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2024-07-13

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通用10篇)

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1

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廉政风险点是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不廉洁行为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得到加强,但商业贿赂案件仍时有发生,如何做到依法行医、廉洁行医仍是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有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

身在公职部门,不管什么岗位,都因职而有权,都有廉政风险,都需要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和制度意识。为探索源头防治腐败,首先就是要自己查找廉政风险,使部门职责、内部管理、重大事项决策、财务、药品、设备、基建项目等易出现的问题一目了然,然后针对性的制定防控廉政风险计划,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廉政风险的发生。纵观近几年国内发生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案件以及卫生行业一些不正之风,得到医院有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点,具体如下:

风险一: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工作不到位,导致教育活动往往只注重形式,甚至走过场,没有使受教育者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从而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因而一些医务工作者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丧失,出现索要、收受“红包”、开大处方、吃“回扣”等现象,从而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风险二:管理不到位。医疗行为不规范是直接原因。医院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未能真正落实到具体环节、具体人。特别是对一线工作人员无法落实到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导致违规违法现象。

风险三: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权力滥用缺乏有限的制约是主要原因。医院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可能还存在监督制约机制软弱无力的问题。由于权力集中在某些干部个人身上,是否依法行事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良知,加之内部监督机制又不健全,检查监督不及时,不到位,形成一些监管漏洞,助长个别干部独断专行,我行我素,导致职务犯罪案件发生。

风险四:医院完全商业化运作。医院为追求经济效益,改善医疗环境,增加职工收入,对科室采取与经济考核挂钩的经营方式,或实行收入提成方式进行,使科室、医务人员为了增强更多的效益,从而不完全“对症下药”,不顾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出现乱开药、大处方、用贵重药、滥检查等非正常现象。医院大量购置高新医疗设备,重金吸引医学人才,以抢占医疗技术“前沿”,争夺医疗市场“大蛋糕”,变相增加了国家和群众的经济负担,造成部分群众看不起病,不敢进医院,败坏医疗行业形象。

二、防范对策

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清楚了风险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在教育、管理、监督等当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加以预防。通过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完善监督,以实现标本兼治。1.加强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一是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形成学习制度。要经常开展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领导干部、重点工作岗位人员要做廉洁自律、坚持原则、接受监督的表率。加强正面典型的宣传,进一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敬业精神,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良好氛围。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和岗位服务培训,使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有关法规进行学习,融通和贯彻,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廉洁奉公,依法行医。三是要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和监督,把八小时以内的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以外,促使其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医务工作者队伍纯洁。

2.完善领导工作制度,明确领导责任。要进一步明确院长、业务副院长各自在执行上级方针政策、行风和职务道德建设、业务工作、医疗设备采购、基建项目建设等重大院务上的工作职责,确保责任明确,履职到位。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事管理。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大胆进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强调按程序办事,防止个人滥用权力,在任免、调配等人事方面努力做到民主化、规范化,健全干部任用和监督机制。强化医德医风考核的作用,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考核评议与医德医风考核挂钩。奖励经费的分配,必须与药品收入、检查等收入挂钩,不得单纯以收入为主要依据,要根据工作量、岗位责任以及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各项管理指标,综合考评后进行分配。4.强化制度执行力,确保工作计划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各项行政审批制度,严格按程序依法办事,以规章办事,严禁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严格执行财政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严格单位财务管理和账目管理,加强药品阳光采购,预算编制管理,规范基本建设工程、药品招标、医疗器械购置等项目的行为。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切实维护病人利益。实行检查汇报反馈制度,对工作计划有没有落实,怎样抓落实,落实的怎么样,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及时汇报和反馈。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每年班子成员要向全院职工述职、述廉,按层级将自己的廉政情况进行汇报,职工也在科年终总结会上汇报自己一年工作。

5.落实廉政责任制,兑现奖惩制度。要落实廉政责任制,单位负责人与部门责任人之间,部门责任人与普通干部之间要层层签订廉政责任状,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大力推行廉政量化和风险管理,实行责任考核与追究制度。将理论学习、廉政教育、专项业务等层层分解,把任务目标落实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交叉到位”的责任体系,实行“廉政一票否决制”。与此同时,要执行奖惩制度,奖罚分明。对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勤政奉公者要给与大力表彰;对违反规定收受回扣、收受红包等违规行为要施以重罚,从严处罚,吊销其执业资格,使其在经济上得不到好处,在专业上失去资格,在政治上失去声誉。

6.健全会议制度,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为确保决策民主、科学,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院办公会议、院务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等会议制度,规范议事范围、程序和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对涉及重大院务的事项,如医院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奖金分配方案、中层干部竞聘方案、大型基建及仪器设备购置方案、单位财务运行情况以及工会开展活动情况等,除经院办公会会议讨论、向院务会议通报外,还要进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广泛听取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给职代会各委员会成员赋予多项职权,对医院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等;对院领导和职能科室负责人能否贯彻执行国家政策进行监督;对医院、科室出台的一些决策和行政措施提出建议、意见;对认为不妥的决策和行政措施,可进行专题调研,并向职工代表大会等提出调研意见;职工代表发现认为需要说明解释的事情和问题时,可向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科室提出质询。结合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工作要求,通过公开栏、提示牌等途径,将每一个工作事项的办事依据、就医程序、注意事项等向社会广泛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7.监理廉政提醒制度,廉政工作常抓不懈。在医务人员承担重要工作任务、发生个人重大事项、出现群众信访反映和被发现苗头性不廉行为等情况时,医院主要领导或直接领导要适时对其进行廉政提醒谈话,促使其保持清醒头脑,遵章守纪办事,牢筑拒腐防线。同时组织采取民主测评、座谈、整改调查、抽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向服务对象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整理后以书面形式向单位或个人进行反馈。

8.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增加政府投入。“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立相应的政府对医院的补偿机制,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最后时限医药分家,使医院和医务人员专心业务,摆脱追求经济效益经营动作方式。在基本医疗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面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以满足群众的基本健康需要。在特需医疗服务方面,对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不要过多的加以限制,而是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政策引导,形成规范的医疗市场竞争机制,激发医疗市场的活力。

