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

2024-09-21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精选8篇)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 篇1

方以智《东西均》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哲学论文

摘 要:《东西均》是方以智的哲学代表作,形成了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并具有完整性、集大成倾向和鲜明的经世色彩。《东西均》代表着方以智哲学思想的最高成就,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度总结,对中国近代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关键词:方以智;《东西均》;哲学思想体系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百科全书”式的大思想家,他不仅精于各种“质测”之学,更是一位曾被历史一时埋没的大哲学家。成书于清顺治九年、南明永利六年(1652)的《东西均》,凡28篇10万文字,是方以智思想成熟时期的一部重要的“通几”之作。《东西均》“博采三教,烹庖百子,用典晦涩,陈义玄奥”[1],系统表达了方以智的哲学思想。《东西均》哲学思想有着鲜明的特征,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东西均》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完整的逻辑体系

方以智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家,没有像黑格尔那样有意识地建立庞大而精密的哲学思想体系。他只是有感于当时人们拘泥于儒释道各家学说之“小均”、“独均”,而期望杂糅百家,明证“全均”之所在。

但方以智无意间却完成了建立哲学思想体系的任务。《东西均》内容既涉及本体论,也论及认识论;既有作者独到的世界观,也试图给世人提供应对世界的根本方法。侯外庐先生早年在论及《东西均》一书时,明确指出:“它是一部集中的、有体系的哲学著作。”[2]《东西均·所以》篇专门正面论述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在早期,方以智是一位典型的气论拥护者。

但在《东西均·所以》中,方以智认为,心也,气也,理也,皆非世界的本原,“名殊而实本一”,它们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所以”。心有所以心,气有所以气,理有所以理,“所以心”,“所以气”,“所以理”,方是世界的唯一究竟。而“所以者,先天地万物,后天地万物,而与天地万物烟熅(氤氲)不分者也”(《东西均·所以》),“所以”看不到,摸不着,但创生天地万物,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处处寓存,永不灭息。

方以智用“尽天地古今皆二”和“公因即在反因中”来描述世界的状态。方以智积极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提出了“尽天地古今皆二”的命题,深刻揭示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在《东西均·开章》中,方以智说明了“东”、“西”的含义,“古呼物为东西,至今犹然。……道亦物也,物亦道也”。

《东西均》28篇中,大部分篇名都是以“对待”形式出现的,本身都包含着作者赋予的“一分为二”的深刻思想。在揭示了“尽天地古今皆二”后,方以智又认为万物在“二”的基础上同时实现新的统一。方以智解释“东”、“西”含义的同时,对“均”也进行了说明:“均者,造瓦之具,旋转者也”;“均固合形、声两端之物也”。“均”指“旋转的陶钧,也是指调节编钟大小清浊的器具均钟,所以,‘均’有统一两端而运转的意思。方以智《东西均》的标题,在提法上就包括有对问题的.解答,即表示此书主旨在论述物质内在的矛盾及由于矛盾统一而产生的运动。”[2]方以智用“公因即在反因中”来阐释事物发展的原因。“正因”是事物发展的正面原因,即有利条件;“反因”是事物因“对待”而产生的原因,即不利条件或反面原因。“正因”易于理解,但“反因”却是更为深刻的原因,“天地间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极相反”,“千万尽于奇偶,对待圆于流行(对待以其相因而圆融)”(《东西均·反因》)。方以智认为不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人事,都存在着这样的普遍规则。因此,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即“公因”)存在于“反因”之中。

方以智在揭示了世界状态的同时,在《东西均》中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应对世界的基本方法:“举一明三”。方以智认为,事物“一分为二”,我们认识世界和应对世界的关键,就是在“二”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新的“一”。这个新的“一”,不是原来的“一”,而是“三”,“大一分天地,奇生偶而两中参”,“三即一,一即三,非三非一,恒三恒一”。方以智将这种“举一明三”的方法应用于认识领域,提出了“随”、“泯”、“统”的观点。“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贵使人随;暗天地而泯一切法,贵使人深;合明暗之天地而统一切法,贵使人贯。”(《东西均·三征》)“随”、“泯”、“统”是应对世界的三种基本方法。“随”是“明天地而立一切法”,即阐明世界万物的实有和存在,明确事物的特殊规定性;“泯”是“暗天地而泯一切法”,即通过对事物的现象性的认识,消解客观事物特殊性和差别性的存在;“统”是“合天地而统一切法”,就是在“随”和“泯”的基础上,“合明暗”,否定事物的差别和对立,实现对事物的更新层次的认识。

(二)突出的集大成倾向

集大成是方以智学术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方以智认为:“世以智相积而才日新,学以收其所集之智也。日新其故,其故愈新,是在自得,非可袭掩。”[3]就学术思想而言,方以智曾以其所处的时代而庆幸:“生今之世,承诸圣之表章,经群英之辩难,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其间,岂不幸乎!”在《东西均·开章》篇中,方以智更是明确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以十二折半为炉,……金刚智为昆吾斧,劈众均以为薪,以毋自欺为空中之火,逢场烹饪,煮材适用,应供而化出,东西互济,反因对治,而坐收无为之治,无我、无无我,圜三化四,不居一名。”在《东西均》中,方以智对儒释道各家思想总是尽可能辩证、客观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方以智一方面不赞同理学死读书的迂腐做法,也反对心学空谈心性的机巧作为,但另一方面,方以智在方法论上神化易学,在核心价值观上对儒学高度认同。方以智经常把自己的思想矛头指向庄子,但其对世界统一性的深刻认识、超脱的人生态度,显然又受到庄学的影响。清顺治八年、南明永利五年,方以智出家为僧,皈依佛门,次年在五老峰著《东西均》,《东西均》禅味十足,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鲜明地打上佛家的印记,但方以智显然不是一个忠实的佛家弟子,尤其是对禅宗以为偶得只言片语便视为得道的做法极为深恶痛绝,同时,他对儒学、对世事却又显得心有旁骛。

