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通用12篇)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1
1.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您日常生活中关注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吗? 会,会关注这方面消息
一般,有看到这方面消息一般会了解 不会,不会特意去了解 3您是否知道中国红十字会呢? 知道 不知道
4您是否关注因“郭美美微博炫富”从而导致的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事件? 关注 不关注
5您是如何看待郭美美事件的?
纯属个人炒作对中国慈善事业公信力的影响有限 应该引发大众反思,并纠察其中真相 大众对慈善事业的不信任被彻底点燃
6你对郭美美的解释与红十字会的澄清持何种看法: 接受,对年轻人与慈善组织应该宽容
勉强接受,虽然疑点重重,但是不能因噎废食 不接受,双方解释与澄清不能证明自己清白 坚决不接受,双方毫无诚意 7您认为红十字会就此应如何回应大众关注? 工作更细致、公开、透
彻底公开事件中是否与郭美美及其他相关人物是否有任何关联 在未来工作中以此自省
8你认为红十字会被公众广泛质疑的原因是 公办慈善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其不受监督而滋生腐败 身为慈善组织与商业营利组织发生利益联结挑战伦理底线 以往在社会救助与公共事务中表现不如人意 人们对于公办慈善组织的固定成见
9您认为红十字总会或者各级分会是否应该公布这些善款的明细? 应该 不应该 说不清
10公信力本应是红十字会的生存之本,您认为红十字会应该从哪些方面重塑自己的公信力?(多选题)公开、透明善款账目明细
加强监管 加强审计 严处违规违纪行为 捐赠款物透明化 物资分配使用透明化
其他
11您对中国红十字会重建公信力有信心吗? 非常有信心 比较有信心 不太有信心 没有信心
12您今后是否还会为红十字会捐款? 会 不会 说不清
13您是否会因为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导致对慈善事业的不信任? 肯定会 可能会 不会 说不清
14如果未来参加慈善活动,你会选择何种形式 红十字会 其他慈善机构 街头慈善 通过电视慈善 网上慈善
15您觉得哪种人群最应该为慈善出力 企业家 娱乐 体育明星 政府官员 社会一般民众 慈善组织 16您认为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对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吗? 是的,能很好促进社会发展 不,没有多大帮助作用 说不清
17您觉得我国的慈善事业欠发展还缺什么? 广大民众慈善意识不强
媒体对于慈善事业宣传力度不够 慈善机构组织不规范 慈善活动缺乏法律规范性 诚信问题,信用度不高 其他
http://news.wuxi.cn/detail.asp?id=58&serial=850651&Page=1 央视真相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某市7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学生39 28名,共获得有效问卷37 32份。其中,男生19 48名,女生17 84名,平均年龄(15.10±1.99)岁。初一589人,初二676人,初三618人,高一751人,高二560人,高三538人,各年级男女比例均约为1:1。
1.2 方法
1.2.1 问卷项目的建立
1.2.1. 1 文献综述
以青少年、中学生、应激、生活事件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文献,进行综述。
1.2.1. 2 半结构式访谈
根据文献综述的思路编制半结构式访谈表,对8名中学教师、15名中学生、6名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影响中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
1.2.1. 3 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或问卷中的有关条目
主要参考Holmes[13]和Rahe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Byrne[3]的“青少年应激问卷”(Adolescent Stress Questionnaire,ASQ)、张亚林[14]的“生活事件量表”、刘贤臣[12]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郑全全[11]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梁宝勇[15]的“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等。
1.2.1. 4 课题组座谈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82个项目的项目库,课题组专家及成员逐一对所列条目的代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反复修改,确定了由56个条目组成的初始问卷,并最终划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家庭生活维度(16个条目),学校生活维度(14个条目),同伴维度(9个条目),健康成长维度(7个条目),恋爱与性维度(10个条目)。
1.2.2 实施与计分方法
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为自评式问卷,被试者需要判断所列出的生活事件是否经历过,再根据实际经历或感受描述“最近0.5a”内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测试时间需要10~1 5min。
所编制的问卷为Likert式5点量表。若问卷中所列情境或生活事件被试没有经历过,直接勾取“未发生过”选项,数据分析时此项赋值为0;若发生过,按对被试者产生的影响程度依次分为:没有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影响,分别赋值为0,1,2,3,4。
1.2.3 项目分析方法
1.2.3.1 敏感性
采用两样本t检验法进行筛选,将受试对象按总得分高低排序,得分高的27%个体组成高分组,得分低的27%个体组成低分组,以t检验比较各条目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得分,2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条目考虑删除。
1.2.3.2 代表性
计算各条目与问卷总分及所属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4的条目考虑删除;采用最大正交旋转因子分析法,删除最大因子负荷<0.4的项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以总分为因变量,各条目为自变量,不能进入回归方程的条目予以删除。
1.2.3.3 独立性
计算各条目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与其他维度的相关性系数>0.4的条目考虑予以删除。
1.2.3.4 有效性
考察各条目5个选项(即未发生或没有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影响)中被选中率低于10%的选项个数,数目多于3个的条目考虑删除。
1.2.3.5 内部一致性
计算某一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α),比较去掉某一条目后系数的变化情况,如果不变或有较大上升,则说明该条目的存在对所属维度内部一致性不起作用或有降低的作用,应考虑删除该条目。
1.3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运用t检验、相关系数、逐步回归等8种统计学方法及专家评议对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同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2 结果
2.1 统计分析结果
用上述8种项目分析方法对问卷的条目进行筛选,其中t检验与逐步回归分析法的结果显示所有条目均可入选,重点考查其他6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若该条目被选入次数小于或等于3次,在统计学意义层面考虑删除;若提高对条目的筛选标准,被选入次数等于4的条目也可删除。在本研究中,笔者将此部分条目纳入待选范围,用“△/×”表示,将结合文献报道以及专家意见做出最后取舍。
2.2 课题组专家意见
2.2.1 对统计学分析予以删除的条目
课题组成员对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建议予以删除的11个条目逐一进行讨论,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以及专家意见,保留“家庭受创(如自然灾害、被盗等)”、“父母离异”、“网络成瘾”和“有过性行为”4个条目,删除“家人违法”、“家庭重组”、“转学”、“休学”、“老师或同学生病或亡故”、“意外怀孕或导致异性怀孕”和“遭遇他人性骚扰”7个条目。
2.2.2 对统计学分析考虑待选的条目
提高条目的筛选标准后,共有9个条目进入待定状态。课题组成员经过审慎评议后,决定删除“搬家”、“家庭成员重病或亡故”、“上学不方便”、“恋爱关系维系消费大”、“与恋人相隔异地”5个条目。
2.2.3 对统计学分析考虑保留的条目
经审慎考察,决定删除第46条“有让你烦恼、痛苦的回忆”,此条的表述过于笼统和概括,学生不便理解。
结合统计学分析和专家意见,问卷56个项目的初始条目池共删除13个条目,保留43条,最终形成《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见表1。
注:相关性分析1—条目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性分析2—条目与本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性分析3—条目与其他维度之间相关系数>0.4的个数。
2.3 信度分析
2.3.1 重测信度
在某中学抽取114名学生在首次受测后2周进行重测,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在2次测量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均大于0.75,见表2。
