的意见合议庭往往要必须执行, 这样的内部程序是法律上没有规定的, 但却是每个法院基本的程序。
(三) 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
我国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而法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不存在领导关系, 下级法院既有独立的审判权, 不受上级法院的影响和指导, 但是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中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 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认为下级法院院长需要撤职的, 应该须报请上级人民法院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从某种角度上讲, 上级法院决定着下级法院院长的任免, 对下级法院的人事任免权可以干涉。这是行政化的明显表现。
(四) 物质保障的行政化
司法经费属于国家预算的一部分, 由政府划拨, 受政府支配, 行政机关有权删减该经费, 司法经费在整个国家总预算或者总收支中所占有的比例并不确定和稳固。基层法官每年面临着巨大的案件审判, 过度的脑力劳动, 却拿着微薄的工资, 刚刚能维持正常的温饱, 司法机关掌握着国家的司法权, 该权力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人身自由权, 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此重大的权力, 如果不为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 难免会发生异化, 成为压迫人民的工具。司法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无视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特点将其各种经费同其他国家机关一样, 都列入了同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内, 由同级政论司法行政化及其对策府提供, 由于司法经费没有从行政经费中独立出来, 而且经费的项目和标准也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 导致现实中司法机关只能依附于行政机关而行政干预和控制司法也成为可能。
摘要: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检察院和法院, 法院有3000多个, 检察院3000多个, 法官大约有19万人, 平均每个法官每天的案件审判量为2.5个, 司法机关每天在履行自己的司法职责之外还要进行包括其内部行政工作, 例如人事任免, 强制执行, 后勤保障等不是司法审判职能的活动, 属于司法行政权的范围。但是司法机关不同于行政机关, 设立的初衷在于更好的履行司法审判权而不是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 这不同于公安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应该充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而不是与行政机关相互交叉, 这样的模式不仅影响司法审判的效率, 而且司法审判的结果极其容易受到影响, 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和实现公平正义, 这也违反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关键词:依法治国,行政化,司法公正
参考文献
[1]曹全来.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国情与司法改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
[2]王申.司法行政管理与法官独立审判[J].法学, 2010.
论修复性司法 篇8
与传统刑事司法相比,修复性司法认为犯罪的本质主要是对被害人或社区的侵害,强调个人和社区在处理案件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强调犯罪控制主要在于社会控制;修复性司法将犯罪人的责任界定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采取积极行动修复损害;修复性司法认为单纯的惩罚在改变人的行为方面是无效的,不公有成本高、效果差等弊端,同时破坏了社会良好的和谐关系;修复性司法重视被害人的权益,被害人处于解决犯罪问题过程的中心;修复性司法关注未来;修复性司法依靠涉案各方当事人直接参与犯罪的处理过程,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修复性司法强调对话和协调,通过调解、和解、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修复性司法的目标在于使侵害人重新融入社会的同时,谋求受害人和社区利益的平衡。
修复性司法在满足各方当事人需要、吸引社会公众参与、预防和减少犯罪、降低成本、提高成效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有过渡依赖当事人,适合处理的案件有限、社会控制的不当扩大和对弱势群体及当事人权利保护不力等局限。
修复性司法是刑事司法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1)社会秩序并不必然仅仅依靠国家公权力加以维护,法治并不必然是以国家意志为基准的法律规则之治,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多元化的犯罪处理模式将使现代法治更富有活力;(2)刑事司法可以而且应当成为修复者,以利构建和谐社会;(3)正义的内涵应重新认识、正义的实现可以有多种途径;(4)对犯罪的解决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应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解决方式,按照不同犯罪的特殊要求和当事人意思自治,适用不同的解决模式。
改革我国刑事司法,应跨越单纯改革刑事诉讼程序的狭隘思路,对刑事司法机制进行重塑,逐步建立统一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彼此支持的双轨制,以更好地解决犯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