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程(通用8篇)
文化工程 篇1
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月 日上午,全市文产办主任座谈会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省文产办主任会议和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部署2012年全市文产工作任务。
会议要求,2012年,全市文产部门要加大力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整合传媒资源,优化功能组合,全面完成传媒集团组建工作;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抓好市、县(区)文艺院团改革工作;积极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抓好项目带动,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要结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积极发展与新闻传媒相关的包括文娱、演艺、旅游、宾馆、酒店、房地产以及创意、策划、咨询、设计、经纪等中介业,不断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级重点推进体育运动中心、文化广场、新闻中心等市级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XX古镇文化遗产保护、XX县文化产业建设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要构建文化传承传习机制,利用文化传习所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逐步成立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习所。要继续加强与国内知名影视公司的合作,抓好电影、电视剧创作和拍摄,加快培育影视产业;抓好节庆文化活动,着力提升节庆文化品牌;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建立完善文化产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积极协助做好《文产网》建设。
县(区)文产办主任及市统计局有关人员在会上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文化工程 篇2
一、先进文化在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凡是准确地反映了某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力要求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谓“文化自觉”, 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觉醒和创建。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二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所谓“文化自信”, 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 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 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 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1]弘扬先进文化, 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先进文化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容和基础。
历史和现实表明, 一个民族的觉醒, 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 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 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 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 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 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以先进文化为基础的, 当前中国先进文化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 引领着社会积极向上发展,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先进文化以其严格的科学精神、科学内涵、科学方法, 经得起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夯实基础。先进文化不断地修正自己, 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 以宏大的气魄, 把人们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增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 先进文化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2]先进文化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促进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 促进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先进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 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先进文化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 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源泉。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 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3]
二、创建先进文化工程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途径和方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任务, 高校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大学文化传承的优势, 创新先进文化的建设途径和方法, 将先进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一) 打造基础工程, 夯实根基。
科学文化以其真理性、开拓性和人文性的特性成为先进文化习题中的基础和先导, 因此,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以科学和教育为基础, 夯实先进文化工程的根基。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的媒介和手段, 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课堂和阵地。要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是通过教育传播、传承先进文化,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注重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二是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去伪取真,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吸收优秀外来文化。正确的文化观和科学的态度是创建先进文化工程的基础, 只有夯实先进文化的根基,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会有活水源头, 水到渠成。
(二) 强化主体工程, 突出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工程是建设先进文化工程的内在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 坚持正确的导向, 强化主题, 突出重点。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同样, 先进文化建设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果辉煌, 世人共睹。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着力培育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 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四是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深邃, 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五是努力弘扬中国梦。中国梦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 是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信心所在。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三) 美化环境工程, 扩大影响。