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2

一、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单位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财务管理活动中, 因为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导致医院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 为此医院可能产生损失。医院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某一方面若出现问题, 财务风险都有可能随时出现, 偿债能力随之降低。

二、财务风险发生的征兆

医院发生财务风险, 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为了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我们应当明确了解财务风险发生的征兆:财务结构出现持续恶化的状况。集中表现为医院出现资本性投资膨胀营运资金供应出现困难;资产负债比例过高, 偿债能力不断减弱增长速度方面, 业务收入持续低于业务支出。财务经营秩序出现混乱状况。财务经营机制不科学, 使用资金时存在较强的随意性;会计信息真实度不够, 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存在较严重的浪费现象;投资无度, 回报率偏低。财务经营信誉明显下降。作为医院的无形资产, 财务信誉是医院理财非常重要的条件, 医院的信誉程度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举债情况。财务信誉良好的医院, 对筹资、采购、信用结算等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反之, 医院财务信誉很低, 很难成功举债, 债务一旦到期而现金又缺乏时, 举新债还旧债的可能性很低, 从而影响资金的周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持续下滑。医院门诊量数量越来越少, 质量越来越低, 收支结余长期出现赤字;资本保值增值困难, 导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持续下滑。因关联单位倒闭而致使牵连。医院如为关联单位提供担保, 担保额度越大, 医院随之受到的不良影响也越大。自有资金出现不足。如果一个单位自有资金在30%以下, 说明该单位正濒临警界线。

三、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要完善。医院对于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无法调控, 但是医院不应当处于被动状态, 而应当了解情况, 结合医院的实际进行积极的面对。首先, 医院应当认真分析和彻底了解变化着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 对其变化规律以及趋势进行把握, 并适时对自身的不足做出调整, 改善医院财务管理环境, 制定适合医院的财务管理方案, 通过以上措施, 因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可以得到预防和规避。其次, 财务管理环境不断变化, 财务管理体系应适应新形势进行调整和完善。设置财务管理机构时要注重合理性和高效性,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把医院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做到位, 同时要注意财务管理体统的提升, 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 可以避免医院因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而遭受风险。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要健全。在预算管理观念方面医院要及时更新, 健全医院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在编制过程中要全面和仔细, 力争深化到每个部门和项目, 医院财务预算要具备可行性和执行力, 并且定期向领导汇报财务预算情况, 及时分析评价财务预算状况, 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医院财务流动管理要加强.作为医院资产比重较大的部分医院的流动资产是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 也会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所以, 医院应当完善自身的流动资产管理模式。医院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应收款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坏账的发生,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管理。对抢救重大伤亡事故和无主病人发生的医疗欠费, 可以请求当地政府给予帮助, 申请相应的补助。为了减轻医院的压力, 可以建立抢救重大伤亡事故和无主病人医疗救助基金。另外, 对于那些困难病人医院和医生也应当为其考虑, 给予相应的照顾, 可以开出不同“套餐”的治疗方案供病人自愿选择, 较低的医疗费用也会减少病人欠费。此外, 医院需要加强医院存货的管理。医院的收益、流动性及风险的综合水平与医院的存货管理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存货管理的关键是控制存货的数量、存货成本、其资金占有比例的情况, 确定合理的存货储备和经济订购量, 医疗的正常运营活动尽量以最低的存货成本维持。

医院财务内控机制要健全。领导内控意识要增强, 医院管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内控。对于财务工作, 医院负责人一定要高度重视, 认真抓好财务工作, 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财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践行者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应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力争做好财务工作。只有全院端正动机、上下一心, 齐心协力, 及时沟通, 才能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也是非常必要的, 可也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化, 医院的发展离不来财务风险的管理, 财务管理部门应敏感地捕捉医院财务风险, 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 使财务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 让医院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目前, 医疗卫生体制在进行不断的改革,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医疗市场, 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出现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就从财务风险发生的征兆出发, 探讨如何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以预防医院因财务风险而蒙受损失, 并且有效的规避医院财务风险。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参考文献

[1]尹丽霞.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02) [1]尹丽霞.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02)

[2]卫荣宁.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 (16) [2]卫荣宁.论医院财务风险的预防与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 (16)

[3]刘丽, 张金贵.试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J].卫生软科学.2009 (01) [3]刘丽, 张金贵.试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J].卫生软科学.2009 (01)

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3

只有恰当地把这些廉政上的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并制止,做好监控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准则》和《条例》要求,才能降低腐败的机会,廉政建设也会有所起色,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研究综合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问题,探索一条属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廉政建设新道路,对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时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综合行政执法岗位面临的廉政风险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对发生腐败的因素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主观因素

一个人自身的思想意识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因此思想意识是廉政风险的内在因素,也是发生腐败行为最首要的因素,如果执法者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不学习法律法规,崇尚享乐主义,不管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较高的腐败风险。

2.权力因素

权力越大,诱惑越大,危险越大,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除了享有与其他国家行政部门相同的某些权力以外,作为市、区、镇的执法部门,国家还附有特定的权力,目前我们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权力范围涵盖市容卫生、环保、国土、安监等,职责范围的扩大,也带来了腐败风险。例如: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搞权钱交易,该立案的不立案,该处罚的不处罚。这些都是触及道德规范红线的行为,是《准则》和《条例》中,明令禁止的。作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工作责任日趋繁重,为了提高办事能力及工作效率,必须赋予基层一线人员以相对独立的岗位职责和权力,但也因此将这些队员推到了舆论的漩涡中,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矛盾不断激化,社会中各别分子丑化执法队员形象。

3.管理因素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各项职能划分后能处于适应阶段,国家仍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因此,在管理的某些环节上仍存在漏洞。

4.环境因素

尽管近几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社会上腐败风气有所缓减,但仍存在请吃、送礼、说情的不良风气,有一部分人甚至把请吃、送礼、说情当做是公关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中华名族自古是讲究情义的,人情关系十分微妙,如果执法队员思想不够坚定,很容易步入腐败的境地。

