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精选8篇)
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 篇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探析
摘 要:文章介绍了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探讨了推动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机遇;环境;挑战;模式中图分类号: F6
1文献标识码: A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以“鼎”作为设计主元素,充分体现了精诚守信、一诺千金的内涵,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鼎立为您”的服务承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中心自2007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进行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发行工作,目前已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回顾1·1 服务理念创品质自2008年信用卡发行以来,邮政储蓄银行以服务已有客户为主进行市场开发,普卡年费实行免费策略,金卡年费也低于同业水平。在青藏高原及大漠草原,邮政储蓄银行免年费的信用卡纷纷进入当地市场。作为一家成立仅4年的银行,虽然利润较低,但依然能够心系客户,毅然打出免费的旗帜,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抢眼,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1·2 宣传理念创品牌邮政储蓄银行在信用卡品牌经营理念上不断探索, 2010年5月金卡推出市场之际,在央视黄金时段滚动播出了“24K金质生活”金卡塔罗广告,社会反响良好。全国各级分、支行和银行网点也通过当地媒体和营业大厅进行滚动播放,为金卡产品的市场推广创造了良好氛围,取得了较好的品牌宣传效果。
1·3 产品开发求创新在产品品种上,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产品涵盖普卡、金卡、白金卡、联名卡、公务卡等多种类别,产品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在产品功能上,邮政储蓄银行高度重视信用卡产品的功能开发,金卡产品———24K金质礼遇,彰显了持卡者时尚、尊贵的品质。1·4 客户管理上台阶2010年,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积分系统成功上线,标志着广大信用卡客户可以通过网站、客服等途径成功兑换自己喜欢的时尚礼品。此外,邮政储蓄银行还通过“中秋国庆喜刷刷,邮储好礼乐翻天”活动,有效激发了信用卡客户的用卡积极性。
1·5 风险防控上水平邮政储蓄银行明http:///shuokong/确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将风险管理工作渗透到业务的各个环节,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风险控制,而是成为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保障了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机遇近几年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开拓的初级阶段,其在市场拓展中不追求“跑马圈地”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而是努力保持稳健发展。从绝对量上看,我国信用卡行业的发展规模可跻身世界前列,可人均拥有量不足0·2张,是发达国家人均拥有量的几十分之一,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竞争的加速以及行业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信用卡行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信用卡支付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受理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几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信用卡渗透率也将稳步提升。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和推广,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对于发卡行自身而言,信用卡的发行促进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信用卡的使用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提升了国内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对社会信用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1 凭倚“天时”
展望未来,拉动内需仍将是政府最重要的一架马车,而作为消费信贷的信用卡将会获得非常好的发展环境,“风雨过后是彩虹”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步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这也给信用卡产业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发展背景下,迎来旺盛的发展态势。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新规划背景下,“城镇化,技术进步,法律及用卡环境改善”等有利因—11—第4期邮 政 研 究第27卷素,为信用卡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1·1 城镇化为信用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47%,并且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卡量和刷卡金额将产生积极影响。
2·1·2 技术进步为信用卡发展提供支撑支付方式多样化成为信用卡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芯片卡逐渐取代磁条卡,为信用卡的支付方式打开了新篇章。磁条银行卡存在信息存储量小、易被复制和伪造的缺点,金融IC卡抵御复制、盗刷的能力更强。因此,金融IC卡的推行将大幅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全国第三大发卡银行也将更好地推动银行卡的芯片化进程,通过不断注入高科技元素,带动中国信用卡服务水平整体提升。2·1·3 信用卡用卡环境逐步改善随着信用卡业务的高速发展,我国银行卡受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ATM和POS机的普及率显著提升,用卡环境得到改善,持卡人刷卡消费意识不断增强。
2·1·4 信用卡法律环境不断完善在信用卡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陆续下发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尤其是2011年1月银监会颁布了新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规范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2·2 坐拥“地利”
2·2·1 客户基础广泛经过20多年的发展,邮政储蓄在我国金融市场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秉承贴近平民、贴近社区、服务“三农”、低调务实的服务理念,在零售业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 80、90后http:///年轻人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消费的主要力量,并且大多数人被网上支付的便利快捷所吸引,因此网上支付的潜力巨大。如何开发网上支付的功能,设计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将成为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2·2 营业网点众多邮政储蓄银行目前拥有36 000个储蓄网点, 45 000个汇兑网点,具有强大的地域优势,同时也是目前城乡二元经济体系渗透最广、服务城乡最深入的金融机构。
2·2·3 网点转型不断推进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启动了网点转型工作,将在全国推出一批旗舰店级的精品网点。服务网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信用卡业务的服务水平。转型后邮政储蓄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将为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2·3 尽享“人和”
人和代表了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断地丰富、完善企业文化,信用卡业务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千年邮驿、百年邮政本身具有深厚的企业文化积淀,根植于中国邮政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力求在2011年广纳行业优秀人才,不断推出具有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中心特色的人才吸引措施,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不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质量好的信用卡专业队伍。
随着信用卡发卡规模的扩大,单纯追求规模,“拿成本赌明天”的时代已经过去,寻求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更为重要。信用卡行业的后规模时代即将来临,产品的差异化及服务品质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 篇2
信用卡又称贷记卡, 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 是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 凭此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信用卡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 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无须支付现金, 待账单日时再进行还款。作为五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交通银行, 其信用卡业务发展却并不抢眼。根据各大银行2014年报, 交通银行信用卡市场份额排名第六位, 约占7.3%, 在五大行中垫底。面对信用卡行业中赢利模式趋于统一、信用卡产品本身同质化现象严重、信用卡市场立法不明等问题, 交通银行仍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二、调研方法及过程
首先, 本次调查采用了网上发布调查问卷的方法。收到新疆本地答卷57份, 占总数的27.94%, 其余答卷均来自全国各地;其次,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银行, 而问卷只能帮助调查用户反馈的部分, 因此笔者通过浏览国有五大银行以及一部分股份制银行官方网站信用卡专页, 获取相关的业务介绍, 并上网查询了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实地走访了乌鲁木齐市各大银行, 与相关业务人员交谈并获取各家银行申请表样表以及宣传资料, 也亲身体验了各银行之间服务、环境方面的差别。本次调研重点对象为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状况, 包括发卡、费用、服务、风险管理等情况, 同时与其他银行进行比较, 希望通过调研能够对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做出评价, 发现问题, 提出建议。
三、调查问卷情况
本文数据结果来自《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采取网上发布的方式, 面向全国各地各类人群, 共收到答卷204份, 独立IP地址192个, 考虑到单个IP地址内可以有多名用户同时上网, 因此误差忽略不计。
四、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 交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水平。
