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体系

2024-07-23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体系(共5篇)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体系 篇1

跨境电商实训报告

拟定经营产品:美发护理产品(Hair care products),家用美发器具(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hairdressing),头发洗护用品(hair care products)选品原因分析: 1,日常容易接触到,并且容易获得产品信息,产品信息标注明确,客服压力小。2,属于消耗品,产品附带价值低,产品侵权、物流风险相对较小而且适合一件代销。

3,包装简单,重量适中,方便发货。

4,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图片不违规,没有侵权,不是仿品,就很少会被处罚。只需将产品规格填写清楚,相对操作流程简单。

5,通过多方销售平台销售情况比较,个人洗护销量较高,并且属于消耗品,客户会重复购买他们心仪的产品。

6,相对美发店的发型价格普遍较高,个人的美发工具不仅物美价廉,还可重复使用,而使用者更多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发型,她们更喜欢多变的发型,尝试新鲜的东西,所以相对的个人美发工具比较受欢迎。7,货源稳定,有较大盈利空间。

8,无论哪个季节,对于爱美人士来说,发型的整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受季节管辖,产品总有需求。

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有能力为自己购置喜欢的相关产品。数据分析图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体系 篇2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跨境电商,课程体系

中国电商交易规模和创新应用年年创历史新高,网络交易量直线上升,2013年,交易总额首次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2.6%,而同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7%。根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年交易规模将从2008年的0.8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年均增速将近30%。跨境电商的发展繁荣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形成了挑战。2013年潮汕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所跨境电商实战学院,此后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跨境电商方向的专业或依势改革已设置的电商类专业。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概述

工作过程导向也称基于工作过程。20世纪90年代,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和他的团队针对德国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提出培养企业生产一线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要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而且要具有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的理论,该理论提出后迅速被德国学术界所认同,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21世纪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通过姜大源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介绍到我国,并对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姜大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模块课程改革、项目课程改革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等成绩,特别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解决了从经验层面的技能上升到策略层面的技能培养问题,突显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取向。[1]张广霞等指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要依托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要体现实用性。[2]王明岩指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入手,以国际贸易流程为逻辑线索系统构建课程体系,以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典型工作情景为蓝本设计课堂教学流程。[3]兰慧等提出高职应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任务引领型课程(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4]由于2013年后全国高职院校才陆续开始设立跨境电商专业,目前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较少,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跨境电商背景下其他专业创新改革研究,例如国贸实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二是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高水平职业人才的基础。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基本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沿袭了本科教育中学科化、理论化和模式化的模板,轻视和弱化实践、实训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培养的目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是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中专业培养目标、行为领域、核心课程、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质量评价体系等各要素及其关系的基础上,组织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并作出评价。本文依据图1所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分析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以市场调查为基础确定跨境电商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作为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专业,是适应外贸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外贸人才的创新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首先需做好市场调查,以开展典型工作分析。本文市场调查研究数据来自三方面,一是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毕业生顶岗实习企业问卷,二是教师去外贸企业挂职锻炼实地调查数据,三是企业座谈收集的数据。本次调查共调查了92家企业,72.34%的企业设置了跨境电商专员岗位,其中小微企业(30人以下)占51.06%,中型企业(100人以下)占25.53%,大型企业(100人以上)占23.4%,企业结构比较合理。

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与阿里巴巴于2015年6月联合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分析报告和本次调查结果,可知目前企业跨境电商业务人才存在严重缺口,相关岗位人员的专业主要是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三大类,相关岗位有四个,分别为跨境电商产品专员、客服专员、运营专员与物流专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得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道德素养和跨境电商专业素质,具有跨境网络产品销售、电商网站运营、网络产品规划、业务沟通与管理技能的跨境电商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以岗位为基础分析跨境电商专业职业能力

确定了培养目标后进行具体岗位分析,确定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典型任务,从而进行跨境电商岗位能力分解,通过行动领域归纳最终形成职业能力分析。本文主要以业务岗位为例,根据问卷调查和企业专家座谈确定跨境电商相关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并进行归类形成综合能力。本次调查发现,企业更关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良好心态以及工作能力(见表1)。