2.3.2 同质性信度
总分及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0,见表2。
2.3.3 分半信度
总分和各维度的分半系数均大于0.66,见表2。
2.4 效度分析
2.4.1 内容效度
该问卷条目的编制综合了文献综述、对中学生及其师长的半结构式访谈、国内外同类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以及课题组的认真评议。经专家评议,认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4.2 结构效度
见表3。
采用极大方差正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10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3.87%,各条目在公因子中的分布符合问卷的理论维度构想。
2.4.3 效标关联效度
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16]和《抑郁自评量表》[17]作为效标检测工具,该问卷得分与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5,0.512(P值均<0.01)。
3 讨论
3.1 问卷的理论构想
中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学校和家庭,最主要的接触对象是父母、教师和同龄人。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时间和经历都很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变化多是从学校和家庭这两条途径间接地影响着他们。故该问卷主要围绕家庭和学校2个场所,父母、教师和同伴3个主要群体,以及结合中学生自身最为关注的学习、成长、恋爱与性心理等多个维度,来对他们进行评定。每个维度的条目设计都严格按照综述-访谈-参考同类研究-专家审议4个步骤进行。这些条目不仅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家庭受创等,也包括影响较为持续的生活琐事,如父母经常争吵、座位安排不理想等。这些多维的、或巨或细的条目设计,为准确评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问卷所编写的条目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笔者及课题组成员认为,正性生活事件给人带来的是积极的心理影响,与焦虑、抑郁等对健康有害的负性生活情绪关系不明显。姚树桥等[18]认为引起痛苦体验且与疾病关系密切的大多数是负性生活事件。故该问卷条目在编制的过程中都是专注于负性生活事件来选择的。
3.2 多种项目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问卷项目的筛选是制定问卷的一个重要步骤。根据项目筛选的原则即重要性大,敏感性高,独立性强,代表性好,确定性好的原则,并兼顾可操作性及可接受性[19]。该问卷的项目分析综合运用了8种统计学分析方法,从5个方面对条目进行考察。其中,克朗巴赫α系数法大多作为信度评价的指标,此次将其作为项目分析中考察内部一致性的分析方法,是一次较新的尝试。
除了t检验与逐步回归分析法外,其余6种方法中被选入次数≤3次的项目考虑予以删除;为了提升筛选标准,将被选入次数等于4次的项目纳入待选范围。而上述筛选均为统计学分析的结果,该问卷的项目分析并未机械地执行这一筛选原则,而是充分结合文献报道以及专家评审,对统计学分析予以删除的条目、待选的条目以及予以纳入的条目重新进行论证,以审慎的、发展的眼光最后对上述条目进行了决策性的筛选,这是另一新的尝试。
3.3 需扩大效度评价范围
问卷的效度检验也可以用实证研究来验证。郑日昌[20]等邀请医院精神科医生和高校心理咨询专家对前来求助的被试的症状作出评估和诊断,同时让被试使用研究的量表,通过对照分析来确定其实证效度。希望本问卷的效度研究也能跨出以问卷检测问卷的传统方法,用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对其进行验证。
理想的应激问卷或量表除了可以用于了解现状外,还可以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预测。该问卷需要在今后扩大应用范围,在大样本人群的基础上,根据各条目的评分制定出常模,从而更好地预测某一个或一类事件对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出努力。
摘要:目的编制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为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适宜的研究工具。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编制问卷,在某市3 732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中应用,同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综合运用t检验、相关系数等8种统计学方法及专家评议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同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经过项目分析,最终形成5个维度43个条目的问卷。该问卷的重测信度、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分别为0.891,0.923和0.880;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与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5和0.512(P值均<0.01);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模式与理论构想一致。结论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可作为评价中学生生活事件的有效工具,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3
由于是匿名评论,希望能如实填写,如若不是大学生请不要填写,谢谢您的支持
1.你的性别是 [单选题]
★男性
★女性
2.你是否关注政治问题 [单选题] [必答题]
★是
★否
3.你身边是否有遇到让你印象深刻的现实贪污事件 [单选题] [必答题] ★是
★否
4.你对这类事件是持什么态度 [单选题] [必答题]
★正常
★无所谓
★痛恨
★其他()
5.你认为中国现今的政界贪污腐败严重吗 [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严重
★严重
★一般
★不严重
6.你对中国对贪污腐败的惩戒措施有何感觉 [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严格
★还好
★太宽松
7.你认为人立足社会什么能力最重要 [单选题] [必答题]
★社会关系
★个人能力
★学历文凭
★其他()
也可不填
8.如果将来你有权利了,能保持清高吗 [单选题] [必答题]
★一定会
★说不准
★不太可能
★一定不会
9.你认为发生这种事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 [必答题] ★官员思想道德不过关
★学校缺乏对此的相关教育
★拜金主义
★其它()
10.你认为防止此类事件的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单选题] [必答题] ★加重判刑
★完善制度
★加强监督
★其他()
11.你是否遇到大学部门里学生有利用职位谋私 [单选题] [必答题] ★否
★是*()
若有还请说明
12.你觉得这种事情 [单选题] [必答题]
★只是在学校里而已,没关系
★很正常
★痛恨
13.对你印象深刻的贪污腐败事件是什么 [填空题] [必答题]()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4
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填写我们的问卷!~这是一次关于党报党刊的调查,想了解一下中央、省市的党报党刊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并借此来完善高校中的党报党刊。1.您的身份是()。
A. 团员青年
B.预备党员
C.党员
D.其他
2.您平时会关注党报党刊吗?()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3.您知道一下哪些是党报党刊()【多选】
A.《南方日报》
B.《人民日报》
C.《求是》
D.《辽宁日报》
4.以下报刊哪些是您会选择阅读或你已读过的()【多选】
A.《南方日报》
B.《人民日报》
C.《求是》
D.《辽宁日报》
5.以上报刊皆为党报党刊,您阅读的频率是()
A.每天都看
B.每月读10次以上
C.每月读10次以下
D.从不阅读
6.您关注党报党刊的目的是()【多选】
A.获取时事新闻
B.了解党情动态
C.专业需要
D.受周围人影响
E.其他-----7.A.B.C.作为当代大学生,通过阅读党报党刊对您有什么作用? 认识到了关心国家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后会更加关心国家热点问题、党的最新动态 觉得党和国家的政策与自己关系不是很大
D.没有变化
8.您认为高校中党报党刊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应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多选】 A.党员意识教育
B.国情、党情、团情教育
C.励志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9.您认为贵校的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怎样()A.活动开展丰富多彩且质量较高 B.活动开展频繁但质量不高 C.活动较少,质量还行 D.活动少、质量差
10.您认为目前所在学院党报党刊作用发挥如何()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不好
11.您认为目前高校党报党刊存在的突出问题()【多选】
A.影响面不大
B.内容空泛脱离生活
C.互动效果差、参与方式单一
D其他-----
