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探讨与分析

2024-07-22

风险探讨与分析(共12篇)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1

最近几年,高速公路建成后收费丰厚的现象使许多单位和个人在公路建设方面趋之若鹜,各家银行、金融机构也纷纷将公路建设作为信贷投入的重点目标。但是,由于公路建设具有造价高、贷款金额大、还款周期长的特点,加上公路项目对银行贷款依赖程度较高等因素,使银行在公路贷款投放方面潜藏着较大风险。公路建设贷款主要存在以下潜在信贷风险:

一是公路项目资本金比例低,对银行资金的依赖程度高。如2001年竣工验收后的某一高速公路项目,其概算批复总投资为15.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37亿元。其中,交通部补贴3.96亿元,地方自筹1.40亿元,国债转贷资金2.01亿元,国内银行贷款8.00亿元,竣工决算总投资为14.39亿元,与项目概算批复总投资相比节约0.98亿元。实际项目资本金比例为34.8%,仅接近国家对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最低要求,离银行审批项目贷款时资本金比例45%及以上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二是公路单位造价成本增高,还款周期长,使银行在加大资金投入量的同时,信贷风险有所增加。如某省2002年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项目每公里平均造价为2000万元(不含2000万元)以下,2003年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项目平均造价在2000-2200万元,而2004年开工的另一条高速公路项目中某段“科研”和“初设”批复每公里平均造价分别在2600万元、3500万元以上。在收费价格、车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公路单位造价成本增高,势必会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和延长还款周期,无疑也加大了信贷风险。

三是收费权质押方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银行权益无法得到根本保障。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贷款以高速公路收费权作为质押,甚至将公路收费权分段质押,质押登记难以实现,银行贷款担保无法得到确切保障。

鉴于公路贷款中的潜在风险,从政府和主管部门方面,应当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1)进一步拓宽筹融资渠道,吸引多种资金参与公路建设,避免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国家的政策性投资是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各级政府要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还要依托交通投资部门,根据国家关于建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尝试建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和发行中长期建设债券,积极探索利用收费权拍卖、股份制集资、公司融资、项目融资、BOT/DT融资、推介现有高速公路优良资产捆绑上市、吸引国内外及区内外投资等多种方式。

(2)各级政府要为公路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消除银行放贷及其他投资主体的后顾之忧。如在收费权质押管理中,可考虑按国家规定,对收费期限的确定一步到位;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尽快制定高速公路收费权质押登记管理实施细则,依法办理高速公路收费权质押登记手续,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根据现行通行费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的实际,加强“收费专户”规范管理,适当提高通行费收入中用于对银行还本付息的比重:切实履行《公路法》赋予的职责,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公路的建、养、管;加快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规范借贷主体行为。此外,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引入比例分担风险等模式,使担保公司真正为银企双方服务。

从银行方面来说,公路项目贷款存在借款主体类型多、还贷方式风险较大、当事各方权利义务复杂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此类贷款仅依靠过路费偿还贷款本息,且贷款银行无法控制建设和经营过程,使得该项贷款面临较大风险。因此,在贷款的评估、审批和管理中应认真做好防范风险的工作,具体应当采取的对策:

一、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公路建设中努力实现双赢。尤其是国家开发银行要充分利用在承接重点项目贷款方面的优势,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针对公路建设项目普遍金额大、期限长的特点,要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协作与沟通,积极采取“银团”贷款(或间接银团贷款)等多种形式,提高银行中长期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商业银行要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创新贷款营销手段,加强贷款管理,有效规避信贷风险,积极、审慎、稳妥地支持公路建设。一是商业银行根据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进行市场定位,注重市场细分和培育潜在客户。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防新增贷款过度向大项目集中,防止多家商业银行向同一优质企业和优势行业竞相投入信贷资金,避免由于信贷过度集中而产生新的风险。二是切实加强贷款管理,既要通过专业人才和高科技手段,提高贷前项目评估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到放贷心中有数:还要注重贷后的风险跟踪反馈。对系统大客户和重点项目,全面推行客户(项目)经理制,提升行业和专业化管理水准。

三、对公路项目贷款风险的防范,在法律方面应当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

(一)关于项目风险与处理原则

为便于检查、评估和分散风险,并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应将公路项目贷款合同的履行期分为建设阶段和经营阶段。在建设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参与方风险、建设风险、技术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环保风险、融资风险、政策风险和意外风险。公路进入营运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营运风险和法律风险。对贷款项目的风险管理一定要坚持对风险全面分类,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分担和防范风险;其基本要求是要保持可用于归还贷款本息的现金流量。

贷款风险的分担原则是,通过参与各方相互签订合同,逐项分担和转化风险,让最有能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为审查确认有关风险的分担落实情况,公路建设经营项目应具备立项、评估和批准开工的批文,政府对征用土地、按比例承担出资和备用资金的承诺,对收费权及其标准的批文。有关各方应签署完备的建设承包合同、融资协议、技术咨询合同、原材料供应合同、保险合同、经营承包合同及其相应的担保合同。上述合同和协议的完备,是公路项目贷款发放的必要条件。

(二)关于借款主体资格及相应处理措施

1、项目贷款以所有省交通厅、市交通局或拟建公路建设指挥部为借款人,不完全符合我国《民法通则》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但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尚未实行业主制,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分离,有些项目只能由交通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待项目建成后移交公路经营公司管理并负责贷款的还本付息。因此,贷款评审时要注意审核该类借款人是否具备人民银行核发的贷款证。具备贷款证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认定其具备借款人资格,我行可与其签订借款合同。对这类借款人,应要求其出具或者办理事业法人证书,未实行贷款证的地区更应具备此项条件。在工程完工交付经营主体管理时,应及时要求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签署经我行审核认可的、手续完备的《债务转让协议》,使我行与经营主体确立借贷关系。

2、项目贷款以省交通厅下属高速公路管理局为借款人的,要审核其是否具备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方机构编委会登记的事业法人证书和当地人民银行核发的贷款证。两证兼备的,则该类借款主体具有法律法规认可的借款资格(未实行贷款证管理的情况除外),可与其签订借款合同。

(三)关于贷款担保方式的确定

1、如果公路贷款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的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不同,在建设阶段原则上应签订专门的担保合同,以防范项目工程超支或工程逾期可能造成的损失。担保方式可以是以正在营运中的公路收费权作质押,也可以由资信能力符合要求的第三人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交通行政管理机构不宜作项目贷款的保证人,但可以要求其所属的事业法人以有关交通规费收入作还款保证;如借款人提供的保证人资信程度较弱,可以接受其以现有公路收费权作质押的补充担保。如出现上述违约情况,借款人首先有义务解决此类问题,并保证项目工程最终交付营运。借款人逾期未履行上述责任的,银行应及时行使担保权,要求其履行担保合同。

在签订上述建设阶段担保合同的同时,还应签订经营阶段的担保合同,即以公路收费权为质押的担保合同。该质押合同为附期限合同,待公路交付营运和《债务转让协议》生效时,该质押合同取代前一个担保合同。但公路建设规定有试用期的,试用期间的维修费用仍应由建设主体继续承担。

2、如果公路贷款项目,是以高速公路管理局、交通开发公司或者经评审合格的项目公司为借款人而直接签订借款合同的,可签订一个担保合同。但对建设阶段和经营阶段应分别明确各自的担保措施。如果有关担保措施尚不能充分防范风险,还应与借款人约定其他担保措施作为补充。

(四)关于公路收费权质押的操作以公路收费权为质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权利质押的原则。以规费收入还贷本来是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本付息方法,但由于将收费账户协议托管并赋予质权人扣收权,从而构成对履行主合同的担保措施。因此,在借款合同中应约定有关账户的设定、监督事项、收费资金的支付顺序和违约责任等。在质押合同中应当约定:1.在借款合同存续期间,出质人在银行开立的车辆通行收费账户是唯一的,是该路段全部收费资金的汇总账户,且出质人不在其他金融机构再开设此类账户或者将收费资金划入他行,同时应将政府收费权批准文件交由银行保管。2.质权实现的条件是,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质权实现的方式是:(1)在偿债账户或收费账户扣收:(2)在基本账户以至所有账户中扣收;(3)直接到收费站收取。一般不接受以部分收费权作质押的协议。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2

【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随之银行卡的交易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银行卡作为是便利快捷额电子支付工具,已经受到愈来愈多的社会公众青睐。银行卡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公众消费使用最为频繁的支付工具,但与此同时银行卡的各类风险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基于此本文则主要就当前银行卡的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能够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银行卡 风险 防控措施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银行卡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增长,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已不断的得到深化,银行卡网络不只是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得到了普及发展,同时也更进一步加速了向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延伸。所以在这一背景下保障银行卡的使用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此次理论研究也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银行卡风险特征及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一)银行卡风险特征分析

银行卡风险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了解其特征对解决实际风险能够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银行卡业务风险的种类较多,业务风险涉及面宽,银行卡业务风险可识别性较差,银行卡业务风险的危害性较大等特征。其中的风险种类多的特征层面主要有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1]。而业务风险的涉及面宽主要是在我国的使用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对促进房地产及社会消费等各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银行卡的区域间流动性及其结算中的各种环节也存在着风险。

(二)银行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从当前银行卡的风险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持卡人信用风险,这就体现在持卡人通过虚假资料进行申请办卡,在骗取银行卡之后通过欺诈消费及支取现金对银行造成损失。还有就是持卡人由于经济因素无法偿还造成的风险,以及银行卡丢失之后没有申请挂失,银行卡被冒用所造成的损失。

其次就是银行卡的发卡机构的操作风险,在这一风险层面主要体现在为对高额利润的追求进行的协议透支。还有就是管理上没有得到严密进行,致使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差错风险。同时在法律法规方面也有着风险存在,当前我国的银行卡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健全,以往的银行卡法规和当前的迅速发展额社会已经在适用性方面不能有效契合,所以在责权利等关系的规定上还没能明确化规定,这样在实际业务当中就有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存在着诸多的环节还不能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执行。

另外就是银行卡的技术风险,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几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技术,银行卡的业务操作也是如此。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硬件软件等等都要在软件设备核心技术上进行,在这些方面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银行系统受到严重风险威胁[2]。