(三)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跨境电商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按照理实结合、工学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的原则构建教学体系。本专业学习领域设计以跨境电商相关工作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课程,以职业目标为依据确定学习目标,以跨境电商工作过程为依据序化学习内容,以职业标准、工作规范为依据确定考核目标,以工作环境为参照设计教学环境。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行业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能力核心的高职教育模式,从形式到内容无不与工作领域紧密联系。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基础素质课、职业必修课和专业实践课三部分构成(见图2)。

(四)在理实结合课程模式下开展情境项目教学

在理实结合、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指导下确定相关学习领域,通过建设双教主体的课程教学团队与扎实的校企合作平台,将相关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引入情境项目教学活动,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

跨境电商实务为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进出口企业通过跨境平台交易的工作任务,以真实的产品和平台为载体,以实际工作流程为脉络展开教学,以岗位群内各岗位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场景为依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再将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工作任务的内容及标准就是学习内容。将本课程的知识点融入生动形象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见表2)。

四、加快工作过程导向的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跨境电商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训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也要求提升实训教学质量,为保证实训教学效果,实训课程不能仅依靠校内实训室。很多跨境电商平台例如速卖通和亚马逊需要有相关企业委托才能设立店铺,所以实训教学的开展应依靠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校外实训基地,按照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岗位需求进行实训教学,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二)加大跨境电商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力度

跨境电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相关理论和实训教学资源较少,现行教材和教辅资料也不够成熟,很多课程缺乏配套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鉴于此,可基于工作过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学校需求订购合适教材,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修正讲义,最终形成校本教材和企本教材。其次,可联系其他高职院校组织相关专业交流和合作,共同开发高职跨境电商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规模化和整体化高职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跨境电商作为新专业,很多教师缺乏跨境电商实践工作经验。一方面,可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走进学校,开展实训课教学与指导,另一方面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应该为愿意转型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减少日常课时量,鼓励教师学习专业课程;选派教师去其他高校学习专业技能;委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从一线企业中学习专业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在岗位职称评聘上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参与专业建设,以调动教师建设跨境电商专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博采众长、借鉴创新:回首30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培训,2008(12):24.

[2]张广霞,徐东,王志瑛.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18-119.

[3]王明岩,宫钦翠.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8):120-124.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体系 篇3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现状

我国高校现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最为普遍的课程模式就是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实践课三个课程设置自成体系,由于专业实践课的单独划分使得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在专业基础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使得专业实践课不再依附于专业基础课,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但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教学与工作能力要求不相协调。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所培养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应该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贸易谈判能力、磋商能力,独立撰写函电的能力,处理报关、单证等的能力,制作英文进出口单证,熟练掌握跨境电子商务技巧的能力等。但是如今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教学与英语教学中,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深,在教学中对主要知识的讲解不到位,使得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对学生走上跨境电子商务工作岗位后能力的要求不相协调。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教学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由于高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实践课三个课程的设置自成体系、互相独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练习不紧密,两个课程相分离,课程之间缺少联系的纽带,学生的在专业基础课上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真正在专业实践课中得以应用。

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安排不科学。通过对一些高校的课程安排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某些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教学中的课程教授安排顺序不合理。“国际经济理论”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在某些高校中,却将这门课排在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后面,教学节奏安排不合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改变传统学科本位课程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为了使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得到改变,以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为基础,将课程设置进行创新性整合,将有就业导向性的专业课突出,完善配置课程,将理论知识与相关贸易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电子商务企业。

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训练与强化,满足将来工作岗位上对自身能力的需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进行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发展,能够熟练利用电子商务贸易软件。

完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灵活性得以提高。只有将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教学相关配置,重视课程灵活性,使得课程体系模块化与弹性化相结合,使得在校学生更加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对于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于多变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环境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跨境电商下建设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举措

明确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高校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始终以高质量的教学为宗旨,培养现代化专业高素质国际经贸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国际贸易实务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得国际贸易实务人才为跨境电子商务做出应有的贡献。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为学校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招生规模,为毕业生迈向社会寻找工作机会增添助力。明确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制定合理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建设规划与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高校教师与学生充分了解教学要求,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高校的办学思路与专业定位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定位是影响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的关键,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考虑到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要求,又要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特征。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合作,使得教学课程达到工作能力要求。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需要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与专业的国际经贸知识,而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这一需要,立足于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发展,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对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要熟练掌握,还要了解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工作中可以熟练利用英语进行业务、管理、宣传策划等工作,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发挥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实行人才输出,更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教学之间的联系。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将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以及选修课程模块等课程模块组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以上述课程平台为基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特色、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注重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现高校的专业办学水平与办学特色。使得所有专业课程都能够达到合格的课程标准,并对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层次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得教学节奏更加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条件建设

