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需求

2024-08-17

从业人员需求(精选12篇)

从业人员需求 篇1

随着地球村概念的普及,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产品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而英语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的公用语言,所以外贸工作人员要想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英语是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以港口为依托,重点发展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等蓝色产业,主要出口的产品有农产品、石材、铁矿石,煤矿、镍矿、锰矿、五金等。在对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中发现,入职已久的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比较过硬,但英语水平也就仅仅局限于少数的专业词汇和一些最基本的英语表达,在跟合作已久的客户交流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但如果是新的客户,交流起来又会比较费力,所以普遍感觉自己的业务发展受限于自己的英语水平;而新入职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毕业生对所从事的行业又不熟悉,所学的英语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与所从事的行业吻合度也并不是很高, 感觉也比较吃力。

一、外贸从业人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英语基础

能看懂信用证和往来邮件,能用英文填写单证和回复邮件。外贸从业人员需要能用英语表达公司经营的产品,基础生产工艺,推销信函,交流谈判等,并且掌握展会英语,谈判英语,电话英语,接洽英语,合同英语,单证英语,商旅英语等。外贸从业人员对职场英语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异。因为外贸职场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外贸职场英语是以普通英语为依托,但又有其自身的专业性,只有掌握普通英语的基础知识,同时精通专业词汇,才能在职场上得心应手。其次,外贸职场英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外贸过程中, 很大的精彩之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应用语言这一方面。再次,外贸职场英语还有不相关性的特点。在与客商的交往中,通常会谈及很多专业的知识,但如果我们与外商一起去餐厅吃饭,或在车上刚刚接到客人或带客人去某地游览风景,聊的多是与业务不相关的东西。所以平时要关心诸如地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体育、历史典故等等,这样才能与客商轻松交流,对方也会更愿意与你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一些看似与外贸没有直接关联的知识内容,却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为你挣得主动的商业地位。在对外贸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外贸公司对新入职的毕业生有特定的要求,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要具备一定的外贸常识,这是从事外贸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并了解日照外贸行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发展趋势,在某些场合下能自己做出宏观判断。

2.毕业生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英语通用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尤其是流利的口语,同时还要具备在职场上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要掌握所要从事领域的行业英语中的专业词汇、各种场合下的常用表达法,实现校园英语与职场英语之间的衔接, 缩短毕业与就业的瓶颈。

3.毕业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广泛阅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4.毕业生要具备综合的素质。要善于与人交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同时要善于处理分析问题,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做出清晰有效的判断和决策,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独挡一面,同时又不失团队合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二、高职院校可以从对外贸从业人员的职场英语需求分析中得到一些启示

1.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了解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确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设定合理的学习课程, 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编写实用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拿来即用的知识,降低毕业后知识的淘汰率,使学生毕业就能顺利就业,缩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

2.继续扩大订单式培养,企业委托式培养的规模。除了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为学生制定专业性强的行业英语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过硬,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和学生要到委托行业去顶岗实习,亲身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人才需求,做到边工作边教学和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实现用人单位、学生和教师的三赢局面。

3.学校在培养学生时,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平时要多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并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与队员分工合作。

4.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具备再高的技能,如若不能做一个有德之人,根本不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要充分注重到这一点。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之外,更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讲诚信,学生才算是真正成才。

摘要:外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场英语有其特殊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结果总结了外贸企业对从业人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具备外贸知识;具备通用英语应用能力和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知识面广泛,综合素质高;做人讲诚信,有道德。学校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手段与方案。

关键词:外贸行业,职场英语,国际贸易,行业英语,人才培养

从业人员需求 篇2

监管办法

保监会令2013年第3号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已经2012年12月21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主 席 项俊波

2013年1月6日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保险经纪机构从业人员、保险公估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授权,对保险经纪机构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人员(以下简称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机构从事保险公估业务的人员(以下简称保险公估从业人员)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在中国保监会授权范围内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第三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保险公估从业人员(以下统称从业人员)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规定的资格条件,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资格考试,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执业前取得所在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发放的执业证书。

本办法所称资格考试,是指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本办法所称资格证书,是指《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四条 从业人员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

保监会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 从业资格

第五条 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人员应当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保险公估机构从事保险公估业务的人员应当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六条 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报名申请:

(一)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二)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未逾1年的;

(三)违反考试纪律情节严重,被宣布考试成绩无效未逾3年的;

(四)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被依法撤销资格证书未逾3年的;

(五)被金融监管机构宣布禁止在一定期限内进入行业,禁入期限未届满的;

(六)因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未逾5年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参加资格考试的人员,考试成绩合格,且无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自申请资格证书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由中国保监会颁发资格证书。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注销资格证书:

(一)资格证书被吊销的;

(二)资格证书被依法撤销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资格证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持有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办理变更、换发或者补发:

(一)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

(二)损毁影响使用的;

(三)遗失的。

第三章 执业管理

第十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为取得资格证书且无本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从业人员在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办理执业登记,并发放《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执业证书》、《保险公估从业人员执业证书》(以下简称执业证书)。

执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及时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变更,并在3个工作日内换发执业证书。

第十一条 执业证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名称及编号;

(二)持有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照片;

(三)资格证书名称及编号;

(四)持有人所在机构名称;

(五)业务范围;

(六)发证日期;

(七)持有人所在机构投诉电话;

(八)执业证书信息查询电话和网址。

第十二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不得向下列人员发放执业证书:

(一)未持有资格证书的人员;

(二)未在信息系统中办理执业登记的人员;

(三)已经由其他机构办理执业登记的人员。

第十三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不得委托未持有资格证书及本机构发放的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

第十四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发现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纠正,并向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收回执业证书,并在信息系统中注销执业登记:

(一)从业人员离职的;

(二)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被注销的;

(三)从业人员因其他原因终止执业的;

(四)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停业、解散或者因其他原因无法继续经营的。

第十六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基本的执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培训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及职业道德。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可以委托行业组织或者其他机构组织培训。

第十七条 从业人员在业务活动中应当出示执业证书。

第十八条 从业人员应当在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授权范围内从事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

第四章 禁止行为

第十九条 从业人员不得以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损害其他机构、个人的商业信誉,不得以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或者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保险市场秩序。

第二十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从事保险经纪业务。

第二十一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不得为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保险经纪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开展保险经纪业务。

第二十二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

人订立保险合同;

(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七)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者保险金;

(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九)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十)泄露在保险经纪业务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二十三条 保险公估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向保险合同当事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差错或者遗漏的保险公估报告;

(二)隐瞒或者虚构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冒用他人名义或者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四)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五)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夸大已发生保险事故的损失程度等;

(六)利用行政权力、股东优势地位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公估合同、接受保险公估结果,或者限制其他机构正当的经营活动;

(七)给予或者承诺给予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九)泄露在保险公估业务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二十四条 任何机构、个人不得扣留或者变相扣留他人的资格证书。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证书的,依法撤销资格证书,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为他人提供虚假报名材料,代替他人参加资格考试,或者协助、组织他人