三、银行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探究

(一)银行卡风险的成因分析

银行卡风险的主要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个人信息不安全所造成的银行卡风险是较为重要的,客户在办理银行卡过程中,由于资料没有得到妥善保管,或者是通过他人进行委托办理,这样就会发生复印获取资料的可能,然后通过这些信息资料办理信用卡,最终会出现恶意透支的情况,不仅能够对真实信息人造成风险并对银行卡交易中也会存在着诸多风险。还有就是银行卡的相关法律体系没有得到健全,打击银行卡等违法犯罪跨地区协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善建立,由于银行卡的违法犯罪有着跨地区特征,所以没有跨地区协作机制的支撑就不能对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再有就是对信用卡套现的打击力度还不够,这些方面的因素都是造成银行卡风险的重要原因[3]。

(二)银行卡风险的防范措施探究

针对银行卡风险要结合实际对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首先要在银行卡的立法层面进行加快进程,对相关的法律规定加以完善,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对银行卡条例的出台进行积极的推动,将发卡及使用等一系列的环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要将其在法律的基准上实施。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将民事立法等进行完善,对法律的责任进行细化,将风险和责任得到合理化的分配,并要修改刑事法律,对刑事责任进行明确化,严厉的对银行卡犯罪行为加以制止打击,将银行卡的恶意透支现象问题得以解决。

另外要建立银行卡风险补偿机制,主要就是建立银行卡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对恶意透支和冒用等方面问题进行有效的弥补,并建立专项风险资金,借此来对可能发生银行卡交易损失进行补偿。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在业务范围扩大的同时参加银行卡业务保险补偿其交易差错造成的损失。风险防范中要对银联组织的成员行为加以严格化的约束。

强化安全使用银行卡的宣传机制及ATM网点的巡查,对ATM犯罪进行有效防范,要能够分地区及有步骤的在学校及商场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宣传安全使用银行卡的主题宣传活动。将相关安全常识影响到全体公民防范意识中,进而来提升公众使用银行卡的信心,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信用氛围。不仅如此还要能够加强对ATM网点的巡查,这就需要银联公司配合成员单位在ATM机显著位置张贴银联卡受理标识及相关宣传单页,进而防范犯罪分子伺机作案。

还要能够建立多部门有效的协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良好沟通协调信息共享机制,对部门间的监管合作要得到有效加强。在这一方面主要就是要建立涵盖金融监管当局及各金融机构等在内的扁平化管理网络,在风险事件协查协防机制的作用下对银行卡的欺诈快速反应能力的打击得到有效提高[4]。并要对完善案件侦办协作机制进行建立,从而提升银行卡犯罪侦破及处罚的比率,对信息的交流机制的健全也要得到有效加强,切实的提升惩治银行卡犯罪效果。

最后还要对银行的职员培训进行强化,将其自身的素质得以有效提高,随着银行卡业务水平的迅速发展,自助设备也在不断普及,一些新业务及功能的开发逐渐面世。这些新的变化促使银行机构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要随之而加强,及时的更新银行卡的业务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例如客户经理要能够熟练的对银行卡业务知识得以掌握,而作为一线柜员就需要对银行卡业务有关的规章制度及文件精神等不间断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银行卡的风险得以最大化的避免。

四、结语

总而言之,银行卡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愈来愈重要,所以要能够对其中所出现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要进行针对性解决。结合实际加强银行卡的安全使用宣传,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入到各个层面,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银行卡的安全。

参考文献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不仅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也存在着众多的未知风险问题。企业并购中大多数的风险问题都由财务风险引出,而财务风险事故频发也会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我们在进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问题的研究中,不能完全照搬西方企业的并购案例来借鉴。中国的企业并购需要结合中国基本国情,进行恰当形式的协商解决。目前我国缺少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企业并购及其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并购是企业的兼并、收购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兼并就伴随着收购的情况。企业的兼并与收购行为都是在双方企业自愿情况下进行,双方企业法人根据合同签订的相关条款,完成企业资源与资本的交换交接工作。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收购那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以获得企业各种产权与资本拥有权,通过企业收购能够加快资本运作、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并购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等资源收购,但在企业收购过程中企业财务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变动问题,不确定的资金变动会使企业遭受资金损失,造成企业各种危机的产生。财务风险能够带动企业其他地方产生不确定的风险,各种风险的联合对企业并购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并购有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而各种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进行财务风险因素分析时,需要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整体分析总结,才能得出较为全面具体的结论。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部分:信息不对称、不确定因素、企业支付方式、融资渠道等。

(一)信息不对称

企业在具体经营状况核算的时候,会将所有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自动忽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所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这种财务报表的表面与实际脱节状况,会严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并购活动。企业高层了解到的企业经营信息,与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往往会出现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在企业制定并购方案的过程中,会造成企业无法准确估算自身资本,从而导致企业不能按照实际资本进行合理收购。不合理的企业收购案例一旦发生,会使企业并购成本迅速上涨,产生企业并购风险。

(二)融资渠道受阻

企业并购需要大量资金进行运转,而大型企业在对小型企业并购的过程中,还要兼顾自身的经营发展,所以企业并购资金问题成为大型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大型企业并购活动需要引入外部资金,但目前资本市场的外部融资活动有着一系列的资本要求。企业若想单纯通过债务融资获得大量资金援助是非常困难的,而其他融资渠道的融资金额较小,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自身所需要的发展资金。所以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小型企业并购活动会产生巨大风险,不恰当的资金运作方式会造成资金损失,影响企业未来长远发展。

(三)企业支付方式

国外的企业并购方式多种多样,分为现金并购、债权并购、债务并购等,也有的企业并购将几种并购方式联合进行并购活动。但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方式,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企业并购案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运营没有一套规范体制进行约束,所以我国的企业并购仍然采取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并购。大量现金流出也会导致企业内部资金出现断流的情况,企业若不能保留大量资金维持经营运转,则会导致支付企业出现财务支付风险问题。除此之外,不确定的财务风险也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所以企业并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去解决。外部的经济政策、法律、利率、通货膨胀等因素也会造成不确定的财务风险,企业内部的并购价格、筹资能力、评估技术、经营状况等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的产生直接影响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我国大型企业在企业并购案例中,往往急于快速扩张而忽略企业并购存在的若干风险。企业并购完成并不代表企业自身经济总量的增长,过快的扩张甚至会出现一系列资金问题。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需要制定出合理方案对并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根据不同风险设置相应防范策略。而一旦企业并购风险逐渐形成规模,再进行治理便显得力不从心。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并购风险仍旧为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包括以下方面:目标企业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

(一)目标企业定价风险

企业在实施并购过程中,是根据目标企业的总体价值进行企业并购资金的结算。目标企业的总体价值不仅包括目标企业拥有的财物资源与技术资本,还包括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估。企业未来发展状况也在目标企业总体价值中占据一定比例,但企业未来收益只能进行大概的估算而无法准确衡量,所以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收购企业产生相应的定价风险。企业并购在进行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时,往往只考虑某一方面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但现实情况随着时间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同影响因素间也会发生微妙的转变。各种因素的转变对企业财务状况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目标企业在对自身财产进行总体估算时,它们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整体价值。许多企业在进行资源核算时候,都额外增加自身的隐含价值,不对企业的真实信息进行披露,这种财务核算方式产生的结果不具有准确性。若收购企业按照财务报表进行目标企业的资本回收,肯定会遭受一定的經济损失。这表明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局限性,而收购企业无法对这种局限性进行恰当解决。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价值评估失去评判标准,最终会以高于收购企业资本的价格进行回收。

nlc202309081107

(二)企业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融资风险,企业融资对并购工作的顺利完成具有极大影响。大型企业在自身生产顺利进行过程中,并不能很快拿出大量资金进行企业的并购投资。若企业不能在并购开始前妥善的筹集到应有的资金,则并购活动的开展会受到严重影响。若企业自身没有能力拿出足够资金完成并购,那么只能从其他地方筹措资金来开展并购活动。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外部筹措资金与内部筹资。但不论是外部筹措资金还是内部筹资,都会对企业当前业务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外部筹措资金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寻找合伙人等方式进行融资,但由于合伙人不能准确了解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因此外部融资存在着较大困难。内部融资指的是将企业具有高价值的资源进行变现处理,获得相应的资金。这种方式不用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实施的效率也很高,但是将企业内部资源大量变现会严重影响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会使企业资金流转产生困难。企业若不能在并购完成后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那么企业未来经营就会遭受严峻挑战。这种风险表现为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企业在面临债务负担与内部资金短缺的双重压力下,会出现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一旦企业没有充足的空余资金保证企业经营,则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就会逐渐下降。

(三)企业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指的是各种支付方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众多企业在并购时都会遇到支付风险问题。企业在对目标企业完成并购后,需要支付相应的并购资金,目前并购资金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股权支付。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没有合理使用并购资金,则会产生财务风险;若企业没有足够资金完成并购,那么只能采取股票股权支付的方式完成并购。但股票股权支付会在无形中稀释企业股权,企业未来发展还要受到目标企业的多种限制,所以现金支付、股票股权支付混合的支付方式,才是最佳的并购资金支付方式。但多种并购资金支付方式的混合,会加大支付的实施难度,最终产生不确定的风险情况。

四、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防范措施

(一)全面分析目标企业信息

投资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前,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调查方案进行目标企业的审查。投资企业应该对目标企业的财务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料做详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财务报表的审查,防止目标企业虚报或者隐瞒自身的财务状况。同时要多方面收集企业内部信息,对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未来发展有具体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预估目标企业的发展潜力。还要认真审核财务报表中的协议信息以及其他设计并购的任何信息,在所有审核工作完成后,再聘请中介机构对目标企业信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判,给出最终的结论。

(二)选择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

根据详细的评估指标、评估方式等,对目标企业的现有资产与未来潜在资产进行有效评估,还需要综合多种风险合理有效的制定评估方案。企业价值的评估具有多种评估方法,如资产价值基础法、收益法、贴现法等。我国企业在进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时候,大多使用资产价值基础法进行评估。资产价值基础法只衡量企业的历史成本价值,而不对企业潜在发展资产进行有效评估,所以这种评估方式不具有代表性。收益法指的是将公司现有资产、潜在发展资产进行有效评估,得出最终的并购资金数额。这样的评估方法比较合理价值,但投资企业不能准确评估目标公司的潜在发展能力,因此也不能作为主要评估方法。贴现法即通过预估目标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资产评估,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也不能作为主要评估方法。在进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时候,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合理地选择融资方式