5.工作对象因素

综合行政执法的前身是城市管理,起初工作职能相对单一,面临的管理对象也较为单一,一般都是些无证经营的流动摊贩,这些人主要处于社会底层,不富裕,因此出现受贿的风险较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执法的种类越来越多,如今已经演变成综合行政执法,服务及处罚对象的种类也在发生变化,既有流动摊贩、也有企业家,还有较富裕的本地居民,尤其是涉及到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的案件,处罚金额较为巨大,也会诱发腐败的发生。

二、防范风险的相关对策

1.学习廉政知识是前提

把《准则》和《条例》纳入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学习规划中,集中一段时间加强学习教育,有计划地对队员进行培训。执法人员要逐条学习,熟练掌握,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突出学习重点对象,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遵纪学纪守纪用纪的模范,调动部门其他成员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以纪律为尺子,从纪律的维度思考问题,用纪律的手段处理问题,用纪律的方式开展工作,将纪律要求贯穿于日常管理监督之中。坚持“标本兼治”理念,统筹做好纪律教育、纪律执行、纪律审查、纪律监督等工作,以严明的纪律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用“不敢腐”倒逼“不能腐”,最终实现“不想腐”。

2.找准风险因素是基础

了解和掌握腐败风险因素,建立防范制度是规避风险的基础。执法人员不论出于什么岗位都隐含着腐败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自查自纠,针对自己的岗位进行风险分析,按照《条例》规定的原则、规则和权限开展纪律审查工作,此同时,结合部门领导、同事的帮助,通过开展民主生活会了解自身不足。

3.制度是保障

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道:

在卫生局党委正确领导下,良乡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展开, 以廉政风险警示教育为主线,按照标本兼治、惩防并重、注重预防为主方针,加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纠正药品、设备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营造廉洁行医、优质服务、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扎实推进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现汇报如下:

一、以制度为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医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党总支制度33项,党支部制度22项,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制度15项,制定廉政风险防范责任制,层层布置,人人落实。成立管理培训督察小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实施方案。对照准则、权限查找出风险点34个,确定医院重点岗位13个,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相应措施38项,建立医院廉政风险汇总表、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台帐,将廉政风险点逐项登记、随时检查、定期考核、记录,对设备科、药剂科、基建科、总务科、膳食科等重点、特殊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设备购置论证委员会、质量检查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严格药品、设备、基建、车辆购置维修等公开招投标制度,以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招投标,合理使用有限资金,规范操作流程,社区中心(站)统一销售零差率药品,医院在显著位置安放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便于群众监督,为深入预防廉政风险,促进行风扭转,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警示教育为载体,深化党风廉政建设

1、组织核心价值观宣讲,提高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医院特邀卫生局党委吴书记亲自讲授核心价值观理念主题党课,院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带头宣讲,党支部书记结合实际工作讲党课,增强了党员干部教育针对性。上共举办党课32场,培育党员干部、职工树立正确工作观、事业观、廉政观,做服务表率,为医院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2、深入开展法律、行业法规教育和党性知识竞赛,建立学习制度,制定周密学习计划,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廉洁行医责任书》、《治理商业贿赂保证书》,举办党支部书记、科主任、团干部纪律培训班,医院定期下发《预防职务犯罪》等警示材料,购买《慎交朋友》等警示教育光盘轮流观看,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廉政准则》,医院党员、干部、职工受教育面达100%,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

3、对全院中层干部、新提拔干部、医疗技术骨干、新入院职工开展“珍惜岗位,珍惜自由”等廉政风险防范系列培训,增强自律意识。开展法律、行业法规知识辅导、考试和竞赛,增强党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共组织专项讲座17场,专项知识考试5场,1700余人参加轮训,培训覆盖面达100%。

4、结合医院学习年主题教育,以“读百篇文章、听百场讲座、参加百场考试”为目标,共组织讲座259场,考试112场,内容涉及各专业领域基础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医院已形成点、线、面相互衔接培训格局。通过培训,全体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爱岗敬业意识明显提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本领显著提高。

5、建立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档案,坚持每周医德医风大检查,测评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满意率,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使廉洁从政、廉洁行医成为自觉行为,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6、医院组织党员干部、特殊岗位人员等70余人,分批到北京市大兴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和房山区看守所实地参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受教育,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时刻提醒自己紧绷法律这根弦。树形象,常警示,医院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取得实效,2010未接到赂贿事件投诉。

三、以正面教育为引导,使警示教育效果最佳化。

1、树行风,树正气,树廉洁,强医德,让职工有的学,有的看。以沈浩、王彦生等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在全院树立共产党员标兵54名,创先争优标兵20名,共青团员标兵37名,青年岗位能手38名。举办全院中层干部培训班、先进事迹交流会,强调注重学习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核心竞争力。在党、团员中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鼓舞全院职工创先进、争优秀,强化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收到良好效果。

2、医院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以监督、检查、培训为主线,以“党员志愿服务半天”为载体,与本职岗位创先争优相结合,立足本职,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示范作用,用榜样力量教育职工、引导职工,积极推动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开展,促进医德医风建设。截止目前,共有331名党员干部自愿放弃节假日休息,积极参与“党员志愿服务半天”活动,主动与患者沟通,热心服务,缓解医患矛盾,党员、干部、职工自觉接受教育成为时尚。

医院廉政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5

一、财政债务风险的实证分析

针对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缓慢,通货持续紧缩的经济态势,从起,我国实行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需的不足,拉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局面。与此同时,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央财政赤字达到259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债务余额1560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6.3%。虽然财政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都在所谓的安全警戒线以内,但我国财政基础相对脆弱(两个比重低),潜在财政债务风险很大,特别是我国财政债务风险有其特殊性,因此,不仅需要从数量关系上,更要从本质特征上把握财政债务风险问题。

1、国债发行额与财政赤字额的互动

财政赤字既可能是由被动发生收不抵支现象引起的,也可能是政府为刺激总需求而主动采用的一种积极财政政策。以前,我国财政赤字主要是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膨胀引起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财政赤字的弥补,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用历年的财政盈余;二是以货币融资形式向中央银行借款;三是以债务融资形式向社会发行国债。我国1986年以来政府财政全为赤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现已明确规定财政不允许向银行透支。因此,财政赤字只能靠债务融资来弥补。从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额的关系来看,赤字是原发性的,债务是由赤字派生的,二者在数量上具有正相关性,财政赤字高的年份,国债发行额也较高,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见表1)。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债务发生并不纯粹是被动发生的,债务额与赤字额具有相互推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把增发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操作工具,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资金回报率较低,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张,还本付息额也迅速增加,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张反过来推动财政赤字的急剧攀升,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当中,如19国债发行额为2412.03亿元,同年的还本信息额为1820.40亿元,还本付息额占发行额的75.47%,在财政收入不可能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中央财政的偿债成本和偿债风险都相应增加。

