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发言稿

2024-06-01

校企合作发言稿(通用11篇)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1

校企合作开班仪式上的学生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建筑专业一年级4班的学生陈红梅,很荣幸作为磐安职教中心学生代表在此发言。在这里,我仅代表所有磐安职教中心建筑专业的同学们,感谢学校和永拓建筑公司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在还没有出校前就能够接触企业,接触用人单位,接触社会,让我们了解企业所需、社会所需,缩短我们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时间。我们走进来,我们就能走出去。

今天我们有幸坐在这里,聆听各位老师和企业的教诲,零距离地感受永拓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理念,我们每一名同学都应该倍加珍惜,决不辜负领导和老师对我们寄予的无限厚望。在此我提出三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一、安心学习,勤于思考。作为一名磐安职教中心的学生,我认为学校专业课程安排非常紧凑,内容也非常充实,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这就需要我们每一名同学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记好每一篇笔记,深入思考,联系实际,真正使学习成果转化为将来指导工作实践的推动力。

二、珍惜机会,严守纪律。现在永拓建筑公司与我校要建立合作关系,这对于我们建筑班的同学来说是巨大的福音。在我们学校每个学习会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及比赛,增强我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永拓建筑公司投入巨大的财力支持并鼓励大家努力争优。所以各位学员应该珍惜这些学习的机会,把自己提前融入到社会以及公司的浓厚企业文化当中,当好一名学生,恪守学生的本份,遵守学校的纪律,为自己留下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三、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建筑专业也是我们所有同学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加强交流、互补优势。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在学习、生活当中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最后,预祝各位领导和老师工作顺利,各位同学学有所成!

谢谢大家!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2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1], 而职业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职业学校本身无法独立完成。教育部2002年以来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其提升到国务院决定的高度, 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被普遍认为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尤其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以来, 在政府推动下, 我国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 组建职教集团, 成立理事会、董事会, 建立职教联盟等[2]。但总体看来, 我国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探索与实践的阶段。因此,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长久的, 有效的, 互利多赢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成为高职院校特别是骨干建设院校的重要课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提出了“校中厂, 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思路, 并以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为契机, 成立了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牵头的, 校企共建的熊猫光电学院, 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和实践的积累,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合作模式[2,3]。文献[3]将众多模式归纳为以下9种。

1.“学年分段”, 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与实训, 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并与就业紧密相关, 这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的形式。

2.“阶梯分段”, 3年中企业实习的比例, 分别为1/3、1/2和2/3, 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紧密结合, 逐渐加大企业实习比例。

3.“半工半读”, 即校与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工学交替 (每一学期或一学年, 也有几天轮换一次) 。

4.“弹性安排”, 根据合作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 比较灵活地安排工学的交替。

5.“订单培养”,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 一定的数量, 提前预订毕业生, 往往伴随着共同的课程开发、共同的培养和教学管理。

6.“教学工厂”, 学校自办生产、服务企业或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 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及作品与产品合一。

7.“厂内基地”, 企业除安排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车间、工位和兼职指导师傅外, 还单独设立了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服务的车间, 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 有固定管理人员和专职企业指导师傅者可称为厂内工学基地。

8.“行业主导”, 中小企业居多的行业, 单个企业不具备单独与学校合作的条件时, 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出面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并组织企业群, 联合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实训设备和兼职教师, 联合下培养订单。

9.“职教集团”, 这是一种以名校为主导, 相同区域、相同行业院校、企业联合,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组织。不管哪种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由政府主导, 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职业院校处于主体地位, 积极推行各种模式的校企合作, 而行业和企业则处于从属地位, 处于相对被动的配合地位。如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无法获得长远的利益保障, 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就不高, 缺乏内在动力, 因此, 校企合作当中, 提高企业的主体性是校企合作成功并走向深化的保障[4]。

