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笔记

2025-01-14

语文课堂笔记(共10篇)

语文课堂笔记 篇1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展现语文课堂魅力

摘要:语文教学要从低效走向有效,从有效迈向高效,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趋势。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教师角色得到恰到好处的运用,学生的主体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高效课堂的主旨。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创设课堂氛围、组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要学,自主去学。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应该体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氛围

学生兴趣

自主学习

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一直努力在探索中实践着。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我认为构建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最基础的认识就是从课堂40分钟要效率,让“教”与“学”在课堂上有效完成。下面是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想法或做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以生为本

传统的课堂指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

现代教育理论早已把目光聚焦在了学生身上,明确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周一贯先生倡导的“以学定教”其实就是很好的以学生为本的例子,他认为:“最好的课堂也就是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能最适合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他还说:“课堂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相和谐,这应是自然的生态要求。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必然是依赖于学生的内化力,别人(包括教师)都是无法代替的,教学的各个环境因素都必须服务于此,方能达到课堂的生态平衡。”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教师捏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不是为了学而教,而是为了教而教。

二、营造和谐课堂,全员参与

观念转变后,就要转入课堂实战了。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和谐的呢?全员参与,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凸显其主体性的地位,而教师也要鼓励、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发挥其最大的能动。

首先,激发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每节课的设计,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用那些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开场,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化。让学生多提问题,一个一个的问句,可以让学生迫不及待得想要读课文。这其实就是很好地践行了“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阐述。当然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有的放矢,做到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融入课堂。

其次,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越大,求知欲、自信心、刻苦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越大、学习效果也越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成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当然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完全将课堂放手给学生,任其“折腾”,而是要放手的同时把握好度,这个“度”靠的就是教师的积极正确地引导,引导到家,水到渠成,引导不到家,水不到渠不成,甚至整节课没有任何效果。提高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能力,是需要教师下很大功夫的,除了多学习教学原理、多积累课堂教学经验之外,还有就是要了解课堂的主体――学生。一个教室内的学生,差异是很显著的,平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因材施教”过程中也往往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这就要我们“激励学生―牵引学生―鼓励学生”,一步一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努力提高效的课堂。

另外,善于评价,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教师除了“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外,还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教师教学预设外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灵光显现而顿悟出的一些自己的独特看法和理解。对待这些看法和理解,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无情打压,而应先利用评价鼓励这种思考问题的主动现象,再利用教学机智来正确引导学生的这种生成,将其视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的空间,提升教学中的热点。

全员参与,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备课更备学生,课堂中少讲多引导,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开展大量阅读,素养飞跃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是语文教学重点。一本语文书的学习,并不能解决阅读的全部问题,它只是一个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媒介。是“渔”而不是“鱼”,有了“渔”的方法就要多多地抓“鱼”,要不到了最后,方法丢了不说,可能还要饿肚子。大量的阅读至关重要。现当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国外的高尔基也说“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等等。可见,阅读是益处多多,当然这种阅读不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要保质,也要保量。

广泛的阅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自己的体验、培养自己的情感、养成自己的习惯。像这种从读一本书,到读多本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积累知识、积累技能的过程,其高效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在已经掌握的学习和读书方法中,大量地阅读,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不断巩固这种方法,这样的受益是终身的。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中的要求,其实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要求。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师务必要跳出“死板的语文课堂,将学生放在首位、放在主体,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把握好引领者的身份,让学生在一种愉快、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中自由驰骋,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笔记 篇2

深入浅出的备课

1. 把文本的理解加厚。

每一篇文章中都有若干的留白点, 教师备课时就应当把这些留白点用理解和想像填补起来, 这是对文本的增“厚”。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 可深入理解和解读的内容很多, 如“我活着有什么劲!”的言外之意;“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一个“挡”仅仅是挡住窗外的风景吗;“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中“抓”住的是什么;母亲昏迷前最后一句话未说完就走了, 知道她想说什么……像这些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

