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

2024-07-26

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通用11篇)

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 篇1

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安全目标规划

1、安全基础管理建设目标

1.1、积极推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务求实效,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真正地为公司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2.1、公司全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事故,人员轻伤和其它一般安全事故率≤0.5‰。

2、安全投入指标每年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保证计划所需资金的安全投入。设立安全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加大投入。

3、安全生产职责

3.1、公司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3.2、不断修订、完善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及作业员工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风险管理

4.1、积极开展风险评价工作,对使用和储存危险物品的装置依法定期进行安全评价。

4.2、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强化督促检查,进一步规范作业员工的安全行为。、培训教育

对作业员工每年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和基本功训练,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其在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生产设备管理

公司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作业安全

加强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作业的许可证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减少事故发生。、应急救援

适时更新、添置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同时积极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活动。

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 篇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国有企业虽然进行过一系列改革, 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 人事部门的职能大多是制定工资分配方案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在市场竞争中,这种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和培训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和发展的要求。有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落后,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陷入困境:人才来不了、留不住、用不好、提不高、上不去、下不来、走不掉;优秀人才不来,普通员工人满为患,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高素质的拔尖人才缺少,领军人物更是凤毛麟角。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同性差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企业工作设置的, 而不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 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性质, 忽略了服务性质。因此, 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在人员招聘、调配、晋升乃至薪酬等方面拥有很大的权力, 但却不是以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 这是本质的区别。

2.缺乏科学有效的选人和用人机制

在选人机制上,企业还沿袭领导提议—人事部门考察—组织任命的老套路,难以做到公平公正、择优录用。在面对市场招聘时,企业又往往陷于请托、裙带的泥沼,更无法做到透明、公正。缺乏应有的选人标准、制度和规划,不能系统地解决人才稀缺性与人才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

3.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许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企业经营者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在分配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 薪酬不能体现岗位、能力、绩效的差距, 干好干坏收入差别不大。除薪酬之外,对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成就感等,缺乏更高层次的激励。

4.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体系

有些国有企业还仅仅停留在短期的岗位技术、安全等基础培训上, 缺乏开发员工的潜能———人才再生体系。

国有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期措施

1.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应确立“大人力资源观”,强调从系统、全局的观点看待人力资源问题,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企业远景、企业使命、经营战略、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使之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短期内促进企业业绩提升,长期推动企业战略实现的目标。

2.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建立“以能力决定晋升,以绩效决定薪酬,以贡献决定去留,以发展决定需求”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要建立在科学的员工考核、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员工任职期间的业绩进行考核。员工绩效考核内容应包括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三个方面,依据企业的特点和管理要求,细化考核项目:一是定量化的考评指标必须以实际工作结果为依据;二是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三是既重视考评个人业绩,又重视考评团体和企业的业绩。三者要有机结合。

3.建立以公平竞争机制为主体的人才使用机制

企业应制定以任职资格为基本条件的,以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为主要形式的人才成长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应引入员工退出机制,即不适应企业发展、没有适用岗位的员工必须辞退,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员工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4.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企业应结合发展战略,发现和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对员工要注意短期的岗位技能培训与长期的素质培养相结合;培训方式应采用实效更强的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让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合理开发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相当于在不增加人员的条件下,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总量。

5.建设企业文化,树立企业价值观

杰克·韦尔奇曾说过:我宁愿要一个能力稍差的人,也不要一个不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人。志同才能道合。培育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是营造宜留人才生态圈的核心。国有企业应在秉承历史优秀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品牌、企业荣誉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

国有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目标

国有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目标,是建设人才生态圈。人才生态圈,是指与人才成长、开发、使用、创业等息息相关的所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人才和人才群体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人文等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良好的人才生态圈有三个重要指标:一是人才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强。这是指企业大环境好,有强有力的制度体系、成熟的人才配置方式、良好的创新和激励制度。二是人才再生能力强。这是判断人才生态圈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包括对职业深化所需能力的再创造,要求有一个健全、高效的人才培训、使用、开发体系。三是人才链层次性强。人才链的层次性越强,人才生态圈的规模也就越大、结构也就越合理、质量水平也就越高。

1.企业建设人才生态圈的必要性

(1)创造人才成长环境,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现在正从后工业经济时期向知识经济时期转变。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此时谁抢占技术创新的先机,即抢占人才的先机,谁就取得了发展的主动权。而要抢占人才先机,必须提前营造人才生长环境,尽快解决在人才观念、体制、机制上不相适应的问题,建设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凤凰。

(2)创造人才成长环境,是加速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加速企业科学发展,必须有一批站在国际国内科技领域前沿的高新技术人才、一批适应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师。企业要想拥有优秀人才库,就必须大力建设人才生态环境。

(3)创造人才成长环境,是确保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

企业建设人才生态圈的重要一点,是营造一种企业适宜的人才生态环境,使各类人才能够充满激情地快乐地工作,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最大价值。

