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教改探讨(通用10篇)
《风险管理》教改探讨 篇1
一、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 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融合了物流学、管理学、经济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特点, 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工作对于现代管理知识以及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非常高, 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将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去。因此, 笔者认为,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应该朝着开放式、探究式的方向转变。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1. 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教学法最初起源于美国, 其本质就是通过一个个案例构建教学情境, 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情境之中, 使得教学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在案例教学法中, 老师扮演的是一个设计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而学生则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逐渐揭开知识的面纱, 了解理论知识在不同案例中的体现, 从而更好地理解, 获得更为深刻的印象。例如, 在学习物流的概念时, 老师可以通过美国沃尔玛超市配送中心、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美国弗莱明食品配送中心等不同的案例来介绍不同的物流形式, 让学生从案例中自己的比较和理解零售型、批发型、仓储型物流的概念。同时, 老师还可以通过麦当劳公司和夏辉物流之间的合作、淘宝网和国内各大快递公司之间的合作来讲解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通过案例教学,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物流的概念、管理、准时供应等进行深入地思考, 不仅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也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2. 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 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笔者认为, 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定点合作, 开展定岗双元人才培养。学生在入学初期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 然后将学生送进企业进行为期三个阶段的实习。具体的实习过程可以分为企业文化了解、协岗培训、定岗实训三个阶段。企业文化了解阶段主要是就对合作企业的历史、企业精神、不同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物流工作的具体流程等都进行一个细致的了解, 让学生先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对企业的全貌有个大致的掌握。协岗培训就是为每一个学生配备一个师傅, 把他们安排到具体的岗位上去, 这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一个衔接阶段。在学生对于岗位工作达到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就可以进行定岗实训, 一个人一个岗位, 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
3. 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衔接度
专项技能训练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纵向加深, 老师们可以将物流管理中常见的职业能力划分为若干项技能并编撰相应的指导书目, 对学生进行分类训练。老师列出每一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以后想从事的岗位选择具体的技能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对一项技能理论和实践的集中性学习, 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能力的形成。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一一攻破不同职位所需要的不同的专项技能, 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物流管理所牵涉到的内容本来就很多, 学生不需要成为全才, 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从事的职位学习相应的专项技能即可。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知识的深度, 也能够缩短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4. 岗位模拟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岗位模拟与实践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实践教学是在企业中进行具体岗位的实践, 而岗位模式是在学校中通过计算机技术等进行虚拟的岗位实践。各高校在不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的基础上, 与企业进行信息的同步共享。学生在学校的机房就能够接触到最真实的企业业务信息和数据, 他们就可以站在企业的角度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对问题进行分析。而老师则结合企业具体的实践对学生的模拟训练进行评价和指导, 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5. 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小组合作形式的自主学习, 多用于前期的理论学习之中, 学生通过小组间分工, 自己查找资料自己探讨总结分析, 实现知识学习的升华。例如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 老师就可以为学生选择不同的课题并创造具体的情景, 让学生去进行研讨。如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规划、电子商务物流规划等, 每一项物流系统的规划都涉及选址、交通、供应链、成本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 环环相扣才能构建一个科学的物流系统。而学生要想完成这样一个探究任务就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学习, 查找大量的网络资料, 还要进行实地调研, 在系统规划完成后要进行计算机模拟。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之后, 学生对于其中所涉及的知识必然是了然于胸。不仅如此, 研讨式的学习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探索过程中去发展规律。例如在本次学习中, 很多同学都发现了城市距离和配送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总结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在教育环节中, 我们要随时掌握岗位的实际需求, 不仅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 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让他们成为社会所需求的能力型人才。
摘要: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而职业院校又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因此, 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扣实践二字。本文结合职业院校的教学实际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物流管理,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远远.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3)
[2]肖伟.西部高校物流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 2013 (8)
《风险管理》教改探讨 篇2
财务管理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来说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它包含的内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同样也成为了该专业学生相对难以掌握的一门课程。本文将就教师如何改进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如何提高该课程的学习能力和大家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职 财务管理 教改
