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2024-10-18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共8篇)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篇1

各中小学、示范幼儿园、特校、电大进修校: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学校岗位竞聘工

作,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石

柱县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石人发〔2012〕7号)、《石柱县人事局关于事业单位竞聘上岗有关问题及报送材料的通知》(石人

发〔2012〕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实际,现就学校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岗位竞聘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岗位竞聘的原则、范围和对象、条件、基本程序、管埋与监督等完全按

石人发[2012]7号和石人发[2012]9号文件执行。

二、原石人发[2012]124号文件提供了岗位说明书样本,其表内的岗位名称、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七项提

法不变,其内容可参照制定;但“内设机构名称”项要统一改为“学校名称

”。岗位名称栏内分三种情况填写:属专业技术岗位类的分别对应填写“教

师”、“学科实验”、“图书管理”、“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

生保健”;属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类的应如实填写所从事的岗位名称,如“设备维修”、“门卫”等。

三、《业绩考核评分细则》制定原则

各校在制定岗位竞聘方案时要制定出详细的《业绩考核评分细则》。《业绩

考核评分细则》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制定(总分值90分)。

1、教龄。(建议占总分值的15%)

2、任现职年限。(建议占总分值的18%)

3、工作量。(建议占总分值的15%)

4、工作效果。(建议占总分值的30%)

5、考核。(建议占总分值的5%)

6、奖惩情况。(建议占总分值的7%)

对“工作量”和“工作效果”两项的最高分值和最低分值之差不宜过大;学

校校长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两项得分由教委考核提供;各校可根据

本校实际情况在“细则”项目和分值比例上作适当调整。

四、对若干实际情况的原则界定

1、县级有关部门经正规程序借用(含农教专干)以及在外进修学习、挂职的学校教职工,其“工作量”和“工作效果”两项得分分别为教职工所在学

校此两项的平均分。

2、所有学校间经教委同意借用(借调)的教职工,一律回原工资关系所在学校参加岗位竞聘。其“工作量”和“工作效果”两项得分,分别为教职工

工资关系所在学校此两项的平均分。

3、所有原已由教委正式调动而未办理工资、编制等手续的教职工,必须于

2012年4月21日 前到县人事局和县编办办理调动手续,并参加调入学校的岗位竞聘工作。不办理调动手续的教职工,一律回原校参加岗位竞聘工作,并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回原校从事所竞聘岗位的工作。

4、对所有因工作调动而降工资的人员,在调入学校有空缺岗位的前提下,可在调入学校参加原已聘职称对应层级的最低等级岗位竞聘。

5、小学正校级、中学副校级以上学校领导干部,因教委任命职务而变动工

作单位的,若进入单位已没有本人已聘职称所对应的岗位,则应暂时保留其

原已聘职称岗位和工资级别不变。

五、岗位竞聘工作各阶段时间规定

1、组建机构: 2012年4月17日 以前

2、制定方案: 2012年4月30日 以前

3、审查方案: 2012年5月4日 —5月10各校将制定的《岗位竞聘工作实施

方案》、《业绩量化考核细则》、《重庆市事业单位岗位使用申请表》及统

计的《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人员情况统计表》一式两份报教委审核,并报人事局备案。

4、竞聘岗位:各校 2012年5月11日 — 5月20日 开展岗位竞聘工作。

5、结果公示:2012年5月21日 — 5月25日 为各校岗位竞聘结果公示

期。

6、签订合同: 2012年5月26日 — 5月31日 期间,对经核准备案的拟

聘用人员,由学校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之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篇2

一、工勤岗位考核工作的现状

中牟县自1996年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 (2008年改为工勤岗位) 考核工作。目前, 中牟县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上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19人。其中:初级工1461人, 中级工2159人, 高级工2582人, 技师247人。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 技工申报资格审查不断规范, 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和丰富, 考试考核模式进一步完善, 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上的技术工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竞赛、晋升技能、体现和提升自身社会价值的平台。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 激发了广大技术工人学技术、钻业务、搞革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的文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普遍提高。但是, 随着工考工作的正常开展, 机关事业单位中技工比例严重失衡, 个别小工种、特殊工种甚至出现了人才断档现象, 后继乏人。在某些一线工种岗位上, 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 重理论、轻实践, 缺乏科技开发、技术革新人才的现象。加强和改进工考工作已成当务之急。

二、工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培训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行业工种不同, 但是对他们所采取的培训方式方法、考核模式却比较单一, 加之教师队伍不精练、教学场地不规范等多种因素, 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和质量, 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学员对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学习流于形式, 得过且过, 应付心理强, 缺乏“终身学习”观念。二是培训方式方法单一, 在培训内容上存在着书本理论培训多, 现代新颖方式少;讲授灌输多, 实践操作少;照本宣科说教多, 师生互动交流少。三是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技工培训的实践经验, 有应付了事的心理, 没有硬性责任目标, 没有约束机制, 缺乏原动力。四是教学场地不规范、不集中, 教学活动受场地因素制约较大。五是学员申报工种与从事工作不符, 混岗现象严重, 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基础知识培训。中牟县每年

