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

2024-09-29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精选7篇)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 篇1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行为,制定了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下面是准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行为,保证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 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控制审计活动。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与内部审计业务,也应当遵守本准则。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 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使之有效运行。

内部审计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促进组织改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

第五条 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关注串通舞弊、滥用职权、环境变化和成本效益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第六条 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在对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

第七条 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真实、客观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情况。

第八条 内部控制审计按其范围划分,分为全面内部控制审计和专项内部控制审计。

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所有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所进行的全面审计。

专项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组织内部控制的某个要素、某项业务活动或者业务活动某些环节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审计。

第三章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第九条 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审查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对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环境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内部环境要素的规定为依据,关注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组织文化、社会责任等,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环境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风险评估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控制活动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关于控制活动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相关控制活动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信息与沟通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内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监督要素审计时,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内部监督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日常管控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组织的内部控制,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重点关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是否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管理需求和业务活动的特点,可以针对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等,对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第四章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程序与方法

第十六条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下列程序:

(一)编制项目审计方案;

(二)组成审计组;

(三)实施现场审查;

(四)认定控制缺陷;

(五)汇总审计结果;

(六)编制审计报告。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现场审查之前,可以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交最近一次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结合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确定审计内容及重点,实施内部控制审计。

第十八条 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适当吸收组织内部相关机构熟悉情况的业务人员参加内部控制审计。

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综合运用访谈、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第二十条 内部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详细记录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包括审查和评价的要素、主要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证据资料,以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结果等。

第五章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第二十一条 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结合相关管理层的自我评估,综合分析后提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认定。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照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组织严重偏离控制目标。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组织偏离控制目标。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标准,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组织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十三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的形式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重大缺陷应当及时向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报告。

第六章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第二十四条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审计目标、依据、范围、程序与方法、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以及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结论、意见、建议等相关内容。

第二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组织适当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一般情况下,全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应当报送组织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包含有重大缺陷认定的专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在报送组织适当管理层的同时,也应当报送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

第二十六条 经董事会或者最高管理层批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可以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要求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外披露。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准则自1月1日起施行。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 篇2

一、新旧审计准则比较

在2010年准则的修订过程中, 对于审计证据—函证的重大变化大致有如下几点:

(1) 采用新体例对原有准则进行改写 , 增加了与治理层沟通的规定。

(2) 对银行存款函证的规定了例外条款 , 增加注师的判断空间。如果没有实行此项函证, 注师应当在工作底稿中详细说明理由。

(3) 增强特定情况下积极式函证程序的必要性。如果注师认为取得积极式询证函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的必要程序, 则替代程序不能提供注师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未获取回函, 注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的规定, 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4) 明确了不得将消极式函证作为唯一实质性程序及例外条件。除非出现四种例外情况 (下文详述) 。

二、函证内容

函证程序是指注师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 (包括相关账户余额、各种协议、合同或条款) 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在各种审计程序中, 函证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因为它是高度可靠的审计证据。常见的应收账款函证涉及的认定的主要有存在、准确性和截止等。

执行函证审计程序在审计程序中是必不可少的。应收账款函证所提供的审计证据相对于其它审计证据来说是较为可靠和可行, 因为它是来自被审计单位外部的证据 , 可信度较高, 执行力较强。对于注师来说, 实施函证程序在审计过程中必不可少, 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整体来说数量金额小, 性质不重要, 或者发出的函证在很大概率上是一个无效函证。综合整理实务中碰到的情况, 应收账款在以下几种情况中经常失效:

(1) 被询证者由于制度等方面的硬性要求无法回函。

(2) 根据历史的审计经验 , 实行此项函证的回函率很低或不可靠。

(3)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客户按照惯例不对应收账款询证函回函, 比如一些服务业, 如邮政行业的个人客户。