12.您对党报党刊未来的前景寄予怎样的期望()【多选】
A.更贴近于群众
B.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C.互动形式多样化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5
同学您好!我们是嘉职院在校大学生,应我们应用文期中考试课题的需求,特在此做一
份问卷调查。主要是想了解您对现今同性相恋现象日益浮出社会表面以及国家法律是否许可该问题的一些看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当代大学生可以更理性对待同性恋群体,也希望能引起社会对该群体的重视。
对于本次问卷,我们将完全采取匿名制,且结果只用于课题研究。您可以放心坦诚作答,我们绝对保障您的隐私权。感谢您的帮忙!!O(∩_∩)O~~
本人信息: 性别: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1.您认为您的思想观念属于以下哪种?()
A很传统B较传统C中间D较开放E很开放
2.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同性恋的?()[多选题]
A网络B杂志书刊及其他读物C电视等媒体D学校课程E其它
3.您身边是否有是同性恋者或行为上表现为可能是同性恋者的人?()A有B没有
4.关于同性恋,您认为以下最合适的描述是哪种?()
A一种正常的情感抉择,只是性取向不同B一种另类的时尚潮流
C一种变态的心理扭曲但无害社会D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罪恶的5.当您看到同性恋时,会不会有异样(不同寻常)的眼光?()
A完全不会B会,有一点C会,十分介意
6.您可以接受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是同性恋吗?()
A可以B不可以
C朋友可以,家人不行D家人可以,朋友不行
7.如果您发现您身边认识的人是同性恋,您的态度会是怎样?()
A完全接受并祝福他们B试图帮助他/她扭转性倾向, 建议他们去看心理医生C不能容忍,排斥、远离他们D一定程度上接受,但
有些顾虑E把你们原本亲密的关系变成普通友谊
8.以下几种恋情,您能接受哪类?()
A男同性恋B女同性恋C双性恋
D都能接受E都不能接受
9.现在有一些同性恋自己的或者后援的社团和组织成立,您的看法是?()A很佩服组织者,并十分愿意加入B会考虑加入,但不会有什么大的作用C讨厌,回避或无视此类组织D无所谓,对此不关心
10.您觉得国家是否应该允许同性恋结婚,得到《婚姻法》的保障?()A应该B不应该
11.您觉得您属于以下哪类人群?()
A 同性恋倾向者B 处于朦胧阶段,还不明确自己是不是同性恋者
C 坚决反对同性恋者D对同性恋者持无所谓态度者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6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教育部制定出台的《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 从2008级学生开始实施“2+1”的教学模式, 即实施“集中2年在校教学+集中1年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
“2+1”模式引起了中职学校的教学大变革, 大力发展实践教学, 符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定位, 强化了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通过“2+1”模式有利于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实现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 为企业培养了实用性的人才,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也减轻了其家庭的负担。
“2+1”模式的改革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但其必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影响, 给顶岗实习安排和顶岗实习期间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顶岗实习对中职学校实习指导跟踪带来的挑战
顶岗实习促进了中职学校就业率的同时, 也带来了在实习指导过程中的人力配备、沟通协调和指导方式等问题的挑战。
1. 师资力量不足和学生实习指导需求的矛盾。
我校对于2008级的顶岗实习学生采取按专业部负责, 每个专业部配备一名专职实习指导老师全职负责的方式进行实习跟踪。每个专业部顶岗实习学生的人数大约是460左右, 且受教师经验、专业知识水平的制约不可能对同一部门里面的所有的专业都能深入掌握。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做到针对每个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实习指导的需求。
2. 地理位置分散和实习指导沟通的矛盾。
顶岗实习多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进行, 每个单位相对人数较少, 实习指导老师很难同时指导分散在各地的不同点的实习生, 实习学生能得到指导老师的直接指导非常有限。同时实习地点的分散造成师生之间直接见面机会有限, 导致无法面对面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很容易造成误解和沟通的障碍。特别是一些在偏远地方实习的学生因实习指导老师的精力和经费不足而无法走访, 那些学生会觉得不公, 导致对老师、学校产生不好的印象。
3. 学生流动性大和完成实习任务的矛盾。
据粗略统计, 我校2008级商贸流通部顶岗实习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变动过单位的占了75%以上, 有的学生还换了好几份工作, 某些月份转岗率最高时达到了28.5%如图1所示。
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过分注重专业对口。有一些学生不能专业对口主要是受生理条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等的制约, 但是其不能客观看待这些问题, 盲目追求专业对口, 觉得专业不对口就学不到东西。
(2) 期望过高。很多学生追求清闲又工资高的工作, 对住宿和饮食的要求很高, 对工作较艰苦、环境较差的岗位不屑一顾而没认真思考自己能做什么, 该做什么。
(3) 大部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学生没能在顶岗实习中很好的转变角色, 有些同学刚实习就难以适应单位严格的管理和辛苦的工作, 不少同学对工作时间长、两班倒、上夜班等不能接受, 有的同学嫌脏怕累。
(4) 对重复的工作内容厌倦, 学不到新的东西。
(5) 公司人事关系紧张, 老板不守诺言, 不近人情等。
学生在实习期间变动单位的原因所占百分比如图2所示。
顶岗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的真实情境, 但由于不少学生对实习的思想认识不足, 频繁变动实习单位, 导致实习指导面临困境, 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实习态度不端正, 导致对实习缺乏相应的兴趣和责任感, 不能主动投入到顶岗实习中, 就无法达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增强职业素养的目的。
4. 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素养缺失的矛盾。
当前, 不少实习学生缺乏独立性、喜欢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锻炼, 一些学生缺乏责任感, 工作不积极, 还有一些不够诚实, 缺乏团队精神, 而在职业技能方面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英语口语水平等都还有待提高, 这些都和现代企业的岗位要求不相适宜。
三、对顶岗实习的思考和建议
笔者担任我校2008级商贸流通部的实习指导老师一年, 学生和企业对本人去企业看望指导学生的做法表示满意, 认为我校是个对学生很负责任的学校, 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2008级商贸流通部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满意的, 认为其专业素质较好, 基本上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单位评价满意度达98%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能很快的进入角色, 能较好的服从单位的分配。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建议我们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道德诚信, 提高其职业能力 (计算机操作和英语口语等) , 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各方面全面发展、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 并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
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笔者建议如下:
1. 在实习前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能力训练。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爱张扬个性, 标榜自我, 发型新潮、着装奇特、言行举止不够文明等问题非常普遍。所以在学生实习前学校除了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回校做讲座介绍其工作经历外, 还应选拔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的老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由法律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维权教育;由心理学老师对其进行心理教育,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由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负责介绍就业形势和面试的知识和技巧。我们还可以利用班会课,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等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培训, 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时候也要对班主任进行引导, 不要忽略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除了加强职业指导外还要集中时间进行职业能力 (如商务礼仪、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文字录入速度、简单英语口语应答、口头表达能力等等) 的训练和考核, 不达标者练到合格了才给予其出外实习,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
2. 增加人手管理实习指导工作。
学校要加强实习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 加强对实习现场的指导。各部门的每个专业部都应派出一名老师兼任实习指导老师, 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实习指导。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聘请校内老师和企业兼职老师一起担任实习指导老师的做法可以学习, 一方面解决了校内指导老师人力不足的情况, 还可以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方案, 不过要明确企业兼职教师的职责和指导内容, 让其发挥实在的作用。
3. 实习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双管齐下, 用各种信息化手段进行沟通。
运用QQ、飞信、邮件、MSN等现代通讯手段可以与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沟通交流, 并且解决实习指导老师人力不足和实习生分布分散的困难, 加强了师生的双向交流, 提高学生对学校实习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4. 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 加强实习质量监控。
(1) 建立一整套实习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目标与要求。我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细则》、《实习指南》、《学生实习申请表》、《三方实习协议书》和《学生实习情况反馈表》等管理材料。
(2) 对于学生频繁离职的现象除了在实习前进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外, 还要告知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如果真的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要告知学校和单位, 按规定程序办理离职, 如果不听劝阻, 擅自离岗要承担学校对其的处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和用人单位。
(3) 强制要求顶岗实习学生每周联系班主任一次, 可以发信息或者电联汇报工作情况, 并要求其变更单位和电话号码要第一时间告诉班主任和实习指导老师。
(4) 学生实习满后要求其上交实习单位评价表, 包括礼貌礼仪、实习操作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敬业、吃苦耐劳、综合素质等各方面, 以此作为考核实习生的一项指标。
摘要:“:2+1”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此模式下的顶岗实习对中职学校实习指导跟踪带来了新的挑战, 文章围绕顶岗实习跟踪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2+1”模式,顶岗实习,实习指导
参考文献
[1].姜义萍.对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几个问题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方建新.加强中职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 2010
[3].谢东升.中职“2+1”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中小学校长, 2010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7
♢男♢女
1.你崇拜军人吗?
a)崇拜,因为他们保家卫国的使命职责光荣而伟大 b)不崇拜,每个职业都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责任 c)没有看法 2.你想读军校吗?
a)非常想 b)想过 c)没有
3.你平时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军校?(多选)
a)网络和电视 b)书籍和杂志 c)从他人口中了解 d)没有去了解
4.你认为军校学员的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 a)和地方大学生一样,每天学习
b)以训练为主,学习时间很少 c)学习和训练同样受到重视
5.你认为军校与普通大学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选拔标准(身体素质,政治面貌要求更高)b)课业负担,文化成绩考核要求更严格 c)体能训练,军事培训占时更久 d)自由度低,太多管束 e)毕业后就业方向单一
6.军校生相对于地方大学生而言,在他们得到许多好处的同时,对此你认为:
a)得大于失 b)失大于得 c)两者相抵
7.如果你将上军校,你觉得最可能的原因?(多选)
a)自己的目标与追求 b)报效国家 c)家长劝说 d)给家里省钱 e)锻炼身体 f)学习知识 g)磨练意志 h)借水养鱼
i)体验军人生活 j)好奇 k)追求平稳
8.你对上军校之后又退学的学员是什么看法? a)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当他们发现目前的道路不适合自己时,应当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b)不支持,这点苦和累都承受不住的人,日后在其他岗位上同样难有建树 c)没想过
9.军校学员在学校中不但不用为吃住等问题的花销所困扰,并且每个月还有一定数额的津贴,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a)这很正常,因为他们是军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就应该得到一定的回报
b)应该消减这种福利待遇,毕竟他们现在只是军校大学生,未尽到应尽的义务 c)没看法
10.你认为军校学员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的重要吗?
a)非常重要
b)重要,但没体能重要 c)及格就行
11.你对军校学员不能长时间用手机持什么看法?
a)不应该用,军人应做好保密工作
b)可以用,在相对封闭的军校中,学员应通过手机获取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从而开阔军校学员的视野 c)没想过
12.你接触过军校大学生吗?你对他们的印象如何?
a)从未接触
b)接触过,作风过硬,很有魅力
c)接触过,感觉他们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 13.你设想的军校是什么样的?
a)比较自由,能够有自由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也有相对充足的娱乐时间
b)纪律严明,时间紧迫,自由时间少,很少有娱乐的机会 c)未设想过
14.军校学习向来以纪律严明著称,你认为军校对于培养人才最大的锻炼可能是?
a)获得强健体魄 b)提高心理素质 c)学到专业技能 d)培养爱国意识
e)自律能力、明辨是非
15.你认为军校生平时的文娱活动情况怎么样?
a)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书画、摄影、歌唱 b)形式较单一,只与军队生活有关 c)比较少,偶尔才有一两次 d)没有什么文艺活动
16.你觉得地方大学与军校哪个更能培养优秀人才?
a)军校 b)地方大学
17.你觉得军校学员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多选)
a)气质 b)品行 c)举止 d)能力 e)其他
18.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想参观军校的什么地方?(多选)
a)学员宿舍 b)训练场 c)专业教室 d)校史馆 e)装备展厅 f)俱乐部 g)其他
19.你觉得去军校这么辛苦的训练值得嚒?
a)值得,祖国需要 b)值得,锻炼自己
c)不值得,反正不会打仗,有精力去做一些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d)不值得,军校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20.如果你去军校,你会选择什么专业?
a)技术类,为祖国国防建设默默地奉献 b)指挥类,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8
尊敬的居民朋友:
你好!我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首先请原谅打扰你的工作和休息。此次调查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客家艺术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情况,探索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请根据你的真实感受在答案上打√。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祝生活愉快!