在资格考试中作弊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 伪造、变造、转让或者租借资格证书、执业证书的,由中国保监会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未取得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的人员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对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对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估机构的人员未取得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从事保险公估业务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对相关保险公估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有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并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对该从业人员及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对相关保险经纪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从业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保险公估从业人员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为之一的,由中国保监会责令改正,对相关保险公估机构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从业人员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3年 7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五条 再保险经纪从业人员的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管理 篇3

1 体检单位的管理

目前,从业人员体检的工作基本上是由各地疾病预防部门承担,但各地体检部门的医疗设备条件悬殊,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参次不齐,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区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该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具备检测肝炎、痢疾、伤寒、肺结核、皮肤病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有专门的体检组织、配备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检单位的管理,对不具备条件的单位暂停或者取消其对从业人员体检的资格。同时还应当看到仅由疾控中心一家承担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是不够的,为方便群众应允许其他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如医院有更完备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医疗技术力量,甚至还成立了体检中心。这样既能避垄断之嫌,又能由竞争而提高体检质量和服务态度,且能方便群众。

2 确定体检对象和体检周期

我国的卫生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作了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也规定了为顾客服务和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为体检对象。此规定比较明确但有些遗漏,比如生产经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超市的管理人员虽然不是每天在一线生产或销售,但他们会经常深入车间检查、指导工作,对产品和顾客会有较多的接触,所以也应确定为体检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方可参加工作,并且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规定了不同的体检时间,即旅店业、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其他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由于体检时间不同,随之也出现一些麻烦和矛盾: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大型超市食品组和非食品组人员的工作不定期的调整;食品和百货混卖的小商店,均有可能造成一部分人员漏检。建议制定一个统一的期限,避免漏检的发生。

3 体检项目和体检质量的管理

各地对从业人员体检的检测项目不一致,随意性较大。一般比较重视对病毒性肝炎的检测,而对肠道带菌、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等项目的检测重视不够。这样的体检,难以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是健康合格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笔者认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项目包括:胸部X线透视(必要时拍片)、肝脾触诊、皮肤检查、粪便检查、肝功能和甲肝、戊肝等检测项目,体检单位不得随意减免检测项目。笔者建议应制定一个全国性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具体项目、体检收费标准、体检评价标准等。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提供一个透明度高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是一个社会性的服务工作,体检工作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卫生安全和安定问题。实际工作中,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该做的检测项目没有做,规定检测的疾病漏检,经常影响到体检结果的正确评价。笔者认为,要提高体检质量,体检单位要保证给体检工作相应的投入,主要是资金投入、人员投入、设备投入。只有投入有效的资金、完善检测设备,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体检质控制度和控制系统,才能有效保证体检工作的高质量。

4 从业人员应体检人数和调离岗位的问题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往往只组织部分从业人员体检。而对流动人员、临时工、新招聘人员不报检。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没有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他们中的患病带菌者接触广大顾客,应加强对从业人员及负责人的卫生知识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并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加强现场健康证明的查验工作力度。从而防止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的疏漏,真正达到从业人员100%的体检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都明确规定了对体检不合格人员进行调离,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痢疾患者及带菌者、伤寒患者及带菌者、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和其他有妨碍公共卫生疾病等。加强执法力度确保从业人员人人持有健康证,并及时查访体检不合格者是否调离岗位,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安全卫生的服务。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目前的从业人员体检状况,必须从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抓起。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强化卫生意识,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使广大业户与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使其懂得上岗前健康体检是法律规定的,业主及从业人员必须自觉地遵守《食品安全法》,积极、主动地参加健康体检。(2)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从业人员体检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中小型食品企业上,增加监督频次,尤其在健康证的检查中,必须认真仔细,做到人证相符。对于无证上岗人员及有制造假证现象,依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条款,对经营者和个人进行处罚。(3)加强对从业人员体检的档案管理工作。对餐饮企业要逐户建档,对从业人员体检情况登记,使管辖区的监督员对此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更换、随时体检、随时登记,严格把住无证上岗关。健全企业自身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让经营者清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是利己利民的事。(4)卫生体检部门在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要做到底卡、照片与本人相符,控制好每一体检环节,杜绝替检现象,发现患有禁忌证的人员要及时、准确地调离与核实,确保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严密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孙建云,陈晓华,孙雷.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意义和重要性[J].职业与健康,2004,20(12):77-78.

[2]张进.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4,(1).

从业人员需求 篇4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的高技能型物流人才。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物流人才具备下面一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1知识结构

1.1 文化基础知识

目前高职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对专业技能地学习,往往忽视了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高技能型物流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素养,能撰写各种报告与总结,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1.2 专业基础知识

现代物流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型新兴学科,是一门汇集了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精华的交叉学科。

1.3 专业技术知识

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具备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物流加工、商品分拣和包装、信息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的管理和应用等物流业务知识。

1.4 信息技术知识

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代物流过程与信息流紧密相连,目前信息技术已受到物流企业的充分重视,并被广泛用于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货物追踪等全过程。

1.5 财务知识

物流和资金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流服务往往涉及到多个作业环节,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费用,这就要求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了解费用发生的原因,还要进行细致的成本核算,才能为客户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求从业人员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

1.6 专业外语知识

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被广泛应用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领域,从商务谈判到单据等各个环节都能见到英语的影子。由于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设置局限于语言文化本身的学习,当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不懂专业知识,进入到各行各业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很多领域无用武之地,很难开展工作。

因此,要求物流从业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具备熟练阅读理解物流设备的安装使用说明、物流方案实施所必备的外语知识;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技术资料,具有物流业务工作中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1.7 安全知识和技术

物流业的安全生产贯穿于整个物流系统的各个功能活动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

1.8 法律法规知识

任何一项活动的进行,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就物流而言,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开放性、国际性等特点,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怎么样预防纠纷、消除纠纷,如果出现纠纷该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助物流法律来解决。

2能力结构

2.1 职业素质

2.1.1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物流高职生应加强与行业、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的行业性职业道德的学习。

与其他高职生一样,物流高职生在校应重点培养的基础职业道德包括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在此基础上,针对物流行业对一线职员的要求,着重培养以下职业道德:

①敬业精神

热爱物流职业;有强烈的事业心与使命感;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和开拓创新意识;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善于在变化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踏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等。

②遵纪守法

如采购是参与人员易于损公肥私产生腐败的环节,也是影响企业成本和效益的一个环节。有些采购人员吃、拿、卡、要供应商的回扣,而置企业利益与不顾。

③明礼诚信

物流是服务行业,且客户对服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突出。服务过程中,要求各岗位工作人员文明礼貌,服务周到。

④责任心强

工作态度好,能顾全大局,在部门起带头作用,善于解决疑难问题。主动性强,有激情,能高效的、主动的完成工作,有主人翁意识,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能很好的帮助其他人完成工作,善于发挥团队力量。