在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投资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投资企业需要准确核实企业生产情况与资金情况,要保证在现有资本的顺利流通下,进行企业资产的变现与外部资金的融资活动。企业能够进行少量的短期融资,保证企业短期内的发展状况;在资金流动顺利以后再进行其他的融资活动。企业在资金流动性不强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权益融资方式增加自身流动资金,以保证并购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灵活地选择支付方式

若投资企业使用大量现金完成目标企业并购,则会使企业自身发展陷入资金流动困难的状况,也会使企业的财务逐渐吃紧。因此在进行目标企业并购中,可以结合多种并购方式完成并购活动。同时要准确考量目标企业的流动性资源、股权结构、资本结构等多方面的资本组成,选择双方较为满意方式进行并购资本支付。目前流行的并购方式为现金、债务、债权三者组合的并购方式,在广泛协商后能够使用该方式完成并购。现金、债务、债权的结合,一方面能够减轻企业股权的稀释状况,保障自身对企业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企业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五)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高层要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高度关注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若投资企业高层能够准确分析目标企业,制定出合理的并购目标和战略规划,那么就会顺利完成企业的并购任务。目标企业的主要资产为财务资源、技术资源、财务资料等多方面资产,只有合理评估目标企业资产,才能有效避免财务风险。同时企业要不断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根据现实存在风险不断调整战略规划,建立起动态风险预估管理体系。企业并购能够整合目标企业资源,也能夠不断完善优化企业自身产业结构,最终达到扩大企业规模、持续盈利的目的。因此企业建立起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目标企业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估,就成为企业并购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

五、结束语

企业并购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主要手段,而投资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财务风险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要制定出完善的目标企业财务风险动态评估体系,还要结合并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只有多种方式的巧妙结合,才能尽可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1]高一星.以H公司收购为例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商,2015,(48).

[2]汤可主.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5,(36).

[3]刘牧苑.社会关系在企业并购中的“双刃剑”作用[J].现代管理科学,2016,(2).

[4]任杰.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物价,2016,(2).

[5]江勇.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投资风险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6,(1).

作者简介:胡勇(1993-),男,重庆人,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会计。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4

1 企业实施ERP的风险分析

企业实施ERP的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 下面分别进行简述。

1.1 企业实施ERP外部风险分析

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 所需应对的外部风险, 一般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因素, 举例来讲, 假如国家的相关政策在短期内出现了变动, 以及宏观经济周期进入暂时低谷, 或者发生了其他的不可抗力事件, 均会为起亚实施ERP造成来自外部的风险。由此可知, 企业实施ERP时面对的外部风险是难以控制或者难以预测的, 企业所能做的, 就是未雨绸缪, 通过科学分析和规划,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 是目前比较好的应对方法。

企业在实施ERP时, 具体的外部风险可以包括: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忽然调整, 使本来已经投入运行的信息系统的部分模块或者组件不再适合行业的技术要求或者管理要求;企业在实施ERP的时候遇到了国家经济周期中的低谷期, 无法按期实现信息系统和管理模式;ERP项目在建成并且投入实施时, 由于外部的经济宏观条件发生比较大的变动, 使企业的利润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从而导致难以具备充足的资金来进行ERP的实施等。

1.2 企业实施ERP内部风险分析

1.2.1 信息技术风险

这方面的风险首先包括ERP项目规划时所面临的风险。ERP对于企业来讲, 属于一个系统工程, 假若在工程筹备之初并未进行细致的规划, 则项目进行期间以及项目完成之后的验收便缺乏一个评估测试的标准, ERP的实施便发生了潜在的风险。具体体现在:项目在筹划过程中没有确定的, 可以追溯的目标;实施ERP的企业领导层没有对项目的最终量化目标取得明确的认同;项目没有结合ERP的部署规律而周期性、分阶段地进行, 导致投运时间难以确定;项目具体功能模块与流程不清晰, 难以契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等等。

ERP实施的信息技术风险还包括产品选型的风险。一般来讲, 对这类产品进行选型, 通常有两个类型, 分别是自主研发定制以及成套软件购买。通常, 由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差别, 往往会与软件公司合作, 定制产品。这种方式同样有着难以避免风险:由于ERP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流程, 具有一定的复杂度, 因此对产品设计者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 但是我国目前的状况, 合格的人才数量有限, 为产品日后的成功运营带来隐患;假如企业选择的是成套软件购买, 则可能会遇到软件流程不能契合企业本身的某些工作流程, 使其实用性大打折扣。

1.2.2 由于企业管理水平带来的风险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 其实施ERP的风险值往往与其目前的管理水平呈现正相关。基于ERP的管理模式属于先进的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引入企业之后, 势必会为企业的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众所周知, 在我国的一些传统企业, 其管理模式的革新难以做到一蹴而就, 如果企业目前的运行现状无法承受由于ERP所带来的革新, 便会导致ERP的实施失败。

具体来讲, 首先, 不少企业在实施ERP时, 业务流程的重组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某些企业由于历史的问题, 人员冗杂, 管理效率低下, 流程模糊。这些企业的日常管理不是靠规则驱动, 而是因袭了“人治”的管理方法, 这些企业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管理变革, 这就会使ERP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和企业的实情差距过大而导致夭折。

1.2.3 由于企业内部文化带来的风险

一个企业的ERP实施是否能够顺畅, 与企业内部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在ERP实施的进程之中, 这种现代化管理色彩浓厚的模式如果与企业目前现有的文化相互抵触, 便会为ERP的实施推广带来比较大的阻力。在国外, 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发展到流程化和规则化, 因此企业员工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借助于信息系统, 并不涉及到较多的人际沟通, 通过组织的扁平化和分散化实现了管理的高效。而在目前国内, 由于“人治”色彩依旧浓厚, 在某种程度上, 员工之间的纽带不是“流程”而是“关系”。因此在实施ERP的过程中, 这些员工往往并不依赖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传递, ERP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 企业实施ERP的对策探讨

2.1 信息技术的风险对策

在企业的ERP项目上马伊始, 企业应该意识到ERP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 只有与软件开发方一起合作配合, 发觉自身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 并作出结合企业实际特点的实施规划,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与价值。企业在筛选ERP服务商以及施工方时, 应结合其具体需求, 理性地确定ERP的实施范围以及具体架构的安排, 结合企业各方面的特点与反馈情况吗, 对现有ERP产品的流程提出要求, 并对企业自身不符合规范的运作流程进行重组。

企业在对ERP产品进行选型时, 应该严格结合企业自身在生产或者运营管理中的要求, 首先为各种品类的ERP产品在一个划好的范围之内初步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 注重的因素包括:ERP产品提供商的企业实力、服务水平、产品在兄弟单位的运行情况、产品的售后保证以及为未来发展所预留的可扩展性等。在对产品和厂商进行初步选择之后, 再结合企业的管理特征进行下一步选择, 在这个步骤中, 则应注重ERP的实施周期长短、ERP产品在市场上的满意度、产品客户数目等。

2.2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在我国, 一部分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 往往在发展中过于注重自身在短期之内的利益, 对一些看得见的回报投入了许多关注, 而ERP管理模式的特点则决定了它并非一种立竿见影的管理流程和模式, 因此企业管理者的理论素养与管理搜决定了其实施ERP的远期收益。此外, 我国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家族企业, 并未注重企业运营当中的数据管理, 这些企业若想充分发挥ERP的效果, 就应该首先为自身构建足够的数据基础。

因此, 企业的ERP实施若想降低风险, 增加成功率, 就必须通过企业大力推行管理变革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的管理更新与变革首先应该来自上层, 企业的管理层只有充分了解到ERP的重要性和益处, 才能在决策时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从而为ERP在企业的顺利实施提供管理上的基础。企业管理者还应意识到, 成功实施ERP, 势必会在企业的内部结构方面带来变化, 进而引起传统管理流程和管理思想的变更,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在具备改革决心的前提下大力推行管理变革, 从而有助于ERP成功实施。

2.3 构建现代企业文化

健康的企业文化是ERP得到顺利推进的前提。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在企业中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文化体系, 通过探索和创新, 在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符合企业特点的发展模式, 形成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一系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 这些是企业的灵魂和宝贵财富, 从而使企业全员均对ERP项目充满了信心, 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在ERP项目启动的时候, 企业领导应该集合管理层, 通过项目启动会议使员工意识到ERP的重要性以及为企业能够带来的潜在收益, 同时使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企业对ERP的需求以及部署ERP的紧迫性。在此基础上, 以分阶段实施的方式逐步推行ERP模式。通过定期总结试试效果, 使全体员工能够在新型企业文化的氛围之下逐步理解ERP的内涵以及先进性,

3 结语

ERP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益处, 但是在我国的运用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许多应用模式还远未成熟, 面临不少需要应对的风险。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逐步深入, 对ERP风险的分析与应对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建, 翟群.实施ERP战略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20) :29-31.

[2]周建, 褚太国.实施ERP战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J].运筹与管理, 2012 (7) :90-94.

[3]卢新华.我国企业实施ERP管理的风险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 :23-25.

[4]张振华.探讨企业ERP系统实施的风险问题[J].企业管理信息化, 2011 (11) :61-66.

