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备课

2024-06-22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备课(精选12篇)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备课 篇1

小学英语教师应如何进行备课

备课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我浅谈一下我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如何备课的?请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

一、备课的意义

教师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制定出周密的上课计划,妥善得当地安排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备课,教师可以发现和弥补自己业务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纠正和补救的措施,不至把错误带到课堂贻误学生,影响教师的威信。人们常说“教学相长”,备课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只有在认真充分的备课过程中,教师才能对于各种教学方法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为己用,逐渐形成自己教学的独特风格和优势,在教学上有所创新,熟练地掌握教学这门艺术,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二、备课的步骤和内容

(一)备课的五个步骤。

(1)通晓全局:学习和研究英语新课程标准,关于小学阶段侧重的内容,以及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编排顺序做到心中有数,通晓全盘。(2)学期计划:研究一学期的教材,明确一册课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弄清全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的数量、类型、广度和深度,决定练习题的增删,并在初步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和进度。

(3)单元计划: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一册课本的内容划为若干模块,确定各模块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明确单元之间知识联系。(4)课时计划:明确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一课书所需的课时数。课时数的确定与教学内容以及学期计划中的进度有关。在划分课时时要注意分散难点,适当分配教学内容,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以及难点过分集中,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备课内容

备课要备的方面很多,例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板书设计、备教具、备家庭作业等,今天我主要从四个大方面谈一下。1.备教材

(1)备教学目标,教师上每一节课都要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我们只有目标明确,才知道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我在平时的备课中,首先就是明确教学目标。(2)备教学重难点 目标明确了,那么达到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是什么,我们应设计那些练习来突破难点,在备课时都要想到。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3)备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

教材中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是静态的,并非学习的全部,需要师生共同去激活它,尤其是在新旧知识之间,要建立起某种密切的联系。教师必需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弄清教材的纵向联系。所谓纵向联系就是教材中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联系。其次,教师还必需找出所教一课书中词汇、语法、课文以及练习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一般以语法内容和词汇为线索贯穿全课。只有挖掘出这种横向联系,才能弄清编者在该课中所设计安排的教学重点,从而在教学时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和操练。

。例如:看到一个单词就能从不同方面想到与他有联系的单词。看到tall long 又把他们的反义词想了起来,看到old就想到了与他有联系told cold gold 将刚学的新知与以前的旧知串了起来.教师在备教材时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A.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和背诵课文。B.能用学生已学的词汇解释新词汇的词义和用法。C.能用学生已学的词汇解释课文中的长难句。D.能用英语对课文的要点进行提问。

E.能熟练地进行对课文的复述一改写,以及课文中心思想的概括。(举例改编It’s big and light.)

F.能熟练地进行句型的机械性、复用性和活用性的操练。G.做好课本上的口笔语练习题,预见学生在做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难点并做好提示讲解的准备。2.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必需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由于这些方面大都与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教师也必需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实践证明,即使平行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因而往往这个班感到是难点的内容在另一个班就可能不一定是难点;同一项操练形式和内容在这个班练得冷冷清清,而在另一班却得到热烈的反响。在同一班级中,学生之间在上述的几个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所以说,“备学生”这一项内容是因材施教的客观依据。只有“吃透”学生这一头,教师才能使教案切合教学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A.接教新班时,向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了解有关情况,查阅学生的鉴定和成绩册,也可以在接班后进行一次水平测试。

B.通过课堂提问或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困难所在。

C.通过课外辅导或其他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以及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这样,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决定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3.备教学法

所谓教学法,就是要采取正确有限的教学方式,运用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与能力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激发其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教师授课必须注重艺术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摒弃把学生当作教材奴隶的“填鸭式”教学法,采用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法,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并逐步培养他们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语言传递为主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

我们在选择自己的教学法时,应遵循的最重要的依据是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备方法”要落实以下几点:

A.在划分课时基础上,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目的,选定教学模式。B.安排教学步骤,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学步骤不一定要按课本中各项内容的排列顺序,而是取决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知识复现的规律。此外,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是决定教学步骤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及时照顾到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C.设计呈现新内容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选准“突破口”,考虑如何以旧引新,以旧托新,使学生易于接受新内容。D.设计最佳教学方案。4.备练习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大量操练和练习。课本上的练习题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出各种供课堂操练和练习的材料和方法,努力做到:

A.要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包括控制性的、半控制性的和开放性的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学生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进行活用。

B.操练和练习的形式要多样。任何一种操练或练习形式都不应单独使用并持续使用较长的时间,只有适时地变换形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C.在操练和练习中要考虑到班级学生中的个别差异,因此,教师所准备的各种练习题中既要有思考性强、难度较大的,也要有难易适中和比较容易的。要考虑到给差生以各种练习的机会,使各类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各有所练,各有所获,以便吸引全体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选择好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精心准备,从而成功的上好每一节课。每节课都是学生攀登英语高峰道上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不去,就会增加攀登下一个台阶的困难,因此,英语老师必须上好每一节课。而要上好课,必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备课 篇2

