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2024-09-17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精选12篇)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1

保健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性别:年龄: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

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

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

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

1、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审查

确认。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可以使用保健食品标

志“小篮帽”。

2、保健食品经营单位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索取审批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未经 卫生部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审

查批准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义进行宣传。

4、经营保健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每1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

证后方可上岗从业。

5、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

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

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

1、保健食品的经营管理工作,目前由哪个部门负责。(C)

A、卫生局B、工商局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质监局

2、目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有(C)种。

A、100种B、122种C、114种D、144种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从何年何月何日开始实施的。

(C)

A、2010年6月1日B、2011年6月1日

C、2009年6月1日D、2009年9月1日

4、保健食品(经营者)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索取)卫生部或者国家食药监局发放的(A)

A、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B、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C、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D、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5、从2005年7月2日之后,国家食品药品药监督管理局审批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有期限规定的,每个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有效为(B)年。

A、3年B、5年C、4年D、1年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Ⅹ,每题2分,共30分)

1、在2003年6月12日之前批准文号都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在这之后全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卫生部当时批准的文号是终生制的,不会过期。(Ⅹ)

2、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可以宣传疗效作用。(Ⅹ)

3、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4、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Ⅹ)

5、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储藏方法、功效成份的名称及含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志。(√)

6、销售者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违反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职责责令停止销售。(√)

7、保健食品的名称应当准确、科学,不可以使用人名、地名、代号

及夸大容易误解的名称。(√)

8、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严禁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9、严禁采购超过无检验合格证明的保健食品。(√)

10、不得用治疗、治愈、疗效、痊愈、医治等词汇描述和介绍产品的保健作用。(√)

11、作为保健食品或一般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具备食品的基

本特征,即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和卫生要求。(√)

12、保健品涵盖了四个方面: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

化妆品,这些统称保健品。(√)

13、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

14、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储藏方法、功效成份的名称及含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志。(√)

15、进口保健食品必须标示原产国、地区(港澳台)名称及国内进口

商或经销代理商的名称。(√)

五、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保健食品与药品有哪些区别?

答:1:定义上的区别,保健食品适用特定人群,有调节机体机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药品

目的是防治疾病,治病救人,使用对象为病人。

2:原料上的区别,保健食品原料一般以天然植物为原料,而药品以化学合元素为主。3:功效上的区别:保健食品是全面调节作用,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无副作用与禁忌。4:适用人群不同:保健食品适用范围广,药品只适用病人。

5: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

2、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谈谈从哪几方面识别真假保健食品?

答:1:关键是看有没有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的特殊标志“蓝帽子”

2:看批准文号,在蓝帽子下面从2005年7月1 日起“卫食健字“统一换为”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为(XXX第XXX号)

3:看保健功效(非治疗效果)。看外包装上与宣传说明书是否一致,保健2保健不得与宣传效果疗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一种产品中有一两上功能,如宣称有五六种功能,能 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食品也是违法的。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2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个强大的自定义平台、系统管理员可自行定义修改, 能够很容易地建立和保持体检中心对于平台的独特需求, 系统不需要重新编写执行程序即可升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基于Microsoft的COM+技术开发的, 其设计大大提高了程序升级的方便性和可行性, 有效的避免了全面升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数据丢失问题。技术层完全独立分离于商业规则层和数据库层, 使得开发和维护工作能够完全隔离、独立进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性价比代表了查体系统产品的新典范, 它更容易实施、校验、确认、维护, 因此在其产品周期内TCO也大大降低。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体检中心的管理人员、商业部门的管理者、QA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授权人员提供了《操作员功能项定义》的工具, 这个工具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 既不需要软件供应商的参与, 也不需要程序员进行编程, 自主修改定义自己的工作界面和功能项。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系统核心提供了内置的数据跟踪功能。这些增强性的工具包括了集成的电子记录管理模块, 该模块存储了一个具体分析测试中所涉及的所有体检中心资源的完整审核记录, 这样也可确保体检中心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开放的技术标准和强大的集成能力可以很方便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实时的、有意义的分析智能信息, 分析仪器和胸透工作站等所有的外部数据通过内置的数据捕获模块捕获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为使用平台的各个科室提供数据。

