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从业人员(精选12篇)
食品从业人员 篇1
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 应用身份证读卡器读取健康检查者的基本信息, 全部检查窗口通过扫描身份证提示健康检查者的信息并将检查结果确认到系统内;同时打印条码, 使用唯一性条码进行血液检验和大便检验, 血液检验用读码器读取编号,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将检验结果自动通过数据接口转到系统内, 使整个预防性健康检查形成一个整体流程, 经过收费审核后, 可以打印PVC卡的健康证。将技术创新与开放、灵活性的结构设计融为一体, 我们应用了一个全面价值体现的管理系统, 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 它的优点介绍如下: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个强大的自定义平台、系统管理员可自行定义修改, 能够很容易地建立和保持体检中心对于平台的独特需求, 系统不需要重新编写执行程序即可升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基于Microsoft的COM+技术开发的, 其设计大大提高了程序升级的方便性和可行性, 有效的避免了全面升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数据丢失问题。技术层完全独立分离于商业规则层和数据库层, 使得开发和维护工作能够完全隔离、独立进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性价比代表了查体系统产品的新典范, 它更容易实施、校验、确认、维护, 因此在其产品周期内TCO也大大降低。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体检中心的管理人员、商业部门的管理者、QA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授权人员提供了《操作员功能项定义》的工具, 这个工具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 既不需要软件供应商的参与, 也不需要程序员进行编程, 自主修改定义自己的工作界面和功能项。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系统核心提供了内置的数据跟踪功能。这些增强性的工具包括了集成的电子记录管理模块, 该模块存储了一个具体分析测试中所涉及的所有体检中心资源的完整审核记录, 这样也可确保体检中心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开放的技术标准和强大的集成能力可以很方便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实时的、有意义的分析智能信息, 分析仪器和胸透工作站等所有的外部数据通过内置的数据捕获模块捕获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为使用平台的各个科室提供数据。
科学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及时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更新软件, 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简洁、智能的查体系统。我们将以完善客户体检中心的规范性, 提高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效率性, 保证体检中心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我们软件开发的宗旨。
疾控中心数据比以往更需要进行严格审查, 成为严格的体检中心规范要求的管理重点, 在有些情况下, 这些数据甚至会引起法律纠纷。而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成为重中之重。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 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要求越来越普遍。通过实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配合适当的控制管理能够很容易地满足这些卫生部管理规范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 是自动保存电子记录。批次编号、质量指标、操作人员、时间、授权人以及电子签名这些信息都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系统还包括测试结果、仪器和所有样品的移动信息。这样就能够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质量跟踪标准准则。同时, 公司或研究机构对数据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需要通过系统实施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安全性的电子数据管理的关键是对各种因素的监控, 包括严格的用户访问规则, 文档和数据修改控制、审核跟踪和口令的安全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保留了整个样品, 在体检中心内部流转的全部过程, 以及每个过程的详细情况, 这样当检测数据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及时的追踪到错误所在及原因。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可以充分满足体检中心信息管理的需求, 将体检中心与客户的整个组织结构完美融合, 同时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通过安全权限管理控制及满足体检中心管理规范的需求, 实现了体检中心的自动化, 并且易于使用。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设计可使体检中心人员获得最新实时的信息。体检中心的每位使用者都有着唯一的信息要求, 根据使用者的职务和正进行的实时工作的不同去获取各不相同的数据。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就是为此而设计的。由于每位使用者的授权水平和工作角色的不同, 控制台对每位使用者而言是具有智能提示和内容提交的操作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在每个用户的桌面上都可以看到, 该工具极其有用, 因为它可以通过用户设定的要求自动管理样品流程。
控制台可以看作是一个菜单系统, 对每位使用者都有着严格的访问权限限制, 作为一个个性化和实时的系统, 它可以随时通知使用者关于样品状态、待处理的工作、不合要求的结果、提示等信息。
这样就减少了向系统查询任务和状态的工作, 减轻了系统的负荷。控制台的主干和分支根据使用者的角色进行设计定义。双击控制台的某个分支可以调用一个LIMS请求程序, 从中可以看到各种运行状态和数据。
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控制台,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自动传送工作信息和任务管理警示, 比如"提示我所有指派给我需要测试的样品"或"当样品不合格时提示体检中心管理者"。这些显示信息不断刷新以便使用者的职责和任务处于实时监控状态。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健康查体解决方案管理系统, 它较好地遵循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有关规定, 不教条、不因循守旧, 出色地完成了健康查体的数字化超越。它涵盖了健康体检的整个过程, 能满足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需求, 既灵活安全又专业智能, 顺应了卫生监督行业信息化向“高性能”、“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应用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 减少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质量, 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我国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 人民群众对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食品生产、服务业把就业前的预防性健康查体作为招收员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范围和人数。面对日益增多的工作数量和不同的健康查体要求, 原来采用的传统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人工操作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效率低下, 手工、半手工报表, 一些人为的差错和疏漏难以避免, 对实施科学管理造成障碍, 同时大量被检查人员的健康检查原始资料在保存和查阅历年的健康检查资料都有很多麻烦, 纷繁复杂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程序大大降低了监督力度和执法效能。
关键词: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安全
食品从业人员 篇2
一、食品从业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二、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三、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陕西省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四、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
五、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培训方式以集中讲受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七、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当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会计人员;提高素质;加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83-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相应的经济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财务工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笔者是一名税收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发现当前一部分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好的,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但还有很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为此,笔者进行了了调查。
1 会计人员现状分析
笔者对某一个税收管理区182户企业的会计人员学历、年龄、性别、是否兼职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182户企业中有101人为女性,81人为男性;专职会计126人,兼职56人,大专以上学历65人,中专及高中学历83人,高中以下学历24人,拥有中级职称的8人,,初级职称22人,高级职称无;50岁以上53人,40-50岁48人,40岁以下71人。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这100多户企业的会计人员中,女性会计人员基本上占了一半多,中高年龄段的会计人员占了大多数,低学历、低职称的现象严重,会计兼职的行为非常普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会计工作属于非体力劳动,同时在企业内部又属于管理者的角色,历来成为女性择业的理想工作。所以在当前会计人员的构成比例中,妇女占了大半片天。
(2)企业对会计岗位的定位错误。长期以来,财务工作在部分企业里形同鸡肋,有些企业经营者重生产轻财务,把财务工作视同简单的记账,对财务人员要求不高,使财务人员成为账房先生,成为企业的钱款的收付者。
(3)会计人员中师徒相授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会计人员本身就不是学会计专业的,而是根据老的会计人员依样画葫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所以然,在工作中碰到些新问题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处理会计分录。
(4)会计人员的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当前,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而一个企业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会计这个重要角色,所以导致在有些经济发达的局部地区,会计人员一下子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使得会计人员兼职现象非常普遍。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往往喜欢使用老的会计人员,尤其是一些新办的企业,企业经营者为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往往对有工作经历的会计人员信任有加,对新手不予使用。