【中图分类号】F230-4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已日趋成熟,但作为其核心课程之一的财务管理,其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
一、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
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其会计专业在开设财务管理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接受性来设置教学内容。但是基于财务管理内容自身的抽象性,教学中不难发现,该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及原则都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这也使得教师讲授起来困难、空洞,而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
2、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现代高职教学运用了诸如情景、案例、实践教学等多种模式并在一些课程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财务管理课程自身特性,加上情景、案例教学前后的不连续性,以及高职学生的一些特点,简单的、照搬的模式也未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教学条件
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仍以理论传授为主,缺少对应的实训操作课程。即使开设了实训课,也并未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实训室,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仿真环境。而授课教师也缺乏实践经验,对企业实际工作中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这也导致了此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好。
4、教学效果
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效果除受前面因素的影响外,还个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一般来说,高职学生相对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财务管理课程中的相关概念、理论比较抽象,财务数据多,函数计算复杂,这就造成学生充分理解、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困难,导致学习积极主动性大减,效果欠佳。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合理制定课程标准
结合高职的特色,会计专业首先应给财务管理课程做好正确的定位。即应根据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财务管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及要求等更职业化、实用化、可行化。如设定性质、目标时应考虑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及要求,突出该课程理论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够强,富有创新意识,将来能继续深造学习的特点,以培养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相应财务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人才。而在设定教学内容、要求时,也应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实际能力水平,进行合理适当地取舍,做到难度适中, 要求适度。
2、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当下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也已广泛的应用了情景、案例等教学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需深入研究和改进。情景教学能将抽象的财务管理理论具体、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而案例教学则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但过多的情景和案例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灵活有效的选择安排教学方法,边用边改进。同时还应加强情景、案例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实践性、生动性和前后连续性,避免过于散、杂、乱,以提高学生知识点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3、充分利用教学手段
课内可广泛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通过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接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情景、案例用现代教学媒体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扩大课堂的信息量,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更能突出重点、难点,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效率。课外可以设计练习、调查、实践等项目,成立小组,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以致用,提升兴趣,积累经验,培养能力。
4、不断完善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开发建设专门的财务管理实训室,提供师生课内外完成财务管理操作的仿真环境,以加强师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如开展Excel在財务管理中的应用实操,可极大增强师生的Excel操作能力和财务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将财务管理电算化。同时,多与企业联系,定期派送教师下企学习锻炼,提升专业能力。
5、积极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对枯燥、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也差。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
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要积极鼓励,动员学生实践参与,亲力亲为;最后还要让学生统筹整理,提高财务管理综合技能。通过如前所述的方法手段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交流沟通,让学生正确树立学习观,积极主动承担学习任务,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它的成功也需要其各项专业、各门课程的积极支持。高职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在这条道路上还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就让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模式,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淑娟,张秀珍.浅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80)
[2] 朱淑贞.关于提高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53)
旅游管理教改论文 篇3
李**
()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高校的一个重点专业,其教学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旅游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符合“行业性”、“实用性”、“适合性”、“复合性”的特点,进而构建了旅游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方案,内容包括差异化课程、特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学科前沿课程、特色实践课程等方面,以体现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本文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高校教育应主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旅游管理;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一、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从业人员需求量也急剧增长,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也孕育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专业在我国快速发展,从高职高专到大学本科、硕土、博土,专业层次日益完善,数量也快速膨胀。但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产销方面仍然出现了脱节,据初步估计,目前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并且表现出诸多问题。在全球一体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应该怎样与时俱进,适应当前的需求市场,尤其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处于中坚力量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改更为重要。