参加考核的技工基本在800人~1400人, 由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分工种, 所有的技工都要参加基础知识的培训。针对如此庞大的学员队伍, 安排好他们的学习, 困难重重。一方面受师资、场地、地理位置、音响设备、周边环境制约较大, 加上个别学员应付培训, 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突出, 给培训班的正常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 专业知识培训。

中牟县每年申报考核的工种均在40个以上。结合实际, 该县对10人以上的专业工种开设了专业课。这样, 能够开专业课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其他小工种, 由于人数较少, 只有安排他们到市里参加集中培训。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学员的学习成本, 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3. 实操培训考核。

实际操作培训、考核工作, 按要求要逐人进行量化培训、考核。但由于该县条件有限, 在一无设备、二缺场地、三少师资的情况下, 实操培训多采取口头讲授的方式进行, 缺乏直观现实的传授。个别工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制约, 采取了由学员抽题口答的形式, 代替学员手工实操考核进行。这种方法虽然对学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但仍不能全面客观地考核学员的实操技能水平。

三、工考工作中存在的矛盾

工考工作关系到工人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使用。做好此项工作, 就要不断完善工考制度, 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 解决工考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1. 培训与工作的矛盾。

工考工作的开展时间相对比较集中, 虽然经过缜密安排, 仍不能避免学习日程与学员的工作发生冲突, 特别是有些特殊工种, 本来岗位人员就少, 再加上参加考核的人员多, 根本无法保证学习时间。

2. 技术等级与年龄的矛盾。

技工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与年龄的矛盾日渐突出。有的年轻人理论水平很高, 但实际操作生疏;有的老同志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 又善于钻研创新, 是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 但因文化程度较低, 理论水平不高, 考试很难合格, 影响了他们技术等级的晋升和工资待遇的提高。

3. 实操考核与设施的矛盾。

要开展实际操作考核, 首先要解决师资、设备、场地问题。考核师资经验少、人员缺, 各种设施投资较大, 不可能从培训费中购置, 且使用时间有限, 容易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采取在各工种学员相对集中的单位借用或租用, 又容易在时间、地点上与提供单位发生冲突, 不能按工考时间安排有序进行, 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考核质量。

四、工考工作改进建议

1. 认真组织, 统筹安排,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

工考工作的关键在于考前培训, 培训组织得好, 工作做扎实, 对于端正学风考纪, 提高培训考核质量, 增强学员技能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反之, 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 反而会在学员中和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影响。只有采取有效措施, 认真抓好培训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 才是抓好考前培训的关键所在。一要进一步规范学员各类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为培训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二要精心选配授课教师, 教师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培训的质量。三要选派认真负责、公道正派的班主任。班主任认真管理, 能为培训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培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要认真选择培训场地及位置。在培训场地的选择上, 既要考虑培训点的教学条件, 又要考虑到培训点的地理位置, 还要结合培训点的自身环境, 给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五要保证培训时间。要严格制订培训计划, 规定培训课时, 要求教师讲满点, 学员上足课。六要严格考勤制度。要求学员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严格请销假制度, 考勤量化计分, 纳入学员实操考核总分之中。七要改变培训模式。转变以往突击性培训的方式, 增加日常培训与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解决学员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八要开展在岗继续教育。优秀高技能人才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和知识更新造就出来的, 开展持续培训、继续教育决定着技能人才队伍的知识更新和后备力量的培养。

2. 严格纪律, 完善措施, 促进考核工作健康发展。

考试考核工作是工考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培训工作的检验, 又是今后技工工资晋升工作的前提。考试考核工作做得不扎实, 整个工考工作就会流于形式, 失去考试对工人参加培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影响技工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训质量, 失去工考的意义。工考培训的对象具有特殊的素质和经历, 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组织纪律性较差, 对他们的管理比较困难, 特别是在考试考核过程中尤为突出。对此, 在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中, 要严格考场纪律, 规范监考考官的行为, 切实搞好保密工作, 维护考试考核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杜绝舞弊现象的出现, 避免不公平考试、不公平待遇的结果发生, 让学员感到考试考核的严肃性、公平公正性, 放弃投机心理和舞弊行为, 自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立为提高业务素质而学、为提升技能水平而学的思路, 克服为考而学、为晋升工资而学的思想。不断改革考试方法和考核模式, 使考试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为树立良好的学风考纪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建立机制, 科学规范, 使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活动, 是技工施展技能的有效手段, 是技工之间交流技术的良好平台, 是锻炼和选拔人才的有效措施。在广泛开展多工种技能竞赛的同时, 要逐步规范各种竞赛规则, 进一步加大活动的投入力度, 鼓励单位积极推举技工参加比武、竞赛活动, 让一些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比武崭露头角, 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激励更多的技能人才钻研业务技术。同时, 运用各种形式, 大力表彰优秀技能人才, 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增强广大技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充分调动广大技工参与比武、竞赛的积极性。让培养、选拔和表彰形成制度, 在全社会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 让广大技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中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篇3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岗位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岗位设置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具有明确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的岗位的工作过程。岗位设置管理是国家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出发,提出通用的岗位等级,设定结构比例和任职条件,进行总量控制,以便规范管理、确定工资待遇的制度。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创新,对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事业单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推广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其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建立事业单位用人新机制的重要基础。再次,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是落实事业单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岗位设置管理规定,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

