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

2024-10-26

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通用8篇)

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 篇1

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

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

【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急剧膨胀。本文引用国际上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债规模的四项指标,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些指标状况,对我国的国债规模进行了理性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关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一些基本结论。

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债规模进一步膨胀,因此,不免使人们产生了一些担心:现有的国债规模是否过度了?这样的国债规模是否会造成沉重的偿债负担从而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是学术界和实际决策部门普遍关注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要对此作出理性而准确的回答,不但要对中国现在的财政经济状况及其未来的走势作出准确的分析,还要通过对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下面,本文就通过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来分析一下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及合理走势。

一、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国际比较。

国债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范畴,它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断与确定一国的国债是否适度不能仅仅看国债本身的绝对值,它不能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的应债能力与财务负担状况,而必须用被国际上公认并经常使用的指标和经验数据来对各国的国债规模进行考察,并依此对中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1)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年度GDP;(2)借债率=当年国债发行额/GDP;(3)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财政支出;(4)偿债率=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前两个指标是从国民经济大局角度考察国债规模,而后两个指标是从财政收支的角度来考察国债规模的。对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具体比较分析如下:

(一)对国债负担率的比较。从理论上讲,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和偿债能力、居民收入和储蓄水平以及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和国债的收益率高低都是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集中在一点,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换句话说,影响国债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那么,考察国债的相对规模最有意义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国债负担率。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都有大幅度的扩大,如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国债负担率)都几乎翻了一倍,不过,在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的国家中,债务规模有很大差别。有的国家的债务规模只相当与GDP的22.5%(如1995年的瑞士),而有的国家超过了120%(比利时)。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债负担率则大都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对国债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并在与国外的这一指标进行比较时,不能仅看数量上的对比关系,还必须把握如下重要因素,否则有可能对我国的国债取向产生误导:其一,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亦出现了较快增长的趋势。1980年仅为1%,1990年为4.8%,1995年为5.6%,到已上升到8.2%,增长的势头非常的迅猛。其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基础之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应债能力比较强。而中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经济发展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国家的财力集中程度也要低得多,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6%,即使加上政府部门的各种预算外收入,也仅为20%左右。因此,从整体上讲,我们对债务的承受能力比国外要相对弱一些,债务负担率不能简单的和国外进行对比。其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之所以年能达到今天这样高低水平,是上百年累计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从1981年发行第一批国债至今,也不过的历史,但我国的国债规模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余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0%左右)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甚至会赶上有着较长举债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四,各个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债务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债务规模的国际比较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结构、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般的,证券市场越发达,对国债规模的承受能力也将越强。一美国为例,1995年的国债余额约为3.6万亿美元,国债负担率达51%,但由于美国政府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政府债券市场,美国政府债券的发行一直较为通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政府债券是证券市场中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商品,大多数证券中介机构和美国居民都青睐政府债券,而不是其它金融工具。因此,虽然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到19仅有8.2%,但考虑到我国的财力集中程度和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在近期内不易过高。

(二)、对借债率的比较。国债借债率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当年GDP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西方发达国家的借债率一般在3%…10%,而中国的借债率1994年是2.5%,年是4.09%,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与借债率较低的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相比,也要低2-3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国民经济全局来看,我国的年度国债发行规模还是存在一定的空间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从1994年起,中国的国债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大体在25%--30%,远远超过了GDP8%左右的增长速度,所以,借债率这一指标肯定还将不断攀升。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指标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的状况,维持在8%左右,只有日本、英国和西班牙等少数财政陷入困境和失业率较高的国家在90年代初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三)债务依存度的比较。国债依存度是任何一个国家考核国债规模是否适当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值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财政支出。就法律或制度的意义看,至今为止我国国债只限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公债的。这样,依靠国债满足财政支出需要的只能是中央政府,即国债依存度这一指标对中央财政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作比较分析时,实际上是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年度国债发行额与中央财政支出之比)与西方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来作对比。我国的债务依存度是非常高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高达29.65%和71.12%,几乎高出日本、英国和美国的3-10倍。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10%-20%之间,日本政府即使在最困难时期债务依存度也不过37%。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中央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不仅与政府本身的性质不符,而且,长此以往,恐怕难以维继,其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各国的财政体制和预算编制方法不同,在对国债依存度进行比较是,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一,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这个计算指标中,“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仅包括政府预算内支出,而在当前政府收支被严重扭曲的情况下,占相当大比重的政府收支游离在政府预算之外,保守的估计,预算外收支至少占全部收支的一半,而且中央预算在整个政府预算中的比重也偏低。因此,中央财政支出这一指标是被低估了,具体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则被高估了。第二,我国的财政预算编制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完全相同,比如债务利息的规模已越来越大,但尚未编列在预算支出中,使帐面上的中央财政支出小一块。又使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被高估了一块。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就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严重偏高就得出要立即压缩国债规模的结论。但不管这个指标被怎样高估,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偏高则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警觉,绝不能掉以轻心。

(四)偿债率的比较。国债偿债率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债务收入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规模必然要受到财政资金状况的制约。因此,要把国债规模控制在与财政收入适当的水平上。这一指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是8-10%,我国在1994年以前,由于国债的发行规模不大,国家财政收入用于债务支出的也就不多,偿债率较地,如1990年不过是6.5%。但从1994年起,国债的发行规模剧增,由此导致的债务支出总额迅速上升,国债偿债率从1994年的9.6%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4%,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线。:

二、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对四个指标的对比分析,关于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1、西方国家国债依存度较低,国债负担率较高,与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国家年度国债规模发行绝对量较大,但与其年度巨额财政收入相比,相对量显得较小。以美国为例,1993年的财政收入高达11535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财政收入仅有4398亿元人民币。若按现有汇率计算,相当于我国财政收入的22倍。二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比较长,因此,国债发行时间也早,尤其是以发行中长期(10-20年)的国债为主体品种,因此,历史累计额较大,比较起来,其国债负担率自然比较高。2、从上面判断国债规模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很难简单讲,中国国债规模是大了还是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一个让人们较易接受的事实是,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当中,即既有宽松的一面,也有严峻的一面。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政府债务问题而陷入信用危机和财政危机。3、从动态趋势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经历了自1994年以来的以30%多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者巨大的压力和与日剧增的风险。今后的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突变,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考虑到国债总量政策的惯性作用,未来几年要压缩国债发行规模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客观要求,但国债发行规模要想连续保持这几年的增长势头也是难以维继的。所以,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增长中的“微调”,而且,这种“微调”只能建立在“振兴财政”和“优化国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即要在提高“两个比重”的或国家可支配财力水平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国债规模。同时,要继续调整国债政策,规范国债市场,优化国债结构,是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得到较好的释放。

参考文献:

1、管圣义、刘邦驰,“我国国债规模与限度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7。

2、马涛,“国债扩张动因何在”,《经济日报》,1999.9.13。

3、倪红日,“扩大国债的可行性研究”,《涉外税务》,1999.9。

4、周沅帆,“国债规模未必过大”,《经济学消息报》,1999.3.19

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 篇2

(一) 研究目的

国债是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与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 关于国债规模以多大为好, 是否存在一个较为客观的合理界限, 一直饱受争议。我们从近现代中西方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的研究的经验性实证材料都可以得到一个基本判断:国债政策的运用既可以产生积极影响, 也可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不管是理论界还是业界, 都很关注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适度国债规模的问题。虽然目前对国债适度规模的界限至今还无法精确测定,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国债适度规模的客观存在。因此, 本文将对国债规模进行研究。