(一)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校培养方向一般是科技含量高,涉及知识广,技术实践性强的职业岗位。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酒店管理还是旅行社经营都需要有很广泛的知识面,本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非常多,包括熟悉实习、生产实习、行业实习、毕业实习还有众多课程实训等。旅游管理专业应该让实训环节灵活化和实用化,将实训分为课程实习、熟悉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对学生在旅游企业、景区景点等地实地学习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找到不足。学校在没有经济实力建设实训基地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校企合作,从而能够真正地完成实训教育的体系化。
(三)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
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产学研结合。以就业为导向,职业劳动是综合的,贴近企业和行业职业岗位群的高校教学内容也应是综合的。注重教授学生的理论深度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可以划分为会展经济与酒店模块、国际旅游导游模块等。
二、旅游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策略
高校高专院校专业的课程结构要努力实现模块化,把教学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知识教育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特别是旅游管理类的课程,要结合对口企业的案例、工艺流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早一点适应社会,提高管理能力。
(一)。改“学科本位”为“能力本位”
1、按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旅游管理专业因为建立时间较早,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给操做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很多院校局限于理论体系中而忽略了操做教学或者是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同时,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
2、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新课程体系以用人单位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至少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在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上,新课程体系改变传统的答卷考试、考核方法,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基础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对专业课程,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依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和特点,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采用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模式,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根据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如:物流师、营销师、经济师各种岗位技能要求都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其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
(二)改变课程结构
将相关学科适当综合化,既发挥学科课程的特长,又克服了原有单科分段的弊端,可构建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养更多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以适应课程个性化的要求。
1、进行教学计划的修订,压缩必修课如数学、哲学,增加选修课,与旅游管理类的课程相关的都可增加,精简专业课,加强和拓宽专业基础课,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2、课程设置改变原来的结构变为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考试课、考查课、主干课、非主干课的体系,建立核心课程、目标课程、非核心课程的一体两翼的体系。旅游管理专业限设10门以下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要尽量小型化、丰富化,总学时不能太多,要体现比较宽的专业面,尽可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
3、课程设置要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旅游管理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一方面,课程要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课程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 的模式每节课老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2/3,留下的时间由学生支配,也可尝试由学生讲授,同学点评;使学生质疑、提问,辩论成为习惯,老师只需总结归纳,必要时加以引导。案例教学必不可少,但在讨论时应采用头脑风暴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打破传统文化对
创意思维的制约,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弱化思维定势,通过大量实务模拟的办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将模拟过程中的感悟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坚持开放式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与企业家座谈,将企业家请进学校举办讲座。
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整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旅游管理类专业可以尝试推行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发展,使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更贴近实际、更加有用,因而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会更好。
(一)提供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成了大多数教师惯用的一种课堂基本组织形式。所谓“讨论”,就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兴趣和创新,学习效率很低。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场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那么怎样的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呢?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递授业解惑也。” 讨论式的教学法赋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学生由被动的接收转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自然都会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进行系统讨论,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排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理论上看,所谓的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为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对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研究,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整体化实施方案,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新思维的教学智谋,让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学改革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现在学生受当前就业形势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的影响,学习目的、态度、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存在问题,不改变学习主体的能动性,任你怎么改革教学方法基本都是徒劳。在知识领域,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判断、分析和研究能力。