⑤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由于行业特点,物流人员,尤其是一线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很难保证在八小时内,很多工作在八小时外,且工作量大。要求物流从业人员能吃苦耐劳,工作上积极主动,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目前很多物流毕业生因跨不过吃苦耐劳这个槛而被挡在门外。

2.1.2 职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需具备的心理品质。

2.1.3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人际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校园中,同学之间的交往纯洁而简单。毕业后进入企业,面对真实而复杂的人际交往,往往难以适应和应对。

①适应能力

不光会学,还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要能迅速地更新知识,迅速地迁移所学的知识于新的领域,以适应新生的行业或职业的需要,跟随企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

②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及沟通协调能力

物流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时与客户沟通协商、与上下游环节协调合作,具有与生产管理人员、销售管理人员、各物流环节问有关人员相互配合协调的能力,需要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因此,物流人才还应具有相当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

③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物流作业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的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④组织管理能力

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因此,高技能型物流从业人员应具有对人力、物力进行卓有成效的物流活动的组织技能,具有制订物流工作计划,进行实物、财务管理的技能。

2.2 业务能力

2.2.1 学习能力

从高职校毕业的学生,对物流设施和设备已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对物流业务流程的实践较弱。由于物流企业间的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等差距较大,因此,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从事物流管理的具体工作时,还有一个比较长的再学习过程。

2.2.2 创新能力

创造力成为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因此,要高度重视在校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事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的需要提出创造性的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

2.2.3 系统性思维能力

物流业务是一项新事物,应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为构筑最好的物流系统,应具有系统思考(总体思考)的能力。

2.2.4 灵活应变能力

在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物流企业作为供需双方的服务提供者,对信息的采集又有相对的滞后性,同时物流作业环节多、程序杂、缺乏行业标准,异常事故时有发生。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常规作业的执行,又能从容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突如其来的附加任务的执行,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具备随时准备应急作业的意识以及对资源、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充分使用的能力。

2.2.5 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主要决定于其创新能力,一个从业人员是否能够确保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连续稳定,主要体现在其对作业质量和效率持续改进能力的高低。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物流服务水平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要求各级从业人员有能力不断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红友,乔毅.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浅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

从业人员需求 篇5

【颁布部门】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发文字号】 穗交[2010]214号

【颁布时间】 2010-03-08

【实施时间】 2010-03-15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管理要求》的通知

市维管处,各区、县级市交通局:

为加强对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印制、发放的管理,经市法制办审查同意,现将《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管理要求》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管理要求

二O一O年三月八日

附件:

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管理要求

为加强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管理,规范从业资格证件印制发放管理工作,根据《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家标准GB/T16739.1~2-2004)、《机动车

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7号)、《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6年第9号)、《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印制发放办法》(交通部厅职评字〔2007〕65号)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以下简称从业资格证)是指在广州市行政区内从事机动车维修业务的企业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总)检验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钣金人员、涂漆人员、车辆技术评估(含检测)人员、业务接待员、价格结算员,按照国家和广州市有关要求,通过岗位培训并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合格后取得的资格证件。

本证件是广州市从事机动车维修作业的从业人员唯一资格证件,从业人员必须妥善保管以备查验。

二、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维管处”)具体负责从业资格证的印制、发放和管理工作。

三、对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合格的从业人员,市维管处应当在考试结束之日起20日内颁发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件,同时将从业人员相关信息录入管理数据库。

四、已获得单项从业资格的人员需增加其他从业资格类别的,应增考相应模块,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考试。

五、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服务单位必须与从业资格证中“服务单位”栏所注明的服务单位相一致,从业人员服务单位发生变更的,必须在发生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到市维管处办理变更手续。

办理变更手续时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新服务单位同意,方可办理从业资格证件的变更手续,市维管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六、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维管处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件:

(一)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且负主要责任的;

(二)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立即采取消除措施,继续作业的。

被吊销的从业资格证件由市维管处公告作废并登记归档。

七、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有效期为6年。从业人员应当在从业资格证件有效期满30日前到市维管处办理换证备案手续,市维管处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超过从业资格证件有效期180日未申请并办理换证手续的,注销其从业资格证件。被注销的从业资格证件,由市维管处收回,公告作废并登记归档;无法收回的,从业资格证件自行作废。

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件遗失、毁损的,应提交服务单位出具的证明和证件复印件,由本人到市维管处申请办理证件补发手续。市维管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补发。

八、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二级维护、LPG车辆维修、危运车辆维修和车辆尾气治理以及其他培训情况,记录在《从业资格证》的继续教育记录栏内。其中,二级维护、LPG车辆维修、危运车辆维修和车辆尾气治理培训由维管处加盖培训专用章;其它培训由维修协会加盖培训专用章。

九、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将记录在《从业资格证》的违章记录栏内,作为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的依据,并存入管理档案。

十、广州市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件之日起计算,诚信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级、A级和B级表示。在考核周期内,累计计分超过规定的,诚信考核等级为B级。

十一、从业资格证人员照片采用小一寸白底彩色照片,盖钢质圆章,内嵌“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处从业资格证专用章”字样。在发证机关栏内加盖红色圆章,内嵌“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行业管理处从业资格证专用章”字样。

谈理财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篇6

近几年来,一些银行员工非法吸存、私售非银行投资产品、非法集资案件频频被曝光。最近华融普银38亿元募资失踪,非法集资背后疯狂飞单,参与销售华融普银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人数之多,所涉及的金融机构之广,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数以千计的理财经理牵涉其中,3223名投资者利益受损,大多是金融机构最看重的高净值客户。这样的事件不但伤害了客户对理财经理的信任,也伤害了金融机构的信誉。

华融普银的私募理财产品给投资人的收益仅11%,在同类信托产品中并不算高,但给销售人员的佣金竟达5.5%,远高于销售自家产品可得到的奖金回馈,这是吸引如此多客户经理销售飞单的主要原因。

暴利所在,一些客户经理连基本的底线都没有了。在未了解所募资金是否投入所称的项目的情况下,就向客户承诺保本保收益,而一些客户也误以为跟银行代理的信托产品一样,会实现刚性兑付,轻易相信并将大笔金额投入。一旦出事,客户经理辞职跑路,涉及的金融机构也会以这是客户经理的私下行为拒不认账。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不严谨是飞单猖獗的原因之一,因此也要负担一些责任,以下主要讨论的是理财客户经理的职业道德问题。

银行理财岗位的客户经理,很多都持有金融理财师等相关证照。在取得证照的过程中,职业道德是必修的科目。取得客户的信任,是理财师最大的资产。信任取得不易,一旦出现违背诚信欺骗客户的事情,就等于信用破产。如果把理财师当作一生的事业,就不能被一时的暴利所惑。这些销售飞单的客户经理,如果是持证的理财师,应该受最严厉的纪律处分,吊销其持证人资格,因为其至少违背了以下的职业道德。

