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通用10篇)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225014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设计学时:1周 设计学分: 0.5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与课堂听讲、上机实验、课外练习、自学研究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其中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掌握尤为重要。学生虽然可以通过与课堂教学同步的上机实验完成相关内容的练习,但却往往局限于一些功能简单、彼此之间关系独立的实验。课程设计是一种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进行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与应用打下基础。新世纪计算机网络发展需要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有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这也是该课程设计的最终目标。
二、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基本通信理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Internet与TCP/IP、局域网的概念及组成、网络设计与组网技术、Windows NT、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与基本要求
方式:
实际设计和操作。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结合实践应用,完成要求的功能。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为实现一个综合计算机网络设计与配置系统,内含5个部分,分别对应于课程中主要的内容和主要的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络的设计和配置,给出分析设计思路、配置清单,然后通过上机调试,直到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备组成: 2台2924G,1台4802、一台1760路由器
(一)、课程设计内容:
1、对2924G进行基础配置
2、对4802进行基础的配置
3、在4802上进行路由配置
4、使用访问控制列表进行访问控制
5、对路由器进行基础和路由配置
(二)、课程设计试验设备:
1、核心设备,一台4802
2、接入设备,两台2924G接入交换机
3、出口设备,一台路由器
4、应用设备,普通PC两台做客户端
(三)、课程设计设置要求
1、将29交换机-1划分为2个VLAN,VLAN2包含端口2、25,VLAN3包含端口3、25。将29交换机-2划分为2个VLAN,VLAN2包含端口2、25,VLAN3包含端口3、25。
2、VLAN2分配的接口地址是192.168.2.1,VLAN4的接口地址是192.168.3.1与路由器1760连接的接口地址为192.168.4.1。
3、将PC1连接在VLAN3内的任一端口,PC1的IP地址为192.168.3.100,要求PC1可以ping通各VLAN的接口地址192.168.3.1、192.168.3.1、192.168.4.1,并且PC1可以和连接在其VLAN内的PC机相互通信。
4、PC1可以ping通路由器以太网接口192.168.4.2。
5、在路由器上设置ACL,允许192.168.2.0的网段可以进行NAT转换访问PC2,但不允许其它网段进行地址转换并访问PC2。(PC2不允许设网关)
(四)、课程设计要求:
1、网络基础环境的物理搭建
连接核心交换机4802的千兆铜缆1:1端口到汇聚交换机2924G-1的铜缆25 端口。连接核心交换机4802的1:2端口到汇聚交换机2924G-2的25端口。
2、在4802上添加两个Vlan user2和user3 creat vlan user2 creat vlan user3 配置Vlan user2的Tag 号为2 配置Vlan user3的Tag 号为3 config vlan user2 tag 2 config vlan user3 tag 3 把端口1:1和端口1:2以Tag模式添加Vlan user2和user3内 config vlan user2 add port 1:1-1:2 tag config vlan user3 add port 1:1-1:2 tag
3、配置2924G-1交换机并创建VLan 2和Vlan 3
Switch# vlan 2 Vlan 2 added Switch(vlan-2)# exit Switch# vlan 3 Vlan 3 added Switch(vlan-3)# exit 配置2924G-1把端口2添加到Vlan 2内,把端口3添加到Vlan 3内 Switch# vlan 2 Switch(vlan-2)# untag 2 Switch(vlan-2)# exit Switch# vlan 3 Switch(vlan-3)# untag 3 Switch(vlan-3)# exit 配置2924G-1的Vlan 2和Vlan 3都以Tag方式添加端口25 Switch# vlan 2 Switch(vlan-2)# tag 25 Switch(vlan-2)# exit Switch# vlan 3 Switch(vlan-3)# tag 25 Switch(vlan-3)# exit
4、配置2924G-2交换机并创建VLan 2和Vlan 3,具体语句同上。
5、配置4802交换机Default ,user2和user3 Vlan的子网IP接口 config vlan default ipaddress192.168.1.1/24 config vlan user2 ipaddress 192.168.2.1/24 config vlan user3 ipaddress 192.168.3.1/24 启用路由三层的转发 enable ipforwarding
6、配置2924G-1的管理IP地址和网关
Switch#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Switch# ip gateway 192.168.1.1 配置2924G-2的管理IP地址和网关
Switch# 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Switch# ip gateway 192.168.1.1
7、把用户1和用户2分别连接到2924G-1交换机的2端口和2924G-2的3端口
并且配置
用户1 192.168.2.100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网关 192.168.2.1 用户2 192.168.3.100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网关 192.168.3.1 这时,两个用户都应该能够Ping通自己的网关,并且能够相互Ping通
也能够Ping通2924G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
8、核心4802交换机和网络出口的路由器相连
连接1760路由器的E0端口到核心交换机的1:3端口
配置核心交换机:
创建一个vlan RouterV creat vlan RouterV 以Untag模式添加端口1:3到RouterV 内 config vlan default delete port 1:3 config vlan RouterV add port 1:3 untagged 配置Vlan RouterV的IP子网接口的IP地址为192.168.4.1/24 config vlan RouterV ipadd 192.168.4.1/24 启用路由三层转发 enable ipforwarding
9、配置1760路由器
配置1760路由器的两个以太网接口IP地址
1760以太网接口fa0/0 192.168.4.2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Route]interface eth0/0 [Router-Ethernet0]ip add 192.168.4.2 255.255.255.0 现在从路由器可以Ping通4802的IP地址192.168.4.1
[Route]interface eth0/1 [Router-Ethernet1]ip add 202.1.1.1 255.255.255.0
网络现在物理上已经基本连接了起来,但是现在网络还不能实现IP层的全网联通,是因为IP的路由表还没有建立起来。
10、配置静态路由
如果内部校园网要上Internet网,需要在4802上配置静态的默认路由,网关指向192.168.4.2 [Router] 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4.2 并且需要在1760路由器上配置一条回指向内部网络的静态IP地址 [Router]ip route 192.168.0.0 0.0.255.255 192.168.4.1 这样内部任何PC机均能够Ping通192.168.4.2
11、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进行地址转换
在路由器上需设置访问控制列表,使192.168.2.0网段的所有主机均可访问INTERNET,其他网段不可访问INTERNET ,同时需将内部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外部的公有地址
[Router]acl 1 [Router-acl-1]rule permit source 192.168.2.0 0.0.0.255 [Router]interface eth0/1 [Router-interface1]nat outbound 1 interface 此时内部的192.168.2.0的网段的PC机均可ping通外网PC机的IP地址202.1.1.100.(五)、《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内容与要求
1、给出详细网络设备配置清单
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要求,给出设备的拓扑图和配置清单,并说明其功能。
2、给出网络的运行结果
对于网络的配置,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以上机实际操作为主,结合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解决熟练程度,给出成绩。
2、评分办法:
成绩分为A、、B、C、D和E。
六、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资料 联想计算机网络设备用户手册
《计算机网络》第3版,熊桂喜,王小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网络技术教程》,张公忠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第4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谢 审核人:
参与讨论人员:邓昶 沈士根 日期
谦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执笔人:郭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2