三、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

任何形式的合作必须有合作基础, 即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如果共同的目标与利益是长久的、稳定的、多赢的, 则这种合作就存在牢固的基础。同时合作方也有各自的目标和利益, 这些目标和利益可能不一致, 甚至是矛盾的, 能否平衡各方利益则是合作能否稳定发展的根本[4]。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牵涉参与方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共同目标是“资源共享, 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符合型人才”;这样目标的达成, 对于政府而言, 实现职业教育基本目标, 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和行业协会, 能够得到急需的人才;对于学校, 达到了实用人才培养的目的, 提高了学校的声望;对于学生, 能使其掌握实用的技术和技能, 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各个主体又有不同的利益。政府希望各参与主体以发展教育和培养学生为核心, 实现各自的教育和培训功能。行业和企业则希望自己负担的培训和教育的功能越少越好, 学生对生产发挥的作用越大越好。学校则希望, 政府给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企业能够承担培训和教育学生的职责。而学生则希望学校代表自己的利益, 能在企业学到东西, 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因此,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中, 最重要的是寻求共同利益。政府应该出台鼓励“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政策[5,6];这种政策必须基于各个主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 真正地让各参与方, 尤其是企业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积极参与对企业发展有利。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推动者, 需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在设计时, 必须仔细考虑合作的行业和企业, 寻求那些有长久的共同利益合作伙伴, 并能逐步形成实际可行的合作模式, 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被忽略;学生不能是被动的参与者, 应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必须保证学生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地位与权益。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曾做过大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和与尝试。但很多校企合作的层次比较浅, 主要模式包括“学年分段”、“半工半读”、“订单培养”等。这些合作关系比较单一, 最终学校提供学生, 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学校和企业缺乏其他交集, 对于学生的培养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目标。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没有过渡, 从角色转换上有明显的割裂感, 对学校和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也不适应管理培训学生, 对学生的表现评价普遍不高。而学校又缺乏协调的组织和机制, 不能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各方面的想法和利益不能及时充分地交流和协调。因此这样简单的合作很难稳定和持久, 很多合作难以为继, 最后不了了之。为了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走向深入,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 研究了校企合作实践和理论机制, 吸取以前校企合作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最终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具体包括如下几项。

(一) 寻求政府的支持

国家已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尤其是国家示范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获得很多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因此, 在2012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在骨干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厂中校, 校中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 建设方案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支持。这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二) 寻求合作企业

微电子学院在寻求企业合作伙伴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下方面。

1. 学校专业与产业密切相关, 这是校企合作的专业基础。

2. 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行业中有影响力。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才具备丰富的资源, 才能将校企合作看成一种资源, 并能加以整合和利用, 实现企业自身利益。这样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体现企业主体性地位,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被动配合。

3. 在地理上很近。学校和企业距离近, 可以有效地降低校企合作的成本, 增加校企合作的内容、范围, 提高合作的层次。实现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处于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双方有类似的发展要求, 处于发展期的企业更有活力, 更愿意合作。

基于以上考虑, 我们选择南京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满足以上的所有条件。

(三)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体

一般的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具有偶然性、短期性, 合作层次浅, 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没有专门的部门和机构负责与管理。为了实现长效的、稳定的、系统的校企合作, 微电子学院与南京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熊猫光电学院, 作为校企合作的实体, 其作用包括如下几点。

1. 协调校企合作的各个参与方, 凸显各个主体的主体性, 整合各种资源, 使校企合作能够形成合力, 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熊猫光电学院订立熊猫光电学院章程, 成立了熊猫光电学院理事会。理事会的成员来自校企合作的各个主体, 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校。理事会的成立为以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能协调平衡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2. 组织和开展校企合作的各项事务和活动。事务和活动包括工学结合, 企业员工培训, 行业协会的活动, 行业技能竞赛等。以工学结合为例, 我们定期举办中电熊猫校企合作班, 已经完成了两届学生的培训;培训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混编师资团队共同完成。培训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知识相融合, 提升了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 学生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顺利过渡, 为今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 熊猫班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 迅速地掌握生产技术和技能。

3.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熊猫光电学院是校企合作的产物, 对学校而言不仅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同时也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仅仅是实习学生, 而是扩展到了学校、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老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具备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校企合作, 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层面的培养, 同时也是师资的培训、领导的培训。通过工学结合培养了学生, 通过混编师资团队建设, 培养了教师, 通过理事会的运作培训了领导。使得企业元素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更容易实现。

在熊猫光电学院的框架下, 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和共享, 这样的机构是所有参与方都需要的。在这样的机构下可以放大和扩充自己的资源, 所有主体均能在这个框架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利益, 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五、校企合作的思路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7]。然而校企合作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1.校企合作本身是一种资源积聚和整合的过程。这种过程并不是凭空发生的, 而是具有其内在逻辑和机制的。因此, 搞清楚校企合作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

2.根据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际, 寻求最合适的合作方, 并理清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和相对利益。寻求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建立利益平衡的机制是校企合作存在并发展的保障。

3.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实体, 这样的实体可以实现校企之间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是各方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平台。

4.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 必须走向深入, 必须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功能和作用。校企合作既要成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要成为行业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最终成为校企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整合关键纽带, 校企合作才真正有生命力。

摘要: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本文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各种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校企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以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了校企合作得以生存并发展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机制,实践,思路

参考文献

[1]董云霞.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3) :127-128.

