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2024-10-07

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共12篇)

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篇1

班主任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时常,听朋友、邻居们说他们孩子的班主任把他们“请”到学校接受老师劈头盖脑的“再教育”。每次回来,他们都气愤地说下次再也不去了,但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孩子不再“犯错”呢?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在教育学生成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学校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教育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但由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教育观念时进代变迁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班主任与家长在教育上难免产生分岐和矛盾。

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呢?

1、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既然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就不存在教育与教育者的关系。有些班主任可能是“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毛病,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使家长有“难言之吟”,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自尊心,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研究学生问题时,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班主任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同时更不能把学生的过错强加在家长身上,把对学生的气撒在家长的身上。这时班主任应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

2、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重要的一环。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按照教育在纲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在家访、家长会和同家长联系时,这对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也喜欢毫无保留地向家长反馈学校、老师、同学和班级情况。许多家长也非常重视自己孩子受教育的状况,对孩子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调配,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等总想问个究竟,观察自己的孩子及其他孩子的学习表现,常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从而相应地对学校教育做出一些评价,有时甚至是一些尖锐的批评或与事实有出入的。这时就要求班主任要虚心听取,不与家长争吵、争辩。当然,班主任在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时要具有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由于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家长在提出意见和建议时,难免有点偏袒,这时班主任要有较强的判别能力,冷静分折是非;另一方面,在心理上,班主任对家长的意见(有时甚至是尖锐的批评)要有宽广的胸怀,较好的素质,摒弃自己是“专业教育者”,“我懂你不懂”的一些想法,虔诚而耐心地倾听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感谢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科学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的目的。

3、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班主任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班主任应一视同仁,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班主任“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和家庭间建立和谐、密切的联系,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双方互通情报、互递信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好教育、培养学生的任务。

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篇2

语言和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明显区别:首先是“先后之别”,即思维在先,语言在后。教师对学生训练时,要沿着“想清楚”———“说清楚”———“写清楚”这一过程进行。其次是“内外之别”,它是指同一思维内容具有不同的语文形式,如“父亲”、“爸爸”、“爹爹”这些词语,从思维方面看,都是同一思维对象;但从语言方面看,它们表达的感情色彩却不一样。“父亲”属于书面语;“爸爸”、“爹爹”属于口头语。书面语显得庄重,口头语显得亲切。第三是“快慢之别”,即思维发展的速度快于语言发展的速度。中学生这种语言和思维发展不一致的现象尤为突出。他们往往想得更多,却不能清楚、具体、丰富、生动地表达。思维训练要让学生能想得清楚、想得灵活、想得独特。语言训练要让学生在说的时候能说得清楚、说得具体、说得生动;在写的时候能写得清楚、写得充实、写得丰富。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抓住“先后之别”,训练学生“会想”“会说”“会写”。

有人说,“会想”不简单,谁不会想。其实不然,一件事,要能做好,必须得事先有个好的计划和安排,这就必须有一个周密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想”。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想”,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 ,以及训练目标来设置,让学生“想”其能想,“想”其爱想,“想”其可想,并能“想”得清楚。学生的“想”之训练告一段落之后,接着下来的训练就要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把前之所“想”清楚地说出来。“说”出来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互动补充,使之所“想”变得具体、丰富、生动、完整。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及时训练学生的“写”,使学生把之前的所“想”和所“说”的东西,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加以固化。这其间,学生还可以在所写的文字上,反复斟酌,进行修改,不断完善。

二、辨清“内外之别”,训练学生的多种表达形式。

语言的丰富性之一,正是由于同一内容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辨清“内外之别”,准确把握词语的不同表达形式和作用。注意遣词用语时的语境、对象;注意词语的轻重大小、情感色彩、语体倾向等。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它注重强调合乎逻辑,符合思维的规律和方法。而从语言训练方面来看,则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丰富多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思维和思想的表述,要让学生懂得雅俗、深浅、粗细、优劣的区分,让学生掌握同一内容的多种表达形式。

三、明确“快慢之别”,训练学生快速思维,准确表达。

由于思维发展的速度快于语言发展的速度,这就要求在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上,要注意二者发展不一致的现象。在加强对学生快速思维的训练的同时,要求能准确地表达。学生常常想得多,却不能清楚、具体、丰富、生动地表达。训练时就必须有意识地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入手,加强说和写的训练,让学生在语言材料方面多积累,掌握更多、更好的语言表达方法,使其能把所想的东西表达清楚、准确。思维训练要使学生能想得清楚、想得灵活、想得独特,以区别于别人所想。语言训练要让学生能够说得清楚、说得具体、写得生动;写得清楚、写得充实、写得丰富。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这两方面的训练处理好,让学生的思维在训练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升华,从而养成能够快速而周密的思考,准确而生动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思维训练同语言训练的关系,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的思维训练必然要同语言的训练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训练,达到既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又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表达,才会真正形成语言意义上的思维能力。