计算机网络专业依照“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应用”三大职业核心岗位(群)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计划,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模块 +证书”为模式,设立基本素质模块、职业岗位能力模块、职业资格认证模块,培养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建设与系统集成、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网络安全和网络应用的高技能型人才。该课程的前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继课程包括 :《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管理》、《网络基本架构的实现与管理》、《交换机》、《路由器》、《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站开发》等。
课程前四章是教会学生组建一个LAN,第五章是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搭建一类服务器,进一步完善网络的功能,第六章是对前五章的总结,让学生对网络的设计、实施有整体的思路并有全面的把握。第七章是把前六章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接入WAN,这章涉及到WAN的知识。第八章主要是在网络搭建起来以后,对其进行管理,主要介绍了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而整个八张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九章是学生自学内容,侧重于网络应用及其技巧。
2 教学设计
2.1 改革思路与方案
2.1.1根据专业需求和教学理念优化网络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将国际上成功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根据国家和社会对网络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网络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高职生培养计划,加大网络课比重,更新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开“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等课程。并编写了这些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满足了特色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及校园网建设等项目,对新时期网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和网络课程体系。
2.1.2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提出计算机网络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大案例驱动”教学法、“虚拟软件先行法”,创设教学情景,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蕴含于项目和任务之中,将建网管网用网的经验融合在案例之中,利用校园局域网以及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网络,以实际的网络案例,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和任务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目的。并且,将协议、重点和难点理论及工作原理等本来抽象、复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动画课件及Flash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了知识点的形象性和理解度。
2.1.3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提出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室教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模式的优势,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2.1.4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建设网上资源教学平台,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包括课件、多媒体动画教程、教学大纲、实验指导、网络模拟器及主要工具软件的使用教程、教学视频及录像、习题库和模拟试卷等。
2.1.5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创设情景,构建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案例和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组建实验教学团队,提出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不同层次的实验,并增加小组考核制度。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特点,构建模块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均说明项目背景。同时,为了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改革考核制度,将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2.1.6 教学与科研双向互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以科研促进教学,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新颖性是我们坚持的原则。在从事科研项目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持其时代性及新颖性。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引导高职生进入科研工作,具体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优秀学生,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指导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科研项目,参加一些课题的讨论,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和平台,使其开阔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想象,通过在科研实战中的锤炼,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2.2 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尝试使用如下方法 :
2.2.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
上课之前,教师提出本次课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出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共同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这样极大地拉近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2.2 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一堂课作为一个单位,教师先简单介绍教材上的有关原理,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根据教师精心准备的典型例子运用基本原理解释,这样就能达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既避免了理论课的枯燥,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也加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采用实例分解法
在课程一开始,就提出学完本课程所能组建的网络实例,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相应的印象。在每一次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原理、相应示例外,还讲解本次教学在整个网络实例中的地位,并在上机时进行模拟配置。这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组建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维护、优化、管理的方法。
2.3 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完善和创造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24小时的学习平台、交流平台。二是针对学生特点及专业要求确定重点教学内容, 主要体现在一些课程设计题目中,要设计有一般要求、较高要求,以适应不同层次、兴趣的学生。三是以赛促学,可以组织一些有关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比赛,例如“网站设计”“、网络编程”“、网络综合知识”等比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处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起始位置,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满足各岗位需求所需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该课程也作为计算机应用、计算机通信、物联网、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网络基础理论和技能实践的基础课程。因此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 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34-01\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 教学设计