[2]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 :5-11.

[3]颜楚华, 王章华, 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80-82.

[4]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3) :70-72.

[5]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5B:68-73.

[6]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3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活教育 校企合作联盟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校企合作强调的是高职院校的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的结合,体现了陈鹤琴先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思想。校企合作是活教育课程论在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的新体现。

1 校企合作联盟的总体目标和合作原则

校企合作联盟的总体目标是在各个相关高职院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基本单位,联合当地经济发展区域的行业、企业事业组织和机构,成立校企合作联盟,通过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平台,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有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联盟是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的。

2 校企合作联盟的组织机构

校企合作联盟可以由校企合作联盟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理事会组成,按照专业群成立专业合作联盟。

3 校企合作联盟会员单位的互利共赢关系

作为校企合作联盟的成员,必须具有互利共赢的条件,才能够使合作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行业企业等联盟会员单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联盟获得以下主要权利与利益:

(1)有相关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信息知情权;(2)参加联盟组织的各种合作与交流活动,应邀出席相关高职院校重大活动;(3)与相关高职院校共同进行各种形式校企合作项目;(4)优先使用科技成果;(5)优先选拔相关高职院校毕业生;(6)评聘兼职教师;(7)在相关高职院校设立企业奖学金;(8)使用相关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场所;(9)享受招生选择性计划名额;(10)在相关高职院校校园网、校内公共教学科研场所宣传企业与企业文化。

与此同时,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方可以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承担相关高职院校师生实习实训基地义务;向相关高职院校推荐兼职教师;协助相关高职院校各相关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等教研活动;赞助职业教育基金;优先录用相关高职院校的合格毕业生等等。

4 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

4.1 教学模式

基础模式是指相关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相关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双方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其合作可延伸到共同开展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以及相关高职院校教学项目研究等领域;企业可向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实习设备和原材料,改善相关高职院校实训、实习条件。

4.2 基地模式 (下转第29页)(上接第8页)

为保证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适应企业需求,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就业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运营环境和节奏,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立由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的实训(实习)基地。

4.3 订单模式

院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按照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技术要求,对学生实施量身定制培养。实施订单培养的班级可以采取冠名制管理形式。

4.4 创业模式

院校与企业以各自的优势资源为资本,就一个创业项目进行合作投资,共同管理,共享效益。

创业项目可以是一个企业(如工作室、旅行社、咨询公司等生产经营性实体),以校办企业形式开展工作,可以享受校办企业的相关政策。创业项目还可以是一种研发产品或技术,校企专业共同开发,共同享受高校科研项目支持,共同享受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5 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1)培养方案,校企合作研究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研究开发相关专业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工作;(3)實习实训,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方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共同参与对学生实习实训任务完成效果的考核与评价;(4)科研开发,校企专业共同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工作,共同享受科研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5)职工培训,利用相关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定期对合作企业的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训,培训工作可以共同进行。(6)师资培训,利用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优质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相关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训,提供挂职锻炼(训练)机会;(7)联合创业,相关高职院校与企业以各自的优势资源为资本,就一个创业项目进行合作投资,共同管理,共享效益。(上述联合创业模式)(8)顶岗实习,学生以实际员工的身份定岗参加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9)订单培养,通过企业命名方式设立专业班级组织,运用企业的文化、技术、素质要求形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10)设立奖励金,以企业命名的形式设立经学金、奖教金,通过奖励金的评比活动,宣扬企业的文化和精神,鼓励优秀的师生争先创优。(11)社区服务,校企合作以双方的资源优势开展对企业、相关高职院校和社会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义务的;(12)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3)就业基地,通过合作,吸引和鼓励企业定期接受相关高职院校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在合作企业建立就业基地;(14)校企文化建设,利用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相关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文化品位,使学校教学科研场所和校园建设更加具有职业文化特征,使企业更具人文科技的精神特征。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4

一、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宏观背景:一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1999年扩招后,大学入学率提高的同时,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客观要求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和变化。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稀缺性程度下降,出现放弃报考、放弃报到、放弃毕业等现象。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学校和转专业,在一些学校和专业已经出现生源不足,报到率低等问题。三是中国高校在生源和资源等方面出现竞争,客观要求高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竞争力。

微观背景:一是学生求学动机变化,从追求身份变化转向求知兼重求职。二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变化,从注重专业理论教育,转向重视应用性,以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率。同时,也把过去为政府培养的人才专业,面向为企业服务。三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化,注重开放办学,更多利用社会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实行双导师制,实现学生求学到就业的对接。

二、积极探索企业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公司代表发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云满钧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XXXX有限公司和贵学院经过了不断接洽,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就在今天,我们迈出了校企合作最重要最坚实的一步。校企合作这项工程的展开,对于XXXX有限公司和陶瓷学院来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也预示着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合作。

在此我谨代表XXXX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室向一直以来关注XX、支持XX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付出!