科学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及时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更新软件, 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简洁、智能的查体系统。我们将以完善客户体检中心的规范性, 提高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效率性, 保证体检中心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我们软件开发的宗旨。

疾控中心数据比以往更需要进行严格审查, 成为严格的体检中心规范要求的管理重点, 在有些情况下, 这些数据甚至会引起法律纠纷。而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成为重中之重。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 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要求越来越普遍。通过实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配合适当的控制管理能够很容易地满足这些卫生部管理规范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 是自动保存电子记录。批次编号、质量指标、操作人员、时间、授权人以及电子签名这些信息都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系统还包括测试结果、仪器和所有样品的移动信息。这样就能够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质量跟踪标准准则。同时, 公司或研究机构对数据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需要通过系统实施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安全性的电子数据管理的关键是对各种因素的监控, 包括严格的用户访问规则, 文档和数据修改控制、审核跟踪和口令的安全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保留了整个样品, 在体检中心内部流转的全部过程, 以及每个过程的详细情况, 这样当检测数据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及时的追踪到错误所在及原因。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可以充分满足体检中心信息管理的需求, 将体检中心与客户的整个组织结构完美融合, 同时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通过安全权限管理控制及满足体检中心管理规范的需求, 实现了体检中心的自动化, 并且易于使用。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设计可使体检中心人员获得最新实时的信息。体检中心的每位使用者都有着唯一的信息要求, 根据使用者的职务和正进行的实时工作的不同去获取各不相同的数据。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就是为此而设计的。由于每位使用者的授权水平和工作角色的不同, 控制台对每位使用者而言是具有智能提示和内容提交的操作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在每个用户的桌面上都可以看到, 该工具极其有用, 因为它可以通过用户设定的要求自动管理样品流程。

控制台可以看作是一个菜单系统, 对每位使用者都有着严格的访问权限限制, 作为一个个性化和实时的系统, 它可以随时通知使用者关于样品状态、待处理的工作、不合要求的结果、提示等信息。

这样就减少了向系统查询任务和状态的工作, 减轻了系统的负荷。控制台的主干和分支根据使用者的角色进行设计定义。双击控制台的某个分支可以调用一个LIMS请求程序, 从中可以看到各种运行状态和数据。

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控制台,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自动传送工作信息和任务管理警示, 比如"提示我所有指派给我需要测试的样品"或"当样品不合格时提示体检中心管理者"。这些显示信息不断刷新以便使用者的职责和任务处于实时监控状态。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健康查体解决方案管理系统, 它较好地遵循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有关规定, 不教条、不因循守旧, 出色地完成了健康查体的数字化超越。它涵盖了健康体检的整个过程, 能满足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需求, 既灵活安全又专业智能, 顺应了卫生监督行业信息化向“高性能”、“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应用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 减少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质量, 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我国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 人民群众对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食品生产、服务业把就业前的预防性健康查体作为招收员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范围和人数。面对日益增多的工作数量和不同的健康查体要求, 原来采用的传统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人工操作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效率低下, 手工、半手工报表, 一些人为的差错和疏漏难以避免, 对实施科学管理造成障碍, 同时大量被检查人员的健康检查原始资料在保存和查阅历年的健康检查资料都有很多麻烦, 纷繁复杂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程序大大降低了监督力度和执法效能。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3

【关键词】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4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因为此类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只有体检合格领取健康证后,方可就业上岗。对这些人员进行严格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控制有关传染病传播,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有力措施之一。为全面了解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掌握宁江区从业人员相关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从事食品、公共卫生行业疾病的人群发病率,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制定有力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北工作组和宁江区卫生监督所体检科的2012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表共计4338人,其中食品3489人、公共场所849人;男性1864人、女性2474人。

1.2 检查对象 宁江区2012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1.3 检查项目 包括询问既往病史,取静脉血查FIBsAg、沙门氏菌、痢疾杆菌、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等检查。

1.4 检查方法 检验及体检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预防性体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乙肝表面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沙门菌和痢疾杆菌检测采用国际方法。五种传染病中有一项不合格为体检不合格,不发给健康证。不能从事食品、公共场所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有危害性的工作。