对于任何一门网络课程,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即依据前端分析及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者分析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即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的起点水平、学习风格。教学内容分析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旨在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除此还应完成教学内容的编排,通过上述学习者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择教学内容绝对不是单单照搬照抄书本上的内容,而是通过进行一定的删减、增加和重新组织,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习者。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包括两部分。
1)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本网络课程学习策略设计主要根据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网络课程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呈现出各章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和本章的知识地图,让学生根据目标和指导,有目的地去学习。设计的相关资源栏目,主要进行与本网络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站链接,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学习内容,扩大知识面。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遵循“确立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自学——评价——总结——联系巩固”的过程。
2)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协作”“会话”是学习环节四大要素中的两大要素,协作学习环境创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本网络课程主要采用留言本的形式体现出协作学习的设计,使学习者通过交互来完成协作学习。
2 系统设计
根据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特点,其网络课程首页呈现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间休息、交流讨论、在线测试、相关资源、使用帮助等相关版块。学习导航采取列表导航,即在教学内容栏目中,将各个章节列举出来,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交互设计采用留言本的交互方式,为学习者之間进行交流讨论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习者可以就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留言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出解答,进行学习双向反馈。界面设计简单明了,功能模块易于操作,引导学习者参与学习。
3 技术实现
采用ASP+ACCESS数据库进行网站的设计。前台设计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和Dreamweaver结合,通过主页上的链接点击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前台设计,确定后台设计和实现功能,进而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后台与数据库的设计是通过前台要实现的功能来确定的,主要有管理登录界面、管理首页、常规设置、文章管理、用户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在线调查与留言管理。本设计中用到多个数据表,对后台设计中所用到的数据表主要有admin后台管理员信息表、bigclass大类信息表、info网站配置信息表、jasys系统日志表、news上传内容信息表、smallclass小类信息表。最后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并添加数据库连接出错的提示功能。
4 几点思考
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要强化教学设计;丰富自主学习资源,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习者就非常需要相关知识的电子图书馆式的资源库;重视反馈,需要课程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使学习者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次建构;关注教师的负担,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师生教学交互给教师带来的负担较传统教学要大许多,有时甚至会使教师力不从心、难以应付。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EB/OL].教育技术通讯,202.112.88.32/show/ysq/net_course.htm.
[2]王汉松.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65-7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4
课程编号: 学时/学分:1周/1 授课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辅导》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硬件系统方案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地进行科技文献检索,进行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芯片选择、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等。
基本要求:
·说明书应包含题目、系统概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系统设计的具体说明(含操作过程)、结论、认识体会、参考文献等几部分。要突出设计重点进行论述与说明;
·文中符号、图、表要符合国家统一标准;
·画出A3电路原理图;
·编写程序及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00字)。
设计说明书基本要求: 1.摘要
用500字左右概述你选择设计题目的特点,重点概述你所设计的方案的创新点,采用的分析、设计方法,得出的结论等。2.综述
围绕选定的设计题目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写出查阅文献的综述。3.方案设计与分析(1)提出诸多设计方案;
(2)经分析、比较选出最佳的创新设计方案;(3)给出硬件设计方案;
(4)多设计的硬件进行功能分析;(5)画出硬件电路图。4.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综合评价所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5.体会与展望
谈一谈参加“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体会和收获;所设计方案的发展前景等。6.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著作、期刊、报告等)。
二、设计内容及安排
设计任务书提供4个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在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设计题目,以调动学生参加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
1.十六位运算器设计
a 使用器件:181、182、244、373、LED、各类开关; b 能实现十六位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 能显示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及其运算结果; d 能实现串行进位和并行进位的转换。2.存储器扩展系统设计
a 系统使用的器件:SRAM6264、373、244、LED、各类开关;
b 能实现八位数的读和写操作。包括从开关给数存入存储器,将存储器某个单元内容送入另一个单元;
c 能显示地址、显示读出或写入的具体数据。3.计算机信息通路系统设计
a 系统使用的芯片:373、244、181、LED、6264及各种开关; b 实现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输; c 实现寄存器和运算器之间的信息传输; d 实现存储器和运算器之间的信息传输; e 显示各种信息。4.八位运算器的设计
a 系统使用的芯片:与门、或门、异或门、非门、D触发器、驱动器、发光二极管、各种开关、三态锁存器;
b 能实现8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c 能显示参加运算的数据、能显示运算结果;
d 能对运算结果实现直接传输、左移、右移、半字交换等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要求1周内完成。第l天布置任务、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第2天方案分析、比较阶段;第3~4完成电路图设计;第5~6天整理设计说明书及准备答辩阶段;第7天答辩阶段。
三、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考核的原则是鼓励创新、独立完成。对于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要求工作量的,有创新点的设计给予好成绩,鼓励同学把设计方案作为课程的实验环节综合选作项目加以验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
成绩评定采用两级分制,即合格和不合格。
合格:设计方案比较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电路原理图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
不合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电路原理图不规范、内容浅薄。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四、其他要求