XXXX有限公司是民盟XX省盟员又一重点投资项目。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占地11927㎡,计划总投资3.2亿元,为目前中国最大的XX生产企业。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70余人,拥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余人,评审鉴定专家三位。该研发生产基地由展厅、XX制作坊、加工精选车间、观赏厅、料场、宿舍、食堂、门卫及星级酒店等十多项单体组成,厂区内生产流程科学合理,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是集XX生产销售、创作体验、住宿餐饮、演艺娱乐、温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XX文化产业,被列为XX民盟及XX市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我们企业深知,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的XXXX,未来随着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团队是多么的重要,对于中国古老而极具发展的XX来讲,正在面临一场自宋代以来第二个黄金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在传承钧瓷文化的同时更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这个

过程需要大量的创新思想和年轻的爆发力,XXXX自成立开始就确立了人才战略和创新的重要规划。素闻贵学院办校思想务实、治学态度严谨、教学方式充满了创新。能够与贵校合作亦是我们的荣幸,为我们的人才战略规划提供了积极的意义!

本次校企联姻的同时,双方联手举行“XX”杯XX设计技能大赛,由XXXX提供奖金及费用和造型材料,本次活动以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扬雷锋精神为主题,XXXX来设置奖金:一等奖2名,每人奖励800元,二等奖4名,每名奖励300元,三等奖6名,每人奖励200元。同时互认挂牌,在学院设置XXXX、贵学院创意工作室,在XXXX设置XX学院学生实习基地。XX公司也会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极具发展的平台;同时也非常感谢XX学院将会为XXXX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让我们共同把这次校企合作做实、做强、做大,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同时,作为离开大学校园20年的我,此时此刻百感交集,我非常羡慕还在学校里朗朗读书的莘莘学子,因为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希望全体学生,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在校扎实学习专业本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社会的熔炉里历练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才。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6

在座的各位校领导、各位亲爱的老师们及我们百丽的同事们: 大家早上好!

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空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深圳百丽商贸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与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今天隆重举行;

首先我代表深圳百丽商贸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及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真诚的感谢;

百丽成立于1992年3月8日,是中国第一的服饰业的零售商,公司发展的二十三年间,员工已达到了10万多人,而经营的品牌之一百丽更是连续15年销售排名第一。公司本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构建了一支管理、营销及服务的精英团队,公司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了理想的事业舞台,充分体现了公司与员工共同成长的企业内涵;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在以后的合作中,我公司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交流。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依托企业,深度合作,双主体,模式

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并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 要将创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放在首要位置, 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探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瓶颈”剖析

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但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不断凸显出发展“瓶颈”。

1.1 校企合作办学政府推进动力不足, 呈现出“主体欠缺活力”现象

我国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典型特征就是以政府为主体, 各级政府担当着多种角色, 在政策法规保障、发展经费投入、资源统筹规划、管理监督评价等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 政府出面统筹协调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缺位, 宏观层面校企合作办学具体的调控政策法规缺乏, 校企合作办学常常被认为是政府职责之外的事情。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很好理顺校企合作各方的关系, 创建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办学运行体系只能是空谈。

1.2 校企合作办学企业投入动力不足、学校自身能力不强, 呈现出“企业一头冷、学校一头热”现象

目前, 高职院校仅仅将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片面追求学校层面的“社会效益”, 同时希望企业能够不惜放弃自身的“经济效益”来承担合作培养人才的任务, 完全忽视了企业的利益需求。校企合作办学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校企合作双方的责、权、利的划分比较笼统模糊, 企业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实体, 它一旦没有了利益的驱使, 不能在校企合作中体现出主体地位, 企业就会表现出合作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学校的教育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之间,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价值链与利益链未能有机的无缝对接。

目前,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滞后, 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普遍不够完备, 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普遍不高, 师资力量匮乏。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走进学校, 没有任何的企业经历, “双师”素质更是无从谈起, 引导和刺激教师主动为企业服务的相关制度没有制订。很多院校天天喊着要“校企合作”, 但没有考虑到自身基础差、底子薄、吸引力不够的实际, 逞强不等于能力强, 这样很难吸引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1.3 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呈现出“工学两层皮”现象