1.5 统计分析 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分析方法和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男、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2012年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计4338人,其中男性1864人、男性合格率为94.53%;女性2474人,女性合格率为98.10%;男女性合格率经卡方检验,男女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03,P<0.05),女性体检合格率高于男性,见表1。

2.2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情况2012年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计4338人,其中食品3489人,食品从业人员身体检查合格率为96.22%、公共场所849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检查合格率为99.00%,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检查合格率经卡方检验,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合格率差别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03,P<0.05),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体检合格率高于食品从业人员,见表2。

2.3 5种传染病检出情况2012年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计4338人,共检出传染病149人,其中HBsAg阳性141例,检出率为3.25%、活动性肺结核2例,检出率为0.046%、皮肤病1例,检出率为0.02%、痢疾5例,检出率为O.12%、伤寒或副伤寒0例,检出率为O,5种传染病阳性率经卡方检验,差别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83,P<0.01),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病种,所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其它疾病也要高度重视

3、讨论

3.1 男、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女性身体健康检查合格率显著高于男性,与有关资料报道一致,这可能与男性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有关,不注意生活习惯,不讲卫生,通过吸烟、喝酒、打麻将、玩游戏等途径减压,长期生活在不良环境下,使病原体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了这些人群,所以也就使男性感染傳染病的几率增大。

3.2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身体健康体检情况食品类从业人员身体健康检查合格率低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笔者认为一是从事食品生产服务的人员每天要接触很多人,而这些人中有的患有传染病或是病毒携带者,这些病毒可以通过密切接触、空气等方式传播给从业人员;二是从业人员自身患有传染病或是病毒携带者,在加工制做食物时,病毒通过手、鼻涕、眼泪或是身上的黏附物传播到食物上,其他人在食用食物时感染了病毒;三是食品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外来打工人员,多人共同租用房屋,居住空间拥挤,生活环境较差,也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有利条件,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大部分在宾馆、商店、候车室、博物馆等场所工作,人员密度不如食品场所人员密集,传染病传播的几率也就相应减少。

3.3 5种传染病检出情况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病种,一是因为乙型肝炎传播途径广泛,主要传播途径除经血液、生活密切接触外,口口传播途经仍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之一;二是乙型肝炎不易彻底治愈,治愈率较低,多数只能达到临床治愈,不能根治,并且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复发。而肺结核疾病虽然较顽固,但是如果治疗及时,按疗程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其它疾病只要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所以HBsAg阳性率高于其它疾病。

综上所述: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身体检查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女性体检合格率高于男性;二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合格率高于食品类从业人员;三是乙型肝炎是从业人员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来讲,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异常体检率为3.43%,低于广州天河区(11.70%),也低于深圳福田区(4.62%),HBsAg阳性率为3.25%,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9.75%),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饮食卫生及公共场所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从而为及时发现和治疗创造了机会,降低了从业人员传染病传播和蔓延,有效保护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4、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应作为宁江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

5、建议

5.1 口口途径传播仍被认为是乙肝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在公共卫生问题上,唾液在口口途径传播上的作用不容忽视。

5.2 肺结核在公共场合中主要是空气传播,对活动性肺结核的从业人员应及时发现、隔离、治疗,在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从事服务行业工作。

5.3 肠道传染病病原菌、沙门菌则可引起腹泻和集体或散在的食物中毒及其它感染,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患有痢疾的从业人员经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大便培养阴性,停药后两周大便培养三次阴性者,可恢复原工作;伤寒或副伤寒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后,大便连续培养三次阴性者可从事不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经卫生防疫机构进行观察,第二年粪便检查连续进行两次培养阴性者,方可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5.4 加大传染病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定期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进行考核。

5.5 加大监督人员的监督力度。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2 篇4

– 来自外界环境,包括食品种植、养殖、收获过程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对食品的污染以及由于污染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腐败变质

– 有意加入食品的非食品物质或添加剂:如非法加入色素、防腐剂、香精等掺杂使假和伪造的问题甘肃平阳马坊村4.6-4.7应食用散装牛奶引起3个幼儿死亡,39人中毒的事件现在确认是亚硝酸盐引起为什么会有亚硝酸酸盐么我们怀疑是投毒啊