说明:以下没有特殊说明的皆为单项选择题。
⒈您的性别:1.男2.女
⒉你的年龄为_______
⒊你喜欢看采茶戏吗(如选择不喜欢,请跳过第4题)1.喜欢2.一般3.不喜欢
⒋喜欢看是受哪方面的影响(多项)
⒈想了解家乡文化⒉它的艺术与乡土生活融合的真与美感染了我⒊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同情⒋其他 ⒌不喜欢看是受哪方面的影响1.听不懂2.太老土3.没兴趣4.其他
⒍请问下面哪个最能描述您对赣南采茶戏的了解?
1.从小就接触了,比较了解2.不太了解,但是会唱一点3.基本不了解
7.您对赣南采茶戏的印象是
1.古典美 和我还是有距离感 晦涩难懂2.雅俗共赏的3.过时的4.唱起来很吵的8.您认为赣南采茶戏的魅力何在?(多选)
1.演员唱练做打的深厚功力2.丰富的艺术形式3.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4.其它
9.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来了解赣南采茶戏?(可多选)
1.报纸2.电视3.广播4.电影5.杂志6.现场演出7.互联网8.其它 _______
10.如果有剧团下乡演出,您会经常去看戏吗?1.经常2.偶尔3.几乎不4.从来不
⒒您会在什么情况下看赣南采茶戏?1.自己感兴趣2.怀旧3.陪同长辈观看4.其它
12.你认为赣南采茶戏在你的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多选)
1.娱乐身心2.剧中讲的真善美故事,有一定的教育作用3.和大家一起看戏,能加强人与人的交流,改善关系4.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培养自己的艺术细胞5.有些不雅戏段有不良作用
13.假如有足够的条件,您愿意学习赣南采茶戏吗?
1.非常乐意,愿意投入时间并坚持下去2.如果有时间会考虑3.无所谓4.不愿意浪费时间5.其它
14.你对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前景的看法是
1.很悲观,宣传和普及力度远远不够2.很乐观,潮剧会一直发展壮大下去3.有点担忧,媒体传播影响力尚待加4.中性态度,顺其自然
15.您认为赣南采茶戏在现今社会还有大力发展的必要吗?
1.非常有必要2.有必要3.没有必要4.顺其自然
16.你认为赣南赣南采茶戏在赣南发展受哪些因素的限制
1.现代流行歌舞2.语言3.剧本有限4.采茶戏过于生活化,离高雅的艺术还有距离5.其它________
17.您觉得赣南采茶戏在现代社会如果要继续发展,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1.演唱节奏慢没有相关知识就听不懂2.作品背景不明,增加理解难度3.剧目太老,与现实联系不密切4.其它__________________
18.您同意赣南采茶戏吸收国内其他剧种的艺术元素吗?1.同意2.不同意
19您对在农村创立艺术团有什么看法?
1.非常有必要,应当给予大力支持2.很有意义,但可行性不高3.基本没有意义,戏剧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 4.完全没有必要,是浪费时间5.其它
20.您觉得以下对现今戏剧发展的建议中,哪一个最为行之有效?
关于学生最写作文看法的调查问卷 篇9
调查问卷
请选择性别:男女年级:
1、你喜欢写作文吗?
A、喜欢B、一般C、无所谓D、不喜欢
2、你喜欢上作文课吗?
A、喜欢B、一般C、无所谓D、不喜欢
3、平时多久写一次作文?
A、一周B、两周C、三周D、一个月E、更长
4、你有写随笔或者日记的习惯吗?
A、有B、偶尔C、没有
5、你有几本关于作文写作的指导书?
A、0本B、1-2本C、3-4 本D、5-6以上
6、写作文之前你会有翻看一下作文指导书吗?
A、会,经常翻B、没思路的时候偶尔翻看C、一般不会
7、你在写作文时有没有难以下笔的时候?
A、经常有B、偶尔C、没有
8、你觉得难以下笔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没有内容可写B、看不懂题目,不明白写什么
C、思绪混乱,理不清D、讨厌写作文E、其他
9、老师在作文课上讲的是内容都是课本上的单元作文吗?
A、全部是课本上的B、偶尔会讲来自课外的C、都有,各一半D、全部是课外的10、老师平时会布置你写周记类随想随感作文吗?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
11、你有看过你的语文老师的文章吗?
A、有B、没有
12、你认为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
A、考试升学B、抒发情感C、训练思维与表达
D、不清楚,没考虑过
13、你觉得课外阅读对写作文有帮助吗?
A、有,作用很大B、一般C、没有D、不知道
14、你喜欢看课外的书籍吗?
A、喜欢B、一般C、不喜欢D、不知道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10
各位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浙江财经学院的学生,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社会各阶层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以分析“大学生村官”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只要能真正反映您的真实想法就达到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我们将保证对您本次填写的信息进行保密,并只用于调查统计使用!忠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看法的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__________
2、您知道大学生村官这件事吗?
A、知道B、不知道
3、您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是:()()
A、非常欢迎B、比较欢迎C、一般D、不是很欢迎E、非常不欢迎
4、您平时见到大学生村官的机会多吗?
A、每天都能见好几次B、一天基本能见一次
C、三五天能见到一次D、基本见不到
5、您认为您所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目前的工作状态怎么样?
A、精神饱满,干劲十足B、整天无所事事
C、不能融入农村基层生活D、没有什么特别印象
6、当地大学生村官是否与你们开展交流:
A、经常B、一般C、偶尔D、从不E、不清楚
7、您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
A、成绩较为显著B、成绩一般C、没有成绩D、不确定
8、您支持政府正在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吗?
A、非常支持B、反应平淡C、不支持
9、您最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
A、带领群众致富B、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C、改变目前村级领导班子的作风 D、辅助目前村级领导班子展开工作
E、其它________________
10、您认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最应具备的是什么?
A、协调关系的能力B、创新、创业能力
C、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D、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精神()()()()()()()
E、其它________________
11、您对于 “大学生村官制度”有何意见和建议?