(二) 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首先对国债规模进行理论分析, 其次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我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 影响因素

本文忽略微观因素, 仅考虑宏观因素。在宏观上, 一国发行国债的规模要受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收支水平、居民储蓄水平、信贷规模等因素制约, 具体表现为:

1. GDP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债规模有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经济运行中所需资金越多, 国民经济应债能力也越高, 发行国债规模也相应提高, 发行潜力增加。

2.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国债是国家弥补财政赤字赤字的重要手段, 财政赤字越大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越大, 国家发行国债的压力就越大。所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也是影响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

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城乡居民是我国国债购买主体,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规模代表了其实际购买力。存款越多, 我国国债发行的空间和余地就越大。国债还本付息额对国债规模的影响。国家作为债务人, 在国债到期后要还本付息, 这是国家发行国债的代价。这种代价越高, 国债发行收到的制约就越大。

4. 国债余额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国债余额是国家将来要偿还的债务, 国债余额越高, 国家债务负担就越重, 国家的还债能力是有限的, 国债余额规模就影响国债发行规模。

5. 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是国家已经偿还的债务, 还本付息额越高, 说明国家债务负担就越轻。

6. 信贷规模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 货币信贷规模直接影响到国债发行, 两者具有相互替代作用。

(二) 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1981~2005年我国国债年度发行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以NDS (national debt scale) 表示国债发行规模, FB (financial balance) 表示国家财政收支差额, P (payment) 表示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 DBS (debt balance scale) 表示国债累计余额, S (savings) 表示居民储蓄, LS (loan scale) 表示信贷规模, GDP (gr oss domestic pr oduct)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具体数据见表一。

单位:亿

从样本数据的线图可以看出模型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线性依存关系, 故我们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NDSt表示第t年国债发行额, FBt表示第t年国家财政2014年第7期下旬刊 (总第559期) 时代Times收支差额, Pt表示第t年国债还本付息额, DBSt表示第t年国债累计余额, St表示第t年居民储蓄, LSt表示第t年国家信贷规模, GDPt表示第t年国内生产总值, β1, β2, β3, β4, β5, β6和β7为待估参数, μt为随机误差项, 描述除解释变量以外的因素对国债规模的干扰作用。

(三) 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运用EViews7.0软件的最小二乘法对表一样本数据进行性参数估计得到的结果:

因此得到的模型为:

在模型 (2) 中, 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9990, F统计量为3050.018, 而在显著水平α=0.05条件下F统计量临界值F0.05 (6, 18) =2.66, 表明整个模型的总体拟合程度非常好, 国债发行规模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但解释变量LS参数的t统计值太小, 在显著水平α=0.05条件下t统计量的临界值t0.025 (18) =2.101, 且其参数的绝对数值相当小, 故舍弃变量LS, 做国债发行规模对其余变量的

从统计角度看, 模型 (3) 中解释变量的个数为k=5, 包含常数项, 样本容量为n=25, 而在显著水平在α=0.05条件下的t统计量的临界值t0.025 (19) =2.093, F统计量的临界值F0.05 (5, 19) =2.74, 可见各个参数的t统计量都显著, R2=0.9990表明模型拟合优度非常高, 因此模型整体效果不错。

1. 多重共线性检验。

对模型 (3) 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VIF值为10.5278, 稍大于10, 说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但是由于几个解释变量都很显著所以并无大碍。考虑到GDP与国家财政收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国债余额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 存在多重共线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该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容忍的, 尤其利用该模型作预测分析时, 可以不考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2. 自相关检验。

对模型 (3) 进行自相关检验。DW的临界值为d L=0.953, d U=1.886, DW=2.6101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图四是反映模型的估计和实际值及其残差的效果图。可以看出样本回归线和样本观测值拟合程度好高。

(四) 模型经济意义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 国债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正相关, 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是国债购买的主体的事实, 说明居民储蓄为国债发行提供了空间;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积极型财政政策, 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存在较大的国家财政收支差额, 而通过发行国债是政府弥补财政收支差额的重要手段;同时, 由于长期实行积极型的国债政策, 在大量增发长期国债的影响下, 国债到期还本付息的支出也越来越大, 我国长期处于举新债还旧债的处境;GDP是衡量国家还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 那么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越大,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 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GD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三、建议

(一) 改善财政收入状况, 适当降低赤字, 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 赤字对于国债规模的影响是很大的, 其系数是所有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中最高的一个。超过一定限度的赤字财政政策必然会导致庞大的赤字和债务规模, 给经济造成危害。从长期看, 我国财政政策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应该是财政收支平衡。在减少赤字的手段上, 除了增加财政收入, 合理有效的财政支出无疑是减少降低国债规模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我们要推进公共支出预算管理的制度约束, 加强监督机制, 防止财政资金流失, 提高部门预算和决算的透明度, 确保资金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要适当缩减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和事业费支出, 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 将保证重点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 适当控制国债增长规模, 实行稳健国债政策

综观上面的论述, 我国国债规模已经相对过大, 陷入通过向城乡居民筹集资金来弥补国家财政收支差额和支付债务基本息的恶性循环, 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国债在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中的作用。今后应适当压缩国债发行规模, 实行稳健的国债政策, 使国债发行规模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要求。

(三) 加快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实力

国家经济实力也是影响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从回归结果中看, 国债规模与GDP是负相关关系。GDP越高, 则国债规模就越小。从指标分析中也可以看出, GDP水平越高, 国债负担率、借债率和赤字率就越低。

(四) 建立健全国债监督法规, 坚持依法发行国债

完善的国债制度还要配以完善的法律规范, 以保证政策的顺利进行。所谓没有规矩不方圆, 建立健全国债法, 从法律上规范国债运行, 让发行国债有法可依, 防范国债风险。

摘要:国债发行是我国政府弥补财政收支差额、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债发行规模是否适度既直接影响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和效果, 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及社会安定、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在研究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有关计量经济模型, 运用19812005年的样本数据, 利用EViews 7.0软件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债规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军.我国国债规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2]张舸.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3]严亮.我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 2007.

[4]高勇强, 贺远琼.中国内部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管理科学.2003.

[5]纪凤兰, 张巍.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4.

[6]吕冰洋, 崔兴芳.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因素分析.财经论丛.

[7]杨宝臣, 李彪.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6.

[8]周四军, 谢腾云.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分析.经济数学.2006.

[9]司吉红.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

[10]Nigel A.Chalk., 2000.The sustainability of bond-financed deficits:An overlappinggenerations approach.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45, 293-328.

[11]Alfred Greiner., Willi Semmler., 2000.Endogenous growth, Government debt andbudgetary regimes.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2, 363-384.