(5)刚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择业要求相对较高,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去工作。这使得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更加紧缺,也是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得不到明显改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会计人员素质的不高,对企业本身,甚至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得到验证:
(1)有的企业核算工作不健全,惯做假账,欺骗银行,应付税务。使得会计工作的诚信原则丧失;
(2)有的企业法人因偷税罪锒铛入狱,才如梦初醒,企业的财务工作原来是这样的糟糕,因会计人员的失误才导致自己法网难逃;
(3)有的企业涉税成本居高不下,其中原因是因为企业会计人员不懂国家相关政策,补罚税款现象非常突出;
(4)社会经济秩序几经整顿,但大的涉税案件依旧不断产生,有的甚至波及全國,查办这些案子,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为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3 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提高当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中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相应措施:
(1)继续严格执行会计人员执证上岗制度。会计人员执证上岗是《会计法》所要求的,也是长期以来,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行,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会计人员的从业标准也应不断提高,所以不断提高会计行业从业标准,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2)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淘汰机制。在提高会计人员从业标准的同时,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对那些明显不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实行淘汰,这样更能激发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学习,杜绝有些会计人员“一证在手,一世不愁”的荒谬想法;
(3)逐步探索代理建账、会计人员委派制。在会计人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代理建账不啻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这些中介机构本身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要进一步发挥他们的行业优势,在促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作用;
(4)不断加强执法力度,打击企业做假账,骗取信贷资金,偷税、骗税行为,使企业的经营者从根本上扭转对会计工作的错误认识,加强法制观念,支持会计人员诚信做账,真实核算;
(5)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国家财政部门应切实承担起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根据不同的形势,开办各种不同的培训班,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能力;
(6)要形成社会合力,改善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全社会都应尊重会计人员的工作,广大会计人员也要彻底摒弃人身依附的观念,树立依《会计法》工作的思想,依法记账,诚信从业。
参考文献
[1]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2002.
[2]张磊,陈伟.略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问题[J].财会月刊,1999,(08).
食品从业人员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表的设计和调查方法
制定统一的一般食品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6道从业过程中常用的食品卫生标准问题, 试卷由卫生监督员统一发放、回收, 食品从业人员采用闭卷方式答题。调查对象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一题不计分, 满分为16分。
1.2 调查对象
按照经济发展状况将北京市海淀区辖区分为内城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三种区域,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各区域内随机抽取餐饮、食品经营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各15家, 其中每类抽取大、中、小型企业各5家, 共125家企业, 对其食品从业人员进行调查。
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 应用One-Way ANOVA对各组得分的均数进行比较, 应用x2检验对各组构成比进行分析比较, 检验水准α=0.05, 以上数据分析均用SPSS 11.0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805份, 收回有效调查表78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7.14%。在调查到的782名食品从业人员中, 男性380人, 女性402人, 其中食品零售业从业人员278人, 餐饮业307人, 加工业197人, 被调查者年龄在16~57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8.74±9.37岁。 (表1)
总体来讲, 不同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 (P=0.00) ;餐饮业与加工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零售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低于餐饮业和加工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 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人员素质分析
2.2.1 生活背景分析
调查到的食品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村生活背景为主 (62.02%) 。城市生活背景的食品从业人员得分高于农村生活背景食品从业人员, 并有显著性差异 (P=0.001) 。
2.2.2 食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分析
总体来说, 不同行业食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有差别;其中食品加工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于零售业 (P=0.004) , 且有显著性差异;零售业食品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于餐饮业 (P=0.000) , 且有显著性差异。
2.2.3 不同年龄段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知晓情况比较
各年龄组食品卫生标准得分, 其中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与50岁年龄组之间食品卫生标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0和40岁年龄组食品卫生标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0和40岁年龄组食品卫生标准得分高于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与50岁年龄组, 并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2.4 不同行业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知晓情况比较
被调查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平均得分为7.84±2.15;总的来说, 不同行业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02) , 其中餐饮业和生产加工业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与餐饮业和生产加工业食品从业人员相比食品零售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得分低于前两者, 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03, 0.004) 。
3 讨论
3.1 人员素质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现阶段食品从业人员学历主要以初中及以下为主 (54.7%) , 其次为高中或中专 (39.1%) , 大专及以上仅占到6.2%。不同行业食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差别, 其中食品加工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高于餐饮业食品从业人员, 而餐饮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高于零售业。
3.2 食品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各行业食品从业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年龄主要在20~40岁。在监督工作中, 应主要选择30和40岁的食品从业人员担当食品卫生管理员, 并通过强化培训, 使其食品卫生标准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 并通过企业内部培训机制带动企业整个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
3.3 食品卫生标准知晓情况
总的来说, 餐饮业和生产加工业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标准的知晓情况好于食品零售业从业人员, 调查到的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平均得分为7.84±2.15分, 而问卷的满分为16分, 所得平均分未及问卷的及格线, 表明现阶段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标准的知晓情况较差, 需要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食品卫生标准宣贯对策。
4 对策
4.1 加强岗前培训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 食品从业人员大多数受教育程度所限, 文化基础水平较低, 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法律意识淡薄;另外, 食品卫生标准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内容多、技术性强, 不可能仅仅依赖从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就完全掌握其中的重点。因此, 必须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 经常性地强化巩固, 才能使其知晓基本的卫生知识, 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 形成正确的健康服务行为。
4.2 严把培训关
现阶段卫生体制改革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各有偏重, 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在疾控中心进行, 但多数培训流于形式, 食品从业人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食品卫生知识及标准, 给监督所后续的监督执法以及日常培训带来很大困难, 非常不利于地区餐饮业整体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 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带来食品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 卫生行政部门应与疾控中心搞好沟通, 并抽查培训情况, 对不合格者应及时通报疾控中心再次进行培训, 另外, 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借鉴公安交管部门的考试方法 , 由计算机随机生成题库, 采用现场上机考试的方法, 杜绝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不达标。
4.3 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对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要注重效果因材施教。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工作年限较低的从业人员要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应灵活多样, 能够引起从业人员的兴趣, 如技能操作演示、看录像、参观等, 从而避免从业人员觉得单调、枯燥乏味等, 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4.4 开展针对性培训