如果管理层主动提出要求不实施函证程序, 注师有必要询问管理层不允许寄发的原因, 运用其职业水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该原因的合理性。同时在本次的准则修订中, 如果碰到以上情况, 新增了一个规定, 即注师可以通过与治理层沟通的渠道的来解决上述问题。而对这种收集审计证据受到限制的情况, 注师需要谨慎对待, 充分沟通。经过沟通以后, 注师仍被告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不同意实施函证程序时, 注师有必要实施相应的替代程序来弥补这个缺陷。一般来说,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且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固有风险低, 则注师可以通过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和分析程序来满足要求, 获取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三、询证函的设计

询证函是函证过程中获取审计证据的载体, 询证函的设计是否得当会影响注师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可靠和充分。注师需要对询证函上的各项资料进行充分核对, 包括询证函中需要被确认的信息, 特别是银行存款等敏感性账户的数据。

在选择采用何种函证方式时, 本次准则修订明确指出注师不得将消极式函证作为唯一实质性程序, 除非:

(1) 注师估计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的联合水平低。但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 那么这种联合风险不可能低。比如说以前年度审计表明, 经常出现有争议或不正确的应收账款, 那么消极式函证就不恰当。

(2) 实施消极式函证程序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数量小、性质相同的账户余额、交易, 也就是说对于数量金额大、复杂的交易不适用于消极式函证。

(3) 注师预计在以为出现存在差异现象的发生机会很低。

(4) 没有各种证据或明显的迹象表明被询证人员或公司对函证随意对待, 敷衍了事。例如, 往年积极式函证的回函率都非常高。

四、函证的实施与评价

在函证的实施过程中, 询证函的发出和收回可以采用邮寄、跟函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子形式函证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电邮、传真等多种方式。如果注师选择使用电子形式发函, 那么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对以电子形式收到的回函, 由于是非现实世界, 我们很难对回函者的身份进行有效直观地确认, 如果函证经过修改也不容易被发觉。因此可靠性存在风险。因此注师需要谨慎使用。 在使用电子形式收发函证时, 注师还可以考虑结合其它方式一起使用, 有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当注师收到电子回函时, 可以同时通过电话与被询证者取得通信联系, 确认其是否真正发送了函证。

在新准则背景下, 注师一个审计难点就是要做好函证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在我国目前的实务操作中, 按照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商业惯例, 他们对于印章原件的可靠性认可程度还比较高, 因此采用跟函和邮寄方式来实施函证程序更加普遍。所以下文将重点分析由邮寄和跟函方式下注师可以采用哪些控制措施来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 采取邮寄方式时涉及的控制措施

为减少询证函在邮寄途中被被被审计单位拦下或修改的风险, 在邮寄询证函时, 注师在获得被询证者的相关信息后, 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寄发询证函。这样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函证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水平。例如, 注师可以独立去邮政地点进行函证的投递活动, 而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的协助或提供相关服务。

在收到回函之后, 注师职业怀疑态度仍然不能松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函证是直接寄回给会计师事务所, 不经过被审计单位之手。假如经过, 则这份函证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 注师应该认为此份审计证据是不可靠, 必须要求被询证者书面回复。同时, 注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函证的可靠性:

(1) 必须确认回函与之前的发出的函证是否致 , 是否属于同一份材料。

(2) 确认回函中被询证者的信息与之前注师获知的信息是一致的, 这里的信息包括被询证者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邮戳等等。

(二) 采取跟函方式时涉及的控制措施

所谓的跟函, 顾名思义就是注师携带函证独自前往被询证者单位, 在被询证者核对并确认回函后, 又亲自将回函带回的方式。其前提是征得被询证者同意。在部分情况下, 注师也可能是由被审计单位员工的协助陪同。注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一个职业怀疑的态度, 采取相关的可靠有效的控制措施, 特别是在跟函过程中出现被审计单位员工, 需要注师以敏锐的职业嗅觉时刻观察被审计单位和被询证者之间是否存在串通舞弊的风险。在获取到回函之后, 注师还需要实施一些控制措施来评价回函的性质:

(1) 了解被询证单位处理函证的常规流程。这是对一个基础性环境的了解, 有利于注师从宏观上判断该份回函的产生环境与背景。

(2) 可以通观察、询问等审计程序来确认处理询证函人员在公司中的身份以及其职位权限。

(3) 对于整个函证流程仔细观察 , 确认其是否按照处理函证的规定流程规范处理。例如, 函证接收人员是否根据公司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真实交易记录来核对函证上要求的被确认信息。

