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2024-08-08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共15篇)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二,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五,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制度

一、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未取得前述有效证件的人员不得上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否则,不得继续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并按要求调离其工作岗位。

四、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五、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对德、能、勤、纪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2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是国家授权和规定的一项预防性公共卫生服务, 体检工作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卫生安全和安定问题, 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经过分析, 总结出从业人员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 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更不知道从业人员无健康体检合格证上岗是一种违法行为;二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 工作更换频繁, 业主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减少费用成本, 常以更换照片、涂改姓名等违法手段制造假健康体检证;三是有些从业人员明知自己有不能从事食品服务行业的疾病, 采取让别人替检的方式, 使得患有疾病人员能够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极可能通过污染食品, 将疾病传播给消费者;四是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往往只组织部分从业人员体检, 而对流动人员、临时工、新招聘人员不报检。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没有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 他们中的患病者, 带菌 (毒) 者作为传染源接触广大消费者, 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对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加强现场健康证明查验等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

2.1 设计目标

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 强制性要求从业人员每年接受身体检查, 筛查是否有妨碍公众健康的疾病, 在取得合格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从事该项工作。为了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全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 我们建立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平台, 实现了对从业人员信息的全面管理, 推动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规范化。

2.2 设计原则

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协议和接口的原则, 确保系统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采用国际通用的软件开发标准和开发工具, 确保系统的开放性和较高的可维护性;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充分保护现有软硬件和数据资源。

2.3 体系结构和技术特点

采用以C/S模式为主体的体系结构。界面框架、模块应用程序采用Delphi7.0工具进行开发。系统功能强大、稳定、操作方便;数据库端充分利用了sql server 2000的特性, 利用存储过程实现了大量业务处理逻辑的封装, 利用触发器维护了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2.4 外部接口

软件接口可将数据输出到Excel或Access等, 或从这些格式的数据文件中导入数据, 从而使用户有更大的灵活性。

2.5 运行环境

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选用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 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vistar系列。

3系统功能

3.1 体检登记

登记体检人员的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行业、身份证号等) , 主要包括个人登记和集体登记。支持第二代身份证自动识别登记, 读取个人信息, 无第二代身份证的人员可用摄像头进行现场拍照, 这就避免了假冒体检的现象发生。登记完成后打印体检条码, 根据体检信息导向单及条码上标明的体检项目及检查地点进行体检, 使受检者对体检进程做到心中有数, 使整个体检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从根本上清除了混乱拥挤、等待往返的现象。

3.2 体检收费

能根据本次体检的条码号, 自动定位到相应的体检项目来完成收费。包括个人收费和集体收费, 支持现金、支票、免费等不同收费方式。

3.3 健康体检

完成登记并交纳费用后, 就可以进行健康体检, 体检完成所有项目:体征 (心、肝、脾、肺、皮肤) 、X线胸透或胸部拍片、大便培养 (痢疾杆菌、伤寒)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HAV-IgM、HEV-IgM) 、公共娱乐场所加测HIV抗体、主检医师意见等。

3.4 体检结果录入与复核

能对录入的结果与项目中预定义的参数进行比较决定本项目体检结果是否合格, 且由于是通过条码管理和默认结果设置, 可以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提供数字化仪器接入接口, 同时根据体检要求, 可自由设置复核项目。

3.5 健康证打印

体检合格就打印健康证。

3.6 数据统计、领导综合查询

可以按行业类别、工种、行政区域、体检日期来查询统计健康证的发放情况, 查询条件可以随意组合, 统计过期健康证数据、操作人员工作量等。

4系统特点

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 (1)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系统采用现场登记、拍照, 现场采集信息, 不用贴照片, 避免了冒名顶替现象发生。 (2) 该系统最大的好处是人员信息查找方便, 只要登记过, 即可根据姓名、体检时间、健康证号、单位名称等其中任一条件就能查出信息, 且统计非常方便。该系统的应用不但方便了群众, 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健康体检工作规范有序。 (3) 快捷方便的录入操作界面, 能快速地录入体检档案的明细内容, 特别是支持第二代身份证自动识别登记是该软件的一大亮点, 大大减轻了录入人员的工作量, 缩短了登记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4) 体检终述、建议的自动生成。体检终述、建议是体检报告的核心内容, 也是提高体检工作效率的瓶颈。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模板设计功能, 使体检终述和建议能够自动生成, 从而大大提高体检工作的效率, 缩短体检报告输出的周期。 (5) 强大的体检报告管理功能。体检报告是体检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 本系统能快速生成完整、全面的体检报告。 (6) 极好的适应性。为了能够适应不同体检中心的不同需求, 系统的许多功能都可以灵活设置, 包括体检科室、体检项目、各种模板、报告格式等。