2. 把作者的思想读厚。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 倾注着作者深沉、真挚、丰富的情愫, 每一次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所以, 我们要注重作者写作意图和文本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挖掘。读出作者心中涌动的情感, 品出内在的意蕴, 这些深度理解不一定全部传递给学生, 但教师仍然要深入品味和体验, 因为深入才能浅出, 只有具备了“一桶水”的“积淀”, 才能为“一杯水”提供良好的水源。这是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方面的增“厚”。《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 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对母亲无尽的爱, 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其实更深一层的是在母亲的启发下, 儿子坚强的活了下来, 身体虽然残废了, 最终在母亲的鼓励下, 选择了坚强, 选择了“好好儿活”, 他的人生成功了。所以, 读懂作者思想情感, 就能深刻感受文本内涵。

3. 把作品的链接添厚。

教师要善于寻找作品延展的切入点, 横向拓展, 把与文本相关联、相类似的作品搜集整合到一起来阅读, 这种阅读可以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这又是一种增“厚”。在备《秋天的怀念》时, 我专门阅读了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合欢树》《庙的回忆》, 并仔细品味。语文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 更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知识的联系, 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给学生打开一扇窗, 使其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4. 精当巧妙的教学设计

合理、周密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活动流程、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等。在《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中, 我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 这三个学习目标的制定基于对本课语文教学任务进行的详细的分析, 第二个学习目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领会朴实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特别注重了阅读课必须有一个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重点目标。因此, 制定合理、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教者必须关注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定位, 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没有最好的教学设计, 只有最合适教学的设计。当然, 教学设计还必须由教学实践来检测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调整、修改、完善。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现状为起点, 同时又以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点。

真实有效的小组合作

1.交流的问题切入点要小, 具有可探究性、拓展性。以《秋天的怀念》设计的两个问题为例: (1) 史铁生的双腿突然瘫痪了, 这意味着将要终身与轮椅为伴, 这是多么残酷的打击。他有哪些表现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朗读课文前三段, 找出作者无法面对现实的句子读一读, 并分析作者当时的心情。 (2) 儿子双腿突然瘫痪, 不想活了, 对于一个母亲来说, 那如同是天塌下来一样。那么母亲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 找出感人的细节, 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味, 体会母亲无私的爱。稍后小组展示。从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出, 在认真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要研究学生, 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 不能为设计问题而设计, 不能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 不要牵强, 应让学生有具体内容可讨论, 让学生乐于学习。

2.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前, 学生应有良好的准备, 只有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 才能使学生产生交流的需求, 不断地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并对交流的问题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3.教师必须要走下讲台。教师必须深入小组及时了解各小组交流的情况, 及时给予学生指导, 要特别重视对于学困生学习的帮助。有时教师也可作为某一小组学习的一分子介入其中, 充当组员的角色, 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 把学生看成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这样, 不仅为这个组学生探究的成功或创新提供后盾, 同时也更好地激励其他组的同学奋发争先。■

语文课堂及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标准语文 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语文教学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同时完成其他任务,也就是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审美能力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解读语文课堂的基础上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一、解读语文课堂

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语文课堂:

1.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看

语文课程目标既有知识、能力等智力目标,又有习惯、情感等非智力目标;既有听、说、读、写等显性目标,又有学习方法、心理发展等隐性目标。这些目标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形成了结构复杂的目标系统,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这就说明,语文课堂要有明确的目标。

2.从语文教育的性质看

语文教育是寓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审美性等多种特性于一体的。应试教育重视了“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僵化了“思想性”,肤浅了“审美性”,必然把语文教育引进死胡同。所以,语文课堂不能以考试为指挥棒,而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为指导。

3.从语文教育的对象看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智慧等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情感、意志、兴趣等非认知因素;不仅具有共性,而且更具个性。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当采用整体推进的办法促成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从语文教育的主要依托——课本看

学生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任何断章取义、条分缕析、肢解文本的做法都将丧失其生动性和丰富性,不能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营养,甚至会误导学生。这从一个客观侧面上要求语文课堂要着眼于大局,体现语文课堂的整体性、完整性、连贯性。