2、低债务负担率与高债务依存度并存

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当年GDP)反映了负债规模与一国尝债总体经济实力的对比关系,这一指标对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实际意义,经济发达国家的债务是建立在雄厚的财政经济基础上的,整个国家对债务的承载能力较强,其国债负担率可以高些,如《马约》规定欧盟成员国这一指标上限为60%,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较差,其债务负担率也应较低,一般国家应不超过45%。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一直低于17%,20也仅为16.3%,远低于国际警戒线。但是从动态分析,我国国债负担率近年来增长很快,由1990年的4.5%,迅速提高到年的16.3%。

从财政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和财政承载债务的能力上看,则需要考察国债依存度和偿债率两个指标。由于我国国债的发行和偿还都是由中央政府操作的,在分税制条件下,真正能衡量国债所蕴涵的财政风险的应为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所以研究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也更有实际意义。

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与中央财政支出(包括国债还本付息额)的比重,它反映了中央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债务依存度过高,表明财政支出过度依赖于债务收入,财政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因为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收入,高依存度对财政的未来发展形成潜在的威胁。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为25%-30%,而我国的财政依存度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从1994年开始超出国际警戒线,高达62.49%(见表1),是国际警戒线的两倍多,也是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3-10倍。显然,中央财政支出有60%的资金来源于国债收入,财政风险较大。

表1  财政收支与国债有关指标

附图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反映中央财政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是偿债率,即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越高,说明中央财政的还本付息压力越大,偿还能力越弱,国债的承受能力越差。从国际经验来看,偿债率的安全线为8%-10%,警戒线为22%,1990年我国中央政府的偿债率为11.43%,19迅速攀升为45.91%,是国际警戒线的两倍多,近两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国际警戒线(见表1)。考虑到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潜力不大,加之国债发行期限多为中期,还本付息相对集中,国债的偿还困难还是较大的。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应债能力相对较强,而财政本身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国债的承载能力有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过低,既压缩了国债继续增加发行的合理空间,也说明潜藏着财政债务风险。

3、国债筹资成本硬约束与投资收益隐性化

国债筹资是有代价的,到期偿还本金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要支付国债利息。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借贷形式,其发行主体是政府,在所有的本币市场参与者中信誉最高,信用风险最小,流通性能好,变现能力强。正因为国债具有这些特征,西方国家一般都以国债收益率作为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投资是国家政权担保的此种金融产品最安全,风险几乎为零。因此,国债利率通常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我国的情况与此正好相反,由于缺乏科学的债券定价方法和基准利率形成机制,债券发行定价反而比照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国债利率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1-3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1990-银行储蓄利率与国债利率表  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袁东:《中国证券市场论》,东方出版社,年,250页。

近年来虽然二者利差在减少,但国债利率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19发行的2、3、5年期国债利率分别是2.55%、2.89%、3.14%,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分别是2.43%、2.70%、2.88%。使利率高低与风险大小相悖,同时也增加了国债的利息支出,1997、年的利息支出分别高达563.3亿元和763.6亿元。甚至有个别种类国债的真实利率高于产出增长率,如1998年第一期、第二期凭证式国债、30年期的特种国债利率偏高,从而增加了国债的筹资成本。

国债是信用性质的财政收入,是一种集借、用、还三者于一体的政策融资工具,其主要特点就是国债资金使用的有偿性。国债资金的偿还就要考虑它的使用效益。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从社会效益来看,通过国债投资,可以增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改变社会消费与投资结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但这些溢出效应是隐性的,很难用投资收益率等指标衡量的,因此、在短期内不能作为国债的偿还基础。从经济效益上看,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还本付息,用于生产建设上的比例很小,况且基础设施

投资的盈利水平较低,想用这些投资项目的盈利来偿还国债是不现实的,国债投资的自偿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4、隐性债务显性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将促使以前的隐性债务显性化。目前我国尚存在各种形式的债务,虽然在名义上不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但在性质上类似于国债的国家债务,在实际运作中将由中央财政承担其中的大部分支付责任,最终构成中央财政的实际债务组成部分。

(1)社会保障资金债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广就业、多补助的收入分配制度,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个人未形成养老积累,也不承担任何费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形成,这就产生了弥补历史欠帐,支持国企改革,对原有职工的偿债问题,这部分债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取决于未来经济增长率、实际工资率、利息率和人口因素等参数的变化。按照世界银行1997年测算结果,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为1994年GDP的46%-69%,即21468~32202亿元,而他们最近的一项测算则认为在1998年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占到GDP的94%(Dorfman  and  Sin,)。即使最保守的估算,按下限计算这部分债务也达2万亿以上。

(2)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国家隐性债务。在我国的全部金融资产中,银行资产占85%以上,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重居高不下,1995年末为21.4%,以后逐年有所增加,末高达29.2%,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规模至少在27000亿元以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1997~20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而核销呆坏帐1829亿;截止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企业中,逃废债企业达32140户,悬空银行贷款本息达1851亿元;三家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根据朱民年提供的数据也在3000亿元左右。而以上也仅是冰山一角。

(3)粮食企业在采购和流通中累积的亏损债务,目前高达2000多亿元,这最终也将成为政府负担的债务。

(4)截止2001年底,全国拖欠当年国家统一政策规定的工资65亿元,占应发工资总额的1.8%。

我国国有经济是由财政、银行、国有企业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实质上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企业债务提供担保,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来源,在动员银行和企业最大潜力仍存在缺口的情况下,上述隐性债务必将最终由财政负担,其本质与国债是相同的。所以说,虽然名义国债负担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如果在名义国债规模基础上,再加上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债务、粮食企业亏损挂帐、各级政府欠发工资等隐性债务计算在内,我国财政债务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占我国GDP的50%以上,即国债总体负担率超过50%,财政债务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5、外债风险虽小,但成本较高