 食品本身具有或自身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的问题:如河豚毒素、猪甲壮腺素等本身具有的毒素,;油脂酸败产生的的过氧化物的毒性毒蘑菇、腌菜(亚硝酸盐中毒)、发芽土豆和扁豆加热不彻底其自身的毒素造成的毒性;四季豆与未煮熟的豆类(皂素、植物血凝素)、发芽马铃薯、黄花菜、的食物中毒

 交叉污染是食品卫生中非常重要的污染方式,其特点是病原体从未经处理的原料、容器、设备、加工人员的手等传播到经过加工后待食用的食物上

 包括食品采购和进货必须熟知采购、进货

– 供货单位的选择与定点原则:

– 商品质量第一的原则;

– 适量原则。

– 采购和进货管理:食品进货的验收是保证商品质量的重要一环,做到一看、二验、三核对。

 掌握必要的感官检查方法:包括一般性检查、视觉检查、嗅觉检查、触觉检查和味觉检查。肉鱼

 严格实施索证制度

– 需索证的范围

– 食品及其原料:

–a.肉制品,乳制品;

–b.粮油及其制品;

–e.调味品类

-f 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

– 采购鲜(冻)肉类,应当索取当地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兽医卫生检验合格证

– 其他食品,应当索取生产者出具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

 看出证单位出具的证件原件和影印件是否有效,有无伪造、涂改;仓前的吴山小学买的所有调味品有杭州一家公司配送可是我们去检查时发现他的卫生许可证有效十年大

家都知道我们的许可证的有效期都是四年的假证

 看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与产品的名称、商标、批号等是否一致

– 食品经营销售人员的卫生要求

– 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申报制度。日常工作一旦遇到腹泻、传染病肝炎、霍乱、渗出性化脓性皮炎等疾病时,立即停止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每年接受卫生知识的培训及其它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 开始工作前

– 处理食物前

– 上厕所后

– 处理生食物后

– 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 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 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 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 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活动(如处理货项、执行清洁任务)后

– 谢谢大家!

预防

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加工销售环境、操作环节(洗手、穿戴工作衣帽、口罩)、防止带菌操作、交叉污染、注意放置时间等)控制细菌的繁殖(储存环节温度、时间)

杀灭病原菌(消毒方法、回锅等)

防止添加剂对食品的污染(杜绝滥用添加剂尤其是工业添加剂,如辣酱苏丹红事件、沙县小吃硼砂事件)

防止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以及洗涤剂、消毒剂对食品的污染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5

1、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持健康证上岗;新员工必须体检、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2、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原件或复印件按照岗位分类存档,到期前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健康证明在有效期内。

3、从业人员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主动报告,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实行每日岗前健康检查制度,每日上岗前由班组长逐一检查每个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健康状况,并详细记录。

5、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6、上岗操作前应洗手,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应该经常用75%酒精擦手进行消毒。

7、自觉接受企业内部的健康晨检制度;并熟记本岗位卫生知识及应知应会的内容。

8、入厕前必须换下工服,出厕后必须洗净双手、重新换上工作服方可进入食品操作场所

二、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

2、应当依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加强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3、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从业人员包括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从事食品采购、保存、加工、供餐服务等工作的人员。

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制订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含新参加和临时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及职业道德培训,使每名员工均能掌握岗位食品安全知识及要求。

5、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应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有关信息记录归档,并明细每人培训记录,以备查验。

三、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1、餐饮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形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不得穿工作服入厕,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内。

3、遵循科学的洗手习惯:操作前、从事食品原料处理后以及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先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

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培训试题 篇6

单位姓名年月日

一、填空题(每题7.5分)

1、食品基本卫生要求是:食品应当,具有相应的、、等感官性状。

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视频摊贩,必须先去的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3、卫生许可证不得、二、是非题(每题5分)

1、食品超过保质期限,只要不变质仍可销售……………………………………………()

2、食品加工过程中,可放置少量的食品添加剂。………………………………………()

3、食品生产者必须按照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实施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销售。…………………………………………………………………………………………()

4、食品可以加药……………………………………………………………………………()

5、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建设、扩建、改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计和工程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三、选择题(每题5分)