2.企业怎样建设人才生态圈

国有企业建设人才生态圈,应与企业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相结合,使知识资本催生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倍数增加。企业建设人才生态圈,应抓好理念更新、技术支持和文化支撑三个关键环节,三个环节应环环相扣、不断深入。可采取三项可行的措施:

(1)建设学习型组织,加速理念更新。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其工作的组织和环境,但并不是任何组织和环境都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一般组织注重用制度管人,而学习型组织,一是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人看成是组织发展的源泉,更注重用人性化的方法激励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坚持组织发展与员工发展同步相融,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广阔的舞台;三是注重激发员工的学习力和创新力,并将其看做最根本的资源。一个人的文凭、资历、职称都是静态的,而学习力是动态的。一个人今天是人才,如果他的学习力减弱甚至丧失,明天将可能沦为庸才。同样,一个人今天不是人才,只要他不断增强学习力,明天可能就变成人才。学习力,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更是一种把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学习型组织可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际环境,善于发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点;主张知识共享,为人才成长搭建互促共进的学习平台。在新知识呈几何级数“爆炸”、知识折旧率很高的情况下,知识共享是人们适应时代的学习策略。因此学习型组织更重视建立组织学习的信息反馈、实践反思和知识共享三大系统,构建组织学习平台。

(2)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建设人才生态圈,应以发展战略为依据,以学习型组织理念为引导,制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人才发展战略和科学的、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比如,以“赛马场上选骏马”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制度、以“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开发制度、以“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以“业绩贡献和分配要素”为导向的人才激励制度等。应营造五种环境: (1) 营造制度环境,明确发展战略。建设人才生态圈的核心是制定人力资源战略。问题发生后才作出反应的企业是不会长久成功的。因此建设好人才生态圈,要求企业必须对现状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针对人才成长周期性特点,对不同岗位可能发生的人才紧缺和人才过剩问题,制定调配方案。国有企业要制定三至五年甚至更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战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差异化的工作目标和措施,为各类人才提供适合其自身职业生涯和能力、促进优势最大发挥的工作机会。 (2) 营造政策环境,形成正确导向。根据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完善人才建设机制。建立高尖人才培训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优胜劣汰岗位竞争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考核机制等。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分别至少负责一个部门作为人才工作联系点,经常听取部门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在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定期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3) 营造聚才环境,栽好“梧桐树”。真心关爱人才,不仅要在精神上抚慰,而且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给予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做到真听、真谈、真办。要舍得为人才成长投资,促进人才学习新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按照市场行情确定人才的薪酬。对人才要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对工作中非道德层面的失误及时进行反馈指导,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保持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人才要放手而不放任、支持而不旁观,做到思想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心理上满足。要善于用感情纽带把各类人才的心连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真正做到用感情留人。 (4) 营造用人环境,实现人岗相宜。企业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欲是他们的高层次需求。因此,企业要注重打造好人才事业平台。正如海尔公司老总张瑞敏所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就是把每个员工放在适合的岗位上,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让他们感到能干事、干成事。要用好人才优势,首先要制定岗位胜任条件,其次了解员工的潜能,做好岗位工作分析和人才动态跟踪考核工作,知人知岗、因岗选人,实现人岗最佳配置,使员工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5) 营造育才环境,支持创新。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企业应鼓励优秀人才在创新中成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要想保持“活水”,就需要人才不断地创新。企业的任务就是营造人才创新的土壤和环境。首先,要与人才一起设计好职业发展目标,根据职业领域的不同,为他们选择好职业发展路径;其次,要为人才提供其发展所必须的各种培训,把培训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连接,与人才的开发培养有机结合;最后,建立轮岗交流制度,实行“师傅带徒弟”制度,使人才时刻保持创新的激情,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促进人才成长还要适当加压,“人无压力轻飘飘”,建设人才生态圈不是单纯地给予,还要有足够的压力。通过加压,激发人才创新的潜能,鼓励创造、鼓励创新、鼓励成功。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生存的压力,系统中的成分更是要面对生存的竞争。压力是人才生态圈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之源。

(3)动态地完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时一事的,而是每时每刻的、动态的。企业应不断地进行总结,将优秀的经验、制度、理念、价值观念凝结于企业文化之中,使之能时时反作用于人才生态圈,促进人才生态圈快速、健康地成长。

(4)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思考问题。

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 篇3

现在,所有的公司,从大型的跨国巨头到刚起步的小公司,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企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提高收入以及股票的价值。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觉得可持续成长难以实现,这是因为它们逐渐变得不愿承担风险。从而选择安全系数更高的升级性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创新和突破,这一现象值得所有的公司思考!