5.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看

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21世纪的学校应以开发学生智能和精神资源为使命,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基础平台,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作为教育实施者的老师,对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情况和说法。这些说法似乎都有道理,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一时众说纷纭,结果是各执一端,这种局面使语文教学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一切标准。那么,在语文教改的大潮中,在新课标背景下,面对层出不穷的教学理论,花样翻新的教学方法,还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才能落实好教学目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该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在理解了语文课堂的基础之上,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1.牢牢把握住语文课的特质

语文课的特质,即语言与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便是纯粹人文性的东西,也必须有语言文字这个载体。语言文字是语文课中通向思想情感的最重要的桥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呢?我们认为,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的工具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得到体现的。人文教育应该是所有学科都要承担的共同责任,而不是语文所独有的。语文,只有首先使其工具价值得到体现和实现,才具有作为语文学科的意义。所谓统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人文性,而不是只追求单纯的语文,不只盯着工具,不排除承担一定的人文责任。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美好的情感,陶冶审美情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在语文学科人文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有些过分地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带而过,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受到很大影响,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和思考,应该认识到,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有落实的载体。

2.明确语文课程任务

新课标对语文课的任务有很好的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和具体的学习方法中生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在运用能力的过程体验、选择汲取知识的方法中生成;过程是一种途径,过程的价值在于使学生经历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与建构,经历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喜悦。方法是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方法,方法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过程和方法”是一条基本线索,用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三维目标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支撑,才形成一个血肉丰满的精神生命体——语文素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构成闪耀着人文精神的语文素养大厦。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三个维度相互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三维目标一个不能少。简单地说,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感受语言文字:识记、积累、表达与品味。这是语文课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一个中学生,记不住3500个常用汉字,背不来几十、上百篇诗歌与散文,拿什么去阅读与表达?一个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而且是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积累比理解更重要。

二是体验人文关怀。文以载道,不只是中国语文的传统,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载道的。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物质外壳,通过这个外壳,让我们的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包括思想的、情感的、审美的方方面面。

3.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当今的语文教学,合作、交流、探究,成为教学方法的时尚,备受推崇,对此笔者不做过多的是非讨论。

笔者认为,从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式上讲,语文课的操作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点拔、讨论、聊天、讲授、练习,均可一试,语文课的授课方法更可以千差万别,百花齐放。总之,怎么方便就怎么安排。原则只有一个:要让学生有所得,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及其三维课程目标不是僵死的、教条化的。而且,语文课堂的学习只是学生学得语文能力的一个途径,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对话,还可以习得更为丰厚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好语文,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以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程目标为方向,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理解语文课堂的性质、目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教学中的各种具体情况,调动我们的思维,在把握语文课的特质,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的同时,积极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努力向新的方向迈进,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得生动、有效,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们成长的乐园!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篇4

——《晨读》教学案例

乔海燕

《晨读》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学习生活的一段回忆。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读者产生共鸣,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因为那个时代离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接着又出示了葛翠琳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作者。又在音乐的伴随中叙述了葛翠琳的童年生活,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文章的距离,让孩子们体会到文中的学生对读书有着强烈渴望的原因就是因为又一位爱好文学的老师。接着抓住“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中心问题,让孩子们读中感悟,认识到读书的乐趣,激发读书的渴望。

片段一:

师: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位老师很美丽。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这位老师长着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脸有些苍白,一双温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时时闪出甜美的微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

师:还有谁想说?

生:这位老师很幸福。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有这么多学生陪伴她,所以她幸福。

师:如果这位老师就站在你面前,你想认识她吗?打个招呼吧!生:老师您好!

生:老师我是xxx,我很喜欢你。

师:带着你的喜欢读读这句话。

„„

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心问题的提出既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学生的模糊映像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朗读体验,逐步深入进去,充分地与文本亲近,感受读书的魅力,体会读书带给孩子们也就是读者的乐趣。

片段二:

师:文中的老师给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都过哪些书?