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篇3

关键词:德育;师生关系;学生成长

曾经一次次陷入痛苦的境地,只因为学生不理解我,埋怨我;曾经一次次告诉自己,自己不适合当班主任,只为学生不服从我的管教;曾经一次次觉得自己很失败,只为学生不喜欢我。如今,我渐渐明白,这一切都只因为我和学生的关系很紧张、很尴尬。

初当班主任的时候,经常找学生谈话,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就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还容易给学生定性。记得班里的小周和小童在一起谈朋友,当我发现的时候,两个人已经交往了很長时间,两人的成绩也都直线下滑,一落千丈。我几乎一周三四次地找两人谈话,分析早恋会带来的后果,但几次谈话之后,两人并无转变。那时候我内心一肚子的火,因为自己苦口婆心地劝诫两位学生,花这么多的时间和学生谈心,而两位学生根本不把你的话当回事,学生根本就不尊重你,让我这个班主任当得没有一点尊严。顿时,我对两位学生失去了好感,见到他们的时候,甚至会厌烦。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我发现小童头一直低着,不听我讲课。我走近一看,发现她正在翻看一本杂志,如果是其他人我可能只会简单批评几句,然而却是小童。本就因为当初早恋,不听老师的劝告,对她有些生气,现在竟然在课堂上看课外书,没来得及多想,我一把夺过杂志直接扔向了教室外面。教室顿时鸦雀无声,我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和加速的心跳声。

几天之后,小童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孩子给自己流露出很讨厌现在的班主任。我听到此话,先是很震惊,但后来觉得这是必然的。这样对待一位学生,对她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她一定会讨厌你。

作为班主任,总希望自己班的学生像自己想象中那么优秀,希望他们可以达到老师心中的完美标准。因此,当学生一旦犯了错误,一旦学生的表现和自己希望的不一样的时候,自己就会很失望,很生气。自己把自己的真心交付给了学生,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给学生,把最美好的希冀送给学生,但其实是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想法笼统地交给学生,是把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愿望强加给学生,还埋怨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学生和学生的差异很大,很多事情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一些错误在老师看来,怎么能这样,但是如果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以及他的成长环境,我们可能就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了,也就不会对学生的错误大动干戈了,更不会影响师生感情。

那么,自己对自己的职责理解吗?如何理解班主任这个角色呢?班主任不是权威,班主任不是核心,班主任不是教官,班主任不是看孩子的,我觉得班主任最重要的身份是学生的帮手。学生走进学校是接受教育,一方面,他们身上肯定有很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他,帮他改进不足。同时学生来到学校学习,而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因此,需要班主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实践,因此,需要班主任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策划一些活动,争取一些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带领全班学生努力做好篮球赛的前期鼓励、赛场调动以及赛后总结表彰工作,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在期中备考阶段,由于生物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决定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操时间,背诵生物知识点,同时考虑到书放在草坪上会被弄湿,我就每天让两名学生带个大塑料袋用来装书。从这个非常小的细节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只要你在学校专心学习,学校和老师就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为你创造条件。

作为班主任,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首先,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平常一句简单的关心话,对学生的一次帮助,一次愉悦的谈心,都能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对自己真好!在对待班级工作上,能恰当、巧妙地处理好一个事件,或许就能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真能干,办事真利索!平时透露出来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阳光开朗都会让学生欣赏你,被你感染。

参考文献:

刘金伟.浅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篇4

在社会上,媳妇相对于婆婆而言处于强势地位;在家里,媳妇则是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婆媳间发生冲突,男人决不能躲。逃避只会冷了妻子的心,并且使事态恶化。明智的做法是先把冲突中的两人分开,不让她们继续吵下去,并且先护住媳妇。血浓于水,母子连心。一般来说,母亲对儿子的包容与体谅远远超过妻子对丈夫。因此,先护住媳妇的做法并不会真正伤母亲的心。当然,还需要看具体情况和把握好分寸。把两人分开之后,还需两头去赔不是,代妻子向老妈道歉,代老妈安慰妻子。总之,必须“引火烧身”,必须让她们做好人,让自己做恶人,必须把她们的矛头转移到自己身上来。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秘书如何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篇5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秘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秘书工作,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处理好秘书与领导的关系。那么,秘书要如何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呢?首先需要了解秘书与领导关系的特征,并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领导是秘书的直接上司,秘书个人工作的荣辱兴衰在很大程度上操纵在领导手中。如果与领导关系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工作的开展、生产的效益和个人待遇。领导有各自的个性和工作方法。有的心胸开阔,有的狭隘偏心,有的知识能力较强,有的是工作狂,有的具人情味,有的讲究工作方法。了解、掌握与领导相处的原则和方法,搞好与领导的关系,取得领导的赏识,就会工作顺利,事业有成。事实上,与领导相处既是工作需要,也是人之常情,既不可回避,也不必担心。只要我们既坚持体面、正直、光明磊落的行为原则,又掌握正确的交往方法和技巧,就会使领导对自己产生好感,受到青睐。