本次调查中, 在选择“拥有信用卡”的88位受访者中有13位在“您使用的是哪家银行信用卡?”中选择了交通银行, 排名第六, 位于五大行的末位。在“目前无信用卡”的116位受访者中有22人在“如需办理信用卡, 最有可能选择的银行”中选择交通银行, 同样排名第六。交通银行年报显示, 截至2014年末, 交通银行累计发卡3, 628万张, 新增卡量608万张。从数量上看, 远低于其他国有银行。
(二) 影响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因素
1、社会大众对信用卡的认知水平。
结果显示, 对信用卡相关知识“不太了解”的人要略多于“比较了解”的人, 占总数的45.1%。而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 一部分受访者不清楚信用卡 (贷记卡) 与普通借记卡的区别之处, 或者将信用卡理解为普通银行卡。通过分析我们得到结论, 在客户对信用卡业务还不太了解的情况下,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银行对其本身基数庞大的客户群体进行宣传和推销, 使其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而由于不具备客户数量的优势,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行信用卡的发展。
2、现有用户与潜在用户。
本次问卷调查收回的204份问卷中, 男性83份, 占总数的40.69%, 女性121份, 占总数的59.31%。年龄构成中, 绝大多数为20岁以下以及21~25岁人群, 分别占总数的36.76%和42.16%。交叉分析后发现, 83名男性受访者有43名选择“目前拥有信用卡”, 而121名女性受访者中这一数字只有44。年龄方面, 人数最多的20岁以下及21~25岁人群分别有80%和58.14%选择“目前没有信用卡”。而在26~30岁和31~40岁年龄段中, 分别有88.89%、94.12%选择“目前拥有信用卡”。由此得出结论:我国信用卡用户男性用户多于女性, 用户年龄偏向中青年。
3、申请难度。
根据调查结果, 认为“没兴趣或认为没有必要”办理信用卡的受访者占41.3%, 可见各大银行对于信用卡业务的推广还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没兴趣或认为没有必要, 表示消费者一方面对于信用卡业务具体细则不了解;另一方面对于办理信用卡的便利或存在的问题认知不清。调查中发现, 银行信用卡的申请门槛整体在提高。
4、服务水平。
调查显示, 已拥有信用卡的88名受访者关于办卡途径, 有71.59%选择了“直接去银行办理”, 选择“银行业务员上门推销”的占27.27%。可见, 银行业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在信用卡业务中的重要性。信用卡用户群体多为高收入、高学历人群, 对服务的质量必然有较高要求。因此, 银行所能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对其业务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服务态度方面, 根据实地采访体验, 招商银行的服务态度最好, 工商银行服务态度较差, 交通银行总体感觉较好, 排名靠前。
消费者对于信用卡业务的服务质量具体有哪些要求和期望呢?如表1、表2所示。从表1、表2中我们可以得知, 消费者对“费用”、“信用额度”、“优惠功能”三个关键词的关注较为突出。 (表1、表2)
5、费用情况。
对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卡费, 最贵的是浦发银行的180元, 最低的是广发银行的40元, 有8家银行的年费标准都是100元。其中, 交通银行太平洋标准信用卡普通卡年费80元。在19家银行中, 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7家银行对所有的消费都给持卡人免费的短信通知, 其余的12家银行都对消费短信通知设置了门槛。
五、对策建议
(一) 宣传教育、培养市场。
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虽然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十分迅速, 但依然存在一部分社会大众对信用卡的知识了解非常少。交通银行与其他大型银行比较, 客户人数并不占优势, 想要依靠客户基数发展信用卡业务较为困难。这时就需要主动挖掘新的客户, 寻找信用卡潜在用户。建议交通银行增加广告投放量, 以乌鲁木齐为例, 公交车站、百货商场、商业街等人群聚集地, 很少能看见交行广告的身影, 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的广告牌却十分显眼。在教育方面, 交通银行可以在社区、公司、学校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
(二) 看清客户、找准市场。
目前, 交通银行的信用卡卡种不是特别丰富, 现有的几种信用卡对客户来说, 选择面依旧较窄, 与招商银行相比显得十分稀少。招行信用卡的覆盖面十分广, 同时对目标客户的认知也十分明确。交通银行信用卡在卡种上主要忽略了区域特色与时尚族群。全国各省市的客户群体在消费习惯、收入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差异之处。针对不同地域设计不同信用卡, 对于交行来说是一个增加发卡量的好方法。可发行类似于招商银行的乌鲁木齐亚克西卡。如今大学生兼职已经很普遍, 建议交通银行制定一套合理的标准, 对经济条件允许的大学生发放信用卡, 同时加强与更多高校的合作。
(三) 认清业绩、提升服务。
应重视与信用卡行业内发展较为领先的银行之间的差距。在服务方面寻求突破, 以良好的服务品质获得更多用户。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增加联名商家, 扩大信用卡优惠的范围; (2) 减免不必要的费用, 如短信提醒费用。减少用户挂失补办所需的费用; (3) 建议交行开发更多积分优惠活动。信用卡积分服务对客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4) 增加银行网点。银行网点的数量直接影响了银行的服务水平以及客户的便捷程度。在银行网点数量方面, 工商银行全国3万多家网点可称为魁首。交通银行为2, 701家。网点的增加也能够提升交行其他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宓.我国信用卡市场分析[J].经济视角 (下) , 2008.11.
[2]宗琮.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 2012.14.
[3]杨士富, 赵立敏, 杨依菲.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5.
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 篇3
关键词:零售业务;信用卡;战略构想
近年来银行零售业务成了银行业竞相拓展的重要领域,其在银行利润的比重上升到30%-60%,甚至更高。在所有零售银行业务产品中,信用卡业务属于高收益业务之一。据统计,全球主要信用卡市场的平均资本回报率约为23%,远远高于国际银行业平均18%左右的资本回报率水平。据麦肯锡的报告預测,中国信用卡市场将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
一、目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银行已经开始经营信用卡业务,但直到2003年,信用卡业务才真正开始了大发展的起步阶段。
(一)信用卡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完善
近年来,银行卡业务规模发展迅猛,发卡量、交易量、银行特约商户每年都以50%-60%速度递增。截止到2010年3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发行银行卡23亿,其中信用卡是2.3亿张。信用卡已由最初的存取、消费等基本功能,拓展到投资理财、网上银行等多领域的个性化服务。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优势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便捷、全方位、各领域的金融服务。
(二)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细分和产品多样化日趋成熟
各银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并结合自身市场发展策略,不断整合和完善产品功能,如发卡机构加大对女性、年轻时尚群体、运动群体等细分市场的研究力度,不断推出的招行Hello Kitty信用卡、中信魔力卡、中行“向左走向右走”都市卡等。同时许多国内的银行与外资银行进行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合作。
二、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盲目追求发卡量,产生大量睡眠卡
有的银行对业务营销人员实施单一,以发卡量作为考核绩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滥发卡。据统计,我国信用卡活跃卡所占的比重并不大,约占总发卡量的30%,参照国际信用卡活卡率,此激活比例属于较低水平。
(二)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较差,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国信用卡产品的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商户佣金、年费、增值服务、手续费收入等构成。而建立和维持一个信用卡独立处理系统要上亿甚至几亿元的成本。按国际惯例,信用卡业务发卡100万张就能获得利润。但在我国,一家银行如果没有300万张活卡则很难盈利。据调查,九成以上的信用卡客户认为,信用卡品牌与银行品牌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信用卡品牌就是银行品牌。由此可见,我国的信用卡品牌没有形成独立于银行品牌的特色。在我国仅有1/5的用户忠诚于信用卡品牌,处于全球最低水平。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日益加剧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一方面是指客户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是指由于客户本身的问题而使信用卡存在的信用风险。对于前者,主要指随各家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开通,由于网上大量病毒,致使网银操作存在很大风险,不法分子利用这种漏洞窃取他人信息,并以此转移客户账户资金,同时利用假银行网站,诱使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或预留个人资料,从而达到犯罪目的。后者主要是指一些客户利用信用卡进行违法操作。运用信用卡犯罪,集中表现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数量攀升;非法套现、“养卡”等新型信用卡违法犯罪案件的日趋增多。
三、发展信用卡业务的战略构想
(一)扩大有效信用卡的使用
我国目前信用卡市场中存在的大量“睡眠卡”对信用卡收入的贡献很小。因此,我国各家银行应该改变以往只注重发卡数量,不注重发卡质量的行为,建立科学、合理、均衡的信用卡营销考核机制,严禁对营销人员实施单一,以发卡数量作为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争取扩大有效信用卡的发卡规模,提高信用卡的活卡率。
(二)加强品牌建设,降低同质化
商业银行应该树立品牌建设和推广的意识,给每个品牌赋予不同的特色和内涵,针对不同的人群,地区与需求制订不同的推广与宣传方案,明确各个信用卡的市场定位,提供个性服务。要注重信用卡品牌宣传的策划与效果。在产品创新上既要有大众化产品,又要有个性化产品,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提高现有产品的含金量。要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对现有的信用卡产品进行更深层次开发,使银行卡既具有大众化的功能,又突出了信用卡产品的个性,实现“一卡多用”,并培养大量品牌忠诚客户。
(三)提供优质服务,增强竞争力
增值及个性化服务是培养客户忠诚度及吸引潜在客户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地对客户行为、银行行为及为银行贡献度的分析,将客户分为优质客户、交易客户、偶尔客户及睡眠客户,进而针对各种客户采取不同的措施;采取刺激性偶尔客户增加使用卡片的项目;向睡眠客户收取较高年费或淘汰该类客户等。银行需要利用强大的管理系统对客户进行分析,并有效地利用统计数据配合各种市场促销项目,实现个性化服务目标。
(四)加强信用卡的风险管理
对于降低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操作风险,主要在于加强网上监管,这就在于投入大量资金设计良好的网上交易系统,加大网上犯罪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对于消费者信用风险的防范,主要在于发卡时,要对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好资格审查工作。同时建立各行间信息交流平台,并定期与持卡人进行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财务状况、联系方式等资料,保证资料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姚先霞.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5,(12).
