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

2025-01-15

激活语文课堂(精选12篇)

激活语文课堂 篇1

摘要:语文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它是最有活力, 最具灵性, 最有趣味的学科。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语文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让学生提不起兴趣, 让课堂失去了活力。转变角色, 教师“活”起来;走进生活, 让教材“活”起来;巧用方法, 让学生“活”起来。

关键词:转变角色,走进生活,巧用方法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 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 有附带的说明书……”可以说语文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它是最有活力, 最具灵性, 最有趣味的学科。但在高考的背景下, 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 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 语文“删繁就简”变成了“干尸”“鸡肋”一类的东西, 让学生提不起兴趣, 让课堂失去了活力。那么, 如何打破语文课堂死板沉闷的局面, 让语文恢复它特有的魅力, 让语文课堂的“水”活起来呢?

一、转变角色, 教师“活”起来

古语说“亲其师, 信其道”, 但由于一些传统思想的束缚, 再加上考试的压力, 有些老师失去了活力与个性, 变得正经、刻板, 成了让学生“敬而远之”的老学究, 这让学生如何去“亲其师”, 如何去“信其道”呢?所以, 转变角色, 让老师“活”起来是激活课堂的关键。

首先, 要做有激情的老师。老师是人, 不是流水线上加工出来的千人一面的工艺品。一个神采奕奕、激情飞扬、充满自信与活力的老师, 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欢迎。而一个语文老师的精神状态如何, 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气氛, 因而作为一个老师, 当你面对学生时, 无论你遇到多么不愉快的事, 也不能把满腹的牢骚传达给学生, 不能把一腔的伤感传染给学生。有时候, 虚伪也是善意的。

其次, 做一个有才情的老师。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如今时代进步了, “一桶水”已远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他们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甚至挑剔的, 语文老师的才气将决定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语文老师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 能进行一番字正腔圆, 铿锵顿挫的演讲, 在讲《沁园春·长沙》时能随手勾勒几笔, 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能高歌一曲, 那么, 学生怎会不受艺术的熏陶, 课堂气氛怎能不活呢?

二、走进生活, 让教材“活”起来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 最接近生活, 内容最丰富的学科, 然而受以往应试教育的束缚, 语文教学内容缩小为有限的与课标相关的几本教材和著作, 远离了生活的源泉, 以至于深深地陷入“死水”中, 要激活课堂, 必须要“活”化教学内容, 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

细心观察, 走进生活。高中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 有的文章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如《葡萄月令》、《南州六月荔枝丹》、《我的四季》等。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用心体悟, 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 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如在讲述《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时, 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新鲜的荔枝和一些荔枝干, 指导他们观察荔枝的颜色、形状, 观察果肉的颜色, 品尝果肉的味道, 比较鲜荔枝和荔枝干的不同。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他们很快便能抓住文章的中心。

虚拟场景, 还原生活。语文教学内容总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 在教学中, 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或生成一些类似情况, 引领学生还原生活。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在记述刘和珍君他们遇害的经过时,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短句。在讲述时, 我让学生想象一个小朋友在外受到莫大的委屈, 抽抽噎噎向家长诉说时的语气语调。这样, 学生联系生活, 不仅把握了短句在表情达意时的作用, 而且更好地体悟了作者当时无比悲痛愤怒的心情。

三、巧用方法, 让学生“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语文学习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常变常新, 以吸引学生的关注, 让学生动起来。

自主展示。很多的学习任务, 如生字词、作者简介等, 并不一定非得依靠老师,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工具书自行解决, 甚至很多课本已经给出注释的文言文实词, 都可以让学生课前自行掌握。老师只需在课堂上给出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同学间互问互答, 学生自行讲演。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不仅学习时兴趣盎然, 而且印象深刻。

小组合作。有些学习任务难度较大, 当学生一人无法完成时, 教师可以把它交给学习小组, 通过讨论完成。通过分工协作, 研究探讨, 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交流, 最终解决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竞争意识, 让小组竞答, 这样做既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启发式提问。对学生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巧妙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可思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能调动学生的热情, 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因此, 教师要学会巧设问题。如研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情节是什么?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什么样的关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为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等等。

总之, 教师、教材和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只有使三者都“活”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激活语文课堂。而一个优秀的教师, 他能够使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的感情相互交流、碰撞和激发, 从而共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激活语文课堂 篇2

[作者]  孙杰

[内容]

关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至少有下列几种策略方法。

一、情境激活情境激活是一种加诸学习者非理性领域而推之于理性领域的教学积极化策略。

它有两种方式和类型:一是再现型,二是再造型。依据课文内容特点和风格,结合教师、学生的兴趣优势和习惯,运用语言、动作、音乐、美术、声像、扮饰、模拟、表演等手段,艺术地再现课文内容情境,由情境激活学生的情绪、情趣和情感,进而促其积极参与认识活动。这种再现型情境激活,适用于除议论文以外的各种文体,尤其适宜文学性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教学对象则以低年级学生为好。再造型情境激活是凭借课文提供的局部内容(如事件的起因或结局),运用适当手段,重新设想或设计其余内容,或根据课文材料逻辑地推想、想象其前(补)其后(续)的情形,通过呈现新的、前所未有、各不相同的情境的对比和比较,激活学生思维和想象热情。此种方法适用于记叙性课文。