5实施效果

该系统的实施帮助我中心建立完整、优良的质量体系自动化运行方案。实现了体检全过程的质控管理, 对整个体检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 使体检工作开展的更加有序、高效, 解决了代体检的问题, 各类复杂体检报告自动生成功能, 明显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多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提供质量统计报表, 使数据变成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决策人处, 以便更快更好地制订决策。

总之, 通过该系统的实施, 笔者深刻体会到, 把健康体检工作的内容融入到计算机管理中, 使整个体检工作建立在信息管理平台上, 充分提高了管理水平, 并为工作带来了高效率、高质量, 降低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运行成本, 使体检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为我中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7.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管理 篇3

1 体检单位的管理

目前,从业人员体检的工作基本上是由各地疾病预防部门承担,但各地体检部门的医疗设备条件悬殊,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参次不齐,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区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该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具备检测肝炎、痢疾、伤寒、肺结核、皮肤病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有专门的体检组织、配备相应的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检单位的管理,对不具备条件的单位暂停或者取消其对从业人员体检的资格。同时还应当看到仅由疾控中心一家承担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是不够的,为方便群众应允许其他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如医院有更完备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医疗技术力量,甚至还成立了体检中心。这样既能避垄断之嫌,又能由竞争而提高体检质量和服务态度,且能方便群众。

2 确定体检对象和体检周期

我国的卫生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作了具体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参加工作。《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也规定了为顾客服务和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为体检对象。此规定比较明确但有些遗漏,比如生产经营单位的技术人员和超市的管理人员虽然不是每天在一线生产或销售,但他们会经常深入车间检查、指导工作,对产品和顾客会有较多的接触,所以也应确定为体检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规定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方可参加工作,并且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规定了不同的体检时间,即旅店业、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其他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由于体检时间不同,随之也出现一些麻烦和矛盾: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大型超市食品组和非食品组人员的工作不定期的调整;食品和百货混卖的小商店,均有可能造成一部分人员漏检。建议制定一个统一的期限,避免漏检的发生。

3 体检项目和体检质量的管理

各地对从业人员体检的检测项目不一致,随意性较大。一般比较重视对病毒性肝炎的检测,而对肠道带菌、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等项目的检测重视不够。这样的体检,难以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是健康合格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笔者认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项目包括:胸部X线透视(必要时拍片)、肝脾触诊、皮肤检查、粪便检查、肝功能和甲肝、戊肝等检测项目,体检单位不得随意减免检测项目。笔者建议应制定一个全国性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具体项目、体检收费标准、体检评价标准等。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提供一个透明度高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是一个社会性的服务工作,体检工作质量关系到社会的卫生安全和安定问题。实际工作中,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该做的检测项目没有做,规定检测的疾病漏检,经常影响到体检结果的正确评价。笔者认为,要提高体检质量,体检单位要保证给体检工作相应的投入,主要是资金投入、人员投入、设备投入。只有投入有效的资金、完善检测设备,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体检质控制度和控制系统,才能有效保证体检工作的高质量。

