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幸福的事业

2024-09-17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精选12篇)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 篇1

人生为一大事来,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话。我来到世上,所谓的大事是什么?少年时代,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军人。或许是命运的安排,1986年,我走上了教育之路。从此,我的人生大事便与教育连在一起了。做教师时,我的人生大事是做一名好教师;当校长时,我的人生大事是当一名好校长。

我的青春,我的全部心血都献给了我的人生大事。没有成为军人,我不后悔,因为我的许多学生已经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

从教二十五年,当校长十年,我曾历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进修学校教研员、初教科视导员、校长等职。从教体会,五味俱全,但我始终坚信我的教育理念,我始终坚信我是一个基础教育的思考者、行动者、实践者。

一、做一个爱学习的教师

师范学校四年的学习生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懂得教师肩负的责任,而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更是教师一生的追求。于是我把自己从教之日,定义为重新学习之时,我立志从教一天,就得学习一天。

记得那时初为人师,太多的不懂,太多的幼稚,于是我开始如饥似渴地向书本学习,下课的闲暇时间、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我大多是在学校的阅览室里度过,每一本期刊杂志,每一篇与教学相关的文章我都仔细阅读,时常与自己的教学联系起来,遇到好的教学方法、巧妙的解题方法、精彩的教学片段,我都会赶紧的记录下来,甚至融入自己的备课、及时地实施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读书学习让我从中寻到了一些好的办法,让我的教师工作也丰富起来。

向名优教师、老教师请教是我学习的又一重要内容。他们不仅有一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往往还有着二、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的弯路。多听他们的课是最直接的学习。记得那时,我要是哪一节没有课,就会坐到名优教师、老教师的课堂上,听他们讲课,他们在教学上能够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巧妙的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容易接受,更有兴趣。年轻教师没有经验,所以在平时备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这时决不让放弃、更不能模模糊糊的过去,于是我就一定要请教老教师,和他们一起讨论分析,虚心听取他们的教导。这让我很快的适应并胜任了课堂教学工作。当然向老教师学习的同时,也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能全盘照搬,而是合理的借鉴,这样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记得有一次听课,老师在讲《正比例意义》这节课时,有意识地加入了同反比例情况的比较。虽然这种比较痕迹不是很清晰,但我在听课中,头脑里立刻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正反比例意义同时开、一块讲,这样可以突出对比,加深理解。我把这种设想同学年组的教师谈了,大家觉得可以一试,于是我们就在课堂上尝试,果然,讲课效果出奇的好。老教师们都夸我年轻人点子好、敢创新、水平高。其实哪里是我的水平高,分明是我在听课中从其他教师身上得到了启发。

十年的一线教师工作经历,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苦,也收获了很多的精彩,一辈子可以享受的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一辈子可以珍惜的是师生之间特有的情谊,一辈子不能忘记的是同事们给予我的帮助与呵护。

二、做一个善研究的教研员

从一名教师走上教研员的岗位,角色的转变,让我对教育有了别样的理解。回想那时候当小学语文教研员,虽说有一些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教学经历,更满怀一种敬业精神,但缺乏调查研究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引领的能力,于是做一个研究型的教研员,便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知道学习可以让我们成为好教师,同样学习可以让我成为合格的教研员,于是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查阅文献资料,接受先进理念,更新自身观念便是我每天自我学习的大餐。而主动深入课堂,向教师学习,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发现课堂上精彩的瞬间、领悟成功的教学经验,更成为我每天必修的功课。

而仅有学习是不够的,勤于研究才是我的追求。于是我开始研究课程,研究怎样才可以实现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教师,研究如何将教材上的有限的文本内容内化为内容丰富的教案、再将教案转化成灵动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研究课堂,在课堂上做到教学与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将传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师生生命成长的摇篮。当教研员更要学会正确的、科学的指导,立足当前教育教学的现实,抓住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指导教师把理论的解读变成教学的自觉行动,把外地学习的经验和成果提炼成可用的行动方式,也随时提醒自己和教师把自己零散的教学体会形成教学经验记录下来,把积累的经验提升到理论上,这些不仅对自己是个提升的过程,更对对年轻教师有特别的指导作用。

听、评、导课是教研员的常规工作,更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基础。记得当教研员那会儿,就爱深入课堂听课,而带着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我最大的着眼点。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学生的参与度高,课上有收获,再不好的课堂,也成功了一半。

听课之后,我还会和授课教师做一个沟通,交流我看到的教学流程,发现的亮点,提出我的建议,并和教师说一下如果这堂课我来上,我会怎样设计。这样的听评课,在当时是很受教师欢迎的,也使我们的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在教研员这个岗位上虽然工作的时间仅仅只有三个年头,但却让我深深的懂得了,教研员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助推的巨大作用,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工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更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改变孩子的一生。

三、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1. 做学校发展的“领跑人”

2001年,当我接任校长时,王兆新村小学已是区域内的一所优秀学校,加之对口中学发展态势良好,许多家长趋之若鹜。我完全可以做一个守成的校长,相对轻松地工作与生活。但是,上任伊始,我就给王兆新村小学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办成一所“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生长型”学校。这是一个自加压力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不懈奔跑才能达到的目标。

为切实增强广大教师对办学目标的认同感,我同班子成员一道从教师专业成长入手,努力为教师创设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先后推出“学校发展最佳建议奖”“我的成长轨迹”展示活动、“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论坛”等推动教师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系列活动,引导教师唤起职业热情,实现职业价值。

如果有人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对教育的追求?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让每个孩子的美好未来从这里放飞”就是我的教育追求。而要实现这一理想我深知“学校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生是根本”。如何着眼根本、抓住关键、打好基础,是我教育实践的一条主线。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秉承传统,开拓创新,逐步清晰并确立了以“人文与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提升并浓缩为:让每个孩子的美好未来从这里放飞。这一理念涵盖了面向全体、促进成长的学生观;基于学校、基于实践的学校观和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观。依据这一教育理念,我引导全校师生共同确立了“和谐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育人为本、成才为志”的校训并以此开展了大量而且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

为使办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办学行为,学校以“绿色校园我的家”学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逐渐建构起以学校文化为核心,涵盖并辐射学生培养、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的一个完整体系。“绿色校园我的家”学校文化建设主题是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而确立的。这里的绿色代表着人文、和谐,预示着勃勃的生机与美好的发展未来,蕴含了每个学生都是成长中的鲜活的生命体,都具有无限美好的发展潜质。“给孩子一个绿色的今天,许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是实现我校办学理念的最终目标。