目前, 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本身的价值认识不清晰, 没有真正把校企合作当成是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突出问题的手段, 仅仅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 片面地为了合作而合作, 为了实习而实习。回过头来依然按自己老路子办学, 没有充分考虑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已经不相适应, 没有充分考虑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伴生关系, 工学不但没有结合, 反而呈现办学与合作两张皮, 如果这样还不如不合作。

2 依托企业、深度合作——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被交通运输部评为首批“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示范高等职业院校, 现由青岛港 (集团) 有限公司主办。它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办学案例, 作为港航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充分依托国际亿吨大港的独特优势, 立足港航, 面向社会, 凸显了校企合作办学优势。

2.1 校企互为主体, 合作共赢是双主体充满活力的催化剂

中央省市已经非常重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并直接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体制中来, 2011年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成立, 政府在校企合作理事会中担当引导作用, 通过实践探索研究认为:政府主体充满活力的同时, 应认清校企合作的本质, 真正的合作主体是企业与学校, 校企互为主体, 需要合作实体的深入对话。青岛港企业办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补给, 构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资源结构, 学院的毕业生青岛港优先选择, 港口可谓有“利”可图, 有“利”就有“吸引力”、有“活力”, 这为校企深度合作, 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青岛港可以随时牺牲自身利益, “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 港口的师傅都是学院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港口的机器设备都是学院的校外实习设备, 为学院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训设施设备;2010年学院成立青岛港员工培训教育中心, 为港口培养了大批与世界级第七大港相适应的“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真才实学、干事创业”的高素质企业员工, 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成功之路;当企业急需用人的时候, 学院想用人单位之所想, 急用人单位之所急, 临时调整教学计划, 把课堂搬到企业去, 安排学生进行企业生产实习, 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真正实现了同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使企业得到人才, 学生得到技能, 学院得到发展, 从而实现了学院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2.2 校企共同体新探索——“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坚持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氛围。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打造出新颖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

2.2.1 体验式认知实习

针对大一新生一张白纸的状态, 为加强学生对学院与企业的深度了解, 推动学院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在青岛港等各大公司的鼎力支持下, 分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新生进行为期1至2周的企业认知实习。进港口、下企业, 亲临现场, “零距离”接触企业, 让学生切身体验工作流程、感受企业工作与文化氛围。这种实习模式, 学生全面感受到了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课堂学习的差异, 感受到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重新定位, 确定发展目标。

2.2.2 轮岗式实习

经过一年的学习, 大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具备了最基础的实践能力, 但是离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此, 此院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有效资源, 针对不同的专业将课堂实践搬到不同企业, 让学生利用一学期的时间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实践学习, 并且定期轮岗, 在不同岗位上多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 甚至能够为企业的产品的设计研发献计献策。这种实习模式, 学生能真刀真枪地参与企业生产, 得到锻炼, 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优秀的实用型的人才, 择优录用。

2.2.3 就业式毕业顶岗实习

大三学生可以在学院就业双选会上选择企业或自助择业, 进行为期一年的全脱产顶岗实习。学院、学生与企业之间签订三方实习协议, 定期沟通交流、反馈信息, 共同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这种实习模式, 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工作的实质, 最终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在实习结束时, 根据实习动态, 学生和企业之间可以双向选择去留, 增加了学生与企业的自主性。

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 使学生将不同阶段的相关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实现所学理论和技能向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转换, 是学院、企业、学生共赢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2.3 以技立业, 探索办学新模式——大机定向培养班

大机定向培养班中的大机包括门座式起重机、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青岛港设备更新换代快, 学院将港口闲置设备引进来“为我所用”。港口投入巨大人力、物力, 在校园内开展“校内基地模拟生产化”建设, 建立起“门座式起重机实习实训场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实习实训场地”, 每学年都安排上百名具有丰富港口实践经验、技术水平高的企业专家进入校园, 担任校内实训培训教师。学院坚持办学形式的开放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结合港航业用人实际, 校内外教师联合开发实习实训项目, 共建专业, 共建课程, 共同修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港口开展“校外基地实践教学化”建设, 学院以培养“许振超式的大学生”为目标, 在港口码头一线开设“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实习实训场地”, 技能实践课程由港口的师傅亲自授课。学生笔试与操作考试合格后, 统一发放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学院依托港口, 面向全国港航业和区域经济, 发挥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优势, 突出港航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特色、素质教育特色、就业创业特色, 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双主体、新探索、新模式、新机制, 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共赢。在高校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学院招生顺, 连续三年新生人数不断递增;学生毕业分配畅, 年年毕业生分配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 2011 (5) .

[3]秦祖泽, 刘迎春, 覃事刚.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创新“校企共同体”办学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4) .