(三)理论教学和案例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强调理论的精英化教育向加强应用的大众化教育转型。老师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赶进度,更不能完全照本宣科,上课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生理解为最终目的。在旅游管理课程的授课中提倡使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选择地把反映企业客观实际情况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思考,认真分析,来发现企业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在经过论证和判断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法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问题。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人才素质与企业
需求脱节。本文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更新课程设计、全面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并在实施中进行“适度指导”,充分发挥好教师的“教练”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既具有一定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现代旅游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具备良好旅游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旅游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卫论文联盟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福建电脑,2009(9)。
[2] 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
[3] 何瑞卿。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8(20)。
[4] 张晴, 金荣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有效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19)。
[5] 康杰。关于经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8(8)。
[6] 郭风,董萍萍。创新教学模式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07(13)。
《风险管理》教改探讨 篇4
摘要:跨世纪以来,伴随着时代互联网经济的空前繁荣,电子商务也呈现一派春季盎然的景象,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购物也引领时尚的光环不断丰富人们多彩的生活,物流企业作为时代的幸福使者,给世人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动各大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空前的繁荣发展。为满足、推进市场深度发展的需求,有关物流专业如何应对市场管理人才战略物的话题成为各大高职院校瞩目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应对市场人才战略的教学纠结、物流管理专业应对市场人才战略的对策思考两个层面,给予粗浅的探讨与思考。对专业教改与物流管理人才战略市场应对探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教学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市场人才培养;应对探究
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较,物流管理专业重在突出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性,尤其在市场应对面前,对综合能力的综合培养寄予学生较高的期望,而学生受管理知识领会潜在狭隘的理解所限,而结果导致物流管理教学工作问题不少,纠结不断。
一、物流管理专业应对市场人才战略的教学纠结
(一)专业教学的实践纠结
尽管存在资金、场地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而我们主观重视不够的因素影响,是导致实践性教学未落到实处的直接原因。综合而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是较为复杂的一门项目课程,对多领域涉学科知识均有涉猎,如,交通学、财会学、管理学以及决策学等多领域知识,之所以多有涉猎,其目的性就在于培养市场物流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致力物流生产与管理的市场应对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即可胜任企业的重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性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课题,位列是教学工作之首。然而,实际教学当中,却未让我们得偿所愿,实践教学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关门教学,凭老观念,不是与社会需要链接,导致的最终结果,往往会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刚毕业就失业,学无所用,难以满足市场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观念的滞后纠结
重点体现在教师身上。教师作为课堂的育人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甚至一言一行,对教学成果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作为管理要求高、专业性的一门学科,抛开教学管理姑且不谈,而市场的需求性与应对市场的紧迫性,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度反思,我们的教学成果与市场在一步步拉大差距,形成一种鲜明的反差。目前,国内众多专业学校对此项工作的落实行动迟缓,甚至尚未起步,长此以往,专业教学工作必定大打折扣,不堪回首。因此,教育观念的问题不可小觑,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须施以重手,重点加以解决。
(三)教学方式的无助纠结
概括而论,就是教学形式单一。目前在国内物流管理实际教学当中,偏执于传统、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仍大行其道,教师安于充当教学的教育主体,热衷于课堂的教学主导地位,高满堂灌,“讲多讲少在我,听与不听由你”的观念表露无疑。这种填鸭式教学,以老师问中心,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积极性很难得到激发。
二、物流管理专业应对市场人才战略的对策思考
(一)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物流管理专业对多领域广有涉猎,倘若每门课程均皆无巨细详细深入,徒增教学压力,也让学生身心疲惫,学习恐惧心理,失去全面学习的兴趣。通常来讲,专业学生的.学业应重在专业,物流专业学生应突出物流管理学科的学习,辅助性学科可以辅助性地学习。因此,基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考虑,必须对物流专业教学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以切实保证实际教学成效,就需要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学科内容改革。
(二)强化实践课程落实
物流管理科目专业强,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扎实打基础,更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切实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要积极为提供、创设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们在时间的基础上仅以完成认知过程的蜕变,通过实践不断巩固专业理论,逐步锻炼专业技能,为将来走入社会打好理论与实践双基础,真正把学生培养成顺应市场需求的合格物流人才。同时学校要走出去、引进来,多同大型的物流企业联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实践机会,要带着问题下车间,进仓储,把课堂的心得即时嫁接到业务当中。并让学生及时掌握到物流企业的时代性变化,及时更新应有的专业知识储备。