1.要求学生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阶段,全力以赴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做与本设计无关的事,有事需向指导老师请假。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书要求的设计任务。
2.按照学校规定,设计资料交系统一存档。
3.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在设计任务上手写完成,书写格式参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执行。
撰写人:王红 系主任:彭晏飞
教学院长(主任):沈学利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5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
姓 名: 张慧 学 号: 20071116080 指导教师: 哈斯巴根
2010年5月10日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年论文
目 录
引言„„„„„„„„„„„„„„„„„„„„„„„„„„„„„„„„2 1 教学媒体的网络化„„„„„„„„„„„„„„„„„„„„„„„„„2 1.1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特点„„„„„„„„„„„„„„„„„„„„„„3 1.2 网络化课堂的发展趋势„„„„„„„„„„„„„„„„„„„„„„4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5 3 教学网站的实现„„„„„„„„„„„„„„„„„„„„„„„„„„5 参考文献„„„„„„„„„„„„„„„„„„„„„„„„„„„„6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
张慧(学号:20071116080)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科技专业 2007科技班,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指导教师:哈斯巴根
摘要:网络信息传播对教育和学习的冲击是巨大的。面对网络生存时代,如何实现教育的转变,如何塑造新型的人才,是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利用网站进行教育教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网络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 教学媒体;网络化;网络课堂;教学网站;发展趋势 中途分类号:O39
引言
目前的教师和学生不能及时交流,学生上课时间长,学习任务重,而教师上完课后就离开教室,离开学生,造成学生中的很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且对于学生作业也不能及时跟踪,网络课堂服务于软件学院全体师生,有效解决学生问题,延展师生沟通时间,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尤其针对对特殊环境更适合,比如甲流时期,教师或者学生在生病的时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提问,交作业,在线测试等。教师可以留作业,改作业,资源的上传,师生在线讨论等。1 教学媒体的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网络的发展,网络以其快捷的通信手段、简便的信息查寻很快得到了普及。可以说目前我们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是通过网络,网络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 2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年论文
中,它改变了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传统方式。在教育领域,各种教育网站、学校的校园网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个时候,网络化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它是将教学媒体与网络进行有机地结合,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1.1 网络化课堂教学的特点
(1)学习资源丰富、开放
利用网站进行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其资源的丰富性与共享性,所以学生的主要网络学习活动就是信息的收集活动。信息收集并非简单的光收集信息,而且也包括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共享,建立数据库以及通过工具进行相应的分析等内容。信息收集、的活动使学生网上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网站可以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再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在课堂上和其他学生共享和交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网站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真实的社会接触,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交互式、平等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其主要问题是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日益风行的条件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3)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协作式的
利用网络进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课者,而是需要自主搜寻。查找、编辑资料与信息,还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以便获得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多媒体环境下人与机、人与网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另一方面,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中介而形成的教师与个别学生、教师与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
生群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为协作学习创造了理想的空间,不仅有利于学生共享群体的智力资源,提高整个群体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1.2 网络化课堂的发展趋势
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的势头令人惊喜。设立网站利用网站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目前教育的一大趋势。网站教育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习者个性,从而实现以学习者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网站设立聊天室或设立在线论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通过网络互通信息,进行心灵的沟通,健康且不失自由。这样总比在网上随便查找网友不着边际的闲聊、互相漫骂要好的多。另外,它的隐蔽性好,让学生们敢说真话,敢说心里话,其较之于陈旧的写日记、写周记交流方式,更富有新鲜感、趣味性,通过聊天室,教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班级状况。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素材、课程软件和反馈系统等等,丰富的媒体信息呈现方式及整合技术,使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有益而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展教育或学习空间成为可能。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等新的表现信息的时空观念和技术优势,能使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得到改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应媒体,可以构建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环境,有利于及时主导作用发挥的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
教育正向着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发展。网络的发展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利用网络学习,是适应时代变化的根本手段。利用网站进行教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的搜集和选择各种学习信息;能使学生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理解、归纳、存储记忆、批判、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能使学生在信息搜集、选择、理解和批判的基础上,能准确的概述、综合、改造和表述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 4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年论文
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围绕同一目的,在多种多样的信息交合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3 教学网站的实现