缩短对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的周期, 最好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每年1次的卫生知识和标准培训, 加强卫生知识教育和卫生行为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卫生知识水平, 促其改变不正确的卫生态度, 可以将初次参加培训者和再次参加培训者分开, 将餐饮业、加工业和食品经营业不同行业人员分开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应有相应的侧重, 将相应的卫生知识能与日常工作联系起来, 以便使从业人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自觉执行和维护卫生法规及相关卫生标准要求。
4.5 建立食品卫生标准宣贯的长效机制
对于大型的企业选年轻 (30岁和40岁年龄组) 、受教育程度好食品从业人员担当食品管理员并明确其职责, 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制, 通过定期加强对食品卫生管理员的培训, 促进企业内部培训, 使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标准知识得到进一步更新, 从而带动企业整体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对于规模较小的单位, 应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 加强对食品卫生经营单位的业务指导, 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一般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标准的知晓情况, 为食品卫生标准的宣贯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淀区辖区内城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三种区域餐饮、食品经营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各15家, 对一般食品从业人员应用统一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调查问卷进行测试, 并对测试得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北京市海淀区现阶段食品从业人员以青壮年为主, 不同年龄段和生活背景食品从业人员素质有差别, 不同行业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标准的知晓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岗前培训严把入门关, 缩短后续培训的时间间隔并根据不同的行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后续培训, 以食品卫生管理员为中心建立食品卫生标准宣贯的长效机制。
食品从业人员 篇5
A、降级处分 B、撤职处分C、刑事处罚 D、开除处分
2、下列(ACD)行为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
A、食品生产 B、初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套 C、食品流通 D、餐饮服务
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有(ABCD )。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B、食品安全标准制定C、食品安全信息公布D、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是(ABCD)。
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 B、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C、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D、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5、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ABC)
A、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B、立即停止生产
C、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D、不用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6、食品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ACD)等部门共同公布。
A、认证认可监督管理B、工商行政管理C、卫生行政D、农业行政
7、进口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BC)。
A、出口国标识B、中文标签C、中文说明书D、英文说明
8、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ABD ),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A、隐瞒 B、谎报 C、向媒体报道 D、缓报
9、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ABC)。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ABCD)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外贸从业人员职场英语需求分析 篇6
【摘要】外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场英语有其特殊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结果总结了外贸企业对从业人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具备外贸知识;具备通用英语应用能力和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知识面广泛,综合素质高;做人讲诚信,有道德。学校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手段与方案。
【关键词】外贸行业 职场英语 国际贸易 行业英语 人才培养
随着地球村概念的普及,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产品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而英语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的公用语言,所以外贸工作人员要想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英语是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以港口为依托,重点发展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等蓝色产业,主要出口的产品有农产品、石材、铁矿石,煤矿、镍矿、锰矿、五金等。在对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调查中发现,入职已久的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比较过硬,但英语水平也就仅仅局限于少数的专业词汇和一些最基本的英语表达,在跟合作已久的客戶交流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但如果是新的客户,交流起来又会比较费力,所以普遍感觉自己的业务发展受限于自己的英语水平;而新入职的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毕业生对所从事的行业又不熟悉,所学的英语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与所从事的行业吻合度也并不是很高,感觉也比较吃力。
一、外贸从业人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英语基础
能看懂信用证和往来邮件,能用英文填写单证和回复邮件。外贸从业人员需要能用英语表达公司经营的产品,基础生产工艺,推销信函,交流谈判等,并且掌握展会英语,谈判英语,电话英语,接洽英语,合同英语,单证英语,商旅英语等。外贸从业人员对职场英语的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异。因为外贸职场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外贸职场英语是以普通英语为依托,但又有其自身的专业性,只有掌握普通英语的基础知识,同时精通专业词汇,才能在职场上得心应手。其次,外贸职场英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外贸过程中,很大的精彩之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应用语言这一方面。再次,外贸职场英语还有不相关性的特点。在与客商的交往中,通常会谈及很多专业的知识,但如果我们与外商一起去餐厅吃饭,或在车上刚刚接到客人或带客人去某地游览风景,聊的多是与业务不相关的东西。所以平时要关心诸如地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体育、历史典故等等,这样才能与客商轻松交流,对方也会更愿意与你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一些看似与外贸没有直接关联的知识内容,却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为你挣得主动的商业地位。在对外贸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外贸公司对新入职的毕业生有特定的要求,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要具备一定的外贸常识,这是从事外贸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并了解日照外贸行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和发展趋势,在某些场合下能自己做出宏观判断。
2.毕业生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英语通用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尤其是流利的口语,同时还要具备在职场上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要掌握所要从事领域的行业英语中的专业词汇、各种场合下的常用表达法,实现校园英语与职场英语之间的衔接,缩短毕业与就业的瓶颈。
3.毕业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广泛阅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4.毕业生要具备综合的素质。要善于与人交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同时要善于处理分析问题,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做出清晰有效的判断和决策,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独挡一面,同时又不失团队合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二、高职院校可以从对外贸从业人员的职场英语需求分析中得到一些启示
1.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了解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确定切实可行的 培养目标,设定合理的学习课程,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编写实用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有用的知识,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拿来即用的知识,降低毕业后知识的淘汰率,使学生毕业就能顺利就业,缩短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
2.继续扩大订单式培养,企业委托式培养的规模。除了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为学生制定专业性强的行业英语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过硬,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和学生要到委托行业去顶岗实习,亲身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人才需求,做到边工作边教学和学习,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实现用人单位、学生和教师的三赢局面。
3.学校在培养学生时,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平时要多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与队员分工合作。
4.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具备再高的技能,如若不能做一个有德之人,根本不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要充分注重到这一点。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之外,更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讲诚信,学生才算是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陈夏南.交际法与英语口语教学环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金星晖.影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5.