二、矛盾激活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学习的需要源于学生内在矛盾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探求欲望和参与积极性则源于认识活动的矛盾性,即新的认识对象同已有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或称智力冲突。认识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认识中有所不通,即出现矛盾,吸引心理能量向矛盾方向倾趋和聚集。没有矛盾就没有认识的需要,就没有思维,没有思维的动力。活化语文教学的一大策略就是“无中生有”,造出矛盾,形成冲突,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矛盾激活也有两种方式和类型:一是设计矛盾激活,二是利用矛盾激活。前者是指教者在对课文进行教学化处理时,有意避开教学过程的直指目标和一步到位,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足以刺激心智兴奋的矛盾性问题,使教学的终极结论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延长和曲化教学结论的获得过程,使教学成为以思维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的训练,即变“直通”为“曲致”。这个教学过程矛盾化处理的关键是“问”的设计:既要问得“刺激”(有挑战性),又要有难度(切近“最近发展区”),还要形成逻辑系列(环环相扣)。如通过学习《愚公移山》一文,运用矛盾化方法学习本文,则可设计如下问题:愚公是移山对还是搬家对?山最后是被神仙背走的而不是由愚公移走的,能说明愚公的做法是正确的吗?本文是在提倡一种不讲究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傻干精神吗?愚公到底愚不愚?智叟到底智不智?有人说智叟的话合情而不合理,愚公的话不合情而合理,你同意吗?为什么?体现愚公观点的哪句话最有说服力和逻辑力量?如果没有神仙帮助,山到底能否移走?有什么根据?四用“七百里”和“万仞”来具体写二山有必要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不会被指为“移山乃是错举”的证明吗?删去如何?“操蛇之神闻之”而“惧”,它惧什么?这“惧”说明了什么?天帝之“感”说明什么?命神仙背走二山能否说明愚公移山的成功?神话结尾是对愚公移山的肯定还是否定?换一种结尾如何?……上述问题没有一个直指目标却无不紧扣目标,如果教师具备调控和因势利导的技艺,经过课堂上唇枪舌剑的论争和辩难,那么,不但上述目标必然被“逼”出来,学生还会真正受到一次语文能力的训练。利用矛盾激活是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出现的有思维探讨价值的矛盾性问题激活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实施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课堂中常常出现教者设想和意料之外的情况,还会遇到学生的质疑和问难。这些问题有的是教者备课时忽略的,有的是教学深化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必不乏智慧的火花、独到的见地。教者应凭借对教材的通透了解和对教学活动的熟练驾驭,机智地随机判断、选择、调拨,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适时利用,以推动教学向深度广度演进。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杨修之死》一 文时,不以“才”字为线索(“才”----有才与忌才----乃是一条性格线,直通教学重点),而偏以“死”字为轴心(环境教学重点)展开讨论,扩大了讨论空间和训练容量。当探讨逐渐趋于“身死因才误”(杨修有才与曹操忌才乃杨修死因)结论时,一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个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他说,曹操一 向爱才重才,为了留住关羽不惜一个个大将被杀却不肯将其伤害;徐庶有才,进曹营后虽一言不发也未遭杀戮。由于曹操广泛罗致收纳人才,曹营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说曹操是因为忌恨杨修有才而将其杀害是说不通的。这个将怀疑直指教参的分析和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质疑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十分具有挑战意味!

对此,教师当机立断,顺势把讨论推向一个新的矛盾漩涡:曹操到底忌才还是爱才?如系爱才,那么爱才的曹操为什么杀死有才的杨修?杨修身死是因为有才吗?

……经教师如此一番点火煽风,推波助澜,课堂讨论异常活跃,不惟作为教学重点的人物性格瓜熟蒂落,而且事实上等于完成了作为训练重点的故事复述,效果很好,而且是多方面的。

三、创造激活语文教材的自身特点使语文学科具有可参与、可挖掘、可发散、可创造的优越性,而学生又是聪明的,学生集体的智慧更是难以估量的,当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上的创造主体时,常会有非凡的表现,教学也将因此而充满生机和活力。这表明,语文教学可由学生积极求异创新而激活。它要求教师提供条件和机会,建立学生充分参与创造性活动的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参与教学设计,二是参与教学过程。现实语文教学的取向在文章知识,多数教师依据现成材料设计教学,口径一致,内容一统。事实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丰富多采性就在于: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凭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对其做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如果教师肯于将学生纳入这个队伍,同样经历一番参与理解、设计的过程,其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受到了高水平脑力劳动的训练,智慧之刃将被磨得更快。具体做法是:学习新课前,教师将理解、剖析、评价新课的任务交给学生,要求他们对课文从内容到形式独立地提出至少一条看法,并以文字形式交给教师。由于学生完全是以一种新鲜感接触课文,认识不受现成结论和他人的影响,因此,提出的见解往往是十分独特和出人意料的。教师及时对这些看法加以挑癣梳理、归纳、排队,并在课上当众宣布“产品”的创造者,将其中最具价值的看法组织进教学设计,到课堂上展开思维论战,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是第一层面激活。教学动力学认为,教学作为有机系统,是通过教与学的能量交换才获得活力和形成高度组织的。教在释放能量的同时,必须能够从学那里吸收能量;学在吸收能量的同时,也要能够对教释放能量。否则就是教学的静寂、萎缩和僵化。这表明,教学生机源于教与学的交互作用和运动,教学及其“活”性是教与学共同创造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有创造性的表现,作为一种能量,必将激活教学从而强化教的热情、信心、愉快的体验和更高更强更精的自我要求。为让学生参与教学创造,教者一要改换观念,有胆识开放教学,坚信“非平衡乃有序之源”的道理,鼓励标新立异,让新奇的思想和创见在碰撞、交锋中发生;二要提供条件和机会给学生,造成求异创新的土壤和气候,在时空上予以保证;三要讲究艺术技巧,要善于将而激之、难而困之、强而道之、引而不发使跃如,开而弗达令奋然,达到钩深致远发人所未见,纵横捭阖敢卓然不群。

四、竞赛激活任何意志行为总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学习积极化和教学积极化首先是动机问题。这种动机可以因为对学习材料和教学内容有兴趣而产生,也可以由于对参与活动的人和活动结果的评价而引起。运用竞赛就是依据后者采取的激活策略。