从表面看来,方以智的集大成并没有给世人一个新的实在,但在《东西均》中,作者通过对各家的“烹煮”,却实现了各家学术思想新的高度会通。

(三)鲜明的经世特色

从生平事迹来看,方以智更是一个政治活动家。

年轻时,他“自负要提三尺剑”,经世报国。归隐之后,史料表明,他也并没有脱离当时的政治斗争。

《东西均记》最后的两句偈语“魂魄相望,夜半瞻天,旁死中生,不必其圆。似者何人,无师自然,于此自知,自古相传”(寓“明人方以智”)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从内容上看,《东西均》和大多数中国哲学作品一样,也是一部关于道德、人生、学业的经世之作。

调和儒释道三家伦理价值观,是《东西均》的根本宗旨。《东西均》各篇章所阐释的具体内容,或学术,或伦理,大都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旨趣。在《东西均》中,方以智将“举一明三”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在心物问题上,面对当时理学和心学之蔽,他重新诠释了“尽心,知性,知天”;在信疑问题上,他提出信其当信,疑其当疑,“天自信天,地自信地,我自信我”(《东西均·疑信》);在名实问题上,强调要看穿世界的颠倒,不为字面的颠倒所限;在对于世间的观点的奇庸问题上,提出“奇其庸而庸其奇,奇其语而庸其心”(《东西均·奇庸》);在学问全偏问题上,“凡学非专门不精,而专必偏,然不偏即不专。惟全乃能偏”(《东西均·全偏》);在神迹问题上,认为“偏言迹,其神失;偏言神,其神亦尘”(《东西均·全偏》),提出应以迹补迹,以神化迹;在道艺问题上,提出“知道寓于艺者,艺外无道,犹道外之无艺也”(《东西均·道艺》),等等。

另外,在《东西均》中,方以智设《生死格》一章,专门阐释了他的“大生死之事”、真知生死“通变化而知危微交轮之机”和“不虚生,不浪死”的人生态度。

二、《东西均》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代表着方以智哲学的最高成就

对于方以智的归禅,不少人曾持否定态度,认为此行为相对于其年轻时的积极入世,此学说相对于其早年的科学、激进,是一种妥协和退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方以智一波三折的社会经历和他归隐之后的详细事迹,我们就不会再有贬低之词。另外,评价一个人哲学思想的成就是不能简单地以其政治态度为依据的,而主要看他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在哲学发展史上的贡献。在哲学思想上,早期方以智的科学哲学精神确实难能可贵,“质测即藏通几”之学也是发前人所未发之理。

不过,这些合理元素在《东西均》中不仅得到延续,更得以丰富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东西均》中,方以智对理学、心学的批评继承,对庄学智慧的通达领悟,对禅学思维方法的高度把握,从哲学层面上来说,无论是思想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是方以智本人以前所不能达到的。应该说,就目前所掌握的史料而言,《东西均》应该是方以智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的代表作。

(二)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度总结

也许,在某一方面,方以智的哲学思想不及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如王夫之等,但《东西均》无疑实现了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高度总结。中国古代哲学家论及的主要话题,如天人、心物、名实、道艺、道器、有无、虚实等,《东西均》均作了探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方以智的“所以”说,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气”论、“道”论、“理”论、“太极”论等学说的继承和超越,他已经深刻认识到作为世界本原的非具体性、客观性、统一性和根本性。在世界状态问题上,他积极借鉴中国古代哲学的“万物莫不有对”的思想,同时又深刻揭示了事物对立双方的相互统一关系,科学揭示了世界的存在、发展状态。在方法论上,他以“举一明三”的形象表述,指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合、创新的根本路径,概括了认识世界和应对世界的基本方法。

更重要的是,《东西均》促成了中国古代哲学几个主要流派的会通,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当时很多学者所追求的“三教归易”的学术目标。另外,方以智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学养的中学大家,由于积极接触西学,初步实现了中外文明的碰撞和交流。

(三)对中国近代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在《东西均》中,方以智认为空谈心性排斥技艺的理学、心学和禅学都是“虚窃”之学。“欲挽虚窃,必重实学。”方以智就心物、道艺、象数等多种关系从多个层面阐发了实学宗旨,认为“实学”就是“求实而已”,就是“善疑”,“新可疑,旧也可疑;险可疑,平更可疑”(《东西均·疑何疑》)。他的这种“善疑”、“崇实”的治学态度和会通古今中外的治学方法,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对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启蒙意义。方以智哲学思想还产生了颇深的国际影响,有日本学者认为,方以智的著述曾影响日本近世思想。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 篇2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三”和对立允许中介的观念中的复杂性思想

单一性和简单的二元对立性学说通常都具有简单性的色彩。人类的认识从简单性向复杂性的发展是从突破对事物进行认识和分析的单一性和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开始的, 这就是关于“三”和“多”的学说。而—般说来, 在哲学观念中, 只要突破了“二”, 承认了“三”, 那么, “多”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因为三正是通向“多”的桥梁。

人类古代的哲学家们并不曾把自己的视野简单限定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 他们关于“三元相互作用”、“多元相互作用”的论述同样是精辟而深刻的。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 在柏拉图 (前427~前347) 学派中有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 在大于、等于和小于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三元对反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 问题提出的方式是“究竟它是大些还是小些还是相等的”, 这样人们面对的便只能是一个三中择一而非二中择一的选择了。亚里士多德写道:

由于一个事物有一个相反者,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什么意义上一是与多相对立的, 以及相等与大及与小[相对立]。