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精神, 是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载体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化校园环境, 提炼校园精神, 提高文化自觉自信。校园精神是高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 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5]校园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三大功能。利用校园精神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 将校园精神融入环境工程中, 通过文化墙的宣传、雕塑群的体现、网络化的推广, 注重环境和氛围的沟通作用, 将校园精神化成富有暗示、感染意义的具体情境与氛围, 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四) 优化创新工程, 提高效率。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 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采, 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 必须优化创新工程, 提高效率。一是创新先进文化管理体制,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健全领导体制机制,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 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二是要创新先进文化传播形式, 习近平同志指出, “独特的文化传统, 独特的历史命运, 独特的基本国情, 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6]因此, 必须走群众路线, 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大力推广先进文化的传播方式。三是创新先进文化传递媒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与新媒介相结合, 创新先进文化的传播媒介, 以互联网为依托, 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微信等新媒介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汪金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N].湖南日报, 2011-10-26
[2].刘国彬, 崔丽华.论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作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2
[3] .云杉.文化自觉是基础——十八大报告文化亮点述评之十一[N].黄河新闻网, 2012-11-2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3卷
[5] .张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3
文化工程 篇3
一、在学术文化建设中传承仲景文化
面对中医经典教育在中医药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学校立足于中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于2010年9月,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仲景实验班”工程,开办以继承仲景学术思想为主的中医传承型人才实验班,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突出传统、突出经典,加强临床实践,强化经典背诵,探索一条弘扬“仲景之光”的办学之路。这一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的中医职业信仰和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专门人才。为继承和发扬医圣张仲景的思想,传承仲景文化,营造特色鲜明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成立有仲景学术研究所,在《中医学报》开辟了《仲景文化》专栏。2010年4月至5月,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仲景文化节暨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在仲景文化节开幕式上,千名师生齐诵《〈伤寒杂病论〉序》,在大学生中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艺术节期间,学校聘请中医中药大家和文化名人开展学术专题讲座20场,举办中医经典、歌唱比赛等竞赛活动10多项,参加人数2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大学生们对医圣张仲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在教师的学术活动方面,学校坚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大力弘扬学术民主、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摒弃学术腐败,创新和发展了学术文化。此外,学校还举办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届仲景学术文化节”,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推动和促进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工作,提升学校仲景学术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在文艺产品开发中彰显传统文化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50多年办学历史的优势,积极开发中医药文化艺术产品,宣传和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为宣传和弘扬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原院长李振华教授所代表的老一辈中医专家的优良品质,学习和继承他们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德医术和视病人如亲人、精究方术博极医源的精神,启迪后人,教育后学,学校自筹资金于2010年8月与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了电影《精诚大医》,以李振华和众多中医泰斗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底蕴,精心刻画了一代国医大师的艺术形象,被业内人士誉为影坛上极为少见的中医大片。2011年3月,《精诚大医》一举夺得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启蒙电影奖”和“组委会鼓舞奖”。此外,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目前正在紧张的拍摄中。该片记录了我国中医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转型时期,老一代河南中医学院人在建校初期极其困难、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边学习医学知识、边建设学校的艰难历程。电视片真实地记录了从学校这些奠基人当中走出的一批德艺双馨、人民爱戴、饮誉省内外的全国名老中医,他们中至今还有许多人依然默默无闻地在省内外各地为百姓解除病痛。观看电影《精诚大医》和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将成为学校新生入校教育的必修课。
三、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医文化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通过设计和建设幽雅别致的校园人文景观,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矗立在老校区的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大家的雕像、长达50米的中医药文化碑廊和历代名医名言,塑造了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通过中医特色校园文化工程整体设计,与新校区各项建筑工程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赋予天一湖文化内涵,点缀山石、花木,建设水文化景观,以彰显校园的灵性美;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树立了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塑像,在北大门内建设了“中药百草园”,在教学大楼走廊悬挂了历代名医的画像,在教室和学生活动中心张贴学校退休教职工为学生书写的以中医经典和格言警句为题材的大幅字画等,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气息。