1、《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项卫生要求。

A、8B、6C、4D、102、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

A、洗手B、穿工作衣帽C、戴工作帽D、以上都是

3、凡患有

A、痢疾B、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

C、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D、以上都是

4、定性包装食品,标识应当齐全,标有

A、品名、厂名、厂址B、生产日期、保质期

C、批号、保存期D、以上都是

5、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索取证提供。

A、卫生许可证B、合格证

C、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D、质量报告

6、《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2013年在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健康检查的辖区托幼机构的食品从业人员,共1 627人。

1.2检查项目询问既往史(主要传染病史)、内科、皮肤病(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X线胸部透视主要检查活动性肺结核;采集粪便进行伤寒、痢疾菌培养;血清学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甲型肝炎抗体(抗-HAV)、戊型肝炎抗体(抗-HEV)、梅毒(TP)等。

1.3方法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市卫生局制定的“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的要求“炊事人员上岗前须取得《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检查项目和内容按照《管理办法》和《细则》的要求执行。测定血清中ALT活力,ALT<40 U/L为正常,ALT≥40μ/L判为异常,ALT异常的从业人员抽取静脉血检测抗-HAV和抗-HEV,以排除肝脏疾病, 抗-HAV和抗-HEV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TP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男性从业人员加淋球菌检测,采用分泌物涂片法。如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则发放健康证。女性从业人员滴虫、淋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测,由辖区的妇幼保健院负责完成。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传染病检出情况1 627人中,传染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梅毒)总计检出8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49%。其中梅毒阳性检出率和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较高,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检出率较低,没检出伤寒/痢疾、淋病。4年来,传染病的检出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见表1。

2.2不同属地从业人员检查合格情况2010—2013年检查1 627人,总合格率为99.81%(1 619/1 627),本地和外埠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

2.3不同属地从业人员ALT异常检出情况4年间共检出ALT≥40 U/L的有61人,其中本地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4.09%;外埠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3.6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不同性别食品从业人员ALT活力检出情况ALT活力总异常检出率为3.75%,各年度男女性ALT活力异常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3。

3 讨 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安全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令第76号),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工作人员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在岗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方可上岗工作。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是反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工作人员的健康和一些传染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儿的健康[1]。4年来,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传染病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和定期年度健康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检查结果显示,2010—2013年检查1 627人中,传染病检出8例,检出率为0.49%,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传染病在托幼机构的传播流行。

ALT异常者暂缓上岗,必须进一步复查,2010—2013年间虽然检测出抗-HAV(0.06%)、抗-HEV(0.06%)的总检出率较我区1992年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检出率 (分别为72.62%、5.93%)[2]有明显的下降。昌平区为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低流行区,究其原因,与近年来甲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群众防病意识的增强有关,与饮食、饮水的卫生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较好有关。与全国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3]相符,但是也不容忽视。经复查检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1例,均被辞退;其余的复查结果正常,经询问病史可能与感冒、服药、劳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这与2005年海滨区报道的结果相似[4]。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要应用行政手段,干预高危从业人员的漏检现象,对发现的阳性患者无论是何种行业或职业都要认真管理[5]。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设置健康检查项目和内容,对2010—2013年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查1 627人,传染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梅毒)总计检出8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49%。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增高,检出率为3.77%,其中该地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4.22%;外埠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3.64%。结论 该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均有传染病病例检出。证实上岗前及定期的健康检查非常重要和必要。今后应继续把好健康检查关,保证从业人员真正做到健康上岗。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卷 篇8

单位:姓名:

一、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

1、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2、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可以先试用后体检。()

3、霉变食品擦去霉斑之后仍有食用价值,可继续销售。()

4、食品仓库应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的设施及措施。()

5、隔夜的熟食品从冰箱里拿出来,不要回锅加热就可食用。()

二、选择题:

1、食品从业人员在上岗时应符合下列哪些个人卫生要求?()

A、有腹泻.手外伤不得上岗B、不涂指甲油及佩戴戒指

C、工作服整洁,操作人员佩戴发帽D、以上皆是

2、食物中毒发病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A病人有在同一时间食用同样食物B人与人之间有传染性

C发病快,来势凶D所有病人症状相似

3、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

A腐败变质者B含有毒有害物质者

C超过保持期者DA、B、C都正确

4、《食品卫生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时限为()

A10天B15天C20天D30天

5、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9

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并建立培训档案。

2、应当依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加强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3、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从业人员包括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收集整理单位中从事食品采购、保管、加工、供餐服务等工作的人员。