(三)夯实教学方法改革
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进一步韩式教学方法改革。结合实践让学生上讲台,让市场教案登课堂,全面开展问答式、讨论式、案例式于影视类教学方法改革。问答教学在于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课堂;讨论教学主要才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基于小组讨论展开课堂大讨论,让课堂动起来,让死知识变成活教材,让学习气氛活跃起来;案例教学就是结合物流专业的特点,带领学生进企业、下基层,让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的对接起来,在具体业务一线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全面加强专业学习与实践的针对性;影视教学及时通过图像与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课堂,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加容易接受,打通阻碍理论与实践链接的绊脚石,从而有效融会贯通于专业实践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李洪心.电子商务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孙丽芳,欧阳文霞.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改论文 篇5
南岗学校
郭丽萍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高效之路
南岗学校
郭丽萍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小学各学科中占课时最多。但是,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却一直在“高耗低效”的局面下徘徊,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信息闭塞,师资水平差,语文教学改革举步唯艰。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两步四环+课外阅读,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两步四环
1、两步。即教学一篇课文,分两步走:第一步,从形式到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步,从内容到形式,指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2、四环。即走第一步时,着重解决“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走第二步时,着重解决“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看一篇文章,先读一遍,得其大要。再读,才知道文字结构和层次的安排。又读,才能体会哪些词、句子用得准确、生动,从而对全文的理解也就又加深了一步。这个观点,就是张先生“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理论主张。
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用来表述事物的,也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因而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应该是:①要弄明白写了什么,即材料,包括:主要的人、事、景、物等;②要弄明白为什么写,即中心,包括:精神品质,思想感情,寓意哲理,科学方法,自然原理等;③要弄明白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即表达,包括:遣词造句的精当,布局谋篇的巧妙,表情达意的深挚等。
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要走完“两步四环”的全过程:首先是走第一步,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然后再走第二步,着重解决两个问题——怎样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在每篇课文学习结束之后,我们及时进行课外拓展,引入另外的一篇或多篇文章的学习。
二、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
因此,为了发挥语文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落实新的教材观,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场所,我们在按照“两步四环”教学一篇课文之后,及时给学生提供一篇或几篇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名篇佳作,让学生按“两步四环”的学习步骤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举一反三”,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读书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从而让学生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探讨 篇6
1 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 目前在本科、专科等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教材求“全”, 不求“专”
自从1992年统计学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上升为一级学科后, 大统计学的思想逐渐影响到了高校在财会专业统计学的教学内容, 除了教授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的内容之外, 同时增加了统计推断的内容。课程内容以原理为主, 同时还涉及了大量的数学证明和手工计算。大多本科、专科教学中都是以灌输原理、概念、公式为主, 而相应的案例分析、软件应用, 特别是课程针对于财务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引导等在课时安排中严重偏少。这样的结果是, 一方面, 属于文科范畴的财经类专业, 其学生大多数学基础较差, 而统计学原理中却恰恰存在大量的公式推导内容, 致使学生学习难度大, 容易散失学习信心;另一方面, 专业关联性不足致使学生在其他课程比如企业财务分析等的学习中无法付诸实践, 因此而将统计课程判定为选修而非必修, 使其学习兴趣受挫。
1.2 教学重“理论”, 轻“实践”
由于当前财会专业的统计学教材内容广泛, 且受到教学条件及课时等因素以及个人专业知识的局限, 教师在实际课程讲授中大多以课本理论为导向, 只能将原理、概念、公式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 而没有足够的精力跳出教材局限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自身知识面的关联扩展来设置教学内容。此外, 当前高校, 特别是专科类学校在财会等社科类专业教学资源配置方面明显不足, 很少有学校在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方面有专门的案例库, 有校外实训基地的更是寥寥无几。
1.3 考核以“笔试成绩”代替“能力培养”
财会专业学生的统计学期末成绩考核, 一直以来都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为主, 尽管这种考核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不能有效适应素质教育。当前《统计学》教科书主要都是通过各种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侧重于把基本运算能力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这种导向, 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过程中主要精力引导到了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上, 把课外拓展学习也变成了应付考试的题海战术。很多学生能够在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 但在拿到原始数据时缺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有些不适应。
2 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这些现存的问题, 同时结合笔者在财会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经历, 笔者认为财会专业统计学教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侧重易学易用
笔者以为面向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活动应该以教授方法为主、讲解原理为辅。作为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各种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学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是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所在。一些必要的原理内容也是要讲的, 但是通过简单浅显介绍以避免学生误用或滥用统计方法即可。