乔治·S·丹是沃顿商学院麦克技术创新中心的联合主任。他说,公司可以通过更好地了解不同层面的创新所蕴含的特定风险,公司高管应正确权衡风险,然后再寻找降低风险的新方法。现在,美国大约80%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把企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难以选择

在资本市场上,公司价值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对企业强劲的有机增长的预期,这也是成本较低的增长方式,因为一家公司在进行收购时,往往要支付溢价。研究发现,只有29%的大公司经理对于取得各自公司的有机增长目标充满信心。

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有机增长很难持续。首先,公司经常发现由于受到消费者需求减少的压力,市场已经饱和,出现价格竞争。因此,它们不得不为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展竞争,而竞争对手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针对这一问题,回答之一就是开发新的“蓝海”市场,推出新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尽管这是一条诱人的增长途径,但是它所带来的回报也许无法弥补高风险以及成功之前的漫长煎熬。这一模式也不同于沃尔玛、戴尔、宜家这样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的企业所采取的策略。这些企业在相邻的市场中系统地利用了低价模式。

但在其他个案中,增长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可以从以下角度找到原因:机构障碍(例如短期目标阻碍了长期目标)、缺乏冒险精神的企业文化以及创新能力薄弱。研究发现,有80%的大公司首席财务官(CFO)在可能无法实现季度营收目标的情况下,会阻止用于创新的预算。

所有这些外部和内部的阻碍因素产生的后果就是,小我的创新取代了大我创新的发展规划。小我的计划大约占企业平均发展计划的85%到90%。这些计划对于持续的进步是必要的,但是并不会改变竞争态势,或者对盈利能力作出太多贡献。与此相对应的是一项研究发现:在抽样的新产品或服务中,有14%属于可持续的创新,而这14%的创新为企业带来了61%的利润。

但是对于安全系数更高的加强型产品和服务的偏爱似乎有强化的趋势。在1990年到2004年间,“全新创新”产品的比例从20%降到了11.5%,而野心较小的产品开发,即公司的新产品(而不是市场上的新产品)下降了三分之一。

严重的后果

公司之所以把重心越来越多地放在小方面的创新上,有很多原因。历史悠久的大公司的问题可能是视野狭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看到新兴市场机会的早期信号,这些机会为竞争对手创造了条件。比如说,谷歌2004年公开发行股票之前就已经是微软、亚马逊和雅虎的一大竞争对手了。但是为什么这些公司就没有更早地看到机会呢?

在其他案例中,公司在“利用性”行为和“探索性”行为之间,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前者。“企业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开发已有的能力,一种是探索新的市场空间,创造突破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扩展能力。众所周知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组织平衡,”丹写道,“这种艰难的平衡越来越受到流程管理方法的影响,倾向于‘利用性’。这一方法强调要在组织流程中减少变化。当诸如商业流程再造、六西格玛和ISO9000等规范被运用到创新流程中去时,他们倾向于遏制创造性思维。于是,对于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选择就会逐渐地——也许是不知不觉地——向产品改进或更确定的机会倾斜。”

其他时候,公司也许会屈服于短期考虑。很多用来选择投资项目的财务标准都不会倾向于投入时间更长、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大我创新。

到最后,公司用完了原本就稀缺的开发时间和资源,来应对客户和销售人员紧急、短期的要求,用于创新的长期投入自然就少了。“这些要求来自不断细分的市场、高要求的渠道合作方以及新形式的竞争环境。这一环境要求更多的产品分支,更短的研发周期,”丹写道,“这就让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小我计划就会率先得到实施。”

避开大我创新的公司还相信,大我创新的回报遥遥无期,而且风险太高。但是企业必须认识到这种对风险的抗拒情绪所带来的代价。比如说,虽然实际回报可能要在很久以后才会实现,但是资本市场会在考虑对营收的预期时,把这个因素放进去。如果人们觉得公司陷入了泥潭,对新技术毫无防备,对未来成长的势头也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那么它的股价就要遭殃了。

其实,对风险的规避和抗拒也许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当然,当企业超越了在其所熟悉的市场推出改进产品时,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丹指出,“但这不应成为消极的借口,更加健康的做法是正确地评估风险,然后再寻找降低风险的方法。”

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市场风险要远大于产品风险。这是因为不确定因素更多,包括竞争对手、渠道和消费者。丹介绍:“如果市场是全新的,公司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而要获得这些知识并不容易。市场风险不仅比技术风险更难控制,而且在产品开发流程中,它们一般出现得更晚,也更难解决。由于潜在的消费者没有任何经验,他们会认为新产品有风险,需要特别的刺激活动才会尝试新产品。”

比如说,麦当劳放弃了在餐厅提供比萨饼的努力,最初被认为是现有市场的“相关产品”。但是比萨饼其实是一个“公司的新产品”,因为它并不符合公司最基本的服务模式。“没人能解决在30秒时间内送上比萨的方法,”丹说,“这就意味着服务流程会陷入混乱,而且不能在汽车购物窗口提供比萨饼。失败后的分析发现,品牌并不能保证麦当劳就可以卖比萨。他们缺乏可信度。”