总之,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事业单位新型人事制度的建立,关系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

由于全国事业单位工作面广,专业种类多,人员结构复杂,要做到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优质高效,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岗位类别不够清晰,岗位比例不协调

目前事业单位中的岗位主要分为三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人员岗位。这三种岗位难以严格区分,如专业技术人员在工勤岗位工作,工勤人员在技术岗位工作,有的工勤人员甚至还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导致各个岗位在比例的控制上难以均衡。事业单位人員岗位的确定,造成多数人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不过也有部分人员不是按专业技术职称确定的岗位,而是依据工作的需要,结合个人某方面的特长安置岗位。

(二)存在“因人设岗”现象

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此环节发生在人员聘用上岗之前,是人事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合理地设计工作岗位,对设置的岗位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是岗位设置工作中出现的难点之一。若不制定比较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工作程序,岗位设置工作必然会流于形式,单位在经过本单位现有人员情况分析后,在设置过程中首先将“如何安置现有人员”作为前提商定设岗方案,必然会出现为有资历的人设置“照顾岗”,为有关系人设置“人情岗”,为喜欢闹事、惹不起的人设置“特殊岗”等“因人设岗”现象。

(三)岗位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行的岗位管理仅仅停留在宏观管理上,没有出台符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切实可行的管理、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一是管理办法陈旧。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主要是参照公务员的一些管理办法,以及沿袭以往事业单位的一些管理办法,缺乏符合新时期事业单位特点的管理制度。二是工资政策分配不均。管理岗位人员按职员确定其待遇,比本单位同工作年限工勤人员少,与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相比差别更大,挫伤了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由于区域经济条件的制约,人才流动和安置分流措施无法真正落实到位,致使人员流动不畅,无法真正做到变“单位人”为“社会人”。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岗位设置工作的建议

(一)科学设置岗位

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按照《试行办法》中的规定把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管理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全面推进岗位竞聘工作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合同聘用制度、聘用管理制度、公开招聘制度、聘用监督制度、竞聘上岗制度、解聘制度等。对于事业单位在人员聘用、录用考核、绩效奖惩、人员分流上,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特点,处理好新招聘职工和单位内原有职工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平稳过渡,消除改革阻力。对于需求人员应向社会公开招聘,与本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事档案等由人才服务机构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合同期满不再续聘的,直接推向人才市场。《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确立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依据。

(三)发挥重点岗位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组织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二级岗位和特设岗位的申报、核准和聘用工作。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和特设岗位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岗位设置的管理关系到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化的岗位设置,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全面掌握改革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明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能。并且能够牢牢抓住重点环节,正确处理各类关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方可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取得预期的成效。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B709)】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篇4

为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建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晋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晋中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晋中市中等职业学校及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人字【2010】15号)和xx县委组织部、xx县人事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县人字【2009】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事业单位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根据市人字【2010】15号文件规定,我县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及其它教育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分别纳入相应的岗位设置管理。

二、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工向合同用工的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设岗,宏观控制的原则;

2.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

3.坚持按岗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

4.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5.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岗位类别设置

(一)全县教育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1.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者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

2.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要符合教育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教育事业发展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专业技术岗位和其它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

教师岗位指具有教育教学工作职责和相应教师资格与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它专业技术岗位主要指学科实验、图书管理、财务会计、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具有教学辅助工作职责的专业技术岗位。

3.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岗位设置的确定应考虑教职工编制总量、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特点等因素,根据事业发展,实行动态管理。岗位设置要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的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岗位。

四、岗位等级设置

岗位设置实行总量控制,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

(一)管理岗位设置

1.全县教育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六个等级,即五至十级岗位。首次设岗按现有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四个等级确定依次分为七至十级职员岗位。

2.管理岗位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最高等级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规格确定,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确定。其它担负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按照机构编制和政府人事组织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

1.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制度,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等级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小学、幼儿园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暂按现行规定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七级。

2.全县教育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总的控制比例为1:3:6;其中五、六、七级之间的比例为2:4:4;八、九、十级之间的比例为3:4:3;

十一、十二级之间的比例为5:5。

3.全县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在省未出台新的办法之前,仍按原xx县人事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县人职通字【1998】02号)执行。(见下表)