[2]曾康霖,刘玉平,虞群娥.论零售业务的兴起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J].金融时报,2003,(7).
[3]郭掸,罗剑朝.我国信用卡消费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消费经济,2005,(02).
[4]黄兴海.我国银行卡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4,(11).
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 篇4
发布时间: 2011年05月30日
金融时报
近年来,随着业务结构的转型,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给信用卡业务发展带来了机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2.42亿张。这其中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根据光大银行公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达858万张,当年新增发卡218万张;累计交易额767亿元,增长46.7%;2010年其信用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08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拨备后利润2.23亿元。
回顾光大银行信用卡发展历程,于2005年底才成立的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仅用短短1年的时间,其累计发卡量就超过了100万张,2008年,又一举突破500万张大关,到2010年,已近900万张。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增势强劲,成为国内信用卡市场的一抹亮色。不仅发卡规模高速增长,而且经营效益同步提高,光大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在2010年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年报显示,180天以上逾期率为1.22%,资产质量排在国内发卡银行前列。当前,整个中国的信用卡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从市场环境来看,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服务体系、挖掘客户价值,使其在信用卡市场的地位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大为增强,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光大银行信用卡的成功,得益于其勇于创新,另辟路径。这也给信用卡业界许多有益的启示。
创新产品 风格独具
创新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6年,中国光大银行开始发力信用卡市场。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如何进入信用卡市场乃至于后来居上?是模仿同业,还是另辟蹊径?通过认真研究国内外信用卡发展经验和自身因素,光大银行最终摒弃了“跑马圈地”式的习惯做法,提出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为手段,推进信用卡品牌建设和规模化发展的战略。结合中等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光大银行更加注重客户价值细分,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追求在细分市场的比较优势。光大银行信用卡在自主品牌的创建中,一是突出产品设计的首创性,通过设计的首创性,制造品牌竞争的制高点;二是突出品牌的文化内涵,以此塑造独具个性的品牌形象;三是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夯实品牌的物质基础。光大银行相继开发推出炎黄信用卡、商旅信用卡、世界
杯纪念卡、“福”信用卡、银联高尔夫信用卡、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阳光存贷合一卡等新产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信用卡发展之路。“福”信用卡及阳光存贷合一卡就是这一市场策略的卓越体现。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福”字来进行差异化营销,在满足持卡人金融需求的同时,高度契合了持卡人的心理感受。文化元素是光大银行“福”信用卡品牌的最大差异化特征,也是最具创新性的方面。“福”信用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福文化,卡面设计采用了“中华第一福”的“福”字,寓意吉祥,能够高度契合人们的心理。
此外,“福”信用卡还创新推出了自动免息功能,持卡人使用“福”信用卡配套的MINI卡刷卡消费,可以自动享有光大银行提供的免息分期功能。2010年,在产品创新的理念下,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光大银行信用卡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产品——阳光存贷合一卡,其首创的“柜台实时发卡”信用卡发行新模式、“一卡双账户,借记账户与信用账户交易联动”的产品设计新理念、“双账户实时互转、自动关联还款、客户价值最大化原则”等新标准,已引起同业高度重视。阳光存贷合一卡从2010年6月开始发行,到2010年年末时,发卡量已达到97万张,市场反映非常好。“事实上,存贷合一卡是资源整合的结晶。”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表示,“光大银行对营销渠道、服务渠道、服务平台、产品线进行了整合。对于持卡人来说,只要进入光大银行就是我们的客户了,而不会被产品线分割,储蓄和信贷在一张卡片上便可完成。”
苦练内功 稳健发展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苦练内功,追求稳健发展,每一款产品都力求扎实、厚重。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还注重队伍及系统建设,是国内第一家获得英国BSI公司ISO9001管理体系国际认证的信用卡中心,同时还取得了CCCS五星级服务认证。
近年来,中国光大银行又率先对信用卡业务全面推行精益管理项目,通过将精益管理理念方法有效运用于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为信用卡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益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管理方式。早在2006年,在实际业务操作和行业竞争中,中国光大银行就前瞻性地发现,要获得业务持久健康发展的动力,除了扩大规模、创新业务模式之外,如何练好内功,提升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是重要的环节。2010年,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首创性地将制造业精益管理的思想引入信用卡业务,成为国内第一家跨界借鉴这一先进管理理念的信用卡中心。
据了解,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精益管理工作以“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向精益管理要效率、向精益管理要品质”为方针,围绕提高客户满意度、节约运行成本和提高效益三方面,通过各部门积极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首先,客户满意度上升到行业领先水平。2009年,拓索(中国)公司在京发布了“2008~2009银行客户满意度排行榜”,中国光大银行以80.2分的客户满意度得分荣登“信用卡满意度排行榜”榜首。今年以来,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6%,通过在产品、营销、流程和服务等方面的精益管理,客户满意度持续上升,真正实现了业务规模与服务质量的同步提高。其次,节约运行成本,工作得以持续优化。对信用卡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进一步提升各项环节的管理水平,实现无缝衔接,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目前已开展的退信客户地址精确化核审、电话营销流程优化等主要工作,均对节约成本起到积极作用。其中,仅到期续卡流程优化一项,一次性即节约成本12万元。
第三,效率提升带来收益显著增长。如信用卡账单分期项目,通过数据挖掘与运营上的精益管理,2011年第一季度分期业务收入比2010年一季度增长848.71%,比201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44.43%。同时,通过细化客户类型、提升系统间同步交易效率等细节优化,工作效率提升约15%。
据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光大银行信用卡24个精益改进项目稳步推进,其中部分小项目已接近尾声。每月必改项目完成良好,各月项目总体完成率达75%。通过开展精益管理项目,全体员工逐渐学会主动利用精益管理理论和思路来分析和解决各式问题,同时有效提升了员工的跨部门沟通能力。
助力公益 承担责任
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光大银行不忘企业的社会法人责任,2007年,在国内首发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推广,先后组织多批员工和客户赴西部缺水地区参观、捐款,为爱心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母亲水窖”是光大银行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一个活动。光大银行和信用卡产品载体的结合,让光大银行信用卡所有的持卡人可以为西部缺水的母亲及兄弟姐妹尽一份力。持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消费的所有消费额,光大银行将按照千分之一的比例替持卡人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用于建立母亲水窖。
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战略研究 篇5
【摘要】 招商银行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其信用卡业务以服务便捷和产品创新受到顾客的广泛青睐。本文着重分析了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环境、营销策略、组织资源和市场细分四个方面,研究了其独具特色的营销战略,相信会为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招商银行 市场营销