4 从业人员应体检人数和调离岗位的问题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往往只组织部分从业人员体检。而对流动人员、临时工、新招聘人员不报检。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没有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他们中的患病带菌者接触广大顾客,应加强对从业人员及负责人的卫生知识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并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加强现场健康证明的查验工作力度。从而防止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的疏漏,真正达到从业人员100%的体检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都明确规定了对体检不合格人员进行调离,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痢疾患者及带菌者、伤寒患者及带菌者、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和其他有妨碍公共卫生疾病等。加强执法力度确保从业人员人人持有健康证,并及时查访体检不合格者是否调离岗位,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安全卫生的服务。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目前的从业人员体检状况,必须从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抓起。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强化卫生意识,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使广大业户与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使其懂得上岗前健康体检是法律规定的,业主及从业人员必须自觉地遵守《食品安全法》,积极、主动地参加健康体检。(2)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从业人员体检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中小型食品企业上,增加监督频次,尤其在健康证的检查中,必须认真仔细,做到人证相符。对于无证上岗人员及有制造假证现象,依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条款,对经营者和个人进行处罚。(3)加强对从业人员体检的档案管理工作。对餐饮企业要逐户建档,对从业人员体检情况登记,使管辖区的监督员对此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更换、随时体检、随时登记,严格把住无证上岗关。健全企业自身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让经营者清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是利己利民的事。(4)卫生体检部门在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要做到底卡、照片与本人相符,控制好每一体检环节,杜绝替检现象,发现患有禁忌证的人员要及时、准确地调离与核实,确保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严密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孙建云,陈晓华,孙雷.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意义和重要性[J].职业与健康,2004,20(12):77-78.

[2]张进.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4,(1).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4

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培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三、聘请卫生监督所管理人员,不定期对酒店餐饮、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学习有关卫生管理,卫生法律、法规等卫生知识,提高卫生安全素质。

四、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卫生监督所举办的卫生知识培训班学习,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五、每月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1次,对不能达到卫生安全要求的人员实行停岗培训,待合格后再行上岗。经培训仍不合格者予以劝退。

六、每年举办一次卫生知识的竞赛,强化职工的卫生意识。

七、凡参加卫生知识培训的人员,一律按时参加卫生知识培训,不得缺席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5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业务技能培训,合格者并 持有效健康证明方可上岗,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四、新上岗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上岗前进行相关的食品知识、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五、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不能佩带首饰、假发、假睫毛、假指甲、戒指、喷洒香水、化妆、涂抹指甲油;离开工作岗位时,更换下工作服,不得将工作服穿离工作岗位;工作服及工作帽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干净无污垢。

六、上班时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嚼口香糖、进食、及烟,私人物品、食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七、必须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常洗澡、换衣、修剪指甲、洗发,做到个人仪表整洁。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6

为了保证公司员工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同时控制员工的个人卫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污染食品,特制定本制度。

1、公司全体生产和销售一线的员工(包括临时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指定医疗单位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2、卫质部负责建立和保管全体员工的健康档案,并负责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3、凡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肠伤寒及其带菌者、细菌性痢疾及其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手外伤未愈合者等,不得参加直接接触食品加工,痊愈后应经体检合格方可重新上岗。

4、生产人员进入加工车间必须穿戴干净的工作服、鞋和帽,不允许化妆、戴首饰、手表等,每天更换清洗工作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生产车间负责对本车间员工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凡发现或报告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必须调离与食品接触的岗位。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无锡市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公共场所等行业的工作服务人员 (简称从业人员) 。自2002—2008年7年间有176 511名从业人员接受了预防性健康检查。

1.2 方法

市疾控中心每年在对全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格检查时, 按统一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进行, 检查项目主要有询问传染病史、一般体格检查 (心、肺、肝、脾听诊、触诊) 、皮肤、胸透、肝功能、HBsAg检测 (包括乙肝二对半) 、肠道带菌检查等, 重点针对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 (包括病原携带者) 、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相关传染病 (简称“五病”) , 检查结果逐项填入统一的健康检查表, 查出的阳性患者及时登记上报、存挡备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患病情况

7年中共检176 511人, 占应检人数的98.24%, 其中患“五病”人员4703人, 罹患率2.66%。其中病毒性肝炎 (包括病毒携带者) 罹患率2.62%;菌痢、伤寒 (包括带菌者) 罹患率分别为0.01%、0.03%;活动性肺结核罹患率0.003%, 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罹患率0.004%。在4703例罹患者中, 以病毒性肝炎 (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占92.6%) 病例最多, 占总比例的98.30%, 其次依次为菌痢、伤寒、肺结核及皮肤病 (表1) 。该结果说明, 本市从业人员仍是相关传染病传播中的高危人群, 其感染率相对之高, 预示着我市从业人员相关传染病 (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的防治工作仍面临着艰巨任务和重大挑战。