学校类别

高级岗位%

中级岗位%

初级岗位% 备注

中学

高中 45 30

职业高中 45 35

示范初中 45 30

县城初中 40 50

乡镇初中 35 58

小学

示范小学

50

县城小学

55

农村小学

60

幼儿园

省示范园

55

县城幼儿园

70

村镇幼儿园

75

县教研室

55 10

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它辅助系列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不设高级岗位,中级岗位职数结构比例按低于教师系列5%执行。

4.乡镇及以下农村小学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基础进行岗位设置,对岗位设置实行集中调控。

5.小学附设幼儿园(学前班)专业技术人员与所属小学(乡镇中心学校)合并进行岗位设置。

(三)工勤技能岗位设置

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岗位和普通工岗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对应一至五级技术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四)特设岗位设置

特设岗位是根据学校特色和教育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高层次人才的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设置按有关程序办理。

五、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

(一)普通中学教师岗位名称:中学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二级教师一级岗位、中学二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中学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中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名称: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小学高级教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小学一级教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二)中小学、幼儿园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设置参照相关行业办法和标准执行。

六、岗位基本条件

(一)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的基本条件

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各等级管理岗位的基本条件:

1.六级管理岗位须在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七、八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八、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满三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技术五至十级岗位内部不同的岗位条件,按照《xx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任职与聘任指导意见(试行)》(市教人字【2010】30号)执行。十一至十三级岗位和其它专业技术岗位内部不同的等级岗位条件,按照《xx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初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与聘任指导意见(试行)》(县教字【2010】114号)执行。其中在任职年限上,聘用专业技术高一级岗位一般应在本层级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三年以上,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两年以上。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任职条件由学校按照本意见,依据市人字【2010】15号文件、市教人字【2010】30号文件和县教字【2010】114号文件精神,结合岗位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首次设岗聘用中学高级教师(高级讲师)一级岗位一般需在中学高级教师(高级讲师)岗位上任职满9年,中学高级教师(高级讲师)二级岗位一般须在中学高级教师(高级讲师)岗位上任职满6年;中学一级教师(讲师)、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一般须在中级岗位上任职满6年;中学一级教师(讲师)二级、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须在中级岗位上任职满3年;中学二级教师(助讲)、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一般须在中学二级教师(助讲),小学一级教师岗位上任职满3年。

原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被首次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时,原管理人员只能聘用到相应层级的最低层,原工勤技能人员不得高于十一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工勤技能技术五级岗位。

(五)普通中小学(含职业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聘任。选聘校(园)长岗位的人员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一般应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以上,身心健康。

各单位要根据市人字【2010】15号、市教人字【2010】30号和《xx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与聘任的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规格编制、结构比例和空缺岗位的职数下,严格把握条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好各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七、岗位设置的审核

(一)岗位设置程序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内容包括:机构规格、社会功能、职责任务、领导职数、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等单位基本情况并附批准文件,拟设岗总量、三类岗位数量名称、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限额情况,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主要安排,需说明的问题等,并填写《xx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批表》。

2.岗位设置方案报县教育局审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

3.在批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4.广泛征求教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学校党政领导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二)首次设岗,按照县教育局统一核定的编制数确定岗位总量。对超编单位可设置部分临时岗位,但其岗位总量不得超过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总数。已满编或超编的单位不得新进正式工作人员,并要通过自然减员、解聘(调出)等方式逐步精减岗位和人员。

(三)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权限申请变更;

1.学校(幼儿园)出现分立、合并,可对本单位的岗位设置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变更岗位设置的。单位变更岗位设置,应提供书面报告和有关材料,并填写《xx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变更审核表》,经教育局审核后,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五)经核准岗位设置方案作为中小学、幼儿园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八、岗位聘用

(一)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研究制定各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

岗位聘用中要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建立聘用组织及机构,确保岗位聘用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严格按照市人字【2010】15号,市教人字【2010】30号和县教字【2010】114号文件的要求和规定程序实施聘用。

符合基本条件人员中达到直聘条件者可采取直聘办法,直接考核上岗;符合直聘条件人数大于岗位设置人数或应通过竞聘的人员,应通过量化考核的办法实行竞聘上岗。其基本程序如下:

1.单位成立岗位聘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岗位聘用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2.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聘用实施方案并公布此方案;

3.教职工提交岗位竞聘申请及竞聘材料;

4.考核组对申请竞聘的教职工进行量化考核;

5.根据考核结果,择优聘用,形成拟聘用方案;

6.对拟聘用方案进行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受理相关申诉和投诉;

7.公示期满后,单位将拟聘用方案及相关材料上报县教育局审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8.签订聘用合同。

单位制定的量化考核方案应符合县教育局“关于单位制定岗位聘用量化考核方案的指导意见”(另文下发)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报县教育局核准。