医院会计管理风险与防范探讨论文 篇5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客观分析,并详细探讨了具体的风险防范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医院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医院;会计管理;风险分析;防范策略

医院会计管理内容涉及面十分宽泛,包括各种药品、物资、设备等庞大的数据信息,仅仅依靠传统的会计管理手段显然难以满足当今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医院所有的财务数据资源统一纳入信息化系统中以充分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有效促进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不断朝着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受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资源数据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全面保障,会计管理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为此,医院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医院会计管理存在的风险,进一步推动医院会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1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的风险分析

1.1信息系统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环境日趋复杂,基于网络技术的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潜在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一旦系统感染病毒或者被骇客入侵,会计数据信息很容易遭盗取或丢失,严重影响到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此外,由于部分会计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水平较低,不能够及时地将系统中的财务数据信息转移至储存卡中,导致数据丢失后难以再次找回,从而给医院会计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

1.2内部控制体系薄弱

信息化背景下,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医院能够快速便捷地对各项财务工作实施统一化的管理,尽管这一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同时也使得各部门的职责界线变得逐渐模糊,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医院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力度,导致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较多,潜在风险增大。

1.3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偏低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在摒弃传统的手动抄写、记录、运算等工作方式后,会计管理人员拥有更多的时间对数据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研究。然而,就目前来看,多数会计管理人员只是学会了使用一些日常办公软件,忽略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此外,由于网络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医院会计管理人员不能准确掌握不法分子的犯罪动机,自然也就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导致医院会计管理潜在的风险越来越大。

1.4软件使用风险

部分医院为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私下购买或自主研发了新的会计软件,然而这些软件与复杂多变的市场机制相比往往不够成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会给医院会计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安全风险。此外,由于会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水平普遍不高,在没有充分了解软件功能的情况下便开始投入使用,导致会计软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

2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医院会计管理风险防范的具体策略

2.1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会计管理工作时,医院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对医疗数据资源档案进行妥善的管理与备份保存,以免当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由于数据丢失而导致医院的各项运营活动受到影响。首先,医院应结合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档案管理方案,针对重要的数据资源进行备份工作,定期更新、检查档案资料库以确保会计管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其次,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会计管理人员应对医院重要的会计信息采取加密保护措施,同时设置浏览权限,一旦检测到不安全因素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予以解决。最后,增强会计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信息预警能力,一旦发生风险事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紧急应对措施,避免重要文件信息的丢失,尽可能地降低会计管理的风险。

2.2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信息化背景下,医院要想实现对会计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有必要先加强对其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保证各项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方面,医院要加强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从医院实际预算收入情况出发,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及工作计划,确保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此外,对医院资产实施统一化的管理模式还能够有效加强对药品、设备、库存物资等内容的核算管理。另一方面,从会计内部控制视角出发加强审计管理可以有效规避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医院会计管理的质量。医院应对各个科室、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提高审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医院管理者还应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监督工作,及时指出医院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有效规避会计管理风险的目的。

2.3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医院会计管理工作职能的逐渐细化,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外,还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因此,医院要针对会计管理人员开展必要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第一,医院领导层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医院要着重培养会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是对一些处于重要岗位的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对会计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短期培训工作。例如收费窗口、门诊窗口等岗位的会计人员同样需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信息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会计管理工作的进行。最后,会计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觉悟,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活动中。会计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日常工作机会,主动学习、了解更多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充分确保医院会计管理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2.4加大会计软件的研发力度

科学先进的会计软件在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医院加强会计管理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之一。规范软件研发行为是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医院会计管理风险预防的前提保障。一方面,医院要提高自身的科研技术水平,加大对会计软件的开发力度。在开发过程中,为提高软件的保密性能,技术人员可以在某些功能方面予以一定的限制,例如给软件增加密钥等。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还应加大对软件研发的审查力度,不断规范会计软件的开发行为,尤其是对于医院内部自主研发的软件,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实验观察,全面检验软件的功能,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标准并且符合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需求。此外,医院技术人员在研发会计软件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事先全面收集与会计管理工作相关的数据资料,科学权衡各种软件的利弊分析,以确保最终研发出来的软件具有实用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信息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医院要想顺利实施各项运营活动,有必要先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因此,医院要从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入手,加强对会计管理相关部门的内部控制,同时还应注重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信息综合素养,加大会计软件的研发力度,全面促进医院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宏.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总会计师,2016,(06).

[2]庄灿霞.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的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6

关键词: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风险分析风险管理

1建设工程招投风险分析与管理

建设工程风险主要来源于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人员风险、材料设备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这些风险只能依靠项目管理人员分析预测。

1.1设计技术风险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实施的龙头,没有一个完善的设计,无从谈及招标及合同。设计变更是造成工程索赔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工程招标之前应尽量完善设计工作。只有避免在设计方案不确定时招标,才能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设计方案是否确定应做为是否开展招标工作的先决条件。

1.2施工技术风险

在设计方案确定的情况下应研究施工方案,因为任何施工方案都不能保证没有变更和索赔。每一个施工方案,无论它是传统的还是新创的,都有自身独特的优点和局限。业主必须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考虑和评估,当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时,工程变更与索赔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所以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

1.3自然及环境风险

自然及环境风险包括洪水、地震、火灾、台风、雷电等是不可抗拒自然力,另外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气候、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招标人在起草招标文件时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不可抗力的级别加以界定,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充分考虑自然及环境影响对工程的影响。对不可抗力如何界定是关系到工程实施过程中风险分担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类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到工期延误的补偿。

1.4政治社会风险

政治社会风险表现很多,项目管理人员除了要求具备丰富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还需具备政治头脑。例如,国内某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但此时政府投资方却发现整体投资规模过大,要求重新调整工程规模,工程开标半年以后仍未定标,投标书早已超出了投标有效期;另-BOT引水项目,招标工作业已完全,但由于连续干旱,水源馈乏,政府不得已迫使该项目流产。按《招标招标法》规定,出现上述情况时招标人要给予投标人予经济补偿,因此招标人应为此付出代价。以上两个举例在工程实施中不在多数,但以上两案例却是事实,这不得不提醒招标人在招标时应慎重。

目前,招标人承担最普遍的政治社会风险是拆迁问题,在城市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拆迁问题而造成的工期延误比比皆是。工程延期使得招标人要承担工期延误及工程延期索赔的双重风险。如何解决由拆迁而造成的风险,需要招标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妥善处理。

1.5合同风险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在工程实践中,采用哪一种合同计价方式,应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招标人对筹建工作的设想,对工程费用、工期和质量的要求等,综合考虑进行确定。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在起草合同文件时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1.5.1选择合适的合同计价形式

根据不同工程项目内容选择不同合同计价类型。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

对于施工条件较好,工程量变化不大、施工工艺成熟的项目,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固定价合同方式,以求得承包商在竞争中较低的报价。

对于工程量变化较大的项目,采取可调价合同,在工程量可能变化的幅度范围内采取不同的结算单价。

对于招标阶段建材市场价较高的项目,一定要在合同增加材料调价条款,因为招标阶段与实施阶段有一个时间差,在这一个时间段攀升较高的材料降价的可能性较大,而继续涨价的空间较小。

对于工程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尚未全面确定,投标报价的依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招标人因工期要求紧迫,必须发包的工程;或且招标人与承包人之间有着高度的信任,承包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特长或经验。由于在签订合同时,招标人提供不出可供承包人准确报价所必需的资料,报价缺乏依据,因此,在合同内只能商定酬金的计算方法,即成本加酬金的方式。以成本加酬金这种计价方式签订的合同,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招标人对工程总价不能有效的控制:二是承包人对降低成本不太感兴趣。因此,采用这种合同计价方式。其条款必须非常严格。

1.5.2严密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合同的载体,合同是索赔的依据。完善的合同可以防止或减少争议,从而减少费用,如果在合同中没有严密的表达,很可能给工程索赔留下隐患。

1.5.3合理的风险分配

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风险应由有关各方分担,而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制的一方承担,符合这一原则的风险转移是合理的,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效果。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造成招标人在招标人做出很多不对称的合同条款,通过风险转移条款转嫁了,但由于风险责任与权力平衡的关系,这种转移后面往往隐藏着更大风险,如某些承包商,为了抵偿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加大索赔力度,将主要精力放在索赔上,不但影响工程投资,进而可能影响施工进度、质量;某些承包商由于承担了较大的风险损失,不得不依靠偷工减料争取利润空间;甚至某些承包商由于风险造成的压力,无力施工,企业倒闭等。由此可见,合理的风险分配显得同样重要。

从工程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因为项目参加者如果都不承担任何风险,他就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也就没有控制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搞好工作。因此只有让各方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通过风险的分配以加强责任心和积极性,达到能更好地计划与控制。

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一是风险的责任和权力应是平衡的。有承担风险的责任,也要给承担者以控制和处理的权力,如果有了某些权力,则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二是风险与机会尽可能对等,对于风险的承担者应该同时享受风险控制获得的收益和机会收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勇于去承担风险;三是承担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承担者应该拥有预测、计划、控制的条件和可能性。有迅速采取控制风险措施的时间、信息等条件,只有这样,参与者才能理性地承担风险。

符合工程项目的惯例,符合通常的处理方法。如采用国际惯例FIDIC合同条款,就明确地规定了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风险分配,比较公平合理。

2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

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并不能担保及转移建设工程的所有风险,建设工程自身及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给人们全面地、系统的识别工程风险带来了许多具体的困难。

2.1工程担保

工程担保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招标人来说,担保需要分阶段设置实施:招标投标阶段的投标担保;工程实施初期的预付款担保;合同执行过程中履约担保;工程保修期保修担保。作为投标人来说,政府为保证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而设立的业主支付担保无疑给处于买方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施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些担保做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从属合同在招投标阶段必须精心设置。

2.1.1投标担保

投标担保可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投标保证金等方式,具体方式可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投标保证金的,在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5个工作日内,向未中标的投标人和中标人退回其投标保证金;除不可抗拒因素外,投标人有以下两种情形的投标保证金将不予退还:①招标人在规定的投标有效期内撤销或修改其投标文件;②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无正当理由拒绝签合同协议书或未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履约担保。实行合理低价中标的,也可以要求按照与第二标投标报价的差额进行赔偿:除不可抗拒因素外,招标人不与中标人签订工程合同的,招标人应当按照投标保证金的两倍返还中标人。

2.1.2预付款担保

预付款担保是为了保证承包人因经营状况不良或某些原因挪用、转移预付款无法按合同规定完成相应工程内容而采取的措施。预付款担保在发包人支付预付款之日至发包人按合同规定向承包人收回全部工程预想付款之日有效,担保额可根据预付款扣回情况而递减。

2.1.3承包商履约担保

履约担保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履约保证金的方式,也可以引入承包商的同业担保,即由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商为其他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

对于履约担保,如果是非业主的原因,承包商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担保人应承担其担保责任:一是向该承包商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援助。使其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二是直接接管该工程或另觅经业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负责完成合同的剩余部分,业主只按原合同支付工程款;三是按合同约定,对业主蒙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实行履约保证金的,应当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执行。《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供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第60条规定:“中标人不履行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履约保证金不予以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履约保证金数额的,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