食品从业人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鞍山海地连大酒店、鞍山恒泰酒店、鞍山华世博际餐饮部等6家饮食行业新雇佣的、未接受过卫生知识培训的从业人员350名。本次共调查新员工350名, 其中男145名, 女205名, 年龄17~27岁, 其中16~19岁106名 (占30.3%) , 20~24岁147名 (占42.0%) , 25~27名97例 (占27.7%) ;文化程度为初中129名 (占36.9%) 、高中 (中专) 206名 (占58.9%) 、大专15名 (占4.3%)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调查分2次进行, 由鞍山市健康教育所培训部设计制定统一的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岗位、文化程度等一般项目和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等掌握情况 (测试得分) 。首次调查前, 由培训教师将调查表分发到参加培训的350名员工手中, 详细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要求等, 采取闭卷形式, 由调查对象独立、真实地填写调查表后, 在课堂上统一回收;首次调查结束后, 将调查表中各题目按统一标准评分, 并对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测试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然后对新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 并依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培训, 选用鞍山市健康教育所编写的《2011年卫生监督防疫培训教材》, 培训20学时;培训结束后再次进行调查 (测试) , 就参加培训的员工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和重点培训内容等掌握情况进行测试, 按统一标准评分及评价。
2 结果
2.1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前情况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前, 共测试与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有关的卫生知识题20道, 与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有关的卫生知识题30道;按标准答案和判分标准评定, 平均得分49.4分, 其中<39分70名 (占20.0%) , 40~59分165名 (占47.1%) , 60~79分81名 (占23.1%) , ≥80分34名 (占9.7%) ;文化程度和年龄偏低的男性员工其卫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更差。见表1。
2.2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后情况
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后, 共测试与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有关的卫生知识题40道, 与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有关的卫生知识题60道;按标准答案和判分标准评定, 平均得分79.7分, 其中<39分21名 (占6.0%) , 40~59分66名 (占18.9%) , 60~79分159名 (占45.4%) , ≥80分104名 (占29.7%)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掌握卫生知识的程度均显著提高, 与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前比较有显著变化。见表2。
3 讨论
3.1 开展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的意义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甚至生命安全, 有针对性地开展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和定期的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卫生素质, 而且对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减少食源性疾病, 可起到重要作用[2], 也是帮助食品从业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准则、贯彻《食品安全法》[3]、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有效方法。
本调查结果表明, 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在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前, 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等掌握情况很差, 测试平均得分仅49.4分, 不及格者占67.1%、优秀者仅占9.7%, 尤其文化程度和年龄偏低的男性员工其卫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更差, 提示开展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非常有必要。实施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后, 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的卫生要求等卫生知识有了充分了解, 测试平均得分为79.7分, 不及格者仅占24.8%、优秀者占29.7%, 而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员工掌握卫生知识的程度均显著提高;此外, 新员工们对留长发、留指甲、带戒指、不穿工作衣帽上岗等不良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在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的错误操作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食品安全法》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也有了深入了解。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对饮食行业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卫生知识, 建立正确的卫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3.2 建议
(1) 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教育有关规定, 确保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的明确要求[4], 对食品行业和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 h, 每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 h的集中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达到基本掌握与本人工作有关的食品卫生法规、标准和卫生知识。在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要进行复训, 采用定期举办培训班的形式, 以保证现有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每年都轮训到, 新招员工必须在上岗前进行培训。 (2) 在确保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全员参加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健康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抓好重点人群的培训。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或单位的法人、厂长、经理等负责人是培训的重点, 只有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领导提高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水平, 才能带动其单位整体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 才能让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自觉执行食品安全法规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 (3) 充分运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手段, 努力提高培训效果。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 以讲课、录像、挂图、图片、幻灯、案例、具体操作来进行直观的培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贴近现实, 使从业人员通过观看影碟、图片、照片及实物等达到一定的视听刺激, 加深印象, 从而更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提高培训质量。
总之,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提高鞍山地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
摘要:目的:评价笔者所在所培训部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鞍山市6家酒店新雇佣的350名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 并就员工接受健康教育培训前后对有关食品卫生知识和卫生法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350名从业人员掌握食品卫生知识的程度与培训前相比均显著提高。结论: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效果显著, 是帮助食品从业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及贯彻《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孙琳, 范苏芸, 周洁.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9) :216.
[2]吴坤, 孙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出版社, 2007:442.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GB14938-2009.
食品从业人员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2013年在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健康检查的辖区托幼机构的食品从业人员,共1 627人。
1.2检查项目询问既往史(主要传染病史)、内科、皮肤病(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X线胸部透视主要检查活动性肺结核;采集粪便进行伤寒、痢疾菌培养;血清学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甲型肝炎抗体(抗-HAV)、戊型肝炎抗体(抗-HEV)、梅毒(TP)等。
1.3方法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市卫生局制定的“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的要求“炊事人员上岗前须取得《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检查项目和内容按照《管理办法》和《细则》的要求执行。测定血清中ALT活力,ALT<40 U/L为正常,ALT≥40μ/L判为异常,ALT异常的从业人员抽取静脉血检测抗-HAV和抗-HEV,以排除肝脏疾病, 抗-HAV和抗-HEV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TP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男性从业人员加淋球菌检测,采用分泌物涂片法。如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则发放健康证。女性从业人员滴虫、淋球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测,由辖区的妇幼保健院负责完成。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传染病检出情况1 627人中,传染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梅毒)总计检出8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49%。其中梅毒阳性检出率和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较高,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检出率较低,没检出伤寒/痢疾、淋病。4年来,传染病的检出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见表1。
2.2不同属地从业人员检查合格情况2010—2013年检查1 627人,总合格率为99.81%(1 619/1 627),本地和外埠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