摘要:本文经过对比2010年新审计准则和以前的旧准则, 发现修订后准则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从函证内容、询证函的设计以及函证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函证内容中, 重点讨论函证在实务中失效的情况以及碰到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的对策。在询证函设计中, 综合整理消极式函证作为实质性程序的几种适用情况。在函证的实施与评价中, 重点分析邮寄和跟函两种方式下, 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审计准则变化,函证,审计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先流.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及其投资策略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1.DOI:10.7666/d.y2040151.

[2]陈晓刚.新审计准则下函证的相关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2 (1) .

[3]狐爱民.探析函证准则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11 (4) .

[4]方应柳.函证的含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1) .

[5]陈亚南.新1312号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变化[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9) .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 篇3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成,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实现了会计语言的国际化。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为规范我国企业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而拟制定的新准则。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正是这一特点导致了对农业活动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复杂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各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将农业会计准则视为准则体系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目前我国以农业为主业的农业类公司就有40多家,这些公司不同程度地从事了农业活动,适时地推出《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有利于改变现时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缺乏统一会计处理标准的状况。

一、生物资产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中对生物资产的界定(指活的动物或植物)是一致的。我国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并分别就三大类生物资产的定义、包含的内容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分别进行了规范。其中有特色的是我国将公益性生物资产也纳入了生物资产的范畴,并将公益性生物资产定义为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之所以将公益性生物资产也界定为生物资产是因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具有服务潜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获得经济利益,从而满足生物资产确认的条件。

生物资产和其他资产一样,都是企业对其进行经营管理,谋求资金增值的手段,从而使收回投资时的资金大于原始投入。但由于生物资产形式不同,价值转化机理也存在很大差别,并且由于具有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点,生物资产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有生物转化功能;质量或数量的生长、生产、繁殖过程发生的变化会引起价值的变动;具有多样性;其生物学年、生命周期与会计年度不相一致,对其进行会计期间假设时必须考虑生命周期的特点;某些生物资产与其附着物的不可分割性和地域的差异性,形成了一种无法分割的资产组合;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其价值不仅取决于生物资产自身,还取决于其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未来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在存续期间具有一定的风险;后续支出费用大而且具有不间断性。

二、生物资产准则解析

(一)新准则的主要特色

生物资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是一致的,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和会计的发展水平,在生物资产的分类、公允价值的选择使用、跌价准备的转回、信息披露等方面又有所区别。该准则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划分了生物资产的类别

根据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性和用途,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并分别进行了定义,规定了确认、计量等相应的会计处理,没有再按其成熟程度分为成熟性生物资产和非成熟性生物资产。

2.界定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确认标准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其具有服务潜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应当确认为生物资产。

3.明确了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

关于生物资产的计量,我国是有选择地使用公允价值。这实际上是成本模式优于公允价值模式的原则。准则中第六条明确规定: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在第七条至第十五条分别说明了各种生物资产的初始成本如何计算。在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中,对生物资产后续计量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规定。仅在第二十二条中说明: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4.规范了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没有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有关减值迹象的判断等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这主要是考虑到生物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即生物资产本身具有自我修复性,有时短暂的减值可能会通过以后的自我生长而得以恢复其价值,特别是生长周期较长的林木资产。因此,对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采取了较为简化的方式,即只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导致其成本高于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时,才计提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

5.规定了生物资产的列报内容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生物资产的类别以及各类生物资产的实物数量和账面价值;与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相关的信息,生物资产的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天然起源生物资产的类别、取得方式和实物数量;用于担保的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生物资产相关的风险情况与管理措施;与生物资产增减变动有关的信息。

(二)新准则与原制度相比存在差异的几个重要方面

1.生物资产的界定有所不同

原制度强调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新准则修订为: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2.会计科目设置有所改变