我国国债适度规模探析 篇3

【关键词】 国债规模 指标分析 国际比较

国债又称公债,是政府举债的债务。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的国际比较分析

1.1反应国债应债能力的指标分析

1.1.1赤字率

赤字率则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赤字率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的赤字率基本维持在1%以下;然而,在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我国的赤字率迅速上升,由1998年的1.2%上升到2000年的2.9%,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变为稳健,政府在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开始严格支出管理,逐步规范政府支出行为。我国财政赤字绝对额和财政赤字率都已出现下降,2001年为2.7%、2002年为2.6%,2003年为2.4%,2004年为2%,2005为1.6%,2006年为

1.3%,2007年为0.8%。2008年为0.5%,2009年为2.2%,2010年为2.1%,与欧盟3%的规定警戒标准相当接近,但仍然在警戒线内。

1.1.2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又称国民经济承受能力,是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这一指标着眼于国债存量,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因此,全部财政赤字必须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国债余额迅速增加。到1998年我国国债债务负担率9.29%,2007年债务负担率为20.24%。2010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67548.11亿元,比上年增加7310.43亿元,增长12.1%,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为17%。从国际比较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公布的数据,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分别为10.6%和91.6%,日本为9.5%和220.3%,德国为3.3%和80%,英国为10.4%和77.2%。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政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都很低,也远优于欧盟为其成员国规定的3%和60%的控制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是上百年累計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如果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1.1.3国债借债率。

国债借债率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同期GDP的比率,国债借债率高,反映本国当年债务增量对当年GDP提供的举债资源利用程度高,也反映当年债务增量对当年GDP形成的负担压力大。

我国的国债借债率在1993年以前普遍低于发达国家,即使与借债率较低的加拿大和西班牙相比,也要低几个百分点。西方发达国家的借债率一般在3%~10%,而我国在1994年时才是2.51%,1998年是4.23%,2004年是5.03%,到2011年为6.6%,仍然低于同期外国的水平。

我国年度国债规模偏大且增速过快。发行规模由1994年的1,028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5609.80亿元,年均增长16%,高于同期GDP增长率近6个百分点。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国债的余额之所以能到如此高是经过几百年时间积累下来的。如果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按目前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我国国债的累积规模,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且有可能赶上有着几百年举债历史的西方发达国家。

1.2反应国债偿债能力的指标分析

1.2.1居民应债能力

居民应债能力是指国债发行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这是从居民的储蓄水平来考察国债发行规模的重要指标。居民是我国认购国债的重要主体之一,而城乡居民存款和手持现金是居民购买国债的主要来源。自1981年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到1999年已高达71.29%。我国居民的应债能力在进一步增强,但是,据测算,1990-199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3.83%,国债余额的平均增长速度是60.34%,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年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到2004年达到最高值6.82%。随后又逐年下降,2011年为3.98%。这些指标反映的情况说明,我国居民个人购买国债的能力还比较强。近年来,尽管居民可选择购买的金融资产增加了,这些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居民购买国债的能力和潜力,但仍然是居民购买国债的主要依据,也是在确定国债发行规模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1.2.2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当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是20%。根据国际通用的控制指标,国债依存度一般以15%-20%为宜。我国国家债务依存度分别为2002年达到26.89%,2007年下降至16.03%,2010年上升为36.7%,2011年为28.7%。

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净债务收入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0%左右,日本在八十年代前半期该指标约为35%,英国在八十年代的一些年份中该指标为10%左右,意大利在八十年代中期为27%左右,印度则达到37%左右。”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比例已和他们非常接近。但从我国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上看,却是偏高的。

1.2.3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即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所占的份额,该比率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中央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低,说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 这一指标按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标准为8%~10%。

从我国国债偿债率的情况来看,我国1994年以前国债偿债率都在警戒线10%以下,随着通货膨胀时期发行的高利率国债的逐步到期,我国国债还本付息额猛增,导致了国债偿债率急剧增长,并在1998年达到峰值22.74%,大大超过国际公认安全线的水平。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逐步提高,国债偿债率有所回落,但2008年国债偿债率为10.99%,2011年为10.67%,仍在国际水平之上。我国的国债偿债率是远低于发达国家而高于国际安全线的。而且,由于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占GDP的比例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更小,我们的公共财政框架又未能建立起来,财政支出的范围未能有效的收缩,在此背景下,国债偿债率还可能会逐年攀高。

2. 美日两国国债政策对我国保持适度国债规模的启示

2.1美国的国债政策的成功经验

虽然现在美国的国债水平已突破了13万亿美元,对GDP的比例迅速上升到90%以上,它的公共债务状况已发展到非常危险的境地,但是美历史上债务政策的成功经验还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二战以来,由于继续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政策,除少数年份有过财政盈余外,绝大多数年份都出现赤字,且赤字规模不断加大。特别是1981年后,由于美国政府降低所得税率和增加国防开支,以及80年代初出现的经济衰退,联邦财政收入减少,失业保险支出增加,迫使国家大量举债,并支付高额债务利息,形成了赤字和国债亦步亦趋、互为因果、不断攀升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85年联邦政府和国会拟订了在5年内消化赤字,达到收支平衡的计划。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由于减税和支出增长两方面原因,赤字反而进一步扩大,1992年以后,这个数字约占当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1%。1993年以后,克林顿政府采取了控制支出、削减赤字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联邦赤字逐步下降,到1998年出现财政盈余690亿美元,原定2002年的财政平衡目标提前实现。克林顿政府成功实现削减赤字目标的重要因素有两个:(1)从1992年到2000年,美国一直处于低通胀、高增长黄金时期,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民间投资旺盛,政府财政收入充沛。(2)克林顿政府实施了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方面,政府提高了一些相关税种的税率,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政府强化了对财政支出的严格控制,实行“谁开口子谁补偿”的原则,防止了财政支出的过度膨胀。美国政府成功削减赤字的经验告诉我们:财政政策是一种反周期政策工具,当经济复苏时,政府应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增强政府财力,减轻债务负担;其次,政府支出必须严格控制,精打细算,避免新增赤字。

2.2日本的国债政策的失败经验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受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日本民间资本本支出急剧减少,日本政府开始大量发行赤字国债,进入所谓的“财政主导经济时期”。到1984年底,日本的建设国债和赤字国债累积余额达到1602810亿日元,占GDP底52.53%,赤字和国债的迅速增长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重视,并开始着手削减赤字和国债规模。1986- 1991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私人投资旺盛,税收增多,加上日本政府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赤字和国债规模有所下降。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暴发的经济危机,被称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此次危机以1991年初四大证券公司舞弊丑闻被曝光为暴发点,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转为衰退和蕭条。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的放慢,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又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至1996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己达到4.1%,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财政危机最严重的国家。导致日本高额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和增长而被迫采用了赤字财政政策。国债的急剧增长己达到金融市场容纳的极限,国债的发行己经引起了民间私人资本投资的减少。巨额国债占去了大量银行存款,日本政府为了推销巨额国债,不得不一再提高国债利率,结果导致官定利率不断上升,私营企业筹集资金愈发困难,而私营企业经营不利又加深了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日本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日本经济长期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我国应该吸取其教训:国债的最大发行限度不能超过金融市场的承载能力。过度的发行国债要么与民间争资本,削弱民间投资,减缓经济发展;要么迫使政府增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

3. 保持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几点建议

要保持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使我国国债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集中财权

当前我国财政收入比重过低,远远不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也是近年来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后为了缩减赤字、控制债务,并能有效发挥财政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至关重要的就是集中国家的财权,切实改变财政的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国情况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政收入比重,己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完善税收,严格税收法制建设,减少税收流失,适时开征一些新的税种,如开征遗产税、完善财产税、修订个人所得税等;同时,也要加强管理,理顺政府收入分配渠道。规范政府收入机制,扩大财政经常性收入,这对于降低债务依存度有现实意义。