在我的科学谋划和积极倡导下,班子成员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了落实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理想的教育实践热潮中。几年中,学校以落实办学理念为主线,潜心研究依托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先后开展了“绿色校园环境”“绿色校园人际”“绿色校园空间”“绿色课堂”等系列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体统了广阔的舞台。

2. 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几年来,我殚精竭虑的思考涉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育改革的问题,不断地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思考学校发展的新趋势,捕捉新机遇,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使学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彰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学校分别在各楼厅设立了主题文化景观,在各楼层的走廊开辟了四个主题文化长廊,新建了校园养殖园,加之近期改造的地下实践活动区中以学生才艺展示为主的墙壁文化,侧楼梯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楼梯文化,学校的校徽等标识文化以及极富特性的班级文化使整个教学楼内到处都充满着个性鲜明的浓浓的文化气息。优美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物质文化格局时刻陶冶与规范着师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不为环境而环境,只为人性而建设;不为文化而文化,只为心灵去营造。”是我校致力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始终追寻的目标。

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我提出:让文明之光普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绿色”的种子在师生的心田生根发芽。我带领广大教师围绕着校园精神培植、师生内涵发展和和谐校园构建三个专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内化、培养树立典型、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师风与学风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以教师岗位练兵,学生读书活动为依托,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学生成长册”的建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引导和培养师生充实文化底蕴,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为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从师德教育入手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绿色课堂,生命课堂”的创建以及家访,教师博客建立等项工作引导教师努力构建新型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此外,我们还以“一、三、五” (一条德育特色主线,三个学会,五星少年评选) 工程为载体,通过德育实践活动课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德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人文教育,使师生的精神内涵得以丰厚,使文明与和谐之风充满校园。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我校先后成立了各种学生趣小组;一年一度的“科技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趣味运动会”“校园集体舞比赛”、校园交警操等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此外,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学校还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小海豚校园电视台”“文明礼仪示范岗”等学生社团,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根据相关法规和学校实际不断对现有的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广泛征集师生意见,汇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完善各项校本制度,让各项制度不仅凝聚并凸显学校文化品质,又尽可能体现民主意愿。

做校长十余年,我始终严以律己,以自身为旗帜,树德为魂,以自己的人格所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亲和力影响师生。学校的重大事宜我充分尊重民主;社会公益事业我带头响应;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中我经常是身体力行。在如何治校的问题上,我主张情感是基础,制度上保障。我提出要把王兆新村小学办成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为解决师生的午饭问题我亲自设计规划,审核设备,创办了校园食堂;教师过生日,我带领工会成员将蛋糕送到教师手中;教师家里的大事小情我时刻牵挂,帮助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我总是伸出援助之手。我将用我不断完善的人格影响我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影响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才是做校长要留给社会最有价值的东西。

3. 做务本求实的耕耘者

在我的心目中,事业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校长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支撑,工作是很难有起色的。近年来我校整体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学校办学特色日显鲜明,这是我和全校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处一景、一人一事都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和深深的思考的足迹。

下面是我日常工作日的一个真实写照:

上午:早七点到校,巡视校园同时思考当日必须处理的校务问题;八点会同相关人员深入班级观、评、议课;九点三十分召集校领导班子研究教师团队建设问题;十点接待家长委员会代表,征求家长对学校整体办学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后会同相关人员将问题梳理并分解到各职能部门限时解决。

下午:一点钟接待市图书馆领导洽谈建立校园图书馆事宜,草签意向性协议,实地考察馆舍布局;两点十分听取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专题汇报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三点钟参加学科教研;四点半左右处理一起校园伤害事件至五点半写工作日志。

在办公室,我常能听到楼道里一路小跑的声音,班子成员对我说:“校长,你给我们每人买双旱冰鞋吧。”我也常对身边的人说:“你们把我分成两半吧。”在王兆新村小学,恨自己分身无术的人又何止我一个人。

有人说,校长应该抓大事。这话我不反对,但大事是什么?怎么抓?在学校又有什么事算是小事呢?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目标不都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来贯彻落实的吗?

校长应该是一个忙碌的人,一个为学校、为孩子奔走呼号、身体力行的人,一个务本求实的耕耘者。

回首我的教育之路让我颇感欣慰,因为我用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诠释了一名教育者对教育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我的教育生涯还在进行中,时间无止境,思考也无止境,我将以更大的努力回报我工作的学校,回报与我同甘共苦的同事,回报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我的殷切期待,回报教育赋予我的神圣与职责。在回报中,我也收获着。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是幸福的。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 篇2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改作业,忽然一个学习很优秀的学生拿过来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给我就跑了。到班上后,我对那个学生表示谢意,谁知这个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是我做的。”我心想作业做不完,做手工你倒有时间了。心里这样想,我却还是夸奖了他,因为我不是一个狭隘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学习不行,做个工人也行,再说这样的学生缺少的就是鼓励,我想鼓励他,实在没机会,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表扬过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也很高兴。

又过了几天,她的课桌上多了几个手工的折纸,我衷心的说:“你的手真巧”他的同桌不失时机的说:“抽屉里也有”我高兴的展览给全班看。自然,他本人更高兴。

我只是单纯的说他手巧,没想到,过了几天,我突然发现,有好几天,她的同桌没有给我告状说她的作业没写完了,我又高兴的夸奖了她。

教育是幸福的 篇3

关键词:教育;幸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63-01

10年前,带着创造一个激情生活的梦想,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带着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我踏入了山区的一所普通小学,从此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成为一名教师,我才发现那是一个浩瀚的世界。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我在班上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知心信箱”,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条上悄悄告诉老师。通过“知心信箱”,我知道了蒋兵家庭作业总是没有完成的原因:“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去了,我和爷爷住在一起,每天回家都要割猪草,天黑了才能回家,没有时间完成作业,老师请不要批评我……”知道陈丽为什么神情总是那么沮丧:“同学们老是叫我小哑巴,我的妈妈虽然不会说话,但她什么都能听懂。在我的心中,我的妈妈会说话……”要了解孩子,除了用眼睛去观察,还要用心灵去感受。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诧异我能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态。我想,无论你是谁,当你看到一个个寄托着父母美好愿望的名字:岩俊、海涛、寒香、雨欣、明天……你都会为这些美丽的名字、美丽的心灵有所思有所悟。面对一颗颗充满求知的眼睛,精神的末梢,随着翻开的课本而延伸;思维的细胞,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丰满;思想的触角,随着教学的深入而敏锐。