一是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针对财会专业学生, 除了要考虑非统计专业实际应用中所需设计统计学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外, 还需思考如何将统计知识和方法融入到其所学专业中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讲解统计基本思想、原理及应用条件, 重点培养学生学会应用软件并能对结果做出正确解读。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摒弃不常用且复杂的统计软件。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功能虽强大, 但对于非统计专业学生却并不常用, 如SPSS、SAS、Minitab、Stata等, 且这些软件再多数为英文操作界面, 个别还需要使用特有的程序语言, 这对于财经类非统计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适用。相比之下, Excel作为普遍常用办公软件, 其包含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图表功能等完全可以满足财会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学习中有关统计和分析的需要, 这样使得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而易于掌握,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 侧重实践应用
统计学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课堂教学上应当做到将这门主要由理论、公式和数字构成的课程讲得生动、引人入胜, 让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感受到统计学的使用价值, 建立统计学的必修地位, 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对统计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要具备理论知识之外的具体方法应用经验, 也要掌握灵活的多种教学方法, 把满堂灌变成多样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课堂。
2.2.1 以案例教学为主, 培养统计思维
课堂上, 教师用小部分的时间简单介绍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和数学证明, 用大部分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具有典型性的案例, 通过案例向学生演示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 比如如何收集数据, 如何分析数据, 如何在软件输入数据, 如何读懂软件的输出结果等。财会类专业的统计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案例教学法能把学生引导到具体的实际事件中, 通过让学生运用教材理论知识, 直接对现实问题的现象、背后原因、未来趋势等进行认知和分析, 从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多重方案, 并选择最优。案例分析相比普通的习题计算更接近“实战”要求, 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具体岗位的工作要求。
2.2.2 互动教学, 把社会时事带入课堂
在统计学教学中还应安排专用学时, 挖掘日常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 结合统计学相关知识点,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针对指定问题, 组织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集思广益, 互相讨论分享, 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上的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双方在课堂中通过行为、语言的互动, 以及情感、思维上的碰撞, 并最终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全面的、立体交叉式的教学互动氛围, 产生教学共振, 提高教学效果。此外, 把社会时事引入课堂的教学方式, 不单是实现了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更是实现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动, 也是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互动。
2.3 变更考核方式, 提升教与学积极性
期末闭卷考试作为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卷面分数为主要依据, 容易出现“重考试, 轻课堂”、“重强记, 轻理解”、“重理论, 轻应用”等现象。这样的考核方式致使学生为双方皆为应付考试而学, 平时学习中不求甚解, 期末临阵磨枪时则把精力花在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 如此即便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也依然是短期记忆, 是从理论到理论的体力搬运, 于实际应用毫无益处。为了凸显统计思维和统计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要在财会专业统计学考试中降低期末笔试成绩在整体考核的比重, 同时大幅度提升实践环节的比重。实践环节可以采用案例型小课题研究的方式, 考核学生从选题、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获得等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
同时, 为避免教师在教学中因循守旧, 继续沿用传统死板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确保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需要对教师教学考核的方式也进行调整。除了考核教学任务完成度、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之外, 还应将学生对所学统计学课程实用性的评估、学生对教师授课方式接受程度的评价等内容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 并占有重要比例。
摘要:统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财会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财会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在教学上仍存在较多问题, 包括教材内容过于广泛、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考核忽视能力培养结果等。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 针对当前财会专业统计教学中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财会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财会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建邦.对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统计教育, 2001, (3) :24-26.
[2]王艳.《统计学》教改方案初探[J].经济师, 2007, (9) :152-153.
[3]刘洪云.大学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J].统计教育, 2007, (5) :28-29.
[4]高书丽.实践导向的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6) :73-75.
新形势下教改出路的探讨 篇7
关键词:自下而上;校园文化;师友互助;教学改革
2015年3月27日,抱着取经的心态,我们走进了武汉市64中,走近了他们的教学改革。听了64中龚校长关于课堂改革的报告和华中师大陈佑清教授的点评,观摩了雷郡教师的一节语文课《寓言三则》。抱着总结和探讨的目的,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自下而上的大胆改革
说到改革,第一次把教学改革和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村改革联系到一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就是一个敢闯敢拼的改革急先锋。面对家乡的贫穷落后的面貌,作为双水村生产队长的孙少安,对20多年的大集体生产模式产生了质疑,为了让乡亲们早日告别“黑馍馍”,吃上“黄面馍”“白面馍”,孙少安在充分征求乡亲们的意愿的基础上,私自把公社土地承包给生产队村民,遭到了来自公社和上层的通报批评。在这条曲折艰辛的改革之路上,孙少安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多次尝试。后来,在上级领导田福军的支持下,终于带领全队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们必然面对教学中的种种困惑,甚至能够感受到传统教学给师生带来的痛苦。改革能够自上而下,由上级部门率先启动,当然容易获得支持。但是这种高屋建瓴、难接地气的改革,有时也会难以贯彻。而只有从我们身边的具体问题入手,敢于尝试,才能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教改之路。64中的10位教师,在外出取经的基础上,率先在学校小范围内启动了自己的课堂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创立了“师友对”的小组互助学习模式,获得了成功,后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在有些学校中,也有一些有思想的教师,他们也有着迫切的改革愿望,为什么不大胆地踏出这一步呢?