形成一批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的工作经历兼备的师资队伍,使得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学历更加合理,使得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对有教研成果、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为教师开展教研与科研工作提供动力,也为其创造必要条件。重视专业英语教学,着重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采用双语授课的方式,开设展业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加大对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建立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加大对图书资料的建设,建立与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有关的专业实验室,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体系 篇4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核心的“国际贸易单证”课程, 其着重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即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国际贸易理论、商务英语函电等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的课程为其先行课程, 而商务英语交际、速卖通、商务英语视听说等为其后续课程, 构成全面完整的立体式课程体系。本课程将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紧密结合,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知识、国际贸易单证类型、单证缮制等内容以及对外贸各环节的具体步骤的介绍, 让高职大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之后能对外贸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同时掌握基本外贸单证操作能力, 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外贸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近年来,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跨境电商。截止到2013年, 有超过5000 家的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在中国运营, 同时已有超过20 万家企业在国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其规模仍在持续扩张;2014 年, 跨境电商的交易额约4 亿万元;预计至2017 年,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8 亿万元。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015 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扩大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点, 结合“一带一路”经济整合大战略, 跨境电商乘势而行, 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挑战也应运而生。跨境电商相比较于国内电商支付方式、物流、外贸单证等都要复杂, 中小企业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时面临的阻碍和风险就相对较多。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平台小、发展空间有限, 导致其很难招募到业务能力强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这严重制约中小型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的长远发展。因此, 为中小型企业输送合适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目标之一。“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 因此, 本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国际贸易单证”课程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以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业务能力过关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二、实践基础

本课程自2008 年设立以来, 紧跟市场需求,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变化, 以培养国际商务行业第一线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让高职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初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 并将相关理念课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 已对2008 级至2014 级共200 名以上大学生及相关企业进行初步学习反馈信息收集, 尤其是完成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内容的调研。与此同时, 其他任课教师对本课程的个人评价也包含其中, 并进行对比研究。此外, 课题组对多家跨境电商企业高管进行调查, 以求了解高职本专业教学实践的侧重点, 紧密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长远发展。

自本院国际贸易单证员考点成立以来, 课题组成员积极组织参加国际贸易单证员考试的学生进行培训, 学生通过率一直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在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 “国际贸易单证”课程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自身扎实的英语技能优势,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提升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 成为合格的跨境电商人才。

1. 研究目标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商务职业综合素质为核心,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做一体化、案例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构建基于生产性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群,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优越性;构建基于企业和学生双方满意的就业服务体系, 努力使本课程在同类院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并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带动院内其他相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2. 研究内容

依据确立的项目研究目标, 全方位分析目前“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立足于学生、学校、企业三方, 从多个角度来解决学生外贸应用能力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根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结合“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形势下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职业能力的需求, 以国际贸易单证员考试内容、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反馈为依据, 每年修订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 以工作过程为主导, “教、学、做”三位一体,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进行全面立体式理论输入, 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平台, 完善课程结构。

(2)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就业为导向, 让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时代性, 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为中心, 与其相关商务素养并重,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其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法、案例法、工学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法, 形成立体式教学模式。

(3) 实践教学改革。在现有的学生学习外贸基础知识并进行大量纸质单证缮制操作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精心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进行英语跨境贸易模拟, 尽快熟悉外贸流程;让学生自觉地将自身英语专业知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灵活运用, 激发学生的英语与外贸知识的学习动机, 尤其是外贸单据的缮制与翻译方面,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同时, 利用外贸模拟软件Sim Trade, 让学生在软件系统中分组扮演外贸流程中的不同角色, 真实体验跨境电商的贸易活动。此外, 职院还积极引进企业, 让企业高管进入校园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与技能传授, 弥补校园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断层。同时, 系部还组织学生进入企业, 真正进行外贸电商的实际操作。与此同时, 本专业即将引入企业, 在校内建立跨境电商工作室, 让学生的实践教学长期、稳定、有效地开展下去,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促进学生成长。