2.2 职业分布

受检的176 511人中, 从事饮食、食品加工、食品商业 (销售) 等从业人员有73 624人, 患病1832人, 五病罹患率为2.49%;从事旅馆、浴室、商场、娱乐服务等行业的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有102 885人, 患病2871人, 五病罹患率为2.79%;经统计学处理, 两人群五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9, P<0.01) 。从事公共场所等行业的人群其五病罹患率明显高于从事食品、餐饮等职业的人群。究其原因, 一方面, 本市现况公共场所等行业的从业人数相对较多, 加上流动性大, 更换频繁, 受检人员明显增多, 由此相关传染病的阳性检出率也就增高。另一方面, 卫生监督部门对公共场所行业中查出的五病罹患人员, 其执法力度、管理措施等不够严密 (不象食品等行业, 发现一个, 调离一个) , 故造成了此行业中传染源的隐患累积。

2.3 性别分布

受检对象中, 男性患病1182人, 五病罹患率1.70% (1182/69 369) ;女性患病3521人, 五病罹患率3.29% (3521/107 142) ;两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1.71, P<0.01) , 以女性五病罹患水平为高 (表2) , 这可能与女性在行业的从业率多少及抗病能力相对低下直接有关。

2.4 年龄分布

受检的从业人员人群中, 21~30岁年龄组患病有2416人, 五病罹患率为3.67% (2416/65 837) 。该结果大大高于其他各年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7.93, P<0.01) (表2) 。从中说明, 中青年21~30岁这个年龄层次, 正处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最活跃时期, 极易感染所致。

3 讨论和小结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204-01

我从2004至今,一直从事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证明的发放工作,从事十二年,我也可以说是目历了这些年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一些过程,也知道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谈及我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问题前,我们得先了解清楚为什么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健康体检的重义何在,以及多久需健康体检一次的相关问题。

一、为什么进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

依据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质量,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预防性健康检查是指对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有害作业人员、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学生等按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所进行的从业前、从业和就学期间的健康检查,自1995年6月2日起执行。

二、进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重要意思?

1、卫生监管部门定期开展对餐饮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专项整治工作。对无证上岗人员实施责令限期改正的行政处罚。执法人员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寓服务于监督之中,耐心进行卫生法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2、为保证广大消费者行使监督权,卫生监管部门应要求从事餐饮、理发、浴池等服务行业的人员在工作期间佩戴健康证。3、经营者和服务人员要明确持证上岗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参加每年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三、从业人员是几年必须健康检查一次?

是每年必须检查一次。

依据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必须接受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明。

2、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法人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建立从业人员知识培训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四、通过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知识的一些了解,下面对我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如下:

1、各项目体检医师专业技术能力普遍不强。由于疾控中心是我国卫生服务系统中的公益事业单位,其主要承担疾病的预防、控制与卫生检查的工作,且具有较强专业性,因此,、部分领导将疾控中心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疾病的防控工作中,对于疾控中心卫生科的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缺乏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现有卫生科人员大多均是工人编制,且学历较低,其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习惯并不能满足实际从业人员体检工作的具体要求。

2、由于受经验与年龄的限制,现阶段疾控中心卫生科部分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服务意识,这为疾控中心的前线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3、从业人员对健康体检的相关制度和法律依据不清,自觉每年健康体检意识差,抱着能省则省,能逃就逃的狡幸心理。当监管不到位时就愿自觉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我对2013至2015年3年做了如图统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年的从业人数在逐年增加,但某些从业数不升返降,如公共场所业从2013年的590到2015降为405,食品业则是成起伏性,2013年的849到2014年1159再到2015年降为最低665。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从业人员对健康体检相关制度及自觉性都不够的同时,在监管上也存在着薄弱之处。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9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凡在本单位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所有餐饮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本制度自2013年9月1日实施。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0

一、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有计划地到法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

三、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核实人员名单,制定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对即将离岗的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组织其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体检的,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需要复查的,应如实告知员工本人,并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进行复查或医学观察。

六、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安监和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七、在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危害因素严重超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接受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企业申报检测、组织员工体检、委托医疗机构服务等活动的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诊断报告;

4、对职业危害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置记录。

5、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九、对员工要求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企业应予以提供。员工离开企业时,可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企业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企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一、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企