2.3不同属地从业人员ALT异常检出情况4年间共检出ALT≥40 U/L的有61人,其中本地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4.09%;外埠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3.6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不同性别食品从业人员ALT活力检出情况ALT活力总异常检出率为3.75%,各年度男女性ALT活力异常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3。
3 讨 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安全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令第76号),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工作人员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在岗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方可上岗工作。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是反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工作人员的健康和一些传染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儿的健康[1]。4年来,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传染病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
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的上岗前和定期年度健康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检查结果显示,2010—2013年检查1 627人中,传染病检出8例,检出率为0.49%,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传染病在托幼机构的传播流行。
ALT异常者暂缓上岗,必须进一步复查,2010—2013年间虽然检测出抗-HAV(0.06%)、抗-HEV(0.06%)的总检出率较我区1992年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检出率 (分别为72.62%、5.93%)[2]有明显的下降。昌平区为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低流行区,究其原因,与近年来甲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群众防病意识的增强有关,与饮食、饮水的卫生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较好有关。与全国甲型肝炎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3]相符,但是也不容忽视。经复查检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各1例,均被辞退;其余的复查结果正常,经询问病史可能与感冒、服药、劳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这与2005年海滨区报道的结果相似[4]。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要应用行政手段,干预高危从业人员的漏检现象,对发现的阳性患者无论是何种行业或职业都要认真管理[5]。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设置健康检查项目和内容,对2010—2013年昌平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查1 627人,传染病(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梅毒)总计检出8人,平均阳性检出率为0.49%。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增高,检出率为3.77%,其中该地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4.22%;外埠从业人员总检出率为3.64%。结论 该区托幼机构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均有传染病病例检出。证实上岗前及定期的健康检查非常重要和必要。今后应继续把好健康检查关,保证从业人员真正做到健康上岗。
食品从业人员 篇9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抽取2013年5— 月到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部分从业人员1 200人作为调查对象。
1. 2方法参照Manning等进行的国内外同类研究资料, 得到问卷雏形, 在广泛回顾文献且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表,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 由调查对象匿名独自填写, 进行现场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而未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主要考虑到调查现场从业人员的流动性。
1. 3内容1一般人口学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岗位、工龄、收入状况等; 2食品安全相关知识: 包括卫生法规、餐具消毒、食品加工、食品保存、加工操作与食物中毒的关系、食品变质与食物中毒的关系、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以及获得知识的途径等在内的30道问题, 将每题的正确答案赋值1分, 答错或不答者计0分, 累计得分定义为知识得分, 满分为30分; 3食品安全相关行为: 包括食品经营生产点的设置、设备、可能影响被调查对象对食物中毒发生的个人行为和技能以及是否定期到疾控中心体检培训等在内的15道问题, 将每题的正确答案赋值1分, 答错或不答者计0分, 累计得分定义为行为得分, 满分为15分; 4食品安全相关态度: 包括个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对食物中毒发生的态度以及对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发生措施认识的态度等在内的12道问题, 每题规定5、4、3、2、1五个评分等级, 分别代表非常积极、积极、中性、消极、非常消极, 合计每题的得分后再除以问题总数, 得到态度得分。
1. 4统计方法数据输入Epi Data 3. 1数据库, 用Excel 2003、SPSS 19. 0和SAS 9. 1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运用趋势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 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 获得有效问卷1 100份, 回收率为91. 7% ; 合格问卷1 082份, 合格率为98. 4% 。1 082名被调查者中男性474人, 占43. 8% ; 女性608人, 占56. 2% 。汉族者居多, 为1 008人, 占93. 2% 。食品从业人员的年龄以20 ~ 29岁者居多, 为560人, 占51. 8% ; 其次是20岁以下和30 ~ 39岁, 分别为209人和205人, 分别占19. 3% 和18. 9% 。食品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居多, 为633人, 占58. 5% ; 其次为高中或中专文化, 为355人, 占32. 8% 。 食品从业人员每月平均收入500 ~ 1 000元者居多, 为593人, 占54. 8% ;其次为> 1 000 ~ 3 000元, 为450人, 占41. 6% 。 工龄以< 1 a的居多, 为408人, 占37. 7% ; 其次为1 ~ 3 a, 为407人, 占37. 6% ; 4、5 a的137人, 占12. 7% ;> 5 a的130人, 占12. 0% 。
2. 2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在食品安全知识调查中发现, 食品从业人员平均得分 ( 17. 17 ± 4. 67) 分; 最低分3分, 1人, 占0. 09% ; 最高分26分, 4人, 占0. 37% 。食品安全知识不及格 ( < 60分) 的528人, 占48. 8% ; 及格的 ( ≥60分) 的554人, 占51. 2% 。
2. 3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及格与否为因变量, 分别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工作年限、民族、工作岗位范围作为自变量建立单因素logistic回归。通过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 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是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 见表1。
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食品从业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是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 ( P < 0. 05) 。高年龄者的正确知识得分高于低年龄者, 文化程度高者的正确知识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者, 见表2。
2. 4食品安全相关行为情况在食品安全行为调查者中发现, 平均得分 ( 7. 53 ± 1. 98) 分。最低分0分, 1人, 占0. 09% ; 最高分11分, 54人, 占5.00%。食品安全行为不及格的有184人, 占17. 0%; 及格的 ( ≥60分) 有898人, 占83. 0% 。
2. 5食品安全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得分及格与否为因变量, 分别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工作年限、 民族、工作岗位范围作为自变量建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在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中发现, 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和工作年限是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行为得分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 见表3。
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食品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和工作年限是食品安全行为得分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 ( P < 0. 05) 。文化程度高者的正确行为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者, 工作岗位好的正确行为得分高于工作岗位差者, 工作年限长者的正确行为得分高于工作年限短者, 见表4。
2.6食品安全相关行为的态度情况在食品安全行为的态度调查中发现, 食品从业人员平均得分 (50.71±5.21) 分。最低分23分, 1人, 占0.09%;最高分60分, 5人, 占0.55%。食品安全态度不及格 (<60分) 的9人, 占0.8%;及格 (≥60分) 的1 073人, 占99.2%。
2. 7食品安全相关行为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行为态度正确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情况有关。不同年龄者对食品安全行为态度正确得分不同 (F = 5. 664, P < 0. 05) , SNK-q检验发现20 ~ 29、30 ~ 39、40 ~ 50和> 50岁年龄组的态度得分均高于< 2 0岁年龄组 ( P < 0 . 0 5 ) , 年龄越高者的正确态度得分越高 ( 趋势检验: F = 9 . 4 4 1 , P < 0. 05) 。不同文化程度者对食品安全行为态度正确得分不同 ( F = 9. 56, P < 0. 05) , SNK-q检验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者的正确态度得分高于初中组, 大学或大专文化程度者的正确态度得分高于初中组和高中组, 文化程度越高者的正确态度得分越高 ( 趋势检验: F = 9. 56, P < 0. 05) 。不同月收入者对食品安全行为态度正确得分不同 ( F = 3. 249, P < 0. 05) , SNK-q检验月收入> 1 000 ~ 3 000元者的正确态度得分高于500 ~ 1 000组。但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性别、民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5 ) 。见表5 。
注:aP < 0. 05, 高于20岁以下组;bP < 0. 05, 高于初中组; cP < 0. 05, 高于初中组;dP < 0. 05, 高于高中或中专组;eP < 0. 05, 高于500 ~ 1 000元/月。
3讨论