利用网站设立在线网络虚拟实验环境,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网站教育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生,通过网络同样能够“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研究学习中的问题,快捷的交流信息,加强项目的管理。比如,开始时,每个同学的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取得结论或形成的观点可以在网上发布;可以全班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信息发布台进行异地讨论;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站进行讨论,如此反复。
总之,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无疑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但基于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网络教育决不可能包括教育的全部。因此,坚持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并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应当成为今后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4月 [2]《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9月
[3] 陈康 温旭升。《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4] 张晓明。《计算机网络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年论文
“Computer Network” web sit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Zhang Hui(Student ID: 20071116080)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lass of 2007, Hohhot
010022)
Instructor: Ha Siba root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6
综合设计型实践教学课题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 城规091 学号: 200911002107 姓名: 呵呵 课题名称: 我的家乡
一、综合设计概述
本次综合设计主要是实现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部分功能,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方法,利用PPT学习、熟练操作等功能。
二、幻灯片设计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 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 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2 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踯躅,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古城为人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被修复一新。
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3
养花种树,已成为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傲雪开放,各种红花绿划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名不虚传。
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传统盛会“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苍山脚下举行。
云南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的“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就耸立在三月街街场上。
在古城西北1公里处,就是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三塔,与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遥遥相对,为古城增添了一层灿烂的色彩。
大理景点先不急,先看一下大理火车站附近的风光。
大理火车站前:
五朵金花,大理是《五朵金花》的故乡: 很多建筑都喜欢顶个球,叫它夜明珠吧:
夜明珠上俯视:
(正前方为火车站)
大理的景点有古城,崇圣寺三塔,蝴蝶泉,洱海。
古城:
三塔
蝴蝶泉
洱海
三、演示文稿功能描述
幻灯片中包含各类文本、图片、剪贴画等,应用各种添加效果(飞入、强调、退出等)使其更生动的表现家乡的美。
四、总结和体会
中职数学教学网络在线课程设计 篇7
一、网络在线课程介绍
网络在线课程是通过电脑终端的方式开发的一种供学习者在线学习的课程, 因其使用便利而深受用户欢迎. 国外的时事评论者认为网络在线课程成功实现了一种高端的知识交换, 它适用于专家培训, 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以及特别教育的学习模式, 任何学习类型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网络课堂可以带来很多益处, 把网络在线课程运用到中职的教学中,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特别是针对学习难度大, 需要借助各种图形和公式来演算的中职数学教学.
二、中职数学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
中职数学教育是中职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 它服务于中职教学的专业课, 中职专业中多数以工科为主, 中职数学在整个中职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然而在笔者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还是发现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着部分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师专业能力教育欠缺和学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三个方面.
( 一) 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中职的数学教学模式非常单一, 目前, 中职教育体系之中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 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练习题→复习→考试, 教学内容都是一些亘古不变的知识,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接收新颖的信息,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与专业课学习相关联.
( 二) 教师专业能力教育缺乏
中职教学层次与高中教学层次是属于同一层次水平, 但是中职数学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集中表现为教师专业能力教育的缺乏. 中职数学教学内容较高中数学浅显, 学习内容难以运用到日后实践中, 并且中职学校目前的师资基本都是校内师资, 一味的传授书本内容, 缺乏专业方面的能力与教育.
( 三) 教育对象生源水平参差不同
随着高中的不断扩招以及各地市属中职学校招生保护政策导致省属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学生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的数学水平基础必然存在差异. 数学是一门知识衔接性强的学科, 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中职学生水平参差, 学习成效不一, 导致其接收的知识速度呈现快慢不同的步伐, 这也影响到教学水平.
三、中职数学教学网络在线课程设计
网络在线课程可以克服中职教学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教师专业培养素质能力缺乏以及生源参差不齐的缺点, 笔者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简单介绍如何设置汽车维修专业数学教学网络在线课程, 具体的设计如下:
中职数学教学的在线教育建设, 一要立足课堂教学、围绕课堂教学来设计在线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 同时也不能把在线课程当成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替代品. 网络在线课程的设计要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 做到线下线上同步进行,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其次, 中职数学教学网络在线课程的建设要视之为一项长期的建设工程项目, 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和知识的更新换代逐步建设, 发挥其网络在线课程的时效性, 充分挖掘网络在线课程设计的教学潜力.汽车维修专业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其开设的多门专业课程均须以数学课程为基础, 因此学好数学知识是学生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 具体的设计为中职数学教学网络在线课程软件采取B/S架构, 以MS和SQL数据库为引擎, 通过这两个数据库平台增加与汽车维修专业相关的数学平台建设. 教学系统则包括4 个四个前台应用“中心”, 即汽车维修专业的数学课程中心、汽车维修专业的数学学习中心、汽车维修专业的数学互动中心和汽车维修专业的数学测试中心. 除了四个前台应用“中心”, 该系统还包含七个后台功能模块, 即用户及权限管理、教材及课文管理、知识架构及资源管理、试题、组卷及在线测评、互动信息管理、作业管理和成绩管理以及系统采取模块化的结构方式, 各个功能模块均为独立构建, 可以对各个功能模块实行组合搭配, 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学生可通过前台应用中心和后台功能模块结合一起学习. 除技术研发外, 资源研发也是此次汽车维修专业在线数学学习建设的一个重点, 为给学生提供在线自学、自测的便利, 该在线课程的设计还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课开发并上传了包括文本、图片、多媒体资源在内的在线课程学习包, 供学生在线学习时参考. 此外, 在测试中心, 还开发了涵盖多种适合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数学学习主流教材在内的、总容量超过两万题的试题库.