3.2优化国债结构

随着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国债发行提供了资金支持。因此,在国债发行还具有较大空间的同时,我们必须优化国债结构,实现国债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国债结构合理,既有利于充分挖掘社会资金的潜力,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的需要,也有利于降低国家筹资成本,减轻财政未来的负担。因此,当前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调整国债的期限结构,鉴于当前利率较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资成本低的有利时机,适度扩大长期国债的发行,为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筹集资金,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约束,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益,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二是优化国债的使用结构,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国债资金用于非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一方面项目失误的风险小,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可以缓解国民经济“瓶颈”制约,有效地将供给和需求联系起来,并体现政府职能转换的导向和重点。

3.3保持国债利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从上文对我国国债规模状况的分析中可知,国债利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导致我国国债相对规模趋于无穷大,从而面临较大的国债规模风险。由于国债利率实际上体现了国债资金的使用成本大小,而经济增长率则间接反映了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小。因此,一旦国债利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就意味着国债资金的使用成本要高于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显然这种情况下的政府通过国债融资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因此,为了确保我国国债利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今后应一方面通过完善和发展国债市场,提高国债的流动性,从而降低国债的利率水平和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应通过调整国债投资方向,强调国债使用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持适度的高经济增长率。

3.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是国债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规范财政支出无疑是保持国债适度规模的重要一环。要净化财政支出范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财政要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逐步减少财政补贴,消除软预算约束当前和以后规范财政支出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于按照经济要求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的供给范围和支出结构需要结合财政职能的转变进行相应调整,有的支出需要强化,有的支出需要弱化,让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任会:转轨时期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净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2010.09

[2] 于晓洁:我国国债规模现状分析[J],《济南金融》,2005.10

[3] 毛剑波、谭建梅: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研究,《技术与市场》,2006.04

我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篇4

关键词:国债规模;财政收支差额;还本付息;计量分析

1 引言

国债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可缺少的宏观调控工具。我国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国债规模日趋庞大,尤其是 20世纪 90年代末,为阻止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对抗国内的通货紧缩趋势,我国连续 6年实施以扩大国债投资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国债发行量大增,对刺激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功劳巨大。但是国债发行有一个适度问题,它最终需要清偿。国债发行规模研究,既有规范分析又有实证探讨。

2 模型变量的选择: 影响国债规模的一般因素分析

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很多,有宏观也有微观。本文只考虑宏观的因素。选取的数据变量包括当年的国债发行额(Y),国内生产总值GDP(X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X2)、国家财政收支差额(X3)、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X4)、国债累计余额(X5)、信贷规模(X6)。选取以上系统变量的原因是基于传统研究对国债发行规模所受影响因素的考虑。

第一,GDP(X1)对国债规模的影响。一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明显地受制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发展水平越高, 则国债发行的规模和潜力就越大。

第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X2)对国债规模的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用于两个项目即储蓄与消费。国债余额与居民的储蓄存款之比即居民应债率,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居民的应债能力,应债率越高,则国债发行的可能规模越大。

第三,国家财政收支差额(X3)对国债规模的影响。国债发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弥补财政赤字,所以分析国债的发行规模,就必须考虑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情况。当国家财政收支差额较小时,用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压力就越小,因此本文选取国家财政收支差额来综合衡量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第四,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X4)对国债规模的影响。国债还有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运用,随着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逐年递增,每年需要偿还的国债本息数额也在逐年增加,20这一数字已达到3923.4亿元。因此,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也是国债发行规模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五,国债累计余额(X5)对国债规模的影响。一国所能承受的国债总量是有限度的,所以国债余额也是分析国债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六,货币信贷规模对国债规模的影响.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种重要工具,货币信贷规模直接影响到国债发行,两者具有相互替代作用.

3 国债规模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分析

本文研究时间区间是从 1992年到 年,并选取近十年我国国债年度发行额及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被解释变量为国债发行额(Y)。各解释变量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GDP(X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X2)、国家财政收支差额(X3)、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X4)、国债累计余额(X5)、信贷规模(X6)。μ为随机误差项,描述除解释变量以外的因素对国债规模的干扰作用。分析的主要统计数据来自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分析软件是SPSS。

4 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首先,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国家财政收支差额(X3)和到期国债还本付息额(X4)。

其次,国债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正相关,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是国债购买的主体的事实,说明居民储蓄为国债发行提供了空间。

再次,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积极型财政政策,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存在较大的国家财政收支差额,而通过发行国债是政府弥补财政收支差额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积极型的国债政策,在大量增发长期国债的影响下,国债到期还本付息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我国长期处于举新债还旧债的处境;.

最后,GDP 是衡量国家还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越大,那么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越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 GD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安军,杨艳芬.我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借鉴[J].经济问题探索,,3:12-15.

国债规模国债市场论文 篇5

[摘要]国债作为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与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工具,适当的国债政策是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与保证。我国国债的发行对支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优化国债结构,实现国债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就需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规范国债市场运行,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图分类号]F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6-0148-03

一、国债的发行支持了经济的发展

国债是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从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截至2008年底,国债发行规模近8549亿元,累计发行国债近7.93万亿元,我国国债余额已达5.3万亿元。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之大关,创历史新高,同时地方政府债券的首次发行成为财政政策中创新的亮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支规模不断上升,国债发行规模是否合理适度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国债作为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与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手段,适当的国债政策是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与保证。我国国债的发行对支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债发行规模的逐年扩大,对促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作、推动和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然而,国债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如果出现偏差,则可能会危及经济安全和稳定,从而产生经济风险。因此,国债发行及其规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国债发行规模与GDP和财政支出密切相关

国债规模的大小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社会对国家的承受力、国家财政的偿债能力等相适应。国债发行与GDP和财政支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1.国债发行规模与GDP。国债发行规模是否适度,首先取决于它是否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财政收入真正意义上的增长。因此,国债对经济运作的推动力,是衡量国债规模适度与否的重要指标,国债发行规模与GDP具有密切关系。GDP是影响国债规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首先,从借债率分析。国债借债率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占GDP的比重,主要反映当年国债发行对经济的影响,反映当年GDP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西方发达国家的借债率一般在3~10%,我国国债发行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见表1。

我国国债借债率1985年为1%,1994年为2.4%,2007年为4.2%,2000年以来,我国借债率基本控制在4.2%左右。从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国债发行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债发行规模保持适度增加。

其次,从国债负担率分析。国债负担率即当年国债发行余额占GDP的比重,反映国债规模对经济的影响,也反映国民经济对国债的负担能力及偿还能力。理论界一般认为,国债发行规模主要取决于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债承受能力越强。因此,国债规模与GDP相联系,国债负担率是衡量国债适宜度的重要标准。目前,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10~48%之间,欧盟国家以60%为警戒线。我国国债负担率情况如表2所示。

我国国债负担率1990年为4.8%,1998年为9.2%,2000年上升至13.78%,2007年快速上升到21.39%。我国国债负担率显示,近期我国国债负担率维持在20%以内,我国的国债规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债负担率相对较低,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早,每年创造的GDP数倍于我国,并且财政集中率一般都在30~40%,甚至超过50%。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债务负担率是债务余额滚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60%的警戒线来衡量我国的债务规模。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保持适度的国债发行规模,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为基准。

2.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支出。国债发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弥补财政赤字。国家财政支出的需求压力是制约国债发行规模的又一重要因素。