一、秘书与领导关系的特征

(一)工作上的主从性

秘书是领导尤其是主管领导直接的、全面的工作助手。在工作职能上,秘书要为领导服务,即做领导工作上的助手和参谋,具体任务就是办文、办会和办其他的事;在组织上,秘书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领导指挥秘书,秘书执行领导的指令。应遵循领导为主,秘书为辅、为从的原则。秘书应以领导的工作目标为目标,以领导的工作任务为任务。秘书应尽力在工作目标、任务、进度、方式方法上配合好领导,与领导保持一致。如果不能做到秘书工作上的主从性,那么就可能会错误的反从为主,为工作、个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三国时魏军行军主簿杨修,即为曹操掌管簿籍与文书的官,相当于现在的政府秘书长。此人才思敏捷,头脑灵活,颇具才华,但却屡屡犯曹操之忌。《三国演义》载有这么几则故事:一则是曹操去看新造的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皆不知其意,杨修说:“门内写活,乃阔字也,丞相嫌门阔了。”曹操知道后,口虽称美,心甚忌之。二则塞北送来一合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即取与众人分食,曹操问其原因,杨修说:“丞相已写明一人一口酥。”曹操虽喜笑,而心恶之。当曹操兵退斜谷,前被马超所拒,退又恐署兵讥笑,“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味。最终,曹操以惑乱军心罪杀了杨修。分析杨修被杀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杨修虽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但忘记了曹操为主,己为从之根本原则。他恃才放旷,凌驾于曹操之上,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作主张,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情理之中。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对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即有此意。

从这个例子上,可以得知:秘书与领导在处理关系时,一定要摆正秘书自己的位置,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上的主从性,要全力为领导服务,即做领导工作上的助手和参谋,绝不能只想着证明炫耀自己的才能,要考虑到领导,否则就会得到杨修的下场。

(二)知识、能力、体力、思维的补充性

秘书与领导工作的配合既是一种助力,也应该是一种合力,应该是相加,而不是相减或抵消。这就要求秘书的知识结构与专长、能力、体力、思维的方向与方法等,既与领导有共同的成分,这是为了达到同一专业目标;又应与领导有不同的质与量,才能作为领导的补充,更好地辅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譬如,年高的领导更富有工作经验,年轻的秘书更富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外语能力;领导着重于宏观的决策与计划,秘书侧重于微观的执行与具体的操作;领导侧重于动脑动口,秘书在动脑的同时应多动腿动手,做领导的体力补充;领导如果是正向思维,秘书就应多向思维或者逆向思维。正因如此,国外有人把高级秘书称为领导或主管的“外脑”。如果秘书样样不如领导,秘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因此,秘书在工作当中还应不断进行知识、能力、体力、思维的补充,以使自己与领导工作相辅相成,可以更好的去配合领导,成为领导的补充,更好的辅助领导做好各项工作。

(三)人际关系的首属性

社会学家把人际关系中地位重要、影响大、交往频率高、时间紧张的关系称为“首属关系”,反之,把地位次要、影响小、交往频率低、时间短的关系称为“次属关系”。秘书与领导尤其是主管领导的关系,毫无疑问应该是首属关系。建立并巩固这种首属关系,对秘书的工作成果和事业前景是完全必要的。这就要求秘书对领导尤其是主管领导辅助与服务的内容与时间上不能局限于工作需要。处理好同领导的关系有特殊意义的一条,是秘书要了解领导、熟悉领导。不管你是在县里,在省厅、局,还是在厂矿企业;不管你是为一位领导当秘书,还是同时为几位领导服务,你对领导的作风、性格、办事习惯、起居规律、思维路子、语言特点和生活爱好,甚至他的工作经历,都应当了解得清清楚楚。这样,就可以把服务工作做到恰到好处,就容易配合协调,节拍一致。与这一点有连带意义的一个问题,是秘书人员不但应有自己的特长,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能力,尽可能与领导的特长、爱好相接近。领导都有个人的爱好和专长,或喜欢听音乐,或喜欢下棋,或喜欢绘画书法,或喜欢体育;或擅长研究理论、总结经验,或擅长写文章,或擅长讲话,或擅长到基层调查,找人谈话,等等。秘书不妨设法同领导的兴趣一致起来,不会也要学会,以便有共同语言,从生活上能打成一片,工作上便于服务。假如秘书对领导的专长和爱好,既不了解又不感兴趣,而且处处躲闪回避、不闻不问,至少会导致相互淡漠如水,除了公事公办之外,就互无往来了。当然,这些都应以不影响双方的家庭生活,不违背社会道德为原则。