新准则对于生物资产的会计科目设置尽量按一般性企业通用的会计科目为基础,在二级科目中考虑其行业的特性,只有在一般企业会计科目不足以说明其特点时,才新设一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3.在核算方法方面发生变化

(1)折旧核算方法的改变。新准则中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规定可以采取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原制度中折旧方法可以采取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2)农产品成本结转方法的改变。新准则根据不同的资产分别确定了成本结转方法。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在收获或出售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结转方法应当采取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和轮伐期年限法。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成本,按照产出或采收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计算确定,并采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方法,将其账面价值结转为农产品成本。收获之后的农产品,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进行处理。生物资产转变用途后的成本应当按照转变用途时的账面价值确定。生物资产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4.计量方法有所变更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号 篇4

——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和治理层就审计业务约 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以及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制定本准 则。

第二条 本准则涉及被审计单位控制范围内的,且对注册会计师 与管理层而言有必要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 则第 1121 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涉及注册会计师 控制范围内的业务承接的有关事项。

第二章 定 义

第三条 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适用 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采用,以及管理层对执行审计工作的前 提的认同。

第四条 在本准则中单独提及管理层时,应当理解为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只有当通过实施下列工作,就执 行审计工作的基础达成一致意见时,才能承接或保持审计业务:

(一)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存在;

(二)确认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层已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 理解。

第四章 要 求

第一节 审计的前提条件

第六条 为了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是否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

(一)确定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是否适当;

(二)获取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责任的审计证据。管理层的责任包括:

(一)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 表;

(二)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使得编制的财务报表不存在由舞弊 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三)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些必要的工作条件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 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第七条 如果管理层或治理层在拟议的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中对 审计工作的范围施加限制,以致注册会计师认为这种限制将导致其对 财务报表发表无法表示意见,除非法律法规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该项受到限制的业务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

第八条 如果审计的前提条件不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就此与管 理层沟通。在下列情况下,除非法律法规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应承接 拟议的审计业务:

(一)除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外,注册会计师确定被审计 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不适当;

(二)注册会计师未能取得本准则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提及 的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责任的审计证据。

第二节 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与管理层或治理 层(如适用)达成一致意见。

第十条 除遵守本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外,审计业务约定书或其 他适当形式的书面协议应当记录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业务约定条款,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范围;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三)管理层的责任;

(四)指出用于编制财务报表所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 度;

(五)提及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预期格式和内容,以 及在特定情况下对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不同于预期格式和内容的说 明。

第十一条 如果法律法规足够详细地规定了审计业务约定条款,除了记录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责任的事实外,注 册会计师不必将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的事项记录于书面协议。

第十二条 如果法律法规规定的管理层的责任与本准则第六条 第二款的规定相似,注册会计师根据判断可能确定法律法规包括的责 任与本准则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在效果上是等同的。对于在效果上等 同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可以

使用法律法规的措辞,在书面协议中描述 管理层的责任;对于法律法规包括的责任与本准则第六条第二款的规 定在效果上不等同的,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本准则第六条第二款的措 辞,在书面协议中描述这些责任。

第三节 连续审计

第十三条 对于连续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具体情况是否要 求对业务约定条款作出修改,以及是否需要提醒被审计单位注意现有 的条款。

第四节 审计业务约定条款的变更

第十四条 在缺乏合理理由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同意变更 审计业务约定条款。

第十五条 在完成审计业务前,如果被要求将审计业务变更为保 证程度较低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是否存在合理理由予以变 更。

第十六条 如果审计业务约定条款发生变更,注册会计师应当与 管理层就新的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并记录于业务约定书或其 他适当形式的书面协议。

第十七条 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同意变更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而管 理层又不允许继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

(一)在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审计业务约定;

(二)确定是否有约定义务或其他义务向其他方(如治理层、所 有者或监管机构)报告该事项。

第五节 业务承接时的其他考虑

第十八条 如果相关部门对涉及财务会计的事项作出补充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该补充规定是否与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 制度存在冲突。

如果存在冲突,注册会计师应当与管理层沟通补充规定的性质,并就下列事项之一达成一致意见:

(一)在财务报表中作出额外披露能否满足补充规定的要求;

(二)对财务报表中关于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描述

是否可以作出相应修改。如果无法采取上述任一措施,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 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规定,注册会计师 应当确定是否有必要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第十九条 如果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不适用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只有同时满足下列所有条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 师才能承接审计业务:

(一)管理层同意在财务报表中作出额外披露,以避免财务报表 产生误导;

(二)在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中明确,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 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503 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 事项段》的规定,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以提醒使用者关注 额外披露;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中不使用“在所 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等措辞,除非 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十条 如果不具备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条件,但法律法规 要求注册会计师承接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

(一)评价财务报表误导的性质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二)在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中适当提及该事项。

第二十一条 如果相关部门规定的审计报告的结构或措辞与审 计准则要求的明显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

(一)使用者是否可能误解从财务报表审计中获取的保证;

(二)如果可能存在误解,审计报告中作出的补充解释是否能够减轻这种误解。

如果认为审计报告中作出的补充解释不能减轻可能的误解,除非 法律法规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应承接该项审计业务。

按照相关部门的上述规定执行的审计工作,并不符合审计准则的 要求。因此,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审计报告中提及已按照中国注册会计 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第五章 附 则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 篇5

(2010年11月1日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运用重要性概念,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识别出的错报对审计的影响以及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时,如何运用重要性概念。

第三条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角度阐释重要性概念。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可能以不同的术语解释重要性,但通常而言,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一)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二)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三)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四条 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重要性概念的规定,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确定重要性提供了参考依据。如果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未对重要性概念作出规定,本准则

第三条为注册会计师确定重要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五条 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确定属于职业判断,受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认识的影响。就审计而言,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下列假定是合理的:

(一)拥有经营、经济活动和会计方面的适当知识,并有意愿认真研究财务报表中的信息;

(二)理解财务报表是在运用重要性水平基础上编制、列报和审计的;

(三)认可建立在对估计和判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事项的考虑的基础上的会计计量具有固有的不确定性;

(四)依据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第六条 在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评价识别出的错报对审计的影响,以及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性概念。

第七条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认为重大的错报金额作出判断。

作出的判断为下列方面提供了基础:

(一)确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二)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三)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的重要性(即确定的某一金额),并不必然表明单独或汇总起来低于该金额的未更正错报一定被评价为不重大。即使某些错报低于重要性,与这些错报相关的具体情形可能使注册会计师将其评价为重大。

尽管设计审计程序以发现仅因其性质而可能被评价为重大的错报并不可行,但是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错报金额的大小,还要考虑错报的性质以及错报发生的特定环境。

第二章 定 义

第八条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

第三章 目 标

第九条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在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恰当地运用重要性概念。

第四章 要 求

第一节 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重要性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第十条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其发生的错报金额虽然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确定适用于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

第十一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第二节 审计过程中修改重要性

第十二条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获知了某项信息,而该信息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确定与原来不同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如适用),注册会计师应当予以修改。

第十三条 如果认为运用低于最初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如适用)是适当的,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是否有必要修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是否仍然适当。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四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下列金额以及在确定这些金额时考虑的因素:

(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二)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如适用);

(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四)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对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内容作出的任何修改。

第五章 附 则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篇6

答: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现等效后,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除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差异外,对于同一交易事项,应当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运用相同的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二、企业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对子公司的股权应当如何处理?企业或其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的,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应当如何调整?

答:(一)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其投资成本。

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上述规定仅适用于本规定发布之后发生的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之前已经发生的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交易未按照上述原则处理的,不予追溯调整。

(二)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的,应以经评估确认的资产、负债价值作为认定成本,该成本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企业的子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的,母公司通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相关规定确定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该成本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所有者权益。

三、企业对于合营企业是否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投资企业对于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资单位,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不应采用比例合并法。但是,如果根据有关章程、协议等,表明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四、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认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其认股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有关权益工具定义的,应当按照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差额,确认一项权益工具(资本公积)。

企业对于本规定发布之前已经发行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五、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如何处理?