1994年以前,财政赤字较低,弥补财政支出可以向中央银行透支,国债发行规模相对较少。1994年《预算法》出台,规定财政赤字不能向中央银行透支弥补,只能靠发行国债来弥补。因此,国债规模有了较快发展,其后随着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国债发行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国债规模与财政支出密切相关。而国债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当年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存程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一个指标,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考核国债规模是否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国债依存度较高,国债规模过大,表明财政支出过多依赖债务收入,财政状况脆弱。因此,财政支出也直接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目前,国际公认的国债依存度标准是20%,发达国家一般控制在15%~20%之间。而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财政债务依存度(1990―2008年)如表3所示。

由于我国国债发行长期以来仅限于中央政府,因此,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更能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事实上,我国债务依存度长期以来一直在国际公认标准的警界线上方运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更高。原因在于,发行的国债一部分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一部分用于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迫于财政支出的压力,债务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我国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一直高于财政收入和GDP平均增长率,由此形成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扩大的连锁反应,导致财政支出与债务规模同步扩大的局面。同时,我国财政在未来需要承担的负担还会增加,例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有财政支撑。因此,在近几年内,在保持现有国债发行规模的基础上,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水平,对我国将来经济发展将会带来更直接的影响。

三、保持国债适度规模,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平衡财政收支

1.优化国债结构。随着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国债发行提供了资金支持。因此,在国债发行还具有较大空间的同时,我们必须优化国债结构,实现国债结构进一步的合理化。国债结构合理,既有利于充分挖掘社会资金的潜力,满足不同偏好的投资者的需要,也有利于降低国家筹资成本,减

轻财政未来的负担。因此,在国债的期限结构、品种结构上,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针对市场需求状况,考虑近几年国债的总体情况,确定国债的发行品种及期限,确保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趋于合理,每年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趋于合理,使国债规模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2009年财政部首次代理35个地方政府共发行了50期地方政府债券,总计2000亿元。这是我国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国国债发行之重大突破,突破了长期以来仅发行中央政府债券的做法,丰富了国债的种类,也有利于减轻和降低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化解我国的国债风险。根据武汉市近几年完成中央政府债券发行的实际情况以及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状况,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既开辟了地方政府融资新渠道,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我国国债发行运作空间。

3.规范国债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并以国家财力和国家信誉为保证的债券,是金融市场中安全性最好、信誉度最高、风险最小的金融产品,一直以来深受投资者的青睐。因此,一个稳定繁荣的国债市场,既可以为国家提供较为固定的融资场所,及时筹措所需资金,满足政府财政支出需要,也可以为投资者理财提供便利。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快国债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国债一级、二级市场,形成较为科学、严密、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尽快推出国债预发行制度,夯实国债市场基础,使国债市场不断完善、活跃,逐步形成一个高效率、低成本、规范有序的国债市场,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促使国债市场走向成熟与繁荣,保障国债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国债的发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4.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在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发展以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我国国债规模还存在适度扩张的空间。在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合理比重的基础上,摆正税收与发行国债的关系,明确税收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实现政府收入规范化,在此基础上调整国债发行规模与投资方向,使之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经济的进程,使政府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真正实现国家通过财政手段对市场经济实行间接调控。2009年我国实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19.41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增速高于2008年26.1%的水平。由此可见,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市场活力的作用增强,经济的态势较好。2009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持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投资意愿活跃。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必须依靠协调拉动机制。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调整国债发行规模与投资方向,强化国债资金的使用和通盘科学规划、可行性研究,缓解财政收入矛盾,增强财政对经济的承担力度,使国债发行适度、有效、可行。

参考文献:

[1]张翌,发行国债的挤出效应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0,(7)

[2]任会,转轨时期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净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2010,(9)

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内 容 提 要

我国国债自1981年重新恢复发行到今天,国债市场已历经了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在国债期限结构、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的法律基础与监管体系、规避风险、国债市场之间的连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完善。

关键字:国债市场问题完善建议

一、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债发行规模较小,发行方式行政化倾向仍然很浓。

一般来说,衡量国债市场大小的主要标志是国债总量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国债依存度。我国恢复发行国债至今已16年,但国债市场的规模与国外成熟的国债市场相比差距仍较大。首先,国债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还很小。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国债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均在60%以上,美国国债余额已达到2万亿美元以上,日本超过150万亿日元。而我国到1995年底国债余额仅为3300余亿元,占GNP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其次,国债依存度较低。国债依存度是指国债年发行量与该年财政预算收入的比率。1981年我国国债依存度为4.4%,1995年已升至27%,规模仍然偏低。

我国国债的发行先后实行了行政分配、承购包销、一级自营商制度三种方式。开始是按照行政摊派方式,各单位和个人都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购买数额。从1991年起我国试行国债承购包销方式,由金融机构组成承购包销团,按一定条件向国债发行主体承担国债发行任务,然后利用各自的分销网点向投资人发售,这已具有了市场化因素。但由于国债利率仍然是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通过市场完成的,承购包销时对于价格谈判只是形式上的,因此国债发行仍难以摆脱行政分配的手段。1994、1995年引入了国际通行的一级自营商制度,但由于一级自营商实力偏低,发行仍较多地通过各级财政层层下达计划,由各级财政组织承购包销单位承销。因此国债发行行政化倾向仍然存在,市场化因素偏低。

(二)国债持有者结构不合理,期限结构缺乏均衡合理分布。

国债的持有者结构是指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和国外持有者购买国债的数量比例。从理论上讲,国债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应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而不应限制机构或个人购买。但我国国债的持有者结构长期以来是以个人为主,大约占60%以上,中央银行不承购国债,专业银行也很少购买。个人持有国债过多造成许多弊端,如个人购买量少、发行速度慢、发行成本高,国债分散在上亿投资者手中不便于国债集中性托管进行交易,从而削弱了国债的流动性,也不利于国债发行规模扩大。此外,中央银二级市场利率的不对称性。目前我国国债一级市场的利率仍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制定的固定利率,而二级市场上的利率却可通过价格变化成为浮动利率。这种矛盾的利率结构造成一级市场的国债利率不能客观地随资本市场中资金稀缺程度的变化而上下浮动,容易

偏离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不利于国债形成一个合理而富有弹性的期限结构,为其它证券的发行及企业筹资提供信用程度、利率浮动大小的参考数据。

(三)国债交易不规范,交易市场处于割据状态。

1998年我国开始国债流通转让业务以来,国债二级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交易比较活跃,但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方面。首先,市场交易的主要参与者是各种金融机构,而大量的实物券则在小额投资者手中,他们一般不参与交易,许多国债交易柜台和金融机构就利用小额投资者进入市场的不便,以低于交易市场的价格收购,使得小额投资者们蒙受损失。其次,国债交易方式结构不规范。我国国债交易方式有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回购交易三大类。根据国际经验,国债市场都以国债贴现、抵押等现货交易方式为主,因为国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投资保值的工具,而不是投机工具。但我国却是现货萎缩,期货交易、回购交易异常活跃。1994年国债期货交易额共达28000亿元。在这种国债交易特有的格局下,一方面由于国债期货交易的超常发展,使资金力量集中于单一品种,致使国债价格波动异常,偏离其内在价值,并且由于市场分散造成监督不力,导致国债期货市场、回购市场违规事件频频发生,结果期货试点暂停,回购业务整顿;另一方面也极易出现交收、交割违约问题,以及临近交收期的人为操纵价格的大起大落,防碍市场正常运行。