(四)人格上的平等性

人际交往中,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中着重的是人格平等,即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自尊心、感情、不涉及他人隐私权。人与人之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平等的。不管秘书与领导在职务、地位或财务上多么悬殊,也不管秘书与领导的首属关系发展到什么程度,秘书与领导在人格上永远是平等的。秘书与领导在工作上是“主从”关系,而绝不是“主奴”关系。秘书应保持人格上的独立性,不应该成为领导的附庸或其他。如在日本,二次大战后已发生过50多起秘书为领导的罪错或危机而自杀“殉职”的事件。这样的悲剧在现代社会中原不该发生。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士为知己者用”,在现代社会似乎还能为秘书所遵循,但封建色彩浓重的“士为知己者死”,现代秘书应该彻底摒弃。秘书不可再做愚蠢、盲目的殉道者,不可再做无畏的牺牲。秘书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待遇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不是哪一个人恩赐的,秘书对领导应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应该服从,但决不应该盲从。即不帮助领导做违法乱纪的事,不做丧失人格、国格的事。秘书应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合则留,不合则去”的骨气。

二、秘书与领导相处的原则与方法

(一)主动配合、适应

首先,秘书应善于理解领导的工作意图,主动配合领导做好各项工作,而不能拨一拨,动一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成功的企业家都要求自己的秘书要有主动精神和主动工作的能力。对于领导明确授权的工作,秘书应自己多动脑筋去独立完成,而不必事事请示;领导没有明确授权的事,秘书应凭经验掌握哪些事应该先请示后执行,哪些事无须请示即可以去做,哪些事可以先做了再汇报。做到尽可能地与领导配合默契,使领导对自己的秘书感到得心应手。其次,秘书还应该努力适应领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领导有多种类型,有经验的秘书应该都能适应。比如,有的领导是事务型,遇事考虑周到,一件件、一步步都给秘书细细交代,秘书只要照章办事,不出差错就行。有的领导是放任型,一般的事都交给秘书去做而自己不过问。这样秘书更应该加强责任感,所做工作已不仅是对领导负责,而且是对更高一级、对整个组织负责。最后,秘书应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应适应领导的特点努力去做好工作,进一步以领导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更快地成长。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秘书,才能真正对领导起到参谋、辅助的作用。

(二)服从,但不盲从

秘书对领导的基本态度是服从,这也是秘书职业特征的要求。尤其是初级秘书对资深领导,服从就更多一些。但是秘书的服从并非盲目服从,秘书的角色地位相当于助手和参谋,所从事的又是行政事业和业务工作。领导对秘书尤其是中高级秘书常有咨询的可能,秘书也

2有提出建议甚至不同意见的必要。再者,秘书接触文件较多,对各种法规、制度更为熟悉,自然负有对领导某种程度监督的责任。因此,秘书对领导不能盲从。领导如有明显的差错,秘书对于组织的责任心则不能听之任之。有的领导自命不凡,对秘书言语傲慢,盛气凌人,这时下属就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如果盲目服从领导,又觉得过于窝囊,有损自尊,同时又助长了领导的这种不良作风。如果当面直接的表示不服,但对方毕竟是领导,不好伤了他的自尊。这时就必须十分注意技巧,应向领导暗示你的想法,在维护领导的自尊的同时让他明白自己的冒失。

有一次,拿破仑自得地对他的秘书说道:“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进一步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意思是说布里昂可以沾他的光而扬名于世,布里昂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人,他不愿意接受这子虚乌有的恩惠,但又不便直接加以反驳,于是反问道:“请问亚里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而拿破仑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为他喝彩:“问得好!”在这里,布里昂就巧妙的暗示了拿破仑:亚里山大名垂千古,而他的秘书却鲜为人知,那么,拿破仑的名气再大,也不会让他的秘书扬名于世。这巧妙的暗示使拿破仑明白了自己的失言,又维护了双方的自尊,这样机智的部下,肯定会得到领导的信赖和欣赏。试想如果布里昂唯唯诺诺地盲从,结果又会如何呢?这一条如果做不好的话,势必会引起领导的不满,这项工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三)委婉提醒,适时规劝