竞赛激活有两种形式:一是贯穿于课堂教学机制中的经常性比赛活动,二是专门组织的竞赛评比。前者意在造成一种氛围,把教学调控为具有竞逐比试特点的能动表现过程。它又有两种方式:一是随机方式,即根据教学内容和进程随时展开竞赛活动;二是预定方式,即在备课时预先设计竞赛,使之同时成为教学检测环节和反馈手段。专门竞赛评比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的,竞赛项目和内容可以是“小语文”(课本内),也可以是“大语文”(课本内外)。实践证明,在某些不需要系统前提知识和熟练技能的.领域,诸如记忆性(识记、背诵)、观察性、猜测性、判断性、发现性、思辨性、想象性等竞赛,各种水平的学生,包括“双基”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都可能取胜,以至成为喜爱语文、学好语文的契机和开端。组织这类竞赛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群体赛,二是个人赛。群体赛可以激发和增强集体竞争意识,是一种没有负面效应的竞赛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个人赛是一种最具刺激性的竞赛形式,可以把学生的能动性极大地激发出来。组织个人赛如能邀请家长到场观看,效果会更加显著。

五、手段激活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创造以“活”为表征的教学动态艺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较有普遍意义的是下面几种。

1.悬念法

悬念是文学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语文本身的文学性、广博性、认识切入的多角度性、结论答案的非唯一性,使语文教学可以运用悬念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对教学保持饶有兴致的关切心情。悬念激活一要聚焦,所设悬念应是教学内容的“核”和“结”,具有牵动和辐射意义;二要巧施,即悬念本身要新颖、巧妙,富有启迪性和艺术性,施用要选好时机,或用以导入,或用以造成高潮,或用于需要集中学习注意力之时。

2.对垒法

少年天性好说好动,有锐气不服输,愿意表现自己,接受挑战和与人较量。

现实教学中的消极与冷淡本不是他们想有的态度,运用对垒法不但可以改变知识的产生方式,还可以消除学习者的被动心态,激发出一争高低的青春热情。运用对垒法是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如男女生各为一方,或按组、按座次划分),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课堂辩论。交锋双方各自推举组织者和发言代表,并安排轮流发言或被对方指定发言。运用这种方法可使双方成员充分“开动机器”,为驳倒和战胜对方而积极投入高速高效的思考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3.换位法

课堂教学沉闷板滞常常是因为教与学两种心理层面存在反差,学不理解教,觉得教总是不能真正拨动他们的心弦;教也不理解学,认为学采取的是不合作态度。这样,教与学总是难以形成心理同位同步的统一的“潮。用换位法是变换教与学的规定角色,由学生尝试教,教师体验学。具体做法是推选语文读说听写能力较强的学生独立备课,然后当众说明教学设计,征求意见和补充修改;上课时,教师作为普通一员坐在学生座位上,参与教学活动,学习结束后组织评议。

其效应是:由于角色的改换,所有成员都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亲切感,对教学活动有兴味;由于角色体验的变化,教与学均有上好课的愿望和内驱力,执教者为此将十分重视对备课、上课的每一个内容和环节的推敲、斟酌,以便赢得好评和支持;学习者会因为上课人同时代表着自己,而积极帮助执教者把课上圆满;教也是学,而且是更高水平的学,为教者将因此把课真正学通弄透,学的方面作为教的合作者和挑剔者,也一定会十分重视对课文的学习和掌握。

4.指误法

在一些课堂上,名义上是主体的学生只有让老师指错挑毛病的份儿,而宣称为学生服务的老师则一贯正确,甚至有目共睹的错误也为学生所讳言,这是学生学习消极的根源之一。所有生动活泼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无不以教学民主为前提,为条件。指误法便是要真正还学生一个主人的名分和权利,由学生来指说教的过失、错误和不足。被指之误既可以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当然包括对课本和教参的指误和质疑),也可以是教学行为方面的问题。为使这种方法更有效果,教师还可在教学设计中有意置误。方式有二:一是随时指误,即教学进程中允许学生随时指出问题;二是集中指误,即规定每课结束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集中提出问题。其效应是:第一,学生的心理地位提高了,他们不再是只配接受教诲的消极被动角色,而是在人格、知识上同教者完全平等的人,因此心理开放、自由、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第二,学生为了能够适时、准确地指误,不但要积极参与,还要认真思考,学习效率必定会提高;第三,课堂将因此充满浓厚的民主气氛和探讨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激活培智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培智语文教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迫切需要我们教师关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培智学生因为在感知、识记、想象、思维等方面的缺陷,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受阻,因此获得知识信息比较狭隘,在语文学习上困难重重。作为特校的语文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身障碍,最大限度地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呢?课堂上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从而使培智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如何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从教十几年来积累的一些做法。

一、化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语言、图片和易于准备的实物进行教学。书中插图画面小,景物模糊不清且静止不动,缺乏生动性,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智障孩子对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理解不够透彻。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第十三册《骆驼和羊》这篇课文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现骆驼和羊争辩髙好还是矮好的问题。此时通过观看动画,学生对课文的情节描述有了生动地感知,适时出现幻灯片,展示骆驼和羊高矮对比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你觉得髙好还是矮好?这样老牛的评理“各有各的好处”就不难理解了。当动画、声音、色彩同时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时,把羊的“举、扒、伸”,骆驼的“跪、低、钻”等动作表现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使学生学习兴趣横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激活了语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科学证明:人类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取决于大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信息传播的强弱。反复地说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将无声的文字和视频结合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了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渠道,把难点化难为易,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例如,在教第十六册《小马过河》时,小马遇到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而松鼠却说水很深。看完动画,让学生讨论老牛和松鼠说得对不对?为什么?教师适时地画面展示老牛和松鼠同时站在河里的对比画面,从而得出结论:因为老牛身材高大,所以说水很浅;因为松鼠身材矮小,所以说水很深。再显示小马站在河里画面,理解妈妈的话: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教学中,图文同步,声形一体,把抽象枯燥的文字以直观形象及动态的方式呈现,充分发挥了智障学生的视听功能,课文难点迎刃而解,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感知力

智障学生因为自身语文素养的局限性,到了中高年级对于课文情感地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教师在课堂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春姑娘的日记》时,我用幻灯片展示柳树发芽、鲜花盛开、嫩绿的小草、明媚的阳光——课前带领学生感受了春天的景象,此时结合课文体会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她用彩色的笔,在湖边、草原、树林——写下了许多篇日记。同时让学生聆听《春天在哪里》的儿歌,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加热爱大自然。多媒体的运用帮助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感知,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四、高效利用课堂,节省时间