守法遵规 服务于金融机构的理财师,应遵守所属机构的管理规定和道德操作准则。销售非所属机构代理的产品,明显违反守法遵规的准则。

正直诚信 理财师向客户提供服务时,应遵守正直诚信原则,不得利用执业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销售飞单所获暴利,显然属于不正当利益。

客观公正 理财师在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时,应该从客户的利益出发,作出合理、谨慎的专业判断。销售飞单时没有考虑到无法兑付风险可能给客户带来的巨大损失,违反客观公正原则。

专业精神 理财师应该具有职业的荣誉感,共同维护和提高该行业的公众形象及服务质量。销售飞单的理财师虽然是少数,但已影响到大众对理财师群体形象与信任感,违反专业精神原则。

恪尽职守 理财师应对其向客户推荐的理财产品进行调查。销售飞单时没有对发行机构的背景与募集资金后的流向作调查,违反恪尽职守原则。

从业人员需求 篇7

关键词:调查分析,计算机技能培养,旅游业

0 引言

中国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与迅速腾飞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行业计算机应用的信息人才即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职前教育, 但与旅游业整体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个客观事实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 尤其是既掌握了较高的旅游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旅游信息化人才可谓凤毛麟角,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后劲, 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 使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在我国旅游业日渐崛起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院校都非常重视关于旅游行业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的职前教育, 旅游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也成为非常受重视的课程之一。但是, 正如所有的新生事物在发展之初都不可能绝对完善一样, 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旅游信息化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年轻的交叉学科, 目前, 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1 旅游业从业人员计算机技能调研现状与分析

针对目前旅游业从业人员计算机技能培养的不足[1,2], 笔者分别制定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调查问卷 (管理人员卷) 》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调查问卷 (员工卷) 》 (以下简称“管理卷”和“员工卷”) 投入旅游市场进行现状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有我院进入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实习的学生;国内各地区来我院参加总经理、部门经理或领班等各层次培训班的学员;南京金陵饭店、古南都大酒店、南京侨鸿皇冠酒店等多家五星级酒店员工。本文还采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手段, 试图获取旅游业从业人员从自身的角度看待就业环节和学校教学效果, 从中了解旅游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对教学质量的关键需求。同时, 也走访了酒店等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 了解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目的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 试图从中寻找契合点, 为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共赢提供参考。

本次问卷主要从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两个层面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在行业中各部门、各岗位的需求和实际现状作了相关分类调查, 主要包括管理人员自身的和对其管理下属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技能需求;普通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的计算机技能需求、计算机知识技能和学习情况等几个方面。此外, 我们还对问卷发放的企业覆盖面及员工基本学历分布等方面作了调查。现将统计的数据汇总、分析如下:

1.1 回收的管理卷所覆盖的单位和部门

如表1所示, 本次调研的酒店类别中基本覆盖面较为均匀, 调研的旅行社中也是国内和国际旅行社平分秋色, 而对于调研的景区景点中, 相对来说以5A级景区居多占了50%的调研比例。表2中给我们展示了调研对象管理人员所在的酒店或旅行社的不同部门和职位情况, 覆盖部门相对比较集中。

1.2 管理人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

从表3中可以看出, 目前, 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的认识能较为客观准确地反应出目前旅游业计算机技能需求的现状。其中, 调研项目为“所在部门的员工在工作中是否使用计算机”, 有50%的问卷结果选择总是使用;60.87%的管理人员认为计算机应用技能在其工作岗位上很重要;对于问题“贵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 需要重视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吗”, 60.87%的管理人员认为需要, 42.37%的管理人员认为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应达到熟练操作即可, 这一数据反映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熟练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53.06%的结果显示计算机应用水平高低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薪金的高低是有影响的, 但43.28%的管理人员认为目前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主要来自于自学, 另外有50.00%的管理人员对大专院校计算机教学能力的总体看法为一般, 这两项数据都充分暴露了我们目前对在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职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 值得我们深思和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应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提出措施与方案来进行改进。

1.3 管理人员对员工需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

众所周知, 管理人员对员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需求是我们旅游院校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很好的指挥棒, 很多院校都强调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见其重要性。表4中反映出管理人员对员工需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的具体要求, 从中可以看出旅游业从业人员需要不同程度的具备办公应用软件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计算机安全与维护、数据库的管理等应用型技能。

1.4 员工卷发放的企业及个人覆盖面

从表5中可以看出, 本次调研的旅游从业员工中72.45%具备大专或高职学历, 90.32%来自于五星的酒店行业, 这符合我院目前学生的整体就业状况, 有助于我院课题组结合调研结果和我院学生实际制定准确的计算机技能培养目标, 有助于改善过去的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转而更好地去提升旅游行业人才的计算机技能。

1.5 旅游行业员工对计算机技能需求

我们的调查问卷还从员工自身对行业的认知, 对其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做了相应的调查。从调研结果中, 不难发现, 在调查员工工作中所使用到的办公自动化软件, 排在前三位的是Word、Excel和PowerPoint。对于问题“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对于员工计算机能力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是能用计算机完成日常办公任务 (29.38%) 和熟练基本操作 (23.75%) ,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 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如何能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我们旅游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仍占据重要的位置, 不容忽视;熟悉本岗位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仅次于日常办公任务和熟练基本操作, 位列最迫切需求的第三位, 这与调查中75%的旅游企业已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十分一致, 调查中有多份问卷在选题之外专门附加了“需要有熟练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操能力”的建议。

1.6 旅游从业人员计算机知识学习情况调研

本文还对旅游从业人员计算机学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从调查结果来看, 40.87%的结果认为计算机操作能力求职过程中, 帮助较大, 而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认可率只有27.83%, 不到整个结果的三分之一;58.59%的调研结果赞同旅游业从业人员计算机水平需要达到熟练操作即可;对于调研项目为工作中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多来自于哪里, 38.98%的结果认为是学校所学, 可见, 职前的学校教育还是非常重要;在谈到在校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 超过半数的结果赞同适应社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更好地服务社会;对于在校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 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 26.87%的结果显示操作练习机会少, 缺乏实践环境, 这也为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旅游院校计算机技能培养的思考

本次调查问卷覆盖旅游行业各类企业, 人员分布结构合理, 对我院制定培养旅游行业中高级旅游人才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旅游行业各岗位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中熟练灵活的办公软件操作仍占第一位;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维护管理十分重要, 紧列其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熟练操作使用需求非常迫切;利用网络资源为企业进行客户服务和销售呈明显的上升。

目前旅游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旅游行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教学内容有所脱节, 针对性不强, 教学方式也不能完全令学生满意。老师很有必要定期到行业中适度实践, 了解一线需要, 提升教学与需求的契合度。

旅游行业是一个十分注重员工实际操作技能的行业, 计算机应用水平高低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薪金的高低会产生影响。就目前而言计算机理论和等级证书在行业中的就业竞争力作用一般, 切勿一味盲目地去以证书融通为突破口, 设计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不符合旅游院校人才的培养方案。

3 结语

本文充分全面的了解了我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的现状, 主要通过问卷的方式详细了解了行业的需求。研究表明行业的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通常需要计算机动手能力强、可塑性强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们旅游院校的问题表现在:行业需求定位不够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衔接有偏差, 旅游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 实训教学比较薄弱。我们可以从调研的数据中准确定位当前学校教学现状及预测将来一段时间本行业内各类岗位人才的信息技能需求, 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真正的弄清楚教师应该对未来旅游业从业人员教授什么内容来满足其未来的计算机技能需求。理想的旅游行业员工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职前培养的探索实践更应面向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 这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当然, 本文在研究工作中才刚刚开始, 还有许多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努力深入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姜漓.旅游院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1) .