在学生宿舍和食堂墙壁上悬挂了大批人物画、山水画、油墨画,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成为学生增长见识、优化人格的源头活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此外,学校还计划通过建设河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草药植物园等工作,使学校成为人们了解河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四、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多年来,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努力打造诚信自强的育人品牌,坚持“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发挥国医大师、教学名师等的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的教风,以人为本,铸造了爱与责任相统一的新时代师魂。同时,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强化教育引导,增进师生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涌现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王一硕和“全国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十大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效仿,大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诚信自强、团结互助蔚然成风。继王一硕、白云苹等大学生先进群体之后,在学校学生中又涌现出到四川灾区做抗震救灾志愿者、荣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的邱永华,勇斗拦路抢劫歹徒的陈子涵,智擒拐卖儿童犯罪分子的李萍,带着弟弟上大学的张瑞娟,在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期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到隔离门诊工作的贫困县志愿者郑五洲,“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苏国磊、白丽萍、白丽娟等一批新的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2011年5月,双胞胎姐妹白亚平、白亚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得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提供的“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高等中医药院校不仅担负着中医药学术继承和发展的任务,而且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特色文化的主力军。近年来,河南中医学院通过不懈努力,在价值观念、教学研究、形象设计、环境美化等方面不断强化中医药文化特色,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初步实现了对全体师生员工精神引领、环境熏陶的大学文化功能,达到了文化育人的目的。今后,学校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以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服务。
(作者系河南中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
责编:路 童
浅谈企业文化落地工程 篇4
唐万福
林玉华
企业文化落地,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与措施,把企业文化蕴涵的核心价值观及精神理念融合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员工的思想行动中,使之成为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文化自觉和行为习惯。企业文化是否真正落地,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败。全面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就是要从企业战略、规划、组织保障、制度支撑、资源保证、执行力建设等系统性构建企业文化落地的工作机制,以及规范地实施企业文化落地的内容、形式、方法、措施等一系列组织行为,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标,为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提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大力建设以四统一”(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的发展目标、统一的品牌战略、统一的管理标准)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这是国家电网公司打造一体化企业集团,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迫切需要。作为一个经营区域辽阔、供电人口过10亿的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的是150余万名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员工,面对的是众多个性、差异较大的区域公司。要在全公司内实现企业文化的统一,用同一个声音奏响主旋律,就必须在全公司内全面系统地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从公司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笔者从平时的工作实践出发,就企业文化落地工程浅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前提
企业文化落地是长期的艰苦的工程,建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确保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前提。一是要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把企业文化落地工作作为企业战略目标去重视,去布置、实施和评价;二是要形成规划,企业文化落地不是一蹴而就,要有长短期的规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修订,长期推进;三是要有组织保障,公司各单位要建立起专门的或者具有专门职能的组织机构,负责文化的管理工作,成立企业文化委员会,或者文化管理部门(中心),明确企业第一文化负责人。要明确各专业管理部门推进子文化建设的具体职责,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和进度安排,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干部员工广泛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格局;四要有制度支撑,“文化制度化”,就是文化要通过制度来体现和实施,要把企业文化落地的具体措施、方法常态化、制度化。企业文化要与各项管理制度血脉相融,不能文化唱山歌,制度走水路。五要有资源保证。企业文化落地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必要的人、财、物资源要纳入企业预算的大盘子。六要加强执行力建设。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认识不到位,执行肯定就不到位。其次要身体力行。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老板文化”,各级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增强企业文化建设意识,以身作则,带头落实企业文化要求,践行企业文化理念,在各项管理活动中推行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为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做表率,成为集体效仿的对象。
二、推行“四统一”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根本途径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代表企业的一种精神境界和价值观,既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企业有别于另一个企业的根本特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的意见》(国家电网党〔2009〕1号),明确了建设以“四统一”(统一核心价值观、统一发展目标、统一品牌战略、统一管理标准)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战略目标,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根本途径和不二法门。
一般来说,表层的企业文化是指可见之于行,闻之于声的文化形象,即所谓的外显部分,如企业VI、MI、产品形象、职工风貌等,要求统一企业的品牌形象;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意识形态,如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要求统一核心价值观;中层的企业文化是指介于表层和深层之间的那部分文化,如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要求统一企业的管理标准;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统一的企业奋斗目标的引领,要求统一企业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国家电网公司的“四统一”涵盖了企业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因此以 “统一核心价值观、统一发展目标、统一品牌战略、统一管理标准”为手段促进企业文化落地,就能够全面地建设具有国家电网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目标。