1.引言
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它指出了实现企业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市场营销战略是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在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市场机会、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上最终确立的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市场营销战略所确定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宗旨和使命相吻合,并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2.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简介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4月8日,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2年,招商银行开办信用卡业务,其运作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实现了信用卡的一体化、专业化服务,是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先行者。自信用卡业务创办以来,招商银行信用卡始终秉承“因您而变”的服务理念和创新精神,积极开拓市场。从率先推出“刷卡买机票,送百万航意险”,到首家推出“境外消费,人民币还款”业务,从领先同业开展了信用卡免息分期付款业务,到在业内率先推出“短信交易提醒”和“失卡万全保障”等等,招商银行不断进行着信用卡功能和服务的创新。截止至2011年,仅仅 10年的时间,招商银行便在发卡种类、发卡数量、信用卡服务等方面实现了 11 项“第一”,累计发行的信用卡已突破3000万张,同年的信用卡交易金额超过3000亿元。10年间招商银行发行了包括主题系列、购物系列等六大类别在内,共80余种信用卡产品[1]。
3.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战略研究
[1]张文超.国内银行信用卡消费信贷的现状浅析—以招商银行为例[J].北方经贸,2012(5)
3.1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环境
本部分借助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环境。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ichael E.Porter于1979年创立的用于行业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基础上推导出决定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吸引力的五种力量,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及行业竞争者的竞争。具体来说有: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作为信用卡服务的提供商,招商银行以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银行之间信用卡的销售已经趋于白热化状态,各银行之间通过不断降低年费来吸引消费者,银行的议价能力不断降低。为了扭转颓势,招商银行及时进行业务调整,逐步降低年费在信用卡收入中的比重,推出了高质量的信用卡服务来吸引高端客户,走信用卡高端路线。据统计,2010年招行白金卡全球的发卡量已达到了20万张左右,当年信用卡年费收入是人民币0.92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10.68%。但招行信用卡其他非利息收入却在增加,其中,信用卡尸05消费手续费人民币9.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4.43%。至2013年年底招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有望突破1亿张,继续领跑各大银行[2]。可见,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对于客户有着极高的吸引力,其议价能力不容小觑。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对于大多数信用卡消费者来说,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是一个时尚的标签。[2]靳茂.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出新招[J].中国经贸,2009(6)
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客户集中在18~35岁年期有活力的群体,而这类消费群体大多追求时尚新颖,其顾客的忠诚度较低。一项信用卡客户忠诚度调查显示,全球信用卡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普遍偏低,香港地区为20%,而国内仅为15%。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有众多的发卡银行可以选择,其议价能力较高。
(3)新进入者的威胁
目前,国内各大银行都已经发行了自己的信用卡,新进入者的威胁主要集中在外资银行方面。招商银行虽然发展较为迅速,但是比起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汇丰、东亚等外资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市场细分、科技运用、创新机制和产品、营销管理、人才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都比国内商业银行具有明显优势,且拥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不断创新产品的能力。外资银行的加入不仅加剧了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成为招商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开拓信用卡市场的主要威胁,可能会造成招商银行XX分行市场份额丢失,核心人员的流失[3]。
(4)替代品的威胁
信用卡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信用卡最主要的功能是支付结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借记卡都是信用卡产品的替代产品,另外,还有其他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各市商业银行发行的借一记卡,商业企业发行的购物卡等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信用卡的替代产品。而对于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会随着商业企业的 [3]李果实.基于顾客满意度视角的招商银行XX分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11)
不断发展壮大,拥有足够实力的企业也可开展自己的消费信贷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信用卡的消费市场份额。另外,目前用现金进行消费的客户数量和比率仍然是最大的。
(5)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目前,中国各商业银行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信用卡服务。例如,工行牡丹卡在广大企业客户中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接受性,建行龙卡功能比较齐全,建行城市机构网点众多,基本客户群比较稳定,中行长城卡在国外以及涉外特约商户中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农业银行白金信用卡也在迅速发展过程中,还有浦发银行,广大银行等等。总之,中国信用卡行业已经进入了激烈竞争时期。
3.2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策略
作为中国信用卡行业最具创新力的银行,招商银行的信用卡营销策略独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主题营销策略和快乐营销策略。
(1)招行信用卡的主题营销策略
招商银行在打造信用卡品牌的过程中,着重强调信用卡的文化内涵,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信用卡的文化品位。2007 年 3 月,招商银行信用卡提出了“和世界一家”的理念,并由此发行了招商银行和卡。在“和”的理念下,和卡赞助了国家帆船帆板队和赛艇队,“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了“希望工程-招商银行专项体育慈善基金”。2008 年初,招商银行信用卡又提出了“红动中国”理念,倡导 2000 多万信用卡持卡人一起用红色为中国加油[4]。2009年7月又与东方航空合作发行招商银行东航联 [4]马骏,李琼.招商银行信用卡:以主题营销提升品牌内涵[J].中国信用卡,2008(4)
名信用卡,将旅游服务纳入信用卡服务范围。众多主题营销措施不仅让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品牌内涵实现了新的飞跃,也为招商银行的信用卡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2)招行信用卡的快乐营销策略
在众多的银行中,招商银行一向以创新服务著称。以金融产品为平台,汇聚相似生活观念和爱好的各类族群,进行情感营销和精准营销,是招商银行最重要的信用卡产品经营策略之一。从推出第一张HELLO KITTY卡,到哆啦A梦卡、Tom&Jerry卡,一直到2008年底发行的铁臂阿童木卡,再到2009年年初发行的蜡笔小新和樱桃小丸子的粉丝信用卡,招行信用卡一直走在时尚的前沿,在为消费者提供信用卡服务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去更多的快乐。这种快乐营销的策略不仅为招商银行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招商银行的品牌忠诚度,成为招行信用卡营销的一大特色。
3.3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组织资源