实行数学课程教学网络在线课程不仅能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方便学生的学习, 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负荷调整学习步伐. 相对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中职数学教学网络在线课程的设置更能体现出教育“平等交流、自主学习、激励为主、正向评价”的原则,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大大提高了中职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桂芳.MOOCs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 2015.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计算思维 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计算思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周教以真授于2006年在ACM上提出的[1]。在国外,“计算思维”得到了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许多教育专家以及众多团体及组织的认可,其中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计算机协会、美国数学研究所等。在国内,进行计算思维方面相关研究的代表人物有董荣胜教授[2]、自动化所的王飞跃教授[3]、何钦铭[4]等。综上所述,计算思维已经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计算机科学家和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对计算思维的研究正逐步展开。而如何培养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运用计算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教育者在思想和方法上就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评价五个部分展开了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该研究将建立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计算思维的内涵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计算思维定义来自周以真教授: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当计算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学科范畴之内,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种哲学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时计算思维更像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文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认为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计算思维的抽象性体现在:算法的抽象性上。算法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生活算法,数学算法和计算机算法。培养计算思维的这种逐层抽象能力,要具备以下几个步骤:1.将实际问题先转化为用生活中自然语言描述的能力;2.再将其转化为数学语言建模和描述;3.最后再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描述。计算思维的自动化过程体现在计算机按照给定的指令序列,按部就班的自动化依次执行完成任务给出最终结果的过程。本文就抓住计算思维的以上两个基本特点来设计和创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教学形式,使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1 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本文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 :熟练运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和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掌握程序代码编写、调试与执行。⑵过程与方法: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首先把生活中具体的应用问题抽象成数学语言模型,再把这种抽象的数学描述,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然后,运行程序,让计算机按照编写的指令序列,按部就班的自动化依次执行,学生进行观察调试,最终完成任务给出结果。这一过程也是计算思维培养过程中,不断逐层抽象和自动化的体现。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素养大视野,具备信息伦理、信息安全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威胁,遵守信息法规,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2.2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文所探讨的程序设计课程针对的是大学生群体,这阶段的学生具有高中阶段的数学基础,具备将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语言的公式和方法来解决的能力,缺乏的是将数学语言公式描述转化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因此,学习者的特征和前期认知基础表明,本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的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培养。
2.3 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课程建议采用“启发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方式,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部分:⑴基本概念和必要语法知识讲授部分主要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交代必要的理论知识,然后设计教学案例,在案例驱动下,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能力。⑵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及拓展训练,主要由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完成,目的是,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4 教学环境设计
主要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结合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交互。教学媒体主要是帮助学习者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例如:清晰的给出思路描述和每一步的形象化表示,从而帮助学生对抽象问题的形象化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利于异地异步师生之间形成虚拟的讨论小组,实现学习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2.5 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
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主要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三个评价部分。首先,学习小组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参照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同时完成学生互评的过程;然后,由教师对不同小组的程序设计最终结果给出点评和建议,实现师生互评。通過以上三轮的评价过程,实现小组学习的取长补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总结
本文主要面向计算思维的培养目标实现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别从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选择,以及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几个部分展开讨论,对于计算思维培养目标下如何开展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2006, 49(3):33-35.
[2] 董荣胜, 古天龙.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J].计算机科学,2009(1):1-4;42.