从业人员需求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哈尔滨市餐饮业从业人员,将餐馆按经营场所面积(S)和餐位(N)的不同分为特大型餐馆(S>3 000或N>1 000)、大型餐馆(500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1.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是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经过5位专家审核,并反复修改产生。问卷包括三部分:即一般资料问卷、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问卷(10项)和培训需求问卷(10项)。

1.2.2 预调查

为考察问卷的实际应用性,保证问卷能更好的反应实际情况,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正式调查前,随机抽取200名餐饮业从业人员进行预调查。

1.2.3 问卷信度评价

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分别进行了Cronbach'a相关系数和评价者信度分析,结果各条目的Cronbach'a相关系数均在0.60以上,表明本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较好,预调查20份问卷,各问卷信度值在0.80以上,说明评定者信度较好。

1.2.4 问卷效度评价

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7]。分别对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分析,并且还做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很好的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Epidata3.1软件平行录入并逻辑核对,建立数据库,用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主要统计学方法是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特征

调查对象文化水平均以初中为主,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餐馆的初中文化水平者分别占各自被调查者的45.00%,71.81%,71.12%,58.27%;各型餐馆从业人员居住地除小型餐馆居住在农村的占的比例小以外,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餐馆从业人员居住在农村的分别占各自被调查者的41.28%,33.13%,45.69%;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从业人员月收入在1 000~1 499元的分别为占各自被调查者的48.75%、73.83%、58.62%、46.04%;抽取的调查者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结果提示本次调查被调查者文化水均较低,居住地以农村为主,同时月收入也均较低,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从业人员对卫生安全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表1)

2.2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购买新杀、新鲜的猪、牛肉;定型包装的调料、食品只要是在保质期内的就可以使用;厨房随时打扫卫生,保持清洁;给客人使用的碗筷洗过的就可以了;为了方便使用,厨房中消毒剂、洗涤剂应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凉菜间紫外灯需要一直打开着;工作中不慎手部受到外伤,用纱布包扎治疗后,可以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使用最新买进的原料,以前买进的留着备用;蔬菜类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是先挑选再切,最后再洗净;绞肉机、和面机因为天天使用,所以不需要天天清洗,定期清洗就可以了。

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较低(15.20%~79.25%),84.80%的人认为为保持厨房的清洁,厨房卫生要随时打扫,76.60%的人认为,为了方便使用,厨房中的消毒剂、洗涤剂应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除个极少几项正确率较高外,其余各项正确率均较低,可见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很低,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及其匮乏。(表2)

2.3 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需求情况

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的从业人员认为至今没有开展过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83.75%、84.23%、85.78%、88.49%;各型餐馆从业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95.63%、94.63%、91.38%、96.40%;餐饮业从业人员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在实践中演示,分别为70.00%、52.01%、61.21%、41.73%。(表3)

3 讨论

3.1 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了解水平亟需加强

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了解,除“猪、牛肉购买新杀、新鲜的”回答正确率为79.25%较高外,其余各项回答正确率均较低,其中正确率最低只有15.20%。调查结果显示,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非常低,无论是小型、中型、大型、还是特大型餐馆,其从业人员均严重缺乏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应引起有关政府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从业人员一定会参加单位组织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各类型餐馆从业人员的71.88%、82.21%、75.43%、76.98%,远远高出不确定、不会参加、听从领导安排几个选项;各型餐馆从业人员分别有90.00%、89.60%、90.52%、76.98人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此选项远远高于不需要、无所谓选项。以上两方面说明餐饮业从业人员有很强的获得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迫切需求,所以有必要对餐饮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3.3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需求情况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的从业人员回答至今没有开展过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90.00%、84.23%、85.78%、88.49%,说明餐饮业尚未重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也可能因该地区缺乏专业从事卫生安全知识教育的工作人员,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途径和方式两方面,被调查者更喜欢书籍和在实践中演示,提示我们在实际培训中应在下发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手册同时在实际场所给予演示。在实践中演示更加形象,印象更深刻,发放手册起到备忘作用,二者结合起来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培训的人员规模和培训期限方面,被调查者更倾向于人员规模小、时间期限短的培训,在培训效果上,人少、时间期限短的培训可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提示我们在实际培训时应注意培训的人员规模和培训时间期限。

参考文献

[1]王鹏.时勘培训需求评价的研究概况[J].心理学动态,19986,(4):36-38.

[2]杨杰.组织培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3:10-110.

[3]陈亚成.赵德明.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监控体系的建立[J].现代农业科技,2009,9:281-283.

[4]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9,1.

[5]刘焕文.董锐.浅析《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实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77.

[6]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组织编写.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培训手册[M]北京:民旗出版社.1998.243.

从业人员需求 篇9

一、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第一, 从政策上, 浙江省政府自觉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影视产业。影视产业发展较快且基础厚实, 加上浙江文化资源深厚, 发展影视产业有很好的基础条件。1999年浙江省委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2002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2003年6月, 浙江和广东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同年7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拟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和试点部门、试点城市改革方案。影视产业作为整个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 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突破口。2004年《关于加快浙江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影视企业主体资质准入条件、改革国有影视制作经营机构、拓宽影视业的投资渠道、培育交易市场、影视人才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的规划。在2005年7月《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和2006年7月《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的两大文件中影视产业都被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08年7月出台《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 (2008-2012) 》提出重视影视创作, 做大做强国有影视机构, 提升民营影视机构创作生产水平, 培养优秀影视创作团队, 支持影视基地建设, 努力使浙江省影视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 从影视运营主体看, 一部分是国有影视机构, 主要是电视台;另一部分是民营影视公司。根据浙江广播电视局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 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2座, 广播电视台66座, 广播、电视年播出能力分别达到63.75万小时和59.34万小时, 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分别为104套和111套。全省乡镇和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5.8%和87.4%, 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接近900万户, 入户率达到60%, 全省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37%和98.84%, 居全国前列。

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 民营“影视浙军”正在迅速的壮大。浙江省自2003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两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 一直把影视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新增长点。目前全省已拥有1个全国影视产业实验区、4个国家级动画产业教学研究基地。截至2009年2月, 浙江省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的机构442家, 其中民营企业397家, 占90%。全省影视公司总注册资本金由2005年的12亿上升到20亿元, 其中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公司48家。2009年上半年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现有入区企业达到293家, 入区企业影视制作总投资金额达5亿多元, 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