当秘书发现领导做出明显错误的决定时,一般不应立即正面提出意见,尤其是其他人在场时。除非是情况紧迫,秘书与领导的关系较深时,秘书不得已才可偶然这样做。秘书应该采用委婉、含蓄地提示。比如,某公司总经理接到一位客户不太礼貌的信件,一怒之下叫秘书小姐回信断绝业务关系。这位秘书既未拒绝或劝阻也没有写了信立即寄出,而是写完信搁了近半小时,再去请示总经理是否要寄出。此时,总经理已冷静下来,收回成命,让秘书另写一封信,继续争取这位客户。巧妙的提醒,让领导发现自己的错误,或是等待一定的时间再作请示,让领导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做出决定,是秘书应掌握的技巧。如果该秘书听从领导命令,将信寄出,后果可想而知。

(四)维护领导间的团结

秘书主要为主管领导服务,还应该力所能及地执行其他领导的指令,而不可只顾自己的直接领导,得罪其他的领导,也不可能遇事越过直接领导向更高一级领导请示。秘书既应该维护领导的威信和利益,也应该维护领导间的团结。比如,某公司经理在工作时间应朋友之邀去打桌球,当然也不瞒秘书。几分钟后,总经理来电话找经理,聪明的秘书这样回答:“他刚刚有事出去”或“我马上通知他给您回电话。”就是不能够明确地告诉总经理:“他和朋友打桌球去了。”明确的回答于事无补,反而影响总经理对经理的看法,再说,秘书对总经理的回答也并没有说谎,并不违背忠诚于领导的原则。有时,领导之间背后说来说去,秘书听到也应该充耳不闻,千万不可附和传播,以免影响领导间的团结,也影响自己的地位与利益。当几位领导有了意见分歧、个人矛盾时,一种意见是宁可当和事佬,另一种意见不同意当和事佬,而应不必讳言。在中、下级机关,常常是一个秘书同时为几位领导服务。所谓“神仙打仗,凡人发慌”,秘书夹在当中是会很为难的。但是,这里有一条原则:秘书不能也不允许介入领导私人间或工作中的分歧和矛盾。秘书介入这种纠纷,支持一方、反对一方,不但于事无益,而且会把事情搞得更复杂。在可能条件下,应尽力加以协调、化解。如实在无法处理,甚至难以安身,秘书应考虑另谋他职,但也不能把原单位领导的矛盾或丑闻传到新单位去,这属于秘书职业道德的范围。

如何处理好大学人际关系 篇6

多动脑、多思考、多去做。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在给同学提意见的时候,必须动脑筋,讲究方法和技巧。比如,同宿舍的人爱彻夜卧谈,影响了大家的休息。

直接提意见制止他们难以奏效,那么可以相应地调节自己的计划,或推迟上床的时间,或听听英语磁带。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篇7

一、质量、工期和造价三者的关系

质量就是工程满足社会明确的和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 工期就是工程从开工到完工的全部时间, 造价是工程建设的全部费用;质量、工期和造价是既互为依存又存在矛盾的一组共同体, 质量好的工程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 比如使用寿命长, 使用效果好等, 但如果不切合实际地提高质量标准, 不顾现行的施工水平, 势必加大成本投入影响工期, 也会造成投资失控, 甚至造成浪费和负面效应, 因此在处理质量与工期、成本关系时, 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合理安排工期和以最少的机械消耗和人力消耗来完成任务;工期短的工程将会使工程尽早投入使用, 给业主带来超前收益, 但不按合理工期施工, 片面追求高速度、赶献礼, 至使施工单位赶工期, 施工机械一哄而上, 不顾工程的客观龄期和施工的必要程序, 势必造成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工程成本加大, 因此只有按工程客观龄期、工程施工程序时间和工程要求的建设周期确定合理工期, 才能是使工程质量和造价可控;造价低的工程将会为业主节约建设费用, 但只重报价, 在招标时盲目压价, 不重效益和施工能力, 选择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 势必造成工期拖延、质量低下, 即使信誉好、施工能力强制施工单位过低的价格也难调动全员保质量保工期的积极性, 为工程质量和工期保证埋下了隐患, 因此只有采用合理的低价才可能保证质量和工期。工程质量、工期、造价又相互依存, 三者关系处理的好工程最终的效益就好, 关系处理得不好社会效益就差。在工程实施中, 在处理三者关系上往往出现以下毛病, 业主只重工期、而承包商则只重成本, 工程前期重质量而后期重进度, “一流的企业投标, 二流的队伍进场, 三、四流的包工队施工”, 这些通病都是没有摆正三者位置的具体体现, 这样施工起来就矛盾重重, 因此只有以实现社会综合效益和保证业主利益并兼顾承包商利益为准绳才能处理好三者关系, 工程的高质量、短工期、低造价是三者关系的最高境界。