我们能够问:“究竟它是大些还是小些还是相等的”。什么是“大些”、“小些”与“相等”之间的对立呢?相反既不是对仅仅一个相反, 也不是与两者相反;因为它为什么应当与大些相反而不与小些相反呢?再有, 相反是与不相等相反。因此它将是与多于一的东西相反;但是, 如果“不相等”的意思同时对于这两者 (“大些”、 “小些”) 都是一样的, 那么[相等]就会是与

这两者相反了。

由于这个缘故, 我们说“究竟是……”是与两者有关的, 而不是相对于两个中的一个 (例如“究竟它是大些还是相等”, 或者说“究竟它是相等的还是小些的”) ;这里永远有三种情况。[1]302-303

亚里士多德似乎已看到了仅仅两极对立的贫乏, 他集中阐释了一种对立允许中介存在的思想, 这一思想正是后来黑格尔的中介论思想的原始模本。亚里士多德写道:

相等就是那既不大也不小, 但在本性上[可以]是或大或小的。并且它是相反对于这两者而作为一个缺失的否定的, 因此它也是一个中介。……那既不好也不坏的是好与坏之间的中介物。

如果以最小的程度从最高音变为最低音, 我们将首先变为居间的声音;而在颜色的场合, 如果我们从白变为黑, 在我们到达黑色之前, 我们将首先到达红色和灰色;在其他场合也与此相似。

由于没有其他事物先于诸对立面并与中介同质, 所有的中介必定是由对立面组合而成的。所以, 较低的类, 包括对立面及其中介也将是由基本的对立面组合而成的。这样, 显然, 中介物是 (1) 全都在同一个种之中, 以及 (2) 在对立面之间, 以及 (3) 全都是由对立面组合而成的。[1]303、308-309

在这里, 亚里士多德不仅看到了“此与彼”, 而且看到了“亦此亦彼”, 看到了两极间之中项、媒介。由这个两极加中项便构成了“三”, 构成了“多”, 而不再是极端化、简单化的“二”了。另外, 亚里士多德显然已经看到了多元对立统一的情景, 因为他已经强调说, 不仅仅是对立的两极加中项构成了“三”, 而且还可能是由众多对立面的组合而构成的“三”或“多” (“全都是由对立面组合而成”) 。

二古希腊哲学家关于“多”的观念中的复杂性思想

(一) 赫拉克利特关于四元素相互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历史上明确提出对立统一概念的第一个哲学家, 但是, 在他所阐释的对立统一模式中却并不仅仅是二元化的。他曾阐释过两种关于四元素相互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他写道:

火生于土之死, 气生于火之死, 水生于气之死, 土生于水之死。

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

土死生水、水死生气、气死生火, 反过来也是一样。[2]21

上引的三句话中的头一句话揭示的是一种火、气、水、土四元素循环式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上引的三句话中的后两句话揭示的是一种四元素往复式多中介的转化生成的相互作用模式。其中所体现着的多重事物在相互作用中转化生成的思想无疑具有复杂性思维的特征。

(二) 恩培多克勒关于四元素与爱和恨相互作用的多元协同关系思想

在古希措哲学中, 对四元素的多元协同关系阐释的最清晰的当属恩培多克勒。他曾指出:

在一个时候, 事物由多结合成为一个, 在另一个时候, 它又分解成为多, 不再是一。

事物的本性既然是从多中产生出一, 当一瓦解时又变为多。

[元素有四种:]火、水、土以及那崇高的气, 此外还有那破坏性的“憎”, ……以及元素中间的“爱”。

这四大元素是势均力敌的, 但是各有各的不同职务, 各有各的特殊本性, 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存在的只有元素, 它们互相穿插, 一会儿产生出这个, 一会儿产生出那个, 并且象这样一直下去, 永无止境。[2]43

显然, 恩培多克勒已经看到贝塔朗菲在二千四百多年之后所阐释的那种系统考察的方式, 即元素加关系。在恩培多克勒那里, 元素就是火、水、土、气, 关系就是憎或爱。有了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元素间就能“势均力敌”地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生互灭。这就是古希腊学者们所阐释的那种事物存在和演化的多元合作与竞争的相互作用模式。正是在这种多元要素和相关关系的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才可能涌现出万事万物的整体性结构和性质。这恰恰便是当代复杂性理论所试图要揭示的复杂系统的行为方式。

(三) 古希腊原子论学说中体现出的“多”的复杂性思想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最早提出物质的系统结构理论的哲学家。他和他的老师留基波认为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的聚散构成万物及其变化;原子的形状和种类是无穷多的, 土、火、气、水等四种元素并不是世界的本原, 而只是由原子组成的复合物;灵魂是由一种十分精细的特殊原子组合而成的。在后人的相关文献中对他们的学说作了如下介绍:

他 (德谟克利特——引者注) 的学说是这样的: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 它们在整个宇宙中由于一种涡旋运动而运动着, 并因此而形成一些复合物:火、水、气、土。因为这些东西其实也是某些原子集结而成的, 这些原子由于它们的坚固, 是既不能毁损也不能改变的。太阳和月亮是由同样的原子构成的, 这些原子是光滑的和圆的, 灵魂也是由这种原子构成, 灵魂就是理性。

留基波和他的伙伴德谟克里特说充满和虚空是最根本的元素。……充满和坚实就构成存在, 虚空和疏散就构成非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主张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的理由, 因为虚空并不比实体不实在) :这两者是一切事物的质料因。……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也把元素之间的区别看成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些区别有三种:形状、次序、位置。因为他们说, 存在仅因形态、相互关系和方向而不同。形态属于形状, 相互关系属于次序, 方向属于位置。比如A和N是形状不同, AN和NA是次序不同, I和H是位置不同。