(二)岗位聘任中的有关政策问题

1.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中小学教师区域内交流,逐步推行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组织教师聘用制度。45周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一般在同一学校聘期不超过6年,超过6年者由县教育局组织交流,每年交流比例为专任教师总数的15%,已参与干部教师交流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2.各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对于长期在编不在岗、私自雇人顶岗的人员,这次应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有关处理意见,通知本人参加竞聘上岗。拒不竞聘和未予聘用的,应按规定予以辞聘,并将其人事关系和个人档案转入同级的人才市场。

3.中小学、幼儿园接收首次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相关的试用(见习)期和转正定级规定以及工资标准,从这些人员正式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原则上一年内不确定工作岗位,试用(见习)期结束履行转正定级手续后,再按相关规定明确其工作岗位和岗位工资待遇。对于国家或省、市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因受岗位数量限制降低层级聘用的人员可暂时保留原层级最低等级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一个聘期,绩效工资按现聘岗位领取。在第一个聘期结束后,再参加正常的竞聘,按新聘岗位兑现工资待遇,不再保留原工资待遇。

5提前离岗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时按本人离岗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岗位等级条件,确定其岗位等级及相应岗位工资待遇,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岗位总数,不计入计算相应岗位类型人员结构比例的基数内。

6.在2006年7月1日至原所在单位首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束之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可按照其退休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岗位等级条件,重新确定其岗位等级及相应岗位工资待遇,以其薪级工资和重新确定的岗位工资核定退休费。新的退休费标准从原所在单位在职职工兑现新的岗位工资的当月起执行。

7.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当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聘用合同期满前,中小学、幼儿园应按国家规定和我省有关规定和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岗位调整或解聘的决定。

8.“双肩挑”人员原则上不能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工作需要确需兼职的,要明确其主体岗位,并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以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直接从事部分教育教学工作并完成规定教育教学任务,按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有关要求参加直接聘用或竞聘上岗。

9.工勤技能人员竞聘专业技术岗位,必须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原则,必须是在岗位有空缺,符合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和岗位条件,历年考核合格且有一年优秀者才能参与竞聘,同等条件下,考核优秀者优先。首次聘用,只能聘到相应层级内的最低级。已确认聘干身份的,可根据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

10.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聘用到教师专业技术岗位:

(1)师德考核不合格的;

(2)专业技术考核不合格的;

(3)弄虚作假、伪造获奖证书或剽窃、抄袭论文的;

(4)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

(5)有严重失职、失误行为,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

(6)拒不接受培训、交流、支教、班主任、教学安排及其他工作任务,情节严重的;

(7)长期在编不在岗或擅自离岗,拒绝参加竞聘的;

(8)旷工或请假超过国家规定天数的;

(9)不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

11.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后,应及时写出书面工作总结报告,经县教育局审核后,报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其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合同后,方可兑现各岗位聘用人员的相应工资待遇。

九、工作要求

1.为加强对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局班子成员及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同时设立工作小组,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机构,研究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各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县教育局负责所属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各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对所属单位的岗位设置、类别设置、等级设置、结构比例要客观掌握,及时和上级部门沟通解决问题。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做好岗位设置方案的编制工作,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做好本单位的岗位聘用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3.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单位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要按照积极、稳妥的方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实施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平稳有序进行。维护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十、实施步骤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务必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宣传动员阶段(10月31日前)

1、成立局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

2、各学校对本单位的各类人员进行全面摸底登记。掌握本单位编制使用情况,人员聘用情况和在编在岗人员结构状况等,并分别进行填表分析,为岗位设置提供依据。

3、组织动员、学习宣传。各单位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及省、市、县文件精神,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政策规定,方法和要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填报基本情况表,做好岗位设置的基础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教育局制定好教育系统具体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各单位根据《实施方案》规定,结合本单位的人员编制、工作性质、职责任务、人员结构等相关情况,提出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填写《xx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

2、核准方案。各校岗位设置方案及岗位设置审核表经县教育局、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按《实施方案》规定的程序上报市人事局核准。县教育局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重点审核各单位岗位设置范围,岗位类别、等级划分,结构比例等级设置是否合理,岗位设置工作程序是否合适,岗位聘用办法是否规范,报送材料是否齐全等。

3、编制岗位说明书。根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明确本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不同等级的岗位职责、工作权限、任职条件和相关待遇等,编制本单位不同岗位、不同等级的岗位说明书,作为人员聘用、聘后考核的主要依据。

4、开展岗位聘用工作。根据“县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和本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三)、审核认定阶段(12月1日至12月20日)

学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总结 篇5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总结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科学制定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历时半年,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专门成立了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雪峰

副组长:陈存云、赵传生

成 员:张立斌、孔令学、祝标、邵理中、张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

岗位设置工作关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及时化解。学校于9月20日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淮北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有关会议精神,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保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科学制订方案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濉溪初级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讨论稿)》,并按要求公布,广泛听取职工对实施方案的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实施。