当我站在三尺讲台,行走在童心的世界,我才倍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教师是一项需要献身的事业。曾有人这样写教师:我猜想,您期盼站在东方的山头,守望那破晓的太阳;也清楚,您喜欢跳出艳春的小园,观赏那越墙的红杏;还了解,您惯常驻足花房的一角,凝视那钻土的小草……山村女教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丽、温柔、善良、和蔼的天使形象,而当我选择一所高寒山区的一所偏远小学时,就注定了工作的艰辛,就注定了生活的清贫,就注定了我不仅要做天使,也要做创业者。因为我知道,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教师必须一片爱心、两行热泪、三秋血汗、四季躬行,为自己留一份澄明洁净的心境,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阳光天地。多少次拖着沙哑的声音教学生唱歌,多少次准备教案批改作业到深夜,多少次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动员学生入学……这一切,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知道,在我们的辛勤努力下,赵伟、熊灿、王一波,一个个失学的孩子重新走进了充满欢乐的校园,考上了重点中学。刘洪、吴双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我们的眼里懂事了长大了……

当我站在三尺讲台,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我才倍感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动人的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遐想与快乐,与孩子相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快乐无比的。5年前,当我第一次送走毕业生时,全班的学生精心布置了教室开毕业茶话会。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不知是天气太热,还是我太紧张,一开始讲话就汗流满面,张芳跑到我面前来,她手里拿着一张方纸巾,对我说到:“老师,擦擦汗!”当我接过纸巾擦掉汗水时,我的眼睛里湿润了。做老师的,当你的学生自然的流露出对你的关心与爱怜的时候,你难道不会感动吗?每一个同学还画了一幅画作为礼物送给老师。一个个活生生的心灵展现在我的面前,面对学生的理解和挚爱,我的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一次我读到艾青的这句诗,我都禁不住在想:诗人的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感动,而这些感动又是这样化作澎湃的激情? 我不停地思索,就在那一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正是这些孩子给了我另一个心心相融,息息相通的世界,让我从他们的感动中沉淀出对教师这份职业炽热的激情。教书是一种纯洁而又廉洁的幸福。心灵与生命,随着教书而成长,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变得丰盈。那样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只有热爱教育的人才会明白。我自认我是那个那般爱学生的人。在我孤独寂寞时,是它给我情感的慰藉;在我劳累疲倦时,是它给我轻松愉悦。

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面对的永远都是活泼的生命,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份神秘,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灵对心灵的碰撞和汇聚;没有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总有一种力量逼促自己前行,不是感叹蜡炬成灰的悲壮,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没有一种职业,耕耘的是荒芜的心灵,收获的是心灵的希望!

让我在自己纯净的心版上,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幸福 篇4

近来来, 有关幸福的话题越来越多, 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 多个领域都在对幸福产生许多热议。在中央电视台对“什么是幸福”进行的随机采访群众中, 人们对幸福的含义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那么幸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康德曾经说过:“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 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 但是, 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 说得清楚明白, 调理一贯。”每个人对幸福的看法不同, 不同的人对幸福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幸福是很难界定一个概念的。从哲学方面来说, 幸福是客观的同时幸福具有主观性, 更像是人的一种体验;从心理学上, 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在某种情况之下产生的满足的情绪状态, 这某种情况既是人们的需求 (其包含动机、欲望和兴趣) 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 多层次的心理状态。总之, 幸福作为人生活的支撑力量, 体现人生活质量和状态的表现, 完美的把人与社会生活恰当的衔接在一起。实际来说, 幸福是人之一切活动的终极所向:文化活动通过改善人的精神世界来成就人的幸福意愿;政治活动通过改善社会关系成就人的幸福意愿;经济活动通过改善生存条件成就人的幸福意愿等等。教育活动与人的幸福生活有着直接联系。教育的职责就是为了使学习者们的生活上的各个方面都能获得幸福, 帮助学习者们“过”上一种幸福生活, 教育活动存在的充分条件体现在学习者的自身的幸福生活上。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到幸福。幸福真的可以通过教育而教育出来的吗?可以完全确定的是, 通过教育活动能够给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培养人们感受幸福的品质, 提升人们感受幸福的能力, 教育对于幸福起到重要作用。既然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 那幸福就一定与教育有关。因为无论是人发现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还是人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都可以通过教育来得到培育。但是, 并不是什么教育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 只有幸福的教育才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在幸福与教育的认识上, 人们把教育和幸福联系起来, 两者并不矛盾的独立学科给统一起来形成了“幸福教育”这个新鲜学科, 划分为实体范畴的科学理论。幸福教育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结果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不同的因素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教育同时与生活、社会构成了密切的联系, 促成了幸福教育对生活、社会, 乃至人有者深远的影响。教育是培养人整体素质, 弘扬人的个性, 让个人有更好更有效地生活, 使人的群居性生活更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人们最后的追求目的是对幸福的追求, 所以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就更加密切, 但幸福教育在实施与把握方向却很笼统, 幸福的概念的模糊的本质和幸福的主管性感受, 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塑造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德育观、心育观等等, 这些都需要在教育之下, 很好的起到引导作用。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整体性、全面发展性的幸福教育, 把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 使个体与整体的完美结合。幸福教育在21世纪世界性教育改革中已成为趋势, 也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焦点。这样为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全而发展人才方面得到充分供给。

教育是针对人的, 是对人性的筑建。全面的人性是生理与心里的统一、个性与社会的统一。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堆积, 而是让认知与情感统一的教育与幸福, 生理与心理内在统一的教育与幸福, 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教育与幸福。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诸多科学领域。但幸福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教育是使人更好如何追求到幸福的终极价值。幸福教育的起点是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产生于文化之中, 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到化学式的反应, 而幸福观的核心是优化内心情感, 人的高级情感, 丰盈生命情感, 教育的初衷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发展, 而其目标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是人格的内部结构和谐一致, 与外部环境协调, 价值充分体现。