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看法的问卷调查
1、您来自()
A、城市B、农村
2、您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
C、较少D、几乎不知道()
3、您对大学生村官了解多少A、很多B、一般
4、您认为大学毕业选择做“村官”的原因是()
A、正常的职业选择
D、贡献新农村建设B、先就业再择业C、有利于考公务员或考研 E、增加经验和阅历F、找不到工作而不得已
5、您对大学生村官前景的看法()
A、好,很有前景
C、说不准,迷茫B、一般,说不上好 D、不好,比较没有什么前景
6、您认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
A、很有社会地位B、社会地位一般
C、没有社会地位D、很没有社会地位
7、您心目中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印象是()
A、条件太艰苦B、工作琐碎
D、没有过多世俗职场、官场压力,较为轻松 C、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8、您觉得大学生村官现在面临的最大考验是()
A、艰苦的工作环境B、内心的孤独
C、实际利益诱惑D、其它
9、您对大学生村官的最大担忧是()
A、能否使村民致富B、能否长期扎根于农村
C、能否很好的融入农村D、其它10、08年河南农大率先开设“村官”专业(本科),你对此看法()
A、很好,顺应现在国情
C、不好说B、不怎么样,不太切合实际
11.、整体来看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发展是否有帮助()
A、作用很大,有助于农村发展
C、没有任何作用,耽误青春
B、作用不大,主要是锻炼大学生
社会人士对大学生村官看法调查问卷
1、你是否知道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政策?
A、知道B、不知道
2、您周围有没有大学生村官
A、有B、没有
3、你对大学生村官有何看法?()()()
A、很好,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建设家乡B、当前就业压力大退而求其次
C、国家给与很多的优惠政策
4、您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定位应是哪项(限选3项)
A、农村政策宣讲员B、农业技术服务员C、远程教育管理员
D、农村信息发布员E、计划生育协管员F、法律援助咨询上
G、教育工作指导员H、乡风文明倡导员I.村长秘书 D其他
5、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A、较高的沟通交流能力B、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C、良好的心理素质D、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
6、您觉得目前大学生村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对于农村工作不熟悉,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B、缺乏耐心,不安心工作
C、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D、原本太养尊处优,吃不起苦E、其他,请写出
7、你对大学生村官的最大担忧是什么?
A、言行不一不能吃困耐劳B、不能很好的融入农村()()()
C、不能带领大家致富D、不懂得农村的风俗习惯不知道如何相处
E、其他
8、您认为当前大学生“村官”应发挥的作用是:[可多选]()
A、参与村务管理B、传播农业新技术C、提供致富等多种信息
D、活跃村民文化生活E、培养村民法律意识
F、其它,请写出
9、你认为大学生村官应该如何赢得村民和村干部的信任和支持?()
A、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发展献计献策B、解决和协调村里邻里关系
C、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做到村务公平公正D、拓宽门路提高村民收入
E、其他
10、与当地村官相比,您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主要优势在于[可多选]()
A、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B、头脑灵活,获取有用信息能力强
C、具有开拓创新精神D、有市场经济意识,能做项目E、富有朝气与活力F、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G、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H、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与新思想I、与村民无利益关系,更易获取信任与支持
J、其它,请写出
11、与当地村官相比,您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劣势在于[可多选]
A、缺乏工作经验B缺乏对农村尤其是所在村的了解
C、解决农村问题的实用办法少
D、不善于与村民、当地干部沟通
E、当地人际资源缺乏,群众基础不足
F、其它,请写出
12、您认为大学生村官对于当地发展的作用是()
A、作用很大B、有一定作用
C、基本不起作用D、没有作用
13、您觉得大学生村官是否需要在任职期间作进一步的培训()
A、需要,他们需要进一步培训更好地工作B、不需要,已经够了
C、不需要,培训没什么大作用D、无所谓
14、如果您觉得需要培训的话,您觉得大学生村官该有怎么样的培训形式()()
A、定期开设文化课培训B、定期组织村官间的交流
C、定期举办培训讲座D、老干部一对一教导新干部
E、定期组织阅读相关刊物F、组织退休干部传授工作经验G.、不需要H、其它____________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11
摘要 “郭美美事件”掀起了公众对慈善机构、慈善制度不信任的爆发式宣泄。面对公众对其公信度的质疑和透明化慈善的强烈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应该如何力挽狂澜?在一个高曝光率的社会里,危机事件应对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基于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为红十字会重塑公信力提供实用性方法。
关键词 中国红十字会 郭美美事件 公共危机 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发了一场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口诛笔伐”。危机事件发生后,郭美美回应的一条微博迅速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挫伤了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本文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剖析了红十字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旨在找到帮助中国红十字会重塑其公信力的办法。
一、“郭美美”何以走红——危机事件回顾
实名制实施以前,多数微博用户采用匿名形式参与讨论话题,这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逐渐多样化。在微博上,信息往往自下而上传播,话题本身又时常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或公众的普遍情绪相关,因此更容易主导舆论。“郭美美事件”最初只是在微博的“粉丝群”里引起部分关注,随后,一些人在唏嘘之余开始对郭美美进行“人肉搜索”并挖掘其与红十字总会的关系。这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才开始跟进报道。
面对公众的质疑,中国红十字总会于2011年6月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有关“郭美美”事件以及其审计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红会超标采购420余万元”等问题。但传统中用以应对危机公关并行之有效的新闻发布会,在解决此次危机事件时,却远远没有起到预期中的作用。
二、“红十字会”何以狼狈——危机产生原因剖析
(一)公关应对欠妥。
从危机情境的沟通原则来看,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以维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纽带。然而,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推动下,这种“纽带”不但没有给红十字会以缓冲的机会,反而将其在与公众的直接对话中,暴露出的种种不规范操作揭示出来。
现代媒体所掌握的把事件迅速放大的能力,使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真空更容易被谣言、误传和诽谤所充满。一旦媒体污染蔓延,公众对局势的认知就更容易转变成现实。因此,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红十字会的辟谣声明不仅没有缓解公众情绪,反而使**升级。同时,红十字会于2011年6月28日下午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仅邀请六家媒体参加,且将大量闻讯而来的记者挡在门外。既是新闻发布,就应该足够公开,这种不够坦荡有所保留的做法,自给了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大空间。