答: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一)本规定涉及的BOT业务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合同授予方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

2.合同投资方为按照有关程序取得该特许经营权合同的企业(以下简称合同投资方)。合同投资方按照规定设立项目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项目公司除取得建造有关基础设施的权利以外,在基础设施建造完成以后的一定期间内负责提供后续经营服务。

3.特许经营权合同中对所建造基础设施的质量标准、工期、开始经营后提供服务的对象、收费标准及后续调整作出约定,同时在合同期满,合同投资方负有将有关基础设施移交给合同授予方的义务,并对基础设施在移交时的性能、状态等作出明确规定。

(二)与BOT业务相关收入的确认。

1.建造期间,项目公司对于所提供的建造服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基础设施建成后,项目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确认与后续经营服务相关的收入。

建造合同收入应当按照收取或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并分别以下情况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

(1)合同规定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一定期间内,项目公司可以无条件地自合同授予方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或在项目公司提供经营服务的收费低于某一限定金额的情况下,合同授予方按照合同规定负责将有关差价补偿给项目公司的,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

(2)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有关基础设施建成后,从事经营的一定期间内有权利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项目公司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无形资产。

建造过程如发生借款利息,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

2.项目公司未提供实际建造服务,将基础设施建造发包给其他方的,不应确认建造服务收入,应当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考虑合同规定,分别确认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

(三)按照合同规定,企业为使有关基础设施保持一定的服务能力或在移交给合同授予方之前保持一定的使用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处理。

(四)按照特许经营权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应提供不止一项服务(如既提供基础设施建造服务又提供建成后经营服务)的,各项服务能够单独区分时,其收取或应收的对价应当按照各项服务的相对公允价值比例分配给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五)BOT业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六)在BOT业务中,授予方可能向项目公司提供除基础设施以外其他的资产,如果该资产构成授予方应付合同价款的一部分,不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项目公司自授予方取得资产时,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未提供与获取该资产相关的服务前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本规定发布前,企业已经进行的BOT项目,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进行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以与BOT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在所列报最早期间期初的账面价值为基础重新分类,作为无形资产或是金融资产,同时进行减值测试;在列报的最早期间期初进行减值测试不切实可行的,应在当期期初进行减值测试。

六、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的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售后租回交易如果不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售价低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但若该损失将由低于市价的未来租赁付款额补偿时,有关损失应予以递延(递延收益),并按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如果售价高于公允价值,其高于公允价值的部分应计入递延收益,并在租赁期内分摊。

内部审计准则第2201号 篇7

一、《资产减值》新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和改革动因

(一)我国资产减值的历史演进

资产减值相关概念的出现是在1992年,我国在颁布的“两则两制”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但也是仅仅提出了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而且也没有做出强制性要求;1998年初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第一次对资产减值政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夯实上市公司的资产基础,要求发行B股、H股的上市公司必须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但对于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并未作出强制性规定确认存货跌价损失、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和长期投资减值损失,只是要求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1999年第四季度财政部又先后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的解答》,明确规定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均应按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同时将其他应收款也列入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2000年12月29日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的范围由四项扩大到八项,即在“四项准备金”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8号准则“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它资产减值的处理进行了专门规范。至此,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完善的阶段。

(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改革的动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依托于中国加入WTO这一大背景,我国发布新会计准则势必要适应国际趋同的需要。其中资产减值准则中对资产组(现金产出单元)、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的选择、商誉减值等一系列问题就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既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也实现了会计准则的趋同。同时,进行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完善、规范资产减值会计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需要。由于原资产减值准则中的规定十分笼统,令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大打“擦边球”,从不同角度利用漏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和考虑的因素比较模糊,缺乏操作的具体要求,使企业在实际确认减值准备时随意性较大,给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2.资产期末计价的计量模式不尽相同,不易于会计人员把握。现行的会计制度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销售净价、市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多个标准,即使是同一资产,不同企业的计量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例如,2003年南方证券公司被中国证监会接管,但各个投资于南方证券的上市公司对该项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和比例却不尽相同,同样对南方证券投资了3.96亿元,上海汽车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而首创股份则计提了15%的减值。3.资产减值损失的可转回性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创造了条件。旧准则规定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进而实现其再融资或避免退市的目的,而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调节减值准备的游戏来满足其逃废债务或上市的目的。