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制订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含新参加和临时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及职业道德培训,使每名员工均能掌握岗位食品安全知识及要求。

5、培训方式以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应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10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昌宁县2008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1.2试剂

购于某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病毒诊断试剂盒。

1.3检测方法

采取空腹静脉血约5ml, 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 操作和判定严格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0-1995) 》附录A 1“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和试剂说明书进行, 在酶标仪上读取A值, 凡被检血清A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2.1判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3]。先检测HBsAg, 对检出阳性的血清进一步检测5项指标。

2结果

2.1 HBV感染情况

全年共检测从业人员3473人, 检出HBsAg阳性31人, 阳性率为0.89%。其中男性1291人, HBsAg阳性12人, 阳性率为0.93%;女性2182人, HBsAg阳性19人, 阳性率为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2, P>0.05) , 见表1。

2.2不同年龄组

HBV感染情况 (1) 各个年龄组中阳性率最高的是40岁~年龄组, 为2.01%;最低的是≥50岁年龄组, 未检出。各年龄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6, v=4, P<0.05) 。 (2) 在阳性率构成比中以20岁~年龄组和40岁~年龄组最高, 均为29.03%;≥50岁年龄组最低, 为0, 见表2。

2.3不同职业人群HBsAg阳性率

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0.94%和0.62%,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校正=0.18, P>0.05) 。HBsAg阳性率构成比以食品从业人员较高, 为90.32%, 结果见表3。

2.4 HBsAg阳性者血清中HBV感染标志物类型

在31例HBsAg阳性血清中, 标志物有3种模式, 其中以HBsAg+HBeAb+HBcAb的构成比最高, 占38.71%;其次为HBsAg+HBcAb模式, 占构成比35.48%;最低是HBsAg+HBeAg+HB-cAb, 占构成比25.81%, 见表4。

3讨论与建议

本年HBV 5项血清学标志检测显示, 昌宁县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0.89%, 较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全国1~59岁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7.18%”低。按照流行强度划分标准[4], 我县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属于低流行区的阳性率, 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 P>0.05) 。这主要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每年对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强制性预防性健康检查一次, 对不符合上岗条件规定的给予调离岗位有关。虽然本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低流行区的水平, 但昌宁县属于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东部地区, 故在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上, 不能有松懈麻痹思想, 应加强从业人员的监管, 逐步形成业主自觉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各类从业人员自觉接种乙肝疫苗, 以提高该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切断乙肝这一传播途径。

从各年龄组人员检测结果看, 4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最高, 30岁~年龄组次之, HBsAg阳性在各年龄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 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这可能与样本来源较为单一, 从业人员无儿童和老年人2个群体, 加之样本量较小有关。

以职业来看, 以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最高, 这个行业人员的特点是, 工作相对稳定, 青壮年多, 监管相对容易, 卫生执法部门应抓住这一特点, 加强监管, 对检出HBsAg阳性的从业人员, 及时调离岗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虽然相对较低, 但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多为青年人, 人群流动性大, 工作场所极不稳定, 学历低, 暴露机会多, 监管困难, 卫生执法部门应抓住这一特点, 增加卫生监督的频率, 加大卫生执法力度, 提高业主自觉遵纪守法意识, 杜绝从业人员无证上岗, 做到从源头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提高专业人员专业技能, 及时、准确地为卫生监督部门提供检测数据;卫生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六章第二十六条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章第六条规定, 调离不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

做好食品、公共场所行业人员上岗前预防性健康检查, 是法律的规定, 也是降低HBV感染率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通过上岗前预防性健康检查, 可及时发现HBV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而对食品、公共场所行业人员进行有关卫生法规与卫生知识培训和普及乙肝疫苗接种, 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 降低HBV感染率,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可靠保障。