德谟克里特说 (原子) 有两种 (属性) :大小和形状;而伊壁鸠鲁则加了第三种:重量。因为他说, 物体在重量的作用下运动, 这是一种必然性。[3]96-99

当然, 德谟克利特等人所说的原子是和现代物理学中所说的原子不同的。他用原子这个词来表示那种具有大小、重量 (重量概念在近代科学中被质量概念所取代) 和不可入等基本性质的构建宇宙大厦的最小微粒。这是一种猜测。后人也形象地把这样的“原子”称为“宇宙之砖”。而寻找“宇宙之砖”一直又是后来的许多科学家们的目的。

在尚有记载的德谟克利特完成的书目中, 有这样的名称:《大宇宙系统》、《小宇宙系统》、《宇宙图像》。[4]这些书的内容虽然已经失传, 但仅从书名便可以推断出他的系统思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当然, 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仍然具有简单性的特征。尤其是他关于世界本原的原子微粒学说赋予了世界以微观不变的简单性色彩。这一观念的影响深远, 一直左右着近代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 直到电磁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揭示了场和能量的更为基本的性质之后, 这样一种古老的简单性观念才开始被打破。然而, 古希腊原子论学说关于构成世界本原的原子的形状和数目无穷多的看法, 毕竟打破了之前的学者们以单一事物 (如水, 如火) 或少量元素 (如四元素:火、水、土、气) 作为世界始基的狭隘观念。就其承认世界本原由无数多种事物 (原子) 来承担的“多”的观点来看, 这不能不具有某种程度的复杂性韵味。另外, 德谟克利特等人显然已经看到了事物性质的区别可以来自于同样元素组合的“序”的关系的变化的情景, 因为他们区分了“AN和NA”。

三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偶然性观念中呈现出的复杂性思想

人类关于事物变化原因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争论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必然性是客观存在的, 而偶然性只是由于我们的知识不完备而产生的主观映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 必然现象只是一种近似的幻觉。第一种观点坚持了一种关于世界在本质上具有不变的简单性的观念;第二种观点则坚持了一种关于世界在本质上具有可变的复杂性的观念。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就以另外一种方式对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的关系进行过争论。在古代哲学家们的著作中, 已经明确地勾划出了对偶然性作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偶然性是由人的知识的不完全所决定的主观范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 偶然现象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某种客观性的作用。这两种意见的对立一直延续到今天。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微观粒子的运动是否具有偶然性的争论, 恰恰是这两种古老意见的极端对立在20世纪的表现。

古希腊的哲学家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就曾主张一种完全决定论的思想, 下面是古希腊的一些学者对其相关思想的转述:

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曾经有方法地借一个唯一的原因、用一条和自然符合的原则来解释一切。在古人中确实有些人相信存在必然地是一, 并且是不动的。

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 涡旋运动既然是—切事物形成的原因, 这在他就被称为必然性。[3]97

在古希腊的哲学中, 对偶然性的客观作用论述最为精辟的要算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他们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子具有自发偏离直线轨道的运动, 而世界万物则是在原子偶然运动所形成的排列组合中形成。他们用偶然性的原则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形成, 来解释生命的自由意志和心理的某种经验, 来否定神灵的控制。他们更多注重的是事物内在的自发性、机遇、非理性、直觉和个体意志的自由等等偶然性的因素。

现在我们就来引述一些伊壁鸠鲁的精辟论述和卢克莱修的美妙诗言:

原子, 当它们自己的重量把它们向下拉

垂直地通过虚空的时候, 在极不确定的时刻

和极不确定的地点, 会从它们的轨道

稍稍偏斜——可以称为, 比如说,

不外略略改变方向。

原初胚种既不是由计谋而建立自己,

不是由于什么心灵的聪明作为

而各各落在自己的适当的地位上;

它们也不是订立契约规定各自应如何运动;

而是, 因为有极多的胚种以许多不同的方式

移动在宇宙中, 它们到处被驱迫着,

自远古以来就遭受接续的冲撞打击,

这样, 在试过了所有各种运动

和接合之后, 他们终于达到了

那些伟大的排列方式, 由这些方式

这个事物的世界就被建立起来,

………

物的种子

由内在的运动偶然碰撞而结合——

在它们以许多方式被驱使偶遇在一起、

不是有计划地而是毫无结果地时候——

终于只有那一类的种子结合在一起,

这类种子当突然被抛在一道的时候,

时常能够把适宜的发端

给与伟大的东西——大地、海和天

以及生物的族类。

他们之所以陷入这种情况, 并不是以推理的意见为根据, 倒是凭借某种非理性的预感, 因此, 由于他们不知道苦痛的限度, 他们所受到的纷扰, 比起根据意见达到这个信仰时所受到的纷扰来, 是同样巨大, 甚至更加广泛。

如果对象是一般的, 我们就应该注意一般的内在感触和外部感觉, 如果对象是特殊的, 我们就应该注意特殊的内部感触和外部感觉, 我们还应该按照每一个判断标准来注意每一个直接的直觉。因为我们如果注意到这些, 我们就会正确地找到我们心理上的不安与恐惧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从何处大地上的生命得到这自由的意志,

它如何能从命运手中被夺取过来, ——这个

我们借以一直向欲望招引各人前去的地方

迈进的意志?这个我们借以同样地

在运动中略为偏移, 不在一定的时刻、

一定的空间路线, 而在

心灵自己催促的地方偏离的意志?因为无疑地

在这些事情中乃是每个人的意志本身

给予了发端, 因此透过我们所有的四肢,

新开始的运动就流遍全身。

他不信有些人拿来当作万物之主的那个命运, 他认为我们拥有决定事变的主要力量, 他把一些事物归因于必然, 一些事物归因于机遇, 一些事物归因于我们自己, 因为必然取消了责任, 机遇是不经常的, 而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 这种自由就形成了使我们承受褒贬的责任。就是听从那些关于神灵的神话, 也比作自然哲学家们所主张的命运的奴隶好得多;因为神话还给我们指出一点希望, 可以借崇拜神灵而缓和神灵的震怒, 至于命运则对于我们显得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必然。

从任何主宰解放出来

而自由了的自然, 就能被看到是

由自己独立地作它所有的事情,

摒弃一切神灵的干预。

………

谁能有力量

同时使诸天旋转!