业按有关法规规定执行。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1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按照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和知识面宽的旅游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增强学生素质、拓宽专业口径。必须将旅游理论教学和旅游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的了解旅游业社会实际状况和旅游实践工作。另外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旅游实践能力。

我国旅游教育事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现有旅游院校1346所,在校生56.95万人。包括中等职业学校648所,旅游高等院校683所。另有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75所,在校生1272人;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16所,在校生100多人。我们用了近30余年的时间,构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一、国内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1.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欧美、日本的相关资料显示,欧美、日本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日本大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采取社会和企业合作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在著名的日本立教大学学生不但理论知识丰富,而且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原因正是由于其旅游管理教学采取了这种培养模式。他们聘请了相关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来担任学生的教学指导老师,不仅如此他们还挑选了一些相当出色的一线人员组成专家组参与旅游管理的理论教学及实习指导工作,这些一线人员深知现时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可以很快更新旅游书本理论知识。欧美一些国家也是采取这种将旅游管理学校教学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结,教学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国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在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很少在研究中把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引入旅游管理教学中并且使之常态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教育与专业技能的矛盾、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问题始终未能很好的解决,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行业需求差距、与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等旅游管理教育要求等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旅游教学工作中的这些不足之处导致了许多科班旅游专业毕业生没有能够成为旅游行业中的管理精英、主流人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很好的一种途径就是聘请旅游一线人员参与旅游教学是。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外聘请相关一线人员参与旅游管理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由于身份和年龄的差距,与学生之间有一些距离障碍,很多时候不能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由于没有经过正式的授课培训和学习等原因,一线人员对学生的心理、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另外在课程、课时、方法、模式上都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学校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进一步拉近学生与外聘人员间的距离,成为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

聘请一线人员参加理论与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在具体操作中认真思考。

从教学效果来看,大专毕业的从业人员讲课的组织性和逻辑性与本科毕业的从业人员相比差一些。所以在聘请一线人员参与教学时,以本科以上学历为宜。在旅游局工作的本科人员效果最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讲课的语言组织性、逻辑性、生动性很强,讲座的实际效果非常好。二是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他们,手头有大量的一手资料,讲课的实质内容丰富,说服力很强。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有计划的让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拓学生的视野。

聘请一线人员参与旅游专业教学时,应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从学生进入校门起就开始做一点旅游相关的专门讲座,不仅有利于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情况,也有利于坚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一开始就找准学习目标,做好准备考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导游证等证件,以便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聘请一线人员参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可选择在学校教室进行或是在室外进行,选择教室做讲座,主要内容是关于理论方面的。而室外教学的地点可选择酒店、旅行社、景区等地,边看边讲。不但能改变理论与实际脱节这一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旅游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能普遍提高旅游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并且能够提高就业率。有利于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2013年在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健康检查的辖区托幼机构的食品从业人员,共1 627人。

1.2检查项目询问既往史(主要传染病史)、内科、皮肤病(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X线胸部透视主要检查活动性肺结核;采集粪便进行伤寒、痢疾菌培养;血清学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甲型肝炎抗体(抗-HAV)、戊型肝炎抗体(抗-HEV)、梅毒(TP)等。

1.3方法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市卫生局制定的“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的要求“炊事人员上岗前须取得《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检查项目和内容按照《管理办法》和《细则》的要求执行。测定血清中ALT活力,ALT<40 U/L为正常,ALT≥40μ/L判为异常,ALT异常的从业人员抽取静脉血检测抗-HAV和抗-HEV,以排除肝脏疾病, 抗-HAV和抗-HEV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TP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男性从业人员加淋球菌检测,采用分泌物涂片法。如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则发放健康证。女性从业人员滴虫、淋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测,由辖区的妇幼保健院负责完成。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传染病检出情况1 627人中,传染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梅毒)总计检出8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49%。其中梅毒阳性检出率和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较高,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检出率较低,没检出伤寒/痢疾、淋病。4年来,传染病的检出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见表1。

2.2不同属地从业人员检查合格情况2010—2013年检查1 627人,总合格率为99.81%(1 619/1 627),本地和外埠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

2.3不同属地从业人员ALT异常检出情况4年间共检出ALT≥40 U/L的有61人,其中本地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4.09%;外埠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3.6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不同性别食品从业人员ALT活力检出情况ALT活力总异常检出率为3.75%,各年度男女性ALT活力异常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3。