英语教案的设计过程是一个有程序的系列活动过程, 它的基本程序概括为:教学设想——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

一、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为Reading A (Pages 26~27) , 是Colours and Moods的详细介绍。课文中描述的颜色分为四类:镇静色 (calm colours) 、暖色 (warm colours) 、令人精力充沛的颜色 (energetic colours) 和强烈的颜色 (strong colours) 。同时说明颜色影响或代表人的情绪, 极具趣味性。教师应以录音和文字为依托, 让学生把本课时内容当作趣味故事来阅读。同时, 向学生提示, 课文使用的句型和形容词可用来描述人物的情绪。以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解决阅读、听力;为讲授语法方面的内容做准备。

2.教学目标

让学生详细了解Colours and Moods这篇文章, 认知西方文化中关于颜色的习俗说法, 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的指引下, 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得语言知识。让学生明白, colours可以用来描述或代表个人的某种情绪, 但对人类并没有特别神奇的作用, 仅仅是一种习俗说法, 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而已。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颜色影响个人情绪的惯用语句等, 几种颜色的卡片或多媒体幻灯片。

2.学生准备

借助字典, 阅读、预习课文。

三、教学设计

1.情景创设, 导入新课

(1) 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向学生提问, “Tell me what colour is your favourite?”当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后, 教师接着问, “Why?”学生可能会回答说某种颜色让自己感觉如何等。教师对此表示肯定, “Perfect answer! You’re right.Thank you very much.”然后表示, “Let’s see some colours.”为学生播放有关颜色的多媒体幻灯片。

(2) 一边播放一边请学生说说对每一种颜色的感觉。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感觉表示鼓励与肯定。

2.师生互动, 学习探究

(1) 教师为学生播放Reading A的录音。先反复播放全部内容, 然后逐段播放, 请学生复述或说出中文意思。

(2) 教师挑出其中的生词、例句来板书, 并给出中文意思。

(3) 教师逐段朗读课文, 同时指名4位同学口头翻译成中文。

(4) 教师对课文中一些colours and moods之间关系的句子、短语、词组等来进行解释, 并板书中、英文意思。

(5) 教师领读课文, 让学生跟读。

(6) 教师逐句朗读全部课文, 并再次翻译。

3.小结

(1) 请学生谈谈对本课的感受, 总结学到了哪些有用的单词、句子、表达方式。

(2) 教师提示本课有用的单词、句子、表达方式, 请学生在课文相应的地方加上记号。

4.巩固

让学生反复听课文Reading A的录音, 朗读课文、默记生词和词组等。

5.布置作业

(1) 让学生课后反复朗读课文、熟记生词和词组、重点句子等。

(2) 完成与本课内容对应的《练习与测试》作业。

四、板书设计和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应做到少而精, 即将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内容板书于黑板上, 不要面面俱到。要保持板面简洁, 要对黑板板面做个规划, 重点词汇、重点句型等应该分门别类, 千万不能杂乱无章, 为最后的课堂小结做好准备。练习设计是为课堂练习或课后复习巩固而准备的, 同样要求少而精。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设题, 题性要多样, 知识点要对应, 所设内容应能够具有代表性, 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备课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38-01

体育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中体育只不过是学生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和玩的课程,中考中也不是必考的科目。但是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体育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通过体育教育和锻炼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内容,各地的中考中也将体育作为了必考的科目。作为小学生来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何上好体育课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成了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深入钻研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体育,备好体育课是关键,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整理出一套备好体育课的流程和方法。

一、备课程标准和教材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切忌体育课的随意性,很多的体育老师上课前根本就不备课,课上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放羊式的体育课是要不得的,不但不能锻炼学生的体魄,增长学生的相关知识;还极容易出现学生被摔伤等事故。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先熟悉小学体育课的课程标准,弄清楚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课程的理念,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分布情况。另外还要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的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

二、备课中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做了科学的规定,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小学体育课中同样需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备课中时刻把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备好小学体育课的前提。

三、备教学环境

具体的教学环境是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所谓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门课程往往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备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设备情况,教学场地情况等等,这在备课中都要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备出符合具体教学实际的课来。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发挥集体备课优势,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是目前中学教育中备受推崇的一种备课形式,对于体育课来说,体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可以各抒己见,发挥集体的智慧,就能够取长补短,备出好课来。

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篇4

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备课是避免无效学习的前提。但今日之备课已被彻底异化、变态化、虚假化、无效化。有歌为证,歌名《心太软》——“夜深了你还不想睡,你还在抄教案吗?你这样辛苦到底累不累?还是纯属自我安慰?”