总之, 乙肝病毒的传染源广泛存在于人群中, 必须通过配合卫生监督部门, 严格执行就业前和每年一次的预防性健康检查, 严格调离制度, 加强卫生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 加大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在普通人群中大规模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从源头抓起, 使昌宁县从业人群中乙肝病毒阳性率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2008年云南省昌宁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 (HBV) 感染情况, 确定管理的重点人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对2008年共3473例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 阳性血清进一步检测HBsAg、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HBeAb (e抗体) 、HBcAb (核心抗体) , 即乙肝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0.89%, 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 P>0.05) , 在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构成比以前者高, 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8, P>0.05) 。年龄分布以40岁年龄组最高, HBsAg阳性血清经5项指标检测HBsAg+HBeAb+HBcAb模式占38.71%, HBsAg+HBeAg+HBcAb模式占25.81%, HBsAg+HBcAb模式占35.48%。结论食品、公共场所行业人员进行一年一次预防性健康检查和上岗前预防性健康检查, 是降低HBV感染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关键词: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六章第二十六条.1995-10-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1, 第二章, 第六条.1991-03-11.

[3]GB 15990-1995.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11

*违法行为(适用情形):从业人员未取得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案由:违反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违反条款:《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二款,《监督管理办法》第10条第一款

处罚依据:《监督管理办法》第40条,《食品安全法》第87条、处罚内容(措施):

(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二)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相关条款:

《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二)、(三)、(四)、(八)、(九)项的有关规定,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 第二十条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食品摊贩,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应当在经县级以上卫生部门公布的具有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 篇12

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为保证产品质量、对人民健康负责,每位员工必须遵守如下卫生要求:

1、质量管理部负责提出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草案,经部门经理会议讨论并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2、公司以“诚信、质优、安全”为宗旨,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遵循“质量第一、确保安全”的质量方针。

3、各部门经理是本部门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公司全体员工要根据各岗位职责,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的全面落实。

4、质量管理部每季度根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对公司质量方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各岗位必须在一周内查明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完成整改。

经营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1、公司全体员工均应保持经营场所的干净、整洁。

2、经营场所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3、经营场所内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

4、任何员工不得将易燃、易爆等物品带入经营场所内。

5、个人办公区间物品应摆放整齐,办公台上不得摆放与办公无关的物品。

6、不得在经营场所内用餐,如需用餐需在公司统一规定的区域内。

7、注意个人卫生,不得穿背心,拖鞋进入办公区域。

8、灭蚊灯、老鼠夹、杀虫剂应保持有效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卫生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1、仓库划分为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各区应放置明显标志。

2、所有入库产品应分区、分类摆放在规定的区间,出入库帐目应与货位卡相符。

3、应根据保健食品的性能及要求,将保健食品分别离地整齐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或冷藏库,并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

4、应合理使用仓容,堆码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库存保健食品应按保质期远近依序存放,先进先出,不同批号保健食品不得混垛。

5、仓库内应保持干燥、整洁、通风,地面清洁,无积水,门窗玻璃洁净完好,墙壁天花板无霉斑、无脱落,防虫、防鼠、防尘、防潮、防霉、防火设施配置齐全、措施得当。

5、仓库应定期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每日进行防蝇、防鼠、防蟑检查和打扫卫生,每月进行一次消毒、杀菌,并作好记录。

6、非仓库员工不得进入仓库。进出仓库要换仓库专用鞋预防灰尘。

7、仓库内不得吸烟、喝酒、进食,不得存放与保健食品存放无关的私人杂物,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从事经营活动的每一位员工每年必须在区以上医院体检一次,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加做肠道致病菌、胸透以及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精神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与直接接触保健食品的工作。

3、员工患上述疾病的,应立即调离原岗位。病愈要求上岗,必须在指定的医院体检,合格后才可重新上岗。

4、公司发现有患传染病的职工后,相关接触人员必须立即进行体检,确认未受传染的,方可继续留岗工作。

5、每位员工均有义务向部门领导报告自己及家人身体情况,特别是本制度中不允许有的疾病发生时,必须立即报告,以确保保健食品不受污染.6、在岗员工应着装整洁,佩戴工号牌,勤洗澡、勤理发,注意个人卫生。

7、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人员培训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维修、保洁、仓储、服务等人员,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各自的职责接受培训教育。

2、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实施。行政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

3、培训方式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训,并应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4、新录入员工、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5、参加外部培训及在职接受继续学历教育的人员,应将考核结果或相应的培训教育证书原件交行政部门验证后,留复印件存档。

6、企业内部培训教育的考核,由行政部门与质量管理部共同组织,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选择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等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存档。