同时以天上的火来使这一切

众多的世界的所有丰饶的土地获得热力,

在任何时候出现在任何地方,

用他的云块来建立黑暗!

用他的声音来震动天空的宁静地带,

并投射他的闪电——并且如何常常地

突然冲毁他自己的庙宇,

而当向荒野撤退时就在那里

运用他的雷霆来大肆咆哮,

但雷霆一声却常常把有罪者放过,

而将正直无罪的人加以屠杀!?[3]364, 369, 398, 433

好了, 我们如此不厌其烦地转引了这许多, 目的就是要看看古代哲人关于偶然性的观念与现代科学家们的这类观念相似到怎样的程度。原子自身的偶然偏离, 造成了万物形成, 造成了生命的自由意志, 造成了对所谓命运之神的挣脱;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世界, 拉普拉斯妖, 那个万能的智慧确实是没有力量来控制的;上帝、神灵都不能完全主宰命运, 因为万物的始基原子本身具有自发的偶然运动, 生命则有它的内在的自由意志。就是真有上帝、神灵, 他们也并不是万能的, 也不能主宰一切, 因为他们的意志可以由信徒们的祈祷而改变。啊哈, 人改变了神, 人主宰了神, 也主宰了自己, 终究还是自己主宰自己:自由的意志、自主的命运。

马克思曾强调指出过, 偶然性的观念贯穿着伊壁鸠鲁的整个哲学:

原子偏离直线并不是什么特殊的, 偶然出现在伊壁鸩鲁物理学中的规定, 相反, 偏斜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于整个伊壁鸩鲁哲学……[5]

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从20世纪的科学的立场出发, 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关于偶然性的论述的思想的重要性和深刻性。他说:

对于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关于自发的偏离思想的基本内容与被现代物理学称为‘不确定性关系’的思想的惊人相似不能保持沉默……如果认为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是量子力学的先驱者, 那是一种不可允许的夸张和大错特错, 然而, 古代思想和现代科学的某种巧合却并不是完全偶然的。原子状态和能的量子化, 毫无疑问地成为基本粒子自身所具的间断性特征的深刻根源, 同时也是原子概念本身所具的辩证矛盾性的深刻根源。[6]

虽然, 古希腊哲人们关于世界本身之中存在着某种客观的偶然性自发作用的思想在漫长的中世纪神学的统治时代, 在牛顿力学统治的时代未能得到合理的继承, 但是, 这一思想却在现代科学中复活了。随着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的兴起, 随着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兴起, 偶然性这个在古代哲人那里还十分幼稚的带着某种猜测性的幽魂, 已经转变成了某种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的观念。并且, 我们还可以借助于概率统计的方法, 信息量的方法, 以及借助于熵、信息、负熵这样一些多少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概念来对这个幽魂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与定量的规定。

摘要:人类思维方式从简单性向复杂性的发展是从对事物进行单一性和简单二元对立性认识, 以及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刚性决定论的必然性解释的观念的突破开始的, 这就是关于“三”和“多”、关于偶然性的非决定论思想和学说的产生。与之相关的一些复杂性的思想在古希腊的哲学中已经有了诸多方面的萌芽状态的阐释。如,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三”和对立允许中介的论述中, 在赫拉克利特关于四元素相互转化生成的学说中, 在恩培多克勒关于四元素与爱和恨相互作用的多元协同关系的理论中, 在德谟克利特等人阐释的原子论学说中, 以及在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对偶然性观念的论述中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相关的复杂性思想。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复杂性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李真,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7.

[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158.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 (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214.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认识论;政治论

布鲁贝克提出:“在20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

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是恪守大学的发展高深学问和培养心智,并将这一逻辑起点看作大学发展的目的,大学是以“趋向于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则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将这一逻辑起点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之中,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大学的发展应该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将大学发展的高深学问视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本文探讨了两种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意义。

一、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

两种哲学观的地位经历了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到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交替、并存与冲突时期。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两种哲学观的协调和互补。

(一)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占据统治地位

“大学的存在时间上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们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的考验。”现代高等教育发端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公元1100年左右,最早的欧洲中世纪大学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如博洛尼亚大学等。当时的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以教学为主的学术性行会。

文艺复兴时期,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的场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近代大学模式迅速传播到法国和英国并很快兴办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后这种大学模式和规范又向德国、美国传播。从这一时期一直到工业革命的兴起。

认识论强调学术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是来源于德国大学所谓的价值自由,根据这一思想所展开的研究方法也力图“不受价值的影响”,并且“尽力排除所有的感情色彩”。

19世纪以前,认识论哲学在大学发展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大学可以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进行纯理论研究,使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象牙塔”。

这一时期大学是相对独立的自治机构,它摆脱了外界的束缚,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给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平静的自由探讨学问和追求真理的场所。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化机构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观和规范的绅士。

(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的交替、并存与冲突

认识论强调大学通过研究获得真理,必须是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但布鲁贝克认为以现实作为检验的方式,根本上不可能使真理免于“不受价值自由的影响”,两种哲学观“缺乏和谐”的根源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的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的问题”。

19世纪初,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对大学产生了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大学由学者的行会变为国家主办和管理的教育机构;由宗教性变为世俗性;由中世纪大学的“国际性”转变为致力于为发展本国政治经济服务;大学由“象牙之塔”转变为教学科研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机构;从等级教育转变为阶级教育。洪堡的大学及柏林大学为了克服国家和民族的危机,顺应了当时德国思想界提出的“国家服务于教育,教育服务于理性的国家”的理想。“威斯康星计划”则倡导实用、注重服务思想。与此相适应,这一阶段是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并存”与“冲突”的时期,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并驾齐驱甚至压倒了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