红十字会虽然解释了其总会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关系、审计署认定的采购超标等问题,但如何对各分支机构进行监督、采购超标问题的详细解释、报案后的案件进展情况等公众期待了解的内容,都没有提及。这就忽略了危机公关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红十字会简单地把公众被视为可操纵的目标,假定人们会无条件地接纳它传达的信息,必然达不到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效果。
(二)信任链断裂——缺乏自律与公民冷漠的内外困境。
对于公众而言,红十字会的存在一直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一方面,大量募捐资金和财政拨款流向那里;另一方面,红十字会又甚少向外界说明其善款使用的情况。其实,在很多国家,政府代管红十字会,或行使监督权都是常见的,可是,唯独中国的红十字会异化成为一种与权力体系结合甚密的官办组织。那么,是什么滋生了中红会的“官本位”,打破了慈善
机构的道德底线?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社会转型产生了利益分化与财富分配不公”。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现已进入风险社会,即各种危机事件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但也间接导致个人公民采取较为极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但在笔者看来,“市场化转型”或“公民意识觉醒”都不能成为解释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本位状态的根本原因。对于中国红十字会本身来说,其公信力之所以如此脆弱,源于其组织本身自律不严;而后,尽管屡屡曝光的各种“丑闻”开始侵蚀公民对它的信任,鉴于这些污点尚且影响力微弱,都没有引起红十字会的足够重视。此外,就外部社会环境来讲,我国公民社会尚未形成,公民对社会监督活动的参与程度原本就不够,一旦社会对红十字会的“冷漠”态度变成一种普遍现象,仅靠政府的监督和尚未完善的问责机制根本不足以迫使其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于是,灰色地带逐渐扩大,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本位”滋生提供了温床。
一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的日常管理机制都不透明,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少。于是,以致在“郭美美事件”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与公众间的信任链的迅速断裂,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公关活动不但都没有发挥正功能,反而带来了负效应。
(三)双重定位下行政监管的豁免。
以事件发生时的法律制度来看,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影响力广泛的组织却一直处于“免于登记”的地位。“免于登记”是相对于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所确定的“双重管理”制度而言的,“双重管理制度”即对社会团体实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管理,以及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管理,通过这种制度对社会团体加以接受外部监管的义务以规范其社会活动。但红十字会是该条例第三条规定的“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因此这种“双重管理”的外部监管制度却不适用于中红十。这种“免于登记”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是来自国家对其类似于“免检产品”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中国红十字会一直以来“民事”与“官办”的双重定位。以“民事”地位而言,《红十字法》第二条明确了“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强调了其为民事的非政府组织,且其作为民事主体发生法律关系的相关案例也不胜枚举。而以“官办”地位而言,红十字会虽然不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但其“行政性”的烙印却非常显著。以社会救助团体的“资合”而言,红十字会的部分经费来源于“人民政府的拨款” ;而以其“人合”而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属国务院直属的副部级单位,中国红会从中央到县乡一级,层层与政府体系接驳。其名誉会长是当地政府的一把手,会长是政府主管文教的行政副手,大部分理事由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兼任。这种“行政性”既使得中红十的活动对于政府依赖性强,更使得政府作为社会团体的外部监管机关缺乏对中红十监管的动力。
总的说来,对于中国红十字会这样具有公募资格,掌握大量资金的社会救助团体,利益的诱使与自律行为的天然劣性使其处于高风险之中。而基于其“行政性”,对其外部监管的明确弱化甚至是豁免,不仅为内部的腐朽提供了温床,也使得公众的猜疑在慈善阳光化的诉求未能实现情况下不断累积。最终,“郭美美”事件作为导火索,引爆了中国慈善组织的大范围信任危机。
三、慈善真相背后——危机公关应对措施
(一)积极制定《慈善法》,强制披露以保透明慈善。
我国现有《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基金会管理办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与慈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分业而治,如《公益事业捐赠法》主要是为规范捐赠行为而制定,意在保护受赠人或者受益人的权利。这些各有具细的法律法规缺乏对慈善事业全面的规定,突出弊端便是缺乏科学、相匹的权利、义务设置,不利于我国慈善组织定位与体系构建,以及系统性资源分配。
而勉强算得上全面规定的《社会团体登记条例》,对慈善组织的定位,权利、义务设置与实际需求也不相一致。该条例于1998年发布实施,不仅年代久远,同时也带有浓重的“官本位”色彩。以社会团体的设立批准而言,它对于普通社会团体适用了较高的准入要求,却对带有浓重“行政性”的社会团体予以免于登记等优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慈善组织的实际准入壁垒,若继续适用该条例,既不利于中国红十字会这样官办的民间慈善组织清楚定位,独立慈善,自我改良;也不利于草根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使得“慈善垄断”难以消除。
因此,系统性地制定《慈善法》成为了法治社会下,维持良好的慈善活动秩序与进一步发展慈善组织的一致需求。但《慈善法》的制定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此次危机突出表现的对透明慈善的强烈诉求。当然,透明慈善的推动仅靠慈善组织的自觉自制,或是由信任危机的爆发被动推进均是不适宜的,且会造成口诛笔伐的非和谐社会现象。因此必须由法律法规自上而下强制要求中红十进行有效披露。
强制披露制度的建立可以借鉴香港红会的透明慈善制度。对于中红十现今仅由国家审计署每年审计政府拨款这一项资金收支而言,强制披露制度应该增设对募集的善款和层层上缴的会费的审计,具体可以要求中红会对捐款人的捐赠与用途,设定固定的内部账户,分开记账。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政府失灵的弊端,审计主体应多交由社会,由第三方审计公司进行审计,并在出现与实际情况与审计结果存在出入的情况下更换审计公司,避免共同寻租。另外,为了使得社会大众可以作为广泛的监督主体,募款对象为全社会公众的中红会每年的财务收支情况、项目执行情况等不应仍依照《中国红十字会法》仅向理事会报告,而应增设其向公众公示的义务,这也与公募基金的一般披露要求相一致,具有合理性。
(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组织在应对出现的风险问题时,首先应寻找并理解公众情感的动因,而后再通过一系列负责任的行动来与公众期待保持一致,重建信任度。
危机发生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负面信息,因为恐慌、愤怒的心态更加符合他们的心理期待。想要降低由人的思维与行动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让双方看到沟通过程中彼此在同一问题的逻辑假设与推演上的差异,减小防范和控制危机产生的难度。所以,危机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主动将有关信息全盘托出。其实,当公众对红十字会财务状况产生疑虑时,最好的办法是将经过审计署审计的财务报告上网,把掌握的全部信息诚实地公布出去以澄清误解。除了审计,鉴于红十字会之前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所公布的年报中,存在着严重的内容滞后与粗陋,笔者在此建议红十字会可以主动提出成立独立的财务委员会,聘请专业的会计师等,主要对中红十及其分会等的财务状况进行随机抽查,同时要求其成员不得参与中红十其他工作,以此实行有效内部的监控。
(三)政府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角色。
转型期的中国政府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科层制的痕迹,一方面,政府内部仍存在权利与制度的割裂;另一方面,协调机制的不完全又或者是部门间缺乏合作意愿又带来大量的管理漏洞。危机一旦发生,而政府又难以突破行政权限以及其带来的问责约束时,仅靠组织层级间单薄的信任机制来应对风险,必然难以化解公共危机。那么,政府应如何在公共财政束缚和公共服务需求膨胀的双重压力下,催生出高绩效的治理模式,与非营利组织共同铸建其社会信任?