[4]胡丽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

[5]黄继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障碍及对策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8

关键词:冠名班 长效机制 三赢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于2010年与东莞欧亚国际酒店(以下简称合作企业)正式建立合作关系,本着共同办学、共同育人、共同就业的原则共同创办“订单式”培养模式,并于2011年招收第一届酒店管理专业冠名班的学生。欧亚冠名班(以下简称欧亚班)成为学校第一个冠名班,也是学校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过程中一个典型成果。本文以欧亚冠名班实施的情况作为研究案例,通过例证分析,为校企深度合作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校企合作冠名班的培养优势

冠名班对于校企生双方来说是一条互惠互利的三赢之路。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实用而且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企业冠名在灌输企业文化的同时,也推广了企业品牌。另一方面,学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实际是参与企业互动,与市场接轨的过程,校企合作可以激发学校动力,借助企业在行业的优势发展专业,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最后,对于学生而言,在冠名班学生除了学习学校规定的教学大纲,还有一套专门针对企业的定向培训方案,学生一毕业就能够迅速走上工作岗位,省去了企业岗前培训的程序。在读书期间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提高自信。学生享受学校和企业双重奖学金的同时,在企业课程见习期间,企业会发放一定的实习补助金。

2.冠名班在实施的困境

2.1学校方为了配合企业需求而做出很多改变,影响学校正常运转。

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为适应企业需要,做出了各个方面的调整,这种种调整对学校来说,有时候违背学校制度的改变,影响了学校教学正常的运作。

拿欧亚班来说,企业希望几门核心课程安排在企业,让学生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希望缓解企业在营业旺季的用工紧缺的状况。在企业这一需求下,学校所要做出的改变很大。一方面,企业选择的营业旺季的时间段,正是学校正常的教学周期。在正常的教学周期内,除了这几门核心课程外,还安排有专业其他课程,还有学校性质的公共必修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成了一个大难题。另外一方面,这些安排在企业的核心技能课程的质量监控也成为难题。校外课程不能和校内课程一样,采取学校现有的监控方式来进行,它必须有更有针对性的创新监控方法才能运行,它是学校一直要完善的课题。另外负责校企合作的联系人的老师,也在双方各种工作沟通中苦不堪言。

2.2企业方付出的成本,所做的调整巨大

企业决定与学校合作,在付出成本的同时,主要是希望获得收益。合作企业投资建设酒店管理一体化实训室,并且每年投入2万元支持专业建设和为学生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等,主要是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支持。但是,合作企业提出的要求,学校在操作起来出现问题,未能够完全满足企业要求。这让企业感觉失落。合作企业选派企业高层为学生亲自授课,实际上对企业现有的工作安排也做了改变。为保证学生安全,学校要求学生的住宿尽量安排在酒店内部宿舍,这样每次学生到合作企业去,酒店都会特别腾出宿舍给学生,2个月课程实习结束后,学生离开,再安排企业员工住进来。实际上企业也做了很多调整。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出现一些情绪波动,也影响了企业的运作。

2.3学生在冠名班培养中,认同感不强,情绪波动比较大

冠名班的学生刚入校对企业存在着好奇,对未来工作的地方也存在着许多憧憬。但是当学生真正走进企业,走进真实的工作岗位,憧憬变成现实后,立刻感受到反差,尤其是工作岗位辛苦的,失落感更强烈。冠名班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学生承挫能力弱,对冠名企业认同感不强烈,导致最终大三顶岗实习和毕业后都不愿意再去合作企业。

3.冠名班长效机制问题研究

3.1寻找三方利益需求的共同点或平衡点

要实现三方共赢,必须加强学校、企业、学生三者沟通联系,寻找与把握校企生三方利益平衡点。学校借助企业力量,锻炼学生,培养学生;企业与学校合作,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获得;学生理解学校和企业双方的需求,通过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校企生三方,也需要认识到自身利益的获得,是通过履行相应的责任才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前期的付出是基础,要真正实现利益的获取,就必须对对方付出。要做好三方沟通与协调工作,做到真正理解和互助。

3.2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

对于校企双方来说,校企合作越深入,需要协商的细节越多,势必会影响到双方之前固有的运作模式。如果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都以各自的模式为基础,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导致很多工作就无法进行,因此,建立和健全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就显得很重要。校企双方选派有权力和有影响力的人组建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全部事项的协调。对于学校和企业而言,要认识到要堅持校企合作,就势必要面对针对合作而形成的各种改变,校企双方可以开通“校企合作绿色通道”,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3.3建立和健全校企生三方约束机制