三、统一核心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
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深层文化最重要,它决定和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其他两个层次,而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是深层文化在企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落地必须坚持以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体系为核心,以转变员工观念和规范员工行为为着力点,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一个组织成员的思想深处,每一个经营管理的细节,在每一个企业员工身上都有烙印,每一角落链环上都能闪烁光芒。
企业文化理念推进模型
一是要在企业内部加强培训传播。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和员工喜闻乐见、内容丰富的职工文化传播活动以及各种方式的培训宣贯,引导公司员工深刻领会“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全面认知、认同和遵循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使“一个国家电网”的观念和“我是国家电网人”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使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和保障作用得进一步发挥。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条幅、挂图版面、内部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形式,在办公室、会议室、娱乐室、图书室以及工作、生活场所,对企业文化体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解读与贯彻,使企业文化理念进入企业的角角落落,无处不在,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员工在耳濡目染中增强认知、加深理解。
二是要融入日常管理,在企业电网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反腐倡廉等规章制度中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如在新进员工的招聘或入职教育的管理规定中,要把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又如在营销服务各项管理规定中,要严格体现“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要求。各级领导要自觉充当企业文化的“布道者”,在做员工思想工作时或日常管理工程中,不忘记见缝插针地对员工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企业员工对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从 “认识”到“认同”(附企业文化理念认知推进模型)。
三是注重培养员工的行为习惯,“转化”就是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习惯养成,这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根本。要大力宣贯国家电网公司员工行为准则,让员工形成自觉遵守的习惯;人世间最难的事情,不在于让人们接受新观念,而在于使人忘掉旧观念。构建企业文化必须从行为文化着眼,让企业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习惯行动,绩效管理就是一种把企业文化转化为行为习惯的一种好方法,要在绩效考核内容的设置上把企业文化的理念融入到量化考核之中,比如,让负责任成为习惯。如何从每一个细小的事情上、从每一个工作环节上体现责任绩效导向?培养这样一种负责任的习惯,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负责任文化。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要用三年时间,在基本建立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的基础之上,加大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力度,全方位塑造以公司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全体员工共同信奉并遵守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建立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国家电网特色的优秀的统一的企业文化,使其成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显然,是否成功地统一全体员工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落地或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统一品牌形象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形式
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是公众及内部员工认知和感知企业的最直接最直观的方式,必须时刻保证企业识别系统的规范性和唯一性,最终让企业品牌形象与企业的文化内涵在公众和内部员工的心中形成唯一性的联系,成为企业文化落地最有力的“根”和外在表现。一要规范使用企业VI标识。在企业办公经营场所、宣传品、文件、信函、购物待等所有涉及企业标识的地方必须保证标识使用的规范性和唯一性。二要在对外的传播中体现企业的四、品牌形象,努力培养品牌的美誉度。比如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赞助公益事业、帮扶困难群体、奉献彰显爱心等活动与形式,使广大电力客、发电企业及社会各界群众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树立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处理好与原有企业文化的关系
五、国家电网公司各个区域企业都有悠长的历史,在长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不同区域企业的文化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区域企业及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思想及行为模式。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区域企业都从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出发,结合企业发展的历史和区域的人文文化特点,形成的自身的企业文化其精神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与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的精神理念总体方向是一致的,但带有浓厚地方文化的特征必然形成了对“我是国家电网人”统一认知的障碍,在思想行为模式上有时候不自觉地形成“我是**地方电力人”的认知,在实施国家电网公司的各项战略部署及企业文化落地要求时打折扣或变花样,不利于国家电力公司集团化战略的实施。
建筑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战略 篇5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中机工程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为根基,围绕“合力同行,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加强企业文化的维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摸索出具有中机工程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和方法。
(一)进一步加强企业形象展示系统的建设。公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企业形象展示系统,包括图片展示、文字介绍、办公用品定制、网站建设、媒体宣传等。该形象展示系统将不断在公司机关本部、各分公司、国内外项目部规范使用,不断促进了公司对外的企业形象展示,提升了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二)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公司以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为出发点,始终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制定公司的安全文化发展规划和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公司最新的《2012-2014安全文化发展规划及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已经印发并实施。公司将在每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安全文化宣贯升华。
(三)打造品牌文化的建设。公司顺应国际形势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实施国际化品牌战略,成立海外工程公司,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先后承接了新喀里多尼亚镍矿项目和阿布扎比炼油厂项目,并通过海外公司的打造,规范海外工程项目的经营行为、服务行为、公共关系和人脉关系,塑造优质服务形象、优良信誉形象和优秀员工形象,努力打造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中机工程海外工程新品牌、新形象。此外,中机工程新综合楼将于2013年年底建成使用,将成为所在区域一坐标性建筑,新综合楼不仅能为员工提供现代化的办公、休闲、住宿场-1-