笔者认为,在以追求公共价值为终极目标的前提下,政府应更多地关注公共服务的实质。考虑到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宏观背景,以及其不算发达的公民社会,想要在短期内完全实现政府透明、信息共享恐怕不太可能。国外较为成功的经验是,政府以外的其他行动者往往能够与政府相互补充,优化其僵化的契约式监督管理,培养广泛的公民参与。所以,政府应充分
利用其自身权威、独占性资源和公正中立的形象,寻找并召集合适的行动者,从而更有效地化解公共危机。
四、结语
如何预期“信息真空”的产生并为填补它做好准备,使得信息的流动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成为危机公关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必须意识到,全盘托出给组织的信誉资产带来的长远价值将远远高于短期的经济或法律成本,而且使组织更易获得社会的理解。即使组织无法准确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也要提供现有的与危机有关的全部信息,让公众成为组织危机处理过程中的一份子,和组织一起寻找危机和答案。□
(作者:胡丹菲,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政府公共关系,比较政治学;张梦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注释:
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四期.刘少杰.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化解风险型社会矛盾.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参见《社会团体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0号))第三条第三款“下列团体不属于本条例规定登记的范围:
(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
(二)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
(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第二十条“红十字会经费的主要来源:
(一)红十字会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
(三)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
(四)人民政府的拨款。”
参考文献: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 篇12
救助规则
(中国红十字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红十字会遵循人道主义宗旨开展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救助工作,致力于减轻受伤害者的痛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联合会)制定的《红十字与红新月灾害救济原则与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紧急、恢复重建阶段开展救助工作。
第三条中国红十字会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和救助需求,向因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而产生的最易受损害人群实施无偿救助。
第四条各级红十字会在同级政府和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救助工作,负责管理处分所接收的救灾款物,通过红十字会的组织系统实施受援地区的救助活动。
第五条红十字会在接收使用救助款物和项目时,应与捐赠者定立捐赠协议并明确产权归属,行动中应尊重捐赠者意愿和所定协议,如救助计划和物资分配去向需调整须报上级红十字会批准。
第六条红十字会救助行动应迅速有效,应与传播人道主义相结合。
第七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贪污、挪用和变卖救助款物,不许违反采购规定和纪律,不许徇私舞弊和玩忽职守,违者依法惩处。
第八条各级红十字会可在本辖区内开展募捐活动;在本辖区外的募捐活动,由上级红十字会负责协调。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九条各级红十字会应成为当地政府救灾组织成员,并明确红十字会在政府救灾计划中的职责。
第十条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工作体制。除紧急情况外,总会不受理越级上报的救助申请或越级下达工作指令。
第十一条各级红十字会必须配备或明确专人负责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救助工作。
第三章主要职责
第十二条中国红十字会遵循人道主义宗旨,履行以下主要救助职责:
(一)制订救助工作规划,建立与救助工作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征募、培训从事救助活动人员;
(二)协助政府组派救护、防疫力量开展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三)协助政府进行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救助工作;
(四)组织灾情考察,决定并实施救助行动计划,同时根据灾情变化,修改正在实施的救助计划和方案;
(五)在条件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政府参与灾害与突发事件后的恢复、重建工作;
(六)募集、管理、接收并分发救助款物;
(七)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助活动。
第四章灾害信息管理
第十三条中国红十字会建立灾害信息网络和报告制度。上报灾害信息必须及时准确。
第十四条灾害信息要与当地政府的灾情统计核对并附有媒体报
道和影视资料。
第十五条灾情报告应分类、分期上报。首期灾情报告应做到及时,不超过48小时,主要内容须包括受灾时间、地点、灾害种类、伤亡情况及急需救济计划;后续报告除首期报告内容外,应包括受灾人口、无家可归人数、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及救助计划变动情况等指标。数字统计应随灾情发展累计上报,为上级红会制定救助计划提供依据。
第十六条上报的灾害信息必须真实可靠,不允许虚假瞒报。第十七条灾害和救助信息的对外发布权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第五章呼吁与捐助款物管理
第十八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根据灾情和需求决定是否向境外通报灾情或呼吁境外援助。
第十九条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未经总会同意,不得直接向国外及香港、澳门红十字会,台湾红十字组织和其他救援组织呼吁并寻求捐助,但可以接收国内外企业、团体和个人主动捐赠的、无不正当附加条件的救助款物。接收情况应报上级红十字会备案。
第二十条救助工作结束后收到或剩余的款物,在征得捐赠者同意和上级红十字会批准后,可用于灾区恢复重建或转为红十字会备灾之用。
第二十一条对所接收的不适用于救助工作的物资,在征得捐赠者和上级红十字会同意后,可进行调剂后用于救助活动。最终使用情况应向上级红十字会和捐赠者报告。
第二十二条对储存、转运、使用救灾物资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费用,由受益地区红十字会向同级政府申请补助,亦可同捐赠者协商解决。
第二十三条红十字会可从自筹捐款总额中提取不超过5%的管
理费,用于支付救助活动过程中的行政开支,不得逐级重复提取。
第六章物资采购、分发
第二十四条各级红十字会应根据捐赠者的意愿和灾区需要,制定物资采购分配使用计划。计划报上级红十字会备案。
第二十五条遵循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救助物资的采购分发计划应由二人以上专人负责(不包括主管领导)。
第二十六条采购各类物资时要遵循招标法的规定并参照其他有关文件,对竞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按照“等价择优,等质择廉”原则选定供货单位。
第二十七条参加竞标的供货单位在投标的同时应提供样品。招标方的红十字会要严格审样并封存,以备验收。供货单位确定后,双方应依法签定并严格履行合同。
第二十八条验收救助物资须二人以上,根据合同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发运。在加工、运输、分发中如出现质量问题,应采取退货、返工或换货等措施处理。因质量原因造成损失并情节严重者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九条各级红十字会对所接收的物资必须及时做好清点登记并迅速分发使用。紧急阶段,按上级要求限时到位。
第七章监督与审计
第三十条各级红十字会的救助活动必须接受上级红十字会、捐赠者和当地政府指定的国内外审计机构的审计,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方便和条件。审计结果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各级红十字会对救助款物在接收、分配、使用等环节的文字记录,包括银行汇票、报价单、合同单、付款发票、分配通知、接受收据、受灾群众签收册等,应分级妥善保存并进行自查和分级检查,准备接受审计。
第三十二条各级红十字会在接收、处置和采购分发救助款物过程中,应当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有权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或控告。
第八章附则
【大学生对红十字会事件的看法问卷】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调查问卷11-24
大学生对两会的看法05-18
大学生对双十一的看法12-06
谈谈你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看法08-28
当代大学生对早餐的调查问卷08-23
关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的调查问卷12-20
大学生结婚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的调查问卷09-06
大学生对父母诚信问题调查问卷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