多媒体方便于教师组织和讲授教学内容,操作简单,免除了教师大篇幅板演的时间,节省出更多课堂时间,向学生传递更多有效的信息,利于学习效率地提高。例如:在学《桂林山水》时,我先制作好课件,图片与文本相结合,课上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学生边默读边划出相应地句子。然后请学生上讲台,用电脑上的荧光笔在大课文上划出答案,诸如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特点的句子。山“奇、秀、险”特点的句子,方便全班同学对照自己的答案对错与否。同时,在做课堂巩固练习时,多媒体的高效性也可见一斑。传统的模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答案。而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轻击电脑鼠标即可显示答案。在同样的课时里,学生接受了比以往更多、更易消化理解的知识,增加了学生操练的时间,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实践证明,多媒体是辅助培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先进手段之一。作为特校的老师,我们要适度、有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让它为我们提供丰富、生动、多彩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成效,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从而激活培智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闰翠芹.坚持运用电教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南京特师学报,1995(2).

[2]潘雅萍.弱智儿童语文课的直观教学[J].现代特殊教育,1995(3).

[3]邝瑞仪.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效果[J].现代特殊教育,2012(3).

[4]姚里英.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现代特殊教育,2012(5).

用朗读激活语文课堂 篇4

一、名人故事作榜样, 树立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怕开口, 怕读错, 怕结巴, 怕同学笑话。因此除了从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力度几方面加以训练, 还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大部分学生朗读文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少年时患有口吃, 说话费力, 吐字不清, 然而他没有被生理上的缺陷吓倒, 而是振作起来。他每天口含石子站在海边对着大海进行演讲, 由于不懈的努力, 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建立了不朽的声誉, 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 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 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和德摩斯梯尼相比, 我们都是各方面健全的人, 只要敢张嘴, 就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大家比一比谁更勇敢, 敢于挑战自我。这样大部分同学就克服了心理障碍, 忘掉了害羞, 放开了嗓子, 为放情的朗读打下了心理基础, 因为大家都不在乎了, 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语感, 积累词汇, 学习朗读, 他们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

二、以身示范老师读, 争先恐后学生超

录音范读, 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但是和老师亲身示范相比, 后者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感和表现欲。因为老师近在眼前, 学生亲眼看见, 亲耳听到,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和迫切的表现欲。如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全诗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 又由亢奋到深沉, 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 失望与希望, 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 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学生听完录音朗读后还是读不出痛苦和挚爱的深度, 但是当老师亲自给他们读了一遍后, 尽管读得不如录音朗读好, 结果获得了大家充满激情、不约而同的的掌声, 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随后的课堂就像干柴投进了烈火, 气氛非常热烈, 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 课堂上的朗读声不断, 掌声不断, 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扫以往的“朗读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沉闷局面, 随后的课堂问答和质疑, 学生们都热情高涨的主动参与, 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朗读方式多样化,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了点燃学生的朗读激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 如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小声读、大声读、快速读等等。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 如学习《变色龙》时, 我就让几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 激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 如学习《海燕》时, 我就让学生齐读有关的段落, 课堂气氛热烈极了。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的作用, 但也可能产生过犹不及的不良效果。教育心理学表明, 人在适度紧张状态时, 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提高注意力,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还可以开展朗读竞赛, 男女比、小组比、同位比、自由比等, 然后评出“最佳奖”“勇气奖”“进步奖”“合作奖”等, 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还怕在课堂上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吗?

创设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篇5

创设情境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作者/凌碧环

目前,大多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对语文课程不感兴趣。这让我联想到很多孩子怕吃药,因为很苦,聪明的商家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各种味道的“糖衣”,从此吃药不再是家长和孩子的负担。巧妙创设情境,激活中职语文课堂,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就是我们中职学校语文课的“糖衣”,是每位语文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情感积蓄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遵循一定的规则展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只有站在角色立场上,才能贴心着意,文中的“事”好像是自己做,人物的“话”好像是自己说的。这样就可以消除文章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亲切和深刻。如在教学《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时,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中国留学生“我”的情感并不怎么深刻理解和体会,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酝酿文中的`人物情感,然后小组派代表进行角色表演。学生在与同学们的愉快讨论中,在角色扮演的临场发挥中,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扮演角色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情感,又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借助绘画再现情境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课文内容和结合学生的实际,借助绘画这一手段设计一些练习,巩固课文知识。如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后,针对广告专业的学生,我说:“文中的小屋描述的是那么的美,真是文中有诗,文中有画,你能根据文中的内容,加上你的想象和创造,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吗?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好!”因为融合了一些专业的兴趣,这时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他们大显身手,把他们的专业水平全都发挥出来。通过这次的绘画,学生在愉快的绘画中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了“一图穷千言”的效果。

三、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美妙的音乐常令人心旷神怡,其韵律、音韵、节奏常把人带进特有的意境中。音乐能制造气氛,渲染情境,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那将是另一番天地。我们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引入新课,不仅能营造很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借用音乐中的歌词、节奏等直接地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新课当中。如在教学《提醒幸福》时,可以通过播放歌曲《幸福在哪里》,通过歌曲的旋律、歌词引入新课。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是比较吃力的,这时就可以播放一些腰鼓表演的视频,通过视频里的画面、音乐,加深学生对腰鼓队奔放的舞姿、激越的声音、磅礴的气势的理解,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语文之源,依据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创设情境,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立意,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感染熏陶。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篇十分感人的短篇小说。它叙述了一家三口突然遭受厄运之后,顽强不屈,奋发上进,最终时来运转的故事。读来令人深受感动、鼓舞。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为了让学生体会困境中逆流而上的精神,在课堂上,我让学生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印象最深刻的食物说起,并分析印象深刻的原因。接下来我跟学生一起举例老一辈怎样在艰难的环境下求生存的故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到课文中去。

五、游戏教学引入情境

中专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若能将语文知识与游戏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知识,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在游戏中,教师也要一起参与游戏,语气和态度要亲和,这样才更容易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在《说话训练》这一课,可以设计一句话接龙游戏,如果谁卡了壳,就罚他说个绕口令。这样的游戏能使全班学生一起参与,学生感到新奇刺激,那么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六、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