所,更能从整体上展示公司品牌形象。
(四)重视项目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落地。公司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宣传企业品牌为出发点,建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项目文化,坚持建一流业绩与创一流效益和谐一致,项目安全生产与员工身心发展和谐一致,使项目一线既成为经济效益的来源,也成为培养优秀人才、锻炼队伍的舞台。特别是青岛分公司、海外工程公司、新喀项目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发挥党委团委及工会核心促进作用,定期组织文体活动,按照公司企业形象展示系统布置办公室和营地,建立宣传站和图书角,做好食堂及住宿后勤保障,开展员工思想沟通工作等等,从多个层面进行企业项目文化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五)注重营造和谐幸福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多年来一直秉承造福员工,回报社会,打造幸福中机工程的文化理念。公司保护员工权益,助力员工职业发展,畅通民主决策渠道,落实人文关怀措施,实现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有机统一。公司每年四月调整员工企业年金,每年七月调整员工薪酬,推行全员免费就餐制度,将员工福利体系化、制度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公司注重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关注职工文化生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每年公司都会结合时宜组织多次文体活动,如“三八节”登山活动、员工户外拓展活动,各项目定期组织旅游、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职工生活,提高职工幸福指数,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企业与职工协调发展,营造了和谐、幸福、奋进的组织氛围。
(六)重视制度文化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公司以创新制度文化为载体,在管理制度中融入文化的灵魂和内涵,在文化建设中融入制度的规范性,建立起文化与制度水乳交融的文化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引导员工行为,引导公司管理行为,从而把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公司从参与国内外竞争和企业实际出发,深入抓好诚信文化、创新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营销文化、廉洁文化、礼仪文化、涉外文化、品牌文化等系列文化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以先进的文化观念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推进生产过程科学化、生产方式文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佳化。
文化共享工程技术培训总结 篇6
云和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状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结合县情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多次牵头协调文化与财政等部门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安排配套资金用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确保了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共享工程是一项创新的文化建设工程,许多人对它还不够了解,为了更加广泛地宣传共享工程的意义和作用,让各级领导及群众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短信平台等现代传媒作用。适时适度地介绍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目的意义、文化信息资源和操作流程等。使群众真正地了解它,从而主动使用它。二是编辑制作宣传手册,陆续下发到了农村、学校、企业和社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共享工程资源,三是利用馆内科艺画廊及在公共场所悬挂条幅、办板报、墙报等形式让广大市民了解共享工程”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共享工程”的知晓度和利用率。
3、加强管理工作,加大培训力度
科学的管理是文化共享工程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县支中心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工程经费、设备、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行政协调、技术队伍、网络技术管理平台三方面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形成了整体推进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文化共享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提高工程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为了给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我县支中心建立了管理服务人员培训工作制度,把人才培训落到实处。以县级为主,县、乡两级共同负责村级基层站点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采取先急后缓的原则,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每季度举办1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班”,每年对本级中心应负责的文化共享工程从业人员轮训一次。并通过开展业务竞赛、技术比赛、服务创新等竞赛活动,激发文化共享工程从业人员学习业务、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创造性。目前共举办文化共享工程培训班12期,培训基层管理人员400余人次。
4、缩小城乡差距,服务基层农村
以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消除数字鸿沟,使广大农民平等享有公共文化设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县的“共享工程”建设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充分发挥“共享工程”的功能。一是缩小城乡差距,消数数字鸿沟,拓宽农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各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利用共享工程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农业技术培训,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提高了广大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充实服务内容,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文化共享工程利用互联网平台,打破了空间和时
间的限制,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农村文化信息资源不足,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状况。我们始终把基层服务点建设与村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结合起来,使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县还利用共享工程创建氛围,利用流动图书车,积极组织送戏下乡活动,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5、整合各类资源,丰富共享平台
除了充分利用国家管理中心通过各种途径下发的资源外,我们还充分发挥云和县级支中心的职能,积极整合图书馆及其他文化系统拥有的信息资源,向基层服务点输送.我县把上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资源整合到云和县数字图书馆资源群,共享工程和数字图书馆相互融合。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到数字图书馆后,所有的持证读者只要登录我中心的数字图书馆,在家即可使用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同样,每一个基层点在享有共享工程的资源外也可无偿使用我中心的所有数字资源。目前,我县中心共享了丽水市网络图书馆市清华同方、重庆维普、万方数据、龙源期刊、超星及爱迪达森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使共享平台拥有8 O 0 0多种电子期刊、4 0多万册电子图书、7 0 0 0多部视频讲座和特色数据资源,总容量达到了1 6TB,这些资源极大丰富了共享工程的内容,特别是一些视频讲座尤其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据统计,2007年我中心共有下载各类论文37万篇、点播各类视频讲座9万部。