生:冰心的《寄小读者》,《万卡》、朱自清的《背影》、《爱的教育》。

师: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生:没有。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冰心的小诗《雨后》(出示内容)很熟悉是吧?一起来和老师读读。(师生共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高兴。

生:我也想玩水。

师:不同的文章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下面这封信是万卡写给

爷爷的,看看能带给我们什么。(师读节选部分)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

生:我为万卡着急。

师:文中的孩子们和老师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回到文中我们一起去感受。

„„

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篇5

——兼评《羚羊木雕》“导学式”教学

10月17日,我有幸作为片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竞赛的评委,听取了三个教师的三堂语文阅读教学课。应该说,三位教师,都尽心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所授课文,进行了用心解读,精心设计。其中,《羚羊木雕》的执教者顺应时代要求,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字词教学、文章感知、角色朗读与表演、人物性格的体会、文章主题探究、达成效果检测等环节。但就课堂教学的实施看,需要强调一句: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回归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语文阅读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着手于文本的“示范”。

语文课堂笔记 篇6

----《王二小》课堂教学反思

我是新入职的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因为是非师范生的原因,所以我没有任何的教学经验,这就给了我十分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动力,让我能够在每一次的公开课上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

前几天,我上了一堂名叫《王二小》的第二课时的公开课,这是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讲述了抗日英雄王二小为了消灭敌人冒着生命危险将敌人带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最终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制作PPT、写教案、在空闲时间模拟讲课、编制课文自然段的问题等等,自以为准备得不错了,结果和骨干教师一对比才看到差距,感悟颇多。

一、我的教学流程

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播放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歌唱二小放牛郎》,我让大家在听这首歌曲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讲的是哪个人的故事?因为有歌词对照,所以大家很容易就回答出来讲的是王二小,这样自然引出了王二小的课文。

然后,我又播放了这篇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的同时,重点看看课文中不会或难认的字的读音,进一步巩固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内容。

接着,我就开始分段的学习课文内容了。在分段学习课文内容时,我在每段上都设置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在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点读以及领读时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学生会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同时,在讲到各个自然段时,会指出并解释学生可能难理解的词语,如:放哨、扫荡等等。当然,除了字词的掌握外,句子的讲解同样也是重点,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提到了里面的一个句子“一边„ „一边„ „”,这个句子是之前的课文《秤象》里面学到过,那么在这里我通过指名让学生用“一边„ „一边„ „”造句来复习这个句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我提到了“把字句”,并讲解了如何将“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这是本课的重点!)。

最后,在分段学习完自然段后,我指导了学生如何用适当的语气去朗读这些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进行总结:“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学习王二小什么样的品质?”来结束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遇到了困难要冷静思考,并要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达到了吗? 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

2、懂得王二小不畏牺牲的优良品质。

我认为,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而且能够十分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课堂最后的思考,学生基本总结出了王二小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品质,并希望能够想王二小学习。已经完成了学习目标,达到了我所期望水平。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最令我感到满意的是我在讲解什么是“放哨”时,我举了一个例子:有的小朋友可能比较调皮,下课后喜欢拿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乱画,可是又怕老师看到了批评他,于是他就找了另外一个同学在教室外面看着,当老师要来了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就告诉他“老师来了”,然后他就跑回座位去,我们把另外的那个同学干的事情叫做“放哨”。通过这样打比方,学生在笑声中很容易就理解了什么是“放哨”。这一点,听课的专家老师们也给予了肯定。

当然,优点有,缺点同样不少。在上完课后,专家老师们评点我的课时提出,我在课上花了大部分时间是在讲授,而交给学生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朗读的时间很少、互动交流的时间很少、我的鼓励和奖励机制也很少,这是我最大的问题,也是作为一名新老师常见的问题。

三、怎样完善课堂?

语文课堂笔记 篇7

【案例实录】

师:在第一行诗中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绿遍山原”的“遍”。

师:“绿遍山原”就像什么?

生:放眼望去, 山陵和原野满是绿色, 这绿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

师:你抓住“遍”字想象开去, 一用比喻句, 画面就变得更活了, 更美了。谁还能用比喻的手法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此刻的山原已经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像绿墨水打翻了似的。

生:这绿色仿佛是山原的绿衣裳, 让山原充满生机。

生:山原绿得仿佛是被绿油漆染过似的……

师:在大好的春光下, 你们都看到哪些绿色?