二、招投标制式定位质量、工期和造价得最佳方式

招投标制是公路建设市场逐步完善的必然产物, 招投标制为公路建设引进了竞争机制, 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施工队伍单一无选择余地的弊端, 开创了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的新局面, 这样既为工程选择了信誉好、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 又迫使施工单位改革挖潜不断进步。招投标制是业主通过招标须知来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工期要求和信誉保证, 另外通过合同条款明确工程施工中双方制约方式等内容;施工单位则是通过投标文件来表达自愿响应业主对工程的有关要求;招标的意图就是通过分开、公平的竞争方式来选择信誉好、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单位, 来实现工程高质量、保工期、合理低造价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业主的期望就是承包商的目标, 所以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合理低报价已成为投标单位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因此在编标工作中把重点放在报价和施工组织设计上, 虽二者各有侧重但都把三者关系的合理定位作为决策的依据;在报价时不但要考虑工程的直接费、间接费、管理费等, 还要慎重的考虑质量成本 (所谓质量成本就是为了使工程达到质量标准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包括了为保证质量和提高质量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处理质量缺陷所发生的费用) 和工期成本 (即为保证工期而可能增加的费用) 和工期成本 (即为保证工期而可能增加的费用) 的角度来评审标价和定位报价, 三者的辩证关系在投标报价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在制定技术路线、计划安排、资源配置等方面, 无不是在平衡三者关系、统筹兼顾的情况下定案的, 三者的辩证关系又是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了协作方案。比如我公司在大庆~广洲的高速公路投标时, 在编制资标书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时我们为响应业主质量和工期要求, 我们就选配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建了项目经理部, 配备了足量具有先进水平的设备, 制定了严格周密的施工方案, 为保证质量和工期奠定了基础;在报价时即考虑了内部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同时又自我挖潜可能降价的潜力最终结合市场竞争综合平衡后求确定了合理地报价;最终确定了高质量、保工期、低价位的策略, 业主也本着保质量、保工期、合理低价的总原则选择了我单位:通过承包商在市场竞争中自觉合理定位三者关系, 再经过业主在多家承包商中比选择优选定承包商, 通过两轮的合理定位三者关系, 自然优于主观臆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通过几轮的考验, 大广高速公路河南段平玉至正阳段第二合同段最终取得了信价比较高的成功经验就证明了这一点。建设工程通过招投标, 进行公平交易, 平等竞争, 择优定标, 有利于确保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效益, 促进基建工程按程序办事, 促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 因此招投标制是定位质量、工期、造价的最佳方式。

三、合理的施工组织是实现质量、工期、造价的最佳方式

工程中标后, 高质量、保工期、低造价的定位策略进入实施阶段, 施工阶段通过年度施工组织设计、月度计划、调整计划及各项工程的开工报告使标书中对三者定位的安排进一步具体化, 如何实现三者的定位成为施工组织的中心议题, 高质量要求带来了质量成本大幅度上涨, 如结构物模板均采用新定型钢模及组合钢模, 预制场的设置因工期要求都设置了冬季施工措施, 这样都比预算要求有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 机械设备较现行标准选用的设备有较大突破, 以及业主、监理重严管轻服务造成的部分费用增大;再就是建设程序不完善和运行不规范造成工期的滞后, 为赶工期而增加的人员、设备费也在大幅上扬;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增加与低报价形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 在大广高速河南段平玉至正阳第二合同段前期 (即半年多的时间内) 这个矛盾尤为突出, 出现了虽保证了质量但返工率较高, 工期普遍滞后, 施工单位也严重亏损:如何处理好三者关系成了承包商和业主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为处理好三者关系, 我单位所施工的大广高速河南段平玉至正阳段第二合同段在总结上年度经验的基础上, 第二年对施工组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在质量成本控制上建立了更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办法, 健全了更为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如不但把试验路作为质量控制的试金石, 也更注重试验路资源配置的直辖市性、均衡性和高效性的探索, 取得经验后认真总结和推广, 使工程从每个工序、每个分项工程入手, 严格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行事, 避免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的发生, 减少了返工费、复检费、停工费、事故处理费等, 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成本, 也为质量与资源合理配置探索了道路,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程造价。在工期成本控制上, 注重计划的统一性协调性, 做到次要保主要, 局部保整体, 克服内耗和理顺外部环境干扰, 使工程进展顺利;注重人员组合和设备使用的均衡性, 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资源, 利用“木桶原理”查找施工组织中的“短板”, 及时调整和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优质高效的特性, 使工作效率、质量水平和设备利用率都有所提高, 如水泥稳定土拌合刚开始平均日产量只有350米左右, 经过查找原因发现是因为设备维护时间安排和维修人员水平不足而影响正常工作, 经过调整后平均每天日产量提高到达700米以上, 工程固定成本大幅度降低, 日产量的提高也使施工连续均衡, 并使路面结构层横向接缝数量有所下降, 整体平整度有所提高;在施工方法上, 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提高时空利用率, 如设专门的设备维修队进驻现场, 随时确保设备完好运转, 并购专用平板确保设备调遣及时, 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使工期管理呈可控状态。在内部成本管理上建立了分项目标管理办法, 使每个分项工程的人、机、料费用单独进行记录、考核和奖惩, 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调动了全员积极性, 减少了浪费和不必要流失, 提高了劳动效率, 使工程的主要费用材料费有所下降, 另外还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材料管理制度, 如大宗物资统一比价择优定货, 一改原有的小批量高价位和材料人员敬业素质参差不齐的人为高价, 同时也减少了中间环节, 降低了工程直接费, 使企业从改革挖潜中得到了实惠, 促进了企业主动改革。再加上业主后期采用了质量奖和定期完成定量工程进行补贴奖励的方式激励承包商抓质量、保工期, 业主为承包商"开源"提供了机遇;承包商在"开源节流"中找到了处理质量、工期、期造价三者关系的法宝, 那就是利用合理的施工组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既提高质量又保证工期还要不断降低成本;我公司施工的二合同段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正确地处理三者关系在后两年半的施工中我们既以较高的质量并提前完成了工程施工, 我们企业也在获微利中得到了发展。