近年来, 广州市加强了对市民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 也曾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过介绍, 但是白云区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水平还是比较低。本研究发现, 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认识不足, 文化程度低者、低年龄者在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正确得分上处于劣势, 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2-3]。这说明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以文化素质为前提[2-3], 同时食品安全知识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白云区食品加工场所卫生条件和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习惯较好, 但食品安全行为有待加强。白云区大部分的食品从业人员都接受过培训, 其主要途径主要是现场培训、课堂培训和通过多媒体 ( 例如计算机) 进行的培训, 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8]。可见, 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知识的需求程度相当高, 知识的来源广泛多样, 尤其是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方面, 这对我们下一步的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程度低者、工作年限短者和厨师和在食品安全相关行为正确得分上处于劣势。广州市白云区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行为的态度良好, 但食品从业人员对于部分问题态度尚需纠正, 无论是在食品安全意识还是态度上都亟待进一步提高。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行为态度正确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情况有关。年龄越高者的正确态度得分越高 ( P < 0. 05) , 文化程度越高者的正确态度得分越高 ( P < 0. 05) , 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3]。
以往调查显示, 健康教育能提高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本研究发现, 白云区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因此需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引导其规范食品加工过程, 从而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和防止食品污染, 这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基础。1根据健康教育K-A-P模型[9], 知识是基础, 行为是目标, 态度是动力。要实现知识→态度→行为的转变, 就必须首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培训、指导, 使他们掌握必需的卫生知识。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等进行分类指导, 调整和编写不同类别、适合于不同文化层次水平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材。新上岗、文化水平低的人员应作为培训的重点。并且针对白云区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第3季度、集体食堂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特点, 我们在健康教育宣传时要特别加强这几方面资料的宣传, 要把这几方面工作作为我们预防食物中毒工作的重点。2应该严格执行培训、 体检合格上岗的制度。对未经培训便上岗工作的, 卫生监督部门应给予行政处罚, 并限期补办培训合格证, 否则停发卫生许可证。采用定期举办培训班的形式, 使现有的从业人员都轮训1次。3充分运用多种教育形式, 如录像、宣传手册及具体操作演示, 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 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有研究表明, 将讲授教材法和声像材料法有机结合起来, 是最受欢迎的预防食物中毒教育的有效干预模式[10]。
参考文献
[1]张丽兰, 万凤山, 杨光会, 等.大理市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2, 18 (5) :273-275.
[2]王冰.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从业人员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5, 7 (2) :123-124.
[3]陈国威, 孙桂菊, 黄杰, 等.南京市某大型超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8 (8) :420-421.
[4]梁洁, 向志锐, 刘燕文.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3) :218-219.
[5]杨劫.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 (2) :250-251.
[6]许榕仙, 胡志坚, 黄芳.福建省4所高校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1999, 20 (1) :24-25.
[7]叶蔚云, 高永清, 尹章汉, 等.广州市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0) :847-848.
[8]史根生, 刘亦农, 张卫民, 等.广东、吉林、四川、湖北四省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8) :677-680.
[9]黄敬享.健康教育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35-40.
食品从业人员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哈尔滨市餐饮业从业人员,将餐馆按经营场所面积(S)和餐位(N)的不同分为特大型餐馆(S>3 000或N>1 000)、大型餐馆(500
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1.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是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经过5位专家审核,并反复修改产生。问卷包括三部分:即一般资料问卷、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问卷(10项)和培训需求问卷(10项)。
1.2.2 预调查
为考察问卷的实际应用性,保证问卷能更好的反应实际情况,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正式调查前,随机抽取200名餐饮业从业人员进行预调查。
1.2.3 问卷信度评价
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分别进行了Cronbach'a相关系数和评价者信度分析,结果各条目的Cronbach'a相关系数均在0.60以上,表明本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较好,预调查20份问卷,各问卷信度值在0.80以上,说明评定者信度较好。
1.2.4 问卷效度评价
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7]。分别对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分析,并且还做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很好的效度。
1.3 统计学方法
Epidata3.1软件平行录入并逻辑核对,建立数据库,用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主要统计学方法是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特征
调查对象文化水平均以初中为主,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餐馆的初中文化水平者分别占各自被调查者的45.00%,71.81%,71.12%,58.27%;各型餐馆从业人员居住地除小型餐馆居住在农村的占的比例小以外,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餐馆从业人员居住在农村的分别占各自被调查者的41.28%,33.13%,45.69%;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从业人员月收入在1 000~1 499元的分别为占各自被调查者的48.75%、73.83%、58.62%、46.04%;抽取的调查者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结果提示本次调查被调查者文化水均较低,居住地以农村为主,同时月收入也均较低,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从业人员对卫生安全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表1)
2.2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购买新杀、新鲜的猪、牛肉;定型包装的调料、食品只要是在保质期内的就可以使用;厨房随时打扫卫生,保持清洁;给客人使用的碗筷洗过的就可以了;为了方便使用,厨房中消毒剂、洗涤剂应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凉菜间紫外灯需要一直打开着;工作中不慎手部受到外伤,用纱布包扎治疗后,可以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使用最新买进的原料,以前买进的留着备用;蔬菜类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是先挑选再切,最后再洗净;绞肉机、和面机因为天天使用,所以不需要天天清洗,定期清洗就可以了。
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知晓率较低(15.20%~79.25%),84.80%的人认为为保持厨房的清洁,厨房卫生要随时打扫,76.60%的人认为,为了方便使用,厨房中的消毒剂、洗涤剂应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除个极少几项正确率较高外,其余各项正确率均较低,可见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很低,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及其匮乏。(表2)
2.3 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需求情况
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的从业人员认为至今没有开展过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83.75%、84.23%、85.78%、88.49%;各型餐馆从业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95.63%、94.63%、91.38%、96.40%;餐饮业从业人员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在实践中演示,分别为70.00%、52.01%、61.21%、41.73%。(表3)
3 讨论
3.1 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了解水平亟需加强
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了解,除“猪、牛肉购买新杀、新鲜的”回答正确率为79.25%较高外,其余各项回答正确率均较低,其中正确率最低只有15.20%。调查结果显示,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知晓率非常低,无论是小型、中型、大型、还是特大型餐馆,其从业人员均严重缺乏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应引起有关政府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餐饮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从业人员一定会参加单位组织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各类型餐馆从业人员的71.88%、82.21%、75.43%、76.98%,远远高出不确定、不会参加、听从领导安排几个选项;各型餐馆从业人员分别有90.00%、89.60%、90.52%、76.98人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此选项远远高于不需要、无所谓选项。以上两方面说明餐饮业从业人员有很强的获得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迫切需求,所以有必要对餐饮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3.3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需求情况特大、大型、中型、小型餐馆的从业人员回答至今没有开展过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的分别占90.00%、84.23%、85.78%、88.49%,说明餐饮业尚未重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也可能因该地区缺乏专业从事卫生安全知识教育的工作人员,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途径和方式两方面,被调查者更喜欢书籍和在实践中演示,提示我们在实际培训中应在下发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手册同时在实际场所给予演示。在实践中演示更加形象,印象更深刻,发放手册起到备忘作用,二者结合起来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培训的人员规模和培训期限方面,被调查者更倾向于人员规模小、时间期限短的培训,在培训效果上,人少、时间期限短的培训可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提示我们在实际培训时应注意培训的人员规模和培训时间期限。
参考文献
[1]王鹏.时勘培训需求评价的研究概况[J].心理学动态,19986,(4):36-38.