生:到处都是绿色, 深绿、浅绿、耀眼的绿、灰暗的绿、或浓或淡的新绿……绿得鲜亮、绿得耀眼, 绿得充满了生机。

师:抓住能引发你们想象的词, 联系生活的场景, 选一行诗, 写写乡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能用学过的好词佳句就更好了。

(放音乐自己写, 再交流)

师:随着你们的描述, 我仿佛看到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 泛着点点银光, 使乡村显得更纯, 如同无瑕的翡翠。你们丰富的想象, 让我听到了杜鹃清脆的鸣声, 和着沙沙的雨声, 让这幅画卷充满生机, 这真是一首动听、和谐的春之曲呀!

师:乡村四月有声有色, 有静有动, 色彩鲜亮, 充满生机, 多美的田园风光!合上书, 闭上眼, 想象着画面, 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齐背全诗)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 是农家耕种的时节, 看着乡村四月大好的春光, 看着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你们能体会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吗?

生:他们很快乐。

师:为什么快乐?

生:为秋天的丰收, 为过上好日子而快乐。

师:对, 他们享受着大好的春光, 憧憬着幸福的生活。春天, 他们播下的不仅是种子, 还有希望!他们春天播种希望, 秋天丰收硕果。累, 但快乐地享受生活。

师:诗人就这样饱含赞美之情, 写下了这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 放声朗读, 读出你心中的情感吧!

(学生齐背全诗)

【案例反思】

一、建立有序课堂, 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渴望

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渴望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是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课堂要活而不乱, 动而有序,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全面、全体、全过程”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的作用当然很重要, 但其角色和重心要有较大的转变, 教师更多的是设计师、组织者和导师, 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伙伴。“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必然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增加, 学生“动”起来了, 好像觉得课堂“乱”起来了。但是, 课堂教学的根本价值在于这个过程是学生将知识吸收、内化、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和主题进行思维和探索活动, 掌控教学节奏, 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进度。

二、建立有序课堂, 学生的读书与思考要充分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如果学生只是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 句子都尚未读通, 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学生说感悟, 这样做且不说收不到教学实效, 还把浮躁的风气带到读书活动中。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在充分读与思的基础上说感悟、谈体验。例如在对“绿遍”的理解基础之上, 老师首先让学生仔细品读第一行, 在学生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手法, 说说绿得像什么, 有哪些绿色。在充分想象、充分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下这些优美的画卷, 进而将自己的感受带到读书中展现出来。就这样, 读书、感悟层层推进。

三、建立有序课堂, 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

课文的重点往往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是深入阅读的关键。它可以是一个片段, 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关键性词句, 即所谓“文眼”“点睛之笔”。对课文的重点, 首先要细细地读, 读出课文的情味;继而细细地思, 思考它在全文中的地位、作用, 与整体的有机联系, 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例如这堂课中, 教师抓住“遍”,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 将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再现, 既体会了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 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一举两得。

四、建立有序课堂, 教学环节的安排要有层次感

读课文时, 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 情感活动有一个入景入情到动情抒情的发展过程。多读课文不是傻读课文, 而是让阅读层层推进, 要求质量的提升, 读中说感悟与体验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在品读诗句的一开始, 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 我们不难看出, 老师在学习中提出的要求具有很明确的层次感, 在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的情况下, 抓住关键字词品读诗句, 了解诗意, 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有所感悟, 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此外, 无论预设还是生成的达成是否顺利, 它都标志着教师的课堂调控获得成功。

活化语文课堂 焕发语文活力 篇8

一、突出主体地位,做到二个“引导”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无疑为课堂教学指明了路子。阅读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进度、学生态度的端正、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掌握,都由教师负责,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为此,教师要做到“二个引导,”让学生自主发展。