财政债务包括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两部分,近年来总的趋势是内债规模大幅增长,而外债负担相对减少,外债风险相对较小。一是外债余额增幅较小,由1995年的1056.90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700余亿美元,个别年份甚至绝对减少,如1999年。二是从外债风险指标上看,2000年我国外债的偿债率为9.2%,债务率为52.1%,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即偿债率为25%,债务率为100%),2000年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3.5%,也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三是从外债偿还期限结构上看,2000年长期外债余额占全部外债余额的91.0%,而短期外债余额仅占9.0%。四是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长,到2000年已达1655.74亿美元,为外债偿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见,我国的外债规模、债务风险指标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外汇储备比较起来,其负担较为合理,均在国力可承受范围内。

但是,另一方面,从外债借款成本来看,贷款利率较高的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占主导地位,2000年国际商业贷款余额占整个外债余额的65%,而利率较低的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仅占16.9%和18.1%,这必然导致我国外债的借款成本提高。从外债币种结构上看,币种单一,主要是美元和日元,外债币种缺乏多样化,增加了外债的汇率风险,因此,对外债风险同样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加强外债风险管理。

二、财政债务风险的防范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是双重的,在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正面效应的同时,必须看到积极财政政策也导致国债规模有所扩大,进而放大财政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针对财政债务风险的本质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与化解财政债务风险。

1、适时淡出积极财政政策

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的行政色彩较浓,人为因素较大,往往侧重于需求管理,是一种熨平经济周期的短期措施。我国1998年制定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初,只是把它作为一项应对东南严金融危机的特殊手段。而数年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这一短期政策长期化了。但社会经济及财政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却积累了大量财政债务风险。因此,有必要适时调整财政政策,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规范财政分配秩序,完善税费改革。

2、控制国债规模,调整国债结构

发行国债既要考虑社会公民的应债能力、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和财政的偿还能力,更要注重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运作成本,兼顾国债发行的可持续性,科学界定国债的合理规模。(1)加快“费改税”进程,规范预算外收入和各种制度外收入,把它们纳入到统一的财政收入中,使财政收入稳步提高。同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合理调整分配结构,遏制行政经费膨胀,杜绝资金浪费,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零基预算、单一帐户制度,以此强化支出约束,压缩财政赤字,这是控制国债规模的最关键因素。(2)广泛采用竞争性招标发行方式,降低发行成本;动态调整国债利率,形成科学规范的基准利率机制,适度调低国债利率,降低筹资成本,控制国债利息负担;调整国债期限结构,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债品种,均衡分布国债还本付息额度。(3)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应,走出借新债还旧债的怪圈。对于投向非盈利性公共物品的国债资金,在选择项目时要兼顾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重的原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尽可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益,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债投资应逐步由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的制造业领域转移,加大用于竞争行业的投资比例,同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建成后,采取公司运作方式,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债资金的自我偿还能力。(4)为了使国债资金的筹措、使用和偿还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应建立国债偿债基金制度,坚持基金有效运作,预算上单独列支,闲置部分可以投资,确保基金增值,使国债偿还有一个可靠的基础。

表3  国家外债余额及风险指标

附图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3、多元分散债务风险

当国债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项目时,一般

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地方有关部门可能从中获益,因此,这些国债的偿还应按受益大小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摊;目前我国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为解决地方政府使用债款,一般由中央统一发行国债,再从中转货一部分给地方政府使用,这实际上是中央政府替地方政府发债,所以按谁受益谁偿还原则,这部分债务理应地方政府负担;对于银行不良贷款和坏帐损失,最终不应由财政全部“兜底”,而要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规定银行破产后财政负担偿还储户资产的比例,按照利益与风险对等原则,规定财政、银行、储户各承担一定比例风险;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要严格界定责任,真正属于政府的,由地方政府列入预算;对于商业性债务、有关政府担保的企业债务,首先由债务人偿还;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这种隐性债务,应由财政、企业及个人按比例分摊,财政和企业分摊部分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国有股减持、出售转让国有资产等方式弥补。

4、强化外债管理,防范外债风险

由于外债具有特殊的传导机制,一国外汇市场可能成为国际投机商追逐的目标,东南亚金融风险的教训应引起我国高度重视。必须建立外债统一管理机构,结合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汇率政策,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手段,统筹政府外债的借入、使用和偿还;在合理控制外债规模条件下,降低借款成本,尽量多争取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于国外商业贷款,一定要注重提高外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外债本息偿还有一个可靠的保证。同时,还要注意汇率风险,合理安排外债币种结构,提高汇率走势的预测能力,把外债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利群,朱柏铭.论公债适度规模的评判[J].经济评论,,(2).

[2]  张文魁.私募资本市场:作用、风险与对诈骗的防范[J].经济研究,2001,(5).

[3]  宋永明.改革以来我国国债资金的支出方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1,(30).

[4]  刘迎秋.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经济研究,2001,(8).

[5]  陈共,李建军.居民认购国债的空间分析[J].财贸经济,2001,(11).

[6]  项怀诚.关于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N].经济日报,2002,3,18(3).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篇6

摘要: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是对医院内部的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议员的经济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说,医院的管理人员要注意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医院内部审计还存在着相关的风险,也是需要管理者及时防范的,以免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就医院内部审计风险的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并针对风险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关键词:医院管理;财务审计;风险防范

医院内部审计是对医院的经营行为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的一个过程,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对医院的提高经营水平,保证病人满意等均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之间,难免会存在许多风险,这些风险已经成为了医院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风险往往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使管理变得混乱,所以说,医院的相关管理者,一定要对审计风险严加防范,保证医院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下去。

一、医院内部审计及相关风险

在日趋繁忙的医院业务中,审计工作主要包括财政收支审计,医疗设备和医疗物资购置审计,基建及维修审计,离任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还有医院常规业务报销审计等。各种各样的审计业务都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医院的审计人员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各项业务中的风险。医院内部审计主要是指对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是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风险主要就是医院各项财政收支还有各种经济活带来的会计报表存在漏洞或报错的情况,还有就是经济管理存在巨大的漏洞难以在弥补的情况,这些情况发生时,而医院内部的审计人员却没有发现,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这就是医院内部的审计风险。