二、浙江影视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2008年北京电视节目发展论坛上华谊兄弟集团总裁在总结华谊这几年取得成绩时说电视剧制作人才是第一突破口。浙江省是影视产业发展重镇, 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据统计现有浙江省国有广播电视电影在编从业人员粗略估计约2.5万人左右。从民营影视发展看, 就浙江横店影视实验区而言, 截至2009年3月, 全国已有276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东阳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带动了当地各类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创造了2万余个就业岗位。横店以影视基地为基础, 以吸引剧组为起点, 筑巢引凤, 从2004年至今累计接待剧组500多个, 拍摄影视剧1.5万多部 (集) , 为剧组提供群众演员达380多万人次。按照工作的性质, 影视业人才可以划分为影视创作和影视市场管理两大类。影视创作类人员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术 (包括服、化、道) 、录音, 等等;影视管理人员包括:影视企业管理者、影视政府部门管理者、监制、制片人、发行人等等。表1以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两大招聘网站2009年8月11日浙江站为考察对象, 对影视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在考察众多公司所需职位中, 编导类依旧在市场上需求量最大。因为在这两大网站上发布职位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处于刚刚成立阶段或者是公司发展期, 公司需要大量的采编人员从事内容创作。但是相对于整个采编队伍来说, 采编人员还是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本文把制作类人才也归入编导类, 因为采编、后期制作两种职位同属于影视节目生产制作, 所以归于同一类别。第二类需求量大的演艺类, 演艺类属于变动比较大的一类职位, 而且需求具有临时性, 从人员需求发布上看所需的量比较大。还有一类是营销类, 这一类职位主要是开发市场, 所需的人员多, 对其能力的要求也高, 符合现今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从策划类岗位而言, 这一类人员的需求职位相对较低, 基本是策划和文案两种职位, 在浙江市场上策划人才的求职方式主要不是依赖于网络渠道, 更多的是业内人士的引荐。管理类人才需求要求比较高, 主要在工作年限和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在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增多, 市场需要一批既懂得影视生产规律又懂得影视产品市场管理阶层。一流的管理造就一流的企业, 这一批人才将带领浙江影视产业发展, 也成为浙江影视产业崛起的关键。相关各个职位的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

设置制片管理专业, 专门培养影视管理人才, 为了跟上影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动漫产业发展, 学校专门设立动画学院, 另外设立音乐学院培养音乐表演人才。课程设置上重点在影视专业课程上, 侧重技术层面的学习。学生满足于技术技巧上的要求, 即通常所说的“匠人”。非影视专业课程, 像美学、艺术学这样的艺术类学生的基础课没有得到重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

三、浙江影视产业人才供给分析

浙江影视产业发展迅速, 除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活跃的民营经济外, 浙江影视教育提供人才支持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中国的影视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影视高等教育。在浙江不仅有浙江传媒学院这样专门培养影视人才的高等学府, 还有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林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都设有新闻传媒类专业, 这些院校每年为整个浙江省影视产业输送大批人才。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 调查浙江影视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浙江传媒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广电总局主管的两所专门培养广播电视人才高等学府, 浙江传媒学院创建于1978年, 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 专业性很强。学校现有教学单位8个, 共有专业36个。学校现设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8个二级学院, 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动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工程等3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部分专科专业。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逾8800人。在浙江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都能看到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的背影, 浙江传媒学院成为浙江各大影视机构输送影视人才的摇篮。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学特点是:以广播电视制作专业为主体, 兼顾艺术创作与科研。学院所设置的课程是按照电视制作各个职能部门——导、表、美、录、摄、制——进行规划, 加上播音学院的播音主持人专业, 在专业设置上与电视台生产流程上职位设置是一一对应。从发展的倾向上看, 艺术类专业占主导。在管理这一块高, 这就使相应专业学生的根基很浅、视野狭窄。特别是管理学院的学生, 根本不具有高级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基本素养。从培养的角度来说, 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势必成为以后职业发展一种障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 重视理论的教学, 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创意能力不强。尤其是每年大规模的招生, 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够, 大班授课, 师生互动性差。因为是艺术类招生, 英语水平大多不高, 艺术类学生CET-4考试通过率很低。在当今市场发展趋势, 影视人才都面临市场残酷的挑战, 影视人才要求熟悉影视产业生产规律, 熟悉市场, 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浙江传媒学院专业性强, 在影视行业居全国前列, 但是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过分限制学生的发展道路, 阻碍学生专业的发展, 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浙江影视产业人才教育上, 其他院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的专业性强, 特色明显, 办学的实力强, 浙江其他的专业院校就逊色一些, 这些院校在培养学生要解决的难题是学生的影视语言能力培养足, 实践能力差, 上手慢。

四、总结

会计人员从业素质探析 篇10

1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1 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是会计人员在长期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是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与集体之间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1.2 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记账、算账能力。由于电算化的普及,会计人员还应具备电算化操作技术,以及预测、编制计划、分析和决策等能力,这些能力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增加利润。因此,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1.3 全面的文化素质

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加突出,会计工作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向单位经济预测、决策、控制等高端服务转变。因此,会计人员要精通各项知识,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以及人力资源等相关学科知识。

1.4 不断创新的文化素养

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新的生产力。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创新,给传统会计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使会计领域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产生变化。因此,会计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并根据经济活动的变革变化,创新财务与会计的模式,以适应经济发展。

2 影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因素

2.1 西方思想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为西方功利主义发展提供了社会现实基础。西方功利主义及价值观不断向中国社会渗透,强烈冲击中国人民的价值体系,其消极思想使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并呈现不良发展倾向。会计人员集体主义价值观弱化,功利思想不断加强,严重影响其从业素质的提升。

2.2 法律法规不完善

会计人员自制能力较为薄弱,且没有规范的法律监管和惩罚措施,导致其约束能力大大减弱。当企业的财务行为和会计法规发生矛盾时,经营者往往为获得经济利益,放弃从业素质,强迫会计人员违反会计原则,为自己谋取利益。再加上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为会计人员投机取巧创造可能性。会计人员有可能受利益诱惑,自行放弃职业操守,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利益。

2.3 部分领导者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受聘、受雇于企业领导者。因此,其地位具有从属性,虽然这种从属性要求会计人员要具有比以往更高尚的职业道德,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却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目前,企业内部部分领导者职业素质不高,为获取个人利益,利用职务之便,强迫会计工作者为自己谋取便利。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发生道德冲突时,就会面临两难选择,若坚持职业道德,就面临被辞退的危机。因此,部分会计人员在领导强迫下,放弃职业道德。

2.4 教育缺陷

教育缺陷是影响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学校教育片面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首先,在当前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课程缺乏,严重制约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次,参加工作后,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虽涉及职业道德等内容,但是,大部分企业很少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其流于形式。