目前,多媒体技术正被广大教师所采纳和应用,因为它逐渐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它能使教学过程有序化、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令人赏心悦目。如在教学《洛阳诗韵》时,课文从洛阳的“古”“美”“绝”“奇”四个不同侧面选取了典型材料,由于学生不能亲临其境,学起来觉得抽象、枯燥。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文中所提到的白马寺、牡丹、唐三彩、龙门石窟的相关图片和资料介绍,通过投影仪播放出来,学生马上被吸引住了,学习的情绪高涨,教学效果非常好。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情知对称,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能寓教于乐,把教学内容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学习的“我情我景”,满足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要,促成学生乐学;甚至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如何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艺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72-01

语文是学好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概括起来有三种:吸收(读、听、看)、表述(说、写)和思考。当然还有其他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等。这一切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好奇探幽,并将此自觉转化为独立的探索和追求。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达到课堂艺术的佳境,那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讲课要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语文教学不可能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根据语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当代语文教学法正处在变革发展中,各类教学方法形式繁多。诸如讲读法、分析法、串讲法、比较法、直观法、畅想法、带读法、读议结合法、八字教学法、一次多文教学法、线索法、评点法等。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教学对象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中有的应重于欣赏、如:文学作品中的精品、有的应重于知识的传授或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应重于思想的开启,有的应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有的以讲为主、有的以练为中心、有的以导读为重点。总之要从实际出发,善于变通。否则,即使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法,亦不免流于形式。搞花架子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其实空空荡荡,决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课堂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一、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二、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后面再谈。至于“管”,一要管住自己,不烧野火,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二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三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于江河之上。教师应以最快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讲课,又要善于组织教学。

三、充沛的精神是提高课堂艺术的保证

演员在台上演戏,如果没精打采,唱念做打,老是走神,观众就会“卷堂大散”。同样,教师在课堂上精神倦怠、有声无气或者精神不佳,学生就会恹恹欲睡。精神充沛不在于音高八度,声声震耳,那样易使学生过度紧张,造成疲劳。教书是细活,必须细水长流。侃侃而谈,娓娓动听易使人接受。教师的课堂精神,还表现在专注、敏锐和机智。无论讲、读或板书,应力避出现纰漏;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掌握火候。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四、教师的吸引──讲课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风格,不同于其他职业应该凝重、含蓄、简练而带有深沉的哲理性;真挚、文雅、委婉而带有职业的文明性;清晰、敏慧、活泼而带有变通的灵通性。一个语文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有较深的语法、逻辑、修辞的语言功底。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要提高讲课的语言艺术,讲“活”一堂语文课,至少有三个方面不可忽视。

1、力求清晰明白。传授知识首先要使学生听懂,要有一定的透明度。那种含混不清的语言,那种故作高深的只顾死背概念照本宣科的讲课,只会使人模模糊糊,不知所云。清晰,一是指语音而言。必须咬字清楚,发音准确,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令人舒心悦耳;一是指讲述内容而言。那种表达含糊,词不达意的讲解,颠三倒四的叙述,模棱两可前后不一的分析,足以使学生坠入迷宫,这是必须避忌的。

2、力求简洁精当。罗嗦是讲课的大忌。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在课堂上,而语言精当、简洁、言简意赅,是教学语言的基本功之一。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分析课文时,要抓难突重,要言不繁,切忌把课文嚼的太烂、太碎;归纳时,要以简洁鲜明的语言予概括,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把更多的课堂空间留给学生。

3、力求优美自然。形象的叙述,美妙的譬喻,和谐的节奏,亲切的语调,都可使教师的语言增加优美感。优美的语言从亲切自然的教态中产生,不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动辄骂人训人,决不会产生优美的语言。优美的反面是粗鲁。教师应以优美高雅的语言,“以风风人,以雨雨人”,使莘莘学子有“如坐春风”之感。

五、教活书的最佳途径—启发式

我想,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它说明三点:1、教师讲课有吸引力。学生如同欣赏戏剧一般着迷;2、教师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諧的课堂气氛,学生沉入知识的迷宫、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教学方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知识。语文教师要进入此种境界,非运用启发式不可。运用启发式教学,谁也不会反对,但真正运用起来,差异却很大。启发不是机械的说教,而是在关键地方予以点拨,唤起学生的联想。启发充满教师的幽默睿智,抓住青少年好奇探幽的兴趣,或以寓言、故事、题外趣闻、书面警句,作为旁敲侧击的材料,当作导火索,使学生爆出思维的火花。启发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留有大量余地让学生思维的“野马”驰骋。启发,既要如同一石投如湖中泛起层层思维的涟漪,又要善于 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多元渗透激活语文课堂 篇7

一.戏剧元素的课堂渗透

戏剧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 她之所以能够历经古今永葆魅力, 源于她永远不老的艺术形式, 人物语言台词化、课本情节剧本化以及课本故事小品化等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几种有效的手段。

1、人物语言台词化。一是“演”。台词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 刻画人物, 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可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征, 借助联想和想象, 把课文中人物语言改编成台词, 然后分角色扮演朗诵。学生进入课本创设的情境, 揣摩人物的心理, 在过足“戏瘾”的同时很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2、课本情节剧本化。编写课本剧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形式, 课本情节剧本化,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丰富学生的语言,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言语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3、课本情节小品化。借助小品这种形式, 可让学生对一些讽刺类课文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进行改编, 并进行表演, 以充分理解课本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文本的语言特征。

二.影视元素的课堂渗透

影视剧是一种有声有色动感的综合性艺术。如能把影视元素渗透进课堂, 就能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化, 把内在的情感外在化,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 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去。课堂教学影视元素的引入, 有两种途径:

1、影视剧的渗透。有不少课文都有与之相关的影视剧, 可截取相关片段, 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影视剧的课堂渗透, 意义在于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 增加课堂容量, 为教学注入更多的艺术因素, 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上《荆轲刺秦王》一课时, 可播放相关电影片段, 让学生欣赏荆轲廷刺秦王的惊险场面, 感受荆轲英勇无畏的侠士形象。