二、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风险的原因

(一)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强

医院内部的审计机构,是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监督,防止出现差错的一个重要机构,但是,许多医院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一机构,将审计机构与一般的财务机构合二为一,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设置审计机构,这都是审计存在风险的重要原因。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工作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如果审计活动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那么,审计得来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这是片面的,不能找到经济活动漏洞的。审计机构必须要成为一个单列机构,并且要和行政部门划分开来,更要与财务相关的部门分开,这样才能起到正确的监督作用,如果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或受财务部门指挥的话,那样就会让财务内部的漏洞无法表现出来,财务人员就能为所欲为不受控制了,这样会提高医院的成本,导致管理困难。所以说,必须要让审计部门单列出来。再者,有的医院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不够强,无法进行正常的审计工作,各部门对审计的理解不够,不配合工作,这在一些医院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说,医院还要加强审计部门的权威性。

(二)医院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医院内部的审计制度不健全,也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有许多医院的审计部门都是为了国家的检查而设定的,仅仅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各?N制度还没有健全。许多医院因为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工作只是走走形式,并没有真正进行,审计过程极为简洁,不严谨。再者,因为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审计的时间存在滞后性,许多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审计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样即便找到了问题,也无法再进行修改了。就比如零星维修项目的审计,一般来说都是进行了项目进行审计验收之后付费,但是,医院里为了方便,往往都将各项维修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次付清,这样在进行审计活动的时候,许多维修活动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无法进行审计行动了,这就体现了审计时间上的滞后,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顺利完成。这样的审计制度起不到审计的作用,审计是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在,这样不健全的制度,使得经济活动与审计脱节,审计就其不当相关的作用了,这样就必然会带来审计风险。所以说,医院一定要建立健全审计制度。

(三)审计的规模过小

很多的医院为了节省资金,而且没有意识到审计的作用,就将审计工作的人员减少,一般仅保留一两个人进行审计工作,再加上一个负责人,一般只有一个人进行审计工作。审计师十分复杂的一项活动,过少的人员配备无法满足审计的需要,因此,医院就减少审计的规模。减少审计的项目,减少审计必要的过程,从而使较少的人来完成审计任务,这就容易引发审计风险。医院中的审计工作应该十分繁杂,因为各项经济活动如果不能够进行审计的话,就会有巨大的漏洞,一旦不法分子注意到了这些漏洞,就会从漏洞中窃取国家资产。目前的医院经营规模都很大,科室也已经细化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说,一定要保证审计的相关规模和力度,才能使审计工作做好。

(四)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国家计生委明确规定到达一定规模的医院必须配备相关的审计部门和充足的审计工作人员,但是,一些医院认为审计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反而实现的作用却很小,因此就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不高,这也是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审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起到指导作用,能够堵塞漏洞,增收节支,降低成本,但是医院一般都是用一些老同志来进行审计工作,因为有些医院认为审计工作是比较轻松的工作,所以找一些并未审计专业出身的老同志进行审计工作,这就使审计工作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审计人员与财务人员中的不法分子相互勾结的话,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老同志的思想比较落后,因为年纪因素遇到事情总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态度不够,这会影响到整个审计工作。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因为审计风险一般由以上几个因素造成,所以我们要从以上几个角度对症下药,找到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将医院的审计风险降到最低。

(一)建立健全审计机构

审计机构既然经常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医院就要建立健全审计机构,将审计机构从财务中脱离出来,并给予审计机构一定的权力,让审计机构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并且,审计工作还要在各个部门中设立兼职的审计员,让他们在进行正常的工作之外,兼理部门的审计工作,让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的时候与他们进行配合,这样,审计工作就会变得有效率,而且拉近了审计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了审计过程中不必要的困难。而且,医院还要将审计部门的地位提高,就比如说任命一位副院长管理审计工作,这样审计工作的地位提高了,审计就会有权威性,审计出来的结果也会更可靠,这样的结果就有助于为经济活动服务。

(二)完善审计流程和审计制度

有了审计机构之后,医院还要完善审计流程和审计制度,要确保每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都符合审计制度,确保各部门都配合审计制度。在审计工作中,要克服审计工作里出现的随意性,要做到严谨,要审计工作规范化,整个审计工作的进行有章可循,整个审计工作要做到亲力亲为,而不是通过他人的描述,简简单单地完成审计工作。再者,审计制度还应该规定多遍审计的原则,要进行结果复核,层层把关,防范审计风险。

(三)聘请专业审计人员进行有力度的审计

因为现在的一些医院存在着审计人员素质不齐的现象,所以说,为了防范审计风险,还应该聘请专业的审计人员进行有力度的审计。专业的审计人员受到过专业的培训,他们知道审计的步骤和审计的重要性,因此就会格外地重视自己的工作。专业的审计人员经过对审计学习之后,就知道在哪些方面使审计容易出错误的地方,就会在工作中多加注意,而且,专业的审计人员还会进行大规模的审计,将工作不断地细化,从而确保整个审计过程中风险降到最低。再者,专业的审计工作者更有经验,能够在审计制度不完善或财务制度存在漏洞的时候,提出更专业的建议,让整个医院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工作。

四、总结

审计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点,在财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防范审计工作中的风险。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风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般难以全面根除,医院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完善各项审计工作,让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审计工作者也要依法进行审计工作,降低审计风险,让医院经济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属于三级乙等医院, 全院有医护人员1 000余名, 其中护理人员500余名, 病床总数720张。2007年6月-2009年6月全院共收到88例护理风险呈报表, 其中有64例被风险管理小组确认为风险事件。对64例风险事件进行相关分析。