四、组织实施

进一步学习《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使广大教职工充分理解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要求,严格按照《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公布岗位。公布岗位数量、岗位职责、聘用条件等基本信息。

2、个人申请。个人向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应聘申请,明确应聘岗位,并交验各种证书、材料的原件、复印件。

3、资格审核。由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对应聘人员的聘任资格和基本条件进行审核。

4、确定拟聘人选。由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岗位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审查考核,并提出各岗位的推荐人选。

5、研究决定。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拟聘用名单。

6、结果公示。拟聘用结果进行公示,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按程序进行复议,确属不当者,将予以重新审核。

7、签订合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和单位相关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受聘人员与单位签定聘用合同。

8、报主管部门审核、认定。

五、严格政策,强化监督

岗位设置工作政策性强,实施过程复杂,牵涉面广。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严格控制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设置,严格有关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公示工作,杜绝暗箱操作行为,切实保障全体教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确保岗位设置工作顺利实施。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篇6

为进一步深化省、市、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县教育局关于印发xx县中小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x人发[XX]14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县办发[XX]12 号)、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下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县人发[XX]4号)和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解答意见的通知〉的通知》(x人发[XX]17号)等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设置实施工作方案。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开始宣传发动。

1、我镇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于XX年10月20日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认真学习《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xx市中小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xx发[XX]14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县办发[XX]12 号)、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下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县人发[XX]4号)和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

岗位聘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解答意见的通知〉的通知》(x人发[XX]17号)等通知精神,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当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得力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让全体教师明白岗位设置,以岗定人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行岗位津贴,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具体体现,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为目的的一项工作。

2、我镇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其他小学、幼儿园、教学点(校园长)

主要职能:组织评聘竞聘工作,包括拟定修改方案材料、资格审查、、量化考核、决定聘任等评聘竞聘工作。

(二)核实工作组组长:

成 员:

主要职能:量化考核条件核实自评分,(三)监察小组:

组 长:

组 员:

主要职能:处理竞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争议,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的开展岗位设置工作。

1、XX年10月22日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和《xx镇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并报xx县教育局和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

2、XX年10月26日召开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初步拟定《xx镇中小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并结合xx镇教育管理中心10月21日岗位设置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既考虑公平公正,又考虑其可操作性,以确保工作顺利进展。

3、根据全体教师讨论的意见建议,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在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XX年10月27日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一致表决通过《xx镇中小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XX年10月27日至XX年11月7日公示《xx镇中小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任职条件、《xx镇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

5、XX年11月20日教师填写岗位申请表和岗位设置管理量化评分自评表并及时上交。

6、XX年11月25日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对申请岗位教师量化分进行严格复核,特别对提供的资料必须是原件,逐一查验,确保复核工作的严谨、严密,复核无误后由本人签字确认。

7、XX年11月27日,交岗位设置聘任表到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审核通过。

8、XX年11月27日至6月4日,公示岗位分级聘用人员情况。

(1)、中学高级教师七级岗位:即评即聘岗位,实有1个: ①原聘

②新聘1人:

(2)、小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八级岗位:5个岗位,实有5人:

①原聘

②新聘3人:

(3)小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九级岗位:7个岗位,实有15人:

①原聘6人:

②新聘9人

(4)小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十级岗位:5个岗位,实有37人:

①原聘25人:

②新聘12人:

(5)、小学一级(中学二级)教师十一级岗位:10个岗位,实有56人:

①原聘33人:

②新聘23人:

(6)小学一级(中学二级)教师十二级岗位:9个岗位,实有73人:

①原聘54人:

【最新】学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总结(二)

为进一步深化省市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xx市人事局、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xx市中小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内人发[XX]14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隆府办发[XX]12 号)、xx县人事局《关于下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xx发[XX]4号)和xx县人事局关于转发《xx市人事局转发〈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解答意见的通知〉的通知》(xx发[XX]17号)等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设置实施工作方案。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开始宣传发动。

1、我校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于XX年4月20日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认真学习《xx市人事局、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xx市中小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内人发[XX]14号)、《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隆府办发[XX]12 号)、xx县人事局《关于下发xx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xx发[XX]4号)和xx县人事局关于转发《xx市人事局转发〈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解答意见的通知〉的通知》(xx发[XX]17号)等通知精神,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目的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当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得力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实施工作。让全体教师明白岗位设置,以岗定人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行岗位津贴,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具体体现,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为目的的一项工作。

2、我校成立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一)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主要职能:组织评聘竞聘工作,包括拟定修改方案材料、资格审查、、量化考核、决定聘任等评聘竞聘工作。

(二)核实工作组组长:

成员:

主要职能:量化考核条件核实自评分,中级组:

初级组:

(三)监察小组:

组 长:

组 员:

主要职能:处理竞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争议,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的开展岗位设置工作。

1、XX年4月22日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和《xx小学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并报xx县教育局和xx县人事局审批。