备课就是抄教案,异化一也。

抓备课就是查教案,异化二也。

不祛除异化,回归本义,求真求实,而谈有效备课,无异乎缘木求鱼。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一曰废除所谓写教案。

写教案不等同于备课,抄教案更是伪备课。误人误己,遗毒无穷。

惟有取消查教案,教师不必违心地把宝贵时间耗费在全无意义的抄教案上,才能谈得上备课不备课,有效没有效。

所“写”教案如何,一丝一毫也不能反映备课情况。或者可以说,教案越“好”,备得越差,教学越是无效。在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如此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用来抄教案,那哪来时间备课?遑论有效?

而真正意义上的、扎实有效的备课,不一定是以教案来体现。可以是零星的笔记,可以是杂乱的摘抄;可以是资料的拼贴;可以是符号、圈点、勾画;也可以是个中三味,烂熟于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无痕迹,方为“不射之射”,几于备课之最高境界。真正踏踏实实备了课的教师,是不可能有一本很好看的教案的。

须知真正有效的教学,必然基于真正有效的备课,也必然不依靠教案。正如一味按剧本表演的演员是三流演员一样,一味按教案上课的教师必然是蹩脚教师。

写教案于教学之无用,于备课之破坏,可知矣。

写教案,查教案,可以休矣。

二曰功夫在诗外。

备好课的基础是什么?不是参考书、现成教案、这个那个技术、此项彼项工具,而是教师自身综合素养。

读书、学习,是提高自身素养的不二法门。教师要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不可固步自封,自我满足,放松学习,那样是连本职工作也做不好的。

仅仅看本学科的书、教学的书也是不够的,须知学科整合、综合学习是大势所趋,不容回避。文科教师也可以看一点理科书,理科教师也可以看一点文科书,看不了太深的,可以看一些基础的,普及性质的。知识面广一点,对备课,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教学书可以看得多一点,教案可以看得多一点,但要养成习惯,坚持长期看,汲取营养,为我所用;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教哪课看哪课,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不求真实效果,只图敷衍任务。要多看真实的教学实录,那些花里胡哨作秀的所谓优质教案,是用来哄鬼的,不是用来教学生的,可以少看点。话再说回去,有抄一篇教案的时间,可以看五六篇教案,抄一篇毫无收益,而看上五六篇必有启发。是抄个漂亮教案来换取教案检查的好评价呢,还是对工作负责,对学生尽责,扎扎实实多看几篇教案呢?为人师表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三曰透彻理解备课的本义。

备课所备者何?

是“备学习”,而不是“备上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而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出发点不正确,往往南辕北辙。

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不要学某些作秀性质的,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分析是否真正有所得。

要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来学习,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

以语文教学而言,不要被教参上的东西奴役,而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开放的心态,认真体会阅读与写作的真实感知、路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学习,使讨论成为真讨论,思考成为真思考,感悟成为真感悟,而不是走向预设答案的装摸做样的走过场。那样的走过场,我称之为伪教学、伪学习。

要备得细,但万万不可讲得细。“讲课”是一个可恶的词,“讲深讲透”是一个害人的想法,当然,仅仅针对语文教学而言。

以细致的结论取代细致的学习,以喋喋不休的灌输取代过程的引导、思路的启发、方法的点拨,使埋头记笔记替代了探索、讨论、相互激发,使学生开不了口,动不了手,转不起脑筋,这样的教学,我称之为强暴式教学。

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 篇5

1.课程改革的背景

今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所有学校全面开始实践“二期课改”新课程。刚进入我区教育系统的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将从起始年级开始,和新课程新教材以及学校的新生同步成长。有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来的教材和教学方式,让其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他们在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抱怨的情绪、抵触的心态,如果用这样的心态来带教新分配到学校的大学生,会使他们错误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意义。所以在新教师刚进入学校之初,让他们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里,我主要讲了两点:一是明确影响当今各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时代背景;二是让新教师体会课程的内涵,感悟教师的责任。

2.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在业务上“入门”的第一步。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这对新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而又重要的工作。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和新教师谈备课:

⑴坚持“六备”要求:

1)备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做到深浅适当。

2)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练习内容。

3)备教法和学法:掌握授课的技能技巧,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4)备学生: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

5)备教具:要通过教具演示,使深奥的、复杂的变为直观的知识教给学生。

6)备练习:要精心选择与设计练习,练习要有坡度,有利于学生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作业,不搞“题海战术”。

⑵争取做到五个“突出”:

1)突出知识要点。

2)突出教法、学法和教与学的过程。

3)突出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能力。

4)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

5)突出本节课的特点。⑶努力做到四个“体现”:

1)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教学设计的展示。

2)体现渗透德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心理教育。

3)体现本学科特点。4)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

归结到三句话:备课要做到:使自己明白,使学生明白,使学生容易明白。3.切实上好每一堂课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

1)课堂教学存在三种结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教学结构。它们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规律:知识序、认知序、教学序。只有三序合一,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

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方式:编写教材的专家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教师自己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再创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传递给他的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教师这个中介,尽可能准确地让学生理解专家和前辈的思维方式,和前人进行心灵对话的思维过程。

3)教学要以思维为核心。现在经常提到的一个教育话题就是“减负”,好象学生的课业负担真的很重似的。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的负担都是那些没有必要的重复劳动,学生思维的负担还需要增加才对。在“减负”的同时,要有“加重”的措施,这样才是辨证的态度。

4)教学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思维,作为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有的心智活动,具有过程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因而思维训练也应结合教学过程来进行。要给学生思维的钥匙,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的阶梯,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

教师如何备课心得体会 篇6

首先,我感觉到要上好一节政治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导入。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好的导入对这节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教的学生是高中生,课业繁重,许多同学都把政治课当成“休息”的课堂,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有一个吸引眼球的导入,恐怕下面的学生都会昏昏欲睡。我们在选择导入时尽量选择激情导入,用一小段视频,一小段新闻或者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是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不过,在选择导入方式时一定要注意导入的新颖性和时效性,要和学生实际相结合,更要注意和自己这节课所讲内容密切联系。

然后,在课堂内容的讲授上一定要结合实际的例子。高一第一学期的政治课是经济生活,而高一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重要转变,因此,在讲解经济生活是一定要注重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逐步适应并接受高中的生活方式。如讲到“价格与消费”时,我们完全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比较好的掌握所讲内容,更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用的,更方便学生用所讲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最后,也就是在一节政治课的最后,我们必须要学会升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不管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我们都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重要地位,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与课堂的始终,让所有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的伟大信念。我想,这是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所十分需要的。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实施有效备课 篇7

1. 撕掉重形式轻实效的面纱, 以实促教。

传统的备课关注的是课而不是学生, 注重的是传授而不是互动。这些现象在今天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很普遍的, 再加上农村初中教学条件差、信息闭塞, 造成了很多语文教师在备课时, 大量照搬教学参考资料和现成教案, 敷衍应付, 使备课教案千篇一律, 毫无个性。甚至有的教案只是徒具外观的花拳绣腿, 在教学过程中毫无实用价值, 起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新课程备课的关键点是放在了解学生、研读教材等这些实点上。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 应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体验建立联系, 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 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 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一线语文教师, 在课改的实践中, 我用新的教学设计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例如,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打破思维常规、视角独特的文章, 若在课堂中泛泛一讲, 只能如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备这篇课文时, 特意让学生结合几幅动物的彩照, 认真观察它们的尾巴, 说说动物尾巴的形状和作用;再让学生推想人类若有尾巴, 会是什么样?会有什么作用?之所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是结合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让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有效结合起来, 更好地激发了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探知欲和学习热情。这样用新的教学设计,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欣赏水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内容也比较简单, 人物形象也好分析。所以在备这课时打破常规, 着眼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上, 进行迁移训练,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种教学设计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 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 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这符合有效备课、有效教学的理念。

2. 打开重教法轻学法的锁链, 立足以学思教。

传统的备课, 教师以备教法为主, 教学设计中以教师的如何“教”为中心, 备课时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的有序、教学内容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 说到底是关注教案在课堂上的实施情况。教师不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 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的空间, 使学生学得被动、机械,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与传统的备课的最大的不同, 体现在是“以教定法”还是“以学思教”上。这就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 而是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 以教导学, 以教促学。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 我们一些农村语文教师在备课时, 往往更多考虑自己怎样上这堂课, 而很少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 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在新课改的影响下, 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突破传统思维, 打开重教法轻学法的锁链, 立足以学思教。在备 (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4页) 课中要始终把握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 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3. 改变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反思的形式, 实现自我完善, 自我提升。

通常地, 我们老师要在“教”后才能了解自己备课中的不足。课后的及时反思, 将经验和教训运用于以后的备课与教学, 可以使教师的备课逐步完善, 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但传统的备课对课后的反思重视不够, 备课时, 教师各自为政;上课时, 照“案”宣科;教完后则束之高阁, 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谈教师如何备课 篇8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做好备课工作。俗话讲:教学是一门艺术,备课是一门技术,要想掌握好备课这门技术,没有长期的实践和潜心的研究,是不可能达到的。针对如何备课,本人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基础教学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见解。