从国债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看,国债市场作为最先启动的有价证券市场,基本是分散的市场格局。由于缺乏统一的全国性托管、清算交割体系,上海、深圳、北京、武汉等地国债市场相互处于割据状态,以致带来许多问题。第一、各地现券托管缺乏联系,现货在各市场之间流通环节多、时间长,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市场效率。政府和自律组织缺乏监督市场的窗口和渠道,对于国债现货卖空现象政府无法进行有效监控。第二,由于缺乏统一的市场交易法规,各市场交易制度差异较大,各自为政,也阻碍了国债跨地区流动,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二、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的基本思路

(一)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实行国债竞价招标发行为主的方式

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持有一定数量的国债,因此个人持有过多的国债已不利于国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经济运行。国债期限结构是指国家政府发行的各种不同期限的国债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它包括短期、中期、长期国债之间的结构及各自内部结构。国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国债发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而且还影响到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数额在不同间的分布是否均衡。我国目前国债期限结构表现为3—5年期的中期国债比重过大,占整个发行量的90%左右,短期国债(1年期以下)和长期国债(5年期以上)比重过小。而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中短期相结合的国债期限结构,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主要以中短期国债为主。相比之下,我国国债期限结构较为单调,缺乏均衡合理分布,这必然导致国债偿还期集中,增大还本付息的负担和压力,也很难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期限多样化的需求。

(二)国债利率水平及确定方式不科学,一、二级市场利率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利率特别是短期国债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往往作为确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基准利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目前国债利率是以银行的存款利率作为确定依据,国债利率成为银行利率及市场利率的从属利率,因

此我国确定国债利率的依据及国债利率的地位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使政府财政丧失了对金融市场的调控能力。从国债利率水平看,由于国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流动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利率通常低于普通存款利率;而我国国债利率水平始终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2个百分点,这固然能促进国债认购,但却提高了中央政府债务的筹资成本,加重债务负担。我国国债利率的不合理还表现为一级市场和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资金,发行国债能筹集到大量资金。此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还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宏观调控工具。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买卖国债吞吐基础货币。调节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而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国外国债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调节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国债市场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宏观调控的不断完善,要求我国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使发行总量按一定幅度逐年递增。为此应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国债发行基数,以后可根据经济增长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及投资者的意向确定每年的发行递增比率。

为尽快改变国债发行方式僵化,行政化倾向严重的状况,必须进一步实行国债发行方式的改革,以市场为基础,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国债发行以竞价招标方式为主。具体作法是由发行主体——财政部提出国债发行的种类、期限、数量,供承销机构或直接购买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参考和进行投标,投标者经过综合考虑和比较,提出投标的发行价格,竞价成交。为此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一级自营商制度,强化一级自营商的权力和义务;增加国债市场参与机构和投资者的数量,增加贴现国债的发行额,为通过竞价招标发行国债奠定基础。

(三)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优化国债期限结构。

随着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应改变我国国债以个人持有为主的结构,使主要由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各类基金组织组成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国债持有的主体。为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首先要配合货币政策的运用,保持中央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其次,取消对专业银行购买国债的某些限制,允许专业银行直接进入国债市场。最后,允许国外投资者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又有利于调节国债持有者的结构。向国外发行债券相对于从国外直接借款来说,可以减少利用外资的苛刻条件和所带来的风险。国债期限结构是国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国债的期限结构,合理设计国债偿还期限,改变我国国债期限结构单一化的格局,实现国债期限结构的多样化和均衡化,使中短期国债保持合理比例。首先,根据国债的用途和参照银行储蓄存款的存期结构来初步安排国债的供应期限结构。中国人民银行每年在国家发行国债之前要统计出全国不同存期的储蓄存款数额,计算出全国储蓄存款总额的存款结构,财政部再参照储蓄存款的存期结构初步安排国债的期限结构。先初步确定短期、中期、长期国债的结构,然后再确定它们的内部结构。其次,今后调整国债期限结构的主要方向是,大幅度提高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在国债发行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降低中期国债特别是三年期国债的比重。短期国债是公开市场操作的首选对象,必须在国债品种中占有一定比重。在美国,1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占全部国债比重的1/3左右。今后我国应逐步增发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等短期国债品种和数量。提高长期国债的比重不仅可以优化国债期限结构,而且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例如可以增强国债对通胀的抑制作用。

3.科学合理地设计国债发行利率,丰富国债发行利率形式。

国债市场的兴旺发达,关键取决于能否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要,国债发行利率按市场规律设计,是保证国债发行市场顺畅扩大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国债利率制定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低于这一水平难以吸引投资者,高于这一水平则增加财政负担,甚至吸引产业资本投入,阻碍社会再生产获得必要资金;二是国家信用状况,国家信用高则易于以较低利率推销国债;三是社会资金供给情况,充裕则可制定较低利率。另外,由于国债利率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货币、资本市场利率水平和供求状况,可利用这一指标完成不同经济政策目标,如经济萧条时期较低的利率有助于扩张政策,反之则需提高利率配合紧缩政策。由于我国目前利率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因此国债利率的制定除参考一定时期银行利率外,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应当协商一致,综合考虑通胀水平、市场利率发展趋势、投资者心理等多方因素,结合财政、货币政策需要制定。

尽管市场利率机制的建立是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但是并不能因利率市场的尚未形成而使国债利率改革停滞不前。首先,我国国债发行利率可实行多种形式,即可以实行固定票面利率,又可以实行国债利率浮动化。浮动利率国债是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推出的一种创新品种,它是按一定时期(一般为3~6个月)调整国债利率,以减少市场利率对债券资本价值的影响,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浮动利率对于提高国债利率的灵活性和市场利率的指导性十分有利。其次,顺应经济周期的变化,协调好长、中、短期国债发行利率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繁荣时期,资金供不应求,市场利率上升时,多发行短期国债,少发行长期国债,以保证在适当时期经济正常运行后政府少支付高额利息;在经济衰退时期,市场利率下降,政府应多发行中长期国债,有利于经济恢复正常后,市场利率上升时,政府仍支付低利息。

4.建立多层次的国债交易市场格局,加强国债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建设。

为改革我国国债交易方式结构不合理、交易不规范的状况,今后首先应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国债交易市场格局。改变国债现在只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格局,重新开放和规范手续相对简单方便的柜台交易市场,进一步开展、规范国债的回购和逆回购交易。这样既有为各大证券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服务的多层次、高效率的国债二级市场,又有为中小投资者服务的柜台交易市场,从而增强国债交易的流动性,也有利于全面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以避免国债价格由少数交易商操纵,杜绝过渡投机现象。

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托管清算结算系统。可在现有的几个国债集中交易托管结算系统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形成统一的国债托管结算中心。这既有利于打破和改变现存国债交易系统之间的封闭状况及国债流通区域分割状况,使国债交易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格局,又便于规范国债市场的交易行为,杜绝各种变相的国债卖空。第三,完善国债市场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国债市场的监督管理。尽快颁布《国债法》,对国债的基本问题如主管机关、发行方式与交易方式等内容作出规定;同时颁布一些行政法规与实施细则,对一些具体问题作出规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湛《建立债市良性运行机制》,《中国证券报》1996年7月。