[2]杨杰.组织培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3:10-110.
[3]陈亚成.赵德明.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监控体系的建立[J].现代农业科技,2009,9:281-283.
[4]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9,1.
[5]刘焕文.董锐.浅析《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实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4):77.
[6]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组织编写.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食品卫生培训手册[M]北京:民旗出版社.1998.243.
试述会展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 篇11
一、文化素养
1文字组织
一个展览会从选题到落实项目,最后要形成书面的招展资料。一般一个清晰的展览会资料,必须写明几大要点:展览会名称、时间、地点、展品范围,标准摊位的费用和人员出访费用。第二部分要写清展览会概况,包括第几届,展览会以往的统计资料,中国参展企业的情况和成交收获。第三部分要写出参展国的市场情况,以及该区域与中国的经贸情况。以前中国贸促总会制作的展览会资料可以作成一本小册子,现在的展览公司的招展资料就言简意赅多了,以广发为主,宣传为主,招展为主,市场介绍不多,内容简单,让人印象不深,起不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另外,起草报告、总结资料、公文往来都需要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内容要简洁清晰,主题明确。
2外语函电
参加国外展览会,免不了要与该展览会的项目经理联系,要学会基本的函电书写,首先要先说明本公司作为展览会的组办单位,想组织多少企业参展,预计需要多少面积的摊位,希望能收到什么样的参展资料等。一般大型的正规的展览公司,会寄来参展合同,有详细的预订面积和费用,以及相关的条款。摊位面积确定并收款以后。会告诉一个登录密码,在展览会网站上可进行名录注册、搭建、运输、邀请函表格填写、进馆证登记等有关工作。以前互联网还未出现时,一般传真和电话联系较多,现在则是邮件往来,更快更方便了。尤其是摊位图纸,看得更清楚了。
3费用预算
招展资料上最难把握的是费用,主要是人员费用的预算。摊位费一般没有多大的出入,尤其有中国组委会的展览会,都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对外报价,不允许各组办单位私自抬价和降价。比如美国拉斯五金展,中国组委会有一个统一的摊位费价格,企业是无从比较的。唯一能比较的是人员境外生活费,因为这个预算一般要根据旅行社报价来核算的,而旅行社又视组团规模来报价,这样就会出现二种情况,一种是热门专业性展览会,有一定的规模,组团单位可以对参展人数有基本把握,又可以参照同行业的报价,最后形成一个基本符合市场的合理费用。另外一种是新开发的展览会或冷僻的地区展览会,无参考副本,又无成团的把握,报价高了则无人参展,低了则要亏本。一般按照15~20人成团的规模来计算成本,如果团组形成规模,最后收费降低皆大欢喜。反之,如团组规模较小,最后费用稍微上浮也能得到客户谅解。经常出现价格浮动的因素有:机票,比如燃油税上调;汇率波动使接待费变动;路线改变或行程中增加了活动等等。因此我们要在招展函的费用说明中,特别指出根据情况变化,费用也会有所变化。
二、能力素养
1高度的贾任心和敬业精神
一个展览项目的承办员,最需要的基本能力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爱业精神。展览会确定下来。是不会轻易改变时间或取消的。因此确定了参展,就必须时时把握筹展的进度,会刊登录、邀请函发放、展品运输、办理签证、预订酒店和机票,都有个时间截止点。任何一个因素和环节没有在有效的工作节点前做好,就会影响整个参展效果。因此,一般在展览会开幕前二周,项目承办员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
2加强加深服务意识
一个展览项目的承办员,首先要清楚自己所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在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并加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现在的服务已不仅仅是摊位的预订,而是服务的范围有了更深和更广的发展。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种趋势,也是当前展览界竞争激烈的产物。
3加强与客户的良好互动和沟通
一个好的项目承办员,他的客户通常比较固定,而且会持续增长。反之客户流失也是很容易的。一般来说,参展企业先是认同同区域的展览组团单位,因为联系方便,然后认同熟悉的项目承办员。在推广新的展览会时,就能得到老客户的支持。客户资源就象活水源,一旦丧失信誉无疑水源断流。
4最深入地熟悉本行业的专业性展览会
一个展览项目的承办,也是项目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比拼,项目员要对该行业内整个展览形势有所了解,对该行业最著名的展览会要有了解并亲自参加,对其他展览组团单位的规模和结构要有所了解并研究,同时还要和同行之间广泛联系和交流。
5不断分析和综合并善于总结
一个好的项目承办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而是要在熟悉本行业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对每个经办的展会要做好分析、综合和小结。首先是分析怎么样的企业会参展,怎么样的企业为什么不参展,不参展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然后要综合实际参展效果,这些企业是否会继续参展,或者什么样的展览会才适合该企业;最后要有小结,一是看参展效果;二是看展览会发展前景。善于分析和总结,并有针对性地面对目标客户群,是一个项目承办员必做的功课。
三、学习素养
1加强学习和吸收
项目承办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改善知识结构,对新事物新形式新政策都要了解。比如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要在出国会议上告诉企业,按照有关法律,一个产品只要修改了三处,比如颜色改变,或圆角改为方角,对方就不能说我们违法了知识产权。这样在国外碰到该情况就能从容应对。
2培养和锻炼应变能力
组团参加国外展览会,对项目员最大的考验就是应变能力。任何可能性都会转变现实性,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里解决困难都是项目承办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团组越大,人员越多,发生的事情也越多,因此要有充分的心理思想准备,尽量尽快地解决好问题,平息矛盾和不满。
3把握大型活动和展会全局的能力
一般展览会规模如果不超过15~20人,都属于小团组,所遇到的事情相对比较容易处理,而如果超过50人以上的团组,则将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因此从筹展阶段,就必须把握好整体进度,并有一个书面的筹展计划下发给企业,以便企业配合完成,一方面起到一个时间节点的告知作用,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工作也起到提醒督促的作用。尤其在筹备商务部或市政府的大型经贸活动或展览项目,更应该有一个详细的筹一备方案。如团组规模庞大,还要拜访该国驻我国使领馆,通报团组在外活动情况,落实办理签证的进度,最大限度取得该国使领馆的协助和帮忙。这些都需要项目承办员具备控制全局的能力,思路清晰,处事冷静,事无巨细都必须一一了然于心。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保证展览会的顺利进行。
4依赖团队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充分调动大家的智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体现展览组团单位的整体实力。
食品从业人员 篇12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昌宁县2008年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1.2试剂
购于某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病毒诊断试剂盒。
1.3检测方法
采取空腹静脉血约5ml, 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 操作和判定严格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90-1995) 》附录A 1“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标准”和试剂说明书进行, 在酶标仪上读取A值, 凡被检血清A值/阴性对照平均A值≥2.1判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3]。先检测HBsAg, 对检出阳性的血清进一步检测5项指标。