2.1.4质量保修担保

在《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对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保证保修责任的落实,应建立工程质量的保修担保制度。通常,监理人从第一个付款周期开始,在发包人的进度付款中,按专用合同条款的约定扣留质量保证金,直至扣留的质量保证金总额达到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金额或比例为止。质量保证金的计算额度不包括预付教的支付、扣回及价格调整的金额。在合同约定的缺陷期满时,承包人向发包人申请到期应返还承包人剩余的质量保证金金额,发包人皮在14天内会同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核实承包人是否完成缺陷责任。如无异议,发包人应当在核实后将剩余保证金退还承包人。在合同约定的缺陷责任期满时,承包人没有完成缺陷责任的,发包人有权扣留与未履行责任剩余工作所需金额相应的质量保证金余额,并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要求延长缺陷责任期,直至完成剩余工作为止。

2.1.5业主支村担保

多年来,由于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惊动了中央,业主支付担保由此而生。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对项目积极推行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等风险管理方式”。业主支付担保是保证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为业主提供的,保证业主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条件,如期将工程款支付给承包商,如果业主不能按合同要求支付工程款,将由保证人负责向承包商履行支付责任的信用担保。业主支付担保是与承包商履约担保对等的反担保措施,它作为一种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守信履约,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风险管理机制。

2.2工程保险

我国目前虽已开设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但真正投保的工程却不多,参加工程保险虽然能使建设工程发生重大损失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及时得到赔偿,使建设工程实施能不中断地、稳定的进行,从而最终保证建设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但保险的缺点首先表现为机会成本增加,其次工程保险合同的内容较为复杂,保险费没有统一固定的费率,需根据特定建设工程的类型、建设地点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质、水文等条件)、保险范围、免赔额大小等加以综合考虑。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工程保险费用没有列入工程概预算。

目前,纳入国家法律的保险是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建筑法》第48条规定:“建筑职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据此,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属强制性保证。投保人是施工企业,也可以由施工企业委托项目经理都代办。被保险人应当是施工现场上的作业人员及其管理人员,包括房屋拆除现场的有关人员。保险期限应当自批准开工之日起至合同竣工之日止,因故拖延工期的,须办理保险顺延长续。意外伤害保险费应列入直接工程费中的现场管理费,计入工程成本。

工程担保及工程保险做为规避风险的常规方式,应得到招标双方的重视。工程担保制度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已经较成熟,而工程保险则需要我们继续探讨与研究。

3总结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7

一、我国银行平台贷款的风险分析

(一) 我国银行平台贷款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2009年初, 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 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 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渠道”。这一规定被认为是国家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与鼓励。截止到2009年5月末的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政府融资平台有3800多家。它们的负债总额由2008年初的1.7万亿元升至5.26万亿元, 其中85%来自银行贷款。之后, 银监会一份资料透露, 到2009年6月末,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以下各级政府设立的平台公司合计达8221家, 银行对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总额达8.8万亿元, 贷款余额超过5.56万亿元, 几乎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国债余额。银行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数量与规模上开始呈飞速发展的趋势, 直接导致了融资平台数量的急剧增长, 造成了部分地方政府的负债状况达到极限。

实际上, 对于银行发放给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中, 其实际的偿付能力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众所周知, 融资平台公司在高管的任命上采用行政化的手段, 对于投融资平台这种强调比较专业的金融知识的公司来说, 其专业能力能否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是个大大的问号。同时, 融资平台公司的投资决策上也往往受到行政的干预, 政府官员们往往追求地方GDP高速增长的目标, 过分追求城市建设的规模、速度, 从地方官员个人的角度上, 在融资平台投资上存在政绩趋利因素。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 晋中市2010年6月末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33.9亿元, 仅占到全市贷款余额的7.9%, 但因其贷款大都是2008年以来新发放的, 新增额占到近两年来全市新增贷款的20%以上。贷款平均每年以2倍的速度递增, 由于其80%以上贷款由政府信用担保, 一旦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 这些“隐性债务”必然显性化。像这种以“前人借债, 后人还钱”、“新官不理旧账”等不顾地方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的盲目的投资, 很可能会催生资产泡沫, 导致银行的平台贷款的重复滥用。

目前, 我国银行平台贷款的使用上也存在着重大的问题, 大量的资金投向和领导政绩相关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上, 银行在对发放这些贷款上单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 缺乏长效的问责机制和投资决策失误的债务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同样, 对于银行负责人来说, 出于业绩考核和规避个人风险等一些机制上的原因, 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向投融资平台, 其个人也可以免责。

(二) 我国银行平台贷款面临的投资压力进一步加大

1. 项目评估困难。

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对于加大政府投资, 拉动区域经济, 扩大区域筹集项目金, 引导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其所从事的大多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如高速公路、桥梁、输送管道、交通枢纽等, 此类投资项目具有经营周期长、服务价格易受政府政策影响、垄断性高等特点。银行在对于此类项目进行评估时面临诸多困难, 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面临的不确定性较之其他项目更多, 银行在对这些项目的还款能力和项目期限上评估难度加大, 这也直接导致银行自身信贷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

2. 政府融资平台强势地位导致银行监管的弱势化。

在我国信贷和证券市场运行中, 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备是当前的客观现实。在这样的条件下, 商业银行为了克服信息不对称、不完备的市场缺陷, 规避市场风险, 银行往往会要求融资平台公司将政府资产和政府信誉作为其融资的重要担保和信贷抵押, 但由于政府融资平台所从事的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大, 各银行在竞相争夺客户的谈判中常常由于市场竞争的因素将资金价格以及贷款条件大大放松, 导致银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跟踪检查”的三查制度流于形式。因而出现平台贷款资金大量被挪作他用, 重要担保、抵押品失效等不良现象, 在信贷管理中出现多个环节的风险叠加效应, 使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处于被动局面。

(三) 我国银行平台贷款所引发的风险表现

1. 项目合规风险。

在投融资平台的运作过程中, 地方政府依托其强势地位, 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政府承诺函和土地 (或土地收益权) 是被银行最为普遍接受的担保、抵押方式。在融资平台的掩护下, 可以将借贷资金转化为子公司的资本金或项目资本金, 从而掩护项目公司“空手”举借债务。这就造成了多头举债, 使得融资状况不透明, 责任主体模糊。同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运作缺乏约束, 使得银行对于政府融资平台的资本金, 信贷资金的运用, 资产负债状况和偿还能力等难以掌握清楚, 造成银行难以实施有效的风险监控。

2. 融资平台的偿付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多数投向于低盈利或非营利性的公共设施。在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投资项目缺乏稳定现金流和效益性的情况下, 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的偿还往往依靠土地出售收入所得, 因此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拉高土地价格的动力, 这会进一步推高产价格, 加大房地产泡沫。一旦未来出现经济周期下行风险, 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挫, 融资平台公司收不抵支, 银行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偿还问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3. 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项目主要以城市建设项目为主, 银行贷出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多数具有长期性, 银行自身的资金来源往往受到金融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等影响, 在经济大环境不良好的状况下, 这种长期化的信贷结构让银行面临着很大的流动性风险。

4. 担保抵押物的风险。

政府融资平台的担保措施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抵押、收费权抵押和财政还款兜底承诺。当第一还款来源无法偿还本息时, 担保措施的实现效率就变成影响银行资产保全的重要因素。目前, 地方平台债权的抵押品存在无效抵押的状况, 出现了对于政府承诺的, 未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 出让收入的承诺, 已规划土地储备抵押等无效担保的抵押。银行为防范贷款风险, 通常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融资担保。为了让融资平台公司能从银行获得贷款, 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向银行出具各种形式的担保, 这当中既有地方人大、政府出具的还贷支持性文件, 也有地方财政出具还本付息的承诺函。然而一纸“担保函”并不能降低这一借贷行为的风险, 因为真正使用资金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并未向银行提供有价值的地方财政收支决算报表等依据。缺乏了有效落实合法的抵押担保,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5. 企业的还款违约风险。

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所涉及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 如高铁建设、保障房建设等等, 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中银行往往会抑制信贷规模。如果银行不继续向融资平台公司投放贷款, 就会使得项目停止建设, 延长或影响项目的建设期、运营期, 产生了还款违约风险;而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继续投放贷款, 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企业的贷款投放, 增加其他企业的经营难度, 降低其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这些方面无形中会造成银行整体的信贷投资管理难度。

二、防范和化解我国银行平台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违约处罚力度, 加大违约处罚成本

目前, 部分政府融资平台已经出现了违约现象。这也间接反映了平台贷款风险正在逐步的释放。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地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最终责任人。同时, 应该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的管理制度, 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许多是从2009年国内经济大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成立的, 具有明显的政策效应, 许多平台公司从本质上看, 就是地方政府向银行借贷的一个载体, 缺乏规范、成熟的运作模式, 对贷款投资仅仅单纯的从政绩趋利的角度出发, 是一时冲动的短期行为, 有的政府官员甚至对融资抱有“有借不还”的侥幸心态, 不仅造成了大量平台贷款的资金浪费, 而且也逐步影响着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 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监督力度, 提高风险管理不合规的成本, 支持规范管理, 加大对贷款条件落实, 抑制银行间弱化风险管理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强化银行业风险管理意识。

(二) 构建评估机制, 重视项目贷款合同的评估与审核

对于我国银行平台贷款需要构建一套评估机制, 同时也要加强对项目贷款合同的评估与审核, 对于项目贷款合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应积极迅速地进行修改。第一, 地方政府应及时建立财政负债规模公开机制。财政数据应提供详细的财政收支表、政府融资平台总贷款金额以及担保的规模数据, 以便银行全面了解当地财政收支的重要信息, 提高项目风险评估和信贷资产管理效率。第二, 地方政府应建立偿债资金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政府融资平台偿债资金, 减少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 提高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效率。第三, 银行对于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经营周期长、政策性强等问题, 与政府融资平台加强协调工作, 根据实际的生产经营能力评估项目合同固定利率、付息周期、债务期限等问题, 帮助政府融资平台合理渡过偿债困难期, 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