(一)引导学生“自定目标”。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中,许多教师把目标制定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是否可把“独自制定教学目标”转化为“与学牛共同制定目标”,直至“由学生独立制定目标呢?”回答是肯定的,研究表明,与待进生相比,优等生更经常、一致地根据学习任务设置学习目标。可见,目标设置对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引导学生自定目标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动机的直接原因,因而要引导学生把疑难问题列入学习目标,引导他们自己去深入探究;②根据课文后思考练习制定。每篇课文后的思考练习,较具体地呈现了本文所要掌握的内容,我们可引导学生将这些思考练习有机地组合进自己的学习目标中。

(二)引导学生学会“寻求帮助”。俗话说:“学问学问,不懂就问”。这问就是一种自觉寻求帮助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利用环境因素来帮助自己学习:①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资料。开始时,教师可以把寻找有关资料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②建立开放式的学习小组。要引导学生学会向他人请教,首先要提供这种可能,建立开放式学习小组是实现这种可能的一种方式。

二、注重阅读训练,做到三个的“提供”

古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回吟。”宋代以后,一些有见识的学者开始强调“熟读”与“精思”结合。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了自知。”朱熹也认为:“大抵观书,必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山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上述内容皆突出了“朗读”的重要地位,因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突出阅读地位。做到三个提供:①提供朗读时间。朗读足需要时间的,朗读一遍课文,一般要三五分钟。如果要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画,真正做到自悟自得,那就要几个三五分钟。②提供朗读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在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例如教《海伦·凯勒》一文,有的教师从头至尾提了十几个问题让学生朗读,收效甚微。③提供朗读的氛围。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情绪、语言、体态感染学生,同时也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氛围。

三、改变学习方法,实现四个“选择”

选择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方法、进度等方面的自觉自主的学习。它是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语文教学应当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新机制。逐步实现四个“选择”。

(一)学生选择“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采用并列式或层次式,而内容本身的难度又不是很大,教师可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

(二)学生选择“理解”。在阅读教学中,由于课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和对事物的含义可以作多角度的理解等原因,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对同一语句的理解可以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只要不违本意,不造成谬误,都是可以的,不必要拘泥于划一的答案。

(三)学生选择“学法”。俗话说:“理儿只有一个,方法却有千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自觉地运用着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也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总是因人而异的,这里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学法选择的机制问题。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作学习方法的白觉选择,以不断提高学法的效率,同时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

(四)学生选择“练习”。学生之间存在着无可避免的差异性,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时,适当允许学生在练习的数量和程度上有一定的选择度,突破传统的“一刀切”的做法。首先,在作业的数量上应当有一个自由度:其次,在作业的“程度”上,也应有难易之分,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这样既达成了教学目标的“下限要求”,又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上限要求”,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同一练习过程中部有所习,并得以提高。

语文课堂笔记 篇9

摘要: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着用创设语文教学情景的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也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景;情趣;激活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于学生想象和智慧的课程,而语文知识则是学生进行一切想象、创造活动的前提。“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结合新《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能力出发,学着创设适合学生知识能力相应的教学场景,采用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议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知识教学接受的瞬间,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的欲望,让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真正被激发出来,思维的认知也会被不断刷新。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每堂课都存在着个体认知领域的新发现,因此,学生在发现中就潜藏着创新的可能,而教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良好手段。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用创设语文教学情景的合适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在与学生的融融交流中使语文教学手段的应用得到了锻炼。

一、投之一石,溅出一池涟漪

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语文课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每当上课开始,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教得起劲,学生也学得用心。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联系八年级所学的《变色龙》一文,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那我们为什么称他为变色龙?当学生回答之后,又适时提出让他们找找我们今天所学的文章中有没有类似于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变色龙”?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又如,在讲授名著专题《水浒传》时,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刘欢唱的主题曲《好汉歌》,随着高亢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们情绪激昂,有的甚至跟着“吼”起来,显然他们已沉浸在歌曲的旋律中,思绪已飞向那充满侠肝义胆的剧情当中,这就创造了一种情境。播放之后,笔者故意发问:知道这是什么歌吗?它出自哪里?谁唱的?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淹没了笔者的话语,显然他们已被带入情境当中了。这样就使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整个课堂气氛的活跃就可想而知了。