二、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规定内容的比较

(一)归属范围的不同

旧会计准则中没有设定关于资产减值的专项内容,只是规定了企业可计提的八项减值准备分别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和委托贷款等方面。

新会计准则中专门设定了资产减值准则,但只重点规范长期资产的减值处理问题,集中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对于流动资产及一些特殊资产如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探明石油天然气资产等仍由其他具体准则来详细加以规范。

(二)新准则中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

旧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确认范围,是对单项资产的减值状况进行减值确认。但在实务中,估算某些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新准则中科学地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并指出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而且,准则对资产组的认定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方法。这一概念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中“现金产生单元”提出的。

总部资产也是实务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它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归属于某一资产组。新准则对总部资产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

(三)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前提是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期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前提是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这与国际惯例中资产减值的“经济性”确认标准是一致的。同时,新准则对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判断标准更加细化,列举了可能发生减值的七种情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判断标准基本相似,使会计人员在实务中更易于操作。

(四)进一步规范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强化了准则的可执行性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即应确认资产减值,因此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便成为资产减值计量的核心问题。新准则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減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这与现行的会计规范是一致的。对于资产的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等的具体问题在实务中如何操作,新准则和准则指南也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强化了准则的可执行性。

(五)对于企业合并形成商誉的减值测试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新准则将商誉直线法摊销改为按公允价值计价,同时规定对于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即将商誉分摊到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后才能据以确定是否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六)新准则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新准则改革了旧准则中对资产减值转回的做法,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改革预计会使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缩小,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一修订也是新准则与我国现行会计规范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同时也构成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

(七)资产减值的披露更为充分、全面

旧准则对资产减值的披露较为概括;新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要在附注中披露导致每项重大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和当期确认的重大金额、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及商誉减值信息等的披露,体现了基本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

三、对资产减值新会计准则的透视

(一)资产减值准则凸显新的会计理念的建立

1.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体现了新准则体系框架内资产负债理念的建立

在会计上,对会计要素的定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重要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念: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所谓资产负债观是指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有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然后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从本次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来看,新准则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强调在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要求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而且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关注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营运效率,否则,资产价值的减少会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2.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充分体现了新准则体系框架内的国际趋同理念

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我国此次新会计准则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在资产减值准则中,无论是资产组、总部资产等概念的引入,还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商誉减值等的应用方法都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几乎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3.资产减值准则体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框架内的公允价值理念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此次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确定方法中也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到了重点体现。

4.资产减值准则体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框架内的原则导向理念

虽然本次准则比旧准则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但资产减值的计提时间、计提金额的多少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如准则中对资产组的认定、折现率的确定以及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等只是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并不力图回答问题或对每种可能的情况提供详细的规划,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核算时要充分运用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

(二)对资产减值准则的一点思考

1.新资产减值准则减少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并没有完全封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闸门

如前所述,旧会计准则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某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了利润操纵的空间。而新准则中规定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一律不得转回,则可避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新准则不适用于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而目前公司在“操纵利润”所使用手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方面就是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的计提及转回,所以仍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可乘之机。

2.新准则的良好贯彻执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1)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准则中对资产减值的计提中提出的现值技术和公允价值的计量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想执行好新准则,除了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应加强会计人员对资产减值新准则的培训,多渠道为会计人员提供深造的机会,使会计人员深入理解准则的具体内容,并尽快实现“算账型”会计人才向“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过渡。

(2)要加强对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审计监督

资产减值准则给了管理当局很大的会计选择权,会计弹性空间越来越大,资产减值不得转回只是堵住了一个口子,但却给了更多的口子。这就要求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使审计人员掌握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对存货、应收账款等的资产减值及转回给予更多的关注,对恶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给予严惩,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中介的作用

上一篇:欧洲近代文学(综述题参考答案)下一篇:美丽中国,美好家园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