(三) 构建银行与政府的合作机制, 落实地方平台债权的合法抵押问题

银行要审慎开展和地方政府的合作, 包括战略合作。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可以有效加强信息之间的沟通、交换。对于政府融资平台恰当处理清偿债务, 降低融资成本,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相关权益等有很大帮助。通过银行与地方政府的相关合作, 银行的相关经验能有力地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也能有效防范政府官员兼任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层人员等不规范现象。同时, 从担保措施上银行也能更加更有效保全银行资产。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一定程度上能落实好地方平台债权的合法抵押问题, 银行能够更好的跟踪贷款, 跟踪抵押品, 防范无效担保的抵押问题, 促进银行与地方政府互利双赢。

(四)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我国银行平台贷款的规模急速膨胀, 是地方政府融资冲动的集中反映, 解决好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非一时之急所能解决, 还需要从金融法制的角度落实到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目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非法律概念, 法律上也没有明确将融资平台与公司之间相界定。现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是以国有独资公司形式出现的, 但深入分析得知, 政府融资平台并不具备公司的实质性特征。从《公司法》看, 公司应具有营利性的特征, 并以独立财产、独立责任和独立组织作为三大支柱。政府融资平台多以公益性项目为主要职能, 有些并不具有营利性。从成立之初就很难在财产和责任上实现独立, 在成立后政府也并不为融资平台公司设立独立的组织, 显然政府融资平台并不具备公司的特质, 对平台贷款的追偿从法律角度上也不能完全以对公司的名义进行索赔。因此, 应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地方融资平台的含义、性质、职能以及法律地位等, 明晰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相关法律诉讼,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实现金融法制的有效建设, 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五)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构建社会舆论监管环境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问题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 银行也对融资平台进行相应的关注。很多银行也深知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将面临坏账的危险, 但是银行却依然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贷款, 并且贷款规模越来越大。究其原因, 一方面银行对于若出现平台贷款坏账的问题, 相信将有国家信用的担保;另一方面, 则是出于地方政府权力对银行贷款发放问题的制约。目前,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越来越大, 防范风险已是当务之急。面对地方政府盲目的投资冲动与权力制衡的弊端, 必须加大社会对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宣传力度, 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舆论监督环境。

摘要:随着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 对我国房地产资产泡沫化的探讨逐步深入, 同时立足于房地产不断升值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日益加大。伴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高峰期的临近,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偿付问题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出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的风险管理面临着诸多困难。研究防范与控制银行平台贷款风险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平台贷款,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龚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分析[J].现代营销, 2011 (5) .

[2].王飞麟.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问题研究[J].学习与实践, 2011 (1) .

[3].党均章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析与思考[J].银行家, 2010 (4) .

[4].吴变兰等.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个案调查与分析[J].中国金融, 2010 (16) .

[5].彭杨傅.贷款三查制度[EB/OL].http://wenku.baidu.com, cn, 2011-09-27.

[6].敬志红等.我国地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求索, 2011 (5) .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8

一、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风险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中, 因其存在, 致使企业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当然, 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得企业的收益增多, 也可能减少企业的收益。然而, 在具体的经营运作中, 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其对于减少企业收益方面的影响。那么,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作为风险中的一部分, 其必然存有风险的基本特征。并且, 企业在进行各项财务活动时, 当各类无法预知的、随机变化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存在时, 极有可能背离方案制定的初衷,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收益。而这些因素的存在、变化是随时的, 是无法预料和掌控的, 因此它是不会消失的、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所以, 企业税务筹划将必然存在于企业经营生产活动当中。其对于企业的影响也许不同, 但是将一直伴随在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因此, 为了最大化地规避风险, 达到降低税负、增加收益的目的, 企业应在相关制度、法规下, 合理、科学地进行相关方案的制定与规划, 力求将各类风险规避到最低。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特点

1.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

任何风险的存在都是一种客观事实的体现, 其存在不会因人们的意识而消失。对于企业而言, 其所经营生产的大环境存有较多的不确定性, 因而税务筹划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风险的存在是不存有可控性的, 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济体系、经济环境的转变中而相应变化着。而企业税务筹划管理风险作为财务管理风险中的一部分, 其形态、结构势必将随着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而这种变化是随机的、无法确定的。

3.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具有可度量性

在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中, 我们可采用收益率与离散程度来对其进行衡量。虽然由于税务筹划管理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的, 是无法避免的。但是, 企业中的相关财务人员可根据相关的财务知识来对其进行度量, 从而根据风险的程度, 来合理化地制定相关的税务筹划方案。

4.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具有效益性

在财务管理的知识学习中, 我们都知道, 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在损害到企业利益的同时, 也很可能为其带来其他方面利益。而是否能取得效益, 则取决于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是否合理, 是否科学。就这一角度而言,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是具有效益性的。

5.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具有多样性

由于税务筹划是贯穿于企业经营生产始末的, 将涉及到经营生产中的多个环节, 因而将会在不同的环节中产生不同的风险诱因, 并相互影响。因此, 就这一层面而言,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是具有多样性的。

三、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形成的原因

1. 企业税务筹划主观判断偏差是引发风险的原因之一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制作, 是相关人员根据当下税务政策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的, 因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纳税人主观判断若是出现偏差, 势必将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税务筹划风险。这种风险将会为企业带来两种结果:一是成功, 一是失败。而这种主观判断的偏差主要发生在对于税收政策、自身企业各方面条件认识的理解、判断错误上。就这一角度而言, 企业税务筹划主观判断偏差是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2. 企业税务筹划时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的限制性

任何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在制作时, 都要受到自身内在条件与外在税务政策两方面条件的限制。其实, 税务政策中很多优惠条件的使用都是有要求限制的, 并非可随意性应用的。因此, 若是企业一味地因为这些政策的应用而对其自身的经营做出调整时, 将很可能限制企业经营的灵活性, 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无形中为企业税务筹划带来了风险。不仅如此, 相关的税收政策会随经济的变化而相应地做出调整,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企业税务筹划时的难度与风险。从这一角度来看, 税务筹划时, 内在与外在相关政策、条件的限制性是引发风险形成的原因之一。

3.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相关制定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

任何方案的制定, 都是需要由相关专业人员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 并结合当下相关的税务政策来完成的。在制定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将决定制定出的税务筹划方案的成功与否。一般情况下, 纳税人自身的业务素养越高, 制定出的纳税筹划方案成功为企业避税、提高效益的概率就越高;反之, 所制定出的税务筹划方案失败的概率就越高。而当下, 各企业内相关财务人员的整体素养、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掌握情况都不是很理想, 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加大了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由此总结得出, 企业税务筹划时, 相关方案制定人员的自身专业素养是诱发风险的因素之一。

4. 企业税务筹划中相关条款认定的偏差是引发风险的原因之一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策划的合法性是方案可实施的根本所在。而其最终的确认在于:相关的税务部门对于企业税务筹划方法的认可。此时, 其才能被合法地应用于企业的会计实务处理中。而当下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条款的不明确性, 会令不同的人主观上产生不同的认知, 进而便出现了认知偏差。而相关制度的弹性, 使得对政策的把握存在较大的自由空间, 因而导致纳税筹划的认定出现偏差。不仅如此, 相关审核人员自身素养同样将引发对于企业税务筹划认知的偏差。而这一偏差的出现, 将加大企业税务筹划方案被认定为不合法的概率。此时, 税务筹划方案不仅未能起到制定之初的目的, 反而将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即引发风险的发生。就这一角度而言, 企业税务筹划中相关条款认定的偏差, 是引发风险的原因之一。

四、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相关应对策略

1. 提前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管理, 提高人员素养

对于任何方案的制定, 有效、正确的信息提供都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同样应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为企业税务筹划做好基础性准备。大致上可将信息分为: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企业当下、过往的经营环境、情况等。只有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 才能更为准确地理解, 进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企业税务筹划方案, 极大程度地规避掉税务筹划风险。

而高效的筹划活动, 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税务筹划人才。因此, 以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培养、提升税务筹划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 是有效规避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方法之一。

2. 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并灵活地来应用方案

制度的制定是高效实施税务筹划的基本保证, 而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将有效地规避掉税务筹划的风险, 避免因部门小利而损害到企业整体利益等此类情况的发生。不仅如此, 在进行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时, 应适应当下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外部政策, 适时地、灵活地来对企业税务筹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 将风险最大程度地进行规避, 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五、结语

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然而, 科学、合理地运用可有效地规避风险, 能够最大化地降低企业税负, 进而提高企业收益。

参考文献

[1]杨焕玲, 孙志亮, 郑少锋.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分析及其控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2]魏晓丽.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规避策略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30) .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9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低下

在银行监管部门的推动下,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做了许多工作,但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处于较低水平,与外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1)在安全性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隐形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潜在风险较大,隐含着相当大的危机。贷款投向结构的不合理和贷款集中度高度集中是风险的主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投放于工农业传统产业和房地产业,这些行业和产业关联性强,竞争力较差,抵御周期性的经济金融危机的能力不足,一有风吹草动,风险极易转嫁到商业银行。(2)在流动性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信贷资产流动性差,资金周转缓慢。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自有资金少,生产资金几乎全靠银行信贷支持,短期流动资金大部分转化为铺底流动资金,失去了信贷资金的有偿周转特性。资料显示,国有企业对银行的负债率到2006年高达82%,对银行的归还率从1983年的93%下降到2006年的72%,非金融企业存贷款差从1992年的200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100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企业长期占用着银行资金。

(二)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信贷风险加大趋势

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贷款80%以上投向国有企业,并集中于传统产业和行业,而这些产业和行业近年来整体经济效益持续滑坡,银行信贷风险加大。另一方面,伴随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深入,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化改革,如向社会公众披露经营信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分业经营界限将日趋模糊等,这些既增加了银行经营灵活性,又加大风险。此外,一大批有实力、有效益的外资银行已经或即将来华抢滩设点,带来冲击加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优质客户流失、客户群体边缘化危险,信贷风险加大。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信用机构,信用活动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信贷风险是客观、必然存在的。从理论上看,信贷风险主要有政府政策、企业经营和银行管理三方面的原因。下面,笔者主要从银行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商业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贷管理体制,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从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看,还存在以下问题:(1)信贷风险定位不够准确,重操作风险控制,轻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其他风险研究。(2)风险预警不够及时,风险发现滞后、政策滞后、管理滞后、查处滞后、整改滞后。(3)风险分析工具不够,对风险的潜在性无法及时或准确预见,对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防范能力不强。