备课不是单纯的“背课”,备课包含着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案讲稿等等全方位的准备。备课不是一次性的劳动,而是反反复复修改,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备课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备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总的规划,是人才培养的全貌。教师首先应该了解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白代好这门课程对于培育人才的根本作用是什么,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所代课程的宗旨和原则,并在授课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宗旨。

二、备课程标准

许多青年教师备课不看课程标准,这是不对的。课程标准阐明了这门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理念,以及每一章的目的要求、讲课时数、重点难点,同时还包括了要求学生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具体内容,它是备课的总指导。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理念是贯穿全课程的核心思想,是教学内容取舍,方法手段采用等的重要依据,任何脱离课程标准的授课内容都是违背教学要求的,是不允许的。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对本门课程的具体描述是备课不跑题,上课不做无效功的重要前提。

三、备教材

教材是备课的主要依据。教师在反复研读完课程标准后,就要钻研教材。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就是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经过“熟”、“透”、“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熟”,所谓“熟”就是熟悉教材,熟悉教材的整体框架,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熟悉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主要概念。只有对整部教材的基本思路熟悉,才能做到层次清晰。第二阶段就是“透”,针对第一阶段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广泛收集资料,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进行钻研,将重点消化,将难点突破,将疑点消除。突破此阶段,就进入第三阶段——“化”,所谓“化”就是在“熟”、“透”的基础上,将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思路,将教材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重点难点转化为自己理解和钻研的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脱离教材,将课程讲活,讲精彩。

此外,由于教材受篇幅的限制,比较精简扼要,内容多为结论性的东西,特别是书中的难点,如果不查阅原始资料,不多看几本参考书,就搞不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教材还受时间的限制,不能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收集和阅读一些资料,就无法发现新知识,补充新内容,讲课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阅读和收集文献资料是备教材过程中很重要的工作。收集和阅读范围包括与教材相关的其它一些经典教材、最新的技术书籍,以及通过互联网搜索的相关资料,从中提炼出对授课有价值的材料。

备教材的过程好比蜜蜂酿蜜,蜜蜂将无数花朵中的甜汁先采集储藏在蜜囊中,然后吐放在蜂巢里,晚上再将这些甜汁吞入胃中,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将甜汁转化为蜜,最后再吐出来形成蜂蜜。

四、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备课的最终落脚点,不研究授课对象而备课,等于无的放矢。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针对实际设计出最佳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引导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不了解,教学就很难成功。

由于学生是不断变换的群体,因此备学生往往是最难把握的。采取的办法主要有:开教学准备会、填写调查表、找个别学生谈话等方法展开调查,通过这些方式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和知识基础,以及学生们对此门课程的认识程度。

一是摸清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思想认识。例如对开设此课程的看法,对此门课程有无兴趣,学习此课程的动机是什么,以及对教学的希望和要求。

二是摸清学生的知识基础、逻辑思维水平。学生的学历水平是怎样的状况,学习过哪些相关知识,上过哪些先行课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什么样的层次,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才能获悉。

三是摸清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是对教师备学生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教学中要以多数人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兼顾个别学生的需求,既要照顾个别,又要注意整体,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只有备好了课标和教材,讲课才能深入,只有备好了学生,讲课才能浅出,深入浅出教学才会成功;如果没有掌握课标和教材的实质,讲课就会浅入浅出,不了解学生,讲课就会深入深出;如果两者都不甚了解,讲课就只能浅入深出了。所谓浅入深出就是把简单的问题说得很复杂,难以让学生难以理解,这是教学之大忌。

五、备教学设计

在做好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就要着手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自己对这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起点分析、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计划等。教学起点分析包涵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对教材的看法,以及自身应对教学工作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教学实施计划是结合课标制定的固定的课次授课计划。从本质上看,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教师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后的一次综合性的总结,是教师自身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一种教学设计理念。

六、备教案讲稿

前几项是从整体上的备课,而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熟悉、吃透教材后的总结成果。通过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思考的各种教学活动,经过深入细致的推敲,使之条理化,明确化地体现于教案之中,教案编写的好坏,不仅标志着教师备课的质量和程度,而且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教案还是重要的教学文件,是教务部门进行教学管理检查的依据。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教案的编写工作。

教案编写每个学校都自己的模板,通常包括此次课的教学题目、学时、方式、对象、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后记。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包含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三大块。教学过程应简明扼要地列出授课章节的框架,每项内容的讲授时间,注明重点及难点,针对重难点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应该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凝练出来的思想融入体现在教案之中,这是教师最为细致入微的工作,是备课成果的最终体现。

讲稿是教师将教案内容编写成的具体的稿件。讲稿通常包含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语言,主要使用口语形式,更类似于演讲稿,但又不同于演讲稿。撰写讲稿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熟悉上课内容,增强上课自信心,避免出现冷场情况,促进教师的临场发挥。