四、技术经济相结合是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纯生产力技术, 其内涵还包括管理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提高质量、确保工期的基础, 管理技术是提高生产技术成效率和保证承包商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为满足业主高质量保工期的期望, 施工单位的生产技术必须具有先进性, 比如大广高速河南段第二合同段为了实现业主创"精品工程"的质量目标, 业主明确规定了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必须采用厂拌机摊, 测量设备必须配备高精度的全站仪等, 为此我单位相继采购了相应机械设备, 并且配备了许多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专业技工, 为实现高质量短工期奠定了基础。有了先进的资源配置并不意味着就能提供高质量的工程在大广高速河南段第二合同段施工前期工程中返工率高工期滞后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后期通过加强管理, 资源配置和调配趋于均衡合理, 先进设备成效率提高, 质量返工率下降, 工期进度可控了, 减少了工程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生产成本, 使工程总成本有所下降, 承包商的利润有所上升, 承包商因获利而对高质量和短工期的保证力度也相应加强, 最终工程交验该段工程也一致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我单位也在二合同段锻炼了队伍并获得了一定的效益, 因此只有将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处理三者辩证关系的有效手段。

五、结束语

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篇8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参与、平等对话、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地解放。例如:我在讲授《青山不老》时,让学生第一次拿到文本时,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能捕捉并提炼课文的重要信息,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补充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了学生细心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补充学生提出的问题)今天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实际只要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为的转换,由教学中心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现师生平等。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必须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符合知识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创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要做到科学使用新教材,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的教学方式。要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处理教材,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

教师要熟悉学生基础,了解学生知识面,就是说要“找准教学的起点”既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更不能低估学生,频繁设计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理解的问题,这样可能浪费教学时间,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已经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能够了解什么,需要学习什么,以便在上课时及时作出引导和调整。既要让优秀学生学习有深度,又要让一般学生学习有进度,直面班级中的各类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篇9

学生当中,肯定有成绩较好的,也有成绩较差的。有纪律好的,也有纪律差的。通常来说,纪律较好的学生成绩较好,纪律较差的学生成绩较差。教师作为有感情的人,很自然地最喜欢纪律好,成绩又好的学生;就算成绩不好,纪律好的学生,教师也会倍感欣慰;但是如果纪律不好的学生,哪怕成绩再好也会不大受喜欢;就不用说纪律差,成绩也差的学生了,就更加不受欢迎。基于这点,教师在处理“好”学生与“差”学生之间的矛盾时,心理会潜意识倾向帮“好”学生;在处理“好”学生犯错误的事情时,会有“他是无意的”的暗示,于是处罚减轻;在处理“差”学生犯错误的事情时,便有“他是故意的”的暗示,于是加重处罚,从而造成了不公平的现象。长期以往,班里的学生肯定心里不服不甘,班级管理就会越来越困难(对“差”学生适当鼓励,可以考虑让他尝试当班干部)。所以说,班级管理一定要赏罚分明!