2.《中国国债市场:现状、问题及进一步发展》,《财贸经济》1995年第2 期。

论国债规模的金融经济分析 篇7

一、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分析国民经济应债能力

国家债务负担率是反映国民经济应债能力的基本指标。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出发, 我国国家债务主要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中央政府的国内债务余额;2、国家外债余额;3、银行不良贷款等隐性债务。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准确数据很难得到, 于是相关的分析可以采用了国内学者从控制金融风险角度所得出的估计数值进行, 即不良贷款占银行总贷款余额比例。目前这一比例在25%左右。2004年至2008年, 我国国家债务负担率年均达到了20%以上, 如果考虑到银行不良贷款, 那么国家的债务负担率一下便上升至45%以上, 2008年甚至超过了50%。

虽然, 这个比率还低于美国等一些政府赤字很高的发达国家, 同时也低于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其联盟内国家所规定的60%最高限国债负担率。但是, 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国家国债负担率还不足以真实地反映转型期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主要原因有两点:

(1) 发达国家的国债负担率虽然很高, 但是他们的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也相对较高, 一般可以达到40%以上, 有的甚至超过50%。而且, 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都十分强大, 国家财力、物力集中程度很高。2000年以后, 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阶段,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在直线上升, 由于基数较低, 目前, 财政收入占GDP比较不过就是30%左右。但是, 我国国债负担率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1.5倍多, 因此, 相比起之前的发达国家, 我国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2) 发达国家发行国债的历史较长, 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二级市场, 国债的流通性很强。以美国为例, 七成以上的国债都可以进入二级市场自由交易。同时, 诸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其金融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能力已经成熟, 因此, 流通中的国债期限结构和持有者结构也比较合理。再有便是联邦储备银行利用国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作为主要货币政策调节工具, 使得相当一部分国债可以长期稳定在二级市场流通, 从而减轻了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但是, 我国发行国债的历史不长, 目前所发行的又多为凭证式国债, 上市流通的比率很小, 二级市场的容量非常有限。而且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才开始五、六年的时间, 远远没有形成发达国家国债二级市场上的流通存量, 能够稳定地保留在二级市场中的国债数量对于减轻财政负担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不断增加, 对国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发达国家。

因此, 从金融经济角度出发, 目前我国已经存在潜在的债务风险。为此, 我国应该放慢国债发行的速度, 理性的制定国债发行规模与类型设计。另一方面, 要建立起良好的国债流通的二级市场, 首先需要化解银行的不良贷款, 防范其不良资产影响国家财政的公信力度, 同时也减少国家急性的债务余额;其次, 要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之下, 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降低国债余额占GDP比重, 缩小两者之间的比重;最后, 大力发展国债的二级流通市场, 增大二级市场中流通的国债市值, 并建立健全国债市场运行机制, 快速发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作为我国调节货币数量的主要工具, 为提高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奠定市场基础。

二、从金融经济的角度分析财政应债能力

一般分析财政应债能力多使用国家预算公布的债务。就目前我国反映财政应债能力的两个指标——国债依存度与偿债率看, 两个指标都已经偏高。下文将从金融经济角度对偿债率及其后果作进一步的分析。

由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我国国家财政债务收支及偿债率的数据上看, 除了2004年以外, 其他年份的国债偿债率都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8-10%的警戒标准。2008年, 我国的国债偿债率竟然达到了23.8%, 超出警戒标准一倍多。同时, 2004年至2008年, 我国国家国债债务规模由1175.25亿元上升到了3310.93亿元, 债务的利息支出由499.36亿元上升到2352.92亿元, 财政收入中用于还本付息的比例急剧上升, 2008年已经超过70%。这表明, 我国的国债发行已进入到一种以“新债还旧债”恶性循环模式之中。

凯恩斯的经典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 政府发行国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把储蓄转化为投资, 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一般情况之下, 储蓄是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中不被经济吸收的部分, 如果不把这部分重新纳入收入流量循环, GDP的增长就会下降。目前,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 需要有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支持社会方面改革的进行。

当下,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处于政府收入与储蓄不断下降, 社会公众收入与储蓄不断增加的阶段。我国城镇储蓄总额已经达到20多万亿元, 如果能将这部分储蓄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来, 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 我国进入到物价快速上涨, 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的发展时期, 人们对于通货膨胀有很高的预期, 负利率使人们也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货币保值的投资途径。此时, 如果政府大量发行国债, 因为国债的利息高于银行利率, 同时也有政府的信誉作为保障, 其销售应该不会成为问题。在这一条件下, 中央银行便可以慢慢建立起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物质基础, 从而有利于加强央行对于金融经济的宏观调控, 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公开的市场业务操作的不断进行, 可以增加沉淀于二级市场的国债比例, 从而既可以扩大政府财源同进又降低偿债率。政府将发行国债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国内基本建设项目投资, 除了推动经济发展, 拉动内需以外, 还可以通过投资项目的收益对一部分国债进行偿还, 如此, 国债发行才可能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数据显示, 自1994年政府大规模发行国债以来, 国家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不升反降, 2010年仅占财政支出的12%, 而80%以上的财政支出都被用于了非生产性支出。如果将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农业支援等也纳入建设性支出的范围, 建设性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仅为25%。有证据表明, 一部分生产性财政预算被挪作他用。如果国债发行后增加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满足政府本身的消费性需求, 那么储蓄通过政府债务转化为投资的作用发生渠道就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以上对于国债偿债率的金融经济分析表明, 我国财政应债能力相当薄弱, 财政债务风险正在与日俱增。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 在财政支出无法推动偿债机制的前提下要降低国债发行规模, 从而降低政府财政还本付息的压力;二是, 及时调整国债的限制结构, 以发行长期国债为主。1994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以30%的速度急剧扩张, 但发行的国债大多为半年至十年期的中、短期国债。考虑到国债总量的政策惯性及以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要求, 在今后要大量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并不现实。因此, 在不对发行规模作出重大调整的前提条件之下, 只能选择改变国债发行的限期结构, 以长期国债来替代现行的中短期国债, 从而减轻中短期内还本付息的压力, 并降低近几年的偿债率, 与此同时, 应该思考其他途径来增加财政收入, 从而降低我国财政体系当前所存在的风险隐患。

三、适度国债规模的前提及判断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当反映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和财政收入偿债能力指标反映金融经济体系内存在潜在风险时, 国债的发行规模 (或者结构) 就要作出适时的调整。在一定时期内, 一国举债规模应该具备以下的前提条件:

1. 经济增长水平。

一国可发行的国债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该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如果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之内, 比如十年, 该国的GDP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 那么国债规模就可以在此前发行量的基础之上进行稳定的扩张。对于相应的国民经济与财政负担来说, 国债的偿债将趋于一个较为稳定值, 国家债务风险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

2.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这里说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绝对数据的增长, 另一方面是指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如果一国的财政收入在一国的GDP中所占的比重越高, 那么它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国债规模扩大的信用风险就会越小;相反, 如果一国的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那么国债规模扩大的信用风险就会越大。

3. 完善的国债发行条件。

在这些条件中包含有较为完善的国债市场、健全的法律法规、高效的发行方式以及合理的持有结构和期限结构等。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如果这些基础条件越好, 那么国债的发行规模就可以相对较大。