[3]王飞跃.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2007, 3( 11)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9
关键词:网络教学;Web服务;数据库;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1
Web-based Network Elective Courses Teaching
Platform Design
Ma Nan
(Shanxi Political Management Cadres College,Taiyuan0300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y the network elective courses teaching platform under the Web environment,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the teaching platform,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learning platform,then the access layer of the data layer,data intermediate layer and the system design,through a proces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access speed,and focus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s for course information,upload,manage,and students to download course information access.Keywords:Online teaching;Web services;Database;Software design
一、网络教学平台总体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程序主要实现网上教学、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在整体上可划分为数据库、数据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
选修课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分为用户登录注册、用户管理、课程简介、课程视频、课程讲义以及课程作业几个模块,访问层模块功能通过数据中间层与系统的数据库连接,由程序代码与存储结构语句进行系统操作。
二、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设计
(一)数据分析。本系统的数据库实体主要有“学生”、“教师”、“课程简介”、“课程讲义”、“课程视频”等。整个数据库可以用一个E-R图表示,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库E-R图
(二)存储过程设计。存储过程可以用流控制语句编写,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完成复杂的数据判断和较复杂的运算。由于执行SQL语句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所以存储过程能以极快的速度执行;在本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人非法方式登录选课系统,系统中创建了存储过程为proAdminInfo。
存储过程proAdminInfo中,定义了两个输入参数,用于存储管理员登录系统的姓名和密码,创建该存储过程的SQL语句如下:
CREATE PROCEDURE proAdminInfo
(@AdminName varchar(20),@AdminPwd varchar(20))as
select*from tb_Admin where AdminName=@AdminName and AdminPwd=@AdminPwd
GO
三、网络教学平台模块设计
(一)系统登录模块。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登录系统用户先要输入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系统程序将对该信息进行判断,如果与数据库中字段吻合,则进行系统的主页,否则提示出出错信息。本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三类,即教师、学生以及系统管理员。
(二)教学大纲模块。该模块首先提供给教师用户,将课程的教学计划、参考教材以及
修水 rty 主讲教师基本信息上传系统,同时提供给学生用户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进行访问与浏览,模块实现的教学大纲中教学计划。
在该页面的设计中,主要利用了ASP.NET中的数据绑定语句,将数据库中的基本字段信息绑定到Web页面上,实现数据绑定的基本算法如下:
SqlConnection my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Connection);
string cmdText=“select*from Table order by ID desc”;
DataSet ds=new DataSet();
da.Fill(ds);
name.DataSource=ds;
name.DataBind();
(三)教学课件模块。教学课件是选修课程的另一个基本信息,在该页面中,教师通过系统后台部分将教学的讲义文件上传到系统中,上传的文件可以是.ppt、.doc、.xls等文档格式,上传后页面将根据数据库信息将课件以列表的方式显示在界面上,提供给学生用户浏览与下载的功能权限。
(四)教学视频模块。教学视频模块是网络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实现网络教学的优势特性,此外,在教学平台的设计中,其核心的处理流程就是文件与信息的上传。信息的上传,则是利用页面中的控件来实现的,调用了_Click(object sender,EventArgs e)函数事件。信息的添加操作是调用了数据库SQL的insert语句,在页面中,设置相关的添加字段,将字段的信息指定到对应的textbox或其它上传控件,然后将上传的控件的内容添加到对应的数据库的字段中,实现上传。
四、结束语
在网络技术逐渐渗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方式面临着改革,网络化是一个重要方向。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上网来学习新的知识。本文主要研究Web环境下的网络选修课程教学平台,分别就系统的数据层、数据中间层以及系统的访问层进行设计,通过存储过程的设计提高系统的访问速度,并重点就教师对于课程信息的上传、管理以及学生对课程信息的下载与访问进行设计与实现。论文的研究对网络教学信息化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惠民.UML设计实作宝典[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2]蔡长安.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4):85-88
[3]张树亮,李超.ASP.NET 2.0+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297-305
[4]詹英,郭贤海,赵小明.基于ASP.NET的在线选课系统的实现[J].台州学院学报,2003,12:23-25
[5]曹斌,韩中孝.ASP.NET数据库系统项目开发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4-42
修水 rty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1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科)教学大纲
《The C Language Programming Design》
一、课程编号:040105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限选课)
课程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2学分,实践教学16学时/1学分)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
《C语言程序设计》是以上专业的一门很重要基础课,它是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语言之一。在实际编程中,它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与计算机硬件接口方面。在学好语法的同时,更主要是培养优良的编程风格,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基本的算法、可以熟练地用 C 做出课后的习题以及基本的程序设计。
四、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C语言概述(2学时)
1.C语言的特点、发展历史、简单C程序
2.算法与数据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算法的不同表示方法、软件工程 3.函数是功能模块。概述C语言语句分类。C语言的输入输出是靠专门功能模块(格式输入输出函数)实现
4.C程序的上机步骤 5.C的关键字、标识符
实验1 C程序的运行环境(2学时)
(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5学时)1.C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
2.标识符的概念,常量、变量的概念及其分类
3.整型、长整型、短整型、无符号整型数据的定义与存储特点 4.单精度、双精度浮点数的定义与存储特点 5.字符型数据的的定义与存储特点,整型数据与字符型数据间的关系。ASCII表
6.指向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指针变量
7.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规则。自动转换、强制转换
8.不同运算符(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等)的使用特点、清楚每种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运算符优先级表 9.表达式的含义与使用要点 10.下列运算符的概念与使用:算术运算符、自增自减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逗号运算符、关系运算符、条件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取地址运算符、指针运算符、类型长度运算符、位运算符
11.混合表达式
实验2 C语言的各种运算符(2学时)