而通用电气(GE)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它通过在各个领域勇于实践,在有机增长中取得了正确的平衡。在接下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的班之后,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实现了每年5%到8%的增长,或者说,每年增长量达到34亿美元。其中很多原因是因为通用电气在公司内部提倡创新思维。这包括打破公司自内选拔的传统,从外部引进人才担任高管,让高管在同一职位上工作更长时间,这样他们就能深入了解各自的领域。伊梅尔特还采取措施将高管的薪资福利和新想法、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及迅猛发展挂钩。

通用电气每个业务部门的领导每年都必须递交3个以上“突破想象”的计划,并且能保证每年至少1亿美元的额外增长。丹说,这些增长计划能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和潜力,但是要在已有的组织限制范围内进行管理,则有些困难。这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配置的矛盾,而小我项目就会在斗争中占上风。但是刚刚起步的大我计划可能需要和已有的部门分享一定的资源,比如品牌形象、制造能力或市场网络。

不过,也可以实行一个缓解两者之间矛盾的折中方案:“由一个独立的部门管理新项目,这个部门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架构和文化,但也是企业高级管理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通用电气的突破想象增长计划由11个业务部门的市场团队领衔,但是业务部门的领导要对结果负责。这对一个深信卓越产品和技术是企业命脉的公司来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突破。

“突破想象”项目在组织机构上允许脱离以前成功的专制,通过对不按照既定模式探索进行风险的测算,把公司的重心向大我增长方向转移。到2006年初,通用电气内部已经开始了大约100个新项目,从商业模式创新到对全球能源市场重新进行分类、提供服务,还有为新的市场提供产品,比如为警卫系统提供生物探测技术,为下一代的空中出租飞机提供小型高效的飞机引擎。

初步预计,这些项目能够在未来3~5年内为通用电气带来330~350亿美元的新增收入。首席执行官每月还会考察公司内部35个最好的项目,这也表明了通用电气对这一战略的高度重视和信心。这个流程还鼓励大家分享最优做法,进一步探索跨部门的商业机会。

安全发展中长期规划 篇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建设,培养造就规模适当、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安全生产人才队伍,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根据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及环翠区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为实现总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责任指标,我们要抓住机遇,负重自强,团结登攀,锐意进取,使安全标准化体系正常有效运行,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管理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引领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考核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生命、健康、卫生、环保”的管理理念,为公司稳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2、7年内安全目标

(1)、无重大火灾、工伤设备、,无影响社会稳定事件。

(2)、千人重伤率:≤0.15‰

(3)、千人负伤率:≤2‰

(4)、争创各级文明、标准化安全生产现场。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安保体系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公司各级领导以及各岗位员工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职责,是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的形势对企业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需要。

3、完善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制定合理的奖罚办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4、完善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处理办法。

三、加强学习宣传,全面提高认识

1、公司领导要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提高认识,在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

2、各岗位员工要通过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条款,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

四、搞好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各岗位员工的安全职责,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

2、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中的针对性条款,以便明确职责。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工作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是监督管理的基础;配备高素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保证。

2、公司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中设备和人身事故、防火、防爆、中毒等项目,监管的重点是设备和人身安全。

3、各部门特别生产、库管部门应加大对自管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各部门每月应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持续改进

1、重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干部。

2、按公司生产要求和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人力资源的配备。

3、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反馈制度,虚心接受改进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将好的建议、好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丰源煤矿安全管理中长期规划 篇5

安 全 技 术 管 理 中 长 期 规 划

丰源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长期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各类事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制定丰源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中长期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推动“平安企业”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1、杜绝人身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

2、轻伤事故不超过1起/年;

3、直接经济损失不超过2万/年

4、施工项目达标率为100%;

5、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率达100%;

6、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为在实现安全生产与文明经营的前提下,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今后,我矿主要在以下方面开展安全工作: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矿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各职能机构、生产单位、各岗位(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逐项逐级分解,落实到各职能机构,生产单位和各岗位(工种)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逐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重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办公会议制度

2、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3、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5、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6、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报告制度

7、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8、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9、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10、煤矿企业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11、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12、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13、安全奖罚制度

14、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15、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16、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17、劳动定员管理制度

18、爆炸材料安全管理制度

19、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三)、建立、健全各岗位(工种)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岗位(工种)操作规程,使各岗位(工种)作业有章可循,按章操作,杜绝和减少违章作业。

1、采煤各工种操作规程

2、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

3、机电设备各运行工种操作规程

4、提升运输各工种操作规程

5、通风、瓦检工种操作规程

(四)、加强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1、加强安全投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75号《工伤保险条例》的要求,按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按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的规定,每年制定安全生产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并设立专用账户,专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按国家的政策规定,足额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2、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主要负责人(矿长)负责定期组织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建立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由主要负责人(矿长)组织验收。