二、开明宽松的领导支持
64中的自下而上的改革之路,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先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归来的教师在学校上层没有授意的情况下,10个人自发组成一个科研团队,在各自的任教学科和班级里开展教学改革探索。64中的龚校长秉持着这样一种管理治教理念: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不让学生厌学,首先应不要让教师厌教,不要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只有释放了教师的压力,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使教师在享受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爱上学习。所以,支持教师,要从关心教师的心灵需求开始。有些教师不计成本地付出,看似敬业,实则为自己的懒惰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实际上就是不思进取。这样的教师,有必要学习《懒汉的智慧》这篇文章。
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在田福军主持黄原地区的工作后,他率先在本地启动了包产到组到户的改革,但是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他先没有急着下发红头文件,而是口头动员,让各个公社或生产小队自主选择参与改革还是继续进行大集体生产模式,让全地区的农民在两种模式中通过对比选择。孰优孰劣,改革一年后农民自然会辨别。我想,不管哪种课堂教学模式,只要教师愿意尝试,只要能够取得效果,我们都应该支持。
三、改革未动,文化先行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可以称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由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一个校园,要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现象。建立这种校园文化后,推行后面的改革,就会事半功倍。64中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种爱的文化。建立起这种文化氛围后,师友互助合作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平时,我们总向学生及家长灌输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取得进步,但这个观念总是会受到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及家长的抵制,担心绑在一起会影响学习,特别是绑在一起取均分计成绩的做法受到的诟病尤其多。而爱的文化氛围建立起来之后,这一切就都不成为问题了。
孙少安在双水村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进,除了人们内在的需求之外,还在于孙少安在群众心目中有着较高的威望,这个18岁就当生产队长的人已经在双水村甚至整个公社中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所以他一呼百应,很多事情就能在他的号召下得以顺利推进。
四、“师友互助”的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师友互助模式则是小组合作中的一种特殊组合形式,它按一定的成绩为分配原则,以两人一组为学习主体。以两人为单位,便于安排班级座位。两人小组绑在一起参与所有的教学活动,一个教,一个学;一个答,一个评;一个做,一个改。两人的过错一同承担,两人成绩取其均分计入个人成绩。适时进行优秀小组评选,调动各个小组的积极性。
教改总结 篇8
苹果园中路小学 2007年6月
教改总结
本期我校以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在转变观念,深化肩负,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继续推广六种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狠抓课堂教学管理,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现把一年来我校在教学工作上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执行政策,法规
当今我国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执教的新时期,在法制逐步完善的现代社会,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遵守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法、政策保持一致。
1、执行新课程计划
教改工作总结 篇9
本人本学期开始担任系教改秘书,主要工作职责是协助专业负责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考试改革,并及时将总结的经验,提升的亮点在全系全面推广,我从服务、协助、协调、管理、组织、参谋等方面将09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协助系领导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坚持进行日常巡查,包括对教师的课堂检查、备课情况的检查及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并依据情况随时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学校安排按时值班、值周,并做好检查、记录。
2、深入实践,强化协调意识和督办管理力度。2009年是重点专业内涵建设中实施教改课改重要的一年,今年重点专业的所有课程、非重点专业的每个专业一门课程都要实施课改和教改。然而课改和教改的实施都需要进一步的协调和检查监督,这是教改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对一些矛盾灵活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协助专业负责人协调各教研室、专业之间的工作链接与配合,正确处理问题。自始至终跟踪教改示范班的教学进度,上传下达相关的信息和决策,及时掌握教改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动态,定期召开教师与学生的评教、评学座谈会,总结提炼教学改革的成效,找出存在问题,收集整理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相关的信息、资料供专业负责人参考,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并及时对总结出来的经验,提升的亮点协助教研室主任推广到全系的所有课程。
3、在教改秘书工作方面端正文风,力求文字材料实事求是、言简意
赅,做到深入实际、深入教师、深入学生,深入课堂,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关键和实质,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建议,协助重点专业负责人搞好重点专业建设,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并及时将教改、课改信息上报,为示范院校建设尽一份力。
4、深入课堂听课,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节,并对所听课程进行认真评析,拿出具体意见,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素质的提高。组织好本机电工程系教师数控加工技能大赛,与课程设计大赛,并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一次“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处提升自我” 的讨论,以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素质,增强学院的后劲。
5、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计划学习了公文写作知识、教育教学、三维动态课件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保质保量地完成精品课建设工作中所承担的任务,开阔工作视野,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液压传动技术教改的探讨与实践 篇10
【摘要】围绕液压传动课程的特点,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出发,探索教育方法的改革,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液压传动 学习兴趣 实训 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4210221050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urse and for improv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method is explored which i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social demand.