也许, 在教育方面说幸福这个感官词汇过于浪漫, 不够实际, 但不可否定的是, 人最终的价值体现都集于幸福二字上, 教育目的也是更好让人达到这一层面上, 追求幸福是教育永远无止境的目标, 培养人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不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而是改变成“身在福中去知福”, 通过教育的方式、内容、手段、行为, 去提升人们对幸福的敏锐感, 捕捉和感受和享用幸福的能力。幸福不神秘而就在眼前, 现实教育与所提倡的幸福教育还有差距, 但不能因此而放弃追求幸福的权利。把教育变成幸福教育, 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变得不可厚非。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 通过教育更加完善, 便捷追求幸福的道路, 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幸福, 却不知如何把握幸福和幸福给予人们的喜悦感或者可以说是成就感。让教育通过客观的方式, 确立生活的意义和人的存在的目的性。这需要教育者们共同努力, 所谓幸福的教育者才能教育出幸福的人, 科学性的指引人去捕捉幸福, 提高敏锐度, 确立正确的幸福观, 促使人在社会性中的和谐, 这也是多数教育者中或整体教育改革中所最后追求的价值体现。

教育是一项耐心的事业 篇5

—读《教育常识》有感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耐心。从我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我也常常告诉自己,“孩子们都顽皮,对他们耐心一点就好。”在小学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但是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发现,我对学生已经够耐心了,他们怎么还是这样,是我的耐心不够还是耐心无用?渐渐的,有时候就不会像以前那样耐心了,甚至会对学生歇斯底里的咆哮,学生是变得听话了,但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学生听话却也让自己不安———如果有一天这种方式也失效了,我该怎么办?是否应该重拾耐心改善方法,还是我原来就对他们管的太松,需要继续对他们施压?

读到《教育常识》中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时,中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朋友参加一个电视节目,当被问到如果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飞到中途没油了,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你会把这个降落伞给谁,小男孩毫不犹豫的说给自己,于是遭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声讨,小男孩承受不了现场的压力顿时泪流满面。可主持人没有急于给小男孩一个评价,而是问小男孩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小男孩梗咽却清晰的坚定的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所有的人。主持人的耐心,挽救了这个男孩。看了这个故事我忽然明白,耐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智慧,也许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不急于给他你一个评价,他会给你另一个惊喜。原来我并不是耐心不够而是没有更合理的运用耐心,如果耐心成为一种智慧就可以更从容的面对孩子。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心浮气躁的氛围中,人们都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可是人们所追求的成功同质化倾向严重,都把追求经济效率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道德的底线,于是造成了很多的极端的社会事件有很坏的社会影响。现在孩子的成长正处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影响,再加上家长的溺爱,造成了现在的孩子很难管束,缺乏自制力。虽然如此但现在的孩子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们大多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维敏捷等等,如果我们良好的对他们进行引导,耐心的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他们会成为优秀的接班人。

“面对经历生长躁动的生命,教育者最怕的是自己的心灵也随之躁动,教育者的躁动也会传导至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引发他们更大的焦躁。”是的,当今社会焦躁不安,孩子们也缺乏自制力,如果我们教育者再缺乏耐心,那我们培养的下一代会是怎样的浮躁不安,急功近利,耐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大智慧,我们需要平心静气的教导孩子,因为我们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的社会,而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会是改变者。“教育本身是孤寂的。一颗贪图热闹的心,收获的依然是灾难后的荒凉。”反思自己,在我缺乏耐心的时候,是不是急功近利了,是不是急于求成了,孩子们不配合就感到厌烦。而自己却忘了教育的初衷,教育不是轰轰烈烈的事业,它是静待花开,就算花儿不会开,花儿的生长出现反复,但花儿却总在成长。不要急于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狂奔不止,就算当时他跑的再快,但他人生的赛道还有很长。

幸福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篇6

[关键词]幸福;教育;终极追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3-0020-04

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的目的是幸福。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 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 [1]那么,作为人类通往幸福天堂的阶梯,教育的本真热爱和深沉渴望也就必然指 向人生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教育(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但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活,首先 应该是关怀人的当下的生活,关怀此时此刻此人的存在,教育应当成为此时此刻的个体 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任务不是传递给受教育者多少知识,教育的 追求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传递中形成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杜威就说:我们经过教育过程而 获得知识,而这些教育过程不止单纯的获取知识和有关技巧形式,它们还企图把所获得的 知识统一起来,形成持久的性向和态度。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就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决定了 他对幸福的体会。幸福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心理状态,一个源自内心的平和协调。狄德罗说 :“在情感协调一致的情况下,具有强烈的情感就是幸福”。教育就是对人不可能“万事如 意”的生活的一种关怀,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生活的亮点,找到生活的幸福点,协调人们的期 望和现实,内心和外在的矛盾,鼓励人们从容地看待人生,看待人生中的不幸。孔子曾评价 其弟子颜 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生活的 困境,别人认为无法生存,颜回却乐在其中,这乐是在看待问题的心态上。虽然我们再努力 也成不了刘翔,但是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的快乐,关键我们以什么心态看待奔跑。当我们登 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境界时,我们就获得 豁达、淡定和幸福的体验。幸福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一种情感的释放;我们的教育就是一 种精神教育、情感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从 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于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2]

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但是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毕竟是有限的,对任何事物的认 识过程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在这种探寻和追问中必然产生种种困惑、挫折,伴随着失 望、难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追求的就不仅仅是培养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更重要 的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这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因为 从终极意义上,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的教育。人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知道自己什么 可为,什么不可为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生的追求。也只有能力与需求协调赋予人以充实的精 神生活,人才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其中的幸福。教育通过物理、天文的知识告诉我们人类自身 的渺小 ,告诉我们对自然保持敬畏,启发我们反思自身的智慧;教育通过历史、政治、社会学知识 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教育通过医学、心理学向我们揭示自己的成长 规律 ,使我们认识自身能 力的局限。然后,当我们再置于浩瀚神秘的宇宙、自然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我们 便 有了一份从容的心态,便能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下,在我们的欲求和能力之间找出心灵的 平衡点,体会人生的真正幸福。