2、影视手法的借用。在电影的制作中, 蒙太奇手法是常用技术, 这种把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 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效果的手法, 亦可用于写作教学及课本剧的改编上来。如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过去》就是成功地运用蒙太奇手法的一篇佳作, 文章以“六十年前, 法国, 诺曼底”、“六十年前, 苏联, 斯大林格勒”、“六十年前, 中国, 东北”三个历史瞬间镜头展开, 并且前后对比,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 达到较好的表现效果。

三.广告元素的课堂渗透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 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在课堂上适当引入广告因素, 让学生就课文某些细节编写公益广告词, 能够起到很好的情感教育的效果。在教授《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课时, 让学生写“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 学生写出了如“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 是华夏儿女的责任”、“有历史才有现在, 唯遗产才知兴衰”、“尊重历史, 憧憬未来”等广告词,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加深学生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 使得学生在爱国的课堂氛围中接受了情操教育。

四.对联元素的课堂渗透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 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到对联试题, 被认为是弘扬传统文化, 贴近现实生活的最优秀的题目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文的导入, 背景及作者的介绍, 主旨思想的理解, 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等, 均可融入对联这种形式, 具体有以下途径:

1、名联拓展。借用已有的名家名联拓展课文内容。如在教授《滕王阁序》时, 在介绍过滕王阁兴衰历程及创作背景之后, 给学生展示历代文人登临滕王阁所作对联, 通过这些对联的介绍解读, 加深学生对滕王阁文化内涵的理解, 并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对下联。教师给出或拟定上联, 学生对下联。在教授《蜀相》时, 给出成都武侯祠上联,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让学生结合诸葛亮生平事迹对出下联。

小学语文课堂激活策略 篇8

一、课前自学,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这是语文界广泛的共识。以学生为主,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三个“为主”应成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宏观策略。课前自学,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

二、明确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三、凸显个性,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就应特别注意各个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

四、多读自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因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十分重要。一是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 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语言表达方法。三是阅读并非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反馈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读的评价不只是“好”、“不错”之类的大众化语言,而应是具体的“语音正确,读得有感情,表现了某种情感等。”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

小组竞赛 激活语文课堂 篇9

一、问卷调查, 综合评议, 均衡分组

1. 对授课班级的学生从业余爱好、兴趣

特长、语文成绩、作文水平、是否喜欢语文、语文应该学什么、语文应该怎样学、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老师、参加过何种活动 (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当过主持人、文艺表演、体育运动等) 等十方面展开问卷调查。

2. 教师详细阅读调查材料, 结合平时对

同学的观察, 给每位同学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并以此为依据, 以均衡为原则, 将每班分成五个小组, 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组长, 且为自己小组命名。

二、设置题目, 小组竞答, 传授知识

1. 设置题目。

教师备课时将需要讲授的知识细化为一个个的题目, 针对难易程度将其分为全班抢答题、个人必答题、小组讨论题和教师主讲题。

2. 小组竞答。课堂教学以小组竞赛为主

解和掌握, 在老师讲解中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强化和对难点知识的突破。

3. 分数评定。

教师根据每题的难易程度给出相应的星级指数, 题目越难星级指数越大, 同学答对该题, 即得到相应的“星”, 同时本组同学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星”。

三、灵活导入, 形式多变, 重在体验

每个教学单元有每个单元的特点, 每个同学有每个同学的特长。正因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导入语要灵活多样, 课堂模式要丰富多彩。尽量做到:一单元一特色, 一课文一中心;关注每个同学,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众人的掌声和赞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快乐中激发学习的热情。

四、第二课堂, 强强对抗, 精彩释放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 同学们学习知识点, 在本班的舞台上展示才艺。而第二课堂则是几个平行班之间知识和才能的比拼, 其难点加大了, 挑战性更强。这几个班的同学自己精心选择3到5人组成本班的代表队, 他们将是每月一次的强强对抗赛中的主力选手, 其他同学则以观众、拉拉队员、预备队员等的身份出席。在每期教师应尽量安排全体同学都能够参加的活动, 力争让每位同学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本班

要形式, 在竞赛中完成对基本知识点的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对抗赛以得星多

的代表队为本期擂主, 该队选手即是本月的优胜明星。对获胜团队和班级颁发奖杯, 对优胜明星颁发奖状。

五、几点补充

1. 板书的处理。

板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它是教师授课思路和重点内容的直观呈现, 是学生听讲、记笔记的有形线索。板书要清楚工整、有条理、有美感、有创新, 这些是毋庸赘言的。在此, 我要强调的是学生也应是设计和完成板书的主人。在各小组之间展开板书设计的比赛, 同学们能够一边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一边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2. 教学的策略。

(1) 导学策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2) 参与策略。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过程应让全体同学都能参与, 在参与中学到知识, 得到快乐, 培养个性。 (3) 互动策略。师生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双向活动。