组织资源是组织拥有的或者可以直接控制和运用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是组织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并且通过管理活动的配置整合,能够起到增值的作用,为组织及其成员带来利益。按照组织资源的内容,可以把组织的重要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关系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形象资源和物质资源六大类。在招商银行的组织资源上,本部分主要选取以下四点进行说明: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说,招商银行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并成为其最大股东。优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高素质的高
层管理人员,也使得招商银行及时与国外先进科技接轨,成为信用卡业界创新的领头兵。在人才培养上,招商银行秉承人本理念,建立了“集中管理、分层负责”的总、分和支行三级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在常规培养的同时,重点关注关键人才的培养,为职工提供了众多的升职机会。
从关系资源方面来说,招商银行自始至终坚持“因你而变”的营销理念,把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其业绩成效的最高标准。除了便捷的信用卡服务,招商银行还推出“五重安全”的新安全服务概念来确保客户消费的安全可靠,是客户最为喜爱的信用卡发行银行,拥有极其庞大的客户关系网。
从信息资源来说,招商银行自建立之初就成了信用卡中心,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客户服务中心。在2005年1月31日招商银行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五星级客户服务中心”称号的银行,这说明其在管理和挖掘客户资源方面已取得优势地位。
从形象资源方面来说,招商银行在多个方面获得顾客的称誉。例如2004的“最受青睐的银行信用卡”称号;2005、2006、2007和2008的最受青睐的“人民币理财银行”和“银行信用卡”称号;2011年的“ 中国最受欢迎信用卡品牌”、“最佳服务信用卡”奖项等等。招商银行获得的众多荣誉不仅说明了其良好的声誉,还表明了其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3.4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市场细分
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服务是从对私业务上展开的。为了精确地把握市场的盈利方向和更好的满足客户的真正诉求,招商银行实习精细化营销策略,在对市场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和实验模拟的情况下,将其信用卡客群结构
分五类进行管理,分别是高端客户、钻石客户、金葵花客户、金卡客户和普通客户[5]。同时针对客户多层次的要求,招商银行提供了国内业界最为丰富的信用卡种类,其信用卡产品涵盖粉丝卡、航空卡、百货卡、商务卡、白金卡、无限卡等特色产品。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信用卡市场需求,招商银行对目标群体实施精准定位,进行个性化的产品设计与投放,提供到位的金融和增值服务,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对于高端客户,要抢先占领市场。自2005年发行白金卡、2008年发行无限卡以来,招商银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产品功能,其产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社会精英人士所认可,连续6年成为中国内地富豪们最青睐的信用卡品牌。为了维持这种趋势,招商银行每年推出如Armani、Bally、Max Mara等数十个一线奢侈品牌的预售、新品赏鉴、优惠折扣等服务,白金卡持卡人可以抢先体验。据招商银行信用卡中 心 的 调 查 数 据 显示,招行信用卡高端持卡人的消费贡献度是普通客户的20倍以上,其高端用户市场已取得巨大成功。
对于中低端客户,由于招行信用卡的持卡人主要为青年群体,为了迎合其追求时尚、热爱刺激的消费心理,招商银行力求信用卡外观设计突出时尚元素,推出了Hello Kitty信用卡、哆啦A梦粉丝信用卡等多种粉丝卡。为了满足客户的网络需求,招商银行还陆续推出了QQVIP联名卡、微博信用卡等网络信用卡。此外,招行信用卡还密切关注旅游市场,招行设计发行了招商银行与东航联名信用卡、携程旅行信用卡、芒果旅行信用卡等专业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快速便捷的履行服务[6]。
[5][6]刘加隆.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细分时代[J].营销百人,2010(5)崔艳红.招商银行信用卡的精细化营销之道[J].中国信用卡,2010(6)
4.结束语
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是经济社会的朝阳产业,其正处在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为银行带来不菲的收益的同时也将会推动未来若干年金融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最终达到真正刺激增长消费的目的。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正在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重对信用卡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力度,以期不断扩展自身的盈利空间。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逐步深入,信用卡消费信贷的渗透力度会将进一步加强,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 篇6
【摘要】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引进了很多西方银行的先进银行业务,其中包括银行信用卡业务。自从我国银行在1985年6月在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近三十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日益转变以及网络的不断完善发展,信用卡的使用逐渐普及且广泛使用,然而信用卡业务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即从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控视角出发,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对于信用卡持卡人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及发卡银行内部人员作案风险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现状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首张银行卡-中银卡,可在珠海当地用于直接购物及提取现金等,从此揭开了我国银行卡使用的帷幕。次年10月,中国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全国性的银行卡-长城卡,打破了银行卡使用的地域限制。从此我国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尤其是信用卡业务,截至2012年底,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了3.3亿张,相当于每四人就有一人拥有信用卡。1.1 信用卡的使用现状
根据中国银行协会于5月7日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2)》统计,2012年全年交易金额达1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1.6%。互联网支付、无卡支付和手机支付等支付平台的兴起,促进了信用卡支付的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底,信用卡消费金额已经占到了我国总消费的两成以上,成为十分重要的一种支付方式。1.2 信用卡的偿还现状
《蓝皮书(2012)》统计显示,由于信用卡使用规模的大幅增长,2012年未偿信贷余额、延滞账户透支余额和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有较快增长,2012年全年新增信用卡未偿余额3257.1亿元,累计达11386.7亿元,同比增长40.1%。偿还现状非常不容乐观。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风险
银行信用卡业务,其实就是一种消费贷款,而且是一种无担保的消费贷款。即银行给持卡人提供一个有明确信用额度的循环信贷账户,借款人可支取全部或部分额度,并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免于支付利息。在银行信用卡贷款中,由于债务是无抵押的,如果客户违约,银行将没有对任何特定抵押物的追索权。在实际操作中,信用卡业务作为一项货币信用活动,持卡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况常有发生。这种情况可能由以下的三种风险引起。2.1持卡人的信用风险
持卡人的信用风险指持卡人违反约定,不能按照约定按时足额的归还所欠银行的贷款本息,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持卡人信用风险的产生,有信用卡业务的特定规律,又与银行对于信用卡申请人的审核制度和外部环境对于持卡人的影响密切相关。前几年,由于各家商业银行盲目的追求发卡量,对于信用卡申请人的资信审查不严,甚至降低申请人的办卡标准,导致了持卡人的信用风险逐年攀升。
近年来,随着银行对于持卡人信用风险的重视,并逐渐加强了对申请人的审核。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银行对于申请人的审核目前仍然停留在根据自己的业务规章制度和内部征信系统的基础上来进行。这就会导致一些有优良信用记录的客户被拒之门外,如个体户和私营业主;反之,一些表面上符合审查制度,其实个人信用极差的却能得到银行的授信。因此信用卡在最关键的第一风险犯法关口上就陷入了困境。此外持卡人的信用风险还表现在银行之间的征信体系不共享以及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2.2欺诈风险