3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3.1 完善企业监督机制

企业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控制。首先,可实行轮岗制度,使会计人员相互监督。其次,规范内审机构人员配置,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开展经常性审计工作。最后,完善奖惩机制,对损害公司利益,违反会计准则的从业人员,予以严厉惩处。

3.2 加强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要加强继续教育,为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供条件。首先,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或请著名企业家到公司做有关职业素养的演讲,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其次,财政部门要严格考核会计人员,对职业素养不达标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直到符合公司要求。

3.3 会计人员要学会自我修炼和提升

会计工作繁琐,其业务要求高,对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日常核算工作要求较高。因此,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改善其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会计人员要积极参与企业的培训教育,或自行到企业外进行学习。此外,也要加强自身和内部工作人员的交流,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那里学习实际工作技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进一步深入,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和社会对其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从业素质现状,并提出提高会计人员从业素质的措施和途径。

澳门博彩从业人员的喜与忧 篇11

澳门人逾两成在赌场打工

眾所周知,在过去葡京赌场时代,澳门给人的印象是“欲望之城”的负面形象,在赌场“搵食”的人,往往被市民用有色眼镜看待,甚至冠以“人肉吸烟机”、“短命鬼”、“滥仔”,甚至 “黑社会”身份。当时的澳门年轻人也不屑於入赌场打工,可以说,絶大多数的澳门人為了洁身自爱,寧可打工厂工都不愿踏入赌场半步。

但自从第一间美资赌场─澳门金沙娱乐场开张,带来一种强烈的娱乐休閒、自我享乐的形象,其绚丽的博彩景观,无以比拟的震撼观感和吸引力,让朴实的澳门人惊诧不已。而这些美资赌场所抛出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及推出高薪资、厚福利的举措,吸引了大批澳门居民趋之若鶩,甚至在赌权开放后的两三年内,相当多的银行职员、警员、文职人员、家庭女性,以至於青年学生纷纷加入博彩行业。据了解,澳门从事博彩业的人员由葡京赌场时代的不到1万人,数年间翻了数倍,澳门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逹6.5万人从事博彩业,约佔澳门整体劳动人口的25%。

毫无疑问,作為澳门的龙头產业,博彩业為澳门带来了庞大经济收益,為本地一部分居民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质素,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到目前為止,澳门博彩行业是仅次於政府公务员的稳定且高收入行业,澳门中下层的薪资约由4000至9000元左右的约佔50%,而荷官的薪资大约由13,000至17,000不等,荷官的上司监场主任和经理的薪资由20,000至30,000元不等。根据澳门统计局数字显示,2010年澳门博彩从业人员月收入中位数逹12,000元,当中赌场荷官、巡场、筹码兑换员等前线人员月收入中位数逹13,000元,远较整体行业中位数9000元高出很多。

曾从事庄荷工作20餘年、现职监场经理的陈先生,他形容赌场就像个大染缸,可见尽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踏码仔、公关、司法警察、赌客、三教九流……应有尽有。这种工作虽然看透人世间负面的一面,但“食得咸鱼抵得渴”,在赌场工作可得到其他行业所不可能有的高收入,只要你是生活方式“正常”的人,除可以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给家人之餘,每年还可存到一笔可观的储蓄。他自言现在每月收入3万元,感到很满足了。

博彩从业人员广受困扰极需社会关注

一般人都认同的是,赌场工作的收入固然较外界高出一大截,但在其表面风光无限的背后,所需面对的工作环境、轮班制度,以及工作模式单一等影响,又岂非每一位博彩从业员所能承受的呢?澳门博彩企业员工协会2009年所完成的“博彩从业员压力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近八成员工感到工作压力大,有部分更以赌博、酒精,甚至毒品来缓解压力。亦有研究指,由於赌场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单一,工作时间日夜颠倒,造成八成从业员处於亚健康状态,容易出现疲劳、睡眠障碍、精神紧张、精神萎靡,甚至造成头痛、肩颈痛等慢性病癥。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业界人士如荷官、监场保安等曾因肩颈、背部、关节等痛症而长期依赖物理治疗。

另一方面,博彩前线从业员尤其庄荷,还面对来自赌客的压力困扰。“一些赌客如果输了钱,我们笑一笑,他们会以為是在取笑他;要是我们面无表情,他们又会埋怨我们给脸色他看。”一位荷官说,有的客人输钱后心情不佳,会向庄荷发洩,曾有庄荷被客人“闹到喊”;有的客人赌输了,更责怪是庄荷累事,把杯子的水泼向庄荷,有的甚至向庄荷吐口水……很多新入职的荷官都有抵受不了压力而哭的经歷。但因為澳门各娱乐场推行“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公司员工上下一致不敢,也不容许与客人发生任何争执。所以为了一份工作,很多打工一族只能忍气吞声,甚至要忍辱赔笑。

每逢新赌场开张,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家庭妇女加入荷官队伍,这些女性劳动力,有的文化程度不高,有的要照顾年幼子女,有的是刚取得澳门居民身份证的新移民,為了这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她们不得不聘请外籍家佣打理家务及照顾婴幼儿。赌场内日夜颠倒的轮班制度、烟雾瀰漫的工作环境,或多或少地对这些女性员工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而且对家中婴幼儿的安全与成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据业界人士透露,有很多基层父母双双从事博彩业,而将子女的教育工作假手於补习班或家庭佣工,一家人能坐下来好好倾谈的机会少之又少,若要好好地教育子女,更是谈何容易?

至於从事博彩前线工作人员的社会认可性又如何呢?澳门市民由赌权开放初期对博彩前线员工的艷羡情感已逐渐退却,取而代之的是对该特殊行业工作的反思。换言之,人们对他们(尤其荷官)的定位是:没有文化、读不成书、贪钱、爱慕虚荣等等负面感观,这些社会成见无疑让广大博彩从业员饱受精神压力!