6、坚持阵地服务,开展共建共享
为更好地宣传和发挥我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效应,2007年开始我们在做好传统阵地服务的同时,经多方努力,与科协、电视台、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和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多部门联系,开展了合作共建平台,在电视台开设了互动点播台,开通了8个栏目,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和组织部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开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专栏,在充分利用我支中心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开展农业知识讲座、放映科教宣传片和优秀影视作品、组织开展电脑基础业务培训、对文化站工作人员进行共享工程业务培训、播放动漫片和与企业联营等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形式,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信息服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服务举措,扩展了共享服务的辐射面,把服务触角延伸至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辐射到全县170个行政村)从而达到了协作共建,利益共享,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7、拓宽发展渠道,扩大服务范围
自2006年开始,我馆重视培训及文化科技信息服务,针对一些老年人不会上网但又需通过网络与子女联系的现状,联合县老干部局举办了两届老年大学电脑培训班,有效解决了老年人无处学电脑的困境。在培训过程中,一些老人可以通过共享工程网站收看革命老片及戏曲。在暑期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与科协共同举办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开展了电脑奥数竞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开展基层服务,为了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我馆开展农村文化调研工作,对社区、乡镇村进行了摸底,了解乡镇村目前的文化
信息的需求,针对调研结果,利用文化共享资源与科协、科技等单位共同组织人员到社区、乡镇村多形式开展科普知识,卫生知识,农业技术培训和讲座,播放优秀影片(由群众点播,进行本土文化、科技等知识猜谜及游园活动。同时我馆并在14个乡镇开设了40多个图书流通点,制定了服务点表牌及规章制度。通过系列的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提高群众的知识技能,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我馆工作人员在电子阅览室引导青少年读者健康、正确的上网,利用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在春节、暑假等放学期间为青少年读者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影片,播放阅读讲座片,新增了优秀动漫作品欣赏及奥运相关视频收看。利用资源举办“元宵”、“六一”大型的猜谜活动,内容涉及广,有奥运知识、科技知识、文史知识等这不仅是对共享工程工作的宣传,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该活动能利用图书馆,利用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我馆针对边远山区的县级馆经费有限、人才稀缺的现实,利用共享工程设施、信息资源,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展开面向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文化讲座,内容涉及文学书目、玩具文化、女神文化、旅游文化等等,参加讲座的人员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我们的目的是宣扬本土文化,因此是全免费的,这种方式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我们还将讲座内容上传到我县的科普网并制成光碟对有需要的团体免费赠送。在一次次的讲座过程中,既贡献了原创的文化产品和数据库,又使共享工程被得到了很好的宣传。会展工作是我馆的一大特色,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举行了大型的迎奥运图片展、改革开放成果展、关于地方的非物质文化图片展、防安全知识展,通过馆内的科艺画廊举办了技知
识、儿童绘画书法,云和风光等。共享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理应惠及到全社会的各个阶层。我县木制玩具民营企业众多,大部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员工业余文化娱乐。一些企业建有图书室、棋牌室和小型电子阅览室。我县利用图书馆建设企业图书流动站和总分馆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共享工程资源输送到各类企业,受到了广大企业员工的欢迎,丰富了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增加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
文化工程 篇7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其阶段目标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各类型工程师。
1 灌输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1.1 培养标准与工程教育的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规定了应用型工程师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共11条标准。不但规定了应用型工程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对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安全服务意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工程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整装待发”的工程师。目前很多院校实施了CDIO工程教育改革,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手段。杨叔子院士指出:“CDIO是工程文化教育的一种先进教育思想与模式。文化至少包含五个方面: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A/D转换器的发明者伯纳德·戈登指出:“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领域不限于科学或技术,学习历史、经济、心理、文学和艺术可以增加对社会演变的理解,这种理解能够提高工程师贡献的价值”。工程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工程的基本技术和知识,而且必须在政治、经济、人文、环境和法律等“大工程”系统中进行。
1.2 全面开展工程文化教育
工程文化是社会环境、工程活动过程以及参与者相互作用下的复杂总体,包含着丰富的元素。它涉及文化学、工程学、建筑学、历史学、文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制造学、环境学、法学等多学科;跨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交融生产、流通、消费等多环节。工程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工程文化的熏陶,认知工程的含义,理解工程,树立工程文化的理念,在未来从事工程活动的过程中,能自觉地将所学到的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并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和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写作、表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1.3 注重培养工程意识
工程意识是工程师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现代工程意识内涵丰富,主要是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等,其他还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全局意识、效益意识、优化意识、市场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等等。
1.4 端正个人态度和培育良好的特质
包括正直、责任心、好奇心、勇于承担风险和变通性等。一个工程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他设计成果的质量。一个真正的工程师是一个资源团队的领导者,需要在个人胜任能力、容忍度和督导能力各方面赢得项目团队的尊敬。成功的团队领导需要好奇心和勇气才能达到创造与创新。