(三)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趋向协调和互补

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都不可能在实践中单独占统治地位,因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一直是保存、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而现在它又担负起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较明显地表现为两种哲学观在实践中的矛盾、冲突趋向协调和互补,这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按照布鲁贝克的观点,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结合起来,也就是将其哲学构建的逻辑起点——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起来。一方面,恪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把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作为目的,使大学与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之能够忠实于真理和学术的逻辑,确保大学的探求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新的时代不会成为“强弩之末”。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既要重视大学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纯理论研究,即“恪守”高等教育发展追求“纯学术”的逻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研究纯理论的责任更加重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大学为社会服务,即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一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不断提高更加凸显。

在学术研究观上,为平衡政治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冲突,强调学术自由应该是保持自由基本精神的有限自由。教育对象观上,为平衡精英主义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布鲁贝克认为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承认个别差异,用机会均等取代机会平等,以此来协调精英主义和教育的平等主义,能让英才之外的其他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即是说,在遵循机会均等和民主的前提下,让精英主义和平等主义两种教育对象观得以共存。培养目标观上,为使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合逻辑的发展,既教会学生“做事”又教会学生“做人”,布鲁贝克认为应该将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它们可以各自得到繁荣并发展,因为社会既需要“专业方面的高深学问,也需要研究方面的高深学问”;反之,将二者孤立起来,对大学的发展极为不利。他引用怀特海的话说:“割断大学与职业和专业实践的密切联系,从而放过了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行动的机会,那大概是得了精神病”。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观是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平衡。

为“使高等教育哲学的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达到最有效的和谐”,布鲁贝克认为,强调用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实用主义来补充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是最有效的途径。“杜威认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术语之间的连续性,由此动摇了二元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二、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现代意义

这两种哲学观的冲突必然反映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上,对人们的教育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迄今为止,该书中的许多观点、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正因为此,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使二者之间实现和谐统一是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试图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尽管围绕八个方面的问题,布鲁贝克引用230位不同学者的观点时,必须“面对这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各执一端的理论与现实”,但仍可以看出布鲁贝克将这种平衡观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试图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不同观点的“异”后面,努力寻求一种平衡,在矛盾、冲突中寻求协调和互补。

浅析古希腊哲学产生的原因 篇4

摘要: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古希腊哲学乃至希腊文明的起源是一个世界历史之谜。本文依据史料就地方性特征从古希腊哲学的相交的机缘、精神来源、意义机制三点内容来简要叙述古希腊哲学产生的原因,理解古希腊哲学 产生的缘由,揭示其产生的意义及影响。关键词:希腊哲学 地方性 城邦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初始阶段,整个西方哲学史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的。然而,希腊哲学在现代人心目中无疑拥有世界性的价值,但古希腊哲学确实是一种“地方性思想”,“这种地方性不仅指地方、时间、阶级和各种问题而言,并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自有地方特性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相联系。”① 因此,借助古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追溯其原因,并体现其“世界性”的增强。

一、相交的机缘

关于希腊哲学思想的起源,公元3世纪即有“希腊哲学始于蛮族”的说法,即认为希腊哲学的起源是非希腊的。

二、精神来源

三、意义机制

1、数学的直接引发

2、希腊人的精神

①《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

宗教神话与古希腊哲学的产生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 篇5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文化艺术的源泉。希腊 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 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艺术文化参照人的形象来 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文化。希腊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式时期,很多知识分子(以僧侣和贵族为主)为了摆脱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统治与思想禁锢,开始重新学习逐渐被遗忘的古希腊著作,例如《荷马史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一些先古基督教会文章。古希腊的精神遗产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复兴和继承。

可是到了18~19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学者们不再把《圣经》上写的当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腊的知识归于同类,把前776年第一次奥运会之前的事情统统算为神话,而非历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腊Troy出土文物,这一考古发现让西方人重新认识到古希腊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而的确经历过灿烂的文明。从此学者开始仔细研究古希腊流传下的著作,区分神话,传说和历史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文明)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

1。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 2。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

3。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古希腊和古罗马两大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 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两座永恒的丰碑,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勤劳的古希腊和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留给我们一个无论是文化史上还是艺术史上的维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因此本文主要是讨论了这两个文化的异同,找出“原希腊”的东西,区分罗马的创新,给西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粗浅的线索和脉络。本文将分成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经济发展模式

让我们回到地图上,看看希腊和罗马的地理位置。希腊是由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农业难以发展,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它地区进行农产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和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像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④每天码头,道路都有成百上千的船只,车辆抵达罗马,源源不断地带来从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粮食谷物。同时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这些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多,反过来这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继续扩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由始至终都伴随着罗马帝国。相比而言,为了抵御恶劣多变的海上环境,希腊发展起来的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良性竞争模式。并且,后者己渗入当代西方人的精神领域。除此之外,希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商人进行的海外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本土的农民耕种。希腊城邦中的奴隶数量比罗马少得多,罗马经年累月的征战,带来财富的同时还有大批大批的奴隶,这些奴隶广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产业,比如采矿,冶金,驾船,铺路和大型建筑的建造。可以这样说,古罗马的伟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隶创造的。

总的来说,希腊和罗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两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又是希腊式的重现。政治与民主

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便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又是文明的一大进步。之后陆续产生的《万民法》,《公民法》,《民权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体系的雏形。尤其是《民权大法》中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后世西方法律中永恒的主题。宗教与艺术