4. 合理的成本收益比。

国债成本包括了其发行成本与可能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发行成本一般是指债券利息, 国债的印制费、推销费、发行费、兑付费等费用;对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了国债还本付息的财政支出压力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财政风险问题。另外, 由于国债发行还会造成一部分的挤出效应, 特别是当大量发行国债后引发了通货膨胀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而国债的收益则是指由于发行国债增加了财政收入后, 财政收入投资于社会建设而产生的各项收益, 其中包括弥补财政赤字, 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建设资金, 取得投资收益等。在经济理论上, 发行国债的合理规模应该是满足每增发一单位国债的边际成本与其获得的单位收益相等,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经济学最优规模原理。

如今, 对于国债规模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财政借贷关系的范畴, 成为了国家对于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同时也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度的国债发行规模应该以上述前提作为判断标准, 以此确定出国债发行的最优规模。

摘要:目前, 我国国债从债务负担率及偿债率等指标观察已经显示出过高的迹象, 国家要提高国民经济与财政的应付能力, 应该尽量通过提高财政收入、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完善市场机制、调整国债期限结构等途径来实现。本文的分析表明, 这些年来, 我国国债极速扩张, 不过是应对短期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应急之举, 不是长久发展之计。今后, 国债规模的确定, 应该以经济增长和市场完善为基础。

关键词:国债规模,应债能力,金融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1]郭红玉.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龚仰树.国债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3]马晨.国债市场与投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国债市场化纵深 篇8

基准利率形成后,其它金融产品定价方式具有了坚实的基础,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改革中重要的一步,其改革进程的推进也将推动其它金融改革不断展开。

国债作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点,央行利用其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国债市场化不断推进,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将逐渐形成,有利于央行调控不断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国债利率变化对市场利率变化更具指导性,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也更强。

纵深开发

我国2012、2013年国债余额分别为77565.70、91208.35亿元,同期GDP分别为519470.10亿元、568845亿元,占比分别为14.93%,16.0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率一般在50%以上甚至超过100%,国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其2012年国债余额是GDP总额的2.5倍。此外,发达国家国债市场远大于股票市场,美国每日国债交易规模是股票交易规模的7倍左右,日本达到几十倍,而我国国债市场规模滞后于股票市场。

目前财政部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并对关键年期的国债品种采用定期滚动发行制度,每年年底公布次年关键年期国债发行计划,关键年期国债每期发行约300亿元,各关键年期国债每季度至少发行一次。随着关键期限国债发行制度的日益成熟,国债期货的可交割量将持续保证稳定,市场预期明确,有效降低了国债期货产品被操纵的可能性。4-7年剩余年限的国债存量最大,可交割国债量将近19000亿元,涵盖5年和7年两个发行关键期限,可交割国债量充足,能有效防止市场被操纵。4-7年期国债的日交易量也是最大的,日均成交量逾60亿元。

因此,无论从国债余额规模、托管量还是与股市的相对规模来看,未来国债市场化具备纵深条件。

另外,国债期货的重启对债券市场纵深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国债期货有助发展和健全我国国债市场,增强国债市场定价和避险作用;另一方面,国债期货作为一种横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衍生产品,有助改善现有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促进债券交易在期货市场和现券市场之间的相互发展,提升债券交易的活跃性,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促使大型资产更灵活管理配置。

割裂状态

银行间国债市场、交易所国债市场和柜台市场三足鼎立是当前我国国债流通市场最主要的格局。国债流通市场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托管清算交割系统,导致国债流通各市场相互割裂,国债流通市场被分割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国债在不同的市场之间不能自由转移,资金不能自由流动,投资者不能自由跨市场交易。其不良后果主要有:第一,不利于国债的发行与交易,尤其不利于机构投资者频繁进行大宗交易;第二,不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第三,不利于国债市场的监控。虽然近来国债市场被分割的状态有所打破,但导致国债市场被分割的主要原因仍没有改变,即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经营政策,央行之前关于商业银行撤出交易所国债市场的规定以及国债市场多头管理——财政部管理国债,央行管理银行间债市及金融债,证监会管理证交所债市。

这种多头监管,导致各部门的职责不甚明确,监管过程中易出现监管重复和监管空白,一旦出现问题又往往难以协调,国债监管机制存在的缺陷又导致国债市场运行不规范。除了监管主体不明确,还包括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主要是对违规事件的处理不严,对频发的违规操作和黑幕交易监管力度不够。在监管法律法规方面,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国债法来规范国债市场的发展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另外,近年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流动性虽然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总体仍显不足,表现为换手率不高,大规模成交量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大,现货交割量小。国债流通市场流动性不足不仅会影响市场利率对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的反映,还会影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的实现。

加快建立统一市场

我国国债市场的分割,很重要的原因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存在,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业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迈进,但短期来看要彻底打破分割状况似乎不太可行。可以考虑在中小城市逐渐开放国债二级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允许更多有实力、信誉度较高的券商、基金公司、上市公司等加入这一市场,在扩大二级流通市场规模的同时逐步打破市场之间的障碍。此外,有关部门还需通力合作,在国内中心城市建立全国统一的托管清算交割体系,以此支撑投资者凭借一个账号在全国统一的二级市场进行国债交易,实现资金在不同市场之间的流动。

加快构建统一合理的国债市场监管体制。首先,加快国债相关立法建设,尽快出台完整统一的《国债法》以规范市场运作、维护投资者权益。其次,明确央行、财政部、证监会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监管范围与监管职能交叉部分,填补监管空白地带,在最大程度内实现监管权的统一。再次,加强国债市场的自律性监管,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的合力作用。最后,加强监管人员素质的培养,既要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又要充分防范监管人员的腐败行为,加大对监管腐败的惩处力度。

中央政府应运用财政政策合理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并合理运用国债募集资金,确保国债规模的有序扩大。要发展债券市场,进一步扩容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就要积极扩大债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数量,进一步完善投资者结构,完善债券市场交易机制。要鼓励基金类投资者、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入市。另外,国库资金收支在月度间是不均衡的,一般是上半年收大于支,下半年支大于收,而一定数量的短期国债便于按照预定的临时资金短缺,有计划地作月度间的调度安排,在国库资金较紧的月份发些短期国债,并在国库资金宽裕的月份归还,从而避免国库沉淀资金过多而造成的资金使用浪费,实现国债发行与国库资金的协调配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制度设计的差异及市场成熟度不同,我国国债做市商数量少于承销商。目前银行间市场由主管部门确定了20余家做市商,但拥有做市商资格的机构缺少实质利益,履行做市义务时还会承受市场风险。这种风险收益的不对等使得现有机构做市不积极,做市商制度的作用发挥有限。建议国债发行人和市场主管部门可以考虑将做市商资格与债券承销商资格、一级交易商资格三者结合起来:如一级交易商(国债等承销商)优先从做市商中选拔,赋予做市商对新发债券优先认购权和优先追加认购权,对做市的承销团成员优先提供现金管理招标融资便利等,以使做市商能在一级市场业务中获得足够的做市债券,同时吸引更多市场机构成为做市商,激励其履行做市义务。通过建立做市商间的市场,实现做市商匿名报价、交易,提供净额结算方式,提高结算效率,降低做市风险。还应加紧建立做市商制度所要求的相应法律,在保护做市商利益的同时规范做市商的行为,加强对做市商的监管,防范做市商联手操纵行为。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试题下一篇:百无禁忌词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