一入赌场深似海,青年人过早进入赌场工作,他日想转行的机会很微,首先要视乎其个人的工作能力及决心,其次应聘的公司也会担心求职者的诚意,怀疑习惯了赚取高收入的他们难以接受数千元一个月的工作。这也是社会有识之士一直所担忧的。

澳门病态赌徒一半為行业工作者

由於赌场属於人力密度非常高的行业,加上24小时营业,除了参与赌枱工作的荷官、监场主任、监场经理之外,非赌枱工作的有监场保安、角子机技术员、账房、公关、清洁等,故一间尚具规模的赌场最少需要数千名员工方能运作。澳门政府规定某些特定前线行业,特别是赌场需求大的荷官只能由本地居民担任。可以说,只要是有澳门居民身份证、学歷中学三年级以上、刑事纪录证明无任何案底、无传染性疾病(包括乙肝),在接受三个月的有关博彩密集训练后,几乎都可成為一名职业荷官。

虽然庄荷的基本工作是洗牌、派牌和计算筹码,且属於面对客人兼要处理巨额金钱的工作,加上且害怕算错赔率,从而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及心理压力很大。有些庄荷不懂紓压方式,在“朋辈”的影响下以赌博、酗酒、滥药等方式逃避减压。张先生年前高中毕业,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下定决心加入博彩业,遂抱著满腔热忱报读博彩技术学校课程,成功获聘為庄荷。他坦承像他这样高中毕业直接投身博彩业的年轻人大有人在。很多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凭工作经验学会了博彩的规律,都会小赌怡情一番,有不少朋友先后染上赌瘾,最终欠下一笔“巨债”后,求助家人帮忙还债;亦有朋友走投无路不惜走上犯罪歧途,在工作期间偷窃筹码,“上得山多终遇虎”,最终被发现而前途尽毁……

虽然澳门每间赌场有絶对高端的监察系统,赌场里的寸金寸土都不离摄像镜头的跟踪,这些监察系统既是监视客人的一举一动,同时也对员工发挥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但赌场员工监守自盗的案件仍然时有发生。

“有关荷官偷筹码、赌败自杀等报导只是冰山一角。有部分人出事后,公司怕影响声誉而没有公开。每间赌场可说鱼龙混杂,当中难免会有害群之马,选择鋌而走险。而且,只要你一习惯了偷钱,就会一直偷下去。”一名赌场保安主任透露。

软件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研究 篇12

1 软件从业人员的特点

1.1 年轻化

软件是靠知识的创新生存的,软件产品实际上就是软件人员用他们的智慧灵感进行的创造性劳动。人的最佳学习年龄和最佳创造年龄为25-45岁。所以竞争激烈的软件产业也要求软件企业保持其人力资源队伍的年轻化,以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

1.2 总体文化素质高

软件企业是高技术企业,这一特征要求其员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许多国际巨型软件企业同政府、高校联合培养软件人才。而高等院校计算机类的毕业生成为各类软件公司招聘新员工的最大来源渠道。

1.3 学习能力强

软件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教育背景、很强的学习经验、方法和学习能力。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和软件工具的快速推陈出新使得软件人员拥有的知识很快被淘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他们才能保持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竞争能力。所以他们对学习有自身内在的动力。

1.4 自主性较强

知识型员工的高素质水平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倾向于拥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而且创造性的劳动必然要求工作方式和工作过程的自主性,限制和干预会影响和限制软件人员能力的发挥和灵感的产生。

1.5 工作期望值高,成就感强

与一般的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获得成就、实现自我是他们参加工作的首要目的。

1.6 高流动性

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发展的、有挑战的工作,获得一份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报酬是他们选择职位的重要因素。流动对于软件人员来说是一种学习和充实自己的方式,因为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环境从事不同的软件开发工作对在短期内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软件从业人员的绩效考核

鉴于软件人员以上特点,对软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特点。软件企业的绩效考核应该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完成对软件人员的考核。通过绩效考核使他们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绩效评估也能给他们指出确定的发展方向。

2.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应把各项指标与企业的目标战略紧密结合,并且要平衡好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1]。

2.1.1 业绩指标

由于软件人员有很强的自主性等特点,所以对软件人员考核时不应过于看重软件技术人员工作的形式,应把他们的业绩成果纳为重要的考核指标:项目计划完成率、设计的可生产性、运行质量、计划完成率、开发过程规范符合度等。

2.1.2 行为指标

对于软件人员工作行为的评估,可以从主动性、服从性、责任心、协作精神、工作合理性、纪律性等方面进行考评。

2.1.3 能力指标

普通软件人员的能力指标包括: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计划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技能、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对于软件项目管理者能力指标还有领导控制能力、决策能力、指导帮助下属能力、组织能力、员工管理能力等。

考核的目的不同,考核所采用的指标体系(见图一)也有所区别。如果要考评技术人员过去特定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现,考评指标体系主要为业绩指标和行为指标;如果考核目的为员工前程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应包括业绩指标、能力指标和行为指标。

2.2 绩效考核的过程(见图二)

2.2.1 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项目主管与员工的意见能达成共识,项目的目标与全体员工的努力方向就会取得一致,这样才能在全体员工的一致努力下,共同达成项目的目标。在绩效计划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形成绩效计划文档与选择确定考核指标。

2.2.2 绩效实施

在绩效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要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沟通并对绩效计划不断的调整,使得员工能够根据自己的绩效信息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绩效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管理者需要在员工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地掌握工作进展情况,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遇到的困难,协调团队中的工作。

2.2.3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可以由员工评估、主管评估和对照评估三个阶段组成,三个阶段的有效组合,可以避免矛盾、增进沟通,对改善员工绩效、开展下一轮的绩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2.2.4 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及应用

绩效考核实施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如何将绩效评估的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行为的结果告诉员工,并使员工得到激励[2]。绩效评估的结果可用于员工培训与发展的绩效改进计划,强化优势,用于激励机制,保存绩效评估的结果可对员工的晋升提供依据等。

3 实例分析

例如:某软件项目开发组有主管2人,软件开发人员7人。对其软件员工考核指标的选择如表一所示:

在项目开发中期,依照表一的考核汇总表,由员工相互评估和主管评估得出以下考核结果:A:2人;B:3人;C:2人;D:2人。中期考核结束后,把考核评价结果汇总,并把相应的评价结果反馈给各员工,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善。项目完成后,根据考核步骤,对项目人员进行了最后的考核,最终评定结果如下:A:3人;B:4人;C:1人;D:1人。由此可见,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能够使员工根据反馈的考核结果调整状态,改正不足,获得进步,效果比较明显。

软件公司可以把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年终奖金的依据。按照A、B、C、D等级依次给予不同的奖励,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员工应予提拔,例如晋升为项目副总管,这样不仅能够留住员工而且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要对其进行惩罚,如辞退或者调入其他非重要部门。

绩效考核过程中应注意:绩效考核必须和激励挂钩[4],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满足软件人员的自我实现和成就感。绩效考核管理不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它是一项长期的管理手段,需要将其制度化。

4 结束语

对我国软件人员的管理进行研究并根据我国软件从业人员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考核,不仅能够促使我国软件人员不断进步、提高整体素质,而且使得软件公司、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更加有效,同时能够促进软件企业效率、效益的提高和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软件行业的发展促使我国产生了众多的软件从业人员,文章在探讨软件从业人员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软件从业人员的业绩考核方法,设计了人员业绩考核体系指标以及考核的过程,并用实例说明如何对软件人员进行考核。

关键词:软件人员特点,业绩考核,考核过程,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谢晋宇,吴国存,李建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加里·德斯勒(Gray Dessler).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侯光明,李存金.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李德路.试论软件人员的组织与管理[J].企业经济与管理,2007,(6):125-126.

[5]万江平.软件人员能力成熟度模型及评估框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16-18.

上一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下一篇:砼裂缝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