七、课后备课

课前备课容易被多数教师所接受,而课后备课往往不受重视,他们认为时光不能倒流,过去的没有办法重来,不愿对上过的课再花功夫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时间一久,在教学过程发现的问题会逐渐被淡忘,而这往往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大好时机。课后要及时进行再备课,要對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多一份思考就多一份提高,反之,不愿对上过的课再次作深入思考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和提高。这些宝贵的资料,是教师分析、研究自己的基础,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艺术的形成,常常就是在这种日积月累中实现的。

总之,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备课包括了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案讲稿,以及课后备课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依存,互为递进的关系。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好备课是教师站好三尺讲台的基本功,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就必须将备课工作做到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云,张旭涛,吴巧云.从“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来谈如何备课[J].中外教育研究,2009,(10).

[2]邓宏军,何振华.临床教师如何备课、撰写教案和讲稿[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5).

[3]王平忠.有备无患:谈如何备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5).

[4]沈显生.教师备课规范化要求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9,(1).

[5]李佳潼,罗维治.谈谈备课和写教案[J].当代教育论坛,2011,(1).□

语文教师备课如何钻研教材 篇9

临夏县江川中学

徐胜录

备课的重要一环是钻研教材。这里,就如何深入钻研语文教材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综观全局

在钻研教材时,有的教师习惯于一下子就扎进某一篇要讲授的课文中去。我认为,这不太好,这样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正确的应该如登山远眺,居高临下,先对教材做点鸟瞰全局的工作。一般来说,要先弄清本篇课文在教材的哪个单元,地位如何,与其它各篇的联系是什么等。特别是在开学初第一课教学之前,还应结合学习“大纲”,进一步熟悉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研究一下全册教材的指导思想、编排特点,单元内容、以及与前、后册关系等。

二.深入理解

这是把握教材的重要一环,钻研课文的关键一步。“深入”,这是钻进去,摸准、吃透、切实熟悉课文。这里只谈谈钻研语文教材的几点要领。

1.抓住要旨。“旨”,亦即“义”。要旨,是指文章的中心或文艺作品的主题,它是整篇的灵魂、内容的精髓。我们不管钻研什么课文,都必须抓好这一点。这样,才可能做到对课文的提纲挈领,红线穿珠,紧紧围绕中心抓好字词句章。怎样抓好要旨?主要谈三点:第一、审题。翻开课文,首先碰到的是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人因双目而夺先。命题作文要审题,分析课文也要注意审题。看文审题,“审”就是认真推敲。有些题目,秋水清彻,一眼望穿,书魂即知,如毛泽东的《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而有些题目,“题”而非“旨”,“目”亦非“心”,如彭荆凤的《驿路梨花》,冰心的《小桔灯》,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等。这就要要费点劲,因为这样的题目,或者勾出文章的范围,或者指示作品情节的线索,或者提出一个问题等等。析文审题目,这一过程很重要。当然,审题决不单单是读前的第一眼。课文读后,联系内容再审再断,往往会豁然开朗。第二,顺脉抓义。多数文章,光靠审题是不能晓其中心的,必须反复认真看下去。这里不应取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而应提倡苏东坡“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精神。钻研课文,必须精神集中,心不外驰,读读想想,顺乎脉理,由此及彼,由浅如深,从分析到归纳,从段意至整篇中心,对一字一句,一句一段都仔细琢磨研究。“微言精义,愈探愈深”,这是抓义的主要方法。第三,留心头尾。有的文章开门见山,自然易于抓住中心,如吴晗的《谈骨气》;有的文章,开头不留痕迹,侃侃而谈,可能使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到结尾,却突然如闪电夜空,篇末点题,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些,只要留心,就可以抓出中心来。以上三点,必须相互为用,同时注重。2.摸清书脉。书脉,即文章的结构层次或作品的情节脉络。钻研课文,为抓要旨,常常要先了解其结构脉络;而当要旨大致清楚后,也还要据此进一步分析书理文脉,二者紧密联系,相互推动知其要旨,有助于摸“脉”摸清“脉”,其“旨”更明。

怎样摸清书脉?下面几点,经常被采用:第一,注意体裁特点,譬如,论文要从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下手,小说要抓住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第二,着眼写作顺序。文章或 作品,有的按时间顺序,往往一段写一个时间的故事;有的按空间顺序,常常每层写一个空间的景物;有的虽似复杂,但也还是有路可循,或者按事理规律,或者按认识过程,或者正面铺陈,或者倒笔叙述。分析课文,明了这些,便有助于对结构层次的把握。第三,留心关键词语。课文中,有的词语是属于提示性,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诸如这些词语,在钻研课文时,抓住它,对于摸清书脉大有好处。第四,注意文题暗示。有些文题,暗示了文章的结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稍一留心,结构昭然。第五,从表现方法上分析。如高尔基的《海燕》,在表现方法上采用了对暴风雨将至的海面上景物三次进层的写法。如果了解这一点,对全文段落划分自然就容易了。