教育对人的生活关怀,就是一种态度形成的推动;人在对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崇拜中,在物 质的种种诱惑中,形成一种旷达的态度,寻求一种心灵的解放,一种内心的安宁。因为人的 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内心的平静、超越才是真正的幸福。而教育就在此种意义上,承 诺和实现了对幸福的追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自然地,它把自己的追求定位于开发每个主体的 潜能,使他 们的价值得以彰显。而这样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更深层的意 义在于使每个个体获得自信的人生,成就一个有信念支撑、引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教育是一项“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精神涵养精神,以信念强化信念”的事业。教育在知识的 传递中,在能力的培养中,以崇高的教育信念和教师的人生信念塑造和形成了受教育者自身 的信念。“信念即人们坚定不移的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并不是所有的思想、理想、意 义和方向都可成为信念,只有当思想、理想、意义和方向与主体的经验、认知情感发生共鸣 并为主体确认和坚信,进而内化为主体的精神时,才可称其为信念。它是主体活动的内驱力 ,也是主体活动的外张力”。[3]有信念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个性的教育;有 信念的教 师,是幸福的教师,他为自己的劳动而快乐;获得信念的学生更是幸福的学生,他将自信地 展开多彩的人生。罗素说过:“需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幸福最后的承担者就是每 个个体。一个人的幸福就是一种信念,你认为自己幸福,你就会幸福,也许你的幸福不被别 人接受,但是你幸福与否的这个评价是别人不可能做出的,它只与个人的自我体验有关。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的数量以数亿来计,但是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任何人 都无法替代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绝对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具有实现自己生活 目标和志向、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坚定意志和信心,这就是信念。当李白高呼“天生我才必有 用”时,表现的不只是那种豪放和愤懑,还有一种对自我的确信,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今 天 的社会是人才济济的时代,我们的哲学不如哲学家深刻,物理学知识不如物理学家广博,天 文学知识不如天文学家丰富,……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干什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就 是 在这种质问和反思中,教育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把学生的独特潜质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条件 ,把个性和亮点张扬,用多样的人生渲染世界的多彩。如果人生恰如一枚钻石,那么教育把 这颗钻石的至少一面打磨得光亮,使得每个人的人生都能熠熠生辉,每个人都能够在广阔的 社会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踏上人生的幸福之路。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媒体充分发达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流行的标准和概念,我们很容易 迷失自己的内心坚持而趋同于大众的标准,仿效他人的行为,以至忘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 念。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漫长的,我们需要经历的太多,需要思考的 太多。当我们被忙碌奴役时,我们的人生方向也就迷失了。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曾经感 叹道:“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 玛佐夫兄弟》一书中说:“因为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的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 着。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意留在 世上,尽管他的周围全是面包。”[4]所以,教育的追求就在于信念的强化,是对 麻木的对 抗,是对从众的警醒,强调的是内心的坚持。教育给人的就是坚持的勇气、对抗力量和 强化的智慧,以求精确地判断自己的人生境遇,把信念安放在精神和灵魂的深处,在教育 过程中将之不断调整和放大,终极指向于理想的实现和人生的幸福。

成功的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的结果教育、继承的教育,它也必须是培养智慧的教育,是创新 的教育,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为任何教育目的的达成和实现,最终都体现在受教育者对 问题的思考、危难的处理,及对世界的认识的智慧上。“我们只能在行动中遭遇智慧”, 在付出行动中体会幸福。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 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幸福不是时运、机遇等等的代名词,它处在人的创造活动过程之 中,“人是自身幸福的建筑师”。在美国电影《迷离境界》中有一个令人难忘 的片断: 主人公开始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酒店的房间。不管他想要什么 东西,马上就会有侍者出现,满足他的欲望。过了数天之后,这个人厌倦了这种无须努力的 存在方式,对侍者说:“我有点想到另一个地方去。”“什么地方?”侍者问。“哦,我想我 已经死了,来到了天堂。但是我厌倦了,也许地狱会好一些。”侍者回答说:“这就是地狱 。”的确,幸福是一种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赐,人只有在付出的过程中,在克服困难追求自 己理想的过程中,才能体会生活的乐趣,抵达幸福的天堂。否则,即便是锦衣玉食,也只能 徘徊在幸福之外。而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开启人们认识幸福的智慧,让人体味到幸福不是物质 的丰 盈、生活的安逸,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说,“受过教育的人从 拓展 意义上考虑他的自身幸福,他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融入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之中。 ”[5]“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阿奎纳也认为,“教育的目的,亦即生活本身的 目 的,是通 过培养道德和理智美德来获得幸福”。先哲们的名言一方面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另一方面 也告诉我们教育是人们获得精神满足,体会幸福的阶梯。

教育培养了人认识幸福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人创造幸福的智慧。幸福就在人们的创造活动 中 ,当我们付出了爱,我们收获了家庭的温馨;当我们付出了劳动,我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当我们付出了微笑,我们收获了快乐。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充 分发挥和展开自己的智慧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物质丰富、精神自由的幸福人 生。这些都需要在创造中展开,在创造中体验、获得。但是,创造不是空谈,不是口号,是 追 求的征途,是行动的智慧。没有智慧的行动,只能是机械的复制、僵化的模仿,根本谈不上 创造,“创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高度智慧性劳动的过程”[6]。教育是创造 的基石。

成功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是以教育智慧、教师智慧去启迪、激发、开 拓和增进学生智慧的教育。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 它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 ,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智慧。

作家丁玲说过:“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换言之,对于 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来说,幸福是到处存在的。关键要具备发现幸福和创造幸福的智慧,因为 我们不能期待幸福自己来敲门。而教育就在追求、启迪、弘扬人获得与感受、创造与 享受幸福的智慧的过程和行动中,完成了它的终极追求。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作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教育的终极意义作用于人的精神世 界。著名哲学家罗素提出:“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他认为,幸福需要必要的外部 条件,即物质的条件,但却更需要“思想条件,即实现幸福的内在条件”。只有教育能让人 拥有平和的心态,使内心得以安宁;拥有坚定的信念,使精神获得满足,拥有追求的智慧, 使创造得以实现;只有通过教育,人才可以真正实现心无所累、自由自在的人生幸福。

[参考文献]

[1][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 3.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9.

[3]刘文霞.教育哲学应有的意蕴[J].教育研究,2001,(3):31.

[4]柳延延.论现代艺术中人的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1.

[5][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 7.138.

[6]刘文霞.广义创造论——创造教育的哲学理念与实践[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 版社,2002.8.(责任编辑 徐 丹)

Happiness Is the Ultimate Pursuit of Education

LIU Wen-xia,SANG Zhi-jian

(Tian Jia-bing Educational Academy ,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 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22, China)Abstract: Education is the ladder for people to get happiness, because educationcan not only help people get the material condition but also care for people'slife spiritually. It is an enterprise that enlightens wisdom by wisdom, cultivat es spirit by spirit, and strengthens faith by faith. Education can make people h ave gentle mood, firm faith and the wisdom of actions, and reach the happy stateof life.