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这样咏唱到:“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俘虏了野蛮的胜利者,文学艺术搬进了荒僻之地”。的确,早期罗马的文化几乎是对希腊的纯粹的继承与模仿,反映在神话与宗教上,譬如,在神话中罗马的神几乎是希腊神话的翻版。希腊的地母神德米德变成了罗马的谷神塞利斯;万神之王宙斯变成了朱庇特;天后赫拉变成了朱诺;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成了维纳斯,①凡此种种,举不胜举。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外来的宗教在各地传播开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大约公元40年出现在罗马的基督教,从出现时起,基督教很快在整个罗马帝国兴起,而此时帝国的皇帝为了统治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精神舆论来束缚人民的思想,于是在最后一个皇帝狄奥西多时代,基督教被定为罗马的国教,从此开辟了欧洲基督教时代,直到今天西方的广大区域都以基督教为精神支柱团结在一起。

在教育方面,罗马人发扬了希腊人的“学园”教育,创造了一系列非常健全的教育体制。包括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各国教育的主体。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高等教育——当时称为“学府”是近代大学的前身,它强调德育,指出“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也要在生活处世方面做学生的楷模 ”②。这种教书育人德才兼备的思想为后世所承继。

在艺术领域内,表现在建筑,雕刻等凝固艺术,以及文学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上有较大不同。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如果说,欣赏希腊建筑像聆听着一首安宁唯美的小夜曲,处处启发你最深沉的思考和想象,那么古罗马建筑更像是否一曲富丽堂皇的交响乐,如果说古希腊建筑是精致连续的展开,那么古罗马建筑即是宏伟磅礴的汇聚。希腊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庙。一般用大理石建造,各种石柱支撑,简洁典雅,从流传后世的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的风格上可窥一斑。古罗马的建筑是从希腊风格上继承和吸收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罗马人的建筑多采用圆拱圆顶的营造方式,他们的神庙建筑更多地采用科林斯式的圆柱,如著名的罗马万神殿就是极其庄严,华美的巨大建筑,它始建于公元前27年的屋大维时代,整个庙身是一个巨大的鼓形建筑式样,上面有金光闪闪的圆顶,里面则是琳琅满目的浮雕,一样比样富丽堂皇,气势辉宏。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对后世的西方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效仿古典时期的浪潮。此时出现了大量的仿古风格的建筑,比如:以古罗马凯旋门为样本的曼图亚圣安德烈教堂;采用古典立柱式的鲁切拉府邸;结合穹顶和立柱式的圣彼得大教堂等。③

除此之外,在文学、雕塑、自然科学等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也为后世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活力。

以上只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给后世影响的一些方面做了简要的探讨,我也只能用我粗鄙的文字去叩响西方古典时期那厚重的大门。但仅仅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就足以看出,古希腊和古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多么地深远。也许从这种透入骨髓的深刻中我们能学会反思自己的文化,找到其中的精髓,重新合理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更有动力地前进。

当古埃及文明显现出衰微之势时,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娅已经发展成了人类第二个文明中心,古巴比伦文明。随后,一支称自己为赫楞人的印欧种族部落从美索布达米娅来到了爱琴海畔。他们就是古希腊人的祖先。公元前十一世纪,希腊人攻进了特洛伊,欧洲历史从此就开始了。

马其顿人菲利普征服了希腊城邦,却没有完成振兴希腊的伟业,于是他的儿子亚历山大踏上了征途。他把希腊的疆土几乎画满了整个已知世界,如果没有喜马拉雅山的阻碍,天晓得他会跟战国七雄演绎出多少震惊世界的故事。不过亚历山大也是英年早逝,他建立的帝国也随后土崩瓦解。当罗马人从希腊结果文明的火种后,也把这些遗产照单全收。

希腊所有优良的港口都是朝东的,因为爱琴海才是世界的中心。而亚平宁半岛的西侧,另一只印欧种族逐渐发展了起来。希腊人后来开始跟他们做毛衣,并知道了他们就是罗马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不仅仅学会了贸易,还学会了文字,神话传说等一切文明,并发展成了拉丁文和罗马神话。但他们不喜欢希腊人的政治制度。后来罗马在通过对迦太基的战斗中,不知不觉地征服了世界。经过了凯撒和屋大维的辉煌之后,罗马帝国最终被基督教和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击垮

光辉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诞生在地中海沿岸。环地中海的文明还有黎巴嫩地区的腓尼基文明,以及北非和小亚细亚地区的文明。这个地区的历史例证典型地说明了人类怎样一步步地毁坏自己的生存环境。

腓尼基人的土地位于海边,由一条狭长的海滨平原和与之平行的狭长丘陵地带组成。这里土壤肥沃,降水充足,草地和森林郁郁葱葱,黎巴嫩雪松闻名于世,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有利的地形阻止了好战的内陆部落的入侵;给腓尼基人提供了可靠的保护;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他们向内陆发展,向地中海发展的“蓝色文明”由是而生。腓尼基人很早就发现了遍布在其国士上的木材是一种畅销商品,对于埃及及两河流域等大平原上的文明人来说更是弥足珍贵,于是木材交易大行其道。公元前8~前6世纪,腓尼基人度过了他们的黄金时期,但是这种繁荣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因为它依靠的是海上权力庇护下的木材交易。随着林地迅速减少,随着希腊舰队在公元前480年成为海上霸主,腓尼基文明走向衰落。

在希腊,第一次大规模的破坏发生于公元前680年,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和聚居区的扩大,造成了耕地的减少和土地生产力的下降。随后希腊人开始其殖民政策,以求缓解本土上的人口压力。尽管希腊人从其亲身的教训中痛切地认识到,保护土壤极其重要,肥料的使用可保持土地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的结构,台地可防止水土流失,等等;尽管从公元前590年开始,历代统治者为了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号召人们种植橄揽树及修筑台地,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及鼓励生产的措施,但是人口增长的压力实在太大,以致谁也没能阻止希腊文明在公元前339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衰落。