(4) 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本课程的传统考核模式为笔试, 但这种方式明显已不符合单证课程的性质及社会发展和跨境电商行业的需求。基于学生就业和岗位准入的要求, 本课程采取“以赛代考”模式取代原有的笔试来进行课程考核, 将学生的本课程成绩与国际贸易单证员考试成绩挂钩, 成果显著。学生通过率一直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 而我院也于2011 年荣获“安徽考区先进培训考试单位”称号。

将学生通过国际贸易单证员考试纳入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内容与外贸单证员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融合, 使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较顺利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时实现“双证”。同时,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阿里巴巴“百城千校———百万英才”项目, 进行“跨境电商人才认证”, 保证学生顺利毕业、优质毕业和高效就业, 实现课证融合。

四、结束语

总之, “一带一路”经济大战略的施行, 促进了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 中小型企业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随之出现。通过本文的研究, 以期建立“国际贸易单证”课程一套相对完整、极具实践性的课程改革方案, 为培养高级跨境电商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形成针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方面的立体式培养模式, 以期对本院乃至省内其他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起到推进作用, 同时希望对其他高校商务英语类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摘要:“一带一路”经济大战略的施行促进了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 中小型企业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随之出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在实践教学和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应该进行改革, 依靠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技能优势, 提升外贸实务操作能力和商务交际能力, 培养合格的跨境电商人才。文章指出研究背景、实践基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并在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单证,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卉.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5 (03) .

[2]王丽丽.社会需求与高职《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06) .

[3]崔玲.国际贸易单证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6) .

[4]刘峻兵.论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3) .

[5]胡秋华.珠三角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5) .

[6]王丽丽.高职《国际贸易单证实务》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11) .

[7]董伟统.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09) .

跨境电商实训课程体系 篇5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一、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基本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这无疑将大大增加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然而,近年来却出现部分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乐观的矛盾现象。根据实践调研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不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设置,进而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学以致用,难以满足现阶段外贸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新形势下,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跨境电子商务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买卖双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交易,即将传统的国际贸易电子化、网络化,是当前国际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主要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EBAY、易唐网、兰亭集市等。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全球领先,2014年全国跨境电商交易额 3.2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13.1%,据预测,2016 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至6.6万亿元人民币,年增速超 32%,以跨境小额交易为主营业务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速,传统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和流程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跨境电子商务显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适应网商时代且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方式和新手段,不少传统外贸公司也开始注意到了市场的变化,逐渐走上了发展外贸电子商务之路,他们对熟悉外贸电商经营之道的人才有着大量且急迫的需求。

三、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新形势下的外贸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进出口业务和跨境电商销售业务等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和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较熟练的运用商务英语和计算机网络等工具进行市场开拓,能在企业及事业单位从事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策划、网站管理与维护等岗位的工作。因此应在充分调研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对外贸人才的岗位和职业需求,确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中,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讲授商务英语、外贸知识和电商知识的能力,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团队建设要“走到企业去”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平台打造教师培训模式,在校教师可以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参加电子商务的相关培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引进来”,通过行业协会及相关部门牵线搭桥,积极引进企业中拥有实际外贸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到学校来授课。

(三)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完善评价机制。加强跨境电商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可以与跨境电商企业合作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对跨境电商运营等项目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整理、归类,整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企业对学生的考核要求进行能力分析,开发出若干个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和基于电商平台操作的工作流程,对教学项目进行整合。为了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业务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型外贸业务,教学团队要尽可能地设计开放的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学软件、教学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教学成绩的评价体系,加重实践性考核的比例。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等第三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制度。

(四)推进订单培养模式。在订单培养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自愿的形式报名进入订单班学习,通过校内和企业考核合格正式进行实际操作,对学生完全实行企业化管理,使其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减少学生的岗位适应期,节约企业新人培养成本,为学生在跨境电商学习过程中提供更加宽广的实践空间,更为真实的实践平台。进入订单班的学生以完成的工作业绩进行管理和考核,通过真实项目的营运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五)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积极寻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建设课程资源、共同组建双师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推进就业。

参考文献:

[1]何斌.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刍议 2014年8期

[2]鲁红春.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探索 2014年10期

[3]王慧敏.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转型升级 2014年10月

[4]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3.10月

[5]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探讨 2012年2月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5年度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课题《跨境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5jzy13

上一篇:政务新媒体自查情况下一篇:活动策划书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