1.5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即有创见的思维,其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罗伯特·恩尼斯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针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是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思维。创新思维以批判思维作为基础和前提,它亦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与催化剂。批判性思维首先倡导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欲望和形成创造性品格,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创造性思维逐步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6 精神的执著与智慧的变通
牛顿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CDIO中强调努力和紧张工作,关注细节的重要性,也要有应变的能力。执著的背后,需要毅力和耐心。在执著与变通的辩证法中,执著不是执迷不悟,不是墨守成规。执著是发动机,而变通是方向盘,要执著而不要固执,要变通而不要变化无常。变通需要有对原有规则的怀疑,需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开阔思维,寻找多种渠道来解决问题。
2 注重工程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
2.1 养成良好的工程素质
工程素质是指工程师在他们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工程任务的完整过程中,应该或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面向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属于技术性素质方面的要求多于非技术性素质方面的要求。工程素质的形成并非是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体现在教育全过程中,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2 全面提升工程能力
所谓工程能力,主要是指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个人的能力包括思维方式、如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求、系统思维和批判及创造性思维。一个真正的工程师的重要能力实际上就是有步骤的在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他将科学和学科知识与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在学习与经验中所获得的判断力相结合。
2.3 践行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
在大学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要在智力上获得成长,而且要在心理和社会意识上得到成长。注重学生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所培养的工程师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正直,富有责任感。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了解国家法律、技术法规和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在某一方面了解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并进行一定的学习和研究。接受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
2.4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工程观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工程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工程价值观、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的基本思想是以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人类福利价值创造,这种价值观体现了价值综合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建立以工程品质为核心的工程文化价值导向。
2.5 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CDIO工程项目均为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习探索、综合应用知识,锻炼团队精神,培养CDIO能力
2.6 善于交流与表达
交流包括交流的策略,交流的结构,书面交流,电子和多媒体交流,图表交流,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等。大学生要加强写作、表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因为工程成就总是在集体的环境下取得的,无论作为一个领导者还是作为一个跟随者,沟通交流能力都变得极为重要。
2.7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工程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引导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2.8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工程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研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心和优秀职业道德、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融会工程、科学、艺术、管理、经济、环境、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能力、方法与理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3 强化工程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1 实施“3+1”模式,校企深度融合
培养工程师需要校内和校外两个工程师培养体系,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培养模式采用“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让学生做中学”。在企业学习阶段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了解机械工程行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竞争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3.2 全面了解企业文化
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感受多样的企业文化。工程师必须懂得在企业与商业环境中有效地进行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创建与运行。要做到这一点,工程师需要在任何类型和规模的企业中能够理解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的能力,并懂得以企业家的方式发挥作用。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社会与工程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历史、文化和全球情况的广泛了解。
3.3 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依赖于更多的实践,包括成功的激励与挫折、失败的冲击与磨炼。学生创造志向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赖于试验、实验、设计、制作、论文撰写、学生科研等实践性活动的开展。注重培养学生协调工作的能力、工程综合实践能力、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摘要: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探讨工程文化教育在培养卓越工程师中的作用,对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文化,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7.
[2](美)克劳雷等著.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用廉政工程打造廉洁文化 篇8
发掘廉洁文化功能