由于我国发卡银行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银行的制度漏洞和经营缺陷来进行信用卡的申请和伪造信用卡等手段进行信用卡诈骗。目前,我国信用卡的欺诈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①使用虚假资料骗取信用卡,并进行恶意透支。不法分子根据银行审查资格时的漏洞,伪造身份证或填写虚假申请资料进行申请,获得信用卡后,利用信用卡在一定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模式大肆进行贷款消费,随后便销声匿迹,不归还贷款本息;②冒用信用卡。不法分子通过偷窃等途径获得其他持卡人的信用卡,冒用持卡人进行刷卡消费,给持卡人和银行带来损失;③伪造信用卡。不法分子主要通过非法制造假卡,对真实信用卡的磁条内容进行非法修改或重新写磁,对其他人信用卡的签名进行非法涂改、擦除再签名,非法获取空白卡后进行写磁等方式伪造信用卡并进行透支消费;④与特约商户勾结诈骗,少数特约商户收银员不及时与发卡银行进行清算对账、采用重复压卡或伪造签购单等手段,诈骗发卡银行资金。2.3发卡银行内部员工作案风险
发卡银行内部员工的作案风险主要表现在:①银行内部员工为了业绩的达成,协同信用卡申请人伪造申请资料进行信用卡申请,给不法份子创造了机会;②内部工作人员由于利益的驱使,利用信用卡制度上的漏洞进行犯罪。如使用有卡无账户空头信用卡、滥用收回的过期卡、违法操作POS机盗取资金和盗用睡眠卡资金等。③由于信用卡多依赖于信息科技技术,其业务操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部分内部人员会利用工作便利,利用电脑作案或内外勾结作案,给发卡银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2.4信用卡风险的特点
信用卡既具有一般银行业务的风险,又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①预见性差。尤其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准确的预见可能的风险;②事后性。信用卡的风险是事后才能发现,一经发现或将对发卡银行的利益造成损失,且无法进行事前的控制;③受科技影响大,信用卡的相关业务基本是依靠信息化来完成,信息化的发展再给信用卡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用卡造成了新的问题,比如钓鱼支付网站等。3.信用卡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 3.1信用卡风险管控体系的重要性
对于银行业务来说,安全性非常重要,没有安全性,就谈不上盈利性,也就无法保证流动性。信用卡业务做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性自然十分重要,因为信用卡消费相当于没有担保的贷款,因此安全性可以说是信用卡业务的基本原则。要确保安全性,就必须在信用卡的整个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这就意味着风险管控能力其实就是信用卡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否拥有完善的风险管控能力将决定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程度及是否盈利。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不仅是简单的降低损失或者是“零风险”,而是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利益最大化。3.2信用卡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的三个主要的信用卡风险来看,完善信用卡风险管控体系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①加强对信用卡申请人的征信审核,健康的个人征信系统可以使个人的信用状况透明化,减少银行的风险。在目前的现状下,首先各商业银行间要实现征信系统的共享,其次是需要政府推动建立个人信用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根据各部门提供的信息,将每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并进行登记划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征信信息,而不是客户填写的简单资料和自身对于客户的评价来进行审核,降低风险;②提高卡片的防伪技术,加大卡片伪造难度,并加强对于信用卡犯罪的处罚力度,加大犯罪成本;③改变信用卡申请的途径。不再采取目前由信用卡促销人员上门推销信用卡产品,而是采用类似借记卡申请的方式,由信用卡申请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去柜台亲办,并采用设置激活密码的方式来防止因邮寄过程中被截获而产生的欺诈风险; ④加强信用卡业务人员的甄选,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和培训的,改变信用卡业务人员的薪酬管理方法,不再单纯的考核发卡量,还要考核其所销售信用卡的还贷率。4.结语
总之,任何风险管控体系都不是天衣无缝的。信用卡风险不能仅仅卡发卡行一家的努力来规避,还需要各发卡银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广泛的联动机制,从而为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 篇7
在国家大力促进内需、鼓励消费的背景下, 信用卡分期付款作为一种对客户、银行、商户三方都有益的新型消费信贷产品, 正逐渐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主流。波士顿咨询公司曾发布研究报告称, “未来增速最快的消费金融产品, 将会是一般性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对商业银行而言,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调整加快的影响, 以贷款为主的盈利模受到巨大挑战, 如何抓住消费金融这块市场蛋糕, 完善银行盈利模式,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实现业务的战略转型, 成为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
二、商业银行分期付款业务发展的特点
(一) 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不断提升
分期付款收入以手续费形式产生, 全部计入中间业务收入, 对调整银行收入结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部分银行的分期业务收入已经占到整个中间业务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 部分行甚至能达到四分之一, 而且这一占比还在逐年提高。
(二) 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和完善
国内较早推出的是邮购、账单、消费、商场等占用客户固定额度的分期, 后逐步又发展了购车、装修、家居等大类的分期, 它们的特点是银行单独审批, 给予客户专项额度, 满足了客户临时的大额资金需求。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 客户诉求的进一步丰富, 分期产品将覆盖更多的渠道和领域。
(三) 信贷模式稳中有变
为防范行业风险, 分期付款业务始终立足个人短期消费信贷领域, 不介入生产和经营性行业, 期限最长一般为3年, 汽车分期人均贷款在10万左右, 账单、消费等分期产品则要更低, 人均贷款在1万左右。分期付款以信用模式为主, 贷款审批以客户信用评价为依据, 无需客户办理抵押或担保, 主要是为突出流程上的优势。但近年, 为防止客户套现, 大部分银行也开始引入抵押或担保模式来防范风险。从实践操作来看, 抵押或担保虽然增加了流程, 但在防范套现风险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四) 与商户合作关系日益深入且错综复杂
提升各自产品销量这一原始动力, 使得银行和商户双方在宣传、销售、客户服务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 关系日益紧密。但也因为最终利益的不同, 银商之间呈既依赖又排斥的复杂关系。一方面, 银行有可能会被动卷入商品的纠纷。如商品出现问题, 部分持卡人会很自然的认为银行是商户的代理人, 把与商户的纠纷转嫁至银行。另一方面, 部分大商户会以提供客户渠道为由, 从银行谋求更多利益, 蚕食银行利润。
三、当前困惑分期付款业务发展的焦点问题
(一) 银行与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博弈
当前, 占据银行分期业务重头的是汽车分期, 其交易额一般要占银行分期总额的六成以上。汽车金融市场, 也是银行、金融公司、汽车厂商及经销商四大利益集团博弈的战场。汽车金融公司是银行直接的竞争对手, 通过高风险高收入策略与银行争夺客户资源。汽车厂商和经销商控制着渠道, 银行90%以上的分期客户都需要汽车经销商推荐, 商户在选择与哪家银行合作上占绝对主动权。为获取客户源, 各家银行不得不向经销商额外支付一笔费用, 这已经成为行业默认的规则。近年, 为在汽车金融市场获取更多利益, 一些大品牌厂商开始向银行收取品牌管理费, 进一步压缩银行的盈利空间。汽车经销商虽附属于汽车厂商, 但实际对分期业务的影响更大。因为除需经销商推荐客户外, 为确定购车的真实性, 银行需要经销商协助提供客户购车证明材料, 而经销商则以此为由, 将之转化为谋利的渠道, 再向银行和客户各收取一笔服务费。这不仅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 更将分期的流程捆绑于经销商, 极大的限制了业务发展。银行这种既依赖商户又希望摆脱商户层层盘剥的矛盾, 是当前分期业务发展的一大困惑。
(二) 风险容忍度的选择
信用卡业务遵循的是大数原则, 其风险管理的理念是追求一定风险状态下的收益的最大化, 不良率过高固然不可取, 但风险控制过严也非最优选择。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信用卡不良的容忍度在4%左右, 国内国有银行的容忍度要低一点, 特别对分期持相对审慎态度。部分股份制银行的政策要更灵活, 容忍度相对更大。由于国内分期付款业务发展时间较短, 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和数据证明, 不良容忍度到底确定在什么水平比较合理?影响不良和收益对应关系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三) 网点产品多元化销售模式下, 如何满足分期付款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网点渠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分期付款宣传和营销的一个重要窗口, 网点是银行降低商户依赖度, 发展壮大自身产品的重要渠道。但与网点销售的其他产品不同, 分期付款相当于一笔小额贷款, 营销人员需了解申办、准入、审批等一系列比较专业的知识。目前, 在网点前台, 柜员和大堂经理要销售存款、电子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卡、保险等大量产品, 大部分员工不管从精力、还是能力上都很难满足分期产品专业化销售的需求。
(四) 对分期付款收入形式的界定