课后作业一定要按时认真批改,因为从作业里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最近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知道自己上课时有哪个知识点漏讲或者讲得不是很清楚的,这样的话就可以及时纠正学生,避免造成太大影响。还可以抓出抄袭作业的学生,严厉批评和处罚并要求改正,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人为本”。首先,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好好制定以下教学目标。选择好教学方法。第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到教学活动的结束,一定要从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因素,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老师要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并且适当地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要懂得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一个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难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烦恼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学会倾听。这样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要懂得欣赏。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要懂得赞美。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它和表扬不同。它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他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的方向上,迈出步子。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的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如何处理好大学校园人际关系 篇10

其次要懂得运用好一些实用的交际技巧。比如学会同学之间换位思考。如果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同学思考一下,看看我们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时,大概会怎么处理这些问题。此时,我们就能理解别人在面对和解决问题时所作出的举动了。

比如经常真心实意的赞美同学。适度的去赞扬你身边的同学,表现出你的赞赏和你的善意,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哟。尤其是一些本身平日里比较害羞的同学,如果你主动跟其交往,并认真赞美他在某一方面的才华、能力、个性特征等,这会让他尽快认同你,并乐意与你交往的。

大学生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尊重他人

人际交往的首要前提就是相互尊重。在大学生活中,无论是与老师还是同学交往,首先需要做到从语言和行为上尊重他人,主动打招呼、节日问候、必要时的关心,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常常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不说他人坏话

大学生的交往,很多时候是以寝室、社团等小团体为单位的,常常聚到一起八卦其他老师和同学。无论与多熟悉的朋友在一起,请避免是非言论。请记住,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话可能会传到对方的耳中从而影响你们的关系,并且在别人眼中会形成长舌妇的形象。

礼尚往来

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读本;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79-01

高中语文教學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如何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篇12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 这两者矛盾吗?如何做到二者的统一?在新课程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下, 我们谈教学既要面向全体, 又要因材施教, 是对我们教育教学的更高追求, 二者并不矛盾。在教学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既做到照顾全体, 又关照个体, 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 这便是有效的教学, 是我们追求的的理想教学境界,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我们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这一教学理念的, 论述如下:

一、教学目标弹性化

基于这一理念, 我们在教学设计之初, 教学目标的制定就具备一定的弹性, 对授课班级内的每一位同学的学情做到了然于胸, 优等生的学习状况, 后进生的学习存在的哪些问题, 这样教学设计就有目标了, 目标最高定到什么程度, 最低要达到何种高度, 这样教学起来, 腹案在胸, 高低快慢, 就便于操作了。

例如“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 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教学, 优等生要学会掌握 (1) (2) (3) ;中等学生掌握 (1) (2) 即可, 学困生掌握 (1) , 并学会通过方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

班级授课中, 一个班级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 有些学生反应敏捷, 举一反三;有些学生思维阻滞;而大部分学生则介于两者之间。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 去落实难易不同的教学目标, 执行分层次教学, 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获得进步。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学困生能根据题意及两位同学的情境表演最终解决问题, 并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中间层面的学生能根据题意在老师的引导下看懂线段图并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优等生不但能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看懂线段图, 而且能独立熟练地画出线段图, 不但能解决“相遇问题”而且还能熟练解决“背向而行”等行程问题。除此之外, 还可以分层练习、分层作业以及分层竞赛等。

三、作业布置多样化

班集体中, 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 知识掌握和接受理解的程度、能力的形成快慢各不相同, 如果给这些孩子布置相同的作业, 某种程度上是做到了面向全体, 达到训练的目标, 但对个性的关注是明显不够的, 优等生明显“吃不饱”, “学困生”则有点“吃不消”, 这种统一布置作业形式是不够科学的。因此, 教师在备课阶段, 对这一情况就要有所预设, 对班级内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作业布置方面也要体现层次性, 虽然这可能有些困难, 但毕竟是个良好的开端, 因为你让不同的孩子都得到了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作业设计如下:基础性作业 (全班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面积公式来求圆的面积) :课本自主练习1、2题。要求:只列式不计算;灵动性作业 (学困生能够在优生的帮助下理清题意, 进行变式的练习了) :课本5、10题;探究性作业 (优生说答案、说解题思路、教师辅助讲解的方法, 这些题目不必要求全部同学会做)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1.4厘米, 如果把它剪拼后恰巧能得到一个近似的圆形,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练习、检测多能化

我们常说:“多一把尺子, 就多一批好学生。”新课标下, 对学生的检测评价不再是单一的分数, 而是通过多种练习, 综合检测, 让不同程度、不同特长爱好的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与客观的评价, 而不是一份卷子定终身, 一次考试成终评, 以致检测失之于单一, 评价不够全面。为了做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必须使练习检测多能化, 用不同的尺子去度量不同的学生。也要用不同的尺子度量同一学生, 以期取得全面、客观的评价。

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既是一种教育思想, 又是一种教学原则。教学中, 教师心中不仅要有优等生, 更要有学困生,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 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因材施教”将是我们教学工作中不变的教学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更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上一篇:自我问题分析报告范文下一篇:北京大学2009年广州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