虽然有签署的校企合作合同,但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个别学生或企业不能很好履约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校企的良好合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个别学生因为对合作企业的多次接触,熟悉企业后便不愿再留在冠名企业。或者学生联系到更满意的就业单位,放弃了冠名企业的就业机会。加上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找工作的容易,使学生留在冠名企业的约束变小。另一方面,企业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企业在生产处于低潮时,有时会变相提高接收“门槛”,甚至干脆放弃冠名班的毕业生。一旦冠名企业拒绝接收毕业生,将给学校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建立三方约束机制就显得很有必要。

3.4选择优质合作企业,选拔对企业认同的学生

只有学生认同合作企业,学校在于企业合作中,学生才会充当良好的受益者和接受者。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受益,学生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配合学校和企业做好相关工作。

具有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企业冠名班建设是三方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三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法律约束是通过双方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范校企合作中各方的行为,明确企业承担顶岗实习的责任,应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双方培养责任、学习时间等内容,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共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约束,校企合作双方都要按照合作共赢原则加强道德教育,使得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特别是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唯有此,订单式“企业冠名班”培养模式,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权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邓志辉.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2010,(4).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9

——校企合作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校长期致力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我校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请到会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指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了校企合作办学中长期规划。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工作方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招生就业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为成员的校企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到位;先后建立了《校企融合管理办法》,《校企融合实施方案》、《实习学生考核办法》、《实习带队教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二、合作形式多样,办学特色突出

我校开展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订单培养 目前,学校与纬创资通(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力帆集团、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亿和控股重庆数码模具公司、嘉陵—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重庆海德世集团、凡图电脑图像设计有限公司、东风小康控股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协议。2011年我校组建“定向班”17个,其中定向招生人数达820人,占当年新招学生的31.5%。全校现共有“定向班”25个,“定向班”学

生1100多人,占在校生人数的40%以上;涵盖学校机电、电子信息、物流、汽车、美术等主要专业。

引企进校 我校依托2008年经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批准设立的重庆市创意产业实训基地,引进了重庆美达装饰有限公司、思维环境艺术工作室等企业,形成前厂后校的办学模式。着力打造以培养创意产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集教学、培训、研发、制作为一体的人才实训平台。实训基地在完成本校学生教学、实训任务的同时,还面向社会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现已成为重庆地区中小学、艺术学校、培训机构、市民乃至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陶艺、雕塑等优先选择的实训基地。

学校近日又与奇易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该公司进校设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我校与重庆香樟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达成了共建重庆市信息产业大学生实训基地(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合作协议。学校提供教学、实训、住宿场地和生活设施,企业投入基地所需的全部硬软件设施。双方投入资源共享,共同专业培养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需要的软件人才、信息服务人才,电子产业企业需要的相关从业人员。今年7月以来,基地已为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学生以及惠普公司新进员工开展培训300余人。

三、校企深度融合,工作成果显著

我校持续深化校企“八个融合”,即学校与工厂融合,教室与车间融合,老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效融合。学校与企业在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设臵、师资建设、实习教学,教学评价、研究开发,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全面推进校企一体化

办学。纬创集团总经理黄柏漙在2011年8月致信黄奇帆市长,盛赞与我校的合作是该公司校企合作的典范。

我校在推进校企合作进程中,还特别注重把企业的文化元素引进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如企业给定向班”学生发放企业服装,派出专技人员到校讲课、设立奖学金等;海德世班学生编排文艺节目,参加海德世集团成立十五周年庆典演出;嘉陵—本田公司赞助并参加我校“校园歌手大奖赛”;纬创公司资助我校举办冬季运动会。力帆、纬创、格力、嘉陵本田和海德世等企业还捐赠我校一批车辆、发动机、空调、投影仪等教学、实训设备,资助办学,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全面开展。

四、注重理论研究,推进全面合作

我校在加强校企融合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注重理论研究,参与了重庆市重点课题“国内外发达地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企业对中职学生评价体系”、“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德育工作”等课题研究,助推校企合作深入全面开展。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有力促进了学生就业工作。2011年,我校学生安排到本市电子信息产业等行业企业参加实习和顶岗实习近平1000人,大部分实习学生专业对口。目前,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保障措施有力;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稳定率达85%以上,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校在校企合作办学工作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谱写校企多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的新篇章。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10

借鉴香港理工大学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香港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香港模式”,为香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香港理工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又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典范与经验.合理借鉴香港理工大学“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提升内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水平非常必要.