(二)信贷资金运动的不确定性

信贷资金的完整运作过程包含着由货币资金——信贷资金——生产经营资金——信贷资金——货币资金的转化与复归。这一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从而诱发信贷风险。这些因素有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波动因素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缺陷等。

(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有待完善

从管理体制上看,组织结构不合理,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总体上测量把握风险状况;缺乏独立的风险监控程序,致使管理层、决策层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用状况。从经营机制上看,信贷人员的责、权、利不统一,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充分货币化,贷款的安全性与个人受益不挂钩。

(四)商业银行信贷员工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商业银行未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不了解,对企业信用和经营活动把握不准,导致决策失误;道德意识不高,以贷谋私,造成信贷风险甚至损失。

三、治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通过上述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信贷风险的现状与原因的分析,从银行管理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治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一)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信贷风险监督机制,即以统一法人管理为基础,以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以授权授信、内部审计稽核为保障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信贷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即以贷款风险分类为基础,设计一整套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以分析、识别、监测和警示银行的信贷风险。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抵押、质押、担保手续,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得到补偿,同时,结合实际,落实一般呆账准备金与专项呆账准备金制度。

1.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

目前贷款的五级分类虽然被各行所采用,但实行的是双口径控制,对五级分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科学划分贷款风险类别,不但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转化措施,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及早对风险贷款做出补偿措施。严谨的、科学的五级分类法需要对每一笔贷款、每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分析、损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因素以及贷款担保进行分析,在综合上述各种量化和非量化判断的基础上,将贷款正确地划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应根据审慎的会计原则,针对每笔贷款风险计提专项贷款准备金,弥补和抵御已经被识别的信用风险。

2.建立全过程的风险监管机制和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体系

要跟踪研究内控模式,建立标准化的内控制度,明确贷前调查、贷款审批、贷后检查、贷后管理各环节的权限与义务;要建立贷款预警机制,强化贷款全过程管理。

3.实行贷款分散管理

贷款分散的方式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有三种:资产多样化、单个贷款比例控制和贷款的灵活分散。资产多样化。也叫资产多元化,通过降低贷款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增加非贷款资产的种类,可以降低银行风险。我们常说我国银行资产比较单一,实际上是说贷款在我国银行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过大。要减少我国银行的风险,就必须降低贷款在我国银行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提高非贷款资产所占的比重。单个贷款比例控制即通过规定贷款人对单个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贷款人资本余额的一定比例,使贷款分散化。贷款分散主要包括借款方的分散和贷款方的分散。贷款方的分散主要指一笔贷款由多个贷款人共同提供,该笔贷款的风险因此由多个贷款人共同承担,该笔贷款的风险就得以分散。

(二)建立信贷专家管理队伍

1.要将行政管理权与信贷业务决策审批权分离,突破长期以来银行内部只要拥有行政管理权就自然拥有信贷业务决策审批权的模式。

2.要使专业人员审查审批信贷业务的权限有所差异,可根据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分为资深、高级、中级和初级信贷审查审批人员,每一级又可分为若干档次,使专业人员的审查审批权限拉开距离,并有一个较大的激励和晋升空间。

3.要取消“职权终身制”,审批权限的大小完全根据其信贷业务人员的工作实绩,随时调整,专业人员一旦离开专业岗位,审批权限即被自动取消。

4.要鼓励信贷专业人员职业化,制定一套符合职业信贷人员特点、有利于职业信贷人员成长的办法,引导他们走信贷职业化的人生道路。

(三)创新信贷风险量化评估手段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技术非常丰富,而且分类准确、量化准确,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因地制宜地加以引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技术主要表现在运用内部模型保持最佳资本充足率、运用新技术评估企业贷款人信用、运用新技术管理按揭贷款。

运用内部模型保持最佳资本充足率,就是通过一定方法设计、建立起一套以衡量信贷风险的市场标准为基础的内部计算模型,利用模型测算出在不同贷款组合条件下,银行可承受的亏损额以及相应的资本准备,达到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较具代表性的有经济条件回报模型,资本的风险调节回报模型,J·P·摩根的信贷测量模型等。

运用新技术评估企业贷款人信用,达到管理企业信贷风险的目的,是一种新的尝试。其程序是:运用财务报表系统获得财务分析结果,使银行对分析结构有较大集中控制能力;利用电脑产生分析报告,描述企业的财务表现,帮助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注意重要的信贷风险问题,进行风险评级,利用财务数据监测贷款组合,对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

运用新技术管理按揭贷款,是用统计模型估计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按揭贷款组合中提前还款或呆滞的可能性,估计银行坏账额度,实施风险管理的手段。

(四)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处机制

一方面,要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行长经营绩效考评、机关部室经营管理绩效考评、专项业务业绩考评“三位一体”的绩效奖励体系,适当调整有关资产质量指标,加大以测算利润贡献和风险利润的方式评价资产风险管理的工作绩效,以“明码标价”的方式鼓励化解历史存量信贷风险资产。一是要制定和落实客户授信等级评判和监控的岗位责任制,建立信贷风险监控和反馈责任人制度,并加强检查、稽核,力促贷款风险管理规范化、监控到位化、竞争高效化。二是优化信贷风险控制奖励机制,在贷款营销考核时,要重点考核贷款投向和投量的合理性、合规性、潜在风险性,淡出对贷款发放量的考核奖励;对信贷风险控制的考核奖励,应当改为质量优良的给予重奖,对完成清收不良贷款目标的不奖不罚,超额完成清收目标的给予适当奖励,完不成清收目标的给予重罚,从而有效地促进信贷业务发展、安全和效益的三相协调跨越。

另一方面,体现公正准确的原则,统一处罚尺度,建立恰当的处罚体系,界定呆账贷款损失责任,对信贷调查、审查、检查及审批等岗位因主观原因或未按规定程序操作而造成贷款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按风险程度划分不同等级的责任,明确相关责任人,确定罚款数额标准,统一行政处分和其他处理的适用范围,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上,对一般员工和管理人员需一视同仁。

总之,随着我国伴随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日益激烈,迫切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则是预防和减少不良资产的首要环节,因此,洞悉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探讨有效的风险预测、监控和治理对策,降低信用风险,提高信贷质量,是确保商业银行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摘要:文章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列举了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深入分析了信贷风险问题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信贷专家管理队伍,创新信贷风险量化评估手段,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处机制等对策建议。

风险探讨与分析 篇10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通过引入新技术, 采用新策略, 构建新组织开拓新市场, 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 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以及创造和更新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 给我国银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改变, 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 金融创新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下面我们将对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进行说明, 并通过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及表现的分析, 提出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措施。

二、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 经济全球化提出的金融全球化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 流动规模上升。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和服务品种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需要, 这就迫使我国银行必须进行金融创新, 以实现金融全球化。

(二) 国内外金融市场的竞争迫使我国银行业不得不创新求存

1. 外来竞争。我国入世以来, 金融市场的开放速度加快, 开放程度提高, 外资银行的涌入使得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 内部竞争。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出现, 抢占市场份额。

3. 竞争范围及空间的扩大, 不仅业务上的竞争, 管理竞争、资本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人才竞争等日趋激烈。随着金融服务的增多, 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 在享用现有服务的同时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三、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及表现

(一) 金融创新的同时, 风险一直相伴

下面我们就对金融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说明:

1. 金融创新行为带来的通胀效应。

金融创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通胀效应。主要是因为金融创新行为会导致货币供应主体的扩大, 使货币供应量增加, 而且许多金融创新工具是为了加快资金流动速度, 这就进一步刺激货币扩张。

2. 金融创新行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许多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管制的规避, 这种规避行为本身跳出了现有游戏规则, 在游戏规则之外的行为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较大的不稳定性。

3. 金融创新行为加大了监管难度。

金融监管难度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领域扩大, 监管对象增加;二是表外业务交易的比例上升。

(二) 有其因必有其果, 有风险成因就必然会有风险的出现

风险的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 设计风险。

就是金融创新措施在设计阶段夭折, 主观原因是由于设计者的能力所限, 客观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创新措施不能满足新的市场要求。

2. 价格风险。

市场价格的变化导致金融创新产品的价格变化。

3. 信用风险。

在一些场外交易中, 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 会出现交易者不能履约的情况。

4. 流动性风险。

是指金融创新产品的持有者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以较低价格出手而造成损失。

5. 操作风险。

由于控制系统或清算系统失灵造成的风险。

6. 经营风险。

是指金融机构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导致的判断错误、记账错误、结算错误、交割错误以及合约错误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7. 投机风险。

是指高收益高风险类型的金融产品, 由于投机者的盲目跟从和疯狂哄抬造成泡沫, 一旦泡沫破裂必然价格狂降, 从而造成金融动荡, 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扰乱。

8. 伙伴风险。

是指国内外金融市场以及国内市场的金融市场内部之间的相互依赖, 导致整个金融体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

四、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金融风险的成因及表现,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一) 对监管部门的要求

1. 完善金融法规, 建立健全金融法规。

使金融交易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以消除交易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同时建立风险管理和交易咨询机制, 使各金融机构都有防范风险举措, 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

2. 对金融创新进行全程跟踪与指导。

金融监管部门要有专人参与金融创新, 对金融创新进行全面的了解, 并准确把握其风险, 组织专门人才对新产品进行论证及审定。

3. 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监管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活动, 尽量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于投机性产品要尤其重视。

(二) 对金融创新主体的要求

1. 要树立风险意识。

要在员工中树立风险意识, 把防范风险作为每个人的职责, 在工作中, 严格按章操作, 自觉注意防范风险。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在创新产品时, 要以规避风险为首要原则。

2.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各金融机构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 以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3. 加强内部监管。

首先要提高员工职业道德, 规范员工职业行为;其次要定期进行考核, 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五、结语

金融创新, 机遇与风险并存, 对于风险的防范是一个需要时时注意的问题,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 风险防范措施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健全和完善。

摘要: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调整资产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推动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不断前进, 同时新的金融风险也随之而来, 给资本市场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新的威胁, 因此对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及表现加以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祝广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07, 03:224-225.

[2]成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策略[J].经济与管理科学.金融, 2007, 12:41.