在商业银行大举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大旗的背景下, 分期付款业务由于能够提供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 受到各大银行的高度重视。但分期业务手续费从本质上讲, 是对资金占用的利息收入, 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分期付款收入全部是以利息形式入账。如果将来有一天, 监管部门也参照国外做法, 把分期付款收入界定为利息收入, 那么产品发展还能否得到像现在这样的重视, 要被打上一个问号。
四、商业银行分期付款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 深化认识, 从战略转型的高度推动分期业务发展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 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亟须转变, 分期付款作为个人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 对中间业务收入有着很高的贡献度, 将在银行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结构调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前文提到分期付款收入的本质是利息, 但它与传统贷款又有区别, 它涉足的是“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个人消费领域, 不仅是对目前银行盈利模式的极大丰富, 而且在国家大力扶持下, 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因此, 不管分期付款收入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 银行都应该从战略转型的高度来正确认识这个产品。另一方面讲, 分期付款业务发展又极大的契合了银行战略转型中综合营销的理念, 是银行内部开展联动营销,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和多样化服务的重要产品。客户办理分期后, 会有3个月-3年的还款稳定期, 在这期间, 可以跟进营销电子银行、理财等一系列的产品, 实现对客户多产品的绑定, 有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 更深入挖掘客户价值。
(二) 加强创新, 降低分期业务对商户的依赖度
分期付款立足于普通消费领域的定位决定了其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商户, 银行、商户两者间既依赖又排斥的关系将一直存在。在正确认识这一关系的基础上, 银行要加快业务创新, 提升技术力量, 发展商户依赖度低的分期产品。一是改变传统汽车分期模式, 开发直客式的购车分期产品。客户贷款不通过经销商, 直接向银行申请。这样做的好处是弱化了银行对经销商的依赖, 扭转经销商向客户及银行收取高昂服务费的不利局面。当然, 这对贷后管理有很高要求, 需开发强大的后台监测系统, 实时监控客户资金流向, 如发现客户资金并非在按照申请用途使用, 立即发送预警, 停止客户分期。二是加快发展后台分期业务。账单、现金等后台分期产品的特点是完全不依赖商户、营运成本低, 目前越来越受到各银行的青睐。账单分期贷款金额在客户固定额度内, 不放大风险, 且分期行为发生在客户消费之后, 贷款用途可控, 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分期产品。现金分期是对传统信用卡取现业务的突破和延伸,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 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三是依托于新的支付渠道, 开发新的分期产品, 如网购分期、电视分期、手机分期等。也可以与其他行业的产品融合, 探索发展类似黄金分期、保险分期等产品。
(三) 点面结合, 构建分期业务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网点产品销售多元化是银行业务向综合性转型的一个重要体现, 分期付款发展也必须符合这种转型的趋势。在此前提下, 银行可以通过组建专业化团队来尝试解决网点分期销售难的问题。这个团队由信用卡部门牵头成立, 成员为分期付款专职营销人员, 每人包干负责一定区域内若干网点的分期服务和营销支持。在网点, 柜员和大堂经理主推流程简单、客户可自助办理的账单、现金等后台分期。至于购车、安居等专项分期, 网点仅需做好宣传和客户推荐工作, 进件受理及以后的工作全都交给分期团队来处理。这种将专业人员作为支撑点, 将网点作为客户接触面的“锥形”服务支持结构, 可以较好的解决网点人力资源有限和分期专业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经营策略, 快速的推动分期业务发展。在条件具备的银行, 可以成立类似个贷中心的分期付款中心作为支撑“点”。比如, 在汽车经销商集中区建立一个分期付款中心, 由专业的工作人员为客户提供从选车、购车、征信审核, 银行审批、到放款、车辆保险等一条龙的服务。分期付款中心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客户满意度, 是分期业务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来, 银行可以进一步整合渠道和资源, 将以信用卡作为主要载体的中短期信贷产品和以房贷为主要产品的长期类贷款业务结合起来, 合并成立消费信贷中心,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 把握规律, 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念是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就分期付款而言, 银行要多研究分期业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不无视风险, 也不惧怕风险, 把握基本规律, 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和风险偏好, 找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 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 从风险管理中创造利润。因此, 做好风险防范的第一层就是严格客户资信审核, 充分运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联网核查等系统, 核实客户身份信息, 对客户收入、资金用途进行多渠道的验证, 在确保“身份、收入和交易”三个关键点真实的基础上, 给予客户一个合理的额度, 不主观放大也不缩小对客户的授信。实际操作中, 部分银行会简单的将“严格审核”理解为提高准入标准和降低客户授信额度, 把一些潜在优质客户也拒之门外。做好风险防范的第二层是加强分期商户管理。要严格商户准入制度, 加强日常监控, 对可疑和异常的商户交易要及时监控和调查处理, 并建立商户退出机制, 对违法违规操作、财务状况恶化的商户应及时退出。在做好以上两个基本面的基础上, 银行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手段来增加风险防控网的密度。比如对部分分期金额较高、稳定性较差的购车分期客户, 可以采用抵押模式, 有效防止客户变卖车辆套现;还可以通过后台系统关联客户卡号和MCC码 (或商户编码) , 限定客户分期资金用途;或加强对客户、商户资金情况的实时监控, 对客户额度进行动态管理,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风险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白蓉, 刘欣.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比较分析.中国信用卡[J], 2013.02, 29-34.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篇8
关键词:信用卡管理;风险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2-0116-02
1 概 述
根据《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披露的信息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信用卡4.55亿张,全国人均0.34张,诸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平均每人持有超过一张,交易总额超过17万亿,而且每年的交易额都不断被刷新。报告还显示,2014年平均每张信用卡消费总额达8 587元,同比上升13.67%,单笔消费平均金额超过2 000元,同比降低12.55%,从这数据可以看出,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正在逐渐被改变,很多人已经完全适应了信用卡消费的模式。在信用卡发行量和消费额度不断增加的同时,逾期风险也不断被拉大,2014年信用卡发生逾期时长半年的金额高达350多亿,这个数据是2010年4倍,在活卡率不足60%的情况,这个数据值得行业提高警惕。
2 我国信用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法制环境和信用体系的缺陷
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几年我国政府虽然一直抓紧对征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现行的征信体系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还很大。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牵头下,在2004年年初,我国的第一个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并在年内初步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实验,后经过2年,在2006年全国个人信用信息库开始正式投入使用,信息库实现各大商业银行间个人贷还款信息共享,数据的信息涉及个人贷还款信息、信用担保信息和个人的身份识别信息。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个人如果出现负面信用信息,将会被强制保存7年,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有此相关规定,因此需要国家立法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进行管理和约束。
2.2 业务外包存在的风险
出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人工成本的考虑,现在大部分商业银行将信用卡申请的某些业务直接外包给BPO企业,或是招聘一些兼职工作人员办理。这种操作方式是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但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隐患,比如:
①业务外包会涉及将申请人的个人信息传输给外包公司,外包公司如果管理不规范或是处于某种目的,很容易泄露申请人信息,这不仅会给申请人造成某种损失,也会损害银行声誉;
②外包公司受某些方面的影响,与银行间的业务出现中断,如果处理的不好,也会给银行造成较大损失。
2.3 业务推广环节存在的风险
众所周知,目前信用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很多银行都成立信用卡销售中心,直接销售信用卡产品,而销售人员的待遇基本都是与销售业绩绝对挂钩,有些银行还对销售人员的每天、每周、每月的销售情况做排名,做考核,销售人员往往在强大的业绩压力下,会采取各种违规作业,比如有的业务员为了完成业绩,可能把信用卡申请表交个朋友、家人帮忙到处宣传,不按公司規定和要求亲自和申请人面签,核对资料;也有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故意伪造相关申请资料进行申请。甚至有的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勾结,利用虚假信息诈骗银行,这种内外协同诈骗银行的行为直接给金融遭受较大的财产损失。
3 信用卡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信用卡风险种类比较多,既有可能来自金融机构内部,也有来自持卡本人,只有清晰了解信用卡业务的具体情况和认真分析信用卡风险出现的具体原因,才能有效建立健全信用卡管理体制和机制。
3.1 持卡人失信造成的信用风险
从宏观上来讲,我国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信用违约事件经常发生,这也与我国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共享有直接的关系。我国信用违约易发、多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十分低,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威慑力,同时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建立对诚信的倡导和鼓励机制,信用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受到过多影响,也就是说,对恶意透支或是不主动归还借款的人其违约成本很低;
②由于现行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健全,导致个人在办理信用卡时,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信用卡申请人过去的信息审核量有限,这样会不可避免地对审核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③金融机构间由于出于某种考虑,他们间的很多信息得不到共享,现实中就会出现有的人在某金融机构的黑名单里,但是他仍然可以在别个的金融机构申请到信用卡,这种行业壁垒如果得不到完全消除,风险就会一直存在下去,甚至会不断增加;
④各个金融机构间也存在相互竞争关系,现在对信用卡申请的门槛越来越降低,一人可以在多家金融机构中申请多张,无形中超过了个人本应该申请的额度,这会直接增大违约的概率,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
从微观上来讲,一是信用卡自身属性决定了其与信用风险有着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信用卡消费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信用卡顾名思义是建立在人的信用之上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信用可能会与个人的经济状况、心理情况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控的。因此,只要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存在,风险就必然存在。二是在现实生活中,金融机构对持卡人的经济、就业等情况难以监控,持卡人即便是出现失业、经济危机等情况,银行也无从获知而及时对持卡人出现违约前的授信额度进行调整。
3.2 不法分子欺诈形成的风险
信用卡诈骗是当前商业银行对信用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点,持卡人在正常的授信额度下消费或取现时是不需要发卡单位再次授权的,因此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信用卡的这个特点,对窃取或是捡到的信用卡进行欺诈式消费或取现,比如通过更改卡号、伪造信用卡等方式进行诈骗,给原持卡人、特约单位或银行蒙受损失;还有的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的假信息骗取银行办理信用卡,当拿到卡后大肆消费或取现,最终造成银行无法追回被骗资金而遭受损失。
3.3 内控制度不健全引发的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的。企业的内部风险具有隐蔽性,不易被风险,不易被防范,如果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风险的存在或发生是很有可能的,内部风险造成的危害往往比较大,同时很多时候一旦发生将无法挽回。内部风险的存在主要变现在,公司內部缺乏专业的、资深的风险管理人员,企业的风险控制制度陈旧、落后,缺乏有效性、及时性;内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管理不规范,业务操作不科学、不严密;管理岗位人员的权责不明晰,管理存在漏洞或是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而引发的风险。
3.4 操作不规范形成特约商户风险
造成特约商户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发卡的金融机构在发卡的时候对持卡客户的培训不够或是持卡商户对信用卡的管理不足引发的不规范操作。诸如,一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具体操作规程对客户信息进行认真检查、核对,同时也没有留下持卡人的签名,接受了己被止付的信用卡;二是金融机构服务人员在对签购单压印时,没有把信用卡内容压印进去,或是压印的信息不全、不清晰,导致留存收据上的卡号不能正常使用,导致银行无法结算;三是工作人员在填写大小写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来,把大写写成小写,漏写大写金额、忘记让经办人员签名和盖章等,这些错误操作或是疏忽都有可能让居心不良的人可涂改小写金额,而无法追究责任人。
4 信用卡风险管理对策
4.1 商业银行应严防申请欺诈风险的发生
首先,银行应该加强对市场营销人员(客户经理)的管理,要求客户经理必须与申请人实行面签,拍照等,坚决杜绝委托别人代理办理的情况,另外有条件的应该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核实,申请的本人必须亲自签字。银行对于发现违规的工作人员应该从严处理,务必确保营销团队的纯洁性,防止欺诈事件的发生。
其次,银行应加强内部审批环节的审核力度,确保申请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在审查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作用,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
再次,银行应该建立科学、系统、全面的申请人个人信息评审模型,目前还存在许多银行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手段,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务必要利用大数据资源,来优化银行内部审批流程和审批方法。
最后,金融系统应该建立黑名单共享信息库,在内部共享不良客户信息。
4.2 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信用卡发放到申请人手里后,银行需要定期监控持卡人消费情况、经济情况、信用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一个庞大的商业信用数据库,所以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持卡人动态监测,提前预报监测到风险,尽量在风险还没有真正发生或扩散开之前就得到控制,也就是说,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加强信用卡风险的预警机制建设,减少后发性风险带来的重大损失。
4.3 国家应加强信用卡立法建设,健全信用卡相关法律
信用卡消费模式正在改变着大部分国人的消费观念,但是目前我国有关信用卡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在信用违约成本非常低,又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威慑下,不法分子对恶意透支或违约的问题毫无忌惮,因此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正影响着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建立健全有关信用卡管理的法律法规。
4.4 加大对国民信用观念教育
在当前,社会上不讲诚信现象比比皆是,信用违约、欺骗的事件常有发生。这与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学校、政府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信用氛围,学校应该从小孩教育入手,加强对孩子的信用观念教育和培养,政府应该引导好舆论媒体,加大对信用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讲信用,遵纪守法,同时做好对公民信用普法教育知识的投入和建设。最后就是加大对信用违约、违法的惩罚力度,让更多的人对信用违约心生敬畏,减少信用卡欺诈风险。
参考文献:
[1] 韩建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J].财经界,2014,(6).
[2] 朱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11.
【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推荐阅读:
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案例分析报告05-14
银行信用卡客户团购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分析08-03
中小商业银行信用业务授权体系的构建完善08-13
农村信用社网上银行业务知识试题与答案05-27
银行信用卡营销08-20
信用卡银行审核09-06
银行信用卡新规定05-09
北京办理银行信用卡05-20
江苏银行信用卡介绍05-23
建议银行信用卡申请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