【最新】学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总结(三)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科学制定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历时半年,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专门成立了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

岗位设置工作关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及时化解。学校于9月20日召开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xx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xx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有关会议精神,确保精神吃透、标准吃透,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确保岗位设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科学制订方案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xx初级中学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讨论稿)》,并按要求公布,广泛听取职工对实施方案的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实施。

四、组织实施

进一步学习《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使广大教职工充分理解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要求,严格按照《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公布岗位。公布岗位数量、岗位职责、聘用条件等基本信息。

2、个人申请。个人向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书面应聘申请,明确应聘岗位,并交验各种证书、材料的原件、复印件。

3、资格审核。由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对应聘人员的聘任资格和基本条件进行审核。

4、确定拟聘人选。由学校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岗位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审查考核,并提出各岗位的推荐人选。

5、研究决定。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拟聘用名单。

6、结果公示。拟聘用结果进行公示,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按程序进行复议,确属不当者,将予以重新审核。

7、签订合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和单位相关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受聘人员与单位签定聘用合同。

8、报主管部门审核、认定。

五、严格政策,强化监督

岗位设置工作政策性强,实施过程复杂,牵涉面广。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严格控制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设置,严格有关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公示工作,杜绝暗箱操作行为,切实保障全体教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确保岗位设置工作顺利实施。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篇7

1 岗位设置环节的主要做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岗位是事业单位招录、竞岗、考核、绩效、职称、薪酬、培训等一系列人事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依据,至关重要。岗位设置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从完整意义上进行岗位分析,难度很大、成本太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岗位设置目标。岗位设置总量。一般根据上级批复的编制数来确定岗位设置总量。

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岗位设置一般将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管理岗位分为一至十级职员岗位,依次分别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七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五个等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工作性质来确定,主要包括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间的结构比例,管理岗位中一至十级职员岗位的结构比例、专业技术岗位中高、中、初级岗位的结构比例以及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工勤技能岗位中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的结构比例以及技术工岗位一至五级的结构比例。

(2)开展单位职能及部门职责分析。岗位设置工作是一个自上而下、逐级分解的过程,单位职能和部门职责分析是基础,在岗位设置过程中,要先开展单位职能及部门职责分析,明确单位职能,根据单位职能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应是各部门职责的分解。通过对单位职能、部门职责进行分析,分解职能任务,分解业务流程,对所涉及的各项工作的种类和属性进行分析,对岗位进行分类,确定岗位设置基本结构。

(3)开展岗位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设置基本结构确定后,开展具体岗位分析,通过对各个具体岗位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以及任职条件(应具备的学历、经历、专业能力、任职资格、专项要求等因素)展开分析,编制规范性的岗位说明书。因岗位分析与岗位说明书编制工作量很大,专业性很强,也较为复杂,为保证工作效果,可采取以各部门为工作主体,由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的方式进行。主要程序为:

a)人事部门发出标准岗位说明书表格,明确编写格式和要求;

b)部门负责人组织全体部门职工充分讨论,明确部门各岗位职责,由职工本人编写岗位说明书初稿;

c)部门负责人补充修改部门各岗位说明书,并提交人事部门审核;

d)人事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听取部门意见,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修改;

e)单位领导审定。

在岗位设置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因人设岗问题。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应当遵循“因事设岗、按岗用人”的原则,但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可能还要根据某些人或某个人所具备的资历、学历等条件,结合他们的特点和长处来灵活的设置岗位,这种以“事”为基础,从工作需要出发的“因人设岗”现象,应该是合理的。但是,从长期来讲,可能会由于激励不足等原因,对人才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不从工作需要出发设置“照顾岗”、“人情岗”等因人设岗现象,是不应当出现的,这种现象将导致岗位设置管理的作用被削弱。

(2)岗位任职条件设置过低过高问题。岗位任职条件设置过低,不利于竞争,失去激励,容易挫伤人员进取心;岗位任职条件设置过高,空着职数造成资源浪费,容易引发人员不满。因此,应合理设置岗位任职条件,避免条件过低过高现象。

(3)岗位设置固化问题。在岗位设置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完善的岗位设置调整、变更的程序和方法,导致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等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地、科学地调整岗位结构、总量、职责、任职条件等,从而造成岗位设置相对固化的问题,不利于岗位管理。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完善岗位调整的程序和方法,形成一套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岗位设置动态管理。

2 岗位聘用环节的主要做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岗位聘用环节是在全面设置岗位的基础上,实现按岗用人的途径,也是强化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2)通过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宣贯,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3)实施岗位设置的首聘工作。岗位设置管理首次聘用力求平稳过渡,一般采取岗位双向选择的方式择优聘用,主要程序为:

a)公布岗位。公布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等;

b)个人申报。应聘人员提出应聘申请;

c)组织审核。岗位聘用工作办公室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条件审核;

d)考核测评。根据应聘人员的申请结果,由岗位所在部门根据岗位要求及应聘人员具备的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测评;

e)提出拟聘建议。根据测评情况,由岗位聘用工作办公室提出拟聘人选建议方案;

f)确定拟聘人选。岗位聘用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确定拟聘人选;

g)结果公示。拟聘人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h)签订聘用合同,按岗变薪变的原则兑现待遇。