3.研讨文采。文章总得要讲究点文采。至于文艺作品,更有其艺术化的技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并不是小事。我们钻研课文,也要抓好对文章的表现形式或作品的艺术技巧的分析。否则不但不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不可能通过教学提高学生 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文采上看,钻研课文时大致应注意:看一看作品的篇章结构或表现任务的技巧有那些?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进行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的?分析一番语言上的特色上什么?研究一下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的方法又如何?有的人在分析其表现手法时,光注意怎样开头、结尾、过渡等,这些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未免显得偏窄。当然,这里强调的几点,并不是平均是哟使用力量,也不是每篇都要逐一研究透彻。

4.抓好词语,钻研课文,对于词语也不可忽视。应围绕中心仔细研究,体味出滋味来。中学语文要加强“双基”教学,抓准抓好词语尤为重要。但这里说的抓词语,与前边谈的为了抓好结构脉络而留心关键词语并不是一回事。

怎样抓好词语,这里说的,是从分析角度入手,抓好鲜明地突出中心的重要词语,这样就要求仔细、认真。有时,丢掉一子一词,使课文中心缺乏鲜明;有时,抓好一词一语,则可对分析人物与挖掘思想大有裨益。鲁迅写孔乙己买酒给钱的动作,先用“排”,后用“摸”,一字千斤,生动的表现了他的性格命运和前后不同的心境。但是,此二字一不留心,稍纵即逝,很难抓到。

字让,抓词语决不是满地拣芝麻。目的不清,乱抓词语,如断线之珠;目的明确,抓好词语,才是红线穿珠。

三.入而后出

钻研课文,主要是“钻”,是“入”。文章六味,入而方知,但是,能入还要能出。读书不入,索然无味;入而不出,如入迷宫。

“出”,就是“走”出书外。我认为,入前之出,是鸟瞰;入后之出,是抓联系。什么联系?主要是课文与现实的联系,与学生现有知识上的联系,与教者种种情况的联系。

现在每个师者,案头教参如云,有人认为,无需再钻,殊不知,为师者,不仅要知其然,更要明其所以然。

钻研教材,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钻研教材要靠多读,多想。

教师如何进行备课讲座心得体会 篇10

李老师围绕着有效备课的基本内容,如何备课程目标、课程理念,如何备学生,备老师等等方面展开,她所说的几点对我很有启发性,其中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专家把课程目标和理念打印出来贴在自己的备课本上,作为一种指导,之前我只是时不时的把课标和指导思想拿出来看一看,这个也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上个学期给高年级上的是关于生命主题的课,这个学期主要让孩子们有一颗关注生活的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让孩子们看了一部我自己认为很有深意的电影《遗愿清单》,但是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能够很好的感悟,就像今天李老师说的有的东西我们会觉得很有生活的启发意义,很多教材很有深意,只是对于孩子,活血他们还需要一定的既定和人生经历才能体悟这些深刻的道理,所以教材编排的内容及时质疑,可以创造,但是更要教室去进一步思考,尤其是对于我们心理课程的教学,我是准备了很多套的教材,因为一直觉得我们学校的教材内容比较老套有些陈旧,在我自己的专业基础上做了很多的调整,还“自以为是”的进行了很多的创新,不过我对自己的创造力还是认可和肯定的,只是现在要多几分慎重的抉择和思考吧。李老师在“备教态”这一点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对着镜子不断的练习,难怪我们的主任会称赞她在课堂上最美。应该是这样的。最后她用那句很具有深意的开场白结束了这次的讲座:用一辈子用心去备课。在备课中成长、反思、学习,让自己的羽翼不断的丰厚,我自己也感觉到在一次次的认真备课中有所成长,在一次次反思中有所进步。今天又有收获了。

面对新课改,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篇11

关键词:新课改;备课;教材

一、备好教材,心中有书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师和学生阅读的重要材料。要备好课,必须加深对教材的了解。教师对待教材要有较为科学的态度,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要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研究,探究学科课程与教材,以课程、内容的创造性使用为前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实现教材功能的优化。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凭借,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它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研究教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把握教材。把握了教材的特色,教师才能准确理解编写者的意图,与教材真正进行对话。在把握教材特色的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和知识体系。确切了解整套教材在各个年级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统观全局;从单元序列中了解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把握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把握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有哪些程度的差别。