借助音乐激活语文课堂 篇10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兴趣不高,甚至感觉乏味。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必须改革,使语文课堂活泼生动起来。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借助音乐,把音乐的元素引入课堂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产生或轻松或紧张、或激昂或低沉、或喜乐或忧伤等诸多情绪,它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思想情感、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借助音乐,将有助于激活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教学实践,我对如何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如何合理地运用音乐辅助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谈谈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借助音乐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地导入新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开端,吸引学生的引导方式能够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中。在上课之前,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几分钟的音乐欣赏,既可以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清除前堂课引起的疲劳,又可以让学生及时地进入到后面学习的状态之中。在上课的时候,引进音乐,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用黑鸭子乐队演唱的《送别》导入新课,在优美而略带忧伤的乐曲中,感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歌词意境,从而引领学生走进送别的情境,感受送别的忧伤。然后引用江淹的话:“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导入《雨霖铃》教学,感受诗词中送别的情怀。再如教罗伯斯·彭斯的《旧日的时光》一文时,就可以用电影《魂断蓝桥》中的经典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导入,歌中唱道:“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念。旧日朋友怎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再告诉学生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美好的友情是那么令人难忘,虽然时光流逝,但不能磨灭的是心中的那份友情、那份牵挂、那份怀念、那种愈久弥醇的情意,从而很好地导入诗歌,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的课文可以采用不同的音乐导入,如教《江南的冬景》,可以用林俊杰的《江南》导入;教《乡土情结》,可以用费翔的《故乡的云》导入;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用刘欢的《好汉歌》导入;教《六月,我们去看海》,可以用周迅的《看海》导入;教李商隐的《无题》,可以用宝丽金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导入。总之,教师如能选择恰当的音乐导入新课,就可以使一节课开了个好头,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借助音乐渲染,体味文本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的渲染作用,创设一种最佳的课堂气氛。通过音乐的直感体验,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激起类似的联想,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催生情感,很好地体味文本的意境。这种体验有时胜过言传,因为有些意境用言语是不能完全诠释出来的。如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文,就可以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来帮助学生体味诗歌中那如梦如幻的美妙意境。乐曲那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演绎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学生在对诗歌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再聆听这首古筝名曲,就会沉浸在乐曲与诗歌所共同营造的动人意境当中,体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广阔,体味“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孤寂,体味“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相思,体味“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缠绵。教《故都的秋》可以用理查德的钢琴曲《秋日私语》来渲染,让学生体味浓浓的秋味和作者深情的思念。教《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用世界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来渲染,让学生体味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经典爱情。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美妙的音乐渲染引导下,学生的原始而无穷的想象力就会被唤醒,进而开发智力,培养创造能力,陶冶情操。通过音乐的启迪,学生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更深层地感受文本的意境美。

三、借助音乐演绎,理解文本内涵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有时候是比较困难的。而恰当地借助音乐演绎,能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讲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时,能恰当地插入音乐,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恰恰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也给教师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理解文本深层内涵带来极大的帮助。如教《胡同文化》一文,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再见吧,胡同!”短短的几个字,实际蕴含了作者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有对胡同的深情,有对胡同的依恋,有对胡同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发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惆怅,同时也有一份理性地接受。正确地理解这一情感是教授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然而单靠教师理论上的讲解显然是不到位的,学生不会有感性的体会。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音乐来引导,教师可以播放杭天琪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爷爷小的时候曾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蓑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虽然大碗茶与胡同是两码事,但歌曲中浓浓的京味与对过去生活思恋的情感却是一样的。汪曾祺是一个老北京,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厚,尤其是即将消失的北京的胡同。而歌曲中所表现的恰恰能体现这种情感。再展示一些不同形态的北京胡同的老照片,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再如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要理解史铁生对母亲最终的理解感激的情感,可以借助满文军演唱的MTV《懂你》,歌曲感人至深,MTV中那位含辛茹苦的母亲不正是史铁生母亲的真实写照吗?结合歌曲,再去体会史铁生的“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的情感,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感动。教李煜的《虞美人》可以播放歌曲《虞美人》,教《蒹葭》可以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正如德国伟大文学家歌德对同(下转第96页)(上接第50页)时代的音乐家贝多芬说的:“我用文学不能表达的地方,请你用音乐来表达吧!”运用恰当的音乐有时能收到独到的效果。

四、借助音乐煞尾,构建“绕梁”功效

写文章讲究“豹尾”,一堂课结尾也很重要,可以借助音乐来强化主题、画龙点睛、营造回味无穷的效果。如教胡适《我的母亲》一文,可以播放德德玛演唱的《我的母亲》来结束全课的教学。胡适深情回忆了他的母亲对他一生的教育和帮助,充满了感激和思念。在文章的最后,他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对母亲的情感可以借助歌曲来再次表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那云雾迷茫的大地上,我从你怀中来到人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你给我播下了人生的希望……”歌曲悠远深情,感人至深,令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结课方式既可强化文章的情感,又会令学生回味无穷。再如教岳飞的《满江红》可以播放屠洪刚的《精忠报国》结束全课,教刘鸿伏的散文《父亲》可以播放刘和刚演唱的《父亲》结束全课,都能收到“绕梁”功效。有了这些恰当优美的音乐辅助,课堂教学也就会变得绵长、醇香,令人念念不忘。

让阅读激活语文课堂 篇11

【关键词】内在需求;关联;过程;情感体验

一、阅读,是语文课堂的内在需求

我在一个山区学校工作,时常听淳朴的山里人把送孩子上学叫送孩子“念书”,我认为这句话实在是道出了语文学习的关键。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而语文课上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开了水。而事实上,高中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的很多文章本身也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很适合朗读。基于此,假如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学生也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并在模仿和感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像《荷塘月色》这样优美的散文,如果老师只是关注其结构、主题和手法的分析和讲解,那还有什么味道呢?像《再别康桥》这样的诗,连教师都读不出美感来,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光教师读那也只能是孤芳自赏,要达到和谐的课堂效果,必须让学生和你一样读得声情并茂,读得慷慨激昂!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并让他们“读有所感”,在阅读过程用自己的思维来理解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让作者与读者心灵产生“碰撞”,进而将文章的思想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或潜意识领域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的融合。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在阅读中感悟是靠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可以示范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引导学生按照“感物——体情”或“寻言——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如果说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认为语文课堂更应该把阅读还给学生!