教育是一种幸福——我的教育故事 篇7

几个星期前的一个早上, 我刚到班级, 班长就来告诉我刘某今天没来, 有的同学说看见他星期六、日两天都在网吧, 有的说看到他和别人打架……听到这些, 我的头一下子大了起来, 又是他,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他不止一次地挨过家长的训斥、打骂, 难道这孩子真的没救了?

这时班级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刘某一手拎着书包, 低着头直奔座位。看到他颓废不堪的样子我火冒三丈, 大声呵斥“你干什么去了?”他看看我, 面容憔悴, 低声说:“没干什么。”我刚想说什么, 却突然发现刘某的爸爸正手拿着一个包站在门口。他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张老师又给您添麻烦了, 我家孩子上网吧玩游戏, 我狠狠揍了他, 结果他两天没回家, 今天来上学肯定没吃饭, 老师请您把这些给他。这两天气得我和他妈还打了起来, 怎么生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孩子!”听到这话我的心突然一疼, 谁家有这样的孩子都头疼啊!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对刘某说:“这就是你的爸爸, 在你犯了错, 打了你以后, 他是最难受的, 他还是放不下你, 你难道就不知道错吗?”刘某伸手去接包的时候, 我看到了刘某眼中的湿润。他哭了,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哭了。这时他爸爸说:“我家孩子是最坏的人, 谁也别跟他玩!”说完就走了。可以看出家长真是气极了。我没有拦住他, 回头对全班同学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位父亲。”这时班里有几位同学感动得流泪了。我问道:“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这是人间最真最美的爱, 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的真情。”听到这质朴的回答, 我被震撼了。

这时, 刘某突然说:“我保证:今后再不上网吧了, 我要让父母放心!”全班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忽然觉得心里酸酸的, 一股热热的东西从我眼里流下……我感觉就在那一刻他们长大了, 懂事了。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 篇8

近年来, 由于离婚率逐年递增, 单亲学生越来越多, 为学校教育, 特别是给班主任的带班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然而, 却有部分优秀工作者用惊人的爱心、耐心、恒心为单亲学生撑起了另一片蓝天, 使他们能够自信、快乐地成长。我常常用他们的事例来鞭策自己, 向他们学习。

我所提到的这个孩子和万千家庭破裂的孩子一样不幸。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 他就成了只有父爱、失去母爱的特殊儿童。也是从那时起, 他变得忧郁、沉默寡言, 几乎每天上课都低着头, 而且个人卫生差到了极点。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 究竟承受了怎样的心理重创?使他何以如此颓废, 变化如此之大。

回想起初与这孩子相处的情景, 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两个字“优秀”。白皙微胖的脸庞, 时常洋溢着喜悦的神情。灵敏矫健的身姿, 往往会出其不意地捣蛋。再加上那副神气十足的小眼睛, 一副我比别人机灵的样, 一看就是当班长的料。也许是太出色的缘故吧!生活向他七彩的童年伸出了黑手, 无情地捉弄了他。

作为他生活的看客, 启蒙教育的导师, 我默默地向他伸出援手, 希望可以略尽绵薄之力。

又是一年开学季, 我选他做了班级卫生管理小队长。任务有二:第一, 搞好个人卫生, 为其他孩子做好表率;第二, 带领两名队员擦黑板, 要求及时、干净, 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听了我的决定后, 他仍然低着头, 但嘴角却微微上扬, 我知道他一定满心欢喜, 并且非常愿意当好这个“小官”。

如今, 他已步入四年级, 我衷心地祝愿他永葆优秀姿态, 将自信和快乐作为自己永恒的个性, 并且要轻轻地告诉他:孩子, 因为你是快乐的, 所以我是幸福的!

【反思】

1.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很大, 但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只要做个教育行业中的有心人, 愿意为那些单亲学生付出仁爱,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多与他们接触、沟通,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 大胆地信任他们, 许多事情放手让他们尝试, 就能充分发挥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 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霾。

2.由于单亲学生父爱或母爱的严重缺失, 使他们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状况、身体状况、人际关系、情感态度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问题。作为教师, 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了解、关爱他们, 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为他们插上天使的翅膀, 让他们在童年的蓝天上快乐翱翔!

3.让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 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公平是幸福新云南的理想追求 篇9

1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评价标准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 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 教育公平已然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 教育公平成了整个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 我国政府将促进公平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

2 教育公平是“执政为民”的具体工作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第一次明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一次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第一次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是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志和实现途径,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动力, 是“和谐云南”的重要建设目标, 更是幸福新云南的理想追求。但“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制造了许多社会矛盾, 最集中的体现可以用‘不公平’来表述。”

“不公平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破坏力。”教育不公平不但会进一步加大社会的不公, 制造不稳定的因素, 而且会危害国家的安全。教育不公平之所以可以进一步加大社会的不公, 是因为人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地位直接取决于他 (她) 受教育的程度。教育不公平之所以危害国家的安全, 是由于教育不公平会激起人们的愤慨和不满。当这种愤慨和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激发矛盾, 引发各种冲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 惠及子孙后代, 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保证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 党委、政府必须把教育公平作为“执政为民”的具体工作来抓。

3 继续实践科教兴滇战略, 维护好幸福新云南的宏观环境

未来10年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依靠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依靠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依靠教育推动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 依靠教育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依靠教育提升综合实力和国内外的竞争力,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紧迫, 切实需要继续深入实践科教兴滇战略。尤其需要财政部门深刻认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既要加大教育投入, 更要把握重点投向、加强资金管理, 着力支持教育更好更快发展[4]。

同时, 还要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 维护教育发展良好环境。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 但从根本上说, 它是由制度推动的。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大力解决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凸现的深层次矛盾;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以确保教育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以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更需要依法治教, 切实保障教育的发展。一个有效的具体办法是: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实行教育发展领导责任制, 将教育的发展状况同领导干部的考核挂钩, 与各乡镇、街道和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5]。

这样, 才能全面推行国民教育理念, 促进教育培训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具体目标要落脚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这需要“全面推行国民教育理念”去践行, 需要大教育 (即全面教育) 制度的支持。当前需要以结构布局调整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发展:政策引导, 大胆探索学前教育新模式;多措并举,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主导, 大力发展优质高中教育;服务经济, 高效发展职业教育;关爱弱势群体, 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着眼学习型社会, 构建结构合理、满足多样化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 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城乡平衡、效益较高的教育布局。“云南不应是教育落后的代名词!”、“要让更多的孩子上学, 上好的学校!”[6]

参考文献

[1]秦光荣.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而奋斗[R].昆明: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11-25 (29) .