企业合同法的风险控制分析探讨 篇11

有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类别,然后论述这些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通过哪些措施来加强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合同法;风险控制

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交易的重要参与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少不了与其他经济主体签订各式各样的合同。合同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合同法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一方面能规范市场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管理压力。在新的合同法的环境下,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合同法风险的控制,否则一旦管理不善,随之而来的法律风险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由此可见,探讨企业如何加强对合同法的风险控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常见的企业合同法风险

企业合同法风险根据不同的分类可以划分不同的风险种类。根据涉及的法律部门分类,则企业合同风险可以划分为刑事、行政、民事三种风险。而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最普通的莫过于民事法律风险。这种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签订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一方或者双方出现了违背签订合同内容,或者不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行为,从而导致行为主体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企业经营涉及到多个方面,而众多方面的经营活动也需要签订各种合同。根据在经营活动中所需遵循的法律又可以将法律分为不同的风险。例如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就面临着劳动合同风险。根据造成合同风险的因素分布不同,又可以将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其中外部风险又称为不可控风险,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行为去规避这种风险,只能调节自身去适应这种风险。内部风险又称为可控风险,造成这种风险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的管理经营不善,这种风险也存在很多企业当中,这也需要各企业引起重视,加强对自身内部的管理经营监管,有效规避各种内部风险。

造成企业合同法风险的因素多种多样,这主要是由于在签订相关合同法时会涉及到众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由于企业合同制度不完善,会给企业带来企业合同法律风险。企业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法律意识匮乏,在签订合同时未能尽仔细审查的责任,而使得企业面临合同法律风险。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利益的诱导下,与一些皮包公司签订损害公司利益的合同,都会让企业陷入困难的境地。

二、企业合同法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签订众多的合同,而造成各种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因素又种类繁多,企业很难面面俱到。企业合同能否顺利履行,关键在于合同订立和合同履行两个环节,只要企业能够做好这两个环节,便能大大降低企业触碰合同法律风险。要想做好这两个环节,离不开企业对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对于这两个环节的建议措施分别如下:

(一)完善预防合同法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对于合同风险应该提高预防意识,加强对合同法风险预防的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对企业合同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结合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不断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对合同法律管理的水平。企业在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加强对企业合同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合同签订前的审批审查工作,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对相关的流程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制定成制度。制定相应的违反制度惩处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降低企业面临的合同风险,也有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二)规范优化企业合同业务流程

企业合同从签订到履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实施还会带来相应的后果。而这个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能否对合同进行的管理来决定。总体来说,可以企业合同管理华为合同签订前管理和合同签订后行管理。企业合同签订前的管理,对于企业合同风险有着很强的预防作用,一旦双方在合同上签字,便意味着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必须对合同进行充分的审查,对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的复核,这些都离不开企业在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对于企业合同的签订权限以及授权必须有明确的规定,避免企业内部有人越权签订合同,损害企业的利益。企业在签订合同也必须对对方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审核,例如对方的资质是否真实。最后在对合同进行审核时,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用词,规避日后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合同风险。

(三)合同签订之后的履行管理

在前文我们已经论述了企业在签订合同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具体的合同签订之后,企业就应该履行相应的责任,必须做好合同履行的相关管理和组织工作,确保按时履行企业合同。企业合同在签订之后,可能出现在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情况,这就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极容易通常产生合同纠纷,产生合同纠纷之后,在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只能走法律程序解决时,双都要依法进行相关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高麒麟.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研究[J].现代商业,2010(33).

[2]封美术.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管理观察,2010(23).

[3]梁德金.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上半月,2010(7):15-16.

企业税务风险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12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涵义及对企业的影响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无法正确处理需要支付的税款以及其他税务规定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种:企业因为未能承担其应该承担的税费,而导致企业不得不承担起比原始税费更多的罚款和税金,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致使相关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另一种税务风险来自于企业无法及时掌握税法变化情况,而导致企业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使企业承受不必要的税费压力。

二、探讨企业税务风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趋向于全球化,而我国在近年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多的进入世界市场。受复杂的交易类型和多种的企业类型影响,企业需要交纳的税种不断增加。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在承担自身的运营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各种的税费。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税务管理方法来合法的减少企业需要承担的税费,而在这个管理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税务风险产生。这些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可能很严重,也可能微不足道,有时企业因为不当的税务管理而必须缴纳更多的罚金,甚至有时需要承担更严重的法律惩罚。所以,对企业风险进行的探讨,是帮助企业正确规避税务风险的必然途径,它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税务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盈利。

三、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

当企业处于市场中,需要根据市场环境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有时企业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会涉及到股权调整、交易事项或对外贸易等多种事项改变,在这些改变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交纳的税种和税额可能发生改变,进而产生税务风险。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更关注的是运营工作带来的利润和发展,对于相关工作造成的税收细节可能并不关注。举例来说,大型企业往往具有一定数量的子公司或合作企业,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或货物交给子公司和合作企业销售。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子公司的股权分配。如果这个子公司本身的股份有较大比例不属于本公司,那么货物和产品转交的过程中无论是否伴随资金流动,都将被视为销售行为,公司需要为产品的转交行为支付增值税。

(二)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在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大多数企业将关注聚焦在成本核算、生产运营和制度建设上,从而减少在生产和运营中产生的成本。但其中许多管理过程会发生轻微的税务违法行为。其中比较常见的行为包括,职工将正常的生产成本以车费、餐饮等形式报销。这在法律上构成违法行为,但许多企业对这种行为的管理力度都非常弱,而企业对此更是缺乏章程。这种税务问题在短期内看似危害极低,但长期来看将会使企业不得不承担起巨大的税收罚款。这种问题需要依靠企业的财务管理加以控制。

(三)企业管理效力问题

企业正常的税务管理中有一部分应该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控制,而管理工作自然会受到企业管理效力的影响。企业管理层对税务情况的不了解或忽视,会造成企业会计对相关工作的不重视。进而造成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长期坚持固定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对于政府调整的税务情况反应迟钝,不仅无法按时提交企业需要增添的税费项目报告,也无法及时反应出哪些税费企业已经不需要继续缴纳。

(四)会计核算问题

我国的企业在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工作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高效的控制企业的成本以及如何分配企业的利润,而会计从业准则和会计工作人员本身素质有限,各种因素最终导致会计工作信息很难具备准确性和时效性。而阅读这些会计报告并从中获取正确的、需要的信息对企业管理者本身的会计技能有所要求,管理者无法从会计报告中发现某项税务风险正潜在于企业的税务工作中。根据统计数据,因为企业的会计报告不准确、不及时而导致的税务处罚占到漏税处罚的15%。这些处罚不仅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还导致企业的社会声誉遭受损失,并在政府税务机关留下不良记录。可见,企业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是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四、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作效率,能够帮助企业会计部门更快的提供更具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税务报告,帮助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更好的了解企业所处的税务环境和即将面临的税务风险。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完成以下五部分工作: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可以运作的条件,企业内的人员根据制度要求工作;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由专业人员对风险等级、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完善控制活动,使企业内的控制机制形成完整的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加强信息沟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需要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配合,只有加强沟通才能使各部门之间正常进行工作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监督,保证控制制度的行为被高质量的落实,员工严格遵照制度要求进行工作。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关键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反应能力,关注关键环节的工作,确定管理岗位从业人员有从业资格和能力,以有效控制税务风险,减少企业损失。

(二)提高涉税人员素质

提高企业涉税人员的业务素质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基础。企业需要保证为税务管理人员提供进修的时间和渠道,帮助税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企业需要有专门的税务人员针对于政府进行的税务工作,及时了解税收项目的情况,保证税务管理人员能够正确帮助企业规避税务风险。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税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提高涉税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企业还应当加强对税务筹划人员的培训,时刻关注财税政策变化及国家的经济调控方向等,降低税务筹划失败风险。

(三)提高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管理者必须提高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带动其他工作人员关注相关问题。税务管理人员需要仔细学习我国企业相关的税法知识,并将规避税务风险的措施考虑紧企业的运营中去。除此之外,管理者还需要了解本身的经营项目可能涉及的税务风险类型,及时对其采取对应措施。企业经营者应该确定税务风险规避的重点,这是准确识别和评估企业税务风险的必要前提,也是企业经营者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的基础。

(四)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相关制度的建设,聘请合法的中介机构在必要时为企业的管理提供评估帮助,以第三者的眼光来寻找企业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帮助完善。同时,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这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的重要环节。结合企业税务风险评分制度的结论来看,如果企业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得分过低,表明继续使用原有制度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这时应考虑重新设计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以满足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以及企业制度的要求。

(五)提高企业管理效力

当企业的管理效力得到提升,许多企业管理的漏洞都能得到弥补,包括税务风险管理。建议企业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管理效力:引进和使用现代化的税务管理软件来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对于一些人事变动频繁的企业在税务管理问题方面有许多问题。比如说某家大型旅游公司,招聘的外勤导游人数众多,且经常调换岗位、更替频繁。这种情况下仅靠人力进行税务管理容易出现差错,且时效性很差,因此企业管理层决定引进某家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税务管理软件,来对各种企业内的财务工作尤其是其中的税务管理进行集中化的管理。这种软件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来进行税务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多种管理工作,综合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又比如说某家大型软件生产公司,软件产品生产的税务刮泥比较复杂,过去企业经常因为管理漏洞而招致税务罚款。为此企业管理者号召全体员工进行税务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将企业不同环节产生的税费进行匪类。随着员工的普遍税务管理能力提升,很快税务管理中的漏洞就被找了出来。由此可见,企业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监督的行为使企业管理效力有所提高。

(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根据企业会计核算的报告,企业管理者将确定企业应该承担哪些税款,所以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者不仅要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还要提高从会计信息中提取相应税务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点有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改善会计工作的效力。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提升的渠道和时间。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重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完成包括重新评估岗位说明书、人员绩效考核和新员工招聘等工作。

五、结束语

一个管理效力低下的企业很容易发生税务风险问题,通过财务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并使会计信息能够放映出更多问题。相信通过这些税务风险规避措施的应用,企业一定能够在自身利益达成的基础上实现其应尽的社会职责。

摘要:企业运营过程中难免要面临税务风险,采用正确的科学决策能够减轻或消除这一风险。本文阐述了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机,介绍了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起点和如何正确应对这些导致税务风险的潜在因素。

关键词:企业税务,税务风险,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丽.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财经界,2014

上一篇:和谐合作下一篇: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