3 讨 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安全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令第76号),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工作人员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在岗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方可上岗工作。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是反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工作人员的健康和一些传染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儿的健康[1]。4年来,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传染病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和定期年度健康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检查结果显示,2010—2013年检查1 627人中,传染病检出8例,检出率为0.49%,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传染病在托幼机构的传播流行。

ALT异常者暂缓上岗,必须进一步复查,2010—2013年间虽然检测出抗-HAV(0.06%)、抗-HEV(0.06%)的总检出率较我区1992年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检出率 (分别为72.62%、5.93%)[2]有明显的下降。昌平区为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低流行区,究其原因,与近年来甲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群众防病意识的增强有关,与饮食、饮水的卫生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较好有关。与全国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3]相符,但是也不容忽视。经复查检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1例,均被辞退;其余的复查结果正常,经询问病史可能与感冒、服药、劳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这与2005年海滨区报道的结果相似[4]。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要应用行政手段,干预高危从业人员的漏检现象,对发现的阳性患者无论是何种行业或职业都要认真管理[5]。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设置健康检查项目和内容,对2010—2013年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查1 627人,传染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梅毒)总计检出8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49%。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增高,检出率为3.77%,其中该地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4.22%;外埠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3.64%。结论 该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均有传染病病例检出。证实上岗前及定期的健康检查非常重要和必要。今后应继续把好健康检查关,保证从业人员真正做到健康上岗。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3

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按时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有效《健康证》和《餐饮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杜绝先上岗后体检。

2、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并将调离工作岗位。

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依法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本岗位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规范操作。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内,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制售工具、戴口罩,不得用手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用后的操作工具不得随处乱放。

5、工作人员操作前,以及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严格按规范洗手并消毒。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4

一、凡在学校从事直接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的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包括管理员、厨师、采购员、库管员、清洁工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食堂从业人员采取竞聘上岗制,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续聘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上岗期若患不宜从事食品工作病症者,要立即停职接受治疗,直到经健康检查合格方可再回原岗位从业。

三、坚持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并与从业人员签订相关合同和责任书。

四、食堂从业人员有传染病或家族有传染病史的不得聘用。食堂从业人员发生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时,须立即脱离工作岗位,等治愈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学校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信息档案,包含健康证、健康检查相关材料、合同等。

六、学校要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对从业人员每天进行晨检,详细填写《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登记表》,发现问题,及时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

七、要求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随时保持食堂清洁卫生。从业人员要坚持做到“四勤、四不、四要”:

1.“四勤”:勤洗手洗澡,勤理发剪指甲;勤洗衣服;勤换工作服、帽。2.“四不”:不将非食品加工制作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带入操作场所;不在工作时赤脚、穿拖鞋、背心;不留长指甲、不涂染指甲、不戴饰物;不在工作期间吸烟饮酒。

3.“四要”:上班时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加工制作食品和配餐操作时要戴口罩;直接入口食品要用专用工具拿取;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接触不洁物后,均要用肥皂及流水洗手并消毒。

八、建立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制度。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一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培训内容落实,并认真作好培训学习记录。

九、坚持每训必测制,凡培训后都应及时组织考核,凡不及格者,进行补考。如补考不及格,不予聘用。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在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 检查内容和方法

1.2.1 检查内容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中指定的体检项目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采用统一的职业健康检查表, 内容包括病史记录 (职业史、既往史急慢性病史、生育史、烟酒史) 及症状 (神经系统、视觉系统、耳鼻喉、口腔、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骨关节等) 问诊, 检查项目有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B超、肝功能、血常规 (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尿常规、高仟伏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等。

1.2.2 诊断标准

肺功能判定标准[3]: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数 (FVC%) >80%为正常, 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数 (FEV1%) >70%为正常。高血压判定标准[4]:采用1999年WHO/ISH标准, 收缩压 (SBP) ≥140 mm Hg和 (或) 舒张压 (DBP) ≥90 mm Hg。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标准[5], 糖尿病患者是指空腹血糖≥7.0 mmol/L或正在接受降糖药物治疗者。