[2]邱风.公平, 是教育现代化的理想[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 (10) :1.

[3]马苗苗.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 2008 (1) :28-31.

[4]潘永和.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J].中国财政, 2011 (4) :34-36.

[5]张传武.关于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J].前线, 2001 (11) :48-50.

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教育能力是主线 篇10

一、科技馆教育能力的基本内涵

1) 能力, 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完成某一事项时所具备的条件。这些条件使所完成的事项达到相应的效果和体现出相应的水平。这些条件往往指主观条件。

2) 科技馆的教育能力, 则是指科技馆在完成国家所要求的科普教育任务时应该具备的相应条件, 并因这些条件使其教育工作达到相应的效果和体现出应有的水平。与普通能力概念所不同的是, 由于科技馆既是物质载体, 又是一个团队的名称, 所以科技馆的教育能力不应仅指主观条件, 同时也应包括相应的客观条件。

3) 科技馆教育能力的基本内涵:

A硬件条件或叫客观教育能力。包括:有达到了国家“科技馆建设标准”所要求的场馆条件、场馆的装备水平和教育手段达到了先进程度;观众的受教育环境设计很人性化, 舒适化程度高;场馆内有不同种类的教育资源等。

B软件条件或叫主观教育能力。包括:有适应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有调动观众学习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有方便观众受教育的先进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有能保证教育资源常教常新与时俱进的措施等等。

二、当前科技馆教育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客观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地方还没有合乎国家标准的场馆;有的场馆智能化程度低;教育手段比较落后;教育资源比较短缺、教育环境的设计比较简陋, 不够人性化, 舒适化程度较低。

二是主观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有:职工的数量和质量偏低, 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教育方式单一, 对观众没有强烈的吸引力;教育内容陈旧, 不适应新形势需要;服务观念落后, 与观众的亲和力不够等等。

2) 主要原因:

一是投入不足, 科技馆教育的硬件条件难以改善;

二是行业缺乏整体的教育能力标准。致使各馆教育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三是工作人员素质不适应, 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馆教育人才队伍尚未真正形成, 科技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四是教育资源短缺。许多场馆没有或缺少相应的展教资源。有些场馆教育内容的设计与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脱节严重, 群众对现有的教育内容兴趣不高, 而群众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又在科技馆内难觅踪影;还有一些场馆教育方式比较单调, 缺乏创新。

五是部分场馆缺乏先进的教育服务观念, 科技馆良好的教育环境还没完全形成。

三、提升科技馆教育能力的有效举措

1) 在提升硬件能力上下大功夫。没有科技馆的城市, 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尽量按“科技馆建设标准”建成一座规模适度, 设施先进的科技馆。

2) 在丰富展教资源上下大功夫。要通过调查研究, 把社会最关心、群众最需要的科普内容充实到科技馆教育内容中来。

3) 在创新展教方式上下大功夫。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 调动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寓教于乐, 给群众留下难忘的印象。

4) 在培养专业人才上大下功夫。要从最基础的人才培训入手, 彻底解决科技馆目前高水平展教人才短缺问题, 解决科普资源开发人才短缺问题等。

5) 在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上下大功夫。科技馆的教育服务应是全方位的、高水平的, 让观众在科技馆驻足留连、温暖如家、百来不厌。

教育的幸福是师生双边的绽放 篇11

一、严格获得尊重,尊重化为幸福

我自认为是一位对学生要求严格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和他们调侃嬉戏,把有效时间用在畅游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每一分每一秒上。相信我教过的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课上谁也不能浪费每一分钟;课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记得以前教师和学生都是第四节课后一起到食堂吃饭,而自己怕吃完饭回去,需要辅导的学生找不到我,所以我就在办公室等着学生辅导全部结束后,再去吃饭,有时饭没了自己就饿一顿,因为我觉得这是和孩子之间达成了约定,而我是约定的遵守者,不是破坏者。时间长了,我发现学生到我办公室的时间都会集体晚点,这让我很不高兴,可是怎么做思想交流效果都不好,时间一长我更纳闷了。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我们都商量好了,去你办公室晚一点,这样你就可以安心吃饭了。”我心里明白,教师严格自我要求,在学生那里就会得到充足的尊重,为了让学生安心辅导,从那开始我养成了中午按点吃饭的习惯。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常常想,自己这种类型的老师,学生一般不会喜欢,也不愿意亲近。然而,就在那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也收获了感动的幸福点。我喜欢在班上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作业,而每次都是从南边的最前面一排开始向后批改,这似乎成了我的习惯,而这时我总是要向和自己临近的孩子借红油笔,批改完了再还,可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发现了问题,红油笔总是出现在我批第一份卷子能接触到的地方。慢慢地,愚笨的我也心生奇怪,问起了学生,其中一位比较腼腆的小男生告诉我,“老师,你再别问了,我是怕你辛苦,每次都要借笔用,我这样放着你用着方便……”哦,这一瞬间,我心里泛起阵阵的涟漪,孩子在看见你要批改之前总要记得把笔放在相应的位置,考虑得多么周全,这是一份多么细腻的爱与尊重!此时我才知道学生并不是不喜欢严格的教师,而是教学就像是天平一样,它的一边承载的是教师,另一边承载的是学生;教师用严以律己支撑起了天平的一端,而把学生放在心中,让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努力学习,支撑起了天平的另一端,这中间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掌握好心理的天平,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关爱。