(五)、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根据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制定和发布安全质量标准或安全管理规范。制定、修订、完善有关的安全质量标准或安全管理规范。重点加强高危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质量标准或安全管理规范的制定工作。巩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进煤矿企业全面达到安全质量标准。

(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水平

1、建立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责。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规定学历,并取得相应的资质。

2、加强井下现场管理。尤其要做好矿井防治水、一通三防、顶板管理等技术管理工作。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重大灾害调查,制定相应的专项防治措施。

(七)、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1、加大现场安全督促检查。建立主要负责人现场检查制度,落实领导现场跟班制度,确保矿长每月现场检查的次数不少于10次,副矿长每月下井次数不少于18次,技术人员不少于20次。矿井安监员每班巡查次数不少于2次,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督促加强现场管理。

2、以“三铁”精神狠反“三违”。以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狠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强化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不留后患,方可进行其他作业,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八)、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要深化防治水,一通三防,顶板以及爆炸器材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建立专项专治长效机制,明确专项治理的重点职责。把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常抓不懈,确保安全生产。

(九)、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落实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必须参加有关机构的培(复)训,持证上岗,采掘工,设备运行操作工必须人人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严禁无证上岗,无培训作业。从源头上杜绝“三违”现象。

(十)、加强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除成立矿山辅助救护队外,依托**区煤炭管理局矿山救护队的救护力量,与其签订救护协议,确保在事故发生后救援力量得以保证。

安全生产工作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 篇6

一、安全生产基本状况

近来来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逐年持续稳定好转,为公司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公司从20XX年以来,未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

(一)“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确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制定了各级组织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组织一把手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其成员按照分工切实抓好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初步建立。从20XX年开始,公司安委会建立了全公司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将控制指下达给各分厂及部门,再由各分厂及部门细化、分解,逐级落实到每个员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强化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

(三)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基本完善。在20XX年,对建厂以来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制定出7大类43个制度。20XX年,根据安全标准化要求,对20XX年版制度进行了评审,修订为10大类62个制度,至此,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

(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断完善。20XX年,公司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使公司安全管理从传统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法律化迈进。20XX年起,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20XX年通过二级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验收,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安全科技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光气即产即用安全科技项目的实施,对光气系统实现了集中合成、分散使用、统一管理的“集散管控模式”,使光气安全生产和使用达到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水平。光气安全生产的“集散管控模式”既实现了取消液态光气储存的目标,也避免了通常情况下一套使用光气的装置配备一套光气合成装置这种不利于控制危险源的分散模式,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对杜绝社会事故有重大意义。项目实施,使液态光气的大量储存转变为仅输送管道持有常压气态光气,其持有量低于欧盟和国际劳工局重大危险源限量指标,利用科技创新解决了安全生产中困扰多年的重大难题,成功地消除了发生灾难性社会事故的可能性。这一方案的系统实施对杜绝社会事故有重大意义,同时对安全合成和使用低沸点危化品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六)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开展。近年来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累计排查治理事故隐患近千条,有力地保证了公司安全平稳运行。

(十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基本完善。近来来不断完善光气应急处理保障系统,形成七级吸收破坏系统。配置空气呼吸器16套,增强了应急处理能力。修订完善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较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近来来虽然全公司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轻微伤害事件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当前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仍比较薄弱。由于公司曾连续十余年亏损,安全欠帐较多,老装置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难度。

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仍需进一步加大。部分老装置的装备水平、技术工艺仍比较落后,设备老化,安全保障还比较差。

三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现在危险岗位上的从业人员还有部分中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文盲存在。他们在文化素质、安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违”现象较大存在,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几率。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重在治理”,坚持安全发展,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减少人员伤亡为目标,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规,落实安全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目标

至20XX年,实现:

1、杜绝社会灾害性事故发生。

2、无因工死亡。

3、无重大泄漏、中毒事故。

4、无重大特种设备事故。

5、无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或公共安全事故。

6、无重伤事故。

7、一般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小于40元/百万无(现价)。

8、千人轻伤率控制在0.5‰(月均)以下。

至2015年,实现:

全年零事故,安全每一天。

三、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一)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进一步强化各级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安全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人、财、物等保障措施,组织实施风险识别、安全检查、隐患整治等安全防范工作;逐级、逐层、逐岗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相应的奖惩措施;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教育培训等12项基本制度和事故预案、科技装备、安全投入等12本基础台账。实施全员安全承诺制度、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绩效工资制度,安全绩效工资原则上不低于员工收入的20%。

(三)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切实加强分厂、工段(班组)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严格实施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保障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建立班组长岗位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和落实班组安全责任。在公司、分厂、工段(班组)全面开展“零事故”活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四)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拉网排查、挂牌整改、档案管理、追踪督办等工作机制。企业要落实主要负责人到全体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和隐患排查治理后续评估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排查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五)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每年制订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保障培训经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严格考核;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培训情况纳入本人安全信息管理。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六)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进一步健全企业安全标准体系和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七)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完善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设施设备。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配备合格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定期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八)完善应急预案。公司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并定期进行专业应急演练。赋予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从重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九)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