依据风险事件的定义, 结合本院实际列出风险事件的范围, 将护理风险事件分为4个方面:①护理过失, 包括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缺陷, (如发生药物剂量错误、药物名称错误、给药途径错误等给药错误;因未及时执行停止或修改用药医嘱引发的执行医嘱错误等) 。②投诉事件 (如因护士沟通欠到位引发病人投诉;因护士收费错误引起护患纠纷;因病情观察不到位引发护患纠纷等) 。③意外事件 (如跌倒、坠床、非计划性拔管、自杀等) 。④护理并发症 (如褥疮) 。根据发生的原因不同, 风险事件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直接风险主要来自护士自身, 如由于护理操作不规范或责任心不强导致操作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引起风险事件;间接风险主要来自医院其他部门, 包括药房或后勤系统, 如口服药分装剂量不准确、采购的护理用品存在质量问题等[3]。

2 结果

2.1 临床常见护理风险事件的构成 见表1。

表1结果显示:给药问题、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和意外事件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 分别占35.9%、20.3%和15.6 %。三类风险事件占全年护理风险事件总数的71.8%。其次是服务投诉、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和液体内有异物未发现, 分别占7.8%、6.3%和4.7%。褥疮、血标本抽错占3.1%。其

它如氧流量调节错误、因未做健康宣教致患者进食引起手术延迟等每例均在2%以下。

2.2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科室分布

结果显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输液室、神经内科、呼吸消化内科, 分别占17.2%、15.6%和14.1%。3个科室护理风险事件占全院全年总数的46.9%。其次是儿科和急诊科, 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分别占10.9%和7.8%。此外,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 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1.3%, 间接风险事件占18.8%。

2.3 64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人员分布 见表2。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应以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为重点

给药问题、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和意外事件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如果将三类常见风险事件做为临床护理风险防范的重点,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给药问题和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均属于护理过失, 其后果均会给病人造成直接损害。给药护理缺陷中发生率高的是药物剂量、名称错误、给药途径错误;叫错姓名、看错床号, 主要原因是护士工作中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对药物的药理知识欠熟悉, 从而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如1例给药途径错误, 将善宁针皮下注射误为肌肉注射;或因护士未执行发药的工作流程, 未做到发药到口, 如2例患者在服药时将胶囊的外壳一起吞服, 后在胃镜下取出。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发生率高的是特殊时段的医嘱处理不规范, 如第2天药品已摆放, 当医嘱更改或停止时未及时处理。避免这类风险事件发生的关键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工作中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医嘱谁执行谁签名的制度, 严格二人备药核对制;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尤其是药物知识的更新与临床要同步, 使其掌握新药的规格、剂量和应用。同时要优化工作流程, 加强细节管理。取消护士转抄的程序, 由医生直接电脑输入、护士核对后打印, 避免了转抄错误和字迹不清楚发错药和用错药的危险[4]。意外风险事件中最多见为跌倒, 目前我院采取跌倒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是:在入院评估单上增加了跌倒危险因素评分, 使新入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常规化, 对于高危跌倒患者, 在患者床头挂防跌倒警示牌, 并根据患者危险度情况落实各项预防跌倒护理措施。

3.2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加强风险事件高发区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本结果显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输液室、神经内科、呼吸消化内科, 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占全院总数的46.9%, 其原因与这些科室平时工作任务较其他科室重, 病人病情重、变化快, 并且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提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这3个科室的护理工作, 依据各科实际工作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减轻护士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不仅在人力资源上给予支持 (包括人员素质和人员数量) , 而且在护理专业技术上也要给予重点扶持和专业培训, 同时还要加强护士风险的防范意识, 应用实际案例分析来教育护士, 以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高危时段的管理, 夜间、中午、双休日、节假日、患者多时及护士工作特别忙时、情绪不稳定时是护理缺陷的高发时段。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实际工作量, 科学排班, 新老搭配, 强弱搭配, 性格互补。节假日、双休日指派1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全面负责, 以应对科室突发事件, 确保护理安全。

3.3 加强岗前护理安全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提高新老护士自身职业素质

调查得知, 81.3%的护理风险发生在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护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 尤其是风险意识方面存在着缺陷, 初进入医院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常由于年轻护士缺乏法律意识、护理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缺乏沟通技巧等原因, 而引发一系列护理安全问题。针对新护士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新入院和低年资护士进行岗前风险教育, 把医疗护理有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各类应急流程作为新护士岗前培训的重点内容, 并对新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情商、人性化服务理念培训, 提高其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对工作三年内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 从强化法制观念、提高专业技能、加强护士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加强培训。举办防范医疗纠纷及法律知识讲座, 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风险教育素材, 增加对护理风险的感性认识, 掌握护理常见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和处理程序, 提高护理风险的评估及防范能力, 增强责任感。同时制定“三基三严”训练措施, 设计了《新护士考核手册》, 用于指导新护士岗位技能培训, 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应急处理、护理记录等方面内容。并安排临床经验丰富、专科能力强的护士一对一带教, 护士长、护理部定期对新护士的护理质量、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加强新护士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求全院护士要与时俱进, 强化自身业务能力, 护理部通过各种形式及院内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掌握新技术的熟练程度, 丰富临床经验,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与患者、家属沟通技巧,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从情感上与患者交流, 减少护理纠纷。

摘要:目的:探讨更有效地控制护理风险的方法。方法:评估64例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在种类、发生人员和科室等方面分布的特点, 分析发生的可能原因, 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临床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 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1.3%。给药问题、执行医嘱错误问题和意外事件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 分别占35.9%、20.3%和15.6%。三类风险事件占总数的71.8%。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多发区是工作繁忙的输液室、神经内科、呼吸消化内科, 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数占总数的46.9%。另外, 3年护龄以下的护士是发生风险事件的高危人群, 占81.3%。结论: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应以给药问题、处理医嘱问题和意外事件为重点, 同时加强风险事件高发护士防范意识和培训工作。

关键词:护理,风险事件,分析,防范

参考文献

[1]邹晓清.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6) :22-23.

[2]宋玲娣, 李萍.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 (5) :46-47.

[3]陈朔晖, 陈妙研.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07, 6 (8) :557-558.