2.激活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应在对教材内容合理的挖掘过程中寻找其他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打开”课本,寻找“亮点”,使教材在进入教学过程前为知识的传递提供可能。因此,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操作化、活动化,从而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拓展教材。在当今社会中,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充分研究教材中可拓展的地方,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范畴由教材向外延伸。在新课程指引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能力、情感等系统引发出去,向其他学科、其他时空开放和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突破传统教学的有限空间。

二、备好学生,心中有人

只有备好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因此,备好课还要研究学生,具體研究要点如下。

1.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指向某一目标时,才能变为推动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主动转为“我要学”。因此,在备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单元预习,通过“预习卡”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做到循序渐进;高层目标则努力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有的放矢地引导全体学生成功地步入“最近发展区”。

2.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之分。”因此,备课时,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要做到因课而异,对于必须识记的某些材料,采取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对于说明事物发展规律或探究性的材料,则可以运用发现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

一个真正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备课中心的教学设计,定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使其拥有课堂的精彩。

三、备好教法,心中有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教需有法,需要尊重经验,依靠理性和智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大法必依,需要遵循规律,依靠理论基石,走向战略性备课;小法必活,需要个性鲜明、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备好教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利于思维的激活,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和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因素,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2.要注意学习方法。教法也就是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新课程重视对所学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精读教参,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与同行交流、收获相关信息也是备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进一步优化并提升教学水平,从“有法到无法”走向“无法胜有法”的教学境界,这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追求。

浅谈师范类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篇12

一、备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吃透教材是教师备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丰富、完善,使教学内容变得切合实际、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1. 所学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教师通过教材这一载体,吃透教材是备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1)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它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2)根据数学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所教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要使用的教学方法。

2. 辅助性材料:

参考书、课外读物,与数学有关的杂志等。一方面,教师阅读与数学课本想匹配的教学参考资料上的相关内容,把握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借鉴一些教学意见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选择课外资料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基础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实现教学目标。最近几年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教师需要切合实际制定教学目标。但是教师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判定学生会这样或者那样,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情绪情况、思维灵活程度等情况。我认为,“备学生”应该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

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喜欢数学还是厌倦数学,直接影响学生课上的表现、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等。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如何讲课、提问或举例,使学生喜欢数学,愿意积极去接受数学。

2. 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师首先对所授班级有一个整体的估计,其次对每位学生要有具体的了解。因为整体不能代表个别,个别也不能代表整体,这对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进度快慢,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都是必要的。

3. 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结合讲课、提问、课后了解,及时提醒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同时灌输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三、备教法

备教法,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合学生和教材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具体步骤是这样安排:

1. 新课导入。

如何导入新课,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将枯燥无味的数学成功导入将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老师必须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情境,造就积极思维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迫切地去学习知识。

2. 内容层次性。

数学内容要求严谨性,从新课的引进,新课的展开,到最后的总结,都要有精细的序列关系。通过推敲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前后顺序,既要充分反映本节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充分体现数学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特别是例题选择,难易程度搭配得当,基础好的学生能够顺利解答,基础稍微差的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之下也能够完成,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感。或者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来讲解例题,这样纵向、横向联系的知识点都能串连起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3. 问题设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设问。在备课时教师需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 课堂练习。

课堂训练既包括课前练习,也包括课堂中、课后练习。课前练习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巩固上一节的知识,为传授新知识作铺垫。课堂中的训练题,要有典型性、代表性,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课外作业题,避免大量的机械模仿性的题目,要紧扣重点,达到训练目的。

5. 课堂语言。

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来进行的,因此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备课时要构思好教学语言,叙述要严谨、准确、合乎逻辑。为了使知识之间过渡连贯,使用衔接性语言。特别需注意:避免口头禅。

6.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一方面教师通过罗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提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引出下节的内容。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即课后记,是教师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后的及时总结,思考本节课的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以便以后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是否完成教案中计划的教学内容, 是否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在课堂上师生是否围绕着明确的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活动等等。

2.是否严密紧凑地组织课堂教学。

3.是否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 必须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特点。

4.教学互动是否良好。教学互动是观测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之一。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只有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导、主体作用, 才能有效地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但学生的积极性, 主要是靠教师来调动。

总之, 课堂教学是师范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 而备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想备好一节课, 必须熟悉教学内容, 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熟悉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法, 设计好教学进程。这样教师才能胸有成竹, 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新知识、新技能, 同时老师自身也能在教学实践中学到新知识、提高教学本领。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范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师范类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学缺乏信心等客观现状, 讨论数学教师如何备课, 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学为所用,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参考文献

[1]高爱华.职业学校数学教师备课浅谈[J].才智, 2011, (06) .

[2]陈守雷.中职数学教学有效备课的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6) .

[3]张建东.充分发挥数学备课组功能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 (05) .

上一篇:我说我的读书故事汇总下一篇:令我难忘的老师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