(三)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5学时)
1.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c,s,d,f等基本格式)2.几个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介绍 3.IF语句
4. SWITCH语句
5. WHILE语句与DO WHILE语句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6.FOR语句的结构,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7.循环嵌套形式
8.熟悉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了解GOTO语句
9.编写相应的程序(交换、冒泡法、迭代、矩形法、梯形法、素数等)10.三种算法结构对应三种程序结构
实验
3、实验4 三种结构编程(两次实验各2学时)
(四)数组与指针(6学时)1.一维数组
2.通过指针引用一维数组元素
3.二维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 4.通过指针引用二维数组元素
5.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概念与定义方法,熟悉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 6.应用数组和指针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的一般方法与典型算法 7.指向字符串的指针的定义和应用 8.指针的指针、指针数组
实验5 数组与指针编程(2学时)
(五)函数(5学时)1.函数的定义、声明、调用、功能。形参、实参和返回值的概念 2.参数、返回值的传递方法:直接、数组、指针 3.函数嵌套调用与函数递归调用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4、变量名、数组名、指针等作为函数的参数 5.指向函数的指针的定义和用法
6.返回指针值的函数的定义和应用,它与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的区别 7.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动态变量与静态变量及其存储类别 8.了解main函数带参数的使用方法 9.了解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的概念 10.编写相应的程序(n!、∑n、hannoi塔等)
实验6 编写模块化程序(2学时)
(六)预处理命令(1学时)
1.预编译的概念,掌握宏定义的方法。符号常量 2.“文件包含”,了解多个C文件的运行方法 3.条件编译
(七)结构体与共用体(5学时)
1.结构体的含义、定义、引用方法、初始化
2.共同体的含义、定义、引用方法、初始化。与结构体的区别 3.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
4.结构体、共同体指针,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的概念及使用 5.位段的概念与使用
6.链表结点的结构形式,链表的基本操作,以及相关的内存管理函数 7.枚举类型的定义,及枚举类型的输入输出 8.用typedef定义类型
(八)文件(2学时)1.文件的概念与分类
2.文件类型指针的定义和含义 3.文件操作的相关标准函数
4.文件的定位操作及相关的标准函数
实验7 编写文件类程序(2学时)
(九)综合全书知识点(1学时)1.贯穿整个C语言的全部知识点 2.扩展对C程序的综合编程技巧
实验8 综合编程训练(2学时)
说明:1.详细的实验细节由实验室主持制定,并由理论老师参与的、与实验老师共同协商制定。
2.本大纲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实验教学的进度与顺序安排完全按照这个大纲进行。
五、教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C语言的特点,掌握简单的C程序。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了解数据结构及其算法表示方法。
实验1:熟悉TC环境,在TC环境下输入简单C程序并运行程序查看结果,了解C程序的特点
(二)掌握C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定义与存储特点,了解指针的概念,掌握指针变量,及掌握不同运算符(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条件运算符等)的使用特点、清楚每种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
实验2:复习TC环境,掌握C语言的各种运算符的使用,表达式的使用等
(三)C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掌握C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熟练掌握格式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四)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掌握WHILE语句与DO WHILE语句及FOR 语句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并能编写相应的程序。
实验
3、实验4:熟练掌握IF语句、SWITCH语句、WHILE语句、DO WHILE语句及FOR 语句,运用三种结构编程,熟悉常用的算法。
(五)掌握一维数组及二维数组的定义,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掌握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指向字符串的指针、指针数组指针的指针,掌握应用数组及相应指针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的一般方法与典型算法。
实验5:运用数组编程,能读懂用指向数组的指针所编的程序,掌握相应的编程方法和典型算法。
(六)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和函数调用的几种形式。掌握指向函数的指针、返回指针值的函数,掌握函数的递归调用,应用这些知识点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
实验6: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及函数的声明,编写模块化程序,正确定义函数和调用函数。
(七)了解预编译的概念,掌握宏定义、“文件包含”和条件编译的方法。
(八)理解结构体和共同体的含义,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和共同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及结构体数组和枚举类型。
(九)了解文件的概念,掌握文件操作的相关标准函数。
实验7:熟练掌握文件操作的相关标准函数,编写与文件相关的程序。
实验8:综合本书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基于文件处理数据库综合程序。
六、课程内容的重点和深广度要求 重点掌握C语言运算符、表达式、结构化编程方法、数组与指针、函数等概念及其应用。结构体、共用体、文件、链表等内容要求掌握其概念和简单的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要求有一定的广度,并且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七、对学生课外作业的要求
理论课作业要求学生将教材每章节后的习题全部完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批改部分作业。实验课作业由教师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习题并进行辅导。
八、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本科成为后续课程如C++、Visual C++等打下基础。
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编程能力。掌握基本的算法、编程思想和方法等。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龙昭华等编著.C语言程序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苏小红等编著.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潭浩强编著.C语言程序设计(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4.马鸣远编著.程序设计与C语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十一、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使用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对面向过程编程思想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精讲实例、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程序代码、编写程序代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C++、Visual C++等打下基础。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实例把三种结构、数组、指针、结构体等形象化,达到生动的教学效果。总之,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水平,使得教与学都生动有趣而不枯燥,使得学生能真正提高运用C语言的能力。对不同的专业,具体内容的课时分配可由上课教师具体掌握。
十二、学习方法与建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12-03
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10-12
课程群计算机设计10-21
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07-31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06-1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封面05-25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08-09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07-15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