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 篇7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员工生命健康安全,为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级别评估细则,按照安全生产和科技发展规律,充分调研体公司主营业务以展实际与趋势,制定本规划,提出实现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以指导公司中长期发展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

公司管理层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近年来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公司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加大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宣传贯彻和落实,加大管制力度,按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和重庆市有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进入法制轨道创造了条件。

(一)安全生产及管理现状

冀东水泥璧山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北省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河北省冀东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重庆市建设的现代化大型水泥生产企业,规划建设两条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占地面积500亩。冀东水泥璧山有限责任公司一期投资8亿元,采用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建设一条带10MW纯低温余热发电的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年产熟料139.50万t;年产水泥194.83万t,其中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77.93万t、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116.9万t;年发电量为7220×104kWh,年供电量为6721×104kWh。改建范围自原、燃材料进厂至水泥成品出厂(包括煤粉制备及输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和生活设施;10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生产线采用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烧成工艺技术,严格按照国家节能、减排、降耗、利废要求,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NOX、SO2等有害物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公司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粉尘排放,在所有排放点均设置了收尘效率高、技术可靠的高效布袋收尘器,各排出口的废气含尘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公司以“共创、共赢”为核心价值观,以“让生活的基础更坚实”为宗旨,以“团结、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以“紧扣市场,追求高效”的经营理念,力求“为你做的多一点、细一点”。

公司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回报用户,回报社会。在总公司、市政府及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重庆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深化对设备安装、工程建筑、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等专项治理,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公司、部门、班组的三级安全生产监管。

为实现安全发展目标,本公司组建了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办公室,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目前安全生产办公室设立了五名专职安全管理员,各部门也设立了兼职安全员并明确其职责。通过实施持续不间断安全管理,预防了一般安全事故,有效地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随着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工程建设活动的不断拓展,农民用工逐渐增加,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素质较低,习惯性违章普遍存在; 2.公司转岗员工安全教育不能较好实现,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难度;

3.个别部门负责人及员工因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深度不足对安全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表现为重视不够,认为安全生产是安全办公室的事情,没有真正理解和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没有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4.部门兼职安全员教育培训较为薄弱,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欠缺,存在看不懂不管,不敢管的现象。

二、发展方针与规划目标

(一)发展方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践行“遵章守纪、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确保平安”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本公司安全生产条件持续改进。(二)总体目标

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我公司在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及总公司、公司安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公司内部实现“三百三零小于十”(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率100﹪、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100﹪、安全隐患有效整改完成率100﹪、千人死亡率0、千人重伤率0、职业病患病率0、千人轻伤率小于10)的安全目标。(三)分类目标

各类伤亡事故控制目标以总公司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为准,确保不发生、发生不突破

(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目标

创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A类公司。按规定配备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助理安全工程师,各部门专(兼)职安全员全部持证上岗。具体目标是:

1.安全组织保障率达到100﹪.一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并按规定配备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或重庆市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二是各部门配备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的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三是工会和职工代表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对安全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安全职责落实率达100﹪.严格按照执行公司《安全生产三项制度汇编》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职责岗位化、任务明细化。

3.安全投入率达100﹪.公司按规定确保安全到位,为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具体标准按《安全费用管理办法》执行。

4.教育培训率达100﹪.一是公司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要按规定进行培训,合格率达100﹪;二是其它员工培训率达100﹪,特别是新进员工、转岗员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岗前培训;三是特种作业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以上各类人员5.6.7.8.9.每年按规定接爱再教育和培训,培训学时和内容符合相关规定,并按规定进行复审。

强化隐患排查,一般隐患整改率达100﹪.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定期开展检查,保障整改资金,落实整改责任,促使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化。二是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确保一般隐患整改率达100﹪,重大隐患按“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改,按期整改到位。

安全权益保障率达100﹪.一是按规定签定劳动用工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二是按规定缴纳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三是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四是按规定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五是通过教育培训,使职工熟知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

标准化体系建设合格率达100﹪.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安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和考核机制,在全面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实现并巩固公司安全主体A类评级。

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覆盖率达100﹪.按总公司和县政府要求和部署,按节点分步骤启动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建立起涵盖安全生产体系建立、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安全生产管理行为、事故管理、在线监控等为基本内容的安全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效率,用信息技术助推生产安全。应急保障率达100﹪.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设置或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二是按规定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并报主管部门审批或报相关部门备案;三是按规定开展应急演练,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四是建立应急抢险队伍;五是储备应急物资,保证储备物资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并规范应急物资管理。