7、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岗位人员聘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员工晋级、加薪或奖惩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保健食品采购、贮存、销售、售后服务制度

一、采购制度

1、根据“按需购进,择优选购”的原则,依据市场动态、库存结构及质量部门反馈的信息编制购货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要建立供销平衡,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或品种重复积压以致过期失效造成损失。

2、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保健食品购进程序,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合法和质量可靠的保健食品。

3、要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现场考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注明购销双方的质量责任,并明确有效期。

4、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

5、质量管理部门要做好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工作。向供货单位索取加盖企业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和样品实样,执行《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

6、购进保健食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保健食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7、严禁采购以下保健食品:(1)无《卫生许可证》生产单位生产的保健食品。(2)无保健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保健食品。(3)有毒、变质、被污染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保健食品。(4)超过保质期限的保健食品。(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健食品。

二、贮存制度

1、所有入库保健食品都必须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核实产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与批准的内容相符后,方准入库。

2、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保健食品的储存要求,合理储存保健食品。需冷藏的保健食品储存于冷库(温度2-10℃),需阴凉、凉暗储存的储存于阴凉库(避光、温度不高于20℃),可常温储存的储存于常温库(温度0-30℃),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3、保健食品应离地、隔墙放置,各堆垛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保健食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堆放保健食品必须牢固、整齐,不得倒置;对包装易变形或较重的保健食品,应适当控制堆放高度,并根据情况定期检查、翻垛。

4、应保持库区、货架和出库保健食品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和防污染等工作。

5、应定期检查保健食品的储存条件,做好仓库的防晒、温湿度监测和管理。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检查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6、应根据库存保健食品的流转情况,定期检查保健食品的质量情况,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在该保健食品存放处放置“暂停发货”牌,并填写《质量问题报告表》,通知质管部复查并处理。

三、销售制度

1、所有销售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和产品知识培训后方能上岗。

2、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要求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3、严禁以任何形式销售假劣保健食品。凡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或变质的保健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4、销售过程中怀疑保健食品有质量问题的,应先停止销售,立即报告质管部,由质管部调查处理。

5、卫生管理员负责做好防火、防潮、防热、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指导营业员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做好营业场所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

6、在营业场所内外进行的保健食品营销宣传(包括灯箱广告、各种形式的宣传资料),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未取得广告批准文号的,不得在营业场所内外发布广告;广告批文超过有效期的,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四、售后服务制度

1、公司应建立一支专业的售后服务队伍,负责解答和处理顾客对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质量问题的咨询和投诉。

2、售后服务部应建立售后服务档案,对顾客提出的意见和处理结果予以登记,定期汇总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3、定期开展用户访问,积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反馈客户质量查询或投诉信息,并落实相关质量改进措施。

4、对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应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予以处理,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公司分管负责人,必要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5、营业场所内应设立顾客意见本、服务公约、服务电话和行业主管部门投诉电话,便于消费者监督。

6、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积极予以采纳,并予以感谢。

7、制定便民服务措施,提供义务咨询、免费送货上门等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岗 位 职 责

一、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1、对公司保健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保证公司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3、负责签发保健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他质量文件,负责处理重大质量事故,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4、负责对保健食品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批,对公司购进的保健食品质量有裁决权。

5、负责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在公司内部的贯彻实施。

6、负责选拔任用各方面的合格人员,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二、食品卫生管理员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严格遵守公司的质量和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保健食品的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内外环境整洁,保证各种设施、设备安全有效。

3、每年负责安排公司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

4、负责监督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保证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

5、保证保健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发现可能影响保健食品质量的问题时应立即加以解决,或向总经理报告。

三、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遵守公司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特别是采购和销售方面的管理制度。

2、采购人员应根据公司的计划按需进货、择优采购,严禁从证照不全的公司或厂家进货。

3、对购进的保健食品应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认真检查供货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工商执照》和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检验合格证》,对保健食品逐件验收,4、销售人员应确保所售出的保健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保健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质管部报告。

5、销售时应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6、营业员应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做好营业场所的温湿度检测和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

7、营业员应经常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当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精神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

上一篇:借阅党员档案介绍信范文下一篇:新的劳动法实施后,如何规避用工风险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