2结果
2.1 HBV感染情况
全年共检测从业人员3473人, 检出HBsAg阳性31人, 阳性率为0.89%。其中男性1291人, HBsAg阳性12人, 阳性率为0.93%;女性2182人, HBsAg阳性19人, 阳性率为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2, P>0.05) , 见表1。
2.2不同年龄组
HBV感染情况 (1) 各个年龄组中阳性率最高的是40岁~年龄组, 为2.01%;最低的是≥50岁年龄组, 未检出。各年龄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6, v=4, P<0.05) 。 (2) 在阳性率构成比中以20岁~年龄组和40岁~年龄组最高, 均为29.03%;≥50岁年龄组最低, 为0, 见表2。
2.3不同职业人群HBsAg阳性率
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0.94%和0.62%,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校正=0.18, P>0.05) 。HBsAg阳性率构成比以食品从业人员较高, 为90.32%, 结果见表3。
2.4 HBsAg阳性者血清中HBV感染标志物类型
在31例HBsAg阳性血清中, 标志物有3种模式, 其中以HBsAg+HBeAb+HBcAb的构成比最高, 占38.71%;其次为HBsAg+HBcAb模式, 占构成比35.48%;最低是HBsAg+HBeAg+HB-cAb, 占构成比25.81%, 见表4。
3讨论与建议
本年HBV 5项血清学标志检测显示, 昌宁县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0.89%, 较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全国1~59岁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7.18%”低。按照流行强度划分标准[4], 我县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属于低流行区的阳性率, 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 P>0.05) 。这主要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每年对食品从业人员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强制性预防性健康检查一次, 对不符合上岗条件规定的给予调离岗位有关。虽然本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低流行区的水平, 但昌宁县属于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于东部地区, 故在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上, 不能有松懈麻痹思想, 应加强从业人员的监管, 逐步形成业主自觉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各类从业人员自觉接种乙肝疫苗, 以提高该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切断乙肝这一传播途径。
从各年龄组人员检测结果看, 4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最高, 30岁~年龄组次之, HBsAg阳性在各年龄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 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这可能与样本来源较为单一, 从业人员无儿童和老年人2个群体, 加之样本量较小有关。
以职业来看, 以食品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最高, 这个行业人员的特点是, 工作相对稳定, 青壮年多, 监管相对容易, 卫生执法部门应抓住这一特点, 加强监管, 对检出HBsAg阳性的从业人员, 及时调离岗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虽然相对较低, 但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多为青年人, 人群流动性大, 工作场所极不稳定, 学历低, 暴露机会多, 监管困难, 卫生执法部门应抓住这一特点, 增加卫生监督的频率, 加大卫生执法力度, 提高业主自觉遵纪守法意识, 杜绝从业人员无证上岗, 做到从源头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提高专业人员专业技能, 及时、准确地为卫生监督部门提供检测数据;卫生监督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六章第二十六条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章第六条规定, 调离不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
做好食品、公共场所行业人员上岗前预防性健康检查, 是法律的规定, 也是降低HBV感染率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通过上岗前预防性健康检查, 可及时发现HBV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而对食品、公共场所行业人员进行有关卫生法规与卫生知识培训和普及乙肝疫苗接种, 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 降低HBV感染率,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可靠保障。
总之, 乙肝病毒的传染源广泛存在于人群中, 必须通过配合卫生监督部门, 严格执行就业前和每年一次的预防性健康检查, 严格调离制度, 加强卫生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 加大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在普通人群中大规模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从源头抓起, 使昌宁县从业人群中乙肝病毒阳性率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2008年云南省昌宁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 (HBV) 感染情况, 确定管理的重点人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 对2008年共3473例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 阳性血清进一步检测HBsAg、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HBeAb (e抗体) 、HBcAb (核心抗体) , 即乙肝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0.89%, 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 P>0.05) , 在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构成比以前者高, 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8, P>0.05) 。年龄分布以40岁年龄组最高, HBsAg阳性血清经5项指标检测HBsAg+HBeAb+HBcAb模式占38.71%, HBsAg+HBeAg+HBcAb模式占25.81%, HBsAg+HBcAb模式占35.48%。结论食品、公共场所行业人员进行一年一次预防性健康检查和上岗前预防性健康检查, 是降低HBV感染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关键词: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六章第二十六条.1995-10-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1, 第二章, 第六条.1991-03-11.
[3]GB 15990-1995.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食品从业人员】推荐阅读:
食品从业人员考试题库10-20
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资料10-23
食品经营从业人员管理制度08-10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试卷(2012)11-05
工作从业人员05-18
服务从业人员06-10
从业人员分析06-19
物流从业人员07-11
从业人员需求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