急诊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8

急诊科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窗口,它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有着特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前往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往往是病情危重的患者,且病种复杂,这就决定了其工作环境有很大的紧张性,因此,急诊科的工作人员担负着比其他科室人员更多的护理风险和更重的护理责任。

急诊护理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护理人员护理意识淡薄和护理技术低:急诊科的护理风险和护患发生率与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主要是由其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护理过程中的服务意识组成的,这些意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不能与患者家属进行合理的沟通等,从而产生护理风险。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也是护理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很强的应急能力,如果在抢救时操作方法不当和判断失误,就会为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

护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作为一个抢救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由于情况比较紧急,家属与护理人员往往来不及过多沟通,很容易产生医患纠纷。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窗口科室,如果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不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态度淡漠、语言不合理,对家属没有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很容易因缺乏有效沟通而引发告知风险。

护理管理工作不到位:当前,很多医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节约人力资源而使护理人员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急诊科排班制度不合理,这就造成了护理人员身心得不到充足的休息,这就使他们不能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来应对抢救,增加了抢救过程中工作失误的几率。另外,还会使抢救纪录不能正確、及时的书写。

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服务意识:医院要定期组织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对护理心理技术、与急诊患者和家属交流、沟通技巧等知识的学习,使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过激的语言和行为时能够冷静处理。护理人员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给予患者家属以人文关怀,有效避免急诊护患纠纷。

健全和完善护理管理:要制定合理的护理值班制度,使护理人员的身心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从而用最佳的状态来应对急救工作,把工作失误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冀琨.34例急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7,4:62-63.

2 黄秋莲,邓瑞辉,黄雪萍.急诊输液中心用药风险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8,3:167-131.

3 岳勤,陈玉兰.急诊护理职业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当代医学,2007,3:102-103.

廉政风险防范心得 篇9

根据局党委的部署,近日本人进行了廉政风险防范学习,并结合岗位职责,采取自己查、同事帮、领导提、集体定等方式,认真查摆、分析本人在执行制度、职业道德和履行职责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认真填写《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个人自查廉政风险点和防范措施登记表》,下面本人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1、狠抓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教育学习是探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人通过学习作风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风险教育,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自觉增强党性观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2、深入查摆,找准找全风险点。采取自己找、领导点、群众提、互相帮等形式,深入查找自身中存在的问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分类汇总。通过学习,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是风险点防范管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风险点防范管理是针对特定部位或环节的风险,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对苗头性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提醒、及早纠正,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

施就跟进到哪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一项创新举措。这一举措突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核心不在于推出一套全新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而是通过识别风险,综合利用现有的制度和措施,确保预防腐败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风险点防范管理必须环环相扣。风险点防范管理主要有计划、执行、考核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缺一不可。其中:“计划”是基础。这一环节的任务是确定风险点并制定防范措施,这是防范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风险点找不全、找不准,防范措施针对性就不强,约束力就不够,实施风险点防范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把风险点找全找准,把防范措施定实、定细。“执行”是重点。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按照计划抓落实。首先,应当就风险点防范作出承诺,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其次,应当按照承诺内容扎扎实实抓落实。考核是保证。只有对于执行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与奖惩挂钩,才能找出不足,发扬正气,抵制歪风,从而营造一个人人讲风险、重防范的浓厚氛围。

三是只有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风险点防范管理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悟到:做好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一方面要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使广大干部认清每个岗位都有职责,每个职责都有职权,凡有职权的地方,就有潜在的风险,自觉增强自律意识

基建 廉政风险 防范措施 篇10

基建处对照意见要求,结合近几年来我校基建大修工作,通过对基建部门工作运行流程及环节的梳理,对照岗位职责,分析查找了存在的廉政风险点以及防范措施,现公布如下,请广大教职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廉政风险点

1、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环节;

①基建、大修项目前期招投标中,化大为小,直接委托,规避国家公开招投标规定。

②直接委托环节中,个人权利过于集中,没有监督机制,可能存在受贿风险。

2、设计、监理等前期技术咨询合同及施工合同的签订环节;

中标后,合同签订过程中,在合同约定条款、付款方式上也可能会出现偏向性,必须加强制约和监督。

3、施工过程材料选择、采购与核价环节;

①向施工单位推荐材料供应商,从中获取好处。

②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向材料供应商索取回扣,从中获取好处。

③核价人员会对施工单位核价有偏向,价格核高,直接导致工程造价偏高,影响国家及学校利益。

4、施工过程的工程量计量及现场签证等管理环节;

①在工程量计量方面有意偏袒施工单位,多计量,影响学校利益。

②随意增加现场签证,改变设计,从而使施工单位可以重新报价,获取利益。

二、廉政风险点防范措施

通过评估风险点等级作出了预警方案;通过采取相应的修正防范措施和跟踪监督逐步完善廉政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模式。

1.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环节

建设工程前期技术咨询项目及施工项目单位的确定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招投标规定,采用三种种方式:社会公开招投标;校内网上公开招投标;③直接委托(处务会议决定,报分管领导同意)。操作细则详见《上海理工大学基建大修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及《上海理工大学基建、大修工程服务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

2.设计、监理等前期技术咨询合同及施工合同的签订环节

在签订相关工程合同时,规定由基建处相关技术人员、主管领导及办公室人员参与谈判,基建处正、副处长签字;为充分维护学校利益,基建处会同校审计处实行了合同预审制,即首先由我处和承包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然后由审计处会签,规定只有通过这样的手续合同才可生效,审计处审核无异议后,报主管校领导同意,加盖学校基建专用章及学校合同专用章后生效。严禁一人代表学校基建处同有关单位谈判合同。合同签订后,正本由基建处保存,工程结束后一并归入工程档案。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廉政合同,明确了对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和假冒伪劣的处罚办法。

3.施工过程材料选择、采购与核价环节;

①在工程实施中严格规范:基建处工作人员不准推荐材料供应商。基建处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自己把关,而且聘请工程监理全过程参与施工管理,且由校审计处委托跟踪审计人员参与工程的全过程监控,实施工程项目跟踪监督、跟踪审计制度,实现全过程监察和“在线”审计与工程建设项目同步。加强对基建处管理人员和监理公司人员工作情况的检查、监督。

②成立基建材料核价小组,对工程材料实施质量、价格控制。4.施工过程的工程量计量及现场签证等管理环节

严格执行基建工作程序和工程变更签证的规定,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上一篇:穿旗袍吃河豚的人美文摘抄下一篇:记游峨眉山之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