二、合理安排语文的阅读教学要注重各环节的内在关联

当然,要使阅读真正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有效方式,就要合理地安排阅读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层次关系,使“课堂阅读”高效有序地付诸实践,从而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做到:

1.妙设导语,学生初读

通过文章背景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从作品的语言人手,体会作品的形式美,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

2.把握精髓,教师范读

教师在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领悟作者的感情的基础上,用规范、流利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让自身感情的抒发一如作者的情感沉淀,这样一来,学生便可将适才的“初读”与现时的“倾听”有效地融合,从而得到丰富的感官享受,也加深了对作品的整体感知,从而触及作者的情感轨迹。

3.挖掘主旨,用心品读

当“读”和“听”的初步效果产生之后,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本溯源,通过品读,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充分挖掘出文章的主旨,品味作品意蕴,享受文章的无穷韵致。在这方面,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等做法,让学生进入到作品所创设的意境中去,因为身临其境,自然体情至深。

4.学以致用,整合通读

这里的通读,既指再次的通览全文,又指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再回味,因为学生在品读后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够系统和连贯,所以,借助再次通读课文的机会,让作者的感情主线串联起学生思想的碎片,使学生的思维再回到对作品的整体认识上,将会使学生的认知和感受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达到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并经过整体认知后,通过语言表达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语言特点、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如此反复、整合,不仅使学生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有了新的发展,培养了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而且让他们明白作者是怎样将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从而合理、巧妙地组织语言的,并在今后的知识应用和写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借鉴和发扬。作文之道,贵有感而发,既然登山可以情满于山,观海可以意溢于海,赏文者为什么不可以心倾于文呢?在品味鉴赏之后,此时作文,何愁言之无理、言之无序。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读是为了更深入思索,更流畅的写作,也在更深层次上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阅读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化过程

作为一名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不仅要把语文作为一种语言来教,更要充分体现它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而这种立意是不能仅靠对语文知识点的教学就能奏效的。因为语文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的心灵历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要引导学生体会月下荷塘的静美和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态;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不只是理解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更要领悟那个时代的凄凉!读《岳阳楼记》,要引发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忧在天下人先、乐在天下人后的博大胸襟……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那份用心和敏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最终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文意的整体感悟有机结合。把语文课上成纯理论课,是语文学习的误区,何况在崇尚个性张扬的今天,语文教师也不能囿于教参的解释和传统的定论,要容得下学生的见仁见智,并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学习习惯和向上、创新的探究精神,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展更加宽泛的大语文教学。

当然,要使语文课堂具有生命力,在做好学生引导的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把语言当作一种文化来解读,这包括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风格,思维境界和人格魅力,甚至是对民族精神的见解和对语言历史的独特解构。只有教师对语文理解的很生活、很自然,语文课才具有灵气;只有教师对语言文化和历史了解的更充分,语文课才具有底蕴;只有教师用心感悟并通过分层阅读向学生传递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让阅读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媒介,学生才会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内化一种生命自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构建生命的课堂,在在新课堂阅读教学“读”中的发现.陕西教育.2004年第03期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陕西教育.2008年第01期

[3]让阅读展现活力.陕西教育.2005年第07期

情感体验激活语文课堂 篇12

教师应很好地运用情感体验从事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充满关爱的气氛, 既给学生以愉悦体验, 又使其获得情感熏陶, 从而很好的、很快的接受知识, 进行能力训练, 达到事半倍功的效果, 使情感体验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 让学生享受审美的乐趣,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中, 教师设计、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 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 必然会激起情感, 进而体验到文本丰富的神韵及深刻的内涵, 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每个人对母语的学习都是在情境中不断增加积累、提高感悟、掌握运用的, 这是母语学习的规律, 语文教材并没有很具体地给予我们关于语言、情境的设计, 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累和开发课程资源。

一、借助画面, 刺激体验

画面包括挂图、投影、插图、录像等的运用。画面能生动直观地再现某一生活的情景, 但画面展示要把握时机, 注意方法, 千万不能局限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更不能因此降低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中一定要用影音资料, 引导学生领会语言美 (音乐美) 、画面美、力量美等。

二、渲染音乐, 丰富情感

自古以来, 音乐与文学就有着不解之缘。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 也是强烈的, 它能给人以丰富的情感。教学中, 通过音乐渲染情境, 更容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 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激起想象的欲望。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渗透到心灵的最深处。教学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可帮助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体验课文表现的感情。

三、对话感染, 互动体验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 始终以情感为动力, 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 也是美的生成图。对话将教师和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 并且使他们在教育情境中相遇时建成一个统一体,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学情感不仅能优化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其智力潜能的转化,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用自己的思想、心灵来领悟教材, 从中发现情感因素, 吸引学生钻研、理解。学生在感觉器官被刺激, 知觉表象被唤起后, 或与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相联系, 或是通过联想等活动调遣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量, 对教师的情感导读作出敏捷的反应, 从而产生共鸣。有声有色有情的情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它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使学生动情入境, 诱发了情感体验。。

四、设计活动, 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中, 活动是知行统一的过程, 它是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地发展、各种能力及学习各种知识与技巧的最基本、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根据文本内容, 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 抓住学生情感的脉搏, 设计符合文本情景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让学生在“不言而喻”中获得并掌握新知识。

五、借助表情, 调节气氛

教师的情感, 还可借助表情, 渲染气氛, 感染学生。马卡连柯说:“做教师不能够没有表情, 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 就不能做老师。”所以, 语文老师应该是一名表演艺术家, 唯有此,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热烈优美。

六、展开想象, 体验生活

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改倡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实现情感升华, 而依托语言文字和场景烘托来激活想象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因而, 在阅读教学中, 要重视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去体会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把课文中的“此情此景”变为学生的内心体验, 从而进入“角色”,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达到审美体验的升华。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合情合理地想象, 有情感的投入, 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七、激情演绎, 个性体验

书海无涯, 生活的大舞台更是多姿多彩。在教学活动中, 根据文本内容, 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行角色体验, 释放个性, 将富有生活气息的语文实践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自我发展, 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在角色体验中长知识、增才干、促情感。学生一般都喜欢表演, 情感容易被感染, 让他们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体验情境, 会渲染整个学习情境, 那种新异感、好奇心, 往往使孩子激动不已。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移情作用下, 孩子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了, 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进入角色, 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 教师还要树立“超文本”的大语文教育观, 即不要死死拖守教材钻坚仰高, 固守一隅, 应跳出语文教语文, 积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 不断拓展信息渠道, 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引导学生看电视, 听广播、上网, 使课内、课外知识融会贯通。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人文关照、情感体验, 也就是在教学中, 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 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 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人文关照, 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摘要:情感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潮, 它是对“愉快教育”的一种超越。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提倡在情感体验中学语文, 不仅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落实“新课标”的一项操作性实践。

上一篇:生命财产下一篇:离心式压缩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