二、關爱收获理解,理解成就幸福

我总喜欢揣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因为我知道自己教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一味严格,是犯了教育中的大忌。这时,就需要我在严格中张弛有序,那贯穿其中的点就是爱。我总是想我们能给学生什么?父母给了他们生命,国家给了他们学习和工作的机会,那作为教师的我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之外,能够给予他们的就应该是更多的爱。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爱,但我们可以在点滴中见真情,我总相信学生会感受到的。说到这里,我就会记起曾教过的一名女学生。这个孩子刚入初一一周之后的周一早晨,着实吓了我一跳。课代表告诉我那位学生在呕吐,我一听心想不得了了,赶快送卫生室。可这时有的学生偷偷告诉我:“老师,她都是装的,在小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只要写作业就呕吐。”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我心里泛着嘀咕:一个初一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有这样的习惯,真可谓是“难得一见”。但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放弃。”学生刚上初一,说不定她骨子里也不想就这样度过以后的日子,那我要怎么做才能帮到这个孩子,这是我当时想得最多的问题。一开始,我并没有急于找她谈话,而是先问了她的小学老师以及有关她在小学的具体情况。另外,我还时不时地找孩子聊天,我们什么都说,就是不谈作业。因为刚接手这批学生,我对每个人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在不能成为朋友的前提下,所有的谈话都将不会有成效。在接触了这位学生3周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谈话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她告诉我,她不愿意写作业以及每次为了掩饰找的种种借口;但同时她也告诉我,有时她自己管不住自己,不能保证以后每次都写作业。事情进行到这里,我为自己完成了第一步而庆幸。那么,第二步就是要在学生下定决心之后,给她坚持下去的助力。于是,我和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我们约定:我在班上找一个学生每天来帮她记下当天的作业,然后由她带回家,等到写完作业之后让父母签名,再她让带回学校交给我。这种方式我们坚持了一年多。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孩子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所以如果孩子哪一次在完成作业有困难的时候,我就请家长提前跟我联系,并告知我。实践证明,经过这样的努力,学生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现在早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了,但是每每见面,她总会和我提起这件事情。她说,她感受到了老师发自内心的一种关爱,觉得自己很幸福!其实,作为教师的我又何尝不幸福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为人师者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三、放手收获惊喜,惊喜升华幸福

一成不变的教学不会让学生收获成功,身为教师的自己也不会感到幸福,所以教师需要转变。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发现,如果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里的话,孩子就得有权利参与备课。况且现在的资讯条件这么优越,只要好好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在讲授《鹤群翔空》这篇课文时,我就改变了授课模式,我和学生一起备课,由于学生时间很紧,对于课文的把握不那么透彻,因此,在开始的操作上我采用的是小环节内容的备课。《鹤群翔空》这篇文章有三个场景,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景进行备课,并预先没有给学生提出备课的要求是什么,我想看看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进而决定我的下一步具体要怎么做。课堂一下子就活了:学生们不停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独立。这种在学习上的独立精神是难得可贵的!他们像老师一样走上讲台,讲解知识点,提问问题,纠正答案,写板书,让同学做笔记,等等。我则站在教室一角当起了倾听者,感受到他们长大了,会思考、表达、展示了,并为他们鼓掌。学生的这种独立精神延伸到课外,给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能。记得有一次因为大雪的原因,学校停课了。早晨,我早早地起来站在窗前,心里一直在想:今天是星期五,如果不能上学,那么加上休息日一共就是三天,学生的作业我可是一点都没有布置,我一筹莫展。由于在农村,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很少,有电脑又能够上网的就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要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联系学生简直是天方夜谭。就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呤——呤——”的电话声打断了我的思路。电话的那头传来了一位男生的声音:“老师,今天下雪不能上学,那么作业是什么呀?”我的心里一热,觉得自己真幸福,马上告诉了他作业的内容,另外我还告诉他在家的时候该如何复习。在耐心地告知完第一位学生作业的内容之后,电话铃声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大家都在重复地询问我同一个问题,而此时我只觉得幸福满足了。三天的时间就在这样的问答形式中度过了,我惊喜于自己的课堂转变带来的效应,学生再也不是只会默默等分派任务的“小木偶”了,他们知道自己心里此时需要什么,应该去完成什么,能够承担起怎样的责任了。而当周一的早晨,课代表把语文作业整整齐齐地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时,我很庆幸孩子懂得了自主学习。感叹学生总把我的话放在了心间,并给我带来了感动,让为人师者的我因为学生懂得自主学习,而感受到了学生承担责任的幸福。

让教育幸福起来是课改的出发点 篇12

实施课改,必须要明确方向,必须要清楚一个原点思维问题,即:课改从哪里来?课改要到哪里去?课改的核心价值是学生的发展,其出发点是让教育幸福起来,其落脚点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幸福教育就是在幸福中开展教育,在教育中体验幸福;幸福教育建立的哲学基石指向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个人与集体、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投入与回报、眼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通过教育创造幸福,通过幸福促进教育。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变教师的“苦教”、学生的“苦学”为教师的“乐教”、学生的“乐学”。

教育是否幸福,取决于学校的幸福程度。幸福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精神乐园。幸福学校应该坚持改革创新,重视公平与质量,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通过创建幸福学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和分享幸福的胸怀,也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增强其幸福感。

学校的幸福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社会评价等因素。办出特色、办出品位无疑是让教育幸福的着力点。

幸福教育包括三个维度:幸福班集体、幸福课堂和幸福课外。

幸福班集体的构建,首先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训、班旗、班级口号、班歌、班徽、班级誓词等的设计与制定要有育人功能,要切合学生实际,要能展现班级的风貌。在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的基础上,组建团结有力、威信高、轮值负责的班委会,成立能张扬个性、能放飞梦想的团体团队,能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感受到班集体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幸福课堂不只是一种课堂形态,更是与传统教师中心型对立的课堂范畴的统称,涵盖所有学生中心型的课堂形式,如:生本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生态课堂、快乐课堂等。幸福课堂的精髓是学生中心、以学为本、快乐高效、轻负高质;幸福课堂的核心是“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

教师喜欢教书、热爱教书是课堂幸福的前提;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是学生享受幸福课堂的基础。要让课堂幸福起来,教师必须要懂得教的策略,能用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从中体验到教学的乐趣。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能用最有效的方法学习,并从学习中体验到乐趣。爱教会教和爱学乐学只是课堂幸福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把知识和策略教会学生了,学生把要学的内容和策略学会了,课堂才能彻底幸福起来。

幸福课外是满足特需的学科延伸和具有多元智能的兴趣特长。根据学生人生职业规划需求开设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满足特需的校本课程等,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最终追求。创建幸福中国,基础在人生幸福,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否幸福,不仅决定着教育的幸福指数,也与国家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上一篇:发展舞蹈教育下一篇:德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