作 者:祝战斌 张坐省 ZHU Zhan-bin ZHANG Zuo-sheng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刊 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年,卷(期):8(4)分类号:G710关键词:香港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成功经验

校企合作 “双元”培养 篇11

2006年5月,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以及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订三方联合办学协议,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共同培养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操作能手,现有“工业电子”、“操作电工”和“机械加工”三个“订单式”培养项目,该班被命名为“博西华”班,也称BSH班。

人物特写:

我是职校生,也是工人

我叫陈健超,2009年毕业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系博西华(BSH)班,学校首届BSH学生。我是一个幸运儿,是一千多人中由公司精挑细选选出来的“精英”。在这里,我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德国理念的培养,我可以享受到“原装”的德国技术培训,我可以到最让人羡慕的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初入BSH,我不了解“双元制”,听老师说,德国没有丰富的资源,但是为什么有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有世界一流的产品?这就是因为德国最先进的“双元制”培养理念,所接收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真正实现了企业要什么,我就学什么,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德国“双元制”在中国本土得到了内化和创新。

BSH班教学大纲由学校、企业、德国工商业行会以及赛德尔基金会共同协商制定。在BSH班,每一个学生都要完全按照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学习,采用“学习领域”组织教学,每一个学习领域有若干个知识点,把每个知识点用一个个项目的形式组织教学,包含很多的信息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一个巨大的挑战。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固定的教材,是用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上课的过程中,边讲边练,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习效率很高。特别是用生活中的事例去授课,通俗易懂,易于掌握。

除了教学模式和普通的教学不一样,我们要两个月在校学习,这时候我们是学校的学生,还有两个月到企业参加实践,这个时候我们就是企业的员工。我们每个月还有150元的生活补助,公司每学年还给我们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奖学金最高能拿到2000元。我们没寒暑假,一到假期就要去公司实习。实习的内容很丰富,上门实习、翻修车间实习、电话中心实习、仓库实习等,在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今后的成长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我与技能大赛有个约会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弱者等待机遇,强者制造机遇。”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那么几次机会改变你命运的航向。上天很眷顾我,给了我两次这样的机会,两次煅练自己、充实自己的机会。

初入职业学校学习,我对新的学习生活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后来进入BSH班学习,我遇到了人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王晶老师和刘昌盛老师。两位老师教会了我什么是一个职校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应该做的事。恰巧我有机会第一年就能进入西门子实习,接触社会进入企业后我才发原来我是那么地一无是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这更坚定了我要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决心。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2009年南京市举行了“机电一体化”的技能大赛。我和班上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的培训、选拔,最后我和杨光同学代表了学校参加中职组的比赛。这次比赛我们满于现状、心情浮躁,最终没有获得名次,浪费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多教训,对此我也感到非常后悔,当然也为我下一次比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009年5月,江苏省技能大赛增设了“制冷设备安装与调试”比赛项目,经过层层选拔,我和周乃参同学获得了比赛资格。这次比赛我一改前面的缺点,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每一个细节都去琢磨,每一个动作都去研究,每一个改进的都牢记,电路连接、参数设置、原理分析、数据处理、结论,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放过,甚至经常练习到忘记吃饭和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比赛,我们取得了江苏省第一的好成绩。之后的一个月里,我和盐城高级职业学校的一位伙伴代表江苏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大赛,为了大赛,我们更是吃住在学校,每天坚持在学校练习,分析操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每一个现象、每一组数据认真剖析,优化组装方案,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根据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的相关规定,我和周乃鹏获得了免试进入大学进行更深一步深造的机会。2009年9月,我们顺利毕业,获得了学校的中专文凭,还取得了欧盟公认的德国手工业行会资格证书——IHK证书,同学们都顺利成为博西华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我们感谢学校和公司的培养!经过学校和企业协商,公司同意我到南京工程学院接受大学教育,就读嵌入式技术专业。

这样的培养模式 已成高职校常态化

据我了解,除了博西华,学校还先后与吉博利、霍利威尔、中兴通讯、熊猫电子集团、南京装饰集团、大地集团、新加坡南洋公司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已有十多名同学赴国外参加工作。按照“双元制”培养模式,2009年,学校还安排了一批高职学生赴中兴通讯进行短期教学见习,适时适应企业发展,学习企业所需专业知识。

我的同专业的高职校友段苗苗是本次短期学习的学生之一。她对来探望的老师说:“来到中兴通讯,让我见识到了企业是什么样子。企业的规范、标准,是我们在书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这次我还被企业评为5S管理优秀学员。在这里,我既是学生也是工人,学中做,做中学,受益匪浅。学校这样超前的举措,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感谢学校,感谢企业,感谢‘双元制’!”

上一篇:简妙审题法下一篇:年度印刷优秀团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