二、倾之声情,感动几多情愫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常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本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笔者在教授课文《三峡》时,首先通过观看三峡的记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三峡的壮美风光,产生一种心灵的愉悦和自豪。再通过与学生提前课下搜集的一首郭沫若的诗《蜀道奇》相对比:“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由此也让学生更深切领会到课文中有关三峡绵长、陡峭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这样一来,学生由对三峡壮美风光的喜爱、向往进而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强烈欲望。学习效果相对于一上来就由教师来对文段进行泛泛的串讲、分析而言要好得多。又如教《听潮》,预习前,笔者让学生请教音乐老师,搜集以大海为主题的音乐资料,欣赏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海之恋》;在教《狼》这一课时,笔者叫了几位学生在教室里表演,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在教授《愚公移山》时,笔者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编写一个课本剧,同样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其中。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携之试水,徜徉无边学海

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像一个权威那样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着知识,如同往漏斗里灌水一样,其实效果可想而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这种单一的方法、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学习有兴趣呢?

在学习《白鹭》一文时,笔者准备一幅白鹭图,先让学生欣赏白鹭图,并说说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七嘴八舌地在下面说开了,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郭沫若笔下白鹭的美。优美的散文自然要多读,学生深情地朗读,用心品读,找出自己认为最值得推荐给同学的优美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白鹭“被人忘却的美”。教师引领学生的灵魂沉浮于作者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的思路与情感,让心灵浸染墨韵书香,与作者互动,激起学生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激发学习的欲望与热情。于是,学生争先恐后抢读,好不热闹。再让学生分成小组互动品析课文,从不同角度赏析,探寻美在哪里?这样,整个课堂始终把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仅做课堂的驾驭者,一切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四、敢试牛刀,享受创新快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学研究也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绿》等写景优美的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动手画出文章中所描写的“春”,学生有些画的是草,有些画的是花……有些学生就从网上搜集符合文章描写的优美图画,再配上文字,真可谓“春意盎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现有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抽象美,又可以通过图片欣赏来领略直观美,这样就使文章内容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另外,对有些“电脑小高手”,鼓励他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去设计制作课件。在学习《都市精灵》这一课时,笔者就让班级中的一位学生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在班上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学生反响热烈,且都跃跃欲试。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为语文教学烘托了扎实的基础。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学生的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现代教育涌现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不断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着让学生享受在愉快教学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也使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着师生和谐教学交流带来的充实人生。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笔记 篇10

一、有人提出“语文教育的整体观”。

所谓语文教育的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1)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先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写全文。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2)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课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从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 分析与综合问题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区分出来。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点、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凡入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了。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 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 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 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 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 内容和形式问题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一篇文章,语言是一定思想的表达形式,思想是其内容,语言是其形式。思想和语言不可分,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之处,“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举例如《项羽本纪》,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7页。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又有何区别呢?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的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第一学段要求“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尤其在第三学段,阅读的第五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的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 理解和感悟问题

自从“课标”颁布以后,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人认识一件事物、一个定理、一个概念……都要达到理解水平。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总攻击一段中的“震动山谷”“千钧一发”“奋不顾身”这三个词语,正揭示了这段内容的三层意思。在结合上下文学习之前,先要把“千钧一发”这个成语的本义(“一根头发负担千钧,一钧30斤”)弄明白,千钧等于三万斤,一根头发上能担负三万斤吗?说明事情的危急性,再结合课文理解这个成语所比喻的“形势万分危急”的意义。如果对这个词的本义不懂,又怎么理解当时的形势险峻呢?所以学生学习文章是不能缺少理解的。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义,使重点词句的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创造性的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因素,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词呢?感悟一词,《辞海》上的解释:“受到感动而醒悟。”也就是说,有所感触之后有所领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还以《飞夺泸定桥》的第三段来讲,只有理解了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而才能领悟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统一起来,相互促进。

上一篇:昆士兰大学开学时间下一篇:安庆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