三、主要任务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1.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和应急管理小组职能,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指导各部门安全生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建立专(兼)职安全员队伍;不断提高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育和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机制,开展公司安全评级工作,建立安全信息库,全面实行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要作机构力量配置制度、安全培训制度、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等管理制度。(二)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培养

建立和完善公司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生产培训机制,努力形成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撑的保障体系,主要采取外培、内培、联培的方式进行。外培的实施以总公司培训计划为主,内培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培训为主,也可采取请安全专家与公司联合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对象涵养公司负责人、中层管理及全体员工。(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编制完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各类预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购置及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依托公司现有的信息资源,根据总公司和县政府统一布署,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确保库内的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动态更新,为公司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设各生产作业片区的视频适时动态监控系统。

(五)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抓好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认证工作。逐步建立由学校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构成的全方位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六)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建立和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规范重大危险源辩识、申报、登记、评估检测、监控等工作要求和管理职责;开展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普查)、评估、检测,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经评估列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各总公司、县安监局扫告、备案。必须对重大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处理。(七)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检查机制,配备必要的专业监督与检查装备,重点加强机电维修、制水化验等特殊工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大对新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审查把关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粉尘、毒物等监测工作的监查。强化对粉尘、毒物等监测工作的监查。落时有关规章制度和职业危害防治或整改措施。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有效防治职业危害。

(八)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进一步深化危险化学品、工程施工、特种设备、厂房等整治工作。将安全生产专项作为贯穿于整治原则,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权、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坚持发展经济与注生安全并重。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等到位,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公司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安全生产纳入绩次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三)度和群众性的安全生产监督

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和广度,倡导社会化、全员化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氛围,形成从学校到企业,从学习到就业,从家庭到社会的全过程,一体化的终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工会、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员工的参与和监督作用,鼓励任何部门和个人对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大力开展安全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培训,安全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公司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驾驶员等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

(四)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

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和安全知识,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积极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企业安全目标中长期规划 篇8

为了适应我矿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加强企业中、长发展期规划的管理,规范“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决策程序,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科学性、协调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企业决策机制,确保公司科学有序、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结合矿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一、“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管理制度

(一)管理职责及分工: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管理由矿长负责,分管生产、衔接、经营、机电矿长和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生产技术科、机电工区、通风工区、洗煤厂等单位负责各业务职能范围内基础资料的编制工作,各单位技术主管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是编制工作的具体负责人。

(二)各单位、科室管理职责:

1.生产科:参与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负责公司“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汇总和上报工作,负责矿井、洗煤厂生产能力的核定,并负责编制落实经营方面的各项规划计划指标。

2.生产技术科:具体负责生产、衔接、采区接替等方面的各项规划工作。

3.机电工区:根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生产衔接负责编制落实供电、设备租金、大动力设备大修更新及机电系统大修改造项目等计划。

4.通风工区:负责编制落实通风能力核定、通风作业计划及本系统大修改造项目等计划。

5.洗煤厂:负责编制落实洗煤产品数量、质量、块炭率、洗耗、洗煤系统大修改造项目等计划指标。

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每五年编制下一期“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司“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确保公司总体生产、经营目标稳健有序增长,并经公司决策通过后,上报集团公司。

二、“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报、审查、决策制度

(一)管理职责与分工:

1.公司职工大会是矿区总最高决策层,负责对公司全局性、长远性等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具体事项为:

(1)重大的经济合同及投资方案,技术引进和对外联营方案;

(2)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行;

(3)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4)重要经营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发展战略;

2.总公司是矿井的决策核心,研究决策矿井建设、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

3.矿长是煤矿第一管理者,全面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对日常管理业务和落实上级部署的工作进行决策。矿长对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中的较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应召开矿长办公会进行讨论,征求意见,报公司进行决策。矿长决策的事项:

(1)矿井的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生产作业计划;

(2)劳动组织改革,重要组织机构变动,下属经营部门的增设、合并、撤销方案;

(3)经济承包责任制定及考评奖励办法的制定和修改;

(4)财务决算的审查意见;

(5)矿井资金的分配、使用方案;

(6)劳动保护措施和改善职工福利方案;

3.总工程师负责协助矿长做好“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审查、决策工作及“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具体编制审查工作。

4.矿井各单位是决策执行层。负责各项决策的贯彻和落实,确保决策付诸实施。各单位在落实上级各项决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部门的具体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部门内部各项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确保矿井各项目标的完成。

(二)编报、审查程序及制度:

1.煤炭产量:

生产科牵头,与矿井分管采煤总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先拿出回采工作面衔接计划,测算工作面生产能力,衔接日期、衔接时间、衔接队组等。

2.掘进进尺:

生产科牵头,与矿井分管衔接总工程师先拿出掘进与开拓队衔接计划,测算出逐条巷道衔接进尺,衔接日期、衔接时间、衔接队组等。

3.品种煤:

洗煤厂根据煤炭产量计划、与洗煤生产能力确定品种煤产量计划。

4.其它指标:

根据矿井产量、进尺、品种煤计划,由各单项指标管理单位提出建议规划,报矿长汇总。

(二)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决策制度

1.生产科负责“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资料的编制汇总工作,由矿长进行最终审查,经矿长审议通过后,报请矿井职工大会进行最终审议决策后,上报公司。

2.生产科负责“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最终方案的编制、汇总、下发工作。

三、考核:

(一)为将快速、准确、及时将“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上报公司及下达各单位,要求编制规划的相关部门,要按照规定时间及时编报,对由于工作失误,基础数据测算不细,衔接工程考虑不周,需公司解决的问题反映不全面,影响了矿井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单位领导及责任人视情节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二)依据公司发展计划部对矿井反馈意见进行考核,凡有反馈意见,经落实确属个人工作差错的,有一项扣罚100—500元。

(三)为确保上报资料的时效性和严肃性,矿井各科室上报资料需加盖单位公章,矿里主管审核签字。并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及时上报,每迟报一小时,按照误时考核500元,由各科室落实到责任人,并进行通报。

煤矿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管理制度

建平鸿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井

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规划 篇9

财务部门参与和配合公司战略的工作重点之一,即是围绕战略目标而进行的财务规划活动。其包括以下几项中心内容:

1、规划与配置资源

资源规划是公司战略实施的中心活动之一。明确总体战略目标后,即要按年度分解目标,并有计划地配置企业资源,

资源规划通常在企业的两个层面进行:公司层和业务层。公司层规划主要解决企业不同组成部分(职能部门、业务分部或地区性分部)之间的资源配置。业务层规划也称经营资源计划,主要解决企业如何在不同价值活动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

2、制定企业“政策”

公司战略的实施需要有具体政策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这里的“政策”包含了战略实施的具体准则、方法、程序、规则,以及支持和鼓励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各项管理活动。“政策”是公司战略实施的工具,其为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管理活动设立了边界、约束和极限,明确了公司期望,进而提高了成功实施公司战略的可行性。

3、建立年度目标,实施财务计划

前面我们提到年度目标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不仅如此,建立年度目标是所有管理者直接参与的战略分散化的活动,它突出了公司本部、下属公司和各项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是评价管理者业绩的主要尺度。

企业安全目标考核文件 篇10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

1、企业必须履行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对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的后果承担责任。企业必须接受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其落实安全生产经营责任情况实施依法监管。

2、企业应当建立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成绩突出的部门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到位的负责人和部门依法实施责任追究。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考核

为了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每年支出专项资金,配备安全设施,加强安全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每年支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改造,专款专用,不准减少或挪为它用。

2、完善、改造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3、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5、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6、安全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7、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

消防安全考核

1、要做好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及维修工作。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消防器材,不得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备。

2、定期组织职工学习消防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岗位特点进行消防教育培训。

3、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检查人员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并要求有关人员在记录上签字,并及时消除隐患。

4、企业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5、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6、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7、组织学习和演练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逐级监察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考核

1、企业专职安全员要每天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主要做好监督企业执行安全、法规的情况、隐患整改的情况、及时纠正和制止现场的违规行为等工作,并做好巡检情况记录。

2、企业必须每月进行一次由企业负责人参加的联合安全大检查,做好检查情况汇总分析,对查出的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责任,逐一整改,归档备查。

3、企业重点岗位人员按照自己的职责,对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每天巡查工作。确保各种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并认真做好运行、巡查情况的记录和上报工作。

4、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重庆市永川区光勋采石厂

中长期发展规划 篇11

2013年9月

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推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现国家提出的新世纪“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区、市语言文字委员会的规定,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中长期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用字规范。

为了切实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形成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使之与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素质教育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特制定本规划,具体措施和要求如下:

一、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二、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听取语言文字工作汇报,研究语

言文字工作。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三、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四、健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要有专人负责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各班应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监督员,在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学校和各班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整治与监督工作;

五、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在教师考核、期中教学检查、评选先进、评定职称时,都要将普通话内容列入,力争在三年内使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在职教职工100%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达标率达到100%。

六、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将此列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

七、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书法及规范字知识竞赛,提高师生员工的语言文字水平;每年9月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八、对教师进行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培训、教育,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普通话水平(教师)必须相当于二级甲等;

九、建立校规范用字检查审核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负责对学生各类小报及需展出的文字作品的报审,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对学生的作业、答卷、通知等进行不定期检查,杜绝出现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和繁体字。对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在教学、工作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将结果向全校通报;

十、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十一、红领巾广播站每年必须播出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节目5次以上,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文件,及时报道学校有关工作动态、先进事例;

十二、在校内设置宣传标语牌及宣传橱窗,在教学楼、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上一篇:油茶深加工项目建议书下一篇:市场开发部岗位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