1.3 质量控制

为了规范我中心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我中心将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纳入了实验室资质认证管理, 定期及不定期地对检查程序进行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各种疾病及单项指标异常检出人数和异常检出率。各危害因素统计指标按人次计算。数据处理使用SPSS 13.0软件。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2年共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有4 469人, 其中男性3 359人, 女性1 110人;年龄为16~63岁, 平均年龄 (32.84±6.9) 岁。

2.2 从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高温、苯系物、锰、汽油、粉尘、铅等。其中以接触锰为主的人数最多 (1 063人) , 占总检查人数的23.79%;其次是接触汽油为主的人数 (960人) , 占总检查人数的21.48%;接触无极粉尘为主的人数 (957人) , 占总检查人数的21.41%;高温623人, 占总检查人数的13.94%;接触苯系物611人, 占总检查人数的13.67%;有机粉尘212人, 占总检查人数的4.74%;铅34人, 占总检查人数的0.76%;氨9人, 占总检查人数的0.20%。

2.3 职业性损害检查结果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4 469人中, 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其中检查701人有1项或多项的结果异常, 异常检出率为15.69%。检出职业禁忌证21人, 接触锰、有机粉尘、汽油、氨作业人员未发现职业禁忌证。见表1。

2.4 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情况

在参加检查的4 469人中, 异常检出率最高的是血压异常, 占30.03%;其次是尿常规异常, 为9.67%;其他有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异常率为8.23%, 血常规异常率为6.76%, 血糖异常率为6.17%, 肝胆B超异常率为5.86%。见表2。

2.5 不同职业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

高温作业的从业人员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8.96%, 高于其他从业人员的患病率 (χ2=400.75, v=7, P<0.05) ;有机粉尘作业从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8.02%, 高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 (χ2=86.78, v=7, P<0.05) ;有机粉尘作业从业人员血常规异常率37.74%, 高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 (χ2=562.29, v=7, P<0.05) ;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糖尿病、内科常规异常、肝胆B超异常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糖尿病=0.01, P>0.05;χ2内科常规=3.21, P>0.05;χ2肝胆B超=0.00, P>0.05) ;高温作业的从业人员尿常规异常率高于其他行业的患病率 (χ2=135.66, v=7, P<0.05) ;有机粉尘作业从业人员ALT异常率高于其他行业的患病率 (χ2=100.56, v=7, P<0.05) ;有机粉尘作业从业人员X线胸片异常率高于无机粉尘从业人员患病率 (χ2=32.48, P<0.05) 。见表3。

注:“-”代表未检测。

3 讨论

职业健康检查是应用医学临床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群体进行筛选性的医学健康检查。目的是早发现个体与职业病危害接触有关的健康损害、职业病、职业禁忌证, 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是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和方法[6]。同时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为早期发现和诊断职业病损害提供科学依据[7]。

从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来看, 昌平区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汽油、高温、苯系物、锰、粉尘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定期安排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本次职业健康检查涉及多个岗位、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从业人员,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有4 469人, 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 其中检查701人有1项或多项的结果异常, 异常检出率为15.69%。检出职业禁忌证21人。检查中发现高血压检出率 (30.03%) 最高, 其次是尿常规异常检出率 (9.67%) , 这是否与职工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建议通过各种途径, 如内部网络、宣传栏、定期知识讲座等方式, 在职工中反复开展职业健康教育, 帮助职工不断接受职业健康相关知识, 正确认识职业健康监护的作用, 认真对待职业健康检查, 杜绝缺检和漏检,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行为方式, 加强营养, 加强锻炼, 提高自身抵抗力, 降低致病因素的危害[8]。

参考文献

[1]丁莉.浙江省桐乡市职业病危害企业工人上岗前体检结果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0, 28 (3) :168.

[2]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

[3]GB/T 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S].

[4]WHO-ISH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corrma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Hypertens, 1999, 17:15l-183.

[5]WHO.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S].Geneva:WHO, 1999.Availableat:http://www.staff.ncl.ac.uk/philip.home/who_dmg.pdf.Accessible in Jan 2005.

[6]李德鸿, 江朝强, 王组兵, 等.职业健康监护指南[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7, 25 (9) :23.

[7]郑士长.职业危害企业工人上岗前体检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07, 9 (3) :37.

上一篇: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书下一篇:社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