(4)建立空缺岗位竞聘工作机制。岗位设置首聘工作完成后,单位内部如出现空缺岗位,一般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产生岗位人选,应建立空缺岗位竞聘工作机制,竞聘上岗可采取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运用笔试、面试、考核、民主测评等方法。通过工作机制的建立,实现岗位聘用制度化、常态化。

在岗位聘用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工勤技能人员竞聘管理、专技岗位问题。工勤技能人员竞聘管理、专技岗位问题是岗位聘用乃至整个岗位设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需要在国家现行相关政策尤其是退休政策的框架下,研究转岗人员年龄界限、身份认定、资格取得等一系列问题。另外,还需要考虑工勤转岗后的逆转岗(即从管理、专技岗位回到工勤技能岗位)问题以及退休年龄、退休待遇等相关问题。

(2)跨专业竞聘问题。在岗位竞聘过程中,由于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如学历、任职经历、专业能力等,对非相关专业或无相关任职经历的人员跨专业竞聘造成一定的限制,在人员交流调整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定竞聘工作机制的时候需要予以考虑。

(3)落聘人员安置问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行竞聘上岗,有些人在竞聘中不可避免地要落选。对于落聘人员,如果不妥善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对于落聘人员安置,理想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单位与其解除聘用关系,纳入社会保障范畴,让落聘人员直接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实现正常的人力资源流动。但采用这种办法的外部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应立足于单位内部消化,可采取内部退养、转岗、高职低聘、待岗培训等方式妥善安置。

(4)人员退休岗位认定问题。岗位聘用人员,凡到退休年龄,应执行国家退休政策的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自然解聘。按照国家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的相关政策,生活补贴标准按退休时所在岗位标准执行,存在退休时岗位认定的问题。目前主要是退休办理部门以退休人员退休时所在岗位认定,对于“双肩挑”人员,按照现行政策就高的原则认定,但可能会由于今后国家政策的改变,出现原来就高的标准变低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3 岗位管理环节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岗位设置管理的关键环节是聘后岗位管理,它关系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否成功。不进行严格的聘后岗位管理,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和合同签订等工作将流于形式。目前,在岗位管理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科学准确评价绩效问题。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根据岗位聘用人员在各自岗位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绩效的情况,兑现相应的绩效工资。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缺乏科学完备、定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无法科学准确评价绩效。

(2)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在人才。“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竞争上岗对于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前聘期岗位考核机制的不健全,缺乏准确评价实绩的机制,不能完全形成有效竞争,无法真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依然存在。

(3)薪酬制度缺乏激励的问题。薪酬制度对履行岗位职责缺乏激励作用。工资待遇与履职情况相脱节,一些高级别岗位人员领着高薪水,但做着简单轻松工作;而一些在低级别岗位上的人员,薪水低却从事着高技术含量的繁重工作。任务轻重难易没有和薪资标准相挂钩,导致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解决岗位管理环节的上述问题,应着重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机制入手。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公开、透明、便于操作的各类人员的聘期业绩的评价、考核机制,从而逐步形成各类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研究制订以岗位聘用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岗位绩效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切实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岗位 篇8

学前教育。全国共有幼儿园20.99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班)4050.71万人,比上年增加156.02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08.03万人,比上年增加19.52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0万所,比上年减少1.23万所。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招生3106.25万人;在校生1.38亿人;专任教师912.2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6%。其中:

小学教职工548.89万人,比上年减少0.59万人;专任教师563.39万人, 比上年增加4.93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生师比16.78∶1,与上年基本持平。

初中教职工395.57万人,比上年增加2.70万人;专任教师348.84万人,比上年增加0.75万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53%,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生师比12.57∶1,与上年基本持平。

高中阶段教育。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57万所,比上年减少548所;招生1416.36万人,比上年减少81.10万人;在校学生4170.65万人,比上年减少199.27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

普通高中教职工250.94万人,比上年增加3.58万人;专任教师166.27万人,比上年增加3.37万人,生师比14.44∶1,比上年的14.95∶1有所改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7.25%,比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

成人高中教职工9555人,比上年增加3494人;专任教师8020人,比上年增加3402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113.21万人,比上年减少2.13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41.81万人,比上年减少1195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6.09万人,比上年减少1.45万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6.52万人,比上年减少424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7.34万人,比上年增加665人。

高等教育。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

民办教育。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5.52万所,比上年增加0.63万所;招生1563.84万人,比上年增加69.32万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301.91万人,比上年增加223.60万人。

上一篇:狗的作文300字下一篇:春季结婚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