几个世纪以后,古罗马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人口的增长引起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和洪水的泛滥,这一切使肥沃的表土被带进河流,并在河口处淤积,繁荣的都市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沼泽和荒野中。曾是古代罗马主要港口的佩斯图姆港在公元前1世纪被沉积物完全淤塞,整个城市变成一望无际的沼泽,疟疾的流行使该城直到公元9世纪荒无一人。公元前200年曾出现了16个繁荣市镇的富饶大地,在公元200年左右成为著名的庞廷沼泽。环境的恶化就这样使辉煌的古罗马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地中海地区各个国家的文明兴衰过程非常相似:起初,文明在大自然漫长年代中造就的肥沃土地上兴起,持续进步达几个世纪;当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了可耕地,或者当土地上原先的森林和草被遭到破坏的时候,侵蚀就开始剥离富于生产力的表土;接下来持续的种植和渗透淋溶,消耗了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营养。于是,土地生产力开始下降,赖土地以繁荣的文明也开始衰落。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有些国家通过征服掠夺邻国的土地和其他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繁荣,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只能延长苟延残喘的时间,并不能避免它的最终衰落。古罗马和古希腊文明中心永远地北移了。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得古希腊人难以在田地里依靠农耕方式某胜,而是在海上靠经商、做海盗或到海外开辟殖民地来求生存。这种生存环境早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欲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注重个人地位和个人尊严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古希腊文学和艺术具有丰富多彩、雄大活泼的特征,具有人类社会童年时代天真烂漫的特征。

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这一切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古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测,大自然不可驾驭,人生的变幻无常,使他们形成了带有宗教宿命论色彩的“命运观”。体现在文学中,命运对人具有绝对的控制性和不可改变性,人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范围内发挥最大的才干与潜能,随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事。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 篇6

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

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米利都学派到爱利亚学派,是整体与部分范畴的`萌芽阶段;从原子论者到柏拉图, 是整体与部分范畴的明确提出,并开始探索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阶段;亚里士多德哲学比较深刻地研究了整体与部分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法.

作 者:张传开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刊 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9(4)分类号:B502关键词:整体 部分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 篇7

从德国古典哲学同它产生之前的西方哲学思想联系来看, 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是对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系统总结和发展, 而且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一种系统的、建立在批判理性基础之上的清理, 也是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思想的一种发挥或发展。从德国古典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来看, 它不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而且几乎是全部现代哲学批判讨论的对象和借以出发的起点。

二、整个德国古典哲学都带有非常明显的“体系化”特征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都非常注重借助于“体系”来总括以往的哲学并展开自己的哲学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把自己成熟时期的哲学叫做“批判的哲学”。这种哲学是由《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构成的。黑格尔把绝对理性或理念的运动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理念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阶段;理念“外化”为自然的阶段;理念由外在的自然“回复”到自身、逐步达到自我意识的阶段。他据此把自己的哲学分为三大部分;逻辑学, 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自然哲学, 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他在回复到自身的科学。精神哲学又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梢神”三个环节。黑格尔由此完成了庞大而宏伟的哲学体系的建构。最后,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他把自己哲学的对象规定为“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 试图从人和自然出发来建立人本主义的和唯物主义的哲学新体系。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即从一个体系到另一个体系的过渡, 是有着内在的可循逻辑规律

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书中写道:“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 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丁前世纪末欧洲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德国哲学从康榴到黑格尔的发展是连贯的, 合乎逻辑的、必然的。”[2]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之所以有着内在的逻辑规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探讨的问题无法回避自近代以来日益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而且他们中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恩格斯之前就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当中最基本的问题。正是由于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展开自己哲学研究的过程中, 始终是围绕思维与存在或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因此, 他们各自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就很自然地表现出逻辑上层层推进的趋势。

四、德国古典哲学在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中心线索逐

步展开的过程中, 也在越来越深刻的意义上实现着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和方法论的统一

在康德哲学中, 认识沦被间时说成是“先验逻辑”.因此初步实现了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由于康德把通常把反映外界事物的经验看作先天的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加于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感性材料的结果, 因此, 他的先验逻辑或认识论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本体论或存在论的意义。因此他不可能真正把认识论、逻辑学和本体论统一起来。经过费希特和谢林的努力, 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和方法沦的统一, 最终在黑格尔哲学中系统地完成了。

五、德国古典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体现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以往备派哲学进行总结和概括的努力, 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历史、科学和一般的文化背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人的关注, 看到对人的理性、自由和天赋权利的尊重, 以及坚信社会进步等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演进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古典哲学问德国当时的文学艺术, 特别是“狂朗突进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 存在着密团而深刻的互动关系, “文学和戏剧在我们所考察的那个时代的哲学传记中起了重要作用”。[5]

总之, 德国古典哲学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德国古典哲学的每一位哲学家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思想工作, 对以往各派哲学思想进行批判和总结, 因而把哲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并为哲学在现代的进一步演进奠定了宏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凤悟、王宏文.安倍能成《康德的实践哲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8-589

[3]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37

[4]贺麟.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86-87

古希腊哲学家答问 篇8

毕阿斯出生于古希腊普里埃耶城。一次,当普里埃耶城遭到围攻时,居民们纷纷带上自己最贵重的财物四散奔逃,只有毕阿斯一个人赤手空拳。居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离开时,他回答说:“因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有人問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有人问古希腊的庇塔乌斯:“最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子?”庇塔乌斯回答:“既没有什么奢侈品,也不缺少必需品。”

有人问赫拉克利特身体健康的重要程度,赫拉克利特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

有人问赫拉克利特:“过去的事情能否更改?”赫拉克利特回答:“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个满脸愁苦的病人问安提丰:“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安提丰说:“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所以我要活下去。”

有人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亚里士多德回答:“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有人问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么好处?”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伤害道歉者,也不伤害接受道歉的人。”

上一篇:偏见随笔下一篇:对他人批评意见