紧密围绕国有企业党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的阶段性要求,廉洁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贴近实际,探索创新,努力增强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筹建处以此为原则,确定了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功能。一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增强渗透力,即围绕“百年诚信,以德铸魂”的企业道德理念,积极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筹建处发展要求相配套的、具有单位特色的廉洁从业理念。二是完善廉洁从业制度,增强执行力,即完善廉洁从业制度,规范从业行为,打造廉洁型干部队伍,增强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三是建设廉洁文化阵地,增强视觉冲击力,即主动适应职工心理需求,发挥网络、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的优势,发挥各种传统宣教阵地的作用,有效形成廉洁文化建设的阵地网络。四是开发廉洁文化产品,增强创新力,即发挥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的优势,不断研究开发创作出具有筹建处特色的廉洁文化产品,力求在制播廉洁公益广告、创作廉洁书画、制作勤廉兼优的人物事迹光盘、结集出版廉洁文化理论研讨成果、廉洁从业文学作品等方面不断推出新成果,努力形成具有基建单位特色的廉洁文化系列产品。五是强化廉洁从业监督,增强约束力,即依据有关法规,联系企业发展进程,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地推进民主监督,切实建立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受追究”的自我约束机制。六是动员干群广泛参与,提高鲜活力,即廉洁文化只有根植于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之中,才有生命力,只有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参与,才有鲜活力。
廉洁文化建设途径
根据它的功能,廉洁文化建设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围绕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不断创新方法、途径,注重实效,努力实现廉洁文化进领导班子、进部室、进岗位、进家庭。
廉洁文化进班子。建设具有筹建处特色的廉洁文化,党员干部是重点,领导干部是关键,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教育,使廉洁文化在领导班子中扎根。在中心组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廉洁教育内容,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持续开展“读文思廉”活动,不断提高廉洁素养;组织学习古代廉吏事迹,培育崇廉风尚;开展“立铭励志,勤廉双优”活动,确立廉洁从业理念;组织评选勤廉兼优领导干部活动,发挥廉洁典型的示范效应;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学习体会交流制度、考核制度、诺廉述廉考廉评廉制度,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形成了学廉、倡廉、崇廉、守廉的良好风气。
廉洁文化进部室。部室是筹建处的下属基层单位,是廉洁文化建设的前沿。部室廉洁文化建设以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橱窗、画廊等阵地,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各支部定期组织部室干部深入学习廉洁从业有关规范、制度和纪律,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一些部室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多媒体、电视等技术手段,宣传党纪法规条例、廉洁从业理念和廉政典型事迹,大大增强了宣传教育效果,在部室、班组营造出廉荣腐耻、从廉如流的浓厚廉洁文化氛围。
廉洁文化进岗位。岗位是廉洁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岗位廉洁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具体岗位特点开展,通过组织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学习、开展廉洁从业规范应知应会考试等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岗位保廉;通过在重要岗位设立“廉洁警示牌”、“提示牌”,悬挂、张贴与岗位相关的廉洁从业警语、道德规范、格言警语等,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对岗位的渗透和教化功能。处里还建立了岗位保廉的检查考核制度,制定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通过检查考核,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
廉洁文化进家庭。家庭是廉洁文化建设的特殊阵地,具有特别的影响力。有计划、有选择地开展以创建廉洁家庭为内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以寓教于乐为形式的亲情助廉活动,通过组织干部及配偶参加反腐倡廉影视片观摩、制订家庭廉洁公约等,在干部亲属中培养崇尚廉洁的理念;通过发助廉倡议书、寄嘱廉信、赠廉洁短信息,进行助廉提醒;广泛开展选树“廉内助”典型、廉洁家庭等活动,教育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做到常吹廉洁“枕边风”、常念家庭“廉洁经”,共筑家庭廉洁防线,努力形成社区廉洁文化氛围。
组织领导措施
加强领导,发挥廉洁文化建设大格局的作用。党组织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和文明创建的整体规划,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加强领导,超前思考,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支部在党总支统一领导下,按照反腐倡廉宣教大格局的机制,发挥优势,加强协调,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努力形成廉洁文化建设的合力。各级领导人员带头做廉洁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并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一岗双责”责任范围,既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又明确个人职责,确保任务落实。对廉洁文化建设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逐步形成廉洁文化创建的动力机制。
抓好试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廉洁文化“四进”的要求,处里首先搞好廉洁文化创建的模型设计,并在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基础工作较为扎实、人员配备较强的单位,进行示范点建设。在抓典型引路的同时,及时总结试点单位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推广。
深入研究,正确把握廉洁文化建设的方向。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首先要提升廉洁文化研究的理论水平,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廉洁从业思想、反腐倡廉作法,特别要深入研究胡锦涛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廉洁文化创建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建经验,积极探索廉洁文化建设的规律,通过借鉴吸收外地新鲜经验,组织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讨活动,进一步扩大廉洁文化建设的认知面和影响面。
统筹兼顾,保证廉洁文化创建与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廉洁文化创建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丰富创建内涵。在具体工作中处里将廉洁文化创建活动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文明创建考核范畴,统筹兼顾,抓好落实:注重制度化,解决长效性;注重人性化,增强针对性;注重抓深化,提高实效性;还将廉洁文化创建活动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与创业发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和建设文明和谐矿区的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廉洁文化创建活动和其他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廉洁文化建设成效
单侯矿井在建设中,克服了人才少、人员新、生活条件艰苦等各种困难,充分发扬“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团队精神,严格执行“控制投资、缩短工期、优质服务、保证质量”的建井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依靠廉洁文化引领、规章制度约束,实现了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廉洁建矿。矿井建好了,大楼盖起来,干部没有一个倒下去。跑手续,工作人员不分节假日、长期奔波在外;工程施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大胆创新,不因循守旧;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单侯矿井在建设中,省、市、县主要领导多次莅临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单侯矿井从2004年5月1日正式开工到2006年10月1日实现成功联合试运转,仅用短短29个月的时间,其建井速度之快、现代化程度之高、工程质量之好在开滦建井史上还是第一次,在省内属一流,在国内同行业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