【Key words】Hydraulic Transmission;Interest in learning; Training;Teach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37-01
液压传动技术较其他类型的传动及控制方式有独特的优点,是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在具有极强的理论性的同时还需要很到位的实践活动。针对液压传动技术的特点以及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高度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地分析该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该门课程探索与改革的可行性方案,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才。
1.“液压传动技术”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各种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基本液压回路等展开,与机械、流体、电气控制等多个先修学科的知识交叉性较强,所要学习的液压元件包括液压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多种液压元件,产品结构多样,功能各异,涉及到的基本回路有压力控制回路、方向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等,实践性较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教学质量,需要从教学方面的改革入手,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2.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活动
2.1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液压传动概述部分是学生接触这门课的入门部分,通过举例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打开学生探索该课程的热情,因此教学设计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入手,例如,在讲授液压传动工作原理及组成时,以液压千斤顶和磨床工作台为例进行讲授,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先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液压千金顶和磨床的运动过程,之后引导他们认识相关液压元件,了解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控制原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对该课程所讲内容有所了解。
在液压传动基础部分,流体力学部分的讲授更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将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作为平台,例如讲授伯努利方程过程中,针对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现象,比如将乒乓球放于漏斗中,从下方吹气,乒乓球能否被吹走等,让学生操作之后,然后思考其原因,之后给大家讲解,这种方法既活跃了氛围又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
在学习动力元件和控制元件部分,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的优势,通过播放动画,使学生形象的认识液压元件的结构组成,进而讲解工作原理,之后,让学生及时去实验室拆装液压泵,液压阀等元件,让学生对这些元件的认识更加透彻。另外,对于压力控制阀,虽然工作原理都是阀芯依靠端面上的液压作用力和弹簧的弹力相平衡来实现启闭的,但结构的差异使他们的功能和适用场合需要区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我们主要从基本构造、图形符号、功能特点及应用、进出油口状态及其压力值、泄漏形式等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压力控制阀部分的知识。
2.2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优化课堂活动,改革考核模式
由于本课程学时安排较少(理论课时42个实验课时8个),知识相对较为抽象,课堂讲授要求精简,而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需要避免满堂灌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以疑引思,通过逐步深入,层层诱导学生使其思维拓展,吸引其注意力,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展现自我风采,利用其好胜心和表现欲,通过设置竞争环节,为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在课下会预先有较多的准备,通过主动学习,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查阅资料与讨论,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课堂互动,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巩固提高自己的认识。
在考核方面,应打破纯粹的开卷或闭卷考试的模式,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检验和督促学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可以尝试诸如课程设计,临场发挥等较为灵活的方法。
2.3注重实践,使学生能够达到简单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针对应用型高校,丰富的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必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考虑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设计大赛,将液压传动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运用。在实验方面,让学生充分利用液压试验台,自己设计能实现不同功能的液压回路,如多缸顺序动作回路,同步动作回路,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液压缸能否准备按顺序动作,是否严格同步等,在实验过程及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对控制阀的调定压力要求,以及在比较中选取最优方案。
开展工业实训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业实训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拓展,课堂理论学习的再深造,可以突出技能培养,对于学生提高动脑,动手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液压传动技术教学改革中应给与足够的重视。
工业实训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指导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动手操作。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将其提到液压传动技术教学常规教学任务的高度,要做好教学组织安排以及实训内容的选择与规划,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具备较高水准的专业工作人员与学生沟通交流,向学生传授一线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感受。此项工作的展开任重道远,需要增加教改投入,并且不断的落实改进,另外,还应该安排学生及时写实训学习心得体会,以加深认识。
3.结语
液压传动教学的改革旨在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内容,在过硬的专业素质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我们应该把其当作一项重要内容紧抓不放,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找到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亚军. 液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及成效分析——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J]. 价值工程,河北:2013,3
作者简介:
【《风险管理》教改探讨】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讨12-30
供电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探讨论文05-31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探讨论文06-26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讨12-04
金融风险探讨12-14
风险探讨与分析07-22
教改课题管理08-27
财务管理教改12-14
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探讨08-16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探讨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